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98890C - 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98890C
CN1298890C CNB2003101056699A CN200310105669A CN1298890C CN 1298890 C CN1298890 C CN 1298890C CN B2003101056699 A CNB2003101056699 A CN B2003101056699A CN 200310105669 A CN200310105669 A CN 200310105669A CN 1298890 C CN1298890 C CN 129889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ion
resin
ion exchang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31010566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619017A (zh
Inventor
张永明
张建宏
刘传奇
张恒
刘燕刚
栾英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dong Huaxia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dong Dongyue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dong Dongyue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31010566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98890C/zh
Publication of CN16190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190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9889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9889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制造用于电解的离子交换膜及其成膜方法,是由含有磺酸基团和/或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为成膜树脂,用可挥发性溶剂溶解成溶液在模板上涂布成膜,形成至少两层结构无界面的溶合离子膜。而且至少有一层的成膜树脂中含有全氟聚合物微纤作为增强材料,大大降低了增强材料的阻隔作用,能同时提高膜的强度、降低膜电阻、延长使用寿命。采用程序涂敷的方法形成无界面梯度膜,使得层间离子交换基团的浓度呈梯度变化。在实际应用中该种交换膜具有较低的膜电阻,可以提供较高的电流效率,而且具有极好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平整度高。

Description

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氟离子交换膜及其加工方法。具体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的具有特定多层结构的无界面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同时含有羧酸基团和磺酸基团,作为隔膜用于水、酸以及盐的水溶液时,可以得到较高的电流效率和较低的电阻,能在较长使用时间内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背景技术
离子膜法作为一种电解碱金属氯化物生产碱金属氢氧化物和氯气的工艺,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与传统的水银法和隔膜相比,离子膜法具有二者所有的优点,而且能耗更低,产品纯度更高,操作更简便,无污染。而用于该工艺的离子交换膜要求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高的电流效率、低的膜电阻以及较高的机械强度等。
单层的磺酸膜虽然具有较低的膜电阻,但是其对氢氧根离子的阻隔性能较差,从而影响了离子膜的电流效率,降低了产品的质量。而单层的羧酸膜虽然可以获得较高的电流效率,但正是由于其含水量较低,因而导致膜电阻较高,现在的趋势是将两种膜复合使用。另外由于离子膜在加工、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要受到一定的力学冲击,所以要对膜进行增强(美国专利4176215;4686120;4983264等)。
在传统的复合方法中是将具有一定交换当量的单层的羧酸膜和/或磺酸膜以及增强网布进行热压,制成复合膜,这种膜在工业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这种膜层与层之间聚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不同,交换容量不同,以及交换基团种类的差异导致各层之间有不同的吸水率和膨胀率,层与层之间存在物理界面,没有达到分子水平的结合,导致在使用中经常出现开裂、脱层而需要修补或更换,严重影响使用寿命。未经增强的离子交换膜极其容易破损,而且在电解液浓度变化时,膜的尺寸不稳定。传统的方法是用网布来增强,这对于增加膜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非常有效,但是由于网布的使用减小了传导表面面积,相应地增大了膜的电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复合膜存在的问题,采用全新的溶合方法得到一种离子交换膜,使膜内各层之间达到分子水平结合,消除宏观界面的存在,本发明还采用新的增强方法,降低增强材料的离子传导的阻隔作用,降低膜电阻。
本发明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是由含有磺酸基团和/或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为成膜树脂,具有至少两层结构无界面的溶合离子膜。
