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0164A - 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和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 - Google Patents

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和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0164A
CN1630164A CNA2004100820971A CN200410082097A CN1630164A CN 1630164 A CN1630164 A CN 1630164A CN A2004100820971 A CNA2004100820971 A CN A2004100820971A CN 200410082097 A CN200410082097 A CN 200410082097A CN 1630164 A CN1630164 A CN 16301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motor
worm screw
diameter gear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820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72217C (zh
Inventor
大桥弥寿夫
田中大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idosha Denki Kogy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dosha Denki Kogyo KK filed Critical Jidosha Denki Kogyo KK
Publication of CN16301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01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7221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72217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 H02K7/081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ea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m gear dri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224Non-manual adjustments, e.g. with electrical operation
    • B60N2/02246Electric moto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67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by linear actuators, e.g. linear screw mechanis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0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2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 F16H1/2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 F16H1/22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non-parallel axes
    • F16H1/225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out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volving more than two intermeshing members with a plurality of driving or driven shafts; with 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orque between two or more intermediate shafts with non-parallel axes with two or more worm and worm-wheel g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2Gearboxes; Mounting gearing therein
    • F16H57/021Shaft support structures, e.g. partition walls, bearing eyes, casing walls or covers with bearings
    • F16H2057/0213Support of worm gear shaf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74/00Machine element or mechanism
    • Y10T74/19Gearing
    • Y10T74/19642Directly cooperating gears
    • Y10T74/19698Spiral
    • Y10T74/19828W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该电机包括同位于电机轴附近的一对蜗杆啮合的一对反转齿轮的大径齿轮,上述蜗杆的螺旋方向彼此相反,以及一个同所述反转齿轮的小径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其中,将一个弹簧元件容纳在设置于该电机轴的后端的一圆柱形凹槽内;将一滑动元件可滑动地容纳在该圆柱形凹槽内;在弹簧元件的作用下,滑动元件的前端受压接触电机箱端部的内表面;并且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在电机轴内总产生朝电机轴的前端方向的推力。

Description

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和 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该电机例如适于用作一种刮水器电机或电动车窗电机和用于升降座椅用的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
背景技术
