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5758A - 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5758A
CN1405758A CN02149505A CN02149505A CN1405758A CN 1405758 A CN1405758 A CN 1405758A CN 02149505 A CN02149505 A CN 02149505A CN 02149505 A CN02149505 A CN 02149505A CN 1405758 A CN1405758 A CN 14057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ition
signal
recording
reproducing
reco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49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4796C (zh
Inventor
小川雅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057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57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479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4796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7Power calib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0009Improvement or modification of read or write signal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45Recording
    • G11B7/00456Recording strategies, e.g. pulse sequenc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 G11B7/0062Overwriting strategies, e.g. recording pulse sequences with erasing level used for phase-change medi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审查11T及3T、11T及4T这2种不对称值、并以其大小关系及绝对值为基础对记录策略进行调整,从而据供迅速且调整用的区域较小的、有关记录功率及记录策略的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光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是进行下述处理的结构:参数设定的处理A01、周期信号的记录A02、信号电平的测定A03及最佳记录方式的导出A04。

Description

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条件 调整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涉及与高密度光盘的记录条件有关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开发了成为DVD-R、DVD-RW、DVD+RW的记录型光盘,并且已经将其中一些光盘投入到市场中。这些光盘在进行记录时,不是利用单一的脉冲进行记录,而是采取了所谓利用几种脉冲来记录一个标记的多脉冲方式。
图16是显示了已有技术的多脉冲概况图。
使用了图16中模式显示的各种光盘的6T信号(6T长度的标记),执行称之为记录策略的记录方式。上述T表示信道时钟周期。
图16的(a)、(b)、(c)中所示的3种光盘,尽管使用了多脉冲方式,但是各个脉冲的宽度等随着光盘类型或制造商的不同而不同。对于各个脉冲,因各光盘种类而有不同的规定,光盘所采用的脉冲宽度等最终信息,是由制造商将这些信息嵌入到光盘中。图中,显示了记录功率电平Pw、消去功率电平Pe,以及底部功率电平Pb。
对于各个脉冲而言,假设起始脉冲宽度为Ttop、起始以外的脉冲宽度为Tmp,显示了在最后一个脉冲后出现的底部功率电平Pb的周期Tcl。通常,可以改变这些参数,从而使抖动减到最低。
在该图中,起始脉冲以外的脉冲全都具有相同宽度Tmp,在调整脉冲宽度Tmp时,起始脉冲以外的所有脉冲都进行了相同的调整。尽管很少,但有时也会在最后的脉冲中,保持有特征,在这种情况下,由脉冲宽度Tmp描述的内容,就变为起始和最后的脉冲之外的脉冲。
上述光盘在光盘的一部分上保持有调节记录功率的区域,利用光盘中嵌入的推荐记录策略,仅适当调节记录功率。作为记录功率调节方法,已知有通过检查长标记和短标记的不对称来求取β值的β法,以及利用记录标记振幅的饱和度进行判断的γ法。一般,在DVD-R中使用β法,在DVD-RW、DVD+RW中,使用γ法。在这种记录策略中,没有规定所谓的适当调整,而仅仅依赖于嵌入光盘的信息。
作为记录策略的调整方法,有特开2000-182244号公报、特开2000-30254号公报等中所显示的方法。前述的技术将记录功率和记录策略的参数分为几个等级,按各种组合周密地实验,并选出最佳的组合。后者是分别执行记录策略的参数调整、以及记录功率的调整的,有关记录功率,是以理论标记长度作为指针来决定的。
在特开2001-155340号公报中,记载了可用于CAV、ZCAV或是任意速度的CLV记录中,利用简单的控制方法来进行记录的技术。这种技术,在利用多脉冲方式、在记录线速度可变的光记录媒体上形成记录标记时,以能设定的最高线速度而最优化了的发光模式及脉冲长度的设定为基础,对于用于形成记录标记的脉冲串,对每一种脉冲分配记录功率,由此,利用2种以上的不同的记录功率,来生成上述脉冲串。然后,根据记录线速度或光记录媒体的记录位置,来控制各记录功率。其中说明了象上述技术那样,通过使记录功率与记录线速度或记录位置相一致来进行控制,即使将记录策略的发光脉冲长度固定为一定,也可以在实用线速度的范围内,以低抖动执行记录。
一般来说,由于所谓记录策略能利用光头的状态和激光驱动系统电路的设定等,来微妙改变最佳策略,从而,最终,不能直接利用作为信息而嵌入到光盘内的信息,因此,最好是调节成与驱动器一致来使用。
但是,已有技术存在以下将要指出的缺陷。
对于需要周密实验的技术而言,实验次数多,很难实现迅速调整。象特开2001-155340号公报的技术,能与任意记录线速度和记录位置相对应地设定记录策略的方法,以及分别执行记录策略的参数调整以及记录功率的调整的技术,也是或测定抖动,或测定标记长度,因而工序多,很难实现迅速调整,不是有效的记录策略调整方法。
由于实验次数多,需要多次使用调整用区域,象DVD-R这样只能执行一次记录的媒体,调整用区域特别容易就消耗完了。依据特开2000-182244号公报中所示的段落编号0030以后所述的内容,在最初的调整中占用63组实验,而在下一个调整中占用27组实验,使使用区域非常大(63+27=90个ECC块)。调整用的区域没有了,对于多次从驱动器中取出,重新写入,或增加写入的光盘来说,存在不能执行任何一种良好记录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上述缺点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记录功率和记录策略有关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它通过研究11T及3T、和11T及4T这2种不对称值,并根据其大小关系以及绝对值,来调整记录策略,从而很迅速并且调整用区域很少。
本申请发明是用于对信号进行记录、再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包括将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n(n: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作为再现信号进行再现的步骤,和从该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的各再现信号间的差异中,检测出2种以上的不对称,并根据该检测出的不对称的大小关系或绝对值,来设定所述记录条件。
作为本文的记录条件,最好调整记录功率、记录脉冲或记录脉冲的形状。作为种类不同的周期信号,通过使用第1单一周期信号、和第2单一周期信号、以及第3单一周期信号或第4单一周期信号来执行调整,可以实现适当的调节;其中,在规定的调制方式的记录标记长度和间隔长度中,第1单一周期信号是由最短标记和最短间隔构成的,第2单一周期信号是由第2短的标记以及第2短的间隔构成的,第3单一周期信号是由最长的标记以及最长的间隔构成的,第4单一周期信号是由第2长的标记和第2短的间隔构成的。通过使用由第3短的标记和第3短的间隔构成的第5单一周期信号来执行调整,从而可进行更细致的条件设定。
特别是,在EFM+调制中,通过使用3T信号和4T信号、及11T或14T信号进行条件设定,可以实现适当的调整(T是信道时钟)。如果再在上述信号中添加一种种类,则5T信号是合适的。
通过使上述信号间的不对称的相互差最小,从而实现上述调整。既便不使用不对称,而利用各个再现信号振幅的最大值、最小值,也可以执行与使不对称的相互差最小相等价的调整得到同等的效果。
更具体地说,例如顺序执行以下步骤,并通过将使不对称β1和不对称β2最相等时的条件设定为最合适的记录条件,来实施本发明。其中,所述顺序执行的步骤依次为:对在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记录时的记录条件进行多个设定的步骤;在所设定的条件下,对依据以周期T的信道时钟为基础的调制方式的数据长度3T和4T、还有11T或是14T这三种周期信号进行记录的步骤;对记录了的信号进行再现的步骤;分别从再现了的3种再现信号中,从数据长度3T的信号与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之间的差异中,检测出不对称β1,以及从数据长度4T的信号与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之间的差异中,检测出不对称β2的步骤;将检测出的β1和β2进行比较的步骤。
在本申请发明中,提供了一种记录再现装置,它具有执行上述条件设定方法的条件设定装置。
具体而言,例如,至少是具有在信息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再现记录信息的再现装置、以及设定记录条件或再现条件的设定装置的结构。条件设定装置的特征在于:它是将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了的n(n是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再现为再现信号,并从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的各个再现信号间的差异中检测出2种以上的不对称的装置;以及是基于利用检测装置所检测出的各个不对称的大小关系或绝对值来设定记录或再现条件的条件设定装置。
