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38376A - 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38376A
CN1438376A CN03104286A CN03104286A CN1438376A CN 1438376 A CN1438376 A CN 1438376A CN 03104286 A CN03104286 A CN 03104286A CN 03104286 A CN03104286 A CN 03104286A CN 1438376 A CN1438376 A CN 14383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
sewing machine
correction value
drive current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3104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07125C (zh
Inventor
皆川忠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u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Ju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uki Corp filed Critical Ju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383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383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0712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0712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7/00Needle-thread tensioning devices; Applications of tensometers
    • D05B47/04Automatically-controlled tension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在循环缝纫机本体(2)上,由装置(8)控制进行控制。并且在循环缝纫机本体(2)上设有储存保持缝纫机本体固有修正值ΔI的EEPROM(60)。控制装置(8)计算出对应于用操作面板(5)设定的线张力值的电平I并从EEPROM(60)读出修正值ΔI。然后控制装置(8)使在电平I上加上修正值ΔI的电平(I+ΔI)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由于缝纫机本体固有的修正值ΔI被储存保持在缝纫机本体(2)的EEPROM(60)中,所以无论缝纫机本体与控制装置如何组合都流过电平(I+/ΔI)的驱动电流。使在每台缝纫机上形成的线迹触摸感都一样并可实现提高缝纫质量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电气控制可以改变线张力的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具备用电气控制可以改变线张力的线张力调节装置的缝纫机,例如,如在特开2000-202183号公告上公开的那样,是众所周知的用螺线管施予作用于夹线器上的推力的线张力调节装置。而作为该螺线管,使用的是具有从螺线管的活动部作用于夹线器上的推力、不按照活动部行程的特定行程区间的螺线管,这时如果流入螺线管的电流一定的话,则夹线器作用于线上的线张力因线的粗细而异。因此,如果控制流入螺线管的电流,则理论上可以控制夹线器作用于线上的线张力。
但是,在上述线张力调节装置上,因在制造阶段的零件的偏差等,而每个线张力调节装置上的夹线器的与线摩擦面的表面光洁度有所不同,或因每个线张力调节装置上的螺线管的特性不同,或因每个线张力调节装置上的夹线器安装状况的不同,所以,即使在流过各个线张力调节装置的螺线管的电流水平相等,但实际上作用于线上的张力有时也因线张力调节装置而异。
另一方面,在从各个缝纫机的操作面板设定同样值的线张力时,由于用各缝纫机的控制装置从线张力换算成电流的计算相同,另外,由于即使在螺线管上流过同样的电流,每个线张力调节装置作用于线上的张力也有所不同,所以就产生了在各个缝纫机之间设定数据的无互换性的问题。即,即使从操作面板设定了相同值的线张力,且控制装置使根据该设定值的大小的电流流过螺线管,对每个缝纫机由线张力调节装置对线产生的张力也不同,并且有在每台缝纫机上形成的线迹的触摸感也不同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在每台缝纫机上形成的线迹的触摸感相同,并实现提高缝纫质量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之1所述的发明,是一种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如图3、图8、图9或图10所示,具有:对线施加张力的夹线器(例如,面线用夹线器13或底线用夹线器14)、把与通电的驱动电流成线性关系的推力施加于上述夹线器的螺线管(例如,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和缝纫机本体2、能对上述夹线器设定张力值的张力设定机构(例如,操作面板5),其特征在于:
具有:保持对上述夹线器用于修正驱动电流的修正值的修正值保持机构(例如,EEPROM60、开关SW1~SWn或可变电阻63)、从上述修正值保持机构读出上述修正值并根据该修正值可变更地控制向上述螺线管通入驱动电流以便达到用上述张力设定机构设定的张力值的控制装置(例如,控制装置8)。
本发明之2所述的发明,把上述修正值保持机构设在缝纫机本体上。
