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50363A - 工业车辆的轴支撑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工业车辆 - Google Patents

工业车辆的轴支撑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工业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50363A
CN1550363A CNA2004100595174A CN200410059517A CN1550363A CN 1550363 A CN1550363 A CN 1550363A CN A2004100595174 A CNA2004100595174 A CN A2004100595174A CN 200410059517 A CN200410059517 A CN 200410059517A CN 1550363 A CN1550363 A CN 15503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component
shaft support
upper axis
center pin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595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04290C (zh
Inventor
三宅敬仁
小林博
植松周夫
三浦知道
片江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Industrie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Automatic Loom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5503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503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042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042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12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 B60B35/14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composite or split, e.g. half- axles; Couplings between axle parts or s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9/00Resilient suspensions of a rigid axle or axle housing for two or more wheels
    • B60G9/02Resilient suspensions of a rigid axle or axle housing for two or more wheels the axle or housing being pivotally mounted on the vehicle, e.g. the pivotal axis being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vehi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5Pivotal connections with at least a pair of arms pivoting relatively to at least one other arm, all arms being mounted on one p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30Rigid axle suspensions
    • B60G2200/32Rigid axle suspensions pivoted
    • B60G2200/322Rigid axle suspensions pivoted with a single pivot point and a straight ax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02Trucks; Load vehicles
    • B60G2300/022Fork lift trucks, Cla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支撑工业车辆的轴梁的轴支撑结构包括一个中心销、一个第一轴支撑部件、一个第二轴支撑部件和一个配重。中心销从轴梁突出。第一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中心销穿过的第一插孔。第一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的第一下部轴支撑部件。第二轴支撑部件沿着车辆行驶方向于第一轴支撑部件间隔设置。第二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中心销穿过的第二插孔。中心销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轴支撑部件和第二轴支撑部件之间。第二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的第二下部轴支撑部件。第一轴支撑部件和第二轴支撑部件是铸造在配重上的。

Description

工业车辆的轴支撑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工业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车辆的轴支撑结构,该结构可旋转地支撑在位于一对轴支撑部件之间的一根轴梁的中心销上,这对轴支撑部件在工业车辆的行驶方向上彼此间隔布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结构的工业车辆。
背景技术
在平衡叉车中,其轴梁通常的支撑方式是:该梁可绕着中心销在一个滚动面内旋转或摆动,以便提高车辆在崎岖路面行驶时候的稳定性。后轴梁的中心销插入到该对轴支撑部件上的孔中,该对轴支撑部件彼此间隔设置,分别位于后轴梁的前后两侧,这样就可以后轴梁就可以被该对轴支撑部件可旋转地支撑。
