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01495A - 液体容器及喷墨盒 - Google Patents

液体容器及喷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401495A
CN1401495A CN02128828A CN02128828A CN1401495A CN 1401495 A CN1401495 A CN 1401495A CN 02128828 A CN02128828 A CN 02128828A CN 02128828 A CN02128828 A CN 02128828A CN 1401495 A CN1401495 A CN 14014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mentioned
spring
liquid container
ink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2128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9801C (zh
Inventor
小仓英幹
大塚尚次
井上博行
石永博之
桑原伸行
大桥哲也
井上良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4623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5398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4623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53991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4623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24984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2462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3053992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139821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14484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401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01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998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980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56Means for regulating the pressure in the cartridg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06Refilling of the cartridge
    • B41J2/17509Whilst mounted in the print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41J2002/17516Inner structure comprising a collapsible ink holder, e.g. a flexible bag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在包含形成墨水容器的可以变形的薄板、用于付与负压的弹簧的墨水容器的构成中,防止伴随墨水消耗的薄板变形引起的负压的不稳定性。为此,在把被成型为凸状的薄板的顶部与板状构件接合的同时,在该构件上安装用于在罐内产生负压的弹簧。由此确保作为墨水容器的高的容积率,另一方面在伴随罐内的墨水量减少薄板向罐内部方向退缩的方向变位时,通过适宜地限制薄板的变形,可以得到负压稳定性。

Description

液体容器及喷墨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容器,例如涉及为了向作为记录部分的笔或者喷墨记录头等的液体容器的外部供给墨水等的液体而利用负压的液体容器。此外本发明涉及把作为墨水容器的液体容器和喷墨记录头一体化的喷墨盒。进而本发明涉及使用墨水容器、墨水容器收纳容器或者喷墨盒的喷墨打印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容纳液体的容器,已知有在将液体向其外部供给时一边保持容器内部为负压一边供给液体的方式的容器。该方式的容器的特征是,利用容器自身给与的负压,可以对与容器连接的例如笔尖和记录头那样的液体使用部分适宜地供给液体。
这种在保持一定负压下对外部供给液体的方式,在喷墨记录的领域中广为人知。例如,墨水容器,通过相对在喷射从该墨水容器供给的墨水的记录头中的压力把负压保持在规定的范围,由此在可以用在记录头中的墨水喷射动作良好地供给墨水的同时,在该墨水容器以单体使用等时防止其自身的漏墨。
从液体容器,即从墨水容器至记录头的墨水供给系统,是使用管路等的密闭系统。一般在使用密闭系统的墨水供给系统的喷墨记录领域中,分为具有主动的负压发生机构的系统和没有该机构的系统。作为在墨水供给系统中不使用负压发生机构的系统,已知有利用“水位差”(利用相对墨水使用部分的高低差产生的压力差)的系统。这种情况下,因为墨水容器除了被配置在比记录头低的位置上外不需要其它特别的条件,所以大多被设置成通常的袋子形状等。但是,因为把墨水供给线路设置成密闭型,所以在从墨水容纳袋到位于上方的墨水使用部分(喷头部分)需要管路等的供给管,其结果是装置体积增大。此外,要得到所需要的水位差,还限制了构成零件的布局。
与此相对,为了使该墨水供给线路尽可能小或者实质上去掉,提出了设置针对记录头的负压发生机构而不需要设置水位差的记录头和墨水容器的结构,并已实施。进而,在本说明书中,特别把将喷墨记录头和墨水容器一体化的结构称为喷墨盒或者打印头组件。
具有负压发生机构的这种喷墨盒,可以分为记录头和墨水容纳部分始终是一体的构成,和记录头和墨水容纳部分是独立个体并且两方都可以单独从装置主体分离,在使用时作为一体使用的构成。无论是哪种构成,为了提高被容纳在墨水容纳部分中的墨水的使用效率,墨水容纳部分中的墨水供给口,大多被设置在墨水容纳部分中心的下方。这一点除了可以防止从被设置在记录头上的喷嘴等的喷射部分泄漏墨水等从而适宜地供给墨水外,还因为在喷墨盒中的墨水容纳部分中需要用于稳定地保持墨水的负压。进而,所谓“负压”,就是有关构成对记录头供给墨水的反压力,因为把记录头的喷嘴部分的压力相对大气压设置成负压,所以被称为负压。
负压发生的具体构成之一是使用多孔质构件,通过其毛细管吸力产生负压。即,在墨水容器内部把海绵等的多孔质构件,理想的是以压缩状态容纳,此外,在距离墨水供给口远的位置上设置用于把其内部和外部大气连通的大气连通口。
利用这种多孔质构件的毛细管吸力产生负压的墨水容器的负压特性,通过调节多孔质构件自身的毛细管吸力可以设定在适宜的范围,确保向记录头稳定地供给墨水。
使用此多孔质构件的墨水容器,然而因为多孔质构件的存在,基本上墨水容纳效率低。与此相对,已知也有不是在墨水容器内全部而是在局部设置多孔质构件的构成。其构成是,在墨水容器的设置有墨水供给口的一侧容纳多孔质构件,在远离墨水供给口的部分直接容纳墨水。
此构成与在墨水容器整个中插入多孔质体的构成相比,可以提高单位体积的墨水容纳效率以及墨水保持能力。
但是,如果考虑进一步提高墨水的容纳效率,则使用多孔质构件的方法还不充分。
与此相对,已知有使用袋和弹簧组合构成的袋状容器,和使用橡胶制成的墨水容器的墨水容器,它们因为直接容纳墨水所以说容纳效率是比较高的。例如,已知有在袋状的墨水容纳部分中设置弹簧,给予抵抗由于墨水的导出引起向袋内部变形的力形成负压的墨水容器(参照特开昭56-67269号公报,特开平6-226993号公报等),还有如美国特许第4509062号公报中揭示的橡胶制墨水容纳部分那样的,卷成圆锥形状的圆锥部分的形状,并使被卷成的圆锥部分的厚度比圆锥周边面的厚度薄。
此外,在袋状的墨水容器中使用弹簧产生负压的墨水容器,因为把由与薄板连接的弹簧的反作用力产生的力变换为负压利用,所以可以通过该弹簧设计调整负压,因此与采用多孔质构件的负压设计相比具有负压设计容易的优点。
但是,这种使用弹簧和薄板的以往的墨水容器,在其负压特性方面,存在可以在负压稳定的状态下供给墨水的范围窄,或者负压的状态不稳定的课题。
作为使用弹簧和薄板的以往的墨水容器,有比较大容量的(例如,30cc-40cc)墨水容器,而在这种罐中,在其制造中薄板材料的形状容易产生误差,此外,由此随着墨水导出在薄板材料的变形中也容易产生偏差。其结果,随着墨水导出,负压多存在一定的非理想范围的区域,或者,随着墨水导出,每个罐或者每次供墨的负压特性不同。这种情况下,不仅不能稳定地供给墨水,而且例如初始负压在非理想范围的区域中,有时导出的墨水量会多。
如果墨水容器的容量比较大,则用于产生负压的弹簧的力大,因而,因为根据墨水量变形的薄板的刚性相对小,所以具有上述那种偏差和不稳定性的墨水容器还可以实用。
但是,如果把这种以往的构成适用于比较小容量(例如30cc以下)的墨水容器,则上述问题更加显著。特别是初始负压在非理想的区域中所使用的墨水量相对增加,存在不能充分确保可以在良好的供给状态下导出墨水量的担心。
即,在使用容量比较少的墨水容器的情况下,因为产生其所需要的负压力的弹簧力小,所以在负压设计时容纳容器的薄板刚性相对该弹簧力的影响也相对增加,需要考虑弹簧力和刚性双方。
此外,在用薄板形成这种小容量(例如30cc以下)的墨水容器的情况下,在通过使平面薄板膨胀保持该形状对框架粘接或者熔合制造的情况下,会在其粘接或者熔合面上产生褶皱等,会降低组装稳定性和粘接等的可靠性。此外,在这种制造方法中,还会产生成品率低下和墨水容量自身的偏差。
另一方面,在没有弹簧,而通过使薄板的厚度变化控制薄板刚性从而得到负压的墨水容器中,在相对墨水消耗的薄板变形中容易产生偏差,如果考虑薄板刚性的环境温度变化,则进一步存在负压的偏差增大的问题。
此外,在把上述那样的液体容器长期保存或者长期放置的情况下,因为墨水容器内具有负压,所以透过作为构成墨水容器的材料的薄板和框架构件等,氧气和氮气等的气体混入墨水容器。这时,在开放系统或者准密闭系统的液体容器中,因为局部与大气连通,所以不需要考虑长期保存和由于气压变动引起的液体容器的内部压力上升的影响。但是,在密闭系统的液体容器中,随着气体的流入,容纳容器内部的内压升高,在超过喷射口一方的弯液面耐压时,弯液面被破坏,有可能引起从墨水喷射口的墨水泄漏。
特别是除了考虑了以往使用的气密性的柔软性薄膜外,对于用于构成墨水容器和记录头的刚性构造构件中的材料,从对墨水的不利影响少,并且可以和薄板熔合的选择体出发,有时未必使用气密性那样良好的材料,这种情况下,要考虑从该刚性构造构件中的气体透过对液体容器内部的内压上升有很大关系。
此外,在液体容器内部,在容纳作为负压发生源的海绵状材料的情况下,由于随着内部的液体量的减少气体进入海绵状材料的孔中,因而海绵状材料变为对付内压上升的缓冲材料,但在由弹簧和树脂薄板构成的液体容器中,只有液体存在,如果进一步考虑处于密闭状态,则对容器内压的上升影响显著。
加之,为了抑制容纳容器内的液体浓度的上升,还需要抑制水分透过液体容器所使用的构件的蒸发。
可是,作为弹簧的形态主要可以列举螺旋弹簧和片簧,而对于螺旋弹簧来说,在由于墨水消耗可动部分变形被闭合压缩的状态中螺旋重叠,因为产生螺旋线直径×卷绕圈数的厚度,所以墨水容器内的无效空间增大,影响墨水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在特开2000-103078号公报中提出了设置具有多个弯曲部分的片簧的构成的提案,但在使用多个弯曲部分以及片簧的情况下,片簧承载增大,特别是在紧凑地构成墨水容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负压比适宜值大是不理想的。
与此相对,在特开平6-226993号公报中提出了弓形弹簧的方案。在这一公报中,弓形弹簧形状不复杂,弹簧承载也可以把板厚度和材料作为参数在某种程度上任意设定。
同一公报所述的弓形弹簧,其形状是板形状还是线性状不必明确,无论哪种都是把1个构件的弹簧在中央部分附近弯折,用该弯折产生弹力,当反复变形承载作用于弹簧的情况下,在弯折部分产生疲劳,最终有可能断裂。此外,为了进行弯折多少需要有些曲率半径,和使用螺旋弹簧一样,在弹簧被完全压缩的状态下产生有曲率半径部分的无效空间。
即,弓形弹簧,不适用于反复填充墨水使用这种形态的墨水容器,此外在墨水使用效率方面也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在同一公报中,虽然揭示了夹着弓形弹簧对称地形成可动部分的构成,但考虑到由于弯折部分的存在,要使可动部分变形的力的作用不平衡,可动部分的变形成为不稳定,或者单侧的可动部分的变形的偏差经由弓形弹簧还影响到对称侧的可动部分的问题,还考虑到由此产生的墨水容器内的压力变动经由墨水供给路径作用在打印头上,对其喷射性能有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在使用喷墨打印头通过向打印介质付与墨水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喷墨打印装置中,有使打印头相对打印介质不断移动,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喷墨形成图像的装置,和与之相反使打印介质相对被固定的打印头移动在这一过程中进行喷墨形成图像的装置等。
近年,在记录技术中的彩色化趋势显著,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为了再现多种颜色具有多个墨水容器。以往,在喷墨记录装置中保持多个墨水容器的情况下,在一体的保持构件上保持多个墨水容器的同时,为了使各个墨水容器的墨水容纳容积和墨水供给性能独立化并且稳定化,在保持构件内部配置用于使各个墨水容器互不干扰的隔壁或者隔板等,采用把各个墨水容器保持为独立状态的结构。或者,各颜色独立地构成保持构件自身,使得可以独立地在记录装置主体侧的固定构件上能装拆地固定。
但是,为了应对彩色化而设置多个墨水容器的结构,另一方面和记录装置的紧凑化的要求相反,成为装置大型化的原因。因此,要试着把多个墨水容器接近配置,但由于针对喷射各颜色墨水的打印头主体的墨水供给连接部分的机械结构制约,把多个墨水容器接近配置有不少困难。而且在设置成各颜色可以独立地更换墨水容器或者容纳容器时,为了高可靠性地向打印头主体供给墨水,在墨水供给连接部分上产生位置限制,在使墨水供给可靠性优先这方面,用隔板等分开保持墨水容器,使得墨水容器间具有一定的自由度的同时相互不干扰。
