CN1633735A - 天线组件及包括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组件及包括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3735A
CN1633735A CNA038039907A CN03803990A CN1633735A CN 1633735 A CN1633735 A CN 1633735A CN A038039907 A CNA038039907 A CN A038039907A CN 03803990 A CN03803990 A CN 03803990A CN 1633735 A CN1633735 A CN 16337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parasitic
antenna element
frequency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8039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野健也
大贺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37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37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 H01Q9/16Resonant antennas with feed intermediate between the extremities of the antenna, e.g. centre-fed dipo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005Patch antenna using one or more coplanar parasitic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9/0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 H01Q19/28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a secondary device in the form of two or more substantially straight conductive elements
    • H01Q19/30Combinations of primary active antenna elements and unit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e.g. with quasi-optical devices, for giving the antenna a desired directional characteristic using a secondary device in the form of two or more substantially straight conductive elements the primary active element being centre-fed and substantially straight, e.g. Yagi antenna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9/00Electrically-short antennas having dimensions not more than twice the operating wavelength and consisting of conductiv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 H01Q9/04Resonant anten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 Aerials With Secondary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一种具有宽带宽和低SAR值的天线组件以及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该天线组件包括:为发送频率而具有半波长的有效长度的天线元件(12),和为接收频率而具有半波长的有效长度的寄生元件(13),其中通过当在一特定发送频带中发送一射频波时,以一发送频率向该天线元件(12)感应一天线电流,并且通过当在一特定接收频带中接收一射频波时,通过以一接收频率空间耦合该天线元件(12)和该寄生元件(13)来向该寄生元件(13)感应一天线电流,而将天线电流分布中的峰值点分散成两个点。在不需要匹配电路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宽带宽,并且可以实现板上部件安装空间的扩展和安装的部件数量的减少。

Description

天线组件及包括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的天线组件及配备有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射频通信系统近来很普遍。例如在便携式无线装置等中,使用者期望装置的尺寸、重量和成本进一步降低。而且,现在对能够满足以多种不同频带进行发送/接收的多种通信系统的便携式无线装置有所调查研究。因此,使用者期望该装置能够利用一个天线组件就可处理多种通信系统的不同频带。因而,更小的尺寸、因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的减少导致的更低的成本、或者将要确保的更宽的频率特征等等,都对结合到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的天线组件提出了要求。但是,通常在天线组件的尺寸减至更小的情况下,天线组件也往往具有较窄的带宽。
同时,作为现有技术中在便携式无线装置(如,移动电话)中使用的天线组件,图1所示的天线组件是公知的。这种情况下,图1是天线组件的外观图,示出了鞭状天线202从常规移动电话200中拉出时的状态。
该移动电话200具有拉杆式天线组件。鞭状天线202在其被从壳体201中抽出时开始起作用。而且,螺旋天线203在鞭状天线202被推进壳体201中开始起作用。
顺便指出,根据该拉杆式天线组件,该天线组件的螺旋天线203总是从移动电话200的壳体201伸向外部,因此这种伸出的部分的存在使得使用者在携带和操作该电话时不方便。特别是,小尺寸的移动电话200通常是放在使用者胸部口袋中的。为此,有可能的是:由于天线在伸出时可能在电话的传递过程中抨击在各种东西上,所以不能令人满意地保持天线的物理强度。
因此,为了克服诸如这类麻烦、这类不完善的物理强度等等带来的缺点,已知有天线元件置入便携式无线装置主体内部的内置天线组件,如在JP-A-2000-349526中公开的。
但是,由于这种内置天线组件布置在构成便携式无线装置的液晶屏、面板、扬声器等的附近,这种天线组件易受这些部件的影响。通常已知这种天线组件以较窄的带宽进行操作。
由于该原因,多数情况下较宽的带宽是通过向供给部分的前级提供匹配电路然后调节阻抗匹配实现的。
但是,在较宽的带宽由匹配电路实现的情况下,匹配电路所安装于其中的空间必须保持在壳体的印刷板上。因此,有可能的是,导致印刷板上安装空间的增大以及部件数量的增多。
而且,现有技术的拉杆式天线组件通常是这样构造的,以至于这种装置被非均衡地馈电(unbalancedly feed),使天线电流流经便携式无线装置的壳体。在这种非平衡的天线组件中,已知在使用者手持便携式无线装置使用时,由于使用者手部等的影响使天线增益下降。
而且,该便携式无线装置由基于SAR(具体吸收率Specific AbsorptionRate)的法规规定,其要求将SAR值压低至预定值以下。在这种便携式无线装置中,例如,通常如下状态称作“SAR值增加的状态”,即,使用者将便携式无线装置放在他或她的耳朵上、紧贴人体头部、并且对着电话说话,等等。因此,根据该法规的规定,进一步降低SAR值是必须的。
因此,作为现有技术中降低通话过程中的SAR值的方法,例如,有以下描述的三种方法得以考虑。
第一,已知SAR值可以通过增加天线组件和人体头部之间的间隙(airclearance)而降低。由于通常在通话过程中听筒部分紧靠耳朵,在此主要应扩大听筒部分和耳朵之间的距离。但是,为了增加该间隙,例如,必须通过扩大便携式无线装置壳体,以使在通话过程中天线元件远离人体头部。因此,可能导致装置尺寸增大。
第二,已知SAR值可以通过降低最大发送能量的设定值而降低。但是,在设定值降低时,有可能不能保持弱电场区域的通信质量。
第三,如JP-A-11-307144公开的,通过增加天线电流峰值点(最大天线电流产生点)和人体头部之间的间隙,可以使SAR值降低。在峰值点在通话过程中与人体头部分离开的结构中,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在具有在该公开文本中阐述的结构的天线组件中,天线电流的峰值点只有一个,因此,根据使用者使用模式不同,峰值点挨近人体头部。因此,可能会增加SAR值。
在此,作为法规规定的客体,SAR值是在从提供给便携式无线装置的天线组件发送的射频波时使用的数值。由于在接收射频波时没有必要考虑该值,因此应该只检查发送频带。
接着,图2是示出当寄生元件213接近天线元件212时的辐射方向性的说明图。
图2中,天线元件212是单极天线,其有效长度是发送波长(λ)的半波长(λ/2),并从供给部分214进给。对比之下,寄生元件213由例如金属丝等形成,其长度比半波长(λ/2)短,并布置在天线元件212附近。
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天线组件210中,已知寄生元件213作为波导元件工作,因此天线组件210的辐射方向性在+x方向而不是在-x方向变强。
(1)如上所述,通常当天线组件尺寸的降低有所进展时,上述常规天线组件的带宽易于变得更窄。
(2)而且,在上述常规拉杆式天线组件的情况中,存在的问题是:天线组件从便携式无线装置伸出导致携带和操作电话时不方便,而且不能保持物理强度。
(3)而且,由于上述JP-A-2000-349526中公开的常规内置天线组件布置在构成便携式无线装置的液晶屏、面板、扬声器等的附近,所以带宽往往变窄。
(4)而且,在上述常规非平衡的天线组件中,问题是,当使用者手持便携式无线装置以使用时由于使用者手部的影响使天线增益下降。
(5)而且,在上述常规便携式无线装置中,当在通话状态下天线组件和人体头部之间间隙增加以降低SAR值时,装置尺寸增大。
(6)而且,在上述常规便携式设片装置中,其缺点在于:当最大发送能量的设定值下降以降低SAR值时,弱电场区域中的通信质量下降。
在此,下面将参照图3(A)至(D)说明半波单极天线220、全波(one-wave)单极天线230、半波偶极天线240及全波偶极天线250的各个天线中的电流分布222至252和电流峰值点221至251。
如这些图中所示,在这些单极天线和偶极天线中,期望在半波长的情况下,电流峰值点221至251分别位于天线元件的一个中心点处;而在全波长的情况下,电流峰值点分别被分散成两个点。
相反,在上述JP-A-11-307144中阐述的天线组件中,问题在于:天线电流的峰值点只处于一个位置,而根据使用者使用状态的变化,峰值点接近人体头部,由此SAR值易于增加。