轴支撑部件从后车架向下突起,并在车架的后方水平延伸。每个轴支撑部件的结构都可以分成一个上部和一个下部,当上下部分连接在一起的时候,就可以形成一个中心销插孔。特别是,每个轴支撑部件包括一个构成中心销插孔上半部分的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构成中心销插孔下半部分的下部轴支撑部件。当下部轴支撑部件通过螺栓或类似装置可拆卸地安装到上部轴支撑部件的时候,上部轴支撑部件可以通过焊接连接到后车架上。
为了车架可以支撑后轴梁,首先后轴梁的中心销要位于上部轴支撑部件的上半部分中心销插孔的半圆形孔内,同时轴支撑部件的下部轴支撑部件从上部轴支撑部件上拆卸下来。然后,下部轴支撑部件要用来支撑中心销的下半部分,并且通过螺栓固定到上部轴支撑部件上。在轴支撑部件的每个中心销插孔中,都有一个衬套来阻止轴支撑部件和中心销之间的金属接触。
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NO.2000-16039公开了上述类型的轴支撑部件。参见说明书的第2页和附图1。但是,在说明书中,轴支撑部件的每个上部轴支撑部件都通过焊接连接到后车架上,这样就容易出故障并且成本很高。
而且,在现有技术中,轴支撑部件的每个上部轴支撑部件都是焊接到后车架上的,所以很难保证成对的中心销插孔彼此同心定位。为了提高焊接的上部轴支撑部件的中心销插孔的同心度,就要在中心销插孔中设置由橡胶制成的衬套,因为橡胶相对较贵,所以现有技术中轴支撑结构的成本就增加了。
而且,在上述文献所公开的现有结构中,上部轴支撑部件和后车架之间结合点的强度不够。也就是说,现有的轴支撑结构很难保证具有足够高的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支撑结构,可以在低成本下获得相对较高的强度并且可旋转地支撑位于一对轴支撑部件之间的一个轴梁的中心销,并且涉及一种具有这种轴支撑结构的工业车辆。
根据本发明,用于支撑工业车辆的轴梁的轴支撑结构包括一个中心销、一个第一轴支撑部件、一个第二轴支撑部件和一个配重。中心销从轴梁突出。第一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中心销穿过的第一插孔。第一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的第一下部轴支撑部件。第二轴支撑部件沿着车辆行驶方向于第一轴支撑部件间隔设置。第二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中心销穿过的第二插孔。中心销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轴支撑部件和第二轴支撑部件之间。第二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的第二下部轴支撑部件。第一轴支撑部件和第二轴支撑部件是铸造在配重上的。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可以参照所附的附图由下面的说明书表示清楚,说明书是示例性的说明发明的原理。
附图说明
本发明中具有新颖性的特征由所附加的权利要求来阐述。通过下面参照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介绍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其目的和优点。
图1是本发明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叉车的侧视图;
图2是在图1中虚线框所包围的区域II中后轴梁在中心部分沿着长度方向截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一对彼此相连的轴支撑部件中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下部轴支撑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沿着图2中IV-IV线的局部横截面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个优选实施例的叉车与图2对应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一对彼此相连的轴支撑部件中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下部轴支撑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1到4介绍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工业车辆的轴支撑结构。下面的说明将以一辆叉车作为工业车辆的例子。
图1是本发明所述优选实施例的叉车1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叉车1包括一个在车辆后部的配重21。配重21是由铸铁块制成的,其外部形状适合于形成车辆的后部,并带有凹槽可以容纳后轮2、一个随后将要详细介绍的后轴梁3和在附图2和3重表示的轴支撑部件。需要说明的是,图2是在图1中虚线框所包围的区域II中后轴梁在中心部分沿着长度方向截面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还需要说明的是,图3是图2所示的一对彼此相连的轴支撑部件中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下部轴支撑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沿着图2中IV-IV线的局部横截面图,表示了后轴梁3和一对支撑在后轴梁两端的后轮2。如图2和4所示,后轴梁3包括一个板状上部轴梁部件15和一个板状下部轴梁部件16。上部轴梁部件15和下部轴梁部件16在长度方向的中部被一个前部和后部垂直连接板13和14连接在一起,它们的端部通过垂直连接板17在垂直方向上靠近,如图4所清楚的表示。如图2所示,后轴梁3沿着纵向的中部截面形状基本上为方形结构。
参见图4,方形的后轴梁3容纳了一个转向助力油缸6。后轮2通过连接(未示出)连接到转向助力油缸6的活塞杆6a上,以便能分别在主销7旋转。后轮2可以根据转向助力油缸6的操作在所需的方向上转动,转向助力油缸6由图1所示的方向盘8驱动转向。
如图2所示,中心销5分别从位于后轴梁3中部的前后连接板13和14沿着纵向突出。后轴梁3绕着中心销5的旋转运动使得车体左右侧倾或摆动,同时后轮2与地面保持接触。
下面介绍可旋转地支撑后轴梁3的中心销5的轴支撑部件22和23。如图2所示,轴支撑部件22和23位于配重21的凹槽31中,并且成对设置,包括第一轴支撑部件22和第二轴支撑部件23,二者沿着后轴梁3的宽度方向也就是车辆行驶方向间隔设置。如图3所示,轴支撑部件22和23都是能分开的,这样每个部件都可以分成上下部分。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轴支撑部件22位于后轴梁3的后侧,或者位于图2和3的右侧。第一轴支撑部件22具有一个为配重21上的螺母22a的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在下部轴支撑部件22b上有一个圆孔25,中心销5插入到圆孔25中。如图4所示,下部轴支撑部件22b通过将两个螺栓27拧入螺母22a中来固定连接到上部轴支撑部件上。另一方面,第二轴支撑部件23位于后轴梁3的前侧,或图2和3的左侧。第二轴支撑部件23具有一个在下表面上有一个半圆形25a的上部轴支撑部件23a和一个在上表面上有一个互补半圆形孔25b的下部轴支撑部件23b。