上述的方法,在采用在装载于滑架等上往复移动(主扫描)的打印头上安装一体不可分或者可分离的墨水容器供给墨水这种方式构成的情况下,特别有问题。即,如果在与和滑架一同移动的构件(打印头,以及不能和它分开或者可以分开被一体化的墨水容器)的主扫描方向垂直面的方向的投影面积和体积变大,则主扫描所需要的空间增加,将导致装置整体的大型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上述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实现以下各项的至少一项。
在具备构成容器的可变形的薄板和给予负压用的弹簧的液体容器中,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小容量墨水容器的生产稳定性和容量稳定性的液体容器以及具有该容器的喷墨盒。
在预先被形成在薄板构件上的凸状的顶部的面上固定面构件,通过该面部构件和弹簧的连接,促进薄板变位的稳定化,实现负压稳定化。
提供随着墨水导出,负压在规定的理想范围中供给墨水的区域得以较长,而且,显示稳定的负压特性的液体容器、喷墨盒以及喷墨记录装置。
以简单的结构提供一种经过长时间气密性不损坏的液体容器。
提供一种具有在反复填充墨水使用的情况下耐久性也很高,另外在墨水使用效率优异的同时,对打印头的喷射性能也没有影响的构造的墨水容器。
有助于构成可以稳定地进行喷射动作的喷墨打印头以及打印装置。
提供一种即使所使用的墨水有多种的情况下,也为小型并且构成简单的墨水容器。
此外,由此有助于构成小型的喷射打印头的喷墨打印头以及打印装置。
在本发明的一形态中,提供一种液体容器,是用于储存要向外部供给的液体的液体容器,包含:
构成上述容器的一部分,被凸状成型的挠性的薄板构件;
构成上述容器的一部分,是在其周边部分上固定上述薄板构件的构件,具有可以把上述液体导出到外部的开口部分的固定构件;
和被设置在上述薄板构件的上述凸状的部分的弹簧构件。
如果采用这种形态,因为在薄板构件上成型有凸状,所以即使在小容量的墨水容器中容量也可以稳定化,可以使薄板构件具有规定的刚性。此外,在把薄板构件固定在框架上时可以保持薄板构件的平面性,因为可以防止在熔合或者粘接用的面上产生褶皱等的危害,所以生产稳定性提高。
在本发明的另一形态中,提供一种液体容器,是用于向外部供给液体,并且储存该液体的液体容器,具有:
形成上述容器并由挠性的薄板材料构成的可动构件;
在和该可动构件伴随液体的供给而变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将变形的力作用在该可动构件上,用于保持该容器内相对外部大气为负压的负压发生装置,
作为由该负压发生装置产生的负压变化相对于由于液体供给产生的液体导出量的关系的负压特性,包含第一区域和具有比该第一区域小的负压变化率的第二区域。
如果采用该形态,作为相对液体或者墨水的导出量的负压的变化关系的负压特性,因为包含第一区域和具有比该第一区域负压小的变化率的第二区域,或者因为,随着墨水的导出,可动构件,是上述凸状的面部分,例如呈平面或者曲面的侧部分变形,其后,与负压发生装置的力抗衡而上述凸状的顶部变位,所以,可以使墨水导出的初始阶段,或者第一区域的负压增大变大,可以达到用比较少的墨水等的导出量提供墨水等的所规定的负压。
此外,在本发明在再一形态中,提供一种喷墨头盒,它包含:用于喷射墨水的喷墨头;和用于储存要供给给该喷墨头的墨水的上述形态之一的液体容器。
进而,在本说明书中,所谓“打印”(有时也称为“记录”),不只是形成文字、图形等有意的信息的情况,不管是否有意,也不管是否是人类通过视觉可以感知的显著变化,而言及的是广义地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形状、图案等的情况,或者进行打印介质的加工的情况。
此外,所谓“打印介质”不只是在一般的打印装置中使用的纸张,也可以是布、塑料、胶片、金属板等、玻璃、陶瓷、木材、皮革等宽泛的,可以接受墨水的物质,以下把“纸张”简单称为“纸”。
进而,所谓“墨水”(有时也称为“液体”),应该和上述“打印”的定义同样宽地解释,定义为是通过被付与在打印介质上,供给图像、形状、图案等的形成,打印介质的加工,或者墨水的处理(例如,给予打印介质的颜色材料的凝固或溶化)的液体。
进而,适用本发明的打印头,可以列举利用电热转换体产生的热能使液体产生膜沸腾形成气泡的形态、使机电转换体喷出液体的形态、利用静电或者气流形成喷射液滴的形态等的在喷墨记录中提出的各种形态,但特别是从小型化的观点出发最适合利用电热转换体。
此外,所谓“喷嘴”,只要没有特别的限制,包括喷出口及至与之相连的液路以及产生墨水喷出中利用的能量的上述电热转换体等的全部元件。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局部剖开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展示的斜视图。
图2A、图2B以及图2C是把图1所示的墨水容器,分别在同一图中用ZX面切开的剖面图,用XY面切开的剖面图以及打开侧面的铠装从X方向看的图。
图3是说明在墨水容器的容纳空间内产生的理想的负压特性曲线的图。
图4是展示在图1以及图2A-图2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负压特性曲线的图。
图5A-图5D,是用图1以及图2A-图2C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说明怎样实现负压特性的图。
图6是在负压特性中,展示与图5A-图5D所示的各状态对应的区域的图。
图7A-7C,是说明可动构件以及弹簧的各自对负压特性的贡献图。
图8是展示与图1的实施方式的比较例子有关的墨水容器的斜视图。
图9展示对于上述比较例子的构成的墨水容器,进行2次负压测定的结果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制造工序的墨水容器的斜视图。
图11A、图11B以及图11C,是图10的墨水容器中的容器薄板的成型工序的说明图。
图12A是图10的墨水容器中的弹簧构件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图12B是图10的墨水容器中的弹簧、薄板组件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13A以及图13B,是图10的墨水容器中的弹簧、薄板、框架组件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14是图10的墨水容器中的弹簧、薄板组件和弹簧、薄板、框架组件的结合工序的说明图。
图15A以及图15B是图14中的结合工序中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16是展示使用各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以及记录头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例子的斜视图。
图17A以及图17B是展示上述墨水容器中的特别是弹簧组件的各自横剖面以及纵剖面图。
图18A-图18D,是展示伴随上述墨水容器的墨水消耗的变形的图。
图19A-图19D,是展示与比较例子有关的和图18A-图18D同样的伴随墨水容器的墨水消耗的变形的图。
图20A以及图20B,是展示构成墨水容器的薄板的凸状的侧面部分的形状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各自的斜视图以及纵剖面图。
图21A以及图21B,是展示构成墨水容器的薄板的凸状的侧面部分形状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各自的斜视图以及纵剖面图。
图22A以及图22B,是展示构成墨水容器的薄板的凸状的侧面部分形状的再一实施方式的各自的斜视图以及纵剖面图。
图23A以及图23B,是图10的墨水容器的模式化剖面图。
图24A-图24C的把墨水容器内的一对片簧组件的变形状态分阶段展示的模式化斜视图。
图25A以及图25B,分别是与图24A以及图24B的状态对应的一对弹簧的卡合部分的放大图。
图26是展示用于形成图23-图25中的弹簧的材料的模式化概略图。
图27A-图27C,是用于说明图23-图25中的弹簧的端部形状的模式化概略图。
图28A以及图28B,是展示另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模式化剖面图,图28C是负压发生构件的斜视图。
图29A、图29B以及图29C,是分别用于说明再一实施方式的弹簧组件的模式化的平面图、侧面图以及斜视图。
图30是本发明的墨水容器的斜视图。
图31A以及图31B,是适用在墨水容器中的气体透过性低的膜构件的剖面图,图31A展示多层膜构件的例子,图31B展示单层膜构件的例子。
图32是图30的墨水容器的垂直剖面图。
图33A-图33D,展示在图30的墨水容器中,在其制造前安装膜构件的工序,图33A是说明在构成墨水容器的框架上安装膜构件前的状态的斜视图,图33B是展示在框架上面热熔合膜构件的工序的图,图33C是展示下一次在框架的一侧面上热熔合膜构件的工序的图,图33D是展示接着在框架的另一侧面上热熔合的工序的图。
图34是说明在图30的墨水容器中,在其制造后安装膜构件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35是说明在图30的墨水容器中,在其制造过程中安装膜构件的状态的斜视图。
图36A-图36D,展示在图35中把膜构件热熔合在框架上的工序,图36A是图35的A-A剖面图,图36B是展示从图36A的状态开始在框架的一侧面上热熔合膜构件(薄板)的工序的图,图36C是展示下一在框架的另一侧面上热熔合薄板的工序的图,图36D是展示接着在框架的上面热熔合薄板的工序的图。
图37是展示适用间断供给方式的喷墨盒打印装置的全体构成的模式化平面图。
图38是相对图37的构成,展示适用使用始终连接着的管道机构的间断供给系统的喷墨打印装置的全体构成的模式化平面图。
图39是可以适用在图37或者图38的打印装置中的墨水容器的斜视图。
图40A以及图40B,是图39的墨水容器中的弹簧、薄板、框架组件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
图41是图39的墨水容器的安装工序的说明图。
图42是图41的墨水容器安装状态中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43是沿着图41的墨水容器收纳容器(墨水容器容纳室)的主扫描方向的模式化剖面图。
图44是展示从图43所示的状态开始,根据与所形成的图像相应的各颜色的墨水的使用量,墨水的剩余量在每种墨水中不平衡的状态的模式图。
图45是用于说明墨水容器的再一实施方式的模式化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把本发明适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各种实施例。
图1是局部剖切展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斜视图。此外,图2A、图2B以及2C,是把图1所示的墨水容器,分别在同一图中用ZX面切开的剖面图,用XY面切开的剖面图以及打开侧面的铠装从X方向看的图。
如这些图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在大致形成矩形环的框架318的两侧上具备可动构件311以及被安装在其上的平面板314。即,用这些构件形成墨水的容纳空间。此外,液体容器310的铠装313,起到作为保护可动构件311等免受外力冲击的壳体的作用。
可动构件311,是把可变形的挠性膜(薄板构件)成型为凸状的构件,其侧断面形状大致成梯形(参照图2A,2B)。而后,其凸状的顶部与板(平面构件)314整体连接被形成平坦的面的形状,此外,其周边部分是对薄板构件来说成型为成为上述凸状的侧面部分的部分。即,可动构件311,通过形成上述凸状的侧面部分,使得在其变形的初期显示一定的刚性。此外,在容纳空间内部,设置组合2张片簧343的组件。各个片簧343,大致形成圆弧的一部分,在组合它们后,在因来自与它们连接的板314的力而要变为扁平时,产生与该变位相应的弹性力。由于以上的可动构件311和片簧343的组合后的作用,可以具有后述的负压特性。此外,可动构件311,在因环境温度上升等容纳空间内的气体的压力提高时,由此向外侧变位容许容纳空间内的气体膨胀。进而,一对弹簧理想的是,至少在被配置在容纳空间内的状态中,形成可以平滑地向要变成扁平的方向变形的形状,例如形成断面大致U型或者中心角180度以下的弧形形状。
此外,墨水供给口315,和记录头的接头(未图示)接合,由此,可以从墨水容器向记录头供给墨水。
图3是说明在本发明的墨水容器的容纳空间内中产生的理想的负压特性曲线的图,在图中,横轴表示墨水被导出的量,纵轴表示所产生的容器内部的负压。
如图所示,负压特性大致被分为3个线性区域(1)、(2)、(3)。第一线性区域(1),是在开始使用墨水(0cc)中负压(压力)比较急剧地增加(减少)的区域,第二线性区域(2),是伴随墨水导出负压变化少的区域。进而第三线性区域(3),是负压急剧增加的区域。表示第一线性区域和第二线性区域各自的线性关系的2条直线,根据规定的曲线在接点区域A联结。
本发明的理想负压特性是,第一,第一线性区域的范围是尽可能短地转移到第二线性区域范围。即,使负压比较急剧地增大达到规定的墨水供给的初始负压。该区域小就意味着通过少量的墨水导出就可以转移到负压特性稳定的第二线性区域。第二,第二线性区域的范围尽可能地长,换言之,负压的变化比第一线性区域平缓(斜率更小)。这意味着,可以长期维持负压比较稳定的墨水供给。此外,通过合并这二个特性,可以增加有效使用墨水量。如后所述,第一线性区域(1)的负压特性,主要依赖于可动构件311的变形,此外,第二线性区域(2)的负压特性,依赖于弹簧343的弹力确定。
此外,本发明的理想负压特性其重现性高。特别是对初始负压的发生产生影响的第一线性区域的重现性很重要。该重现性主要还依赖于可动构件311的变形确定。
进而,在确保该重现性方面,在第一线性区域中被导出的墨水量,不管容纳空间的容量如何,希望在0.5cc以下,最好在0.2cc以下。或者,该墨水量,希望至少在被容纳的墨水容量的0%以上10%以下。
图4是展示图1以及图2A-2C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负压特性曲线的图。
