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80809C - 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80809C CN1280809C CNB998005533A CN99800553A CN1280809C CN 1280809 C CN1280809 C CN 1280809C CN B998005533 A CNB998005533 A CN B998005533A CN 99800553 A CN99800553 A CN 99800553A CN 1280809 C CN1280809 C CN 1280809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pe
- arrow
- mentioned
- magnetic head
-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1883—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for record carriers inside container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18—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G11B15/44—Speed-changing arrangements; Reversing arrangements; Drive transfer means therefor
- G11B15/442—Control thereof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5/00—Driving, starting or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Driving both such record carriers and heads; Guiding such record carriers or container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G11B15/60—Guiding record carrier
- G11B15/66—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 G11B15/665—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loop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 G11B15/6651—Threading; Loading; Automatic self-loading by extracting loop of record carrier from container to pull the record carrier against non rotating head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5/00—Recording by magnetisation or demagnetisation of a record carrier; Reproducing by magnetic mean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5/4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 G11B5/54—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head supports relative to record carriers ; arrangements of heads, e.g. for scanning the record carrier to increase the relative speed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head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一种以磁带作为记录媒体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该装置的磁头在与磁带相接触的位置和从磁带上离开的位置间移动,磁带由设在装置本体上的行走机构带动行走,当磁头处在与磁带接触的接触位置上或在磁带被行走机构挟持的状态下解除保持机构对盖体的关闭位置的保持时,解除行走机构对磁带的挟持状态,同时使磁头向离开磁带的位置上移动,从而在设定为FWD播放模式或REV播放模式的状态下,即使由于电源断电等原因导致装置停止的情况下,也可安全可靠地将磁带从该装置的装着部中取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磁带作为记录媒体的记录和播放装置,如磁带式录音机等,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将设在装置本体上的盖体的关闭状态解除后既解除了磁带的行走状态又使磁头和磁带相分离的装置,其中盖体用于将磁带关闭于其装着部分上。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装在磁带盒中的磁带作为记录媒体,而采用盒式磁带录音机作为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这种磁带录音机具有以下四种模式:FWD(向前)播放模式、REV(反向)播放模式、FF(快进)模式和REW(倒带)模式。在FWD播放模式下,磁带以一定的速度沿第1行走方向正转行走同时播放磁带上记录着的信息信号,其中第1行走方向是指从一个磁带卷向另一个磁带卷卷绕的方向,两个磁带卷分别支承在磁带盒的两个半边内且可以自由转动。在REV播放模式下,磁带以一定的速度沿第2行走方向反转行走同时播放磁带上记录着的信息信号,其中第2行走方向是指从后一个磁带卷向前一个磁带卷卷绕的方向。在FF模式下,磁带以高速正转行走向后一个磁带卷一侧进行高速卷绕(快进)。在REW模式下,磁带以高速反转行走向前一个磁带卷一侧进行高速反卷(倒带)。这几种操作模式是通过对磁带驱动机构进行切换操作来选择的,该磁带驱动机构包括由各种齿轮和杠杆等构成的磁带行走机构等机构。
用于切换选择磁带录音机的各种操作模式的磁带驱动机构采用如图1和2中所示的结构。
如图1和2所示,该磁带驱动机构上的凸轮机构201支承在磁带录音机的底盘上,并通过图中未示出的驱动马达带动转动。该凸轮机构201的主平面上形成有一定形状的连续凸轮槽202。
底盘上安装有可沿图1和图2中箭头X1和X2方向移动的模式切换杆203。该模式切换杆203通过其一端上的卡合突起204和凸轮槽202相卡合,伴随着凸轮机构201的转动,凸轮槽202和卡合突起204之间的卡合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其可沿图1和图2中的箭头X1和X2方向移动。模式切换杆203通过其上的卡合突起204分别停止于设在凸轮槽202上的FWD播放模式、FF模式、REW模式和FEV模式的选择位置上来实现各种操作模式的选择。模式切换杆203的中部一侧上设有一个用于转动后述转动杆的作用部205。
磁头安装基座206支承于磁带录音机的底盘上,用于安装图中未示出的磁头,并可沿图1和图2中箭头Y1和Y2所示的方向移动,这两个方向与模式切换杆203垂直,是磁头安装基座206与盒式磁带录音机的磁带相接触和分离的方向。该磁带装在磁带录音机的图中未示出的盒带安装部分上。在磁头基座206的中部形成了一个用于使转动杆208转动的操作片207。此外,磁带基座206由图中未示出的弹簧构件而向图1和图2中的箭头Y2方向依附。
底盘上设有转动杆208,该转动杆以从中心向一端侧位移的位置为转动支点。该转动杆208的另一端上装有用于按压磁头基座206上的操作片207的按压操作片209。而且,该转动杆208上还设有反作用突起210,与模式切换杆203上设置的呈凹状的作用部205相对。
如上构成的磁带驱动机构在REW模式下的状态如下:模式切换杆203位于图1和图2中箭头X1和X2方向所示的移动范围的中央位置上,磁头基座206朝图1和图2中箭头Y1和Y2方向所示的移动范围中的箭头Y2方向的端部移动。在该状态下,安装在磁头基座206上的磁头处于与磁带分离的位置上,与磁带不接触。此时设在磁头基座206上的操作片207如图1所示,与转动杆2 08的按压操作片209相接触。
磁带驱动机构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通过其凸轮机构201转动使得模式切换杆203沿图2中箭头X2方向移动,从而呈现图1所示的状态,即例如选择了REW模式。在选择了REW模式后的状态下,如令模式切换杆203沿图2中箭头X2方向移动,即可使转动杆208的反作用突起210与模式切换杆203的作用部205相卡合,从而使作用部205以转动杆208的支轴208a为中心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转动杆208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操作片207被按压操作片209按压,并使磁头基座206向图1中箭头Y1所示的方向移动。磁头基座206向图1中箭头Y1所示方向移动,使安装在该磁头基座206上的磁头与以一定的速度行走的磁带滑动接触,从而形成可将记录在磁带上的信息信号进行播放的状态。