本发明之3所述的发明,例如如图3所示,是在本发明之1所述的缝纫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用即使切断电源也保持上述修正值的储存元件(例如,EEPROM60)构成上述修正值保持机构。
本发明之4所述的发明,如图8所示,是在本发明之1所述的缝纫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由机械地保持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单个或多个开关(例如,开关SW1~SWn)构成上述修正值保持机构,且通过上述各开关的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保持上述修正值。
本发明之5所述的发明,如图9和图10所示,是在本发明之1所述的缝纫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由电阻器(例如,可变电阻器63)构成上述修正值保持机构,并通过该电阻器的电阻值保持上述修正值。
本发明之6所述的发明,如图6所示,是在本发明之1至4的任何一项所述的缝纫机本体上,其特征在于:上述修正值,为对应于规定的张力值(例如,标准张力G)的标准设定值(例如,电平Is)和对应于上述规定的张力值的设定值(例如,电平(Is-ΔI1))之差。
根据本发明之1至6的任何一项所述的发明,用修正值保持机构保持用于对夹线器修正驱动电流的修正值,并且,读出该修正值的控制装置,控制向螺线管通电的驱动电流以便达到用张力设定机构设定的张力值。因此,即使每台缝纫机的夹线器或螺线管的特性各异,但在任何缝纫机上从夹线器施加于线的张力通常也都一样,并可以使在每台缝纫机上形成的线迹触摸感一致。即,可以减低各个缝纫机的线张力的偏差,并提高缝纫质量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并且,由于把修正值保持机构设在缝纫机本体上,所以即使把缝纫机本体与另外的控制装置组合并控制,该另外的控制装置也能从组合于缝纫机本体的修正值保持机构读出修正值,并根据其修正值向组合于缝纫机本体的螺线管通入驱动电流。因此,即使把缝纫机本体与另外的控制装置组合,也能在缝纫机本体上用设定的张力值对线作用张力。因此,缝纫机本体有与所有的控制装置的互换性,且缝纫机本体与控制装置分别包装出厂的结果,是无论缝纫机本体与控制装置的组合如何(即,把缝纫机本体与控制装置作为市场任选的商品),都没有各个缝纫机本体间的线张力的偏差,只要在任何缝纫机本体上张力的设定值相同,其线迹的触摸感就相同。
本发明之7所述的发明,如图3所示,是一种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具有:对线施加张力的夹线器(例如,面线用夹线器13或底线用夹线器14)、把与通电的驱动电流成线性关系的推力施加于上述夹线器的螺线管(例如,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和缝纫机本体2、能对上述夹线器设定张力值的张力设定机构(例如,操作面板5),其特征在于:
具有:储存表示上述夹线器及上述螺线管的固有张力与驱动电流关系的驱动数据(例如,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线)的存储机构(EEPROM)、从上述存储机构读出上述驱动数据并根据该驱动数据可变更地控制通往上述螺线管的驱动电流而达到用张力设定机构设定的张力值的控制装置(例如,控制装置8)。
根据本发明之7所述的发明,把表示夹线器及螺线管的固有张力与驱动电流关系的驱动数据储存于存储机构并且读出该驱动数据的控制装置,控制通往上述螺线管的驱动电流而达到用张力设定机构设定的张力值。因此,即使每台缝纫机的夹线器或螺线管的特性各异,但在任何缝纫机上从夹线器施加于线的张力通常都一样,并可以使在每台缝纫机上形成的线迹触摸感一致。即,可以减低各个缝纫机的线张力的偏差,并提高缝纫质量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并且,由于把保持机构设在缝纫机本体上,所以还有如下的作用效果。即,即使把缝纫机本体与另外的控制装置组合并控制,该另外的控制装置,也能从组合于缝纫机本体的保持机构读出驱动数据,并根据该驱动数据向组合于缝纫机本体的螺线管通入驱动电流。因此,即使把缝纫机本体与另外的控制装置组合,也能在缝纫机本体上用设定的张力值对线作用张力。因此,缝纫机本体有与所有的控制装置的互换性,且缝纫机本体与控制装置分别包装出厂的结果,是无论缝纫机本体与控制装置的组合如何(即,把缝纫机本体与控制装置作为市场任选的商品),都没有各个缝纫机本体间的线张力的偏差,只要在任何缝纫机本体上张力的设定值相同,其线迹的触摸感就相同。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发明的缝纫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上述缝纫装置所具备的夹线器及螺线管的三面投影图。
图3是用于表示上述缝纫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4是驱动电流一定时的面线用螺线管的行程与推力关系的曲线图。
图5是在特定行程区间W的面线用螺线管的驱动电流与推力关系的曲线图。
图6是上述缝纫装置固有的驱动电流与张力关系的曲线图。
图7是表示上述缝纫装置所具备的控制装置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上述缝纫装置与另外实例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9是上述缝纫装置与另外实例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10是上述缝纫装置与另外实例的控制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图中:1—缝纫装置,2—循环缝纫机本体(缝纫机本体),5—操作面板(张力设定机构),8—控制装置,13—面线用夹线器(夹线器),14—底线用夹线器(夹线器),15—面线用螺线管(螺线管),16—底线用螺线管(螺线管),22—夹线盘组,60-EEPROM(修正值保持机构、存储元件、存储机构),63—可变电阻器(修正值保持机构、电阻器),SW1~SWn-开关(修正值保持机构、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具体地说明适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但发明的范围,不局限于图示之例。
