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8999A - 管体及管体的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管体及管体的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308999A
CN1308999A CN01103606.0A CN01103606A CN1308999A CN 1308999 A CN1308999 A CN 1308999A CN 01103606 A CN01103606 A CN 01103606A CN 1308999 A CN1308999 A CN 13089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part
junction surface
mentioned
positiv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110360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58409C (zh
Inventor
近藤崇史
石野圭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2784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4463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02784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808269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038703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040840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308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8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840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840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9/00Rigid pipes
    • F16L9/003Rigid pipes with a rectangular cross-s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6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tubes or metal hoses; Combined procedures for making tubes, e.g. for making multi-wall tubes
    • B21C37/10Making tubes with riveted seams or with non-welded and non-soldered seams
    • B21C37/107Tube treating or manipulating combined with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tube-making machines, e.g. drawing-off devices, cutting-o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C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WIRE, RODS, TUBES OR PROFILES, OTHERWISE THAN BY ROLLING; AUXILIARY OPERATION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 B21C37/00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 B21C37/06Manufacture of metal sheets, bars, wire, tubes or like semi-manufactured produ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e of tubes of special shape of tubes or metal hoses; Combined procedures for making tubes, e.g. for making multi-wall tubes
    • B21C37/10Making tubes with riveted seams or with non-welded and non-soldered seams
    • B21C37/108Making tubes with riveted seams or with non-welded and non-soldered seams without continuous longitudinal movement of the sheet during the bending ope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9/00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 B21D39/03Application of procedures in order to connect objects or parts, e.g. coating with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plating; Tube expanders of sheet metal otherwise than by folding
    • B21D39/037Interlocking butt j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00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 B21D5/01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between rams and anvils or abutments
    • B21D5/015Bending sheet metal along straight lines, e.g. to form simple curves between rams and anvils or abutments for making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9/00Rigid pipes
    • F16L9/17Rigid pipes obtained by bending a sheet longitudinally and connecting the edg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863Assembling or joining with prestressing of part
    • Y10T29/4987Elastic joining of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ending Of Plates, Rods, And Pipes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管体、其成形方法和制造方法,该管体借助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而成止脱嵌合状态,由此,加压成形时的回弹力被吸收,批量生产时不焊接,仅用加压即可成形。且对接的边缘部稳定地贴紧。其有由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其对接状态,由其周边部分共同形成一个面。且在各边缘部上,设有由相互接合的阴阳接合部构成的接合部,借助该阴阳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此状态,各边缘部贴紧地对接。

Description

管体及管体的成形方法
本发明涉及管体、管体的成形方法及管体的制造方法,该管体备有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该各边缘部对接的状态,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形成一个面。
在日本特开平11-290940号公报中,记载了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管体的、例如制造方柱型管体的技术。
该公报揭示的技术中,以矩形金属板为坯材,通过若干工序的冲压加工,进行方柱型管体的成形。
即,该方柱型管体的加工方法,由第1弯折工序、第2弯折工序和再加工(リストラィク)工序构成。在第1弯折工序,将金属板的宽度方向两端沿着长度方向朝相同方向呈直角地弯折,形成一次成形品,该一次成形品具有相向的边缘部和连接相向边缘部的底板部。在第2弯折工序,在一次成形的底板部上沿着长度方向形成预定宽度的凹曲面,并且,将该凹曲面的两端朝内侧略直角地弯折,形成具有相向一对侧壁部的、断面为略U字形的二次成形品。在再加工工序,将二次成形品的一对侧壁部相互朝内侧推压,使一对边缘部的端面彼此对接。
根据该方柱型管体的加工方法,在形成二次成形品时,形成在二次成形品底板部上的凹曲面,能抑制在将一对侧壁部朝内侧推压时产生的回弹力,所以,不必将边缘部的端面相互焊接,仅用加压成形就可以制造出边缘部端面彼此贴紧的方柱型管体。
该现有的方柱型管体加工方法中,在形成二次成形品时,形成在二次成形品底板部上的凹曲面,虽然能抑制把一对侧壁部相互朝内侧推压而产生的回弹力,但是,在一对侧壁上,残存着向外侧扩开的回弹力,批量生产时,不容易无偏差地、稳定地制造边缘部端面彼此贴紧的方柱型管体。
也就是说,对用该加工方法制造出的方柱型管体,检查其边缘部端面间是否贴紧时,其中确有一些管体的端面彼此贴紧,但也有一些管体因回弹力而在端面间产生间隙,而且,该间隙是不均匀的。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体、管体的成形方法及管体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管体在批量生产时,不进行焊接,仅通过加压即可成形,而且对接的边缘部彼此能稳定地贴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对平板状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而制成金属管,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金属板的第1端部设置阳部,在与上述第1端部平行的第2端部设置阴部;
使该阳部和阴部相互嵌合地进行弯折加工,使上述阳部和阴部相嵌合,成为相互连接的状态。
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对平板状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而制成金属管,其特征在于,
预先在上述金属板的第1端部设置阳部,在与上述第1端部平行的第2端部设置阴部;
在距上述金属板两端部的距离为预定一个边的1/2边长位置,沿着最终成形体金属管的轴方向,预先将金属板弯折,使成为金属管最终成形体的预定角度;
把距上述预先弯折位置的距离为预定边边长的位置的各部位,弯折成预定的角度;
最后,上述阳部和阴部嵌合,以形成为一边而相互成连接状态,成为金属管。
所述的金属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预先将上述两端部弯折后,由该端部贴紧而形成贴紧面,把与该贴紧面相向的边弯折成上述预定的角度以上,在该状态,使其弯曲变形,使上述相向面两端的角成为预定的角度,使上述端部成为连接状态。
所述的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上述的弯折加工,使与上述贴紧面相向的面,成为朝向最终成形体的金属管轴中心的凹面。
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是通过对平板状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以所需角度形成金属管,其特征在于,
预先在上述金属板的第1端部设置阳部,在与上述第1端部平行的第2端部设置阴部;
在距上述任一端的距离为最终成形体的金属管的边的边长位置,用所需的角度依次弯折;
最后,形成在两端部的阳部和阴部嵌合而成为连接状态。
管体,备有通过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该各边缘部成为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管体的一个面,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不同的阴阳接合部,借助所述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嵌合状态下,上述各边缘部彼此贴紧地对接。
管体,相互交叉着的面的一个边缘部的端面,与另一方边缘部的里面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一个边缘部的端面突出的阳侧接合部,与形成在另一方边缘部上的阴侧接合部接合,并且,借助上述阳侧接合部的变形,对阴侧接合部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状态下,上述各边缘部彼此贴紧。
管体,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不同的阴阳接合部,所述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随着该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管端部上形成支承面。
管体,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不同的阴阳接合部,所述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并且,设在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上不同阴阳的第2接合部相互接合,并随着上述阴阳接合部的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管端部形成支承面。
管体,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不同的阴阳接合部,所述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并且,设在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上不同阴阳的第2接合部相互接合,并随着上述阴阳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管端部形成支承面,并且,随着上述第2阴阳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以贴紧状态对接。
管体,将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对接而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阴阳不同的接合部,由所述阴阳接合部的对接而相互接合,并且,设在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上不同阴阳的第2接合部对接地相互接合,并随着上述阴阳接合部的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其周边部分成为共同以在管端部形成支承面,并且,随着上述阴阳的第2接合部的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以贴紧状态对接。
管体,其特征在于,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形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并且随着阴阳不同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保持封闭断面状态。
管体,备有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该各边缘部的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地形成一个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阴阳不同的接合部,由所述各接合部的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嵌合状态下,上述各边缘部贴紧地对接。
管体,备有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该各边缘部的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地形成一个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凹凸接合部,借助设在上述凹接合部上的阳接合部和设在上述凸接合部上的阴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嵌合状态下,上述各边缘贴紧地对接。