在利用驱动电源进行驱动使磁带驱动机构动作的磁带录音机中,磁带受到驱动以一定速度行走,此时磁头与该磁带滑动地接触,而使磁头所对应的信息信号被记录或播放,在该过程中如果电源断电则磁头仍然保持在与磁带相接触的状态。因此,在记录或播放的过程中发生电源断电后想要将磁带从磁带录音机中取出的情况下,必须再次接通电源让磁带驱动机构动作,并使磁头从磁带上离开才能实现,因而录音机的操作性差。
便携式的磁带录音机由于采用电池作为驱动电源,因而在电池耗尽的情况下,如不更换新的电池就不能使其磁带驱动机构动作。此外,无论是在便携式还是在台式的采用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中,均有可能将在记录或播放过程中出现的磁带停止行走的原因误认为是装置发生故障而不是电源断电,并且还均有可能出现使用者由于不能解除磁头和磁带的接触状态而强行地将磁带取出的现象。这样,如果在磁头和磁带接触的状态下将磁带从录音机中取出,不但有损伤磁带的危险,而且还有损伤安装在记录和/或播放装置侧面的磁带行走机构和磁头的危险。
因此,人们希望即使是在磁头和磁带接触的状态下磁带停止行走时也不用重新接通电源就能使磁头和磁带分离,从而将磁带从录音机中取出。
上述的磁带驱动机构,在磁头和磁带相接触的状态下,模式切换杆203的卡合突起204与凸轮机构201的凸轮槽202相卡合,模式切换杆203的作用部205与转动杆208的反作用突起210相卡合,转动杆208的按压操作片209与磁头基座206的操作片207压在一起,从而使得凸轮机构201、模式切换杆203、转动杆208和磁头206都不能单独动作。
由此,在图1和图2所示的磁带驱动机构中,磁头与以一定速度行走的磁带滑动接触,将记录在磁带上的信息信号进行播放或在磁带上记录信息。当上述过程中电源断电而使磁带停止行走时,为了将磁带取出,必须机械地使凸轮机构201转动,使磁头基座206向图1和图2中箭头Y2的方向移动以使磁头离开磁带。
这样,在使构成磁带驱动机构的各构件机械地动作时,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力来克服各构件的摩擦力以及使磁头向磁带一侧依附的弹簧构件等的力使各构件动作。此时,为了使这个较大的力不会使各构件受到损伤,而且也不解除各构件之间的连接状态,就必须提高各构件的强度,或采用耐久性高的零件,从而导致制造成本的上升。
发明的公开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当将装在装置本体内的装着位置上的磁带从装着位置上取下时,该装置可以使磁头从磁带上离开,同时解除磁带行走机构对磁带的挟持,并保护磁带或装在记录和/或播放装置一侧上的各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该装置在磁头与行走着的磁带滑动接触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播放的过程中,即使在磁带停止行走时,也可使磁头从磁带上离开,同时解除磁带行走机构对磁带的挟持,从而可将磁带从装置本体内的装着位置上取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该装置在打开用于覆盖装着磁带部分的盖体时使磁头从磁带上离开,同时解除磁带行走机构对磁带的挟持,从而可将磁带从装置本体内的装着位置上取下。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即使在磁头与行走中的磁带滑动接触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或播放的过程中电源断电的情况下,该装置无需再次接通电源即可使磁头从磁带上离开,同时解除磁带行走机构对磁带的挟持,从而可将磁带从装置本体内的装着位置上取下。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包括:安装磁带的装置本体;自由开闭地设在该装置本体上的盖体,用于开闭装置本体上装着磁带的装着部分;将该盖体保持在关闭装置本体中安装磁带的部分的位置上的保持机构;设在该装置本体上的保持机构,用于挟持磁带并使该磁带在被挟持的状态下行走的行走机构;装在装置本体上的磁头,在由行走机构带动行走着的磁带相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与磁带分离的位置之间移动;切换机构,用于解除保持机构对盖体关闭位置的保持,并解除行走机构对磁带的挟持,同时使磁头向离开磁带的位置上移动,该盖体是在该磁头与磁带相接触的接触位置的状态下或由行走机构将磁头进行挟持的状态下被保持在关闭位置上的。
本发明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还包括解除操作部,用于解除保持机构对盖体的保持。而且,通过操作解除操作部,切换机构解除行走机构对磁带的挟持状态,同时使磁头向与磁带分离的位置上移动。
本发明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还包括多个操作部,用于在由行走机构控制的磁带行走状态和由磁头实现磁带的记录或播放的状态间进行切换。此外,切换机构还可通过操作多个操作部中的任一个操作部,使磁头向接触位置或分离位置移动,同时将行走机构切换到挟持磁带的状态。
本发明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还包括一个通过操作部的操作而起动的马达。切换机构还包括通过马达驱动力带动移动的模式切换杆,由该模式切换杆控制磁头和行走机构。
该行走机构至少包括一个主导轮和一个压带辊,两者一同挟持磁带并使磁带行走,在操作解除操作部时该切换机构将压带辊和主导轮对磁带的挟持状态解除。该切换机构包括第1移动操作部和第2移动操作部,前者通过模式切换杆使磁头在与磁带接触和分离的位置间移动,后者使压带辊向与主导轮一同挟持住磁带的位置上移动。
此外,本发明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还包括检测开关和驱动机构,检测开关用于检测一对磁带卷台和模式切换杆的位置,而驱动机构用于利用马达的驱动力驱动一对磁带卷台中的任一个,根据检测开关检测到的结果来切换马达的转动方向,从而切换由驱动机构驱动的磁带台。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采用本发明所得的具体的益处将会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说明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用于现有技术中的磁带录音机的磁带驱动机构一部分的俯视图,示出了模式切换杆移动之前的状态。
图2是模式切换杆移动后状态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的立体图。
图4是上述磁带播放机盖体打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上述磁带播放机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在盖体被锁定之前的状态下盖体锁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7是在盖体被锁定之后的状态下盖体锁定机构的主视图。
图8是在盖体的锁定刚解除后的状态下盖体锁定机构的放大主视图。
图9是选择FWD播放模式时磁带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0是选择FF模式时磁带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1是选择REW模式时磁带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2是选择REV播放模式时磁带驱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13是传递齿轮和凸轮机构啮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14是传递齿轮和离合器齿轮啮合状态的俯视图。
图15是构成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的离合器齿轮的剖视图。
图16是示出离合器齿轮的盘簧和轴部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在各种操作模式下凸轮机构和滑动突起之间的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18是变换齿轮和离合器齿轮的啮合状态的视图,本图是表示变换齿轮的小直径齿轮部分与离合器齿轮相啮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9是表示变换齿轮的大直径齿轮部分与离合器齿轮相啮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0是示出动作杆和锁定基座的俯视图。