本申请发明由于具有上述结构,因而,可以不检测抖动,而很容易并迅速地进行记录、再现条件的设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形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图2图示了图1的处理的记录功率(记录功率电平)、记录策略参数与抖动、不对称性的关系之一例。
图3图示了在图2规定的记录策略下的、极小抖动值及取得该极小抖动值时的不对称性。
图4是图2的不对称值(β值)计算方法的示图。
图5是图1的处理的记录条件一览表的一个例子的示图。
图6是图1的记录状态图的一个例子的示图。
图7是图1的最佳记录方式导出的简要流程图。
图8图示了针对图7的记录策略的不对称值与不对称值记录功率的依赖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9图示了图7的过零β值与脉冲宽度的依赖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10图示了图7的过零功率与脉冲宽度的依赖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11图示了依据本发明实施形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的另一个例子。
图12图示了续图11的记录条件记录条件调整方法的一个例子。
图13图示了图11的记录条件一览表的一个例子。
图14图示了图12的记录条件一览表的一个例子。
图15图示了在原样使用盘信息的情况下的抖动特性。
图16图示了已有技术的多脉冲的概要。
图17图示了图1的处理中的记录条件一览表的一个例子。
图18图示了导出图1的最佳记录方式的简要流程。
图19图示了导出图1的最佳记录方式的简要流程。
图20图示了本申请发明的实施例与已有例子的比较结果。
图21图示了适用于本申请发明的记录脉冲形状的一个例子。
图22图示了记录功率(记录功率电平)、记录策略参数与抖动、不对称性的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23图示了图22所规定的记录策略下的极小抖动值,及获得该极小抖动值时的不对称性。
图24图示了图1的处理中的记录条件一览表的一个例子。
图25图示了记录功率(记录功率电平)、记录策略参数与抖动、不对称性的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26图示了图25所规定的记录策略下的极小抖动值,及获得该极小抖动值时的不对称性。
图27图示了图1中的记录状态图象的一个例子。
图28图示了导出图1中的最佳记录方式的简要流程。
图29图示了图28中的过零β值K1、K2的脉冲宽度依赖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30图示了图1的处理中的记录功率(记录功率电平)、记录策略参数与抖动、不对称性的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31图示了图1的处理中的记录功率(记录功率电平)、记录策略参数与抖动、不对称性的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32图示了本申请发明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的一个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依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显示了依据本实施形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的处理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形态涉及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是执行参数设定处理A01、周期信号的记录A02、信号电平的测定A03及最佳记录方式的导出A04的各种处理的一种结构。
在参数设定处理A01中,与嵌入盘内的信息(盘信息)相同地设定记录功率和图16所示的脉冲宽度Tmp以外的参数。
在周期信号的记录A02中,对2种不同周期的信号进行记录,例如是每种记录1个同步幀的一半。
在信号电平的测定A03中,测定各个同步幀的β值。
在最佳记录方式的导出A04中,导出最佳记录功率和脉冲宽度Tmp。
图2图示了图1的处理中的记录功率(记录功率电平)Pw、记录策略参数同抖动σ、不对称性的关系的一个例子。
在图2中,显示了对成为作为记录媒体的对象的DVD-R中的、抖动σ、11T和3T的不对称值(第1不对称值、不对称性(11T-3T))β1、11T和4T的不对称值(第2不对称值,不对称性(11T-4T))β2、同记录功率Pw的关系的研究结果。在这种情况下,所谓11T,意味着由为信道时钟(T的周期)11倍长度的间隔、及11倍长度的标记构成的周期信号。同样,3T是由为信道时钟3倍长度的间隔、及3倍长度的标记构成的周期信号;4T是由为信道时钟4倍长度的间隔、及4倍长度的标记构成的周期信号。所谓信道时钟,意味着执行记录再现时成为最基准的时钟或周期。
以下,将说明从记录策略参数及记录功率Pw与抖动σ、各种模拟特性值的关系得到的重要规则。图2的(a)、(b)、(c)全都显示了脉冲宽度Top固定为1.4T,脉冲宽度Tmp摆动的情况下的结果。
正如图2的(a)、(b)、(c)中所示,对于在规定的记录策略条件时抖动σ变为极小值而言,尽管必须考虑到一些实验误差,但可知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是相等的。
一般来说,由于在抖动σ大于15%时,既便执行了误差校正处理,也不能校正误差,因此,必须使抖动σ在15%以下。在当前驱动器的实际条件下,既便在所有条件都是最佳的情况下,抖动σ也仅仅会降到8%的程度,作为抖动σ恶化的主要原因,被看作是提高了记录功率Pw的设定误差、记录策略的设定误差、聚焦的设定误差、及倾斜的设定误差,记录功率Pw的设定误差和记录策略的设定误差所允许的抖动恶化为2%的程度。因此,为了使抖动σ在10%以下,最好调整记录功率Pw及记录策略。
图3图示了在图2所规定的记录策略下的极小抖动值,及获取极小抖动值时的不对称性。
为了更方便地了解图2中所示的结果,在图3中显示了在各种记录策略条件下,在抖动(jitter)σ取极小值时的记录功率Pw上的抖动σ、不对称值β1、不对称值β2。
可知,在抖动σ取极小值的地方,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基本相等,还可知,在β值(不对称值、不对称值β1及不对称值β2)为0~10%之间的值时,抖动极小值低于10%。
考虑到以上结果,使记录功率Pw和记录策略参数摆动,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相等,如果看到其值变为0~10%的程度时,则显示抖动σ在10%以下。总之,如果利用该原理,则意味着不测定抖动σ这样的非常需要时间和记录区域的测定值,而仅仅使用β值这样的能非常迅速进行测定的测定值,从而能使记录功率Pw和记录策略最优化。依据本实施形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就是利用这种原理的。
作为已有技术,所谓利用11T(第4单一周期信信号)和3T、或14T(第3单一周期信号)和3T的不对称性,来进行记录功率Pw的调整的β法,是有名的方法。但是,使用3T以外的信号(例如4T)作为短标记或间隔、并使用各个不对称性间之关系这样的本实施例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是以众多的实验结果为基础,新近推导出的一种方法。
图30中显示了有关3T信号、4T信号,5T信号、6T信号的测定实验结果。实验条件为记录策略最佳的情况。在记录功率12mW处,得到基本上是最小的抖动。这里,应当注意,尽管在最佳记录功率12mW附近,11T和3T信号、4T信号、5T信号的不对称性基本为相同值,但是11T信号和6T信号的值是不同的值。因此,既便使用比6T还要长的信号,也没有意义。
这是由于6T信号的光束直径基本相等,可以使再现信号振幅饱和所致。对于7T以上的信号,仍有这种倾向。如果记录标记或间隔变长,则11T信号和再现振幅变为基本相同,不对称性一般接近0%。总之,在这种状态下,不能实施本申请发明。因此,在以DVD-R的记录密度进行使用的情况下,3T信号、4T信号、5T信号是有效的。
反言之,甚至也可以在本申请发明中使用前后标记间存在有干扰的记录标记长度或间隔长度。总之,如果记录密度增大,则也可以使用6T以上长度的信号。
尽管在后述实施例的实验中,使用了EFMplus作为调制方式,但也可以应用于1-7调制、2-7调制等其他调制方式中。例如,在1-7调制的情况下,由于最短标记为2T,最长标记为8T,因此,可以使用8T与2T的不对称性,以及8T和3T的不对称性。
对于1-7调制,所实施的实验结果示于图31中。这种情况下,最短标记长度与图2等的实验相同。可知,在1-7调制的情况下,不外乎是从2T到8T长度的信号,成为与EFM plus相同的结果。即,可知本发明可以对应所有调制方式。
图4图示了图2的不对称值(β值)的计算方法的一个例子。
在本实施形态的实施例的实验中,正如图4所示,可以从11T和3T、或是,11T和4T的再现波形中,求出11T的峰值电平a和11T的底部电平b,利用β=0.5×(a-b)/(a+b)计算出上述值。
在图4的情况下,将参考电平REF设定在3T或4T的中心。正如可以从β值的定义中看到的那样,所谓的在β值间存在关系,是指11T、4T、3T的信号电平间存在关系。使用各模式的最小值、最大值、平均电平(平均电压)等的信号电平,也可以执行与上述情况相同的调整。此时,还要从信号电平这样的观点,来修改上述的β值间的关系以及值。
顺便提一下,如果将3T或4T的平均电压设为Va,将11T的平均电压设为Vp,将振幅设为Vpp,则可以用(Vp-Va)/Vpp的式子来表示β值。
上述2式,是在记录了信号的情况下,再现信号的平均电压下降时的式子,而在记录了信号的情况中下,再现信号的平均电压上升时,2式为β=0.5×(b-a)/(a+b),β值变为(Va-Vp)/Vpp。但是,由于这仅仅是β值的极性问题,因此,也可以令式子固定不变,而仅仅将所希望的为5%的β值变为-5%。不对称性多以百分数表示,在以百分数表示时,需要将利用上式计算出的值变为原来的100倍。
尽管这次从再现信号的输出电平计算出不对称性从而实现了本申请发明,但是也可利用积分来计算信号的平均电平并进行比较、或者按频率提取出上述值等来执行本申请发明,也可以通过进行与此本质上相同的作业来实施本申请发明,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尽管这次使用了11T单一周期信号、3T单一周期信号、4T单一周期信号等,但也可以使用任意模式,利用对各个周期的信号电平进行采样等的方法,计算出不对称性或与之相当的值,从而可以实施本申请发明。
尽管在本说明书中,是使用β1、β2相等的情况进行的说明,但是,显然,β1与β2相等这样的条件是最佳条件,在与最佳条件多少有些偏差也行这样的情况下,β1和β2之间也可以存在一个差。
本申请发明的本质在于:利用多个不对称值或是与之相当的值的关系,来调整记录条件。
因此,尽管在本说明书的记述中,将记录功率、记录脉冲形状中心的调整作为记录条件,但是,它也可以是用于散焦、径向倾斜、切向倾斜的调整。还可以在提取出记录中的波形,在记录中调整记录条件这类用法中,采用本申请发明。
本发明不仅可在散焦、径向倾斜、切向倾斜的调整等情况下执行记录时的调整中使用,而且,还可在预先记录了数据、在再现时的调整中使用。