管体,备有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该各边缘部的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地形成一个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凹凸接合部,随着设在上述凹接合部上的阳接合部和设在上述凸接合部上的阴接合部的接合,至少一方产生一次变形,该一次变形使得上述凹凸接合部的至少一方产生二次变形,在上述各接合部止脱嵌合的状态,上述各边缘部贴紧地对接。
所述的管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接合部的一部分,贴紧地位于上述各边缘部贴紧对接的线上。
管体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步骤、第2步骤和第3步骤;在第1步骤,准备好管体用的板金,在该板金的一对边缘部设有阴阳不同的接合部,所述阴阳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能变形;沿着该板金的边缘部,把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得到一次加工品;
在第2步骤,沿着上述边缘部,使上述边缘部在离间状态下而相向地、将上述弯折部分的内方弯折,得到略多方柱型的二次加工品;
在第3步骤,使上述边缘部接近并对接,同时,一边使上述各接合部接合,一边使其变形,使上述边缘部贴紧,得到管体。
管体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步骤、第2步骤、第3步骤和第4步骤,
在第1步骤,准备好管体用的板金,在该板金的一对边缘部设有阴阳不同的接合部,所述阴阳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能变形;沿着该板金的边缘部,把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得到一次加工品;
在第2步骤,沿着上述边缘部,使上述边缘部在离间状态下相向地、将上述弯折部分的内方弯折,得到略多方柱型的二次加工品;
在第3步骤,使上述边缘部接近并对接,同时,一边使上述各接合部接合,一边使其变形,得到三次加工品;
在第4步骤,从与上述边缘部接近的方向直交的方向加压,利用该加压后的回弹力,使上述边缘部贴紧,得到管体。
所述的管体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边缘部将上述弯折部分内方弯折时,其弯折角度与管体形成后的角度大致相同。
所述的管体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边缘部将上述弯折部分内方弯折时,其弯折角度大于管体形成后的角度。
本发明一形态的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对平板状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而制成金属管,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金属板的第1端部设置阳部,在与上述第1端部平行的第2端部设置阴部;使该阳部和阴部相互嵌合地进行弯折加工,使上述阳部和阴部嵌合,成为相互连接的状态。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对平板状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而制成金属管,其特征在于,预先在上述金属板的第1端部设置阳部,在与上述第1端部平行的第2端部设置阴部;在距上述金属板两端的距离为预定一个边的1/2边长位置,沿着最终成形体金属管的轴方向,预先将金属板弯折,成为金属管最终成形体的预定角度;
把距从上述预先弯折位置的距离为预定边边长位置的各部位,弯折成预定的角度;
最后,上述阳部和阴部嵌合,形成为一边地成为相互连接状态。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金属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预先将上述两端部弯折后,由该端部贴紧而形成贴紧面,把与该贴紧面相向的面的边弯折成上述预定的角度以上,在该状态,使其弯曲变形,使上述相向面两端的角成为预定的角度,使上述端部成为连接状态。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上述的弯折加工,使与上述贴紧面相向的面,成为朝向最终金属管轴中心的凹面。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对平板状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以所需的角度形成金属管,其特征在于,
预先在上述金属板的第1端部设置阳部,在与上述第1端部平行的第2端部设置阴部;
在距上述任一端的距离为最终成形体金属管的边的边长位置,用所需的角度依次弯折;
最后,形成在两端部的阳部和阴部嵌合而成为连接状态。
根据本发明上述形态的金属管制造方法,可提供圆形或多方柱型的管体,这些管体,借助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批量生产时不必焊接,仅用加压即可成形,并且,对接的边缘部稳定地贴紧。
本发明一形态的管体,备有通过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该各边缘部成为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管体的一个面;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阴阳接合部,借助该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嵌合状态,上述各边缘部彼此贴紧地对接。
根据本发明该形态的管体,借助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加压成形时的回弹力被吸收,批量生产时不必进行焊接,仅用加压即可成形,并且,对接的边缘部能稳定地贴紧。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管体,相互交叉着的面的一个边缘部的端面,与另一方边缘部的里面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一个边缘部的端面突出的阳侧接合部,与形成在另一方边缘部上的阴侧接合部接合,并且,借助上述阳侧接合部的变形,对上述阴侧接合部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状态下,上述各边缘部彼此贴紧。
根据该形态的管体,随着阳侧接合部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加压成形时的回弹力被吸收,各边缘部彼此贴紧。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管体,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阴阳接合部,该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随着该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管端部上形成支承面。
根据该形态的管体,借助形成在管体管端部的支承面,不仅能与其它部件贴紧地对接,而且,随着阴阳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自然地防止在管体加压成形时产生的回弹力引起的接缝张开。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管体,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阴阳接合部,该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并且,设在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上的第2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同时,随着上述接合部中阴阳任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管端部形成支承面。
根据该形态的管体,借助形成在管体管端部的支承面,不仅能与其它部件贴紧地对接,而且,随着阴阳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自然地防止在管体加压成形时产生的回弹力引起接缝张开。而且,借助第2接合部也可防止管体的扭曲。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管体,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阴阳接合部,该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并且,设在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上的第2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同时,随着上述接合部中阴阳任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管端部形成支承面,并且,随着上述第2阴阳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以贴紧状态对接。
根据该形态的管体,借助形成在管体管端的支承面,不仅能与其它部件贴紧地对接,而且,随着阴阳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可自然地防止在管体加压成形时产生的回弹力引起接缝的张开,而且,借助第2接合部,也可防止管体的扭曲。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管体,将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对接而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阴阳接合部,该阴阳接合部对接地相互接合,并且,设在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上的第2阴阳接合部对接地相互接合,同时,随着上述接合部的阴阳任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其周边部分共同地在管端部形成支承面,并且,随着上述第2接合部的阴阳任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以贴紧状态对接。
根据该形态的管体,借助形成在管体管端的支承面,不仅能与其它部件贴紧地对接,而且,随着阴阳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可自然地防止在管体的加压成形时产生的回弹力引起接缝的张开,而且,借助第2接合部可防止管体扭曲,以及更加防止接缝张开,可同时地进行平行边缘部的对接和接合部的对接。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管体,其特征在于,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形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同时,随着阴阳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保持封闭断面状态。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管体,备有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该各边缘部的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地形成一个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阴阳接合部,由该各接合部的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嵌合状态下,上述各边缘部贴紧地对接。
根据本发明的构成,借助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借助该嵌合,加压成形时的回弹力被吸收,各边缘部贴紧地对接。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管体,备有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该各边缘部的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地形成一个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凹凸接合部,借助设在上述凹接合部上的阳接合部和设在上述凸接合部上的阴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嵌合状态下,上述各边缘贴紧地对接。
根据该形态的管体,借助阴阳接合部和凹凸接合部的双重接合,可牢固地嵌合,并且,由凹接合部吸收从阳接合部的边缘部的突出量,这样,即使是与一面的边缘部直交的宽度窄的管体,其阳接合部也不会吃进阴接合部内地嵌合。
本发明另一形态的管体,备有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该各边缘部的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地形成一个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凹凸接合部,随着设在上述凹接合部上的阳接合部和设在上述凸接合部上的阴接合部的接合,至少一方产生一次变形,该一次变形使得上述凹凸接合部的至少一方产生二次变形,在上述各接合部止脱嵌合的状态,上述各边缘部贴紧地对接。
根据该形态的管体,随着阴阳接合部的变形的接合、以及随着凹凸接合部的变形的接合,是依次进行的,可确保切实的变形和接合状态。
本发明一形态的管体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步骤、第2步骤和第3步骤;
在第1步骤,准备好管体用的板金,在该板金的一对边缘部设有阴阳接合部,该阴阳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能变形;沿着该板金的边缘部,把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得到一次加工品;
在第2步骤,沿着上述边缘部,使上述边缘部分开相向地、将上述弯折部分的内方弯折,得到略多方柱型的二次加工品;
在第3步骤,使上述边缘部接近并对接,同时,一边使上述各接合部接合,一边使其变形,使上述边缘部密接,得到管体。
根据该形态的管体成形方法,仅用简单的工序,可以形成边缘部相互贴紧着的管体,而且,在加压过程中,可借助阴阳一对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进行嵌合。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各形态。在以下的说明中,各图的内容如下。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管体,(A)是管体的外观立体图,(B)是管体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是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1中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要部的变形例,(A)是在阴接合部形成导引部的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B)是在阳接合部形成导引部的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是在阴阳两接合部均形成导引部的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管体,(A)是管体的外观立体图,(B)是管体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是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形态2中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管体,(A)是管体的外观立体图,(B)是管体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是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之管体的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关系的接合前的说明图。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中的接合部,(A)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前的要部放大图,(B)是阴阳接合部的接合初期(一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C)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完了(二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形态3中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10表示本发明接合部的变形例1,(A)是形成了导引部的阴接合部的放大图,(B)是形成为一对阴接合部的阴接合部放大图,(C)是形成了导引部的阳接合部的放大图,(D)是形成了滑接导引部的阴接合部的放大图,(E)是形成了缺口导引部的阴接合部的放大图,(F)是形成了另一缺口导引部的阴接合部的放大图。
