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04768A - 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及片状光学元件用法、制法和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及片状光学元件用法、制法和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04768A
CN1504768A CNA031071376A CN03107137A CN1504768A CN 1504768 A CN1504768 A CN 1504768A CN A031071376 A CNA031071376 A CN A031071376A CN 03107137 A CN03107137 A CN 03107137A CN 1504768 A CN1504768 A CN 1504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element
platy optical
platy
basement membrane
seve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071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67048C (zh
Inventor
渡边正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Original Assignee
Shinw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nw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nw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04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04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670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670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Packag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是提供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以及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使用方法、制造方法以及制造装置,使操作容易,交货或者供给便利,加工组装容易可以容易地实现自动化。本发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是:1)在基膜上载置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上设有保护膜,而且所述光学元件在基膜上排列成一列,各个光学元件具有光学方向性,保护膜和基膜留有空白地覆盖在整个光学元件的上面,构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2)保护膜卷绕在上部辊子上,基膜卷绕在下部辊子上,以便取出上述片状光学元件并提供给后续工序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使用方法。3)两个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的方式载置在基膜上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Description

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及片状光学元件用法、制法和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片状光学元件的使用方法、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本发明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是一种将片状光学元件支持在保护部件等上面的结构体,构成一种能够在该结构体的状态下放入该片状光学元件,乃至能够对该片状光学元件进行加工的结构的组装体。
背景技术
以前,已知将光学元件做成片状,用于各种用途。例如,作为做成薄膜状的透镜,菲涅尔(Fresnel)透镜自古以来就为人所知。而且,人们还知道一种将棱镜做成片状,被称为棱镜片的片状光学元件。而且,已知还有一种片状微型透镜。
以前,片状光学元件用于例如手持电话或者数字摄像机的液晶显示器上。图8所示的是被称为小型背光型照明系统的简要结构图。如图所示,来自光源4的光被背面的反射片5反射,用具有导光作用的导光板(也可称为光导)6进行导光,用扩散片7进行光扩散,通过背面侧的棱镜片(纵向)1b、表面侧的棱镜片(横向)1a,来照明液晶。图示例子是将上述表面一侧(液晶画面附近一侧)以及背面一侧的棱镜片1a、1b用作片状光学元件的例子,在此,如上所述地使用两片棱镜片,由于所用的各个棱镜片有方向性,并形成使各个不同方向上亮度得到提高的结构,而通过这种两片重叠的结构,可以改善照明性能。例如,在特开平5-203950号公报中,就记载了对液晶画面进行更亮地照明的技术,它是在单面上形成若干个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部,而且,将棱镜部的棱线平行的若干片叠加、且使这些棱线之间互成5°~85°角。
特别是,如图8所示,在光源4设置在边缘部的结构中,为了将光传导到画面的中央,或者将光均匀地传导到整个画面,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很重要。由于光源不一定在利于需要照明的位置,而且有时光源是点光源或是线光源,所以通过片状光学元件使画面的光能够适当分布是非常重要的。
而且,如图8所示的现有技术既有背照光系统(光源4位于作为被照明领域的画面的背面一侧),也有前照光系统(光源4位于画面的表面一侧)。而且,例如既可以考虑作为上述层积结构一例的只由一片棱镜片(最好是具有光学方向性和集光性)和导光板及反射片构成的结构等、或者也可以考虑只由两个棱镜片和反射片构成的结构等,其结构可以是各种任意结构。即,怎样装配片状光学元件或者以怎样的结构使用是可以根据用户意愿进行各种设计的事情,可以具有各种结构。
为了进行搬运以便收存这样的片状光学元件,或者搬入加工场所时,是将片状光学元件支持在保护部件等上,进行组装、收存、搬运或者加工。由于近年来这样的片状光学元件具有进一步地薄型化、轻量化倾向,因此组装结构十分重要。而且,组装结构优选为便于搬入后的操作、特别是便于拾取片状光学元件进行加工的操作的结构。而且如上所述,由于怎样组合片状光学元件或者以怎样的结构使用,能够根据用户的意愿进行各种设计,装入、搬运或者保管应当是怎样一种状态,与此相应会有各种要求。
组装这种片状光学元件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以前采用图9(平面)和图10(剖面图)所示的结构。其中,对小型片状光学元件1,例如透镜膜(把各种透镜形成为片状)或者棱镜片(具有棱镜作用的片状元件)的保护是采用在其上分别将相同大小的若干张保护膜31重叠放置,并放置在宽的基膜2上的结构。分别在作为片状光学元件1的各个棱镜膜上重叠相同大小的保护膜31,是通过将形成棱镜膜的材料和形成保护膜的材料重叠、并截断而形成的。基膜2起到载置具有这样的保护膜31的片状光学元件1的支承纸板的作用,同时起保护片的作用。
上述现有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如图所示,对应于图面的形状为,例如为图中所示的长方形时,如图9所示,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在基膜2上倾斜配置。即,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的边,例如长度方向的边,相对于基膜2的长度方向的边,呈一定角度地排列。这是根据各个使用者的机型样式来确定的,例如倾斜5°、倾斜13°(参照前面引用的特开平5-203950号公报记载的内容)。
这样倾斜配置片状光学元件1的原因是:光源4相对于例如背照光照射的光具有一定的折射方向。在通过透过光照明显示器例如手持电话等的画面的液晶单元时,由片状光学元件1例如棱镜片产生的具有方向的折射光在透过设置于它的上部的液晶单元的像素(点)时会发生干涉,存在由于画面上称为“干涉条纹”的亮度不均匀,而产生映入干涉条纹的情况。所述干涉的发生是由液晶单元的像素(点)的大小和折射光的入射角度两个因素决定的,通过改变其中的任何一个可以消除干涉条纹。一般,由于液晶单元的像素大小是由它的图像解象度决定,因此必须给作为片状光学元件1例如棱镜片一定的角度,调节折射光的入射角度,作为防止干涉条纹现象的措施。此时,该角度根据液晶单元的像素大小是各种各样的。由于希望能对整个液晶画面均匀照射,实现将所述干涉条纹控制为最小的目的,如上所述使片状光学元件1例如棱镜片具有一定的角度。
通常,片状光学元件1是通过对大块的用于形成光学元件的片状材料进行冲切,形成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原用于形成光学元件的片状材料通常制成可在垂直方向上折射,通过相对于形成光学元件的片状材料的边成角度地进行冲切,使如上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1具有一定的角度,以便具有折射方向性。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现有技术是在保持冲切后的状态配置在基膜2上,因此形成如图9所示倾斜配置形状。
如上所述,已知,现有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片状光学元件1以纵横排列的状态收存,不适于自动化。特别是,即使想让下面的工艺操作例如只取出片状光学元件1进行加工组装的操作实现自动化,也是很困难的。
2、由于保护膜31与片状光学元件1具有相同大小,因此难以剥离。
3、当用于上述液晶的照明系统时,鉴于制品的特性,即为了防止与液晶的干涉,基膜2的四边与片状光学元件1的四边之间具有斜度(根据制品的式样而不同,例如倾斜5°,倾斜13°)。即,基膜2的方向性与片状光学元件1的方向性不相同。因此,操作困难。加工时拾取片状光学元件1也不容易。
4、由于片状光学元件1呈纵横排列的状态,形成保管间距。特别是,由于近年来从传输生产方式转化为单元(一个车间)方式,因
此如果采用这样大的在线保管间距是不方便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片状光学元件的使用方法、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使片状光学元件的操作容易,便于交货、供给,而且便于进行片状光学元件的拾取等操作,因此能够实现易于加工组装,易于自动化,并有利于节省组装空间的目的。
本发明中通过如下结构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是在基膜上设有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且在该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上设有保护膜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设在上述基膜上的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排成一列;
各片状光学元件是具有光学方向性的光学元件;
上述保护膜留有空白地覆盖着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的整个上面,
通过这样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实现上述目的。
在本说明书中,“具有光学方向性”是指:能聚光、同时还能使聚光方向为特定的预定方向。
在本发明中,由于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上述基膜上排成一列,因此操作方便。而且,由于各个片状光学元件是具有光学方向性的光学元件,因此能够达到预期的光亮度分布的照明,例如能够容易地以充分亮度均匀地照射整个液晶画面。而且,也可得到特定的视野范围。而且由于保护膜留有空白地覆盖着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的整个上面,因此易于去掉保护膜并取出片状光学元件。因此,片状光学元件的操作容易,片状光学元件的供给、加工、安装等应用时很方便,而且能够提供性能良好的片状光学元件利用机械。由于排列成一列,还有利于节省空间。
本发明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是在基膜上设有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上述基膜上排列成一列;
上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该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上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上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上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使上述棱镜形成面位于与上述基膜相对的一侧地被载置在该基膜上并被支持。
通过这样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实现上述发明目的。
根据本发明,能够把光会聚在棱镜的上述棱线处,因此,在与该棱线垂直的方向上由于聚光亮度分布发生变化,沿着该棱线方向,不发生聚光(或者聚光作用小),对亮度分布影响小。在本发明中,如上所述,可根据不同方向产生聚光作用。因此本发明中,能够得到预想的亮度分布的照明,例如能够容易地以充分亮度均匀照射整个液晶画面,也能够得到特定的视野范围。而且本发明中,由于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基膜上排成一列,所以操作简便。这样,片状光学元件的操作容易,便于片状光学元件的供给、加工、安装等应用,而且能够提供性能良好的片状光学元件利用机械。由于排列成一列,还有利于节省空间。