制备上述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的方法,是由含有磺酸基团和/或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为成膜树脂,用可挥发性溶剂溶解成溶液在模板上涂布成膜,形成结构无界面的溶合离子膜。
已有技术的复合膜是单层的羧酸或/和磺酸膜以及增强网布通过热压的方式形成,因而具有宏观的物理层间界面,而本发明是将形成羧酸或/和磺酸膜的成膜树脂用溶剂溶解成溶液涂敷成膜,因而使膜内各层之间达到分子水平的结合,消除了宏观物理界面的存在,延长其使用寿命。
为了提高膜的强度,至少有一层的成膜树脂中含有全氟聚合物微纤作为增强材料,该全氟聚合物微纤材料的通式表达为
其中X=F、CF3、ORf(Rf=CpF2p+1,p=1~7)
全氟聚合物微纤的长度为0.05-3000μm,直径为0.02-50μm。
对含有全氟聚合物微纤材料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在该层中其与全氟聚合物微纤的重量比为40∶1~120,优选40∶2~40。
由于本发明膜内无宏观物理界面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增强材料的阻隔作用,能同时提高膜的强度、降低膜电阻、延长使用寿命。增强材料采用全氟聚合物微纤,大大减小了传导阻挡面积,而且其在增强层中分散均匀,得到的膜在自身平面上是各向同性的,大大提高了增强效果。
在涂布的每层成膜树脂中是否都加有或部分加有增强材料,根据要求的强度而定,要求强度高,可多层或每层都加有增强材料,强度要求低,可在部分层中加增强材料。
以上所述成膜树脂溶于溶剂中,合适的溶剂是沸点低于280℃,选用水、醚、醇、酮、酰胺、卤代烃或它们的混合溶剂等。优选乙二醇、丙二醇、二乙二醇、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乙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乙二醇二甲醚、四乙二醇二甲醚、十二烷基苯、二氯戊烷、2,4-二氯甲苯、2,5-己二酮、3-甲基-2-丁酮、丙酸丁酯、乙二醇-苄醚、丙二醇、乙醇、正丁醇、异丙醇、水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等,溶液的浓度根据所用的溶剂而不同,为1%~30%,一般为10%左右。每一层成膜树脂中不论是否加增强材料,最终体系的粘度最好控制在100~10000Cp。每一层所使用的溶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最好使用相同的溶剂。
成膜时可以连续生产或者间歇生产。
间歇生产时,设备较简单。将调好的具有一定粘度的浆液涂敷在模板上,模板可以是金属、玻璃、陶瓷或脱模纸。根据所调配的浆液的粘度的不同,涂敷时可以用刷涂、滚涂或者喷涂等方法。然后将模板移至烘箱内,温度为50~300℃,时间0.1~120分钟。根据不同的溶剂在不同的温度下加热,将其中的溶剂除去或部分去处,采用一次或多次操作的方法最终达到需要的厚度。以后各层仍然根据所配置的溶液的粘度选用合适的刷涂、滚涂或者喷涂等涂敷方法,将溶液直接涂在前一层上面,然后在合适的温度下加热。可以多次操作得到需要的厚度。最后还可以在所成膜的上表面铺上脱模纸,进行滚压,然后脱掉脱模纸。
连续生产的方式是采用成套设备完成连续化的工作,可以通过已知的设备来实现。
涂布每一层膜,可以在前一层基本全部干燥(溶剂都挥发掉)的情况下涂布后一层,因为属于溶液涂敷,涂下一层时仍然对前一层有渗透,但最好是在前一层未全部干燥的情况下涂布后一层,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未全部干燥是指溶剂的挥发量达到5~100%,但不包括100%。
相邻两层成膜树脂中含有的磺酸基团和/或羧酸基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最好是不同;或者相邻两层成膜树脂的交换容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最好是不同,也就是说,如果前一层为含磺酸基团,相邻后一层最好是含羧酸基团或同时含磺酸、羧酸基团或含磺酸基团树脂和含羧酸基团树脂的混合物,再或者基团相同,但交换容量不同,这样就形成无界面梯度膜,使得层间离子交换基团的浓度呈梯度变化。
关于本发明含有磺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是由四氟乙烯和以下单体A:
其中m=0-3(优选m=1~3),n≥2(优选2或3),X=SO2F。SO2Cl共聚得到,然后经过水解或胺解转化成酸型或者盐型,结构为:
其中m=0-3(优选m=1~3),n≥2(优选2或3),x≥1(优选4~12),y≥1(优选1或2),Y为SO3M,SO2Q。M为H,Na,K,Li,Ca,Mg等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Q为NR1R2,R1和R2为H或者(CH2)pCH3,p=0-10
式中M和Q的不同对本发明的效果影响不大。
该树脂的交换容量IEC=0.67~1.5mmol./g。也可以用摩尔重量EW表示,EW和IEC的关系为:EW=1000/IEC g/mol.。
含有羧酸树脂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是由四氟乙烯和以下单体B:
Figure C20031010566900093
其中m=0-3(优选1~3),n≥2(优选2或3),X为CN、COOCH3共聚得到,然后经过水解或胺解转化成酸型或者盐型,结构为:
其中m=0-3(优选1~3),n≥2(优选2或3),x≥1(优选3~15),y≥1(优选1或2),Y为CO2M,M为H,NH2,Na,K,Li,Ca,Mg等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
式中M的不同对本发明的效果影响不大。
该树脂的交换容量IEC=0.5~1.8mmol./g。
同时含有磺酸基团和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是由四氟乙烯和单体A、B的共聚物。最后经过水解或胺解转化成酸型或者盐型,溶解于适合的溶剂中。得到的树脂的通式为:
其中Z为SO2Q或SO3M
m=0~3,n=2~3,k=2~3,x=1~15,y=0~15;
M为H,Na、K、Li、Ca、Mg等碱金属或者碱土金属;
Q为NR1R2,R1和R2为H或者(CH2)pCH3,p=0~10
同样式中M和Q的不同对本发明的效果影响不大。
该树脂的交换容量为0.5~1.67mmol./g。其中羧酸基团的数量占该层交换基团总数量的10%~90%。