如图8、9所示,现有技术中有一种上面提到的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的车辆座椅和电动座椅用电机。例如也可以参见JP-A-2003-56674(其图1和图5,第1页)。
如图8所示,车辆座椅1通过位移机构2安装到车辆内部的地板F上,座椅o在位移机构2内部设置的电动座椅用电机3的驱动下可以上下移动。
如图9所示,电动座椅用电机3具有一电机轴3b,其从电机箱3a中伸出并由一齿轮箱4的安装蜗杆用圆筒部4a旋转支撑,蜗杆6通过方形柱状联结轴5同电机轴3b的前端耦合在一起,蜗轮7旋转地支撑在齿轮箱4的蜗轮安装凹槽4b中并同蜗杆6啮合,输出轴8与蜗轮7同心并一体构成,板簧9可分离地安装在安装蜗杆用圆筒部4a的前端开口部中,以便朝电机轴3b方向推压蜗杆6的半球形前端6a。
另外,位移机构2的座椅升降装置(未示出)同输出轴8联合。因此,当电机轴3b正向或反向转动时,蜗杆6和蜗轮7的正向或反向转动在传递到输出轴8之前被减速,从而驱动座椅升降装置使座椅1a上或下移动。
在上述传统的电动座椅电机3中,通过板簧9朝着电机轴3b推压蜗杆6的半球形前端6a来消除由于蜗杆6和蜗轮7之间的齿隙造成的蜗杆6在推进方向上的游动(play),避免了蜗杆6和蜗轮7之间产生的非正常声音(噪音)。但是,由于板簧9可分离的固定在安装蜗杆用圆筒部4a的前端开口部,安装蜗杆用圆筒部4a沿轴向上变得较长,因此电动座椅用电机3的整个尺寸变大了。
近年来带有双减速机构的电机已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一对位于电机轴前端附近的蜗杆,两蜗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一对反转齿轮彼此相对,且一对蜗杆保持在其间,并且这对反转齿轮分别同上述蜗杆啮合,一输出齿轮同上述这一对反转齿轮啮合,一侧的蜗杆与一侧的反转齿轮啮合产生的电机轴的推力载荷的方向同另一侧蜗杆与另一侧的反转齿轮啮合产生的电机轴的推力载荷的方向彼此相反,从而使两反向作用互相抵消。因此,虽然在蜗杆和反转齿轮以及反转齿轮和输出齿轮之间存在齿隙,但是电机轴也不会沿推力方向游动。
当大的载荷波动作用在如特别是带有利用双减速机构的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上时,当座椅下降而乘坐者的重量加到座椅上的情况下,作用在电机轴上的载荷从正载荷(阻碍电机轴反向旋转的载荷)向负载荷(有助于电机轴反向旋转的载荷)转变,每一个齿的咬合部中,由于齿部分之间的齿与齿的游隙造成的游动导致一个大的冲击力碰撞每一个齿部的侧面齿侧,就可能会产生噪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减速机构的小型电机和一种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上述电机结构简单,能够防止齿从每个咬合部产生的噪音现象,上述现象是在电机采用带输出齿轮的双减速机构,其中一对反转齿轮的每个大径齿轮分别同具有相反螺纹方向的、位于电机轴上的一对蜗杆啮合的情况下发生的,甚至是在大的载荷波动作用在电机轴上从而载荷从一个阻碍电机轴转动的载荷(正载荷)向另一个有助于电机轴转动的载荷(负载荷)变化的情况下发生的。
(一)本发明的一种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该电机包括:
一根轴,该轴具有一固定在该轴的一第一端附近的电枢而且该轴支撑在电机箱中以便可以旋转;
一对螺纹方向彼此相反的蜗杆,该蜗杆位于所述轴的一第二端附近;
一对关于所述轴彼此相对的反转齿轮,每一个所述反转齿轮具有同相应的蜗杆配合的一大径齿轮和同所述大径齿轮同心从而可同大径齿轮一体旋转的一小径齿轮;以及
一与所述小径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从而就不再需要用于支撑电机轴的两个端面的推力轴承;
其中,将一弹簧元件和一滑动元件容纳在一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沿所述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中;以及
所述滑动元件在弹簧元件的按压下接触电机箱的一内表面从而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总产生朝着所述轴的第二端的推力。
(2)在本发明中,滑动元件的一前端部可以是半球形的形状,而且在前端部的半球形顶部和电机箱的内表面之间施加半固体润滑油。
(3)一种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其包括一根电机轴,该电机轴具有一固定在电机轴后端附近的电枢而且该电机轴被支撑在一电机箱中从而可正向或者反向旋转;一对螺纹方向(thread directions of screws)彼此相反的蜗杆,该蜗杆位于所述电机轴的前端附近;一对关于夹在其中的电机轴彼此相对的反转齿轮,这对反转齿轮具有同相应的蜗杆啮合的大径齿轮和同大径齿轮同心从而可同大径齿轮一体旋转的小径齿轮;一与所述小径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其中用于支撑电机轴的两个端面的推力轴承不是必需的;驱动一与所述输出齿轮相联合的输出轴使得当电机轴正向或者反向旋转时一座椅能被提升或下降,其中,从电机轴后端的端面沿该电机轴的轴向方向形成一凹槽;将一沿该电机轴的轴向方向可弹性变形的弹簧元件容纳在该凹槽中;将一滑动元件可滑动地容纳在该凹槽中;滑动元件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下受压并接触电机箱的端部的内表面;而且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在电机轴内总产生朝着电机轴的前端方向的推力。
如上所述,将本发明的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如下构成:从电机轴后端的端面沿该电机轴的轴向方向形成凹槽;将沿该电机轴的轴向方向可弹性变形的弹簧元件容纳在该凹槽中;将滑动元件可滑动地容纳在该凹槽中;滑动元件的前端部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下受压从而接触电机箱的端部的内表面;而且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在电机轴内总产生朝着电机轴的前端方向的推力。因此,即使当一个从正载荷到负载荷范围的大的载荷波动作用在电机上时,每一个齿部的齿侧也不会受到大的冲击力的碰撞,这种冲击力是由于同一对蜗杆啮合的上述一对反转齿轮的大径齿轮的齿间存在的齿隙和同上述一对反转齿轮中的小径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的每个齿咬合部的齿部之间存在齿隙造成的,或者说经历了一个大大缓和的冲击力,从而确保即使在有双减速机构的场合下,也能够通过结构简单的电机消除发生在每个齿咬合部的齿部间的齿-齿噪音,因此减少整个装置的尺寸是可行的。
