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14777A - 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14777A
CN1414777A CN02132045A CN02132045A CN1414777A CN 1414777 A CN1414777 A CN 1414777A CN 02132045 A CN02132045 A CN 02132045A CN 02132045 A CN02132045 A CN 02132045A CN 1414777 A CN1414777 A CN 1414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display
grey
signal information
grey sc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32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413307C (zh
Inventor
岡本成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14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147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4133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4133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42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forming a memory circuit, e.g. a dynamic memory with one capaci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66Reduction of sub-frame artefa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1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amplitude modul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007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 G09G3/2018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 G09G3/2022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using sub-frames
    • G09G3/2033Display of intermediate tones by time modulation using two or more time intervals using sub-frames with splitting one or more sub-frames corresponding to the most significant bits into two or more sub-fram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和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5)和有源元件(2)的显示元件(1),具有存储元件(3),在1场周期内以规定时间间隔比进行一次以上扫描时,该存储元件对每次扫描最多存储M位(M≥1)信息,并且光学调制元件(5)将2M灰度显示下的点亮维持到进行下次扫描。这样,能将灰度信号数据Dm传送到光学调制元件(5),维持显示状态,不使像素扫描后的数据的保持状态衰减。而且,输出存储元件(3)存储的信息,维持灰度显示,从而能以与存储位数对应的灰度显示各时分显示周期内的发光强度。

Description

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显示板等显示装置所具有的光学调制元件等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尤其涉及减轻驱动器的负荷,同时可进行良好的多灰度显示的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光学调制元件等显示元件的灰度驱动方法,许多显示装置历来采用进行多灰度显示用的器件结构或灰度驱动方法。
例如,已有场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显示元件的灰度显示手段,在例如日本国特开2000-347264号公报(公开日为2000年12月15日)、特开2000-284751号公报(公开日为2000年10月13日)和特开平8-129359号公报(公开日为1996年5月21日)已有揭示。
上述公报的灰度显示手段并联驱动显示元件用的TFT,并且控制各TFT的导电率,以进行多灰度显示。
特开2000-310980号公报(公开日为2000年11月7日)已揭示一种技术,也就是使驱动管TFT的输入栅极电压多值化,同时进行时分灰度驱动,从而实现全灰度的方法。
采用这种时分灰度驱动法的技术中,光学调制元件本身进行精度良好的模拟灰度驱动。
但是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进行上述模拟灰度驱动的已有多灰度驱动方法由于伴有电流控制造成的元件发光,因而驱动管TFT的栅极输入电位波动造成的输出电流波动产生显示中不能忽略的程度的辉度变化。
因此,近年来,为了解决发生上述辉度变化的问题,进行在输出辉度控制稳定性方面问题较少的2值驱动,对2值显示进行时间分割,以此实现多灰度显示。
然而,采用上述那样的对2值显示进行时间分割的已有的多灰度驱动方法时,元件本身仅能进行2值显示的等离子显示器等显示装置利用时分方式控制与各灰度信号信息的位加权对应的显示周期。因此,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不能进行良好的多灰度显示。
因为显示场周期内的显示场发光重心移动量在加权最大的场周期达到最大,以及与发光重心的移动量一起,观看者的视线随图像的活动而移动这种乘积效应,能看到该活动图像假轮廓,造成图像质量下降。
为了解决发生这样的活动图像假轮廓造成的图像质量下降的问题,例如特开平9-83911号公报(公开日为1997年3月28日)和特开平10-124001号公报(公开日为1998年5月15日)中揭示了进行等离子显示器等的2值显示的时分灰度驱动的显示装置。
上述公报的显示装置在显示元件单体中能高精度进行2~4位左右的灰度显示。然而,为了实现全灰度显示,需要在进行时分显示同时,使活动图像假轮廓的产生在容许值以下。因此,该显示装置利用在显示位数以上的多个子场设定时分周期,以减少发生活动图像假轮廓。
然而,上述公报的显示装置需要在每次扫描对像素传送各位的灰度信号,因而显示装置的灰度驱动用的驱动器的驱动次数增加,使灰度驱动器负荷加重。
而且,随着灰度驱动器的驱动次数的增加,显示装置的耗电也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显示装置的灰度驱动器负荷减轻,并且能抑制耗电,同时可进行良好的多灰度显示的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元件,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和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和有源元件,还具有每次扫描最多存储M位(M≥1)信息的存储手段以及根据所述存储手段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使所述光学调制元件将2M灰度显示下的点亮维持到进行下次扫描的灰度显示点亮维持手段。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具有存储M位信息的存储手段,上述灰度显示点亮维持手段能维持显示状态,使像素扫描后的显示数据的保持状态不衰减。
也就是,本发明的显示元件在进行活动图像显示等扫描时,每次扫描进行显示,同时使该扫描的灰度信号信息存储到存储手段中。借助于此,扫描后也能从上述存储手段对光学调制元件传送灰度信号信息,因而能使光学调制元件的点亮状态仍旧维持2M灰度显示。
因此,不需要重发灰度信号信息以在扫描后维持光学调制元件的点亮状态。所以能使灰度驱动器处于非动作状态,可减轻该驱动器的负荷。而且,由于使灰度信号数据的传送次数、扫描信号的输出次数减少,能减少显示装置的耗电。
以下所示的记述能够使本发明的另一目的、特征和优点得到充分理解。又,在以下参照附图进行的说明中,本发明的优点会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的信息路由的概念图。
图2所示为图1显示元件中利用2位灰度像素进行4位灰度驱动时的驱动扫描说明图。
图3所示为图1显示元件中利用2位灰度像素维持2位灰度图像时的驱动扫描说明图。
图4所示为具有3位的静态存储器的带存储器的显示元件的结构说明图。
图5是利用2位灰度像素进行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的4位灰度驱动时的扫描说明图。
图6所示为图1的显示元件中采用时分显示方式时活动图像假轮廓辨明过程的说明图。
图7是图1的显示元件中采用与图6不同的时分显示方式时的活动图像假轮廓辨明过程说明图。
图8所示为图6和图7的显示元件的表观灰度级的说明图。
图9所示为图1的显示元件中进行6位灰度驱动时的驱动的扫描说明图。
图10所示为图像信息增添附加信息位的处理的概念图。
图11是附加信息位所进行的输出调整的范围的说明图。
图12所示为本发明其他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的信号路由的概念图。
图13所示为图12的显示元件中进行高端位采用存储器的4位时分灰度驱动时的驱动扫描说明图。
图14所示为图12的显示元件中改变为与图13的驱动不同的扫描时间的情况下的4位时分灰度驱动的扫描说明图。
图15所示为图12的显示元件中改变为与图13和图14的驱动不同的扫描时间的情况下的4位时分灰度驱动的扫描说明图。
图16所示为利用图12的显示元件的6位灰度驱动的扫描说明图。
图17所示为扫描时间取最大的显示元件进行的6位灰度驱动的扫描说明图。
具体实施形态
实施形态1
根据图1~图11说明本发明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一实施形态如下。
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如图1所示,根据场致发光(electroluminescence)显示器和液晶板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的矩阵内各像素的基本概念框图进行灰度驱动。
显示装置画面内(n、m)座标上的显示元件1如图1所示,具有选择像素时的有源元件2、存储元件(存储手段)3和部件6,而且部件6具有驱动元件4和光学调制元件5。
显示元件1中,在扫描信号Sm为选择状态时,在灰度信号数据Dm中输出N位数据,并将该数据存放到存储元件3。
有源元件2输入扫描信号Sn和灰度信号数据Dm,并对存储元件3输出图像信息。
存储元件3从有源元件2输入灰度信号数据Dm,并且在存储该数据Dm的同时,对驱动元件4输出灰度信号数据Dm。
驱动元件4在扫描信号Sm为非选择状态时,根据存储元件3的设定状态调整未图示出的驱动管TFT的负载,从而调整光学调制元件5的输出。
光学调制元件5接收驱动元件4的输出,并且输出与灰度信号数据Dm对应的光。
例如,存储元件为M位时,具有驱动元件4和光学调制元件5的部件6能以2M灰度级输出光。
在这里,用图2对采用2位的存储元件3,在1场周期显示16个灰度的显示元件的扫描定时说明如下。
亦即,首先将扫描7和扫描8的时间间隔取为1∶4,进行逐行扫描。选择各行时,扫描7的期间将位b0、b1的信号信息存放到存储元件3,同时进行相应于该信号信息的显示。扫描8的期间,存储元件3存储位b2、b3的信号信息,同时进行相应于该信号信息的显示。由于采用2位的存储元件3,这时的显示元件的光输出为0、1、2、3光功率级。
这样,每次扫描存储元件3存储灰度信号数据Dm,同时进行相应于该灰度信号数据Dm的显示,从而能对光学调制元件5传送灰度信号数据Dm,维持显示状态,不使像素扫描后的数据的保持状态衰减。而且,利用输出存储元件3存储的信息来维持灰度显示,能用与存储位数相应的灰度显示各时分显示周期内的发光强度。
又,利用非扫描输出进行灰度显示时,形成图3所示那样的扫描定时。
即,用活动图像显示等进行图2所示那样的扫描,并且某时刻的场以后不进行扫描的情况下,最后在扫描9中,存储元件3存储图像信息的高端位。
这里,存储元件3的存储容量为2位,并且显示为4位灰度,因而存储元件3存储高端2位信息、即b2、b3。
在这以下的场中不进行扫描,因而能以与存储元件3所存位信息相应的灰度级维持光输出。于是,在维持光输出的期间不需要从外部驱动器重新输入信号,因而能使驱动器不工作,在减轻驱动器负荷的同时,可谋求减少显示装置耗电。
例如,图1所示的显示元件1的结构中,如图4所示,作为光学调制元件,采用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并且具有采用例如静态存储器SRAM0、SRM1和SRAM2,能存储3位信息的存储元件3,下面以这种显示元件为例进行说明。