图21是示出磁头基座和滑动基座的俯视图。
图22是图21沿XXII-XXII线剖开所得的剖视图。
图23是图22沿XXIII-XXIII线剖开所得的剖视图。
图24是表示扭力盘簧作用的视图,是示出锁定基座移动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5是示出磁头基座移动后状态的俯视图。
图26至30用来说明锁定基座强制解除磁头和磁带之间的接触状态的动作过程。
图26是设定为FWD播放模式状态的俯视图。
图27是在设定为FWD播放模式时通过锁定基座将其强制解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28是设定为REV播放模式状态的俯视图。
图29是在设定为REV播放模式时通过锁定基座将其强制解除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30是设定为REV播放模式状态下,通过锁定基座将其强制解除后各构件返回原位置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磁带记录和/或播放装置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以下所示的实施例适用于便携式盒式磁带播放机,这种播放机具有自动翻面播放功能,所谓自动翻面播放功能是指可以连续地进行普通播放和反转播放,普通播放是指使磁带沿前进方向以一定速度行走将磁带上记录着的信息信号播放出来的方法,而反转播放是指使磁带沿反转方向以一定速度行走将磁带上记录着的信息信号播放出来的方法。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包括本体部2和用于开闭该本体部2的盖体3,如图4所示,在本体部2上设有安装部6,用于装着容纳有磁带4的盒式磁带5,如图5所示,本体部2包括一个机壳9,由框架形的上半侧机壳体7和安装在其下方的下半侧机壳体组成。该机壳9内配置有底盘10和印刷电路板11,底盘10位于电路板11的上方,其上安装有构成磁带播放机1机构部的各种构件等。
开闭设在本体部2上的装着部6的盖体3的一端部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上半侧机壳7上,如图4所示,在其前端部的下方形成了突出的倒L字形的卡合部3a。通过盖体3向关闭本体部2上表面的方向(下称“关闭方向”)转动,卡合部3a与后述的锁定机构的锁定构件相卡合而锁定在关闭位置上,卡合部3a和锁定构件之间的卡合解除后,向打开本体部2上表面的方向(下称“打开方向”)转动。如图3和图4所示,在盖体3的上表面配置有多个模式选择钮12和音量操作钮,前者用于实现为选择磁带播放机1的操作模式而进行的模式选择开关切换操作,后者用于调节音量。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通过操作模式选择钮12,使得装在盒式磁带5中的磁带4沿前进方向或反转方向以一定速度行走,来选择在该磁带4上播放信息信号或磁带4的快进、反转等各种操作模式。
如图3和图4所示,开启旋钮13支承在构成本体部2的上半侧机壳体7的前面上,可以自由移动,用于解除对盖体3的锁定状态。开启旋钮13通过向图3中所示的左右方向的滑动操作来解除卡合部3a和锁定构件之间的卡合,如图4所示,盖体3处于可沿使设在本体部2上表面一侧上的装着部6打开的方向转动的状态。如图4所示,在上半侧机壳7的前面一侧上形成有切口部7a,用于使锁定机构的一部分嵌入其中。
如图5所示,安装在本体部2内的底盘10的前端部侧向一侧弯折而形成安装部14。该安装部14上设有锁定机构15,用于将盖体3锁定在关闭位置。如图6所示,在该安装部14上形成有弹簧挂孔14b而且在其大致中间的位置上还穿设有插通孔14a,上述弹簧挂孔14b用于对构成锁定机构15的曲柄弹簧17的一端进行固定。
如图6至8所示,支承于安装部14上的锁定机构15由锁定构件16、曲柄弹簧17和连结片18构成,曲柄弹簧17用于给该锁定构件16施加转动力,连结片18用于连结开启旋钮13和锁定构件16。
如图6所示,锁定构件16由支承片19和从该支承片19上向图中上方突出的锁定片20一体形成。在支承片19的图6中左方一侧的部分上分别形成有连结孔21和第1支承孔22,二者位于沿图中左右方向上下分开的位置上。在锁定构件16的图6中右方一侧的部分上形成有第2支承孔23。右侧的第2支承孔23包括:第1部分23a和第2部分23b,形成一个大致的L字形,其中第1部分沿支承片19的图6中的左右方向延伸得较长,而第2部分从该第1部分23a在图6中右端部向稍下方延伸得较短。如图6所示,锁定片20左端部的上端部上有大致L形的卡合部20a向侧面突出,还形成有比卡合部20a更向侧面突出的转动操作片20b。此外,在锁定片20的图6中右端部的下端部上还向上立起地形成有呈圆环状的弹簧悬挂部20c。支承片19的左端部的下端缘用作操作后述检测开关的操作部20d。
如图6所示,连结片18沿安装部14的长度方向延伸,由支承部24和连结部25构成,连结部25从该支承部24的图6中右端部的上方向上较短地突出且向右方较长地延伸。连结片18的支承部24上形成有一对支承孔24a、24a,并在大致中间位置上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按压片24b,上述一对支承孔在图6中左右方向上相分离,并且安装部14的长度方向为长径。在连结部25的图6中右端部的上端部上形成有向前方突出的第1连结突起25a,在其右端部的下端部上形成有向后方突出的第2连结突起25b。
如图6所示,锁定构件16通过第1和第2支承孔22、23内分别插入支承销26、27而得以支承,并可在第1和第2支承孔22、23的范围内在安装部14上移动,上述支承销26、27从设在底盘10上的安装部14上向上竖起。此外,连结片18通过支承孔24a、24a内分别插入支承销28、28而得到支承,并可在支承孔24a、24a的范围内在安装部14上沿左右方向移动,上述支承销28、28从安装部14上向上竖起。该锁定构件16承受安装在弹簧悬挂部20c和形成于安装部14上的弹簧悬挂孔14b之间的曲柄弹簧17的弹性力,以支承销26、27为中心,沿图6中箭头R1方向或箭头R2方向转动变位,该支承销26、27与第1和第2支承孔22、23相卡合。
连结片18在支承于安装部14的状态下,由图中未示出的弹簧构件施加有向图6中箭头S1方向移动的力。连结片18在受到弹簧构件的弹性力作用而向图6中箭头S1方向移动的状态下,其上的按压片24b插入到安装部14的插通孔14a中并向底盘10的底面一侧突出,向前方突出的第1连结突起25a与滑动支承在上半侧机壳7的前面上的开启旋钮13相连结。设在连结片18上的第2连结突起25b如图6所示,位于锁定构件16的连结孔21内。
后述的锁定基座的被压片与插在插通孔14a内的连结片18的按压片24b相邻,并支承于底盘10的底面上,连结片18从图6中所示的位置向图7中箭头S2方向移动时,被压片受到按压片24b施加的压力,使得锁定基座以与连结片18的移动方向同向的图6中箭头S2方向移动。
如图5所示,检测开关29配置在安装于装置本体2内的印刷电路板11的前端部。该检测开关29用于检测盖体3的开关状态,令检测开关29为ON状态,则该装置处于可从图中未示出的电源向马达提供电流的状态,令检测开关29为OFF状态,则该装置处于停止向马达提供电流的状态。该检测开关29设在可由以支承销26、27为中心沿图6至8中的箭头R1方向或R2方向摇动地转动的锁定构件16的操作部20d进行按压操作的位置上。
当盖体3转动到图4中所示的设在装置本体2上的盒式磁带5的装着部6的打开位置时,如图6所示,支承销26、27分别位于锁定构件16的第1支承孔22右端和第2支承孔23的第2部分23b的下端,锁定构件16沿图6中箭头R2方向转动,带动锁定片20移动到图6中底盘10的上方。此时,如图6所示,锁定构件16在锁定片20的弹簧悬挂片20c由曲柄弹簧17施加有向图6中箭头R2方向转动的力的状态下将锁定构件16保持在非锁定位置上,在该位置上与设在盖体3上的卡合部3a之间的卡合被解除。
当锁定构件16处于图6中所示的非锁定位置时,连结片18受到弹簧构件的弹性力的作用朝图6中箭头S1方向移动,支承销28、28与支承孔24a、24a在图6中左端处相接触,从而使该支承销的移动位置受到限制。此时,如图6所示,连结片18的第2连结突起25b在锁定构件16的连结孔21内的右端部与其相接触。一旦配置在印刷电路板11上的检测开关29由锁定构件16的操作部20d操作为OFF状态,即停止对马达供电。
当盖体3从图4所示的使装着部6打开的状态向使装着部6关闭的方向转动时,设在盖体3上的卡合部3a沿图6箭头A1方向将锁定构件16的转动操作片20b向与底盘10接近的方向按压过去。当卡合部3a将转动操作片20b向图6中箭头A1方向按压时,锁定构件16以支承销26为转动支点向图6中箭头R1方向转动。此时,曲柄弹簧17以与安装部14的弹簧悬挂孔14b中卡合的部分为转动支点,沿图6中箭头R3顺时针转动。在锁定构件16沿图6中箭头R1方向转过一个预定的角度时,曲柄弹簧17越过该处的死点,并通过其弹簧力带动锁定构件16沿图6中箭头R1方向继续转动,同时通过支承销26、27给第1和第2支承孔22、23导向,使其沿图7中箭头C1方向移动,如图7所示,盖体3的卡合部3a被保持在与卡合部20a相卡合的盖体3锁定位置上。也就是说,锁定构件16将设在安装部14一侧的支承销26定位在第2支承孔22左端侧的位置上,而将支承销27定位在第2支承孔23第1部分23a的左端侧位置上。于是,通过锁定构件16向图7中箭头R1方向顺时针的转动以及向图7中箭头C1方向的移动,使卡合部20a和盖体3上的卡合部3a相卡合,如图3所示,从而将盖体3锁定在关闭由本体部2的顶面构成的装着部6的位置上。此时,锁定构件16由曲柄弹簧17带动沿图7中箭头C1的方向向右移动,解除了操作部20d对检测开关29的按压状态,使得检测开关29变为ON状态,从而可向马达供电。