采用这种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由于在半球形前端部的顶部和电机箱体端部的内表面之间施加半固体润滑油,所以弹簧元件和所述滑动元件连同电机轴能够以简单结构实现平稳转动,而且稳定的推力可以沿电枢轴的前端方向作用到电机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中,由于位于电机轴前端方向上的推力一直产生于电机轴内,即使在通过座椅升降装置降低座椅高度期间作用了有助于电机轴转动的负载荷,各齿部的齿侧也不会受到大的冲击力的碰撞,这种冲击力是由于同蜗杆啮合的上述一对反转齿轮中的大径齿轮的齿间存在的齿隙和同上述一对反转齿轮中的小径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的每个齿咬合部的齿部之间存在齿隙造成的,或者说经历了一个大大缓和的冲击力,从而确保即使在有双减速机构(double-reductuin mcchanism)的场合下,也能够通过结构简单的电机消除发生在每个齿咬合部的齿部间的齿-齿噪音,从而减少整个装置的尺寸是可行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平面图;
图2是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的剖面图;
图3是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在电机的齿轮箱移走后的平面图;
图4是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5是用在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中的电机轴不旋转时的示意图;
图6是用在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中的电机轴正向旋转时的示意图;
图7是用在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中的电机轴反向旋转时的示意图;
图8示出采用了带有减速机构的传统电机的车辆座椅示意图;
图9是带有减速机构的传统电机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平面图;图2是电机的剖面图;图3是电机在电机的齿轮箱移走后的平面图;图4是电机的主要部分放大剖面图;图5是用在电机中的电机轴不旋转时的示意图;图6是用在电机中的电机轴正向旋转时的示意图;图7是用在电机中的电机轴反向旋转时的示意图。另外,如图8所示的用于解释具有传统电机的车辆装置的车辆座椅(电动座椅1)在此也用来解释本发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10(一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设有开口的一端侧的、基本上为圆柱形的套(电机箱)11和一个具有凸缘11b的齿轮箱21,其中凸缘围绕套(yoke)11的开口端11a并通过螺栓固定。
如图2所示,一对磁铁12和12通过粘性剂或类似物固定在套11的内圆周表面11c上。另外,一电枢轴(电机轴)14由装配在套11另一端处的封闭端圆柱部分11d中的径向轴承13a和装配在齿轮箱21的轴孔22的两端附近的径向轴承13b和13c可旋转地支撑。
电枢轴14具有位于电枢轴前端14b附近的第一蜗杆(蜗杆)15和第二蜗杆(蜗杆)150,这两个蜗杆的螺纹方向彼此相反。第一蜗杆15和第二蜗杆150用于构成一对蜗杆。电枢(armature)16位于与电枢轴14的上述一对磁铁12和12相对的位置上。电枢16固定在电枢轴14的后端14b附近并具有电枢铁芯16a,其具有预定数量狭槽的线圈缠绕部16b和缠绕在电枢铁芯16a的线圈缠绕部16b上的电枢线圈16c。
一换向器17固定在与电枢轴14的套11和齿轮箱21之间的边界部位相对的位置。该换向器17具有换向条17a,其数量上等于电枢铁芯16a的线圈缠绕部16b,每一个换向条17a电连接到电枢线圈16c。
齿轮箱21的轴孔22的开口端形成一大径孔部22a,将一对电刷19和19安装在大径孔部22a内与换向器17相对的位置上,从而该对电刷可以接触相应的换向条17a。每一个电刷19电连接于电机控制电路(未示出)。转变电机控制电路的一对开关中的每一个的开-关可以产生流入到电枢16中的电流,从而使电枢轴14正向或反向转动。
如图2和图3所示,轴孔22基本上位于齿轮箱21的中心,而且一个凹陷的减速机构壳体部分23形成得与轴孔22相连通。圆柱凸起部(用于反转齿轮的推力轴承)24和24’在预定位置整体地凸出地形成,在该位置处减速机构壳体部分23底壁上的一对蜗杆15和150被夹在当中。而且,环形凹槽25和25’分别位于圆柱凸起部24和24’中并位于其中心。金属销状枢轴26和26’分别压入环形凹槽25和25’。第一反转齿轮(反转齿轮)30由枢轴26可旋转地支撑,第二反转齿轮300由枢轴26’可旋转支撑。另外,如图3所示,一圆形孔27a位于减速机构壳体部分23的底壁的蜗杆15的前端的稍靠右端。一基本上为环形的肋27b围绕圆形孔27a整体凸出地形成。输出齿轮40的圆柱部41的较低端通过径向轴承28a而可旋转的支撑在基本上为环形的肋27b内。
另外,如图1所示,齿轮箱21的减速机构壳体部分23的一端的开口由借助机械螺栓20b紧固的、基本上为三角形的盘状塑料齿轮箱体盖29盖住。环形凹槽29a和29a’分别与齿轮箱盖29的减速机构壳体部分23的相应凹槽25和25’相对。枢轴26的上部压入到凹槽29a内,电枢轴26’的上部压入到凹槽29’内。另外,圆形孔29b形成在同齿轮箱盖29的减速机构壳体部分23的圆形孔27a相对的位置上。输出齿轮40的圆柱部41的上部通过推力-和(cum)-径向轴承28b可旋转地支撑在圆形孔29b内。一对蜗杆15和150和一对反转齿轮30和300以及输出齿轮40装在齿轮箱22的减速机构壳体部分23内构成双重减速机构。
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第一反转齿轮30由大径塑料齿轮3/和第一小径金属齿轮35构成,第一小径金属齿轮35同大径齿轮31同心。同第一蜗杆15啮合的齿部32形成于大径齿轮31的外周,内花键33形成于大径齿轮31的内圆周。另外,同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啮合的齿36和同大径齿轮31的内花键33啮合的外花键37都位于第一小径齿轮35的外圆周,并在轴向同心、不同高度地整体形成。这种情况下,当大径塑料齿轮31通过模制成型时,通过插入模制(insert molding)将大径齿轮31相对于第一小径齿轮35而固定。同样,第二反转齿轮300由大径塑料齿轮310和同大径齿轮310同心的第二小径金属齿轮350构成。同第二蜗杆150啮合的齿部320位于大径齿轮310的外周,内花键33位于大径齿轮310的内圆周。另外,同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啮合的齿部360和同大径齿轮310的内花键33啮合的外花键37位于第二小径齿轮350的外圆周,并在轴向同心、不同高度地整体形成。这种情况下,当第二大径塑料齿轮310通过模制而成型时,通过插入模制将大径齿轮310相对于第二小径齿轮350而固定。
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一输出轴43固定在输出齿轮40的圆柱部41内,电动座椅1的位移机构2的座椅升降装置(未示出)同从输出轴43的齿轮箱21凸出的一个部分联合,于是当电枢轴14正向或反向旋转时,座椅升降装置就驱动一个座椅1a上升或下降。换句话说,同输出齿轮40联合的输出轴43在当电枢轴14正向旋转时驱动座椅1a上升,当电枢轴14反向旋转时,驱动座椅1a下降。
