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21559A - 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21559A CN1421559A CN02152244A CN02152244A CN1421559A CN 1421559 A CN1421559 A CN 1421559A CN 02152244 A CN02152244 A CN 02152244A CN 02152244 A CN02152244 A CN 02152244A CN 1421559 A CN1421559 A CN 14215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ft yarn
- inweaves
- fabric
- nozzle
- mentio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47/00—Looms in which bulk supply of weft does not pass through shed, e.g. shuttleless looms, gripper shuttle looms, dummy shuttle looms
- D03D47/40—Forming selvedges
- D03D47/48—Forming selvedges by inserting cut end of weft in next shed, e.g. by tucking, by blow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 Auxiliary Weaving Apparatuses, Weavers' Tools, And Shutt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它是在织机的投纬动作之后,在包含纬纱端(18a)被织入的织成周期在内的多个织成周期内、都将织物端经纱(12b)的开口维持着;在上述纬纱端(18a)被织入的织成周期之后、在稍迟的上述织物端经纱(12b)构成闭口之前,沿着织造宽度方向、从织物(16)的外侧向经纱开口喷射空气;由这空气喷射将被织入的纬纱端(18a),向织物的织造宽度方向的内侧推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将纬纱的端部折回到经纱开口内的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以前,将纬纱的端部折回到经纱开口内的织入(tuck in)装置是设置在无梭织机的织物两侧、在打纬之后将切断成所需要投纬长度的纬纱端临时保持,此后用空气喷射流等将这纬纱端折回而插入到经纱开口内的织入装置。在这种织入装置中,譬如用日本专利公报第2501845号公开的那种织造绒头组织的无梭织机的织入边组方法,在绒头组织的部位、在绒头形成的织成(形成织物)周期的下一个织成周期,将纬纱端汇总后织入。与此相对,在非绒头组织的部位上每个织成周期都进行织入。因此,能提供一种在非绒头组织处紧边良好的织物。
这样,在非绒头组织处,每次投纬都被织入,每个织成周期的织物端经纱都将被织入纬纱端和纬纱夹入地交错。但是,由于非绒头组织一般都是高密度,当每个织成周期都织入时,那部分织物端部的密度就变成更高,织物宽度也增大。而且使绒头部分和非绒头部分的宽度不同,会有外观不漂亮的问题。
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用这种方法能形成一种没有织物端的松边、也没有织物端部宽度的变动、外观又良好的织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它是在包含纬纱端被织入的织成周期在内的多个织成周期内都将织物端经纱的开口维持着;在上述被织入的织成周期之后、在稍迟的上述织物端经纱构成闭口之前,从织物的外侧向经纱开口地喷射空气;由空气流将被织入的纬纱端、向织物的织造宽度方向的内侧推压。
所谓织成周期是指从打纬之后到下一次打纬的周期;1个周期时间是由经纱的开口动作、纬纱的投纬、经纱的闭口动作和闭口之后向相反方向开口的动作、下一次打纬等构成。
上述空气喷射的动作·不动作、喷射时间或喷射力是根据织物组织、纬纱种类和织机回转数等织造条件而有选择地确定。
本发明的织入边形成方法,是在上述织成周期中,借助由空气喷射而将纬纱端折回到经纱开口内的织入喷嘴、将上述纬纱端织入;与此同时、在上述织成周期之后,由上述织入喷嘴的空气喷射、将纬纱端向织物的织造宽度方向的内侧推压。
本发明的织入边形成方法,是在上述织成周期中,借助由织入喷嘴的空气喷射和由紧边喷嘴的空气喷射、将纬纱端织入;上述织入喷嘴的空气喷射是用空气喷射将纬纱端折回到经纱开口内的,上述紧边喷嘴的空气喷射是将被折回的纬纱端向织物的内侧推压的;在上述织成周期之后由上述紧边喷嘴的空气喷射将上述纬纱端、向织物的织造宽度方向的内侧推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的平面图。
图2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的喷嘴座的左侧视图。
