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6874A - 电动渔线轮 - Google Patents

电动渔线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66874A
CN1466874A CNA031370357A CN03137035A CN1466874A CN 1466874 A CN1466874 A CN 1466874A CN A031370357 A CNA031370357 A CN A031370357A CN 03137035 A CN03137035 A CN 03137035A CN 1466874 A CN1466874 A CN 14668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tycycle
reel
tension force
spool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031370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82070C (zh
Inventor
栗山博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466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66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8207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8207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7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moto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91/00Lines
    • A01K91/20Line length or depth measu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动渔线轮,在为了使张力一定而进行控制的电动渔线轮中,抑制颤音和消耗电力的增加。这种电动渔线轮是安装在钓竿上的渔线轮,具有渔线轮本体、卷轴、马达、变更开关、PWM驱动回路、张力数据存储区和渔线轮控制部。变更开关是用来将张力设定为多等级的开关。PWM驱动回路利用占空比变化的脉冲幅变调信号驱动马达。在张力数据存储区内根据各等级张力的相应于线卷径存储有占空比的数据。渔线轮控制部从水深显示用的数据算出线卷径,由算出的线卷径和设定的张力级数从张力数据记忆区读取占空比的数据,开环控制PWM驱动回路。

Description

电动渔线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渔线轮,特别涉及安装固定在钓竿上利用马达卷取钓线的电动渔线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利用马达转动收线时的卷轴的电动渔线轮经常用在例如从船上钓在50米以上的水深来回游动的鱼的时候。这种电动渔线轮具有渔线轮本体、安装固定在渔线轮本体上的卷轴、转动卷轴的把手和使卷轴沿收线的方向回转的马达。渔线轮本体上面安装固定有设有显示水深等的显示器和进行各种输入等的开关的操作板。
众所周知,在这种电动渔线轮中,现有技术是将钓线的张力,而不是收线速度,预先设定成若干个等级,在设定的任一等级维持张力一定。张力一般对应于收线转矩变化,但是线卷直径不同,即使收线转矩一定,张力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现有技术是对应于线卷直径修正收线转矩来维持张力一定。这样,通过保持作用于钓线的张力一定,可以防止由张力设定和鱼种产生的钓线断或切口的现象。
现在,为了维持张力一定,测定对应于张力的电流值并把该值设定为各等级的目标值。具体来讲,在钓线的前端安装张力测定装置,根据既定张力使电流流过马达,对应于在卷轴的线卷体部的体径和最大线卷径,测定马达使卷轴停止回转前流过马达的电流值。另外,根据对应于体径部和最大线卷径的电流值分别算出它们之间的相应线卷径的电流值,求各等级的电流值,以求得的电流值作为目标值,为了使电流值的检测结果成为目标值进行闭环控制,维持张力一定。在这种控制中,检测的模拟电流值变成了数字值,实现了模拟/数字转换。
在上述现有的电动渔线轮中,为了维持张力一定,根据对应于体径部和最大线卷径的电流值分别算出对应于它们之间的线卷径的电流值,求各等级的电流值,以求得的电流值作为目标值,为了使电流值的检测结果成为目标值进行闭环控制。但是,如果由闭环控制使检测的电流值接近目标电流值进行控制,模拟/数字转换后的数字值会不稳定,从而有可能会发生颤音,同时颤音还可能引起消耗电力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为,在使张力一定控制的电动渔线轮中,抑制颤音且抑制消耗电力的增加。
技术方案1的电动渔线轮是安装在钓竿上的渔线轮,具有渔线轮本体、电动马达、马达驱动部、占空比设定机构、张力选择操作机构、线卷径检测机构、占空比修正机构和马达控制机构。渔线轮本体安装固定在钓竿上。卷轴用于卷线,以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在渔线轮本体上。电动马达可以在收线的方向上回转驱动卷轴。马达驱动部以占空比变化的脉冲幅调制信号驱动电动马达。占空比设定机构可以对应作用于卷在卷轴上钓线的多个等级的张力设定多个等级的占空比。张力选择操作机构是用来从多个等级的任一个中选择操作张力用的机构。线卷径检测机构用来检测卷绕在卷轴上钓线的线卷径。占空比修正机构根据线卷径检测机构检测的线卷径对对应于选中的张力的占空比进行修正。马达控制机构利用由占空比修正机构修正过的占空比来控制马达驱动部。
