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90253A - 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90253A
CN1590253A CNA2004100682613A CN200410068261A CN1590253A CN 1590253 A CN1590253 A CN 1590253A CN A2004100682613 A CNA2004100682613 A CN A2004100682613A CN 200410068261 A CN200410068261 A CN 200410068261A CN 1590253 A CN1590253 A CN 15902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livery section
transported substance
assembly
force applying
throughput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682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0253B (zh
Inventor
池畑淑照
大野隆佳
森本雄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fu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fu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0719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4400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854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4400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3854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24400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341806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6127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fu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fuk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90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0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590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0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5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 B65G49/06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for fragile sheets, e.g. g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2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veying workpieces through baths of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air blast or suction apparatus
    • B65H29/245Air blast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30Orientation, displacement, position of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301/34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41Modifying, selecting, changing direction of displacement without change of plane of displacement
    • B65H2301/3411Right angle arrangement, i.e. 90 degrees
    • B65H2301/34112Right angle arrangement, i.e. 90 degrees changing leading ed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 Spray Control Apparatus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具有对输送物的横宽方向上的端部施加推进力的推进力施加组件、并能够使输送物的输送方向或输送姿态中的至少一个改变,具备向输送物(2)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而以非接触状态支承输送物的送风式支承装置(33),各自具有对输送物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推进力施加装置(34)的第1输送部和第2输送部,以及设置在所说第1输送部和所说第2输送部的联接处的中继输送部,推进力施加装置(34)通过与被送风式支承装置(33)支承的输送物(2)的下表面接触而施加推进力,输送装置中设置有使到达中继输送部中的输送物的输送方向或输送姿态中的至少一个改变、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输送部转交所说输送物的装置(45A、46A)。

Description

输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向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对输送物以非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各自具有对所说输送物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的第1输送部和第2输送部,以及设置在联接所说第1输送部和所说第2输送部的位置上的中继输送部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这种输送装置用来进行液晶用玻璃板等所说输送物的输送,而在现有的输送装置中,推进力施加组件是以对所说输送物的与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横宽方向上的两端施加推进力的两侧驱动式构成,以能够将所说输送物以水平姿态或大致为水平姿态进行输送而构成(例如可参照特开2002-321820号公报)。
此外,作为可使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改变的现有的其它输送装置,有的装置具有:将所说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的第1输送部;将所说输送物向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相交叉的第2输送方向输送的第2输送部;以及使输送至第1输送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之端部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转交到第2输送部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之端部上的中继输送部(例如可参照特开2000-62951号公报)。
而该中继输送部这样构成,即,具有对所说输送物进行保持的保持机构,使该保持机构围绕纵向轴心旋转的旋转驱动部,以及使保持机构升降的气缸;并且,对于输送至第1输送部的输送方向下游侧之端部的所说输送物以保持机构进行保持,以气缸驱动该保持机构上升,并以旋转驱动部驱动其围绕纵向轴心旋转而使所说输送物位于第2输送部的上方,再通过气缸使之下降而转交到第2输送部上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之端部,从而将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
发明内容
上述第1种输送装置无法将所说输送物向与第1输送方向相交叉的第2输送方向输送。
而上述第2种输送装置要在中继输送部中具有保持机构或气缸、旋转驱动部等,以将所说输送物越过位于横宽方向的下游输送部一侧的机构进行输送,其结构复杂。此外,该输送装置还具有使对所说输送物进行非接触性支承的装置整体在导轨上移动的结构。对于这种装置来说,供给对所说输送物进行非接触性支承的空气的管路其长度是有限的,因而不适于在较长输送路径中使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与所说输送物接触而施加推进力的推进力施加组件,并能够使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和输送姿态中的至少一个改变的输送装置。
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属于一种包括:各自具有向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对输送物以非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和对所说输送物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的第1输送部和第2输送部,以及设置在联接所说第1输送部和所说第2输送部的位置上的中继输送部的输送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1的特征,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通过与被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而施加所说推进力,并且,输送装置中设置有使到达所说中继输送部中的输送物的输送方向和输送姿态中的至少一个改变,向下游侧的输送部传递所说输送物的组件。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具有与所说输送物接触而施加推进力的推进力施加组件,并能够使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改变的输送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2的特征,所说第1输送部将所说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所说第2输送部将所说输送物向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交叉的第2输送方向输送;所说中继输送部将接收来自所说第1输送部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转变到所说第2输送部上,
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设置在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具有:对所说输送物上距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横宽方向上的所说第2输送部较远一侧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施加所说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以单侧驱动式构成的第1推进力施加部,以及对所说输送物上距与所说第2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所说第1输送部较远一侧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施加所说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以单侧驱动式构成的第2推进力施加部;将由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施加了推进力、向所说第1输送方向进行了输送的所说输送物,通过以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施加推进力、改变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而向第2输送方向进行输送。
因此,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在所说输送物上横宽方向上的第2输送部所在一侧不存在推进力施加组件,所说输送物可向横宽方向上的第2输送部所在一侧移动。而且还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即,在所说输送物上前后长度方向上的第1输送部所在一侧不存在推进力施加组件,所说输送物可向前后长度方向上的第1输送部所在一侧移动。
即,由于第2推进力施加部构成为对所说输送物上距与第2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前后长度方向的第1输送部较远一侧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施加推进力,因此,在以第1推进力施加部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所说输送物时,能够在不会受到对所说输送物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之相反一侧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施加推进力的结构的妨碍的情况下进行输送,从而能够转交到第2推进力施加部上。此外,由于第1推进力施加部构成为对所说输送物上距与第1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横宽方向的第2输送部较远一侧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施加推进力,因此,在通过第2推进力施加部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所说输送物时,能够在不会受到对所说输送物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之相反一侧的横宽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施加推进力的结构的妨碍的情况下进行输送,从而能够朝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到下游侧。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中继输送部的结构较为简单的输送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3的特征,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以具有对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接触式的第2驱动部而构成,并且在对所说输送物以所说第2驱动部进行接触性支承的支承位置和为了避免所说输送物与所说第2驱动部的接触而退避到下方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升降。
即,由于第2推进力施加部以能够在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自由升降地构成,因此,若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位于退避位置,便可消除由第1推进力施加部施加推进力、向第1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所说输送物与第2推进力施加部中的驱动部相接触,防止所说输送物损坏。此外,在以第2推进力施加部输送所说输送物时,若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上升至支承位置,便能够以第2推进力施加部中的第2驱动部对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的同时进行所说输送物的输送。
因此,由第2推进力施加部与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协同对所说输送物进行支承,可使得在将所说输送物支承得更为稳定的状态下将所说输送物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而且,在将所说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时,能够避免所说输送物与第2推进力施加部中的第2驱动部二者相接触,因此,能够避免所说输送物损坏而流畅地进行输送。
根据技术方案4的特征,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能够对所说输送物施加第1输送方向之反方向的推进力,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能够对所说输送物施加第2输送方向之反方向的推进力,据此,所说中继输送部还构成为将接收来自所说第2输送部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从第2输送方向改变为第1输送方向,转交到所说第1输送部上,
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以具有对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接触式的第1驱动部而构成,并且在对所说输送物以所说第1驱动部进行接触性支承的支承位置和为了避免所说输送物与所说第1驱动部的相接触而退避到下方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升降。
即,以第1推进力施加部对所说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施加推进力、以第2推进力施加部对所说输送物向第2输送方向施加推进力,便能够进行将所说输送物从第1输送部一侧向第2输送部一侧进行输送的正向输送,此外,以第1推进力施加部对所说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之反方向施加推进力、以第2推进力施加部对所说输送物向第2输送方向之反方向施加推进力,则还能够进行将所说输送物从第2输送部一侧向第1输送部一侧进行输送的反方向输送,提高了输送装置的使用自由度。
此外,由于第1推进力施加部以能够在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自由升降而构成,因此,当第1推进力施加部位于退避位置时,可消除由第2推进力施加部施加推进力、向第2输送方向之反方向进行输送的所说输送物与第1推进力施加部中的驱动部二者相接触,即使将所说输送物反方向输送也能够避免所说输送物损坏。此外,在以第1推进力施加部输送所说输送物时,若使第1推进力施加部上升至支承位置,便能够在以第1推进力施加部中的第1驱动部对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的同时进行所说输送物的输送。
因此,由第1推进力施加部与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协同对所说输送物进行支承,可使得在将所说输送物支承得更为稳定的状态下将所说输送物流畅地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而且,在将所说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之反方向输送时,能够避免所说输送物与第1推进力施加部中的第2驱动部二者相接触。
根据技术方案5的特征,具有:与所说输送物上承受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对向所说横宽方向移动的所说输送物进行阻挡的第1止挡部,以及与所说输送物上承受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对向所说前后长度方向移动的所说输送物进行阻挡的第2止挡部;
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能够在使所说输送物成为与承受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横宽方向上的一端相比、所说横宽方向上的另一端位于较高位置地倾斜的姿态的第1输送用姿态,以及使所说输送物成为与承受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相比、所说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位于较高位置地倾斜的姿态的第2输送用姿态之间改变其姿态。
即,在将所说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时,使送风式支承组件处于第1输送用姿态,对所说输送物以使其与承受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横宽方向上的一端相比、所说横宽方向上的另一端位于较高位置地倾斜的姿态进行支承,因而,虽然所说输送物因所说输送物自身的重量而受到向斜下方的推进力而倾向于沿所说输送物的倾斜度向横向斜下方移动,但对于所说输送物向所说横向斜下方的这种移动,可通过第1止挡部与所说输送物的侧面抵接而加以阻止。
此外,在将所说输送物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时,使送风式支承组件处于第2输送用姿态,对所说输送物以使其与承受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相比、所说前后长度方向上另一端位于较高位置地倾斜的姿态进行支承,因而,虽然所说输送物因所说输送物自身的重量而受到向斜下方的推进力而倾向于沿所说输送物的倾斜度向前后方向的斜下方移动,但对于所说输送物向所说前后方向的斜下方的这种移动,可通过第2止挡部与所说输送物的侧面抵接而加以阻止。
因此,在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所说输送物时,由第1止挡部对所说输送物向横向斜下方的移动进行限制,而在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所说输送物时,由第2止挡部对所说输送物向前后方向斜下方的移动进行限制,可使得所说输送物难以因所说输送物自身的重量而向横宽方向上的另一端和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移动,所以在输送所说输送物时可使所说输送物不容易在横宽方向上产生偏移或倾斜,流畅地进行所说输送物的输送。
根据技术方案6的特征,具有:与所说输送物上承受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之相反一侧的横宽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对所说输送物向所说横宽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第1限制部;以及与所说输送物上承受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之相反一侧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的侧面抵接、对所说输送物向所说前后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第2限制部;
所说第1限制部位于向所说第2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路径上,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说横宽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的作用位置、以及自向所说第2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路径上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改变其位置;
所说第2限制部位于向所说第1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路径上,能够在与所说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的作用位置、以及自向所说第1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路径上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改变其位置。
即,在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所说输送物时,若预先将第1限制部置于作用位置,便能够以第1限制部限制所说输送物向远离横宽方向上的第1推进力施加部一侧移动。而在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所说输送物时,预先将第1限制部预先置于退避位置,便不会构成所说输送物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时的障碍。
此外,在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所说输送物时,若预先将第2限制部置于作用位置,便能够以第2限制部限制所说输送物向远离前后长度方向上的第2推进力施加部一侧移动。而在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所说输送物时,若预先将第2限制部置于退避位置,便不会构成所说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时的障碍。
因此,能够在通过第1限制部使所说输送物稳定的状态下向第1输送方向进行输送,能够在通过第2限制部使所说输送物稳定的状态下向第2输送方向进行输送,而且第1限制部和第2限制部不会妨碍所说输送物的输送。
根据技术方案7的特征,所说第1限制部以及所说第2限制部构成为通过从所说作用位置下降而向所说退避位置进行位置变更,