如图2和图4所示,一个截面为环形的圆柱凹槽14c沿电枢轴14的轴向从电枢轴14后端14b的端面14f形成,一可在电枢轴14的轴向弹性变形的金属螺旋压缩弹簧51作为弹簧元件而装在圆柱凹槽14c内,从而螺旋压缩弹簧51的一个端部接触圆柱凹槽14c的底部14d,塑料柱状滑动元件52也容纳在圆柱凹槽14c内。在位于电枢轴14中的圆柱凹槽14c的底部14d和滑动元件52的后端的后端面52a之间的螺旋压缩弹簧51的弹性力作用下,滑动元件52的前端部52b从圆柱凹槽14c的开口端14e处伸出到外侧并受压而接触套11的封闭端圆柱部11d的底部11e(电机箱端部的内侧),从而,在电枢轴14内总产生朝着电枢轴14前端方向的推力。滑动元件52的前端部52b制成半球形,润滑油(半固体状润滑剂)53加在半球形前端部52b的顶部52c和封闭端圆柱部11d的底部11e之间。
对于带有上述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10,由于上述一对反转齿轮30和300的大径齿轮31和310同位于电枢轴14前端14a附近的、螺旋方向彼此相反以使电机轴正向或反向旋转的上述一对蜗杆15和150啮合,引起第一蜗杆15同第一反转齿轮30啮合而产生的电枢轴14的推力载荷方向以及引起第二蜗杆150同第二反转齿轮301啮合而产生的电枢轴14的推力载荷方向彼此相反并相互抵消。因此,没有必要设置枢转地支撑电枢轴14的两边缘面14a1和14f处的推力轴承,从而也可以省略以高精度旋转支撑整体(solid)第一反转齿轮30和整体第二反转齿轮300的推力轴承。而且可以消除由于每个互相咬合部分的齿部之间存在齿隙而产生的沿电机10的电枢轴14的推力方向的游动,从而,电机电枢轴14可平稳地实现正反向旋转。
如图5所示,由于在电枢轴14不转动时在位于电枢轴14的圆柱凹槽14c内的螺旋压缩弹簧51由于压缩而产生的弹力作用下,滑动元件52的前端部52b受压而接触套11的封闭端圆柱部11d的底部(电机箱端部的内表面)11e,螺旋压缩弹簧51的弹性力允许推力沿箭头F方向(即电枢轴14的前端14a所取向的方向中)一直朝着电枢轴14作用。于是,电枢轴14的后端14b的端面14f定位于A位置,从而保证了电枢轴14前端14a的端面14a1和径向轴承13c的底部13c1之间的预定间隙。另外,B位置是,当外部有力作用到F方向的相反方向而电枢轴14不转动时,电枢轴14后端14b的端面14f可移动到的位置。从A位置到B位置的距离对应于在每个齿部之间所产生的齿隙。即使在当电枢轴14的前端14a的端面14a1移动到B位置时,上述距离设置成使得端面永远不会接触套11的封闭端圆柱部11d的底部11e。
当电枢轴14不转动时,第一蜗杆15和第一反转齿轮30相互啮合的状态下是第一反转齿轮30的齿部32一侧的齿侧(lateral tooth side)32a接触第一蜗杆15,第二蜗杆150和第二反转齿轮300相互啮合的状态下是第二反转齿轮300的齿部320一侧的齿侧320a接触第二蜗杆150。而且,第一小径齿轮35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下是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一侧上的齿侧42a接触第一小径齿轮35,第二小径齿轮350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下是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另一侧上的齿侧42b接触第二小径齿轮350。
图6示出电枢轴14正向旋转时的状态。通过正向转动电枢轴14,第一反转齿轮30,第一小径齿轮35,第二反转齿轮300和第二小径齿轮350如箭头所示方向逆时针旋转,输出轴43如箭头所示方向顺时针转动,从而提升同输出轴43联合的座椅升降装置(未示出)。于是电枢轴14从如图5所示的电枢轴14不转动的状态抵抗着螺旋压缩弹簧的弹性力移动到如图6所示的左侧,从而电枢轴14后端14b的端面14f移动到位于位置A和位置B中间位置的C处。
当电枢轴14正向转动时,第一蜗杆15同第一反转齿轮30相互啮合的状态与如图5所示电枢轴14不转动的情况相类似,即第一反转齿轮30的齿部32一侧上的齿侧32a接触第一蜗杆15。另一方面,第二蜗杆150同第二反转齿轮300相互啮合的状态与如图5所示电枢轴14不转动的情况不相同,即第二反转齿轮300的齿部320的另一侧上的齿侧320b接触第二蜗杆150。另外,第一小径齿轮35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与图5所示电枢轴14不转动的情况相类似,即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一侧上的齿侧42a接触第一小径齿轮35。另一方面,第二小径齿轮350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与如图5所示电枢轴14不转动的情况不相同,即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一侧上的齿侧42a接触第二小径齿轮350。
图7示出电枢轴14反向旋转时的状态。通过反向转动电枢轴14,第一反转齿轮30,第一小径齿轮35,第二反转齿轮300和第二小径齿轮350如箭头所示顺时针方向旋转,输出轴43也如箭头方向逆时针转动,从而驱动同输出轴43联合的座椅升降装置(未示出)而下移座椅1a。于是电枢轴14从如图5所示的电枢轴14不转动的状态并抵抗诂螺旋压缩弹簧的弹性力移动到如图7所示的左侧,从而在电枢轴14如图6所示正向转动的情况下,电枢轴14后端14b的端面14f移动到位于位置A和位置B中间位置的C处。
当电枢轴14反向转动时,第一蜗杆15同第一反转齿轮30相互啮合的状态与图5所示电枢轴14不转动的情况以及图6所示电枢轴14正向转动时的情况不同,其中第一反转齿轮30的齿部32的另一侧的齿侧同第一蜗杆15接触。另一方面,第二蜗杆150同第二反转齿轮300相互啮合的状态与如图5所示电枢轴14不转动的情况类似而与如图6所示电枢轴14正向转动的情况不同,其中第二反转齿轮300的齿部320另一侧上的齿侧320b接触第二蜗杆150。另外,第一小径齿轮35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与电枢轴14不转动的情况以及如图6所示的电枢轴14正向转动的情况不同,而是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另一侧上的齿侧42b接触第一小径齿轮35。另一方面,第二小径齿轮350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与如图5所示电枢轴14不转动的情况相似但与图6所示电枢轴14正向转动的情况不同,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另一侧上的齿侧42b接触第二小径齿轮350。
当电枢轴14反向转动以驱动位移机构2的座椅升降装置(未示出)时,通过沿图6中箭头所示的方向逆时针转动输出轴43而降低座椅1a期间,可能会在一个下移操作中多次发生这样的现象:例如当坐在座椅1a上的乘客重量加到座椅1a上时,作用在电枢轴14上的载荷从一个用于操作座椅升降装置所必要的载荷(阻碍电枢轴14反向转动的正载荷)变成所谓的负载荷,从而使有助于电枢轴14的反向转动的载荷大于操作座椅升降装置所必须的载荷。