在第一轴支撑部件22中,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基本上为“T”形。圆孔25贯穿下部支撑部件22b的位置稍微低于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的中心位置,这样就可以容纳穿过其中的中心销5。如图3和4所示,在圆孔25两侧的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的“T”形字母横条上有一对螺栓孔29,以便在垂直方向上伸展。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只用虚线表示了一个螺栓孔29。在图2中,螺栓孔29位于下部轴支撑部件22b“T”形字母横条的更远和靠近读者一侧。每个螺栓27都插入各自的螺栓孔29中,并拧入到各自的螺母22a中,并因此将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固定到螺母22a上,也就是说固定到上部轴支撑部件。
如图2和4所示,容纳了相应螺栓27的螺母22a的主要部分是镶铸在配重21上的。在配重21朝向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的表面上,只有螺母22a的螺栓孔朝着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直接镶铸在配重21上的螺母22a是作为上部轴支撑部件使用。
在位于后轴梁3的前侧或图2和3左侧的第二轴支撑部件23中,当上部轴支撑部件23a和下部轴支撑部件23b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上半圆孔25a和下半圆孔25b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与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的圆孔25类似的完整的圆孔。
上部轴支撑部件23a与上述螺母22a类似,是直接与配重21铸造成一体的。上半圆孔25a是位于中心销5在上部轴支撑部件23a表面的插入方向上的,并朝着下部轴支撑部件23b。如图2所清楚地表示,螺母26是铸造于上部轴支撑部件23a的底面上,与用来容纳下部轴支撑部件23b的螺栓7的螺纹端的半圆孔25a处于相反的一侧。螺栓27穿过下部轴支撑部件23b上相应的螺栓孔29,并分别进入对应的螺母26,这样就可以将下部轴支撑部件23b固定到上部轴支撑部件23a上。
下部半圆孔25b是位于中心销5在下部轴支撑部件23b表面的插入方向上的,并朝着上部轴支撑部件23a。这对螺栓孔29穿过下部轴支撑部件23b的下部半圆孔25b的两侧,以便沿着垂直方向伸展。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只用虚线表示了一个螺栓孔29。特别是,这对螺栓孔29分别位于下部轴支撑部件23b的远端和靠近读者的一端,这样就可以将下部半圆孔25b夹在中间,如图2所示。在图2中,螺栓孔29位下部轴支撑部件23b的远端和靠近读者的一端。每个螺栓27都插入相应的螺栓孔29中,并分别拧入对应的螺母26,这样就可以将下部轴支撑部件23b固定到上部轴支撑部件23a上。
在将后轴梁3安装到车架(未示出)上的时候,并且第二轴支撑部件23的下部轴支撑部件23b从与其相连的上部轴支撑部件23a拆卸下来,可以通过将螺栓27拧入到铸造在配重21上的螺母22a来将具有圆孔25的第一轴支撑部件22的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固定到配重21上。这时,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就定位在配重21上。也就是说,螺栓27和螺母22a都定位在螺栓孔29上。这样,就调整了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而且,也调整了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在左右方向上的位置。此外,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的位置也可以通过在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和配重21之间使用合适的垫片来调节。
当第二轴支撑部件23的下部轴支撑部件23b从上部轴支撑部件23a上拆卸下来的同时,通过将螺栓27拧到螺母22a中将第一轴支撑部件22的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固定到配重21上,在这种情况下,后轴梁3的中心销5中的一个就插入到第一轴支撑部件22的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的圆孔25中,同时另一个中心销25插入到第二轴支撑部件23的上部轴支撑部件23a的上部半圆孔25a中。然后下部轴支撑部件23b的下部半圆孔25b就与中心销5的下侧啮合,螺栓27拧入到螺母26中。这样下部轴支撑部件23b就固定到上部轴支撑部件23a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和4中,在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的圆孔25和由上下轴支撑部件的上下半圆孔25a和25b所构成的圆孔中都有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圆柱衬套28。也就是说,后轴梁3的中心销5是穿过衬套28分别插入圆孔25和上下半圆孔25a和25b所形成的圆孔中。
配重21的底面上有一对向下突起的止动块21a,其在纵向上处于后轴梁3的相反一侧,如图4所示,并且处于后轴梁3宽度方向的中间,如图2所示,用来调节后轴梁3的旋转运动。
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特点。
如同上述说明书所清楚地表示,优选实施例中的叉车1不是通过传统的焊接方法使后轴梁支撑车架,而是使用与螺母22a和上部轴支撑部件23a整体铸造在一起的配重21作为后轴梁3的上部支撑。这样,就消除了将后轴梁3的上部支撑焊接到后车架上所带来的问题,并且轴支撑部件22和23很容易制造。此外,因为不需要焊接成本,所以轴支撑结构的成本就降低了。
而且,该优选实施例中的轴支撑结构在强度上比现有结构还好。在现有技术中,因为后车架和轴支撑部件23的上部轴支撑部件是通过焊接连接在一起的,所以其强度、尤其是在后车架和轴支撑部件的上部轴支撑部件连接点之间的强度就很不可靠。但是,在该优选实施例中,因为作为上部轴支撑部件的螺母22a和上部轴支撑部件23a是与配重21直接铸造在一起的,所以就很容易获得相对较高的强度。