此外,也可以通过检查11T和3T,或11T和4T的不对称性及3T和4T的不对称性,进行调整。这种情况下,将上述良好条件改写为:11T和3T或11T和4T的不对称性为0~10%,3T和4T的不对称性为0%。
在本实施形态中,在记载了3T单一周期信号(第1单一周期信号)的情况下,就意味着是由3T长度的标记和3T长度的间隔构成的信号(如果是数字信号,就意味着是由3T长度的1和3T长度的0构成的信号)。4T单一周期信号(第2单一周期信号)等也是这样。
接着,就涉及本实施形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使用实施例对其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作为记录媒体,针对成为对象的DVD-R盘,来说明图1中所示的各个处理。
图5图示了图1处理中的记录条件一览表的一个例子。
在图1的参数设定处理A01中,对记录功率Pw与图16所示的脉冲宽度Tmp以外的参数进行设定,以使它们与嵌入盘内的信息(盘信息)相同。
如图5所示,记录功率Pw和脉冲宽度Tmp设定有9种组合(网格部分)。这次尽管使用了这种组合,但是这种组合也可以做适当改变。
具体而言,将记录功率Pw设定为:以盘信息值(盘信息)为中心,从-30%到+30%的5个等级。使脉冲幅度Tmp以盘信息值(盘信息)为中心,在从从-0.1到+0.1的3个等级上摆动。对于各个脉冲宽度Tmp,使用的记录功率Pw不同,这是由于考虑了如果脉冲宽度Tmp增大,则抖动σ为极小值的记录功率Pw就增大这样的关系。
在图1的周期信号的记录A02中,在特定模式记录中,是以1个同步帧为单位来记录11T和3T、11T和4T的。这里,在本实施例1中使用的至少3种周期信号为11T单一周期信号、4T单一周期信号以及3T单一周期信号。记录的为PCA区域(功率校准区域)。由于记录功率Pw和脉冲宽度Tmp的组合有9种,因此至少将要执行总计18个同步帧的记录。
图6图示了图1的记录状态图的一个例子。
尽管11T和3T、11T和4T的组合已经在以1个同步帧为单位交替出现,但是不一定要交替进行记录。可以进行9个条件下的1 8种记录是必要条件。
在图1的信号电平的测定A03中,测定各同步帧的β值。由此,将分别测定9种不对称值β1、不对称值β2。接在最后的是,使用所测定的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对最佳条件进行判定的处理。
在图中,显示了1个同步帧单位P01、11T的连续模式P02、3T的连续模式P03以及4T连续模式P04。
接着,就图1的最佳记录方式的导出A04进行说明。
图7为显示了图1中的最佳记录方式导出A04的概要流程图。
图8图示了针对图7中的记录策略的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与记录功率的依赖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9图示了图7中的过零β值与脉冲宽度Tmp的依赖关系的一个例子。
图10图示了图7中的过零功率与脉冲宽度Tmp的依赖关系的一个例子。
首先,针对各个脉冲宽度Tmp,计算图8所示的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变为相等时的记录功率(过零功率)、以及此时的β值(过零β值)(步骤B01)。
由于图8中的曲线,是由针对各个脉冲宽度Tmp进行测定的值而作成的,因此,可以导出过零功率和过零β值。有关实施例1中的各脉冲宽度Tmp,得到3组过零功率和过零β值的(set)。较为理想的是,利用最小平方近似等把测定点连接起来并对数据进行类推来求出过零功率和过零β值,但也可以采用下述方法选择在测定点上的β值的差异落入所希望范围内的记录条件。这与导出以后的最佳条件时是一样的,在满足类推或是所希望条件下,都可以实施本申请发明。
如图9所示,对于利用参数设定的处理A01、周期信号的记录A02以及信号电平的测定A03的处理得到的各个脉冲宽度Tmp的过零β值,把脉冲宽度Tmp作为横而曲线化。利用该曲线,计算出取所希望的β值的脉冲宽度Tmp(步骤B02)。
在实施例1中,将所希望的β值设定为7.5%。最佳的β值是根据不同的记录再现装置而变化的。这里,如图3所示,由于在β值为7.5%时得到最佳抖动,因此,将β值的设定值设定在7.5%。即可以预先估计β值。在各记录媒体上存在预先推荐的β值的情况下,也可以设定为其推荐值。
从图9中,可以推测出脉冲宽度Tmp的值在什么时候使β值为7.5%,其值为最佳的脉冲宽度。标记有圆形印记(O印记)的地方是最佳部分。
图10是将各脉冲宽度Tmp的过零功率曲线化的结果。从该曲线,可知利用步骤B02的处理求出的最佳脉冲宽度Tmp的过零功率。利用如此求出的记录功率Pw,计算出最佳的记录功率(步骤B03)。
利用以上处理,可以推测出最佳记录功率Pw和脉冲宽度Tmp。在利用上述求取条件执行了记录再现的时候,得到抖动σ为8.5%的程度。另外,仅供参考,研究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的关系及值,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基本相等,且值为7.2%的程度。由此,判定及计算结束(步骤B04)。
由于依据本实施形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是如上所述构成的,因此起到了以下所揭示的效果。
可以将记录功率Pw和记录策略汇总起来进行调整。而且,该调整所花费的时间仅仅为一次记录和一次再现时盘旋转2周的时间左右。
由于使用的区域仅仅为18个同步帧,因而比一个物理扇区(由26个同步帧组成)还要少。一般来说,要测定抖动σ的话,甚至是一个记录条件的测定,都需要一个ECC块(16个物理扇区)的程度。因此,在本实施形态中,使用的区域少就解决了。特别是,在已经公开的已有技术中,进行在最初的调整中执行了63种实验,在接下来的调整中,执行了27种实验,因此与本实施形态的实施例1相比,可清楚地知道需要怎样多的实验。而且使用的区域也非常大(63+27=90个ECC块)。
通过以上叙述,提出了一种迅速且使用很少区域,就能对记录功率Pw和记录策略进行一揽子调整的方法,可知其效果非常大。
使利用上述处理求出的记录功率Pw和脉冲宽度Tmp中的任何一个固定,使剩下的一方按5个等级摆动,如果再次研究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的关系,则可以得到更高精度的结果。
在实施例1中,尽管是脉冲宽度Ttop固定,脉冲宽度Tmp变化,但即使把脉冲宽度Tmp固定,脉冲宽度Ttop变化,也可以进行相同的调整。
当然,即便使用信号振幅与11T信号基本相同的14T信号,也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即便使用8T、9T、10T信号来代替11T信号,也可以执行与上述调整相同的调整,但是8T、9T、10T信号的振幅要比利用11T、14T信号的振幅小,因此,最好还是使用利用11T、14T信号的调整方法。很容易在电路中检测出与3T、4T有振幅差者。
例如,尽管并非使用由3T标记和4T间隔构成的单一周期信号,以及由4T标记和3T间隔构成的单一周期信号,就不能实施本申请发明,但在这种情况下,很难以模拟方式测定不对称性,但通过以数字方式执行采样,可以执行与上述相同的调整。
为了得到更高精度,还可以考虑增加11T和5T(这种情况的实施例将在后面进行说明)。
(实施例2)
说明成为实施例1的实验结果的应用之实施例2的调整方法。
图11图示了依据本实施形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的记录条件中的调整方法的另一个例子。
图12图示了接图11的记录条件中的调整方法的一个例子。
显然,可以从上述图2中看到,11T和4T的不对称值β2,尽管脉冲宽度Tmp是变化的,但是在某个记录功率Pw上为同一值。这就意味着仅仅通过测定不对称值β2,就可以看到最佳记录功率Pw。利用了这个事实的方法,是图11所示的调整方法的第1阶段,及图12所示的调整方法的第2阶段。
图13图示了图11的记录条件一览表的一个例子。
首先,在第1阶段的参数设定处理中,与嵌入盘的信息(盘信息)同样地设定记录功率以外的参数(参数设定,步骤C01)。记录功率Pw如图13所示,以盘信息值为中心,从-30%到+30%准备了5种。
在接下来的特定模式记录中,以1个同步帧为单位,记录11T和4T(11T和4T的特定模式图参照图6)。记录的是PCA区域。由于有5组记录功率Pw,因此要执行总共5个同步帧的记录(记录11T周期信号和4T周期信号,步骤C02)。
接下来,测定各同步帧的β值(步骤C03)。由此,将要分别测定5种不对称值β2。
此后,制作横轴为记录功率Pw,纵轴为不对称值β2的曲线图,并推测不对称值β2为7.5%时的记录功率Pw,将此确定为最佳记录功率(最佳记录功率的导出,步骤C04)。
图14图示了图12的记录条件一览表的一个例子。
接上述第1阶段,移动至第2阶段。在参数设定处理中,将记录功率Pw固定为由上述处理求出的结果。脉冲宽度Tmp如图14所示,以盘信息值为中心,从-0.15T到+0.15T准备了7种(参数设定,步骤D01)。
在接下来的特定模式记录中,以1个同步帧为单位,记录11T和3T(11T和3T的特定模式图参照图6)。记录的是PCA区域。由于有7种记录功率Pw,因此要执行总共7个同步帧的记录(记录11T周期信号和3T周期信号,步骤D02)。
接下来,测定各同步帧的β值(步骤D03)。由此,将要分别测定7种不对称值β1。
此后,制作横轴为脉冲宽度Tmp,纵轴为不对称值β1的曲线图,并推测不对称值β1为7.5%时的脉冲宽度Tmp,将此确定为最佳脉冲宽度Tmp(最佳Tmp的导出,步骤D04)。
利用以上处理,可以推测出最佳记录功率Pw及脉冲宽度Tmp。
在上述求取的条件下执行记录再现,得到抖动σ为8.0%的程度。仅供参考,研究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的关系及值,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基本相等,各个值为7.5%的程度。
在实施例2中,能够调整记录功率Pw和记录策略。而且,调整所花费的时间为盘旋转4周的时间左右。(实施例3)
以下来说明比实施例1更简单的实施例。
图17图示了图1的处理的记录条件一览表的一个例子。
在图1的参数设定处理A01中,与嵌入盘内的信息(盘信息)相同地设定记录功率Pw以外的参数。
如图17所示,将记录功率Pw设定为5种(网格部分)。
具体而言,记录功率Pw以盘信息值(盘信息)为中心,从-30%到+30%设定为5个等级。
在图1的周期信号的记录A02中,在特定模式记录中,以1个同步帧为单位,记录11T和3T、11T和4T。这里,本实施例3中使用的至少3种周期信号为11T单一周期信号、4T单一周期信号以及3T单一周期信号。记录的是PCA区域。由于有5种记录功率Pw,因此要执行总共10个同步帧的记录。
图6图示了图1的记录状态图的一个例子。
尽管11T和3T、11T和4T的组合是以1帧为单位交替出现的,但是也不一定需要交替记录。能够在至少5个条件下能够进行10种记录是必要条件。
在图1的信号电平测定A03中,测定各个同步帧的β值。由此,分别测定5种不对称值β1、不对称值β2。接在最后的是,利用所测定的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对最佳条件进行判定的处理。
接下来,就图1的最佳记录方式的导出A04进行说明。
图18图示了图1的最佳记录方式导出A04的简要流程。
首先,计算图8所示的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相等时的记录功率(过零功率),及此时的β值(过零β值)(步骤E01)。
与实施例1不同,在实施例3中,由于脉冲宽度Tmp不是参数,因此,只得到1个过零功率和过零β值的组。