当锁定构件16处于将盖体3锁定于关闭位置的状态时,连结片18处于朝图7中箭头S1方向移动的状态,第2连结突起25b位于连结孔21在图7中左端部的位置上。即,在图7所示的盖体3被锁定构件16锁定的状态下,使上半侧机壳本体7前面上的开启旋钮13沿图3及图7中箭头B1的方向向左滑动,即可使连结在开启旋钮13上的连结片18向图7中箭头S2的左方移动。通过连结片18沿图7中箭头S2方向的移动,使得第2连结突起25b按压到锁定构件16的连结孔21的凹状底部上,以使锁定构件16移动到图7中箭头C2方向左方的预定位置为止。锁定构件16向图7中箭头C2方向移动,带动曲柄弹簧17越过死点,并由其弹簧力的作用使锁定构件16以支承销26为转动支点沿图7中箭头R2方向逆时针转动。当锁定构件16沿图7中箭头R2方向转动时,如图8所示,盖体3的卡合部3a与设在锁定构件16上的卡合部20a之间的卡合被解除,并使盖体3可以朝打开装着部6的方向转动。
也就是说,支承销26如图8所示被定位在锁定构件16的第1支承孔22的右端侧,而支承销27被定位在第2支承孔23的第2部分23a的下端侧。借助于锁定构件16沿图7中箭头C2方向向左的移动和沿图7中箭头R2方向的逆时针转动,解除卡合部20a与盖体3的卡合部3a之间的卡合,从而将对盖体3关闭位置的锁定解除掉。
此时,锁定构件16的转动操作片20b将盖体3的卡合部3a沿图8中箭头A2方向向离开底盘10的方向上推,使得盖体3仅向打开装着部6的方向转动。于是,伴随着由曲柄弹簧17的弹簧力带动实现的锁定构件16的转动动作,检测开关29再次受到操作部20d的按压,变为OFF状态,从而停止了对马达的供电。
此外,一旦解除了对开启旋钮13沿图1中箭头B1方向的移动操作,用以使连结片18移动的弹簧构件的弹性力就通过连结片18进行传递,使开启旋钮向图3及图8中箭头B2方向移动,返回初始位置,锁定机构15返回图6中所示的使盖体3打开的初始位置。
如上所述,通过锁定构件16的移动实现对检测开关29的按压和解除按压,锁定构件16通过曲柄弹簧17的弹簧力有选择地被保持在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上,上述锁定位置是将盖体3锁定在关闭位置上的位置,而非锁定位置是解除对盖体3的锁定的位置。因此,在锁定构件16到达盖体3的锁定位置并将盖体3锁定的状态下,检测开关29的按压操作被解除,该检测开关29必定变为ON状态,保证向马达供电。此外,在锁定构件16到达盖体3的非锁定位置并解除对盖体3的锁定的状态下,检测开关29被按压,该检测开关29变为OFF状态,确实停止向马达供电。因此可以防止在盖体3没有完全关闭的状态下给马达供电,或者可以防止在盖体3没有完全打开的状态下停止对马达供电。这样无需提高检测开关29的ON/OFF范围的精度,从而可以缓和对检测开关29的ON/OFF范围的精度要求。
此外还可以考虑一种底盘上形成有与检测开关相面对的孔的机构,该机构可在盖体转动时,操作突起使检测开关动作,完成检测开关的ON/OFF操作。上述检测开关配置在印刷电路板上,用于检测盖体的开闭状态,该印刷电路板在盖体设有操作突起并安装在底盘一侧。如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一种通过构成盖体3的锁定机构15的锁定构件16的动作带动检测开关29动作的机构,不仅没有必要在底盘10上形成与检测开关29的操作子相正对的孔,而且也没有必要在盖体3上设置操作突起,从而使盖体和底盘的加工和组装变得容易。而且,由于没有必要在底盘10上形成与检测开关相正对的孔因而不会降低底盘10的强度。
此外,检测开关29的操作由锁定构件16的动作来控制,而对该锁定构件16的锁定位置和非锁定位置的保持由曲柄弹簧17来完成,从而可以通过简单的机构来实现检测开关29对盖体3的开闭状态的检测。
上述盖体3锁定机构的锁定构件16和连结片18直接安装在与底盘10连在一起制成的安装部14上,因此减少了零件的数目并消减了组装工序。
下面,对本发明磁带播放机1上设置的磁带驱动机构30进行说明。如图9所示,该磁带驱动机构30组装在本体部2内配设的底盘10上。图9示出磁带驱动机构30处于FWD(前进)播放模式,在该模式下装在盒式磁带5中的磁带4以一定的速度沿第1行走方向正转行走,将磁带4上记录着的信息信号播放下来,其中第1行走方向是指从一个磁带卷向另一个磁带卷卷绕的方向,两个磁带卷分别支承在磁带盒半边内且可以自由转动。
如图9所示,磁带驱动机构30包括一个驱动马达31,该马达支承于底盘10上并可正反向旋转。该驱动马达31的旋转轴上安装有皮带轮31上。一对左右分开的第1和第2飞轮32L、32R支承在底盘10上,环状带子33张紧并架在皮带轮31a和第1及第2飞轮32L、32R上。第1和第2飞轮32L、32R通过驱动马达31带动旋转,如图5所示,分别与向底盘10表面一侧突出的FWD用主导轮34F和REV用主导轮34R一体旋转。此外,不论驱动马达31的旋转方向如何,第1飞轮32L和第2飞轮32R因带子33的托架方式而始终以互逆的反向旋转。
位于图9中左侧的第1飞轮32L上一体地形成有小直径齿轮部32a,该小直径齿轮部与飞轮32L的旋转轴同轴,位于底盘10一侧。因而,转动基座35支承于底盘10上并可以第1飞轮32L的旋转中心为转动中心自由转动。传递齿轮36支承于该转动基座35的前端部上。传递齿轮36由3个齿轮部形成一体,这3个齿轮部为:大齿轮部36a、夹着大齿轮部36a的小齿轮部36b和中齿轮部36c,其中小齿轮部36b位于底盘10一侧中齿轮部36c位于另一侧。大齿轮部36a与第1飞轮32L的小直径齿轮部32a相啮合。
由于配置在底盘10上的驱动马达31可以正反两向旋转,因而当驱动马达31沿图9中箭头D1方向逆时针旋转时,第1飞轮32L也沿图9中箭头F1方向逆时针旋转,同时随着小直径齿轮部32a沿图13中箭头F1方向旋转,与小直径齿轮部32a相啮合的传递齿轮36向图13所示的V1方向旋转,该传递齿轮36的小齿轮部36b与支承于底盘10上的后述凸轮机构相啮合。
驱动马达31沿图9中箭头D2方向顺时针旋转时,第1飞轮32L也沿图9中箭头F2方向顺时针旋转,同时随着小直径齿轮部32a沿图13中箭头F2方向旋转,与小直径齿轮部32a相啮合的传递齿轮36向图14所示的V2方向旋转,该传递齿轮36的中齿轮部36c与支承于底盘10上的后述离合器齿轮相啮合。传递齿轮36与凸轮机构37相啮合时,可以选择该磁带播放机1的各个操作模式,而当传递齿轮36与离合器齿轮39相啮合时,磁带可以行走。
凸轮机构37是受传递齿轮36施加的驱动力而旋转的一个构件,该构件用于形成FWD播放模式、FF模式、REV播放模式和REW模式。在FWD播放模式下可对磁带5上记录着的信息信号进行播放,在FF模式下可使磁带5从一个磁带卷向另一个磁带卷高速地行走,在REV播放模式下可对磁带5上记录着的信息信号进行反向播放,在REW模式下可将磁带5反卷。该凸轮机构37面对底盘10的一面上有特定形状的凸轮槽38,如图9所示。该凸轮槽38形成了以其中央部分为基准位于相反侧的部分互相对称的形状,位于凸轮机构37外周侧的各端部开口端以凸轮机构37的旋转轴为中心互呈180°关系,即位于相反的位置上。
如图15所示,离合器齿轮39由大齿轮40和小齿轮41结合而成,大齿轮作为第1回转体,小齿轮作为第2回转体,这两个大小齿轮40、41与摩擦片42和盘簧43一起构成了离合器机构。在同轴配置的大小齿轮40和41之间产生了一定的摩擦力的状态下,对旋转着的该离合器机构的小齿轮41施加一定的负荷,小齿轮41就会相对于大齿轮40边滑动边旋转,而且当施加到小齿轮41上的负荷小于一定的负荷时,该小齿轮就和大齿轮42一同旋转,在磁带4夹在FWD用主导轮34F或REV用主导轮34R和后述的压带辊之间的状态下,以一定的速度将磁带4送出,卷绕到后述的卷台上时,不发生与时刻变化着的卷取直径相对应的松弛现象,从而可使磁带4得以适当的卷绕。
如图15所示,构成离合器齿轮39的大齿轮40支承于底盘10上,包括圆板状的齿轮部44和从该齿轮部44的中心部向底盘10一侧突出设置的轴部45在该轴部45的前端侧部分上还形成有卡合槽45a。如图15所示,小齿轮41包括圆环状接触部46和圆环状的限制部47,接触部46的中心部形成有插通孔46a,而限制部47设在该接触部46的外周部上,向与大齿轮40相反的方向突出。该限制部47的前端边缘稍稍向外突出地形成有齿轮部48。
如图15所示,设在离合器齿轮39上的盘簧43大致卷绕成圆锥形,其上下各端部分别为小直径侧端部43a和大直径侧端部43b。如图15和16所示,该盘簧43除大直径侧端部以外均形成同心圆状,大直径侧端部43b内的前端侧的半部朝与轴向垂直的方向突出,该大直径侧端部43b的中心相对于小直径侧端部43a的中心沿正交方向位移图16中箭头H的量。