本发明所述含有磺酸基团和/或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还包括含有磺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与含有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物,它们之间的重量配比为90∶10~10∶90。
本发明至于涂布多少层形成溶合膜,根据需要而定,但成膜树脂间的溶合方法及增强方法是不变的,优选得到2~3层结构无界面的溶合离子膜,更优选的是第一层为含有磺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
具有多层结构无界面的溶合离子膜,涂布第一层膜的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10%~100%,第二层的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0%~90%,以后各层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0%~90%。
具有多层结构无界面的溶合离子膜,一种较好的方式为:第一层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厚度0.005~0.60mm;第二层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和/或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厚度为0~0.6mm,该层树脂中以重量计,羧酸离子交换树脂∶磺酸离子交换树脂=0∶100~100∶0,以后各层均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和/或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厚度不超过0.595mm,各层树脂中以重量份数计羧酸离子交换树脂∶磺酸离子交换树脂=0∶100~100∶0。
以下以得到2~3层结构无界面的溶合离子膜为例说明其制备方法:
涂布第一层膜的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10%~90%,第二层的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0%~80%,第三层的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10%~90%。
将调好的具有一定粘度的浆液涂敷在模板上,模板可以是金属、玻璃、陶瓷或脱模纸。根据所调配的浆液的粘度的不同,厚度可以为0.005~0.60mm,优选0.01~0.20mm。涂敷时可以用刷涂、滚涂或者喷涂等方法。然后将模板移至烘箱内,温度为50~300℃,根据不同的溶剂在不同的温度下加热,将其中的溶剂除去或部分去处,采用一次或多次操作的方法最终达到需要的厚度。
第二个含氟聚合物层可以同时含有磺酸基团和羧酸基团,或者只含有单种基团。可以含有也可以不含有增强材料,同时含有两种基团时其中的磺酸基团和羧酸基团的比例为90∶10~10∶90。生产时将树脂溶于溶剂中,浓缩至适合的浓度。可以和第一层使用相同的溶剂,也可以使用不相同的溶剂,优选使用相同的溶剂。溶液的浓度根据所用的溶剂而不同,可以为1%~30%,最终体系的粘度可以为100~10000Cp。
根据所配置的溶液的粘度选用合适的刷涂、滚涂或者喷涂等涂敷方法,将溶液直接涂在第一层上面,然后在50~300℃温度下加热。可以多次操作得到需要的厚度,第二层最终的厚度可以为0.005~0.6mm,优选0.01~0.2mm,这样就得到了第二个离子交换层。
第三个含氟聚合物层含有羧酸基团,可以含有也可以不含有增强材料。将树脂溶于溶剂中,浓缩至适合的浓度。可以和第二层使用相同的溶剂,也可以使用不相同的溶剂,最好使用相同的溶剂。溶液的浓度根据所用的溶剂而不同可以为1%~30%,但是一般不低于10%,最终体系的粘度可以为100~4000Cp。
根据所配置的溶液的浓度选用合适的涂敷方法,将溶液直接涂在第二层上面,然后在合适的温度下(一般50~300℃)加热。可以多次操作得到需要的厚度,第三层最终的厚度可以为0.005~0.60mm,优选0.01~0.10mm。这样就得到了第三个离子交换层。
以后各层的涂布方法、厚度、微纤加入量、溶液浓度、树脂组成、干燥时间和温度可参考第三层的情况。最后还可以在所成膜的上表面铺上脱模纸,进行滚压,然后脱掉脱模纸。
本发明的优点:
采用全新的溶合及增强方法得到的离子交换膜,膜内各层之间达到分子水平结合,消除宏观物理界面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增强材料的阻隔作用,能同时提高膜的强度、降低膜电阻、延长使用寿命。采用程序涂敷的方法形成无界面梯度膜,使得层间离子交换基团的浓度呈梯度变化。增强材料采用全氟聚合物微纤,大大减小了传导阻挡面积,而且其在增强层中分散均匀,得到的膜在自身平面上是各向同性的,大大提高了增强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该种交换膜具有较低的膜电阻,可以提供较高的电流效率,而且具有极好的机械强度和尺寸稳定性,平整度高为±2μm。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但不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用四氟乙烯和
其中m=0-3,n=2或者3
共聚得到全氟磺酸树脂S,该种树脂的IEC值为0.95mmol/g,将树脂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乙二醇中,然后把溶液的浓度浓缩至20%,加入树脂重量5%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μm,直径为0.02-50μm。将得到的浆液涂敷在金属模板上,240℃干燥1分钟,得到厚度约为125μm的第一个离子交换层;
用四氟乙烯和
m=0-3,n=2-3
共聚合得到树脂C,树脂的IEC为1.20mmol/g,将树脂C和树脂S按照60∶40的比例混合,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乙二醇中,浓缩到10%。加入树脂重量5%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μm,直径为0.02-50μm,将得到的溶液直接涂敷在第一个离子交换层上,180℃干燥2分钟,重复进行一次,得到厚度为约70μm的第二个离子交换层;
