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841388Y - 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841388Y
CN2841388Y CN 200520132595 CN200520132595U CN2841388Y CN 2841388 Y CN2841388 Y CN 2841388Y CN 200520132595 CN200520132595 CN 200520132595 CN 200520132595 U CN200520132595 U CN 200520132595U CN 2841388 Y CN2841388 Y CN 284138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bridge
connecting arm
air suspension
rod
improve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520132595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蒂姆·吉典
瑞·穆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UTHILL SUSPENSION RACK TECHNOLOGY Co Ltd
TUTHILL悬架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Original Assignee
TUTHILL SUSPENSION R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UTHILL SUSPENSION RAC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UTHILL SUSPENSION RAC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5201325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84138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84138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84138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至少具有与车桥相连接的一对连接臂,所述车桥与所述一对连接臂正交设置;还具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横向推力杆,该一对横向推力杆分别位于所述车桥前后的两侧,其一端与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上述连接臂相连接;以及至少一纵向推力杆,该纵向推力杆分别连接所述车架和车桥。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由于焊接支架而导致车桥上应力集中的缺陷,从而提高了车桥整体强度;减少了车桥上的铸造突出部,大大降低了车桥的制造成本;可以有效避免公知结构存在的缺陷,能够更好的保证车桥的位置,大大提高了推力杆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适用性广,可以分别应用于窄体和宽体客车,且大大提高客车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Description

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空气悬架的推力杆结构,尤其是一种将一对横向推力杆分别设置在车桥的前、后两则,可以保证悬架处于转向中性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车辆的舒适性等要求越来越高。由于空气悬架系统具有良好的乘员舒适性,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行驶安全性,以及使用经济性、对道路损坏小等特点,因此空气悬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公知的客车或载重汽车悬架通常为空气悬架,如客车通常采用四气囊空气悬架,其具有多种布置形式,如C型连接臂形式,H型连接臂等等,它们均通过推力杆起到传递车桥(轮)和车架(车身)之间力和力矩的作用。
图1为车辆空气悬架推力杆结构的一种布置形式,主体为C型连接臂形式。由C型连接臂9连接车桥91,并通过V形推力杆92传递车桥91与车架之间的横向力和力矩,保证车桥91与车架间的位置关系。通过V形夹角α保证车辆的横向稳定性。V形推力杆92布置在车架的内侧,V形推力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车桥91上一个铸钢座体93连接,另一端与车架连接。铸钢座体93则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车桥91的顶部。
图2为另外一种布置形式。悬架主体同样为C型连接臂形式。它同样采用V形推力杆92传递车桥91与车架之间的横向力和力矩。与上一布置形式不同的是,V形推力杆92首先通过螺栓与中间过渡板连接,而后过渡板再通过螺栓与座体93’固定,座体93’焊接在车桥91侧面的上部。
图3所示的布置形式中,悬架主体为H型连接臂。由H型连接臂9’连接车桥91’,它采用一个横向推力杆92’传递横向力和力矩。横向推力杆92’通过螺栓与连接座体93”连接,连接座体93”则通过焊接固定在车桥的一侧。
另一种低地板客车的空气悬架的主体也为C型连接臂形式,车桥与C型连接臂做为一体。与前面布置形式不同的是,为了安装V形推力杆,在车桥的一侧与车桥共同铸造出了一个支架。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目前的空气悬架中,无论是C型连接臂还是H型连接臂的客车或载重汽车空气悬架,其横向载荷的反作用力均来自车桥上的某一点,通常是采用焊接或与车桥一同铸造的方法在车桥上设置一个支架,通过与支架连接的V型推力杆或横向推力杆传递力和力矩。在上述公知结构中,无论是C型连接臂形式还是H型连接臂的悬架主体,传递横向作用载荷的推力杆与车桥的连接主要是需要对车桥进行焊接,这样不仅工作量大,而且焊接会造成车桥的应力集中,降低车桥的强度。如果采用与车桥整体铸造的方法,则会大大提高车桥的制造成本。
本设计人根据多年来在本领域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为克服公知的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经过艰苦的研发,终于开发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空气悬架的推力杆布置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气悬架的推力杆布置结构,尤其是将一对横向推力杆分别设置在车桥的前、后两则,可以保证悬架处于中性转向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将连接臂与车桥卡固结合,一对横向推力杆的一端与该连接臂相连接,另一端连接车架,可保证车辆横向稳定性、保证车桥与车架位置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再一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相互平行设置的一对横向推力杆和一对纵向推力杆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至少具有与车桥相连接的一对连接臂,所述车桥与所述一对连接臂正交设置,其中,还具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横向推力杆,该一对横向推力杆分别位于所述车桥前后的两侧,其一端与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上述连接臂相连接;以及至少一纵向推力杆,该纵向推力杆分别连接所述车架和车桥。