而且,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轴支撑部件22和23的螺母22a和上部轴支撑部件23a都是与配重21直接铸造在一起的,所以就比较容易保证一对相对的中心销插孔、也就是第一轴支撑部件22的圆孔25和将第二轴支撑部件23的上下半圆孔25a和25b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圆孔的同心度。
在该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轴支撑部件22具有可拆卸的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其具有穿过其中并容纳中心销5的圆孔25。根据螺栓27拧入到螺母22a中的方式,就可以调整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的位置,并进一步调整圆孔25的位置。这样的调整就很容易获得圆孔25和将第一轴支撑部件22和第二轴支撑部件23的半圆孔25a和25b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圆孔的同心度。
这样当保证了这对圆孔的同心度之后,位于圆孔中的衬套28就不必如现有技术那样用橡胶材料制造,而是采用比橡胶材料造价低的树脂材料制造。这样根据本实施例的轴支撑结构的成本就降低了。
配重21所铸造的位置是下部轴支撑部件22b与容纳了螺栓27的螺母22a连接在一起,螺栓27作为连接部件。这样,第一轴支撑部件22零件的数目就比较少,与第二轴支撑部件23相比就更容易制造,因为第二轴支撑部件具有用钢铁材料与配重铸造在一起的螺母26的上部轴支撑部件23a。
本发明并不仅仅限于上述的优选实施例,而是由随后的权利要求的范围来限定。
在上述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轴支撑部件22具有具有被圆孔25穿过的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和与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相连的螺母22a,同时第二轴支撑部件23具有上部轴支撑部件23a和下部轴支撑部件23b的组合,上部半圆孔25a和下部半圆孔25b分别穿过上述两个部件。图5和6表示的第二个实施例与上述优选实施例不同,区别在于成对的轴支撑部件22和23,包括上下轴支撑部件23a和23b的组合。在该实施例的备选实施例中,成对的轴支撑部件22和23都包括如图2和3所示得到螺母22a和下部轴支撑部件22b的组合。考虑到同时保证轴支撑部件的强度和一对相对的圆孔的同心度,上述优选实施例是比较好的。
在该实施例的备选实施例中,铸造在配重21中的螺母22a被与螺母类似的钢铁材料制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衬套28是由树脂材料制造的。但是衬套28并不局限于用树脂材料制造,可以使用橡胶或金属材料。为了减少轴支撑部件的成本,衬套最好由树脂材料制造。
在该实施例的备选实施例中,每个衬套28都不一定是圆柱形,但是可以分成具有半圆柱形的两个部分。
在前述实施例中,每个轴支撑部件的结构都可以分成上部和下部的单独部分。特别是,每个轴支撑部件都具有一个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下部轴支撑部件,它们通过螺栓27固定在一起。在该实施例的备选实施例中,上部轴支撑部件和对应的下部轴支撑部件通过除螺栓27之外的方法固定在一起。
第一和第二轴支撑部件22和23的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和23b的形状并不限于一个块。在该实施例的备选实施例中,下部轴支撑部件22b和23b都由一个可以弯曲的金属板制成,以便同中心销5相配合,并支撑中心销。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介绍了后轴梁3的轴支撑结构。在该实施例的备选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轴支撑结构用于要支撑的前轴梁,以便在绕着中心销5的滚动面中摆动。
本发明中轴支撑结构并不限于用在叉车1中。只要工业车辆具有一个中心销来可以摆动地支撑轴梁,那么本发明的轴支撑结构可以用于例如推土拖拉机和装载机的工业车辆。
因此,本例子和实施例都是示意性的,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并没有被这些细节限定,而是可以在随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修改。

Claims (15)

1、一种用来支撑工业车辆轴梁的轴支撑结构,包括:
一个从轴梁突出的中心销;
一个第一轴支撑部件,其中形成有一个供该中心销穿过的第一插孔,该第一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该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上的第一下部轴支撑部件;
一个第二轴支撑部件,其沿着车辆行驶方向与第一轴支撑部件间隔设置,该第二轴支撑部件中形成有一个供该中心销穿过的第二插孔,该中心销可旋转地支撑在该第一轴支撑部件和该第二轴支撑部件之间,该第二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该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上的第二下部轴支撑部件;
一个配重,其中该第一轴支撑部件和该第二轴支撑部件铸造在该配重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孔位于该第一下部轴支撑部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来将该第一下部轴支撑部件连接到该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上的连接部件,该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接纳了该连接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连接部件是一个螺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和该第二下部轴支撑部件相配合构成了该第二插孔。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车轮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下部轴支撑部件基本上呈字母“T”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和该第一下部轴支撑部件配合形成了该第一插孔,该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和该第二下部轴支撑部件配合形成了该第二插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树脂制成的衬套,该中心销穿过该衬套插入该第一插孔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由橡胶或金属材料制成的衬套,该中心销穿过该衬套插入该第一插孔中。