在这种电动渔线轮中,如果由张力选择操作机构选中多个等级的任一张力,选中等级的张力占空比就被设定,以该占空比控制马达驱动部。线卷径一发生变化,根据检测出的线卷径来修正占空比,以修正后的占空比对马达驱动部进行控制。这里,并不是在控制马达驱动部时检测电流值并控制使其成为目标的电流值,而是设定占空比进行利用该占空比控制的开环控制,因此,控制中占空比不会上下变动,占空比只是对应于线卷径相应逐渐增长。所以,可以抑制张力一定控制时的卷轴回转速度的上下变动,可以抑制颤音,抑制消耗电力的增加。而且,没有必要用例如转矩来检测当前的张力,因此,控制系统的构成变得简单。
技术方案2的电动渔线轮,在技术方案1记载的渔线轮的基础上,占空比设定机构具有存储占空比的占空比存储机构,该占空比对应于多个等级的各张力且相应于多个线卷径,占空比修正机构对应于由张力选择机构选中的张力和由线卷径检测机构检测的线卷径读取存储于占空比存储机构的占空比。这种情况下,只靠读取预先存储于存储机构的数据就可以修正占空比,因此,控制变得简单。
技术方案3的电动渔线轮,在技术方案2记载的渔线轮的基础上,在占空比存储机构中存储有占空比,该占空比是在分别将多个等级的张力作用于卷轴时,通过测定卷轴停止回转前相应于卷轴体径和最大线卷径的占空比而得到的对应于多个线卷径的占空比。这种情况下,利用实际测定的相应卷轴体径和最大线卷径中的占空比得到各线卷径的数据,因此,可以较高精度地使张力一定。
如技术方案1至3的任意一项记载的电动渔线轮,技术方案4的电动渔线轮,在技术方案1至3的任意一项技术方案记载的渔线轮中,线卷径检测机构具有:检测卷轴回转位置数据的回转位置数据检测机构,基于检测的回转位置数据算出从上述卷轴放出或卷绕在卷轴上的钓线的长度的线长算出机构,和基于算出的线长、卷绕在卷轴上的钓线全长和卷轴体径算出卷有钓线的上述卷轴的线卷径的线卷径算出机构。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基于卷轴回转位置数据算出的钓线长度,即利用用于显示钓钩组件(钓钩、钓坠等)水深的数据简单地算出线卷径,线卷径的检测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渔线轮的平面图。
图2是该电动渔线轮的显示部周围的平面图。
图3是该电动渔线轮的控制块图。
图4是表示存储部的存储内容的图。
图5是表示卷轴转数和卷轴每转一周的线长关系的图。
图6是表示该电动渔线轮的主程序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键处理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学习处理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速度增加处理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张力增加处理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线卷直径计算处理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速度减少处理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张力减少处理子程序的流程图。
图14是表示各动作模式处理子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动渔线轮主要包括:安装在钓竿R上的渔线轮本体1、配置在渔线轮本体1一侧的卷轴回转用的把手2和配置在把手2的渔线轮本体1侧的张力调整用星状张力调节器3。
渔线轮本体1具有框架7和左右侧盖9a、9b,其中,框架7由左右一对的侧板7a、7b和连接这对侧板的多个连接部件8构成,左右侧盖9a、9b覆盖框架7左右。在把手2侧(图1右侧)的侧盖9b上以自由回转的方式支承着把手2的回转轴。在后部的连接部件8上设有用于连接外部电源连接用的电源线的连接线19。
渔线轮本体1的内部以自由回转的方式支承有连接把手2的卷轴10。卷轴10的内部配置有沿收线方向回转驱动卷轴10的直流驱动马达12。另外,渔线轮本体1的把手2侧侧面上配置有把手2和离合器的操作杆11,操作杆11开关马达12和卷轴10的驱动传动。闭合这个离合器,可以在由钓钩组件自重而进行的放线中,停止放线动作。
渔线轮本体1的上部固定有计数箱4。计数箱4配置在渔线轮本体1的上部,上表面形成有显示窗20。由用于以从水面和水底两个基准显示钓钩组件水深和鱼层位置等的液晶显示器构成的显示部5对着计数箱4的上部,显示部5的周围设有操作键部6。
如图2所示,显示部5具有配置于中央的4位7区段显示的水深显示区域5a、配置于其下方的3位的距水底水深显示区域5b、配置于水深显示区域5a的图2右侧的速度级数显示区域5c和配置于水深显示区域5a的图2右下部的张力级数显示区域5d。速度级数显示区域5c用五等级的区段图形显示由操作键部6操作的当前的速度。张力级数显示区域5d用1-5五个等级的数字显示由操作键部6操作的当前的张力。另外,水深显示区域5a的上方显示有表示显示模式的“从水底”的文字。另外,也显示有表示速度模式和张力模式的控制模式的“速度·张力”的文字的任一项。进而,还可以显示“学习”、“指定”、“预卷”、“放线停止”、“归零设置”五种文字。在水深显示模式处于从水底部模式时显示为“从水底”的文字。所谓从水底部的模式是指以水底为基准显示钓钩组件水深的模式。另外,通常以水面基准(从水面的模式)显示钓钩组件水深。另外,“学习”-“预卷”的文字显示卷线模式种类,如果从所有模式中选择其一,则显示选中的卷线模式文字。
操作键部6具有在显示部5的图1右侧上下并排配置的变更开关SK、马达开关PW、左侧上下并排配置的马达模式开关VT、用于切换卷线模式的卷线模式开关MD和用来设定水底和鱼层的存储开关TB。