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具有可使位于所说退避位置的所说第1限制部或所说第2限制部进入的凹部。
即,当所说第1限制部或所说第2限制部从作用位置下降而改变至所说退避位置时,第1限制部或第2限制部可进入送风式支承组件上所设置的凹部中。因此,不需要在中继输送部中留出供位于退避位置的第1限制部和第2限制部退避的位置,可使中继输送部的结构更为紧凑。
根据技术方案8的特征,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是将由去除尘埃的除尘过滤器、和经该除尘过滤器向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的送风组件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在所说第1输送方向以及所说第2输送方向上排列而装置构成的。
即,只需将由送风装置和除尘过滤器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以在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上排列地安装,便能够完成向输送中的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而对所说输送物呈非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的安装,因此,可使送风式支承组件的安装变得简单,因而能够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的输送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9的特征,所说第1输送部将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所说第2输送部将输送物向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交叉的第2输送方向输送,所说中继输送部通过将输送物沿所说第1输送方向输送而在其与所说第1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通过将输送物沿所说第2输送方向输送而在其与所说第2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
所说中继输送部中设置有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和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所说中继输送部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以具有对输送物上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进行接触性支承的一对推进力施加部的两侧驱动式构成,
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设置在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是通过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与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的相对升降而在使输送物与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接触的第1输送状态、和使输送物相对于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处于非接触状态的第2输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处于所说第1输送状态时,利用推进力施加组件的推进力在所说第1输送部和所说中继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并且,在处于所说第2输送状态时,利用施加所说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辅助推进组件在所说第2输送部和所说中继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从而改变输送物的方向。
前述现有的输送装置中,在进行分支输送时,要使送风式支承组件围绕位于旋转板的中心的纵向轴心旋转,因此,存在着该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破坏由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输送物的姿态的可能性,若为了减小这种可能性而降低送风式支承组件的转速,则会出现无法迅速进行分支输送和汇集输送的缺点。
技术方案9所提供的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支输送和汇集输送可在输送物姿态破坏的可能性得以降低的情况下迅速地进行的输送装置。
即,在以中继输送部进行分支输送的场合,利用推进力施加组件的推进力从第1输送部将输送物送入,通过推进力施加组件和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的相对升降从第1输送状态切换为第2输送状态,将被送入的输送物以辅助推进组件的推进力向第2输送部送出;而在以中继输送部进行汇集输送的场合,利用辅助推进组件的推进力从第2输送部将输送物送入,通过推进力施加组件和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的相对升降从第2输送状态切换为第1输送状态,将被送入的输送物以推进力施加组件的推进力向第1输送部送出。
此外,是以推进力施加组件中的一对推进力施加部对输送物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因此,能够在由此而使得输送物姿态稳定的同时可靠地施加推进力的情况下与第1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
并且,在分支输送和汇集输送时所进行的与第1输送部之间输送物的输送、中继输送部的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的切换、第2输送部与中继输送部之间输送物的输送等过程中,输送物均不旋转,因此,不必为了降低旋转的离心力破坏输送物姿态的可能性而降低输送物的输送速度、或降低中继输送部在第1输送状态与第2输送状态之间的切换速度,因而能够提供一种输送物的分支输送和汇集输送能够在输送物的姿态受到破坏的可能性降低且在稳定的状态下迅速地进行的输送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10的特征,所说中继输送部构成为,以在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以及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物进行支承的高度设置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并且,将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设置成能够自由升降地操作,在所说第1输送状态时位于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上方位置,且在所说第2输送状态时位于比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低的下方位置。
即,操动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使之上升至位于与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上方位置,便可切换为第1输送状态,操动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使之下降至位于比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低的位置上的下方位置,便可切换为第2输送状态。
也就是说,通过操动推进力施加组件升降,不进行送风式支承组件的升降操作便能够在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对于第1输送部或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的高度在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下均不改变,因而,即使在进行第1输送部与中继输送部之间的输送、以及第2输送部与中继输送部之间的输送时,也都能够流畅地进行输送物的输送。
根据技术方案11的特征,所说中继输送部构成为,以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且低于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的高度的固定状态设置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并且,将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设置成能够自由升降地操作,在所说第1输送状态时位于以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部进行支承的下方位置、且在所说第2输送状态时位于以与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物进行支承的上方位置。
即,操动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使之下降至位于与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下方位置,便可切换为第1输送状态,操动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使之上升至位于与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上升位置,便可切换为第2输送状态。
也就是说,通过操动送风式支承组件升降,不进行推进力施加组件的升降操作便能够在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对于第1输送部和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的高度在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下均不会改变,因而,便于将它们各自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设计成连贯的传动结构,能够降低推进力施加组件传动结构的复杂程度。
根据技术方案12的特征,所说辅助推进组件构成为能够自由升降地操作对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驱动旋转体,在所说第2输送状态时对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且在所说第1输送状态时解除对输送物下表面的接触性支承。
即,在将输送物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时,能够以辅助推进组件中的驱动旋转体对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的同时对输送物施加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因此,能够在通过辅助推进组件的接触性支承而使之姿态稳定的状态下将输送物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
根据技术方案13的特征,所说辅助推进组件具有顶推部件,所述顶推部件在与输送物的所说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侧面抵接的状态下向所说第2输送方向移动,从而对输送物施加所说第2输送方向上的推进力。
即,由于在将输送物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时,通过顶推部件顶推输送物的侧面而对输送物施加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因此,能够使顶推部件与输送物之间不发生滑动而可靠地将输送物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
根据技术方案14的特征,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构成为能够使输送物沿所说第1输送方向正反向移动地施加推进力,所说辅助推进组件构成为能够使输送物沿所说第2输送方向正反向移动地施加推进力。
即,例如,能够构成这样一种中继输送部,即,在中继输送部的第1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第1输送部,进行分支输送时使得辅助推进组件施加可使输送物沿第2输送方向正向移动的推进力,进行汇集输送时使得辅助推进组件施加可使输送物沿第2输送方向反向移动的推进力,从而能够进行从一侧的第1输送部将输送物送入、将该输送物向第2输送部送出的分支操作,以及从第2输送部将输送物送入、将该输送物向另一侧的第1输送部送出的汇集输送这两种输送模式的使用方便的中继输送部。
根据技术方案15的特征,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是将由去除尘埃的除尘过滤器,以及经该除尘过滤器向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的送风组件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在所说第1输送方向以及所说第2输送方向上排列而构成。
即,只需将由送风组件和除尘过滤器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在第1输送方向以及第2输送方向上排列着安装,便能够完成向输送中的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而对输送物呈非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的安装,因此,可使送风式支承组件的安装变得简单,因而能够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的输送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16的特征,所说第1输送部以第1输送姿态输送输送物,所说第2输送部以从第1输送姿态围绕纵向轴心旋转既定角度的第2输送姿态输送输送物,所说中继输送部在其与所说第1输送部之间以及在其与所说第2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
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设置在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这样构成为,通过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与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的相对升降而在使输送物与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接触的输送用状态、和使输送物相对于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旋转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处于所说输送用状态时,利用推进力施加组件的推进力在所说第1输送部与所说中继输送部之间、以及所说中继输送部与所说第2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并且,在处于所说旋转用状态时,利用旨在使输送物围绕纵向轴心旋转的姿态变更组件对输送物施加旋转力,使输送物在所说第1输送姿态与所说第2输送姿态之间进行切换。
现有的输送装置中,由于在将输送物的姿态从第1输送姿态切换为第2输送姿态时,要使对输送物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围绕位于旋转板的中心的纵向轴心旋转,因而存在着在将输送物的姿态切换为第1输送姿态和第2输送姿态时需要较大的动力的缺点。
技术方案16所记载的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输送物的姿态切换为第1输送姿态和第2输送姿态时不需要很大的动力的输送装置。
即,根据本发明的输送装置,其构成为通过推进力施加组件与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相对升降而将中继输送部从输送用状态切换为旋转用状态,以姿态变更组件对被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输送物施加旋转力而使输送物在第1输送姿态与第2输送姿态之间切换。因此,进行姿态切换时的输送物是被送风式支承组件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因而在将输送物的姿态切换为第1输送姿态和第2输送姿态时,只要以姿态变更组件对输送物施加很小的旋转力即可,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将输送物的姿态切换为第1输送姿态和第2输送姿态时不需要很大的动力的输送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17的特征,所说姿态变更组件构成为,将自由地对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吸持的吸持部设置成通过操动可围绕纵向轴心自由旋转且自由升降,在所说旋转用状态时以所说吸持部对所说输送物进行吸持并使之旋转、并且在所说输送用状态时解除所说吸持部与所说输送物的接触。
即,处于旋转用状态时,能够以吸持部吸持输送物并操动该吸持部旋转而对输送物施加旋转力,使输送物旋转而将输送物的姿态切换为第1输送姿态或第2输送姿态,而处于输送用状态时,由于解除了吸持部与所说输送物的接触,因而能够在不受吸持部的阻碍的情况下输送输送物。
此外,送风式支承组件、推进力施加组件以及姿态变更组件均是以作用于输送物的下表面而构成的,因而送风式支承组件,推进力施加组件以及姿态变更组件能够不上下分散着设置而集中设置在输送物的下方,因此,可使输送装置在上下方向上变得紧凑。
根据技术方案18的特征,在所说中继输送部中设置有姿态修正组件,所述姿态修正组件通过从横侧方向抵接输送物,将与所说第1输送姿态或所说第2输送姿态相偏离的输送物的姿态修正为所说第1输送姿态或所说第2输送姿态。
即,以姿态变更组件对输送物的姿态进行切换之后,即使其姿态与第1输送姿态或第2输送姿态存在偏差,也能够通过姿态修正组件从横侧方向抵接输送物而将输送物的姿态修正为第1输送姿态或第2输送姿态,能够将输送物以合适的姿态向第1输送部或第2输送部送出。
根据技术方案19的特征,在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以及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物进行支承的高度设置所说中继输送部的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
所说中继输送部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被设置成通过操动能够自由升降地操作,在所说第1输送状态时位于以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以及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物进行接触支承的上方位置,并且,在所说第2输送状态时位于比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以及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低的下方位置。
即,通过操动送风式支承组件升降,不进行推进力施加组件的升降操作便能够在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因此,第1输送部和第2输送部和中继输送部各自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的高度关系无论在第1输送状态还是在第2输送状态下均不会改变,因而,便于将它们各自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设计成连贯的传动结构,能够降低推进力施加组件传动结构的复杂程度。
根据技术方案20的特征,其特征是,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是将由去除尘埃的除尘过滤器、和经该除尘过滤器向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的送风组件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在所说输送方向上排列而构成的。
即,只需将由送风组件和除尘过滤器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以在输送方向上排列着安装,便能够完成向输送中的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而对输送物呈非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的安装,因此,可使送风式支承组件的安装变得简单,因而能够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的输送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21的特征,所说第1输送部将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所说第2输送部将输送物向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交叉的第2输送方向输送,
通过由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从所说第1输送部将所说输送物送入所说中继输送部,由能够对到达所说中继输送部中的输送物的上表面进行吸持、使输送物升降并向所说第2输送方向移送的移送组件将所说被送入的输送物向所说第2输送部送出而进行分支输送。
现有输送装置的分支输送用的输送部中,是将从第1输送部送入的输送物对其下表面以送风式支承组件进行支承,并使该送风式支承组件移动而将输送物向第2输送部送出从而进行分支输送的。因此,由于无法同时进行输送物向中继输送部的输送和向第2输送部的分支输送,因而存在着无法高效率地进行分支输送的缺点。
技术方案21所记载的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进行分支输送的输送装置。
即,能够在对送入应进行分支输送的中继输送部中的输送物的上表面进行吸持而使该输送物上升的状态下将下一个输送物送入中继输送部。此外,由于其构成为是即使如上所述前一个输送物的分支输送结束之前将下一个输送物预先送入中继输送部中,移送组件仍能够在对输送物上表面进行吸持的状态下使该输送物上升并向第2输送方向移送,因此,能够对预先送入中继输送部中的输送物的上表面进行吸持而将该输送物向第2输送部送出。
因此,由于能够在前一个输送物的分支输送结束之前将下一个输送物预先送入分支输送用的输送部中,因而分支输送可高效率地进行,因此,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高效率进行分支输送的输送装置。
根据技术方案22的特征,所说第2输送部构成为,能够通过其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和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的相对升降,在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与被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输送物的下表面接触的输送状态、和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对于被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输送物处于非接触状态的退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即,通过构成为移送组件将输送物向切换为退避状态的第2输送部送出,之后将第2输送部切换为输送状态,对被送出的输送物以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施加推进力,因而能够由与输送物的下表面接触的推进力施加组件将输送物可靠地向第2输送方向输送,还能够防止输送物向第2输送部送出时因输送物与推进力施加组件二者相接触而导致输送物损坏于未然。
根据技术方案23的特征,所说移动组件构成为,通过从所说第2输送部将输送物送入所说中继输送部,并将该被送入的输送物以所说中继输送部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向所说第1输送部送出,进行从所说第2输送部将输送物送入并将该被送入的输送物向所说第1输送物送出的汇集输送。
即,例如,能够构成这样一种中继输送部,即,在中继输送部的第1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第1输送部,可使输送物向第2输送方向的正反方向上移动地构成移送组件,从而能够进行由推进力施加组件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1输送部送入中继输送部、将该被送入的输送物以移送组件从中继输送部向第2输送部送出的分支输送,以及由移送组件从第2输送部送入中继输送部、将该被送入的输送物以推进力施加组件从中继输送部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送出的汇集输送这两种输送模式的中继输送部。
根据技术方案24的特征,所说中继输送部这样构成为,通过其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和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的相对升降,能够在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与被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输送物的下表面接触的输送状态、和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对于被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输送物处于非接触状态的退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即,例如,在进行以推进力施加组件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1输送部送入中继输送部、将该被送入的输送物以移送组件从中继输送部向第2输送部送出的分支输送的场合,通过在对被送出到中继输送部中的输送物以移送组件进行吸持时将中继输送部切换为退避状态,从而即使对输送物进行吸持的移送组件压贴在输送物的上表面上,输送物也不会被夹在移送组件与推进力施加组件之间,能够防止输送物的损坏于未然。