如图1所示,缝纫装置1,具有:为在圆形或直扣眼的周围施加锁缝的循环缝纫机的缝纫机本体2、有立起的支脚部6、6并且有设于支脚部6、6上的顶板7的缝纫机操作台3、装有控制缝纫机本体2的控制装置8(图3所示)的配电箱4、由操作者操作向控制装置8输出操作信号的操作面板5。
缝纫机本体2,具有由机台部9、竖立设于机台部9后端部的纵机身部10、从纵机身部10的上部与机台部9略呈平行地延伸的机头部11构成的缝纫机机架,并且具有:在机头部11的前端部上下运动的机针、在机台部9上用与上述机针的协同动作在布料上形成线迹的旋梭装置或机梭机构、输送布料的送布机构、切断面线及底线的切线机构、在布料上切出扣眼的切布机构等。并且,缝纫机本体2,还具有在挑线杆12的面线用线轴侧以夹持面线的方法对面线施加压力的面线用夹线器13、以夹持从底线用线轴引出的底线的方法对底线施加压力的底线用夹线器14(图3所示)、作用于面线用夹线器13的面线用螺线管15(图3所示)、作用于底线用夹线器14底线用螺线管16(图3所示)。
在组装场地把缝纫机本体2安装在组装于支脚部6、6上的缝纫机操作台3的顶板7上,并把配电箱4安装在支脚部6、6上。然后,把配电箱4与缝纫机本体2的电气系统连接,以此完成缝纫装置1。
下面,详细说明面线用夹线器13及面线用螺线管15。
如图2所示,面线用夹线器13,具有:具备可动夹线盘21及固定夹线盘20的夹线盘组22、连杆23、连接连杆24、连杆25等。固定夹线盘20与台座26面对配置,且台座26被固定在机头部11上。在台座26及固定夹线盘20上形成有通孔,并在台座26及固定夹线盘20的通孔中可灵活滑动地贯穿着轴27。在可动夹线盘21上也形成通孔,并在该孔中可灵活滑动地贯穿着轴27。在轴27的一端部,拧着带有法兰33a的螺母33。可动夹线盘21,被配置于螺母33的法兰33a与固定夹线盘20之间,并被配置成面对固定夹线盘20。螺母33以被引向台座26的方式,把可动夹线盘21及固定夹线盘20夹持在螺母33与台座26之间,并使可动夹线盘21与固定夹线盘20接触。
在轴27的另一端部安装着销28。销28可以灵活滑动并转动地与连杆23的一端部连接。连杆23呈L字形状,其弯曲部可灵活转动地被安装在台座29上。台座29被固定在机头部11上。连杆23的另一端部可灵活转动地与连接杆24的一端部连接。
连接杆24的另一端部可灵活转动地与连杆25的一端部连接。连杆25的中间部可灵活转动地安装在台座30上。台座30被安装在面线用螺线管15上,并且被固定在机头部11上。在连杆25的另一端部上连接着柱塞销31,且柱塞销31可在连杆25的另一端部灵活滑动并旋转。柱塞销31与面线用螺线管15的柱塞32的前端连接。用螺母33拧紧可以适当地调整上述轴27的位置与柱塞32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面线用螺线管15,通过使驱动电流流过而使柱塞32进退的装置。面线用螺线管15,被固定在机头部11上。
根据以上构成的上述面线用夹线器13,在由缝纫机本体2进行缝纫中,一旦向面线用螺线管15通上驱动电流,则面线用螺线管15就产生推力(即,向牵引柱塞32方向的力),且该推力通过连杆25、连接连杆24及销28作用于轴27,并使可动夹线盘21产生向固定夹线盘20靠近方向的力。因此,推压力作用于夹持在可动夹线盘21及固定夹线盘20上的面线上并产生张力。所以,以使面线用螺线管15的推力变化的方法,来改变从面线用夹线器13作用于面线的压力,使面线张力也发生变化。即,面线用夹线器13,可以进行以面线用螺线管15的推力使压力连续地变化的所谓能动张力。
在这里参照图4、图5详细说明面线用螺线管15的特性。图4中横坐标表示柱塞32的行程,纵坐标表示柱塞32的推力。图5中横坐标表示面线用螺线管15的通电电流,纵坐标表示柱塞32的推力。
推力有与柱塞32的行程无关的几乎稳定的特定行程区间W。设柱塞32的行程为S、设柱塞32的推力为F、设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的电流为I、设行程的微小变化量为ΔS、推力的微小变化量为ΔF,则在特定行程区间W当I为一定时ΔF/ΔS0。
只在特定行程区间W利用面线用螺线管15。即,设定螺母33的拧紧位置以便使可以作用于夹线盘组22状态的柱塞32的行程区间包含在特定行程区间W内。在此所谓的柱塞32的可以作用于夹线盘组22状态,是指从在可动夹线盘21和固定夹线盘20之间不夹紧面线且可动夹线盘21和固定夹线盘20充分靠接的状态到在可动夹线盘21和固定夹线盘20之间夹紧面线的状态。
为了把作用于夹线盘组22时的柱塞32的行程设定于特定行程区间W内,例如,在松开螺母33的状态下测量柱塞32的后端32a从面线用螺线管15本体的后端15a的凸出量L,并调整螺母33的拧紧位置,使可动夹线盘21和固定夹线盘20维持在螺母33与台座30之间夹紧的状态,把凸出量L(图2所示)从图4的「Z」值调整到对应于特定行程区间W的位置。
如图5所示,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的电流为与推力的关系是线性关系,随着驱动电流的增大推力也变大。特别是,驱动电流的电平在区间U内时,推力与驱动电流成比例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在区间U内利用面线用螺线管15。
然后,作用于柱塞32的推力,通过面线用夹线器13被转换为作用于面线的压力,并且由于推力与压力有比例关系,所以作用于面线上的长力与推力呈比例关系。因此,随着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的驱动电流的增大,作用于面线的张力也变大。即,在本实施例中,只通过改变驱动电流的电平即可改变作用于面线的张力。驱动电流电平的变化,由控制装置8控制。
另外,底线用夹线器14,除了被设置在机台部9以外,具有与面线用夹线器13几乎相同的结构,除了把底线用螺线管16设于机台部9以外,具有面线用螺线管15几乎同样的结构及特性。
下面,详细说明控制装置8。
如图3所示,控制装置8,基本由CPU50、RAM51、ROM52、D/A转换器53、54以及具有与这些连接的系统母线的计算处理装置构成。