在实施例3中,马上执行过零β值的适应性判断。在实施例3中,其目标是要将抖动值控制在10%以下,如果过零β值为0~10%,则判定为OK(没有问题),除此之外的情况判定为NG(有问题)(步骤E02)。
在步骤E02中判定为NG的情况下,就转到步骤E03。这里,以过零β值为基础,来变更脉冲宽度Tmp。由于如果过零β值为0%以下,则可判定为脉冲宽度Tmp过小,因此,使Tmp增加0.05T,返回步骤A01,并反复执行上述各步骤。由于如果过零β值为10%以上,则可判定为脉冲宽度Tmp过大,因此,将Tmp减小0.05T,返回步骤A01。然后,在步骤E02中,在出现OK之前,一直反复执行处理。尽管在这里,Tmp的改变幅度为0.05T,但不限于此,适当变更也没关系(步骤E03)。
在步骤E02中判定为OK的情况下,转到步骤E04。将在步骤E02中判定为OK时使用的记录功率及Tmp选为(设定为)记录条件。如果确认了用于考虑的判定结果,则在所得到的记录条件下执行记录再现即可。这一次,在上述求取的条件下执行记录再现时,所得到的抖动σ为8.7%的程度。由此,判定及计算结束(步骤E04)。
由于有关本实施形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是如上所述构成的,因此具有以下所揭示的效果。
能够调整记录功率Pw和记录策略。而且,该调整所花费的时间,如果快,则仅仅为盘记录及再现旋转2周的时间左右。
使用区域减小的情况下仅仅为10个同步帧,也可能比实施例1的少。总之,在想要简单执行实施例1的情况下,可以将其考虑为一种合适的方法。
(实施例4)
以下,将说明在想要更简单地执行实施例3的情况下的实施例。
在实施例4中,在从图1的处理的步骤A01、步骤A02、一直到步骤A03之前,都执行与实施例3相同的处理。不同的作业是步骤A04。
图19图示了有关实施例4的图1的最佳记录方式导出A04的简要流程。
首先,计算图8所示的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相等时的记录功率(过零功率),及此时的β值(过零β值)(步骤F01)。
在实施例4的情况下,利用步骤F01得到的记录功率(过零功率)就是其最终得到的记录条件,其作业结束(步骤F02)。
即,实施例4的情况下,变为不对有关记录脉冲执行调整,而仅仅对记录功率进行调整的方法。
由于本实施形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是如上所述构成的,因此具有以下所揭示的效果。
可以调整记录功率Pw。而且,该调整所花费的时间,仅仅为盘记录和再现旋转2周的时间左右。
使用区域减少的情况下,仅仅为10个同步帧,非常少。
虽然在实施例4中仅仅执行了对记录功率Pw的调整,但是得到了图20所示的效果。图20显示了这样一钟情况:在实际所使用的Tmp从本来应当的Tmp(最佳Tmp)偏移了的情况下,仅仅调整记录功率,多少可以防止抖动的上升(恶化)。
作为已有的仅仅调整记录功率的调整方法,同时还显示了使用了β法的情况。可知,在已有的β法中,即便将目标不对称值设定为5%或7.5%中的任何一个,其针对Tmp偏差的抖动恶化,也比本实施例4的要大。即,即便仅仅求出过零功率,也可以提高对Tmp偏移的余量。
可知,本申请发明即便仅仅调整记录功率,也是有效的,如果使用本实施例4,则即便是在由于麻烦而不执行记录脉冲形状等的调整时,也可以执行高可靠度的记录。
有关实施例4,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形状是可调换的,使记录功率固定,而仅仅调整记录脉冲的形状,也可以使上述固定的记录功率成为过零功率,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
本申请发明基本上可以适用于图21所示那样的各种记录脉冲形状。但是,在对应于图21所示那样的所有记录脉冲形状中,有时在LSI的规模方面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便首先只通过调整记录功率、可以高可靠性地进行调整的实施例4也能成为有效的手段。
(实施例5)
以下,将对与不改变Tmp而是使Ttop可变的情况的实施例1相当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图22和23中,显示了有关Ttop的图2和3相当的实验事实。在图22和图23中,Tmp固定为0.7T。从这些图中可知,即便不改变Tmp而是使Ttop可变,也可以执行与实施例1相当的调整。
图24图示了图1的处理中的记录条件一览表的一个例子。
在图1的参数设定处理A01中,设定记录功率Pw和图16中所示的脉冲宽度Ttop之外的参数,以使它们与嵌入盘内的信息(盘信息)相同。
如图24所示,将记录功率Pw和脉冲宽度Ttop设定为9种组合(网格部分)。
具体而言,将记录功率Pw设定为:以盘信息值(盘信息)为中心,从-30%到+30%的5个等级。脉冲宽度Ttop,以盘信息值(盘信息)为中心,在从-0.2T到+0.2T的3个等级上摆动。对于各个脉冲宽度Ttop,使用的记录功率Pw不同,这是因为考虑到:如果脉冲宽度Ttop增大,则抖动σ取极小值的记录功率Pw就减小这样的关系。
此后的作业与使Tmp可变的实施例1完全相同。可以将实施例1中有关Tmp所执行的内容,全部置换为Ttop来执行。
实际执行调整时,可以确认能够得到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6)
以下,将说明将5T信号加到实施例1中时的实施例。
这种情况要将11T和5T的不对称性记述为β3。即,在实施例6中,使用β1、β2和β3这3种不对称值。
将β3加到图2中所得到的曲线图显示于图25中。把所归纳的β1和β2的过零β值(记为K1),以及β2和β3的过零β值(记为K2)显示于图26中。从图26中,利用K1和K2的大小关系,可了解Tmp从最佳值开始向哪一个方向偏离。即,可知:如果K1比K2小,则Tmp比最佳值小,如果K1比K2大,则Tmp比最佳值大。可知,在Tmp为最佳值时(图中Tmp为0.7T的位置),3种β值变为相同的值。
因此,如果连5T信号都使用,则可以提高寻求最佳点的精度,也可以不象实施例1那样、特别设定所期望的β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记录条件一览表与图5相同。
在图1的参数设定处理A01中,设定记录功率Pw和图16所示的脉冲宽度Tmp以外的参数,使其与嵌入盘内的信息(盘信息)相同。
如图5所示,设定了记录功率Pw和脉冲宽度Tmp设定的9种组合(网格部分)。
在图1的周期信号的记录A02中,就特定模式记录而言,以1个同步帧为单位,记录11T和3T、11T和4T、以及11T和5T。这就成为:在本实施例6中所使用的至少3种周期信号为11T单一周期信号、5T单一周期信号、4T单一周期信号和3T单一周期信号。记录的是PCA区域。由于记录功率Pw和脉冲宽度Tmp的组合有9种,因此总共要执行27个同步帧的记录。
图27图示了图1中的记录状态图的一个例子。
尽管11T和3T、11T和4T、11T和5T的组合是以1个同步帧为单位交替出现的,但是并不一定要交替记录。能够执行9个条件下的27种记录是必要条件。
在图1的信号电平测定A03中,测定各同步帧的β值。由此,需要分别测定9种不对称值β1、不对称值β2以及不对称值β3。接在最后的是,利用所测定的不对称值β1、不对称值β2以及不对称值β3,对最佳条件进行判定的处理。
接下来,将就图1的最佳记录方式的导出A04进行说明。
图28图示了图1的最佳记录方式导出A04的简要流程。
首先,针对各脉冲宽度Tmp,如图8所示,计算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相等时的记录功率(过零功率),及此时的β值(过零β值)K1。同样,计算不对称值β2和不对称值β3相等时的β值K2(步骤G01)。
如图29所示,对于利用参数设定处理A01、周期信号的记录A02以及信号电平的测定A03的处理所得到的各脉冲宽度Tmp的K1和K2,将脉冲宽度Tmp作为横轴而曲线化。利用该曲线,计算出K1和K2交叉时(取相同值时)的脉冲宽度Tmp。这也可以说,K1和K2交叉时的不对称值,与实施例1中的所期望的β值是等价的。即,尽管在实施例1中,将所期望的β值规定为7.5%,但在实施例6中,通过测定求出所期望的β值(步骤G02)。
图29中标有圆形印记(O形印记)的部分,是最佳部分。
将最佳记录功率作成与实施例1的图10相同的曲线,并成为在利用步骤G02的处理求出的最佳脉冲宽度Tmp上的过零功率。由此,通过求出记录功率Pw,计算出最佳记录功率(步骤G03)。
在以上那样的处理中,可以推测最佳记录功率Pw和脉冲宽度Tmp。如此,在这样求出的条件下执行记录再现时,抖动σ可以得到8.5%的程度。由此,判定和计算结束。进行或不进行在求出的条件下的记录再现确认,都没关系。(步骤G04)。
在实施例6中,尽管是利用模仿实施例1的形式来执行记录功率和记录脉冲形状的调整,但是,正如可从图25中所了解到的那样,不对称值β2和不对称值β3的过零β值K2,不太依赖于Tmp。即,也可以仅仅使用不对称值β2和不对称值β3先求出最佳的记录功率,此后,在该最佳记录功率下调整Tmp、以使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相交(相当于利用β2和β3执行实施例2的第1阶段的情况)。即,由于使用2种以上的不对称性求出最佳记录条件的方法,多考虑了适当个数的不对称性,因此,使用存在于系统内的方法即可。
实施例6的情况,尽管还使用了11T单一周期信号,但是,即便仅仅使用3T单一周期信号、4T单一周期信号、5T单一周期信号的关系,也可以实施本申请发明。在这种情况下,例如,探索3T单一周期信号和4T单一周期信号的不对称性为0,且5T单一周期信号和3T单一周期信号或4T单一周期信号的不对称性为0的条件,即可。
本实施形态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是如上所述构成的,因此具有以下所揭示的效果。
能够对记录功率Pw和记录策略进行一揽子调整。而且,该调整所花费的时间,仅仅为一揽子记录和一揽子再现时盘旋转2周的时间左右。
从上述内容可知:提出了一种方法,它能迅速且利用很少的使用区域,对记录功率Pw和记录策略进行一揽子调整,其效果非常大。当与实施例1相比时,由于是通过测定而计算出所期望的β值的,因此,具有可以省去事先设定β值的麻烦那样的优点。另外,由于使用了很多不对称值,还有可以提高调整精度的优点。
在实施例6中,有关使用了3种以上的不对称值的情况,尽管显示了利用实施例1那样的流程来执行调整的方法,当然,也可以对照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的流程来实施,从而成为实际可行的方案。
(实施例7)
对将本申请发明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引入信息记录再现装置中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32所示,本申请发明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是由由光盘媒体、LD驱动系统和LD构成的记录装置;由光检测器构成的信息再现装置;设定记录条件或再现条件的记录再现条件设定机构构成。记录再现条件设定机构,由检测再现信号的部分、根据该再现信号设定记录再现条件的部分、及执行该设定了的记录再现条件的部分构成。LD驱动系统根据所设定的记录再现条件,而使LD发光。利用主轴驱动系统,使光盘旋转。光盘上记录的信息作为由LD照射光的反射光,通过物镜,由光检测系统检测出。将由光检测系统检测出的信息作为再现信号,送到上一级处理系统。此时,将再现信号也分配给记录再现条件设定机构,记录再现条件设定机构能够根据该信息来检查记录再现条件。而且,这里,可以使用检查了的信息,来变更记录再现条件,从而能更好地执行记录再现。这种记录条件设定机构,具有实现本申请发明的记录再现条件调整方法的功能。利用本申请发明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能够执行可靠性非常高的记录再现。