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连接臂设置在车桥的下方,其上设有与所述车桥相卡合固定的卡合部。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卡合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的固定支架,以及在所述车桥两侧的上方并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设置的连接件,所固定支架与连接件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固定支架和连接件其中之一卡固固定于所述车桥。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具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纵向推力杆,该一对纵向推力杆垂直于所述车桥长度方向设置在其两侧部。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上述纵向推力杆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连接支架,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连接臂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上述纵向推力杆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连接支架,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车桥前后方向的任意一侧。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连接臂设置在车桥的下方,并与所述车桥焊接连接。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连接臂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一第二连接支架,上述横向推力杆的一端可拆卸地与该第二连接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臂可拆卸地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臂焊接为一体。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具有一纵向推力杆,该纵向推力杆位于车桥的中部,其一端与所述车桥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车架。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纵向推力杆和横向推力杆分别为固定长度的固定推力杆,或是可调节长度的可调式推力杆,或由固定推力杆和可调式推力杆组合构成。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与车桥相连接的连接臂为H型连接臂,该H型连接臂的一对长臂与所述车桥正交设置。
如上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所述与车桥相连接的连接臂为一对反向设置的C型连接臂,该一对C型连接臂与车桥正交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
目前的空气悬架主要包括C型连接臂形式或H型连接臂形式,其都需通过设置某种形式的支架来将车架与车桥相连接,用于抵消由于加速、刹车及行驶过程中产生的横向、纵向载荷和力矩。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公知技术中将推力杆与车桥的连接结构通过将连接支架焊接在车桥上、或是在车桥上整体铸造连接支架的结构完全不同,而是将一对平行的横向推力杆分别设置在车桥的前、后;还可在车架的两侧设置一对纵向推力杆,该四根推力杆协同工作,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以及可将与推力杆相连接的连接臂与车桥进行卡固连接,不需进行焊接或整体铸造,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由将一对平行的横向推力杆分别设置在车桥的前、后,从而与公知的V型推力杆或单一的横向推力杆相比,可以使悬架处于中性转向,也就是,既没有过渡转向,也没有转向不足。
2、由于不需要在车桥上焊接设置任何支架(连接件),这样在选择车桥时就可以选用设计简单、成本低的车桥,不再需要为了提高焊接强度而选择桥壳较厚的车桥,在降低车桥成本的同时,还克服了由于焊接支架而导致车桥上应力集中的缺陷,从而提高了车桥整体强度。
3、由于不需要在车桥上一体设置任何支架(连接件),因此,不需要将支架(连接件)与车桥整体铸造,减少了车桥上的铸造突出部,大大降低了车桥的制造成本。
4、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采用多杆件分散布置形式使作用力分散,杆件内力减少,而公知的V形推力杆结构受力集中,杆件内力较大,会使杆内橡胶衬套产生永久变形,导致车桥位移,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效避免上述公知结构存在的缺陷,能够更好的保证车桥的位置,并大大提高了推力杆的使用寿命。
5、本实用新型的推力杆布置,为四边形结构,不存在公知技术中的V形夹角,因此这种布置适用性广,可以分别应用于窄体和宽体客车。
6、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在车架的前、后设置一对横向推力杆,在车架的两侧设置一对纵向推力杆,该四根推力杆协同工作,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因此较公知的V形推力杆设置提高了车辆的横向稳定性,例如对于客车而言,在四气囊空气悬架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将大大提高客车的稳定性和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公知的C型连接臂形式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示意图;
图2为另一种公知的C型连接臂形式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示意图;