图3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的动作的斜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的动作的斜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的动作的斜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的动作的斜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的动作的斜视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的动作的斜视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动作的时间图表。
图11是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动作的时间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着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织物织入边形成方法的实施方式。图~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织入装置10。一对织入装置10呈左右对称地设置在形成被织制的经纱12开口的织物16的织口14的两侧。在这一对织入装置10的一方的外侧设有图中没有表示的投纬用的主喷嘴、在另一方的外侧设有吸引喷嘴22,用于吸引被投纬的纬纱18的前端并将其保持。而且在织入装置10和吸引喷嘴22或投纬用的主喷嘴之间还分别设有用于切断纬纱的割刀20。由于一对织入装置10的基本结构是呈对称形状,因而这里说明吸引喷嘴22侧的织入装置10的结构。
在织入装置10上、在织口14附近、与经纱12相对着地设置着两侧面处于平行位置的块状喷嘴座24。喷嘴座24上设有被做成从送出侧端部到织口14附近的狭缝状纬纱端导引沟26,它是向送出侧、织物侧和割刀20侧等三方开放的。在纬纱端导引沟26的送出侧端部的上下缘分别形成导引面28,它是上下扩开成倾斜状,以便将纬纱端18a确实地导引到纬纱端导引沟26里。
在喷嘴座24上埋设着一对织入喷嘴30、它是从割刀20侧的侧面开始延伸而开口在织物侧的侧面。一对织入喷嘴30将纬纱端导引沟26夹在中间而上下设置、位于上方的织入喷嘴30的喷射流的轴线是处在从斜上方与经位置线交错的方向上;位于下方的另一个织入喷嘴30的喷射流轴线设置在从斜下方与经位置线交错的方向上。各个织入喷嘴30与一对空气供给管32分别连接着。
在喷嘴座24的纬纱端导引沟26的一对相互面对着的内面中,在上侧面上开着纬纱端把持喷嘴34的喷射口。而在纬纱端导引沟26的下侧面上设置着纬纱端保持孔36,它是与纬纱端把持喷嘴34面对着地形成、而且是垂直地贯通喷嘴座24的下面的通孔。这个纬纱端把持喷嘴34与空气供给管38连接着。
在喷嘴座24的卷取侧设置着纬纱端解放喷嘴40,它的口开在纬纱端导引沟26的深壁部上。纬纱端解放喷嘴40的喷射流的轴线指向纬纱端导引沟26的开口部。这个纬纱端解放喷嘴40与空气供给管42连接着。
各条空气供给管32、38、42、46借助各个电磁驱动式转换阀而与含有调节器等构件的压力空气源连接着。如图3所示,各个转换阀是由织入控制装置52、能电磁驱动地连接着,而织入控制装置52是根据主控制装置50内的规定程序而动作的。而且,把与织机主轴54相连接的编码器56输出的织机回转角信号输入到主控制装置50,还将从纬纱选择装置和多臂机控制装置等输入的织物组织信息和纬纱种类信息输入,将规定的指令输出到织入控制装置52。
接着,说明上述织入装置10的动作。这个实施方式中的经纱12由位于织物16最外侧的织物端经纱12b、在其内侧的织物边经纱12a、更内侧的地经纱(通常的经纱)12c形成,各条经纱12a、12b、12c都是独立地进行开口运动。这个实施方式是关于绒头织物的非绒头组织的织造动作,在织物边经纱12a以同一开口状态、进行12条投纬之后,进行闭口,并且以形成相反开口的状态,再进行同样的12条投纬,如此重复地进行。而织物端经纱12b每隔3条投纬就将经纱开口闭合而形成相反开口,进行将被投纬的3条纬纱端18a汇总并插入到相反开口内的织入动作,如此重复地进行。
首先、在投纬之后,所有各种经纱12都处于闭口、而在相反方位形成开口的状态,由图中没有表示的筘的前进使纬纱18的端部进入到喷嘴座24的纬纱端导引沟槽26里。这时、纬纱18的前端部被吸引喷嘴22捕捉。然后、在打纬之后,如图10所示,在筘稍稍后退时,割刀20将在先进行的由3次投纬形成的3条纬纱18切断。在切断时,纬纱端把持喷嘴34的阀门打开、从纬纱端把持喷嘴34向纬纱端把持孔36喷射空气流。而且由纬纱端把持喷嘴34的空气流牵引被切断的纬纱端18a,将它临时保留在纬纱端把持孔36上。
当筘进一步后退时,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下一次投纬。而且,将纬纱端把持喷嘴34的阀门关闭、并且打开纬纱端解放喷嘴40的阀门,由它的喷射空气流将纬纱端18a从纬纱端把持孔36拉出。然后将织入喷嘴30的阀门打开,由织入喷嘴30喷出的喷射空气流、将由割刀20切断的3条纬纱端18a汇总后吹入到经纱12的开口内。此后将织入喷嘴30的阀门关闭,地经纱12c进行闭口而形成相反开口,由筘的前进而进行打纬。在这个实施方式中,在织入喷嘴30的阀门关闭之后、地经纱12c进行闭口之前,紧边喷嘴44开口,在织造的宽度方向上、从织物的外侧向经纱开口内喷射空气。由这空气喷射流将插入到经纱开口内的3条纬纱端18a沿着织造宽度方向而朝织物内侧紧靠,由此完成3条纬纱端18a的织入。(图4所示的状态)
