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22071B -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22071B
CN101122071B CN2007101407759A CN200710140775A CN101122071B CN 101122071 B CN101122071 B CN 101122071B CN 2007101407759 A CN2007101407759 A CN 2007101407759A CN 200710140775 A CN200710140775 A CN 200710140775A CN 101122071 B CN101122071 B CN 1011220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nsion force
release
solenoid
control devic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07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22071A (zh
Inventor
杉原良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22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20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220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2207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47/00Needle-thread tensioning devices; Applications of tensometers
    • D05B47/04Automatically-controlled tensioning devices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19/00Programme-controlled sewing machines
    • D05B19/0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 D05B19/12Sewing machines having electronic memory or microprocessor control unit characterised by control of operation of machine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3/00Devices associated with the loop-taker thread, e.g. for tensioning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9/00Driving-gear; Control devices
    • D05B69/30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锁眼缝纫机(M)的调线装置(38)具有张力释放机构(39),该张力释放机构(39)中,通过驱动张力释放螺线管(55)而突出的输出轴(55a)使一对夹线板(42、43)相互分离,从而使赋予面线的张力释放。在所述调线装置(38)中,在利用张力释放螺线管(55)将张力释放机构(39)驱动到张力释放状态后,利用释放维持机构(56)来维持张力释放状态。在张力释放机构(39)维持张力释放状态的状态下,停止机构(控制装置8)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停止。

Description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赋予面线张力的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平缝缝纫机和锁眼缝纫机等各种缝纫机中使用调线装置。调线装置在从供线源经由挑线杆而到达缝针的供线路径上赋予面线张力。在该调线装置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面线张力的调线旋钮。使用者(操作者)通过操作调线旋钮来进行与加工布的种类和布厚、送料间距等缝制要素相应的缝制操作。
例如有日本专利特许公开平成4年第24083号公报所公开的调线装置。该调线装置具有左右贯穿缝纫机的调线轴(参照公报的图1)。在调线轴的右部设置有夹持面线的左右一对夹线板、调线旋钮及用于推压这些夹线板的夹线板推压件及调线弹簧。通过操作调线旋钮而使调线弹簧对夹线板的推压力产生变化,可调节面线的张力。在调线轴上设置有贯穿其内部的松线销。松线销的右端部与夹线板推压件的中央部抵接,左端部与松线螺线管的柱塞抵接。在该缝纫机中,在切线等时驱动松线螺线管。此时,松线螺线管用其柱塞而使松线销向右方移动。在该松线销的移动下,夹线板推压件向压缩调线弹簧的右侧移动。由此,一对夹线板变得可相互分离,从而瞬时释放赋予面线的张力。
在不进行切线时,有时也进行面线张力的释放(即松线)。例如,在反复缝制图样缝时,有时在每次结束各图样缝时虽不进行切线但要进行松线。在进行了该松线的状态下,在取出缝制过的加工布片后准备下一次要缝制的加工布片。此时,需要通过驱动所述调线装置的松线螺线管来维持面线张力的释放状态。松线螺线管的发热量与其驱动时间和驱动电流成比例地增大。若进行松线的时间长,则存在松线螺线管的励磁线圈烧断的问题。
最近,为了防止这种励磁线圈的烧断,有在控制装置中设有动作定时器的缝纫机。在该缝纫机中,在缝制结束时,在使压脚自动上升的同时,使松线螺线管动作并使动作定时器的计时动作开始。
若从该计时动作的开始起经过规定时间,则使压脚下降,使松线螺线管的驱动强制停止。此时,根据动作定时器计时的规定时间不同而存在如下问题:在取出结束了图样缝的加工布片的途中、或在下一个加工布片的准备中,压脚下降且在面线上作用有张力,从而导致操作中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的调线装置,即使在赋予面线的张力释放的张力释放时间变长时,也可抑制张力释放用的致动器发热,从而可实现缝制操作效率的提高。