马达开关PW是用来开关马达12用的开关,打开马达开关PW时,马达开关PW变成可以使马达12连续收线回转的开关。
变更开关SK是用来增减被驱动的马达12的速度或转矩的开关,具有上下两个开关。按这个变更开关SK的上开关SK1,速度和张力会增加,按下开关SK2,减少。
马达模式开关VT是用来将控制马达12的模式切换成张力控制的张力模式和速度控制的速度模式的开关,每压一次开关,控制模式切换一次。另外,在初始设定中,将控制模式设定为速度模式。
卷线模式键MD是用来设定3种卷线模式的开关,例如,按一回它,就设定为学习模式,连续按两回,就设定为指定模式,连续按三回就设定为预卷模式,这样分别设定为3种卷线模式。这里,学习模式是将线径和长度未知的钓线卷到卷轴10时使用的卷线模式,是用于学习在绕卷线最终部分的卷轴回转数和卷轴每回转一周的线长间的关系,求整个钓线全长的卷轴回转数和每回转一周的线长时使用的模式。指定模式是将预存于存储部46内的号数和长度的钓线卷在卷轴上时使用的模式。预卷模式是将预卷线卷到预先指定的线卷径后,绕卷未知的钓线时使用的模式。该预卷模式在学习时,基本与学习模式相同,仅是线卷径不同。
存储开关TB是钓钩组件到达水底部时按压或到达鱼层位置时按压的开关,将那时的水深作为水底或鱼层设定。如果按住该水底存储开关SM达既定时间以上,钓线断时等时候,可以将水深显示的0点设定为新位置。
渔线轮控制部30包含微计算机,该微计算机包括配置在计数箱4内部的CPU、RAM、ROM、I/0接口等。渔线轮控制部30根据控制程序实行显示部5的显示控制和马达驱动控制等各种控制动作。如图3所示,在渔线轮控制部30上连接有操作键部6的各种开关、卷轴传感器41和卷轴计数器42。另外,在渔线轮控制部30上还连接有蜂鸣器44、PWM驱动回路45、显示部5、存储部46和其他输入输出部。
卷轴传感器41由前后排列配置的两个舌片开关构成,根据哪一个舌片开关首先发出检测脉冲可以检测卷轴10的回转方向。卷轴计数器42是用来记录卷轴传感器41开关次数的计数器,根据该计数值得到卷轴回转数的回转位置数据。卷轴10正转(放线方向的回转),卷轴计数器42的计数值减少,反转增加。蜂鸣器44用来发出警报颤音。PWM驱动回路45是用来PWM驱动马达12的,由渔线轮控制部30控制占空比,并以转矩可变的模式驱动马达12。
存储部46由例如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如图4所示,存储部46内设有存储鱼层位置等的显示数据的显示数据存储区50、存储显示实际线长和卷轴回转数关系的学习数据的学习数据存储区51、存储对应于速度级数SC的卷轴10的收线速度(rpm)上限值的速度数据存储区52、存储对应于5等级张力的各张力的、且相应于例如10等级线卷径的马达12占空比的张力数据存储区53和存储各种数据的存储区54。
速度数据存储区52中分别存储有例如级数SC为1速时上限速度数据SS=257rpm,2速时SS=369rpm,3速时SS=503rpm,4速时SS=665rpm,5速时SS=1000rpm。另外,张力数据存储区53内存储有占空比数据,该数据按卷轴体径和最大线卷径间的各张力级数且相应于多个等级的线卷径,分别存储有例如张力级数TC为1级时占空比(%)TS=17~25,2级时TS=27~40,3级时TS=40~60,4级时TS=53~80,5级时TS=67~100的范围内,从卷轴体径到最大线卷径间的10等级值。
这些占空比的值是基于测定占空比得到的测定结果决定的,该占空比是指例如使5等级的张力分别作用于卷轴10时,卷轴停止回转前相应于卷轴体径和最大线卷径的占空比。具体来讲,根据使同一等级张力作用时的相应于卷轴体径和最大线卷径的两个占空比数据,将占空比和线卷径之间的关系近似为一次直线,算出从近似得到的一次直线中间的多个线卷径中的占空比,对应于得到的各等级的线卷径的占空比被存储。
数据存储区54内存储有设定的速度级数SC或张力级数TC等的各种临时数据。
下面简略说明本实施例中线长算出方法。
在本发明中,利用卷轴每回转一周的线长Y和卷轴回转数X之间的关系可以近似成一次直线而算出线长L。
假设将直径和全长未知的钓线从线卷径Bπ毫米以层状绕卷在卷轴10上,绕卷c周将全部钓线卷完。下面,从该状态将钓线放线S毫米时,卷轴10车转d周。
现在,以横轴显示卷轴回转数,纵轴显示卷轴每回转1周的线长,卷轴回转数X和卷轴每回转1周线长Y的关系可以用一次直线定义,因此,设斜率为A,用下式表示。
  Y=AX+Bπ                  (1)
因此,显示卷轴回转数X和卷轴每回转1周的线长Y的关系的图,如图5所示。
现在,假定卷轴10回转了c周时的卷轴每回转1周的线长为Y(c),卷了c周后,放线为既定长度S,回转了d周时的卷轴每回转1周的线长为Y(c-d),则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表示如下:
  Y(c)=A*c+Bπ              (2)
  Y(c-d)=A*(c-d)+Bπ        (3)
在图5所示的图中,用剖面线显示的台形面积相当于卷绕完成后的放线长度S,因此放线长度S表示如下。
  S=d*{Y(c)+Y(c-d)}/2       (4)
将(2)、(3)式代入(4)式,
  S=d*{A*c+Bπ+A*(c-d)+Bπ}/2
  =d*{A*(2c-d)+2Bπ}/2      (5)
如果解(5)式求斜率A,如下所示。
  A=2(S-Bπd)/d(2c-d)       (6)
因此,可以看出通过将四个数据S、B、c、d代入(6)式,可以求出一次直线的斜率A。
例如,假设卷轴10从开始卷到卷2000周结束,从该位置放线10米时,卷轴回转了60周的情况下,卷轴10的体径(线卷径)为30毫米,则一次直线的斜率A如下所示。
A=2(10000-94.2*60)/60(2*2000-60)
 =0.0368