进而,在下一次的各次打纬之后,在地经纱12c形成闭口状态之前的各次打纬之前,在规定时间只将紧边喷嘴44向经纱12的开口、喷射空气,将在先织入的3条纬纱端18a、沿着织造宽度方向而朝织物内侧的经纱12的开口内紧靠,防止被织入的纬纱端18a松开。(图5、图6所示的状态)
然后,在所有的经纱12都闭口而形成相反开口之后,一旦完成3条投纬(图6所示的状态),织物端经纱12b就闭口而形成相反开口。此后、被投纬的3条纬纱被割刀20切断,如上所述地由织物端把持喷嘴4、织物端解放喷嘴40、投纬喷嘴30和紧边喷嘴44等依次地喷射,进行织入动作。(图7所示的状态)
以后,再与上述同样地进行打纬和织入动作。其中,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在将3条打纬之后、织物端经纱12b就形成相反的开口,在进行这以后的投纬期间、织物边经纱12a维持开口状态。而且每隔12条投纬使经纱的开口成为反向。
其中,在进行过织入的织成周期之后的紧边喷嘴44的空气喷射动作·不动作是根据织物组织、纬纱种类和织机回转数等织造条件选择地确定。譬如在没有被织入的纬纱端18a的松开被织造成不起圈的组织时,除了织入动作时的喷射之外、使紧边喷嘴44不动作,由此可减少空气的消费。在只织入难松开的那种纬纱(伸缩性差、捻转不强的纬纱)的场合下,也是除了织入动作时的喷射之外、使紧边喷嘴44不动作,由此能减少空气的消费。而且,当织机回转数高时,在被织入纬纱端18a松开之前、织物端经纱12b就成为相反开口,在防止松开的场合下,可以使紧边喷嘴不动作。
而且,紧边喷嘴44的空气喷射时间和喷射力也是根据织物组织、纬纱种类和织机回转数等织造条件而适当调整的。譬如在没有被织入的纬纱端18a的松开被织造成不起圈的组织时,可以使紧边喷嘴44较迟开始喷射而较早结束喷射,使喷射力减弱。由此,将喷射时间缩短、使空气压降低,从而能减少空气的消费。此外,在只织入难松开的那种纬纱(伸缩性差、捻转不强的纬纱)的场合下,也可以使紧边喷嘴44较迟开始喷射而较早结束喷射,使喷射力减弱。这种场合也能减少空气的消费。在织机回转数较高的场合下,同样可以使紧边喷嘴44较迟开始喷射而较早结束喷射,使喷射力减弱。
在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织入边形成方法时,即使织物端经纱12b每隔3条投纬就形成相反的开口,但这时在地经纱12c的闭口之前、已从紧边喷嘴44喷射空气流,能确实防止纬纱端18a呈毛圈状、从织物端飞出而松开。而且,即使在经纱开口内的纬纱端18a上有松开,也可用紧边喷嘴44喷射的空气流,在经纱开口内、对这纬纱端18a、向织物16的内侧喷射气流而将松开消除。
由此,在织物16的端缘部不会有毛圈状的纬纱端突出,能形成外观较漂亮、而且没有纬纱端18a松开的织入边。而与那种每次投纬都将纬纱端18a织入、每次投纬使织物端经纱12b和纬纱端18a交错地构成高密度织入边的形成方法相比较,能减少织物端形成高密度,从而能形成良好的织入边。特别是在绒头织物中,在绒头组织处、纬纱端18a多条汇总后将其织入的场合下,由于将本实施方式的织入边形成方法适当地用于一般形成高密度的非绒头组织上,因而即使在非绒头组织的织物端也能抑制高密度的形成,使绒头组织和非绒头组织处的织物宽度没有差别,能得到外观漂亮的织物。
下面,参照着图11来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不用紧边喷嘴,在将纬纱端织入时,使织入喷嘴的喷射结束时间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喷射结束时间还迟。而且在3条投纬之后、织物端经纱闭口之前,从织入喷嘴喷射空气流,防止被织入的纬纱端松开。在这种场合下、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可以在地经纱的各个闭口之前,从织入喷嘴喷射空气流。(图11的双点划线)由此,能更确实地防止纬纱端松开。
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则可以不用紧边喷嘴而只变更织入喷嘴的控制方法就能简单地防止被织入的纬纱端松开。
本发明的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管织物端经纱维持开口的投纬条数多少、不管织入的方法如何。譬如根据绒头组织,采取不正常的织入方法,在将3条纬纱端织入时,有这种场合,即、将2条纬纱端汇总后织入,接着将1条纬纱端织入。在这种场合下,在1条纬纱被织入的织成周期之后,在向同一织物端的经纱开口内2圈线圈的投纬的织成周期中,进行由紧边喷嘴等的空气喷射。
而且,本发明的织入边形成方法也可以用于织入装置是空气喷射式以外的织针式的装置中。此外,也可用于由绒头组织和非绒头组织构成的绒头织物以外的织入边的形成。