图11表示本发明接合部的变形例2,(A)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前的要部放大图,(B)是阴阳接合部的接合初期(一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C)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完了(二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
图12表示本发明接合部的变形例3,(A)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前的要部放大图,(B)是阴阳接合部的接合初期(一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C)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完了(二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
图13表示本发明接合部的变形例4,(A)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前的要部放大图,(B)是阴阳接合部的接合初期(一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C)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完了(二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
图14表示本发明接合部的变形例5,(A)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前的要部放大图,(B)是阴阳接合部的接合初期(一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C)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完了(二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
图15表示本发明接合部的变形例6,(A)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前的要部放大图,(B)是阴阳接合部的接合初期(一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C)是阴阳接合部及凹凸接合部在接合完了(二次变形)的要部放大图。
图1 6是另一例1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17是另一例2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18是另一例3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19是另一例4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20是本发明成形方法1的加工品成形工序说明图,(A)是一次加工品的立体图,(B)是二次加工品的立体图,(C)是管体的立体图。
图21是本发明成形方法1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二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22是本发明成形方法1的变形例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二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23是本发明成形方法2的加工品成形工序说明图,(A)是一次加工品的立体图,(B)是二次加工品的立体图,(C)是三次加工品的立体图,(D)是管体的立体图。
图24是本发明成形方法2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二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三次加工品成形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C)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25是本发明成形方法3的加工品成形工序说明图,(A)是一次加工品的立体图,(B)是二次加工品的立体图,(C)是三次加工品的立体图,(D)是管体的立体图。
图26是本发明成形方法3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二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三次加工品成形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C)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27是本发明成形方法3的变形例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二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三次加工品成形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C)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28是本发明成形方法4的加工品成形工序说明图,(A)是一次加工品的立体图,(B)是二次加工品的立体图,(C)是三次加工品的立体图,(D)是管体的立体图。
图29是本发明成形方法4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二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三次加工品成形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C)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30是本发明成形方法5的加工品成形工序说明图,(A)是一次加工品的立体图,(B)是二次加工品的立体图,(C)是三次加工品的立体图,(D)是管体的立体图。
图31是本发明成形方法5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二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三次加工品成形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C)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32表示本发明的四方柱型以外的方柱型管体,(A)是管体的外观立体图,(B)是管体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是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33是本发明的四方柱型以外的方柱型管体用板金的平面图。
图34是本发明的四方柱型以外的方柱型管体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二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三次加工品成形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C)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35表示本发明的圆柱形管体,(A)是管体的外观立体图,(B)是管体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是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36是本发明的圆柱形管体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37是本发明的圆柱形管体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二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三次加工品成形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C)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38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管体,(A)是管体的外观立体图,(B)是管体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是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39是本发明实施形态4中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40是本发明实施形态4之管体成形方法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一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41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管体的接合构造,(A)是将管体接合固定在底座上状态的侧面图,(B)是将管体接合固定在底座上状态的、从底面方向看的立体图。
图42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管体,(A)是管体的外观立体图,(B)是管体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是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43是本发明实施形态5中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44是本发明实施形态5之管体成形方法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一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45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管体,(A)是管体的外观立体图,(B)是管体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是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46是本发明实施形态6中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47是本发明实施形态6之管体成形方法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一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48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管体,(A)是管体的外观立体图,(B)是管体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是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49是本发明实施形态7中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50是本发明实施形态7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一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设置了二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C)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51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管体,(A)是管体的外观立体图,(B)是管体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C)、(D)和(E)是管体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
图5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8中的板金的平面图。
图53是本发明实施形态8的工序说明图,(A)是设置了一次加工品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B)是二次加工品成形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C)是管体成形完成状态的加压机械的断面图。
图54是形成本发明实施形态8之管体时使用的金属模具的局部放大图。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按照以下各项进行说明。
<对接型管体的实施例1>
管体的实施形态1(图1~图3)
管体的实施形态2(图4,图5)
管体的实施形态3(图6~图9)
接合部的变形例1(图10)
接合部的变形例2(图11)
接合部的变形例3(图12)
接合部的变形例4(图13)
接合部的变形例5(图14)
接合部的变形例6(图15)
 <对接型管体用板金>
上述实施形态以外的管体用板金(图16~图19)
<对接型管体的成形方法>
成形方法1(图20,图21)
成形方法1的变形例(图22)
成形方法2(图23,图24)
成形方法3(图25,图26)
成形方法3的变形例(图27)
成形方法4(图28,图29)
成形方法5(图30,图31)
四方柱型以外的方柱型管体的实施形态(图32~图34)
圆柱形管体的实施形态(图35~图37)
<对接型管体的实施例2>
管体的实施形态4(图38~图41)
管体的实施形态5(图42~图44)
管体的实施形态6(图45~图47)
<叠合型管体>
管体的实施形态7(图48~图49)
管体的实施形态8(图50~图53)
<对接型管体的实施例1>
(管体的实施形态1)
图1(A)中,1是本发明的管体。该管体1是具有四个面1a、1b、1c、1d的四方柱型,其中的一个面1a是通过相向边缘部1e、1f的对接、由其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的。
如管体1成形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1(B)所示,在边缘部1e、1f上,分别形成以相向状态接合的阴接合部1g和阳接合部1h。在阴接合部1g的底边中央,形成朝开放端侧突出的峰形突起1i。
如管体1成形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1(C)所示,该突起1i使得凸片形状的阳接合部1h的前端部分朝着阴接合部1g的两侧边部变形。该变形使得阳接合部1h的一部分与阴接合部1h的两侧边部相接,这样,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彼此嵌合,使边缘部1e、1f以贴紧状态对接。
图2表示形成该管体1用的板金1A。该板金1A,是对作为原材料的金属板状物进行冲压等而形成的。图2中,在形成后的管体1的构成部分上,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另外,图2中的标记P1、P2、P3、P4是表示用加压机械进行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该说明线P1、P2、P3、P4的弯折位置,是考虑了加压成形时板金1A的延展量而设计的。
如图3(A)所示,在阴接合部1g的开放端,形成朝开放端侧扩开的导引部1j,也可以做成为使阳接合部1h容易进入阴接合部1g内的构造。另外,也可以如图3(B)所示,与上述相反地,在阳接合部1h的前端,形成尖细状倾斜导引部1k,这样也能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如图3(C)所示,在阴接合部1g和阳接合部1h上分别形成各导引部1j、1k。
(管体的实施形态2)
图4(A)中,2是本发明的管体。该管体2是具有四个面2a、2b、2c、2d的四方柱型,其中的一个面2a是通过相向边缘部2e、2f的对接、由其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的。
如管体2成形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4(B)所示,在边缘部2e、2f上,分别形成以相向状态接合的阴接合部2g和阳接合部2h。
在阴接合部2g的底边中央,形成朝开放端侧突出的峰形突起2i。在阴接合部2g上形成接合壁2j,该接合壁2j朝彼此接近的方向突出,使得阴接合部2g的靠开放端的开口径比靠底边部的开口径窄。
如管体2的成形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4(C)所示,阳接合部2h由一对分割片2k构成,该一对分割片2k的突出端侧被突起2i导引,可朝彼此分离的方向弯曲变形。该分割片2k弯曲变形时,其一部分与接合壁2j相接,这样,阴接合部2g与阳接合部2h相互嵌合并且不能脱出,使边缘部2e、2f 以贴紧状态对接。
图5是形成该管体2用的板金2A。该板金2A ,是对作为原材料的金属板状物进行冲压等而形成的。图5中,在形成后的管体2的构成部分上,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另外,图5中的标记P1、P2、P3、P4是表示用加压机械进行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另外,该说明线P1、P2、P3、P4的弯折位置,是考虑了加压成形时板金2A的延展量而设计的。
(管体的实施形态3)