而且,本发明中使用的片状光学元件,即在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该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上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上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上述棱线互相平行的片状光学元件能够作为上述本发明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中所用的具有光学方向性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
而且,根据本发明的第3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是在基膜上载置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该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上设置保护膜构成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特征在于:
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上述基膜上排列成一列;
上述基膜形成为留有空白地载置着上述成一列的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
各个片状光学元件是具有光学方向性的光学元件;
上述保护膜留有空白地覆盖着该成一列的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这样,与上述基膜一同夹持着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
通过这样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实现上述目的。
在本发明中,由于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上述基膜上排列成一列,因此操作方便。而且,由于各个片状光学元件是具有光学方向性的光学元件,因此能够得到预期的光分布的照明,例如能够容易地均匀地照射液晶画面的整个面。而且,由于保护膜与基膜留有空白地支持着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因此能够容易地去掉保护膜,取出片状光学元件。而且,由于片状光学元件被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因此能得到充分稳定的保护。因此,片状光学元件的操作容易,便于片状光学元件的供给、加工、安装等应用,而且能够提供性能良好的片状光学元件利用机械。由于排列成一列,还有利于节省空间。
在上述第1、第2、第3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中,上述基膜与上述保护膜具有相同大小,能够形成夹层结构以夹持着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
在上述第1、第2、第3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中,上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具有光学方向性,即具有在特定方向上聚光的性质,因此具有以下效果。
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起的作用是使光源的光以预期的亮度分布照射例如液晶面,一般,起调节光亮度分布的作用,使整个面都被均匀照射。而且根据情况,还存在局部调整光分布和调节光亮度分布以使文字部分或者画面部分上的光强度发生变化。此时,利用在特定方向上具有聚光性的光学特性,可简单地实现均匀照射这样整个面或者照射特定部分。而且,能够形成为可得到预期的视野角范围的结构。例如,如果是手持电话的液晶画面,与电视机等不同,由于不是经常从倾斜方向观看,因此视野角可以不必那么大。可是设定为通常由若干个人从横向看的情况下(若干个人进行的小型游戏机的画面等)的画面,就希望视野角大些。而且,通常在垂直方向例如从上方识别的画面的情况(例如从铁路的驾驶座位看设置在下方的自动安全控制机的数字画面的情况等),也希望增大垂直方向上的视野角范围。
在这样的视野角范围内也存在各种要求,这些要求之所以能够通过调节光亮度分布至适合这些要求的分布来达到,是因为为此使特定方向上具有聚光性是有效的。特别是,根据上述本发明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中使用的片状光学元件,即在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该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上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上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上述棱线互相平行的片状光学元件能够有效地控制光亮度分布。通过对棱镜的设计,能够得到各种光学方向性,因此容易地得到预期的光亮度分布。虽然优选为使用两个这样的片状光学元件的构成例(参照下面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描述),但是如果聚光性强,不必使用两个就能够得到预期的光亮度分布。
本发明的第4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是在基膜上载置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该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上设置保护膜构成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特征在于:
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上述基膜上排列成一列,形成夹持在上述基膜与上述保护膜之间的结构;
通过上述保护膜卷绕在上部辊子上,上述基膜卷绕在下部辊子上,构成可以取出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
通过这样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中,由于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上述基膜上排列成一列,因此操作方便。而且,由于片状光学元件被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因此能得到充分稳定的保护。此外,由于通过将保护膜卷绕在上部辊子上,基膜卷绕在下部辊子上,形成可以取出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因此,片状光学元件的操作容易,便于片状光学元件的供给、加工、安装等应用,而且能够提供性能良好的片状光学元件利用机械。由于排列成一列,还有利于节省空间。
在上述第4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中,由于上述保护膜留有空白地覆盖着上述排成一列的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因此能够形成与上述基膜一起夹持着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
在上述第4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中,上述基膜与上述保护膜具有相同大小,能够形成通过夹层结构夹持着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
在上述第4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中,能够形成使上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具有光学方向性的结构。或者片状光学元件能够使用如下片状光学元件,即在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该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上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上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上述棱线互相平行的片状光学元件。
在上述第4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中,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上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上述基膜与上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所形成的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本发明的片状光学元件的使用方法,是在基膜上载置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该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上设置保护膜,而且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上述基膜上排列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和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
通过将上述保护膜卷绕在上部辊子上,将上述基膜卷绕在下部辊子上,来取出上述片状光学元件并提供给后面的工序,
通过这样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实现上述目的。这里的使用是指使用交货等之后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将片状光学元件取出等的供给、加工或者安装等。
在本发明中,由于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上述基膜上排列成一列,因此操作方便。而且,由于片状光学元件被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因此能得到充分稳定的保护。此外,由于通过将保护膜卷绕在上部辊子上,将基膜卷绕在下部辊子上,形成可以取出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因此,片状光学元件的操作容易,能够简便地实现片状光学元件的供给、加工、安装等应用,而且能够提供性能良好的片状光学元件利用机械。由于排列成一列,还有利于节省空间。
在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的使用方法中,由于上述保护膜留有空白地覆盖着上述排成一列的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因此能够形成与上述基膜一起夹持着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
在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的使用方法中,上述基膜与上述保护膜具有相同大小,能够形成通过夹层结构夹持着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
在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的使用方法中,能够形成上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具有光学方向性的结构。或者片状光学元件能够使用如下的片状光学元件,即在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该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上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上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上述棱线互相平行的片状光学元件。
在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的使用方法中,上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上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上述基膜与上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所形成的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本发明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是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该顺序层积,得到用于制造至少具有上述层积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搬运或存放;
对于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搬运或者存放的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
将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从搬运或者存放的位置状态旋转90°放置在基膜2上;
将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它的搬运或者存放位置状态放置在基膜2的随后的位置上;
或者
将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以它的搬运或者存放位置状态放置在基膜2上;
将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从搬运或者存放的位置状态旋转90°放置在基膜2的随后的位置上;