图4所示的驱动管TFT,调整其栅极宽度和厚度,确定导电率,使分别选择栅极端g0、g1和g2时IOLED可根据该选择进行8级输出。通常的活动图像显示中,选择扫描行n时,分别在数据行m0、m1、m2输入包含对应的子场的添加信息的3位的信号,以在各静态存储器SRAM0~12设定数据,同时输出且维持数据,直到扫描下一子场。
驱动管TFT的源极与漏极间的导电率根据SRAM的输出状态决定,使相应于该导电率的电流流过OLED元件,进行灰度显示。
另一方面,从上述扫描到下次扫描的时间间隔长时,最后的扫描中,在存储器中存储图像信息的高端3位,同时输出并保持该存储的图像信息。这时的显示是8个灰度的显示,因而在采用3原色像素时,能显示512种彩色。
总之,在该状态下持续显示的期间,不需要从驱动器等输入信号。这样,能够减轻显示装置所具有的灰度驱动器的负荷,同时能减少耗电。
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1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同时如图5所示,采用将时分周期比率为4的周期进一步分为2的灰度驱动方法。还在显示元件1中进行驱动,以在场周期内在存储元件3上两次设定对应的位信息,进行相应于该位信息的显示,并且设定时间顺序,以使时分周期比率较大的子场将时分周期比率较小的子场夹在中间。
总之,图2所示的进行灰度驱动的显示元件使场周期比率为1的扫描7从场的始端开始,然后使比率为4较大的周期的扫描8开始;与此相反,图5所示的灰度驱动方法是,将最小场周期比率为1的周期的扫描7配置在划分为二的最长场周期的扫描8′与8″之间。
这样,将对活动图像假轮廓的产生有影响的最长场周期划分为二,并且把最小场周期配置在划分为二的最长场周期之间,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灰度驱动,能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的发生。
也就是说,通常进行具有2的乘方加权的多个场中的显示时,由于具有最大加权的场点亮和非点亮的显示模式而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总之,因为场周期内的显示场发光重心移动量在最大加权的场周期最大和与发光重心移动量一起观看者的视线随图像活动而移动的乘积效应,能看到活动图像假轮廓。
因此,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1将最大加权的场周期至少划分为二,并且将划分的子场配置并显示在场内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这样,发光重心就能够与最大加权点亮状态无关地大致保持恒定,因而能有效防止活动图像假轮廓的产生。
在具有2的乘方的场周期的显示的情况下,具有最大加权的子场外,还进一步将具有第2、第3大加权的子场至少划分为二,使发光重心不变,从而能更可靠地防止活动图像假轮廓的发生。
下面说明采用图5所示时分灰度驱动方式的显示元件与采用图2所示灰度驱动方式的显示元件相比,能将活动图像假轮廓的产生减少到何种程度。
这里所述的情况是,画面内具有从0到15灰度级中的7灰度级A和B灰度级B两个区域,每一场各向右方移动1像素进行显示。
如图6所示,采用图2所示灰度驱动方式的显示元件在横轴表示某像素行中的水平位置x、纵轴表示时间轴的曲线图中,场N的期间显示例如X-1位置左侧的像素从0到15灰度级中的7灰度级。即在子场时分比率1∶4的各周期显示3和1的亮度级。
另一方面,采用图5所示时分灰度驱动方式的显示元件,如图7所示,将子场时分比率取为2∶1∶2,分别在各周期显示3、1、3的亮度级。
这样,x-1位置上的活动图像假轮廓的亮度级在整个场周期累计为7灰度级。
另一方面,在相邻的像素位置x进行8灰度级下的显示,并且各子场中的亮度级为0和2。
在这里,下面说明上述那样的时分显示中成为图像质量降低的原因的活动图像假轮廓。
即在上述那样的显示中,在场N+1的期间形成右移1个像素的显示,以后的场内也重复同样的显示。这时,在观看显示画面的情况下,视线跟踪画面中7灰度级与8灰度级的边界(图中用粗实线表示的部分),因而观看者在图中斜线方向读取平行四边形内显示级的累计值。可认为这时观看者感受的表观显示与边界附近(x’-1)处的实际显示不同。
这是活动图像假轮廓发生的原理,为了防止图像质量下降,采用时分显示方式时需要研究减少这种活动图像假轮廓。
对图6和图7所示的显示元件的扫描进行同样的显示,2个区域的灰度A和B在0到15灰度级中存在1灰度级的差时,即B=A+1时,A与B的边界所对应的位置,即表观的X’-1的位置上能识别的各时分比率的亮度级如图8所示。
亦即如果将表示输入基准亮度级的A和B输入灰度级平均值作为基准,则表示活动图像假轮廓误差的表观X’-1位置上得到的灰度误差最大绝对值对于1∶4的时分比率为1.6灰度级,对于2∶1∶2的时分比率为0。
也就是说,图5和图7所示的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显示出这样的情况,即利用将最长子场划分为二的方法,原则上不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因此,如图5所示,采用将最长子场划分为二后分别将其配置在显示周期前半部和后半部的时分灰度驱动方式,能够抑制活动图像假轮廓的产生,能进行良好的多灰度级显示。
再者,上述4位灰度显示驱动方法的一个例子,能防止活动图像假轮廓的产生,即使更多位的灰度显示,同样采用时分驱动方法,也能抑制到可取得良好图像的容许范围内的程度,例如抑制到灰度级误差为1灰度级以内的程度。
下面进一步用图9和图10对上述那种结构的显示元件中图像信息增添附加信息位的例子进行说明。
例如,进行8位灰度显示时,如图9所示,在像素区中用3位的存储元件,并使扫描12、扫描11、扫描10和扫描12’的时分比率为16∶8∶1∶16,则能在扫描12和12’中分开设置附加信息位a0和a1这2位。
这些附加信息位能与图像信息进行控制,例如根据整个画面的亮度级点亮a0和a1。
如图10所示,对图像信息增添这种附加信息的处理可用输入图像数据13、外部输入数据13’、信息计算处理14、时分位数据产生部15、灰度信号线18,借助于图像数据传送前阶段的运算处理决定附加信息位的数据。
时分位数据产生部15还实施图像位数据处理17和附加位数据处理16。
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中,如图10所示,对图像信息增添附加信息位的处理对输入图像处理13或外部输入数据13’,根据信息计算处理14的结果,在时分位数据产生部15决定各像素位置上的附加信息位数据16的输出。
信息计算处理14中的运算对象可以是求亮度级,也可以是判断画面明暗或图像边缘等的修正所需的信息处理。
图像位数据处理17进行决定对通常各像素位置上的图像位信息作时间分割时的输出数据的处理。时分位数据15的输出形成这些图像信息位数据与附加信息位组合所得结果的信号,输出到各灰度信号数据线18。
这样,利用在图像信息增添附加信息位,能在全暗的画面显示较亮的亮点,又能强调边缘。
例如,在如图9所示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那样进行6位灰度显示的情况下,可设置2位附加信息位。
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如图11所示,利用附加信息位a0和a1的选择显示,实质上可施加16灰度级单位的偏移(offset),能赋予图像最大32灰度级。动态范围可在63灰度级的1.5倍的灰度级范围内调整亮度。
这样,例如在画面平均亮度水平低而总体上给出暗的印象这种图像的情况下,利用选择附加信息位,使灰度级变成更亮,能得到有闪烁感的图像质量。在要对图像强调轮廓部分,或者在图像上盖写文字信息等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附加信息位。
又如图10所示,附加信息位的控制内容可以是对输入图像数据的处理,也可以是对外部输入数据的处理。
此外,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如果全灰度信号信息位数为N,存储位数为M,一场内的像素选择次数为K,则可对图像信息提供位数F=M×K-N的附加信息位。
也就是说,存储位数为M位是指子场周期内可显示最大2M灰度数,并且利用具有适当加权的K个子场的组合,实质上形成M×K位的显示状态。
这里,进行用2的乘方构成加权的灰度表现时,可显示最大2M*K灰度,但为了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将最大加权子场分为二,而且尽可能缩短最大加权子场,最后设定成能进行2N(N≤M×K)的灰度显示。
例如,N=8,M=3时,
第1子场:64,显示灰度级:64、128、256
第2子场:1,显示灰度级:1、2、4
第3子场:8,显示灰度级:8、16、32
这时,K=3,显示灰度数=29,相对于28灰度显示,冗余度大,最长子场也长,因而产生强烈的活动图像假轮廓。
在这里,如下所示将上述第1子场分为二,设置第4子场。
第1子场:16,显示灰度级:16、32、64
第2子场:1,显示灰度级:1、2、4
第3子场:8,显示灰度级:8、16、32
第4子场:16,显示灰度级:16、32、64
这时,在K=4且第1子场和第4子场中使用相同信号的情况下,各灰度级32和64上用256灰度内的高端2位的灰度级64和128显示。又,相同子场内可显示的16灰度级可以取为不依赖总灰度显示的独立图像显示位,这时可以用1位表示0、32。
在独立控制第1子场和第4子场各自的附加信息位时,可用2位表示0、16、32等3个值。
用同样的表现作6位灰度表现时,即使M=2和M=3,也不能设置附加信息位。然而,如果M>3,则产生冗余性,因而能设置附加信息位。
根据上面所述,利用在图像信息上增添满足F=M×K-N的附加信息位,能在存储灰度信号数据时需要的信号电极线范围内,根据例如平均亮度级等的图像显示状态进行调整显示亮度的输出。
为了使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元件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的效果更为具体,下面用表1~表4进行说明。
这里说明的显示元件是,其图1所示存储元件3能存储3位(或2位)信息,部件6中可进行3位(或2位)灰度显示的显示元件。
这种显示元件中,灰度显示位数为N位时的时分比率和灰度误差绝对值如表1所示。这时,最长子场与图5所示时分灰度驱动方式相同,也分为二,并且将较短的子场配置于其间。
                                                                          表  1
  灰度位(存储位数) 灰度数 时分比率(对应的位)            像素1:仅高端第m位点亮,像素2:仅高端m-1位以下点亮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m=11  m=12
12(3) 4096  256(b9,b10,b11)∶64(b6,b7,b8)∶8(b3,b4,b5)∶1(b0,b1,b2)∶256(b9,b10,b11) 0.00 0.00 0.00 3.94 3.94 3.94 0.00 0.00 0.00 0.06 0.06 0.06
11(3) 2048  128(a0,b9,b10)∶64(b6,b7,b8)∶8(b3,b4,b5)∶1(b0,b1,b2)∶128(a1,b9,b10) 0.00 0.00 7.00 7.00 7.00 0.00 0.00 0.00 0.11 0.11 0.11
10(3) 1024  64(a0,a1,b9)∶64(b6,b7,b8)∶8(b3,b4,b5)∶1(b0,b1,b2)∶64(a2,a3,b9) 0.00 11.46 11.46 11.46 0.00 0.00 0.00 0.18 0.18 0.18
9(3) 512  32(b6,b7,b8)∶8(b3,b4,b5)∶1(b0,b1,b2)∶32(b6,b7,b8) 0.00  0.00  0.00  0.44  0.44  0.44  0.05  0.05  0.15   …   …   …
8(3) 256  16(a0,b6,b7)∶8(b3,b4,b5)∶1(b0,b1,b2)∶16(a1,b6,b7) 0.00 0.00 0.78 0.78 0.78 0.10 0.10 0.10
7(3) 128  8(a0,a1,b6)∶8(b3,b4,b5)∶1(b0,b1,b2)∶8(a2,a3,b6) 0.00 1.28 1.28 1.28 0.16 0.16 0.16
    6(3)     64 4(b3,b4,b5)∶1(b0,b1,b2)∶4(b3,b4,b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   …   …   …   …   …
8(2) 256  32(b6,b7)∶16(b4,b5)∶4(b2,b3)∶1(b0,b1)∶32(b6,b7) 0.00 0.00 1.88 1.88 0.00 0.00 0.12 0.12
    6(2)     64 8(b4,b5)∶4(b2,b3)∶1(b0,b1)∶8(b4,b5) 0.00  0.00  0.38  0.38  0.10  0.10  …   …   …   …   …   …
再者,表1中,N灰度位时存储位用M位的情况表示为N(M)。
与各子场对应的图像信息位号bn和附加信息位号an与时分比率一起标注。表1中算出灰度误差用的灰度信号模式对在2个灰度区域之间切换加权大的子场的显示状态之类的模式进行比较。
在上述表1中,在对像素1仅高端第m位点亮,对像素2则高端m-1位以下全部点亮时,如果是12位灰度(N=12)且m=1,则像素1中显示4096灰度内的2048灰度级,在像素2显示2047灰度级。