因此,鉴于上述情况做出本发明,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天线组件和一种便携式无线装置,其能够通过控制辐射方向性而实现较宽带宽并实现良好天线性能而且还降低SAR值。
发明内容
首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其中天线元件具有相当于发送频率的半波长或全波长的有效长度,以当在一预定发送频带中发送射频波时感应天线电流,该天线电流放射发送频率,且其中寄生元件具有相当于接收频率的半波长的有效长度,以当在一预定接收频带中接收射频波时通过与天线元件空间耦合而感应另一天线电流。
根据该构造,在发送频率下在天线元件中感应天线电流,同时通过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之间的空间耦合在接收频率下在寄生元件中感应另一天线电流。因此,在不提供匹配电路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宽的带宽,还可以实现板上部件封装空间的扩展和封装部件数量的减少。
此外,在发送频带中的频率低于接收频带中的频率的射频通信系统中,辐射方向性可以容易地指向便携式无线装置外部,由此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此外,在有效长度相当于全波长的天线元件的情况下,在发送时刻射频波主要从天线元件发出,而射频波通过耦合从有效长度相当于全波长的寄生元件微量发出。因此,天线电流的峰值点总体上可以分散成三个点,即,在全波长元件中电流的两个峰值点和在半波长元件中电流的一个峰值点,由此可以降低SAR值。
同样,在有效长度相当于全波长的天线元件中,在发送频带中的频率设定得低于接收频带中的频率的射频通信系统中,辐射方向性可以容易地指向便携式无线装置外部,由此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其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的天线组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其中天线元件具有相当于接收频率的半波长的有效长度,以当在一预定接收频带中接收射频波时感应天线电流;且其中寄生元件具有相当于发送频率的半波长的有效长度,当在一预定发送频带中发送射频波时通过与天线元件空间耦合而感应另一天线电流。
因而,在该构造中,在接收频率下在天线元件中感应天线电流,同时通过在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之间空间耦合在发送频率下在寄生元件中感应另一个天线电流。因此,在不提供匹配电路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宽的带宽,还可以实现板上部件封装空间的扩展和封装部件数量的减少。
此外,类似于本发明第一方面,在发送频带中的频率设定得高于接收频带中的频率的射频通信系统中,辐射方向性可以容易地指向便携式无线装置外部,由此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第三,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的天线组件,该便携式无线装置基于利用多个不同波长频带的射频波的通信系统来执行发送/接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其中天线元件具有相当于一个通信系统中的频率的半波长或全波长的有效长度,以在使用一个通信系统时感应天线电流;寄生元件具有相当于其他通信系统中的频率的半波长的有效长度,以在利用其他通信系统时通过与天线元件空间耦合在寄生元件中感应另一天线电流。
根据该构造,在一个通信系统工作过程中,在天线元件中感应天线电流;同时在其他通信系统工作过程中,通过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之间的空间耦合在寄生元件中感应另一天线电流。因此,在不提供匹配电路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较宽的带宽,还可以实现板上部件封装空间的扩展和封装部件数量的减少。
此外,射频波从半波长或全波长天线元件和半波长寄生元件放射,两者彼此电耦合。因此,天线电流的峰值点可以分散成三个点,由此可以降低SAR值。
第四,在本发明的天线组件中,在用于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的天线组件中,在本发明第一或第三方面的便携式无线装置中,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听筒部分,听筒部分和天线元件之间的距离设定得大于听筒部分和寄生元件之间的距离。
根据该构造,设置有用于发送通话内容的听筒部分,如扬声器等。由于在发送时主要在天线元件中感应天线电流,所以使用者的耳朵和天线电流的峰值点之间的间隙扩大,由此可以降低SAR值。
相反,在接收时主要在寄生元件中感应天线电流,由此使用者的耳朵和天线电流峰值点之间的间隙变得比发送时的小。但是SAR值是只在发送时需要的数值,因此在接收时也不成问题。
第五,在本发明的天线组件中,在用于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的天线组件中,在本发明第二方面,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听筒部分,听筒部分和天线元件之间的距离设定得小于听筒部分和寄生元件之间的距离。
根据该构造,由于在发送时主要在寄生元件中感应天线电流,所以使用者的耳朵和天线电流的峰值点之间的间隙扩大,由此可以降低SAR值。
相反,在接收时主要在天线元件中感应天线电流,由此使用者的耳朵和天线电流的峰值点之间的间隙变得比发送时的小。但是SAR值是只在发送时需要的数值,因此在接收时也不成问题。
第六,在本发明的天线组件中,在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天线组件中,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通过印刷板片上的印刷图案形成。
根据该构造,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可以形成在印刷板片上,由此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结果,可以以高精度固定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之间的间隙,并且这种构造在批量复制方面也是优越的。
第七,在本发明的天线组件中,在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天线组件中,电子部件是封装在印刷板上的。
根据该构造,原本安装在将要安装有如射频部分、逻辑部分等的集成电路的主板上的天线组件的匹配电路可以封装在另一个板上。因此,可以扩大主板上的封装空间。
第八,在本发明的天线组件中,在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天线组件中,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射频部分和其上安装射频部分的印刷板,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是通过印刷板片上的印刷图案形成的。
根据该构造,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可以形成在主板上,由此可以减少部件数量。
第九,在本发明的天线组件中,在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八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天线组件中,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中任一个或二者都成形为曲折形状。
根据该构造,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中任一个或二者都成形为小尺寸。
第十,在本发明的天线组件中,在根据本发明第一至第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天线组件中,天线元件是平衡地供给的(balancedly fed)。
根据该构造,在天线电流主要在天线元件中感应以通信的频带中,可以降低由使用者手部引起的天线组件的天线增益的下降。
第十一,在本发明的天线组件中,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布置在便携式无线装置壳体内部。
根据该构造,由于天线从不暴露于壳体外部,因此可实现这样一种天线组件和便携式无线装置,即其决不会因为接触而损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易于使用。
此外,具有该天线组件的本发明的便携式无线装置在本发明第一至第十方面中任一方面进行阐述。
根据该构造,由于提供了上述天线组件中的任一个,所以可以实现具有和由天线组件所实现的同样优点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2是当寄生元件接近常规天线元件时的辐射方向性的说明图;
图3(A)至(D)分别示出常规单极天线中的电流分布及电流峰值点的示图,其中(A)和(C)示出常规单极天线,而(B)和(D)示出常规偶极天线;
图4是结合有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5是结合有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6是结合有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7是结合有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是结合有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9是根据第五实施例的移动电话沿图8的线VT-VT截取的剖视图;
图10是结合有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1是根据第六实施例的移动电话沿图10的线XI-XI截取的剖视图;
图12(A)是示出根据第七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透视图,12(B)是示出结合有该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而12(C)是沿着图12(B)中的线XII-X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3(A)是示出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透视图,13(B)是示出结合有该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而13(C)是沿着图13(B)中的线XIII-XIII截取的剖视图;