当大齿轮40的轴部45依次插入到圆环状的摩擦片42和小齿轮41的插通孔46a里时,盘簧43的小直径侧端部43a的一部分与轴部45的卡合槽45a相卡合,同时大直径侧端部43b压接到小齿轮41的接触部46从而完成了该离合器机构的组装。这样组装而成的离合器机构,其小齿轮41通过盘簧43向大齿轮43施例,而且小齿轮41可以借助于摩擦片42相对于大齿轮40滑动并旋转,当小齿轮41在滑动状态下旋转时,盘簧43的小直径侧端部43a与卡合槽45a内的轴部45滑动连接。这样,盘簧43的大直径侧端部43b内的前端侧半部向正交方向突出,该大直径侧端部43b的中心相对于小直径侧端部43a的中心在正交方向有一图16中箭头H的变位。因此,在盘簧43安装到轴部45上的状态下,盘簧43的大直径侧端部43b的一部分压接到小齿轮41的限制部47的内表面。通过该向大直径侧端部43b的限制部47上的压接,盘簧43上施加有向图15中箭头F的力,位于小直径侧端部43a的正交方向侧的部分受到盘簧43的弹性力而压接到轴部45上,F方向为向盘簧全部在正交方向时小直径侧端部43a的中心运动的方向。
上述的盘簧43的大直径侧端部43b压接到限制部47上,同时小直径侧端部43a压接到轴部45上,由此使小齿轮41保持在相对于大齿轮40边滑动边旋转的状态下,因而可以防止旋转时盘簧43相对于轴部45发生变位,并可防止安装状态的变化,如小直径侧端部43a的卡合部分相对于轴部45的变化等。这样就可以将对盘簧43的小齿轮41施加的弹簧负载总保持为一个定值,从而使小齿轮41旋转扭矩保持稳定。
在底盘10的大致中间位置上配设有模式切换杆49,如图9所示。该模式切换杆49可沿图9中箭头G1和G2方向移动地支承在底盘10上。模式切换杆49可停止在与FWD播放模式、FF模式、REW模式和REV播放模式相对应的4个位置上。模式切换杆49的各停止位置由检测开关50检测。模式检测开关50安装在与底盘10的底面一侧相对向的印刷电路板11上,4个检测部并列地设置在模式切换杆49的移动方向上,这4个检测部分别用于检测模式切换杆49的4个停止位置。模式检测开关50可以通过操作子51随模式切换杆49的移动而移动进行切换,检测出模式切换杆49的停止位置,从而检测出各个操作模式。该操作子50安装在模式切换杆49的操作子安装部49a上。
如图9所示,模式切换杆49为一个长尺状的杆,其一端侧上形成有第1凸轮孔49b,而大概在其长度方向的中部形成有与第1凸轮孔49b形状不同的第2凸轮孔49c。在该模式切换杆49的另一端侧上以一定的间隔排列着第1和第2搭接突起49d、49e。这两个搭接突起49d、49e在处于夹持凸轮机构37的回转中心而互为相反的位置上时,只有其中之一与凸轮槽38卡合可随凸轮槽38移动。此外,在模式切换杆49的一侧上还形成有第1和第2直立片49f、49g,二者以一定的间隔并列着。
模式切换杆49一端侧上形成的第1凸轮孔49b由第1水平部49h、第1倾斜部49i、第2水平部49j、第2倾斜部49k和第3水平部491依次连续在一起构成。其中第1水平部49h从模式切换杆49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延伸。
模式切换杆49另一端侧上形成的第2凸轮孔49由第1水平部49m、第1倾斜部49n和第2水平部49o依次连续在一起构成。其中第1水平部49m从模式切换杆49的另一端侧向一端侧延伸。
此外,模式切换杆49一侧上形成的第1和第2直立片49f、49g由水平部和倾斜部连续在一起构成,其中水平和倾斜是相对于模式切换杆49的移动方向而言的。
下面参照图17和图18对凸轮机构37和第1及第2搭接突起49d、49e在各个操作模式下的位置关系进行说明。图17示出了该磁带播放机1的各个操作模式中的凸轮机构37和该凸轮机构37的凸轮槽38相卡合时,模式切换杆49的第1和第2搭接突起49d、49e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图17中,图17A为FWD播放模式、图17B和图17F为FF模式、图17C和图17E为REW模式,图17D为REV播放模式。此外,对于FF模式和REW模式分别有两种状态,例如,当从图17A的FWD播放模式切换到FF模式或REW模式时,装置被设为图17中箭头方向上的近似状态,即图17B的FF模式或图17C的REW模式的状态;当从图17D的REV播放模式切换到FF模式或REW模式时,装置被设为图17中箭头方向上的近似状态,即图17F的FF模式或图17E的REW模式的状态。
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各个操作模式的形成如图17A~F所示:由与凸轮机构37的凸轮槽38相卡合的第1搭接突起49d或第2搭接突起49e与凸轮机构37的回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决定,各个操作模式中,模式切换杆49在沿图9中箭头G1方向移动到不能再移动的状态下为FWD播放模式,模式切换杆49在沿图9中箭头G2方向移动到不能再移动的状态下为REV播放模式,模式切换杆49的移动距离为图17中箭头X所示的范围。
此外,如图9、18和19所示,上推杆52支承在底盘10上可以自由转动,并通过模式切换杆49的移动带动其转动来改变与离合器齿轮39相啮合的变换齿轮9的啮合状态。如图9所示,该上推杆52大致为L字型,一端侧的中部可转动地支承在直立于底盘10上的支轴53上固定。上推杆52可以支轴53为中心沿图18和图19中箭头J1或J2方向转动。在上推杆52的支承于支轴53上的一端部侧的前端上形成有卡合突起53b。如图9所示,该啮合突起53b与模式切换杆49的第1凸轮孔49b相卡合并可自由滑动,此外上推杆52的另一端侧上还形成有向与底盘10相反方向突出的上推突部54。
而且,如图9、18和19所示,变换杆55支承在底盘10上可以自由转动。该变换杆55由齿轮支承部56和支承部57连成一体形成,整体大致为一L字型,如图9所示,前者用于支承变换齿轮59,后者从该齿轮支承部56的一端侧向外延长。变换杆55由支轴55a支承,并可以该支轴55a为中心转动。该支轴55a在与齿轮支承部56和支承部57的连结部分、即L字型的拐弯处相对应的位置上从底盘10上向上直立。变换齿轮59由支承轴58支承并可沿支承轴58的轴向、即图18和19中箭头K1和K2的方向移动。该支承轴58从设在变换杆55上的支承部56的前端部直立起来。此外,在支承部57的前端上还直立设置有卡合突起57a。该卡合突起57a与模式切换杆49上的第2凸轮孔49c相卡合并可自由滑动。
变换齿轮59由小直径齿轮部60和大直径齿轮部61连成一体形成,此时二者位于支承轴58的轴向上下位置上,该变换齿轮59由变换杆55上的支承轴58支承并可移动。大直径齿轮部61形成了中间弯曲的凹部,如图18和19所示。即大直径齿轮部61由底面部61a、倾斜部61b和外周面上的齿轮部61c构成,其中倾斜部61b从上述底面部61a向外周侧慢慢地立起。小直径齿轮部60重叠在大直径齿轮部61上并与其同轴。
在变换齿轮59支承于支承轴58上的状态下,支承轴58从小直径齿轮部60向与底盘10相反的一侧突出,在该突出部分中嵌装着压缩盘簧62。当该压缩盘簧62以压缩状态配设在安装于支承轴58的前端的止动销63和小直径齿轮部60之间,使变换齿轮59朝图18和图19中箭头K2的方向向底盘10一侧移动地对其施力。变换齿轮59随着变换杆55的转动而移动,当变换杆55向图9中箭头L1方向顺时针转动时,大直径齿轮部61与后述的从动齿轮啮合,而当变换杆55向图9中箭头L2方向逆时针转动时,大直径齿轮部61与后述的卷台的齿轮部啮合,该卷台支承于底盘10的图9中左侧。
此外,上推杆52通过模式切换杆49的移动带动转动,但当上推杆52向图9中箭头J2方向逆时针转动时,上推杆52的上推突部54a与变换齿轮59的倾斜部61b滑动接触,并与底面部61a的底面相接触。变换齿轮59克服压缩盘簧62的弹性力从底盘10上离开向图18中箭头K1方向移动,小直径齿轮部60与离合器齿轮39的大齿轮40相啮合,如图18所示。此外,在该状态下,大直径齿轮部61的齿轮部61c处于与任何一个齿轮均不啮合的状态。相反,当通过模式切换杆49的移动使得上推杆52从图18所示状态向图9中箭头J2方向顺时针转动时,上推杆52的上推突起54a从变换齿轮59上离开,变换齿轮59受到压缩盘簧62弹性力的作用向靠近底盘10的方向。即图19中箭头K2方向移动,即可解除小直径齿轮部60和离合器39的大齿轮40之间的啮合,如图19所示。此时大直径齿轮部61的齿轮部61c与离合器齿轮39的小齿轮41相啮合。
从动齿轮64与变换齿轮59相邻接并支承于底盘10中上推杆52上支承的变换齿轮59的一侧。如图9所示。该从动齿轮64与形成于支承在底盘10上的第2卷台65R的外周面上的齿轮部65a相啮合。此外,变换齿轮59的另一侧位于图9中支承在底盘10上的第1卷台65L处。如图4和图5所示,第1和第2卷台65L、65R侧除去齿轮部65a、65a的部分突出地配置在底盘10的上表面一侧、即盒式磁带5的装着部6一侧。第1卷台65L用以使磁带正向行走以进行播放(FWD)或快进(FF),而第2卷台65R用以使磁带反向行走以进行播放(REV)或倒带(REW)。
通过图中未示出的旋转负荷施加机构给第1和第2卷台65L、65R施加使其旋转的若干负荷,以给行走中的磁带4施加反张力。第1卷台65L或第2卷台65R通过驱动马达31带动旋转将磁带4进行卷绕时,给磁带4施加反张力可以防止磁带4发生乱卷。
此外,如图9所示,在底盘10上第1和第2飞轮32L、32R之间的位置上还配设有动作杆66,该动作杆66带动磁头移动并使压带辊旋转。动作杆66由与模式切换杆49相对向的第1和第2按压片66a、66b构成,这两个按压片由设在模式切换杆49上第1和第2直立片49f、49g进行按压。如图22和23所示,该动作杆66通过铆接突出设置在底盘10上的支承突部67而支承于底盘10上,该支承突部67插入到穿过动作杆66中设置了第1和第2按压片66a、66b一侧的中央部上的贯通孔中。如图22和23所示,形成于底盘10上的支承突部67的基部一侧上还形成有直径较大的第1支承部67a,而在其前端一侧上形成有直径较小的第2支承部67b,该第2支承部67b用于支承动作杆66并可使其自由旋转。