这样,使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垂直的位置关系按照该顺序放置在基膜上;
通过用保护膜覆盖至少放置了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的基膜,形成将上述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沿着膜的长度方向的位置顺序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本发明通过这样的制造方法实现上述目的。
这里所说的搬运是指放置在带状部件等上面进行输送,存放是指收存在盒子等之内,从中取出的情况。
按照本发明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能够简单地实现用于制造至少具有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该顺序层积的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
在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够采取如下结构的,即:
在上述基膜上的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随后的位置上,按照对应于层积的顺序顺次放置构成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的其它元件;
将上述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及上述其它元件按照该顺序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在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够采取如下结构,即:
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都是在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该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上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上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上述棱线互相平行;
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与上述棱镜的棱线方向相同的状态进行搬运或者存放。
在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够形成如下结构,即:
在上述基膜上的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随后的位置上,放置光扩散片、导光板、反射片中的全部或者至少其中的任何一个;
将上述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上述光扩散片、导光板、反射片中的全部或者至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按照该顺序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本发明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制造装置,是用于制造至少具有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该顺序层积的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
具有多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
所述各个片状部件载置装置是一种可以将拾取的片状部件从拾取的位置状态旋转任意角度载置在基膜上的结构;
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被拾取;
通过所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使在上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上拾取的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或者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旋转90°载置在基膜上;
这样,使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垂直的位置关系,沿着膜长度方向上的位置顺序被载置在基膜上,
本发明通过上述制造装置实现上述目的。
本发明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中,也能够形成如下结构,即,
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都是在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该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上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上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上述棱线互相平行;
在上述托架和保护膜之间夹持着以上述棱镜的棱线的方向垂直的形态层积的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如果按照本发明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能够简单地实现用于制造至少具有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该顺序层积的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
本发明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膜或者片状托架的所定位置上,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该顺序层积;
再用保护膜覆盖;
将上述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层积,再根据需要使其它元件按照所定的顺序层积,将这样的结构体夹持在托架和保护膜之间,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本发明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能够简单地实现用于制造至少具有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该顺序层积的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
在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中,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即:
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都是在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该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上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上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上述棱线互相平行;
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上述棱镜的棱线方向垂直的位置关系沿着膜的长度方向位置顺序载置在基膜上。
本发明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的制造装置,是用于制造至少具有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该顺序层积的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
具有多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
所述各个片状部件载置装置形成可以将拾取的片状元件从拾取的位置状态旋转任意角度载置在基膜上或者片状托架的所定位置上的结构;
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被拾取;
通过所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使在上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上拾取的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或者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旋转90°载置在基膜上;
使上述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层积并载置在基膜或者托架的所定位置上,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本发明通过上述制造装置实现上述目的。
如果按照本发明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能够简单地实现用于制造至少具有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该顺序层积的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而且能够实现自动化。
在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中,也能够采取如下结构,即:
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都是在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该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上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上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上述棱线互相平行
本发明的第3片状光学元件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膜的所定位置上,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该顺序层积;
再用保护膜覆盖;
这样,将以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地层积的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结构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本发明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实现上述目的。
如果按照本发明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能够简便地以自动化方式得到在基膜上直接层积片状光学元件、以及根据需要层积其它元件的结构的组装体。
本发明的第4片状光学元件制造方法,是在基膜的所定位置上,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该顺序层积;而且
各个片状光学元件是在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该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上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上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上述棱线互相平行;
其特征在于:
使上述棱镜的棱线垂直地层积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
再用保护膜覆盖;
这样,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层积形成的结构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本发明通过上述制造方法实现上述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能够简便地以自动化方式得到具有在基膜上直接层积具有上述棱镜的有效片状光学元件、以及根据需要层积其它元件构造的组装体。
而且,在特开平8-248209号公报中记载了可简化片状光学元件的捆包、搬运,而且实际包装时容易地进行正反面判断的光学元件包装体,但是其中没有记载关于光学方向性的问题,而且也没有记载关于包装体自身的组装、以及使用包装体的元件的加工、搭载情况的方便性问题,与本发明是显著不同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平面图;
图2是实施例1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实施例1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收存状态例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1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组装时的使用状态例的图;
图5是表示在实施例2中片状光学元件的组装图;
图6是表示组装自动化例子的图,是表示在制造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时使用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图;