此外,例如,在进行以移送组件从第2输送部送入中继输送部、将该被送入的输送物以推进力施加组件从中继输送部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送出的汇集输送的场合,通过以移送组件将输送物向切换为退避状态的中继输送部送出,之后将中继输送部切换为输送状态,对被送出的输送物以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施加推进力,不仅能够将输送物可靠地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还能够防止输送物向中继输送部送出时因输送物与推进力施加组件二者相接触而导致输送物损坏于未然。
根据技术方案25的特征,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是将由去除尘埃的除尘过滤器、和经该除尘过滤器向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的送风组件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在所说第1输送方向以及所说第2输送方向上排列而构成。
即,只需将由送风组件和除尘过滤器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以在第1输送方向以及第2输送方向上排列着安装,便能够完成向输送中的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而对输送物呈非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的安装,因此,可使送风式支承组件的安装变得简单,因而能够提供一种易于制造的输送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输送部的立体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输送单元的剖视主视图。
图4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输送单元剖视主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输送单元的剖视侧视图。
图6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输送单元的俯视图。
图7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收放架的剖视图。
图8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的剖视主视图。
图9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的局部放大侧视图。
图10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11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12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局部放大右侧视图。
图13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剖视后视图。
图14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俯视图。
图15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工作原理图。
图16是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2推进力施加部的剖视图。
图17是对第1实施方式中的限制部的位置调节结构进行展示的附图。
图18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19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输送单元的剖视主视图。
图20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右侧视图。
图21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俯视图。
图22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23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工作原理图。
图24是第2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工作原理图。
图25是第3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立体图。
图26是对第3实施方式中的玻璃板的支承状态进行展示的附图。
图27是其它实施方式(1)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工作原理图。
图28是其它实施方式(1)中的L型输送单元的工作原理图。
图29是其它实施方式(4)中的T型输送单元的俯视图。
图30是其它实施方式(4)中的T型输送单元的工作原理图。
图31是其它实施方式(4)中的十字型输送单元的俯视图。
图32是其它实施方式(4)中的十字型输送单元的工作原理图。
图33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34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中继输送部的立体图。
图35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中继输送部的主视图。
图36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中继输送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7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中继输送部的侧视图。
图38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辅助推进组件的侧视图。
图39是第4实施方式中的第1输送部的立体图。
图40是展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中继输送部的第1输送状态与第2输送状态的侧视图。
图41是展示第4实施方式中的中继输送部的第1输送状态与第2输送状态的主视图。
图42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中继输送部的侧视图。
图43是第5实施方式中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的主视图。
图44是展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中继输送部的第1输送状态与第2输送状态的侧视图。
图45是展示第5实施方式中的中继输送部的第1输送状态与第2输送状态的主视图。
图46是其它实施方式(7)中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47是展示其它实施方式(7)中的中继输送部的第1输送状态与第2输送状态的主视图。
图48是展示其它实施方式(7)中的辅助推进组件与整流板二者的高度关系的附图。
图49是其它实施方式(8)中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50是其它实施方式(8)中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51是根据第6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52是根据第6实施方式的中继输送部的立体图。
图53是根据第6实施方式的中继输送部的主视图。
图54是根据第6实施方式的中继输送部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55是根据第6实施方式的中继输送部的侧视图。
图56是根据第6实施方式的皮带式推进力施加部的侧视图。
图57是展示根据第6实施方式的输送用状态与旋转用状态的侧视图。
图58是其它实施方式(13)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59是其它实施方式(13)的兼用输送部的立体图。
图60是展示其它实施方式(13)的第1输送状态与第2输送状态的主视图。
图61是根据第7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62是根据第7实施方式的中继输送部的立体图。
图63是根据第7实施方式的中继输送部的主视图。
图64是根据第7实施方式的送入用输送部的局部放大主视图。
图65是根据第7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分支输送的工作原理图。
图66是根据第7实施方式的输送装置的控制框图。
图67是其它实施方式(16)中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图68是其它实施方式(17)中的输送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在以下的多个实施方式中,对于具有相同或类似结构的零部件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此外,一个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特征,只要不发生矛盾,均可以与其它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特征组合,该组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输送装置H将作为所说输送物的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在输送过程中将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X改变为垂直于该第1输送方向X的第2输送方向Y,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Y输送。
即,输送装置H具有:由多个输送单元1构成、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的上游的第1输送部1A;由多个输送单元1构成、将玻璃板2向与第1输送方向X垂直交叉的第2输送方向Y输送的下游的第2输送部1B;以及将接收自第1输送部1A的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X向第2输送方向Y改变90°转交到第2输送部1B上的L型输送单元1L(中继输送部)。
此外,作为输送装置H,为了将移送到位于输送方向上游的输送单元1上的玻璃板2通过L型输送单元1L向位于输送方向下游的输送单元1输送,是在以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进行支承的同时,通过推进力施加组件4和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施加推进力而从输送方向上游一侧向输送方向下游一侧输送的。
如图2所示,输送单元1由上下两层构成,该上下两层的输送单元1在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上排列。所说第1输送部1A和所说第2输送部1B均以具有沿输送方向排列的多个输送单元1而构成。并且,如图3所示,在各个输送单元1中,具有:向玻璃板2的下表面2a供给清洁空气,以非接触状态对玻璃板2进行支承而使之大体成水平姿态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对受到该送风式支承组件3支承的玻璃板2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及容纳上述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壳体7。另外,输送单元1被水平用支承框19支承成水平状态。此外,作为第1输送部1A中和第2输送部1B中的上层输送单元1,可分别围绕平行于第1输送方向X和第2输送方向Y的横向轴心P自由转动。
如图3、图4所示,所说壳体7具有:承载送风式支承组件3的、俯视时大约为长方形的单元用框架9;在单元用框架9的横宽方向的两侧沿输送方向设置的收放架8;以及横跨两侧的收放架8的上端部设置的输送区盖20。
如图4所示,各个所说收放架8构成为从输送方向看过去呈方筒状,与单元用框架9相联接的内壁8a之相反一侧由可开合的外盖8c构成。并且,由单元用框架9、收放架8以及输送区盖20形成了输送空间A,收放架8内形成有收放空间B。此外,所说单元用框架9由组装了收放架部件的支承框部分9a,以及位于该支承框部分9a的下方、具有可将外部空气导入输送空间A内的空气导入口11的、大致为方形的板状框部分9b构成。在收放架8的下壁8b上具有可将收放空间B内的空气向外部排出的外排口21,并具有将该外排口21封闭起来的、具备送风功能和除尘功能的辅助送风单元23,通过该辅助送风单元23可将收放空间B内的空气排放到外部。
如图3~5所示,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3设置在输送单元1的输送空间A中,是将由除去尘埃的除尘过滤器12、以及作为经该除尘过滤器12向玻璃板2的下表面2a供给清洁空气的送风组件的送风风扇13通过支架组装成一体的风扇过滤器单元14在输送方向以及垂直于输送方向的横宽方向上排列而构成的。并且,如图6所示,在横宽方向上排列两个的风扇过滤器单元14在输送方向上排列3列,送风式支承组件3中共计设置有6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
若对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3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3~5所示,所说风扇过滤器单元14是由一个送风风扇13和将该一个送风风扇13的上方覆盖的一个除尘过滤器12组装成一体而构成的。如图1、图5所示,位于该风扇过滤器单元14的上部、对朝向所说玻璃板2的下表面2a供给的清洁空气进行整流的整流板(多孔板)15是以将6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的上方覆盖的形式设置的。即,送风式支承组件3由6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和一个整流板15构成。这里所说的整流是指使得送风风扇13送来的气流在较大范围内分散开,使得气流大体均匀地吹到所说输送物上。
此外,送风风扇13靠电动马达驱动。在整流板15上,在风扇过滤器单元正上方处设有通过冲压形成的通气孔15a。此外,送风式支承组件3中所设置的6个送风风扇13以能够以相同转速工作地构成,流经整流板15供给到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清洁空气的量无论在输送方向上还是在横宽方向上均大体相同。
下面,对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对所说玻璃板2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是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施加推进力的两侧驱动式。在该推进力施加组件4中,设置有作为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接触式驱动部的驱动辊24。并且,如图4、图8所示,该驱动辊24上设置有大直径部24a,该大直径部24a可分别与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侧面抵接而成为阻挡向横宽方向移动的玻璃板2的止挡部。
更具体地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设置在一对收放架8的各个收放架8中。各个推进力施加组件4如图7~9所示,具有电动马达25、具有与该电动马达25的输出齿轮啮合的平齿轮28的传动轴27、具有与传动轴27上所设置的输出齿轮29啮合的输入齿轮30的多个输出轴26。并且,电动马达25和传动轴27安装在所说收放空间B内,所说输出轴26以分别向收放空间B一侧和输送空间A一侧突出的状态被支承在所说内壁8a上而能够自由旋转。在输出轴26的向收放空间B突出的部分上设有所说输入齿轮30,而在输出轴26的向输送空间A突出的部分上设有所说驱动辊24。
因此,是通过送风式支承组件3,使得利用送风风扇13的送风作用而从送风风扇13下方吸进来的空气,从除尘过滤器12通过、从整流板15的通气孔15a通过后,将其作为清洁空气向玻璃板2的下表面2a供给,以所供给的清洁空气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大致整个面进行支承的。此外,通过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驱动辊24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而当该对玻璃板2进行接触性支承的驱动辊24在电动马达25的驱动下旋转时,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施加指向输送方向的推进力从而实现玻璃板2的输送。
下面,对所说L型输送单元1L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0、图11所示,成上下两层构成的L型输送单元1L具有属于L型输送单元1L用送风式支承组件的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属于L型输送单元1L用推进力施加组件的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以及属于L型输送单元1L用壳体的L型壳体37。另外,L型输送单元1L也被水平用支承框19支承成水平状态。此外,如图13所示,上层的L型输送单元1L可围绕平行于第1输送方向X的横向轴心Q自由转动。
所说L型壳体37如图11所示,具备:俯视时大致为L形的、承载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的、具有所说空气导入口11的L型单元用框架39;沿L型单元用框架39中玻璃板2的输送路径设置在两侧的L型收放架38;以及横跨两侧的L型收放架38的上端部设置的L型输送区盖40。
所说L型收放架38如图10、图14所示,具有:将L型单元用框架39夹在中间而相向设置的两侧框架部分43;在与所说第1输送部1A相向的位置上以及与所说第2输送部1B相向的位置上所设置的、仅设置在L型单元用框架39的外侧的单侧框架部分44。并且,在单侧框架部分44的与第2输送部1B相向的位置上所设置的第1单侧框架部分44a联接固定在L型单元用框架39上。此外,在单侧框架部分44的与第1输送部1A相向的位置上所设置的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可自由升降。
若对所说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进行说明,则如图16所示,在L型壳体37的用来联接所说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的部分上,联接固定有固定侧壁42而将输送空间A封闭,所说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在该固定侧壁42升降。即,在固定侧壁42的外表面上形成有齿轮槽42b,升降用马达36的输出齿轮36a与该齿轮槽啮合,通过升降用马达36正反旋转,可使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升降。此外,在固定侧壁42上形成有可使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中的各个输出轴26升降的通孔42a。
如图11~13所示,所说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设置在L型输送单元1L的输送空间A中。由所说除尘过滤器12和所说送风风扇13组装成一体而成的所说风扇过滤器单元14是在第1输送方向X和第2输送方向Y上排列着安装的。此外,如图14所示,具有:在横宽方向上排列两个的风扇过滤器单元14在输送方向上排列3列的风扇过滤器单元组,以及该风扇过滤器单元组的设置在第2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两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上共计具有8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与所说整流板15同样构成的俯视时呈L形的L型整流板41是以将8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的上方覆盖的形式设置的。即,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由8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和一个L型整流板41构成。此外,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中所设置的8个送风风扇以能够以相同转速工作地构成,而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构成为可使得向玻璃板2的下表面2a供给的清洁空气的量无论在横宽方向上还是前后长度方向上大致相同。L型整流板41上也形成有与整流板15同样的通气孔41a。
若对所说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进行说明,则如图14所示,所说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中具有: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或横宽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指向第1输送方向X的推进力的接触式的第1输送用驱动辊45;以及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或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指向第2输送方向Y的推进力的接触式的第2输送用驱动辊46。此外,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由两侧推进力施加部34A和单侧推进力施加部34B构成;所说两侧推进力施加部34A构成为通过一对两侧框架部分43中所各自设置而相向的一对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的协同动作,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或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施加第1输送方向X或第2输送方向Y方向上的推进力的两侧驱动式;单侧推进力施加部34B构成为通过一个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或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施加第1输送方向X或第2输送方向Y方向上的推进力的单侧驱动式。
单侧推进力施加部34B,具有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和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这些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和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设置在用来改变输送物的输送方向的组件中。
第1推进力施加组件34Ba构成为对玻璃板2上距与第1输送方向X相垂直的横宽方向上的第2输送部1B较远一侧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施加第1输送方向X的推进力的单侧驱动式。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构成为对玻璃板2上距与所说第2输送方向Y相垂直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第1输送部1A较远一侧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施加第2输送方向Y的推进力的单侧驱动式。因此,是以能够如下改变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而构成的,即,通过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施加推进力,将通过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施加推进力、在第1输送方向X上输送的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Y输送。
此外,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具有作为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接触式第1驱动部的第1驱动辊45A。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具有作为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接触式第2驱动部的第2驱动辊46A。即,所说第1输送用驱动辊45中设置在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中的,相当于第1驱动辊45A,而所说第2输送用驱动辊46中设置在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中的相当于第2驱动辊46A。此外,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设置在所说第1单侧框架部分44a中,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设置在所说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中。
