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16689C - 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16689C
CN1316689C CNB028265246A CN02826524A CN1316689C CN 1316689 C CN1316689 C CN 1316689C CN B028265246 A CNB028265246 A CN B028265246A CN 02826524 A CN02826524 A CN 02826524A CN 1316689 C CN1316689 C CN 131668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housing
noise filter
plug
cont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282652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0994A (zh
Inventor
饭田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10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0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31668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1668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19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e.g. with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19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e.g. with filters
    • H01R13/7197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e.g. with filters with filters integral with or fitted onto contacts, e.g. tubular filt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01R13/501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comprising an integral hinge or a frangible 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用插头,具有壳体(34)与罩(36)。壳体(34)在接触件(30)卡止后且被罩(36)盖住之前,具有能够将噪声滤波器(35)插入到电线(32)上的插入空间(71)。罩(36)具有与噪声滤波器(35)的脱落方向相对的壁面(75)。通过以下工序的顺序来组装电连接器用插头:将接触件(30)卡止在壳体(34)的插头部分(31a)上的工序;在接触件(30)上接线,相对于处于壳体(34)内的电线(32)而插入噪声滤波器(35)的工序;将罩(36)盖在壳体(34)上,在噪声滤波器(35)的脱落方向上形成壁面(72)的工序。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连接部分收容在壳体及罩内的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所述连接部分处于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到接线于接触件的电线中的状态。特别是,本发明涉及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进行接触件与噪声滤波器在壳体内的定位的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这种电连接器适合用作气囊系统的电连接器。气囊系统包括:安装在隐藏于车辆驾驶室内的区划部分上的气囊组装体、电气式或电子式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通过车内配线而连接在气囊组装体上。在该车内配线中设有由典型的插头及插座所形成的电连接器,所述电连接器用于在单独地安装了气囊组装体与控制系统之后,能够容易地将其电气连接。
图13表示现有技术的有代表性的气囊系统的电气概略图。在图13中,控制系统100在未图示的气囊组装体中,通过电线102而连接有作为点线装置的导火管101,所述导火管101通过与用于展开气囊的气体产生器通电就而点线。通过由插座104、插头105构成的电连接器103来完成该连接。例如,在美国专利第5、275、575号或者日本专利第2647336号公报中,公开了适用于气囊系统的电连接器的具体例子。
在此,在电连接器103中,相对于插座104安装有短路插件107,所述短路插件107能够使与导火管101相连的一对电线之间短路。相对于插头105,铁氧体磁珠106以插入到直至接触件108的电线102中的状态进行配置。短路插件107被设置作为安全装置,使得在制造中不会由于泄漏的电荷或错误连接而导致气囊组装体动作。该短路插件构成为能够在短路位置与非短路位置之间切换。铁氧体磁珠106在安装于车辆中所构建的气囊系统中,起到噪声滤波器的作用:防止由于电线或车内的各种电子仪器、收音机或便携电话等来自外部的种种电磁波而使噪声电流流过导火管101而导致的错误爆炸。
插头105构成为在壳体109及罩110内收容接触件108与铁氧体磁珠106。在进行该插头105的组装时,将接触件108与电线102接线成为L字状后,将铁氧体磁珠106插入被接线的一对电线102中,由此,形成连接部分。接着,将具有接触件108与铁氧体磁珠106的连接部分收容在壳体109内并进行定位。之后,将罩110盖在壳体109上,从而形成插头105。