这样的情况下,即座椅升降装置未被操作,也就是说,当用于下移电机控制电路(未示出)的开关从关切换到开以便通过在如图5所示的电枢轴14处于不转动状态之后通过驱动座椅升降装置来下移座椅1a时,电枢轴14反向转动,减少到如图7所示的正载荷状态。当作用在电枢轴14上的载荷从正载荷状态转向负载荷状态时,转动轴14在变化期间减低到一个无载荷状态。而电枢轴14处于无载荷状态时,在螺旋压缩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电枢轴14移动到前端14a处,电枢轴14的后端14b的端面14f从位置C上移到A处从而保持在如图5所示的状态。换句话说,第一蜗杆15同第一反转齿轮30相互啮合的状态下是同第一蜗杆15接触的第一反转齿轮30的齿部32从所述另一齿侧转变到所述一个齿侧。在转变期间电枢轴14朝前端14a方向移动时,在另一齿侧32b同第一蜗杆15保持接触下,齿侧32a接触第一蜗杆15从而避免在大的冲击力下这些齿侧发生碰撞。因此,在第一蜗杆15和第一反转齿轮30的齿部32之间不会产生噪音。当第一小径齿轮35同输出齿轮40啮合时,虽然同第一小径齿轮35接触的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从所述另一齿侧42b转向所述一个齿侧42a,但在第一小径齿轮35和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之间同样也不会产生噪音。另一方面,第二蜗杆150同第二反转齿轮300相互啮合的状态以及第二小径齿轮350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保持不变,如图7所示。也就是说,第二反转齿轮300的齿部320的所述一个齿侧320a同第二蜗杆150接触,而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的另一齿侧42b同小径齿轮350保持接触。
电枢轴14从无载荷状态转向负载荷状态,负载荷状态同电枢轴14正向转动的状态类似,即电枢轴14朝后端14b的方向移动,电枢轴14后端14b的端面14f从位置A处移到位置C处并保持在图6所示的状态。第一蜗杆15同第一反转齿轮30相互啮合的状态和第一小径齿轮35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保持不变。第一反转齿轮30齿部32的一个齿侧32a同第一蜗杆15保持接触,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的一个齿42a同第一小径齿轮35保持接触。另一方面,相对于第二蜗杆150同第二反转齿轮300相互啮合的状态,同第二蜗杆150接触的第二反转齿轮300的齿部320从所述一个齿侧320a转变到所述另一齿侧320b,而相对于第二小径齿轮350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同第二小径齿轮350接触的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从所述另一齿侧42b向所述一个齿侧42a转变。
在电枢轴14从无载荷状态向负载荷状态变化过程中,在螺旋压缩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推力沿图5中箭头F所示的方向作用在电枢轴14上。当同第二蜗杆150接触的第二反转齿轮300的齿部320从所述一个齿侧320a转变到所述另一齿侧320b时,沿箭头F方向产生推力的螺旋压缩弹簧51起到阻尼器的作用,从而避免了所述另一齿侧320b在大冲击力下同第二蜗杆150产生碰撞。而且,当同第二小径齿轮350接触的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从所述另一齿侧42b转变到所述一个齿侧42a时,同样避免了所述一个齿侧42a在大冲击力下同第二小径齿轮350的碰撞。于是每个齿咬合部的齿侧避免了由于每个齿咬合部的齿部之间产生的齿隙造成的大冲击力的撞击,或者说经历了一个大大缓和的冲击力,从而每一个齿咬合部的齿部之间不会产生噪音。
现在将描述一个作用在电枢轴14上的载荷在下移座椅1a期间从负载荷状态向正载荷状态转变的例子。当载荷从负载荷状态向正载荷状态转变时,电枢轴14在这期间处于无载荷状态。在电枢轴14的无载荷状态下,在螺旋压缩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电枢轴14向着前端14a方向移动,电枢轴14后端14b的端面14f从C位置移到A位置并保持在如图5所示的状态。也即,第一蜗杆15和第一反转齿轮30相互啮合的状态以及第一小径齿轮35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保持不变。于是第一反转齿轮30齿部32的所述一个齿侧32a同第一蜗杆15保持接触,输出齿轮40的齿侧42的所述一个齿侧42a同第一小径齿轮35保持接触。另一方面,第二蜗杆150同第二反转齿轮300相互啮合的状态下是同第二蜗杆150接触的第二反转齿轮300的齿部320从另一齿侧320b转变到所述一个齿侧320a。在转变操作期间,当电枢轴14向着前端14a方向移动时,所述一个齿侧32a与第一蜗杆15发生接触而另一齿侧32b同第一蜗杆保持接触,从而这些齿侧避免了由于大的冲击力而产生的相互碰撞。因此,在第一蜗杆15和第一反转齿轮30的齿部32之间不会产生噪音。另外,第二小径齿轮350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下是同第二小径齿轮350接触的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从所述一个齿侧42a转变到所述另一齿侧42b,从而第一小径齿轮35和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之间同样不会产生噪音。
电枢轴14从无载荷状态转变成正载荷状态,其中正载荷状态同电枢轴14反向转动的状态类似,即电枢轴14朝后端14b的方向移动,电枢轴14的后端14b的端面14f从位置A处移到位置C处并保持在图7所示的状态。第二蜗杆150同第二反转齿轮300相互啮合的状态和第二小径齿轮350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保持不变,第二反转齿轮300齿部320的所述一个齿侧320a同第二蜗杆150保持接触,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的所述另一齿侧42b同第二小径齿轮350保持接触。另一方面,关于第一蜗杆15同第一反转齿轮30相互啮合的状态,同第一蜗杆15接触的第一反转齿轮30的齿部32从所述一个齿侧32a转变到所述另一齿侧32b,而关于第一小径齿轮35同输出齿轮40相互啮合的状态,同第一小径齿轮35保持接触的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从所述一个齿侧42a转变到所述另一齿侧42b。
在电枢轴14从无载荷状态向正载荷状态变化过程中,在螺旋压缩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推力被沿如图5中箭头F所示方向作用在电枢轴14上。当同第一蜗杆15接触的第一反转齿轮30的齿部32从所述一个齿侧32a转变到所述另一齿侧32b时,沿箭头F方向产生推力的螺旋压缩弹簧51起到阻尼器的作用,从而避免了另一齿侧32b在大冲击力下同第二蜗杆15产生碰撞。而且,当同第一小径齿轮35接触的输出齿轮40的齿部42从所述一个齿侧42a转变到所述另一齿侧42b时,同样避免了另一齿侧42b在大冲击力下同第一小径齿轮35的碰撞。于是每个齿咬合部的齿侧避免了由于每个齿咬合部的齿部之间产生的齿隙造成的大冲击力的撞击,或者说经历了一个大大缓和的冲击力,从而每一个齿咬合部的齿部之间不会产生噪音。