如果m=2,则像素1为1024灰度级,像素2显示1023灰度级。也就是,像素1与像素2的灰度差为1,而且对因大灰度级而产生位迁移的一些灰度级进行相互比较。
表1中示出存储位为3位且灰度位N从12位到6位时的时分模式与存储位为2位且灰度位N为8位和6位时的时分模式的灰度误差。
灰度误差的计算借助上节中用图6和图7说明的方法进行。表1中,采用3位存储器的结构的情况下,如果是灰度为采用9位、8位或6位的结构,能使灰度误差为1灰度以下。
在7位灰度的情况下,灰度误差产生1灰度以上,因而存在灰度翻转的可能性,但如果能够把发生的程度抑制在容许范围内,则没有问题。
与上文所述相同,采用2位存储器的结构时,像素本身的表现灰度为2位灰度,与表现灰度数合在一起,子场数比取为3位存储器时增多。在这种情况下,6位灰度显示时,其灰度误差为1灰度以下,因而活动图像假轮廓减少到可忽略的程度。然而,8位灰度显示时,由于产生最大约2灰度级的灰度误差,因而显示方面存在问题,而如果是3位的存储器,则判明没有问题。
此外还有判明,与下面所示不采取防止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的对策的情况相比,具有显著的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的效果。
也就是说,在图1中存储元件3能存储3位(或2位)信息,并且在部件6能进行3位(2位)灰度显示的元件中,在灰度显示位数为N位时,不将最长子场划分后显示的显示元件,其灰度误差绝对值如表2所示。
                                                                                    表  2
  灰度位(存储位数) 灰度数 时分比率(对应的位)                               像素1:仅高端第m位点亮,像素2:仅高端m-1位以下点亮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m=11  m=12
12(3) 4096 512(b9,b10,b11)∶64(b6,b7,b8)∶8(b3,b4,b5)∶1(b0,b1,b2) 255.6 255.6 255.6 3.50 3.50 3.50 0.44 0.44 0.44 0.50 0.50 0.50
11(3) 2048  256(a0,b9,b10)∶64(b6,b7,b8)∶8(b3,b4,b5)∶1(b0,b1,b2) 255.6 255.6 6.61 6.61 6.61 0.39 0.39 0.39 0.50 0.50 0.50
10(3) 1024  128(a0,a1,b9)∶64(b6,b7,b8)∶8(b3,b4,b5)∶1(b0,b1,b2) 255.7 11.14 11.14 11.14 0.32 0.32 0.32 0.50 0.50 0.50
9(3) 512  64(b6,b7,b8)∶8(b3,b4,b5)∶1(b0,b1,b2) 31.56  31.56  31.56  0.00  0.00  0.00  0.49  0.49  0.49    …   …    …
8(3) 256  32(a0,b6,b7)∶8(b3,b4,b5)∶1(b0,b1,b2) 31.61 31.61 0.39 0.39 0.39 0.49 0.49 0.49
7(3) 128  16(a0,a1,b6)∶8(b3,b4,b5)∶1(b0,b1,b2) 31.68 0.96 0.96 0.96 0.48 0.48 0.48
    6(3)   64  8(b3,b4,b5)∶1(b0,b1,b2) 3.56  3.56  3.56  0.44  0.44  0.44   …   …   …    …   …    …
8(2) 256  64(b6,b7)∶16(b4,b5)∶4(b2,b3)∶1(b0,b1) 31.62 31.62 1.51 1.51 0.38 0.38 0.49 0.49
    6(2)   64  16(b4,b5)∶4(b2,b3)∶1(b0,b1) 7.62  7.62   0.00  0.00  0.48  0.48   …   …   …    …   …    …
如表2所示,任一种时分式都不能在全部灰度位迁移使灰度误差为1灰度以下,因而判明,有活动图像假轮廓产生,显示不能够很好进行。
但是,如上文所述,像素上设置存储位,作为多灰度像素,这样,与以下所示没有存储器的结构的显示元件相比,判定具有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的效果。
表3和表4示出在图1中存储元件3能存储1位信息,并且部件6内能进行2值灰度显示的显示元件,即扫描最大加权的位信息的最长子场不分为二的显示元件和仅上述最长子场分为二的显示元件的灰度误差绝对值。
                                                                                     表  3
  灰度位(存储位数) 灰度数           时分比率(对应的位)                 像素1:仅高端第m位点亮,像素2:仅高端m-1位以下点亮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8     256     128(b7)∶64(b6)∶32(b5)∶16(b4)∶8(b3)∶4(b2)∶2(b1)∶1(b0) 63.75    15.56   3.51  0.50   0.25  0.44  0.49  0.50
7 128     64(b6)∶32(b5)∶16(b4)∶8(b3)∶4(b2)∶2(b1)∶1(b0) 31.75 7.56 1.51 0.00 0.38 0.47 0.50 ----
6 64     32(b5)∶16(b4)∶8(b3)∶4(b2)∶2(b1)∶1(b0) 15.75 3.56 0.51 0.25 0.44 0.49 ---- ----
    5     32     16(b4)∶8(b3)∶4(b2)∶2(b1)∶1(b0) 7.74    1.55   0.00  0.39   0.48  ----  ----  ----
    4     16     8(b3)∶4(b2)∶2(b1)∶1(b0) 3.73    0.53   0.27  0.47   ----  ----  ----  ----
    3     8     4(b2)∶2(b1)∶1(b0) 1.71    0.00   0.43  ----   ----  ----  ----  ----
                                                                                        表4
    灰度位(存储位数) 灰度数 时分比率(对应的位)                   像素1:仅高端第m位点亮,像素2:仅高端m-1位以下点亮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8     256  64(b7)∶64(b6)∶32(b5)∶16(b4)∶8(b3)∶4(b2)∶2(b1)∶1(b0)∶64(b7) 0.00  15.81  3.76  0.75  0.00  0.19  0.24  0.25
    7     128     32(b6)∶32(b5)∶16(b4)∶8(b3)∶4(b2)∶2(b1)∶1(b0)∶32(b6) 0.00  7.81  1.76  0.25  0.13  0.22  0.24  ----
    6     64     16(b5)∶16(b4)∶8(b3)∶4(b2)2(b1)∶1(b0)∶16(b5) 0.00  3.81  0.76  0.00  0.19  0.24  ----  ----
5 32     8(b4)∶8(b3)∶4(b2)∶2(b1)1(b0)∶8(b4) 0.00 1.81 0.26 0.13 0.23 ---- ---- ----
    4     16     4(b3)∶4(b2)∶2(b1)∶1(b0)∶4(b3) 0.00  0.80  0.00  0.20  ----  ----  ----  ----
    3     8     2(b2)∶2(b1)∶1(b0)∶2(b2) 0.00  0.29  0.14  ----  ----  ----  ----  ----
最长子场不分为二的显示元件,如表3所示,判明由于最高端灰度位迁移,最大显示灰度级产生约25%左右的灰度误差。
仅最长子场分为二的显示元件,如表4所示,判明仅最高端灰度位迁移有灰度误差显著减小的效果,对较低端的灰度位迁移几乎没有效果。
如上所述,进行位数少的灰度显示时,将最长子场分为二,能使灰度误差小,可减少发生活动图像假轮廓。进行多位数的灰度显示时,不仅最长子场分为二,而且其他子场也分为二,因此对低端灰度位迁移也能使灰度误差减小,能较可靠地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的发生。
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中,利用以上那样的结构,调整时分数、时分比率和存储位数,进行较多种组合的灰度显示输出设定,能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的发生,而且也能够得到抑制驱动器的负荷的显示元件。
实施形态2
下面根据图12~图17对本发明的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的其他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为了说明方便,对具有与上述实施形态1中说明的附图相同功能的构件标注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1’设置在显示画面内(n、m)座标上,矩阵中具有有源元件2、选择电路20、存储元件A(第1存储手段)19、存储元件B(第2存储手段)19’和部件6。而且,2路扫描信号S1n、S2n分别输入到有源元件2和选择电路20。部件6还具有驱动元件4、光学调制元件5。
在与输入有源元件2的灰度信号数据Dm同样输入有源元件2的扫描信号S1n为选择状态,而且扫描信号S2n为选择状态的情况下,数据Dm利用选择电路20经路由a输出,存储并保持在存储元件A19中。然后,存储元件19A存储的灰度信号数据Dm从存储元件19A经路由a’输出到存储元件B19′保持在该处。
另一方面,在扫描信号S1n为选择状态,而且扫描信号S2n为非选择状态的情况下,选择电路20经路由b输出灰度信号数据Dm,存储元件B19′保持该数据Dm。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1′将存储元件B19′存储的灰度信号数据Dm发送到驱动元件4,从而可从光学调制元件5获得与上述灰度信号数据Dm对应的光输出。
又,在扫描信号S1n为选择状态,扫描信号S2n为非选择状态,而且存储元件B19’保持灰度信号数据Dm后扫描信号S1n变成非选择的情况下,扫描信号S2n从非选择状态转移到选择状态。这样,存储元件B19′保持的灰度信号数据Dm经路由a′改写为存储元件A19保持的灰度信号数据。因此,与上文所述相同,将存储元件B19′存储的灰度信号数据Dm发送到驱动元件4,能从光学调制元件5取得与上述灰度信号数据Dm对应的光输出。
存储元件A19是可进行长时间存储和保持的存储器,最好是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元件B19′是能至少在子场周期维持存储的存储器,可以是采用电容等的易失性存储器,也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结构的显示元件1′中,存储元件A19为1位存储器的情况下进行4位灰度驱动显示的方法。
假设全行扫描需要的时间Ts(以下记为扫描时间Ts)等于最小位的子场的比率1所对应的时间,则如图13所示,各位bn的子场周期可设定为
b3∶b2∶b1∶b0∶b3=4∶4∶2∶1∶4
这里,对1场周期Tf而言,第1次的扫描21中,图12的扫描信号S1n和S2n都是选择状态,从而将灰度信号数据Dm保持在存储元件A19和存储元件B19′,并且进行显示。第2次以后的扫描22~24由于扫描信号S2n为非选择状态,不经过存储元件A19,将信号写入存储元件B19′进行显示。此阶段中从b3至b0的数据都从外部输入,但是在扫描21′中,不再从外部输入b3的数据信号,而从存储元件19’进行第2次的b3数据显示。
这时,图12所示的扫描信号S1n为非选择状态,并且扫描信号S2n为选择状态,从而将存储元件A19保持的数据送到存储元件B19’并进行显示。
关于数据位输入顺序,对活动图像假轮廓最有影响的最高端位所对应的周期需要时分显示,因而需要先输入高端位,使其存储于存储元件A19。又,将b3所对应的子场的时分比率取为4∶4,并且使分割后的子场长度均等,这样能最有效地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
图14所示为扫描时间Ts设定成最低端位子场的2倍的时间的显示元件的灰度驱动方法。这种情况也与图13相同,可将各位bn的子场周期设定为:
b3∶b2∶b1∶b0∶b3=4∶4∶2∶1∶4
这里,图13所示的扫描与图14所示的扫描,其不同点在于,图13中扫描24进行全行扫描,结束后就使扫描21’开始,与此相反,在图14中,在扫描24进行全行扫描未结束的中途,使扫描21’开始。
图12所示的扫描信号S1n和S2n可进行独立扫描,因而如图14所示,能加长扫描时间Ts的设定,也能加长各行的选择时间。
结果,能制订数据传送时的时间边限(margin),同时能够把驱动频率抑制为较低值,因而与实施形态1的显示元件1相比,能进一步减少驱动器的负荷,同时可降低驱动器的耗电。