另外,如果能确定斜率A、截距Bπ的近似一次直线,通过对一次直线进行卷轴每回转1周的积分处理(面积算出处理)求得从开始卷绕到卷绕结束的例如卷轴每回转1周的线长L1~LN。另外,将卷结束时的卷轴回转数c时的水深LX设为0,然后算出从此时到卷绕开始的水深LX(=LN)和卷轴回转数X的关系,在存储部46的学习数据存储区51以例如映射表的形式(LX=MAP(X))存储。
在实际垂钓时,钓鱼时卷轴10一回转,基于这时卷轴传感器41检测的卷轴回转数X,从存储部46的映射表读取线长LX,根据以读取的线长LX在显示部5上显示钓钩组件的水深(钓线前端的水深)。
下面,根据图6以后的控制流程图,说明由渔线轮控制部30进行的具体控制处理。
如果将电动渔线轮通过电源线和外部电源连接,在图6的步骤S1中进行初始设定。在该初始设定中,或重新设置卷轴计数器42的计数值,或重新设置各种变量和标志,将马达控制模式设为速度模式,将显示模式设定为“从水面”模式。
下面在步骤S2中进行显示处理。在显示处理中,进行水深显示等各种显示处理。这里,在速度模式时,在速度级数显示区域5c显示由变更开关SK操作的速度级数,在张力模式时,在张力级数显示区域5d显示张力级数。另外,显示速度模式和张力模式的任一控制模式。
在步骤S3中,判断是否按了操作键部6的任一开关。另外,在步骤S4中,判断卷轴10是否在回转。该判断由卷轴传感器41的输出判断。在步骤S5中,判断是否进行了其他指令或输入。
按了开关时,从步骤S3移至步骤S6,进行键输入处理。另外,检测到卷轴10已回转时,从步骤S4移至步骤S7。在步骤S7中,进行各动作模式处理。进行了其他指令或输入时,从步骤5移至步骤8进行其他处理。
在步骤S6的键输入处理中,在图7的步骤S11中判断是否按了马达控制模式开关VT。在步骤S12中判断是否按了卷线模式开关MD。在步骤S13中判断是否按了马达开关PW。在步骤S14中判断是否按了变更开关SK的上开关SK1。在步骤S15中判断是否按了变更开关SK的下开关SK2。在步骤S16中判断是否操作了其他开关。在其他开关的操作中包含存储开关TB等的操作。
如果按马达模式开关VT,则从步骤S11移至步骤S17。在步骤S17中判断马达控制模式是否为速度模式。速度模式中按马达模式开关VT是钓鱼者欲将之转换为张力模式,因此,移至步骤S19,将控制模式设置为张力模式。由此,转矩控制基于变更开关SK的操作来进行。不是速度模式而是张力模式时,由步骤S17移至步骤S18,将马达控制模式设定为速度模式。
如果按卷线模式开关MD,就会从步骤S12移至步骤S20。在步骤S20中,判断是否已设定为学习模式。如果由卷线模式开关MD的一次操作设定了学习模式,则从步骤S20移至步骤S21,进行后述学习模式处理。由卷线模式开关MD的多次操作设定了指定模式或预卷模式等其他卷线模式时,从步骤S20移至步骤S22,实行设定的其他卷线模式。
如果按马达开关PW,就由步骤S13移至步骤S23。在步骤S23中,判断马达12是否已经处于通电状态(正在回转)。在马达回转中,按马达开关PW是钓鱼者欲停止马达12,因此,移至步骤S25关闭马达12。在马达停止中的情况下,由步骤S23移至步骤S24开启马达12。
如果按变更开关SK的上开关SK1,就由步骤S14移至步骤S26。在步骤S26中,判断控制模式是否为速度模式。速度模式时,移至步骤S28,进行后述的速度增加处理。张力模式时,由步骤S26移至步骤S27,进行后述的张力增加处理。这里,如果按上开关SK1进行速度增加或张力增加处理,因此,结果是在按住上开关SK1的时间内进行这些增加处理。
如果按变更开关SK的下开关SK2,就由步骤S15移至步骤S29。在步骤S29中,判断控制模式是否为速度模式。速度模式时,移至步骤S31,进行后述的速度减小处理。张力模式时,由步骤S29移至步骤S30,进行后述的张力减小处理。这里同样,如果按下开关SK2,则进行速度减小或张力减小处理,因此,结果是在按住下开关SK2的时间内进行这些减小处理。
如果进行其他开关输入,就由步骤S16移至步骤S32,例如,根据操作设置为当前水深的从水底到鱼层距离值等的开关输入进行其他键输入处理。
在步骤S21的学习处理中,判断图8的步骤S40中的绕线是否已开始。该判断根据由卷轴传感器41检测卷轴10已开始回转来进行判断。在步骤S41中,判断绕线是否已结束。该判断由是否进行了既定的键操作(例如储存键TB既定时间以上的操作)来实现的。绕线完成后,例如进行10米钓线的放线,学习卷轴回转数和卷轴每回转1周的线长的关系,但是,在步骤S42中,判断该10米的放线是否已结束。该判断也是由是否进行了既定的键操作来进行的。另外,在钓线上例如每10米涂上不同颜色的情况下,虽然可进行上述放线操作,但也存在根据钓线的不同没染色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将10米的钓线在前端系一个结再绕卷该10米钓线。放线没结束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40。
绕线一开始,就由步骤S40移至步骤S43。在步骤S43中,使卷轴回转数X相应于卷轴计数器42的值增加。例如,卷轴每回转1周,卷轴传感器41输出10脉冲,卷轴每回转1周,卷轴计数器42增加10时,卷轴计数器42每增加10,卷轴回转数X就增加1。
绕线结束,卷轴10的回转停止,就由步骤S41移至步骤S44。在步骤S44中,将绕线结束时的卷轴回转数X设置为总回转数c。在步骤S45中,对应于钓线的放线逐渐减小卷轴回转数X。该减算也和步骤S43一样,例如卷轴计数器42每减少10,就是卷轴回转数X减少1。
放线结束,就由步骤S42移至步骤S46。在步骤S46中,从卷轴总回转数c减去由放线而减少的卷轴回转数X,将减差值设定为放线回转数d。该放线回转数d是放线10米钓线时的卷轴10的回转数。在步骤S47中,从存储部46读取线卷径Bπ和放线长度S。这两个数据被预先写入存储部46。
在步骤S48中,根据得到的四个数据c、d、Bπ、S由上式(6)求出近似一次直线的斜率A,算出近似一次直线。由此决定了线径和长度未知的钓线全长的卷轴1周回转长度Y和卷轴回转数X的关系。用该卷轴1周回转长度Y求出线卷径SD(Y/π),从张力模式时的存储部46的张力数据存储区53中读取设定等级的张力的与线卷径相对应的占空比,使张力变得一定。