可是,相对于壳体109,需要同时进行连接部分的接触件108与铁氧体磁珠106的两者的定位。此时,一边将从接触件108到铁氧体磁珠106的距离保持为规定距离,一边进行定位。因此,产生的问题为:将作为连接部分的接触件108及铁氧体磁珠106安装到壳体109中的作业变得困难。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简单且可靠地进行组装作业的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用插头构成为,包括:连接部分,将接触件与电线进行接线,并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前述电线上而形成;壳体,突出地设置有卡止了前述接触件的插头部分,且收容前述噪声滤波器;罩,盖在前述壳体上。在前述接触件卡止后且被前述罩盖上之前,前述壳体具有能够将前述噪声滤波器插入前述电线上的插入空间。又,前述罩具有与前述噪声滤波器的脱落方向相对的壁面。
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用插头的组装方法相对于上述构成的电连接器用插头而具有以下工序:
将前述接触件卡止在前述壳体的前述插头部分上的工序;
将处于壳体内的前述电线在前述接触件上接线,将前述噪声滤波器插入到该处于壳体内的前述电线上的工序;
将前述罩盖在前述壳体上,在前述噪声滤波器的脱落方向上形成壁面的工序。
根据以上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通过将接触件卡止在壳体的插头部分上,将噪声滤波器插入接线于接触件的电线中,噪声滤波器处于壳体的规定位置。能够同时进行将噪声滤波器插入电线的动作以及在壳体内将噪声滤波器定位的动作。若将罩盖在该壳体上,则因为在噪声滤波器的脱落方向上形成壁面,所以噪声滤波器在规定位置被固定。
在前述构成的电连接器用插头中,优选地,在前述壳体的前述插入空间中设有前述噪声滤波器的防脱机构。通过防脱机构来保持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到壳体中的状态。其结果,直到盖上罩,噪声滤波器也不会产生位置偏移。
在前述构成的电连接器用插头中,优选地,前述噪声滤波器的插入一侧前表面成为缩径形状。在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壳体的插入空间时,首先从缩径形状插入。其结果,易于将噪声滤波器向插入空间进行插入。
在前述构成的电连接器用插头中,优选地,在前述壳体的前述插入空间内设有与前述噪声滤波器的侧面碰抵的肋。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壳体的插入空间后,肋与噪声滤波器碰抵。因此,因为在插入空间内噪声滤波器不移动,所以不会由噪声滤波器的晃动而产生异常声音。
解决上述问题的其它的电连接器用插头构成为,包括:连接部分,将接触件与电线进行接线,并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前述电线上而形成;壳体,突出地设置有卡止了前述接触件的插头部分,且收容前述噪声滤波器;罩,盖在前述壳体上。前述罩构成为:具有前述接触件的临时卡止部分,在盖在前述壳体上之前,具有能够将前述噪声滤波器插入前述电线上的插入空间。又,前述壳体构成为:若将前述接触件卡止在前述插头部分上,则具有与前述噪声滤波器的脱落方向相对的壁面。
解决上述问题的其它的电连接器用插头的组装方法相对于上述构成的其它的电连接器用插头而具有以下工序:
将前述接触件临时卡止在前述罩上的工序;
将处于前述罩一侧的前述电线在前述接触件上接线,将前述噪声滤波器插入该处于前述罩一侧的前述电线上的工序;
将固定了前述连接部分的前述罩盖在前述壳体上,在前述壳体的前述插头部分上卡止前述接触件,并且形成与前述噪声滤波器的脱落方向相对的壁面的工序。
根据以上所述的其它的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通过将接触件临时卡止在罩上,将噪声滤波器插入接线于接触件的电线中,噪声滤波器相对于罩而处于规定位置。若将该罩盖在壳体上,则接触件卡止在插头部分上。同时地,在噪声滤波器的脱落方向上形成壁面,噪声滤波器在规定位置被固定。这样,能够同时进行将噪声滤波器插入电线的动作以及将噪声滤波器定位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插头的组装顺序的前一半的工序图。
图2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插头的组装顺序的后一半的工序图。
图3是具有锁扣部件的插头的剖视图。
图4是壳体与罩的展开状态的俯视图。
图5是图4的5-5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插头被安装在插座之前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插头的组装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适用于插头的锁扣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相对于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插头的插座及其短路插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使用了锁扣部件的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插头安装于插座之前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使用了锁扣部件的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插头安装于插座之后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使用了其它的锁扣部件的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插头安装于插座之前的剖视图。
图13是表示用于气囊系统的电连接器1的整体构成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3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相关的电连接器插头的剖视图。图1及图2是表示其组装顺序的工序图。图6是由插头与插座构成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在图6中,电连接器1由保持短路插件4的插座2以及保持锁扣部件5的插头3构成。图6的插头3的剖面如图3所示。在图3中,插头3将电气连接部分38收容在作为下侧部分的壳体34内,进而使作为上侧部分的罩36盖在壳体34上地构成。从以下的说明清楚的可知,插头3除了电线及电端子之外,都是由适当的非导电性的塑料材料所成形的。