如图9所示,在动作杆66上还形成有按压支承部68,该按压支承部68向与第1和第2按压片66a、66b所在侧相反的一侧突出。如图20和23所示,在按压支承部68的中央部上形成有向与底盘10相反一侧突出的突条部68a。该突条部68a在动作杆66转动范围内与按压部14c滑动接触,可以防止动作杆66从底盘10上浮起,该按压部14c由设在底盘10上的安装部14的一部分弯曲而成。
由于被动作杆66的按压部14c按压的部分是突条部68a的一端,且位于从动作杆66的转动支点离开的位置上,因此可以对防止动作杆66向上浮起有很大的作用。
如图9所示,在动作杆66的中央形成有与底盘10一侧相卡合的卡合突起69。如图23所示,该啮合突起69的基端部一侧形成有大直径部69a,而在其前端部一侧形成有小直径部69b。此外,如图20所示,在底盘10上还形成有与动作杆66上的卡合突起69相卡合的第1插通孔10b。动作杆66的卡合突起69的大直径部69a装入第1插通孔10b,而其前端一侧的小直径部69b则与后述的滑动基座上的卡合孔相卡合并可在其中自由滑动,该滑动基座朝底盘10的底面一侧突出。动作杆66如图9和20所示,在卡合突起69的两侧上突出设有第1和第2按压片70、71。这两个第1和第2按压片70、71上通过拉深加工分别形成有向底盘10一侧突出的第1和第2按压突起70a、71a,如图20和22所示。这两个第1和第2按压突起70a、71a的前端面为与底盘10平行的平面且与底盘10相接触。由于第1和第2按压突起70a、71a的前端面为平面,因而可以使动作杆66在底盘10上平滑地转动,防止了转动时对底盘10和动作杆66的损伤。
如图20、22和23所示,锁定基座72支承在底盘10上并可相对于底盘10自由移动,该锁定基座72夹在动作杆66和底盘10之间。在FWD播放模式或REV播放模式下,磁头75与磁带4相接触的情况下,盖体3向打开设在本体部2上的装着部6的方向转动时,该锁定基座72起到强制解除磁头75和磁带4的接触状态,使盒式磁带5从装着部6中取出的操作变得容易的作用。
如图20所示,锁定基座72上形成有一对卡合孔72a、72a,这对孔的长直径与模式切换杆49的移动方向平行。锁定基座72上设置的卡合孔72a附近形成有弹簧悬挂片72b,锁定基座72在该啮合孔另一侧的部分前端形成有向上直立的受压片72c。当锁定机构15的连结片18向图6和20中箭头S1方向移动时,该受压片72c受到连结片18上的按压片24b的按压,带动锁定基座72朝图20中箭头S1方向移动。
在锁定基座72的中央形成有开口部73。如图20所示,该开口部73上形成有第1配置部73a,间隙部73b和第2配置部73c,第1配置部73a沿与锁定基座72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间隙部73b位于该开口部中模式切换杆49一侧的中央部位,而第2配置部则与间隙部73b相连。位于开口部73上的第1配置部73a和间隙部73b之间的部分实现第1受压部73d的功能。而开口部73上的与第2配置部73c相邻接的部分则实现第2受压部73e的功能。第1受压部73d和第2受压部73e与锁定基座72的移动方向垂直的位置上为同一位置。
当动作杆66在图23所示的初始位置时,第1和第2按压片70、71上设置的第1和第2按压突起70a、71a分别与锁定基座72的第1受压片73d和第2受压片73e相接触。
锁定基座72配置于动作杆66和底盘10之间,并可沿图20中箭头N1方向和N2方向自由移动,如图22和23所示,该锁定基座72通过铆接底盘10上设置的支承突部67而可以该支承突部67为中心转动地支承着,该支承突部67插入到穿设设有第1和第2按压片66a、66b一侧的中央部上的贯通孔中。因此,动作杆66的第1和第2按压部70、71上的第1和第2按压突起70a、71a在动作杆66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比锁定基座72的厚度稍大一些。因而,动作杆66的第1和第2按压突起70a、71a起到对动作杆66相对于底盘10的位置进行限制的限制部的作用。如上所述,通过使第1和第2按压突起70a、71a的厚度方向上的高度比锁定基座72的厚度稍大一些,可以限定锁定基座72相对于底盘10的位置,并可使锁定基座72所移动变得光滑。
此外,由于锁定基座72通过第1和第2按压突起70a、71a对其相对于底盘10的位置进行限制,而且上述第1和第2按压突起70a、71a是通过加工相对容易且尺寸精度容易保证的拉深加工而形成的,因而不需要通过很难制成高尺寸精度的铆接部,即底盘10上的用于支承动作杆66的支承突部67对锁定基座72的位置进行限制。这样,支承突部67的尺寸精度就可以得到缓和,因而可以使磁带播放机1的制造工序简单化并降低制造成本。而且,通过从配置在动作杆66和底盘10之间的状态支承锁定基座72,可通过底盘10上的一个支承突部67实现对动作杆66和底盘10的支承,因而不必通过铆接方法分别将动作杆66和锁定基座72支承到底盘10上,也通过削减铆接工程使得成本降低。
如图21所示,在底盘10上支承着动作杆66和锁定基座72一侧的相反一侧的面上支承着磁头基座74,该磁头基座74可以沿图24中箭头M1和M2方向移动,这两个方向分别为与装在装着部6中的盒式磁带5的磁带4相接近和离开的方向。该磁头基座74在其移动方向的两侧上形成有第1和第2卡合突部74a、74a。而与第1和第2卡合突部74a、74a相对应,在底盘10上形成有两个以磁头基座74的移动方向为长径的第2插通孔10c、10c。磁头基座74上的第1和第2卡合突部分别插入到第2插通孔10c、10c中,使其前端部与锁定基座72上形成的卡合孔72a、72a相卡合,从而可沿图24中的箭头M1和M2的方向移动地支承着。如图23和24所示,该磁头基座74的基端部侧的一侧上形成有弹簧悬挂片74b,该弹簧悬挂片74b插入到底盘10上形成的孔10d中。这样,如图21所示,与磁带4滑动接触的磁头75得以安装到磁头基座74的前端部侧上。
如图20所示,在磁头基座74上设置的弹簧悬挂片74b和锁定基座72上设置的弹簧悬挂片72b之间横挂着扭力盘簧76,如图20所示。该扭力盘簧76通过使盘簧部76a支承于设在盘簧10上的支承部10e上,并使第1腕部76b与设在锁定基座72上的弹簧悬挂片72b相卡合而对锁定基座72施加沿图20中箭头方向移动的力,而通过使第2 腕部76c与磁头基座74的弹簧悬挂片74b相卡合,而对磁头基座74施加沿图20中箭头M1方向移动的力。
也就是说,锁定基座72受到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的作用而施加有向与后述的强制解除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的力,其中强制解除为沿着图24和25中箭头N1方向解除磁带4和磁头75之间的接触状态。此外,磁头基座74受到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的作用而施加有沿图24和25中箭头M1方向移动动力,M1方向为磁头75从磁带4上离开的方向。
锁定基座72受到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的作用,从图24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沿图24中箭头N1方向移动,该双点划线所示位置为锁定基座7沿向箭头N2方向移动的极限位置。
此外,磁头基座74受到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的作用,从所处的图25中双点划线所示位置向图25中箭头M1方向移动,该双点划线所示位置为磁头基座74向图25中箭头M2方向移动的极限位置。
如上所述,如图21所示,滑动基座77支承于磁头基座74上并可沿图21中箭头T1和T2方向移动,该磁头基座74上受到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作用而施加有朝使磁头75从磁带4上离开的方向移动的力。该滑动基座77上具有沿移动方向呈细长状的主片部78和移动操作片79,该移动操作片从该主片部78左右方向的中央部的一侧向磁头基座74上突出地形成,在主片部78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形成有一对被支承孔78a、78a,这对孔的长直径方向为主片部78的长度方向。主片部78长度方向的两端上还形成有两个形状对称的第1和第2凸轮孔78b、78c。第1凸轮孔78b包括:下侧水平部78d,位于图26中下侧并沿主片部78的长度方向延伸;倾斜部78e,与该下侧水平部78d相连并向上倾斜;上侧水平部78f,与倾斜部78e相连并沿主片部78的长度方向延伸。第2凸轮孔 78c包括:下侧水平部78g,位于图26中下侧并沿主片部78的长度方向延伸;倾斜部78h,与该下侧水平部78g相连并向上倾斜;上侧水平部78i,与倾斜部78h相连并沿主片部78的长度方向延伸。第1凸轮孔78b上形成的下侧水平部78d和第2凸轮孔78c上的下侧水平部78g,第1凸轮孔78b上的上侧水平部78f和第2凸轮孔78c上的上侧水平部78I分别处于相同高度的位置上。
如图21和23所示,通过被支承孔78a、78a支承于磁头基座74上形成的铆接部74c、74c中,使得滑动基座77得以支承并可在被支承孔78a、78a的范围内沿图21中箭头T1和T2方向移动。