图14是结合有根据第八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折叠式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5是结合有根据第九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16是结合有根据第十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背表面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7是结合有根据第十一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的示意性透视图。
上述图中,附图标记10表示移动电话,11(杆状)表示壳体,11A表示上壳体,11B表示下壳体,12表示天线元件,13表示寄生元件,14表示供给部分(feeding portion),20表示移动电话,22表示天线元件,23表示寄生元件,30表示移动电话,32表示天线元件,33表示寄生元件,40表示移动电话,42表示天线元件,43表示寄生元件,50表示移动电话,52表示听筒部分,52A表示接听点,60表示移动电话,62表示听筒部分,62A表示接听点,70表示移动电话,71表示主板,72表示印刷板,74表示进给销(feeding pin),80表示移动电话,82表示印刷板,83表示主板,84表示封装部件,85表示连接器连接端子,86表示同轴电缆,87表示射频部分,90表示移动电话,91表示液晶显示部分(LCD),92表示印刷板,93表示射频部分,94表示同轴电缆,100表示移动电话,102表示印刷板,104表示供给部分(feeding portion),110表示移动电话,120表示移动电话,α、β、γ表示电极(极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在下文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4是结合有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W-CDMA(宽带码分多址)系统的移动电话10的背表面侧的外观图。图4示出当将一个未示出的LCD(液晶显示)屏和一个键部布置成朝向该薄板背面时的透视图。在该情况下,由于在该W-CDMA系统中采用发送/接收频率,将发送频率设置成1920MHz至1980MHz,而将接收频率设置成2110MHz至2170MHz。
图4所示的移动电话10具有在杆状壳体11中的天线元件12和寄生元件13。例如,该壳体11的尺寸为:在纵向方向上长110mm,宽度方向上长40mm,厚度方向上长15mm。尽管LCD和键部未被示出,但是它们布置在壳体11表面的上部分和下部分。
天线元件12由从天线中心的供给部分14供给的半波偶极天线构成,并且有效长度相当于发送频率(fe)的半波长(v/fe×1/2,v:光速)。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中,该天线元件由约77mm的铜线制成。
同时,为了在没有布置寄生元件13的情况下,使射频波能够有效到达天线元件12而不产生驻波,优选将VSWR(电压驻波比)值抑制在小于2.5。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天线元件12中的发送频带被设定成近似1910至1990MHz。因此,带宽被设定成近似80MHz。
例如,将寄生元件13粘结到壳体11内部的上端部表面上,有效长度对应于接收频率(fr)的半波长(v/fr×1/2,v:光速)。在本实施例中,该寄生元件由约70mm的铜线形成。而且,寄生元件13以约10mm的间隙d布置在天线元件12的附近。
而且,由于VSWR值设定为约2.5或更小,寄生元件13的接收频率设定为2100至2170MHz。
接着,将在下文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的操作。
通过由供给部分14激励的平衡天线元件12和与天线元件12电耦合的寄生元件13二者执行射频波的放射。天线元件12主要用作发送频带中的放射器,而寄生元件13用作接收频带中的接收器。因此,VSWR为2.5或更小的该天线组件的频带位于约1910至1990MHz中和约2100至2179MHz中,带宽总和约为150MHz。寄生元件13的加入产生了更宽的带宽。
而且,在本实施例的天线组件中,根据天线元件12和寄生元件13之间的间隙d,电耦合长度有所改变。结果,在天线元件12的有效长度对应于没有寄生元件13加入时的发送频率的半波长的情况下,有时在寄生元件13加入到装置中之后,发送频带中的共振频率被改变。
这种情况下,通过精细调节天线元件12的元件长度同时加入寄生元件13,使得共振频率必须与发送频率配合。因而,加入寄生元件13后的天线元件12的有效长度被设定为当在1920至1980MHz频率fe下产生谐振时获得的长度。
例如,假设在该实施例中,当在发送频率(fe)下发送时,射频波的波长为(λe),天线元件12的有效长度对应于半波长(λe/2),则元件长度(L)设定为:
L=λe/2
=v/(2fe)               ...(1)
其中v:射频波(光)的传播速率。因此,天线元件12的元件长度由公式(1)得出为75.7mm至78.1mm。
同样,寄生元件13的有效长度也必须被精细调节,并且推导为当加入寄生元件时在2110至2170MHz的接收频率fr下谐振的长度。
例如,假设在该接受频率(fr)下的射频波波长(λr)的半波长(λr/2)相当于寄生元件13的有效长度,寄生元件13的元件长度(L)推得为69.1mm至71.0mm。
在该情况下,在加入寄生元件13之后,由于这种天线元件在发送频率下也与寄生元件13弱耦合,天线元件12的有效长度必须调节在±10%范围内。因此,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将天线元件的长度设定成近似77mm。
同样,当加入该寄生元件13之后,该寄生元件13的有效长度必须调节在±10%范围内。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将寄生元件13的长度设定成近似70mm。
而且,由于寄生元件13用作波导元件,所以本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辐射方向性导致在+x1方向上而不是在-x1方向上的强辐射。由于W-CDMA系统中发送频率低于接收频率,所以通过将元件长度短于天线元件12的寄生元件13粘结到壳体11内部上端部表面上可以获得上述辐射方向性。
而且,如果壳体11内部(-x1)方向上的辐射相对本实施例的构型逆向增强,则通过未示出的面板和壳体11内的电子部件的影响,容易带来天线增益的下降。但是,良好的天线性能也可以通过如该实施例中增强向外方向上的辐射而获得。
以此方式,根据本实施例,在天线元件12中在发送频率下感应天线电流,同时通过天线元件12和寄生元件13之间的空间耦合在寄生元件13中在接收频率下感应天线电流。因此,在不需要匹配电路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带宽,还可以实现板上部件封装空间的扩展和被封装的部件的数量减少。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在发送频带中的频率低于接收频带中的频率的射频通信系统中,辐射方向性可被轻易地引导至便携式无线装置的外侧,由此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类似优点,即使天线元件12和寄生元件13由例如带状金属板形成。而且,将天线元件12和寄生元件13粘结到壳体11内壁表面上的方法仅仅示出了天线保持方法的一个示例。总之,通过将天线元件12和寄生元件13适当保持在壳体11内部的它们的适当位置处,可以得到同样的优点。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类似优点,即使是有效长度相当于半波长的单极天线用作天线元件12。
[第二实施例]
图5是对应于加入有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特殊通信系统的移动电话20的透视外观图。这种情况下,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于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重复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20具有和第一实施例中图4中所示的移动电话10相同的基本构造。作为在此所用的通信系统,例如,分别采用2300MHz至2350MHz的接收频率和2400MHz至2450MHz的发送频率,并且与第一实施例相反,将接收频率设定得低于发送频率。
图5中所示的移动电话20具有在杆状壳体11中的天线元件22和寄生元件23。壳体11的尺寸如第一实施例一样为:在纵向方向上长110mm,宽度方向上长40mm,及厚度方向上长15mm。
天线元件22由从天线中心供给的半波偶极天线构成,并且由铜线制成,所述铜线的有效长度对应于接收频率的半波长,即,其长度约为65mm。在此,在没有布置寄生元件23的情况中,VSWR为2.5或更小的移动电话20的频带存在于约2270至2360MHz中,并且带宽近似为90MHz。
寄生元件23胶粘到壳体11内部上端部表面上,同时这种寄生元件在接近天线元件22的约10mm的间隙d处,并且由铜线制成,所述铜线的有效长度相当于发送频率的半波长,即,其长度约为62mm。
接着,将在下文描述第二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的操作。
通过由供给部分(feeding portion)14激励的平衡天线元件22和与天线元件12电耦合的寄生元件23两者执行射频波的放射。天线元件22主要用作发送频带中的放射器,而寄生元件23用作接收频带中的接收器。
在该实施例中,VSWR为2.5或更小的该天线组件的频带位于约2270至2360MHz中和约2390至2490MHz中,带宽总和变成约为190MHz。因此,寄生元件23的加入产生了更宽的带宽。
而且,由于寄生元件23用作波导元件,所以本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辐射方向性导致在+x1方向上而不是在-x1方向上的强辐射。由于接收频率低于该通信系统中的发送频率,所以通过将元件长度短于天线元件22的寄生元件23粘结到壳体11内部上端部表面上可以获得上述辐射方向性。
而且,如果向壳体11内部方向的辐射与本实施例相反而增强,则通过未示出的面板和壳体11内的电子部件的影响,容易带来天线增益的下降。但是,良好的天线性能也可以通过如该实施例中增强壳体11向外方向上的辐射而获得。
以此方式,根据本实施例,在天线元件22中以接收频率感应天线电流,同时通过天线元件22和寄生元件23之间的空间耦合在寄生元件23中以发送频率感应天线电流。因此,在不需要匹配电路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带宽,还可以实现板上部件封装空间的扩展和被封装的部件的数量减少。