在ROM52中储存了用于控制缝纫机并进行缝纫动作的控制程序及使用该控制程序的控制数据。CPU50,把RAM51作为工作区域按照储存于ROM52中的控制程序进行计算,并且根据从操作面板5及起动开关61输出的信号进行各种计算。CPU50可以输出对应于计算结果的无图示的各种信号。即,控制装置8,可以根据CPU50的计算进行控制,并且循环缝纫机以此进行在扣眼周围的锁缝。
而且,控制装置8还具有由运算放大器55等构成的用于驱动面线用螺线管15的面线用螺线管驱动器、及由运算放大器57等构成的用于驱动底线用螺线管16的底线用螺线管驱动器。
D/A转换器53被连接在运算放大器55的同相输入端子上,并且通过插座59把面线用螺线管15的线圈连接在运算放大器55的输出端子上。在D/A转换器53中,把从CPU50输出的作为数字信号的电流指定值转换为模拟值,并使按照电流指令值电平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并且,用电流检测电阻56检测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的驱动电流的电平,并把驱动电流的电平反馈到运算放大器55的反相输入端子上,即使面线用螺线管15的线圈电阻异常,也可以使根据正常电流指令值的电平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
D/A转换器54、运算放大器57、电流检测电阻58及底线用螺线管16的功能,分别也和D/A转换器53、运算放大器55、电流检测电阻56及面线用螺线管15一样。并且,插座59,是把配电箱4的电气系统与缝纫机本体2的电气系统连接的装置。
另外,在控制数据中,包含了因线迹地点的不同而对面线或底线施加大小不同张力的张力数据。例如,在控制数据中,包括与在加固缝部的缝制时有关的对面线或底线施加张力的加固缝部线张力数据,以及,包括与在侧缝部的缝制时有关的对面线或底线施加张力的侧缝部线张力数据。这时,缝纫机本体2在进行加固缝部的缝制时,CPU50设定与加固缝部线张力数据成比例的电流的电平,并把该设定电平作为电流指令值,通过D/A转换器53或D/A转换器54向运算放大器55或运算放大器57输出,以此向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流入设定电平的驱动电流。然后,当缝纫机本体2转移到侧缝部的缝制时,CPU50变更设定与侧缝部线张力数据成比例的电流的电平,并把该设定电平作为电流指令值,通过D/A转换器53或D/A转换器54向运算放大器55或运算放大器57输出,以此使变更了的设定电平的驱动电流流入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
另外,CPU50可以根据操作面板5的信号设定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的驱动电流的电平。即,在操作者操作操作面板5并输入了张力时,CPU50设定与被输入的张力成比例的电流的电平,并把该设定电平作为电流指令值,通过D/A转换器53或D/A转换器54向运算放大器55或运算放大器57输出,以此使设定了电平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
另外,在比较几个如上构成的缝纫机本体2时,即使在各个缝纫机本体上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的驱动电流的电平相同,作用于面线的张力也因各个缝纫机本体2而异。即,例如,把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的驱动电流与作用于面线的实际张力的关系用图6表示,则每个循环缝纫机本体A、B、C(循环缝纫机本体A、B、C的基本构成与缝纫机本体2相同)都具有不同的特性。如图6所示,循环缝纫机本体A、C的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线α、γ,与循环缝纫机本体B的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线β大至平行。这是由于每个循环缝纫机本体的固有的面线用夹线器13的安装状况不同的原因。另外,在图6上横坐标是由CPU10设定的驱动电流的电平(驱动电流的电平,可以根据从操作面板5的信号和控制数据设定的张力的大小,从驱动电流的电平换算为张力的大小。),纵坐标是实际作用于面线上的张力的大小。
如上所述,即使在每个循环缝纫机本体的固有的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线不同,如果设定的驱动电流的电平相同,则单独对循环缝纫机本体进行如下的驱动电流电平的修正,以便使其无论在哪台循环缝纫机本体都流入相同电平的驱动电流。
即,预先假设把某循环缝纫机本体作为标准循环缝纫机本体,并把在该标准循环缝纫机本体上实际作用于面线的规定张力确定为标准张力。标准张力,基本上是包含于区间U内的张力。然后,求出产生于该标准循环缝纫机本体上的标准张力的驱动电流或设定值(以下,称为标准驱动值。)。而且,求出产生于该各个循环缝纫机本体上的标准张力的驱动电流或设定值(以下,称为各别驱动值。)。然后,把从各别驱动值减去标准驱动值的数值作为各个循环缝纫机本体固有的修正值求出。这样预先对每个循环缝纫机本体进行修正值准备。
随后,在控制装置8中,CPU50根据线张力数据的张力或用操作面板5设定的张力,按照标准循环缝纫机本体的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换算驱动电流的电平,并且,CPU50还把预先准备的各个循环缝纫机本体上的修正值加在换算出的设定电平上,以此算出新的驱动电流的电平。由于新电平的驱动电流流过各个循环缝纫机本体的面线用螺线管15,而使与设定的张力相等的张力从各个循环缝纫机本体的面线用夹线器13作用于面线上。另外,在控制装置8的ROM52中,储存了作为控制数据的对应于标准循环缝纫机本体的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等的驱动电流与张力的关系的标准驱动数据。
