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46069A - 制造层压膜的方法、层压膜以及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制造层压膜的方法、层压膜以及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46069A
CN1346069A CN01137233A CN01137233A CN1346069A CN 1346069 A CN1346069 A CN 1346069A CN 01137233 A CN01137233 A CN 01137233A CN 01137233 A CN01137233 A CN 01137233A CN 1346069 A CN1346069 A CN 1346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inkage
blooming
lens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372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1053C (zh
Inventor
角田行广
佐藤孝
木原英统
渡边典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46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460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4105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105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C09K2323/05Bonding or intermediate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e.g. sealant or spac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6Lenses, e.g. microlenses or Fresnel len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14Layer or component removable to expose adhesive
    • Y10T428/1481Dissimilar adhesi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355Continuous and nonuniform or irregular surface on layer or component [e.g., roofing, etc.]

Abstract

粘接层形成在透明支架的两相对表面上。至少一个粘接层是由其固化状态被施加外部能量改变的材料制成,如光可固化树脂。粘接层上的分隔器被剥离,并用光照射粘接层。然后透镜板被压紧到粘接层上。粘接层被固化到使透镜板和粘接层之间的粘接状态不再改变的硬度程度。通过这种方法,获得了经过粘接层固定到透明支架上的透镜板的层压膜。在液晶显示元件的观看侧,该层压膜经过另一个粘接层被粘接到偏振板上。

Description

制造层压膜的方法、层压膜 以及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压膜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使用层压膜并具有改进的视角特性的显示器件(如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与CRTs相比,以平板显示器为代表的液晶显示器件具有轻重量、薄和功耗低的特点,因此发现了它在宽范围领域内的应用,如OA装置,汽车安装式电视、汽车导航系统、和用于视频照相机的监视器。
关于这种液晶显示器件的主要问题是视角相关性太大。视角相关性指的是例如下列现象。当从超过某一角度范围的角度倾斜方向观看显示器件的屏幕时,应该准确显示在黑体上的图象出现发白,或者可以看到灰度等级的变换,使显示质量下降。从这些观察方向看,观察者不能准确辨别显示图象。当观察者准确识别显示图象的角度范围很窄时,也就是说视角相关性大。
产生视角相关性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包括:液晶分子(即螺旋方向,液晶分子开始形成由研磨方向确定的螺旋线的位置)的扭曲取向(即螺旋结构)、液晶分子的折射系数各向异性(光传播方向的延迟差)、偏振板的特性(在光振荡方向的选择性是否好)、和来自面光源的光线的方向性。
一般情况下,考虑到上述视角相关性,设计透射型液晶显示器件,因而显示器被观看的位置最好地落入观察者正常观看显示器的范围内。例如,做这样的设计以便与屏幕的周围区域相比提高在垂直于屏幕平面的方向上或者在距离观察者某一向下方向的屏幕中心区域的对比度。
但是,上述结构的视角范围仍然不够。特别是,液晶显示器件在相对于屏幕的向上和向下方向上具有很大的视角相关性。为解决这个问题,传统地提出了各种方法。
例如,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报NO.7-43703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其中在微距镜阵列片和液晶显示元件之间添入材料。该材料的折射系数等于或小于构成微距镜阵列片和液晶显示元件的材料的折射系数的较小折射系数。
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报NO.10-73808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其中光散射板放置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前表面上。光散射板包括含有形成在透明部件上的光散射剂的第一散射层和具有形成在第一散射层上的凸凹部分的第二散射层。
在上述两种常规技术中,微距镜阵列片放置在构成液晶显示元件的偏振板上。在微距镜阵列片和偏振板之间设置具有不同于微距镜阵列片的折射系数的材料。
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报NO.7-120743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其中微距镜阵列片的凸顶部分与液晶显示元件的表面紧密接触。
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报NO.9-127309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其中在微距镜阵列片的凸顶部分上形成粘接层。凸出部分的高度A与粘接层的厚度B比(A/B)必须大于等于1或小于1000。
日本特许公开专利公报NO.9-194799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其中在粗糙表面和粘接层之间设置间隔物。
在上述常规技术中,微距镜阵列片的凸顶部分经过粘接层局部地与液晶显示元件接触,以便控制距镜阵列的接触部分和非接触部分的比例。通过这种方法,控制出射光的透射和散射程度,并因此提高了视角特性。在任一种情况下,微距镜阵列片都是放置在靠近观察者的液晶显示元件一侧(观看侧),因此从液晶显示元件射出的光散射到形成微距镜的一侧(透镜形成方向),因而提高了视角特性。
上述常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通常,一对偏振板设置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以便在显示图象之前控制偏振状态。
偏振板是由聚乙烯醇(PVA)和三乙酰纤维素(TAC)构成。用碘浸渍PVA,所得到的材料在一个方向上绘图以对准碘分子,因而沿着绘图方向被偏振的光被吸收(或者透射),因此入射光的偏振状态被均匀对准。
在上述绘图过程中,如图22A和22B所示,沿着作为绘图方向的吸收轴(或透射轴),偏振板221的表面上产生细波纹222。这是由于由绘图引起的偏振板221厚度的微小变化造成的。当只通过偏振板221观察显示器时,这些波纹不会影响显示。然而,如图23B所示,当在偏振板231的表面上设置光发散元件235如微距镜阵列片时,特别是,当光发散元件235利用粘接层234粘接到偏振板231上时,在偏振板表面上产生的波纹232增大。结果,显示质量大大降低。
在利用常规双面胶带作为粘接层234粘接光发散元件235的情况下和利用固化树脂作为粘接层234的情况下,显示质量也会大大降低。在这些情况下,光发散元件235和粘接层234之间的接触面积会由于由粘接工艺中产生的外来物质的撞击形成的凹痕(由外来物质产生的凸凹变形)和由外力(由接触透镜表面的观察者产生的)引起的变形而局部改变。这种接触面积的局部改变能产生圆形缺陷233a和棒形缺陷233b,如图23A所示。
在现有技术中没有提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表面粗糙也能够使光学膜均匀粘接到该表面(例如显示元件的表面)上的层压膜、制造这种层压膜的方法、使用这种层压膜的显示器件和制造这种显示器件的方法。
发明概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提供制造层压膜的方法,该层压膜包括具有两个相对表面的透明支架的光学膜。该光学膜经过粘接层形成在透明支架的两相对表面上,其中粘接层是由施加外部能量使固化状态变化的材料构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给粘接层施加外部能量;对着粘接层冲压光学膜,从而将光学膜与粘接层粘接在一起;以及将粘接层固化到使在光学膜和粘接层保持粘接在一起的同时固定粘接层和光学膜之间的粘接状态的硬度程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粘接层由紫外可固化树脂制成。
优选地,固化粘接层的步骤包括使粘接层和光学膜静置(standing)同时粘接层和光学膜保持粘接在一起的步骤。更优选地,固化粘接层的步骤包括使粘接层和光学膜静置同时粘接层和光学膜保持粘接在一起的步骤,以使粘接层的凝胶比为50wt%或更高。
可以在粘接层上设置表面保护膜,以便保护粘接层,表面保护膜的厚度t在0.035mm≤t≤0.2mm范围内,并且该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将光学膜压紧到粘接层的步骤之前剥离表面保护膜的步骤。
粗糙表面可以通过粘接层粘接到透明支架的另一相对表面上。优选地,粗糙表面是由绘图形成的膜的表面。在粗糙度Rt1定义为在被估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峰顶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时,该粗糙表面可包括粗糙度Rt1满足Rt1>2μm的区域。
优选地,在粗糙度Rt2定义为在被估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峰顶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时,透明支架的粗糙度Rt2满足Rt2≤2μm。
光学膜可以是具有形成在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多个透镜的透镜板,并且可以用具有面对粘接膜的多个透镜的表面压紧到粘接膜上。优选地,透镜板是具有彼此平行排列的多个半圆柱形透镜的透镜状板,并且利用施加在透镜延伸方向的力,用具有面对粘接层的多个透镜的表面,使该透镜状板被压紧到粘接层上。或者,光学膜可以是具有多个棱镜的棱镜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提供层压膜。该层压膜包括:具有两相对表面的透明支架;形成在透明支架的两个相对表面之一上的粘接层;和通过粘接层粘接到透明支架上的光学膜。在该膜中,粘接层由施加外部能量改变其固化状态的材料制成,其中当粗糙度Rt定义为在被估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峰顶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时,透明支架的粗糙度Rt满足Rt≤2μm。
优选地,粘接层具有50wt%或更高的凝胶比。