本发明的缝纫机的调线装置,利用一对夹线板的推压力来赋予面线张力,并具有张力释放机构,该张力释放机构中,通过驱动张力释放用螺线管而突出的输出轴使所述一对夹线板相互分离,从而使赋予所述面线的张力释放,其特征在于,包括:释放维持机构,在利用所述张力释放用螺线管将所述张力释放机构驱动成张力释放状态后,维持张力释放状态;以及停止机构,该停止机构在利用所述释放维持机构使所述张力释放机构维持张力释放状态的状态下,使所述张力释放用螺线管的驱动力停止,所述释放维持机构包括:在所述张力释放用螺线管的所述输出轴上具有的被卡合部;可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以及释放维持用致动器,该释放维持用致动器驱动所述卡合部使其在不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非卡合位置及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位置之间切换。
在缝制时,利用调线装置的一对夹线板来赋予面线合适的张力。在缝制开始时的穿线操作和缝制结束时的切线操作等中,在使赋予面线的张力释放时对张力释放用螺线管通电。若张力释放用螺线管利用该通电而将张力释放机构驱动成张力释放状态,则释放维持机构维持张力释放机构的张力释放状态。此时,即使停止机构使张力释放用螺线管的驱动力停止,张力释放机构也维持张力释放状态。由此,即使在张力释放时间较长时,也可抑制张力释放用螺线管的发热。在前述的图样缝等缝制操作中,可消除导致操作中断的问题,从而可实现缝制操作效率的提高。此外,利用释放维持用致动器能使卡合部在非卡合位置和卡合位置之间切换,能可靠地维持张力释放状态。
在本发明中,所述释放维持用致动器最好是电动马达。由此,可利用电动马达的大转矩可靠地使卡合部在非卡合位置和卡合位置之间切换。
在本发明中,所述释放维持用致动器也可以是气缸。由此,可利用气缸的往复动作可靠地使卡合部在非卡合位置和卡合位置之间切换。可利用气缸获得大的驱动力,能更可靠地维持张力释放机构的张力释放状态。
在本发明中,最好在相对于所述张力释放用螺线管与所述张力释放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所述气缸。该与张力释放机构相反的一侧有空间。因此,设置上的限制少,从而可容易地配置气缸。
在本发明中,最好以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螺线管的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的形态配置所述气缸。由此,可在与螺线管的输出轴相同的轴线上进行气缸的往复动作。因此,在驱动气缸时,可在被卡合部、卡合部、螺线管等不产生歪斜的状态下维持张力释放状态。
在本发明中,最好在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的前端具有缓冲部。由此,可缓和卡合部与被卡合部在卡合时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形态的锁眼缝纫机的立体图。
图2是压布机构的右侧视图。
图3是切线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锁眼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5是表示调线装置的构成零件的一部分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卡合板和被卡合板的左侧视图。
图7是表示锁眼缝纫机的控制系统的构成的方框图。
图8是缝制控制的流程图。
图9是张力释放控制的流程图。
图10是张力释放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形态的锁眼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12是张力释放状态下的与图11相当的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形态的锁眼缝纫机的主要部分的纵剖主视图。
图14是张力释放状态下的与图13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形态>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形态进行说明。本实施形态是在形成锁眼线迹的锁眼缝纫机的调线装置中应用了本发明的一例。
如图1所示,锁眼缝纫机M设置在缝纫机台板4上。在该缝纫机台板4下侧的右端部(图1中箭头方向为前方)设置有控制箱6。在控制箱6的前部设置有用于输入形成锁眼线迹(未图示)和钮孔的各种图样数据的操作面板7。控制箱6具有进行各种缝制控制的控制装置8(参照图7)。在缝纫机台板4下侧的中央部设置有缝纫机马达5。缝纫机马达5在其驱动下通过未图示的同步皮带使缝纫机主轴(未图示)旋转。在缝纫机台板4的脚部4a上可进行转动操作地设置有后述的脚踏板9。
锁眼缝纫机M包括:底板部1;从该底板部1的后部起向上方延伸的立柱部2;以及从该立柱部2的上部起向前方延伸的机壳部3。在机壳部3的前端部设置有具有缝针的针杆(均未图示)。所述缝纫机主轴的旋转通过未图示的针杆驱动机构上下驱动针杆。在机壳部3上,除了该针杆驱动机构外,还设置有后述的调线装置38等。在底板部1的上表面部设置有支撑加工布的送料台(均未图示)。送料台利用未图示的送料台驱动机构进行移动(送布)。在底板部1上设置有与所述缝针互动地形成锁眼线迹的旋梭(未图示)。
在机壳部3的前端部设置有具有压脚25的压杆16。参照图2(图2的左侧为前方)对使该压杆16上下驱动的压布装置10进行说明。
在机壳部3前端部的缝纫机机架上,L形杆件11被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支撑轴13支撑而可自由转动。在机壳部3后端部的缝纫机机架上,L形杆件12被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支撑轴14支撑而可自由转动。在L形杆件11与L形杆件12之间配置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前端部与L形杆件11的一端部相连,后端部与L形杆件12的一端部相连。