该负压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和图3所示的理想的负压曲线类似。换言之,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的,特别是可动构件311和弹簧343,被设计成适宜得到图3所示的理想的负压特性。如图4所示,存在通过导出极少量的(0.2cc左右)的墨水,负压比较急剧地增加产生初始负压的区域(第一线性区域),和稳定的负压区域(第二线性区域)。即,可以看到可以当作第一线性区域以及第二线性区域的二条曲线(直线),和把这2条曲线连接起来的曲线的2个接点(A1,A2)。
进而,如果由于导出墨水,墨水容器内的墨水剩余量已很少,则可以看到作为负压再次急剧增大的区域的第三线性区域。该第三线性区域,是容器内的墨水几乎全被导出,进而弹簧343或者可动构件311达到物理上容易变形的位置,是由此产生负压急剧增大的区域,表示作为墨水容器已用尽。
图5A-图5D,是用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说明如何实现上述的负压特性的图,图6是展示在上述负压特性中与图5A-5D所示的各状态对应的区域的图。
图5A,展示开始使用墨水的导出量几乎是零的阶段。这时,可动构件311未变形,而在其后的第一线性区域中,板314因弹簧343的应力强而几乎没有变位,由于板314和被框架318支撑的侧面部分的微小的下垂变形,导出内部的墨水,但由于侧面部分具有均匀的表面,在最初几乎没有下垂而构成,这部分能有助于墨水导出之处很小。这是因为,可动构件311,被成型为上述那样的凸状的侧面部分,通过该成型构成平面以及曲面的均匀的面,具有一定刚性的以及定形性的缘故。详细地说,因为由于该刚性几乎没有伸缩,所以随着墨水导出的变形,马上饱和并产生张力。其结果,随着墨水导出负压也急剧增大,达到规定的负压。在图6(a)中所示的区域是上述墨水使用开始的导出量几乎为零的区域。
图5B,是展示经由上述第1线性区域的变化,作为第2线性区域开始的,墨水供给的初始负压发生时的可动构件等的变位的图。如该图所示,在此时刻,可动构件311,这之前没有变形,应力非常高,因为超过弹簧343的应力,所以负压特性由弹簧343取代可动构件311的侧面部分来支配。其后,弹簧343的弹力与板314的变位对应。该区域,是图6(b)所示的区域。
图5C是展示在图6(c)所示的负压稳定区域(第二线性区域)中的板314和弹簧343等的变位的图。如该图所示,该区域的变位,因为可动构件311不断产生随着板的变位的变形,板314和框架318继续支撑着,所以在其张力持续状态下只依赖于弹簧343。其结果,通过适宜地设计弹簧343的弹性,就可以设定成第2线性区域的变化率(斜率)极其平坦,即可设定把相对墨水导出量的负压变化抑制在很小。这样,由于具有把对负压特性的支配在可动构件311的侧面部分和弹簧343间切换的接点区域A,就可以独立地最佳化设计导出墨水后负压比较急剧地增大产生初始负压的区域(第一线性区域)和负压稳定区域(第二线性区域)。
图5D是展示墨水容器内的墨水量已变得很少时的可动构件等的状态的图,与图6(d)所示的区域对应。在该区域(第三线性区域)中,内部的墨水几乎全被导出,板314和可动构件311几乎不能变位,导出负压急剧增大。
图7是说明对于上述那样确定的负压特性,可动构件(薄板)311以及弹簧343各自产生的作用的图。
负压特性,如图7C所示,和上述一样分为(1),(2),(3)这3个线性区域。其中,区域(1),如图7A所示是依赖于薄板(可动构件)的特性的区域(弹簧343是刚性体,在被置换为完全不变形的情况下,呈现这种特性),此外,同样地区域(3)是同样地依赖薄板(严格地说是与弹簧组合的结果,它近似于薄板的特性)的特性的区域。此外,区域(2),如图7B所示,是依赖于弹簧特性的区域(是在作为可动构件的薄板已充分下垂,已不再产生张力的情况下,为这种特性)。图7C与图7A以及图7B一致,展示了本发明的构成的特性。
图8是展示与比较例子有关的墨水容器的斜视图。该构成,在形成可动构件时,并未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成型为凸状,而是注入墨水使平坦的薄板构件膨胀。而且,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的30cc以下相比比较大容量(例如,30cc-40cc)的容器。此外,图9展示对该构成的墨水容器进行2次负压测定的结果的图。
从图9所示的负压特性可知,首先,无论采用测定M1、M2的哪种负压特性,都不存在被看作上述实施方式的接点区域的部分。即,与比较例子有关的负压特性,并不是由大致具有线性特性的二条曲线(直线)构成的。其结果,在达到适宜稳定地供给墨水的规定的初始负压前导出很多墨水,因为几乎没有稳定区域,所以在用于向喷墨头供给墨水的情况下,会产生因负压变化引起的印字劣化等。
此外,可知在2次测定中呈现出相互不同的负压特性。特别是在达到相当于第一线性区域的初试负压前的区域,可以在负压或者墨水导出量中看到偏差。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可知产生约4cc左右的偏差。这意味着每个墨水容器或者被填充后的墨水每次重新使用时负压特性不同。与此相对,如果采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则上述那样的可动构件,因其被成型为凸状具有定形性,所以始终为一定的形状,其结果,可以期望始终一定的负压特性。
比较例子的墨水容器,因为并不是成型为平坦的薄板构件而仅仅是使其膨胀,所以在墨水导出的初始阶段不具有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规定的刚性,随着墨水导出比较容易变形。因此,得不到急剧的负压增大,呈现出图9所示的特性。
此外,仅仅使平坦的薄板膨胀的结果,大多在构成该墨水容器的外形的薄板构件的膨胀形状上产生偏差。如图8所示,因为使平坦的薄板311相对框架318熔合使其膨胀,所以在不能用弹簧以及面部构件限制的薄板面上产生许多褶皱S。因为该褶皱是不规则或者不均匀的,所以由在这部分上的张力引起的应力也有偏差,如果不导出多量的墨水就不产生规定的负压。此外,因还缺乏变形的重现性,因而作为墨水容器的特性偏差大。成为被保持在薄板构件的褶皱部分中的墨水量的偏差、随着墨水导出的褶皱部分的变形也成为特性偏差的主要原因。
(墨水容器的制造方法)
说明把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特别是把由薄板构件形成的可动构件成型为凸状,还有固定在框架上时的制造方法。
图10是用以下的工序制造的墨水容器127的斜视图,为在方形框架形的框架115的上下的开口部分上,安装有上下的弹簧、薄板组件114的密闭构造。弹簧、薄板组件114,如后述,由以弹簧107和压力板109组成的弹簧组件112,和挠性的罐薄板(挠性构件)106构成。在框架115上,形成用于从墨水容器127向记录头供给墨水的墨水供给口128。
图11至图15是用于说明这种墨水容器127的制造方法的图。
首先,图11A、图11B、图11C,是把挠性的容器薄板106成型为凸状的工序的说明图。
作为容器薄板106的形成材料的薄板材料101,是从原材料成型为大尺寸的薄板形状的材料,该薄板材料101,是墨水容器性能的主要要素。在该薄板材料101中,要求气体和墨水成分的透过率低,并且具有挠性同时具有对反复变形的耐久性。作为适宜其的材料,是PP、PE、PVDC、EVOH、尼龙等,此外作为复合材料,可以使用蒸镀有铝和二氧化硅的材料等,进而,也可以把它们层叠化使用。特别是通过层叠使用耐药性优异的PP和PE,和气体、水蒸气阻断性能优异的PVDC、EVOH,可以发挥优异的墨水容器性能。此外,这种薄板材料101的厚度,鉴于柔软性和耐久性,适宜的厚度是10-100μm程度。
这种薄板材料101,如图11A所示,使用具有凸状部分103、真空孔104,以及温度调节机构(未图示)的成型模具102成型为凸型。即,薄板材料101,被真空孔104吸附,靠来自成型模具102的热被成型为沿着凸状部分103的凸型。薄板材料101,在被成型为如图11B所示的凸型后,如图11C所示,作为容器薄板106被切成规定的尺寸。其大小,只要是适宜下道工序的制造装置的尺寸即可,可以设定成与收容墨水的墨水容器127的容积等相应。
图12A,是把墨水容器127的内部设置成负压而使用的弹簧组件112的制造工序的说明图。预先在弹簧支撑夹具108上安装预先被形成半圆形的弹簧107,在其上,通过使用焊接电源111的点焊焊接安装压力板109。在压力板109上,附着有热粘接材料110。用这些弹簧107和压力板109构成弹簧组件112。
图12B,是把弹簧组件112安装在容器薄板106上的工序的说明图。在安装于支撑卡具(未图示)上的容器薄板106的内面上,确定弹簧组件112的位置配置。而后,使用加热头113加热热粘接材料110,由此粘接弹簧组件112和容器薄板106,构成弹簧、薄板组件114。
图13A是把弹簧、薄板组件114熔合在框架115上的工序的说明图。框架115,被固定在框架支撑卡具116上。包围框架115的薄板吸附卡具117,在确定框架115的位置配置后,把弹簧、薄板组件114吸附在真空孔117A上,保持该组件114和框架115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偏移。其后,用加热头118,将框架115的图中上侧的周边部分,和弹簧、薄板组件114的容器薄板106在环形的接合面之间热熔合。因为薄板吸附卡具117,通过使框架115在图13A中上侧的边缘部分,和弹簧、薄板组件114的容器薄板106的边缘部分均匀地相对,使得这些接合面,被极其均匀地热熔合密封。所以薄板吸附卡具117,在确保均匀的密封性热熔合上很重要。
图13B,是用刀具(未图示),切下在框架115的外侧露出的容器薄板106的部分的工序的说明图。通过这样切下从框架115露出的容器薄板106的部分,弹簧、薄板、框架组件119完成。
图14以及图15A、图15B,是说明在这种弹簧、薄板、框架组件119上,热熔合用上述工序制造的另一弹簧、薄板组件114的工序的说明图。
如图14所示,弹簧、薄板、框架组件119被安装在支撑卡具(未图示)上,用和该支撑卡具位置相对确定的吸附卡具120,包围弹簧、薄板、框架组件119的外围。该支撑卡具,与在弹簧、薄板、框架组件119的容器薄板106中的外面的平面部分106A面接触,把该平面部分106A保持成图15A、15B那样。另一弹簧、薄板构件114,其容器薄板106的外表面的平面部分106A用按压卡具121吸附保持,通过该按压卡具121下降,弹簧、薄板组件114方的弹簧107的前端部分107A、107B,和弹簧、薄板、框架组件119方的弹簧107的前端部分107A、107B大致被同时嵌合。即,弹簧107的一端的前端部分107A变为凸状,另一端的前端部分107B变为凹形状,各自定位嵌合,这些弹簧107,通过作为一对弹簧构件构成体结合,构成1个弹簧构件。
进而,使按压卡具121下降,如图15A所示,压缩这一对弹簧107。这时,按压卡具121,可以大幅度压入在弹簧、薄板组件114中的图7中上侧的平面部分106A,即被形成在凸部分上的容器薄板106的上侧的平区域中。由此,容器薄板106的平面部分106A的位置受到限制,相对下侧的组件119和卡具120,与弹簧、薄板组件114保持平行状态接近。因而,如图15B所示,弹簧、薄板组件114的容器薄板106的周边部分,与吸附卡具120的面接触,在被真空孔120A吸附保持的同时,还与框架115的熔合面(同一图中上侧的接合面)均匀地相对。而后,在该状态下,用加热头122,热熔合弹簧、薄板、框架组件119的框架115的在图中上侧的边缘部分,和弹簧、薄板组件114的容器薄板106的环形的相互的接合面。
这样,在维持上侧的组件114的容器薄板106的平面部分106A,和下侧的组件109的容器薄板106的平面部分106A的平行度的同时,通过压缩成对的弹簧107,可以稳定地大量生产这些成对的容器薄板106的平面部分106A的平行度高的墨水容器127。此外,成对的弹簧107,因为在图15A、15B中被对称地压缩变形,所以不会产生弹簧、薄板组件114倾斜那样的力,可以更加稳定地生产一对容器薄板106的平面部分106A的平行度高的墨水容器127。进而,随着墨水容器127内的容积变化,因为成对的弹簧107在图15A、图15B中对称地被压缩变形,所以通过成对的罐薄板的平面部分106A保持着高平行度地的相向间隔变化,其结果,可以稳定地供给墨水。此外,因为没有使挠性的容器薄板106的平面部分106A倾斜的不合理的力作用,所以墨水容器127的密封性、耐压性、耐久性提高。
其后,通过切下超出框架115的外侧容器薄板106的部分,图10的墨水容器127完成。墨水容器127的内部,为只通过第1墨水供给口128与外部连通的密闭构造。
(喷墨打印装置的构成例子)
图16是展示使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墨水容器)或者喷墨盒的喷墨记录装置的一构成例子的斜视图。该记录装置,是采用适用于在使打印头相对打印介质在规定方向上往复扫描的同时,在和其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输送打印介质进行图像的形成的被称为连续型方式的喷墨打印装置中的连续供给方式的装置之一,是在装载于滑架等上往复移动(主扫描)的打印头上安装一体不可分或者可分的墨水容器供给墨水的被称为连续滑动方式的记录装置的一例。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550中,用导轨轴551、552,引导滑架553在箭头A的主扫描方向上自如移动。滑架553,通过用滑架电机以及传递其驱动力的皮带等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驱动,在主扫描方向上往复移动。在滑架553上,装载有喷墨记录头(在图16中未图示),和向该喷墨记录头供给墨水的墨水容器(墨水容器)510。墨水容器510,具有和图1或者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构造,可以和喷墨记录头一同构成喷墨盒。作为记录介质的纸张P,在从被设置在装置的前端部分上的插入口555插入后,在其输送方向被反转后,用输送辊556向箭头B的副扫描方向输送。记录装置550,重复在使记录头在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同时,进行向台板557上的纸张P的打印区域喷射墨水的记录动作,和只以与该记录宽度对应的距离向副扫描方向输送纸张P的输送动作,由此在纸张P上顺序记录图像。
喷墨记录头,作为用于喷出墨水的能量,可以使用从电热转换体中产生的热能。这种情况下,用电热转换体的发热使墨水产生膜沸腾,用这时的气泡能量,可以从墨水喷出口喷出墨水。此外,在喷墨记录头中的墨水喷出方式,并不限于使用这种电热转换体的方式,例如还可以使用压电元件喷射墨水的方式等。
在滑架553的移动区域中的图16中的左端上,设置有与装载在滑架553上的喷墨记录头的墨水喷口的形成面相对的恢复系统组件(恢复处理装置)558。在恢复系统组件558中,具备可以作为记录头的墨水喷口的舱的盖,和可以在该盖内导入负压的吸引泵等,通过向覆盖墨水喷口的盖内导入负压,吸引墨水从墨水喷出口排出,执行维持喷墨记录头的良好的墨水喷出状态的恢复处理(也称为吸引恢复处理)。此外,还可以通过向盖内,喷出来自喷出口的无助于形成图像的墨水,执行维持喷墨记录头的良好的喷墨状态的恢复处理(也称为喷出恢复处理)。