本发明的织物织入边形成方法,它是在包含纬纱端被织入的织成周期在内的多个织成周期内、都将织物端经纱的开口维持着,在这些织成周期之后的织物端经纱构成闭口之前、喷射空气;沿着织造宽度、将被织入的纬纱端吹到织物的内侧,使其不松开。由此,减少纬纱端和织物端经纱的交错,从而能抑制织物端形成高密度,能避免因织物组织不同而引起的织物宽度不同。又因为被织入的纬纱端向织物的内侧延伸而使其不会松开,所以纬纱端不会呈线圈状地从织物端突出而形成松开的织入边,能形成外观非常漂亮的织入边的织物。
由于本发明是根据织物组织、纬纱种类和织机回转数等织造条件,适当地调整向织物端经纱开口喷射空气的动作、时间或喷射力,因而能不损坏织物质量地减少喷射空气的消费。
根据本发明,在用织入喷嘴喷出的空气射流进行织入的场合下,在上述织成周期之后、织物端经纱构成闭口之前的纬纱端的空气喷射也可以用织入喷嘴进行,因此能使装置的结构简单。
由于在用织入喷嘴的空气喷射、同时用紧边喷嘴的空气喷射进行织入的场合下,在上述织成周期之后、织物端经纱构成闭口之前的纬纱端的空气喷射也可以用紧边喷嘴进行,因而能用设置在最合适位置上的紧边喷嘴、有效地减少空气喷射量,能防止纬纱端的松开。
Claims (5)
1.一种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包含纬纱端被织入的织成周期在内的多个织成周期内,维持织物端经纱的开口;在上述被织入的织成周期之后,最迟在上述织物端经纱闭口之前,从织物的外侧向经纱开口喷射空气;由空气流将被织入的纬纱端向织物的织造宽度方向的内侧推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入边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织成周期中,借助由空气喷射而将纬纱端折回到经纱开口内的织入喷嘴,将上述纬纱端织入;并在上述织成周期之后,由上述织入喷嘴喷出的空气喷射,将纬纱端向织物的织造宽度方向的内侧推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入边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织成周期中,借助由织入喷嘴的空气喷射和由紧边喷嘴的空气喷射,将纬纱端织入;上述织入喷嘴的空气喷射用空气喷射将纬纱端折回到经纱开口内,上述紧边喷嘴的空气喷射将被折回的纬纱端向织物的内侧推压;在上述织成周期之后,由上述紧边喷嘴的空气喷射将上述纬纱端向织物的织造宽度方向的内侧推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入边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喷射的动作·不动作是根据织造条件而有选择地进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入边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空气的喷射时间或喷射力是根据织造条件而调节。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358060 | 2001-11-22 | ||
JP2001358060A JP4132793B2 (ja) | 2001-11-22 | 2001-11-22 | 織布のタックイン耳形成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21559A true CN1421559A (zh) | 2003-06-04 |
CN100390342C CN100390342C (zh) | 2008-05-28 |
Family
ID=19169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15224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90342C (zh) | 2001-11-22 | 2002-11-21 | 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705354B2 (zh) |
EP (1) | EP1314807B1 (zh) |
JP (1) | JP4132793B2 (zh) |
CN (1) | CN100390342C (zh) |
DE (1) | DE60205704T2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0336B (zh) * | 2004-03-05 | 2010-12-08 | 必佳乐有限公司 | 织边制作装置、具有织边制作装置的织机和制作织边的方法 |
TWI503460B (zh) * | 2009-12-10 | 2015-10-11 | Tsudakoma Ind Co Ltd | 橡膠加強用織物編織用織機中之織入邊形成裝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518565A (ja) * | 1999-12-24 | 2003-06-10 | ベルガー、ヨハン | 帯状織物、及び帯状織物の製造方法 |