光学膜可以是具有形成在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多个透镜的透镜板,并且可以利用具有面对粘接层的多个透镜的表面压紧到粘接层上。光学膜可以是具有多个棱镜的棱镜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一种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该显示器件包括显示元件和设置在显示元件的观看侧上的光学膜。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造显示元件;用粘接膜将光学膜粘接到在观看侧上的显示元件的表面上;其中粘接膜包括具有形成在两个相对表面之一上的第一粘接层的透明支架,第一粘接层是由其固化状态由施加外部能量改变的材料制成,并且将光学膜粘接到显示元件观看侧的表面上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给第一粘接层施加外部能量;将光学膜压紧到第一粘接层上以使光学膜和第一粘接层固定在一起;固化第一粘接层到以下硬度的程度:即使在光学膜和第一粘接层粘接在一起的同时固定光学膜和第一粘接层之间粘接状态;在固化第一粘接层之后,利用第二粘接层,将透明支架的两个相对表面的另一个粘接到显示元件上。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显示元件是液晶显示元件,它包括一对衬底、夹在该对衬底之间的液晶材料、和光学特性改变装置,用于改变射到至少该对衬底的观看侧上的入射光的光学特性,并且通过用第二粘接层将光学特性改变装置和粘接膜的透明支架粘接在一起,使光学膜粘接到液晶显示元件上。
第一粘接层可以是由紫外可固化树脂制成。
固化第一粘接层的步骤包括使第一粘接层和光学膜静置同时第一粘接层和光学膜保持粘接在一起的步骤。
固化第一粘接层的步骤还可以包括使第一粘接层和光学膜静置同时第一粘接层和光学膜保持粘接在一起,以便使第一粘接层的凝胶比为50wt%或更高。
优选地,表面保护膜至少设置在第一粘接层上以保护第一粘接层,表面保护膜的厚度t在下面的范围内:0.035mm≤t≤0.2mm,该方法还包括在将保护膜压紧到第一粘接层上之前剥离表面保护膜的步骤。
优选地,与第二粘接层粘接在一起的显示元件的表面包括具有粗糙度Rt1满足以下关系的区域:Rt1>2μm,其中粗糙度Rt1定义为在被估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峰顶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
优选地,该透明部件的粗糙度Rt2满足Rt2≤2μm,其中粗糙度Rt2定义为在被估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峰顶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
光学特性改变装置可以是偏振板。或者,光学特性改变装置可以是相位板。
光学膜可以是具有多个透镜的透镜板,并且通过具有面对第一粘接层的多个透镜的表面压紧到第一粘接层上。
优选地,透镜板是具有彼此平行排列的多个半圆柱形透镜的透镜状板,并且利用具有面对第一粘接层的多个透镜的表面,并通过在透镜延伸方向施加的力,该透镜状板被压紧在第一粘接层上。或者,光学膜可以是具有多个棱镜的棱镜板。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提供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该显示器件包括显示元件和设置在显示元件的观察侧上的透镜板。透镜板具有彼此平行排列的多个透镜。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造显示元件;在显示元件的观察侧上形成粘接层;设置透镜板,以便使透镜板的透镜表面面对粘接层;通过在透镜延伸方向施加力,将透镜板压紧到粘接层上。
以下介绍本发明的功能。
在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层压膜的方法中,外部能量施加给由其固化状态由于施加外部能量而改变的材料制成的粘接层之后,将光学膜(如透镜板)压紧到粘接层上。该工艺步骤是在该材料处于B阶段(中间固化状态)的同时进行的。然后粘接层被固化到使光学膜和粘接层之间的粘接状态不再改变的硬度程度,由此完成层压膜。该固化步骤之后,粘接层的材料处于C阶段(完全固化状态)或接近C阶段。在这种层压膜中,光学膜的粘接状态经过粘接层由透镜支架保持。因此,当层压膜粘接到粗糙表面上时,可防止粗糙表面的形状传递给光学膜并影响光学膜的光学特性。本发明的效果对于具有形成在与粘接层接触的表面上的凸出部分的光学膜特别好,其中每个凸出部分和粘接层之间的接触区域的面积将影响光学膜的光学特性。
特别是,当将光学膜和透明支架粘接在一起的粘接层由光可固化树脂(photocurable resin)制成时,光学膜和透明支架可以很容易地粘接和固定在一起。这将减少由于凹痕和外力产生的缺陷。
通过将表面保护膜放置在粘接膜的粘接层的外表面上并设置表面保护膜的厚度t在以下范围内:0.035mm≤t≤0.2mm,可防止粘接层由于在固化之前存在外来物质和外力引起的变形。结果,便于光发散元件和透明部件之间的料接。
制造本发明的显示器件的方法还具有与层压膜的制造方法相关的上述功能。特别是,在用液晶显示元件作为显示元件时,可能在显示元件的偏振板或相位板的表面上产生波纹。当光学膜被粘接到偏振板或相位板上以便提高显示元件的特性时,偏振板或相位板的波纹被传输给光学膜。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粘接层固化到光学膜和粘接层之间的粘接状态不再改变的程度之后,层压膜被粘接到显示元件上。因此,可以防止显示元件的不均匀表面影响光学膜,这就可以防止显示质量下降。特别是,在利用根据本发明的的制造方法将作为光学膜的透镜板粘接到液晶显示元件上时,所得到液晶显示器件展现为高显示质量并具有改进的视角特性。
通过将表面保护膜放置在形成在透明支架上的粘接层外表面上并将表面保护膜的厚度t设置在以下范围内:0.035mm≤t≤0.2mm,可以防止粘接层由于在固化之前存在外来物质和外力产生的变形。结果便于光学膜和透明支架之间的粘接。特别是,亮点缺陷和条形缺陷会影响光发散元件的光学性质。直径为0.1mm或更大的缺陷被认为是平板缺陷而被观察到,这将引起显示质量的大大下降。
通过控制表面保护膜的厚度,可以明显减少亮点缺陷和条形缺陷的数量。例如,当表面保护膜的厚度为0.02mm时,缺陷数量为200块/m2,这与在厚度为0.035mm时的50块/m2一样少。例如对于20英寸的液晶显示器件,约25块缺陷可被减少到10块或更少。因此提高了显示质量。
虽然较厚的表面保护膜可以减少缺陷数量,但是由于材料价格更高而使成本增加。因此厚度优选为0.2mm或更小。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示意图。
图2A和2B是R、G和B象素排列例子的示意图。
图3A和3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透镜板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表面发光器件的示意图。
图5A、5B、5C和5D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示意图。
图6A、6B、6C和6D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示意图。
图7A和7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示意图。
图8A和8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的修改的示意图。
图9是表示在将透镜板压紧到粘接层上的工艺中滚压机移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在将透镜板压紧到粘接层上的工艺中滚压机移动方向的示意图。
图11是透镜板的透镜凸起部与粘接层之间的粘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亮度特性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视角特性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件的显示原理的示意图。
图16A和16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棱镜板的示意图。
图17A、17B、17C和17D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示意图。
图18A、18B、18C和18D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示意图。
图19A和19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示意图。
图20A和20B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工艺修改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光轴偏离的示意图。
图22A和22B是表示偏振板上的波纹的示意图。
图23A和23B是用于解释由于偏振板上的波纹引起的显示质量下降的示意图。
发明详述
本发明人第一次发现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即在如微距镜阵列片等光发散元件设置在偏振板表面上时显示质量大大下降的问题,是由于偏振板上的波纹影响微距镜阵列片的凸凹形状表面和粘接层之间的接触状态引起的。本发明是在该发现的基础上实现的。
下面参照相关附图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用在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剖面示意图。参照图1,该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器件包括:表面发光元件11、液晶显示元件10和层压膜17,其中层压膜包括粘接膜16和作为光学膜的透镜板(透镜膜)15。
液晶显示元件10主要包括:包含以矩阵形式形成在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透明衬底上的薄膜晶体管(TFTs)、透明象素电极等的有源矩阵衬底13a;对置衬底13b,包含透明电极和形成在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透明衬底上的滤色器;密封在两个衬底之间的间隔中作为显示介质的液晶材料14;和被夹在两个衬底之间的一对偏振板(偏振膜)12a和12b。
在本例中,具有90度扭曲角的扭曲向列(TN)液晶材料被用做液晶材料14。作为液晶显示元件10,可以使用象素数量和尺寸不同的各种类型的液晶显示元件。在本例中,使用的是具有对角线(304.8mm×406.4mm)20英寸屏幕尺寸、图2A所示的且具有640(每个R、G、B)水平×480垂直的象素数量的R、G和B象素的条形阵列,和水平象素间距Ph为0.212mm、垂直象素间距Pv为0.635mm的液晶显示元件。
在对置衬底13b上不需要设置滤色器。例如,滤色器可以形成在有源矩阵衬底13a的象素电极上。
在位于液晶显示元件10的观看侧上的偏振板12b外表面上,透镜板15通过包括粘接层(第一粘接层)16a、透明支架16b和另一粘接层(第二粘接层)16c的粘接膜16设置。
在本例中,作为透镜板15,使用的是具有按行排列的多个半圆柱形透镜的透镜状板。注意到,由图3中参考标记30表示的透镜板与图1中的透镜板15相同。透镜板30设置成使透镜在液晶显示元件的屏幕的水平(横向)方向平行延伸。
本例中,透镜板30按下列方式制造。首先,由JSR Co.,Ltd制造的紫外可固化树脂(Z9001,折射系数n=1.59)滴在重复凸出部分形状的模具中。然后用1.0J/cm紫外光照射该紫外可固化树脂,由此在基板33上传输和形成重复凸出部分。作为基板33,使用的是由日本合成橡胶公司制造的ARTON膜。通过这种方法,制造了间距P1为0.05mm和高度h为0.015mm的透镜板。
在透镜31的整个表面上形成遮光层32,用于防止透镜板31表面反射。更具体地说,遮光片32按下列方式形成。通过印刷给透镜31施加含有分散在其中的黑色颜料的有机材料。然后用1.5J/cm2的紫外光照射和固化有机材料。遮光层32的厚度被控制为约0.005mm,以便使透镜板30的总透光率为70%。
虽然液晶显示器件的亮度随着总透光率的增高而增加,但是只要总透光率为50%或更高,液晶显示器件的亮度的减少小得可以忽略不计。
图4表示用在本例中的表面发光元件。在图4中,图1中的表面发光元件11用参考标记40表示。
用在本例中的表面发光元件40是侧面发光型,它主要由冷阴极管41a和41b、围绕冷阴极管41a和41b的反射器42a和42b、扩散反射板47、其上形成丝网印刷44的光导体43、设置在光输出侧的扩散板45、和DBEF膜46(由3M Ltd.制造)构成。具有上述结构的表面发光元件40可以用公知方法制造,因此这里省略了关于它的说明。
下面介绍本例中使用的层压膜。