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可以从和喷墨记录头一同装载在滑架553上的墨水容器510,对喷墨记录头供给墨水。
(弹簧组件的功能)
如在制造工序的,特别是图13A、图14以及图15A中说明的那样,在墨水容器薄板106中,因为预先形成有用于确保规定的墨水容量的凸状,所以即使在小容量的墨水容器中也可以使容量稳定化,可以使薄板构件具有规定的刚性。由此,可以大幅度提高在使用时的板的耐久性。即,这是因为没有成为在变形时产生薄板缺陷,从而引起墨水泄漏或者向外部蒸发、混入的原因的褶皱部分的缘故。此外,粘接有弹簧组件112的压力板109,由此,在把墨水容器薄板106熔合在框架115上后,靠弹簧力保持形状。
这样,除了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具有凸状这一优点外,以下说明随着墨水量减少的罐的变形,有关具有上述的弹簧组件112的优点或者其功能。
弹簧组件112由弹簧107和压力板109组成。图17A以及图17B特别是展示该弹簧组件112相对薄板106的位置关系的各自的横剖面图以及纵剖面图。
如这些图所示,压力板109其整体与薄板106的凸状的顶部的面接触,由此,始终保持该顶部形状为平面,此外,设置该部分的刚性比板106的其它的部分刚性高。
图18A-图18D,是展示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随着墨水量的减少变形的过程的图,图19A-图19D,展示作为其比较例子,虽然具有凸状,但未使用弹簧组件的采用薄板单体的墨水容器随着墨水量的减少变形的过程的图。
在图19A-图19D所示的比较例子中,如图19A所示,用薄板106单体和框架115构成的墨水容器,如果墨水容器的墨水消耗,则首先作为薄板106的最大面积部分的平面部分170以及180开始变形。这时,如图19B所示平面部分170、180以各自不同的形状变化,在变形上产生时间差。
进而如果墨水容器的墨水量减少,则如图19C所示,在薄板106的凸状中的棱线171因为比薄板106的平面部分刚性强所以未变形而残存下来,最后,如图19D所示,该棱线部分171倾倒,平面部分170和180接触变为完全垮塌的状态。
此外,在由薄板106单体和框架115构成的比较例子的墨水容器的情况下,在由于墨水消耗和与之相反的补充引起的罐内部压力的变化反复的情况下,形状的稳定性比较低,此外,还容易受环境温度和薄板的材料和成型引起的影响。
另一方面,具有弹簧组件112的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如图18A所示,在初始状态中和作为比较例子的薄板单体的情况下(图19A)是一样的形状,但在墨水容器的墨水量减少时,如图18B所示,经由弹簧组件112的压力板109未由弹簧组件112全体控制变形的薄板106的可动部分172最初开始塌陷,随之弹簧组件112的弹簧107徐徐开始压缩。
在该薄板106的变形中,弹簧组件112的压力板109因为与薄板106粘接,所以如图18B、图18C所示,平行地变位,在达到最大限度变位的情况下,如图18D所示,成为完全压垮的状态。这样,在支撑相对的一对薄板106的平面部分的相对的一对压力板109达到最大限度的变位的状态中,通过和图19D比较可知,容器内几乎没有无效空间。即,作为墨水的容积效率高。
此外,在该变形中在薄板单体的情况下成为负压上升的原因的棱线部分,因为薄板106变形自身受到弹簧组件112限制,所以随着弹簧组件112缓慢的变化,棱线部分也随之变化,因此不会产生大的负压变动。
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即使在因打印装置的构造上受到制约等被限制在比较小的设置空间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成型为凸状确保规定的容量的同时,如上所述可以谋求用该凸状提高组装性等。
(凸状的棱线部分的刚性控制)
以下,说明涉及该棱线的刚性控制的实施方式。
图20A、20B、图21A、21B以及图22A、22B,是说明用于缓和伴随墨水容器的墨水量变化变形的在薄板106的凸状中的特别是棱线部分的刚性的,薄板形状的3个实施方式的图。
图20A、20B是展示把薄板106的凸状的顶部(平面部分)和框架115之间的侧面部分形成为曲面的各自的斜视图以及纵剖面图。这种情况下,因为侧面部分取曲面(R)形状,所以如图20B所示,和侧面部分是直线的情况相比,可以以小的力使薄板变形。
图21A、21B,展示把上述侧面部分形成阶梯形状的薄板形状的例子。这种情况下,在薄板106的上下方向的变形容易的同时,特别可以由阶梯形状吸收在薄板106随着其变形通过与框架115的熔合面时(图21B)的,由变形引起的薄板106的松下陷,变形变得更加容易。
图22A、22B,展示加大在凸状中的上述侧面部分的倾斜,并且为了促进变形,把其侧面部分形成多个平面的例子。这样,与一条棱线分成两平面相比,通过设置成具有多个以小的力变形的平面的侧面部分,就可以减小全体变形所需要的力,使凸状的侧面部分的变形容易。如上所述,通过把棱线的形状设置成上述的构成,可得到更稳定的负压特性、墨水输出输入特性。
(弹簧的构成以及动作)
图23A以及图23B是图10所示的墨水容器的模式化剖面图。此外,图24A-图24C是分阶段展示本实施方式的一对弹簧组件112的变形状态的模式化斜视图。
在图23A以及23B中,如上所述一边的弹簧107用点熔合与压力板109结合,经由压力板109与容器薄板106粘接固定,容器薄板106被熔合在框架115上。相对一侧也同样对称地构成。弹簧107的力作用在使容器薄板106向外侧扩展的方向上,付与墨水容器内负压。本实施方式,通过组合一对弹簧107形成负压发生构件,各弹簧107在接合部分159中卡合。
一对弹簧组件112,如图24A-24C所示,对应墨水容器内的墨水量减少,可以从图24A经图24B的状态变形为图24C的状态。另一方面,在如后述的实施方式的间断供给方式中当填充墨水的情况下,从图24C和图24B的状态恢复到图24A的状态。即,随着墨水的排出和墨水填充的反复进行,弹簧也反复变形。
图25A以及图25B,是分别与图24A以及图24B的状态对应的一对弹簧107的卡合部分159的放大图。无论在哪种状态中,卡合部分都由相互的凹凸状嵌合两端。如特开平6-226993号公报所示的弓形弹簧那样,当设置成至少用1个零件的弯折等一体地形成1个卡合部分的负压发生构件的情况下,在反复变形动作时弯折部分疲劳,有可能产生疲劳破坏,但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成用一对弹簧组成负压发生构件的2个零件结构,由于用凹凸部分嵌合相互的卡合部分形成,所以在变形时可以分散弹簧构件产生的应力,可以避免疲劳破坏。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成相对凹部分的开口宽度使凸部分的凸宽度相对小例如0.1mm以上,可以使卡合部分两端相对活动。采用此构成,可以更有效地进行上述应力分散。
进而,在形成夹着弓形弹簧对称的可动部分的结构中,由于存在弯折部分使可动部分变形的力的作用不平衡,可动部分的变形变得不稳定,或者单边的可动部分的变形的偏差经由弓形弹簧对对称侧的可动部分产生影响,也使另一侧的可动部分的压力板以及罐薄板倾斜,干扰框架等其它的零件。与此相对,本实施方式的卡合部分两端的条件都相等,一对可动部分(压力板109或者薄板106)可以以保持大致平行的状态变位,即使假设在一边的压力板从平衡状态到倾斜的状态下可动部分变形,因为在卡合部分中2构件的相互制约少所以可以避免这种现象。此外,因为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减低墨水容器内的压力变动,所以对打印头的喷射性能有不良影响的可能性也极少。
图26是展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弹簧107的材料107’的模式化概略图。从该图还可知,在本实施方式中弹簧材料107’的端部形状,是把一端152设置成凹形状,把另一端153设置成凸状。因而,如果准备1种弹簧材料152,则在后面实施曲面加工形成弹簧107,因为通过组合一对弹簧107实现,所以在制造成本方面有利。
图27A-图27C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弹簧的端部形状的模式化概略图。图27A是展示弹簧107弯曲状态的模式化侧面图,图27B是弹簧107的端部(图27A的XXVIIB部分)的模式化放大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把相对弹簧力作用方向一侧面的凹凸部分根基位置上的切线的凹凸部分前端的翘曲量a形成为0<a≤1(板厚度)的关系。通过此构成,如图27C所示,即使在一对弹簧107完全闭合的状态下,凹部分153和凸部分154也相互搭合,卡合部分不会脱开。
进而,弹簧等的构成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设置成各种构成。
图28A以及图28B是展示另一实施方式的液体容器的模式化剖面图,图28C是负压发生构件的斜视图。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成弹簧全长都具有曲率的形状相对,本实施方式通过直线和弯折形成弹簧207。关于组合一对弹簧,以及它们的卡合部分的形状,和上述实施方式一样。
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可以大范围确保弹簧207相对压力板109的接合面积,所以两者的接合稳定,可以提高接合精度。在弯折部分中的对重复变形的耐久性与上述实施方式相比虽然差,但弯折部分的内角因为在90度以上,所以与如特开平6-226993号公报揭示的弓形弹簧那样的,使用其中央部分变向180度以上的一构件的弹簧的情况下的耐久性相比,具有很好的耐久性。
图29A、29B以及29C,是分别用于说明又一实施方式的弹簧组件的模式化的平面图、侧面图以及斜视图。以上,是把分体的压力板和弹簧设置成通过点焊等一体化的弹簧组件,但本实施方式是把作为压力板以及弹簧功能的部分预先用一体的原料形成弹簧组件。该弹簧组件112可以用以下的工序制造。
即,在用1张金属板的弹簧组件原料,通过线切割或者蚀刻形成成为弹簧的部分的外形后,用弯曲加工形成弹簧307。剩余的平坦部分成为压力板309。进而,当在薄板106的粘接面一侧存在毛刺和飞边有可能损伤薄板106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从成为粘接面的侧面实施冲压加工冲出弹簧外形。有关成为卡合部分的弹簧端部的凹凸状和上述例子一样。
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则在制造墨水容器时,因为可以削减零件个数,并且可以省略弹簧和压力板的焊接工序,所以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进而,在弹簧完全闭合时,因为弹簧307被容纳在压力板裁剪部分内,所以占据墨水容器内的弹簧组件312的体积实际上只有大致材料体积部分,墨水的容纳乃至使用效率提高。
进而,因为压力板为了具有适宜地限制薄板的变位的功能,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刚性,所以当用同一原料形成的弹簧的弹力高的情况下,通过在弹簧局部上形成缺口和冲孔,也可以产生所希望的负压。
代替一对弹簧107,也可以具备形成和联结它们时同样形态的1个弹簧,这种情况下,在把该1个弹簧安装在一对容器薄板106的一方上后,在把该容器薄板106与框架115联结后,也可以一边压缩这个弹簧,一边把另一容器薄板106与框架115联结。这时,也可以不把这个弹簧安装在成对的容器薄板106的一方,而只把弹簧夹在成对的容器薄板106之间。
此外,一对容器薄板106,至少一方用挠性构件形成即可。
(墨水容器的气密性提高)
以下,用图30-36说明可以以简单的结构得到经过长时间气密性仍不受损的墨水容器的构造。进而,在此例举的是适用于针对在采用间断供给方式的情况下使用的墨水容器提高气密性的构造的情况,该构造不用说也同样可以适用于采用上述那样的在滑架上方式的墨水容器。
图30所示的墨水容器127,基本的构成和图2所示的构成相同。即,由可以变形的容器薄板106、框架115以及弹簧组件112构成。在本实施例中,作为被用于框架115的材料,使用了聚丙烯(PP),但并不限于此。作为框架材料,在PP以外,例如,从亲墨水性、材料的成型性、强度、组装性等方面出发,可以列举聚乙烯(PE)、PP和PE的混合材料、聚苯醚(PPO)、聚砜(PSF)、丙烯、聚苯乙烯(PS)等。
图31A以及31B,是从墨水容器127的气体透过抑制的观点出发在框架115的外侧表面部分的保护中使用的膜构件200的例子。图31A展示多层膜构件的剖面图,图31B展示单层膜构件的剖面图。
作为膜构件200的构成,由至少用一层气密性能优异的即透气性低的材料构成的保护层201、用与其是同一材质或者不同材质的材料构成的层203和粘接这二层的粘接层202构成。图31A是展示其构成的一例的剖面图,进而其构成也可以是隔着粘接层202层叠保护层201和其它的层203。此外,也可以是没有如共压出膜那样的粘接层的多层膜构件。
此外,因为以提高气密性为目的,所以还可以使用如图31B所示那样的气密性高的单层保护层201。
作为保护层201,其所使用的材料是,聚偏氯乙烯(PVDC)、聚氯乙烯(PVC)、乙烯乙烯醇(EVOH)、聚丙烯腈(PAN)、聚酰胺类尼龙、聚酰胺等的气密性优异的材料。进而,如上所述因为构成墨水容器的容器薄板106使用气密性优异的材料,所以也可以把该容器薄板106作为保护层201使用。
此外,作为在和框架115接合的层203中使用的材料,考虑到组装性,由和框架材料是同材质的聚烯类材料的PP、PE和为了使其具有柔软性和强度的尼龙(NY)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脂(PET)等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以提高框架115的气体透过性为目的的理由如下。
在墨水容器127构成材料中,在各材料的文献值中,在氧气透过率中,PP是1.70,PVDC是0.0038[(cm3×cm)/(cm2sec×Pa)]。在PP和PVDC的比较中,估计PP的气体透过是PVDC的450倍。在本实施例中,在从使用PVDC或者EVOH的薄板106和使用PP的框架115的面积和厚度看,与其气体透过量相关地比较相对量的情况下,框架115一方的气体透过与薄板106一方的气体透过相比为8-10倍。通过把具有这种高气密性能的材料作为本实施例的膜构件200,熔合或者粘接在框架115上,就可以把该框架115的气体透过量抑制在现在的10%以下。