而且,根据本实施例,这种射频通信系统的构造使得用作发送频带中的放射器的寄生元件23布置得比主要用作接收频带中的接收器的天线元件22更靠近壳体11外侧,而且接收频带中的频率设定得低于发送频带中的频率。因此,辐射方向性易于引导到便携式无线装置的外部,因此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本实施例中,在加入寄生元件23之后,由于这种天线元件在接收频率下也与寄生元件23弱耦合,天线元件22的长度必须调整在±10%范围内。同样,在加入寄生元件之后,寄生元件23的长度也必须调整在±10%范围内。
而且可以获得类似优点,即使天线元件22和寄生元件23由例如带状金属板形成。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将天线元件22和寄生元件23粘结到壳体11内壁上的方法仅仅示出了天线保持方法的一个示例。总之,通过将天线元件22和寄生元件23适当保持在壳体11内部的它们的适当位置处,可以得到同样的优点。这种情况下,可以获得类似优点,即使是有效长度相当于半波长的单极天线用作天线元件22。
[第三实施例]
图6是加入有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W-CDMA系统的移动电话30的外观图。这种情况下,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于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重复说明。
图6所示的移动电话30具有和第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10相同的基本构造,并且具有在杆状壳体11中的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30中,壳体11的尺寸为:在纵向方向上长110mm,宽度方向上长40mm,及厚度方向上长15mm。如第一实施例所述,由于在该W-CDMA系统中采用发送/接收频率,发送频率为1920MHz至1980MHz,而接收频率为2110MHz至2170MHz。
在本实施例的天线组件中,图6中在三个位置处的黑点表示的α、β、γ分别给出了在该天线组件的发送频带宽中的天线电流分布的峰值点。该峰值点被扩散成三个点。在三个峰值点α、β、γ之中,天线元件301上的两个点α、β比寄生元件303上的一个点γ具有更大的电流值。这是因为发送频带中的多数射频波从该天线元件32发出。
天线元件32由从天线中心供给的全波偶极天线构成,并且有效长度相当于发送频率的全波长。天线元件由长度约为144mm的铜丝制成。在没有布置寄生元件33的情况中,如第一实施例一样,VSWR为2.5或更小的发送频带位于约1910至1990MHz中,而带宽约为80MHz。
寄生元件33粘结到壳体11内部上端表面上,如同第一实施例一样,并且由铜线制成,该铜线的有效长度相当于接收频率的半波长,即,其长度约为70mm。而且,寄生元件33以约10mm的间隙d布置在天线元件32附近。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加入寄生元件33之后,天线元件32的长度必须调整在±10%范围内。同样,在加入寄生元件之后,寄生元件33的长度必须也调整在±10%范围内。
接着,将在下文说明本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的操作。
通过由供给部分激励的平衡天线元件32和与该天线元件32电耦合的寄生元件33执行射频波的辐射/接收。天线元件32主要用作发送频带中的放射器,而寄生元件33用作接收频带中的接收器。
因此,和第一实施例一样,VSWR为2.5或更小的该天线组件的频带位于约1910至1990MHz中和约2100至2170MHz中,带宽总和约为150MHz。因此,寄生元件23的加入形成了更宽的带宽。
而且,由于寄生元件33用作波导元件,所以该天线组件的辐射方向性导致在+x1方向上而不是在-x1方向上的强辐射。如上所述,由于发送频率低于W-CDMA系统的接收频率,所以通过将元件长度短于天线元件32的寄生元件33粘结到壳体11内部上端部表面上可以获得上述辐射方向性。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如果对壳体11向内方向上的辐射增强,则通过壳体11内的板和电子部件的影响,容易带来天线增益的下降。但是,如第三实施例一样,良好的天线性能也可以通过增强向外方向上的辐射而获得。
而且,可以降低SAR值,是因为天线电流分布中的峰值点被分散成三个点α、β、γ。
在该实施例中,如同第一实施例一样,在天线元件32中在发送频率下感应天线电流,而通过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之间的空间耦合在寄生元件33中在接收频率下感应天线电流。因此,在不需要匹配电路的情况下可以扩大带宽,还可以实现板上部件封装空间的扩展和被封装的部件数量的减少。
而且,由于发送频带频率设定得低于接收频带频率的W-CDMA系统用作该实施例中的射频通信系统,辐射方向性易于引向便携式无线装置的外部,由此可以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而且,由于较低的发送频率而可以降低SAR值。
而且,可以获得类似优点,即使带状金属板用作天线元件301和寄生元件303。
在该实施例中,将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粘结到壳体11内壁上的方法仅仅示出天线保持方法的一个模式。通过将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适当保持在壳体11内部的它们的适当位置处,可以得到同样的优点。
[第四实施例]
图7是一外观图,示出加入有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城市电话(1.5GHz PDC)系统和PHS系统的双带移动电话40。这种情况下,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于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重复说明。
图7中所示的移动电话40具有和第一实施例中图4中所示的移动电话10相同的基本构造,并且具有在杆状壳体11中的天线元件42和寄生元件43。而且,移动电话40的壳体11和第一实施例中的壳体11分别在纵向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同长度。
在图7中所示的天线组件中,电流分布中的峰值点表示在使用城市电话系统时的天线电流的峰值点,而且所述峰值点被分散成三个点α、β、γ。在三个点α、β、γ中,天线元件42上的两个点α、β比寄生元件43上的一个点γ具有更大的电流值。这是因为在使用城市电话系统时多数射频波从该天线元件42发出。
天线元件42由从天线中心供给的全波偶极天线构成,并且有效长度相当于城市电话系统中频率的全波长。天线元件由长度约为206mm的铜丝制成。其中城市电话系统中发送/接收频率为1429MHz至1501MHz(发送频带1429至1453MHz,接收频带1477至1501MHz),PHS中的频带为1900MHz附近的30MHz。在没有布置寄生元件43的情况中,VSWR为2.5或更小的频带位于约1425至1505MHz中,而带宽约为80MHz。
寄生元件43以约10mm的间隙d布置在天线元件42附近,并且粘结到壳体11内部的上端部表面上。该实施例中的寄生元件43由铜线制成,所述铜线的有效长度相当于接收频率的半波长,即,其长度约为79mm。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在加入寄生元件43之后,由于这种天线元件在对应于城市电话的频率下也与寄生元件43弱耦合,天线元件42的长度必须调整在±10%范围内。同样,在加入寄生元件43之后,寄生元件43的长度必须调整在±10%范围内。
接着,将在下文说明第四实施例中的天线组件的操作。
通过由供给部分41激励的平衡天线元件42和与该天线元件42电耦合的寄生元件43执行射频波的发送/接收。即,天线元件42主要用作城市电话系统中的放射器/接收器,而寄生元件43用作PHS系统中的放射器/接收器。
因此,VSWR为2.5或更小的该天线组件的频带位于约1425至1505MHz中和约1870至1930MHz中,带宽总和变成约为140MHz。因此,寄生元件43的加入产生了更宽的带宽。
而且,由于寄生元件43用作波导元件,所以本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辐射方向性导致在+x1方向上而不是在-x1方向上的强辐射。而且,如果与本实施例相反,对壳体11向内方向的辐射增强,通过壳体11内板和电子部件的影响,易于带来天线增益的下降。但是,在该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增强向外方向上的辐射而获得良好的天线性能。
而且,由于当移动电话40用在城市电话系统中时峰值点被分散成为三个点α、β、γ,所以可以降低SAR值。对比之下,在PHS系统中,天线电流集中在寄生元件43上的峰值点γ,但是由于最大发送能量小到如80mW,可忽略SAR值。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本实施例,在城市电话系统中在天线元件42中感应天线电流,同时通过天线元件42和寄生元件43之间的空间耦合在PHS系统中在寄生元件43中感应天线电流。因此,在不需要匹配电路的情况下该天线组件可以满足双带宽,还可以实现板上部件封装空间的扩展和被封装的部件数量的减少。而且,电流的峰值点可被分散,并可以降低SAR值。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带状金属板可以用作天线元件42和寄生元件43。而且,通过将天线元件401和寄生元件403适当保持在壳体11的内部,可以得到同样的优点。而且天线元件12可以由有效长度相当于半波长的单极天线构成。
[第五实施例]
图8是加入有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50的外观图。图9是沿图8的线VT-VT截取的移动电话50的剖视图。这种情况下,在该第五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于与图6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在图8和图9中所示的移动电话50中,与第三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30不同,听筒部分52及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内置于杆状壳体11中。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1和第三实施例中的壳体分别在纵向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长度。在此,听筒部分52的声源由图9中的接听点52A表示。
天线元件32被粘结并布置在壳体11的内壁表面上,该天线元件以间隙L1与接听点52A间隔开。寄生元件33粘结并布置在壳体11的内壁表面上,寄生元件以间隙L2与接听点52A隔开。在此接听点52A和天线元件32之间的间隙L1设置得大于接听点52A和寄生元件33之间的间隙L2,即,
L1>L2    ...(2)
听筒部分52是将电信号转变成声音的扬声器,并且利用接听点52A作为声源。接听点52A经由通过壳体11钻孔构成以使声音容易通过。通常,在通话状态下,使用者的耳朵与该接听点接触。