EP1512782B1 (de) * | 2003-09-02 | 2007-04-25 | Sultex AG | Webmaschine mit einer Einlegevorrichtung für schussfäden |
DE502004003591D1 (de) | 2003-09-02 | 2007-06-06 | Sultex Ag | Webmaschine mit einer Einlegevorrichtung für schussfäden |
BE1016183A3 (nl) * | 2004-09-08 | 2006-04-04 | Picanol Nv |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klemmen van een inslagdraad bij een weefmachine. |
US7628179B2 (en) * | 2007-07-27 | 2009-12-08 | 3 TEX, Inc. | 3-D woven fabric and methods for thick preforms |
JP5309003B2 (ja) * | 2009-11-30 | 2013-10-09 |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 無杼織機におけるタックイン方法及び装置 |
CN103397445A (zh) * | 2013-08-12 | 2013-11-20 | 青岛星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织机喷气光边装置 |
CN103422234A (zh) * | 2013-08-12 | 2013-12-04 | 青岛星泽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喷气光边的方法 |
CN107475871A (zh) * | 2017-08-25 | 2017-12-15 | 浙江理工大学 | 一种无梭织机纯气动可控多纬折入边装置 |
JP7140640B2 (ja) * | 2018-11-07 | 2022-09-21 |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噴射式織機におけるエアタックイン装置 |
JP7290983B2 (ja) * | 2019-04-04 | 2023-06-14 |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噴射式タックイン装置用のタックインヘッド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595491A5 (zh) * | 1975-09-02 | 1978-02-15 | Saurer Ag Adolph | |
JPH01174645A (ja) * | 1987-12-28 | 1989-07-11 | Nissan Motor Co Ltd | 無杼織機のタックイン装置 |
JPH01250446A (ja) * | 1988-03-31 | 1989-10-05 | Nissan Motor Co Ltd | パイル織物のタックイン耳組方法 |
FR2764594B1 (fr) * | 1997-06-17 | 1999-07-16 | Air Liquide | Installation de production d'eau ozonee |
JP3344714B2 (ja) * | 1999-09-21 | 2002-11-18 |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 タックイン装置の緯糸保持装置 |
JP3348056B2 (ja) * | 1999-10-01 | 2002-11-20 |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 無杼織機におけるタックイン装置 |
IT1316367B1 (it) * | 2000-02-14 | 2003-04-10 | Somet Soc Mec Tessile | Metodo per la formazione della cimossa rientrata in telai ad aria edispositivo per attuare detto metodo |
JP2001234451A (ja) * | 2000-02-22 | 2001-08-31 | Tsudakoma Corp | 織機における耳形成装置の駆動方法及び装置 |
JP3383259B2 (ja) * | 2000-03-15 | 2003-03-04 | 津田駒工業株式会社 | 無杼織機のタックイン装置 |
-
2001
- 2001-11-22 JP JP2001358060A patent/JP413279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