所说第1驱动辊45A上形成有第1大直径部45a(参照图13),该第1大直径部45a与玻璃板2的承受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的推进力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成为阻挡向横宽方向移动的玻璃板2的第1止挡部。所说第2驱动辊46A上形成有第2大直径部46a(参照图12),该第2大直径部46a与玻璃板2的承受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的推进力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成为阻挡向前后长度方向移动的玻璃板2的第2止挡部。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和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均与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同样地构成。
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构成为在由第2输送用驱动辊46对玻璃板2进行接触性支承的支承位置、以及为了避免玻璃板2与第2输送用驱动辊46二者相接触而向下方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升降。即,如图16所示,随着对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进行支承的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的升降,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可升降至支承位置和退避位置。
如图10、图14、图15所示,L型输送单元1L中具有作为第1限制部的多个第1限制辊47、以及作为第2限制部的多个第2限制辊48。第1限制辊47与玻璃板2上承受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的推进力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之相反一侧的横宽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从而对玻璃板2向横宽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第2限制辊48与玻璃板2上承受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的推进力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之相反一侧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从而对玻璃板2向前后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
并且,如图15、图17所示,第1限制辊47构成为在位于向第2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玻璃板2的输送路径上、与横宽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的作用位置,以及通过从该作用位置下降而避开向第2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玻璃板2的输送路径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改变其位置。此外,第2限制辊48构成在位于向第1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玻璃板2的输送路径上、与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的作用位置,以及通过从该作用位置下降而避开向第1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玻璃板2的输送路径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改变其位置。
下面,对第1限制辊47和第2限制辊48的变位结构进行说明。第1限制辊47和第2限制辊48二者的变位结构相同,因而仅对第1限制辊47的变位结构进行说明,省略第2限制辊48变位结构的说明。
如图17所示,第1限制辊47的各辊被支承在辊支承框49的上端部上而能够围绕纵向轴心自由旋转,该辊支承框49可在安放在L型单元用框架39上的电动马达50的驱动下向上下方向升降移动。
因此,以马达50驱动辊支承框49向上下方向升降移动,便可对第1限制辊47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其向作用位置和退避位置作升降移动。
此外,所说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上形成有供位于退避位置的第1限制辊47或第2限制辊48进入的凹部33a、以及供所说辊支承框49穿过的通孔33b。而根据风扇过滤器单元14的大小和所输送的玻璃板2的大小等,有时只需第1限制辊47或第2限制辊48的局部进入即可,而有时不需要设置通孔33b。
下面,对L型输送单元1L中输送玻璃板2的步骤进行说明。
如图15(A)所示,为避免玻璃板2与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二者相接触,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预先下降到退避位置,为了能够将玻璃板2在其稳定的状态下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使第1限制辊47预先上升到作用位置,为避免妨碍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的输送,使第2限制辊48预先下降到退避位置。
并且,利用靠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供给的清洁空气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大体整个面进行支承,通过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中的两侧推进力施加部34A,以第1输送用驱动辊45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通过以电动马达25驱动第1输送用驱动辊45旋转,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在以该两侧推进力施加部34A进行输送时,是以横宽方向之两侧的第1输送用驱动辊45的第1大直径部45a对玻璃板2向横宽方向的偏移进行限制的同时输送玻璃板2的。
之后,通过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中的单侧推进力施加部34B的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以第1驱动辊45A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通过以电动马达25驱动第1驱动辊45A旋转,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在以该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进行输送时,是通过横宽方向之一侧的第1驱动辊45A的第1大直径部45a与横宽方向之另一侧的第1限制辊47协同动作对玻璃板2向横宽方向的偏移进行限制的同时输送玻璃板2的。
当玻璃板2输送到第1输送方向的末端时,如图15(B)所示,为了以第2驱动辊46对玻璃板2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上升到支承位置,为了避免妨碍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Y的输送,使第1限制辊47下降到退避位置,为了能够将玻璃板2在其稳定的状态下向第2输送方向Y输送,使第2限制辊48上升到作用位置,将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
之后,利用靠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供给的清洁空气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大体整个面进行支承,通过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中的单侧推进力施加部34B的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以第2驱动辊46A对玻璃板2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通过以电动马达25驱动第2驱动辊46A旋转,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Y输送。在以该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进行输送时,是通过前后长度方向之一侧的第2驱动辊46A的第2大直径部46a与前后长度方向之另一侧的第2限制辊48的协同动作对玻璃板2向前后长度方向的偏移进行限制的同时输送玻璃板2的。
之后,通过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中的单侧推进力施加部34A,以第2输送用驱动辊46对玻璃板2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通过以电动马达25驱动第2输送用驱动辊46旋转,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Y输送。在以该两侧推进力施加部34A进行输送时,是通过前后长度方向之两侧的第2输送用驱动辊46的第2大直径部46a对玻璃板2向横宽方向的偏移进行限制的同时输送玻璃板2的。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是以其局部为单侧驱动式而构成,但也可以以整个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为单侧驱动式而构成。另外,凡与第1实施方式结构相同者,赋予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编号,将其说明省略,对于后面的实施方式也如此。
如图19所示,输送单元1的单侧壳体52具有:承载送风式支承组件3的、俯视时大体为长方形的单元用框架9;在单元用框架9的横宽方向的输送路径外侧沿输送方向设置的收放架8;沿单元用框架9的横宽方向的输送路径内侧设置的壳体侧壁53;以及,横跨收放架8的上端部与壳体侧壁53的上端部设置的输送区盖20。因此,输送空间A是由单元用框架9、收放架8、壳体侧壁53以及输送区盖20形成的。
此外,输送单元1由倾斜支承框51支承成其横宽方向上的设置有收放架8的一端较低的倾斜状态。将输送单元1支承成倾斜状态时,送风式支承组件3也被单元用框架9支承成倾斜姿态。另外,在图19中,为了使单侧壳体52的倾斜看起来明显,从输送方向看过去,将输送单元1绘成设置有收放架8的一侧向下倾斜5°,而本发明在实施时,输送单元1的倾斜只有很小的0.5°左右。
下面,对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进行说明。推进力施加组件4具有一个收放架8而以单侧驱动式构成。并且,借助于通过送风式支承组件3供给的清洁空气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大致整个面进行支承。此外,通过推进力施加组件4,由驱动辊24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
下面,对所说L型输送单元1L进行说明。
如图20所示,L型输送单元1L中的所说L型单侧壳体54具有:所说L型单元用框架39;沿L型单元用框架39中玻璃板2的输送路径外侧设置的L型单侧收放架55;沿L型单元用框架39中玻璃板2的输送路径内侧设置的L型壳体侧壁56;以及横跨于L型单侧收放架55的上端部与L型壳体侧壁56的上端部之间设置的L型输送区盖40。
并且,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构成为其姿态能够在第1输送用姿态与第2输送用姿态之间改变;该第1输送用姿态是使玻璃板2倾斜成与其承受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的推进力的横宽方向之一端相比,其横宽方向之另一端位置较高的姿态;该第2输送用姿态是使玻璃板2倾斜成与其承受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的推进力的前后长度方向之一端相比,其前后方向之另一端位置较高的姿态。
即,L型输送单元1L通过倾斜姿态变更用框体58的支承能够改变其倾斜姿态,倾斜姿态变更用框体58中的多个伸缩部58a能够伸缩;如图23(B)所示,当通过各伸缩部58a的伸缩,使得从第1输送方向看过去设置有L型单侧收放架55的一侧位置较低的倾斜状态、从第2输送方向看过去呈水平状态,便可使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处于第1输送用姿态。而当通过各伸缩部58a的伸缩,使得从第1输送方向看过去呈水平状态、从第2输送方向看过去则如图24(B)所示设置有L型单侧收放架55的一侧位置较低的倾斜状态,便可使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处于第2输送用姿态。
若对所说L型单侧收放架55进行详细说明,则如图21、图22所示,L型单侧收放架55仅由仅设置在L型单元用框架39外侧的单侧框架部分44构成。并且,单侧框架部分44中的位于与第1输送部1A相向位置上的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以可自由升降地构成。
若对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进行说明,则如图21所示,所说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仅由所说单侧框架部分44中所设置的、以单侧驱动式构成的单侧推进力施加部34B构成。
并且,将单侧推进力施加部34B之中设置在顺沿于所说第1输送方向X的所说第1单侧框架部分44a中的部分作为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将单侧推进力施加部34B之中设置在顺沿于所说第2输送方向Y的所说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中的部分作为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此外,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能够在支承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自由升降地构成。
在第2实施方式中,L型输送单元1L中未设置第1限制部和第2限制部。因此,也不具有所说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的凹部33a或通孔33b。
下面,对在L型输送单元1L中输送玻璃板2的步骤进行说明。
如图23(A)所示,为避免玻璃板2与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二者相抵接,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预先下降到退避位置,并如图23(B)所示,为了能够将玻璃板2在其稳定的状态下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使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预先变成第1输送用姿态。
之后,利用通过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供给的清洁空气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大体整个面进行支承,通过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中的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以第1输送用驱动辊45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通过以电动马达25驱动第1输送用驱动辊45旋转,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在以该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进行输送时,是在以第1输送用驱动辊45的第1大直径部45a对玻璃板2向横宽方向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玻璃板2向横宽方向另一侧的移动因玻璃板2自身重量而难以移动的状态下进行输送的。
当玻璃板2输送到第1输送方向的末端时,如图24(A)所示,为了以第2驱动辊46对玻璃板2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上升到支承位置,并如图24(B)所示,为了将玻璃板2在其稳定的状态下向第2输送方向Y输送,使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变成第2输送用姿态,从而将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
之后,利用通过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供给的清洁空气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大体整个面进行支承,通过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中的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以第2驱动辊46对玻璃板2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通过以电动马达25驱动第2驱动辊46旋转,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Y输送。在以该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进行输送时,是在通过第2驱动辊46的第2大直径部46a对玻璃板2向前后长度方向之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玻璃板2向前后长度方向之另一侧的移动因玻璃板2自身重量而难以移动的状态下进行输送的。
[第3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为避免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的玻璃板与第2推进力施加部二者相接触,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以可自由下降至退避位置地构成,但也可以设计成不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下降而使玻璃板上升的结构。此外,对于输送单元,由于其构成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故将其说明省略,对于L型输送单元也同样,凡其构成与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相同者,赋予与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编号,将其说明省略。
就L型输送单元1L而言,其构成基本上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相同,而在以下两点上与上述第2实施方式的构成不同。
如图25所示,在横宽方向上排列两个的风扇过滤器单元14在输送方向上排列3列的风扇过滤器单元组中的、位于第1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两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由可使向玻璃板2的下表面2a供给的清洁空气的量比其它6个风扇过滤器单元供给的量要多的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构成。
单侧框架部分44上位于与第1输送部1A相向位置上的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构成为可相对L型单元用框架39自由升降。
被水平用支承框19支承成水平状态。
下面,对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进行详细说明。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中所设置的可变送风风扇13a的转速可在与风扇过滤器单元组的包括设置在第2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两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在内的其它6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的送风风扇13相同的同等转速,以及比该6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的送风风扇13的转速更高的高转速之间改变。因此,当可变送风风扇13a为同等转速时,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能够将与其它风扇过滤器单元14大体同量的清洁空气向玻璃板2的下表面2a供给;而当可变送风风扇13a为高转速时,与其它风扇过滤器单元14相比,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能够将更多的清洁空气向玻璃板2的下表面2a供给。
下面,对在L型输送单元1L中输送玻璃板2的步骤进行说明。
为了避免玻璃板2与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二者相抵接,使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中的可变送风风扇13a预先达到高转速,为了将玻璃板2在其稳定的状态下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使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预先变成第1输送用姿态。
之后,利用通过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供给的清洁空气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大体整个面进行支承,通过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中的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以第1驱动辊45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通过以电动马达25驱动第1驱动辊45旋转,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在以该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进行输送时,是在以第1驱动辊45的第1大直径部45a对玻璃板2向横宽方向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玻璃板2向横宽方向另一侧的移动因玻璃板2自身重量而难以移动的状态下进行输送的。
在第1输送方向X的末端附近,通过可变风扇过滤器14A向玻璃板2的下表面2a供给大量清洁空气,将玻璃板2的前后方向之一端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高高抬起。这样一来,如图26(B)所示,由于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端部被高高抬起,因而能够在避免玻璃板2与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二者相抵接的情况下,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一直输送到玻璃板2的前后长度方向之一端位于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的第2驱动辊46上为止。
当如图23所示玻璃板2输送到第1输送方向的末端时,如图26(A)所示,为了以第2驱动辊46对玻璃板2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使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中的可变送风风扇13a为同等转速,为了将玻璃板2在其稳定的状态下向第2输送方向Y输送,使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变成第2输送用姿态,将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
之后,利用通过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供给的清洁空气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大体整个面进行支承,通过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中的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以第2驱动辊46对玻璃板2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通过以电动马达25驱动第2驱动辊46旋转,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Y输送。在以该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进行输送时,是在通过第2驱动辊46的第2大直径部46a对玻璃板2向前后长度方向之一侧的移动进行限制,向前后长度方向之另一侧的移动因玻璃板2自身重量而难以移动的状态下进行输送的。
[第4实施方式]
下面,对第4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33所示,在输送装置H中,作为输送部设置有: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的第1输送部1A;将玻璃板2向与第1输送方向X相垂直的第2输送方向Y输送的第2输送部1B;以及位于第1输送部1A与第2输送部1B的联接处,通过沿第1输送方向进行玻璃板2的输送而在其与第1输送部1A之间输送玻璃板2,通过沿第2输送方向进行玻璃板2的输送而在其与第2输送部1B之间输送玻璃板2的中继输送部1D。