电气连接部分38包括:作为筒状的端子部分的接触件30、作为导体且由接线部33结合于接触件30上的电线32、作为插入到电线32上的噪声滤波器的铁氧体磁珠35。
两个接触件30形成一对阴模电端子。从形成阴模电端子的筒状的端子部分延长的部分其方向变为大致L字状。在变换方向处设置用于连接2个电线32的一端的接线部33。这些电线32是绝缘外包装的线。为了电且机械地安装在接线部33上而剥去这些电线32的一端的绝缘外包装。能够用任意的现有方法来将这些电线32安装在接触件30上,通常是将接线部33的一部分压接在电线32的裸露端部的周围。
接线于接触件30上的一对电线32穿过收容于后述的壳体34与罩36之间且作为噪声滤波器的铁氧体磁珠35。如图1所示,电线32为了穿过铁氧体磁珠35而被切成有限的长度。铁氧体磁珠35是剖面为椭圆形的柱体,平行地贯通有2个圆筒状的贯通孔。电线32穿过该2个贯通孔。该铁氧体磁珠由具有高透磁率的铁氧体形成,具有与电路的线圈相同的作用。通过与线圈同样地删减高频率的电波(噪声),能够防止产生气囊的错误动作。一对并行前进的电线32从壳体34及罩36的后端被导出到外部。
壳体34其形状为从主体突出地设置有卡止一对接触件30的插头部分31。罩36以盖在壳体34上的状态被卡止。又,壳体34与罩36通过调整片部37而可折回地连结。
该壳体34与罩36的详细情况如图4及图5所示。图4是壳体与罩被展开后的状态的俯视图,图5是图4的5-5线剖视图。
在图5中,壳体34使大致四棱筒形的插头部分31向下方突出。在该插头部分31上形成有接触件30所插入的收容部31a。又,在收容部31a上设有用于卡止接触件30的接触件锁紧部31b。在该插头部分31的两侧面的外侧,配置有一对圆弧状的弹性脚部41(参照图6)。该弹性脚部41向下方伸长,支承向半径方向外方向鼓出的锁扣部42(参照图6)。该锁扣部42做成以下尺寸及配置:在使插头3适当地卡合于插座2时,能够进入卡止槽15内(参照图6)。
如图4及图5所示,在壳体34中,设有能够从电线32的延伸方向插入铁氧体磁珠35的插入空间71。该插入空间71被划分为底面71a、两侧面71b、前端碰抵面71c。该插入部71的上表面与电线32的延伸方向的侧面是开放的。
又,在插入空间71的底面71a上一体地设有作为相对于铁氧体磁珠35后端的防脱机构的肋72。优选地,该肋72沿插入方向倾斜,其剖面在防脱方向上具有碰抵面。又,优选地,肋72在底面71a的左右延伸,以使其沿着铁氧体磁珠35的后端。
又,在插入部的两侧面71b、71b上一体地设有与铁氧体磁珠35的侧面碰抵的肋73、73。该肋73、73之间的间隔比铁氧体磁珠35的宽度稍小。因此,因为肋73、73与铁氧体磁珠35的侧面碰抵,所以抑制铁氧体磁珠35的晃动。
又,插入部的两侧面71b、71b的入口一侧成为扩口的倾斜面71d。又,如图1所示,铁氧体磁珠35的前端与后端通过倒角或电弧加工而成为缩径形状。因此,在插入铁氧体磁珠35时,无论前后,插入一侧前表面一定为缩径形状。
罩36在调整片部37折回,由此来覆盖壳体34。在罩36的两侧面上设有与壳体34的突出部34a相对的锁紧部36a(参照图6)。该罩部36具有与铁氧体磁珠35的后端相对的壁面75。该壁面75容许电线32的拔出,包括:与铁氧体磁珠35的后端一部分碰抵的较低的第1壁面75a、与铁氧体磁珠35的后端的两侧整个面碰抵的较高的第2壁面75b。
又,在罩36的底面上设有凹陷状的收纳部36b,铁氧体磁珠35的上部分嵌入该收纳部36b。该收纳部36b的一部分通过切成凹字状的狭槽而成为弹性片36c。在该弹性片36c的上侧一体地设有肋36d。该肋36d与铁氧体磁珠35的上部分碰抵,抑制铁氧体磁珠35的晃动。
如图3所示,锁扣部件5若插入到罩36与壳体34的贯通孔中,则位于从罩36上浮的第1锁扣位置。该锁扣部件5若将插头3安装于插座2,则位于下降到罩36的上表面的第2锁扣位置。若处于该第2锁扣位置,则锁扣部件5起到如下作用:阻止插头3从插座2的脱落,并且使插座2的短路插件4从短路位置转移到非短路位置。为了保持该锁扣部件,插头3及连接部分38成为大致L字状。因为呈大致L字状,所以连接部分38的接触件30相对于壳体34的定位方向(图的上下方向)与连接部分38的铁氧体磁珠35相对于壳体34的定位方向(图的左右方向)不同。
根据图1及图2来说明具有这样的构造的插头3的组装顺序。图1表示将通电部分向壳体组装的顺序,图2表示将罩盖住壳体地进行组装的顺序。
首先,如图1(a)所示,由接线部33来结合接触件30与具有端部的电线32。将该结合状态的部件插入到壳体34的插头部分31内的收容部31a中。该收容部31a呈大致L字状的凹陷状,由收纳部31a来确定接触件30的位置。由此,电线32在壳体32内的方向平行对齐。又,通过将接触件30的弹性片卡合在收纳部31a内的接触件锁紧部31b上,接触件30在壳体34内被卡止(参照图5)。
接着,如图1(b)所示,将平行地对齐的一对电线32的端部穿过铁氧体磁珠35的两个贯通孔中。然后,朝着壳体34的插入空间71而推入铁氧体磁珠35。由于存在铁氧体磁珠35的端面倒角以及插入空间71的入口的倾斜面,使得铁氧体磁珠35能够容易地被导引到插入空间71中。铁氧体磁珠35搭乘设于插入空间71的底面的防脱用的肋72,从而进一步插入。若插入一定程度的铁氧体磁珠35,则通过设于插入空间71的侧面的肋73来夹住铁氧体磁珠35的侧面。
如图1(c)所示,若铁氧体磁珠35碰抵于壳体34的插入空间71的顶端,则铁氧体磁珠35越过插入空间71的底面的肋72。于是,该肋72起到防止铁氧体磁珠35从插入空间71脱落的作用。又,插入空间71的侧面的肋73以夹着铁氧体磁珠35的两侧面的方式碰抵。其结果,插入空间71内的铁氧体磁珠35不产生晃动。
接着,将通过调整片57相连的罩36朝着壳体34进行旋转。成为罩36盖住壳体34的状态,两者被卡止。如图2(d)所示,壳体34的突起部34a卡止在罩36的锁紧部36a上。在该卡止状态下,罩36的壁面75剩余有使穿过铁氧体磁珠35的一对电线所通过的空间,覆盖铁氧体磁珠35的后端。因此,壳体34内的铁氧体磁珠35被固定为不会脱落。又,罩36的弹性片36c的内侧肋36d推压铁氧体磁珠35的上表面。因此,铁氧体磁珠35在插入空间71内不会进一步产生晃动。然后,在设于壳体34与罩36且对合成L字状的贯通部上,穿过锁扣部件5。于是,如图2(e)所示的组装结束,形成插头3。
如上所述,做成具有以下构成的插头:在接触件30卡止之后,罩36覆盖之前,壳体34具有能够将铁氧体磁珠35插入电线32上的插入空间71,罩36具有相对于铁氧体磁珠35的脱落方向的壁面75,通过以下的顺序来组装成插头:(1)将接触件30卡止在壳体34的插头部分31上的工序;(2)在接触件30上接线,相对于处于壳体34内的电线32而插入噪声滤波器35的工序;(3)将罩36盖住壳体34,在噪声滤波器35的脱落方向上形成壁面75的工序。