例如,假设把图6所示的循环缝纫机本体B作为标准,并决定在循环缝纫机本体B上的实际作用于面线的标准张力G。然后,从循环缝纫机本体B的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β,求出产生标准张力G的标准驱动电流电平Is。从循环缝纫机本体A的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α,求出产生标准张力G的驱动电流的电平(IS-ΔI1),从循环缝纫机本体C的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γ,求出产生标准张力G的驱动电流的电平(IS+ΔI2)。然后在循环缝纫机本体A上,把从电平(IS-ΔI1)减去标准驱动电流电平IS的值(-ΔI1)作为修正值准备在循环缝纫机本体A上,并在循环缝纫机本体C上,把从电平(IS+ΔI2)减去标准驱动电流电平IS的值ΔI2作为修正值准备在循环缝纫机本体C上。
在控制循环缝纫机本体A的控制装置8中,CPU50根据线张力数据的张力或用操作面板5设定的张力换算为驱动电流的设定电平I,并且CPU50在换算出的设定电平I上加上预先准备于循环缝纫机本体A上的修正值(-ΔI1),从而算出新的驱动电流的电平(I-ΔI1)。CPU50把电平(I-ΔI1)作为电流指令值向运算放大器55输出,以此使电平(I-ΔI1)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在控制循环缝纫机本体C的控制装置8中也一样,CPU50根据所设定的张力换算为驱动电流的设定电平I,并且CPU50在换算出的设定电平I上加上预先准备于循环缝纫机本体C的修正值ΔI2,从而算出新的驱动电流的电平(I+ΔI2),并使电平(I+ΔI2)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因此,修正值(-ΔI1)是用于修正对应于设在循环缝纫机本体A上的面线用夹线器13的驱动电流的数据,且是循环缝纫机本体A的面线用夹线器13所固有的数据。同样,修正值ΔI2是循环缝纫机本体C的面线用夹线器13所固有的数据。
但是,如上所述,缝纫机本体2和控制装置8被分别制造,并在被搬运到设置地点以后再装配。这时,由于预先在每个缝纫机本体2的上准备了驱动电流的修正值ΔI,所以修正值ΔI是对应于每个缝纫机本体2所必须具有的。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缝纫机本体上设有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60,并作为缝纫机本体2固有的信息,把预先准备的修正值ΔI储存在EEPROM60中。根据图6的实例,ΔI1被储存在循环缝纫机本体A的EEPROM60中,ΔI2被储存在循环缝纫机本体C的EEPROM60中,并把零作为修正值ΔI储存在循环缝纫机本体B的EEPROM60中。并且,由于EEPROM60是不易失性的存储元件,所以即使电源切断后修正值ΔI也能被储存在EEPROM60中。
在把配电箱4与缝纫机本体2的电气系统连接时,EEPROM60就通过插座59及系统母线与CPU50连接。从而,CPU50读出储存保持在EEPROM60中的修正值ΔI,并根据修正值ΔI计算出新的驱动电流的电平(I+ΔI),并可使电平(I+ΔI)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另外,在EEPROM60中,与面线用螺线管15的修正值ΔI另外地储存保持着底线用螺线管16的修正值,并和面线用螺线管15的情况一样,由CPU50可计算出底线用螺线管16的新的驱动电流的电平。
如以上所述,把储存保持缝纫机本体2固有的修正值ΔI的EEPROM60设在缝纫机本体2上,并且控制装置8读出修正值ΔI,计算出新的驱动电流的电平(I+ΔI)。从而,以适合于设于缝纫机本体2的面线用夹线器13或底线用夹线器14固有的电平(I+ΔI)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所以由操作面板5或线张力数据设定的线张力值的张力作用于面线或底线上。
另外,在设于各个循环缝纫机本体的EEPROM60中储存保持修正值时,由于在控制装置8中设有修正值写入模式,并设有在选择了该修正值写入模式时、操作操作面板5等的规定的开关并能把数据储存于EEPROM60中的写入机构,所以使其成为可能。即,把控制装置8设定为写入上述修正值模式,并测定各个循环缝纫机本体的面线用夹线器13或底线用夹线器14的张力,同时增减由控制装置8输出的驱动电流,当从面线用夹线器13或底线用夹线器14产生的张力达到标准张力时,可以进行操作上述写入机构,并把这时的驱动电流的电平与上述标准驱动值(标准循环缝纫机本体产生标准张力的驱动电流的电平)之差用上述写入机构储存于EEPROM60中。或者,也可以与控制装置8另外准备具有同样功能的专用的修正值写入装置,并写入EEPROM60中。
下面,参照图7的流程图说明控制装置8的处理流程。
通常,在缝纫机本体2动作时,由于从电源接通时就必须对面线及底线施予规定的张力,所以控制装置8对面线用螺线管15及底线用螺线管16下达驱动指令,并使从规定的张力设定值换算出的电平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及底线用螺线管16(步骤S1)。
然后,控制装置8读出包含在从操作面板5输入的线张力数据的张力设定值或缝制图形的控制数据中的线张力数据(例如,加固缝部线张力数据或侧缝部线张力数据)的线张力设定值(步骤S2),控制装置8把线张力设定值换算为驱动电流的电平I(步骤S3)。然后,控制装置8读出储存保持于设在缝纫机本体2上的EEPROM60中的修正值ΔI(步骤S4)。接着,控制装置8,在换算出的驱动电流的电平I上加上读出的修正值ΔI,并计算出新的驱动电流的电平(I+ΔI)(步骤S5)。然后,控制装置8把新的驱动电流的电平(I+ΔI)作为电流指令向A/D转换器53或A/D转换器54输出,使电平(I+ΔI)的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步骤S6)。
然后,控制装置8判断线张力的设定值是否被变更了(步骤S7)。当线张力的设定值已被变更时(步骤S7:是),则控制装置8的处理返回步骤S2,重复上述步骤S2~步骤S7的处理。另一方面,当线张力的设定值没被变更时(步骤S7:否),则控制装置8进入步骤S8。另外,用在操作面板5上进行的操作、包含于控制数据中的线张力数据、或者用缝纫机驱动时和停止时的切换而进行线张力的变更。