透镜板15粘接到液晶显示元件的偏振板12b观看侧上,如图1所示。在这种粘接中,如果首先在偏振板12b上形成如双面胶带的粘接层,然后将透镜板15粘接到该粘接层上,则偏振板12b的粗糙表面、特别是表面上的波纹传输给光学膜,粗糙表面的影响被反射到透镜板15的表面上,结果使光学特性改变。
特别是,本例中,如此设置透镜板,使凸凹部分面对粘接层,并且透镜顶端被掩埋在粘接层中。由于正常粘接层的折射系数与透镜板材料的折射系数相似,因此被掩埋在粘接层中的透镜顶端不能再被满意地用做透镜。另一方面,存在于透镜板和粘接层之间的空气层和透镜板之间的接触区域用于产生透镜效应所要求的折射。因此,透镜顶端和粘接层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尺寸和面内均匀性大大影响透镜特性。
鉴于上述原因,如果透镜顶端和粘接层之间接触面积在透镜板的某部分相对大,而在透镜板的另一部分相对小,则在屏幕平面内透镜板的光学特性(透镜特性)变坏。
如果光学板的凸凹表面经过上述粘接层直接粘接到背底层如偏振板的粗糙表面上,偏振板的表面粗糙物(波纹)会引起在板平面内透镜板的透镜顶端和粘接层之间的接触面积的改变。结果是,透镜板的透镜特性由于反射了背底层的波纹和粗糙物而变坏。
为防止上述问题,本例中,具有预定平坦度的透明支架16b和透镜板15经过粘接层16a被彼此压在一起。然后粘接层16a被固化到预定硬度,即固化到其硬度能使光学膜和粘接层之间的粘接状态不再改变的程度。之后,将得到的透镜板15和透明支架16粘接在一起的层压膜经过粘接层16c被粘接到偏振板上。这样,透镜板15和粘接层16a之间的粘接状态可由具有预定平坦度的透明支架16b保持不变。因此,当在下一工序将包含透镜板15的层压膜粘接到偏振板上时,可以防止透镜板15和粘接层16a之间的接触状态被偏振板表面上的粗糙物如波纹影响,这样光学膜的特性就不会变坏。
下面介绍透明支架的平坦度。
下面的表1表示本发明人所做的在光学膜被粘接到背底膜上时背底膜的表面平坦度(粗糙度)对光学膜的影响的实验结果。
          表1
  背底膜的粗糙度Rt   背底膜的影响
  Rt>2μm   ×不被接受
  2μm≥Rt≥1.5μm   △接受
  1.5μm>Rt>1μm   ○好
  1μm≥Rt   ◎优秀
平坦度(粗糙度)Rt被定义为在被估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峰顶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从表1中发现,在背底膜的粗糙度Rt为2μm或更小时,背底膜的表面形状对光学膜的光学特性的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因此,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透明支架是由粗糙度Rt为2μm或更小的材料制成的。从表1中还可看出,粗糙度Rt优选小于1.5μm,更优选等于或小于1μm。
相反,通过在一个方向绘图制成材料的膜如偏振板和相位板可以具有由于表面上产生的波纹等原因引起的粗糙度Rt超过2μm的区域。塑料衬底也可以有粗糙度Rt超过2μm的区域。而且,即使粘接光学膜的表面(偏振板和相位板的表面)的粗糙度Rt小于2μm,用于粘接光学膜形成的粘接层可以具有由于外力引起的超过2μm的凹痕或变形。正由于这些原因,本发明的层压膜的制造方法对于将光学膜粘接到包括具有粗糙度Rt超过2μm的区域的表面上的情况特别有效。
下面参照图5A-5D、6A-6D、7A和7B、8A和8B介绍根据本发明的制造层压膜和显示器件的方法。
图5A表示在与光学膜粘接之前的状态中的粘接膜50的剖面。粘接膜50包括以平面状态支撑光学膜的透明支架53,和形成在透明支架53两个表面上的粘接层52和54。透明分隔器(表面保护膜)51a和51b形成在粘接层52和54的外表面上,用来保护这些层。至少光学膜粘接到其上的粘接层52和54之一的粘接层52由其固化状态被施加外部能量改变的材料制成,如光可固化树脂。应指出图5A中的粘接层52、54和透明支架53对应图1中的粘接层16a、16c和透明支架16b。
本例中,厚度为0.075mm的PET膜用做透明支架53。考虑到容易操纵,透明支架53的厚度优选在约25μm到约200μm范围内。光可固化树脂用于粘接层52。二次固化UV(紫外)树脂优选作为用于粘接层52的光可固化树脂。二次固化UV树脂是例如在日本特许公开专利NO.9-279103(Sekisui ChmicalCo.,Ltd)中公开的,该专利的内容在此引证供参考。二次固化UV树脂的固化反应(例如阳离子催化聚合作用)由紫外光照射开始,并且反应在室温下缓慢进行。相应地,在固化反应进行时,就是说,在树脂完全固化之前,目标(例如透镜板)可被粘接到粘接层52上而没有固定。丙烯酸树脂用于粘接层54。作为透明分隔器51a和51b,使用厚度为0.05mm的PET膜。
形成透明分隔器51a和51b是用于防止由于在粘接透镜板和后面介绍的粘接偏振板的工艺中产生外来物质引起的缺陷并在这些粘接工艺之前那立即被剥离。分隔器51a和51b的厚度不限于上述数值,但是要确定以便使由于凹痕产生的缺陷数量最少。
下面的表2表示分隔器的厚度和直径为0.1mm或更大的缺陷的密度。
表2
  分隔器厚度(mm)   缺陷密度(pcs/m2)   缺陷数量(pcs.)     外观评价
    0.02     200     25     ×不能接受
    0.03     125     15     ×不能接受
    0.035     50     6     △可接受
    0.045     20     3     ○好
    0.05     10     1     ◎优秀
    0.20     2     0     ◎优秀
如表2所示,由于凹痕引起的缺陷的密度随着分隔器厚度的改变而改变,而缺陷数量随着屏幕尺寸改变。在具有对角线20英寸的屏幕尺寸的液晶显示元件的情况下,当分隔器厚度为0.020mm时,缺陷数量达到25块,伴随着这种大数量的缺陷,显示质量下降。在分隔器厚度增加到0.035mm或更高时,缺陷数量可减少到10块或更少,该值落入在外观上被认为没有影响的范围内。
具有上述结构的粘接膜50利用下述方法粘接到透镜板上。
首先,覆盖由光可固化树脂制成的粘接层52的分隔器51a被剥离(图5B),并用光5a照射粘接层52(图5C)。在剥离分隔器之后用光照射粘接层52的原因是为了提高粘接层的光敏度。或者,可以在分隔器被剥离之前进行紫外光照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紫外光被分隔器吸收(约20%),必须进行照射。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卤化物灯被用于进行紫外光5a照射粘接层,照射光量为1.6J/cm2
然后透镜板55被压紧到粘接层52上。在该步骤中,粘接层52的材料处于B阶段(中间固化状态)。在本例中,如图5D所示,采用使用滚压机5b和5c的滚压法以便将透镜板55压紧到粘接层52上。然后粘接层52被固化到其硬度可使透镜板55经过粘接层52被固定到透明支架53上的程度。该固化步骤之后,粘接层52的材料处于C阶段(完全固化状态)或接近C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粘接层52置于室温下24小时静置并与保持压紧在粘接层52上的透镜板55在一起,粘接层52被固化。通过这种方法,得到包括粘接膜和透镜板的层压膜。(图6A)。
下面介绍固化粘接层52的工艺。
粘接层52的凝胶比根据材料、固化条件等变化。取决于凝胶比,由于偏振板上的波纹传输给透镜板引起的显示质量下降的程度改变。下面的表3表示凝胶比和偏振板上的波纹之间的关系。
表3
    凝胶比(wt%)   偏振板上的波纹
    30   ×不能接受
    40   ×不能接受
    50   △可接受
    60   ○好
    70   ○好
    80   ◎优秀
    90   ◎优秀
    95   ◎优秀
从表3中可看出,在凝胶比为50wt%或更高时,可以抑制偏振板表面上的波纹的影响,因此得到可接受的显示质量。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粘接层52静置于室温下24小时,粘接层52被固化,直到得到75wt%的凝胶比为止。
用下面的方法测量凝胶比。首先,测量在光照射之后作为被放置24小时的样品的一部分粘接层的重量w1(本例中w1=0.1g),该样品在乙酸乙酯(50cc)中浸渍12小时。然后过滤具有该样品的乙酸乙酯,干燥(在110℃下30分钟),然后静置于室温下30分钟。测量得到的凝胶化样品的重量w2,计算w2/w1×100wt%以得到凝胶比。
然后剥离另一个分隔器51b(图6B),提供层压膜56,并且将层压膜56粘接到偏振板57a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C所示,粘接层54和偏振板57a被滚压机5b和5c压在一起。
最后,与层压膜56粘接的偏振板57a(见图6D)粘接到液晶显示元件上。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A所示,使用滚压机5b和5c将偏振板57a压到观看侧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衬底58a上。通过这种方法,如图7B所示,得到了具有以下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件:其中偏振板57a和57b设置在夹着作为显示介质的液晶材料59的一对衬底58a和58b的外表面上,透镜板55经过粘接膜设置在位于液晶显示元件的观看侧的偏振板57a的外表面上。
将透镜板粘接到偏振板和液晶显示元件上的工艺不限于上述工艺。也可以采用其它工艺,只要在通过将透镜板55压紧到粘接膜50上并充分固化粘接膜50中的粘接层以便使透镜板55和粘接层52之间粘接状态不再改变而使透镜板55粘接到偏振板57a上之前,透镜板能固定到粘接膜50上即可。通过如上所述那样固定透镜板55,可以减少产生偏振板57a的粗糙表面、特别是其表面上的波纹改变光学膜的光学特性的面内分布,因此在下一工艺中将透镜板55经过粘接膜55粘接到偏振板57a上时会不良影响显示质量。因此,粘接工艺可以如图8A和8B所示那样进行,例如,其中偏振板57a预先粘接到观察侧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衬底58a上,然后包含透镜板55和粘接膜等的层压膜56被压紧到层压膜57a上。
粘接层54可以形成在偏振板57a的表面上,而不是在粘接膜50的透明支架53上。在这种情况下,透镜板55和粘接膜50互相粘接到一起,并在粘接层52充分固化以便使透镜板55可以按所要求的粘接状态固定到粘接层52上之后,所得到的透镜板55和粘接膜50的叠层被粘接到偏振板57a上。利用这种工艺,还可以减少发生偏振板57a的粗糙表面特别是,其表面上的波纹不良影响透镜板55的表面。
如上所述,通过将透镜板55压紧到粘接膜50的粘接层52上,然后充分固化粘接层52,形成在透镜板55上的透镜阵列的凸凹形状可以固定到透明支架53上,这样可以防止透镜表面由于外力而变形。此外,通过充分固化粘接层52,可以由透明支架53可靠地固定透镜板55的粘接状态。通过这种固定,在偏振板57a粘接到与透镜板55相反的一侧上的透明支架53的表面上时,可防止透镜表面被偏振板57a上的波纹影响,这样可以提高显示质量。
在图5D中,滚压机5b和5c的移动方向(粘接方向)与透镜延伸方向垂直。滚压机移动方向不限于此,可以平行于透镜延伸方向。后种情况的例子如图9和10所示。图9表示透镜板55、粘接层52和透明支架53的剖视图,图10表示粘接层52的平面图,这两附图都表示在透镜板55压紧到粘接层52上的工艺中滚压机的移动方向。如图9和10所示,用滚压机5b在平行于透镜延伸方向对透镜板55施加压力。利用这种加压,从每个透镜的凸出部分中心以外施加压力(在垂直于透镜延伸的方向)。结果,如图11所示,透镜板55的透镜粘接到粘接层52上的每个粘接区域可以是关于透镜凸出部分的中心对称的区域,这样,可以对称地放大视角特性。应该指出,在图7A和8A所示的步骤中,由于透镜板55和料接层52之间的接触状态已经固定,因此无论滚压机施加的压力方向如何,透镜凸出部分的形状都不会特别改变。
上述在本例中制造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亮度特性和视角特性与没有透镜板的常规液晶显示器件相对比的结果示于图12和13中。
图12表示在相对于屏幕的垂直方向(多个透镜排列的方向,也就是,垂直于透镜延伸的方向)的液晶显示器件的亮度特性。图13表示在相对于屏幕的垂直方向液晶显示器件的视角特性(屏幕被观看的角度和对比度之间的关系)。存图12和13中,粗线表示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特性,细线表示没有透镜板的常规TN液晶显示器件的特性。通过给液晶显示器件施加电压信号以实现单色显示并使用视角测量装置在相对于屏幕的垂直方向的位置测量亮度,由此得到亮度特性和视角特性。注意到,图12中所示的亮度特性的测量是通过沿着每个液晶显示器件的屏幕的法线观察到的亮度的标准化获得的。