因此,仅通过以下动作:将接触件30卡止在壳体34上,将噪声滤波器35穿过电线32,直至推入壳体34的插入空间71,就能够使连接部分38处于壳体34内的规定位置。因此,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进行插头的组装。插头部分31与壳体34垂直地突出设置,整体为大致L字状。因此,接触件30的定位方向与噪声滤波器35的定位方向垂直。其中,若是该组装顺序,则在将接触件30定位后,通过将噪声滤波器35插入在电线32上,就能够进行噪声滤波器35的定位。因此,两者定位不会相互干涉。特别是,在用于汽车的气囊系统的导火管用的电连接器中,因为在使气囊系统完成时进行插头的上述组装,所以有利于作出可简单且可靠地进行接触件30与噪声滤波器35的定位的构造的插头。
又,在壳体34的插入空间71内设有作为噪声滤波器35的防脱机构的肋72。因此,噪声滤波器35一旦被推入到插入空间71中则不会脱落。因此,在下一步覆盖罩36时,不会产生噪声滤波器35脱落并碰抵的问题。
又,噪声滤波器35的插入一侧前表面成为倒角等的缩径形状。因此,在将噪声滤波器35插入到壳体34的插入空间71时,能够容易地推入噪声滤波器35。
又,在壳体34的插入空间71内设有与噪声滤波器35的侧面碰抵的肋73。因此,噪声滤波器35在壳体34的插入空间71内不会晃动。因此,适用于以下的导火管用电连接器:要求极力抑制由于汽车那样的振动而导致产生异常声音。
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如下所述地进行变更并加以实施。
(a)不限于适用将接触件30与电线32接线成L字状的插头。例如,即使是将接触件30与电线32接线成直线状的情况下的插头,也能够适用于在噪声滤波器35插入在电线上的状态下将其收纳于壳体34内的情况。又,即使是不使用锁扣部件5的插头,也能够适用于在噪声滤波器35插入在电线上的状态下将其收纳于壳体34内的情况。
(b)接触件30不限于筒状的阴模,例如可以是销状的阳模。又,噪声滤波器35不限于铁氧体磁珠,也可以使用铁氧体以外的高透磁率的材料。又,噪声滤波器只要是与电路的线圈作用相同,删减高频率的电波的部件即可。
接着,根据图7,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连接部分38的最初的卡止位置不是壳体81,而是罩82,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又,壳体81与罩82不是由调整片连结,而是独立地形成。以下,不同部分以外的构造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在罩82上设有将接触件30临时地固定在规定位置的临时卡止部83。该临时卡止部83由例如推入卡止部形成。两个接触件30在并列状态下被临时卡止在罩82的规定位置处。处于该临时卡止位置的接触件30临时卡止在罩82上,以使其与壳体81的插头部分84的收纳部84a对应。
又,在罩82上设有可沿电线32的朝向而插入铁氧体磁珠35的插入空间85,电线32穿过所述铁氧体磁珠35。希望在该插入空间85的内侧设置:插入后的铁氧体磁珠35的防脱用的肋和防止插入后的铁氧体磁珠35的晃动的肋中的任一个或双方。
又,壳体81具有与插入到插入空间85中的铁氧体磁珠35的后端对置的壁面86。该壁面86设置作为铁氧体磁珠35的收纳部87的后壁,具有使电线32拔出的最小限度的空间86a。
对于上述的第2实施方式的插头3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首先,在罩84上临时卡止将电线32连结在接触件30上的2个连接部分。接着,在2根电线32上插入铁氧体磁珠35,将铁氧体磁珠35推入至罩82的插入空间85的端部。
接着,将罩82朝着壳体81推入,所述罩82固定了含有铁氧体磁珠35的连接部分38。接触件30进入并卡止在收纳部84a上,同时铁氧体磁珠35进入收容部87内,由此,用壁面86堵住铁氧体磁珠35的脱出方向。
如上所述,罩82具有接触件30的临时卡止部分83,在覆盖壳体81之前,具有能够将噪声滤波器35插入在电线32上的插入空间85,壳体81若将接触件30卡止在插头部分84上,则作出了形成与噪声滤波器35的脱落方向相对的壁面86的插头,通过以下工序来组装插头:(1)将接触件30临时卡止在罩82上的工序;(2)在接触件30上接线,将噪声滤波器35插入到处于罩82一侧的电线32上的工序;(3)将固定了连接部分38的罩82盖住壳体81,在壳体81的插头部分84上卡止接触件30,并且形成与噪声滤波器35的脱落方向相对的壁面86的工序。
因此,仅通过以下动作:将接触件30临时卡止在罩82上,将噪声滤波器35穿过电线32,直至推入罩82的插入空间85,就能够使连接部分38处于罩82内的规定位置。其结果,能够简单且可靠地进行插头的组装。
进而,对第1实施方式及第2实施方式的插头所适用的导火管用电连接器1的构成进行说明。
在前述的插头2中,使用相对于插座2的锁扣部件5。该锁扣部件5相对于插头3而锁扣于第1位置。若将插头3安装在插座2上,则锁扣部件5能够从第1位置移动到第2位置。若锁扣部件5处于该第2位置,则锁扣部件5起到以下作用:将插座3的短路插件5从短路状态转为非短路状态,并且防止插头3从插座2脱落。如图8所示,锁扣部件5包括:顶部或推压部50、从该推压部50的宽度方向两侧向下方延伸的一对第1脚部51、位于该第1脚部51的两侧的限制部52、从推压部5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开始成为一列并向下方延伸的一对第2脚部53。又,第1脚部51从下方开始依次具有第1锁扣部54、第2锁扣部55。第1锁扣部54成为向外侧较小地突出的形状。第2锁扣部55成为向外侧较大地突出的形状。第1脚部51的第1锁扣部或小突出部54在其顶端形成有阶梯部54a。
如图10所示,在插头3的弹性脚部41中的开口60的下端上形成有阶梯部61。锁扣部件5在被插入到插头3中的状态下,因为第1脚部51的阶梯部54a与弹性脚部41的阶梯部61接抵,所以成为被锁扣于第1锁扣位置的状态。此时,锁扣部件5的第2锁扣部或大突出部55成为能够从开口60向外侧突出而可动作的状态。在弹性脚部41的下端内侧形成有沿径向内侧挖出的锁扣槽62。在该锁扣槽62中,通过锁扣从第1锁扣位置移动来的锁扣部件5的第1锁扣部54向外侧的突出部,锁扣部件5处于第2锁扣位置。该第2锁扣位置中的锁扣的程度为:通过将锁扣部件5从插头3拉起,能够回复到第1锁扣位置的程度。