在L形杆件11的另一端部通过连接构件15连接有压杆16的上端部。在压杆16的下端部可装拆地安装有压脚25。
在L形杆件12的另一端部连接有从后述切线机构30延伸的连接构件17的上端部。在连接构件17的下方固定有向右方突出的卡合销24。在连接构件17的后侧配设有压布马达19。在该压布马达19的驱动轴上固接有圆板20。在圆板20的一端部固定有向右方突出的卡合销21。在压布马达19附近的缝纫机机架上,摆杆23被左右方向上延伸的支撑销22支撑而可上下摆动。在摆杆23上形成有如图2所示的第一叉部23a和第二叉部23b。摆杆23用第一叉部23a与圆板20的卡合销21卡合,并用第二叉部23b与连接构件17的卡合销24卡合。
图2中实线所示的圆板20与卡合销21的位置称作初始位置。此时,压脚25位于从底板部1的上表面离开规定距离的上升位置Pu(参照图2的实线)。若使压布马达19正转,则圆板20绕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与卡合销21卡合的摆杆23从实线所示下降位置起向上方的摆动位置(参照双点划线)摆动规定量。同时,连接构件17与卡合在第二叉部23b中的卡合销24一起向上方移动,从而使L形杆件12绕逆时针方向转动。该L形杆件12的转动通过连接板18传递给L形杆件11,从而使压杆16向下方移动规定量。由此,压脚25下降到将加工布推压在底板部1上的推压位置Pp(参照图2的双点划线)。
若使压布马达19反转,则圆板20绕逆时针方向转动,从而摆杆23从摆动位置摆动到下降位置。同时,连接构件17向下方移动,使L形杆件12绕顺时针方向转动。该L形杆件12的转动通过连接板18传递给L形杆件11,从而使压杆16回到原来位置上。由此,压脚25从推压位置Pp上升到上升位置Pu。
也参照图1、图7对所述压布装置10与脚踏板9的关系进行说明。
在没有任何操作时,脚踏板9位于图1所示的基准位置。脚踏板9在向基准位置的前侧大幅踩下的踩下位置与向基准位置的后侧踩下的踩回位置之间转动。在脚踏板9上连接有向上方延伸的连杆26。在缝纫机台板4的下侧设置有踏板位置检测机构(未图示),在踏板位置检测机构的输入杆上连接有连杆26的上端部。
踏板位置检测机构具有电位计72(参照图7)。后述控制装置8通过从电位计72接收输出电压来检测作为脚踏板9操作位置的基准位置、踩下位置、踩回位置。在脚踏板9位于基准位置时,压脚25位于上升位置Pu。若踩下脚踏板9直到踩下位置,则压布马达19正转,从而使压脚25下降到推压位置Pp。若踩下脚踏板9到踩回位置,则进行切线,且缝纫机马达5停止驱动,压布马达19反转,从而使压脚25上升到上升位置Pu。
下面参照图3对切断从加工布延伸的面线和底线的切线机构30进行说明。
在底板部1的上表面部设置有针板1a。在针板1a上形成有缝针可以穿过的针孔1b。在针板1a的下侧配设有可动刀31。可动刀31通过螺钉32可自由摆动地支撑在针板1a的下侧。在紧靠可动刀31的下侧配置有俯视呈大致“L”字形状的固定刀33。固定刀33利用未图示的固定螺钉固定在针板1a上,可以调节安装位置。在该固定刀33的前端部形成有方向朝下的刀刃部33a。
在可动刀31的前端部形成有锐角状的线梳理部31a。与该线梳理部31a连续地形成有引导布侧面线的平缓的弯曲状的线引导部31c。与该线引导部31c连续地形成有对由线引导部31c引导的布侧面线进行捕捉的折弯状的线捕捉部31d。在可动刀31的线梳理部31a附近形成有圆形的刀刃部31b。
图3中用实线表示可动刀31进行往复运动前的状态。将该可动刀31的位置称作待机位置。在可动刀31的右端部(在图3中)连接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摆杆34的前端部。摆杆34的后端部与未图示的切线驱动机构相连。该切线驱动机构与切线螺线管78(参照图7)相连。若在切线螺线管78的驱动下摆杆34通过切线驱动机构向前方驱动规定行程,则可动刀31从待机位置起绕顺时针方向正转(前行)到双点划线所示位置。将此时可动刀31的位置称作转动位置。
可动刀31在所述前行时将布侧的面线和底线经由线引导部31c引向线捕捉部31d侧。
若停止切线螺线管78的驱动,则摆杆34利用未图示的复位弹簧的弹力而向后方驱动规定行程。此时,可动刀31反过来从转动位置起绕逆时针方向反转(后退)到待机位置。可动刀31在该后退时使布侧的面线和底线在由线捕捉部31d捕捉的状态下向前方移动,因此使缝针侧的面线放出规定量。在该可动刀31的后退下,固定刀33的刀刃部33a与可动刀31的刀刃部31b相遇,同时切断布侧的面线和底线。
在该切线时,要放出缝针侧的面线,就需要使赋予面线的张力释放。通过释放该张力,在下一次缝制开始时可使切断后的面线端部不从缝针的针眼中脱出。在本实施形态中,利用后述调线装置38和张力释放机构39对面线赋予张力和释放该张力。
下面对赋予面线张力的调线装置38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在机壳部3的下方一体地设置有连接右部框架3a与左部框架3b的支撑框架3c。支撑框架3c整体呈中空杆状,形成有下述的孔部。在支撑框架3c的右半部分形成有收容可在左右方向上滑动的后述中间杆49的小径孔部3d。在支撑框架3c的左半部分形成有直径大于小径孔部3d的大径孔部3f。大径孔部3f与小径孔部3d通过倾斜台阶部3e相连。
在右部框架3a上形成有与小径孔部3d连通的固定孔3g。在该固定孔3g的周缘部形成有向右方突出的圆筒状的固定部3h。在固定孔3g中收容有圆筒状的调线台36。调线台36利用固定螺钉37固定在固定部3h上。如图5所示,在调线台36的内部,在左侧形成有圆柱状的轴承孔36a,在右侧形成有与轴承孔36a连续的弹簧收容孔36b。
如图4、图5所示,调线装置38包括:调线轴41;一对夹线板42、43;调线弹簧44;以及调线螺钉45等。调线轴41一体地具有:左侧的小径轴部41a;与该小径轴部41a的右侧连续的大径轴部41b;以及与该大径轴部41b的右侧连续的螺纹轴部41c。在螺纹轴部41c的外周部形成有阳螺纹。螺纹轴部41c在其中央部沿左右方向形成有具有规定宽度的切槽,成为截面呈半月状的上下一对凸起状。在小径轴部41a和大径轴部41b上形成有贯穿它们的轴心部的插通孔41e。在该插通孔41e中插通后述驱动杆46。调线轴41在将其小径轴部41a插通调线台36的轴承孔36a的状态下利用固定螺钉47固定在调线台36上。