此外,上述构成材料,在具有气密性的同时,理想的是防止墨水向外部蒸发的材料。由于考虑到该蒸发,因而即使对于经过长时间墨水容器内部的墨水组成变化少的这种墨水保存性来说,也可以得到良好的特性。进而,有关水蒸气透过率,在文献值中,PP是51,PVDC是7[(cm3×cm)/(cm2×sec×Pa)]。
图32是用多层膜构件200覆盖框架115的外侧表面的实施方式。进而,图中140是用于向墨水容器内供给墨水,此外,排出混入墨水容器内的气体的供给排气管。
图33A-33D、34展示对框架115粘接以及熔合多层膜构件200的工序。图33A-33D,展示在作为墨水容器组装前的单体的框架115上粘接或者熔合多层膜构件200的情况,图34是展示在作为墨水容器组装后,在该墨水容器127的框架115上粘接或者熔合多层膜构件200的情况。
在图33A-图33D中,与框架115接合的层,由和该框架115相同的材料构成。相对框架115,把比框架宽度稍宽的多层膜构件200水平设置,从上部下压加热头150,热熔合框架115的水平部分和膜构件200(参照图33A、33B)。接着,相对框架115的一侧面平行地按压多层膜构件200和加热头150,同样热熔合(参照图33C),同样,相对另一侧面,也平行地按压多层保护膜构件200和加热头150,使之热熔合(参照图33D)。最后,裁剪从框架115露出的薄板。即使在图34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构成墨水容器127后用同样的工序熔合多层膜构件200。
此外,在使用具有不能和框架115的粘接面热熔合的材料的多层膜构件或者对框架115熔合困难的单层膜构件的情况下,代替热熔合,通过用粘接剂粘接框架115和膜构件200之间,可以组装气密性高的墨水容器。
图35展示作为膜构件200,如上所述利用容器薄板106的情况。图35展示在墨水容器制造工序中的接近墨水容器完成的在上述图15B中展示的工序中的切断薄板之前的墨水容器。如图35所示,在用容器薄板106覆盖框架115之前,切断考虑到气密性(即,气密性高)的薄板106的施画了斜线的部分106A(在图中有3处)。
在图36A-36D中展示了,在图35所示的墨水容器制造过程中,热熔合上述薄板106的情况。如该图所示,把未切断而剩下的薄板106对着框架115用加热头150热熔合在各个面上,进而通过切断多余的薄板106可以制造所希望的墨水容器。
进而,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是在框架115的规定的侧面(即,在图2的构成时是设置有墨水供给口128的侧面;在适用于后述的间断供给方式的构成时是被形成有墨水容器的第1、第2墨水供给口1128、1129的侧面),从其构成可知不需要施以膜构件200。此外,把膜构件或者薄板热熔合在框架上的顺序并不限于图示的顺序。
(采用间断供给方式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构成例子)
本发明的基本构成,不仅可以适用于上述那样的在滑架上方式的墨水容器,而且还可以适用于间断供给方式的墨水容器中。
作为被适用在喷墨打印装置中的向打印头供给墨水的方式,构成有相对打印头而言始终连续供给与被喷出的墨水量对应量的墨水的供给系统的方式。又,例如在使打印头相对打印介质在规定方向上往复扫描的同时,在和其大致正交的方向上输送打印介质进行图像形成的这种被称为所谓连续型的方式的适用在喷墨打印装置中的连续供给方式中,有被称为上述那样的在滑架上的方式,即,在被装载在滑架等上往复移动(主扫描)的打印头上安装一体不可分开或者可分开的墨水容器供给墨水。此外,还有被称为管路供给的方式,即,和被装载在滑架上的打印头分体,把墨水容器安装固定在打印装置的另一部位上,经由挠性管路联结墨水容器和打印头供给墨水的方式,但在其中还包含把具有作为墨水容器和打印头的中间罐功能的第2墨水容器装载在打印头或者滑架上这种形态的方式。
进而,作为另一墨水供给方式还有这样构成供给系统的方式,即,在包含在打印头上储存规定量的墨水的贮墨部分(副容器或者第2墨水容器)的同时,从墨水供给源(主容器或第1墨水容器)向该贮墨部分在适宜的时刻也就是说间断地供给墨水(以下,称为间断供给方式)。
图37是展示采用墨水间断供给方式的喷墨打印装置的整体构成的模式化的平面图。
在图37的构成中,打印头组件1,被装载在滑架2上可以更换。打印头组件1,具有多个打印头,和容纳有向打印头直接供给墨水的多个墨水容器(根据和后述的第1墨水容器的关系,以下称为第2墨水容器或者副墨水容器)的墨水容器收纳容器,此外,设置有用于授受驱动打印头使喷嘴执行喷墨动作的信号等的端子(未图示)。打印头组件1,被装载在滑架2上可以更换,在滑架2上,设置用于经由上述端子向各打印头传递驱动信号等的端子螺栓(电气连接部分)。
滑架2被导轨支撑着,可以沿着在主扫描方向上延伸被设置在装置主体上的导向轴3往复移动。而后,滑架2在用主扫描电机4经由电机皮带轮5、从动皮轮带6以及牙轮皮带7等传动机构驱动的同时,其位置以及移动受到控制。此外,在滑架2上,例如除了设置透过型光断续器形态的初始位置传感器10外,还在与滑架的初始位置对应的装置的固定位置上设置可以遮挡透过型光断续器的光轴的遮挡板11。由此,在滑架2移动,初始位置传感器10通过遮挡板11时检测出初始位置,可以控制以该初始位置为基准的滑架位置以及移动。
打印纸张和塑料薄板等的打印介质8,通过用进给电机15经由齿轮使拾取滚轮13转动,被从自动薄片进给器(ASF)14一张张地分开进纸。进而,通过输送滚轮9的转动,通过和打印头的喷射口形成面相对的位置(打印部分)输送(副扫描)。输送滚轮9的驱动,通过经由齿轮传递换行电机(LF)16的转动进行。
这时,是否已完成进纸的判定和进纸时的卷纸的判定(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打印介质的打印开始位置的确定),根据被配置在打印介质输送路径上的,在打印位置上游方配置的打印介质有无检测用的纸张终端传感器12的输出进行。此外,纸张终端传感器12还可以用于,检测打印介质8的后端,根据其检测输出确认在副扫描方向上的打印介质上的最后打印位置。
进而,打印介质8,用台板(未图示)支撑其背面,使得在被打印部分中形成平坦的被打印面。这种情况下,装载在滑架2上的打印头组件1,其打印头的喷射口形成面从滑架2向下方突出,被保持成和打印介质8平行。打印头,例如是利用热能喷射墨水的形态的喷墨头,具备用于产生使墨水膜沸腾的热能的电热转换体。即,打印头组件1的打印头,利用由被上述电热转换体施加的热能引起的墨水的膜沸腾产生的气泡的压力,从喷射口喷射墨水进行打印。当然,也可以用压电元件喷射墨水等其他的方式。
50是恢复系统机构,具有从打印头侧吸引墨水使其恢复的动作,和为了保护打印头的喷射口形成面而使用的盖构件。盖构件,可以用未图示的电机对喷出口形成面设置在接合/脱开的位置,通过在接合状态中用未图示的吸引泵等使盖构件内部产生负压,可以进行打印头的吸引恢复动作等。此外,即使在打印装置的非使用时,也可以通过把盖构件设置成接合状态,保护打印头的喷射口形成面。
51是用于在打印头组件1一侧的第2墨水容器上联结第1墨水容器的打印头组件侧的阀组件。54是和阀组件51成对的墨水供给侧的阀组件。52是同样用于联结空气泵的打印头组件1一侧的阀组件。53是和阀组件52成对的空气泵组件侧的阀组件。
这些阀组件51-54,被设置在位于滑架2主扫描方向上的打印区域外侧上的初始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上,通过在该位置上联结对应的阀组件彼此,形成容许通过阀门组件间的墨水和空气的流动的形态。此外,在滑架2从该位置向打印区域方向脱离时,解除对应的阀组件之间的联结,随着该联结的解除阀组件51以及54自动地变为关闭状态。与此相对,阀组件52是常开状态。
55是管路构件,与设置在装置的固定位置上的第1墨水容器(以下称为主容器。)57联结,用于把墨水供给到阀组件54。56是空气回路用的管路构件,与加压减压用的泵组件58联结。62是泵组件58的吸排气口。
进而,管路构件,也可以不是各自一体构成的构件,可以是联结多个管路要素合成构成的构件。此外,第1以及第2墨水容器,以及联结他们的管路和阀组件,与打印头的个数对应地设置多个。
图37的装置,是采用墨水间断供给方式的装置。构成这样的供给系统,即,在滑架2上装载具有容纳相对小型的第2墨水容器的墨水容器收纳容器和打印头的打印头组件1,另一方面,在打印装置的滑架以外的位置上具有相对大的第1墨水容器57,从第1墨水容器57向第2墨水容器在适宜的定时,把滑架2设定在初始位置等的位置上使阀组件联结,得以进行墨水供给。此外,在滑架2的主扫描中,由于在空间上分离第1以及第2墨水容器间的墨水供给系统,因而第1以及第2墨水容器间流体性隔开。
在连续供给方式时,当采用把墨水容器与被装载在滑架上的打印头分体固定安装在打印装置的另一部位上,在经由挠性管路联结墨水容器和打印头供给墨水的管路供给方式的情况下,可以使在主扫描时和滑架一同移动的构件某种程度上的小型化,但因为联结滑架上的打印头和位于滑架外的部位上的墨水容器供给墨水的管路构件需要用于跟随滑架移动的空间,所以其小型化困难。而近年,与打印动作的高速化相应地滑架也有高速扫描的趋势,因为由于随动的管路剧烈的摇动,相对打印头墨水供给系统内的墨水产生压力变动,所以为了抑制压力变动强烈希望设置各种复杂的压力缓冲机构,这一点也使小型化变得困难。
与此相对,如果采用以上例子那样的间断供给方式,则可以基本上解决在连续供给方式中成为小型化的制约的墨水容器等的上述移动构件的大小,和由于管路的摇动引起的种种问题。
(采用间断供给方式的喷墨打印装置的另一构成例子)
图37的间断供给系统,是只在向第1墨水容器填充墨水时进行上述阀组件的联结,另一方面在打印动作中第1以及第2墨水容器间的墨水供给系统在空间上处于分离的状态。与此相对,也可以不进行这样的分离,而采用通过用阀等切断墨水流路,隔断第1以及第2墨水容器间的流体这种构成的间断供给系统。
图38模式化展示适用了使用始终连接着的管路机构的间断供给系统的喷墨打印装置。在图38中,对于可以和图37同样构成的部分并且与本例子的供给系统的说明没有关系的地方,为了简化省略图示。
在图38中,70是一端与打印头组件的第2墨水容器连接的空压回路用的挠性管路,其另一端,经由电磁阀组件72以及空压回路用的管路构件56与加压减压用的泵组件58连接。71是一端与打印头组件的第2墨水容器连接的墨水供给用的挠性管路构件,其另一端,经由电磁阀组件72以及墨水供给用管路构件55与第1墨水容器57连接。
即,即使在使用这种始终连接着的管路机构的情况下,也是通过插入电磁阀组件72等的流路开关装置,在向第2墨水容器填充墨水动作时以及打印动作时适宜地开关控制它,可以构成间断供给系统。
如果采用上述例子的间断供给方式,则在采用管路的连续供给方式中可以基本上解决因管路的摇动引起的种种问题。
如后述,即使为了对应彩色化等而使用的墨水有多种的情况下,通过适宜地构成墨水容器收纳容器,把其设置成小型并简单的结构,此外,由此可以谋求打印头组件以及打印装置的进一步小型化。
(适用于间断供给方式的墨水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在此,说明适用于间断供给方式的副容器形态的墨水容器(在这里只称为“墨水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图39是展示基本上具有和图10同样构造的墨水容器(墨水容器)127的斜视图,在方形框架形的框架115的上下的开口部分上,安装有上下的弹簧、薄板组件114的密闭构造。弹簧、薄板组件114,由以弹簧107和压力板109组成的弹簧组件112,和挠性的罐薄板(可动构件)106构成。在框架115上,形成用于从墨水容器127向记录头供给墨水的第1墨水供给口1128,和用于从主墨水容器进行墨水的导入等的第2墨水供给口1129。
在这样的构成中,在和图11A、图11B以及图11C同样的成型工序中,可以形成罐薄板。此外,在和图12A同样的制造工序中,制造弹簧组件,进而可以和图12B同样地制造弹簧、薄板组件。
另一方面,在用图40A的工序,对形成有第1以及第2墨水供给口1128以及1129的框架115熔合弹簧、薄板组件114后,用图40B的工序,裁下在框架115的外侧上露出的容器薄板106的部分,由此弹簧、薄板、框架组件119完成。
其后,和图14、图15A以及图15B一样,结合弹簧、薄板组件和弹簧、薄板、框架组件,可以得到图39所示的墨水容器127。此外,还可以设置成安装了多个这种墨水容器127的喷墨盒。
(向记录头上的安装)
图41是在记录头上安装墨水容器127的工序的说明图。
构成记录头的喷头片133被安装在墨水容器收容室130中,在该墨水容器收容室130内安装有多个墨水容器127。墨水容器127,用熔合或者粘接安装在墨水安装部分131上。此外,本例子的墨水容器127,把墨水供给口1128、1129安装在下侧。其后,在墨水容器收容室130的开口部分上通过熔合或者粘接安装盖132,把墨水容器收容室130内设置成准密闭空间。由此,构成具备墨水容器的记录头。喷头片133也可以构成喷墨记录头,作为该喷墨记录头,例如,为了从墨水喷出口喷出墨水滴可以采用具备电热转换体的构成。即,可以设置成用该电热转换体的发热使墨水膜沸腾,利用其发泡能量使墨水滴从墨水喷出口喷出的构成。通过组合这种喷墨记录头和墨水容器,可以构成喷墨盒。
图42是具备墨水容器的图41的墨水容器收容室130的剖面图。
在墨水容器127的内部可以储存墨水,该墨水,从墨水容器127的第1墨水供给口128经由过滤器137供给到供给路径136,进而供给给喷头片133。本例子的喷头片133,粘接构成喷墨记录头的加热板134,在该加热板134上,形成墨水喷出流路和小孔的同时,具备电热转换体(加热器),从墨水容器127供给的墨水可以喷出。可以从第2供给口1129向墨水容器127中填充墨水。即,在第2供给口1129上,用连接密封板139,固定防止墨水泄漏并且可以填充墨水的连接密封138,使其密封墨水容器收容室130的下部的开口141。连接密封138由挠性的橡胶构件等构成,在该连接密封138上,设置可以插入针状的供给管的狭缝开口。在向墨水容器127内供给墨水时,把该针状的供给管插入连接密封138的狭缝开口,通过该供给管,向墨水容器127内供给墨水。在不向该墨水容器127内供给墨水的非墨水供给时,因为该狭缝开口因连接密封138的弹性而关闭,所以不产生漏墨。140是连通第2供给口1129的连通路,可以在框架115的内侧预先形成通孔。
进而,用盖132形成准密闭构造的墨水容器收容室130,只通过小孔142和外部连通。通过堵塞该小孔142,可以阻断墨水容器收容室130内和外部大气的连通,通过从该小孔142排出墨水容器收容室130内的空气,降低墨水容器收容室130内的压力,可以提高墨水容器127内的负压。
此外,通过重复墨水容器收容室130内的减压和增压,可以从第2墨水供给口1129向墨水容器127内,自动地吸引补充墨水。此时,因为对应墨水容器收容室130内的压力变化,弹簧107弹性变形良好地应对,可以很好地作为频繁补充墨水的小型墨水容器使用。
(墨水容器收纳容器以及副墨水容器的构成以及动作)
图43是沿着图41所示的墨水容器收纳容器(墨水容器收容室130)的主扫描方向的模式化剖面图。从图41以及图43可知,本实施方式的墨水容器,通过如上述那样安装,不设置隔断或者隔板,在与主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上并列收容用于储存4种颜色墨水的4个独立的副容器127。本实施方式,因为在墨水容器收容室130上直接安装固定还具有作为一对挠性的薄膜构件(容器薄板)106的姿态保持构件功能的框架115,所以各个副容器127可以保持配置状态不互相干涉。