图7是表示在实施例3中组装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图;
图8是表示现有技术的结构例子的图;
图9是表示现有技术组装体结构例子的平面图;
图10是表示现有技术组装体结构例子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4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剖面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4中片状光学元件的组装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4中所用的用于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组装的制造装置的局部图;
图14是实施例中所用的片状光学元件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P:光学元件组装体;1:片状光学元件;2:基膜;20:基膜的空白;3:保护膜;30:保护膜的空白;4:光源;5:反射片;6:导光板;7:扩散片;91,92:辊子;1a,1b光学方向性互不相同的片状光学元件;10:托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然,本发明并不受下面所述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是本发明具体应用于手持电话、便携式信息终端(称为PDA的装置等)、数字摄像机、便携式游戏机等的液晶画面的背景光系统中的片状光学元件的组装体的例子。这里,使用具有集光性和折射性的棱镜片作为片状光学元件。将作为本实施例中所用的片状光学元件的棱镜片的集光性和折射性设计成使光源的光均匀分布在液晶画面上,但是也可以根据其它式样,设计成在画面上形成各种光分布。参照图1至图4。
在本实施例中,组装制品在沿一定方向整齐排列的状态下,呈一种被夹在具有保护作用的片之间的状态。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使片状光学元件1在沿一定方向整齐排列的状态下(这里如图1所示整齐排成1列),用保护膜包装成袋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P将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1如上所述地在基膜2上排成一列,同时将所述成一列的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1呈带状并留有空白20地设置在该基膜2上。而且保护膜3留有空白30地覆盖着上述成一列的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1。即,由于是在保护膜3上通过空白30留有富裕的部分的状态下用保护膜3覆盖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因此容易去掉(剥离)保护膜3,取出片状光学元件1。去掉(剥离)基膜2时也是如此。
本实施例中的基膜2和保护膜3的长宽具有相同尺寸,用这样相同形状的片状基膜2和保护膜3夹持片状光学元件1,形成如三明治般的夹层形状。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由于用基膜2和保护膜3分别具有空白20、30地夹持片状光学元件,因此能够充分防止片状光学元件1超出范围,并防止外部异物等对片状光学元件1产生影响,确实地起到保护作用。
构成本实施例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P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是采用具有如下结构的棱镜片的元件。所述棱镜片通过采用如下结构,具有特定的光学方向性。
参照图14。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是在片状基体130的一个面(上面)上形成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131a、131b......,使上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132a、132b......朝向与片状基体130相反的一侧(图中的上侧),而且使对着所述棱线的面133与片状基体130形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在片状基体130上形成若干个这样的三角形剖面棱镜131a、131b......,形成棱镜片。
上述棱镜的棱线132a、132b......互相平行。形成所述棱镜131a、131b......的面位于与基膜2相反的一侧,即,通过使棱镜面位于图2中的上侧面,使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2上。
本实施例中所用的片状光学元件1具体结构如下。棱镜角度(棱镜131a、131b......的剖面三角形中形成棱线132a、132b......的角的角度)是90°。棱镜间距是50μm,即以在1mm内形成20个棱镜131a、131b......的比例形成若干个。片状基体130使用聚酯等透明树脂材料,各个棱镜131a、131b......由透明的聚丙烯树脂等光学特性优良的材料形成,即,在树脂制成的片状基体130上使透明树脂制成的棱镜131a、131b......成为一体的片状来形成片状光学元件1。片状基体130的厚度大约为120μm,含有棱镜131a、131b......时的厚度大约为150μm。
片状光学元件1的结构为:使从背面(片状基体130一侧)照明的光经过折射反射后,主要会聚在棱镜131a、131b......的棱线132a、132b......处。这样,在与三棱柱的棱线相垂直的方向上(图中的Y方向),光会聚在棱镜131a、131b......的棱线132a、132b......处,通过光被集中来控制光分布。结果,形成亮度被提高的结构。沿着三棱柱的棱线方向(图中的X方向)分布的光也被稍微会聚。
本实施例的片状光学元件1的亮度提高率设计为1.5。这里的亮度提高率是指与不使用片状光学元件情况下的亮度相比的比例,即由于使用本实施例中的片状光学元件1,亮度提高50%。
而且如后面所述,有将两个片状光学元件1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即棱镜131a、131b......的棱线132a、132b......互相垂直、重叠使用的情况。在这样垂直使用两个片状光学元件1的情况下,亮度提高率为2.0,即亮度提高率为2倍。
通过使用具有光学方向性的片状光学元件1,能够调整视野角。在本实施例中将上述片状光学元件1排列成上述各个棱镜131a、131b......的棱线132a、132b......的方向为沿着画面的上下方向的情况下,视野角可在水平方向±50°范围内调整。即,对于从画面的正对面、垂直于画面(法线方向上)看画面的情况下,在水平方向上从右边或者左边50°方向倾斜观看范围内,能够看清楚。
而且在垂直方向上视野角在±35°范围。而且这里的视野角是指对于从画面的正对面(法线方向上)看画面的情况下的亮度时,直到亮度减半的范围。
本实施例中的光学元件组装体P能够以如下形态搬运、收藏保存、交货。
图3(a)表示卷绕成线轴状、形成单列卷绕膜状的情况。
图3(b)表示以片状光学元件1、基膜2、保护膜3为一组,呈Z字形地折叠在一起的情况。
任何一种情况都能放置在盒子内保存,搬运和交货容易,收存便利。
图4表示使用本实施例中的光学元件组装体P,取出片状光学元件1,进行组装的情况下的使用状态的一个例子。在本实施例中,在光学元件组装体P的上部设置有卷绕保护膜3用的辊子91(图中的上部辊子91),在光学元件组装体P的下部设置有卷绕基膜2用的辊子92(图中的下部辊子92)。光学元件组装体P被保护膜3一侧的剥离辊93(图中的上部剥离辊93)和基膜2一侧的剥离辊94(图中的下部剥离辊94)夹持,并被插入93、94二者之间。在插入的同时,保护膜3被上部剥离辊93剥离,用上部辊子91卷绕,同时基膜2被下部剥离辊94剥离,用下部棍子92卷绕。
此时,由于基膜2和保护膜3相对于片状光学元件1分别具有空白20、30地保持着所述片状光学元件1,因此在去掉各个基膜2和保护膜3取出片状光学元件1时,只这些空白20、30部分有富裕,剥离就没有困难,因此去掉基膜2和保护膜3取出片状光学元件1的操作简单容易。
如上所述方式去掉基膜2和保护膜3取出片状光学元件1,以备使用。
这里,将得到的如图8所示结构的液晶照明结构用于加工。只是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片状光学元件1时,既可以是1片,也可以是两个光学方向性垂直的互相重叠的片。一般,光学方向性垂直的两个互相重叠片可提高亮度,有利于进行均匀照明,但是如本实施例中的使用方式,将光学方向性互相重合、具有聚光性的棱镜片作为片状光学元件1使用的情况下,根据用途一个片状光学元件1就够用的情况也很多。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片状光学元件和组装体的操作简便。而且可充分稳定地保护片状光学元件。能够简便地实现片状光学元件的供给、加工、安装等用途。由于是排列成一列,使用时还能有利于节省空间。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5和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如同利用图8所说明的一样,第1片状光学元件1a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1b按照上述顺序进行层积,得到至少具有上述层积而成的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
参照图5。
在本实施例中,片状光学元件1a、和与之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1b、以及其它构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P所需的扩散片7等相对于理应载置它们的基膜2的行进方向D1,在垂直方向D2上搬运,并在基膜2上,以片状光学元件1a、片状光学元件1b、以及其它片(扩散片7等)的顺序排列成一列。
在图中,在方向D2上搬运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a、片状光学元件1b、和作为其它片的扩散片7被排成3列搬运,但是也可以排成除1列之外的其它任意列数,根据情况,也可以改变每种片的列数。只要最终能够有序地载置在基膜2上就可以。
在本发明中,第1片状光学元件1a和上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1b是以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搬运或存放的,但是在本实施例中是以第1片状光学元件1a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1b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搬运的。
第1片状光学元件1a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1b都如图5中的纵线所表示出的模式那样,在所述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下搬运。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1a从搬运位置状态旋转90°放置在基膜2上。在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的随后的位置上,将第2片状光学元件1b以它的搬运位置状态放置在基膜2的随后的位置上,排成一列。
结果,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1 a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1b配置成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地设置在基膜2上。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第1片状光学元件1a以相对于搬运方向D2为纵向状态(即以D2方向为长度方向)下进行搬运,反之,第2片状光学元件1b以相对于搬运方向D2为横向状态(即以垂直于D2的方向为长度方向)下进行搬运,如上所述使其中一个(这里是片状光学元件1a)旋转90°放置,使基膜2上的两个片状光学元件1a、1b的长度方向一致。由于两个片状光学元件1a、1b的形状相同,通过使基膜2上的两个片状光学元件1a、1b以相同形状排列而得到的所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P将使后面的工序中易于进行片状光学元件1a、1b的组合。
在图示的实施例中,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1a从搬运位置状态旋转90°放置在基膜2上,将第2片状光学元件1b以它的搬运位置状态放置在基膜2的后面位置上,但是也可以反之。即,也可以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1a以搬运位置状态放置在基膜2上,将第2片状光学元件1b从搬运位置状态旋转90°放置在基膜2的后面位置上。根据情况、后续工序的便利程度或者用户的要求等选择旋转任何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根据相对于搬运方向D2的位置确定是否将随后的扩散片7旋转90°。
如上所述,得到片状光学元件1a、片状光学元件1b、作为其它片的扩散片7按照所述顺序排成1列地载置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P。
在使用所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P构成如图8所示的照明系统结构时,也可以按照所述顺序将并列成1列的各个元件重叠,从而能够实现简单方便的组装。例如防止片状光学元件1a、1b的面上产生伤痕等,降低外观不良的发生率。还能防止错误组装,性能稳定性好。组装速度也变得非常快。例如,如果实行机械化,能够以手工作业的数倍速度进行组装。还能够降低人工费,提高成本效益。
这里,对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片状光学元件1a、片状光学元件1b的光学方向性进行了说明。而且,这里使用的片状光学元件1a、片状光学元件1b都具有聚光性。
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是指光,特别是从光源发出的光,经过折射等之后传导到特定方向上,并且在这里,是指当进行聚光时的使光会聚的方向。