图4、图5所示的一对夹线板42、43相互相对,左侧构成固定侧的夹线板42,右侧构成推压侧的夹线板43。在固定侧的夹线板42的中央部形成有直径比大径轴部41b的外径稍小的插通孔42a。在推压侧的夹线板43的中央部形成有可供一对螺纹轴部41c插通的一对插通孔43a。固定侧的夹线板42使插通孔42a从右侧嵌合到调线轴41的大径轴部41b的右端台阶部41d上而卡合。推压侧的夹线板43以从固定侧的夹线板42右侧抵接的形态配设。此时,一对螺纹轴部41c成为插通一对插通孔43a的状态。在突出于推压侧夹线板43右侧的一对螺纹轴部41c的外周部设置有调线弹簧44。在该螺纹轴部41c的右端部配置有调线螺钉45。调线螺钉45在内周部形成有阴螺纹,可进行其转动操作。
若操作者从右侧面看绕顺时针地对调线螺钉45进行转动操作,则调线螺钉45向夹线板43侧移动,从而调线弹簧44的弹力加强。由此,向一对夹线板42、43之间供给的面线的张力变大。若操作者从右侧面看绕逆时针地对调线螺钉45进行转动操作,则调线螺钉45向离开夹线板43的一侧移动,从而调线弹簧44的弹力减弱。由此,向一对夹线板42、43之间供给的面线的张力减小。这样,通过对调线螺钉45进行转动操作而适当调整面线的张力,可进行与缝制的加工布的种类和布厚、使用的面线的种类和粗细相应的缝制。
下面对使一对夹线板42、43相互分离从而使赋予面线的张力释放的张力释放机构39进行说明。张力释放机构39包括:使利用调线装置38进行作用的张力释放的中间杆49;以及所述驱动杆46。
如图4、图5所示,驱动杆46具有规定长度并插通于插通孔41e,该插通孔41e贯穿小径轴部41a和大径轴部41b。驱动杆46的右端插通于固定侧夹线板42的插通孔42a,从而可与推压侧的夹线板43的中央部抵接。如图4所示,中间杆49具有规定长度,配设在支撑框架3c的大径孔部3f和小径孔部3d中。中间杆49的右端部可向右方推压驱动杆46的左端部。
在大径孔部3f侧的中间杆49的外周部设置有压缩螺旋弹簧52。在中间杆49上分别嵌合有在压缩螺旋弹簧52的左右两侧卡合的一对垫圈50、垫圈51。这些垫圈50、垫圈51的外径尺寸设定成比大径孔部3f的直径尺寸稍小。在中间杆49上设置有位于紧靠左侧垫圈51的左侧、呈“E”字形状的挡圈53。挡圈53对左侧垫圈51的左端位置进行定位。
如图4所示,在左部框架3b的外侧配设有方向朝右的张力释放螺线管55(相当于张力释放用致动器)。在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输出轴55a的右端部利用固定螺母54固定有中间杆49的左端部。
在未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动作时,右侧的垫圈50利用压缩螺旋弹簧52的弹力始终从左方与倾斜台阶部3e抵接。利用该压缩螺旋弹簧52的弹力通过左侧垫圈51及挡圈53朝着使中间杆49和输出轴55a一体地向左方移动的后退位置(参照图4)施力。在该中间杆49的右端与驱动杆46的左端之间设置有间隙。
张力释放螺线管55在通电下向张力释放侧动作,从而使张力释放机构39驱动到张力释放状态。此时,中间杆49和输出轴55a克服压缩螺旋弹簧52的弹力而一体地移动,从后退位置切换为向右方移动了规定行程的前进位置(参照图10)。由此,驱动杆46向右方突出而向右方对推压侧的夹线板43的中央部进行推压,使推压侧的夹线板43从固定侧的夹线板42分离,从而在推压侧夹线板43与固定侧夹线板42之间使赋予面线的张力释放。
下面对维持张力释放机构39的张力释放状态的释放维持机构56进行说明。该释放维持机构56包括:设在张力释放螺线管55上的被卡合板57;可与该被卡合板57卡合的卡合板59;驱动该卡合板59的释放维持马达58;以及后述控制装置8等。
如图4所示,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输出轴55a延伸到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左方。也如图6所示,在输出轴55的左端部用固定螺栓60固接有圆形的被卡合板57(相当于被卡合部)。在紧靠张力释放螺线管55上侧的左部框架3b上固接有释放维持马达58(相当于释放维持用致动器)。在该释放维持马达58的驱动轴58b上用固定螺栓61固定有卡合板59(相当于卡合部)。
如图6所示,卡合板59将圆形的一部分切去而形成半月状。如图4所示,在该卡合板59的切去的边缘部一体地形成有向左下侧倾斜的导向部59a。在图6中,导向部59a呈细长的三角形形状。卡合板59在导向部59a面向上侧的卡合位置(参照图6的双点划线)与导向部59a面向下侧的非卡合位置(参照图6的实线)之间摆动。卡合板59位于非卡合位置时不接触被卡合板57。
在释放对面线的张力时,若驱动张力释放螺线管55使输出轴55a从后退位置切换为前进位置,则被卡合板57从与张力释放螺线管55分离的左方位置(参照图4)切换为靠近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右方位置(参照图10)。
在该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中,释放维持马达58的驱动轴58b绕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摆动,使卡合板59从图4所示的非卡合位置摆动到图10所示的卡合位置。此时,卡合板59的导向部59a将卡合板59向被卡合板57的左方引导,从而使卡合板59的一部分与被卡合板57的一部分卡合。该卡合板59将被卡合板57夹持在其与张力释放螺线管55之间。在该状态下,即使利用后述停止机构停止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卡合板59也可克服压缩螺旋弹簧52的弹力,通过被卡合板57将输出轴55a维持在前进位置上。其结果是,可利用释放维持机构56来维持张力释放机构39的张力释放状态。
在为了赋予面线张力而解除张力释放状态时,释放维持马达58绕图6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从而使卡合板59从卡合位置摆动到非卡合位置。
在该旋转下,卡合板59从被卡合板57脱开,因此被卡合部57由于压缩螺旋弹簧52的弹力而向左方位置复位地移动(参照图4)。张力释放机构39切换为张力赋予状态,一对夹线板42、43因调线弹簧44的弹力而成为紧密接触状态,从而赋予面线张力。
下面对锁眼缝纫机M的控制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控制装置8以微机为主体而构成,内部包括CPU65、ROM67、RAM68、连接它们的数据总线等总线66、输入接口69及输出接口70等。