如图8所示,第1脚部51的两侧的限制部52经由不阻碍第1脚部51的弹性变形的狭缝56而定位,并且形成为越靠近下方厚度越薄。如图10的虚线部分所示,该限制部52位于插头3的弹性脚部41的厚壁部分63的内侧与插头部分31的外侧之间。锁扣部件5如图所示,在第1锁扣位置、即、在顶部50从插头3离开的状态下,不会由于该限制部52而限制弹性脚部41的锁扣部42向内侧的变形。如图11的虚线所示,最好如图所示,锁扣部件5如图所示,若在第2锁扣位置、即、若在顶部50移动到收纳于凹处45的位置,则限制部52下降到与厚壁部63的内侧鼓出部63a面对的位置。由此,若欲将锁扣部42从卡止槽15卸下,则内侧鼓出部63a与限制部52碰抵,锁扣部42卸下下来。可是,在普通的状态下,限制部52在与插头部分31及与弹性脚部41的厚壁部分63之间具有间隙。因此,能够确保锁扣部5从第1锁扣位置平滑地插入移动到第2锁扣位置。
如图8所示,第2脚部53成为延伸至最下方的板。锁扣部件5从第1锁扣位置被推入到第2锁扣位置。于是,锁扣部件5进出到短路夹子24的弯曲部分,使对接部27从销13退避,解除相对于销13的电气短路地起作用(参照图9)。该短路插件4使得插座2的接点处于短路状态,直至插头3机械且电气地卡合在插座2上为止。
插座2如图6及图9所示,具有形成开口部11的圆筒状的主体10。形成开口部11的主体10能够直接内装于点线装置的壳体等相关的结构体内。进而,该开口部11作为分离的单独要素而形成,能够追加与其相关的结构体。在任何情况下,形成开口部11的主体10都在底部壁12处为末端,从该底部壁12伸长一对由金属制成且有导电性的作为阳模连接器的销13。这两根销13通过采用任意的现有方法而连接在气囊点线装置(未图示)的各自的导线上,经由该销13来向点线装置给予电能。
在开口部11的入口上形成倾斜面14,在开口部11的内侧形成有沿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卡止槽15。倾斜面14正好如图10所示,挡住插头3的弹性脚部41的锁扣部42。该倾斜面14的作用为:产生朝向中心的变形力矩、挡住锁扣部件5的第2锁扣部55,产生朝向中心的变形力矩。卡止槽15接受插头3的锁扣部42。该卡止槽15的作用为:维持卡合状态、接受锁扣部件5的第2锁扣部55,切换至第2锁扣位置。
如图9所示,在开口部11的入口的一处设置半圆状的凹处16。该凹处16的作用为:在将短路插件4配置在插座11内时,设定该短路插件4的方向。短路插件4被收入开口部11内。在插头3卡合在插座2上、并且插头3的锁扣部件5不处于第2锁扣位置时,短路插件4由于可在其间实现电连接状态,起到使阳模的接触件13短路的作用。
如图9所示,该短路插件4具有主体21,其尺寸为可严格地收入开口部11内的尺寸,由圆柱状的成形塑料制成。在主体21的上表面的侧面上设有半圆柱状的突出部22,其配置及尺寸为可放入凹处16内,且向下方伸长。该突出部22的作用为:相对于开口部11来适当地决定短路插件4的方向。进而,该主体21备有开口部23,作为阳模的接触件的销13穿过该开口部23并伸长,该开口部23配置于中央并在上表面与两侧面上开放。
短路夹子24保持在短路插件4的主体21内。该短路夹子24由弹簧钢那样的弹性导电性材料形成。该短路夹子24的一部分朝向与两方的销13对接的方向偏置,在其间形成电气的短路回路。
根据图10及图11来说明以上所述的插座2与插头3所构成的电连接器1的连接动作。如图10所示,短路插件4通过预先嵌入插座2的开口部11内,进行着销13的电气短路。相对于插头3,锁扣部件5在第1位置、即、在第1锁扣部54与阶梯部61碰抵的状态下被预先锁扣。在插头3从插座2分离的状态下,即使相对于插头3推压锁扣部件5,锁扣部件5也不会下降。因此,锁扣部件5的顶部50保持从插头3的凹处45上浮不变,能够用目视来确认该状态。
图10明确地示出了用手拿住插头3一侧,将弹性脚部41的下端的平行部插入插座2的开口部11内后的状态。弹性脚部41的锁扣部42与开口部11的入口的倾斜面14碰抵并停止。从该状态出发,例如若使用大拇指来推压锁扣部件5的顶部50,则朝向内侧的力矩M1作用在弹性脚部41上。于是,弹性脚部41与第1脚部51向内侧弯曲,弹性脚部41的锁扣部42嵌于卡止槽15内。此时,锁扣部件5的限制部52处于上方,不限制弹性脚部41的变形。
若弹性脚部41的锁扣部42嵌于卡止槽15内,则在该时刻,锁扣部件5的第2锁扣部55与插座11的入口的倾斜面14干涉。在该状态下,朝向内侧的力矩M2作用在第1脚部51上,第1脚部51的第1锁扣部54已经从弹性脚部41的阶梯部61离开。因此,推压锁扣部件5的顶部50的动作继续起作用,锁扣部件5进一步下降。
如图11所示,第1脚部51的第2锁扣部55收纳于卡止槽15内,从而第1脚部51的第1锁扣部54锁扣在锁扣槽62上的第2锁扣位置。又,锁扣部件5的限制部52下降到与厚壁部分63的内侧鼓出部63a面对的位置(卡止槽15与锁扣部42所卡合的部分的附近)。其结果,限制锁扣部42要从卡止槽15脱落的动作,插头3不会从插座2脱落。在该第2锁扣位置上,锁扣部件5的顶部50陷入插头3的凹处45内。由此,能够用目视来确认插座2与插头3的机械卡合的完全结束。又,锁扣部件5的第2脚部53的前端延长短路夹子24的中途的台阶状弯曲部。其结果,短路夹子24从销13的侧面离开,销13的短路状态被解除,电嵌合也完全结束。
这样,通过推压锁扣部件5的一次动作,插座2与插头3之间的机械卡合及电嵌合都完全结束。若插座2与插头3的机械卡合结束,则只要锁扣部件5不从第2锁扣位置回到第1锁扣位置,就不能将插头3从插座2卸下。
图12是表示锁扣部件5的其它实施方式的图。锁扣部件5将插头3安装在插座2上。于是,短路插件4退避到非短路位置,并且能够与插座2卡合地进行移动。进而,若该锁扣部件5与插座2卡合,则阻止插座2与插头3的分离。
锁扣部件5的中途卡止在壳体34的卡止凸部90上,保持第1锁扣位置。卡止部91相对于卡止槽15以膨胀状态设于锁扣部件5的下方。在锁扣部91的内侧形成有凹陷部92。若锁扣部91处于与卡止槽15卡合的状态,则该凹陷部92配置为能够与设于插入部分31的凸部93卡止,所述插入部分31被夹持地位于对置的第1脚部51之间。
如图12所示,若插头3碰抵插座2,推压锁扣部件5的推压部50,则锁扣部件5的锁扣部91碰抵倾斜面14并缩径。于是,锁扣部件5从卡止凸部90脱落,锁扣部件5朝着插座2进入。若锁扣部件5的锁扣部91嵌于卡止槽15,则插头3相对于插座2的安装结束。与该安装同时地,与图10的锁扣部件5同样地使短路插件4退避到非短路位置。又,若通过拉起电线,来举起插头3的壳体34,则凸部93与凹陷部92碰抵。于是,限制锁扣部91的缩径,阻止插头3从插座2分离。
在使用图10或图11的任一种锁扣部件的情况下都将插头3安装在插座2上。在锁扣部件5下沉的状态下,使短路插件4退避到非短路位置,并且阻止插头3从插座2分离。
由这样的插座2与插头3构成的电连接器1作为必须与图13所示的气囊系统的控制系统电结合的气囊点线装置(有时也称为导火管)的一部分。点线装置是经由其2根导线而给予足够的电能时进行燃烧的焰火装置。通过该点火装置的燃烧,产生气体的材料起火,其结果,展开气囊。
工业实用性