并且,如图34、图39所示,各输送部构成为以呈非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呈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玻璃板2进行支承,通过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该被支承的玻璃板2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将玻璃板2向输送方向输送;上述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推进力施加组件4安放在壳体7中。
此外,第1输送部1A以具有沿第1输送方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第1输送单元而构成,第2输送部1B以具有沿第2输送方向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第2输送单元而构成,而中继输送部1D由一个中继输送单元构成。即,输送装置H是由第1输送单元、第2输送单元以及中继输送单元组合而成的。
下面,对中继输送部1D进行说明。
如图34、图35所示,中继输送部1D具有: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3;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玻璃板2施加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辅助推进组件6A;以及容纳上述送风式支承组件3、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及辅助推进组件6A的、中继输送部1D所具有的壳体7。
如图35、图36所示,中继输送部1D所具有的所说壳体7具有:承载送风式支承组件3的、俯视时大约为长方形的单元用框架9;在单元用框架9的横宽方向的两侧沿输送方向呈固定状态设置的收放架8。
中继输送部1D中设置有4个风扇过滤器单元。此外,在其整流板(多孔板)15上形成有通过冲压形成的通气孔15a、以及可使所说辅助推进组件6A从送风式支承组件3向上方突出的升降用孔15b。
此外,如图37所示,在风扇过滤器单元14的下表面上设置有用来操动该风扇过滤器单元14升降的电动式的支承组件用马达16,该支承组件用马达16的输出齿轮16a与形成于单元用框架9的支承框部分9a的侧面上的齿轮槽9c相啮合。因此,驱动支承组件用马达16正反向旋转,可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升降。
中继输送部1D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如图34、图35所示,以具有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进行接触性支承的一对推进力施加部4a的两侧驱动式构成,推进力施加部4a分开设置在所说一对收放架8中。
下面,对辅助推进组件6A进行说明。如图37、图38所示,辅助推进组件6A由位于第2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在电动式驱动马达32驱动下旋转的驱动轮64,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可自由旋转的从动轮65,绕挂在这些驱动轮64和从动轮65上的所说同步皮带66(驱动旋转体之一例),对同步皮带66的输送路径部分从其内周面一侧进行支承的内支承轮67,以及对这些内支承轮67进行支承的支承框70等构成。
此外,在支承框70上,设置有用来操动辅助推进组件6A升降的电动式的推进组件用马达69,该推进组件用马达69的输出齿轮69a与形成于风扇过滤器单元14的侧面上的齿轮槽14a相啮合。因此,驱动推进组件用马达69正反向旋转,可使辅助推进组件6A升降。
若对第1输送部1A进行说明,则如图39所示,第1输送部1A构成为具有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3,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及容纳上述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第1输送部1A所具有的壳体7。
并且,如图40所示,第1输送部1A中未设置中继输送部1D中设有的辅助推进组件6A,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构成为被固定支承在单元用框架9的支承框部分上而无法进行升降操作。
另外,由于第1输送部1A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进行接触性支承,而第2输送部1B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玻璃板2的前后方向的两个端部进行接触性支承,因此,第1输送部1A与第2输送部1B二者以不同的横宽构成,除此之外其它构成相同,因而省略其说明。
并且,如图40所示,中继输送部1D与第1输送部1A二者设置在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上,而如图41所示,第2输送部1B设置在高于中继输送部1D的位置上。
即,所说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如图40所示,以与所说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且如图41所示,在低于所说第2输送部1B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位置上呈固定状态设置的。此外,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设成能够在图40(A)、图41(A)所示的以与所说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玻璃板2进行支承的下方位置、以及图40(B)、图41(B)所示的以与所说第2输送部1B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玻璃板2进行支承的上方位置之间自由升降操作。
并且,输送装置H中设置有:检测玻璃板是否到位的未图示的检测传感器;以及根据其检测结果,对推进力施加组件4中的电动马达25、辅助推进组件6A中的驱动马达32、操动送风式支承组件3升降的推进组件用马达69、以及操动辅助推进组件6A升降的支承组件用马达16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未图示的控制组件。
下面,对中继输送部1D的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的切换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得到所说单元用框架9的支承而能够在受到操动时自由升降;作为中继输送部1D,在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下降至所说下方位置时,便处于可使同样下降的玻璃板2与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接触而受到支承的第1输送状态,而在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上升至上方位置时,便处于可使同样上升的玻璃板2相对于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呈非接触状态的第2输送状态。
并且,在第1输送状态下,可利用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推进力,与第1输送部1A之间进行玻璃板2的输送,而且,在第2输送状态下,可利用辅助推进组件6A施加的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与第2输送部1B之间进行玻璃板2的输送。
此外,辅助推进组件6A也如前所述,得到所说单元用框架9的支承而能够在受到操动时自由升降;当进行升降操作时,辅助推进组件6A可自由升降,从而,或上升至能够以所说同步皮带66对所说第2输送状态下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或下降至可解除对第1输送状态下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接触性支承。
另外,在第2输送状态下,得到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支承的玻璃板2是其下表面2a位于比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上端高、且比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收放架8的上端高的位置上,即使将玻璃板2就这样向第2输送方向水平地进行输送,也不会对推进力施加组件4和收放架8形成干涉。
下面,对进行下述输送模式的场合进行说明,即,如图33的箭头A所示的、将玻璃板2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入中继输送部1D、使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不改变输送方向地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出的第1输送模式;如箭头B所示的、将玻璃板2从第1输送部1A送入中继输送部1D、使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部1B送出的分支输送模式;以及如箭头C所示的、将玻璃板2从第2输送部1B送入中继输送部1D、使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从第2输送方向改变为第1输送方向而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部1A送出的汇集输送模式。
首先,在进行箭头A所示的第1输送的场合,如图40(A)、图41(A)所示,预先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下降至下方位置而使中继输送部1D处于第1输送状态,并使辅助推进组件6A下降至解除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接触性支承。在该状态下,使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与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从而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入中继输送部1D,将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不改变输送方向地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出。
其次,在进行箭头B所示的分支输送的场合,如图40(A)、图41(A)所示,预先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下降至下方位置而使中继输送部1D处于第1输送状态,并使辅助推进组件6A下降至解除对第1输送状态下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接触性支承。在该状态下,使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与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从而将玻璃板2从第1输送部1A送入中继输送部1D,当所说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到达中继输送部1D的预定位置时,使推进力施加组件4停止工作。
之后,如图40(B)、图41(B)所示,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上升至上方位置而使中继输送部1D变成第2输送状态。此时的辅助推进组件6A,在使送风式支承组件3上升之前已上升,与推进力施加组件4协同动作而对在第1输送状态下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玻璃板2进行接触性支承。而为了维持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接触性支承,使辅助推进组件6A也与送风式支承组件3的上升相一致地上升,对于在第2输送状态下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玻璃板2仅以辅助推进组件6A进行接触性支承。
在该第2输送状态下,使辅助推进组件6A和第2输送部1B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而对玻璃板2施加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从而将玻璃板2从中继输送部1D第2输送部1B送出。
最后,在进行箭头C所示的汇集输送的场合,如图40(B)、图41(B)所示,预先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上升至上方位置而使中继输送部1D处于第2输送状态,并使辅助推进组件6A上升而对第2输送状态下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在该状态下,使辅助推进组件6A和第2输送部1B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从而将玻璃板2从第2输送部1B送入中继输送部1D,当所说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到达中继输送部1D的预定位置时,使辅助推进组件6A停止工作。
之后,如图40(A)、图41(A)所示,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下降至下方位置而使中继输送部1D变成第1输送状态。此时的辅助推进组件6A为了维持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接触性支承也与送风式支承组件3的下降相一致地下降,从而与辅助推进组件6A一起对被第1输送状态下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玻璃板2进行接触性支承。之后,使辅助推进组件6A进一步下降,解除辅助推进组件6A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接触性支承,对于被第1输送状态下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玻璃板2仅以推进力施加组件4进行接触性支承。
在该第1输送状态下,使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与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将玻璃板2从中继输送部1D向第2输送部1B送出。
[第5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于通过操动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升降而实现中继输送部1D的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的切换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43所示,一对收放架8之中的位于第2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收放架8被单元用框架9支承成能够自由升降。即,在一侧收放架8的下部,设置有用来操动该收放架8升降的电动式的收放架用马达31,该收放架用马达31的输出齿轮31a与单元用框架9的支承框部分9a的侧面上所形成的齿轮槽相啮合。因此,驱动收放架用马达31正反向旋转,可使一侧收放架8升降,操动该收放架8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中的一个推进力施加部4a升降。
此外,如图42所示,中继输送部1D中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固定支承在单元用框架9上。
并且,如图44、图45所示,中继输送部1D和第1输送部1A和第2输送部1B设置在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上。
即,将所说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如图44、图45所示地以在与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以及第2输送部1B中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玻璃板2进行支承的高度设置,并且,将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一个推进力施加部4a)设置成能够自由升降,从而在第1输送状态下,如图44(A)所示,位于与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上方位置,在第2输送状态下,如图45(B)所示,位于比第2输送部1B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低的下方位置。
下面,对中继输送部1D的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的切换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设置成能够自由升降地操作,中继输送部1D在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中的推进力施加部4a上升至所说上方位置时,处于成为对得到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支承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的第1输送状态,而在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下降至所说下方位置时,处于相对于得到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支承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呈非接触状态(一个推进力施加部4a不接触,另一个推进力施加部4a接触的状态)的第2输送状态。
下面,对于进行图33的箭头A所示的第1输送、箭头B所示的分支输送、以及箭头C所示的汇集输送的场合进行说明。
首先,在如箭头A所示输送玻璃板2的场合,如图44(A)、图45(A)所示,预先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上升至上方位置而使中继输送部1D处于第1输送状态,并使辅助推进组件6A下降以解除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接触性支承。在该状态下,使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从而将玻璃板2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入中继输送部1D,将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不改变输送方向地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出。
而在如箭头B所示输送玻璃板2的场合,如图44(A)、图45(A)所示,预先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上升至上方位置而使中继输送部1D处于第1输送状态,并使辅助推进组件6A下降以解除对第1输送状态下的玻璃板2下表面2a的接触性支承。在该状态下,使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与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从而将玻璃板2从第1输送部1A送入中继输送部1D,当所说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到达中继输送部1D的预定位置时,使推进力施加组件4停止工作。
之后,使辅助推进组件6A上升,通过辅助推进组件6A对第1输送状态下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从而以推进力施加组件4和辅助推进组件6A二者对在第1输送状态下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玻璃板2进行接触性支承。之后,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下降至下方位置,解除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接触性支承,从而使中继输送部1D处于图44(B)、图45(B)所示的第2输送状态,在第2输送状态下对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2a以另一个推进力施加部4a和辅助推进组件6A二者进行接触性支承。
在该第2输送状态下,使辅助推进组件6A和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从而将玻璃板2从中继输送部1D向第2输送部1B送出。
最后,在如箭头C所示输送玻璃板2的场合,如图44(B)、图45(B)所示,预先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下降至下方位置而使中继输送部1D处于第2输送状态,并使辅助推进组件6A上升以便在第2输送状态下对玻璃板2进行接触性支承。在该状态下,使辅助推进组件6A和第2输送部1B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从而将玻璃板2从第2输送部1B送入中继输送部1D,当所说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到达中继输送部1D的预定位置时,使辅助推进组件6A停止工作。
之后,如图44(A)、图45(A)所示,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上升至上方位置而使中继输送部1D变成第1输送状态,以推进力施加组件4和辅助推进组件6A二者对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玻璃板2进行接触性支承。之后,使辅助推进组件6A下降以解除辅助推进组件6A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的接触性支承,对于在第1输送状态下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玻璃板2,仅以推进力施加组件4进行接触性支承。
在该第1输送状态下,使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与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将玻璃板2从中继输送部1D向第2输送部1B送出。
[第6实施方式]
下面,对设有可改变输送物的输送姿态的组件的、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51所示,在输送装置H中,作为输送部设置有:将玻璃板2以其长度方向顺沿于输送方向的第1输送姿态进行输送的第1输送部1A;将玻璃板2以从第1输送姿态围绕纵向轴心旋转例如90°这一既定角度的第2输送姿态进行输送的第2输送部1B;以及位于第1输送部1A与第2输送部1B的联接处,在其与第1输送部1A之间、以及其与第2输送部1B之间进行玻璃板2的输送的中继输送部1R。
并且,如图52所示,各输送部这样构成,即,以呈非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呈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玻璃板2进行支承,可通过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该被支承的玻璃板2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将玻璃板2向输送方向输送;上述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推进力施加组件4安放在壳体7中。
此外,第1输送部1A由一个或排列的多个第1输送单元构成,第2输送部1B由一个或排列的多个第2输送单元构成,而中继输送部1R由一个中继输送单元构成。即,输送装置H是由第1输送单元、第2输送单元以及中继输送单元组合而成的。
下面,对中继输送部1R进行说明。
如图52、图53所示,中继输送部1R具有:中继输送部1R中所设置的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3;对玻璃板2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中继输送部1R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可使玻璃板2在第1输送姿态和第2输送姿态之间切换的姿态变更组件6B;对玻璃板2的姿态偏差进行修正的姿态修正组件71;以及容纳上述送风式支承组件3、推进力施加组件4、姿态变更组件6B以及姿态修正组件71的、中继输送部1R所具有的壳体7。
送风式支承组件3具有风扇过滤器单元14在前后方向上排列两个、横宽方向上排列3个的共计6个风扇过滤器单元。并且,横宽方向上排列的两个风扇过滤器单元是横向设置的,在送风式支承组件3的中心部形成有供所说姿态变更组件6B升降的空间。此外,在所说整流板15上,形成有以可使所说姿态变更组件6B从送风式支承组件3中向上方突出而形成的变更组件用孔15e。
除了变更组件用孔15e之外,整流板15上还形成有通过冲压形成的通气孔15a或可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从送风式支承组件3中向上方突出而形成的施加组件用孔15d,以及姿态修正组件71的局部可进入其中的凹部15f中。
下面,对中继输送部1R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进行说明。如图52、图53所示,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构成为以具有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进行接触性支承的一对皮带式推进力施加部(推进力施加部之一例)4b的两侧驱动式。该一对皮带式推进力施加部4b如图53所示,分设在因风扇过滤器单元14在横宽方向上排列3个而形成的前后方向的间隙中,并且是这样构成的,即,在对横向宽度较窄的第1输送姿态的玻璃板2进行支承时,可对玻璃板2的两个端部的靠外端处进行支承,而对横向宽度较宽的第2输送姿态的玻璃板2进行支承时,可对玻璃板2的两个端部的靠中央处进行支承。