在光源是点光源(LED元件或者灯等)、线光源(荧光灯、线状LED元件)的情况下,为了使作为被照明部分的液晶画面等所有面被均匀照明,能够利用这样的光学方向性。由于光学方向性,即,光被会聚在哪个方向上好、光源位置、以什么样的光分布照明被照明部分最好等,提供的方向性是变化的,所以不能做一律规定。一般,希望整个画面均匀而且具有充分亮度地被照明,本实施例中也是提供这样的方向性。此外,也可以提供将光集中会聚在特别必要的部位,例如文字、画面部分,的方向性,也可以根据情况设计成把光会聚在画面的局部。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片状光学元件1a、片状光学元件1b的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的结构,是为了提高液晶画面的表面亮度。而且,为了能够从正面在一定角度范围(视野角)内充分看清楚画面。
如果具体说明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a、1b,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a、1b是具有如下结构的棱镜片。所述棱镜片通过以下结构,具有特定的光学方向性。
参照图14。本实施例中使用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a、1b,如符号1所示,是在片状基体130的一个面(上面)上形成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131a、131b......,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132a、132b......朝向与片状基体130相反的一侧(图中的上侧),而且使对着所述棱线的面133与片状基体130形成一体。在本实施例中,这样的三角形剖面棱镜131a、131b......在片状基体130上形成若干个,形成棱镜片。
上述棱镜的棱线132a、132b......互相平行。在图5中各个片状光学元件1a、1b上用纵线模式表示的是所述棱镜的棱线方向,如图5所示,基膜2上排列成棱镜的棱线方向互相垂直。特别是形成所述棱镜131a、131b......的面形成在与基膜2相反一侧,即棱镜面形成于上面,即图5中的纸面一侧,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载置在所述基膜2上。
所述片状光学元件的棱镜角度(棱镜131a、131b......的剖面三角形中棱线132a、132b......处形成的角度)是90°。棱镜间距是50μm,即以在1mm内形成20个棱镜131a、131b......的比例形成若干个。片状基体130使用聚酯等透明树脂材料,各个棱镜131a、131b......使用透明的聚丙烯树脂等光学特性优良的材料形成。即,在树脂制成的片状基体130上使透明树脂制成的棱镜131a、131b......成为一体片的状态,形成片状光学元件1。片状基体130的厚度大约为120μm,包括棱镜131a、131b......在内的厚度大约为150μm。
所述片状光学元件构成为从背面(片状基体130一侧)照明的光经过折射反射后,主要会聚在棱镜131a、131b......的棱线132a、132b......处。这样,在与三棱柱的棱线垂直的方向上(图中的Y方向),光被会聚在棱镜131a、131b......的棱线132a、132b......处,光被集中,控制光分布。结果,构成亮度提高的结构。沿着三棱柱的棱线方向(图中的X方向)光分布也被稍微会聚。
本实施例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的亮度提高率设计为1.5。这里的亮度提高率是与不使用光学元件情况下的亮度比较的比例,即由于使用1个本实施例中的片状光学元件,亮度提高50%。(示出光源使用LED的情况下)。而且本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具有这样的光学方向性的片状光学元件垂直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亮度。即,亮度提高率能够提高到2.0。而且与前面的实施例相同,能够调整视野角。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使两个如上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即便于使棱镜131a、131b......的棱线132a、132b......形成垂直重叠的结构,如同5所示,使棱镜131a、131b......的棱线132a、132b......互相垂直地将上述片状光学元件载置在基膜上。
下面参照图6,说明上述组装的自动化。
图6是用于本实施例中组装自动化的装置。图中,符号2是基膜。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基膜2从缠绕在供给辊子101上的布匹状的状态开始沿着箭头D3所示方向搬运,在搬运的过程中的带状平面状态下,顺次载置符号D表示的片、然后是符号C表示的片,再次是符号B表示的片,再次是符号A表示的片。这样,最终得到片A、B、C、D顺序排成一列载置在基膜2上的结构,在上面再装上保护膜3,在该状态下再缠绕在缠绕辊子102上,作为片组装成品进行保管或者交货。
片D存放在盒状的收存部103内,从这里拾起来,根据需要旋转,载置在基膜2上。
片C以载置在带子C上的状态供给。所述带子C从缠绕在供给辊子104上的布匹状的状态开始沿着与上述基膜2的前进方向D3垂直的方向D4靠近所述基膜2一方,在基膜2附近带子C上的片C被从所述带子C上拾起,根据需要旋转,载置在基膜2上。把片C移送到基膜2上之后,带子C的方向转弯,缠绕在缠绕辊子105上。图中的符号106是把带子C引导到缠绕辊子105一侧的辊子。
片B与上述片C以相同方式供给在基膜2上,图中载置片B的带子B以基膜2为中心向与上述带子C相反一侧搬运。这可以根据各个带子供给位置的条件确定。这里,可以看出构成为片B从基膜2的图中右侧供给,片C和片A从基膜2的左侧供给,即构成为带子交互从左右两侧供给。
片B以如上所述载置在带子B上的状态供给。所述带子B从缠绕在供给辊子107上的布匹状的状态开始沿着与上述基膜2的前进方向D3垂直的方向D5靠近所述基膜2一方(由于与片C的设置位置相反,搬运方向也相反),在基膜2附近带子B上的片B被从所述带子B上拾起,根据需要旋转,载置在基膜2上。把片B移送到基膜2上之后,带子B的方向转弯,缠绕在缠绕辊子108上。图中的符号109是把带子B引导到缠绕辊子108一侧的辊子。
片A在与上述片C相同方向上,与上述片C以相同方式供给在基膜2上。
即片A以载置在带子A上的状态供给。所述带子A从缠绕在供给辊子110上的布匹状的状态开始沿着与上述基膜2的前进方向D3垂直的方向D6靠近所述基膜2一方,在基膜2附近带子A上的片A被从所述带子A上拾起,根据需要旋转,载置在基膜2上。把片A移送到基膜2上之后,带子A的方向转弯,缠绕在缠绕辊子111上。图中的符号112是把带子A引导到缠绕辊子111一侧的辊子。
各个片A~D的拾取使用适当的装置就可以,例如可以采用通过真空吸盘拾取。拾取的各个片A~D根据需要旋转必要的角度(该例子中设定旋转90°,但是也可以设定旋转其它任意角度)的实现,这里可以使用各种机械手机构实现。
图中符号113是监视带子A上的片A的摄像装置,可以使用CCD。符号114同样是监视带子B上的片B的摄像装置,符号115同样是监视带子C上的片C的摄像装置,分别可以使用CCD。这些摄像装置113~115监视各个带子A~C上的片A~C,如果是不良产品,能够去掉。而且,能够去掉载置状态不适当的片(倾斜,在后面加工中存在障碍等),或者在适当载置状态下发出变换指令,使之能够使用。
如果对应图5中的图示进行说明,图5中的扩散片7构成图6中的片C,图5中的背面一侧的片状光学元件1b构成图6中的片B,图5中的表面一侧的片状光学元件1a构成图6中的片A,使用图6中的装置能够得到使图5中的光学元件组装体自动化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如同前面利用图5进行说明的一样,由于片状光学元件1a和扩散片7旋转90°、片状光学元件1b没有旋转地载置在基膜2上,因此在图6的装置中,组合成拾取片A和片C之后旋转90°载置在基膜2上,片B不旋转,以搬运的原来状态载置在基膜2上,得到如图5所示的光学元件组装体。
图6中的片D,图8中说明的导光板6可以构成所述片D。通过这样的组合,利用图6的装置能够得到由表面一侧的片状光学元件1a(图6中的片A)、背面一侧的片状光学元件1b(图6中的片B)、扩散层片7(图6中的片C)、导光板(图6中的片D)构成的组装完成品。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实施例所得到的效果之外,还具有达到有效自动化的效果。
实施例3
下面参照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3。
在该实施例中,如同利用图8所说明的一样,第1片状光学元件1a(表面一侧)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1b(背面一侧)按照该顺序层积,制成用于得到至少具有上述层积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的组装体。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按照该顺序层积扩散片7、导光板6、反射片5,制成能够得到如图8所示的照明系统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参照图7。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具有若干个凹陷部构成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收存部10a~10e的托架10,所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收存部10a~10e中顺次收存片状光学元件1a、与之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1b、以及其它片状光学元件(扩散片7、导光板6、反射片5),构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P。
首先,作为第1片状光学元件1a(表面一侧)的棱镜片被放入托架10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收存部。该状态以符号10a的收存部表示。然后,在作为第1片状光学元件1a(表面一侧)的棱镜片收存在收存部中之后,放入作为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1a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1b(背面一侧)的棱镜片。这样,在收存部得到第1片状光学元件1a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1b层积的结构。该状态以符号10b的收存部表示。
然后,再将扩散层7放入这样地层积了第1片状光学元件1a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1b的收存部。这样,在收存部得到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第2片状光学元件1b和扩散层7层积的结构。该状态以符号10c的收存部表示。
然后,再将导光板6放入这样地层积了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第2片状光学元件1b和扩散层7的收存部。这样,在收存部得到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第2片状光学元件1b、扩散层7和导光板6的层积结构。该状态以符号10d的收存部表示。
然后,再将反射片5放入这样地层积了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第2片状光学元件1b、扩散层7和导光板6的收存部。这样,在收存部得到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第2片状光学元件1b、扩散层7、导光板6和反射片5的层积结构。该状态以符号10e的收存部表示。由于在该状态下完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P,最后封装保护用的膜3,作为完成品进行保管、或者交货。符号8表示供给保护用膜的供给辊子。
在图7中,虽然为了便于说明,分别用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收存部10a~10e将收存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的状态(10a)、在上面进一步层积第2片状光学元件1b的状态(10b)、在上面进一步层积扩散层7的状态(10c)、在上面进一步层积导光板6的状态(10d)、在上面进一步层积反射片5的状态(10e)分别图示,当然,在完成品中,各个部件1 a、1b、7、6、5层积,各个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收存部10a~10e各自完成。
在形成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P时,与实施例2相同,能够以如下结构实施,拾取第1片状光学元件1a并旋转90°后收存,第2片状光学元件1b不旋转进行收存,扩散片7旋转90°后收存,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第2片状光学元件1b,与实施例2中使用的相同,可以采用参照图14说明的具有棱镜的片状光学元件实施。
而且,上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P能够使用图6所示的装置进行自动化组装。在这种情况下,代替图6中的基膜2的具有若干个凹陷部作为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收存部的托架10当然也同样制成带状使用,形成顺次在各个凹陷部(收存部)内层积的片。
此时,在图6中进一步增加载置着片E的结构部分,片E作为反射片5、片D作为导光板6、片C作为扩散层7、片B作为第2片状光学元件1b、片A作为第1片状光学元件1a,通过将这些片按照顺序顺次层积在各个凹陷部(收存部)内,能够得到如图7所示的组装体。
在如上所述的实施例中,除了上述各个实施例中得到的效果之外,还具有能实现有效自动化的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中,使用图6所示的装置,在基膜2上直接得到如图7所示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第2片状光学元件1b、扩散层7、导光板6和反射片5层积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以在基膜2上直接层积片状光学元件1a、1b、扩散层7、导光板6和反射片5的结构代替图7的托架10,进行保管或者提供收存品。