如以上说明可知,该电连接器用插头3特别适用于约束车辆的乘坐者的气囊系统。可是,能够适用于更加广泛的范围,能够适用于多个不同环境及各种目的。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器用插头,其结构为,包括:
连接部分,其将接触件与电线进行接线,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在前述电线上而形成;
壳体,其突出地设置有卡止了前述接触件的插头部分,且收容前述噪声滤波器;
罩,盖在前述壳体上,
在前述接触件卡止后且盖上前述罩之前,前述壳体具有能够将前述噪声滤波器插入在前述电线上的插入空间,
前述罩具有与前述噪声滤波器的脱落方向相对的壁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插头,在前述壳体的前述插入空间中设有前述噪声滤波器的防脱机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插头,前述噪声滤波器的插入一侧前表面为缩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用插头,在前述壳体的前述插入空间中设有与前述噪声滤波器的侧面对抵的肋。
5.一种电连接器用插头的组装方法,所述电连接器用插头包括下述部分而成:连接部分,其将接触件与电线进行接线,并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在前述电线上;壳体,其突出地设置有卡止了前述接触件的插头部分,且收容前述噪声滤波器;罩,其盖在前述壳体上;
所述组装方法具有以下工序:
将前述接触件卡止在前述壳体的前述插头部分上的工序;
将处于壳体内的前述电线在前述接触件上接线,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到处于壳体内的前述电线上的工序;
将前述罩盖在前述壳体上,在前述噪声滤波器的脱落方向上形成壁面的工序。
6.一种电连接器用插头,包括:
连接部分,其将接触件与电线进行接线,并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在前述电线上;
壳体,突出地设置有卡止了前述接触件的插头部分,且收容前述噪声滤波器;
罩,盖在前述壳体上,
前述罩具有前述接触件的临时卡止部分,在盖在前述壳体上之前,具有能够将前述噪声滤波器插入在前述电线上的插入空间,
前述壳体构成为:通过将前述接触件卡止在前述插头部分上,从而具有与前述噪声滤波器的脱落方向相对的壁面。
7.一种电连接器用插头的组装方法,所述电连接器用插头包括:连接部分,其将接触件与电线进行接线,并将噪声滤波器插入在前述电线上;壳体,其突出地设置有卡止了前述接触件的插头部分,且收容前述噪声滤波器;罩,其盖在前述壳体上,
所述组装方法具有以下工序:
将前述接触件临时卡止在前述罩上的工序;
将处于前述罩一侧的前述电线在前述接触件上接线,将前述噪声滤波器插入到该处于前述罩一侧的前述电线上的工序;
将固定了前述连接部分的前述罩盖在前述壳体上,在前述壳体的前述插头部分上卡止前述接触件,并且形成与前述噪声滤波器的脱落方向相对的壁面的工序。
CNB028265246A 2001-12-31 2002-12-19 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31668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403242/2001 2001-12-31
JP2001403242A JP2003203722A (ja) 2001-12-31 2001-12-31 電気コネクタ用プラグ及びその組み立て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0994A CN1610994A (zh) 2005-04-27
CN1316689C true CN1316689C (zh) 2007-05-16

Family

ID=191904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28265246A Expired - Lifetime CN1316689C (zh) 2001-12-31 2002-12-19 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317545B2 (zh)
EP (1) EP1463163B1 (zh)
JP (1) JP2003203722A (zh)
KR (1) KR20040065316A (zh)
CN (1) CN1316689C (zh)
WO (1) WO200305876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97750B2 (en) * 2003-07-23 2006-02-14 Fci Americas Technology,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contact
DE102004017372B4 (de) * 2004-04-08 2006-01-12 Tyco Electronics Amp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mit zwei Steckelementen
DE102005001515B4 (de) * 2005-01-13 2008-01-31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DE102005004921A1 (de) * 2005-02-02 2006-08-17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Stecker mit Störschutzeinrichtung für Leitungssätze
DE102005021375B4 (de) * 2005-05-04 2007-02-01 Yazaki Europe Ltd., Hemel Hempstead Steckverbinder, insbesondere für Airbag-Zündsysteme
JP2006344418A (ja) * 2005-06-07 2006-12-21 Kyocera Elco Corp コネクタ、コネクタの嵌合方法、及び携帯端末