如图12所示,与常规液晶显示器件相比,在本例的液晶显示器件中,亮度与视角的变化比率很小,而且亮度随着视角的变化也很小。如图13所示,与常规液晶显示器件相比,在本例的液晶显示器件中,正面对比度小一些。但是,关于视角的对比率的值比常规值高,并且可防止图象倒置。因此,这种液晶显示器件可以提供宽视角特性。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用光照射形成在透明支架上的光可固化粘接层,然后将透镜板压紧到粘接层上。之后使粘接层以这种状态静置,直到粘接层固化到其硬度能使透镜板和粘接层之间的粘接状态被固定为止。随后,通过充分固化的粘接层使固定到透明支架上的透镜板经过粘接层粘接到偏振板上。这将抑制偏振板的粗糙表面,特别是表面上的波纹不良地影响光学膜的表面状态。此外,光学膜可以被固定和粘接而不会剥落。
在光学膜或偏振板将要粘接的粘接层上设置具有预定厚度的分隔器。在光学膜或偏振板粘接到粘接层上之前,该分隔器被立即剥离。这将减少由于外力产生的凹痕和变形,因此可提供具有减少的显示缺陷的液晶显示器件。
在本实施例中,透镜状板被用做透镜板。但透镜形状不限于此,而透镜形状优选在视角被要求较宽的方向基础上变化。例如,当在所有方向都要求宽视角时,可以使用具有多个半球形微距镜的板。当在右和左方向要求宽视角时,可使用具有在平行于屏幕垂直方向排列的透镜阵列的板。
透明支架的材料不限于PET,而可以使用透明树脂材料,如聚碳酸酯(PC)、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三乙酰纤维素(TAC)。
(实施例2)
下面参照图14-21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2。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使用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剖视图。参见图14,所示反射型的液晶显示器件包括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140和层压膜147。层压膜147包括透明部件145和作为光学膜的棱镜板146,透明部件145包括第一粘接层145a、透明支架145b和第二粘接层145c。
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件140主要包括:有源矩阵衬底141a,它包含薄膜晶体管(TFTs)和按矩阵排列的透明象素电极和形成在有玻璃、塑料、单晶硅等制成的衬底上的反射器142;具有45度扭曲角的TN液晶材料143;和包含透明电极和滤色器的对置衬底141b。衬底141a和141b用密封剂与密封在其间的液晶材料143粘接在一起。λ/4板144b和偏振板144a设置在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140的对置衬底141a的外表面上,也就是在观看侧。
参见图15,下面将介绍本实施例中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的显示原理。
入射照明光155穿过偏振板154a和λ/4板154b并被反射器152反射。在光穿过偏振板154a和λ/4板154b的过程中,照明光155的偏振状态在液晶层153中被调制,由此控制从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射出的光的量,这样就可显示图象。
更具体地说,偏振板154a设置成使其透射轴或吸收轴位于相对于λ/4板154b的相位延迟轴(慢轴)或相位超前轴(快轴)为45°角。已经穿过偏振板154a的照明光155以外的线性偏振光在入射到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上之前被λ/4板154b改变成圆形偏振光。在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层153没有调制入射的圆形偏振光的情况下,在它被反射器152反射时,圆形偏振光的旋转方向颠倒。反射的圆形偏振光通过λ/4板154b返回到偏振板154a,在那里圆形偏振光被改变为垂直于偏振板154a的传输轴的线性偏振光并被吸收。结果显示黑色。
在液晶显示元件的液晶层153调制入射圆形偏振光以使圆形偏振光被不变地反射的情况下,反射的圆形偏振光通过λ/4板154b返回到偏振板154a,在那里圆形偏振光被改变为与偏振板154a的传输轴相匹配的线性偏振光并被输出。结果显示色彩。
考虑到液晶材料的种类和取向、视角特性等,确定偏振板154a的传输轴和λ/4板154b的相位延迟轴的方向。作为相位板,可以使用λ/2板和λ/4板的层状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彩色显示器,在如上所述的用于各个象素的对置衬底141b上设置三基色红(R)、绿(G)和兰(B)的滤色器。给穿过每个滤色器的光施加颜色。R、G和B象素可以按各种阵列图形排列,例如如图2A中所示的条形阵列和图2B所示的三角形(delta)阵列,其中图象元素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重复排列。
象素的数量和每个象素的尺寸随着平板尺寸而变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是按条形阵列的3.9英寸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其象素数量为320(每个R、G和B)水平×240垂直,并且水平象素间距Ph为0.0826mm,垂直间距Pv为0.248mm。
滤色器不需要设置在对置衬底上。例如,可以形成在有源矩阵衬底的象素电极上。
下面参照图16介绍棱镜板146,该棱镜板146经过透明部件145粘接到偏振板144a的观察侧外表面上。注意由图16中参考标记166指示的棱镜板与图14中所示的棱镜板相同。
棱镜板166包括彼此平行排列的多个棱镜166a。在本例中,多个棱镜排列成在与液晶显示元件的屏幕横向平行的方向延伸,以便在相对于屏幕在向上和向下方向上拓宽视角。
棱镜板166是使用重复棱镜形状的模具形成的,例如通过注入模将重复棱镜形状传输给丙烯酸材料。在本例中,形成的是间距P2为0.10mm、高度h2为0.027mm、角度θ1为15°±2°、θ2角度为90°±2°的棱镜166a。
可以在与形成棱镜表面相对的棱镜板166的表面上形成防反射膜(未示出)。这可提高棱镜板166的透射率。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厚度各约为0.1μm且交替层叠的MgF2薄膜和SiO2薄膜的防反射膜可以通过蒸发直接形成。通过这些薄膜之间的干扰可以减少反射能量。利用该防反射膜,约4%的表面反射被成功地减少到1%或更小,由此提高了棱镜板166的透射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使用的透明部件,然后简要介绍制造本实施例中的液晶显示器件的制造方法。
包括透明支架145b和形成在透明支架145b的两个表面上的粘接层145a和145c的图14中的透明部件145是使用图17A中所示的粘接膜170制造的。注意图14中的透明支架145b和粘接层145a和145c分别对应图17A中的透明支架173和粘接层172和174。如图17A所示,粘接层172和174形成在透明支架173的相对表面上,并且被形成在其上的分隔器171a和171b保护。
光学膜被粘接到其上的两个粘接层中的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是棱镜板)是由其固化状态由施加外部能量改变的材料制成,例如光可固化树脂。在本例中,粘接层172是由光可固化树脂形成的,粘接层174是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厚度为0.075mm的PET膜被用做透明支架173。作为分隔器171a和171b,使用厚度为0.05mm的PET膜。分隔器的厚度不限于此,可以如此确定以便使由于例如在实施例1中使用的分隔器的厚度中的凹痕产生的缺陷最小。
首先,如同在实施例1中一样,作为光学板的棱镜板被粘接到粘接膜170上。具体地说,如图17B所示,覆盖粘接膜170的粘接层172的分隔器171a被剥离,如图17C所示,用光17a照射粘接层172。接着,如图17D所示,棱镜板176被压紧到粘接层172上。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卤化物灯被用于用1.6J/cm2紫外光照射棱镜板176,然后用滚压机17b和17c将棱镜板176压到粘接层172上。
通过保持压紧在粘接层172上的棱镜板176,粘接层172被固化到棱镜板176和粘接层172之间的粘接状态在后面的工序中(图18A)保持不变的程度。具体地说,如实施例1中所述,粘接层172被要求固化,直到获得50wt%或更高的凝胶比为止。在本实施例中,如实施例1中所述,粘接层172被静置于室温下24小时,以便获得约75wt%的凝胶比。
通过上述那样固化粘接层172,透明支架173可以基本上以平面状态支撑棱镜板176。结果,当在后面的工艺中棱镜板176经过透明支架173粘接到具有某些粗糙形状的粗糙表面如偏振板的表面上时,可以减少粗糙表面的不平坦形状传递给棱镜板176。
粘接层172固化之后,分隔器171b被剥离(图18B),偏振板175用滚压机17b和17c压紧到粘接层174上(图18C),以便得到包括经过粘接膜粘接在一起的棱镜板176和偏振板175的层压结构(图18D)。得到的层压结构在观看侧粘接到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的衬底上(图19A),以便获得本实施例中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件(图19B)。
将棱镜板176粘接到偏振板175和反射型液晶显示元件上的工艺不限于上述工艺。也可以采用其它方法,只要在通过将来基本压紧到粘接膜上并固化存在于棱镜板和粘接膜之间的粘接层而将棱镜板粘接到偏振板上之前棱镜板可以固定到粘接膜上即可,其中所述固化为充分固化以使棱镜板和粘接层之间的粘接状态在后面工艺中不允许改变。通过上述那样固定棱镜板,可以减少产生偏振板的粗糙表面,特别是其表面上的波纹传输到棱镜板上并由此不良地影响显示质量。因此,粘接工艺可以如图20A和20B所示那样进行,例如,其中偏振板175预先粘接到在观察侧的液晶显示元件的衬底上,然后棱镜板176和粘接膜的层压膜被压紧到偏振板175上。
粘接层174可以形成在偏振板175的表面上,而不是在透明支架173的表面上。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棱镜板176和粘接膜170被粘接到一起,充分固化粘接层172以使棱镜板176可以按所要求粘接状态固定到粘接膜170上之后,得到的棱镜176和粘接膜170的层压结构被粘接到偏振板175上。而且通过该工艺,可以减少产生偏振板的粗糙表面,特别是其表面上的波纹传输到棱镜板上并由此不良地影响显示质量。
如上所述,通过将棱镜板176压紧到粘接膜170的粘接层172上,然后充分固化粘接层172,形成在棱镜板176上的棱镜阵列的凸凹形状可以被固定到透明支架173上。因此可防止棱镜表面由于外力而变形。另外,通过充分固化粘接层172,可以用透明支架173可靠地固定棱镜板176的粘接状态。通过这种固定,当在与棱镜板176相对的一侧上的偏振板175粘接到粘接膜的透明支架173的表面上时,防止棱镜表面被偏振板175上的波纹影响,由此提高显示质量。
在按照上述方法制造的本实施例中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件中,如图21所示,从与显示器屏幕法线成约30°角入射到显示屏幕上的照明光从反射器反射并将在垂直屏幕的方向输出。这就允许来自反射器的规则反射图象作为显示图象将被观察到。从而实现明亮显示。此外,来自棱镜板表面的规则反射光在不同于显示图象反射的方向被反射。因此,规则反射光不能不良地影响显示。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件中,包括具有多个凸凹部分的棱镜板和粘接膜的层压膜粘接到设置在液晶显示元件的观察侧上的偏振板上。特别是,偏振板被压紧并固定到光可固化粘接层上,光学膜通过透明支架粘接到偏振板上。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吸收和减少在偏振板表面上产生的波纹。另外,棱镜板可以被固定和粘接而不会剥离。结果得到的液晶显示器件不会有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
具有预定厚度的分隔器设置在粘接膜的外表面上以防止在棱镜板粘接到粘接层过程中由于外力而产生凹痕和变形。通过这种方式,提供了具有减少了显示缺陷的液晶显示器件。
棱镜板被压紧并固定到固化的粘接层上,然后粘接膜被压紧到偏振膜上。通过这种方式,光学膜和偏振膜可以彼此粘接和固定。这样,就可以提供能防止偏振板表面上的波纹的影响的制造方法。
注意到本实施例中使用的棱镜板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形状,可以根据棱镜板的折射率和所要求的照明环境(照明光的方向)适当选择棱镜板的形状。