图6(A)中,3是本发明的管体。该管体3是具有四个面3a、3b、3c、3d的四方柱型,其中的一个面3a是通过相向边缘部3e、3f的对接、由其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的。
在边缘部3e上,形成从边缘部3e突出的凸接合部3g。如管体3的成形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6(B)所示,在边缘部3f上,形成与凸接合部3g相向接合的凹接合部3h 。在凸接合部3g上形成朝着突出侧端宽度变窄的倾斜边3i。在凹接合部3h上,形成朝着开放端扩宽的倾斜边3j。
在该凹凸接合部3g、3h上,还形成以相向状态接合的阴接合部3k和阳接合部3m。
在阴接合部3k的底边中央,形成突出到开放端附近的峰形突起3n。在阴接合部3k上,还形成朝彼此接近方向突出的接合壁3p,该接合壁3p使得阴接合部3k的靠开放端开口径小于靠底边部开口径。
如管体3的成形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6(C)所示,阴接合部3m由一对分割片3q构成,该一对分割片3q的突出端侧被突起3n导引,可朝相互分离的方向变形。如图8所示,一对分割片3q的、从凹接合部3h的底边突出的长度D1,大于凹接合部3h的深度D2,这样,分割片3q的前端突出于边缘部3f。因此,从边缘部3f突出的突出量(D1-D2)小,可以确保分割片3q的突出长度D1与上述实施形态2中的分割片2k同样长,如图6(A)所示,即使是D3(该D3是与边缘部3e、3f交叉方向的宽度)小的管体3,也可以使分割片3q变形,而不使分割片3q的前端吃进阴接合部3k的底边。
因此,如图8(A)所示,用加压机械使边缘部3e、3f对接时,如图8(B)所示那样,在分割片3q的前端进入接合壁3p与突起3n之间后,凸接合部3g进入凹接合部3h内,再如图8(C)所示,借助倾斜边3i、3j的倾斜,接合壁3p的前端进入阳接合部3k侧并弯曲,分割片3q被接合壁3p和突起3n挟住,阴接合部3k与阳接合3m嵌合并不能脱开,使边缘部3e、3f以贴紧状态对接。
因此,倾斜边3i和倾斜边3j的倾斜角度设定为略相同,或者设定为接合壁3p的前端借助倾斜边3j进入阴接合部3k侧并能弯曲的相对角度。另外,由于设置凹凸接合部3g、3h并且使分割片3q突出于边缘部3f,这样,在边缘部3e、3f的线(对接线)上接合为一体的部件的一部分相互贴紧,可确保接合部分的强度。
图9表示形成该管体3用的板金3A。该板金3A,是对作为原材料的金属板状物进行冲压等而形成的。图9中,在形成后的管体3的构成部分上,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从略。另外,图5中的标记P1、P2、P3、P4是表示用加压机械进行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另外,该说明线P1、P2、P3、P4的弯折位置,是考虑了加压成形时板金3A的延展量而设计的。
(接合部的变形例)
如图10(A)所示,在阴接合部2g(3p)的开放端,形成朝开放端侧扩开的导引部2m,也可以做成为使阳接合部2n(3m)容易进入阴接合部2g(3p)内的构造。另外,也可以如图10(B)所示那样,使突起2i的前端突出到边缘部2e的附近,形成被该突起2i分割的一对阴接合部2g。
另外,也可以如图10(C)所示那样,在阳接合部2h(3m)的前端,形成尖细的倾斜状导引部2n,可得到同样的效果。另外,也可以如图10(D)所示那样,在分割片2k(3q)的相向边侧的前端,形成朝分离方向扩开的滑接导引部2p,借助突起2i使分割片2k(3q)容易朝分离方向弯曲。
这时,使突起2i(3n)和滑接导引部2p的倾斜角度略一致,不仅可以确保分割片2k(3q)与突起2i(3n)相接时有较大的初期相接面积,而且,可防止分割片2k(3q)吃进突起2i(3n),可实现更加切实的嵌合。另外,也可以如图10(E)所示,在阳接合部2h(3m)的基部设置缺口导引部2q;也可以如图10(F)所示,设置从阳接合部2h(3m)的基部横切边缘部2f(3f)的缺口导引部2r,可使分割片2k的弯曲变形容易。另外,各导引部2m、2n、2p、2q、2r可以作适当组合。
(接合部的变形例2)
如图11(A)所示,象实施形态2的突起2i那样地降低突起3n的高度,并且,把分割片3q的外侧边做成为倾斜边3r,该倾斜边3r使得阳接合部3m的基端侧比前端侧细。如图11(B)、(C)所示,接合壁3p容易进入阴接合部3k侧,并且,使分割片3q的前端在阴接合部3k内弯曲变形,使阴阳(内外)接合部3k、3m的嵌合更加切实。
(接合部的变形例3)
如图12(A)所示,取消突起3n,取消阳接合部3m的分割片形状,把阳接合部3m的外侧两边与变形例2同样地做成为倾斜边3r,如图12(B)、(C)所示,可以使接合壁3p容易进入阴接合部3k侧,并且,使阴阳接合部3k、3m的嵌合更加切实。
(接合部的变形例4)
如图13(A)所示,使分割片3q的突出长度D3比上述突出长度D1长,如图13(B)、(C)所示,使分割片3q的前端在阴接合部3k内弯曲变形,可以使阴阳接合部3k、3m的嵌合更加切实。
(接合部的变形例5)
如图14(A)所示,把分割片3q的外侧边做成为倾斜边3s,该倾斜边3s使得阳接合部3m的前端侧比基端侧细,并且,做成与倾斜边3i、3j的倾斜方向相反方向的倾斜边3t、3u,如图14(B)、(C)所示,分割片3q进入阴接合部3k,倾斜边3S使得接合壁3p扩开,使倾斜边3t与倾斜边3u嵌合,也使凹凸接合部3h、3i嵌合。
(接合部的变形例6)
如图15(A)所示,将突起3n的宽度加宽,这样,分割片3q与突起3n接合时分割片3q的张开角度加大,如图15(B)、(C)所示,分割片3q进入阴接合部3k,使接合壁3p扩开,使倾斜边3t与倾斜边3u嵌合,凹凸接合部3h、3i也彼此嵌合。
上述接合部的变形例1~变形例6,也可以部分地用于上述实施形态1~3中的阴阳(内外)接合部1g、1h、2g、2h上。
(其它的板金)
上述各例中使用的板金1A和板金2A上,分别备有1个阴接合部1g、2g和阳接合部1h、2h。但是,如图16所示,也可以在板金4A上设置若干个阴接合部4g和阳接合部4h,并且在各阴接合部4g(也可以不是全部)上设置突起4i。
如图17所示,在板金5A上设置若干阴接合部5g和阳接合部5h,并且在各阴接合部5g(也可以不是全部)上设置突起5i和接合壁5j,将阳接合部5h分割成为分割片5k。
如图18所示,在板金6A上,交替地设置若干个阴接合部6g和阳接合部6h,并且在各阴接合部6g(也可以不是全部)上设置突起6i。
如图19所示,在板金7A上,交替地设置若干个阴接合部7g和阳接合部7h,并且在各阴接合部7g(也可以不是全部)上设置突起7i和接合壁7j,将阳接合部7h分割成为分割片7k。
这样,在形成管体用的板金上,根据其使用目的(例如复印机本体板固定架、零件固定架等)所需的刚性,采用适当的阴阳接合部,并采用适当的接合部个数和位置等。
另外,例如图2所示的板金1A,在面1c上,形成在后述加压加工时固定到机械(金属模具)上的固定用孔1m,在其它面1b、1d上形成复印机本体板固定用或零件固定用的螺丝孔1n等,其应用范围根据管体1的使用目的加工。这时,螺丝孔1n也可以是自由尺寸孔,孔1m也可以兼用作螺丝孔或模具固定用孔。另外,这些孔1m、1n的位置和个数并不限定,也可以在管体成形后形成。
<对接型管体的成形方法>
下面,参照图20至图31,说明用板金1A~6A成形四方柱型管体的方法。这些图中,考虑了各种种类的板金1A~6A,为了清楚起见,在一部分的图中省略了阴阳接合部的图示。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以采用板金1A成形管体1为例进行说明,采用其它板金2A~6A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成形方法1)
如图20(A)所示,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板金1A的边缘部1e、1f,将边缘1e、1f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1、P2)并立起(四方柱型时,面1a与面1b、面1a与面1d的夹角为90°),得到一次加工品1B。
接着如图20(B)所示,同样地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边缘部1e、1f,使各边缘部1e、1f分开并相向地、在形成面1a的弯折位置内方,进行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3、P4),得到二次加工品1C。这时,面1c的宽度比边缘部1e、1f的相向间隔小,可容易地取出加压机械的模具和二次加工品1C。
接着如图21(A)所示,把二次加工品1C设置在加压机械100的下模101上。这时,二次加工品1C的面1C被设在下模101上的推压机构102固定住。
从该状态如图21(B)所示地使上模103下降,使下模101的加压部10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e、1f相互接近。
于是,阴接合部1g和阳接合部1h一边接合,一边由突起1i使阳接合部1h的前端变形。借助该变形,阳接合部1h的一部分与阴接合部1g的两侧缘部紧密相接(见图1(C)),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嵌合,结果,保持边缘部1e、1f的紧密状态的对接。另外,该嵌合吸收使边缘部1e、1f分离的回弹力,所以,如图20(C)所示,可成形为边缘部1e、1f贴紧着的管体1。
(成形方法1的变形例)
形成了上述的二次加工品1C后,如图22(A)所示,把二次加工品1C设置在加压机械120的下模121上。
从该状态如图22(B)所示地使上模123下降,使下模121的加压部12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e、1f相互接近。
于是,由面1a及面1b、以及面1a及面1d形成的各角部,与从下模121突出的推压突起122相接,成为防止面1c从下模121上浮起的固定状态,同时,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一边接合,一边由突起1i使阳接合部1h的前端变形。借助该变形,阳接合部1h的一部分与阴接合部1g的两侧缘部紧密相接(见图1(C)),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中h嵌合,结果,保持边缘部1e、1f的贴紧状态的对接。另外,该嵌合吸收使边缘部1e、1f分离的回弹力,所以,可成形为边缘部1e、1f贴紧着的管体1。
(成形方法2)
如图23(A)所示,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边缘部1e、1f,将板金1A的边缘部1e、1f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参见说明线P1、P2)并立起(四方柱型时,面1a与面1b、以及面1a与面1d的夹角是90°),得到一次加工品1B。
接着如图23(B)所示,同样地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边缘部1e、1f,使各边缘部1e、1f分开并相向地、在形成面1a的弯折位置内方进行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3、P4),得到二次加工品1C。这时,面1c的宽度比边缘部1e、1f的相向间隔小,可容易地取出加压机械的模具和二次加工品1C。
接着如图24(A)所示,将该二次加工品1C设置在加压机械130上。这时,二次加工品1C的面1c被设在下模131上的推压机构132固定。
从该状态如图24(B)所示地使上模133下降,使下模131的加压部13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e、1f相互接近。
于是,阴接合部1g和阳接合部1h一边接合,一边由突起1i使阳接合部1h的前端变形。借助该变形,阳接合部1h的一部分与阴接合部1g的两侧缘部紧密相接(见图1(C)),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嵌合,结果,如图23(C)所示,保持边缘部1e、1f的紧密状态的对接,得到三次加工品1D。
然后如图24(C)所示,从该状态使上模133进一步下降,固定住下模131的加压部134的接近位置,上模133的加压部135从与加压部13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加压三次加工品1D。
该加压由于是与加压部13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所以,可得到面1a~1d的整形效果。另外,产生与阴接合部1g和阳接合部1h的嵌合部分发生的回弹力相反方向的回弹力,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这样,可得到边缘部1e、1f略完全贴紧的管体1。
上述的三次加工品1D,是在阴接合部1g和阳接合部1h处产生回弹力、在边缘部1e、1f间产生微小间隙时的加工品。因此,与上述成形方法1相反的说明那样,考虑到板金1A的材质、厚度或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的形状、大小等条件产生回弹力的可能性。另外,该三次加工品1D是连续加压工序的中间品,不是最终的加工品。为了得到上述的效果,加压部134的加压程度,是不引起管体1变形(压扁)的程度,该程度根据板金1A的厚度等上述条件设定。
(成形方法3)
如图25(A)所示,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板金1A的边缘部1e、1f,将边缘1e、1f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1、P2)并立起(四方柱型时,面1a与面1b、面1a与面1d的夹角为90°),得到一次加工品1B。
接着如图25(B)所示,同样地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边缘部1e、1f,使各边缘部1e、1f分开并相向地、在形成面1a的弯折位置内方进行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3、P4),得到二次加工品1C。这时,面1c的宽度比边缘部1e、1f的相向间隔小,可容易地取出加压机械的模具和二次加工品1C。
接着如图26(A)所示,把二次加工品1C设置在加压机械140的下模141上。
从该状态如图26(B)所示地使上模143下降,使下模141的加压部14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e、1f相互接近。同时,使面1c朝突出方向弯曲。该弯曲是这样形成的:如上述成形方法1、2那样,不固定面1c,并且在二次加工品1C的状态时,使面1b与面1c所成的角度θ1为大于90°(在管体1的成形完成时该角度是略90°)的钝角,这样,随着加压部144的接近而形成了该弯曲。
另外,由于该加压部144的接近,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一边接合,一边由突起1i使阳接合部1h的前端变形。借助该变形,阳接合部1h的一部分与阴接合部1g的两侧缘部紧密相接(见图1(C)),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嵌合,结果,如图25(C)所示,保持边缘部1e、1f的对接状态,并且面1c朝突出方向弯曲,得到三次加工品1D′。
再如图26(C)所示,从该状态进一步使上模143下降,固定住加压部144的接近位置,上模143的加压部145从与加压部14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加压三次加工品1D′。
该加压,是在与加压部14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由加压部145进行的,所以,可将面1C整形为原来的平面,并且可利用各加压部144、145的加压效果将各面1a~1d整形。另外,该加压对面1C产生朝着欲再次突出方向的回弹力,该回弹力与在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的嵌合部产生的回弹力是相反方向,所以它们相互抵消。这样,如图25(D)所示,可保持各面1a~1d的平面度,得到边缘部1e、1f略完全贴紧着的管体1。
(成形方法3的变形例)
形成了上述的二次加工品1C后,如图27(A)所示,把二次加工品1C设置在加压机械150的下模151上。
从该状态如图27(B)所示地使上模153下降,使下模151的加压部15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e、1f相互接近。同时,使面1c朝突出方向弯曲。
该弯曲是这样形成的:如上述成形方法1、2那样,不固定面1c,并且在二次加工品1C的状态时,使面1b与面1c所成的角度θ1为钝角,这样,随着加压部154的接近而形成了该弯曲。
另外,借助该加压部154的接近,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一边接合,一边由突起1i使阳接合部1h的前端变形。借助该变形,阳接合部1h的一部分与阴接合部1g的两侧缘部紧密相接(见图1(C)),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嵌合,结果,如图25(C)所示,保持边缘部1e、1f的对接状态,并且面1c朝突出方向弯曲,得到三次加工品1D′。
在下模151上设有摩擦阻力式的推压部件152,该推压部件152与由面1a和面1b、以及面1a和面1d形成的各角部滑接,控制面1c从下模151的浮起量。另外,该推压部件152,通过其阻力的设定,除了适用于成形方法1的变形例外,也可适用于其它的成形方法。
接着如图27(C)所示,从该状态进一步使上模153下降,固定住加压部154的接近位置,上模153的加压部155从与加压部15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加压三次加工品1D′。
由于该加压是与加压部15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所以,可以使面1c成为平面地得到面1a~1d的整形效果。另外,该加压对面1c产生朝着从平面方向再次突出方向的回弹力,该回弹力与在阴接合部1g和阳接合部1h的嵌合部分产生的回弹力是相反方向,所以,相互抵消。这样,如图25(D)所示,可得到边缘部1e、1f略完全贴紧着的管体1。
(成形方法4)
如图28(A)所示,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板金1A的边缘部1e、1f,将该边缘部1e、1f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1、P2)并立起(四方柱型时,面1a与面1b、以及面1a与面1d的夹角是90°),得到一次加工品1B。