此外,4个副容器127,具有在根据储存着的墨水量的形状变化内部容积变化的同时,用于各自独立地保持形状的构造。即,4个副容器127,在具有设置了相对的一对挠性的薄膜构件(容器薄板)106的密闭型墨水容纳构造的同时,在各自的内部设置有:弹簧107,它在随着墨水消耗内部容积变为最小之前,与形成在喷嘴上的弯液面的保持力平衡,产生在从喷嘴可以进行喷墨动作的范围中产生适宜的负压;压力板109,它在内部容积变化时,限制相对的一对弹簧107以及容器薄板106的变位或者变形,使得在变形或者变位中实质上保持平行的关系。
进而,墨水容器收纳容器内部,具有作为吸排气口的小孔142。而且,在该小孔142上连接阀组件52,因为在不和空气泵组件一方的阀组件53联结的状态(打印动作时等)下,阀组件52处于常开状态,所以墨水容器内部经由小孔142至阀组件52和大气连通。因而,不会阻碍随着喷出动作等的墨水消耗,副容器127的变形(收缩)动作。
4个副容器127,随着墨水消耗独立地变形。即,根据与形成的图像相应的各颜色墨水的使用量,墨水的余量对于每种墨水是不平衡的,副容器变为各种形状。
图44展示其形状。例如在从该状态进行墨水填充的情况下,把滑架2设定在位于主扫描方向的打印区域外侧位置上的初始位置或者其附近的位置上,用于在该位置上联结对应的阀组件彼此,而成为允许墨水和空气流通过阀组件之间。而后如果由于使泵组件58进行减压动作墨水容器收纳容器内减压,则各个副容器127从分别对应的第1墨水容器57吸入墨水膨胀。即使副容器127内的墨水余量如图12所示每种墨水不同,也可以充分地填充墨水,在减压力与容器薄板106的张力平衡的时刻,各自的膨胀被阻止。即如果采用本实施方式,原理上就没有必要进行用于根据每种墨水的剩余量的差别分别填充规定量的墨水的细致的控制。
进而,因为存在在各副容器127中因某种原因混入的气体滞留(积聚)的现象,所以在墨水填充动作前进行墨水容器收集容器内部加压的动作,还可以使在副容器127内上方滞留的气体向第1墨水容器一方排出。
此外,当在充分填充墨水,副容器127完全膨胀的状态下,弹簧107变形到中立位置或者加压侧的情况下,在墨水填充动作后进行短时间的加压动作,把副容器127内的少许墨水压回到第1墨水容器57一侧,由此使副容器127收缩,也可以进行使弹簧107产生适宜的负压状态的动作。
这样,本例子的特征之一是,即便要增加墨水种类,作为墨水容器收纳容器或者打印头组件的内部构成,也只是把副容器127分彩色设置,其它的外围机构(泵组件等)共用,由此就可以填充规定量的墨水。这在设计移动式和薄型或者小型的打印机时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本实施例的特征基本上是,容纳多个副容器而不在其间设置隔板或者隔壁,由此希望配置成,具有多个副容器相互不干涉的位置和大小;具有至少在充分填充墨水并继续膨胀时相互不干涉的位置和大小。如果满足这种条件,则墨水的色调,所配置的墨水容器的个数以及位置关系不受上述例子限制,当然可以按照任意所希望样子确定。此外,也可以设计每种墨水的容纳容量不同。
例如,作为打印头的构成,喷出黑色墨水的喷嘴的排列范围大,在黑色用喷嘴列的附近经过其排列范围,排列蓝绿色、品红以及黄色的排列范围比较小(黑色用喷嘴排列范围的约1/3)的喷嘴列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容量大的黑色用的副容器的附近,蓝绿色、品红以及黄色的副容器沿着与副扫描方向对应的方向并列配置。
以上的墨水容器收纳容器以及副容器的构成,并不限于在向副容器进行墨水填充时进行阀组件的联结,以及在另一方面在打印动作中空间上分离第1墨水容器以及副容器间的墨水供给系统的图37的打印装置,也可以适用于不进行上述的空间分离而采用具有隔断第1以及第2墨水容器之间的流体这种构成的间断供给系统的图38的打印装置。
此外,以上说明了与打印头一体化的墨水容纳室形态的墨水容器,但两者也可以是可分离的构成,另外也可以是分体的构成。进而,即使是采用连续供给方式,特别是采用上述的在滑架上方式的打印装置,从有助于其小型化的观点出发,也可以很好地适用墨水容纳室的实施例。
(其它)
进而,在以上的实施例中,其构成是在大致矩形的框架的相对的开口部分双方上设置凸状的薄板,但也可以只在其中一方设置薄板。
图45是展示该例子的图,只在框架318的一方的开口部分上设置薄板311,另一开口部分用固定的构件340堵塞。进而,这种情况下,在固定的构件340一方也可以设置压力板。此外,代替设置这种框架318以及堵塞用固定构件,也可以在一侧面使用开放的箱形状的构件,而在其开放的侧面设置薄板。
此外,作为凸状薄板的形状,虽然在上述例子中是大致方形钻台的形状,但也可以设置成三角砧台及其它多角砧台,或者可以是圆锥台形状。
此外,其上面除了如上述例子那样设置平面外,也可以如图5D或者图18D所示,在达到被完全压瘪的状态(最大限度变位的状态)为止那样的构成中,在该状态中只要上面和相对的面所确定的形状在实质上不产生无用空间,就可以是任何形状。但是,设置成平面的形状在制造上有利。
此外,在随着墨水导出向容器内方向变位的情况下,在由于墨水导入向从容器侧面突出的方向变位的情况下,从防止在变位过程中产生不希望的负压变动的观点出发,强烈希望配置作为面形状构件的压力板。进而,薄板如图19A-图19D所示不均匀变形的现象,因为会引起使作为容器的墨水容纳效率降低,所以从这一观点出发,也希望配置面形状构件。这在如图5D或者图18D所示那样薄板最大限度变位的情况下肯定适用,而在达到最大限度变位位置前进行墨水导入由此使凸状复原的情况下也一样。
作为负压发生源使用弹簧如上所述是很理想的。该弹簧,还可以考虑不设置在容器内部而设置在外部,但从墨水容器的小型化的观点出发最好和压力板(面形状构件)一同设置在内部,此外从提高组装精度的观点出发,最好预先把两者一体化。
此外,作为弹簧构件的形态,虽然还可以为螺旋弹簧,但从墨水收容效率以及使用效率的观点出发,也可以组合上述那样的一对大致U字形的片簧。
进而,本发明的液体容器的基本构成,大多不随制造工序变更而变更,在滑架上方式以及间断供给方式的任何一种墨水容器都可适用。这从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用大致同样的工序制造墨水容器来看也就可以理解了。
如上所述,只要不脱离如权利要求范围所述的本发明的范围,就可以考虑进行各种变形,但本发明,如果采用该种变形,或者上述那些实施例,则可以实现所希望的目的。即,在以下揭示的事项中,至少可以实现1种。
即,可以得到容积效率高、小型并且效率更高的液体容器。此外,通过不使用多孔质体直接储存墨水,可以得到墨水出入好、负压稳定性好、高耐久性、高生产性的液体容器。
墨水容器,由于设置成不使用多孔质体直接容纳墨水的结构,使得可以向喷头高速供给墨水,因而可以实现具有高的容积效率和稳定的负压特性的墨水容器的制造。
通过设置成直接容纳墨水的结构,因为墨水的自由度高,通过过滤器的墨水的压力损失少,所以可以实现适宜高速化、多喷嘴化、高画质的墨水容器。
可以提供一种墨水容器,它即使在反复填充墨水使用的情况下也具有耐久性高,还有墨水使用效率优异,同时对打印头的喷射性能没有影响的构造。此外,有助于构成可以进行稳定的喷射动作的喷墨打印头以及打印装置。
即使在所使用的墨水有多种的情况下,因为可以在多个墨水容器之间不设置隔板或者隔壁而设置得很近。所以可以提供小型并且构成简单的墨水容器收纳容器。此外,由此可以有助于构成小型的喷墨打印头以及打印装置。
此外,由于墨水容器间的配置具有不产生干涉的位置关系,因而不会损害各墨水容器的墨水供给特性或者喷头的喷射特性。进而,在适宜于间断供给方式的情况下,把多个墨水容器容纳在只以小孔吸排气口和外部连通的容器中,通过适宜地对容器内加压或者减压,就可以以简单的构成进行用于良好地保持墨水容器的墨水供给特性的处理(滞留气体的排出和墨水填充等)。
通过使用气密性优异的薄膜容易防止气体混入,由此,降低液体容器的内压上升,另一方面还抑制蒸发,因此,可以抑制容纳容器内的液体的浓度上升。
作为相对液体或者墨水导出量的负压变化的关系的负压特性,因为包含第一区域和具有比该第一区域小的负压变换率的第二区域,或者因为,随着墨水的导出,可动构件,在上述凸状部分,例如带锥度的,或者构成曲面的侧面部分变形,其后,抵抗负压发生装置的力上述凸状的顶部变位,所以,可以加大墨水导出初始阶段,或者第一区域的负压,可以以比较少的墨水等的导出量达到用于供给墨水等的规定的负压。
此外,因为可动构件是具有平坦的顶部的凸状,所以在其变形中始终形成一定的形状,由此,可以使变位始终为一定。
其结果,可以延长随着墨水导出,可以在负压规定的理想范围中供给墨水的区域,此外,可以得到稳定的负压特性。
进而,适用了本发明的打印装置,可以和进行与打印有关的图像等的数据的制作、处理等的计算机、图像读取用的阅读部分,或者具有数字摄象机等的形态的图像数据的供给源分体构成,也可以制成可拆分或者不可拆分一体的构成。

Claims (35)

1、一种液体容器,是用于储存要向外部供给的液体的液体容器,包含:
构成上述容器的一部分,被成型为凸状的挠性的薄板构件;
构成上述容器的一部分,把上述薄板构件固定在其周边部分上的,具有可以把上述液体导出到外部的开口部分的固定构件;
和被设置在上述薄板构件的上述凸状部分上的弹簧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固定构件具有与上述薄板构件的周边部分的形状对应地与上述周边部分接合的框架,在该框架的相对的一对开口中的至少一方配设上述薄板构件。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进一步具有和上述薄板构件的上述凸状的顶部的面接合,随着由于被储存的液体量的减少引起的上述薄板构件向上述容器内部方向的变形,在抑制上述面的变形的同时变位的面状构件,上述面状构件,和上述弹簧接触并且和弹簧一同变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面状构件和上述弹簧被固定并被配置在上述容器内。
5、如权利要求2至4中任意1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在上述顶部的面和上述框架之间的上述薄板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上,具有缓和抵抗该薄板构件的变形的抵抗力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缓和对于上述变形的抵抗力的形状,是曲面形状。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缓和对于上述变形的抵抗力的形状,是具有与上述上表面平行的多个台阶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缓和对于上述变形的抵抗力的形状,是被形成在上述凸状中的棱线部分上的多个平面。
9、如权利要求2至8的任意1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薄板构件和上述框架其各个接合面都具有平面性,该平面被相互接合固定。
10、如权利要求4至9的任意1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弹簧构件,具有大致U字形状的一对片簧,上述一对片簧,在使相互开放侧相对的同时通过卡合相互的两端部分而组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一对片簧,通过卡合被形成在各自的上述两端部分上的凹部分和与其嵌合的凸部分而组合。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片簧被形成具有曲率,对于被形成在上述片簧的弹性力作用方向上的曲面,相对从上述凸部分的根部以及上述凹部分开口的根部引出的切线的上述凸部分以及上述凹部分的前端部分的翘曲量大于0,并且小于等于上述片簧的厚度。
13、如权利要求10至12的任意1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面形状构件以及上述片簧,通过熔合另一构件被形成一体。
14、如权利要求10至12的任意1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构件以及上述片簧,通过加工一体的板状材料形成。
15、如权利要求1至14的任意1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构件的外侧表面,用气密性优异的材料保护。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固定构件的外侧表面,用层叠多层膜构件相互接合的多层膜构件保护,上述多层膜构件的至少一层,用比上述固定构件的材料气密性优异的材料构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成为和上述多层膜构件的固定构件的接合面的一层,和固定构件是同材质,并且用热熔合把该多层膜构件接合在固定构件上。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成为和上述多层膜构件的固定构件的接合面的一层,和固定构件是不同材质,并且用粘接把该多层膜构件接合在固定构件上。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固定构件的外侧表面,用气密性优异的单层膜构件构成。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气密性优异的材料的至少一部分,包含和上述薄板构件相同的材料。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固定构件的外侧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用上述薄板构件自身覆盖。
22、一种喷墨头盒,包含:
用于喷射墨水的喷墨头;
和用于储存要提供给该喷墨头的墨水的如权利要求1至21的任意1项所述的液体容器。
23、如权利要求1至21的任意1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固定构件,具有用于把要储存的液体导入上述容器内的第2开口部分。
24、一种墨水容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为了分别独立地容纳墨水,不介于隔板而配置多个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液体容器。
25、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墨水容器组件,其中上述多个液体容器,经过上述第2开口部分向各自填充墨水至完成为止,在上述薄板构件变位时,以相互不干涉的位置和大小而配置。