10、一种工业车辆,包括:
一个轴梁;
一个从轴梁突出的中心销;
一个第一轴支撑部件,其中形成有一个供该中心销穿过的第一插孔,该第一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该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上的第一下部轴支撑部件;
一个第二轴支撑部件,其沿着车辆行驶方向与第一轴支撑部件间隔设置,该第二轴支撑部件中形成有一个供该中心销穿过的第二插孔,该中心销可旋转地支撑在该第一轴支撑部件和该第二轴支撑部件之间,该第二轴支撑部件具有一个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和一个可拆卸地连接到该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上的第二下部轴支撑部件;
一个配重,其中该第一轴支撑部件和该第二轴支撑部件铸造在该配重上。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业车辆,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插孔仅仅位于该第一下部轴支撑部件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业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来将该第一下部轴支撑部件连接到该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上的连接部件,该第一上部轴支撑部件接纳了该连接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工业车辆,其特征在于,该第二上部轴支撑部件和该第二下部轴支撑部件配合形成了该第二插孔。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业车辆,其特征在于,该轴梁是后轴梁。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业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用树脂制成的衬套,该中心销穿过衬套插入该第一插孔中。
CNB2004100595174A 2003-04-25 2004-04-23 工业车辆的轴支撑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工业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429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0911/2003 2003-04-25
JP2003120911A JP4161788B2 (ja) 2003-04-25 2003-04-25 産業車両のアクスル支持構造、および、産業車両
JP120911/03 2003-04-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50363A true CN1550363A (zh) 2004-12-01
CN100404290C CN100404290C (zh) 2008-07-23

Family

ID=3295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5951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04290C (zh) 2003-04-25 2004-04-23 工业车辆的轴支撑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工业车辆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204499B2 (zh)
EP (1) EP1470939B1 (zh)
JP (1) JP4161788B2 (zh)
KR (1) KR20040093014A (zh)
CN (1) CN100404290C (zh)
AU (1) AU2004201660B2 (zh)
CA (1) CA2465089C (zh)
DE (1) DE602004019467D1 (zh)
TW (1) TWI24310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93014A (ko) * 2003-04-25 2004-11-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요다 지도숏키 산업차량용 액슬 지지구조 및 이를 채용한 산업차량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64936A (ja) * 2005-03-25 2006-10-05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産業車両の牽引装置
DE202007004178U1 (de) * 2007-02-16 2008-06-26 Liebherr-Werk Biberach Gmbh Achsaufhängung für Schwerfahrzeuge
US20120153605A1 (en) * 2010-12-20 2012-06-21 Caterpillar Inc. Counterweight system
JP5966867B2 (ja) * 2012-11-02 2016-08-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産業車両のアクスル支持構造
JP5892041B2 (ja) * 2012-11-02 2016-03-23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産業車両のアクスル支持構造
JP5807647B2 (ja) 2013-01-23 2015-11-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軸受
JP6754630B2 (ja) * 2016-06-27 2020-09-16 株式会社クボタ 車軸装置
AU2020289833A1 (en) 2019-12-23 2021-07-15 The Raymond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material handling vehicle with an articulating axle