再者,如图15所示,扫描时间Ts设定成最低端位子场的3倍的时间的情况下,扫描21~24的扫描在各自的扫描结束前不能进行下一扫描,因而扫描23后到扫描24的扫描时刻为止,形成与位对应的子场周期以上的时间余量。
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1’在这样的宽余时间进行扫描21’,输出并显示存储元件A19的数据。
这样,时分显示比率成为
b3∶b3∶b2∶b3∶b0∶b3=4∶4∶2∶1∶1∶3这时,如果改变扫描21′和扫描21″的扫描开始时刻,则可进行用其他时分比率的扫描。
例如,使扫描24的开始时刻延迟,形成不进行扫描21′的设定时,可将时分显示比率设定为
b3∶b3∶b2∶b3∶b0=4∶4∶2∶4∶1
又,改变扫描21″与扫描24之间的时间间隔时,也可设定为
b3∶b3∶b2∶b3∶b0∶b3=4∶4∶2∶3∶1∶1
但是,由于活动图像假轮廓的发生程度因时分方式而变化,所以最好是采用扫描21’的子场周期长于扫描21″的子场周期这种时分模式。
因此图15的设定中以下式为最合适,即
b3∶b2∶b1∶b3∶b0∶b3=4∶4∶2∶1∶1∶3
如果1场周期记为Tf,全灰度显示位数记为N,存储元件的存储位数记为M,由于上述描起始条件的制约,形成使活动图像假轮廓最小的时分比率用的扫描时间Ts,可以通过满足以下关系实现,即
Ts/Tf≤2k/(2N-1)
而且k为M与(N-1)/2中的较小的一方的整数值。
按逐行扫描进行全行扫描时,全行扫描结束后按同一机制开始下一扫描时,该一扫描需要的时间Ts必须满足Ts≤Tf/(2N-1)的条件式。这里,上述关系式右边的值是与最小子场的长度对应的时间。如果一扫描时间实质上短于最小子场周期,则全行扫描结束后可用同一扫描机制开始再次扫描。本发明中,对时间加权大的子场进行分割,而且按场周期加权大的顺序进行扫描。例如,如果是6位灰度显示,则对32(b5)∶16(b4)∶8(b3)∶4(b2)∶2(b1)∶1(b0)的子场时分比率,将最长子场分为二,配置在场的前后,因而配置成16(b5)∶16(b4)∶8(b3)∶4(b2)∶2(b1)∶1(b0)∶16(Mb5)b。Mb5含义为存储的位信息b5。存储位的输出扫描(第4步骤)可由独立于不用存储器时的通常扫描(第3步骤)的机制进行。因此,相当于用1(b0)∶16(Mb5)期间的扫描在第3步骤的扫描后保持最小子场周期的延迟,再进行第4步骤的扫描。这时,在2(b1)∶1(b0)的期间,使第3步骤的扫描时间最长用的条件应满足Ts=Tf·2/(2N-1)的关系式。也就是,该条件就是Ts等于b1位子场周期对应的时间。
同样,在用2个存储位的情况下,各子场的配置为16(b5)∶8(b4)∶8(b3)∶4(b2)∶2(b1)∶8(Mb4)∶1(b0)∶16(Mb5),在2(b1)∶b(Mb4)的期间,第3步骤的扫描保持b1位子场周期的延迟,再进行输出Mb4的第4步骤扫描。对于1(b0)∶16(Mb5)的期间,则与上文所述相同。这里,使第3步扫描最长用的条件是应满足Ts=Tf·22/(2N-1)的关系式。即,该条件就是Ts等于b2位的子场周期对应的时间。
如上所述,将上述关系式广义比,则扫描所需最长时间Ts可根据相应的存储位数M表示为Ts=Tf·2M/(2N-1)。然而,按照加权大的顺序分割子场并配置在场的前后,而且在根据第3步骤进行扫描后进行第4步骤,所以即使存储位数变大也不能形成存储器输出的子场配置,最大扫描时间Ts=Tf·2(N-1)/2/(2N-1)。
例如,在N=6,M=3的情况下,各子场的配置为16(b5)∶8(b4)∶4(b3)∶4(b2)∶4(Mb3)∶2(b1)∶8(Mb4)∶1(b0)∶16(Mb5),在4(b3)∶4(b2)∶4(Mb3)的场中,如果Ts=Tf·22/(2N-1),则第3步骤的扫描时间最长。这时因为周期长度相同的b3和b2位的显示子场相邻配置。
还有,在N=6,M=3的情况下各子场的配置还可配置成16(b5)∶8(b4)∶4(b3)∶4(b2)∶2(b1)∶4(Mb3)∶8(Mb4)∶1(b0)∶16(Mb5),或者16(b5)∶8(b4)∶4(b3)∶4(b2)∶2(b1)∶1(b0)∶4(Mb3)∶8(Mb4)∶16(Mb5)。前一配置中Ts为最大比率4(b2)的周期,后一配置中Ts为最大比率2(b1)的周期,扫描周期加倍变化。虽然由于这样配置改变了Ts的最大设定值,但是能够满足上述关系式。
这样,利用增加存储位能使扫描时间为Ts=Tf·2(N-1)/2/(2N-1)。
依据先前的条件使其定型化,则扫描时间设定条件为Ts≤Tf·2k/(2N-1),k为M和(N-1)/2中的某一较小的一方的整数值。因此可以得到上述关系式Ts/Tf≤2k/(2N-1)。
利用将Ts设定成满足以上关系式的本发明,能有效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同时能将扫描所需时间取得长,因而可降低元件的驱动频率,减少耗电。
上述说明中示出存储元件A19为1位时的例子,但是在能够存储更多位的数据的情况下,用相同的方法也能较有效地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进行良好的多灰度显示。
下面举一种显示元件为例说明该灰度驱动方法,这种元件是在图19所示显示元件1’的结构中具有能存储2位的存储元件A19和能存储1位的存储元件B19’的元件。
设这种显示元件1′的显示灰度为6位,并且1次全行扫描需要的时间等于最小场的长度。
首先,对于上述显示元件的灰度驱动方法,建立子场选择方法的规则如下:
1.一个场周期内仅按灰度位数扫描S1n行。
2.在存储元件A19存储高端位信息。
3.可在S1n行扫描后到下一扫描为止的时间进行S2n行的扫描。
4.对要存储到存储元件A19的位信息先进行扫描并加以存储,同时进行显示,而且利用S2n行的扫描输出存储数据。
5.使分割后的各子场尽可能均等地分布在1场同期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按照以上程序决定各子场的扫描开始时刻,则如图16所示,各个位的扫描首先在扫描25和26分别对与显示同时存入存储元件A19的信息位b5和b4进行。然后,信息位b3和b0由扫描27到扫描30存储到存储元件B19′,并且分别维持到下一扫描时刻。
扫描30后经过与1灰度相当的显示周期(等于Ts),再进行S2n行的扫描26’。进而,8Ts周期后,进行S2n行的扫描25’。这样,1场周期内各位子场的比率和相应的位为
b5∶b4∶b3∶b2∶b1∶b0∶b4∶b5=16∶8∶8∶4∶2∶1∶8∶16
表5
Figure A0213204500271
具有这种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产生的灰度误差绝对值为0.89灰度,如表5所示。因此,这种驱动方式不会发生由活动图像假轮廓引起的灰度翻转,能提供良好的图像。
对于采用以上所述的灰度驱动方法的显示元件,将扫描时间Ts取为1场周期Tf的六分之一(即Tf=6×Ts)的情况下,如图17所示,6位灰度驱动中扫描S1n行所需的时间最长。这种条件的情况下,与上述显示元件的情况相比,扫描1行需要的时间长,为其10.5倍,因而能降低显示装置的驱动频率。
然而,在这种结构的显示元件的情况下,显示上的时分数增加,子场数需要11个。
在这种显示元件中,首先,在扫描25和扫描26,存储元件A19存储b5和b4的位信息,同时进行与该位信息对应的显示。然后,由扫描27将b3的位信息存储到存储元件B19′,在子场比率为8的周期进行显示。接着,S2n行的扫描25′将存储元件A19存储的位信息b5存储到存储元件B19′,同时进行与该位信息对应的显示。经过子场比率为2.5的时间后,接着扫描27,开始S1n的扫描28,进行信息位b3的显示。
这样,S1n行的扫描25~30在扫描时间Ts的周期连续进行扫描,在信息位bn所需的子场周期不满足扫描时间Ts时,利用S2n行的扫描25′、25″、25、25″″和26′,分割并显示信息位b5和b4。
结果,与子场对应的显示位为
b5∶b4∶b3∶b5∶b2∶b5∶b1∶b4∶b5∶b0∶b5=10.5∶10.5∶8∶2.5∶4∶6.5∶2∶5.5∶3∶1∶9.5,形成信息位b5分为五、b4分为二的状态。
如表5所示,这时的灰度误差绝对值为2.57灰度。这样将扫描时间Ts取为1子场周期Tf的六分之一、即Tf=6×Ts的显示元件,比上述显示元件灰度误差大,不能减少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
借助于此,判明使扫描时间Ts等于最小子场的长度的本实施形态显示元件1′能更有效地减少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
下面用表6在这里进一步对全行扫描所需时间记为Ts,1场周期记为Tf,存储元件A19的存储位数记为M,全灰度显示位数记为N时,按照上述子场显示规则决定时分数的情况下的灰度误差进行说明如下。
                                                           表  6
驱动形态#     灰度位数N     存储位数M   Tf/(Ts(2N-1)) Ts/Tf≤2k/(2N-1) 子场时分比率(对应的位) 子场数 最大灰度误差
    1     6     1     1     是 16(b5)∶16(b4)∶8(b3)∶4(b2)∶2(b1)∶1(b0)∶16(b5)     7   3.810
    2     6     1     2     是 16(b5)∶16(b4)∶8(b3)∶4(b2)∶2(b1)∶1(b0)∶16(b5)     7   3.810
    3     6     1     3     否 16(b5)∶16(b4)∶8(b3)∶4(b2)∶2(b1)∶1(b5)∶1(b0)∶15(b5)     8   3.825
    4     6     1     4     否 16(b5)∶16(b4)∶8(b3)∶4(b2)∶2(b1)∶3(b5)∶1(b0)∶13(b5)     8   3.857
    5     6     1     6     否 16(b5)∶16(b4)∶8(b3)∶4(b2)∶2(b5)∶2(b1)∶4(b5)∶1(b0)∶10(b5)     9   3.968
    6     6     2     2     是 16(b5)∶8(b4)∶8(b3)∶4(b2)∶2(b1)∶1(b0)∶8∶(b4)∶16(b5)     8   0.889
    7     6     2     4     是 16(b5)∶8(b4)∶8(b3)∶4(b2)∶2(b1)∶2(b4)∶1(b0)∶6(b4)∶16(b5)     9   0.921
    8     6     2     4     是 16(b5)∶8(b4)∶8(b3)∶4(b2)∶2(b1)∶8(b4)∶1(b0)∶16(b5)     8   1.016
    9     6     2     5     否 16(b5)∶7(b4)∶8(b3)∶4(b2)∶1(b4)∶2(b1)∶3(b4)∶1(b0)∶5(b4)∶16(b5)     10   1.000
    10     6     2     5.5     否 16(b5)∶5.5(b4)∶8(b3)∶4(b2)∶1.5(b4)∶2(b1)∶3.5(b4)∶1(b0)∶5.5(b4)∶16(b5)     11   1.056
    11     6     3     2     是 16(b5)∶8(b4)∶4(b3)∶4(b2)∶2(b1)∶1(b0)∶4(b3)∶8(b4)∶16(b5)     9   0.190
    12     6     3     3     是 16(b5)∶8(b4)∶4(b3)∶4(b2)∶2(b1)∶1(b3)∶1(b0)∶3(b3)∶8(b4)∶16(b5)     10   0.206
    13     6     3     4     是 16(b5)∶8(b4)∶4(b3)∶4(b2)∶2(b1)∶4(b3)∶1(b0)∶8(b4)∶16(b5)     9   0.254
    14     6     3     4.5     否 16(b5)∶8(b4)∶4.5(b3)∶4(b2)∶1(b3)∶2(b1)∶4.5(b3)∶1(b0)∶8(b4)∶16(b5)     10   0.286
    15     8     1     2     是 64(b7)∶64(b6)∶32(b5)∶16(b4)∶8(b3)∶4(b2)∶2(b1)∶1(b0)∶64(b7)     9   15.81
    16     8     1     3     否 64(b7)∶64(b6)∶32(b5)∶16(b4)∶8(b3)∶4(b2)∶2(b1)∶1(b7)∶1(b0)∶63(b7)     10   15.82
    17     8     2     2     是 64(b7)∶32(b6)∶32(b5)∶16(b4)∶8(b3)∶4(b2)∶2(b1)∶1(b0)∶32(b6)∶64(b7)     10   3.769
    18     8     2     4     是 64(b7)∶32(b6)∶32(b5)∶16(b4)∶8(b3)∶4(b2)∶2(b1)∶2(b6)∶1(b0)∶30(b6)∶64(b7)     11   3.898
    19     8     2     4     是 64(b7)∶32(b6)∶32(b5)∶16(b4)∶8(b3)∶4(b2)∶2(b1)∶32(b6)∶1(b0)∶64(b7)     10   4.016
    20     8     2     5     否 64(b7)∶32(b6)∶32(b5)∶16(b4)∶8(b3)∶4(b2)∶1(b6)∶2(b1)∶31(b6)∶1(b0)∶64(b7)     11   4.024
    21     8     3     2     是 64(b7)∶32(b6)∶16(b5)∶16(b4)∶8(b3)∶4(b2)∶2(b1)∶1(b0)∶16(b5)∶32(b6)∶64(b7)     11   0.941