这样,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发明制造层压膜的方法中,在给由其固化状态被施加外部能量改变的材料制成的粘接层施加外部能量之后,光学膜被压紧到粘接层上。然后粘接层被固化到其硬度能使光学膜和粘接层之间的粘接状态固定的程度。利用上述方法,可以获得包括通过粘接层被透明支架基本上以平面状态支撑的光学膜的层压膜。当该层压膜被粘接到在其表面上产生波纹的偏振板等上时,可以防止由于波纹等造成的光学膜的表面状态的面内变化,因此对于光学膜来说获得了均匀的光学特性。因此,通过将层压膜与显示元件结合在一起,可以克服由于透镜特性的失真造成的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
特别是,通过使用光可固化树脂作为其固化状态被施加外部能量改变的材料,可以很容易地将光学膜和透明支架粘接和固定到一起。因此可以减少由于凹痕和外力产生的缺陷。
通过使用具有多个微距镜阵列的棱镜板作为光学膜,提供了高质量的层压膜,减少了对粘接层的接触状态很灵敏的透镜板的透镜特性的失真,并抑制了由于偏振板上的波纹和由于外力产生的凹痕和变形造成的显示质量下降。
通过在粘接膜的粘接层外表面上设置厚度t在0.035mm≤t≤0.2mm范围内的表面保护膜,可以防止由于存在外来物质和外力产生的预固化粘接层的变形,由此减少可能使显示质量下降的缺陷数量。结果,形成光学膜和透明部件之间的粘接。
在根据本发明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中,包括上述光学膜的层压膜设置在显示元件的观看侧。通过这种结构,可以防止表面粗糙度,特别是层压膜粘接其上的显示元件表面上的波纹被传输到光学膜上,从而引起光学特性变化。结果,可以提供光学特性,特别包括视角特性被提高了而不会使显示质量下降的显示器件。
上面已经在优选实施例中介绍了本发明,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公开的本发明可以按很多方式修改,因此很多实施例没有具体展示和介绍。相应地,所附权利要求书应当覆盖落入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内的所有发明的修改。

Claims (30)

1、一种制造层压膜的方法,该层压膜包括具有两相对表面的透明支架的光学膜,该光学膜经过第一粘接层形成在透明支架的两相对表面之一上,第一粘接层由其固化状态被施加外部能量改变的材料制成,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给第一粘接层施加外部能量;
将光学膜压紧到粘接层上以将光学膜和粘接层粘贴到一起;和
将粘接层固化到使粘接层和光学膜之间的粘接状态被固定的同时光学膜和粘接层保持粘接在一起的硬度程度。
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粘接层由紫外可固化树脂制成。
3、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固化粘接层的步骤包括将粘接层和光学膜静置同时粘接层和光学膜保持粘贴在一起的步骤。
4、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固化粘接层的步骤包括将粘接层和光学膜静置同时粘接层和光学膜保持粘贴在一起的步骤,以便使粘接层的凝胶比为50wt%或更高。
5、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在粘接层上设置表面保护膜,以便保护粘接层,表面保护膜的厚度t在0.035mm≤t≤0.2mm范围内,和
该方法还包括在将光学膜压紧到粘接层上的步骤之前将表面保护膜剥离的步骤。
6、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粗糙表面经过第二粘接层被粘接到透明支架的相对表面的另一个上。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粗糙表面是通过绘图形成的膜的表面。
8、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相糙表面包括粗糙度Rt1满足下面关系的区域:
Rt1>2μm
其中粗糙度Rt1定义为在被评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顶峰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
9、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透明支架的粗糙度Rt2满足下面关系:
Rt2≤2μm
其中粗糙度Rt2定义为在被评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顶峰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
10、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光学膜是具有形成在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多个透镜,并通过具有面对第一粘接层的多个透镜的表面压紧到粘接层上的透镜板。
11、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透镜板是具有彼此平行延伸的多个半圆柱形透镜的透镜状板,和
利用在透镜延伸方向施加的力并用具有面对第一粘接层的多个透镜的表面,将透镜状板压紧到第一粘接层上。
12、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光学膜是具有多个棱镜的棱镜板。
13、一种层压膜,包括:
具有两相对表面的透明支架;
形成在透明支架的两相对表面之一上的粘接层;和
经过粘接层粘接到透明支架上的光学膜,
其中粘接层是由其固化状态被施加外部能量改变的材料制成,和
透明支架的粗糙度Rt满足下面关系:Rt≤2μm
其中粗糙度Rt定义为在被评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顶峰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
14、权利要求13的层压膜,其中粘接层具有50wt%或更高的凝胶比。
15、权利要求13的层压膜,其中光学膜是具有形成在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多个透镜的透镜板,并通过具有面对第一粘接层的多个透镜的表面压紧到粘接层上。
16、权利要求13的层压膜,其中光学膜是具有多个棱镜的棱镜板。
17、一种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该显示器件包括显示元件和设置在显示元件的观看侧的光学膜,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制造显示元件;和
将光学膜经过粘接膜在观看侧粘接到显示元件上;
其中粘接膜包括具有形成在两相对表面之一上的第一粘接层的透明支架,第一粘接层是由其固化状态被施加外部能量改变的材料制成,和
将光学膜粘接到显示元件的观看侧表面上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给第一粘接层施加外部能量;
将光学膜压紧到第一粘接层上,从而将光学膜和第一粘接层粘贴到一起;
将第一粘接层固化到使粘接层和光学膜之间的粘接状态被固定同时光学膜和粘接层保持粘贴在一起的硬度程度;和
在固化第一粘接层之后,将透明支架的两相对表面的另一个和显示元件经过第二粘接层粘接在一起。
18、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显示元件是液晶显示元件,它包括一对衬底、夹在一对衬底之间的液晶材料和至少设置在该对衬底的观看测上用于改变入射光的光学特性的光学特性改变装置,和
通过将光学特性改变装置和粘接膜的透明支架经过第二粘接层粘接在一起,光学膜被粘接到液晶显示元件上。
19、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第一粘接层是由紫外可固化树脂制成。
20、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固化第一粘接层的步骤包括使第一粘接层和光学膜静置同时第一粘接层和光学膜保持粘贴在一起的步骤。
21、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固化第一粘接层的步骤包括使第一粘接层和光学膜静置同时第一粘接层和光学膜保持粘贴在一起以便使第一粘接层的凝胶比为50wt%或更高的步骤。
22、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至少在第一粘接层上设置表面保护膜,以便保护第一粘接层,表面保护膜的厚度t在0.035mm≤t≤0.2mm范围内,和
该方法还包括在将光学膜压紧到粘接层上的步骤之前将表面保护膜剥离的步骤。
23、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粘接到第二粘接层的显示元件表面包括粗糙度Rt1满足下列关系的区域:
Rt1≤2μm
其中粗糙度Rt1定义为在被评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顶峰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
24、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透明支架的粗糙度Rt2满足下面关系:
Rt2≤2μm
其中粗糙度Rt2定义为在被评价的长度范围内最高顶峰和最低凹陷之间的距离。
25、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光学特性改变装置是偏振板。
26、权利要求18的方法,其中光学特性改变装置是相位板。
27、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光学膜是具有多个透镜的透镜板,并被通过具有面对第一粘接层的多个透镜的表面压紧到粘接层上。
28、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透镜板是具有彼此平行延伸的多个半圆柱形透镜的透镜状板,和
利用在透镜延伸方向施加的力并用具有面对第一粘接层的多个透镜的表面透镜状板被压紧到第一粘接层上。
29、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光学膜是具有多个棱镜的棱镜板。
30、一种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该显示器件包括显示元件和设置在显示元件的观看侧的透镜板,该透镜板具有彼此平行延伸的多个透镜,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制造显示元件;
在显示元件的观看侧形成粘接层;
放置透镜板以使透镜的表面面对粘接层;和
通过在透镜延伸方向施加力,将透镜板压紧到粘接层上。
CNB011372338A 2000-09-25 2001-09-25 制造层压膜的方法、层压膜以及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105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290494A JP3710368B2 (ja) 2000-09-25 2000-09-25 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90494/00 2000-09-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46069A true CN1346069A (zh) 2002-04-24
CN1241053C CN1241053C (zh) 2006-02-08

Family

ID=18773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13723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41053C (zh) 2000-09-25 2001-09-25 制造层压膜的方法、层压膜以及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2) US6784962B2 (zh)
JP (1) JP3710368B2 (zh)
KR (1) KR100428594B1 (zh)
CN (1) CN1241053C (zh)
TW (1) TW536652B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7956C (zh) * 2003-11-14 2008-09-10 宫田清藏 偏振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元件的反射光学元件