在步骤S49中,积分处理得到的一次直线,算出从开始卷绕到结束卷绕的卷轴回转数X和线长LN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卷绕结束设定为水深0,将线长LN变换成水深LX。由此决定卷轴回转数X和水深LX的关系。
在步骤S50中,将得到的卷轴回转数X和水深LX的关系以映射表形式存储在存储部46,返回主程序。由此,实行上述学习处理,不必未进行整个钓线长度的学习,只用最终部分的学习,即可修正由线卷径而引起变化的卷轴回转数和线长间的关系。这些处理一结束就返回到键输入程序。
在步骤S28的速度增加处理中,在图9的步骤S51中,从数据存储区54读取前面设定的速度级数SC。这里,在数据存储区54内,按速度级数SC增加或减少来存储其值。另外,打开电源时和按压马达开关PW而马达12停止时,速度级数SC被设为“0”,存储在数据存储区54内。
在步骤S52中,将读取出的速度级数SC上升1级。这时增加了的速度级数SC显示在显示处理的速度级数显示区域5c内,同时,存储在数据存储区54内。另外,刚刚按下马达开关PW之后,速度级数SC上升一级,被设定为“1”。另外,一旦将速度级数SC设定为“5”,就不会再增加。
在步骤S53中,从速度数据存储区52将与增加了的速度级数SC相对应的速度数据SS读出并设定。在步骤S54中,从卷轴传感器41的输出读入卷轴10的速度数据SP。
在步骤S55中,判断读入的速度数据SP是否达到对应于设定的速度级数SC的速度数据SS以上。速度数据SP不到速度数据SS时,由步骤S55移至步骤S56。在步骤S56中,从数据存储区54读取当前的占空比D。在数据存储区54内,每当设置占空比D,都会将设定的占空比D存储。
在步骤S57中,判断从数据存储区54读取的当前的占空比D是否达到最大占空比Du以上。该最大占空比Du通常是“100”,但是根据速度级数SC和马达12的负荷等,可以变更最大占空比Du的设定。占空比D不到最大占空比Du时,从步骤S57移至步骤S58,将占空比D增加既定的增幅DI进行设定。该新设定的占空比D存储在数据存储区54内。另外,该增幅DI例如为“5”。在步骤S57中,如果判定占空比D达到最大占空比Du以上,就移至步骤S59。在步骤S59中,将占空比D设定为最大占空比Du。
另一方面,在步骤S55中,判定速度数据SP在速度数据SS以上时,不做任何处理返回到键输入处理。另外,步骤S58或步骤S59的处理一结束,就返回到键输入处理。
在该速度增加处理中,在按住上开关SK1时间内,速度级数SC上升,将卷轴10的速度增加到对应于上升了的速度级数SC的收线速度。另外,停止按压上开关SK1,到再度按压上开关SK1或按压下开关SK2前,不会进行速度增加处理或速度减小处理,因此,维持速度增加结果的速度级数SC,维持该收线速度。
在步骤S27的张力增加处理中,并不是如速度模式一样检测速度,为了达到该速度,实行变更占空比的闭环控制,而是按设定的每一个张力级数TC、再按每一个线卷径SD设定占空比TS,依据该占空比TS进行开环控制。在张力增加处理中,在图10的步骤S61中,从数据存储区54中读取前面已设定的张力级数TC。这里,张力级数TC每增加或减少,都将该值存储于数据存储区54内。另外,打开电源时和按压马达开关PW,马达12停止时,张力级数TC被设为“0”,存储在数据存储区54内。
在步骤S62中,将读出的张力级数TC上升一级。这时增加的张力级数TC显示在显示处理的张力级数显示区域5d内,同时,存储在数据存储区54内。另外,刚刚按下马达开关PW之后,张力级数TC上升一级,被设定为“1”。另外,一旦将张力级数TC设定为“5”,就不会再增加。
在步骤S63中,进行线卷径SD的算出处理。在线卷径算出处理中,在图11的步骤S71中读入卷轴回转数X。在步骤S72中,从卷轴回转数X和由学习处理得来的显示卷轴1次的回转长度Y和卷轴回转数X间关系的一次式中算出卷轴1周回转长度Y。在步骤S73中,将得到的卷轴1周回转长度Y除以π算出线卷径SD。
在步骤S64中,从张力数据存储区53内读取与算出的线卷径SD和增加了的张力级数TC相对应的占空比TS,设置在PWM驱动回路45中。由此,设定的占空比TS变成由线卷径SD修正的值,作用于钓线的张力通常接近于设定了的张力。
在这个张力增加处理中,在按压上开关SK1时间内,张力级数TC上升,为了达到对应于上升了的张力级数的张力,读取对应于线卷径的占空比TS并对其进行设置。另外,如果停止按压上开关SK1,到再度按压上开关SK1或按压下开关SK2前,不会进行张力增加处理或张力减小处理,因此,维持张力增加结果的速度级数TC,维持该张力。结果,负荷变大时速度变慢,负荷变小时速度变快。所以,回收负荷小的钓钩组件时等,可以高速回收钓钩组件,回收过程变快。而且,由于对应于线卷径设定占空比TS,所以作用于钓线的张力变得一定。由此,收线时难以发生钓线断或切口的现象,同时也不必调整张力。
在步骤S31的速度减小处理中,在图12的步骤S81中,从数据存储区54内读取前面已设定的速度级数SC。在步骤S82中,读取的速度级数SC下降一级。这时减小了的速度级数SC显示在显示处理的速度级数显示区域5c内,同时,存储在数据存储区54内。另外,一旦速度级数SC下降到“1”,就不会再下降。在步骤S83中,从速度数据存储区52将与减小了的速度级数SC相对应的速度数据SS读出。在步骤S84中,从卷轴传感器41的输出读入卷轴10的速度数据SP。
在步骤S85中,判断读入的速度数据SP是否处于对应于设定的速度级数SC的速度数据SS以下。速度数据SP超过速度数据SS时,由步骤S85移至步骤S86。在步骤S86中,从数据存储区54读取当前的占空比D。
在步骤S87中,判断从数据存储区54读取的当前的占空比D是否达到最小占空比DL以上。该最小占空比DL通常是“40”。占空比D超过最小占空比DL时,从步骤S87移至步骤S88,将占空比D减小既定的减幅DI并进行设定。该设定后的占空比D存储在数据存储区54内。另外,该减幅DI例如为“5”。在步骤S88中,如果判定占空比D处于最小占空比DL以下,就移至步骤S89。在步骤S89中,将占空比D设定为最小占空比DL