接着,将在下文说明根据该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操作。
通过由供给部分52激励的平衡天线元件32和与该天线元件32电耦合的寄生元件33执行射频波的发送/接收。天线元件32主要用作发送频带中的放射器,而寄生元件33用作接收频带中的接收器。
(I)因此,在发送射频波时使用者将接听点52A放在其耳朵上的情况下,可以下降SAR值,这是因为如不等式(2)所示,使用者的耳朵(接听点52A)和天线元件32(峰值点α,β)之间的距离L1可以设置得大于距离L2,其中在发送状态下,在天线元件32中强烈地产生天线电流。
以此方式,由于在发送时主要是在天线元件32中感应天线电流,使用者的耳朵(接听点52A)和天线电流的峰值点α,β之间的间隙L1可以扩展,由此可以降低SAR值。
(II)相反,在接收时主要在寄生元件中感应天线电流,而且使用者的耳朵和天线电流的峰值点γ之间的间隙L2变得比发送时的间隙小。但是这不成问题,是因为SAR值只在发送操作中才需要。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可以获得类似优点,即使将条带状金属板用作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也是如此。此外,通过将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适当固定在壳体11内部,也可以获得类似优点。此外,即使天线元件32由有效长度对应于半波长的单极天线构成时也可以获得类似优点。
[第六实施例]
图10是加入了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天线单元的移动电话60的透视图。图11是沿着图10的XI-XI线截取的移动电话60的截面图。这种情况中,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于与图5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在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第六实施例的移动电话60中,天线元件22和寄生元件23设置在杆状壳体11内部,听筒部分62也置于壳体11中。这种情况下,壳体11与第二实施例的壳体分别在纵向方向、宽度方向和厚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长度。
而且,作为在此所应用的通信系统,如同第二实施例,例如,分别采用2300MHz至2350MHz的接收频率和2400MHz至2450MHz的发送频率,因此接收频率设定得低于发送频率。
天线元件22粘结并布置在壳体11的内壁表面上,该天线元件以间隙L1与接听点62A间隔开。寄生元件23粘结并布置在壳体11的内壁表面上,寄生元件以间隙L2与接听点62A隔开。
与第五实施例中的听筒部分52类似,听筒部分62是将电信号转变成声音的扬声器,并且利用接听点62A作为声源。接听点62A也是经由通过壳体11钻孔构成以使声音通过容易。通常,在通话状态下,使用者的耳朵与该接听点接触。
此外,与第五实施例对比,接听点62A和天线元件22之间的间隙L1设置得小于接听点62A和寄生元件23之间的间隙L2,即,
L1<L2        ...(3)
接着,将在下文说明根据该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操作。
该实施例中,通过由供给部分14激励的平衡天线元件22和与该天线元件22电耦合的寄生元件23执行射频波的发送/接收。
而且,天线元件22主要用作发送频带中的接收器,而寄生元件23用作发送频带中的放射器。因此,在发送射频波时使用者将接听点62A放在其耳朵上的情况下,可以下降SAR值,这是因为如不等式(3)所示,使用者的耳朵(接听点62A)和寄生元件23之间的距离L2可以设置得大于距离L1,其中在发送状态下,天线电流在寄生元件23中作用强烈。
以此方式,由于在发送时主要是在天线元件32中感应天线电流,使用者的耳朵和天线电流的峰值点之间的间隙L2可以扩展,由此可以降低SAR值。
相反,在接收时主要在寄生元件中感应天线电流,而且使用者的耳朵和天线电流的峰值点之间的间隙L1变得比发送时的间隙小。但是这不成问题,因为SAR值只在发送操作中才需要。
而且,如同其他实施例,可以将条带状金属板用作天线元件22和寄生元件23。此外,通过将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固定在壳体11内部的适当位置,也可以获得类似优点。此外,即使天线元件22由有效长度对应于半波长的单极天线构成时也可以获得类似优点。
[第七实施例]
接着,参照图(A)至图(C),将在下文说明第七实施例中。
图12(A)是构成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主要部分的印刷板72的透视图,(B)是加入了印刷板72的移动电话70的外观图,而(C)是沿图12(B)的XII-XII线截取的移动电话70的剖视图。这种情况下,该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于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该移动电话70具有和图6所示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30相同的基本构造。如图12(C)所述,主板71、印刷板72等设置在壳体11的内侧。
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作为印刷图案构造在该印刷板72上。如图12(C)所示,印刷板72固定到移动电话70壳体11的内壁表面上。
在此,作为该印刷板72的特殊固定方法,可以采用例如,利用粘接剂和双面胶带粘接该印刷板的方法、在壳体11内壁表面上设置肋条然后将印刷板72装配在所述肋条之间的方法,等等。
天线元件32构造成经由供给销(feeding pin)74接收来自于主板71上的射频部分73的信号组。供给销74例如由导电金属制成,在其顶端部分上设置有一个弹簧结构。
根据该结构,在现有技术中作为单独部件制备的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可以通过形成在印刷板72片上的印刷图案构成,部件数量得以降低。此外,可以以高精度形成并固定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之间的间隙,同时该结构在成批生产方面表现优异。此外,即使天线元件32由有效长度对应于全波长的单极天线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类似的优点。
[第八实施例]
接着,下文将参照图13(A)至(C)说明第八实施例。
图13中,(A)是构成根据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主要部分的印刷板82的透视图;(B)是示出加入了印刷板82的移动电话80的外观图;而(C)是沿图13(B)的线XIII-XIII截取的移动电话80的剖视图。该情况下,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于与图6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该移动电话80具有和移动电话30相同的基本构造,印刷板82、主板83等设置在壳体11的内侧。
在图13(A)中所示的印刷板82中,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作为印刷图案构造在该印刷板82上。
而且,封装的部件84和连接器连接端子85设置在印刷板82上。如图13(B)和(C)中所示,印刷板82固定在移动电话80的壳体11的内壁表面上。在此,作为该印刷板82的特殊固定方法,可以采用例如,利用粘接剂和双面胶带粘接该印刷板的方法、在壳体11内壁表面上设置肋条然后将印刷板82装配在所述肋条之间的方法,等等。
作为封装的部件84,列出了例如:天线匹配电路、平衡-非平衡转换器(不平衡变压器),等等,并且封装在印刷板82上。而且,连接器连接端子85经由同轴电缆86连接在主板83上的射频部分87上。
根据该结构,原始封装在主板83上的封装的部件84可以封装在作为另一种板的印刷板82上,而且主板83上的封装空间可以相应扩展。这种情况下,即使采用第七实施例中阐述的供给销74来代替连接器连接端子85和同轴电缆86,也可以获得类似优点。而且,即使天线元件32由有效长度对应于全波长的单极天线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类似的优点。
上文中在第八实施例中说明了利用杆状壳体11的移动电话80。然而,本发明同样可应用于例如图14中所示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0。该情况下,图14中,附图标记91表示液晶显示部分(LCD)。
更具体地,在图14中所示的折叠式移动电话90中,印刷板92和射频部分93可分别封装在上壳体11A和下壳体11B上,所述印刷板92对应于在同一附图中所示实施例中的印刷板82。该情况下,在该折叠式移动电话90中,印刷板92和射频部分93可以经由同轴电缆94直接连接。
在现有技术中,在这种构型的情况中,通过经由同轴电缆将下壳体中的射频部分与上壳体中的主板连接,以及通过利用供给销等将主板和天线元件电连接,将能量馈送到天线组件。结果是,在现有技术的折叠式移动电话中,需要诸如供给声脉冲信号(feeding ping)等的部件。相反,在具有图14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结构的折叠式移动电话中,可以省略供给声脉冲信号等,由此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
[第九实施例]
接着,下文将参照图15说明第九实施例。
图15是加入了根据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100的局部分解透视图。该情况中,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于与图6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该移动电话100具有和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30相同的基本构造,并具有在壳体11内部的印刷板102。而且,一个未示出的射频部分、一个供给部分104、以及均由印刷图案形成的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封装在该印刷板102上。
射频部分经由供给部分104电连接到天线元件32,并且构造成发送/接收信号。
当采用这种结构时,可以减少部件的数量,因为不必要将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构造成单个的部件。此外,可以以高精度在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之间形成间隙并固定,该结构在批量生产方面也是优良的。此外,即使天线元件32由有效长度对应于全波长的单极天线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类似的优点。