CN113264111A (zh) * 2021-06-22 2021-08-17 黑系智能装备(威海)有限公司 用于自行式越野房车箱体的自平衡装置
US11607910B1 (en) * 2022-03-01 2023-03-21 Caterpillar Inc. Axle oscillation stop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829455A1 (de) * 1978-07-05 1980-01-17 Kloeckner Humboldt Deutz Ag Vorderachslagerbock
GB2142601B (en) * 1982-11-08 1985-09-18 Towmotor Corp Counterweight and axle mounting arrangement
JPH0514251U (ja) * 1991-08-07 1993-02-23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アクスル揺動角度規制装置を備えた作業車両
JPH0542808A (ja) * 1991-08-09 1993-02-23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リヤアクスル支持構造
JPH0577617A (ja) 1991-09-19 1993-03-30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リヤアクスル懸架装置用のシム
JP3097568B2 (ja) * 1996-09-05 2000-10-10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製作所 産業車両のリヤアクスル取付構造
JPH11115436A (ja) * 1997-10-15 1999-04-2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車軸揺動制御用流体圧シリンダの支持構造
JP3181545B2 (ja) * 1997-12-02 2001-07-03 ティー・シー・エム株式会社 産業用車両のリヤアクスル配設構造
JP2000006624A (ja) * 1998-06-17 2000-01-11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産業車両の車体フレーム及び産業車両
JP2000016039A (ja) 1998-07-03 2000-01-18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産業車両のアクスル支持構造及び産業車両
JP2003011633A (ja) 2001-07-03 2003-01-15 Nippon Yusoki Co Ltd 産業車両の操舵装置
JP4161788B2 (ja) * 2003-04-25 2008-10-08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産業車両のアクスル支持構造、および、産業車両
JP2004338948A (ja) * 2003-04-25 2004-12-0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産業車両のアクスル支持構造、および、産業車両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93014A (ko) * 2003-04-25 2004-11-04 가부시키가이샤 도요다 지도숏키 산업차량용 액슬 지지구조 및 이를 채용한 산업차량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40093014A (ko) 2004-11-04
EP1470939A3 (en) 2005-01-12
JP2004322871A (ja) 2004-11-18
TWI243109B (en) 2005-11-11
EP1470939B1 (en) 2009-02-18
TW200427593A (en) 2004-12-16
US7204499B2 (en) 2007-04-17
CA2465089A1 (en) 2004-10-25
CN100404290C (zh) 2008-07-23
JP4161788B2 (ja) 2008-10-08
DE602004019467D1 (de) 2009-04-02
AU2004201660A1 (en) 2004-11-11
EP1470939A2 (en) 2004-10-27
CA2465089C (en) 2007-01-16
US20040217571A1 (en) 2004-11-04
AU2004201660B2 (en) 2005-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924486B1 (de) Vorderachsträger,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CN1550363A (zh) 工业车辆的轴支撑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工业车辆
CN1101333C (zh) 抬升装置
CN100349779C (zh) 具有支座的轮式车辆以及安装支座的方法
US7077408B2 (en) Stabilizing air suspension system
DE102019002456A1 (de) Hinterradaufhängung für ein Fahrrad
CN1738741A (zh) 摩托车的车身框架
CN1654844A (zh) 螺旋弹簧及悬架装置
CN1120104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架
CN1241763C (zh) 车轮悬架装置
CN1098171C (zh) 以减震器的安装位置为特点的工业车辆
CN100455475C (zh) 车辆提升桥空气悬架装置
CN202319809U (zh) 前稳定杆装置
CN101875368B (zh) 多桥转向车辆的正回装置
DE102017001531A1 (de) Fahrzeug mit Fahrsattel
CN2830138Y (zh) 汽车消扭悬架
CN203186020U (zh) 挂车或半挂车的直联式液压悬架
CN1273347C (zh) 机动两轮车的车身构架构造
CN2663258Y (zh) 厢体与车架之间的连接结构
CN1043628C (zh) 用于车辆刚性轴的片簧
CN2841388Y (zh) 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CN100361836C (zh) 汽车消扭悬架
CN106739907A (zh) 一种商用车前桥总成
CN206705621U (zh) 一种叉车转向桥安装支座
CN2716040Y (zh) 机械式消扭悬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