- 2002-11-20 US US10/300,148 patent/US6705354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11-21 DE DE60205704T patent/DE60205704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11-21 CN CNB021522448A patent/CN10039034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11-21 EP EP02258022A patent/EP1314807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30336B (zh) * | 2004-03-05 | 2010-12-08 | 必佳乐有限公司 | 织边制作装置、具有织边制作装置的织机和制作织边的方法 |
TWI503460B (zh) * | 2009-12-10 | 2015-10-11 | Tsudakoma Ind Co Ltd | 橡膠加強用織物編織用織機中之織入邊形成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60205704D1 (de) | 2005-09-29 |
JP2003166148A (ja) | 2003-06-13 |
EP1314807A2 (en) | 2003-05-28 |
US6705354B2 (en) | 2004-03-16 |
DE60205704T2 (de) | 2006-06-14 |
CN100390342C (zh) | 2008-05-28 |
EP1314807A3 (en) | 2003-10-22 |
EP1314807B1 (en) | 2005-08-24 |
JP4132793B2 (ja) | 2008-08-13 |
US20030106603A1 (en) | 2003-06-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421559A (zh) | 织物的织入边形成方法 | |
US6206051B1 (en) | Non reed interfering suction weft removal | |
EP1088922A1 (en) | Tuck-in apparatus for shuttleless loom | |
US632511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selvedge forming device in weaving machine | |
US4549582A (en) | Apparatus for removing severed fabric parts from a weaving machine | |
US6336476B1 (en) | Method for a tuck-in selvedge setting in a tuck-in device of a shuttleless loom for towels | |
EP0644284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carbon fiber woven fabric by water-jet loom | |
US5090454A (en) | Deweaving apparatus with pneumatic defective pick release for shuttle-type loom | |
JPH11503797A (ja) | 織 機 | |
CN1401026A (zh) | 在织造时使经纱片偏转的方法及织机 | |
JPH01266240A (ja) | ジェット織機で開口内にミスピックされた緯糸を解除し、補修する方法 | |
US6109308A (en) | Fringed selvage retainer operating device | |
CN215628533U (zh) | 一种喷气式毛巾织机 | |
JPH0247335A (ja) | 空気噴射式織機の緯入れ方法 | |
JP3628459B2 (ja) | 三軸織機 | |
JPH0616952Y2 (ja) | 無杼織機のタックイン耳組装置 | |
JPH02169746A (ja) | シックアンドシン糸のエアージェットルームによる製織方法 | |
JPH01162847A (ja) | 無杼織機における不良緯糸処理方法 | |
JPH02169742A (ja) | ウォータージェットルームによるモノフィラメント製織方法 | |
ADANUR | RP WALKER S. ADANUR | |
JPH0253939A (ja) | タックイン耳組方法 | |
JPH02169743A (ja) | ウォータージェットルームによる製織方法 | |
JP2004232168A (ja) | ウォータージェットルーム製織方法 | |
JPH0364554A (ja) | 複数幅取り織機のセンタ・タックイン部におけるウェフト過張力緩和装置 | |
JPH05321078A (ja) | グリッパー織機による地合いの改良製織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28 Termination date: 2015112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