在输入接口69上连接有电位计72、启动停止开关73及操作面板7。输入接口69从电位计72接收与脚踏板9的操作位置相应的输出电压信号。输入接口69接收来自启动停止开关73的开关信号及来自操作面板7的控制信号。在输出接口70上连接有缝纫机马达5用的驱动回路74、使送料台驱动机构动作的送料马达75用的驱动回路76、压布马达19用的驱动回路77、切线螺线管78用的驱动回路79、张力释放螺线管55用的驱动回路80、释放维持马达58用的驱动回路81及操作面板7。所述驱动回路80根据来自输出接口70的驱动信号进行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及其驱动力的停止。该驱动回路80和控制装置8相当于停止机构。送料马达75、压布马达19及释放维持马达58分别由步进马达构成。
在ROM67中预先存储有:各种锁眼线迹用的多种图样缝制数据、后述缝制控制程序等。一些图样缝制数据中包括将缝制结束时自动地进行切线用的切线代码存储在缝制数据末尾的数据。在RAM68中设置有各种控制所需的各种存储器、计数器和缓冲器,并设置有一次性地存储CPU65运算得到的运算结果的各种存储器等。
控制装置8根据缝制控制程序及图样缝制数据对缝纫机马达5等致动器进行驱动控制,从而在加工布上形成锁眼线迹,进行切线和张力释放。
参照图8对使该控制装置8执行的缝制控制进行说明。图8表示的是缝制控制的流程图,图中的符号Si(i=11、12、13……)表示的是各步骤。
在锁眼缝纫机M通电时,压脚25上升到上升位置Pu,由于张力释放螺线管55并未通电,因此面线通过调线装置38赋予张力。通过该通电,控制装置8首先为了缝制准备而开始张力释放处理(S11),使赋予面线的张力释放(参照图9)。
控制装置8通过通电而以规定短时间(例如1~2秒左右的短时间)驱动张力释放螺线管55(S31)。在该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中,控制装置8使释放维持马达58摆动地正转,从而使卡合板59摆动到卡合位置(S32)。
在对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通电开始后经过短时间后,控制装置8中止该通电,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停止(S33),结束所述张力释放处理,转移到缝制控制的步骤S12。如上所述,即使停止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张力释放机构39也会维持张力释放状态,因此推压侧夹线板43维持从固定侧夹线板42分离(即释放了赋予面线的张力)的状态。执行步骤S31、步骤S32及步骤S33的控制装置8相当于停止机构。
在缝制控制中,若操作者为了开始缝制而将脚踏板9踩下到踩下位置(S12:是),则控制装置8使压布马达19正转,从而使压脚25下降到推压位置Pp(S25)。控制装置8使释放维持马达58摆动地反转,从而使卡合板59摆动到非卡合位置(S26)。其结果是,张力释放机构39切换为张力赋予状态,一对夹线板42、43成为紧密接触状态,从而赋予面线张力。
在脚踏板9复位到原来的基准位置上时(S12:否),操作者为了开始缝制而对启动停止开关73进行接通操作(S13:是)。通过该接通操作,控制装置8驱动缝纫机马达5(S14)使缝纫机主轴旋转,从而驱动针杆来执行缝制处理(S15)。在该缝制处理中,根据预先选择的锁眼线迹的图样缝制数据,在从第一落针位置数据起每次读取一针的缝制数据时,就驱动送料马达75,通过送料台驱动机构来驱动送料台送布。
在缝制处理未结束时(S16:否),控制装置8反复执行步骤S15和步骤S16。在缝制处理结束时(S16:是),控制装置8判断有无切线,在判断为有切线时(即读取了切线代码时,S17:是),待机到规定的切线时刻为止(S18:否)。在到切线时刻时(S18:是),控制装置8通过通电来驱动张力释放螺线管55(S19),使面线的张力释放。在该状态下,控制装置8使切线机构30执行切线处理(S20)。
控制装置8停止缝纫机马达5的驱动(S21),使释放维持马达58摆动地正转,从而使卡合板59摆动到卡合位置(S22)。在该状态下,控制装置8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停止(S23)。此时,由于张力释放机构39维持张力释放状态,因此释放了赋予面线的张力的状态继续。
控制装置8使压布马达19反转,从而使压脚25上升到上升位置Pu(S24)。在该状态下,操作者可取出结束了缝制的加工布。
执行步骤S19、步骤S22及步骤S23的控制装置8相当于停止机构。
在缝制处理结束时(S16:是),在控制装置8判断为无切线时(即没有读取切线代码时,S17:否),停止缝纫机马达5的驱动(S27)。控制装置8执行所述张力释放处理(S28),返回步骤S12进行处理。此时,操作者准备下一次缝制。控制装置8反复执行步骤S12之后的步骤。
在由切线机构30进行切线时,若要使赋予面线的张力释放,则对张力释放螺线管55通电。若通过该通电而暂时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向张力释放侧动作,则可利用释放维持机构56来维持该向张力释放侧动作的状态。此时,在张力释放机构39维持张力释放状态的状态下,所述停止机构(控制装置8)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停止,因此即使在张力释放时间变长时,也可抑制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发热。
例如,在对加工布片反复缝制作为图样线迹的锁眼线迹时,有时在每次结束图样缝制时虽不进行切线但要释放张力。此时,在释放了张力的状态下,在取出缝制好的加工布片后重新准备下一次要缝制的加工布片。此时,如图10所示,驱动张力释放螺线管55,但在经过短时间后,可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停止。
即,释放维持机构56在张力释放处理(参照图9)时以短时间驱动张力释放螺线管55,在该驱动中驱动释放维持马达58,从而使卡合板59切换到卡合位置。由此,由于可维持张力释放状态,因此张力释放时对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通电为短时间即可,可消除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发热。因此,可长时间维持张力释放状态,从而可消除前述现有调线装置的操作中断问题,可实现缝制操作效率的提高。在卡合板59与被卡合板57卡合时,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停止,因此能可靠地维持张力释放螺线管55向张力释放侧动作的状态。