JP4752606B2 (ja) * 2006-05-15 2011-08-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09001079B4 (de) * 2009-02-23 2022-02-03 Te Connectivity Germany Gmbh Steckverbinderkörper,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sowie Verfahren zum Montieren eines elektrischen Kabels in einem Steckverbinder
JP5322283B2 (ja) * 2009-04-27 2013-10-23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582631B2 (ja) * 2009-10-07 2014-09-03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T2497154T (pt) 2009-11-03 2017-08-28 Orica Explosives Tech Pty Ltd Conector e métodos de utilização
CN203242841U (zh) * 2010-09-01 2013-10-16 莫列斯公司 插头连接器
WO2013015451A2 (en) 2011-07-25 2013-01-31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661985B2 (en) * 2012-04-18 2014-03-04 Autoliv Asp, Inc. Low-profile igniter assemblies adapted for use with inflatable airbag systems
JP5978106B2 (ja) 2012-11-08 2016-08-2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間の接続構造
JP6107376B2 (ja) * 2013-04-24 2017-04-05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170808B2 (ja) * 2013-10-23 2017-07-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構造
CN203660180U (zh) * 2013-12-06 2014-06-18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固定件及应用此连接器固定件的连接器模块
US9356394B2 (en) * 2013-12-11 2016-05-31 JAE Oregon, Inc. Self-rejecting connector
EP2961006B1 (en) * 2014-06-24 2018-03-14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connector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JP2017011201A (ja) * 2015-06-25 2017-01-12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電力変換装置
JP6407819B2 (ja) * 2015-07-31 2018-10-17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コンポーネント
KR200487780Y1 (ko) 2016-10-06 2018-10-31 정성진 파이프 고정용 밴드
JP6792797B2 (ja) * 2017-03-01 2020-12-0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ユニット
CN107734904B (zh) * 2017-11-06 2023-11-14 旭源电子(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恒压电源的飞线底座及其制造方法
CN111146631B (zh) * 2018-11-02 2023-08-11 安普泰科电子韩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JP6966510B2 (ja) 2019-06-04 2021-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6966509B2 (ja) * 2019-06-04 2021-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5575A (en) * 1992-10-09 1994-01-04 Trw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with safety interlock
US5314345A (en) * 1992-10-09 1994-05-24 Trw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with interlock
JP2001196142A (ja) * 2000-01-07 2001-07-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US6283794B1 (en) * 1999-04-08 2001-09-04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fuse igni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4777A (ja) 1990-05-08 1992-01-20 Fujitsu Ltd コネクタ
JPH05159836A (ja) 1991-12-02 1993-06-25 Fuji Electric Co Ltd ノイズ抑制機能付き端子台
DE4317344A1 (de) * 1993-05-25 1994-12-01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DE69627923T2 (de) * 1995-03-20 2004-03-11 The Whitaker Corp., Wilmington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mit versicherter Endposition