将羧酸树脂(IEC为1.20mmol./g)转化成锂型后,溶解于DMSO中,浓缩到20%浓度,加入树脂重量8%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μm,直径为0.02-50μm,直接将溶液涂敷到第二个离子交换层上,100℃干燥3分钟,得到厚度约为50μm的第三个离子交换层;再继续烘干10分钟最终得到的复合膜的厚度为175μm的干膜。
实施例2
将IEC值为0.95mmol/g的全氟磺酸树脂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把溶液的浓度浓缩至20%,加入树脂重量15%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μm,直径为0.02-50μm。将得到的浆液涂敷在脱模纸上,220℃干燥1分钟,得到厚度约为210μm的第一个离子交换层;
将IEC=1.20mmol/g羧酸树脂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乙二醇中,浓缩至20%,加入树脂重量10%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μm,直径为0.02-50μm,直接将溶液涂敷到第一个离子交换层上,100℃干燥2分钟,得到厚度约为55μm的第二个离子交换层;再烘干5分钟最终得到的干膜厚度为199μm。
实施例3
将IEC=1.20mmol/g的磺酸树脂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然后将溶液浓缩至10%,加入树脂重量10%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μm,直径为0.02-50μm。将得到的浆液涂敷在玻璃模板上,250℃干燥1分钟,得到厚度约为78μm的第一个离子交换层;
将同时含有磺酸基团和羧酸基团的共聚型全氟离子交换树脂(IEC=0.95mmol/g,其中磺酸基团与羧酸基团的数量比例为5∶2)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乙二醇-苄醚中,然后将溶液浓缩至10%,加入树脂重量10%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μm,直径为0.02-50μm。将得到的浆液涂敷在第一个离子交换层上,200℃干燥15分钟,得到厚度约为122μm的第二个离子交换层;
将羧酸树脂(IEC为1.25mmol/g)转化成钠型后,溶解于乙二醇中,浓缩至20%,直接涂敷在第二个离子交换层上,200℃干燥3分钟,得到厚度约为41μm的第三个离子交换层;再烘干10分钟最终得到的离子交换膜的厚度为171μm。
实施例4
将IEC=1.2mmol/g的磺酸树脂转化成钾型后溶解于1,3-丙二醇中,然后把溶液的浓度浓缩至20%,加入树脂重量8%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μm,直径为0.02-50μm。将得到的浆液涂敷在陶瓷模板上,210℃干燥2分钟,得到厚度约为140μm的第一个离子交换层;
将IEC=0.95mmol/g的磺酸树脂和IEC=1.25mmol/g的羧酸树脂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1,3-丙二醇中,然后将溶液浓缩至10%,加入树脂重量8%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μm,直径为0.02-50μm。将得到的浆液涂敷在第一个离子交换层上,150干燥2分钟,多次操作得到厚度约为102μm的第二个离子交换层;再烘干5分钟最终得到厚度为212μm的离子交换膜。
实施例5
将IEC值为1.18mmol/g的全氟磺酸树脂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把溶液的浓度浓缩至10%,加入树脂重量12%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μm,直径为0.02-50μm。将得到的浆液涂敷在玻璃板上,180℃干燥3分钟,重复进行,得到厚度为180μm的第一个离子交换层;
将IEC值为0.95mmol/g的全氟磺酸酸树脂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正丁醇/二乙二醇二甲醚中,溶液浓缩到20%。将得到的溶液直接涂敷在第一个离子交换层上,200℃干燥2分钟,得到厚度为60μm的第二个离子交换层;
将IEC值为1.20mmol/g的全氟羧酸树脂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溶液浓缩到10%,再与前述全氟磺酸树脂于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按1∶4(体积比)混合。加入树脂重量5%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5-30μm,直径为0.2-50μm。直接将混合溶液涂敷到第二个离子交换层上,150℃干燥3分钟,得到厚度为40μm的第三个离子交换层;再烘干5分钟最终得到的复合膜的厚度为220μm。
实施例六:
第一层所用物料是将IEC=1.2mmol/g的磺酸树脂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将溶液浓缩至10%,加入树脂重量10%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00μm,直径为0.02-50μm。得到的浆液涂敷在脱模纸上,干燥温度为180℃,停留时间1分钟,得到厚度为约50μm的第一个离子交换层;
第二层所用物料是将IEC=1.2mmol/g的磺酸树脂和IEC=1.26mmol/g的羧酸树脂按照50∶50的比例混合,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将溶液浓缩至10%,加入树脂重量40%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00μm,直径为0.02-50μm。干燥温度为180℃,停留时间2分钟,控制此层的厚度约为180μm;
第三层所用物料是将IEC=1.2mmol/g的羧酸树脂转化成酸型后溶解于N-甲基吡咯烷酮中,然后将溶液浓缩至10%,加入树脂重量5%的全氟聚合物增强微纤,微纤长度为0.05-3000μm,直径为0.02-50μm。干燥温度为180℃,停留时间1分钟,得到厚度约为30μm的第三个离子交换层。继续烘干5分钟得到厚度为205μm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溶合膜。
对比例7:
将IEC=1.2mmol/g的羧酸树脂用热压的方法得到厚度为30μm的薄膜A;将IEC=0.95mmol/g的磺酸树脂用热压得方法得到厚度为150μm的薄膜B;得到的A、B薄膜中加入增强全氟聚合物网进行热压复合。增强织物由纵横比为4的40目全氟聚合物纤维和20目全氟聚合物纤维制得。然后用28%的氢氧化钠浸泡24小时,温度100℃。滤出碱液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
将以上得到的膜进行后处理后分别在NaCl电解槽中测试,30天平均数据如下表:
  电流效率(%)   槽电压(V)
 例1   97.6   3.17
 例2   97.4   3.12
 例3   97.8   3.08
 例4   98.1   3.15
 例5   97.6   3.09
 例6   98.2   3.13
 对比例7   96.3   3.28

Claims (24)

1、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是由含有磺酸基团和/或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为成膜树脂,具有至少两层结构无界面的溶合离子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至少有一层的成膜树脂中含有全氟聚合物微纤作为增强材料,该全氟聚合物微纤的长度为0.05-3000μm,直径为0.02-50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层中全氟离子交换树脂与全氟聚合物微纤的重量比为40∶1~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层中全氟离子交换树脂与全氟聚合物微纤的重量比为40∶2~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相邻两层的成膜树脂中含有的磺酸基团和/或羧酸基团不同,或者相邻两层的成膜树脂的交换容量不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具有多层结构无界面的溶合离子膜,涂布第一层膜的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10%~100%,第二层的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0%~90%,以后各层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0%~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具有2~3层结构无界面的溶合离子膜,涂布第一层膜的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10%~90%,第二层的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0%~80%,第三层的厚度为整个膜厚度的10~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层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厚度0.005~0.60mm;第二层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和/或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厚度为0~0.6mm,该层树脂中以重量计,羧酸离子交换树脂∶磺酸离子交换树脂=0∶100~100∶0,以后各层均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和/或全氟羧酸离子交换树脂,厚度不超过0.595mm,各层树脂中以重量份数计羧酸离子交换树脂∶磺酸离子交换树脂=0∶100~100∶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第一层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厚度0.01~0.20mm;第二层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或全氟磺酸与全氟羧酸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厚度为0~0.2mm,该层树脂中以重量计,羧酸离子交换树脂∶磺酸离子交换树脂=10∶90~100∶0;第三层为全氟磺酸离子交换树脂或全氟磺酸与全氟羧酸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厚度为0.01~0.10mm,该层树脂中以重量计羧酸离子交换树脂∶磺酸离子交换树脂=10∶90~10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含有磺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为:
其中m=0-3,n≥2,x≥1,y≥1,Y为SO3M或SO2Q,M为H,Na,K,Li,Ca或Mg,Q为NR1R2,R1和R2为H或者(CH2)pCH3,p=0-10。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含有磺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为0.67~1.5mmol./g。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含有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为:
Figure C2003101056690003C2
其中m=0-3,n≥2,x≥1,y≥1,Y为CO2M,M为H,Na,K,Li,Ca或Mg。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含有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容量为0.5~1.8mmol./g。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同时含有磺酸基团和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为:
Figure C2003101056690004C1
其中Z为SO2Q或SO3M