CN100445828C (zh) * 2003-05-16 2008-12-24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堆叠表面结构化的光学薄膜的方法
CN101389985B (zh) * 2006-02-23 2010-12-15 依视路国际有限公司 包含偏振膜的偏振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96899B (zh) * 2009-08-14 2012-06-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87186A (zh) * 2009-12-30 2012-09-19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节能指示牌的光导向复合膜
CN101996898B (zh) * 2009-08-14 2012-10-3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55814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显示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2892581A (zh) * 2011-03-11 2013-01-23 洪淳荣 一种由光学膜层压形成的复合膜的制造方法
CN103270448A (zh) * 2010-12-21 2013-08-28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光学粘合剂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4854499A (zh) * 2012-08-30 2015-08-19 奥崔迪合作公司 用于自动立体显示器的防带化层
CN107132605A (zh) * 2016-02-29 2017-09-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CN110023084A (zh) * 2016-12-05 2019-07-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以及具有该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板、图像显示装置、带图像显示功能的反射镜、电阻膜式触摸面板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10368B2 (ja) * 2000-09-25 2005-10-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3733418B2 (ja) 2001-04-16 2006-0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粘接着シート、積層シー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7010212B2 (en) * 2002-05-28 2006-03-0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Multifunctional optical assembly
JP4032918B2 (ja) * 2002-10-24 2008-01-16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241130A (ja) * 2003-02-03 2004-08-26 Seiko Epson Corp 発光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0517017C (zh) * 2004-02-27 2009-07-22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JP2005275142A (ja) * 2004-03-25 2005-10-06 Sharp Corp 表示パネ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455139B2 (ja) * 2004-04-21 2010-04-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マザーガラス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用途
JP4688431B2 (ja) * 2004-04-21 2011-05-2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用マザーガラス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用途
US7265092B2 (en) * 2004-09-30 2007-09-04 Kai Pharmaceuticals, Inc. Pharmaceutical formulation
US7339635B2 (en) * 2005-01-14 2008-03-0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tacked optical films with adhesive layer
US20060215054A1 (en) * 2005-03-23 2006-09-28 Eastman Kodak Company Wide angle camera with prism array
JP4270164B2 (ja) * 2005-05-09 2009-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レンズ基板の製造方法、マイクロレンズ基板、液晶パネル用対向基板、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WO2007026776A1 (ja) * 2005-08-30 2007-03-08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光偏向シー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US7515231B2 (en) * 2005-09-30 2009-04-07 Teledyne Scientific & Imaging, Llc Low temperature nematic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material and LCD compensator incorporating the liquid crystal alignment material
US7671945B2 (en) * 2005-09-30 2010-03-02 Teledyne Scientific & Imaging, Llc UV curable alignment material for fabrication of monolithic compensator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JP2007256898A (ja) * 2006-02-24 2007-10-04 Seiko Epson Corp 光学素子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US7622015B2 (en) * 2006-03-10 2009-11-24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tacked optical film package format
US20080049330A1 (en) * 2006-08-25 2008-02-2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Light directing laminate
US8474874B2 (en) * 2006-10-02 2013-07-02 Travel Tags, Inc. Layered image display sheet
WO2008042349A2 (en) * 2006-10-02 2008-04-10 Travel Tags, Inc. Layered image display applications and methods
JP2008102271A (ja) * 2006-10-18 2008-05-01 Nitto Denko Corp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US20080100918A1 (en) * 2006-10-30 2008-05-01 Saville Jr Thomas K Large format lenticular composite
JP4957195B2 (ja) * 2006-11-09 2012-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4320672B2 (ja) * 2006-12-06 2009-08-26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学シート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080213528A1 (en) * 2006-12-19 2008-09-04 Hoffman Anthony L Customized printing with depth effect
JP2010516707A (ja) 2007-01-19 2010-05-20 カイ ファーマシューティカルズ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ィッド ペプチド組成物の安定性および送達効率を上昇させるための修飾方法
US20080193731A1 (en) * 2007-02-12 2008-08-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Optical device with self-supporting film assembly
US20080192352A1 (en) * 2007-02-12 2008-08-14 Eastman Kodak Company Optical diffuser film and light assembly
KR100916304B1 (ko) * 2007-11-26 2009-09-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학 시트
US7830592B1 (en) * 2007-11-30 2010-11-09 Sipix Imaging, Inc. Display devices having micro-reflectors
US8237892B1 (en) * 2007-11-30 2012-08-07 Sipix Imaging, Inc. Display device with a brightness enhancement structure
US8437069B2 (en) * 2008-03-11 2013-05-07 Sipix Imaging, Inc. Luminance enhancement structure for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s
CN101971073A (zh) * 2008-03-11 2011-02-09 矽峰成像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反射型显示器的辉度增强结构
JP5297668B2 (ja) * 2008-03-19 2013-09-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TWI389092B (zh) * 2008-03-26 2013-03-11 Au Optronics Corp 一種驅動模組及減緩顯示器之驅動模組老化之方法
JP5142854B2 (ja) * 2008-06-25 2013-02-13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044206A (ja) * 2008-08-12 2010-02-25 Toshiba Mobile Display Co Ltd 表示装置