接着如图28(B)所示,同样地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板金1A的边缘部1e、1f,使各边缘部1e、1f分开相向地、在形成面1a的弯折位置内方,进行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3、P4),同时使面1c朝内方弯曲,得到二次加工品1C′。这时,边缘部1e、1f的相向间隔比面1c的宽度大,可容易地取出加压机械的金属模具和二次加工品1C′。另外,面1c的弯曲时,面1b与面1c、以及面1d与面1c的夹角θ2形成为略直角。
接着如图29(A)所示,将该二次加工品1C′设置在加压机械160的下模161上。
从该状态如图29(B)所示地,使上模163下降,使下模161的加压部16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e、1f相互接近。
借助该加压部164的接近,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一边接合,一边由突起1i使阳接合部1h的前端变形,借助该变形,阳接合部1h的一部分与阴接合部1g的两侧边部紧密相接(见图1(C)),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嵌合,结果,如图28(C)所示,保持边缘部1e、1f的对接,得到三次加工品1D。
再如图29(C)所示,从该状态使上模163进一步下降,固定住加压部164的接近位置,上模163的加压部165从与加压部16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加压三次加工品1D。
由于该加压是与加压部16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所以,使面1c成为平面,并可得到面1a~1d的整形效果。另外,该加压对面1c产生朝着从平面方向再次突出方向的回弹力,该回弹力与在阴接合部1g和阳接合部1h的嵌合部分产生的回弹力方向相反,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这样,如图28(D)所示,可得到边缘部1e、1f略完全贴紧着的管体1。
(成形方法5)
如图30(A)所示,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边缘部1e、1f,将板金1A的边缘部1e、1f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参见说明线P1、P2)并立起(四方柱型时,面1a与面1b、以及面1a与面1d的角度是90°),得到一次加工品1B。
接着如图30(B)所示,同样地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边缘部1e、1f,使各边缘部1e、1f分开并相向地、在形成面1a的弯折位置内方进行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3、P4),同时使面1c向内方弯曲,得到二次加工品1C″。这时,面1c的宽度比边缘部1e、1f的相向间隔小,可容易地取出加压机械的模具和二次加工品1C″。另外,面1c的弯曲时,面1b与面1c、以及面1d与面1c所成的角度θ3为钝角。
接着如图31(A)所示,将该二次加工品1C″设置在加压机械170的下模171上。
从该状态如图31(B)所示地使上模173下降,使下模171的加压部17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e、1f相互接近。
由于该加压部174的接近,阴接合部1g和阳接合部1h一边接合,一边由突起1i使阳接合部1h的前端变形。借助该变形,阳接合部1h的一部分与阴接合部1g的两侧缘部紧密相接(见图1(C)),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嵌合,结果,如图30(C)所示,保持边缘部1e、1f的紧密状态的对接,并且面1c朝突出方向弯曲,得到三次加工品1D′。
然后如图31(C)所示,从该状态使上模173进一步下降,固定住加压部174的接近位置,上模173的加压部175从与加压部174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加压三次加工品1D′。
该加压由于是与加压部17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所以,可以使面1c成为平面,并得到面1a~1d的整形效果。另外,该加压对面1c产生朝着从平面方向再次突出方向的回弹力,该回弹力与在阴接合部1g与阳接合部1h的嵌合部分发生的回弹力方向相反,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这样,如图30(D)所示,可得到边缘部1e、1f略完全贴紧的管体1。
(四角柱以外方柱型管体的实施形态)
图32至图34表示上述四方柱型以外的、作为多方柱型管体一例的六方柱型管体9。
该管体9如图32所示,是具有六个面9a~9f的六方柱型。其中的一个面9a是由通过边缘部9g、9h的对接、由其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的。
在边缘部9g、9f上,分别形成以相向状态接合的阴接合部9i和阳接合部9j。在阴接合部9i的底边中央,形成朝开放端侧突出的峰形突起9k。这些阴接合部9i、阳接合部9j、突起9k如图32(B)和图32(C)所示,与阴接合部1g、阳接合部1h、突起1i的构造和作用是相同的。另外,阴接合部9i、阳接合部9j、突起9k也可以采用与阴接合部2g、阳接合部2h、突起2i同样的构造。另外,形成该管体9的板金,可采用与上述板金1A~6A相同的构造。
这里,说明使用图33所示板金9A制成的管体。该管体9是用下述方法形成的。即,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板金9A的边缘部9g、9h,将边缘部9g、9h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1、P2)并立起(正六方柱型时,面9a与面9b、以及面9a与面9f所成的角度为60°),得到一次加工品。
接着,同样地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边缘部9g、9h,使各边缘部9g、9h分开并相向地、在形成面9a的弯折位置的内方,依次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3、P4和P5、P6),得到二次加工品9C。这时,边缘部9g、9h的相向间隔比面9d的宽度大,这样,可容易地取出加压机械的金属模具和二次加工品9C(见图34(A))。
接着,如图34(A)所示,将该二次加工品9C设置在加压机械180的下模181上。这时,二次加工品9c的面9d被设在下模181上的推压机构182固定住。
从该状态如图34(B)所示地使上模183下降,使下模181的加压部18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9g、9h相互接近。
于是,阴接合部9i和阳接合部9j一边彼此接合,一边由突起9k使阳接合部9j的前端变形。借助该变形,阳接合部9j的一部分与阴接合部9i的两侧缘部紧密地相接,阴接合部9i与阳接合部9j嵌合,结果,保持着边缘部9g、9h的对接状态,得到三次加工品9D。
然后,如图34(C)所示,从该状态使上模183进一步下降,固定住下模181的加压部184的接近位置,上模183的加压部185从与加压部18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加压三次加工品9D。
该加压是与加压部18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所以,可得到面9a~9f的整形效果。另外该加压产生回弹力,该回弹力与在阴接合部9i和阳接合部9j的嵌合部分产生的回弹力方向相反,起到相互抵消的作用。这样,可得到边缘部9g、9h略完全贴紧的管体9。
(圆柱形管体的实施形态)
图35至图37表示上述四方柱型以外的、作为多方柱型管一例的圆柱形管体10。
该管体10如图35(A)所示,是具有一个曲面10a的圆柱形。该一个面10a是由相向的边缘部10b、10c的对接以及其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的。
在边缘部10b、10c上,分别形成以相向状态接合的阴接合部10d和阳接合部10e。在阴接合部10d的底边中央,形成朝开放端侧突出的峰形突起10f。这些阴接合部10d、阳接合部10e、突起10f,如图35(B)和图35(C)所示,与阴接合部1g、阳接合部1h、突起1i的构造及作用是相同的。另外,阴接合部10d、阳接合部10e、突起10f,也可以与阴接合部2g、阳接合部2h、突起2i为同一构造。另外,形成该管体10的板金,可采用与上述板金1A~6A相同的构造。
这里,说明使用图36所示板金10A制成的管体。该管体10是用下述方法形成的。即,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使边缘部10b、10c相向地将板金10A弯成略椭圆形,如图37(A)所示,得到一次加工品10B。
接着,用设在加压机械190的下模191上的推压机械192,将该一次加工品10B的面10a固定在图示下方。
从该状态如图37(B)所示地使上模193下降,使下模191的加压部19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0b、10c相互接近。
于是,阴接合部10d和阴接合部10j一边接合,一边由突起10f使阴接合部10j的前端变形。借助该变形,阴接合部10j的一部分与阴接合部10d的两侧缘部紧密相接,阴接合部10d与阴接合部10j嵌合,结果,保持着边缘部10b、10c的对接状态,得到管体10。
(对接型管体的实施例2>
(管体的实施形态4)
图38(A)中,11是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管体。该管体11是具有四个面11a、11b、11c、11d的四方柱型。其中的一个面11a是通过相向且平行的边缘部11e、11f对接、由其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的。
在与该平行的边缘部11e、11f直交的一个边缘部11g上,突出地形成相向的舌片11h、11i。
在该舌片11h、11i上,如管体11的成形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38(B)所示,分别形成以相向状态接合的阴接合部11i和阳接合部11k。另外,舌片11h、11i的边缘部11m、11n对接,作为共同的周边,形成支承面11p。
在阴接合部11j的底边中央,形成朝开放端侧突出的峰形突起11q。在阴接合部11j的开放端,形成将其开口径扩开的倾斜导引部11r。另外,在阴接合部11j上形成相互朝接近方向突出的接合壁11s,该接合壁11s使得阴接合部11j的靠开放端侧开口径小于靠底边部开口径。
在阳接合部11k的前端形成倾斜状导引部11t,该导引部11t使得阳接合部11k越到前端越细。另外,如管体11的成形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38(C)所示,阳接合部11k由一对分割片11u构成,该一对分割片11u的突出端侧被突起11q导引而可朝相互分离的方向弯曲变形。借助该分割片11u的弯曲变形,阴接合部11j和阳接合部11k嵌合,同时分割片11u与接合壁11s相接,使边缘部11m、11n以贴紧状态对接。
图39表示形成该管体11用的板金11A。该板金11A是对作为原材料的金属板状物进行冲压等而形成的。在该图39中,对形成后的管体11的构造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省略。另外,图39中的标记P1、P2、P3、P4是形成面11a~11d用的、由加压机械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标记P5、P6是形成支承面11p用的、由加压机械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说明线P1~P6的弯折位置,是考虑了加压成形时板金11A的延展量而设计的。
在板金11A上,例如在面11c上形成在后述加压加工时用于固定到机械(金属模具)上的固定用孔11v。在其它的面11b、11d、11p上,形成复印机本体板固定用或零件固定用的螺丝孔11w。各孔11v、11w的应用范围根据管体11的使用目的而加工。这时,孔11v也可兼用作螺丝孔或金属模具固定用孔。另外,这些孔11v、11w的位置和个数并无限定,也可以在管体成形后形成这些孔。
采用该板金11A成形四方柱型的管体时,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板金11A的边缘部11e、11f,将边缘部11e、11f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1、P2)并立起(四方柱型时,面11a与面11b、以及面11a与面11d的夹角是90°)。同时,沿着边缘部11g,将舌片11h、11i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5、P6)并立起(面11b与面11p、以及面11d与面11p的夹角是90°)。
接着,同样地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边缘部11e、11f,使各边缘部11e、11f分开并相向地、在形成为面11a的弯折位置内方,进行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3、P4),如图40(A)所示,得到一次加工品11B。这时,边缘部11e、11f的相向间隔比面1c的宽度大,可容易地取出加压机械的金属模具和一次加工品11B。
接着如图40(A)所示,将该一次加工品11B设置在加压机械200的下模201上。这时,一次加工品11B的面11c被设在下模201上的推压机构202固定住。
从该状态如图40(B)所示地使上模203下降,使下模201的加压部20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1e、11f和边缘部11m、11n相互接近。
于是,阴接合部11j和阳接合部11k一边接合,一边由突起11q使分割片11u的前端相互分离地弯曲变形。该分割片11u弯曲变形时,其一部分与接合壁11s相接,阴接合部11j与阳接合部11k嵌合并不能脱出,这样,边缘部11m、11n以贴紧状态对接。另外,该嵌合吸收使边缘部11m、11n和边缘部11e、11f朝分开方向的回弹力。因此,通过使支承面11p的宽度与面11a的宽度一致,可以使阴接合部11j和阳接合部11k嵌合的同时,使面11a的边缘部11e、11f也以贴紧状态对接,成形为管体11。
把该管体11作为框架构造接合时,如图41(A)所示,把形成在管端的支承面11p对接在底座F1上,再如图41(B)所示,用螺丝N(该螺丝N与形成在支承面11p上的螺丝孔11w(见图39)螺合)贯穿底座F1后,将底座F1与管体11接合,可以形成支承面11p与底座F1密接的构造。另外,根据框架构造的种类和场所,也可以通过固定(或者整体)的支架F2固定在底座F1上。
(管体的实施形态5)
图42(A)中,12是本发明实施形态5的管体。该管体12是具有四个面12a、12b、12c、12d的四方柱型。其中的一个面12a通过相向且平行的一对边缘部12e、12f的对接、由其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的。在该一对平行的边缘部12e、12f上,分别形成可相互接合的第2阴接合部12g和阳接合部12h。这些第2阴接合部12g的宽度和阳接合部12h的宽度略同宽,以便相互能以贴紧状态接合。
在阴接合部12g的开放端,形成将其开放端扩开的导引部12i。在阳接合部12h的前端,形成倾斜导引部12j,该导引部12j使得阳接合部12h越到前端越细。
在与平行边缘部12e、12f直交的一个边缘部12k上,突出地形成相向的舌片12m、12n。
在该舌片12m、12n上,如管体12的成形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42(B)所示,形成能以相向状态接合的阴接合部12o和阳接合部12p。舌片12m、12n的边缘部12q、12r对接而作为共同的周边部分,形成支承面12q。
在阴接合部12o的底边中央,形成朝开放端侧突出的峰形突起12t。在阴接合部12o的开放端,形成将其开口径扩开的倾斜导引部12u。另外,在阴接合部12o上形成朝相互接近方向突出的接合壁12v,该接合壁12v使得阴接合部12o的靠开放端侧开口径小于靠底边部的开口径。
在阳接合部12p的前端形成倾斜的导引部12w,该导引部12w使阳接合部12p越到前端越细。另外,如管体12的成形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42(C)所示,阳接合部12p由一对分割片12x构成,该一对分割片12x的突出端侧被突起12t导引而可朝相互分离的方向弯曲变形。借助该一对分割片12x的弯曲变形,阴接合部12o和阳接合部12p相互嵌合,同时分割片12x与接合壁12v相接,使边缘部12r、12s以贴紧状态对接。
图43是用于形成该管体12的板金12A。该板金12A是对作为原材料的金属板状物进行冲压等而形成的。在该图43中,对形成后的管体12的构成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省略。另外,图43中的标记P1、P2、P3、P4是形成面12a~12d用的、由加压机械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标记P5、P6是形成支承面12q用的、由加压机械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说明线P1~P6的弯折位置,是考虑了加压成形时板金12A的延展量而设计的。
在板金12A上,例如在面12c上形成在后述加压加工时用于固定到机械(金属模具)上的固定用孔12y。在其它的面12b、12d、12q上,形成复印机本体板固定用或零件固定用的螺丝孔12z。各孔12y、12z的应用范围根据管体12的使用目的而加工。这时,孔12y也可兼用作螺丝孔或金属模具固定用孔。另外,这些孔12y、12z的位置和个数并无限定,也可以在管体成形后形成这些孔。