利用记录再现条件设定机构的处理,尽管可以只使用硬件来实现,但是,可用软件执行的部分可置换为程序。
图15图示了原封不动地使用了盘信息的情况下的抖动特性。
如图15所示,为了比较实施例1和实施例2,使用的DVD-R按照盘信息的记录策略进行原样记录。即便抖动极小,它也是11%以上的值,可知不能原原本本地使用盘信息的记录策略。不对称值β1和不对称值β2的绝对值也大大落在0~10%之外。
通过上述可以认识到,本实施形态中,从实施例1实施例6中所示的调整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在本实施形态中,尽管是以涉及DVD-R的实验作为对象进行了说明,但是,由于有关各种光盘的再现波形基本相同,因此,所谓上述抖动σ为良好状况的条件,在DVD-RW、DVD+RW、DVD-RAM、DVD-ROM、MO、MD、CD、CD-R、CD-RW等中,都是一样的。即,本发明适用于所有光盘。
在本实施形态中,尽管是相关于11T和3T、11T和4T、11T和5T的不对称性进行了描述,但是,也考虑到,今后随着记录密度的提高而使用其它长度的信号(6T、7T、8T、9T和10T)时也能进行调整的情况。
在本申请发明中,使用了光波长630~660nm、数值孔(NA)0.6~0.65、光束直径0.8~0.9μm的正圆的光头。信道时钟为26.16MHz,盘以线速度3.49m/s旋转。因此,6T以上的信号与光束直径基本相同或是较长,从而成为难以改变不对称性的系统。
使用光波长400~410nm、数值孔径0.85、光束直径0.4μm的光头,在信道时钟66MHz、光盘以线速度5.28m/s旋转的情况下,5T以上的信号与光束直径基本相同或是较长,成为难以改变不对称性的系统。
根据这样来使用的光束直径与记录密度的关系,作为不对称值能够使用的上限标记长度及间隔长度存在着改变的可能性,但可以说,在使用了在前后标记间或间隔间引起干涉的短标记或是短间隔的信号这方面,更适合本申请发明的实施。
特别是,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本实施形态,在应用本发明时,可以将其应用于有关优选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的技术中。
上述结构构件的数目、位置、形状等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形态,在实施本发明时,能确定优选的数目、位置、形状等。
对于各附图,将同一符号赋予同一结构要素。
由于本发明是如上所述构成的,因此起到了如下揭示的效果。
通过研究不对称值,根据其大小关系和绝对值,而对记录功率和记录策略执行一揽子调整,可以迅速且使用很少的使用区域,就能够调整记录功率、记录策略,从而能使驱动器的可靠性显著提高。

Claims (40)

1.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它是记录、再现信号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
第1步骤,用于将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n(n: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作为再现信号而进行再现;及
第2步骤,用于从该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的各再现信号间的差异,而检测出2种以上的不对称性,并基于该检测出的不对称性的大小关系和/或绝对值,设定记录条件。
2.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至少含有:
设定在信息记录媒体上进行记录时的记录条件的步骤;在该设定了的条件下,将n(n: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记录到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的步骤;将该记录了的信号作为再现信号,进行再现的步骤;从该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的各再现信号间的差异中,检测出2种以上的不对称性的检测步骤;以及根据该检测出的不对称性的大小关系或绝对值,来设定记录条件的步骤。
3.一种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
第1步骤,用于设定在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记录时的记录条件;
第2步骤,用于在该设定了的条件下,将n(n: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记录到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
第3步骤,用于将该记录了的信号作为再现信号而进行再现;以及
第4步骤,用于从该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的各再现信号间的差异中,检测出2种以上的不对称性,并根据所检测出的不对称性的大小关系或绝对值,来判断所述记录条件是否良好,
在所述判断良好与否的第4步骤中,在判断出好的情况下,结束记录条件的调整,另一方面,在判断出不好的情况下,再次重新设定记录条件,通过反复执行所述第1到第4步骤,对记录条件进行调整。
4.如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设定向所述信息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时的记录条件的步骤,是由以下步骤构成的:参照作为预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的推荐记录功率及记录策略和/或作为预信息存储在驱动器中的推荐记录功率及记录策略,设定记录条件的步骤;以利用该推荐条件所设定的记录功率、记录脉冲形状和/或记录脉冲宽度为基准,设定多种条件的步骤。
5.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它是记录、再现信号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含有:
第1步骤,用于将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了的n(n: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作为再现信号而进行再现;
第2步骤,用于检测该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的振幅的各个最大值和各个最小值,根据该检测出的再现信号的振幅的各个最大值和各个最小值的大小关系或绝对值,来设定所述记录条件。
6.如权利要求1至5的任一项中所述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中所述记录条件是记录功率、记录脉冲宽度、和/或记录脉冲形状。
7.如权利要求1、2、3、4或6的任一项中所述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所述记录条件时,将所述检测出的m(m:2以上的整数)个不对称性的相互差为最小时的记录条件作为设定值。
8.如权利要求1、2、3、4或6的任一项中所述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所述记录条件时,执行设定,以便使所述检测出的m(m:2以上的整数)个不对称性的相互差处于规定范围内。
9.如权利要求1至8的任一项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再现信号而被再现的、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不同周期的信号,使用在记录中使用的调制代码的标记长度及间隔长度中、至少包含最短标记和最短间隔的第1单一周期信号,及包含第2短标记和第2短间隔的第2单一周期信号。
10.如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中:
作为所述再现信号而被再现的、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不同周期的信号,是根据基于周期T的信道时钟的记录调制方式的数据长度nT(T:信道时钟)(n是3、4、5、6、7、8、9、10、11或14)的周期信号,特别是至少使用含有信道时钟3倍长度的标记和信道时钟3倍长度的间隔的3T单一周期信号(第1单一周期信号),以及含有信道时钟4倍长度的标记和信道时钟4倍长度的间隔的4T单一周期信号(第2单一周期信号)。
11.如权利要求9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再现信号而被再现的、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不同周期的信号,还使用含有最长标记和最长间隔的第3单一周期信号,和/或,含有第2长标记和第2长间隔的第4单一周期信号。
12.如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再现信号而被再现的、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不同周期的信号,还使用含有信道时钟14倍长度的标记和信道时钟14倍长度的间隔的14T单一周期信号(第3单一周期信号),和/或,含有信道时钟11倍长度的标记和信道时钟11倍长度的间隔的11T单一周期信号(第4单一周期信号)。
13.如权利要求11或12中任何一个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第1不对称值与第2不对称值的大小关系或绝对值、导出记录条件,其中,
假定所述第1单一周期信号的平均电压为Va、所述第3单一周期信号和/或所述第4单一周期信号的平均电压为Vp、振幅为Vpp、在记录了信号时的平均电压下降的再现系统的情况下,变为(Vp-Va)/Vpp的式子,
在记录了信号时的平均电压上升的再现系统的情况下,变为(Va-Vp)/Vpp的式子,
由上述式子计算的所述第1单一周期信号,和所述第3单一周期信号和/或所述第4单一周期信号形成了第1不对称值;
假定所述第2单一周期信号的平均电压为Vb,
在记录了信号时的平均电压下降的再现系统的情况下,变为(Vp-Vb)/Vpp的式子,
在记录了信号时的平均电压上升的再现系统的情况下,变为(Vb-Vp)/Vpp的式子,
由上式计算的所述第2单一周期信号,和所述第3单一周期信号和/或所述第4单一周期信号形成了第2不对称值。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所述记录条件,以便所述第1不对称值和所述第2不对称值的差最小。
15.如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执行调整,使所述第1不对称值和所述第2不对称值在0%以上且在10%以下。