m=0~3,n=2~3,k=2~3,x=1~15,y=0~15;
M为H,Na、K、Li、Ca或Mg;
Q为NR1R2,R1和R2为H或者(CH2)pCH3,p=0~10。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含有磺酸基团和羧酸基团的树脂的交换容量为0.5~1.67mmol./g。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其特征在于同时含有磺酸基团和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中羧酸基团的数量占该层交换基团总数量的10%~90%。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磺酸基团和/或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为含有磺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和含有羧酸基团的全氟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物,它们之间的重量比为10~90∶90~10。
18、一种制作权利要求1~17之一所述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将成膜树脂用可挥发性溶剂溶解成溶液在模板上涂布成膜。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挥发性溶剂的沸点低于280℃,选用水、醚、醇、酮、酰胺、卤代烃或它们的混合溶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乙二醇、二甲苯、环己酮、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N-甲基吡咯烷酮、丙二醇、二甘醇、乙醇、异丙醇、水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膜树脂与溶剂配成的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30%。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膜树脂的溶液通过涂敷、加热的方法固定在模板或各层上。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前一层涂布的膜未全部干燥的情况下开始涂布后一层膜,未全部干燥是指前一层涂布的膜中的溶剂挥发量在5~100%,但不包括100%。
24、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膜温度为50~300℃,成膜时间0.1~120分钟。
CNB2003101056699A 2003-11-18 2003-11-18 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Lifetime CN1298890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056699A CN1298890C (zh) 2003-11-18 2003-11-18 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3101056699A CN1298890C (zh) 2003-11-18 2003-11-18 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9017A CN1619017A (zh) 2005-05-25
CN1298890C true CN1298890C (zh) 2007-02-07

Family

ID=34757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3101056699A Expired - Lifetime CN1298890C (zh) 2003-11-18 2003-11-18 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98890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039A1 (zh) 2021-03-29 2022-10-06 浙江汉丞新能源有限公司 特种高增强型含氟质子或离子交换膜的复合膜、复合膜电极、特种高增强型含氟氯碱电池膜、特种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80376B (zh) * 2009-12-07 2012-07-25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含氟阳离子交换膜用增强网布及其应用
CN101773788B (zh) * 2009-12-07 2010-12-29 山东东岳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带牺牲纤维网布增强的含氟离子交换膜
JP5774514B2 (ja) * 2012-02-13 2015-09-09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陽イオン交換膜、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解槽
JP5793444B2 (ja) * 2012-02-13 2015-10-14 旭化成ケミカルズ株式会社 陽イオン交換膜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解槽
CN115948012B (zh) * 2022-11-30 2023-12-19 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解水制氢用纤维增强的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80B (zh) * 1984-07-26 1989-10-11 杜邦公司 预胀离子交换薄膜制法及用途
US4990228A (en) * 1989-02-28 1991-02-0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 and use
CN1013454B (zh) * 1986-06-13 1991-08-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用于电解的离子交换膜