第1和第2压带辊支承臂80L、80R通过基端部直立于底盘10上的支轴80a、80b支承在底盘10上并开自由转动。压带辊81、81通过支轴支承在第1和第2压带辊支承臂80L、80R的前端部上并可自由转动。此外,在第1和第2压带辊支承臂80L、80R的前端部上还设有卡合突起82L、82R,分别与滑动基座77上的第1和第2凸轮孔78b、78c相卡合。
滑动基座77上的移动操作片9上设有卡合孔79a,该孔的长直径方向与滑动基座77的移动方向、即图中上下方向垂直。动作杆66上的卡合突起69的小直径部69b与该卡合孔79a相啮合,如图23所示。这样,通过动作杆66的卡合突起69与滑动基座77的卡合孔79a相卡合,使得滑动基座77随着动作杆66的转动相对于磁头基座74沿着图21中箭头T1或T2方向移动。如上所述,由于磁头基座74与锁定基座72同时沿图21中箭头M1和M2方向上下移动,因而使支承于磁头基座74上的滑动基座77也随着磁头基座74的移动沿图21中箭头M1和M2方向上下移动。
磁头75通过图中未示出的转动支承机构安装在磁头基座74上,稍稍从滑动基座77上离开一些。该磁头75在选择了FWD播放模式和REV播放模式时被带动旋转。
此外,滑动基座77有形成有与安装轴所在位置相对应的间隙孔,图中未示出,因而即使在滑动基座77相对于磁头基座74发生移动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磁头75与滑动基座77之间的干涉。
下面,对磁带驱动机构的动作和随着磁带驱动机构的动作所选择的磁带播放机1的操作模式进行说明。
首先,说明FWD播放模式。FWD播放模式是由模式切换杆49从FF模式、REV播放模式或REW模式所处位置向图9中所示的箭头G1方向移动而形成的,下面对切换杆49从FF模式所处位置向图9中箭头G1方向移动从而选择到FWD播放模式的情况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通过操作盖体3顶面上所设的用于选择各种操作模式的选择钮12来选择FWD播放模式时,驱动马达31沿图9至图12中箭头D1方向被驱动进行旋转,模式切换杆49通过凸轮机构37的旋转带动而移动,而各操作模式则通过模式检测开关50进行检测。模式检测开关50检测模式切换杆49的停止位置后,将该检测信号传送到图中未示出的设在本体部2内的微型计算机中,通过微型计算机发出的基于该检测信号的指令信号控制使驱动马达31沿图9至12中箭头D2方向旋转,并通过离合器39的旋转使装在装着部6中的盒式磁带5内的磁带4行走。
下面,对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选择为FWD播放模式的状态进行说明。
通过操作设在盖体3顶面的选择钮12选择为FWD播放模式时,驱动马达31沿图9中箭头D1方向被驱动进行旋转。通过驱动马达31沿图9中箭头D1方向旋转带动第1飞轮32L沿图9中箭头F1方向旋转,从而使与第1飞轮32L相啮合的传递齿轮36沿图9和图13中U1方向顺时针转动,同时由于第1飞轮32L的旋转方向使得被带动着向凸轮机构37方向移动的小齿轮部36b与凸轮机构37相啮合。
通过与小齿轮部36b相啮合使得凸轮机构37沿图13中E1方向逆时针旋转,模式切换杆49向图9中箭头G1方向或G2方向移动,该模式切换杆49具有与凸轮机构37的凸轮槽38相卡合的第1滑动连接突起49d或第2滑动连接突起49e。当模式切换杆49朝图9中箭头G1方向或G2方向移动,模式检测开关50检测出与FWD播放模式相对应的模式切换杆49的位置时,由微型计算机发出的指令信号控制驱动马达31停止旋转,即停止在沿图9中箭头G1方向最大限度地移动所至的图9中所示位置上。
模式切换杆49向图9所示的选择FWD播放模式的位置移动时,变换杆55的卡合突起57a位于模式切换杆49的第2凸轮孔49c的第1水平部49m处,而变换杆55则位于图9中L2方向的逆时针旋转方向的转动端,如图9所示。
此外,当模式切换杆49位于图9所示的选择FWD播放模式的位置上时,上推杆52的卡合突起53b位于模式切换杆49的第1凸轮孔49b的第1水平部48h处,而上推杆52则位于图9和图18中箭头J2方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端上。这样,通过变换杆55向图9中的L2方向转动,上推杆52向图9和图18中的箭头J2方向转动,带动变换杆55上支承的变换齿轮59的大直径齿轮部61向第1卷台65L方向移动,变换齿轮59受到压缩盘簧62的弹性力的作用而沿图18中箭头K2方向移动接近底盘10。此时,变换齿轮59的大齿轮部61与第1卷台65L的齿轮部65a相啮合,并与离合器39的小齿轮41相啮合,而小直径齿轮部60处于与任何一个齿轮也不啮合的状态下。
如图9所示,当模式切换杆49位于选择FWD播放模式的位置上时,动作杆66的第1按压片66a被模式切换杆49的第1直立片49f按压,使得该动作杆66以支承突部67为中心,位于图9中箭头P1方向顺时针方向的转动端处。
通过动作杆66向图9中箭头P1方向的转动,使得锁定基座72、磁头基座74、滑动基座77发生移动,下面参照图26对该状态进行说明。另外,图26至图30中,动作杆66用双点划线表示,锁定基座72用实线表示,磁头基座74和磁头75用单点划线表示,滑动基座77和第1和第2压带辊80L、80R以及FWD所用的主导轮34F、REV所用的主导轮34R均用虚线表示。
当动作杆66沿图9和图26中箭头P1方向逆时针旋转时,第2按压片71上的第2按压突起71a将锁定基座72上的第2受压片73e向图26中M2方向按压,使得锁定基座72克服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向图26中M2方向移动。
此时,由于磁头基座74上的卡合突起74a、74a与锁定基座72上的卡合孔72a、72a相卡合,使得锁定基座72也向图26中箭头M2方向移动,安装在该磁头基座74上的磁头75处于与装在装着部6的盒式磁带5中的磁带4相接触的位置上。
此外,当动作杆66向图9和图26中箭头P1方向转动时,由于该动作杆66上的卡合突起69与滑动基座77上卡合孔79a相卡合,因此使得滑动基座77相对于磁头基座74向图26中的箭头T1方向移动。与此同时,磁头基座74向图26中箭头M2方向移动,使得滑动基座77随着磁头基座74的移动向图26中的M2方向移动,同时随着动作杆66的转动向图26中箭头T1方向移动。
滑动基座77向图26中箭头M2方向移动时,第1和第2压带辊支承臂80L、80R分别以支轴80a、80b为中心旋转,此时第1和第2压带辊支承臂上的卡合突起82L、82R分别与第1和第2凸轮孔78b、78c相卡合。当滑动基座77向图26中箭头T1方向移动时,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上的卡合突起82L位于第1凸轮孔78b的上侧水平部78f处,第2压带辊支承臂80R上的卡合突起82R位于第1凸轮孔78b的下侧水平部78g处。即,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沿图26中箭头Q1方向大角度转动,压住FWD所用的主导轮34F,支承臂80L与该主导轮一起挟持住磁带4,使得磁带4以一定的速度沿第1行走方向行走,该第1行走方向为从一个磁带轮向另一个磁带轮正向旋转的方向。此时,第2压带辊支承臂80R不沿图26中箭头Q2方向转动,而位于从REV所用的主导轮34R上离开的初始位置上。
如上所述,模式切换杆49移动将该装置设定为播放模式时,驱动处于停止状态的驱动马达31使其向图9中箭头D2方向旋转,第1飞轮32L向图9中箭头F2方向旋转,与第1飞轮32L相啮合的传递齿轮36向图9和图13中U2方向逆时针旋转,同时随着第1飞轮32L的旋转向与凸轮机构37分离的方向移动,使其上的中齿轮部36c与离合器齿轮39的大齿轮40相啮合。即,驱动马达31的驱动力通过第1飞轮32L和传递齿轮36向离合器齿轮39传递,第1卷台65L通过变换齿轮55带动向图9中箭头R5方向顺时针旋转,该变换齿轮55与构成离合器齿轮39的小齿轮41相啮合。
此时,变换齿轮55的大齿轮部61与离合器齿轮39的小齿轮41相啮合,由于齿轮传动比的关系使得第1卷台65L低速地旋转,如图19所示。因此,通过FWD用的主导轮34F向图26中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磁带4沿第1行走方向行走,卷绕到与第1卷台65L相配合的另一个磁带轮上,同时将记录在磁带4上的信息信号播放下来。上述第1行走方向是指从一个磁带轮向另一个磁带轮行走的方向。
下面说明FF模式,在该模式下磁带4从一个磁带轮向另一个磁带轮高速地行走。FF模式通过模式切换杆49从其在FWD播放模式下所在位置向图9中箭头G2方向的左方移动,或从REV播放模式、REW模式所在位置向图9中箭头G1方向的右方移动而形成。下面以模式切换杆49从图9中所示的FWD播放模式所在位置向图9中箭头G2方向移动的情况为例对FF模式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操作盖体3顶面上设置的用于选择各种操作模式的选择钮12将该装置选择为FF模式时,即可驱动驱动马达31向图10中箭头D1方向逆时针旋转。驱动马达31向图10中箭头D1方向旋转时,就驱动第1飞轮32L向图10中箭头F1方向逆时针旋转,使得与第1飞轮32L相啮合的传递齿轮36的小齿轮部36b与凸轮机构37相啮合。