如上所述,滑动元件52的前端部52b在装在电枢轴14的圆柱凹槽14c处的螺旋压缩弹簧51的弹力作用下受压并接触套11的底部11b,而且在螺旋压缩弹簧51的弹性力作用下,总会产生沿电枢轴14的前端14a方向的推力。因此,即便在座椅升降装置下降座椅1a过程的一次操作中有多次负载荷发生,每一个齿部的齿侧也能避免齿隙造成的大冲击力的撞击,上述齿隙发生在同一对蜗杆15和150分别啮合的一对反转齿轮30和300的大径齿轮31和310的齿部之间以及同一对反转齿轮30和300的小径齿轮35和350啮合的输出齿轮40的每一个齿咬合部的齿部之间,或者说,会经历了一个大大缓和的冲击力,以保证即使是在双减速机构中,发生在每个齿咬合部的齿部之间的齿间噪音能够通过结构简单的电机予以消除。
由于在电枢轴14后端14b内的圆柱凹槽14c内安装了螺旋压缩弹簧51和滑动元件52,螺旋压缩弹簧51和滑动元件52基本上不会向外伸出,因此整个电动座椅用电机减少了尺寸。另外,由于在滑动元件52的半球形前端部52b的顶部52c和套11的底部11e之间有润滑油,因此螺旋压缩弹簧51和滑动元件52连同电枢轴14能够在结构简单的情况下实现平稳转动,从而螺旋压缩弹簧51和滑动元件52装在电枢轴14后端14b处的圆柱凹槽14c内,而且在电枢轴14的前端14a方向会有平稳的冲击力施加到电枢轴14上。
虽然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述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是作为应用到电动车辆中的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来描述的,但不用说,上述实施例也可以应用到任何带有减速机构的其他的电机中,如刮水器电机和电动车窗电机。

Claims (3)

1.一种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该电机包括:
一根轴,该轴具有一固定在所述轴的一第一端附近的电枢而且该轴支撑在电机箱中以便可以旋转;
一对螺纹方向彼此相反的蜗杆,该蜗杆位于所述轴的一第二端附近;
一对关于所述轴彼此相对的反转齿轮,每一个所述反转齿轮具有同相应的蜗杆啮合的一大径齿轮和同大径齿轮同心从而可同大径齿轮一体旋转的小径齿轮;以及
一与所述小径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
其中,将一弹簧元件和一滑动元件安装在一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沿所述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中;以及
所述滑动元件在弹簧元件的按压下接触电机箱的一内表面从而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总产生朝着所述轴的第二端的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其中,滑动元件的一前端部是半球形,而且在前端部的半球形顶部和电机箱的内表面之间施加半固体润滑油。
3、一种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所述电机包括:
一根轴,该轴具有一固定在该轴的一第一端附近的电枢而且该轴支撑在电机箱中以便可以旋转;
一对螺纹方向彼此相反的蜗杆,该蜗杆位于所述轴的一第二端附近;
一对关于所述轴彼此相对的反转齿轮,每一个所述反转齿轮具有同相应的蜗杆啮合的一大径齿轮和同所述大径齿轮同心从而可同大径齿轮一体旋转的一小径齿轮;
一与所述小径齿轮啮合的输出齿轮;以及
一与所述输出齿轮相联合的输出轴,驱动所述轴使得一座椅当所述轴正向或者反向旋转时被提升或下降,
其中,将一弹簧元件和一滑动元件安装在一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沿所述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凹槽中;以及
所述滑动元件在弹簧元件的按压下接触电机箱的一内表面从而在弹簧元件的弹力作用下总产生朝着所述轴的第二端的推力。
CNB2004100820971A 2003-11-10 2004-11-10 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和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221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79982/03 2003-11-10
JP379982/2003 2003-11-10
JP2003379982 2003-11-10
JP2004255660A JP4275039B2 (ja) 2003-11-10 2004-09-02 減速機構付モータ及び減速機構付パワーシートモータ
JP255660/04 2004-09-02
JP255660/2004 2004-09-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0164A true CN1630164A (zh) 2005-06-22
CN100372217C CN100372217C (zh) 2008-02-27

Family

ID=34436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8209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72217C (zh) 2003-11-10 2004-11-10 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和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15350A1 (zh)
EP (1) EP1529984A3 (zh)
JP (1) JP4275039B2 (zh)
KR (1) KR100851884B1 (zh)
CN (1) CN100372217C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87583A (zh) * 2009-07-31 2011-03-23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座椅的减速装置
CN101755377B (zh) * 2007-07-24 2012-11-28 株式会社美姿把 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
CN103384782A (zh) * 2011-02-28 2013-11-06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多轴驱动装置