16.如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再现信号而被再现的、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不同周期的信号,使用含有第3短的标记和第3短的间隔的第5单一周期信号。
17.如权利要求10或12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作为再现信号而被再现的、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的不同周期的信号,还使用含有信道时钟5倍长度的标记和信道时钟5倍长度的间隔的5T单一周期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6或17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出第1不对称值、第2不对称值及第3不对称值,基于该第1、第2及第3不对称值的大小关系和/或绝对值,导出记录条件,其中,
假定所述第1单一周期信号的平均电压为Va、第3单一周期信号和/或第4单一周期信号的平均电压为Vp,振幅为Vpp,
在记录了信号时的平均电压下降的再现系统的情况下,变为(Vp-Va)/Vpp的式子,
在记录了信号时的平均电压上升的再现系统的情况下,变为(Va-Vp)/Vpp的式子,
由上述式子计算的所述第1单一周期信号,和所述第3单一周期信号和/或所述第4单一周期信号形成了第1不对称值;
假定第2单一周期信号的平均电压为Vb,
在记录了信号时的平均电压下降的再现系统的情况下,变为(Vp-Vb)/Vpp的式子;
在记录了信号时的平均电压上升的再现系统的情况下,变为(Vb-Vp)/Vpp的式子;
由上述式子计算的所述第2单一周期信号,和所述第3单一周期信号和/或所述第4单一周期信号形成了第2不对称值;
假定第5单一周期信号的平均电压为Vc,
在记录了信号时的平均电压下降的再现系统的情况下,变为(Vp-Vc)/Vpp的式子,
在记录了信号时的平均电压上升的再现系统的情况下,变为(Vc-Vp)/Vpp的式子,
由上式计算的所述第5单一周期信号,和所述第3单一周期信号和/或所述第4单一周期信号形成了第3不对称值。
19.如权利要求18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设定所述记录条件,使得所述第1不对称值和所述第2不对称值、所述第3不对称值的各不对称性间的差最小。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调整,以便所述第1不对称值、所述第2不对称值、以及所述第3不对称值中任何一个都是0%以上且在10%以下的值。
21.如权利要求1至20的任一项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记录条件调整方法中,包含分别或综合地对作为记录条件的记录功率、记录脉冲宽度和/或记录脉冲形状进行调整的顺序,
进行该记录脉冲形状的调整,在利用连续的脉冲串执行记录的情况下,改变其每一个脉冲宽度或其每一个脉冲的功率电平,在利用矩形记录脉冲执行记录的情况下,包含改变记录脉冲的前端、后端、中间部分的功率电平,和/或改变该功率电平的每一个的宽度。
22.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参照作为预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的推荐记录功率及记录策略和/或作为预信息存储在盘内的推荐记录功率及记录策略,设定记录条件的步骤;
以由该推荐条件设定了的记录功率为基准,设定多个记录功率的步骤;
相关于各个所述记录功率条件,记录所述第1单一周期信号以外的至少2种以上的周期信号的步骤;
读出所记录的所述周期信号,检测所述周期信号间的不对称值和/或所述周期信号的信号电平的步骤;
由所检测出的所述不对称值和/或所述信号电平的绝对值,来确定记录功率的步骤;以及设定所确定的所述记录功率的步骤;
相关于记录脉冲形状,而设定多种记录条件的步骤;
相关于多种记录脉冲形状条件的每一种,记录所述第1单一周期信号和另外至少1种周期信号的步骤;
读出所记录的所述周期信号,检测出所述周期信号间的不对称值和/或所述周期信号的信号电平的步骤;以及
根据所检测出的所述不对称值和/或所述信号电平的绝对值,来设定记录脉冲形状的步骤。
23.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中至少包含:
设定多个在向信息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时的记录条件的步骤;以及在该设定了的条件下,对依据基于周期T的信道时钟的调制方式的数据长度3T、4T、11T或14T的3种周期信号进行记录的步骤;
对该记录了的信号进行再现的步骤;
在该再现的3种再现信号中,从数据长度3T的信号和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的差异,检测出不对称值β1,从数据长度4T的信号和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的差异,检测出不对称值β2的步骤;
将该检测出的β1和β2进行比较的步骤;以及
根据该比较值,将β1和β2的差为最小时的条件设定为所述记录条件的步骤。
24.一种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设定多个在向信息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时的记录功率的步骤;
在该设定了的条件下,对根据基于周期T的信道时钟的调制方式的数据长度4T、11T或14T的2种周期信号进行记录的步骤;
对该记录了的信号进行再现的步骤;
从该再现的数据长度4T的信号和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的差异,检测出不对称性β2并确定记录功率的步骤;
设定多个在向所述信息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时的记录脉冲宽度和/或记录脉冲形状步骤;
在该设定了的条件下,对依据基于周期T的信道时钟的调制方式的数据长度3T和11T或14T的2种周期信号进行记录的步骤;
对该记录了的信号进行再现的步骤;从该再现的数据长度3T的信号和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的差异,检测出不对称值β1并设定记录脉冲宽度和/或记录脉冲形状的步骤。
25.一种记录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
设定多个在向信息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时的记录条件的第1步骤;
在该设定了的条件下,对根据基于周期T的信道时钟的调制方式的数据长度3T、4T、11T或14T的3种周期信号进行记录的第2步骤;
对该记录了的信号进行再现的第3步骤;
在该再现的3种再现信号中,从数据长度3T的信号和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的差异,检测出不对称值β1,从数据长度4T的信号和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的差异,检测出不对称值β2的第4步骤;
比较该检测出的β1和β2,并将该β1和β2的差为最小时的条件作为所述记录条件进行设定的第5步骤;以及
从该设定了的记录条件的β1或β2的值的绝对值,来判断记录条件是否良好的第6步骤,
其特征在于;
在所执行的该良好与否的判断的第6步骤中,在判断出良好的情况下,就结束记录条件的调整,另一方面,在判断出不好的情况下,就改变所述记录条件,通过再次重复从第1到第6步骤,来调整记录条件。
26.一种记录条件调整方法,至少具有:
设定多个在向信息记录媒体进行记录时的记录条件的步骤;
在该设定了的条件下,对根据基于周期T的信道时钟的调制方式的数据长度3T、4T、5T以及11T或14T的4种周期信号进行记录的步骤;
对该记录了的信号进行再现的步骤;
在该再现的4种再现信号中,从数据长度3T的信号和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的差异,检测出不对称值β1,从数据长度4T的信号和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的差异,检测出不对称值β2,从数据长度5T的信号和数据长度11T或14T的信号的差异,检测出不对称值β3的步骤;
比较该检测出的β1、β2和β3,并将该β1、β2和β3的各个差为最小时的条件作为记录条件进行设定的步骤。
27.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如权利要求1至26的任一项中所述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中的记录条件设定方法,应用在信息记录媒体的再现方法中。
28.一种程序,它是控制信息记录再现装置或计算机的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6的任一项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
29.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至少具有:在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对该记录了的信息进行再现的再现装置;以及设定该记录条件和/或再现条件的条件设定装置;所述条件设定装置,是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27的任一项中所述的记录和/或再现条件调整方法来进行条件设定的装置。
30.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它具有利用如权利要求1至26的任一项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来设定记录条件的功能。
31.一种信息记录媒体,记录了为了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6的任一项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条件调整方法所必需的条件。
32.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至少具有:在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对该记录了的信息进行再现的再现装置;以及设定该记录条件和/或再现条件的条件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设定装置,是将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了的n(n是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作为再现信号而再现,并从该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的各再现信号间的差异检测出2种以上的不对称性的装置;和根据由该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各不对称性的大小关系和/或绝对值,来设定记录和/或再现条件的条件设定装置。