张力释放用致动器由作为螺线管的张力释放螺线管55构成。利用该螺线管的快速的响应性,可迅速地释放面线的张力,并可顺利地进行切线。释放维持用致动器由作为电动马达的释放维持马达58构成。利用该电动马达的大转矩,能可靠地使卡合板59在非卡合位置与卡合位置之间切换,能可靠地维持张力释放状态。
<第2实施形态>
图11及图12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形态,对与第1实施形态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部分标记有相同的符号。
如图11所示,在第2实施形态中,使用由气缸构成的释放维持缸体58A来代替释放维持马达58。该释放维持缸体58A方向朝下地固接在安装台3i上,安装台3i安装在左部框架3b上。释放维持缸体58A的柱塞58a相当于卡合部。在柱塞58a的前端部58c形成有向左下侧倾斜的导向部。在释放维持缸体58A没有驱动的状态下,柱塞58a位于前端部58c退让到被卡合板57上侧的非卡合位置。如图12所示,在张力释放时,若驱动释放维持缸体58A,则柱塞58a向下侧移动。此时,柱塞58a的前端部58c将柱塞58a引向被卡合板57的左方,从而切换为从左侧与被卡合板57的一部分卡合的卡合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暂时以短时间驱动张力释放螺线管55,在该驱动中驱动释放维持缸体58A,将柱塞58a切换为卡合位置。此时,即使所述停止机构(控制装置8)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停止,也可维持张力释放螺线管55向张力释放侧动作的状态。
采用第2实施形态,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即使在使赋予面线的张力释放的张力释放时间变长时,也可抑制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发热。由此,可长时间地维持张力释放状态,从而消除前述操作中断的问题,实现缝制操作效率的提高。
释放维持用致动器由作为气缸的释放维持缸体58A构成。利用该气缸的往复动作,能可靠地使柱塞58a在非卡合位置与卡合位置之间切换。可由气缸获得较大的驱动力,从而可通过被卡合板57可靠地将张力释放机构39维持在张力释放状态。此外,利用张力释放螺线管55,能获得可迅速地释放面线张力等与第1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第3实施形态>
图13及图14表示的是本发明的第3实施形态,在第3实施形态中,与第2实施形态相同,释放维持用致动器由气缸构成,下面对与第2实施形态的不同之处进行说明。与第2实施形态相同的部分标记有相同的符号。
在左部框架3b的外侧配置有覆盖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壳体89。壳体89呈右方开放的箱状,以从其开口部向外侧突出的形态形成有凸缘部89a。壳体89在凸缘部89a处利用固定螺钉90固定在左部框架3b上。在相对于张力释放螺线管55与张力释放机构39相反的一侧配置有释放维持缸体58B。在第3实施形态中,以柱塞58d与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输出轴55a位于同一轴线上的形态配置释放维持缸体58B,并将该释放维持缸体58B方向朝右地固定在壳体89的内壁部上。释放维持缸体58B的柱塞58d在前端部具有缓冲部91(相当于卡合部)。缓冲部91由橡胶等弹性构件形成。缓冲部91用于缓和柱塞58d与固定螺栓60碰撞时的冲击。在释放维持缸体58B未驱动时,缓冲部91位于与释放维持缸体58B的柱塞58d一起后退到左侧的非卡合位置(参照图13)。在释放张力时,若驱动释放维持缸体58B,则缓冲部91如图14所示地与所述柱塞58d一起向右侧移动。此时,缓冲部91切换为从固定螺栓60(相当于被卡合部)侧对动作到张力释放侧的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输出轴55a进行推压的卡合位置。
在上述结构中,暂时以短时间驱动张力释放螺线管55,在该驱动中驱动释放维持缸体58B,将缓冲部91切换为卡合位置。此时,即使所述停止机构(控制装置8)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停止,也可维持张力释放螺线管55向张力释放侧动作的状态。
采用第3实施形态,将释放维持缸体58B配置在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输出轴55a的轴线上,并使柱塞58d与输出轴55a位于同一轴线上,因此可在与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输出轴55a相同的轴线上进行释放维持缸体58B的往复动作。由此,在驱动释放维持缸体58B时,可在固定螺栓60、缓冲部91、张力释放螺线管55等不产生歪斜的状态下维持张力释放状态。
将释放维持缸体58B配置在了相对于张力释放螺线管55与张力释放机构39相反的一侧。该与张力释放机构39相反的一侧没有其它构件,设置上的限制少。因此,可任意改变释放维持缸体58B的尺寸和壳体89的形状等,可提高设计的自由度。采用第3实施形态,即使在张力释放时间变长时,也能获得可抑制张力释放螺线管55发热等与第2实施形态相同的效果。
作为第3实施形态的变形例,也可将柱塞58d与输出轴55a上下稍微错开地配置,而不是设置在同一轴线上。
作为第3实施形态的另一变形例,作为被卡合部也可用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输出轴55a来代替固定螺栓60。
作为第3实施形态的又一变形例,作为卡合部也可用释放维持缸体58B的柱塞58d来代替缓冲部91。也可在柱塞58d的前端使用与固定螺栓60相同的螺栓。
在无论哪个实施形态中均包含下面的变更。
1)在具有通过手动操作进行穿线的穿线机构的缝纫机中,即使在该穿线机构的穿线操作耗费时间而张力释放时间变长时,也可应用本发明。此时也可像上面那样抑制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发热,可消除操作中断问题,因此可实现缝制操作效率的提高。