US8964297B2 (en) 2008-09-18 2015-02-24 Travel Tags, Inc. Thin film high definition 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WO2010033836A2 (en) 2008-09-18 2010-03-25 Taylor Corporation Thin film high definition 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s of making same
US8441414B2 (en) * 2008-12-05 2013-05-14 Sipix Imaging, Inc. Luminance enhancement structure with Moiré reducing design
US20100177396A1 (en) * 2009-01-13 2010-07-15 Craig Lin Asymmetrical luminance enhancement structure for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s
US9025234B2 (en) * 2009-01-22 2015-05-05 E Ink California, Llc Luminance enhancement structure with varying pitches
US8120836B2 (en) * 2009-03-09 2012-02-21 Sipix Imaging, Inc. Luminance enhancement structure for reflective display devices
US8714780B2 (en) * 2009-04-22 2014-05-06 Sipix Imaging, Inc. Display devices with grooved luminance enhancement film
US8797633B1 (en) 2009-07-23 2014-08-05 Sipix Imaging, Inc. Display device assembly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US20110033699A1 (en) * 2009-07-23 2011-02-10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tape
US8456589B1 (en) 2009-07-27 2013-06-04 Sipix Imaging, Inc. Display device assembly
US8698985B2 (en) * 2009-11-30 2014-04-15 Samsung Corning Precision Materials Co., Ltd. Optical film for reducing color shift and LCD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5876986B2 (ja) * 2010-03-16 2016-03-0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接着剤層付光学シートおよび粘接着剤層付光学シートを作成する方法
EP2549303A4 (en) 2010-03-16 2016-10-12 Nitto Denko Corp OPTICAL FILM WITH HAFT COAT,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OPTICAL FILM WITH HAFTSCHICHT, LIGHT SOURCE WITH THE OPTICAL FILM WITH HAFTSCHICHT AND IMAGE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OPTICAL FILM WITH HAFTSCHICHT
JP5222918B2 (ja) * 2010-09-29 2013-06-2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セントラル 液晶表示装置
JP5622555B2 (ja) * 2010-12-16 2014-11-12 シチズ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ミヨタ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5377555B2 (ja) * 2011-03-29 2013-12-2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液晶表示装置
JP5744646B2 (ja) * 2011-06-29 2015-07-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映像表示装置
JP5411905B2 (ja) * 2011-09-30 2014-02-12 オリジン電気株式会社 接合部材の製造装置及び接合部材の製造方法
KR101479813B1 (ko) * 2012-04-10 2015-01-06 (주)엘지하우시스 반경화 감압 점착필름
KR101932562B1 (ko) * 2012-09-18 2018-12-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필름 부착장치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필름 부착방법
CN103869519B (zh) * 2012-12-13 2016-06-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制造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方法
JP6222551B2 (ja) * 2013-08-28 2017-11-01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CN116184711A (zh) * 2014-06-13 2023-05-30 索尼公司 配光调节片和显示装置
KR102221340B1 (ko) * 2014-11-04 2021-03-02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판 매엽체의 제조 방법
KR102256908B1 (ko) * 2014-11-05 2021-05-28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판 매엽체의 제조 방법
KR101771316B1 (ko) * 2015-09-30 2017-08-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광학 필름 일체형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8431644B (zh) 2015-12-28 2021-11-26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微结构化层的制品
WO2017116991A1 (en) 2015-12-28 2017-07-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Article with microstructured layer
CA3149458A1 (en) 2019-09-04 2021-03-11 11814192 Canada Inc. Wastewater treatment sampling device
KR20220083638A (ko) * 2019-10-17 2022-06-20 보에 테크놀로지 그룹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30990A (en) * 1872-09-03 Improvement in pruning-shears
US4139278A (en) * 1975-07-31 1979-02-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4414275A (en) * 1981-07-13 1983-11-08 Loctite (Ireland) Limited UV Curable adhesive tape
JP2649990B2 (ja) * 1990-12-28 1997-09-03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A2086467A1 (en) * 1992-01-07 1993-07-08 Kenji Kato Optical tape
DE4211712A1 (de) * 1992-04-08 1993-10-14 Basf Magnetics Gmbh Flächige Polyethylenterephthalat-Materialien mit geringer Oberflächenrauhigkeit sowie ein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und ihre Verwendung
JP3006306B2 (ja) * 1992-09-16 2000-02-07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ビジネス・マシーンズ・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光学的フイルム及び上記光学的フイルム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H0743703A (ja) 1993-07-29 1995-02-14 Toray Ind Inc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の装着方法
US5555476A (en) 1993-08-30 1996-09-10 Toray Industries, Inc. Microlens array sheet for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ethod for attach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quipped with the same
JPH07120743A (ja) 1993-08-30 1995-05-12 Toray Ind Inc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の装着方法
US6440880B2 (en) * 1993-10-29 2002-08-27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having microstructured surfaces
JPH07225303A (ja) * 1993-12-16 1995-08-22 Sharp Corp マイクロレンズ基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素子ならびに液晶プロジェクタ装置
JPH08114770A (ja) * 1994-08-26 1996-05-07 Omron Corp 光学的ローパスフィルタ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ドットマトリクス表示装置
US5721289A (en) * 1994-11-04 1998-02-24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table, low cure-temperature semi-structural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
TW311927B (zh) * 1995-07-11 1997-08-01 Minnesota Mining & Mfg
US5714218A (en) * 1995-08-21 1998-02-0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Ionizing radiation-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article, optical article,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US6067137A (en) * 1995-08-25 2000-05-23 Kuraray Co., Lt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with hydrophobic diffraction grating for an enlarged viewing angle