采用该板金12A成形四方柱型的管体时,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板金12A的边缘部12e、12f,将边缘部12e、12f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1、P2)并立起(四方柱型时,面12a与面12b、以及面12a与面12d的夹角是90°),同时将舌片12m、12n沿着边缘部12k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5、P6)并立起(面12b与面12q、以及面12d与面12q的夹角是90°)。
接着,同样地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边缘部12e、12f,使各边缘部12e、12f分开并相向地、在形成面12a的弯折位置内方,进行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3、P4),如图44(A)所示,得到一次加工品12B。这时,边缘部12e、12f的相向间隔比面12c的宽度大,可容易地取出加压机械的金属模具和一次加工品12B。
接着如图44(A)所示,将该一次加工品11B设置在加压机械210的下模211上。这时,一次加工品12B的面12c被设在下模211上的推压机构212固定住。
从该状态如图44(B)所示地使上模213下降,使下模211的加压部21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2e、12f和边缘部12r、12s相互接近。
于是,阴接合部12g和阳接合部12h一边接合,同时阴接合部12o和阳接合部12p一边接合,一边在突起12t的导引下,分割片12x的前端相互分离地弯曲变形。该分割片12x的弯曲变形,使其一部分与接合壁12v相接,阴接合部12o与阳接合部12p嵌合并不能脱出,这样,边缘部12r、12s以贴紧状态对接。另外,该嵌合吸收使边缘部12r、12s和边缘部12e、12f朝分开方向的回弹力。因此,通过使支承面12q的宽度与面12a的宽度一致,可以使阴接合部12o和阳接合部12p嵌合的同时,使面12a的边缘部12e、12f也以贴紧状态对接,成形为管体12。
把该管体12作为框架构造接合时,与上述实施形态4同样,其说明省略。但该管体12,由于阴接合部12g和阳接合部12h以贴紧状态接合,所以,可吸收边缘部12e、12f相对平行移动的荷重,即吸收管体12扭转方向的荷重,可提高刚性。
(管体的实施形态6)
图45(A)中,13是本发明实施形态6的管体。该管体13是具有四个面13a、13b、13c、13d的四方柱型。其中的一个面13a通过相向且平行的一对边缘部13e、13f的对接、由其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的。在该一对平行的边缘部13e、13f上,分别形成可相互接合的第2阴接合部13g和阳接合部13h。这些第2阴接合部13g和阳接合部13h,与后述的阴接合部13m(与阴接合部13g对应)和阳接合部13n(与阳接合部13h对应)基本上相同,所以,援用该阴接合部13m和阳接合部13n的说明。
在与平行边缘部中13e、13f直交的一个边缘部13i上,突出地形成彼此相向的舌片13j、13k。
在该舌片13j、13k上,形成能以相向状态接合的阴接合部13m和阳接合部13n。舌片13j、13k的边缘部13q、13r对接而作为共同的周边部分,形成支承面13p。
在阴接合部13m的底边中央,如管体13的成形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45(B)所示,形成朝开放端侧突出的峰形突起13s。在阴接合部13b的开放端,形成将其开口径扩开的倾斜导引部13t。另外,在阴接合部13m上形成朝彼此接近方向突出的接合壁13u,该接合壁13u使得阴接合部13m的靠开放端侧开口径小于靠底边部的开口径。
在阳接合部13n的前端形成倾斜的导引部13v,该导引部13v使阳接合部13n越到前端越细。另外,如管体13的成形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45(C)所示,阳接合部13n由一对分割片13w构成,该一对分割片13w的突出端侧被突起13s导引而可朝相互分离的方向弯曲变形。借助该一对分割片13w的弯曲变形,阴接合部13m和阳接合部13n相互嵌合,同时分割片13w与接合壁13u相接,使边缘部13q、13r以贴紧状态对接。
图46是用于形成该管体13的板金13A。该板金13A是对作为原材料的金属板状物进行冲压等而形成的。在该图46中,对形成后的管体13的构造部分,注以相同标记,其说明省略。另外,图46中的标记P1、P2、P3、P4是形成面13a~13d用的、由加压机械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标记P5、P6是形成支承面13p用的、由加压机械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说明线P1~P6的弯折位置,是考虑了冲压成形时板金13A的延展量而设计的。
在板金13A上,例如在面13c上形成在后述加压加工时用于固定到机械(金属模具)上的固定用孔13x。在其它的面13b、13d、13p上,形成复印机本体板固定用或零件固定用的螺丝孔13y。各孔13x、13y的应用范围根据管体13的使用目的而加工。这时,孔13x也可兼用作螺丝孔或金属模具固定用孔。另外,这些孔13s、13y的位置和个数并无限定,也可以在管体成形后形成这些孔。
采用该板金13A成形四方柱型的管体时,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板金13A的边缘部13e、13f,将边缘部13e、13f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1、P2)并立起(四方柱型时,面13a与面13b、以及面13a与面13d的夹角是90°),同时将舌片13j、13k沿着边缘部13i朝同方向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5、P6)并立起(面13b与面13p、以及面13d与面13p的夹角是90°)。
接着,同样地用公知的加压机械,沿着边缘部13e、13f,使各边缘部13e、13f分开并相向地、在形成面13a的弯折位置内方,进行弯折(弯折位置见说明线P3、P4),如图47(A)所示,得到一次加工品13B。这时,边缘部13e、13f的相向间隔比面13c的宽度大,可容易地取出加压机械的金属模具和一次加工品13B。
接着如图47(A)所示,将该一次加工品13B设置在加压机械220的下模221上。这时,一次加工品13B的面13c被设在下模221上的推压机构222固定住。
从该状态如图47(B)所示地使上模223下降,使下模221的加压部22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3e、13f和边缘部13q、13r相互接近。
于是,阴接合部13g和阳接合部13h接合,同时阴接合部13m和阳接合部13n一边接合,一边在突起13s的导引下,分割片13w的前端相互分离地弯曲变形。该一对分割片13w的弯曲变形,使其一部分与接合壁13u相接,阴接合部13m与阳接合部13n嵌合并且不能脱出,这样,边缘部13q、13r以贴紧状态对接。另外,该嵌合吸收使边缘部13q、13r和边缘部13e、13f朝分开方向的回弹力。因此,通过使支承面13p的宽度与面13a的宽度一致,可以使阴接合部13m和阳接合部13n嵌合的同时,使面13a的边缘部13e、13f也以贴紧状态对接,成形为管体13。
把该管体13作为框架构造接合时,与上述实施形态4同样,其说明省略。但该管体13,借助阴接合部13g和阳接合部13h的嵌合,所以,可吸收边缘部13e、13f相对平行移动的荷重,即吸收管体13扭转方向的荷重,不仅可提高刚性,而且,可以与阴接合部13m和阳接合部13n的精度等无关地、保持边缘部13i、13j对接时的贴紧状态。
(管体的实施形态7)
图48(A)中,14是本发明的管体。该管体14是具有四个面14a、14b、14c、14d的四方柱型。相互交叉(这时是直交)的面14a和面14d的各边缘部14e、14f相接,边缘部14f的端面14h与边缘部14e的里面14g相接,构成接缝14i。
如管体14成形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48(B)、(C)所示,在边缘部14e、14f上分别形成在相互交叉(直交)的方向相向的阴接合部14j和阳接合部14k。如管体14的成形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48(D)、(E)所示,阳接合部14k借助其变形而与阴接合部14j嵌合,这样,面14a的里面14g与面14d的端面14h密接,形成为接缝14i。
图49(A)、(B)表示用于形成管体14的板金14A。该板金14A是对作为原材料的金属板状物进行冲压等而形成的。
阴接合部14j在面14a的端面14m上开放。如图49(A)所示,阴接合部14j的底边14n侧的内宽度W1比端面14m侧的开口宽度W2大,这样,在底边14n的两侧,形成具有倾斜面14p的嵌合阴接合部14q。上述倾斜面14p朝着端面14m侧接近(变窄)。
阳接合部14k,沿着端面14h长度方向的宽度W3,比开口宽度W2小。另外,阳接合部14k的长度方向两端部分比中央部分突出。如图49(B)所示,阳接合部14k的最大突出量H1比板金14A的厚度H2大,阴接合部14j的进深H3与板金14A的厚度H2相同。
这样,如图48(B)所示,在阴接合部14j与阳接合部14k接合着的状态,阳接合部14k的两端部分从面14a的表面14r突出。另外,在图49中,在成形后的管体14的构成部分,注以相同的标记,其说明从略。图49中的标记P1、P2、P3是表示用加压机械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用该标记P1、P2、P3表示的弯折位置,是考虑到加压成形时板金14A的延展量而设计的。另外,在板金14A上,在其面14c上形成若干个在后述加压加工时用于固定到机械(金属模具)上的固定用孔14s,在其它的面14a、14b、14d上形成复印机本体板固定用、或者零件固定用的螺丝孔14t,其应用范围根据管体14的使用目的而加工。这时,螺丝孔14t也可以是所谓的自由尺寸孔,也可以将孔14s兼作为螺丝孔或金属模具固定用孔。另外,这些孔14s、14t的位置和个数并无限定,也可以在管体成形后再形成这些孔。
下面,参照图50说明采用该板金14A成形四方柱型管体14的情形。
先用公知的加压机械弯折板金14的说明线P1~P3(四方柱型时,面14a与面14b、以及面14b与面14c的夹角是90°,面14c与面14d的夹角是钝角),如图50(A)所示,形成为一次加工品14B。
接着,将一次加工品14B设置在加压机械230的下模231上。这时,一次加工品14B的面14c被设在下模231上的推压机构232固定住。
从该状态如图50(B)所示地使上模233下降,由该上模233使下模231的加压部23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4e、14f相互接近,使阴接合部14j和阳接合部14k接合,得到二次加工品14C。
接着,如图50(C)所示,从该状态使上模233进一步下降,将下模231的加压部234的接近位置固定住,上模233的加压部235从与加压部23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一边加压二次加工品14C,一边使阳接合部14k的两端变形。借助该变形,使阳接合部14k的被压扁了的一部分进入阴接合部14j的嵌合阴接合部14q内,结果,如图48(E)所示,阴接合部14j与阳接合部14k嵌合。
这时,加压部235的加压,是与加压部23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所以,可得到面14a~面14d的整形效果。另外,借助阴接合14j与阳接合部14k的嵌合,面14a的里面14g与面14d的端面14h可约完全地密接,得到管体14。
二次加工品14C是从一次加工品14B到加工成管体14的加压工序中的中间品,不是最终的加工品。另外,为了得上述效果的加压,加压部234的加压程度,是不引起管体14变形(压扁)的程度,该程度根据板金14A的厚度H2和材质等条件设定。
(管体的实施形态8)
图51(A)中,15是本发明的管体。该管体15是具有四个面15a、15b、15c、15d的四方柱型。相互交叉(这时是直交)的面15a和面15d的各边缘部15e、15f相接,边缘部15f的端面15h与边缘部15e的里面15g相接,构成接缝15i。
如管体15成形完成前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51(B)、(C)所示,在边缘部15e、15f上分别形成在相互交叉(直交)的方向相向的阴接合部15j和阳接合部15k。如管体15的成形完成状态的要部放大图、即图51(D)、(E)所示,阳接合部15k借助其变形而与阴接合部15j嵌合,这样,面15a的里面15g与面15d的端面15h密接,形成为接缝15i。
图52(A)、(B)表示用于形成管体15的板金15A。该板金15A是对作为原材料的金属板状物进行冲压等而形成的。
阴接合部15j在面15a的端面15m上开放。如图52(A)所示,阴接合部15j的底边15n侧的内宽度W4比端面15m侧的开口宽度W5大,这样,在底边15n的两侧,形成具有倾斜面15p的嵌合阴接合部15q。上述倾斜面15p相互朝着端面15m侧接近(变窄)。
阳接合部15k,沿着端面15h长度方向的宽度W6,比开口宽度W5小。另外,如图52(B)所示,阳接合部15k的最大突出量H4与板金15A的厚度H5略相同,阴接合部15j的进深H6与板金15A的厚度H5略相同。
这样,如图51(B)所示,在阴接合部15j与阳接合部15k接合着的状态,面15a的表面15r与阳接合部15k略成为同一面。图52中,在成形后的管体15的构成部分,注以相同的标记,其说明从略。图52中的标记P1、P2、P3是表示用加压机械弯折的弯折位置说明线。用该标记P1、P2、P3表示的弯折位置,是考虑到加压成形时板金14A的延展量而设计的。另外,在板金15A上,在其面15c上形成若干个在后述加压加工时用于固定到机械(金属模具)上的固定用孔15s,在其它的面15a、15b、15d上形成复印机本体板固定用、或者零件固定用的螺丝孔15t,其应用范围根据管体15的使用目的而加工。这时,螺丝孔15t也可以是所谓的自由尺寸孔,也可以将孔15s兼作为螺丝孔或金属模具固定用孔。另外,这些孔15s、15t的位置和个数并无限定,也可以在管体成形后再形成这些孔。
下面,参照图53说明采用该板金15A成形四方柱型管体15的情形。
先用公知的机械弯折板金15的说明线P1~P3(四方柱型时,面15a与面15b、以及面15b与面15c的夹角是90°,面15c与面15d的夹角是钝角),如图53(A)所示,形成为一次加工品15B。
接着,将一次加工品15B设置在加压机械240的下模241上。这时,一次加工品15B的面15c被设在下模241上的推压机构242固定住。
从该状态如图53(B)所示地使上模243下降,由该上模243使下模241的加压部244相互接近,使边缘部15e、15f相互接近,使阴接合部15j和阳接合部15k接合,得到二次加工品15C。
接着,如图53(C)所示,从该状态使上模243进一步下降,将下模241的加压部244的接近位置固定住,上模243的加压部245从与加压部24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加压二次加工品15C。
这时,如图54所示,在加压部245上,在与阳接合部15k相向的位置,突出着冲压部246,由该冲孔部246使阳接合部15k变形,随着该变形,阳接合部15k的一部分进入阴接合部15j的嵌合阴接合部15q,结果,如图51(E)所示,阴接合部15j与阳接合部15k嵌合。
这时,加压部245的加压,是与加压部244的加压方向直交的方向,所以,可得到面15a~面15d的整形效果。另外,借助阴接合15j与阳接合部15k的嵌合,面15a的里面15g与面15d的端面15h可约完全地密接,得到管体15。
二次加工品15C是从一次加工品15B到加工成管体15的加压工序中的中间品,不是最终的加工品。另外,为了得上述效果的加压,加压部244的加压程度,是不引起管体15变形(压扁)的程度,该程度根据板金15A的厚度H5和材质等条件设定。
本发明的优良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借助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借助该嵌合,吸收加压成形时的回弹力,可得到各边缘部紧密对接的管体。
根据本发明的管体,用阴阳接合部和凹凸接合部这样双重的接合,可牢固地嵌合,而且,由凹接合部吸收从阳接合部的边缘部突出的突出量,这样,即使是与一面边缘部直交的宽度窄的管体,阳接合部也不会吃进阴接合部地嵌合。
根据本发明的管体,随着阴阳接合部变形的接合和随着凹凸部变形的接合,是依次进行的,可确保切实的变形和接合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管体,可确保对接边缘部的接合部位的强度。
根据本发明,只要用简单的加压工序,就可以形成对接边缘部密接的管体,而且,可以借助阴阳一对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在加压过程中进行嵌合,另外,在进行管体整形的同时,可以在最终加压工序吸收在前一工序中产生的回弹力。

Claims (20)

1.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对平板状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而制成金属管,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金属板的第1端部设置阳部,在与上述第1端部平行的第2端部设置阴部;
使该阳部和阴部相互嵌合地进行弯折加工,使上述阳部和阴部相嵌合,成为相互连接的状态。
2.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对平板状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而制成金属管,其特征在于,
预先在上述金属板的第1端部设置阳部,在与上述第1端部平行的第2端部设置阴部;
在距上述金属板两端部的距离为预定一个边的1/2边长位置,沿着最终成形体金属管的轴方向,预先将金属板弯折,使成为金属管最终成形体的预定角度;
把距上述预先弯折位置的距离为预定边边长的位置的各部位,弯折成预定的角度;
最后,上述阳部和阴部嵌合,以形成为一边而相互成连接状态,成为金属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金属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预先将上述两端部弯折后,由该端部贴紧而形成贴紧面,把与该贴紧面相向的边弯折成上述预定的角度以上,在该状态,使其弯曲变形,使上述相向面两端的角成为预定的角度,使上述端部成为连接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上述的弯折加工,使与上述贴紧面相向的面,成为朝向最终成形体的金属管轴中心的凹面。