图3为一种公知的H型连接臂形式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推力杆与车桥连接结构的一实施例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以H型连接臂为例表示推力杆与空气悬架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以H型连接臂为例表示推力杆与空气悬架连接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以H型连接臂为例表示推力杆与空气悬架连接的左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以H型连接臂为例表示推力杆与空气悬架连接的主视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以C型连接臂为例表示推力杆与空气悬架连接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第一连接支架与连接件相结合的一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11为第一连接支架设置位置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2为第一连接支架设置位置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13为设置一个纵向推力杆的空气悬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能更明显被了解,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4至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以H型连接臂形式的空气悬架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车桥2与H型连接臂两侧的纵向长臂3正交设置,请特别参见图6、图8,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纵向推力杆4,该一对纵向推力杆4垂直于所述车桥2长度方向设置在其两侧部。所述纵向推力杆4的一端通过连接架72与车架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支架71(见图4、8)与车桥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请特别参见图6、7,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横向推力杆5,该一对横向推力杆5分别位于车桥前、后两侧,所述横向推力杆5的一端通过连接架62与车架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支架61(见图4、图7)与车桥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臂设置在车桥的下方,其上设有与所述车桥相卡合固定的卡合部70,所述卡合部70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的固定支架,以及在所述车桥2两侧的上方并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设置的连接件713,所固定支架与连接件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车桥2下方,在车桥2两侧正交设有H型连接臂的一对纵向长臂3,其中部设有长臂支架(固定支架)31;一连接件713与所述长臂支架(固定支架)31相对设置,并位于所述车桥2的上方;该连接件713和上述长臂支架31通过紧固件与所述车桥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1设置在连接件713的上部,并与其固定为一体。上述纵向推力杆4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支架7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一连接架72与车架相连接。
如图4、图8、图10所示,所述连接件713设有与车桥2纵向宽度尺寸相匹配的卡固件711,该卡固件711上设有多个贯通孔715,所述卡固件711与上述长臂支架31相对设置,所述长臂支架31上亦对应设有贯通孔,通过多个紧固件714贯穿上述贯通孔,将连接件713与长臂支架31紧固连接,并与车桥固定为一体。做为替换例,也可将卡固件设置在长臂支架31上件。
如图4、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卡固件711设置在连接件713的下部,具有四个柱状体构成的卡固件711,该四个柱状体在车架1纵向方向的间距与车桥2纵向宽度尺寸相匹配,因此可紧密地卡合在所述车桥2上。为提高该卡固件711的强度,在卡合于车桥2两侧的两个柱状体之间设有加强筋板716。所述柱状体上设有贯通的通孔715。所述长臂支架31上对应设有连接部311,该连接部311在本实施例中由圆管构成,该由圆管构成的连接部311与上述由四个柱状体构成的卡固件711相对设置,通过紧固件714穿过卡固件711与连接部311的通孔,例如该紧固件可为长螺栓,拧紧长螺栓,从而将连接件713与长臂支架31牢固地夹紧在车桥2上。
可以理解的是,做为替换例,在将卡固件711设置在所述长臂支架31上时,连接部311设置在连接件713,将长臂支架31卡固于所述车桥2。
做为卡固件711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卡固件也可为呈U型的卡固件(未图示),其固定在上述连接件713或长臂支架31上,其U型的两竖直侧构成两柱形卡固端,其上设有连接螺纹;上述连接部上设有与U型卡固件的柱形卡固端相配合的通孔,所述柱形卡固端贯穿所述通孔,由螺母将所述第一连接支架和固定支架紧固连接。
另外,所述的卡固件711和连接部311并不限于上述的柱状体结构,可以是例如具有贯通孔的板状结构等。此外,上述卡固件711和连接部311还可以通过相互嵌合后,由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长臂3的两端部分别与第二连接支架61相连接,如图4所示,上述第二连接支架61通过螺栓与空气弹簧座8固定设置在长臂3的端部。上述横向推力杆5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该第二连接支架61,其另一端通过连接架62与车架1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架1与车桥2通过H型连接臂相连接,上述一对纵向推力杆4、一对横向推力杆5分别位于该H型连接臂的外侧。
通过上述结构,一对横向推力杆5和一对纵向推力杆4,这四根推力杆协同工作,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结构,从而可以有效地传递车桥2(车轮)与车架1(车身)之间作用的任何载荷。同时,长臂支架31卡固于车桥2上,并与车桥2通过紧固件固定为一体,因此,与公知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端分别与设置在长臂支架31上的第一连接支架71和第二连接支架72相连接的上述横向推力杆5和纵向推力杆4与车桥间没有任何焊接,减小了车桥2上的应力集中,提高了车桥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由四根推力杆4、5构成的多杆件分散布置形式,使作用力分散,杆件内力减少,克服了公知的V形推力杆结构受力集中,杆件内力较大,会使杆内橡胶衬套产生永久变形而导致车桥位移的缺陷,能够更好的保证车桥的位置,并大大提高了推力杆的使用寿命。