各皮带式推进力施加组件4b如图56所示,由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可在电动式驱动马达32驱动下旋转的驱动轮64,位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可自由旋转的从动轮65,绕挂在上述驱动轮64和从动轮65上的、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所说同步皮带66,对同步皮带66的输送路径部分从其内周面一侧进行支承的内支承轮67,以及对这些内支承轮67进行支承的支承框70,等构成。
并且,如图54、图56所示,支承框70上设置有用来操动皮带式推进力施加部4b升降的电动式的升降用马达69A,该升降用马达69A的输出齿轮69a与风扇过滤器单元14的侧面上所形成的齿轮槽14b相啮合。因此,通过驱动升降用马达69A正反向旋转,可使皮带式推进力施加部4b升降。
下面,对姿态变更组件6B进行说明。如图53所示,姿态变更组件6B放置在单元用框架9上而得到支承,在旋转部18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可自由吸持玻璃板2的下表面的多个吸盘S(吸持部之一例),该吸盘S通过操动可围绕纵向轴心自由旋转且可自由升降。
即,姿态变更组件6B如图53所示,由在安装在单元用框架9上的内装的气缸机构17a的驱动下、可在上下方向上自由伸缩的伸缩部17,设置在该伸缩部17的上端部上、在内装的旋转用马达18a的驱动下可自由旋转的旋转部18,以及所说吸盘S构成。因此,通过旋转部18的旋转,吸盘S旋转操动,通过伸缩部17的伸缩,吸盘S升降操动。
当在对玻璃板2进行吸持的状态下操动吸盘S旋转时,可对玻璃板2施加旋转力而使玻璃板2在所说第1输送姿态和第2输送姿态之间切换。
下面,对所说姿态修正组件71进行说明。如图54所示,姿态修正组件71由可在中继输送部1R的内外方向上自由移动的一对修正机构72构成,该一对修正机构72构成为以从横侧方向进行钳夹的状态与玻璃板2的对角线的角部相接触。并且,修正机构72由可分别与玻璃板2的前后方向的一个侧面和左右方向的一个侧面抵接的一对顶推部件73,联接并固定一对顶推部件73的本体部74,以及驱动本体部74在所说内外方向上移动的驱动机构78构成。
因此,通过以驱动机构78驱动本体部74向所说内外方向移动、使共计4个顶推部件73从横侧方向进行钳夹而与玻璃板2抵接,便能够将偏离第2输送姿态的玻璃板2的姿态修正为第2输送姿态。
第1输送部1A和第2输送部1B二者除了横向宽度不同之外结构大体相同,它们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相同。
若对第1输送部、第2输送部以及中继输送部中的送风式支承组件和推进力施加组件的高度关系进行说明,则如图57所示,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与第2输送部1B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与中继输送部1R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三者被设置成以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物进行支承。
此外,中继输送部1R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被设置成在与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和第2输送部1B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玻璃板2进行接触性支承的上方位置、以及位于比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和第2输送部1B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低的位置上的下方位置之间自由升降。
并且,输送装置H中设置有:检测玻璃板是否到位的未图示的检测传感器;以及根据其检测结果,对推进力施加组件4、姿态变更组件6B、以及姿态修正组件71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未图示的控制组件。
下面,对中继输送部1R中输送物输送姿态的切换进行说明。
如前所述,中继输送部1R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能够自由升降地构成,如图57所示,中继输送部1R构成为在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上升至所说上方位置时,处于使玻璃板2与推进力施加组件4接触的输送用状态,而在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下降至所说下方位置时,处于使玻璃板2相对于推进力施加组件4呈非接触状态的旋转用状态。
并且,在输送用状态下,利用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推进力,在其与第1输送部1A之间进行输送而从第1输送部1A将玻璃板2送入,在其与第2输送部1B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而将玻璃板2从第2输送部1B中送出,并且,在旋转用状态下,通过旨在使玻璃板2围绕纵向轴心旋转而设置的所说姿态变更组件6B对玻璃板2施加旋转力,从而使玻璃板2从第1输送姿态切换为第2输送姿态。
下面,对于将从第1输送部1A以第1输送姿态送入的玻璃板2切换成第2输送姿态,向第2输送部1B送出时中继输送部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57(A)所示,使推进力施加组件4上升至上升位置而处于以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玻璃板2进行支承的所说输送用状态。在该状态下,使姿态变更组件6B下降以解除吸盘S与被输送的玻璃板2的接触,使姿态修正组件71在所说内外方向上向外移动而进行躲避,以避免与玻璃板2抵接。在该状态下,使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与中继输送部1R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当所说检测传感器检测出已输送到中继输送部1R的预定位置上时,使这些推进力施加组件4停止工作。
之后,如图57(B)所示,使推进力施加组件4下降至所说下降位置而处于仅以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对玻璃板2进行支承的旋转用状态。之后,姿态变更组件6B,使伸缩部17伸长而使吸盘S上升,以该吸盘S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吸持,使旋转部18旋转而将玻璃板2从第1输送姿态变为第2输送姿态。之后,解除吸盘S的吸持,使伸缩部17缩短而使吸盘S下降,解除吸盘S与玻璃板2的接触。
之后,姿态修正组件71使修正机构72在所说内外方向上向内移动而以从横侧方向进行钳夹的状态与玻璃板2的对角线的角部相抵接,将相对于第2输送姿态存在偏差的玻璃板2的姿态修正为第2输送姿态。
而在将玻璃板2的姿态切换为第2输送姿态之后,使推进力施加组件4上升至所说上方位置而进入所说输送用状态,使姿态修正组件71在所说内外方向上向外移动而进行躲避,以避免与玻璃板2抵接。
在该状态下,使中继输送部1R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和第2输送部1B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部1B送出。
[第7实施方式]
下面,对将送到中继输送部中的输送物通过图62的移送组件6C转交到第2输送部上的第7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61所示,在输送装置H中,作为输送部设置有: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的第1输送部1A;将玻璃板2向与第1输送方向相交叉的第2输送方向输送的第2输送部1B;以及位于第1输送部1A与第2输送部1B二者的联接处,从第1输送部1A将玻璃板2送入并将玻璃板2从第2输送部1B向中继输送部1S送出。
如图62所示,各输送部构成为以呈非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呈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玻璃板2进行支承,通过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该被支承的玻璃板2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将玻璃板2向输送方向输送;上述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推进力施加组件4安放在壳体7中。
并且,如图66所示,还具有:根据用来检测输送路径上是否存在有玻璃板2的、中继输送部1S中所设置的物品传感器T的检测结果,对各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及能够对玻璃板2的上表面2b进行吸持而使玻璃板2升降并向第2输送方向移送的移送组件6C等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E。
此外,第1输送部1A由一个或排列的多个第1输送单元构成,第2输送部1B由一个或排列的多个第2输送单元构成,而中继输送部1S由一个中继输送单元构成。即,输送装置H是由第1输送单元、第2输送单元以及中继输送单元组合而成的。
下面,对中继输送部1S进行说明。
如图62、图63所示,中继输送部1S具有:前已说明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对玻璃板2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中继输送部1S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所说物品传感器T;以及容纳上述送风式支承组件3、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及物品传感器T的、中继输送部1S所具有的壳体7。
第2输送部1B的除去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之外的部分与第1输送部1A二者横向宽度不同,但其它部分与第1输送部1A相同。如图61所示,第2输送部1B中设置有用来从中继输送部1S将玻璃板2送入的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
如图64所示,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以具有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对玻璃板2施加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及容纳这些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所具有的壳体7而构成。
并且,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还这样构成,即,通过操动其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升降,能够在推进力施加组件4与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支承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2a接触的输送状态、以及推进力施加组件4相对于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支承的玻璃板2呈非接触状态的退避状态之间切换。
下面,对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升降操动进行说明。一对收放架8的各收放架被单元用框架9支承成能够自由升降。即,在各收放架8的下部设置有用来操动该收放架8升降的电动式的收放架用马达31,该收放架用马达31的输出齿轮31a与单元用框架9的支承框部分9a的侧面上所形成的齿轮槽9c相啮合。因此,当驱动一对收放架用马达31分别向正反向旋转时,可使一对收放架8分别升降,从而操动该一对收放架8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升降。另外,图64示出的是将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切换为退避状态时的状况。
下面,对移送组件6C进行说明。如图62、图63、图65所示,移送组件6C构成为在支承部6Cb的下表面上具有对玻璃板2的上表面2b进行吸持的吸盘6Ca,通过图外的驱动机构的操动可使吸盘6Ca升降并在第1输送部1A和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上自由移动。因此,通过在对玻璃板2的上表面2b进行吸持的状态下操动吸盘6Ca升降并向第2输送方向移动,可使玻璃板2升降并将其向第2输送方向移送。
下面,对进行下述输送模式的场合进行说明,即,如图61的箭头A所示的、将玻璃板2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入中继输送部1S、将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不改变输送方向地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出的第1输送模式;以及如箭头B所示的、将玻璃板2从第1输送部1A送入中继输送部1S、使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切换为第2输送方向而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部1B送出的分支输送模式。
在进行图61的箭头A所示的第1输送模式的场合,使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和中继输送部1S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将玻璃板2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入中继输送部1S,并将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出。
而在进行图61的箭头B所示的分支输送的场合,首先,使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及中继输送部1S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工作,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将玻璃板2从输送方向上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入中继输送部1S,当所说物品传感器T检测到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输送到中继输送部1S的预定位置时,使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及中继输送部1S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停止工作。而在该状态下,如图65(A)所示,下表面2a得到送风式支承组件3以及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支承。
之后,通过移送组件6C将被送入中继输送部1S的玻璃板2向第2输送部1 B中的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送出。下面,对将该玻璃板2向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送出时移送组件6C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使移送组件6C下降,使得吸盘6Ca压触在被送入中继输送部1S的玻璃板2的上表面2b上,以吸盘6Ca对玻璃板2的上表面2b进行吸持,操动该吸盘6Ca上升,使得玻璃板2如图65(B)所示上升。之后,使吸盘6Ca向第2输送方向移动而将玻璃板2移送到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上,操动吸盘6Ca下降,直到变成图64、图65(C)所示被吸持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2a得到送风式支承组件3支承的状态为止,之后解除对玻璃板2的吸持。
在将该玻璃板2向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送出时,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已下降而使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处于退避状态,使得吸盘6Ca所吸持的玻璃板2与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二者不接触。并且,在玻璃板2已送出到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上而吸盘6Ca向上退避之后,使推进力施加组件4上升而将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切换为输送状态,通过推进力施加组件4对玻璃板2施加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而向位于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2输送部1B送出。
停止工作的第1输送部1A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及中继输送部1S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在移送组件6C将玻璃板2如图65(B)所示提起时再次进行工作。
此外,若继如上所述进行分支输送的玻璃板2之后接下来将下一个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而该下一个玻璃板2是进行第1输送的,则即使物品传感器T检测到它的存在,也要使推进力施加组件4继续工作,向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出,若下一个玻璃板2需要进行分支输送,则在物品传感器T检测到它时使推进力施加组件停止工作,使之在中继输送部1S上待机以等待由移送组件向第2输送部送出。
即,能够在前一个玻璃板2的分支输送结束之前将进行分支输送的下一个玻璃板2预先送入中继输送部1S中,而在前一个玻璃板2的分支输送结束时,若如图65(C)所示下一个玻璃板2已预先送入中继输送部1S中,则能够如图65(B)所示,连续进行分支输送。
[其它实施方式]
(1)在上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其构成为仅将玻璃板2从第1输送部1A的上游侧向第2输送部1B的下游侧进行正向输送,但也可以构成为将玻璃板2从第2输送部1B的下游侧向第1输送部1A的上游侧进行反向输送。
即,使L型输送单元1L构成为能够通过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对玻璃板2施加第1输送方向X之反方向的推进力,且能够通过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对玻璃板2施加第2输送方向Y之反方向的推进力;还可以构成为将从第2输送部1B接收的玻璃板的输送方向从第2输送方向Y改变为第1输送方向X而转交到第1输送部1A上。即,将包括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在内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输送方向进行正反向输送。
在如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那样构成的输送装置中,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构成为能够在以第1驱动辊45对玻璃板2进行接触性支承的支承位置、以及为避免玻璃板2与第1驱动辊45二者相接触而向下方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升降。即,所说第1单侧框架部分44a也与所说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同样,以可自由升降地构成,通过使对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进行支承的第1单侧框架部分44a升降,使得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在支承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升降。
此外,在如第3实施方式那样构成的输送装置中,作为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的8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除了所说风扇过滤器单元组之中位于第1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两个之外,再加上风扇过滤器单元组之中在横宽方向的一端从第1输送方向上游侧起的第2个共计3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由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构成。
下面,对于如第1实施方式或第2实施方式那样构成的输送装置中,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如上所述地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输送方向向正反方向进行输送时的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和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的升降动作进行说明。在这里,仅对将玻璃板2向输送方向之反方向进行输送时的升降动作进行说明,而需要将玻璃板2向输送方向输送时,只要进行相反的升降步骤即可,故将其说明省略。此外,将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构成时第1限制辊47和第2限制辊48的位置的改变示于图27并结合该图27进行说明。与第2实施方式同样构成时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的姿态的改变未予图示。
首先,如图27(A)所示,使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下降至退避位置以避免玻璃板2与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二者抵接,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上升至支承位置,通过第2驱动辊46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之一端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之反方向输送。
之后,当玻璃板2输送到第1输送方向之末端时,如图27(B)所示,在使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上升至支承位置,通过第1驱动辊45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之一端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下降至退避位置,避免玻璃板2与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二者抵接的状态下,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之反方向输送。
下面,对于如第3实施方式那样构成的输送装置中,L型推进力施加组件34如上所述地构成为能够相对于输送方向向正反方向进行输送时的3个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的转速的改变和调节进行说明。在这里,仅对将玻璃板2向输送方向之反方向进行输送时的升降动作进行说明,而需要将玻璃板2向输送方向输送时,只要进行相反的升降步骤即可,故将其说明省略。此外,与第3实施方式同样构成时的L型送风式支承组件33的姿态的改变是以与第3实施方式的将玻璃板2向正方向进行输送时相反的步骤进行的。
首先,如图28所示,为了避免玻璃板2与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二者抵接,使3个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中在第1输送方向X上排列的两个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中的可变送风风扇13a高速旋转,而为了通过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的第2驱动辊46对玻璃板2的前后长度方向之一端施加足够的推进力,使剩下的一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A中的可变送风风扇13a同速旋转,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Y之反方向输送。
之后,为了避免玻璃板2与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二者抵接,使3个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中在第2输送方向Y上排列的两个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14A中的可变送风风扇13a高速旋转,而为了通过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的第1驱动辊45对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之一端施加足够的推进力,使剩下的一个风扇过滤器单元14A中的可变送风风扇13a同速旋转,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之反方向输送。