另一方面,在步骤S85中,如果判定读入的速度数据SP处于对应于设定的速度级数SC的速度数据SS之下,不做任何处理返回至键输入处理。另外,步骤S88或步骤S89的处理一结束,就返回到键输入处理。
在该减速处理中,在按住下开关SK 2的时间内,速度级数SC下降,将卷轴10的收线速度减小到对应于下降的速度级数SC的收线速度。另外,停止按压下开关SK2,到再度按压上开关SK2或按压下开关SK1前,不会进行速度增加处理或速度减小处理,因此,维持速度减小结果的速度级数SC,维持该收线速度。
在步骤S30的张力减小处理中,在图13的步骤S91中,从数据存储区54中读取前面设定的张力级数TC。这里,张力级数TC每增加或减少,都将该值存储于数据存储区54内。另外,打开电源时和按压马达开关PW,马达12停止时,张力级数TC被设为“0”,存储在数据存储区54内。
在步骤S92中,将读取的张力级数TC下降一级。这时下降的张力级数TC显示在显示处理的张力级数显示区域5d内,同时,存储在数据存储区54内。另外,刚刚按下马达开关PW之后,张力级数TC上升一级,被设定为“1”。另外,一旦将张力级数TC设定为“1”,就不会再减小。
在步骤S93中,进行线卷径SD的算出处理。如图11所示的线卷径算出处理,由于同张力增加处理相同,因而省略说明。在步骤S94中,从张力数据存储区53内读取与算出的线卷径SD和减小的张力级数TC相对应的占空比TS,设置在PWM驱动回路45中。由此,设定的占空比TS变成由线卷径SD修正,作用于钓线的张力通常接近于设定的张力。
同样,在这个张力减小处理中,在按压下开关SK2的时间内,张力级数TC下降,为了达到对应于下降了的张力级数的张力,读取对应于线卷径的占空比TS并对其进行设置。另外,如果停止按压下开关SK2,到再度按压上开关SK2或按压下开关SK1前,不会进行张力增加处理或张力减小处理,因此,维持张力减小结果的速度级数TC,维持该张力。结果,负荷变大时速度变慢,负荷变小时速度变快。所以,回收负荷小的钓钩组件时等,可以高速回收钓钩组件,加快了回收过程。而且,由于对应于线卷径设定占空比TS,所以作用于钓线的张力变得一定。由此,收线时难以发生钓线断或切口的现象,同时也不必调整张力。
在步骤S7的各动作模式处理中,在图14的步骤S101中,判断卷轴10的回转方向是否为放线方向。该判断由卷轴传感器的哪一个舌片开关先发出脉冲而进行的。如果判定卷轴10的回转方向为放线方向,就由步骤S101移至步骤S102。在步骤S102中,根据卷轴回转数减少,从卷轴回转数读取存储在存储部46内的数据,算出水深。用步骤S2的显示处理显示该水深。在步骤S103中,判断得到的水深是否与水底位置一致,即,钓钩组件是否到达了底部。在钓钩组件到达水底部时,通过按压存储开关TB,将水底位置设定在存储部46中。在步骤S104中,判断是否为其他模式。在不是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结束各动作模式处理,返回主程序。
如果水深和水底位置一致,由步骤S103移至步骤S105。为了报告钓钩组件到达水底部,蜂鸣器44鸣响。在其他模式的情况下,由步骤S104移至步骤S106,实行指定的其他模式。
如果判定卷轴10的回转为收线方向,就由步骤S101移至步骤S107。在步骤S107中,从卷轴回转数读取存储在存储部46内的数据,算出水深。用步骤S2的显示处理显示该水深。在步骤S108中,判断水深是否与船缘停止位置一致,没有收线到船缘停止位置的情况下,返回主程序。如果到达船缘停止位置,就由步骤S108移至步骤S109。在步骤S109中,为了报告钓钩组件位于船缘,蜂鸣器44鸣响。在步骤S110中,关掉马达12。由此,钓鱼时鱼被配置在容易取入的位置。例如在水深6米以内,卷轴10停止既定时间以上,设定该船缘停止位置。
在该电动渔线轮中,由马达控制模式开关VT选择张力模式,按张力级数以张力一定的模式控制马达12。因此,收线时,难以发生钓线断或切口的现象。而且,由于由开环控制控制张力一定,所以控制中占空比不发生上下变动,只是占空比对应于线卷径逐渐增加。由此,可以抑制张力一定控制时的卷轴回转速度的上下变动,可以抑制颤音,抑制消耗电力的增加。而且,因为没有必要用例如转矩等检测当前的张力,所以控制系统的构成变得简单。
[其他实施例]
(a)在上述实施例中,构成利用变更开关SK的上开关或下开关的操作时间增减速度或转矩的级数,但是也可以对应操作次数增减级数。
(b)在上述实施例中,由压式按钮型的变更开关SK进行级数的增减操作,但是也可以通过安装在渔线轮本体1上可以自由摇动的操作杆进行级数增减操作。这种情况下,既可以只将级数的增减操作对应于该操作杆的摇动角度,另外,也可以将级数的增减操作和马达的开关操作都由该操作杆进行。
(c)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张力数据存储区53内存储有按每一个张力等级相应于线卷径的占空比,但是也可以只存储每一个张力等级的既定线卷径(例如卷轴体径)中的占空比,算出该占空比或者对应检测的线卷径进行修正处理。
(d)在上述实施例中,由线长的学习结果数据算出线卷径,但是也可以在电动渔线轮上安装线长检测器,基于由此的学习结果检测线卷径。另外,也可以由利用光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等的检测元件的线卷径检测器直接检测线卷径。
根据本发明,并不是在控制马达驱动部时,检测电流值,将其控制为目标电流值,而是设定占空比,进行利用该占空比控制的开环控制,所以控制中占空比不发生上下变动,只是占空比对应于线卷径逐渐增加。由此,可以抑制张力一定控制时的卷轴回转速度的上下变动,可以抑制颤音,抑制消耗电力的增加。而且,因为没有必要用例如转矩等检测当前的张力,所以控制系统的构成变得简单。

Claims (4)