    22     8     3     6     是 64(b7)∶32(b6)∶16(b5)∶16(b4)∶8(b3)∶4(b2)∶16(b5)∶2(b1)∶32(b6)∶1(b0)∶64(b7)     11   1.255
    23     8     3     8     是 64(b7)∶32(b6)∶16(b5)∶16(b4)∶8(b3)∶4(b2)∶16(b5)∶2(b1)∶32(b6)∶1(b0)∶64(b7)     11   1.255
    24     8     3     9     否 64(b7)∶32(b6)∶16(b5)∶16(b4)∶8(b3)∶1(b5)∶4(b2)∶15(b5)∶2(b1)∶32(b6)∶1(b0)∶64(b7)     12   1.271
    25     8     3     12     否 64(b7)∶32(b6)∶16(b5)∶16(b4)∶8(b3)∶4(b5)∶4(b2)∶12(b5)∶2(b1)∶32(b6)∶1(b0)∶64(b7)     12   1.318
如图6表示,Ts/〔Ts(2N-1)〕栏的数值表示以显示最小位的子场周期为基准时的扫描时间Ts的比率。例如,表示驱动形态#1中扫描时间Ts是与最小子场相同的扫描时间,在驱动形态#2中该扫描时间加倍。
各驱动形态下的灰度误差最大值(这里指相邻2区的灰度仅差1,并且以每一场1个像素的速度移动时的可视灰度误差)在采用各自的存储位数的范围内显示出大致相同的值。而且,使扫描时间Ts的比率相对增加时,有灰度误差增大的趋势。这是因为,由于扫描时间Ts周期的比率变大,有必要以进一步细分的场分割并输出存储器存储的高端位的数据。
将条件设定为尽可能不增多子场数以便存储位输出,而且使活动图像假轮廓造成的最大灰度误差最小的情况下,希望尽可能缩短扫描时间Ts,至少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使灰度误差为最小,即
Ts/Tf≤2k/(2N-1)
其中,k是M和(N-2)/2中较小的一方的整数值。
表6中,利用是否满足上述关系式(是、否)进行区别。例如,如表6所示,驱动形态#6~#8中,灰度误差最小条件的是驱动形态#6。
这时,扫描时间Ts的比率为2,但即使取小于2的值时分比率也不变,因此能得到相同的显示效果。此外,扫描时间Ts的比率为4时,灰度误差由于存储位所存的b4信息的输出定时而不同。驱动形态#8由于存在b0子场前8周期的b4子场,与驱动形态#7相比,值较大。这时可选灰度误差较小的驱动形态#7。
表6中,不满足关系式Ts/Tf≤2k/(2N-1)的情况、即判断结果为“否”的驱动形态中,与满足上述关系式的情况、即判断结果为“是”的情况相比,子场数多。又,如果如比较例3所示那样尽可能加大扫描时间Ts的比率,则预计灰度误差会一直增大到不能忽略的程度,如表5所示。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1′为了尽可能抑制灰度误差,将1次全行扫描需要的时间设定得短,以满足上述关系式,从而能更有效减少产生活动图像做轮廓,进行良好的多灰度显示。
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也可以是这样的方法,即在具有第1电极和与该第1电极交义的第2电极,并且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交叉部对应,由光电调制元件、存储M位(M≥1)信息的存储元件和有源元件构成的显示元件中,在1场周期内按规定时间间隔比进行k次(k≥1)扫描的情况下,在各扫描中对存储元件设定图像信息内最多M位的存储状态,并且将与上述存储信息对应的M位灰度显示下的光学调制元件的点亮维持到进行下次扫描。
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也可以是如下所述的方法,即在上述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中,全场周期为非扫描时,在紧接在非扫描前的扫描中,将图像信号的高端M位图像信息设定在所述存储元件中,并且光学调制元件根据所述存储元件的存储状态持续进行M位灰度显示。
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也可以是上述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中,还在1场周期内以规定时间间隔比进行多次扫描时,将具有最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分成多个显示周期,将该分割后的显示周期分别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并且在1场周期内按规定的时间间隔比进行k次(k≥2)扫描,在所述扫描中根据输入的图像信号,对所述存储元件设定图像信息内最多M位的存储状态,并且该光学调制元件根据所述存储元件的存储状态,维持M位灰度显示的点亮,直到进行下次扫描的方法。
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也可以是上述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中,还在全灰度信号信息位数为N,存储位数为M,1场内的扫描次数为k时,对图像信息提供位数F=M×K-N的附加信息位的方法。
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也可以是这样的方法,即在具有第1电极和与该第1电极交叉的第2电极,并且与所述第1电极和所述第2电极的交叉部对应,在由光电调制元件、存储元件和有源元件构成的显示元件中,在第1扫描中设定所述存储元件的存储状态,在第2扫描中设定所述光电光调制元件的显示状态,独立于所述第2扫描,在第3扫描用所述存储元件的存储状态设定所述光学调制元件的显示状态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所述第1扫描的,到下次扫描为止的间隔取为场周期内相应位显示周期的整个周期的约一半所对应的时间。
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也可以是在上述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中,在对全行依次进行选择扫描的时间记为Ts,1场周期记为Tf,全灰度显示位数记为N,存储元件的存储位数记为M时,满足Ts/Tf≤2k/(2N-1)的关系(k为M和(N-1)/2中的较小的小方的整数值)。
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的灰度驱动方法也可以是上述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中,可在全灰度信号信息位数为N,存储器所存储的要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位为第J位,并且在所述第2扫描输出第k位灰度信号信息位时,由紧接在所述第2扫描前或后的所述第3扫描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位号J满足k+J=N-1的关系的方法。
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也可以是上述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中,可在紧接所述第2扫描前或后的第3扫描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为相同灰度信号信息位号时,各显示周期中所述第2扫描后的显示周期长于第2扫描前的显示周期的方法。
又,更理想的是,在1场周期内进行多次扫描的情况下,最好将具有最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分割成多个显示周期,并将分割后的显示周期分别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进行扫描。
这样,进行具有2的乘方加权的多个场中的显示时,能减少产生具有最大加权的场点亮和非点亮这种显示模式造成的活动图像假轮廓。
也就是说,因为场周期内的显示场发光重心移动量在最大加权的场周期最大,以及与发光重心移动量一起,观看者的视线发生移动这种乘积效应,可看到活动图像的假轮廓。因此,利用将最大加权的场周期至少分为二,并将分割所得场周期配置在场周期的前前部和后半部显示,发光重心大致保持一定,与最大加权点亮状态无关,从而能减少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
还有,在具有2的乘方的场周期的显示的情况下,具有最大加权的场以外,还将具有第2、第3大加权的场与具有最大加权的场一样进行分割,配置成使发光重心不变动,从而能更有效防止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
尤其在具有M位像素存储器的显示元件的情况下,仅将最大加权的场划分为二,就相当于分割与上述高端第M位前的加权场对应的场,因而能得到较大的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的效果。
全场周期为非扫描时,最好在即将成为非扫描前的扫描中,所述存储手段存储高端M位灰度信号信息,所述光学调制元件维持2M灰度显示下的点亮。
这样,即使在全场周期为非扫描的情况下,不进行图像更新也能维持多灰度显示状态,与进行多场显示的情况相比,不需要传送数据或输出扫描信号。因此,能减轻驱动器的负荷,同时能减少数据传送次数、扫描信号输出次数,因此可抑制显示装置的耗电。
最好是在全灰度信号信息位数为N,存储位数为M,1场内的扫描次数为k时,对所述灰度信号信息提供满足F=M×K-N的关系的附加信息位F。
借助于此,在图像信息增添满足上述关系式的附加信息位的情况下,可根据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显示亮度的输出。
亦即,存储手段能存储M位信息是指在上述分割后显示周期可进行最大2M灰度数的显示,并且利用具有适当加权的k个时分显示周期的组合,实质上可进行N×K位的展现。因此,通过设定满足F=M×K-N关系的附加信息位F,添加于图像信息,在存储灰度信号数据时所需信号电极线的范围内,即使在例如因画面平均亮度级低而总体给出暗的印象那样的图像的情况下,也能使亮度级更亮,体现具有闪烁感的图像质量。再者,对图像强调轮廓部分时、或图像上盖写文字信息等时,也可以使用附加信息位。
但是,根据灰度显示的位数,最小场数中不存在冗余度,因而不能设置附加信息位。这种情况下,通过再增多1个子场,亦即让K的值增1,能增添附加信息位。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元件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和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和有源元件,该显示元件还具有:将具有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分割为多个,同时将该分割的显示周期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进行扫描的控制手段;存储与具有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所对应的灰度信号信息的第1存储手段;存储所述灰度信号信息以外的灰度信号信息的第2存储手段。
采用上述结构,控制手段将扫描影响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的高端位灰度信号信息的显示周期分割成多个,从而能减少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
又,第1和第2存储手段分别存储高端位及其以外的低端位的灰度信号信息,所以不会使像素扫描后的数据保持状态衰减,而能从所述各存储手段对光学调制元件传送信号,维持显示状态。于是,能够减少灰度驱动器的输出次数,减轻灰度驱动器的负荷,同时减少耗电。
第1存储手段存储1场周期内进行再次扫描的所述分割的显示周期的高端位灰度信号信息,所以在进行再次扫描时能够利用对所述光学调制元件输出第1存储手段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减少灰度驱动器的输出次数,减轻灰度驱动器的负荷,同时抑制耗电。
最好上述显示周期均分为二,这样,能使减少活动图像假轮廓的效果达到最大。
最好是在全行扫描需要的时间为Ts,1场周期为Tf,全灰度显示位数为N,所述第1存储元件的存储位数为M时,满足Ts/Tf≤2k/(2N-1)的关系(k为M和(N-1)/2中的较小的一方的整数值)。
这样,设定全行扫描需要的时间,使其满足上述关系式,从而能尽量减少扫描次数,而且可配置所述分割的显示周期,使活动图像假轮廓小。
再者,上述关系式是为了如上面所述那样减少扫描次数,而且使能够得到减小活动图像假轮廓这种效果的模式与条件一致而作成的关系式。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其显示元件设置在相互交叉的信号线和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和有源元件,在该方法中,在1场周期内进行K次(K≥1)扫描的情况下,存储M位(M≥1)信息的存储手段在各扫描中存储图像信息中最多M位的灰度信号信息,并且所述光学调制元件根据所述存储手段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维持M位灰度显示下的点亮,直到进行下次扫描。