JP3613375B2 (ja) * 1997-11-07 2005-01-26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276953B1 (en) 1997-12-04 2001-08-21 Thoma & Betts International, Inc. Orientationless squib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utomotive air bag assemblies
JP3508016B2 (ja) * 1999-12-24 2004-03-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6217388B1 (en) * 2000-02-04 2001-04-17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Low profile SIR connector and terminal
JP3650034B2 (ja) * 2000-03-01 2005-05-18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掛け止めを有する電気的接続装置
JP4937461B2 (ja) 2000-04-25 2012-05-23 トーマス・アンド・ベッツ・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プラグ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75575A (en) * 1992-10-09 1994-01-04 Trw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with safety interlock
US5314345A (en) * 1992-10-09 1994-05-24 Trw Inc.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with interlock
US6283794B1 (en) * 1999-04-08 2001-09-04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fuse ignition device
JP2001196142A (ja) * 2000-01-07 2001-07-1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48843A1 (en) 2005-03-03
CN1610994A (zh) 2005-04-27
EP1463163B1 (en) 2016-04-20
EP1463163A1 (en) 2004-09-29
WO2003058767A1 (fr) 2003-07-17
US8317545B2 (en) 2012-11-27
JP2003203722A (ja) 2003-07-18
EP1463163A4 (en) 2008-07-09
KR20040065316A (ko) 2004-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16689C (zh) 电连接器用插头及其组装方法
EP059194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with safety interlock
US6250952B1 (en) Air bag connector
US5314345A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ystem with interlock
CN104466523B (zh) 连接器
US9711902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for a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US7307495B2 (en) Electrical filter assembly having IDC connection
US7556516B2 (en)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ion device
JP4048384B2 (ja) 電気的構成要素を装備した導体路構造部を有するプラグコネクタ及びこのようなものの製造方法
US5054395A (en) Plug connection for an electric ignitor
JP2003203722A5 (zh)
JP2000251996A (ja) スプライス吸収構造
CN107666048A (zh) 连接器
CN104332789A (zh) 组合式功率和数据连接器的触头组件和配合的插座组件
CN102801033B (zh)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EP1251602A2 (en) Squib connector assembly
KR20030001285A (ko) 잠금부를 갖는 전기적 접속장치
EP1002215B1 (en) Air bag connector
EP1339139B1 (en) Connector assembly for igniter system and shorting assembly
US20130241281A1 (en) Electrical circu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id electrical circuit
US7125284B2 (en) Miniaturiz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rimpability
US6283794B1 (en)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 fuse ignition device
CN100566062C (zh) 电接线盒
CN104348053A (zh) 同轴连接器装置
JP2628752B2 (ja) 接続箱内中継端子用ガイドプレート及び該ガイドプレートを用いた接続箱の組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5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