33.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至少具有:在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对该记录了的信息进行再现的再现装置;以及设定该记录条件和/或再现条件的条件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设定装置,是设定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记录时的记录条件,并在该设定了的条件下,将n(n: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将该记录了的信号作为再现信号而再现,并从该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的各再现信号间的差异检测出2种以上的不对称性的装置;和根据由该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各不对称性的大小关系和/或绝对值,来设定记录和/或再现条件的条件设定装置。
34.如权利要求33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条件设定装置上设定记录条件和/或再现条件时,参照作为预信息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的推荐记录再现功率及记录再现策略和/或作为预信息存储在驱动器上的推荐记录再现功率及记录再现策略,来设定记录再现条件,以利用该推荐条件设定的记录和/或再现功率、记录和/或再现脉冲形状、和/或记录和/或再现脉冲宽度为基准,设定多种条件。
35.一种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至少具有:在信息记录媒体上执行记录的记录装置;对该记录了的信息进行再现的再现装置;以及设定该记录条件和/或再现条件的条件设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条件设定装置,是将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了的n(n是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作为再现信号而再现,并根据该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中的振幅的各个最大值和各个最小值的大小关系和/或绝对值,来设定记录和/或再现的条件的条件设定装置。
36.如权利要求32至35的任一项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中所述记录条件是记录功率、记录脉冲宽度和/或记录脉冲形状。
37.如权利要求32至34的任一项中所述的信息记录再现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所述记录条件和/或再现条件时,设定所述检测出的m(m:2以上的整数)个不对称性的相互差为最小那样的记录条件和/或再现条件。
38.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再现条件调整方法,是用于记录、再现信号的信息记录媒体的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把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了的n(n: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作为再现信号进行再现的第1步骤;以及
从该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的各再现信号间的差异,而检测出2种以上的不对称性,并根据该检测出的不对称性的大小关系和/或绝对值,来设定所述再现条件的第2步骤。
39.一种信息记录媒体的再现条件调整方法,是用于记录、再现信号的信息记录媒体的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把所述信息记录媒体上记录了的n(n:3以上的整数)种不同周期的信号作为再现信号进行再现的第1步骤;以及
检测该再现的n种再现信号中的振幅的各个最大值和各个最小值,并根据所检测出的再现信号中的振幅的各个最大值和各个最小值的大小关系和绝对值,来生成所述再现条件的第2步骤。
40.如权利要求38或39中所述的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设定所述再现条件时,设定所述检测出的m(m:2以上的整数)的不对称性的相互差为最小那样的再现条件。
CNB02149505XA 2001-09-04 2002-09-04 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479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1266765 2001-09-04
JP266765/2001 2001-09-04
JP266765/01 2001-09-04
JP2001347405A JP3820965B2 (ja) 2001-09-04 2001-11-13 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再生条件調整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記録再生装置
JP347405/01 2001-11-13
JP347405/2001 2001-11-13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7898XA Division CN100426386C (zh) 2001-09-04 2002-09-04 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5758A true CN1405758A (zh) 2003-03-26
CN1254796C CN1254796C (zh) 2006-05-03

Family

ID=2662159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789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6386C (zh) 2001-09-04 2002-09-04 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CNB02149505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4796C (zh) 2001-09-04 2002-09-04 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610067898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26386C (zh) 2001-09-04 2002-09-04 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158460B2 (zh)
JP (1) JP3820965B2 (zh)
CN (2) CN100426386C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3064B2 (en) 2003-09-09 2007-1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power thereof
CN100424761C (zh) * 2005-08-31 2008-10-0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两阶段调整的最佳化写入策略参数的系统及方法
CN102110445A (zh) * 2009-12-25 2011-06-29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装置和光盘再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14767B2 (ja) 2000-10-13 2008-07-09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記録方法
JP4560251B2 (ja) * 2001-09-10 2010-10-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情報記録方法
EP1369872A2 (en) 2002-06-05 2003-12-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Reproduced signal evaluation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CN1306489C (zh) * 2002-09-30 2007-03-2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记录条件设定方法及使用该方法的信息记录装置
TW200523902A (en) 2004-01-05 2005-07-16 Taiyo Yuden Kk Optical data recording method,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JP3907630B2 (ja) * 2004-03-02 2007-04-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ATE387708T1 (de) * 2004-05-12 2008-03-15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male leistungsregelung
JP4395450B2 (ja) * 2005-02-08 2010-01-06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装置および信号処理回路
JP4225282B2 (ja) * 2005-02-10 2009-02-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試し書き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4440207B2 (ja) 2005-12-14 2010-03-24 太陽誘電株式会社 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光情報記録処理方法、光情報記録媒体、プログラム、及び中央演算装置
EP2054887A2 (en) * 2006-08-15 2009-05-0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eta prediction for high-speed writing on unknown recordable optical discs