[第十实施例]
接着,下文将参照图16说明第十实施例。
图16是加入了根据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110的外观图。该情况中,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于与第三实施例中相同的部分,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根据该第十实施例的移动电话100具有和图6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30相同的基本构造,并具有在杆状壳体11内部的曲折天线元件32和曲折寄生元件33。以此方式,由于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成形为曲折形状,所以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二者的电长度都可以相对自由地变成理想的频带。此外,这些元件可以紧凑地形成在一起以减小尺寸。
因此,根据该构造,通过将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形成为曲折状,可以将这些元件的尺寸构造得较小。这种情况下,只有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中的任何一种可以形成为曲折的方式以减小尺寸。此外,即使天线元件32和寄生元件33形成螺旋形,也可以获得类似优点。
[第十一实施例]
接着,下文将参照图17说明第十一实施例。
图17是加入了根据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天线组件的移动电话120的示意性透视图。该情况中,在该实施例中,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加于与图6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的移动电话30的相同部分,将在此省略对它们的说明。该移动电话120也具有和第三实施例的移动电话30相同的基本构造。移动电话120具有平衡地设置在杆状壳体11内部的天线元件32。如同第三实施例,该天线元件32由偶极天线构成。
这种天线元件32的平衡的供给使得天线电流难于流过移动电话120的壳体11。结果,可以实现在使用者手持电话时很少受到使用者手部影响的天线,由此在实际的使用情况下可以保持/实现良好的天线特性。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由于具有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的天线组件内置于便携式无线装置中,所以可以实现更宽的带宽,而且通过控制辐射方向性可以实现良好的天线性能。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天线从不暴露于壳体外部,因此可以这样一种实现天线组件和便携式无线装置,即其决不会因为接触而损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且易于使用。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将天线电流的峰值点分散成多个点而可以降低SAR值,所以可以实现安全性方面优越的天线组件和便携式无线装置。
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思想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造。
本申请基于2002年2月1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02-38546号,并且其内容在此引作参考。
<工业应用性>
根据本发明,由于具有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的天线组件内置于便携式无线装置中,故可以通过控制辐射方向性实现更宽的带宽,也可以实现良好的天线性能。
此外,根据本发明,由于通过将天线元件和寄生元件加入到便携式无线装置壳体内部中使得天线从不暴露于壳体外部,所以可以实现这样一种天线组件和便携式无线装置,即其决不会因为接触而损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并且易于使用便携式无线装置。

Claims (12)

1.一种用于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的天线组件,包括:
一天线元件;和
一寄生元件,
其中该天线元件具有对应于发送频率的半波长或者全波长的有效长度,以当在一预定发送频带中发送射频波时感应一天线电流,该天线电流辐射该发送频率,以及
其中该寄生元件具有相当于接收频率的半波长的有效长度,以当在一预定接收频带中接收射频波时通过与该天线元件空间耦合而感应另一个天线电流。
2.一种用于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的天线组件,包括:
一天线元件;和
一寄生元件,
其中该天线元件具有相当于接收频率的半波长的有效长度,以当在一预定接收频带中接收射频波时感应一天线电流;以及
其中该寄生元件具有相当于发送频率的半波长的有效长度,当在一预定发送频带中发送射频波时通过与该天线元件空间耦合而感应另一个天线电流。
3.一种用于便携式无线装置中的天线组件,该便携式无线装置基于利用多个不同波长的频带的射频波的通信系统来执行发送/接收,所述天线组件包括:
一天线元件;和
一寄生元件,
其中该天线元件具有相当于一个通信系统中的频率的半波长或全波长的有效长度,以在使用一个通信系统时感应一天线电流,以及
其中该寄生元件具有相当于在另一个通信系统中的频率的半波长的有效长度,以在利用其他通信系统时通过与该天线元件空间耦合在该寄生元件中感应另一个天线电流。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中该便携式无线装置包括听筒部分,并且
其中该听筒部分和该天线元件之间的距离设定得大于该听筒部分和该寄生元件之间的距离。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中该便携式无线装置包括听筒部分,并且
其中该听筒部分和该天线元件之间的距离设定得大于该听筒部分和该寄生元件之间的距离。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中该天线元件和该寄生元件是通过在一印刷板片上印刷图案而形成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中电子部件是封装在该印刷板上的。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中该便携式无线装置还包括一射频部分和其上安装该射频部分的一印刷板,并且
其中该天线元件和该寄生元件是通过在该印刷板上印刷图案而形成的。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中该天线元件和该寄生元件中任意一个或两者均成形为曲折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中该天线元件是平衡地供给的。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
其中该天线元件和该寄生元件布置在该便携式无线装置的外壳内部。
12.一种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CNA038039907A 2002-02-15 2003-02-14 天线组件及包括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Pending CN16337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8546/2002 2002-02-15
JP2002038546A JP3608735B2 (ja) 2002-02-15 2002-02-15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携帯無線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84469A Division CN102280691A (zh) 2002-02-15 2003-02-14 天线组件及包括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3735A true CN1633735A (zh) 2005-06-29

Family

ID=2767818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038039907A Pending CN1633735A (zh) 2002-02-15 2003-02-14 天线组件及包括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CN2011101284469A Pending CN102280691A (zh) 2002-02-15 2003-02-14 天线组件及包括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284469A Pending CN102280691A (zh) 2002-02-15 2003-02-14 天线组件及包括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126545B2 (zh)
EP (1) EP1475858A4 (zh)
JP (1) JP3608735B2 (zh)
CN (2) CN1633735A (zh)
AU (1) AU2003211999A1 (zh)
WO (1) WO2003069727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341B (zh) * 2007-07-13 2011-12-21 清华大学 多频带天线
CN102387229A (zh) * 2010-08-12 2012-03-2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电子装置
US8618986B2 (en) 2009-05-08 2013-12-31 Huawei Device Co., Ltd. Antenna designing method and data card single board of wireless terminal
US8659485B2 (en) 2009-05-08 2014-02-25 Huawei Device Co., Ltd. Antenna designing method and data card single board of wireless terminal
CN103811867A (zh) * 2014-02-25 2014-05-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终端