2)虽然通过中止对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通电来使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停止,但并不局限于此。张力释放螺线管55的驱动力的停止不仅包括使其驱动电压变为零伏,还包括使驱动电压变为微小电压(或进行微弱的通电)的情况等无法维持张力释放螺线管55向张力释放侧的大幅度动作的状态。

Claims (6)

1.一种缝纫机的调线装置,利用一对夹线板的推压力来赋予面线张力,并具有张力释放机构,该张力释放机构中,通过驱动张力释放用螺线管而突出的输出轴使所述一对夹线板相互分离,从而使赋予所述面线的张力释放,其特征在于,包括:
释放维持机构,在利用所述张力释放用螺线管将所述张力释放机构驱动成张力释放状态后,维持张力释放状态;以及
停止机构,在利用所述释放维持机构使所述张力释放机构维持张力释放状态的状态下,使所述张力释放用螺线管的驱动力停止,
所述释放维持机构包括:
在所述张力释放用螺线管的所述输出轴上具有的被卡合部;
可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以及
释放维持用致动器,驱动所述卡合部使其在不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非卡合位置及与所述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位置之间切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维持用致动器由电动马达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纫机的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维持用致动器由气缸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纫机的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相对于所述张力释放用螺线管与所述张力释放机构相反的一侧配置所述气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缝纫机的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螺线管的输出轴在同一轴线上的形态配置所述气缸。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缝纫机的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缸的输出轴的前端具有缓冲部。
CN2007101407759A 2006-08-08 2007-08-07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207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15344 2006-08-08
JP2006-215344 2006-08-08
JP2006215344A JP2008036192A (ja) 2006-08-08 2006-08-08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22071A CN101122071A (zh) 2008-02-13
CN101122071B true CN101122071B (zh) 2011-12-07

Family

ID=39084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077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22071B (zh) 2006-08-08 2007-08-07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036192A (zh)
KR (1) KR100871007B1 (zh)
CN (1) CN10112207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4897B (zh) * 2008-04-25 2011-12-07 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缝纫机中夹线器的控制装置
JP5271744B2 (ja) * 2009-02-16 2013-08-21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CN102031647B (zh) * 2009-09-29 2013-10-23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夹线装置
JP5808886B2 (ja) * 2009-10-16 2015-11-10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
JP2012065965A (ja) * 2010-09-27 2012-04-05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制御方法
JP2013212171A (ja) * 2012-03-30 2013-10-17 Brother Ind Ltd ミシン
CN102747542A (zh) * 2012-06-20 2012-10-24 吴江市隆泰喷织厂 一种缝纫机稳定型紧线器
CN104131421A (zh) * 2014-07-30 2014-11-05 江阴市恒超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夹线器
CN104278445A (zh) * 2014-10-22 2015-01-14 上海鲍麦克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控制线张力控制器