采用上述灰度驱动方法,存储手段存储M位信息,因而能维持显示状态,使像素扫描后的显示数据的保持状态不衰减。
亦即,进行活动图像显示等的扫描时,每次扫描进行显示,同时使该扫描的灰度信号信息存储于存储手段,从而扫描后也能从所述存储手段将灰度信号信息送到光学调制元件,可使光学调制元件的点亮状态仍旧维持2M灰度显示。
因此,不必为了在扫描后维持光学调制元件的点亮状态再次发送灰度信号信息,所以能使灰度驱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可减轻灰度驱动器的负荷。进而,使灰度信号数据传送次数、扫描信号输出次数减少,能减少显示装置的耗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其显示元件设置在相互交叉的信号线和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和有源元件,在该方法中,包含:将扫描所输入的灰度信号信息中高端位灰度信号信息的显示周期分割成多个,同时将该分割的显示周期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的第1步骤;使所述分割的高端位的灰度信号信息存储到第1存储手段,此外的低端位灰度信号信息存储到第2存储手段的第2步骤;将所述第2存储手段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输出到所述光学调制元件进行显示的第3步骤;以及将所述第1存储手段存储的高端位灰度信号信息输入到所述光学调制元件进行显示的第4步骤。
采用所述灰度驱动方法,将扫描影响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的高端位的灰度信号信息的显示周期分割成多个,从而能减少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
又,第1和第2存储手段分别存储高端位及其以外的低端位的灰度信号信息,所以不使像素扫描后的数据保持状态衰减,而能从所述各存储手段对光学调制元件传送信号,维持显示状态。于是,能够减少灰度驱动器的输出次数,减轻灰度驱动器的负荷,同时能减少耗电。
第1存储手段存储1场周期内进行再次扫描的所述分割的显示周期的高端位的灰度信号信息,所以进行再次扫描时利用对所述光学调制元件输出第1存储手段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的方法,能进一步减少灰度驱动器的输出次数,减轻灰度驱动器的负荷,同时可抑制耗电。
又,设全灰度位数为N,从低端位开始位号为0、1、…N-1,则存储器所存储的要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位是低端J位,并且在所述第3步骤输出K位灰度信号信息位时,紧按第3步骤前和/或后的第4步骤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位J最好满足K+J=N-1的关系。
借助于此,可尽量减少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也就是说,上述关系式规定在什么时刻应输出按2位以上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位数据。例如,存储位M为2位,即M=2,分别在M1位指定灰度信号信息Z的低端第6位(M1=Z6)的数据,在M2位指定灰度信号信息Z的低端第5位(M2=Z4)的数据。假设输入N=6的灰度位数的灰度信号信息Z,则利用上述第3步骤,光学调制元件按高端位到低端位的顺序输出K=5、4…、0的Zk的信息。
这里,如果假设第3步骤输出的位号为k=5,则这时不进行第4步骤,而在显示结束后再次用第3步骤输出k=4的位号的信息。
输出存储位M的信息是在输出k<N-M=4的K=3、2、1、0中某一位之后。这种情况下,最短场周期中的Z0的显示时刻与存储时刻相近,而且第2短子场周期中的Z1的显示时刻与存储器M2要输出的第2长子场周期后半部中的Z4的显示时刻相近时,各子场的发光重心在场内更靠近,因而能得到可减小活动图像假轮廓的效果。
如以上所述那样,在使该显示时刻的相近条件数学公式化时,判明紧接在第3步骤中要显示的Zk前或后设定的第4步骤的显示Zj(上述例子中,M1=Z5、M2=Z4)的下标最好满足K+J=N-1的关系。
紧接上述第3步骤前和后的第4步骤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为同一灰度信号信息位号时,各显示周期中的所述第3步骤后的显示周期最好长于第3步骤前的显示周期。
这样,在紧接第3步骤的显示Zk前和后的第4步骤的显示信息Zj有时相同,这时设定显示时刻,使Zk显示后的显示周期长于显示前的显示周期,从而与上面所述相同,各子场的发光重心在场内更加靠近,因此能得到减小活动图像假轮廓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元件灰度驱动方法,该显示元件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与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和有源元件,该方法在1场周期内以规定时间间隔比进行K(K≥1)次扫描时,使存储M位(M≥1)信息的存储手段存储各扫描中图像信息中最多M位的灰度信号信息;根据所述存储手段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所述光学调制元件将M位灰度显示下的点亮维持到进行下次扫描,同时将具有最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分割成多个显示周期,并且将该分割的显示周期分别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进行扫描。
采用上述结构,将影响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的最长场周期分为二,并且在分为二后的最长场周期之间配置最小场周期,通过这样进行灰度驱动,能减少发生活动图像假轮廓。
也就是说,通常进行具有2的乘方加权的多帧中的显示时,由于具有最大加权的场点亮和非点亮的显示模式面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亦即因为场周期内的显示场发光重心移动量在最大加权的场周期最大,以及与发光重心移动量一起观看者的视线随图像活动而移动这种乘积效应,能看到活动图像假轮廓。
因此,本实施形态的显示元件将最大加权的场周期至少划分为二,并且将分割的子场配置在场内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进行显示。这样,发光重心大致恒定,不受最大加权的点亮状态的影响,因此能有效防止产生活动图像假轮廓。
而且,由于具有存储N位信息的存储手段,因而所述灰度显示点亮维持手段能维持显示状态,使像素扫描后的显示数据的保持状态不衰减。
亦即本发明的显示元件进行活动图像显示等扫描时,每次扫描进行显示,同时使该扫描的灰度信号信息存储于存储手段,这样,扫描后也能从所述存储手段将灰度信号信息送到光学调制元件,因此可使光学调制元件的点亮状态仍旧维持2M灰度显示。
因此,不必为在扫描后维持光学调制元件的点亮状态再次发送灰度信号信息,所以能使灰度驱动器处于非工作状态,可减轻灰度驱动器的负荷。进而使灰度信号数据传送次数、扫描信号输出次数减少,能减少显示装置的耗电。
全场周期为非扫描时,最好紧接在成为非扫描前的扫描中,所述存储手段存储高端M位灰度信号信息,所述光学调制元件维持2M灰度显示下的点亮。
这样,即使在全场周期为非扫描的情况下,不进行图像更新也能维持多灰度显示状态,与进行多场显示的情况相比,不需要传送数据或输出扫描信号。因此,能减轻驱动器负荷,同时能减少数据传送次数、扫描信号输出次数,因此可抑制显示装置的耗电。
又,最好在全灰度信号信息位数为N,存储位数为M,1场内的扫描次数为k时,对所述灰度信号信息赋予满足F=M×K-N的关系的附加信息位F后将其输出。
这样,在对图像信息增添满足上述关系式的附加信息位的情况下,可根据图像的显示状态进行调整显示亮度的输出。
亦即存储手段能存储M位信息是指在上述分割的显示周期可进行最大2M灰度数的显示,利用具有适当加权的k个时分显示周期的组合,实质上可进行N×K位的展现。因此,通过设定满足F=M×K-N这种关系的附加信息位F,增添图像信息,从而在存储灰度信号数据时所需的信号电极线的范围内,即使在例如因画面平均亮度级低,而总体给出暗的印象之类的图像的情况下,也能使亮度级更亮,体现具有闪烁感的图像质量。再者,对图像强调轮廓部分时、图像盖写文字信息等时,也能使用附加信息位。
但是,根据灰度显示的位数,最小场数中不存在冗余度,因而不能设置附加信息位。这种情况下,通过再增多1个子场,亦即让K的值增1,能增添附加信息位。
本发明详细说明部分中建立的具体实施形态或实施例,归根到底,是说明本发明技术内容的,不应仅限于这种具体例狭义解释,在本发明的实质和下面记载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可作种种变化并实施。

Claims (21)

1.一种显示元件(1),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与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5)和有源元件(2),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每次扫描最多存储M位信息的存储手段(3),所述M≥1,以及
根据所述存储手段(3)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使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将2M灰度显示下的点亮维持到进行下次扫描的灰度显示点亮维持手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元件(1),其特征在于,1场周期内进行多次扫描的情况下,将具有最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分割成多个显示周期,并且将该分割所得的显示周期分别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以进行扫描。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元件(1),其特征在于,全场周期成为非扫描时,在紧接成为非扫描前的扫描中,所述存储手段(3)存储高端M位灰度信号信息,并且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维持2M灰度显示下的点亮。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元件(1),其特征在于,全灰度信号信息位数为N,存储位数为M,1场内的扫描次数为K时,对所述灰度信号信息赋予满足F=M×K-N的关系的附加信息位F后进行输出。
5.一种显示元件(1′),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与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5)和有源元件(2),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将具有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分割为多个,同时将该分割所得的显示周期配置在场的前部和后半部,以进行扫描的控制手段;
存储与具有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对应的灰度信号信息的第1存储手段(19),以及
存储上述以外的灰度信号信息的第2存储手段(1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周期均分为二。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显示元件(1′),其特征在于,满足如下所述关系式,即
Ts/Tf≤2k/(2N-1)
其中k为M和(N-1)/2中的较小的一方的整数值,Ts为全行扫描需要的时间,Tf为1场周期,N为全灰度显示位数,M为所述第1存储手段(19)的存储位数。
8.一种灰度驱动方法,是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该显示元件(1)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与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5)和有源元件(2),其特征在于,
在一场周期内进行K次扫描的情况下,使各扫描中图像信息内最多M位的灰度信号信息存储到存储M位信息的存储手段(3)中,所述K≥1,所述M≥1;
根据所述存储手段(3)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将M位灰度显示下的点亮维持到进行下次扫描。