JP4692657B2 (ja) * 2009-03-09 2011-06-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試し書き方法及び情報記録装置
JP2013030266A (ja) * 2012-09-07 2013-02-07 Hitachi Ltd 光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39056B2 (ja) * 1991-11-25 2000-05-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追記型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JPH0644565A (ja) 1992-07-24 1994-02-18 Sony Corp 光デイスク装置
JP3240016B2 (ja) * 1993-05-11 2001-12-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デイスク装置及び光デイスク装置の評価方法
JPH0850772A (ja) 1994-08-05 1996-02-20 Hitachi Ltd テープカセット及びそれが挿入可能な記録再生装置
JP3171103B2 (ja) 1995-03-31 2001-05-28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記録方法および光記録媒体
JP3022770B2 (ja) 1996-04-16 2000-03-21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記録方法、装置及び光記録媒体
JP3518186B2 (ja) 1996-08-09 2004-04-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試し書き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US5898656A (en) * 1996-08-29 1999-04-27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shaped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tting illumination power thereof
JP2000067435A (ja) 1997-12-27 2000-03-03 Tdk Corp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記録方法
JP2000155945A (ja) 1998-04-16 2000-06-06 Ricoh Co Ltd 光記録方法
JP3708713B2 (ja) 1998-07-08 2005-10-1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方法及び光情報記録装置
JP2000182244A (ja) 1998-12-14 2000-06-30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方法
JP2000207742A (ja) 1999-01-12 2000-07-28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方法
EP1376563B1 (en) * 1999-05-19 2006-08-30 Mitsubishi Kagaku Media Co., Ltd. Optical data recording medium and recording method
JP2001148140A (ja) 1999-09-08 2001-05-29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書換え可能型コンパクトディ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1167437A (ja) 1999-09-30 2001-06-22 Ricoh Co Ltd 光記録媒体およびその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3230676B2 (ja) 1999-10-28 2001-11-19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光記録方法及び記録装置
JP2001126254A (ja) 1999-11-01 2001-05-11 Ricoh Co Ltd 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のストラテジ補正方法
JP3723942B2 (ja) 1999-11-19 2005-1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情報記録媒体のキャリブレイション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ならびにその情報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JP3719889B2 (ja) 1999-11-29 2005-1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光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および記録装置
JP4302917B2 (ja) 2001-09-14 2009-07-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記録装置および相変化型光情報記録媒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13064B2 (en) 2003-09-09 2007-1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optimal power thereof
CN100375998C (zh) * 2003-09-09 2008-03-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光学记录/再现设备和确定其光功率的方法
CN100424761C (zh) * 2005-08-31 2008-10-0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使用两阶段调整的最佳化写入策略参数的系统及方法
US7778132B2 (en) 2005-08-31 2010-08-17 Mediate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write strategy parameters using two-stage adjustment
CN102110445A (zh) * 2009-12-25 2011-06-29 日立乐金资料储存股份有限公司 光盘装置和光盘再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30053388A1 (en) 2003-03-20
CN1254796C (zh) 2006-05-03
CN1828734A (zh) 2006-09-06
JP2003157534A (ja) 2003-05-30
US7158460B2 (en) 2007-01-02
CN100426386C (zh) 2008-10-15
JP3820965B2 (ja) 2006-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2167C (zh) 数据记录介质的记录和复制设备
CN1252687C (zh) 调节记录速度和激光功率的光盘装置
CN1405758A (zh) 信息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现条件调整方法及记录再现装置
CN1190779C (zh) 光学信息记录方法和使用该方法在光学信息记录媒体中进行信息记录的光学信息记录装置
CN1722272A (zh) 光盘识别装置
CN1400590A (zh) 具有与记录线速度匹配之激光器功率控制的光盘装置
CN1244092C (zh) 光记录设备与激光功率控制方法
CN1207707C (zh) 光盘装置和光盘记录方法
CN1697034A (zh) 光盘装置
CN1819035A (zh) 试写方法及信息记录装置
CN1446356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和再现方法以及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503258A (zh) 记录/再现方法和记录/再现装置
CN1697035A (zh) 光信息记录装置
CN1614707A (zh) 记录/再现装置、记录/再现方法、程序和记录功率调整装置
CN1647165A (zh) 光学信息记录方法、光学信息记录装置和光学信息记录媒体
CN1308928C (zh) 光记录装置
CN1645487A (zh) 光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和装置及信号处理电路
CN1407545A (zh) 信息再现装置和光记录介质
CN1902702A (zh) 记录方法、记录装置、程序以及记录控制装置
CN1853221A (zh) 记录光学记录载体的方法、光学记录载体和用于写入信息的装置
CN1622206A (zh) 一种光盘刻写参数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873791A (zh) 光信息记录装置、光信息记录方法和信号处理电路
CN1612234A (zh) 记录和再现方法、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半导体电路
CN100347772C (zh) 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介质
CN1437189A (zh) 跟踪控制装置和光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NEC CORP.

Effective date: 20110413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TOKYO, JAPAN TO: EINDHOVEN, NETHERLANDS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413

Address after: Holland Ian Deho Finn

Patentee after: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Corp.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03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