CN101797898B (zh) * 2009-02-05 2014-05-14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机动车座椅调节装置的主轴传动机构
CN109854714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蜗轮单元、齿轮箱、齿轮马达及包含齿轮马达的电气产品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68211A (ja) * 2003-12-03 2005-06-23 Minebea Co Ltd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DE102005045919A1 (de) * 2005-09-26 2007-03-29 Robert Bosch Gmbh Getriebe-Antriebseinheit mit Axialspielausgleich
WO2007037214A1 (ja) * 2005-09-28 2007-04-05 Mitsuba Corporation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KR100712717B1 (ko) 2005-10-19 2007-05-04 동양기전 주식회사 와이퍼 구동용 모터 조립체
DE602007002375D1 (de) * 2007-01-31 2009-10-22 Alcatel Lucent Schneckenrad, Schneckengetriebe und Elektromotor
KR100837465B1 (ko) * 2007-05-16 2008-06-1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윈도우 장치의 레귤레이터모터 구조
JP5136232B2 (ja) * 2007-11-22 2013-02-0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位置検出装置及びシートポジション検出装置
CN105564274A (zh) * 2008-06-20 2016-05-11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车辆座椅
CN101649884B (zh) * 2008-08-15 2013-11-13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传动结构及具有所述传动结构的马达组件
JP5428258B2 (ja) * 2008-09-11 2014-02-26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パワーシート装置
DE102010007785A1 (de) * 2010-02-12 2011-08-18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70376 Antriebsvorrichtung
WO2011114642A1 (ja) * 2010-03-15 2011-09-22 マブチモーター株式会社 ウォームホイール、減速機および減速機付モータ
CN101779871B (zh) * 2010-03-25 2011-08-31 浙江永艺家具有限公司 椅具的活动关节
JP5602558B2 (ja) * 2010-09-24 2014-10-08 株式会社ミツバ 減速機構付モータ装置
JP6327795B2 (ja) * 2013-05-08 2018-05-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196963B (zh) * 2014-07-04 2017-04-12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可调式双蜗杆减速机
US9812924B2 (en) * 2014-11-14 2017-11-07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Motor assembly for a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ssembly
US9689465B2 (en) * 2015-01-26 2017-06-27 Autocam Technology Co. Ltd. Dual rotary cam structure
CN104665318A (zh) * 2015-03-18 2015-06-03 常州市莱特气弹簧有限公司 升降不旋转气压棒
DE102015104111A1 (de) * 2015-03-19 2016-09-22 Witte Automotive Gmbh Antriebsmechanismus mit Doppelschneckengetriebe
CN109314439B (zh) * 2016-06-17 2020-09-18 株式会社美姿把 带减速器的马达及带减速器的马达的组装方法
JP2020127310A (ja) * 2019-02-05 2020-08-20 日本電産トーソク株式会社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17559720B (zh) * 2023-12-05 2024-04-19 南通市久正人体工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驱动结构及升降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852491A (en) * 1958-06-19 1960-10-26 Ici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the manufacture of films
US2984121A (en) * 1959-11-23 1961-05-16 Chrysler Corp Vehicle steering mechanism
DE3022552A1 (de) * 1979-06-20 1981-01-22 Marchal Equip Auto Zahnradgetriebe, insbesondere schneckengetriebe und verwendung eines derartigen getriebes
EP0100810A3 (de) * 1982-07-15 1985-01-23 IGM - Industriegeräte- und Maschinenfabriks-gesellschaft mbH Untersetzungsgetriebe
JPH0411887Y2 (zh) * 1985-05-24 1992-03-24
FR2650647B1 (fr) * 1989-08-07 1997-07-18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Dispositif a vis sans fin
JP2538598Y2 (ja) * 1990-05-14 1997-06-18 自動車電機工業株式会社 モータ軸のスラスト受け装置