CN104241804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47582B2 (en) * 2001-03-19 2006-05-23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Stain removal methods and products associated therewith
KR100450878B1 (ko) * 2003-06-13 2004-10-13 주식회사 에이스테크놀로지 중앙 급전 구조를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내장형 안테나
EP1619749A4 (en) * 2004-04-02 2006-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PORTABLE WIRELESS UNIT
DE102004059333A1 (de) * 2004-12-09 2006-06-14 Robert Bosch Gmbh Antennenanordnung für einen Radar-Transceiver
US7298251B2 (en) 2005-01-07 2007-11-20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Hand held RFID reader with dipole antenna
JP2006191437A (ja) * 2005-01-07 2006-07-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無線機
US7199760B2 (en) * 2005-02-03 2007-04-03 Via Telecom Co., Ltd. Mobile phone having a directed beam antenna
JP2006304072A (ja) * 2005-04-22 2006-11-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無線装置
JP2006340095A (ja) * 2005-06-02 2006-12-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無線機
JP2007006267A (ja) * 2005-06-24 2007-01-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無線機器及び折畳式携帯無線機器
JP4757551B2 (ja) * 2005-07-07 2011-08-2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装置
JP4571555B2 (ja) * 2005-08-25 2010-10-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リーダライタ
WO2007043150A1 (ja) * 2005-10-06 2007-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携帯端末用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携帯端末
US7423605B2 (en) * 2006-01-13 2008-09-0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cluding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director element and related methods
JP4444215B2 (ja) * 2006-01-30 2010-03-31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無線機及びアンテナ装置
US7612722B2 (en) * 2006-01-31 2009-11-03 Nokia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reduced electric field emission levels near the earpiece
JP2007221288A (ja) * 2006-02-15 2007-08-30 Fujitsu Ltd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JP4999349B2 (ja) 2006-04-05 2012-08-15 株式会社ソニー・コンピュータ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 アンテナ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無線通信装置
JP2007288561A (ja) * 2006-04-18 2007-1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WO2007132594A1 (ja) 2006-05-11 2007-11-22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無線通信装置
US7453402B2 (en) * 2006-06-19 2008-11-18 Hong Kong Applied Scienc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Miniature balanced antenna with differential feed
US7812770B2 (en) * 2006-08-29 2010-10-12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cluding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ctrically floating element and related methods
US7535423B2 (en) * 2006-10-25 2009-05-19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Multiple-band monopole coupling antenna
JP4772658B2 (ja) * 2006-12-26 2011-09-14 株式会社東芝 無線装置
JP4722064B2 (ja) * 2007-02-27 2011-07-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及び無線タグ
US7573427B2 (en) 2007-06-21 2009-08-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includ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ctrically floating beam shaping elements and related methods
DE602007004971D1 (de) * 2007-06-21 2010-04-08 Research In Motion Ltd Mobile drahtlose Kommunikationsvorrichtung mit elektrisch leitenden und elektrisch schwebenden Strahlformungselementen und entsprechende Verfahren
US20090058751A1 (en) * 2007-08-28 2009-03-05 Seong-Youp Suh Platform noise mitigation method using balanced antenna
JP5274801B2 (ja) * 2007-08-30 2013-08-28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JP4575411B2 (ja) * 2007-09-21 2010-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移動体通信端末および移動体通信方法
JP4623105B2 (ja) * 2008-02-18 2011-02-0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放送受信用アンテナ装置
EP2107639A1 (en) * 2008-03-31 2009-10-07 Laird Technologies AB An antenna device having receiver diversity and a portable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comprising such an antenna device
WO2009121205A1 (zh) * 2008-03-31 2009-10-08 Yu Wei 移动通信终端
TWI395371B (zh) * 2009-01-23 2013-05-01 Wistron Neweb Corp 電子裝置及其天線
US8106838B2 (en) 2009-02-05 2012-01-3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having diversity antenna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1800359B (zh) * 2009-02-05 2013-04-10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天线
US8421685B2 (en) * 2009-05-07 2013-04-16 Ethertronics, Inc. Spatial filter for near field modif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199493B2 (en) * 2009-08-20 2012-06-12 Nokia Corporation Rotational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US9088071B2 (en) * 2010-11-22 2015-07-21 ChamTech Technologies,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nductive particle based material used for at least one of propagation, emission and absorpt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WO2012071266A2 (en) * 2010-11-22 2012-05-31 Taoglas Group Holdings Bandwidth-adjustable dual-band antennas with electromagnetic wave-guiding loop,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kits therefor