5.金属管的制造方法,其是通过对平板状金属板进行弯折加工,以所需角度形成金属管,其特征在于,
预先在上述金属板的第1端部设置阳部,在与上述第1端部平行的第2端部设置阴部;
在距上述任一端的距离为最终成形体的金属管的边的边长位置,用所需的角度依次弯折;
最后,形成在两端部的阳部和阴部嵌合而成为连接状态。
6.管体,备有通过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该各边缘部成为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形成管体的一个面,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不同的阴阳接合部,借助所述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嵌合状态下,上述各边缘部彼此贴紧地对接。
7.管体,相互交叉着的面的一个边缘部的端面,与另一方边缘部的里面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从上述一个边缘部的端面突出的阳侧接合部,与形成在另一方边缘部上的阴侧接合部接合,并且,借助上述阳侧接合部的变形,对阴侧接合部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状态下,上述各边缘部彼此贴紧。
8.管体,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不同的阴阳接合部,所述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随着该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管端部上形成支承面。
9.管体,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不同的阴阳接合部,所述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并且,设在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上不同阴阳的第2接合部相互接合,并随着上述阴阳接合部的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管端部形成支承面。
10.管体,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不同的阴阳接合部,所述阴阳接合部相互接合,并且,设在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上不同阴阳的第2接合部相互接合,并随着上述阴阳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管端部形成支承面,并且,随着上述第2阴阳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以贴紧状态对接。
11.管体,将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对接而构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其特征在于,
在与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交叉的边缘部上,设有阴阳不同的接合部,由所述阴阳接合部的对接而相互接合,并且,设在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上不同阴阳的第2接合部对接地相互接合,并随着上述阴阳接合部的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在其周边部分成为共同以在管端部形成支承面,并且,随着上述阴阳的第2接合部的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上述平行的一对边缘部以贴紧状态对接。
12.管体,其特征在于,由相互平行的一对边缘部形成接缝,形成封闭断面,并且随着阴阳不同的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状态的嵌合,借助该嵌合保持封闭断面状态。
13.管体,备有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该各边缘部的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地形成一个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阴阳不同的接合部,由所述各接合部的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嵌合状态下,上述各边缘部贴紧地对接。
14.管体,备有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该各边缘部的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地形成一个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凹凸接合部,借助设在上述凹接合部上的阳接合部和设在上述凸接合部上的阴接合部中至少一方的变形,形成止脱的嵌合状态,在该嵌合状态下,上述各边缘贴紧地对接。
15.管体,备有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在该各边缘部的对接状态时,由该各边缘部的周边部分共同地形成一个面,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各边缘部上设有相互接合的凹凸接合部,随着设在上述凹接合部上的阳接合部和设在上述凸接合部上的阴接合部的接合,至少一方产生一次变形,该一次变形使得上述凹凸接合部的至少一方产生二次变形,在上述各接合部止脱嵌合的状态,上述各边缘部贴紧地对接。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管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各接合部的一部分,贴紧地位于上述各边缘部贴紧对接的线上。
17.管体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步骤、第2步骤和第3步骤;在第1步骤,准备好管体用的板金,在该板金的一对边缘部设有阴阳不同的接合部,所述阴阳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能变形;沿着该板金的边缘部,把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得到一次加工品;
在第2步骤,沿着上述边缘部,使上述边缘部在离间状态下而相向地、将上述弯折部分的内方弯折,得到略多方柱型的二次加工品;
在第3步骤,使上述边缘部接近并对接,同时,一边使上述各接合部接合,一边使其变形,使上述边缘部贴紧,得到管体。
18.管体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步骤、第2步骤、第3步骤和第4步骤,
在第1步骤,准备好管体用的板金,在该板金的一对边缘部设有阴阳不同的接合部,所述阴阳接合部中的至少一方能变形;沿着该板金的边缘部,把通过相互对接而形成封闭断面的一对边缘部的附近,朝同方向弯折,得到一次加工品;
在第2步骤,沿着上述边缘部,使上述边缘部在离间状态下相向地、将上述弯折部分的内方弯折,得到略多方柱型的二次加工品;
在第3步骤,使上述边缘部接近并对接,同时,一边使上述各接合部接合,一边使其变形,得到三次加工品;
在第4步骤,从与上述边缘部接近的方向直交的方向加压,利用该加压后的回弹力,使上述边缘部贴紧,得到管体。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管体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边缘部将上述弯折部分内方弯折时,其弯折角度与管体形成后的角度大致相同。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管体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边缘部将上述弯折部分内方弯折时,其弯折角度大于管体形成后的角度。
CN01103606.0A 2000-02-04 2001-02-05 管体及管体的成形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5840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7842/2000 2000-02-04
JP027845/2000 2000-02-04
JP2000027845A JP3844633B2 (ja) 2000-02-04 2000-02-04 パイプ体及びパイプ体用板金、及びパイプ体用板金を用いたパイプ体の成形方法
JP2000027842A JP3808269B2 (ja) 2000-02-04 2000-02-04 パイプ体、パイプ体の固定構造及びパイプ体用板金、並びにパイプ体用板金を用いたパイプ体の成形方法
JP027846/2000 2000-02-04
JP2000027846 2000-02-04
JP2000387031A JP4040840B2 (ja) 2000-02-04 2000-12-20 パイプ体用板金を用いたパイプ体の成形方法
JP387031/2000 2000-1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8999A true CN1308999A (zh) 2001-08-22
CN1258409C CN1258409C (zh) 2006-06-07

Family

ID=27481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1103606.0A Expired - Lifetime CN1258409C (zh) 2000-02-04 2001-02-05 管体及管体的成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6745448B2 (zh)
EP (1) EP1121993B1 (zh)
CN (1) CN1258409C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9810A (zh) * 2009-10-02 2011-04-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CN102085760A (zh) * 2009-10-21 2011-06-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圆筒轴、输送辊、输送单元及打印装置
CN102164691A (zh) * 2008-09-25 2011-08-24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封闭结构构件的制造方法、冲压成形装置和封闭结构构件
CN102971119A (zh) * 2010-07-09 2013-03-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管加工装置及管平坦化物制造方法
CN103182629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高强度钢不等壁厚管件和异型管件的成型方法
CN103272960A (zh) * 2013-06-04 2013-09-04 浙江炜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无焊接的圆管成型方法
CN110159053A (zh) * 2019-06-25 2019-08-23 中电建成都铁塔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多棱杆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CN110385953A (zh) * 2019-07-31 2019-10-29 天人汽车底盘(芜湖)股份有限公司 板料成型的高强度扭力横梁
CN111050939A (zh) * 2017-05-31 2020-04-21 佳能株式会社 管状体和制造管状体的方法
CN114951364A (zh) * 2022-03-21 2022-08-30 枣庄保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矩形管一体成型模具及其液压成型机和成型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69482C (zh) * 2000-02-04 2009-03-18 株式会社理光 管、制管方法和设备
JP3914103B2 (ja) 2002-07-01 2007-05-1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パイプ体の製造方法及びパイプ体
JP4299103B2 (ja) * 2003-11-07 2009-07-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取り付け方法及びこの取り付け方法を用いた光走査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89496A (ja) * 2005-03-17 2006-10-26 Seiko Epson Corp 円筒軸とその製造方法
US7866911B2 (en) * 2005-10-07 2011-01-11 Zurn Industries, Llc Slotted drain
DE202008001489U1 (de) * 2008-02-02 2008-04-03 Acument Gmbh & Co. Ohg Fügeverbindung für Blechumformteile und Durchzug mit einer solchen Fügeverbindung
US7919893B2 (en) * 2008-05-14 2011-04-05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ermanent magnet rotor with annular rib coupling
US20090284092A1 (en) * 2008-05-14 2009-11-19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Motor Rotor
EP2135691A1 (fr) * 2008-06-16 2009-12-23 Jean-Marc Bouché Tuyau de descente d`eau de gouttiére, dispositif por l`évacuation d`eau d`une toiture et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dudit tuyau
JP5433243B2 (ja) * 2009-02-05 2014-03-05 東プレ株式会社 角パイプ、フレーム構造体、角パイプ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角パイプの製造装置
JP5267187B2 (ja) 2009-02-13 2013-08-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円筒軸、搬送ローラー、搬送ユニット、及び印刷装置
US9180702B2 (en) * 2009-02-13 2015-11-10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Cylindrical shaft, transport roller, transport unit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5453831B2 (ja) * 2009-02-13 2014-03-2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DE102009060212A1 (de) * 2009-12-23 2011-06-30 KS Gleitlager GmbH, 68789 Gerolltes Gleitlagerelement und Flachmaterialabschnitt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2011184149A (ja) * 2010-03-09 2011-09-22 Seiko Epson Corp 搬送装置及び印刷装置
USD667350S1 (en) * 2010-11-18 2012-09-18 Jeffrey Shell Slide guard
DE102011087530A1 (de) 2011-12-01 2013-06-06 Ks Gleitlager Gmbh Flachmaterialabschnitt für die Herstellung eines buchsenförmigen Gleitlagerelements sowie Gleitlagerbuchse
WO2013094580A1 (ja) * 2011-12-21 2013-06-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サスペンションアーム取付構造
JP2013212531A (ja) * 2012-04-04 2013-10-17 Denso Corp かしめ結合方法およびかしめ結合構造
CN102825100A (zh) * 2012-09-20 2012-12-19 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不等壁厚异型管件的制作方法
JP6067327B2 (ja) * 2012-10-29 2017-01-25 日野自動車株式会社 扁平管製造方法
MX359819B (es) * 2013-03-15 2018-10-11 Abt Inc Drenaje de cubierta y método de fabricación.