1.一种电动渔线论,是安装在钓竿上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为:具有安装在上述钓竿上的渔线轮本体;以可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在上述渔线轮本体上的卷线用卷轴;在收线方向上回转驱动上述卷轴的电动马达;以占空比变化的脉冲幅调制信号驱动上述电动马达的马达驱动部;对应作用于卷绕在上述卷轴上钓线的多个等级的张力,可以设定多个等级的上述占空比的占空比设定机构;用来从多个等级的任一个中选择操作上述张力用的张力选择操作机构;用来检测卷在上述卷轴上钓线的线卷径的线卷径检测机构;对应于依靠上述线卷径检测机构检测的线卷径对对应于上述选中的张力的占空比进行修正的占空比修正机构;以及利用由上述占空比修正机构修正过的占空比控制上述马达驱动部的马达控制机构。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为:上述占空比设定机构具有存储占空比的占空比存储机构,该占空比根据多个等级的张力的各等级并相对应的多个线卷径,
上述占空比修正机构对应于由上述张力选择机构选中的张力和由上述线卷径检测机构检测的线卷径,读取存储于上述占空比存储机构的占空比。
3.如权利要求2记载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为:在上述占空比存储机构中存储有占空比,该占空比是在分别将上述多个等级的张力作用于上述卷轴时,通过测定卷轴停止回转前卷轴体径和最大线卷径中的占空比而得到的对应于多个线卷径的占空比。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记载的电动渔线轮,其特征为:上述线卷径检测机构具有:检测上述卷轴回转位置数据的回转位置数据检测机构,基于上述检测的回转位置数据算出从上述卷轴放线或卷绕在上述卷轴上的钓线的长度的线长算出机构,由上述算出的线长、卷绕在上述卷轴上的钓线全长和上述卷轴体径算出卷绕有钓线的上述卷轴的线卷径的线卷径算出机构。
CNB031370357A 2002-06-18 2003-05-29 电动渔线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07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7303/2002 2002-06-18
JP2002177303A JP4141186B2 (ja) 2002-06-18 2002-06-18 電動リー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66874A true CN1466874A (zh) 2004-01-14
CN100482070C CN100482070C (zh) 2009-04-29

Family

ID=29996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37035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2070C (zh) 2002-06-18 2003-05-29 电动渔线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141186B2 (zh)
KR (1) KR100970863B1 (zh)
CN (1) CN100482070C (zh)
TW (1) TWI27290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7814A (zh) * 2009-11-04 2011-06-01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渔线长度显示装置
CN102960316A (zh) * 2011-08-31 2013-03-13 株式会社岛野 电动渔线轮的控制装置
CN105660559A (zh) * 2014-12-05 2016-06-15 株式会社岛野 电动渔线轮
CN110583593A (zh) * 2019-09-23 2019-12-20 黄光佐 一种防止水滴轮炸线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CN111722773A (zh) * 2019-03-19 2020-09-29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电动渔线轮及其模式转换控制方法和程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34990B2 (ja) * 2008-01-31 2013-01-30 株式会社シマノ 電動リール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JP5654270B2 (ja) * 2010-06-25 2015-01-14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
KR101650205B1 (ko) * 2010-07-07 2016-08-22 엘에스산전 주식회사 오픈루프 와인더 직경 연산 홀드 및 토크리미트 절체를 포함하는 오픈루프 와인딩 시스템
JP5764014B2 (ja) * 2011-08-31 2015-08-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張力表示装置