JP2012235224A (ja) * 2011-04-28 2012-11-29 Jvc Kenwood Corp 電子機器
US8902109B2 (en) * 2012-02-05 2014-12-02 Auden Techno Corp. Communication device
JP5907479B2 (ja) * 2013-03-22 2016-04-26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440483B2 (en) * 2015-11-25 2019-10-08 Gn Hearing A/S Hearing aid with improv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JP2019074402A (ja) * 2017-10-16 2019-05-16 株式会社東芝 電波到来方向推定装置、アレー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電波到来方向推定方法
CN108152721B (zh) * 2017-10-26 2022-05-3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半波长输电线路沿线高速接地开关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
US11342671B2 (en) 2019-06-07 2022-05-24 Sonos, Inc. Dual-band antenna topology
JP6820068B1 (ja) * 2019-07-25 2021-01-27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無線装置
CN111029725B (zh) * 2019-12-31 2021-09-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JP7007024B2 (ja) * 2020-03-27 2022-01-24 Necプラットフォームズ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
CN112968285A (zh) * 2021-02-02 2021-06-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193359B (zh) * 2021-04-22 2023-03-31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无源寄生阵元的短波相控阵天线互耦抑制方法
CN116247420A (zh) * 2021-12-07 2023-06-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34404A (ja) * 1986-04-04 1987-10-14 Fujitsu Ltd 無線機用アンテナ
JP3457351B2 (ja) 1992-09-30 2003-10-14 株式会社東芝 携帯無線装置
US5666125A (en) * 1993-03-17 1997-09-09 Luxon; Norval N. Radiation shielding and range extending antenna assembly
JPH1051223A (ja) * 1996-07-29 1998-02-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装置
US6025811A (en) 1997-04-21 2000-02-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losely coupled directional antenna
US6046703A (en) * 1998-11-10 2000-04-04 Nutex Communication Corp. Compact wireless transceiver board with directional printed circuit antenna
JP2001085920A (ja) * 1999-09-17 2001-03-30 Toshiba Corp 携帯無線端末
JP3491682B2 (ja) * 1999-12-22 2004-01-2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線状アンテナ
CN1345473A (zh) * 1999-12-24 2002-04-17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终端内置天线
JP2001313516A (ja) 2000-05-01 2001-11-09 Denki Kogyo Co Ltd 多周波共用ダイポールアンテナ装置
JP2001339215A (ja) * 2000-05-30 2001-12-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アンテナ及び無線装置
JP2003110329A (ja) * 2001-07-25 2003-04-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内蔵アンテナ装置
US6765536B2 (en) * 2002-05-09 2004-07-20 Motorola, Inc. Antenna with variably tuned parasitic element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5341B (zh) * 2007-07-13 2011-12-21 清华大学 多频带天线
US8618986B2 (en) 2009-05-08 2013-12-31 Huawei Device Co., Ltd. Antenna designing method and data card single board of wireless terminal
US8659485B2 (en) 2009-05-08 2014-02-25 Huawei Device Co., Ltd. Antenna designing method and data card single board of wireless terminal
US9130260B2 (en) 2009-05-08 2015-09-08 Huawei Device Co., Ltd. Antenna designing method and data card signal board of wireless terminal
CN102387229A (zh) * 2010-08-12 2012-03-21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电子装置
US8593351B2 (en) 2010-08-12 2013-11-26 Mediatek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2387229B (zh) * 2010-08-12 2014-09-03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手持电子装置
CN104241804A (zh) * 2013-06-20 2014-12-24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装置
CN104241804B (zh) * 2013-06-20 2017-11-21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射频收发装置
CN103811867A (zh) * 2014-02-25 2014-05-2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80691A (zh) 2011-12-14
EP1475858A1 (en) 2004-11-10
JP3608735B2 (ja) 2005-01-12
WO2003069727A1 (fr) 2003-08-21
US20060017624A1 (en) 2006-01-26
EP1475858A4 (en) 2005-02-23
US7126545B2 (en) 2006-10-24
AU2003211999A1 (en) 2003-09-04
JP2003243916A (ja) 2003-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3735A (zh) 天线组件及包括该天线组件的便携式无线装置
CN1260853C (zh) 显示器-天线一体化结构与通信设备
CN1249851C (zh) 使用相同技术的用于无线通信与便携式无线装置的天线
CN1271746C (zh) 通信适配器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496595A (zh) 通信终端装置用天线
CN1065076C (zh) 用于便携式无线电装置的天线
CN1075252C (zh) 利用短补片天线的天线设备
CN1278448C (zh) 便携式无线电终端
CN1538558A (zh) 无线电用天线装置及使用其的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230800A (zh) 无线电通信终端的机内天线
CN1433104A (zh) 天线设备,通信设备和天线设备设计方法
CN1223048C (zh) 两波段传输系统及其天线
CN1162984C (zh) 非接触信号传送装置
CN1496085A (zh) 折叠式便携无线机和该无线机的底板
CN1682405A (zh) 便携式无线电设备
CN1178332C (zh) 天线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无线装置和无线中继装置
CN1157493A (zh) 天线装置
CN1322388A (zh) 高频无线电设备天线装置、高频无线电设备以及手表形无线电设备
CN1520131A (zh) 携带无线通信装置
CN1196228C (zh) 天线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926720A (zh) 天线装置以及通信机器
CN1265666C (zh) 表面声波滤波单元、表面声波滤波器和应用这类器件的通信装置
CN101053118A (zh) 线圈天线结构和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472843A (zh) 单极天线装置、通信系统和移动通信系统
CN1426129A (zh) 天线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5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