CN105033079B (zh) * 2015-08-24 2017-01-18 鞍山松意机器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扣缝装置
JP6447788B1 (ja) 2017-03-15 2019-01-09 新日鐵住金株式会社 焼き入れ部材の製造方法及び焼き入れ部材
DE102019217509B4 (de) * 2019-11-13 2024-07-25 Simplon Fahrrad Gmbh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zumindest teilbereichsweise geschlossenen Blechprofils aus Metall
WO2021146043A1 (en) * 2020-01-13 2021-07-22 Amgen Inc. Needle shield removers, drug delivery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273601A (en) * 1966-09-20 Stamped tubular product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US578801A (en) * 1897-03-16 Sheet-iv
US578800A (en) 1897-03-16 Sheet-metal tube
US1016584A (en) 1911-01-14 1912-02-06 Charles P Shepherd Sheet-metal work.
US1344105A (en) * 1915-06-12 1920-06-22 Durand Steel Locker Company Art of forming tubes
US2115441A (en) * 1937-02-01 1938-04-26 Trailer Company Of America Method of forming tubular structures from sheet metal
US2339219A (en) * 1940-08-03 1944-01-11 Crowiey Edward Chase Method and machine for making tubes
US2330207A (en) * 1941-01-22 1943-09-28 Contrinental Can Company Inc Method of making sheet metal containers
US2544266A (en) 1948-06-01 1951-03-06 Nat Electric Prod Corp Method of making outlet boxes
US2762117A (en) * 1953-07-13 1956-09-11 Gen Motors Corp Method of forming an interlocking bushing
US2855252A (en) * 1954-09-29 1958-10-07 Clevite Corp Clinched butt bushing
US3043003A (en) 1958-03-03 1962-07-10 Lever David Allan Method for forming joint
DE2830400C2 (de) * 1978-07-11 1982-11-25 Skf Kugellagerfabriken Gmbh, 8720 Schweinfurt Kugellager zur längsbeweglichen Lagerung von Maschinenteilen
US4301348A (en) * 1978-11-17 1981-11-17 Kabushikikaisha Nakazima Process for producing large-sized rectangular or square steel pipes
US4538647A (en) * 1981-04-23 1985-09-03 Saurenman Phillip E Interlocked metal seam structure with in-plane stabilization
JPS57195909A (en) 1981-05-28 1982-12-01 Japan Aviation Electron Adhesion of metal plate
US4543297A (en) * 1981-11-04 1985-09-24 Saurenman Phillip E Stiff metal ring and process for making it
DE3206126A1 (de) * 1982-02-20 1983-09-01 Skf Kugellagerfabriken Gmbh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waermebehandelten lagerringes und nach diesem verfahren hergestellter lagerring
JPS6046831A (ja) 1984-07-10 1985-03-13 Sango:Kk 消音器における構成パイプの接合方法
DE8536655U1 (de) * 1985-12-28 1986-02-27 Metallwarenfabrik König GmbH, 7560 Gaggenau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von exakt kalibrierten Rohrstücken aus Blech
JPS6380045A (ja) 1986-09-19 1988-04-11 Mazda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ノツキング制御装置
JPS63154236A (ja) 1986-12-18 1988-06-27 Toyota Motor Corp 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JPS63303218A (ja) * 1987-06-02 1988-12-09 Daido Metal Kogyo Kk 合わせ目両端の締結部が同形状の締結形巻きブシュ軸受
DE8714280U1 (de) 1987-10-27 1987-12-17 Mächtle-Wöhler, Margot, 70825 Korntal-Münchingen Vierkantrohr
US5104026A (en) * 1990-03-26 1992-04-14 Shape Corporation Apparatus for roll-forming an automotive bumper
JP2982030B2 (ja) 1991-09-26 1999-11-22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ケースの形成方法とその装置
AT402478B (de) * 1993-08-02 1997-05-26 Ehrenleitner Franz Geschlossenes profil
JP3347573B2 (ja) * 1996-04-05 2002-11-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断面多角形閉状態の管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型
FI965070A0 (fi) * 1996-12-17 1996-12-17 Samesor Smt International Oy En utrustning foer rullforming av balkprodukter foer metallplaoten
JP3497057B2 (ja) 1997-02-05 2004-02-16 ナカジマ鋼管株式会社 角形鋼管製造用の成形プレス装置
US6391414B1 (en) * 1997-03-07 2002-05-21 Pharmacia Ab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joining parts
JP4149027B2 (ja) 1998-04-15 2008-09-10 東プレ株式会社 角パイプの製造方法
US6216514B1 (en) * 1999-01-22 2001-04-17 The Bradbury Company, Inc. Roll-forming machine
CN100469482C (zh) * 2000-02-04 2009-03-18 株式会社理光 管、制管方法和设备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64691B (zh) * 2008-09-25 2015-02-11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封闭结构构件的制造方法、冲压成形装置和封闭结构构件
CN102164691A (zh) * 2008-09-25 2011-08-24 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封闭结构构件的制造方法、冲压成形装置和封闭结构构件
CN102029810A (zh) * 2009-10-02 2011-04-2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装置
CN102085760A (zh) * 2009-10-21 2011-06-08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圆筒轴、输送辊、输送单元及打印装置
CN102971119A (zh) * 2010-07-09 2013-03-1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管加工装置及管平坦化物制造方法
CN102971119B (zh) * 2010-07-09 2015-04-01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管加工装置及管平坦化物制造方法
CN103182629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上海和达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高强度钢不等壁厚管件和异型管件的成型方法
CN103272960A (zh) * 2013-06-04 2013-09-04 浙江炜驰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无焊接的圆管成型方法
CN111050939A (zh) * 2017-05-31 2020-04-21 佳能株式会社 管状体和制造管状体的方法
US11370009B2 (en) 2017-05-31 2022-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al plate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tubular body
CN111050939B (zh) * 2017-05-31 2022-10-11 佳能株式会社 管状体和制造管状体的方法
CN110159053A (zh) * 2019-06-25 2019-08-23 中电建成都铁塔有限公司 一种输电线多棱杆结构及其制作工艺
CN110385953A (zh) * 2019-07-31 2019-10-29 天人汽车底盘(芜湖)股份有限公司 板料成型的高强度扭力横梁
CN114951364A (zh) * 2022-03-21 2022-08-30 枣庄保源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矩形管一体成型模具及其液压成型机和成型方法
CN114951364B (zh) * 2022-03-21 2023-10-13 山东合利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矩形管一体成型模具及其液压成型机和成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121993A2 (en) 2001-08-08
EP1121993A3 (en) 2002-04-24
CN1258409C (zh) 2006-06-07
US20010020491A1 (en) 2001-09-13
US7044169B2 (en) 2006-05-16
US20060185751A1 (en) 2006-08-24
US6745448B2 (en) 2004-06-08
EP1121993B1 (en) 2014-01-08
US7318455B2 (en) 2008-01-15
US20040140011A1 (en) 2004-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58409C (zh) 管体及管体的成形方法
CN1320498A (zh) 管、制管方法和装置、半成品管、支承件、支架结构和图象成型装置
CN1144067C (zh) 调制传递函数改善的投影电视透镜系统
CN1191558C (zh) 地图显示设备的地图显示方法
CN1721904A (zh) 内窥镜的物镜系统
CN1192407C (zh) 按钮电键盖及其制造方法
CN1841568A (zh) 倾斜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305079C (zh) 电阻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273849C (zh) 变焦镜头系统
CN1894434A (zh) 用于超高强度管线管的钢板和具有优异的低温韧度的超高强度管线管及其制造方法
CN1596376A (zh) 可变焦距透镜及利用它的摄像机
CN1693681A (zh) 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凸轮
CN1272140C (zh) 钎料
CN1182415C (zh) 可变焦距透镜
CN1890624A (zh) 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主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720476A (zh) 光信息记录媒体用的物镜
CN1236523C (zh) 天线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0337766C (zh) 预成型体、液压成形方法、以及液压成形制品
CN1955956A (zh) 基于bpel的图形与xml文档相互转换的方法
CN1783264A (zh) 环带相位校正透镜、光学系统及光头装置
CN1226895C (zh) 叉指式变换器、表面声波滤波器以及无线电通信设备
CN1760710A (zh) 物镜及光拾取装置
CN1862958A (zh) 兰姆波型高频装置
CN1223311C (zh) 超声波诊断装置
CN1222806C (zh) 光学系统、光学元件和包含它们的光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60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