CN105133210B (zh) * 2015-09-29 2017-06-30 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 夹线器
CN106988038A (zh) * 2016-01-20 2017-07-28 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面线张力装置
CN114473096A (zh) * 2022-03-18 2022-05-13 慨而慷精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电极丝控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01229A (en) * 1951-06-20 1953-12-23 Singer Mfg Co Thread tension devices for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DE4032130A1 (de) * 1989-10-31 1991-05-08 Juki Kk Nadelfaden-fuehrungsvorrichtung fuer eine naehmaschine
CN1438376A (zh) * 2002-02-13 2003-08-27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
CN1670287A (zh) * 2004-03-18 2005-09-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缝线张力调节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6431B2 (ja) 1999-01-18 2008-02-13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JP3836362B2 (ja) * 2001-02-02 2006-10-25 Juki株式会社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JP2006034341A (ja) * 2004-07-22 2006-02-09 Juki Corp ミシンの糸調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01229A (en) * 1951-06-20 1953-12-23 Singer Mfg Co Thread tension devices for lock-stitch sewing machines
DE4032130A1 (de) * 1989-10-31 1991-05-08 Juki Kk Nadelfaden-fuehrungsvorrichtung fuer eine naehmaschine
CN1438376A (zh) * 2002-02-13 2003-08-27 重机公司 缝纫机的线张力调节装置
CN1670287A (zh) * 2004-03-18 2005-09-2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缝纫机的缝线张力调节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平4-24083A 1992.01.28
JP平4-24088A 1992.01.28
JP特开平4-272787A 1992.09.29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36192A (ja) 2008-02-21
KR100871007B1 (ko) 2008-11-27
CN101122071A (zh) 2008-02-13
KR20080013808A (ko) 2008-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22071B (zh) 缝纫机的调线装置
US8020502B2 (en) Thread cutting device of sewing machine
EP1967630A1 (en) Sewing machine with upper thread cutting and holding mechanisms
EP1967629A1 (en) Sewing machine with upper thread cutting and holding mechanisms
JP4466348B2 (ja)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及びミシン
US20080308027A1 (en) Sewing machine
JP4616502B2 (ja) 穴かがりミシン
JP5468236B2 (ja) 玉縁縫いミシン
JP2007106548A (ja) スプライサ装置
JP2003236280A (ja) ミシン
KR20030061325A (ko) 단추 공급 장치
JP2015160115A (ja) ミシン
CN103361906A (zh) 缝纫机
JP4800063B2 (ja) ミシン
US4986201A (en) Sewing machine capable of setting a fabric feed to zero at the beginning of sewing operation
JP2012165849A (ja) ミシン及びミシンの糸切り方法
JP2016119932A (ja) ミシン
JP2006020757A (ja) 刺繍縫製可能なミシン
JP3022651B2 (ja) ミシンの制御装置
JP2009165737A (ja) ミシンの糸通し装置及びミシン
JP2008295734A (ja) パターン縫いミシン
CZ303869B6 (cs) Sicí stroj na knoflíkové dírky
JP2993295B2 (ja) 刺繍ミシンのジャンプ縫い機構
JPH04135598A (ja) 糸通し装置付きミシン
JP2792203B2 (ja) 自動糸切り機構付きミシ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3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