9.一种灰度驱动方法,是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该显示元件(1′)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与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5)和有源元件(2),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扫描所输入的灰度信号信息中高端位的灰度信号信息的显示周期分割成多个,同时将该分割所得的显示周期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的第1步骤;
使所述分隔所得的高端位灰度信号信息存储到第1存储手段(19),并且使那以外的低端位灰度信号信息存储于第2存储手段(19′)的第2步骤;
将所述第2存储手段(19′)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输出到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进行显示的第3步骤;以及
将所述第1存储手段(19)存储的高端位灰度信号信息输出到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进行显示的第4步骤。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全灰度位数为N,并且从低端位开始,位号记为0、1…N-1,所述存储手段(19、19′)所存储的要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位是低端J位,并且在所述第3步骤输出低端k位的灰度信号信息位时,紧接所述第3步骤前和/或后的所述第4步骤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位J满足关系式k+J=N-1。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紧接所述第3步骤前和后的第4步骤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为相同灰度信号信息位时,各自的显示周期中所述第3步骤后的显示周期比第3步骤前的显示周期长。
12.一种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该显示元件(1)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与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5)和有源元件(2),其特征在于,
1场周期内以规定时间间隔比进行K次扫描时,使存储M位信息的存储手段(3)存储各扫描中图像信息内最多M位的灰度信号信息,所述K≥1,所述M≥1;
根据所述存储手段(3)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将M位灰度显示下的点亮维持到进行下次扫描,
同时将具有最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分割成多个显示周期,并且将该分割所得的显示周期分别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以进行扫描。
13.如权利要求8或12所述的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全场周期变成非扫描时,在紧接成为非扫描前的扫描中,所述存储手段(3)存储高端M位灰度信号信息,并且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维持2M灰度显示下的点亮。
14.如权利要求8或12所述的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全灰度信号信息位数为N,存储位数为M,1场内的扫描次数为K时,对所述灰度信号信息赋予满足F=M×K-N的关系的附加信息位F,并进行输出。
15.一种显示元件(1),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与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5)和有源元件(2),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在1场周期内以规定时间间隔比进行一次以上扫描的情况下,在每次扫描最多存储M位信息的存储手段(3),所述M≥1;以及
根据所述存储手段(3)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将2M灰度显示下的点亮维持到进行下次扫描的灰度显示点亮维持手段。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元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1场周期内以规定时间间隔比进行多次扫描的情况下,将具有最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分割成多个显示周期,并且将该分割所得的显示周期分别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以进行扫描。
17.一种显示元件(1′),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与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5)和有源元件(2),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将具有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分割为多个,并且将该分割所得的显示周期均等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以进行扫描的控制手段;以及
存储与具有高端加权的显示周期对应的灰度信号信息的第1存储手段(19),以及存储所述信息以外的灰度信号信息的第2存储手段(19′)。
18.一种灰度驱动方法,是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该显示元件(1)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与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5)和有源元件(2),其特征在于,
在1场周期内以规定时间间隔进行K次扫描的情况下,使各扫描中图像信息中最多M位的灰度信号信息存储于存储M位信息的存储手段(3),所述K≥1,所述M≥1;
根据所述存储手段(3)存储的灰度信号信息,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将M位灰度显示下的点亮维持到进行下次扫描。
19.一种灰度驱动方法,是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该显示元件(1′)设置在相互交叉的多条信号线与扫描线的交叉部,并且具有光学调制元件(5)和有源元件(2),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扫描所输入灰度信号信息中高端位的灰度信号信息的显示周期分割成多个,同时将该分割所得的显示周期均等配置在场的前半部和后半部的第1步骤;
使所述分割所得的高端位灰度信号信息存储到第1存储手段,并且使该信息以外的低端位灰度信号信息存储于第2存储手段(19′)的第2步骤;
输出到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进行显示的第3步骤;以及
将所述第1存储手段(19)存储的高端位灰度信号信息输出到所述光学调制元件(5)进行显示的第4步骤。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全灰度位数为N,并且存储手段(19、19′)所存储的要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位是第J位,在所述第3步骤输出第K位的灰度信号信息位时,紧接所述第3步骤前和/或后的所述第4步骤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位号J满足关系式k+J=N-1。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显示元件(1′)的灰度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紧接所述第3步骤前和后的第4步骤中输出的灰度信号信息为相同灰度信号信息位号时,各自的显示周期中所述第3步骤后的显示周期比第3步骤前的显示周期长。
CNB021320454A 2001-10-25 2002-09-06 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3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328285 2001-10-25
JP2001328285A JP3767737B2 (ja) 2001-10-25 2001-10-25 表示素子およびその階調駆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14777A true CN1414777A (zh) 2003-04-30
CN100413307C CN100413307C (zh) 2008-08-20

Family

ID=19144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32045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13307C (zh) 2001-10-25 2002-09-06 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502037B2 (zh)
JP (1) JP3767737B2 (zh)
KR (1) KR100548742B1 (zh)
CN (1) CN100413307C (zh)
TW (1) TWI2353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206805B2 (ja) * 2002-06-28 2009-01-1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
JP4232520B2 (ja) 2002-06-28 2009-03-0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
US20040101208A1 (en) * 2002-11-27 2004-05-27 Vidar Systems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averaging image signals in a media processor
KR100492185B1 (ko) * 2003-03-04 2005-05-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윤곽노이즈 제거방법 및 장치
KR100649253B1 (ko) * 2004-06-30 2006-11-24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 표시 장치와, 그 표시 패널 및 구동 방법
KR100570774B1 (ko) * 2004-08-20 2006-04-1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표시 장치의 표시 데이터용 메모리 관리 방법
JP5121136B2 (ja) 2005-11-28 2013-01-1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画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携帯機器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JP2008076433A (ja) * 2006-09-19 2008-04-03 Hitachi Displays Ltd 表示装置
CN101527167B (zh) * 2008-02-01 2012-08-15 索尼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US8368709B2 (en) * 2009-09-18 2013-02-05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one or more pixels
US9041694B2 (en) * 2011-01-21 2015-05-26 Nokia Corporation Overdriving with memory-in-pixel
JP2011215635A (ja) * 2011-07-11 2011-10-27 Sony Corp 画像表示装置、電子機器、携帯機器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KR102072403B1 (ko) * 2013-12-31 2020-02-0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 구동 방식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CN116229869A (zh) 2016-06-20 2023-06-06 索尼公司 显示设备和电子设备