JPH09127309A (ja) 1995-08-28 1997-05-16 Toray Ind Inc マイクロレンズアレイ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ディスプレイ
JP3022775B2 (ja) 1995-10-27 2000-03-21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硬化型粘接着シート、部材の接合方法、及び光重合性組成物
JP3676474B2 (ja) * 1996-01-09 2005-07-2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09194799A (ja) 1996-01-16 1997-07-29 Toray Ind Inc 粗面物品の接着方法
JP3647598B2 (ja) 1996-05-13 2005-05-11 株式会社クラレ 光拡散シート、これを用いた投写型スクリーン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002464A (en) 1996-05-13 1999-12-14 Kuraray Co., Ltd. Light diffusing sheet having a layer incorporated with light diffusing material and a layer with a corrugated surface
US6137555A (en) * 1997-03-26 2000-10-24 Matsushit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Liquid crystal panel with uniform adhesive lay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JPH11166159A (ja) 1997-12-02 1999-06-22 Sekisui Chem Co Ltd 光学基板の接着方法
JPH11283279A (ja) * 1998-01-30 1999-10-15 Minnesota Mining & Mfg Co <3M> 貼り合わせ型光ディスク並び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JP3470607B2 (ja) 1998-07-30 2003-11-2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レンズシートへの高密着性遮光パターンの形成方法
US6078371A (en) * 1998-10-05 2000-06-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crystal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TW459154B (en) 1998-11-10 2001-10-11 Toshiba Corp Flat display device
JP2000206894A (ja) 1998-11-10 2000-07-28 Toshiba Corp 平面表示装置
JP2000246855A (ja) 1999-03-02 2000-09-12 Toyobo Co Ltd 光学用易接着フィルム
US6602599B1 (en) * 1999-06-10 2003-08-05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Low-staining adhesive sheet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resist material
JP4336427B2 (ja) * 1999-10-01 2009-09-30 帝人株式会社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積層体
US6592802B1 (en) * 1999-10-08 2003-07-15 Sumitomo Bakelite Company Limite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polymer sheet and optical polymer sheet
JP3710368B2 (ja) * 2000-09-25 2005-10-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3681978B2 (ja) * 2000-12-19 2005-08-10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光反射板および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3733418B2 (ja) * 2001-04-16 2006-0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粘接着シート、積層シー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45828C (zh) * 2003-05-16 2008-12-24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堆叠表面结构化的光学薄膜的方法
CN100417956C (zh) * 2003-11-14 2008-09-10 宫田清藏 偏振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元件的反射光学元件
CN101389985B (zh) * 2006-02-23 2010-12-15 依视路国际有限公司 包含偏振膜的偏振光学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96899B (zh) * 2009-08-14 2012-06-20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1996898B (zh) * 2009-08-14 2012-10-3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Cmos图像传感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87186A (zh) * 2009-12-30 2012-09-19 3M创新有限公司 用于节能指示牌的光导向复合膜
CN103270448A (zh) * 2010-12-21 2013-08-28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光学粘合剂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3270448B (zh) * 2010-12-21 2016-10-19 3M创新有限公司 具有光学粘合剂的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92581B (zh) * 2011-03-11 2014-12-10 洪淳荣 一种由光学膜层压形成的复合膜的制造方法
CN102892581A (zh) * 2011-03-11 2013-01-23 洪淳荣 一种由光学膜层压形成的复合膜的制造方法
CN102855814A (zh) * 2011-06-30 2013-01-02 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显示器模块及其制造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4854499A (zh) * 2012-08-30 2015-08-19 奥崔迪合作公司 用于自动立体显示器的防带化层
CN107132605A (zh) * 2016-02-29 2017-09-0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以及层叠光学膜的制造装置
CN110023084A (zh) * 2016-12-05 2019-07-1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以及具有该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板、图像显示装置、带图像显示功能的反射镜、电阻膜式触摸面板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CN110023084B (zh) * 2016-12-05 2021-03-0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以及具有该光学膜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前面板、图像显示装置、带图像显示功能的反射镜、电阻膜式触摸面板及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20024547A (ko) 2002-03-30
CN1241053C (zh) 2006-02-08
TW536652B (en) 2003-06-11
US20020057413A1 (en) 2002-05-16
JP3710368B2 (ja) 2005-10-26
KR100428594B1 (ko) 2004-04-28
US7244476B2 (en) 2007-07-17
US6784962B2 (en) 2004-08-31
JP2002096395A (ja) 2002-04-02
US20050003108A1 (en) 2005-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41053C (zh) 制造层压膜的方法、层压膜以及制造显示器件的方法
CN1043082C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7903196B2 (en) Display device
CN1249498C (zh) 反射显示装置和棱镜排列薄片
CN1299153C (zh) 利用透射光显示图像的液晶显示器
JP5094250B2 (ja) 表示装置
US813917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277145C (zh) 显示器的背光单元以及采用其的液晶显示器
CN1277133C (zh) 半透光半反射性膜片及半透光半反射性偏光膜片
CN101040211A (zh) 复合漫射板及使用复合漫射板的直接照明式液晶显示器
CN1174276C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20100085507A1 (en)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CN1384392A (zh) 反射式液晶显示器
CN101034224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779528A (zh) 液晶显示器件
CN1892267A (zh) 偏振膜、包括偏振膜的液晶显示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576991A (zh) 扩散反射膜及其制造方法与包括该膜的光学组件和装置
KR101208021B1 (ko)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컬러시프트 저감 광학필름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624498A (zh) 滤色片基板、液晶显示板、液晶显示设备及其制法
CN1721948A (zh) 光学薄膜,和具有该光学薄膜的背光组件和液晶显示器件
KR20070021376A (ko) 표시장치와 이에 적용되는 광학 플레이트의 제조 방법
CN1162757A (zh) 具有侧边型背照明系统的液晶显示器
KR101481181B1 (ko) 집광형 광학 시트
EP1619544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KR100932606B1 (ko) 광학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백라이트유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208

Termination date: 20150925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