JPH0633281A (ja) * 1992-07-15 1994-02-08 Asahi Glass Co Ltd 塩化アルカリ水溶液の電解方法
CN1042751C (zh) * 1991-04-05 1999-03-31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电解用的含氟阳离子交换膜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380B (zh) * 1984-07-26 1989-10-11 杜邦公司 预胀离子交换薄膜制法及用途
CN1013454B (zh) * 1986-06-13 1991-08-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用于电解的离子交换膜
US4990228A (en) * 1989-02-28 1991-02-0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Cation exchange membrane and use
CN1042751C (zh) * 1991-04-05 1999-03-31 旭硝子株式会社 电解用的含氟阳离子交换膜
JPH0633281A (ja) * 1992-07-15 1994-02-08 Asahi Glass Co Ltd 塩化アルカリ水溶液の電解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039A1 (zh) 2021-03-29 2022-10-06 浙江汉丞新能源有限公司 特种高增强型含氟质子或离子交换膜的复合膜、复合膜电极、特种高增强型含氟氯碱电池膜、特种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19017A (zh) 2005-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54445A (zh) 全氟离子交换溶铸增强膜及其制备方法
JP7173199B2 (ja) 塩化アルカリ電解用イオン交換膜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塩化アルカリ電解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09335B (zh) 双极膜及其制造方法
CN1308381C (zh) 高分子膜、其制造方法及固体高分子型燃料电池用膜电极接合体
CN109844181B (zh) 碱水电解用隔膜及碱水电解装置
CN1298890C (zh) 用于电解的全氟离子交换溶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12761B (zh) 一种单价阴离子选择性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
US10703872B2 (en) Production method for ion exchange membrane for alkali chloride electrolysis,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alkali chloride electrolysis apparatus
CN1199409A (zh) 在各种底材上制成全氟碳离子交联聚合物的耐用薄涂层的方法
CN100441747C (zh) 全氟离子交换溶合增强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9693B (zh) 一种超疏水、抗粘附的纳米纤维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51834A (zh) 一种复合正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215A (zh) 低离子交换容量氟树脂制备及应用
CN106498429B (zh) 一种耐酸的电解膜
Ming et al. A preliminary attempt at capacitive deionization with PVA/PSS gel coating as an alternative to ion exchange membrane
CN85105696A (zh) 预胀离子交换薄膜
CN108321417A (zh) 一种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JPH0617279A (ja) 電解槽を再起用する方法
JPH04301089A (ja) 食塩電解方法
JPS63310983A (ja) 水酸化アルカリの製造方法
FR2590276A1 (fr) Diaphragme synthetique et ses procedes de fabrication et d'utilisation
JPS6263695A (ja) 電解槽用隔膜、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使用方法
CN106902646A (zh) 基于氨基化碳纳米管的高性能平板式正渗透膜及制备方法
JP2000336187A (ja) フッ素系陽イオン交換樹脂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HANDONG HUAXIA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DONGGUE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 LTD., SHANDONG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56401 Tangshan Town, Huantai County, Zibo

Co-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HUAXIA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56401 Tangshan, Shandong, Huantai Town, Zibo

Co-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DONGYUE SHENZHOU NEW MATERIAL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