US10553167B2 (en) 2017-06-29 2020-02-04 Japan Display Inc. Display device
CN113867659B (zh) * 2020-06-30 2024-02-06 西安诺瓦星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输出方法和装置以及模组控制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7245B2 (ja) 1987-12-21 1995-01-30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2値表示パネル画像表示装置
US4996523A (en) 1988-10-20 1991-02-26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luminescent storage display with improved intensity driver circuits
JPH07253764A (ja) 1994-03-15 1995-10-03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JPH0876711A (ja) 1994-09-02 1996-03-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表示装置
JP3467334B2 (ja) 1994-10-31 2003-11-17 Tdk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JPH08194205A (ja) 1995-01-18 1996-07-30 Toshiba Corp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ックス型表示装置
JP3679838B2 (ja) 1995-09-20 2005-08-03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テレビジョン画像信号の階調表示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3485229B2 (ja) 1995-11-30 2004-01-13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装置
JP3113568B2 (ja) 1995-12-21 2000-12-04 日本放送協会 中間調表示方法と装置
JP3305946B2 (ja) * 1996-03-07 2002-07-24 株式会社東芝 液晶表示装置
JPH09258168A (ja) * 1996-03-19 1997-10-03 Hitachi Ltd 液晶表示装置
JP3328134B2 (ja) 1996-05-23 2002-09-24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フレーム内時分割型中間調表示方法及びフレーム内時分割型表示装置
JP2962245B2 (ja) 1996-10-23 1999-10-12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階調表示方法
JP3361705B2 (ja) 1996-11-15 2003-01-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コントローラ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10171400A (ja) 1996-12-11 1998-06-26 Hitachi Ltd 映像信号の階調表示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JP3503463B2 (ja) 1997-02-27 2004-03-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セグメントドライバ
JP3292093B2 (ja) 1997-06-10 2002-06-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3900663B2 (ja) 1997-06-25 2007-04-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空間変調素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DE69839542D1 (de) * 1997-08-07 2008-07-10 Hitachi Ltd Farbbildanzeigeeinrichtung und -verfahren
JPH11212516A (ja) 1998-01-27 1999-08-06 Gendai Denshi Sangyo Japan Kk 表示装置の駆動方法
JP3832086B2 (ja) 1998-04-15 2006-10-1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反射型液晶装置及び反射型プロジェクタ
JPH11326874A (ja) * 1998-05-15 1999-11-26 Seiko Epson Corp 反射型液晶装置及び反射型プロジェクタ
JP2000056727A (ja) 1998-06-05 2000-02-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表示パネルの階調駆動装置
JP4637315B2 (ja) 1999-02-24 2011-02-2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JP3515699B2 (ja) 1999-03-19 2004-04-0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0347624A (ja) 1999-03-31 2000-12-15 Seiko Epson Corp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JP3635976B2 (ja) 1999-03-31 2005-04-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装置
JP2001033760A (ja) 1999-07-22 2001-02-09 Seiko Epson Corp 液晶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並びに駆動回路
JP2001159883A (ja) 1999-09-20 2001-06-12 Seiko Epson Corp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JP3661523B2 (ja) 1999-09-29 2005-06-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駆動回路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ならびに電子機器
EP1146501B1 (en) 1999-10-18 2011-03-3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with memory integrated on the display substrate
JP3705086B2 (ja) * 2000-07-03 2005-10-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液晶表示装置
JP4123711B2 (ja) * 2000-07-24 2008-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パネルの駆動方法、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954400B2 (ja) 2000-08-18 2012-06-13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半導体装置
JP5030348B2 (ja) 2000-10-02 2012-09-19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自発光装置
TW536689B (en) * 2001-01-18 2003-06-11 Sharp Kk Display, portable device, and substrate
JP2002287718A (ja) * 2001-01-18 2002-10-04 Sharp Corp 表示装置、携帯機器、基板
JP3788916B2 (ja) 2001-03-30 2006-06-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発光型表示装置
US6788282B2 (en) * 2002-02-21 2004-09-07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Driving method 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driving circuit therefor, electro-optical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3131628A (ja) 2003-05-09
US7502037B2 (en) 2009-03-10
CN100413307C (zh) 2008-08-20
US20030142056A1 (en) 2003-07-31
KR100548742B1 (ko) 2006-02-02
TWI235350B (en) 2005-07-01
KR20030035842A (ko) 2003-05-09
JP3767737B2 (ja) 2006-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4604C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方法
CN1414777A (zh) 显示元件及其灰度驱动方法
CN1127050C (zh) 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驱动脉冲控制器
CN1277246C (zh) 处理视频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249655C (zh) 电光器件驱动装置、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和权重确定方法
CN1272764C (zh) 图象显示装置
CN1174361C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270287C (zh) 显示设备
CN1801304A (zh) 图像显示装置和显示图像的方法
CN1179312C (zh) 显示方法
CN1501698A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801268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其图像显示方法
CN1892795A (zh) 集成电路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377495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显示面板的亮度校正装置及其驱动装置
CN1673819A (zh) 图像显示装置
CN1536549A (zh) 显示装置、源极驱动电路及显示面板
CN1881393A (zh) 等离子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383121A (zh) 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
CN1975852A (zh) 采用时分驱动和翻转驱动的lcd面板驱动
CN1783194A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CN1797526A (zh) 显示器件的驱动方法
CN1822087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662944A (zh) 处理视频画面以提高动态假轮廓效应补偿的方法和设备
CN1514427A (zh) 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的驱动装置及其程序和记录介质
CN1784708A (zh) 电流输出型半导体电路、显示驱动用源极驱动器、显示装置、电流输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820

Termination date: 201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