此时,搬运图6中的基膜2,在所述基膜2上顺次层积上述各个构成部件,按照反射片5、导光板6、扩散层7、片状光学元件1b、片状光学元件1a的顺序层积,得到组装体。即,首先把反射片5载置在基膜2上,然后在所述反射片5上层积载置导光板6,然后在所述导光板6上层积载置扩散层7,然后在所述扩散层7上层积载置片状光学元件1b,然后在所述片状光学元件1b层积载置片状光学元件1a,得到组装体。
在本实施例中,与图7的托架10不同,由于没有所谓构成收存部10a~10e的凹陷部,在层积各个部件时,存在产生位置偏移的可能性。因此,本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设计有各个部件之间的接合部。在图11所示的结构中,在反射面5的上面(图11中的上面,片状光学元件1a一侧的面)上设计有接合部5G,通过该接合部5G,能够确定随后的导光板6和该反射片5接合位置。而且,在扩散层7的下面设计有接合部7G,通过该接合部7G,能够确定随后的导光板6和该扩散片7的接合位置。而且,在片状光学元件1a的下面设计有接合部1G,通过该接合部1G,能够确定随后的片状光学元件1b和该片状光学元件1a接合位置。在图11所示结构的例子中,如图所示,在各个部件的侧边缘部分(即1边处)设计有各个接合部1G、5G、7G,但是也可以采用局部设计,或者全周设计、设计成コ字状、设计在相对的两边上。而且构成这样的接合部的材料,本例中使用简便的两面胶带。
在图11所示的结构中,之所以在间隔部件上设计上述接合部1G、5G、7G,是因为只要两个部件上有一个接合部,就能够实现所有部件的接合定位。或者,如也可以图12所示,形成为反射片5、扩散层7、片状光学元件1b、片状光学元件1a上分别设有接合部5G、7G、1Gb、1Ga等的结构,接合部的结构是任意的。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在基膜2上载置反射片5时,为了防止所述反射片5在基膜2上的位置偏移,应使基膜2的载置面具有微粘接性。
图12是对应于用于说明实施例3的图7的图,由于各个部件相对于基膜2的搬运位置状态与图3相同,所以,能够在片状光学元件1a、扩散片7、反射片5旋转90°后载置,片状光学元件1b以搬运状态(搬运的原始状态)载置的情况下,组装成组装体。(反之也可以形成为片状光学元件1a、扩散片7和反射片5以搬运状态载置,片状光学元件1b旋转90°之后载置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分别将作为搬运到基膜2上的各个部件的片状光学元件1a、片状光学元件1b、扩散层7、反射片5上微粘接着表面保护膜S来进行覆盖,以进行保护。图13中表示的是,以片B(对应的片状光学元件1b)为例,将它载置在带子B上,然后在受到表面保护膜S保护的状态下向基膜2的方向搬运,在搬运到基膜2之前将所述保护膜S剥离的情况。即符号121所示的剥离用膜供给到载置片B的带子B上,以粘着并剥离微粘接着表面的保护膜S,如图120所示所述保护膜S与剥离用膜一起卷起。这样,去掉保护膜,能够变成片B载置在基膜2上的状态。此外,图13中的符号与图6中的符号对应,而且这样的表面保护膜S也可以用于实施例2和实施例3中搬运各个部件的情况下。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第1片状光学元件1a、第2片状光学元件1b如同实施例2、实施例3中使用的一样,可以采用参照图14说明的具有棱镜的片状光学元件实施。
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方便地得到在基膜2上直接层积片状光学元件1a、1b、扩散片7、导光板6、反射片5而构成的组装体。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了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片状光学元件的使用方法、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以及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使片状光学元件操作容易,便于收存和供给,而且,片状光学元件的拾取等操作方便,因此加工组装容易,能够容易地实现自动化,能够有利于利用空间进行组装。

Claims (45)

1.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通过在基膜上支持着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上设有保护膜而形成,其特征是:
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
各个片状光学元件是具有光学方向性的光学元件;
所述保护膜留有空白地覆盖在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的整个上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
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上,使所述棱镜的形成面位于所述基膜相反一侧。
3.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是在所述基膜上载置了若干个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而形成的,其特征是:
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
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上,使所述棱镜的形成面位于所述基膜相反一侧。
4.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通过在基膜上载置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且在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上设置保护膜构成,其特征是:
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
所述基膜形成为留有空白地载置着所述排成一列的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的带状;
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是具有光学方向性的光学元件;
所述保护膜通过留有空白地覆盖所述排成一列的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与所述基膜同时夹持着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
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上,使所述棱镜的形成面位于所述基膜相反一侧。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
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具有相同大小,以夹层构造夹持着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
7.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通过在所述基膜上载置若干个所述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上设置保护膜而构成,其特征是:具有如下结构,即
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
通过将所述保护膜卷绕在上部辊子上,将所述基膜卷绕在下部辊子上,可以取出所述片状光学元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保护膜通过留有空白地覆盖所述排成一列的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与所述基膜一起夹持着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具有相同大小,以夹层构造夹持着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
10.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具有光学方向性。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具有光学方向性。
12.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上,使所述棱镜的形成面位于所述基膜相反一侧。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上,使所述棱镜的形成面位于所述基膜相反一侧。
14.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上,使所述棱镜的形成面位于所述基膜相反一侧。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上,使所述棱镜的形成面位于所述基膜相反一侧。
16.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18.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19.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21.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对于在基膜上载置了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上设置了保护膜,而且形成了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和所述保护膜之间的结构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
通过将所述保护膜卷绕在上部辊子上,所述基膜卷绕在下部辊子上,来取出所述片状光学元件并应用于随后的工序。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保护膜留有空白地覆盖着所述排成一列的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并与所述基膜一起夹持着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
23.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具有相同大小,以夹层构造夹持着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
24.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具有光学方向性。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具有光学方向性。
26.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上,使所述棱镜的形成面位于所述基膜相反一侧。
27.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上,使所述棱镜的形成面位于所述基膜相反一侧。
28.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这样的各个片状光学元件被载置支持在所述基膜上,使所述棱镜的形成面位于所述基膜相反一侧。
29.如权利要求21或22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30.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31.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32.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33.如权利要求27或28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使用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若干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基膜上排成一列,被夹持在所述基膜与所述保护膜之间,形成将这样的结构体卷绕在卷轴上的结构,或者将各片状光学元件逐个折叠形成Z字型折叠结构。
34.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是通过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所述顺序层积,得到用于制造至少具有所述层积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其特征是:
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搬运或存放;
对于以所述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搬运或者存放的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
将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由搬运或者存放的位置状态旋转90°放置在基膜2上;
将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搬运或者存放位置状态放置在基膜2上的随后的位置上;
或者,
将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以搬运或者存放位置状态放置在基膜2上;
将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由搬运或者存放的位置状态旋转90°放置在基膜2上的随后位置上;
这样,使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垂直的位置关系按照所述顺序被载置在基膜上;