在步骤S8中,控制装置8判断电源是否被切断(步骤S8)。当电源被切断时(步骤S8:是),则控制装置8的处理结束。另一方面,当电源没被切断时(步骤S8:否),则控制装置8的处理返回步骤S6,并用当前的电平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并保持当前的线张力。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储存于缝纫机本体2的EEPROM60中的修正值ΔI,其固有电平(I+ΔI)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
详细地说明,则是无论哪台循环缝纫机本体A~C所具备的哪一个控制装置8,只要用操作面板5设定的张力相同,则在步骤S3所计算出的电平I就相同。但是,在循环缝纫机本体A的EEPROM60中储存保持修正值(-ΔI1),在循环缝纫机本体B的EEPROM60中储存保持修正值为零,在循环缝纫机本体C的EEPROM60中储存保持修正值ΔI2。
因此,在步骤S5中计算出的电平(I+ΔI),对于每台循环缝纫机本体A~C都不一样。即,循环缝纫机本体A的控制装置8,在步骤S5中计算出电平(I+ΔI1),循环缝纫机本体B的控制装置8,在步骤S5中计算出电平I,循环缝纫机本体C的控制装置8,在步骤S5中计算出电平(I+ΔI2)。以此在循环缝纫机本体A~C上向面线用螺线管15或底线用螺线管16流过固有电平(I+ΔI)的驱动电流。
无论循环缝纫机本体A~C的哪一台,只要用操作面板5设定同样的线张力值,则作用于面线或底线的张力的大小在任何循环缝纫机本体A~C上都相同。因此,无论在循环缝纫机本体A~C的哪一台上,都能使线迹的触摸感一样,并能减少各循环缝纫机本体A~C之间的线张力的偏差,提高缝纫质量的稳定性及重复性。
并且,例如,即使把循环缝纫机本体A与循环缝纫机本体C的控制装置8组合在一起,其驱动电流的电平不是以电平(I+ΔI2)计算出,而是以电平(I-ΔI1)计算出。即,由于控制装置8具有在任何循环缝纫机本体A~C上的互换性,所以无论循环缝纫机本体A~C与控制装置8如何组合,也能使循环缝纫机本体A~C之间没有线张力的偏差,只要在任何的循环缝纫机本体上的张力设定值相同,则线迹的触摸感都一样。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在第二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是用在缝纫机本体2上设置的多个机械开关SW1~SWn取代设于缝纫机本体2上的EEPROM60。
把各个开关SW1~SWn的一端接地,并把另一端通过插座59及接口62与CPU50连接。各个开关SW1~SWn的接通、断开的设定状态,对应于表示二进制的「1」或「0」的位,把各开关SW1~SWn加权在各个二进制的位上。
并且,任何一个开关(例如,开关SW1),作为符号位,可能被分派为负数的设定。因此,修正值ΔI,与在第一实施例中保持机构(EEPROM60)所保持的修正值一样,能用这样的多个开关SW1~SWn的设定状态保持。
所以,该第二实施例的CPU50的控制,在向面线用夹线器13或底线用夹线器14输出驱动电流时,作为修正值,除了用读出这些开关SW1~SWn的设定状态取代读出储存保持在EEPROM60中的数据以外,与第一实施例同样地进行。
另外,在用这些开关SW1~SWn设定(保持)修正值时,在把开关SW1~SWn设定为修正值为零的规定设定状态(例如,全部为断开)下,由控制装置8输出上述标准驱动值,测定从各个循环缝纫机本体的面线用夹线器13或底线用夹线器14产生的张力,并可以由操作开关SW1~SWn的方法设定被测定的张力使其达到标准张力。如此设定的修正值,不言而喻,是与标准设定值之差。另外,当然也可以不用控制装置8但具有同样功能的专用的设定装置。
下面,说明本的第三实施例。
在第三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是用设在缝纫机本体2上的可变电阻器63取代设于缝纫机本体2上的EEPROM60。
可变电阻器63,其一端(端子B)接地,另一端与电源Vdd连接。然后使可变电阻器63的控制端子S可以连接在一端与另一端之间,并且与A/D转换器64连接。A/D转换器64,与CPU50连接,把控制端子S的电压由A/D转换器64转换为数字型,并输出给CPU50。该控制端子S的电压被CPU50换算为修正值ΔI。即,用可变电阻器63的控制端子S的电压电平表示预先准备的修正值ΔI。
根据这样的构成,修正值可用可变电阻器63的控制端子S与端子A之间的电阻值、以及控制端子S与端子B之间的电阻值保持。
另外,如图10所示,也可以把控制端子S与端子B短路,并通过电阻66接地,并把该电阻66与控制端子S的接点与A/D转换器64连接的结构。这时,用控制端子S与端子A之间的电阻值保持修正值。
另外,在预先知道修正值时,也可以不用可变电阻器,而用能输出该修正值的固定电阻。
另外,在把修正值保持在该可变电阻器63上时,确定修正值为零的规定的状态(例如,可变电阻器63的控制端子S的电压为Vdd/2的状态),并把可变电阻器63置于该修正值为零的状态下,与第二实施例的用SW1~SWn设定修正值时一样,由控制装置8输出上述标准驱动值,并测定从各个循环缝纫机本体的面线用夹线器13或底线用夹线器14产生的张力,同时以用操作可变电阻器63的方法设定被测定的张力使其达到标准张力。这时,当然也可以不用控制装置8但具有同样功能的专用的设定装置。
另外,由于图1~图2所示的结构、图4~图6所示的特性、图7所示的处理流程,与第二或第三实施例中的相同,故省略其说明,图8、图9及图10与图3相同的构成要素使用了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另外,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范围,也可以进行各种改良及设计变更。
例如,在EEPROM60中,储存保持了缝纫机本体2固有的修正值ΔI,但也可以储存保持缝纫机本体2固有的有关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线的驱动数据,而不是修正值ΔI。例如,在循环缝纫机本体A上,也可以把固有的有关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线α的驱动数据储存保持在循环缝纫机本体A的EEPROM60中,在循环缝纫机本体C上,也可以把固有的有关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线γ的驱动数据储存保持在循环缝纫机本体C的EEPROM60中。即,在循环缝纫机本体A上,也可以把对应于所设定的驱动电流的电平与在以该电平的驱动电流流过循环缝纫机本体A的面线用螺线管15时作用于面线的张力的关系的信息,储存保持在EEPROM60中。