26、如权利要求24或者25所述的墨水容器组件,其中具有容纳上述多个液体容器的空间,和只经由它以与外部连通的连通部分。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墨水容器组件,其中通过经由上述连通部分减低上述空间的压力,进行朝增大各个上述液体容器的内部容积方向的上述薄板构件的变位,向上述多个液体容器的各自填充墨水,另一方面,通过经由上述连通部分把上述空间向大气开放,允许朝缩小各个上述液体容器的内部容积方向的上述薄板构件的变位,而可以向上述打印头供给墨水。
28、一种喷墨盒,其特征在于包含:
用于喷出墨水的多个喷墨头;
和具有与该多个喷墨头对应的多个上述液体容器的如权利要求24至27的任意1项所述的墨水容器组件。
29、一种液体容器,是用于向外部供给液体,并且储存该液体的液体容器,包含:
形成上述容器并由挠性的薄板材料构成的可动构件;
和在该可动构件随液体的供给而变形的方向的相反的方向上,用于在该可动构件上作用变形的力,使该容器内相对外部大气保持为负压的负压发生装置,
作为相对于因液体供给产生的液体的导出量的,由该负压发生装置产生的负压的变化关系的负压特性,包含第一区域和具有比该第一区域小的负压变化率的第二区域。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第一区域,对于被导出的液体的量是大于0cc,并等于或小于0.5cc的区域。
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第一区域,对于被导出的液体的量是大于该液体容器的容量的0%,并等于或小于10%的区域。
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负压特性,进一步包含与第二线性区域邻接的第三线性区域,该第三线性区域的变化率,比上述第二线性区域的变化率大。
33、如权利要求29至32的任意1项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负压发生装置,通过用弹簧作用力产生负压。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体容器,其中上述第一线性区域的负压特性依赖于上述可动构件的变形,上述第二线性区域的负压特性依赖于上述弹簧的弹性。
35、一种喷墨头盒,包含:
用于喷出墨水的喷墨头;
和用于储存要供给该喷墨头的墨水的如权利要求29至34的任意1项所述的液体容器。
CNB021288283A 2001-08-14 2002-08-14 液体容器及喷墨盒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980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0)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6238/2001 2001-08-14
JP246234/2001 2001-08-14
JP2001246236A JP2003053989A (ja) 2001-08-14 2001-08-14 インクタンク、該インクタンク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2001246238A JP2003053991A (ja) 2001-08-14 2001-08-14 インクタンク収納容器、該容器を用いる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およびプリント装置
JP2001246234A JP4124984B2 (ja) 2001-08-14 2001-08-14 液体収納容器
JP246236/2001 2001-08-14
JP2001246239A JP2003053992A (ja) 2001-08-14 2001-08-14 負圧を与える液体収納容器及び該容器を備える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
JP246239/2001 2001-08-14
JP398217/2001 2001-12-27
JP2001398217A JP4144842B2 (ja) 2001-12-27 2001-12-27 液体収納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01495A true CN1401495A (zh) 2003-03-12
CN1199801C CN1199801C (zh) 2005-05-04

Family

ID=27531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128828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99801C (zh) 2001-08-14 2002-08-14 液体容器及喷墨盒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6959984B2 (zh)
EP (2) EP2008827B1 (zh)
KR (1) KR100549743B1 (zh)
CN (1) CN1199801C (zh)
AT (1) ATE445502T1 (zh)
DE (1) DE60234000D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15175A (zh) * 2014-04-24 2015-11-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出试验方法和液体喷出装置
CN105799331A (zh) * 2010-03-29 2016-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00247B1 (en) 2001-10-05 2006-05-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US6854836B2 (en) * 2001-10-05 2005-02-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ontainer, liquid supply system, liquid using apparatus, ink tank, ink supply system, inkjet print head and print apparatus
JP2003191488A (ja) * 2001-12-27 2003-07-08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インクジェット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TWI260273B (en) * 2002-09-30 2006-08-21 Canon Kk Liquid supply system, fluid communicating structure, ink supply system, and inkjet recording head utilizing the fluid communicating structure
DE60311716T2 (de) * 2002-09-30 2007-12-06 Canon K.K. Tintenzufuhrvorrichtung, Tintenstrahldruckvorrichtung, Tintenbehälter, Tintennachfüllbehälter und Tintenstrahlpatrone
JP2004188720A (ja) * 2002-12-10 2004-07-08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
JP2004314602A (ja) * 2003-04-04 2004-11-11 Canon Inc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047257B2 (ja) * 2003-09-29 2008-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4047259B2 (ja) 2003-09-29 2008-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JP4289963B2 (ja) 2003-09-29 2009-07-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タンクおよび記録装置
JP4047258B2 (ja) * 2003-09-29 2008-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
JP4206916B2 (ja) 2003-11-28 2009-01-1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US7367650B2 (en) 2004-01-21 2008-05-06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chip having low aspect ratio ink supply channels
US7524016B2 (en) 2004-01-21 2009-04-28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Cartridge unit having negatively pressurized ink storage
US7448734B2 (en) 2004-01-21 2008-11-11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Inkjet printer cartridge with pagewidth printhead
US7469989B2 (en) 2004-01-21 2008-12-30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Printhead chip having longitudinal ink supply channels interrupted by transverse bridges
US8076146B2 (en) * 2005-04-19 2011-1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s for evaluating and manufacturing rubbe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joint seal for inkjet printer
US20070091128A1 (en) * 2005-06-09 2007-04-26 Junzhong Wu Ink cartridge for printer
US7481113B2 (en) * 2005-07-27 2009-01-27 Ricoh Company, Ltd. Semiconductor sensor with projection for preventing proof mass from sticking to cover plate
US7954662B2 (en) * 2005-12-28 2011-06-0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storage container
US7707481B2 (en) * 2006-05-16 2010-04-27 Pitney Bow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uncorrectable error detection in flash memory
US8033659B2 (en) * 2006-12-19 2011-10-1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Liquid ejecting apparatus
JP5106134B2 (ja) * 2008-01-10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
US8272704B2 (en) 2008-05-22 2012-09-25 Zipher Limited Ink containment system and ink level sensing system for an inkjet cartridge
US8091993B2 (en) * 2008-05-22 2012-01-10 Videojet Technologies Inc. Ink containment system and ink level sensing system for an inkjet cartridge
CL2009001234A1 (es) * 2009-05-19 2009-08-21 Andesocean S A Sistema y metodo para el transporte de solidos en medios liquidos que se instala en el interior de un contenedor maritimo o vagon de camion, consta de un tanque flexible con una entrada en su parte superior para introducir solidos, liquidos y, una salida en la parte inferior que permite la descarga y la circulacion de liquidos.
JP5304558B2 (ja) * 2009-09-14 2013-10-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液体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110148996A1 (en) * 2009-12-21 2011-06-23 Kucmerowski Douglas E Method for filling an inkjet ink tank
US8240816B2 (en) 2009-12-21 2012-08-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Ink fill port for inkjet ink tank