(2)可以取代上述实施方式中的辊而使用皮带,反之,也可以使用辊替代皮带。
(3)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和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像其它实施方式(1)那样使第1单侧框架部分以可自由升降地构成,此外,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像其它实施方式(1)那样使可变风扇过滤器单元由3个构成。
即,即使在仅向输送方向之正方向输送玻璃板的场合,将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进行输送时,也能够处于第1推进力施加部不与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的状态,可使得向第2输送方向的输送能够流畅地开始。
(4)虽然在上述第1、第2实施方式以及其它实施方式中,为了将中继输送部作为L型输送单元1L,将从第1输送部1A接收的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X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Y而转交到第2输送部1B上,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必定要改变,但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并非一定要改变。
例如,也可以设置图29所示的T型输送单元1T而替代第1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1L。该T型输送单元1T构成为可越过下降至退避位置的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而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另外,T型输送单元1T也可以像第2实施方式那样整个T型输送单元1T以单侧驱动式构成。
即,T型输送单元1T中未设有所说固定侧壁42,而设置有对越过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的玻璃板2施加朝向输送部1C的推进力的两侧推进力施加部34A。并且,构成为当处于所说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下降、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位于退避位置的状态时,升降单侧框架部分的上端位于比风扇过滤器单元14所支承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低的位置。因此,能够从输送方向由第1输送方向X向第2输送方向Y改变的位置处(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输送方向末端)起,进一步在第1输送方向X上越过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进行输送。
另外,在第2单侧框架部分44b和位于其两侧的框体部分之间形成有可设置所说第1驱动辊45的间隙。
因此,作为T型输送单元1T,除了能够如图30的箭头a所示,将从第1输送部1A接收的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X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Y而转交到第2输送部1B上之外,还能够如图30的箭头e所示,使得从第1输送部1A接收的玻璃板2的输送方向仍为第1输送方向X而不加以改变地转交到输送部1C上。
而在通过T型输送单元进行箭头e所示的输送的场合,为了能够在玻璃板2与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二者不接触的情况下将玻璃板2越过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进行输送,使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下降至退避位置,为了将玻璃板2在其稳定的状态下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使第1限制辊47上升到作用位置,为了不妨碍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的输送,使第2限制辊48下降至退避位置。
此外,若使其像其它实施方式(1)那样,构成为能够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之反方向输送、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Y之反方向进行输送,则还能够将玻璃板2如图30的箭头b、c、d、f所示地进行输送。
此外,输送部1C在将玻璃板2如箭头e、f所示地进行输送的场合是相对于第1输送部1A位于下游侧的第2输送部,而在将玻璃板2如箭头c、d所示地进行输送的场合是相对于第2输送部1B位于上游侧的第1输送部。
此外,例如也可以设置如图31所示的十字型输送单元1G而替代第1实施方式中的L型输送单元1L。该十字型输送单元1G构成为能够将玻璃板2越过第1推进力施加部34Ba向第1输送方向X输送、且能够越过第2推进力施加部34Bb向第2输送方向Y输送;在这种场合,若使其像其它实施方式(1)那样,构成为能够将玻璃板2向第1输送方向X之反方向输送、将玻璃板2向第2输送方向Y之反方向进行输送,则还能够如图32的箭头a~1所示地转交玻璃板2。
另外,十型输送单元1G也可以像第2实施方式那样整个十型输送单元1G以单侧驱动式构成。
(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列举的是由除尘过滤器和送风组件组装成一体的送风单元的例子,但并非除尘过滤器和送风风扇一定要组装成一体,也可以设置能够将送风风扇送来的气流向除尘过滤器引导的引导路径,而以除尘过滤器和送风风扇二者分体构成的形式加以实施。
(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输送物列举的是液晶用的玻璃板,但也可以是半导体的晶片等,所说输送物的形状和大小并不受实施方式的限定。
(7)在上述第4、第5实施方式中,辅助推进组件6A构成为设置同步皮带66等对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但也可以设置顶推部件73,通过在与玻璃板2的横宽方向之一端的侧面、即第2输送方向的上游侧的侧面抵接的状态下向第2输送方向移动,而对玻璃板2施加第2输送方向上的推进力。
若以将其用于上述第4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则如图47所示,其壳体7以具有将送风式支承组件3的上方覆盖的盖体76而构成,并由该盖体76对辅助推进组件6A进行支承而使之能够在驱动机构77的驱动下向第2输送方向移动。该辅助推进组件6A如图48所示,构成为具有可向第2输送方向移动的本体部74,由该本体部74支承的所说顶推部件73,同样由本体部74支承、通过与玻璃板2的前后方向的侧面抵接而对玻璃板2向前后方向发生的位置偏移进行限制的限制部件75,以及使限制部件75沿第2输送方向移动的所说驱动机构77。
此外,也可以如图48所示地构成,即,在整流板15上形成有沿第2输送方向形成的凹入部15c,在第2输送状态下,顶推部件73的下端位于比整流板15的上表面低的位置;在辅助推进组件6A向第2输送方向移动时,以顶推部件73的一部分进入凹入部15c的状态移动,与第2输送状态下的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支承的玻璃板的输送方向上游侧侧面可靠地抵接。
(8)在第4和第5实施方式中,是在中继输送部1D的第1输送方向的输送上游侧和输送下游侧两侧设置第1输送部1A,在中继输送部1D的第2输送方向的输送上游侧和输送下游侧之中的一侧设置第2输送部1B,但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地改为,如图49所示在第1输送方向的输送下游侧不设置第1输送部1A,或如图50所示在第2输送方向的输送上游侧和输送下游侧的两侧设置第2输送部1B。
(9)在第4和第5实施方式中,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4构成为施加可使玻璃板2沿第1输送方向正向移动的推进力,辅助推进组件6A构成为施加可使玻璃板2沿第2输送方向正向移动的推进力,但也可以使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所示推进力施加组件4构成为施加可使玻璃板2沿第1输送方向正反向移动的推进力,使辅助推进组件6A构成为施加可使玻璃板2沿第2输送方正反向移动的推进力。
即,若以第4实施方式为例进行说明,则能够构成为可将玻璃板2向图33所示的箭头A或箭头B、箭头C所示的方向之反方向进行输送。此外,还可以构成为能够在一个中继输送部1D中进行箭头B所示的分支输送和箭头C所示的汇集输送两种输送模式。
(10)在第4和第5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中继输送部1D中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中继输送部1D中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之中的某一个经升降操动而相对升降,可使中继输送部1D在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但也可以构成为通过中继输送部1D中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中继输送部1D中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二者经升降操动而相对升降,可使中继输送部1D在第1输送状态和第2输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11)在上述第5实施方式中,构成为中继输送部1D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中的一个推进力施加部4a可自由升降,但也可以构成为一对推进力施加部4a的二者均可自由升降。
(12)在第4实施方式中,辅助推进组件6A构成为具有同步皮带66,但也可以构成为具有多个辊体。
(13)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第1输送部1A和第2输送部1B是单独构成的,但也可以由一个输送部兼作第1输送部和第2输送部地构成。
即,例如可以如图58所示,作为第2输送部,具有可将玻璃板2以第1输送姿态和第2输送姿态进行输送的、兼作第1输送部和第2输送部的兼用输送部1E。
若对兼用输送部1E进行说明,则如图59所示,兼用输送部1E构成为具有兼用输送部1E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对玻璃板2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兼用输送部1E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以及容纳这些送风式支承组件3以及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兼用输送部1R所具有的壳体7。对于与其它输送部相比具有相同结构的部分,赋予与其它输送部相同的编号,将其说明省略。
下面,对兼用输送部1E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进行说明。由对玻璃板2施加与第1输送部1A方向相同的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一对第1推进力施加部4A、以及对玻璃板2施加与中继输送部1R方向相同的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一对第2推进力施加部4B构成,第1推进力施加部4A与所说辊式推进力施加部4a的构成相同,第2推进力施加部4B与所说皮带式推进力施加部4b的构成相同。
如图60所示,一对第1推进力施加部4A构成为第2输送方向下游侧的第1推进力输送部4A可自由升降地操作,一对第2推进力施加部4B构成为两个第2推进力施加部可自由升降地操作。
并且,兼用输送部1E在操动一个第1推进力施加部4A上升,操动两个第2推进力施加部4B下降,进入以一对第1推进力施加部4A对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的第1输送状态,从输送上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入玻璃板2,并将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向输送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出。在操动一个第1推进力施加部4A下降,操动两个第2推进力施加部4B上升,进入以一对第2推进力施加部4B对被送风式支承组件3呈非接触状态支承的玻璃板2的下表面2a进行接触性支承的第2输送状态,将所说被送入的玻璃板2向输送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1B送出。
因此,兼用输送部1E在第1输送状态下发挥第1输送部的功能,在第2输送状态下发挥第2输送部的功能。
(14)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操动推进力施加组件4升降进行输送用状态和旋转用状态的切换,但也可以构成为通过操动送风式支承组件3升降进行切换而构成,还可以构成为通过操动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推进力施加组件4二者升降进行切换。
(15)在上述第6实施方式中,中继输送部1R构成为从第1输送部1A送入玻璃板2、将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向第2输送部1B送出,或者构成为从兼用输送部(第2输送部)送入玻璃板2、将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向第1输送部1A送入,但也可以构成为进行上述两种输送。
(16)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能够进行第1输送和分支输送,但也可以如图67所示仅进行分支输送。
(17)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构成为进行第1输送和分支输送,但也可以这样构成,即,如图68所示,在中继输送部1S的第2输送方向的两侧设置第2输送部1B,除了该第1输送和分支输送之外,还能够如箭头C所示,进行从输送上游侧的第2输送部1B送入玻璃板2、将该送入的玻璃板2向输送下游侧的第1输送部1A送出的汇集输送。在这种场合,是通过移送组件6C将玻璃板2从第2输送部1B送入中继输送部1S、将该被送入的玻璃板2通过中继输送部1S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向第1输送部1A送出的。此外,也可以构成为进行通过移送组件6C将输送上游侧的第2输送部1B的玻璃板2越过中继输送部1S,向输送下游侧的第2输送部1B(送入用第2输送部1BA)送出的第2输送。
(18)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移送组件6C构成为在从中继输送部1S向第2输送部1B送出时可使被吸持的玻璃板2围绕纵向轴心旋转既定角度(90°),并以,能够兼作输送部而使得第1输送部1A中的玻璃板2相对于第1输送方向的姿态、与第2输送部1B中的玻璃板2相对于第2输送方向的姿态相同。
(19)在上述第7实施方式中,构成为通过操动第2输送部1B中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升降而使第2输送部1B在输送状态和退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但也可以构成为通过操动第2输送部1B中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升降、或操动第2输送部1B中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第2输送部1B中的推进力施加组件4二者升降而使第2输送部1B在输送状态和退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此外,不仅是第2输送部1B,还可以使中继输送部1S中的送风式支承组件3和推进力施加组件4的一个或两个可通过操动而升降,从而使中继输送部1S可在输送状态和退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并且在吸盘6Ca与玻璃板2的上表面2b抵接时将中继输送部1S预先切换至退避状态。

Claims (25)

1.一种输送装置,包括:具有:各自具有向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对输送物以非接触状态进行支承的送风式支承组件和对所说输送物施加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的第1输送部和第2输送部,以及设置在联接所说第1输送部和所说第2输送部的位置上的中继输送部,其特征是,
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通过与被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而施加所说推进力,
并且,设置有使到达所说中继输送部的输送物的输送方向或输送姿态中的至少一个改变,向下游侧的输送部传递所说输送物的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
所说第1输送部将所说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所说第2输送部将所说输送物向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交叉的第2输送方向输送;所说中继输送部将接收来自所说第1输送部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从第1输送方向改变为第2输送方向,转交到所说第2输送部上,
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设置在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具有:对所说输送物上距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横宽方向上的所说第2输送部较远一侧的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施加所说第1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以单侧驱动式构成的第1推进力施加部,以及对所说输送物上距与所说第2输送方向相垂直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所说第1输送部较远一侧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施加所说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以单侧驱动式构成的第2推进力施加部;将由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施加了推进力、向所说第1输送方向进行了输送的所说输送物,通过以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施加推进力、改变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而向第2输送方向进行输送。
3.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以具有对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接触式的第2驱动部而构成,并且在对所说输送物以所说第2驱动部进行接触性支承的支承位置和为了避免所说输送物与所说第2驱动部的接触而退避到下方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升降。
4.如权利要求3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
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能够对所说输送物施加第1输送方向之反方向的推进力,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能够对所说输送物施加第2输送方向之反方向的推进力,据此,所说中继输送部还构成为将接收来自所说第2输送部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方向从第2输送方向改变为第1输送方向,转交到所说第1输送部上,
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以具有对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接触式的第1驱动部而构成,并且在对所说输送物以所说第1驱动部进行接触性支承的支承位置和为了避免所说输送物与所说第1驱动部的接触而退避到下方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升降。
5.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
具有:与所说输送物上承受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对向所说横宽方向移动的所说输送物进行阻挡的第1止挡部,以及与所说输送物上承受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对向所说前后长度方向移动的所说输送物进行阻挡的第2止挡部;
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能够在使所说输送物成为与承受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横宽方向上的一端相比、所说横宽方向上的另一端位于较高位置地倾斜的姿态的第1输送用姿态,以及使所说输送物成为与承受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端相比、所说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位于较高位置地倾斜的姿态的第2输送用姿态之间改变其姿态。
6.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
具有:与所说输送物上承受所说第1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横宽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之相反一侧的横宽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对所说输送物向所说横宽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第1限制部,以及与所说输送物上承受所说第2推进力施加部施加的推进力的所说前后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之相反一侧的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端的侧面抵接、对所说输送物向所说前后长度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的第2限制部;
所说第1限制部位于向所说第2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路径上,构成为能够在与所说横宽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的作用位置、以及自向所说第2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路径上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改变其位置;
所说第2限制部位于向所说第1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路径上,能够在与所说前后长度方向上的另一个端部的侧面抵接的作用位置、以及自向所说第1输送方向进行输送的所说输送物的输送路径上退避的退避位置之间自由改变其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
所说第1限制部以及所说第2限制部构成为通过从所说作用位置下降而向所说退避位置进行位置变更,
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具有位于所说退避位置的所说第1限制部或所说第2限制部进入的凹部。
8.如权利要求2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是将由去除尘埃的除尘过滤器、和经该除尘过滤器向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的送风组件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在所说第1输送方向以及所说第2输送方向上排列而构成的。
9.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
所说第1输送部将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所说第2输送部将输送物向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交叉的第2输送方向输送,所说中继输送部通过将输送物沿所说第1输送方向输送而在其与所说第1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通过将输送物沿所说第2输送方向输送而在其与所说第2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
所说中继输送部中设置有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和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所说中继输送部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以具有对输送物上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相垂直的横宽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进行接触性支承的一对推进力施加部的两侧驱动式构成,