这时,安装于循环缝纫机本体A上的控制装置8,在用操作面板5设定了张力时,在步骤S3中不是从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线β计算出驱动电流的电平I,而是根据从EEPROM60读出的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线α计算出驱动电流的电平I。并且,不进行步骤S4、步骤S5的处理,且在步骤S6中使根据驱动电流—张力特性曲线α计算出的电平I的驱动电流流过面线用螺线管15。
另外,在EEPROM60中,作为缝纫机本体2固有的信息,储存保持了驱动面线用夹线器13或底线用夹线器14时的修正值ΔI,但是,只要是缝纫机本体2固有的数据,并不局限于驱动面线用夹线器13或底线用夹线器14时的修正值,也可以是驱动其他装置(例如,送布装置)时的固有数据(例如为送布装置时,对送布装置的设定送布量的误差进行修正的修正数据)。这时,控制装置8,当然根据固有数据控制缝纫机本体2。
另外,本发明不仅适用于进行锁扣眼的缝纫机本体,当然也适用于钉扣盘根缝纫机本体、滚边缝制装置的双针缝纫机本体、平缝缝纫机本体、链式线迹缝纫机本体及其他各种缝纫机本体。
根据本发明,由于即使把缝纫机本体和控制装置分别包装出厂,并且缝纫机本体与控制装置任意组合,在任何的缝纫机本体上也都可以按照设定的线张力形成同一触摸感的线迹。

Claims (8)

1.一种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具有:
对线施加张力的夹线器、
把与通电的驱动电流成线性关系的推力施加于所述夹线器的螺线管、
能对所述夹线器设定张力值的张力设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保持对所述夹线器用于修正驱动电流的修正值的修正值保持机构、
从所述修正值保持机构读出所述修正值并根据该修正值可改变地控制向所述螺线管通入驱动电流以便达到用张力设定机构设定的张力值的控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值保持机构,被设置在缝纫机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值保持机构,由即使切断电源也保持所述修正值的储存元件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值保持机构,由机械地保持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单个或多个开关构成,且通过所述各开关的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保持所述修正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值保持机构,由电阻器构成,并通过该电阻器的电阻值保持所述修正值。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值,是对应于规定张力值的标准设定值与对应于所述规定张力值的设定值之差。
7.一种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具有:
对线施加张力的夹线器、
把与通电的驱动电流成线性关系的推力施加于所述夹线器的螺线管、
能对所述夹线器设定张力值的张力设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
储存表示所述夹线器及所述螺线管的固有张力与驱动电流关系的驱动数据的存储机构、
从所述存储机构读出所述驱动数据并根据所述驱动数据可变更地控制通往所述螺线管的驱动电流而达到用张力设定机构设定的张力值的控制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机构,被设在缝纫机本体上。
CNB031042864A 2002-02-13 2003-02-10 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12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2035650 2002-02-13
JP2002035650A JP2003230784A (ja) 2002-02-13 2002-02-13 ミシン本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38376A true CN1438376A (zh) 2003-08-27
CN100507125C CN100507125C (zh) 2009-07-01

Family

ID=27678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310428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07125C (zh) 2002-02-13 2003-02-10 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3230784A (zh)
KR (1) KR20030068408A (zh)
CN (1) CN100507125C (zh)
DE (1) DE10304780B4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8184B (zh) * 2005-09-06 2011-08-17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夹线装置