此外,推力杆4、5为四边形结构,不存在公知结构中的V形夹角,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布置适用性广,可以分别应用于窄体和宽体客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支架71、第二连接支架61以及连接架62、72、第一连接支架71与连接件713可以为如图所示的拼焊件,为进一步提高连接强度也可以是作为一个整体铸造而成的铸造件。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车桥2相连接的连接臂为C型连接臂3’,以此为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中车桥2两侧与一对反向设置的C型连接臂3’正交连接,相互平行的一对横向推力杆5和一对纵向推力杆4的一端分别与车架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C型连接臂3’与车桥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所述C型连接臂3’设置在所述车桥2的下方,其中部设有C型连接臂支架(图中未示出),连接件713(图中未示出)设置在车桥2的上方,并与C型连接臂支架(固定支架)相对应,多个紧固件714’将该连接件和上述C型连接臂支架与所述车桥2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支架71’设置在所述连接件713的上部,上述纵向推力杆4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连接支架71’。
所述C型连接臂的端部与第二连接支架61’相连接,上述横向推力杆5的一端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于该第二连接支架。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支架71’、第二连接支架61’、紧固件714’可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也可以为可达到与实施例1同样效果的其它公知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
如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与车桥2相连接的连接臂为C型连接臂3’,其中车桥2两侧与一对反向设置的C型连接臂3’正交连接,相互平行的一对横向推力杆5设置在车桥的前、后两侧,其一端分别与车架相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设置在C型连接臂3’两端的第二连接支架61’与车桥2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一个纵向推力杆4’设置在车体大致中央部,其一端与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桥固定连接,例如可采用焊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支架61’、紧固件714’、连接件713可采用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结构,也可以为可达到与上述实施例同样效果的其它公知的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仅采用分别设置在车桥前、后两侧的一对平行的横向推力杆5,就可以达到有效地保证悬架处于转向中性,也就是,既没有过渡转向,也没有转向不足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横向推力杆5和纵向推力杆4、4’可分别采用与上述实施例1、2、3相同的结构,所不同的是,所述连接臂3、3’与所述车桥可以是通过焊接而连接为一体,以简化其连接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工作原理以及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1、12所示,所述的第一连接支架71不是设置在连接件713的上部,而是与所述连接臂3、3’相固定连接,所述纵向推力杆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支架71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车架1相连接。上述第一连接支架71可设置在所述车桥2前、后方向的任一侧,所述连接臂3、3’与所述车桥2可以采用实施例1的卡合固定结构,也可以采用如实施例4所述的焊接固定结构。
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还可以采用以下结构:上述第一连接支架71也可以是焊接于所述车桥2;上述第二连接支架61、61’与所述连接臂3、3’的两端可通过螺栓相连接,也可以是与所述连接臂焊接为一体;所述的横向推杆5、纵向推力杆4、4’可以采用如图4中标号4所示的固定长度的固定推力杆,也可以是如标号5所示的公知的可调节长度的可调式推力杆,或由固定推力杆和可调式推力杆组合构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作的任何变化与修改,皆属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至少具有与车桥相连接的一对连接臂,所述车桥与所述一对连接臂正交设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横向推力杆,该一对横向推力杆分别位于所述车桥前后的两侧,其一端与车架相连接,另一端与上述连接臂相连接;以及至少一纵向推力杆,该纵向推力杆分别连接所述车架和车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设置在车桥的下方,其上设有与所述车桥相卡合固定的卡合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部具有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的固定支架,以及在所述车桥两侧的上方并与所述固定支架相对设置的连接件,所固定支架与连接件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和连接件其中之一卡固固定于所述车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纵向推力杆,该一对纵向推力杆垂直于所述车桥长度方向设置在其两侧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上述纵向推力杆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连接支架,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支架,上述纵向推力杆的一端连接于该第一连接支架,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支架设置在所述车桥前后方向的任意一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设置在车桥的下方,并与所述车桥焊接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对相互平行的纵向推力杆,该一对纵向推力杆垂直于所述车桥长度方向设置在其两侧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上设有第一连接支架,所述纵向推力杆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臂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相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纵向推力杆一端相连接的第一连接支架和所述车桥固定连接,上述纵向推力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13、如权利要求1至8以及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一第二连接支架,上述横向推力杆的一端可拆卸地与该第二连接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臂可拆卸地相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臂焊接为一体。