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设置在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是通过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与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的相对升降而在使输送物与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接触的第1输送状态、和使输送物相对于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处于非接触状态的第2输送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处于所说第1输送状态时,利用推进力施加组件的推进力在所说第1输送部和所说中继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并且,在处于所说第2输送状态时,利用施加所说第2输送方向的推进力的辅助推进组件在所说第2输送部和所说中继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从而改变输送物的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中继输送部构成为:
以在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以及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物进行支承的高度设置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并且,
将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设置成能够自由升降地操作,在所说第1输送状态时位于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的上方位置,且在所说第2输送状态时位于比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低的下方位置。
11.如权利要求9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中继输送部构成为:
以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且低于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的高度的固定状态设置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并且,
将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设置成能够自由升降地操作,在所说第1输送状态时位于以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部进行支承的下方位置、且在所说第2输送状态时位于以与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物进行支承的上方位置。
12.如权利要求9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辅助推进组件构成为能够自由升降地操作对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而施加推进力的驱动旋转体,在所说第2输送状态时对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接触性支承、且在所说第1输送状态时解除对输送物下表面的接触性支承。
13.如权利要求9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辅助推进组件具有顶推部件,所述顶推部件在与输送物的所说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侧面抵接的状态下向所说第2输送方向移动,从而对输送物施加所说第2输送方向上的推进力。
14.如权利要求9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构成为能够使输送物沿所说第1输送方向正反向移动地施加推进力,所说辅助推进组件构成为能够使输送物沿所说第2输送方向正反向移动地施加推进力。
15.如权利要求9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是将由去除尘埃的除尘过滤器,以及经该除尘过滤器向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的送风组件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在所说第1输送方向以及所说第2输送方向上排列而构成。
16.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
所说第1输送部以第1输送姿态输送输送物,所说第2输送部以从第1输送姿态围绕纵向轴心旋转既定角度的第2输送姿态输送输送物,所说中继输送部在其与所说第1输送部之间以及在其与所说第2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
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设置在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说进行改变的组件构成为,通过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与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的相对升降而在使输送物与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接触的输送用状态、和使输送物相对于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处于非接触状态的旋转用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处于所说输送用状态时,利用推进力施加组件的推进力在所说第1输送部与所说中继输送部之间、以及所说中继输送部与所说第2输送部之间进行输送物的输送,并且,在处于所说旋转用状态时,利用旨在使输送物围绕纵向轴心旋转的姿态变更组件对输送物施加旋转力,使输送物在所说第1输送姿态与所说第2输送姿态之间进行切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姿态变更组件构成为,将自由地对输送物的下表面进行吸持的吸持部设置成通过操动可围绕纵向轴心自由旋转且自由升降,在所说旋转用状态时以所说吸持部对所说输送物进行吸持并使之旋转、并且在所说输送用状态时解除所说吸持部与所说输送物的接触。
18.如权利要求16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说中继输送部中设置有姿态修正组件,所说姿态修正组件通过从横侧方向抵接输送物,将与所说第1输送姿态或所说第2输送姿态相偏离的输送物的姿态修正为所说第1输送姿态或所说第2输送姿态。
19.如权利要求16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
以在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以及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送风式支承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物进行支承的高度设置所说中继输送部的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
所说中继输送部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被设置成能够自由升降地操作,在所说第1输送状态时位于以与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以及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高度对输送物进行接触支承的上方位置,并且,在所说第2输送状态时位于比所说第1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以及所说第2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低的下方位置。
20.如权利要求16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是将由去除尘埃的除尘过滤器、和经该除尘过滤器向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的送风组件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在所说输送方向上排列而构成的。
21.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
所说第1输送部将输送物向第1输送方向输送,所说第2输送部将输送物向与所说第1输送方向交叉的第2输送方向输送,
通过由所说中继输送部中所设置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从所说第1输送部将所说输送物送入所说中继输送部,由能够对到达所说中继输送部中的输送物的上表面进行吸持、使输送物升降并向所说第2输送方向移送的移送组件将所说被送入的输送物向所说第2输送部送出而进行分支输送。
22.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第2输送部构成为,能够通过其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和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的相对升降,在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与被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输送物的下表面接触的输送状态、和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对于被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输送物处于非接触状态的退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23.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移动组件构成为,通过从所说第2输送部将输送物送入所说中继输送部,并将该被送入的输送物以所说中继输送部的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向所说第1输送部送出,进行从所说第2输送部将输送物送入并将该被送入的输送物向所说第1输送物送出的汇集输送。
24.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中继输送部构成为,通过其中所设置的推进力施加组件和送风式支承组件二者的相对升降,能够在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与被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输送物的下表面接触的输送状态、和使所说推进力施加组件相对于被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支承的输送物处于非接触状态的退避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25.如权利要求21所说的输送装置,其特征是,所说送风式支承组件是将由去除尘埃的除尘过滤器、和经该除尘过滤器向所说输送物的下表面供给清洁空气的送风组件组装成一体而成的送风单元在所说第1输送方向以及所说第2输送方向上排列而构成的。
CN2004100682613A 2003-08-29 2004-08-27 输送装置 Active CN15902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07193A JP4244000B2 (ja) 2003-08-29 2003-08-29 搬送装置
JP307193/2003 2003-08-29
JP307193/03 2003-08-29
JP2003385479A JP4244007B2 (ja) 2003-11-14 2003-11-14 搬送装置
JP385479/03 2003-11-14
JP385479/2003 2003-11-14
JP385469/03 2003-11-14
JP2003385469A JP4244006B2 (ja) 2003-11-14 2003-11-14 搬送装置
JP385469/2003 2003-11-14
JP2003418069A JP4161273B2 (ja) 2003-12-16 2003-12-16 搬送装置
JP418069/03 2003-12-16
JP418069/2003 2003-12-1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0253A true CN1590253A (zh) 2005-03-09
CN1590253B CN1590253B (zh) 2010-06-09

Family

ID=34382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682613A Active CN1590253B (zh) 2003-08-29 2004-08-27 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284945B2 (zh)
KR (1) KR101123172B1 (zh)
CN (1) CN1590253B (zh)
TW (1) TWI295659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648B (zh) * 2005-07-07 2010-04-14 株式会社太星技研 平板玻璃的方向转换装置
CN103247561A (zh) * 2007-09-05 2013-08-14 株式会社Ihi 无尘输送系统
CN104418144A (zh) * 2013-09-10 2015-03-18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的转向传输设备及其转向传输方法
CN107051895A (zh) * 2015-12-16 2017-08-18 株式会社理光 片材检查搬送装置及片材检查和区分装置
CN108529191A (zh) * 2017-03-01 2018-09-14 东洋自动机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
CN111056276A (zh) * 2020-01-17 2020-04-24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运输清灰系统及板材运输清灰方法
CN111232650A (zh) * 2020-01-13 2020-06-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可重构模块化的气浮输运装置
CN111924446A (zh) * 2020-07-27 2020-11-13 山东大学 一种分节钢筋笼运输设备及方法
CN112623704A (zh) * 2019-09-24 2021-04-09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货叉接货站台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95657B (en) * 2003-07-29 2008-04-11 Daifuku Kk Transporting apparatus
KR100788876B1 (ko) * 2006-08-25 2007-12-27 주식회사 태성기연 판유리 방향전환장치
JP4957133B2 (ja) * 2006-09-11 2012-06-20 株式会社Ihi 基板搬送装置及び基板搬送方法
US7588410B2 (en) * 2007-10-24 2009-09-15 Fowler Products Company, Llc Pneumatic conveyor and conveyor section having a curved conveyor path
JP4857312B2 (ja) * 2008-07-16 2012-01-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板搬送装置
JP2010037082A (ja) * 2008-08-07 2010-02-18 Sharp Corp 基板搬送装置および基板搬送方法
US8800753B2 (en) 2009-09-10 2014-08-12 Bdt Media Automation Gmbh System for conveying an article using vortex suction units
CN103723466B (zh) * 2013-12-14 2015-09-16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多舱全自动传送轨道
CN104709743B (zh) * 2013-12-16 2018-02-23 上海旭恒精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片状物传输系统
CN104779189B (zh) * 2014-01-13 2017-09-01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切割后玻璃面板搬送装置与搬送方法
JP6357914B2 (ja) * 2014-06-26 2018-07-18 三星ダイヤモンド工業株式会社 スクライブ装置
CN116177175B (zh) * 2023-01-31 2024-01-30 果栗智造(上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驳装置及输送线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984364A (en) * 1957-05-06 1961-05-16 Lamb Grays Harbor Co Inc Roll-over machine
US3253756A (en) * 1963-04-29 1966-05-31 Pittsburgh Plate Glass Co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utting glass sheets
DK126372B (da) * 1971-06-02 1973-07-09 Maskinfab K As Knudepunktsfordeler til transportanlæg.
US4355940A (en) * 1980-05-21 1982-10-26 Derickson Edward E Automatic loading platform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JPS5882919A (ja) 1981-11-09 1983-05-18 Central Glass Co Ltd ガラス板等の板状体の分岐装置
DE3711584A1 (de) * 1987-04-06 1988-10-27 Will E C H Gmbh & Co Vorrichtung zum querabfoerdern von stapeln aus blattfoermigem material
FR2621302B1 (fr) * 1987-10-02 1992-07-31 Neu Ets Procede et dispositif d'accumulation d'objets dans une installation de transport pneumatique
US5037245A (en) * 1990-03-02 1991-08-06 Simplimatic Engineering Company Article transf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air conveyors
JPH0416755U (zh) * 1990-05-31 1992-02-12
JPH04350023A (ja) * 1990-08-08 1992-12-04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搬送装置及び搬送用パレット
JPH0554437U (ja) * 1991-12-29 1993-07-20 新明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組立用エアソフトコンベヤ
US5570977A (en) * 1995-03-13 1996-11-05 Goldco Industries, Inc. Fluid conveyor for articles
JP2000062951A (ja) 1998-08-19 2000-02-29 Daiichi Shisetsu Kogyo Kk 搬送装置
JP3756402B2 (ja) 2000-12-08 2006-03-15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基板搬送装置及び方法
US6676365B2 (en) * 2001-03-16 2004-01-13 Toda Kogyo Corporation Air track conveyor system for disk production
JP3868223B2 (ja) 2001-04-27 2007-01-17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
JP4064140B2 (ja) * 2002-03-29 2008-03-19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ロジスティック・テクノロジー 荷搬送設備の荷搬送条件設定方法
TWI327985B (en) * 2003-04-14 2010-08-01 Daifuku Kk Apparatus for transporting plate-shaped work piece
TWI295657B (en) * 2003-07-29 2008-04-11 Daifuku Kk Transporting apparatus
JP4161272B2 (ja) * 2003-12-16 2008-10-08 株式会社ダイフク 搬送装置
US7185748B2 (en) * 2004-03-11 2007-03-06 Tritek Technologies, Inc. Object transport and sorting assemblies and methods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1648B (zh) * 2005-07-07 2010-04-14 株式会社太星技研 平板玻璃的方向转换装置
CN103247561A (zh) * 2007-09-05 2013-08-14 株式会社Ihi 无尘输送系统
CN104418144A (zh) * 2013-09-10 2015-03-18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的转向传输设备及其转向传输方法
CN104418144B (zh) * 2013-09-10 2017-12-19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的转向传输设备及其转向传输方法
CN107051895A (zh) * 2015-12-16 2017-08-18 株式会社理光 片材检查搬送装置及片材检查和区分装置
CN108529191A (zh) * 2017-03-01 2018-09-14 东洋自动机株式会社 中继装置
CN112623704A (zh) * 2019-09-24 2021-04-09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货叉接货站台
CN111232650A (zh) * 2020-01-13 2020-06-05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可重构模块化的气浮输运装置
CN111056276A (zh) * 2020-01-17 2020-04-24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板材运输清灰系统及板材运输清灰方法
CN111924446A (zh) * 2020-07-27 2020-11-13 山东大学 一种分节钢筋笼运输设备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23172B1 (ko) 2012-03-19
US7284945B2 (en) 2007-10-23
TWI295659B (en) 2008-04-11
US20050067766A1 (en) 2005-03-31
KR20050021935A (ko) 2005-03-07
CN1590253B (zh) 2010-06-09
TW200514736A (en) 2005-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90253A (zh) 输送装置
CN1250063C (zh) 零件安装装置及其方法
CN1678439A (zh) 贴合基板的基板截断系统及基板截断方法
CN1061632C (zh) 电梯超速防护设备
CN1129902C (zh) 盘片装置
CN1735489A (zh) 基板分断系统、基板制造装置、基板切割方法以及基板分断方法
CN1299875C (zh) 零件安装机
CN1576095A (zh) 电动式车辆座椅收纳结构
CN1646282A (zh) 脆性材料基板的分断方法以及采用该方法的分断装置
CN1470445A (zh) 输送车、制造装置、及输送系统
CN101028617A (zh) 涂布装置以及涂布方法
CN1805126A (zh) 基片处理设备
CN1669379A (zh) 零件插入头装置、零件插入装置以及零件插入方法
CN1813255A (zh) 用于储存和运送集装箱的方法和设备
CN1693681A (zh) 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凸轮
CN101035649A (zh) 液体珩磨加工机和液体珩磨加工方法
CN1822159A (zh) 光盘装置
CN1639856A (zh) 基板处理装置的运行方法
CN1533654A (zh) 分组通信系统
CN1620730A (zh) 横型接合型场效应晶体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408482A (zh) 杆式涂覆装置和杆式涂覆方法
CN100342501C (zh) 基板处理装置和基板处理方法、高速旋转阀、清洁方法
CN101064149A (zh) 盘片装置
CN1615187A (zh) 树脂包覆钢管的钢管与包覆树脂的分离回收方法及分离回收设备
CN1882175A (zh) 无线切换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