JP5577792B2 (ja) 2010-03-30 2014-08-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US8333861B2 (en) 2010-11-29 2012-12-18 Eastman Kodak Company Forming a flexible wall for an ink tank
US20120133713A1 (en) 2010-11-29 2012-05-31 Camp Alphonse D Ink tank with flexible wall
US8454137B2 (en) * 2010-12-21 2013-06-04 Eastman Kodak Company Biased wall ink tank with capillary breather
US8752945B2 (en) * 2011-09-30 2014-06-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s
US10647123B2 (en) 2012-07-23 2020-05-12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Refilled cartridg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filled cartridge
JP6166892B2 (ja) * 2012-12-17 2017-07-19 株式会社ミマキ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及び液体供給装置
KR101532485B1 (ko) * 2013-09-17 2015-06-30 코리아에프티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캐니스터 검사장치
JP6385163B2 (ja) * 2014-06-27 2018-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JP5951091B1 (ja) * 2015-08-28 2016-07-13 ローランドディー.ジー.株式会社 ダンパー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液体供給システム、並びにインクジェット式記録装置
JP6308989B2 (ja) 2015-09-30 2018-04-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収納容器及び液体吐出装置
WO2019074132A1 (en) 2017-10-13 2019-04-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TEM COMPRISING PASTILLE ELECTRODE, INK CARTRIDGE, RECORDING APPARATUS
JP7267708B2 (ja) 2017-10-13 2023-05-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ッド電極を有する部材、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
JP7224830B2 (ja) 2018-09-28 2023-0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ッド電極を有する部材、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記録装置
JP7154919B2 (ja) 2018-09-28 2022-10-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JP7242231B2 (ja) 2018-09-28 2023-03-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パッド電極を有する部材、記録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610518C3 (de) * 1976-03-12 1983-04-07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Tintenvorratsbehälter für Tintenschreibeinrichtungen
US4038667A (en) * 1976-04-28 1977-07-26 Gould Inc. Ink jet ink supply system
JPS5667269A (en) 1979-11-06 1981-06-06 Seiko Epson Corp Ink tank
GB2063175B (en) * 1979-11-06 1984-02-15 Shinshu Seiki Kk Ink jet printer
US4509062A (en) * 1982-11-23 1985-04-0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reservoir with essentially constant negative back pressure
JPS61277460A (ja) * 1985-06-04 1986-12-08 Ricoh Co Ltd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のインク容器
CA2019290A1 (en) * 1990-01-12 1991-07-12 Bruce Cowger Pressure-sensitive accumulator for ink-jet pens
US5903292A (en) * 1991-06-19 1999-05-1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Ink refill techniques for an inkjet print cartridge which leave correct back pressure
US5621445A (en) * 1991-08-27 1997-04-15 Hewlett-Packard Company Apparatus for refilling ink cartridges
US5757406A (en) * 1992-08-12 1998-05-26 Hewlett-Packard Company Negative pressure ink delivery system
US5448818A (en) * 1992-08-12 1995-09-12 Hewlett-Packard Company Method of assembly of a collapsible ink reservoir structure
US5754207A (en) * 1992-08-12 1998-05-19 Hewlett-Packard Company Volume indicating ink reservoir cartridge system
CA2093981C (en) 1992-08-12 2001-03-20 George T. Kaplinsky Collapsible ink reservoir structure and printer ink cartridge
US5440333A (en) 1992-12-23 1995-08-08 Hewlett-Packard Company Collapsible ink reservoir and ink-jet cartridge with protective bonding layer for the pressure regulator
DE19545775C2 (de) * 1995-12-07 1999-03-25 Pelikan Produktions Ag Flüssigkeitspatrone, insbesondere Tintenpatrone für einen Druckkopf eines Ink-Jet-Printers
JP3245088B2 (ja) * 1996-07-01 2002-01-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カートリッジに用いられる液体収容容器
EP1279512B1 (en) 1997-08-20 2005-10-12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ontainer for ink jet printer
JPH11240171A (ja) * 1997-12-22 1999-09-07 Oki Data Corp インク貯蔵容器
JP3880232B2 (ja) * 1997-12-25 2007-02-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液体供給方法、該液体供給方法を用いる液体供給システム、インクタンク
DE69918368T2 (de) 1998-04-28 2005-08-18 Canon K.K. Tintenstrahlaufzeichnungsvorrichtung
US6505924B2 (en) 1998-09-30 2003-01-1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cartridge
JP3019842B1 (ja) 1998-09-30 2000-03-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US6450631B1 (en) * 1999-06-24 2002-09-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toring method of ink tank and ink jet head cartridge, and ink tank and storing container used in the same method
JP2001106078A (ja) 1999-10-01 2001-04-17 Hiroe Tsunoda 作業用運搬車
US6250751B1 (en) * 2000-03-28 2001-06-2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Ink jet printer cartridge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9331A (zh) * 2010-03-29 2016-07-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容器以及液体消耗装置
CN105015175A (zh) * 2014-04-24 2015-11-04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出试验方法和液体喷出装置
CN105015175B (zh) * 2014-04-24 2016-12-07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出试验方法和液体喷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284190A3 (en) 2004-03-24
US20050264624A1 (en) 2005-12-01
EP1284190A2 (en) 2003-02-19
US7086725B2 (en) 2006-08-08
KR20030015157A (ko) 2003-02-20
US20030035036A1 (en) 2003-02-20
EP1284190B1 (en) 2009-10-14
EP2008827A1 (en) 2008-12-31
EP2008827B1 (en) 2013-12-11
CN1199801C (zh) 2005-05-04
ATE445502T1 (de) 2009-10-15
KR100549743B1 (ko) 2006-02-08
DE60234000D1 (de) 2009-11-26
US6959984B2 (en) 2005-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99801C (zh) 液体容器及喷墨盒
CN1261304C (zh) 墨水供应系统及其容纳和补充容器、喷墨记录装置及墨盒
CN1150090C (zh) 墨槽、喷墨墨盒、供墨装置、喷墨打印装置和供墨方法
CN1059157C (zh) 用于喷墨记录的液体容器和喷墨卡盒以及喷墨记录设备
CN1198729C (zh) 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
CN1260067C (zh) 待喷液体的容器
CN1269646C (zh) 喷墨头
CN1292907C (zh) 喷墨记录装置以及供墨系统
CN1157293C (zh) 一种液体容器的支架
CN1914039A (zh) 压力控制阀单元和液体喷射装置
CN1694813A (zh) 液体供应系统、流体连通结构、供墨系统和利用该流体连通结构的喷墨记录头
CN1280919A (zh) 供液方法、供液容器、负压生成部件容器和液体容器
CN1610616A (zh) 压强调节机构、液槽、供液器、墨盒和喷墨打印装置
CN1906037A (zh) 高速数字打印设备
CN2703648Y (zh) 墨盒
CN1750935A (zh) 阀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压力调节器、承载架、液体喷射设备
CN1805853A (zh) 促动器、液滴排放头、墨盒、喷墨记录装置、微泵、光调制装置和基板
CN1832860A (zh) 液体喷射设备
CN1158790A (zh) 液体排出方法,液喷头、液喷装置、液体容器和喷头支架
CN1549774A (zh) 液滴排放头及其制造方法
CN1287985C (zh) 供液方法及系统、储液容器、喷墨头架和记录头架
CN1700987A (zh) 记录头、承载架和成像设备
CN1764546A (zh) 墨盒
CN1723130A (zh) 液体喷射装置
CN1919611A (zh) 用于喷墨记录装置的墨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504

Termination date: 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