通过用保护膜覆盖至少放置了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的基膜,形成将所述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沿着膜的长度方向的位置顺序夹持在所述基膜和所述保护膜之间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都是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所述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
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与所述棱镜的棱线方向相同的状态进行搬运或者存放。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在所述基膜的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随后的位置上,按照与层积相对应的顺序,依次载置其它用于构成所述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元件;
将所述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及所述其它元件按照所述顺序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构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在所述基膜的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随后的位置上,载置光扩散片、导光板、反射片中的全部或者至少其中的任何一个;
将所述光学方向性互相垂直的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所述光扩散片、导光板、反射片中的全部或者至少其中的任何一个,按照所述顺序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构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38.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用于制造至少具有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所述顺序层积的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其特征是:
具有若干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
所述各个片状部件载置装置是一种可以将拾取的片状元件由拾取的位置状态旋转任意角度载置在基膜上的结构;
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被拾取;
通过所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使在所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上拾取的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或者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中的任何一个被旋转90°载置在基膜上;
使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垂直的位置关系沿着膜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依次载置在基膜上。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都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
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与所述棱镜的棱线方向垂直的位置关系依次载置在沿着膜的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上。
40.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通过在膜或者片状托架的所定位置上,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所述顺序层积;
然后用保护膜覆盖;
在所述托架和所述保护膜之间夹持着以所述棱镜的棱线的方向互相垂直的形态层积的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41.如权利要求40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都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
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与所述棱镜的棱线方向垂直的形态层积形成的结构体被夹持在所述托架和基膜之间。
42.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用于制造至少具有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所述顺序层积的结构部分的片状光学元件组合体,其特征是:
具有若干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
所述各个片状部件载置装置是一种可以将拾取的片状元件由拾取的位置状态旋转任意角度载置在基膜上或片状托架上的结构;
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相同的状态被拾取;
通过所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使在所述片状部件载置装置上拾取的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或者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中的任何一个旋转90°载置在基膜上;
使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以光学方向性垂直的位置关系沿着膜长度方向上的位置依次载置在基膜上。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都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
44.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在基膜的所定位置上,通过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与该第1片状光学元件的光学方向性垂直的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所述顺序层积;
再用保护膜覆盖;
在上述基膜和保护膜之间夹持着以上述棱镜的棱线的方向互相垂直的形态层积的上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的结构,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45.一种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在基膜的所定位置上,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按照所述顺序层积;同时
由于所述各个片状光学元件,在所述片状基体的一个面上,形成了若干个剖面为三角形的棱镜,其结构是:使所述三角形一个顶点处的相应棱线朝向与所述片状基体相反的一侧,同时,使所述三角形的棱镜的与所述棱线相对的面与所述片状基体形成一体,而且所述若干个棱镜的所述棱线互相平行;
因此通过使所述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所述第2片状光学元件与所述棱镜的棱线垂直地进行层积;
再用保护膜覆盖;
将第1片状光学元件和第2片状光学元件层积形成的结构夹持在基膜和保护膜之间,形成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
CNB031071376A 2002-12-02 2003-03-07 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及片状光学元件用法、制法和制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704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349459A JP4424904B2 (ja) 2002-12-02 2002-12-02 シート状光学要素パッケージ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2349459 2002-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04768A true CN1504768A (zh) 2004-06-16
CN100367048C CN100367048C (zh) 2008-02-06

Family

ID=32463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7137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67048C (zh) 2002-12-02 2003-03-07 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及片状光学元件用法、制法和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7085061B2 (zh)
EP (1) EP1571466A1 (zh)
JP (1) JP4424904B2 (zh)
KR (1) KR20040048293A (zh)
CN (1) CN100367048C (zh)
AU (1) AU2003284507A1 (zh)
TW (1) TWI301113B (zh)
WO (1) WO2004051324A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5688B (zh) * 2004-11-27 2010-04-07 莱卡地球系统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平凸或平凹透镜及连接到其上的偏转构件的望远镜或泛焦望远镜
CN104071452A (zh) * 2013-04-22 2014-10-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产品包装及其包装方法
CN105564707A (zh) * 2015-12-24 2016-05-1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丝印滤光片的包装工具及使用方法
CN111017352A (zh) * 2019-12-25 2020-04-17 黄静 一种复合膜及利用其去除离心膜的方法
CN113291620A (zh) * 2021-05-25 2021-08-24 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镀镍金属片包装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15936B2 (ja) * 2004-08-30 2011-01-19 日本電波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型の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EP1932131A4 (en) * 2005-09-12 2009-12-23 Fujifilm Corp DEVICES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ICAL SHEET FOR A DISPLAY
JP2007078882A (ja) * 2005-09-12 2007-03-29 Fujifilm Corp ディスプレイ用光学シート
US20100165466A1 (en) * 2005-12-01 2010-07-01 Fujifilm Corporation Optical sheet for display,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EP1969578A4 (en) * 2005-12-01 2010-05-05 Fujifilm Corp OPTICAL SHEET FOR DISPLAY AND REL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070154681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Hsin-Chin Lee Optical film delivery unit
US7486854B2 (en) 2006-01-24 2009-02-03 Uni-Pixel Displays, Inc. Optical microstructures for light extraction and control
US8590271B2 (en) * 2006-04-13 2013-11-26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Multi-wall structural components having enhanced radiatransmission capability
US7992361B2 (en) * 2006-04-13 2011-08-09 Sabic Innovative Plastics Ip B.V. Polymer panel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JP4175433B2 (ja) * 2007-02-09 2008-1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包装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WO2008099834A1 (ja) * 2007-02-13 2010-05-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パッケージ体、光学シートユニット、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JP4148299B1 (ja) * 2007-02-13 2008-09-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包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照明装置、ならびに表示装置