US6317287B1 (en) * 1995-04-07 2001-11-13 Copal Company Limited Motor with output shaft having lead screw portion and pre-load generating mechanism
DE19807605C1 (de) * 1998-02-16 1998-12-24 Brose Fahrzeugteile Zusatzstellantrieb für eine Verstelleinrichtung
JP2003056674A (ja) * 2001-08-14 2003-02-26 Delta Kogyo Co Ltd 車両用シートの減速装置
JP2003056651A (ja) * 2001-08-17 2003-02-26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減速機構付モータ
KR200265035Y1 (ko) 2001-11-26 2002-02-21 김상민 서보모터의 감속기어 조립체
JP4141245B2 (ja) * 2002-12-20 2008-08-27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ポイド減速装置及びそのシリーズ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5377B (zh) * 2007-07-24 2012-11-28 株式会社美姿把 带减速齿轮机构的马达
CN101797898B (zh) * 2009-02-05 2014-05-14 C.劳勃.汉默斯坦两合有限公司 机动车座椅调节装置的主轴传动机构
CN101987583A (zh) * 2009-07-31 2011-03-23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座椅的减速装置
CN101987583B (zh) * 2009-07-31 2013-07-31 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用于电动座椅的减速装置
CN103384782A (zh) * 2011-02-28 2013-11-06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多轴驱动装置
CN109854714A (zh) * 2017-11-30 2019-06-07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蜗轮单元、齿轮箱、齿轮马达及包含齿轮马达的电气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29984A2 (en) 2005-05-11
JP4275039B2 (ja) 2009-06-10
JP2005164026A (ja) 2005-06-23
EP1529984A3 (en) 2009-02-25
US20050115350A1 (en) 2005-06-02
KR100851884B1 (ko) 2008-08-13
CN100372217C (zh) 2008-02-27
KR20050045895A (ko) 2005-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0164A (zh) 带有减速机构的电机和带有减速机构的电动座椅用电机
CN111591176B (zh) 用于车辆的座椅调节器驱动器
US7340974B2 (en) Spindle gear for an adjusting device in a motor vehicle seat
CA2667076C (en) Power seat track drive assembly
US8556762B2 (en) Power seat height adjuster mechanism
US20100060062A1 (en) Power seat driv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EP2937497B1 (en) Latch actuator and method of actuating a latch
CN101042176A (zh) 致动器
WO2017035334A1 (en) Single-stage gear reduction output mechanism having a locking gear with pin receiving guide holes and anti-back drive capability for automotive seat adjuster drives
CN1494498A (zh) 用于调节机动车车外后视镜中镜元件角位置的调节机构以及设有该调节机构的机动车车外后视镜
JP2009156415A (ja) 電動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101861479A (zh) 滚珠螺杆装置
JP6546157B2 (ja) ねじ棒を備える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2521322A (ja) 電動補助駆動装置、特にワイパ駆動装置
US20040094352A1 (en)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CN110173542B (zh) 支承螺旋行星齿轮的螺旋齿轮轴的轴承组件和其制造方法
CN1653263A (zh) 启动器
JP2012148741A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486555B2 (en) Seat driving device
CN213973712U (zh) 一种汽车座椅电动腰托驱动器
WO2004020870A1 (en) Linear actuator and method of minimizing axial movement of the spindle
CN112955335B (zh) 车辆高度调节装置
JPH10309963A (ja) 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KR101512049B1 (ko) 소음 저감형 자동차 시트 기어 하우징
CN111119620A (zh) 汽车限位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CO., LTD. MITSUBA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JIDOSHA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80314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80314

Address after: Gunma

Patentee after: Mitsuba Electric Mfg.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Jidosha Denki Kogyo KK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