JP7114538B2 (ja) * 2019-09-17 2022-08-08 太平洋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リール及び電動リール制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15881B2 (ja) 1997-07-29 2004-04-0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JP3993709B2 (ja) * 1998-11-04 2007-10-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電動リール
JP3519962B2 (ja) 1998-11-20 2004-04-19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電動リール
JP4427126B2 (ja) 1999-04-20 2010-03-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電動リール
JP3762615B2 (ja) * 2000-05-31 2006-04-0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電動リール
JP2002125546A (ja) * 2000-10-27 2002-05-08 Shimano Inc 電動リール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77814A (zh) * 2009-11-04 2011-06-01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渔线长度显示装置
CN102077814B (zh) * 2009-11-04 2014-10-08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渔线轮的渔线长度显示装置
CN102960316A (zh) * 2011-08-31 2013-03-13 株式会社岛野 电动渔线轮的控制装置
CN102960316B (zh) * 2011-08-31 2015-11-04 株式会社岛野 电动渔线轮的控制装置
CN105660559A (zh) * 2014-12-05 2016-06-15 株式会社岛野 电动渔线轮
CN111722773A (zh) * 2019-03-19 2020-09-29 株式会社岛野 钓鱼用电动渔线轮及其模式转换控制方法和程序
CN110583593A (zh) * 2019-09-23 2019-12-20 黄光佐 一种防止水滴轮炸线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CN110583593B (zh) * 2019-09-23 2021-05-11 黄光佐 一种防止水滴轮炸线的设计及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30097670A (ko) 2003-12-31
TW200403025A (en) 2004-03-01
JP2004016136A (ja) 2004-01-22
TWI272907B (en) 2007-02-11
KR100970863B1 (ko) 2010-07-20
JP4141186B2 (ja) 2008-08-27
CN100482070C (zh) 2009-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687524B1 (ko) 전동 릴의 모터 제어 장치
CN1262178C (zh) 电动卷线器
CN1466874A (zh) 电动渔线轮
KR101898460B1 (ko) 전동 릴의 제어 장치
CN104012480B (zh) 电动渔线轮的卸力检测装置及电动渔线轮的控制装置
JP6710375B2 (ja) 電動リール
JPH11155439A (ja) 魚釣用リール
CN1518872A (zh) 电动渔线轮的马达控制装置
JP2000300129A (ja) 電動リール
JP2005229901A (ja) 魚釣用電動リール
CN1572142A (zh) 用于马达驱动的绕线轮的马达控制装置
JP7227877B2 (ja) モータ制御装置
JP4307656B2 (ja) 電動リール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JP2002051674A (ja) 電動リールのモータ制御回路
JP3682949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糸長計測装置
JP4520650B2 (ja) 電動リール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JP4039887B2 (ja) 電動リール
JP3470870B2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糸長計測装置
JP2000209988A (ja) 釣り用リ―ルの糸長計測装置
CN1636451A (zh) 电动卷线器的电动机控制装置
JP2002065127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糸長計測装置
JPH11325875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糸長計測装置
JP2004089051A (ja) 魚釣用電動リール
JP2000116295A (ja) 電動リールのモータ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29

Termination date: 2018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