JP2008261961A (ja) * 2007-04-10 2008-10-30 Sony Corp 光学素子包装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251225B2 (ja) * 2007-04-10 2009-04-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包括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261959A (ja) * 2007-04-10 2008-10-30 Sony Corp 光学素子包括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090034268A1 (en) * 2007-08-01 2009-02-05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management assembly
TWI483037B (zh) * 2007-09-07 2015-05-01 Innolux Corp 光學膜片自動組裝系統及光學膜片自動組裝方法
JP2009076405A (ja) * 2007-09-21 2009-04-09 Sony Corp 光学素子包装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175431B1 (ja) * 2007-09-21 2008-11-05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素子包装体、バックライト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4135118B1 (ja) * 2007-09-21 2008-08-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63150A (ja) * 2008-01-09 2009-07-23 Sharp Corp 光学シート積層体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の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で得られる光学シート積層体および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および光学シート積層装置
JP2009300801A (ja) * 2008-06-13 2009-12-24 Sony Corp 光学包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バックライト、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AU2009333311B2 (en) * 2008-12-31 2016-03-03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ing ophthalmic lenses
RU2494202C2 (ru) * 2009-03-31 2013-09-27 Андрей Виленович Любомирский Облицовочная панель (варианты)
RU2494201C2 (ru) * 2009-03-31 2013-09-27 Андрей Виленович Любомирский Облицовочная панель (варианты)
CN103472509B (zh) * 2012-06-08 2016-03-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膜材
JP5943354B2 (ja) * 2013-07-23 2016-07-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表示デバイスの生産システム
CN105290749A (zh) * 2015-11-04 2016-02-0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组装贴合设备
KR102013422B1 (ko) * 2018-12-05 2019-08-22 주식회사 성신테크 메탈 시트 소켓 삽입 장치
JP2022121890A (ja) * 2021-02-09 2022-08-2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部材用粘着テー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432B2 (ja) * 1978-03-27 1985-01-08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部分着色金属化粧板
US5234105A (en) * 1990-02-22 1993-08-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ackages for circuit boards for preventing oxidation thereof
US5764315A (en) * 1992-01-27 1998-06-09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Light adjusting sheet for a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a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heet
CA2088113C (en) * 1992-01-27 1999-03-30 Tomohiro Yokota Light adjusting sheet for a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a planar lighting devic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heet
JP2723414B2 (ja) * 1992-01-27 1998-03-09 積水化学工業 株式会社 面状発光装置
US5552907A (en) * 1992-01-27 1996-09-03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Light adjusting sheet having a sinusoidal surface and a non-optically flat surface and useable with an LCD
CN1151022A (zh) * 1995-11-18 1997-06-04 施帕发斯国际有限公司 制造具有特殊反射性能的光学部件的方法以及由此制得的光学部件
JPH1179235A (ja) * 1997-09-02 1999-03-23 Shin Etsu Polymer Co Ltd 粘着シート包装体
JP3048826U (ja) * 1997-11-13 1998-05-29 パウダ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脱酸素剤複合連続包装体
JP2000180613A (ja) * 2000-01-31 2000-06-30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
JP2001287868A (ja) 2000-04-06 2001-10-16 Toshiba Corp シート剥離装置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板部材供給システム
JP2002082388A (ja) 2000-09-08 2002-03-22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透過型スクリーンの製造方法
JP4306940B2 (ja) 2000-09-19 2009-08-0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製造用円筒形状型の洗浄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65688B (zh) * 2004-11-27 2010-04-07 莱卡地球系统公开股份有限公司 包括平凸或平凹透镜及连接到其上的偏转构件的望远镜或泛焦望远镜
CN104071452A (zh) * 2013-04-22 2014-10-01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型产品包装及其包装方法
CN105564707A (zh) * 2015-12-24 2016-05-11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丝印滤光片的包装工具及使用方法
CN111017352A (zh) * 2019-12-25 2020-04-17 黄静 一种复合膜及利用其去除离心膜的方法
CN113291620A (zh) * 2021-05-25 2021-08-24 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镀镍金属片包装方法
CN113291620B (zh) * 2021-05-25 2022-11-15 成都宏明双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镀镍金属片包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571466A1 (en) 2005-09-07
TWI301113B (en) 2008-09-21
TW200409719A (en) 2004-06-16
JP2004184572A (ja) 2004-07-02
WO2004051324A1 (ja) 2004-06-17
JP4424904B2 (ja) 2010-03-03
US7085061B2 (en) 2006-08-01
CN100367048C (zh) 2008-02-06
KR20040048293A (ko) 2004-06-07
AU2003284507A1 (en) 2004-06-23
US20040257659A1 (en) 2004-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504768A (zh) 片状光学元件组装体及片状光学元件用法、制法和制造装置
CN1204442C (zh) 前置光源、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及便携式信息终端
CN1292296C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设备
CN1282015C (zh) 照明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598018Y (zh) 滤色片基板、液晶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92341C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和反射式彩色液晶显示装置
CN101055325A (zh) 光学片、背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672092A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837920A (zh) 图像显示设备和使用该设备的便携式终端设备
CN1664695A (zh) 选择性反射
CN1836175A (zh) 亮度增强制品
CN1624543A (zh) 棱镜板、光照装置、面发光装置以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940610A (zh) 光学器件与图像显示设备
CN1782818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291253C (zh) 光波导、光源装置、显示装置和配有它们的信息终端
CN1397827A (zh) 光导板、其制造方法及具有此光导板的液晶显示装置
CN1957284A (zh) 头部佩戴型图像显示装置
CN1450377A (zh) 投影透镜、投影透镜制造方法和装有该投影透镜的投影仪
CN1710486A (zh) 投影型显示装置
CN1491176A (zh) 卷轴构件及薄膜卷绕方法
CN1356581A (zh) 发光器件、含有此发光器件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881031A (zh) 背光组件、具有它的显示设备及其方法
CN1882029A (zh) 光照射装置,使用其的图像读取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904698A (zh) 偏振补偿膜和具有其的显示面板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501101A (zh) 正交二向色棱镜及使用正交二向色棱镜的反射型液晶投影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3M CREATION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INWA KK

Effective date: 200703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302

Address after: American Minnesota

Applicant after: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Applicant before: Shinwa K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06

Termination date: 2010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