CN101122071B (zh) * 2006-08-08 2011-12-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CN101403168B (zh) * 2007-10-05 2013-05-22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线张力控制装置
CN109137285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27438B2 (ja) * 2009-02-27 2014-02-26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KR100948677B1 (ko) * 2009-08-10 2010-03-18 한국봉제기술연구소 자수기용 북집 밑실의 장력 조절 장치
CH709666A1 (de) 2014-05-16 2015-11-30 Bernina Int Ag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Beeinflussen der Lage von Knoten zwischen Oberfaden und Unterfaden beim Nähen mit einer Näh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63073A (en) * 1979-06-06 1980-12-18 Janome Sewing Machine Co Ltd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setting tension of cotton of sewing machine
JPS60142888A (ja) * 1983-12-29 1985-07-29 ジューキ株式会社 自動縫いミシンの糸締め制御装置
IT1217796B (it) * 1988-06-07 1990-03-30 Rockwell Rimoldi Spa Dispositivo elettronico per la gestione dell'autosetting in macchine per cucire industriali.
JP4046431B2 (ja) * 1999-01-18 2008-02-13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JP2002113274A (ja) * 2000-10-06 2002-04-16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8184B (zh) * 2005-09-06 2011-08-17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夹线装置
CN101122071B (zh) * 2006-08-08 2011-12-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CN101403168B (zh) * 2007-10-05 2013-05-22 Juki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线张力控制装置
CN109137285A (zh) * 2017-06-28 2019-01-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CN109137285B (zh) * 2017-06-28 2021-04-0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230784A (ja) 2003-08-19
CN100507125C (zh) 2009-07-01
DE10304780A1 (de) 2003-11-06
DE10304780B4 (de) 2008-04-17
KR20030068408A (ko) 2003-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77696B (zh) 送料器移动补偿
CN1438376A (zh) 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
CN1121934C (zh) 注塑机的后推力控制
CN1786313A (zh) 差动送布缝纫机
CN1928184A (zh) 缝纫机的夹线装置
CN1800478A (zh) 缝纫机
CN1271034A (zh) 电磁阀控制的缝纫机线调整装置
CN102041643B (zh) 自动缝制缝纫机
JP2006212142A (ja) ミシン
CN201459376U (zh) 一种套结机的压脚装置
CN204525119U (zh) 一种同时补偿固体蜡条和抛光轮损耗的自动抛光打蜡系统
CN101666017B (zh) 一种套结机的压脚装置
CN207629762U (zh) 基于扭矩控制的去毛刺系统
CN1348027A (zh)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CN207030652U (zh) 自动粘丝机
CN107425393A (zh) 一种插针机
JP2002210279A (ja)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JP2010220928A (ja) 穴かがりミシン及び縫製パラメータの算出方法
CN109629127A (zh) 一种缝纫机的膝靠抬压脚装置
CN1932117A (zh) 缝纫机
CN1358893A (zh) 绕线打结钉扣缝纫机以及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JPH06310353A (ja) 巻線機におけるテンション付与機構及びテンション制御方法
KR100801343B1 (ko) 재봉틀
CN101319442B (zh) 电脑刺绣机的中过线装置
CN215829020U (zh) 一种缝纫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01

Termination date: 201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