16、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9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纵向推力杆,该纵向推力杆位于车桥的中部,其一端与所述车桥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车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臂的两端部分别连接一第二连接支架,上述横向推力杆的一端可拆卸地与该第二连接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架相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臂可拆卸地相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支架与所述连接臂焊接为一体。
20、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9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推力杆和横向推力杆分别为固定长度推力杆,或是可调节长度的可调式推力杆,或由固定推力杆和可调式推力杆组合构成。
21、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9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车桥相连接的连接臂为H型连接臂,该H型连接臂的一对长臂与所述车桥正交设置。
22、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9所述的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与车桥相连接的连接臂为一对反向设置的C型连接臂,该一对C型连接臂与车桥正交设置。
CN 200520132595 2005-11-11 2005-11-11 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4138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32595 CN2841388Y (zh) 2005-11-11 2005-11-11 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520132595 CN2841388Y (zh) 2005-11-11 2005-11-11 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841388Y true CN2841388Y (zh) 2006-11-29

Family

ID=37445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520132595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841388Y (zh) 2005-11-11 2005-11-11 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841388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7673A (zh) * 2010-06-24 2010-12-29 苏州市奥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悬架的支架
CN108944266A (zh) * 2018-05-24 2018-12-07 常德占 一种车桥稳定器
CN110539601A (zh) * 2019-08-14 2019-12-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不匹配推力杆的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27673A (zh) * 2010-06-24 2010-12-29 苏州市奥杰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空气悬架的支架
CN108944266A (zh) * 2018-05-24 2018-12-07 常德占 一种车桥稳定器
CN110539601A (zh) * 2019-08-14 2019-12-0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不匹配推力杆的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
CN110539601B (zh) * 2019-08-14 2021-02-26 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一种不匹配推力杆的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59928B (zh) 分离式五连杆独立后悬架
US8534411B2 (en) General-purpose frame structure for mounting powerplants
CN1590194A (zh) 车身结构
CN1603146A (zh) 车辆横向稳定杆装置安装结构
CN203864796U (zh) 前副车架总成
CN1689889A (zh) 车辆用悬架支撑部结构
JP2014128988A (ja) 自動車の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WO2021083374A1 (zh) 全地形车及其车体
CN1827459A (zh) 自动二轮车的车架
CN1754743A (zh) 车体下部结构
CN2841388Y (zh) 改进的空气悬架推力杆布置结构
CN202319809U (zh) 前稳定杆装置
US7581610B2 (en) Vehicle and four-to-three wheel conversion method
CN1765678A (zh) 车辆的车身下部结构
CN202754029U (zh) 前副车架
CN1723152A (zh) 车辆用车架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车辆
US11926191B2 (en) All-terrain vehicle
CN207535990U (zh)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CN201325558Y (zh) 正三轮摩托车的后轮悬挂结构
CN111891219B (zh) 一种电动汽车上多悬置的外连接系统
CN111873774B (zh) 一种电动汽车的后置后驱系统
CN212289391U (zh) 一种增加装甲车前桥承载能力的装置
CN107600190A (zh) 多元素混合设计车体
RU2623275C2 (ru) Несущая рам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с устройством охлаждения
CN2860990Y (zh) 三轮摩托车车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129

Termination date: 200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