通过与小齿轮部36b相啮合使得凸轮机构37沿图13中箭头E1方向逆时针旋转,模式切换杆49朝图9中箭头G2方向移动,模式检测开关50检测出与FF模式相对应的模式切换杆49的位置时,控制驱动马达31停止旋转,从而使模式切换杆49停止在与FF模式相对应的位置上。
当模式切换杆49停止在选择FF模式的位置上时,变换杆55的卡合突起57a位于模式切换杆49的第2凸轮孔49c的左侧水平部49m的右端处,因而将变换杆55保持在沿图10中L2方向的逆时针旋转方向转动的位置上。
此外,如图10所示,当模式切换杆49移动到选择FF模式的位置上时,上推杆52的卡合突起53b位于模式切换杆49的第1凸轮孔49b的上侧水平部49j处,因而使上推杆52向图10中箭头J1方向逆时针转动。变换杆55位于图10中箭头L1方向的转动端上,上推杆52向图10中的箭头J1方向逆时针转动,从而保持变换杆55上支承的变换齿轮59的大直径齿轮部61和左侧的第1卷台65L之间的啮合状态,并通过上推杆52驱动变换齿轮59沿图18中箭头K1方向移动从底盘10上离开。因而保持变换齿轮59的大直径齿轮部61和左侧的第1卷台65L的齿轮部65a之间的啮合状态,并使小直径齿轮部60和离合器39的大齿轮40相啮合。
当模式切换杆49移动到选择FF模式的位置上,动作杆66转动之前时,位于图20中所示的初始位置上的按压突起70a、71a分别与锁定基座72的第1受压部73d、第2受压部73e相接触。选择为FF模式后,动作杆66位于初始位置,解除了按压突起71a对第2受压部74e的按压,因而使得锁定基座72在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向图20中箭头M1方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磁头基座74与锁定基座72同时向图20中箭头M1方向移动,使得安装在磁头基座74上的磁头75位于从磁带4上离开的位置上。此外,动作杆66一直转动到初始位置为止,通过磁头基座74向图20中箭头M1方向的移动,滑动基座77与磁头基座74一起向同方向移动,从而带动与滑动基座77相配合的第1和第2压带辊支承臂80L、80R回到初始位置,各压带辊81、81分别从FWD用的主导轮34F和REV用的主导轮34R上离开,从而解除了对磁带4的挟持。
如上所述,模式切换杆49由驱动马达31驱动进行移动,通过模式检测开关50检测是否移动到了选择FF模式的位置上,一旦检测出已设定为FF模式则驱动马达31开始向图10中箭头D2方向旋转并驱动切换杆。第1飞轮32L由该驱动马达31驱动向图10中箭头F2方向顺时针旋转,与第1飞轮32L的小直径齿轮部32a相啮合的传递齿轮36向图10中箭头U2方向逆时针转动,同时向从凸轮机构37上离开的方向移动,使其中齿轮部36c与离合器齿轮39的大齿轮40相啮合。因而使驱动马达31的驱动力通过第1飞轮32L和传递齿轮36向离合器齿轮39传递,离合器齿轮39向顺时针方向旋转,离合器齿轮39沿图10中箭头W1方向顺时针旋转,第1卷台65L通过变换齿轮55带动向图10中箭头R5方向顺时针旋转,该变换齿轮55与构成离合器齿轮39的小齿轮41相啮合。
此时,变换齿轮55的小直径齿轮部60与离合器齿轮39的大齿轮40相啮合,由于齿轮传动比的关系使得第1卷台65L高速地旋转。因此,通过第1卷台65L的高速旋转,使得磁带4从一个磁带轮向另一个磁带轮高速地行走。
下面说明REW模式,REW模式由模式切换杆49从FWD播放模式、FF模式所在位置向图11中箭头G2方向的左方移动,或从REV播放模式所在位置向图12中箭头G1方向的右方移动而得以选择,下面以模式切换杆49从FF模式所在位置向图11中箭头G2方向移动而选择REW的情况为例对REW模式进行说明。
首先,通过操作盖体3顶面上设置的用于选择各种操作模式的选择钮12将该装置选择为REW模式,即可驱动驱动马达31向图11中箭头D1方向逆时针旋转,驱动第1飞轮32L向图11中箭头F1方向逆时针旋转,使得与第1飞轮32L相啮合的传递齿轮36的小齿轮部36b与凸轮机构37相啮合。通过与小齿轮部36b相啮合使得凸轮机构37沿图11中箭头E1方向逆时针旋转,模式切换杆49朝图10中箭头G2方向的左方移动。从而,在模式检测开关50检测出与REW模式相对应的模式切换杆49的位置时,控制驱动马达31停止旋转,使模式切换杆49停止在与REW模式相对应的位置上。
当模式切换杆49向选择REW模式的位置上移动时,变换杆55的卡合突起57a位于模式切换杆49的第2凸轮孔49c的右侧水平部49o处,因而变换杆55向图11中箭头L2方向的顺时针转动。此外,当模式切换杆49移动到选择REW模式的位置上时,上推杆52的卡合突起53b位于模式切换杆49的第1凸轮孔49b的右侧倾斜部49k的上端部,因而将上推杆52保持在向图11中箭头J1方向逆时针转动的状态下。
这样,变换杆55向图11中箭头L2方向转动,上推杆52向图11中的箭头J1方向逆时针转动,从而通过从动齿轮64使变换齿轮59的大直径齿轮部61和第2卷台65R相啮合,并通过上推杆52驱动变换齿轮59沿图18中箭头K1方向移动,上述变换齿轮59支承于变换杆55上。变换齿轮59的大直径齿轮部61通过从动齿轮64与第2卷台65R的齿轮部65a相啮合,同时其小直径齿轮部60和离合器39的大齿轮40保持啮合状态。
另一方面,当模式切换杆49移动到选择REW模式的位置时,动作杆66上的第1和第2按压片66a、66b即使通过第1直立片49f、49g也可保持在不受按压的初始位置上。因此磁头75处于从磁带4上离开的位置上,由于安装在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80R上的压带辊81、81从FWD用的主导轮34F和REV用的主导轮34R上离开,从而使磁带4处于不被压带辊81、81和FWD用主导轮34F、REV用主导轮34R所挟持的状态下。
如上所述,通过模式检测开关50检测出模式切换杆49已移动到了选择REW模式的位置上时,驱动马达31开始向图11中箭头D2方向顺时针旋转并驱动切换杆,第2飞轮32R向图11中箭头F1方向旋转,第1飞轮32L向图11中箭头F2方向旋转,与第1飞轮32L相啮合的传递齿轮36向图11中箭头U2方向逆时针转动,同时向从凸轮机构37上离开的方向移动,使其中齿轮部36c与离合器齿轮39的大齿轮40相啮合。
设定为REW模式时,驱动马达31的驱动力通过第1飞轮32L和传递齿轮36传递到离合器齿轮39上,离合器齿轮39沿图11中箭头W1方向顺时针旋转。由于离合器齿轮39向图11中箭头W1方向转动,使得旋转力通过变换齿轮55从从动齿轮64向第2卷台65R传递,带动第2卷台65R向图11中箭头R6方向逆时针旋转,其中上述变换齿轮55与离合器齿轮39上的大齿轮40相啮合。此时,变换齿轮55的小直径齿轮部60与离合器齿轮39的大齿轮40相啮合,使得第2卷台65R高速地旋转。因此,通过第2卷台65R的高速旋转,使得磁带4沿从另一个磁带轮向前一个磁带轮行走的方向高速地行走。
下面参照图12对设定为REV播放模式的状态进行说明。
REV播放模式通过模式切换杆49从其在FWD播放模式、FF模式、REW模式下所处位置向图12中箭头G2方向的左方移动而形成。下面以模式切换杆49从REW模式所在位置向图12中箭头G2方向移动的情况为例对REV播放模式进行说明。
通过操作盖体3顶面上设置的用于选择各种操作模式的选择钮12将该装置选择为REV播放模式时,即可驱动驱动马达31向图12中箭头D1方向逆时针旋转,驱动第1飞轮32L向图12中箭头F1方向逆时针旋转,使得与第1飞轮32L相啮合的传递齿轮36的小齿轮部36b与凸轮机构37相啮合。通过与小齿轮部36b相啮合使得凸轮机构37沿图12中箭头E1方向逆时针旋转,模式切换杆49朝图12中箭头G2方向的左方移动。由此,模式检测开关50检测出与REV播放模式相对应的模式切换杆49的位置时,控制驱动马达31停止旋转,从而使模式切换杆49停止在与REV播放模式相对应的位置上。
当模式切换杆49停止在选择REV播放模式的位置上时,变换杆55的卡合突起57a位于模式切换杆49的第2凸轮孔49c的右侧水平部49o的右端处,因而使变换杆55向图12中L2方向的顺时针转动。此外,当模式切换杆49移动到选择REV播放模式的位置上时,上推杆52的卡合突起53b位于模式切换杆49的第1凸轮孔49b的右侧水平部49l处,因而保持上推杆52向图12中箭头J2方向逆时针转动。
这样,变换杆55向图12中箭头L2方向顺时针转动,由于上推杆52保持下向图12中的箭头J2方向顺时针转动的状态,从而变换杆55上支承的变换齿轮59的大直径齿轮部61通过从动齿轮64与第2卷台65R相啮合。此时,变换齿轮59没有被上推杆52向上推,而是在压缩盘簧62的弹性力作用下向图19中箭头K2方向移动,接近底盘10。也就是说,变换齿轮59的大直径齿轮部61通过从动齿轮64和第2卷台65R的齿轮部65a相啮合,而且与离合器39的小齿轮40相啮合。
另一方面,当模式切换杆49位于选择REW播放模式的位置上时,动作杆66的第2按压片66b压接在模式切换杆49上设置的第2直立片49g上,使得该动作杆66向图12中箭头P2方向转动。通过动作杆66向图12中箭头P2方向的转动,使得锁定基座72、磁头基座74、滑动基座77发生移动,如图28所示。
当动作杆66沿图12中箭头P2方向顺时针转动时,第1按压突起70a按压锁定基座72上的第1受压片73d,使得锁定基座72克服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向图28中M2方向移动,随着锁定基座72向图28中箭头M2方向的移动,磁头基座74与其同方向、即向图28中箭头M2所示方向移动,安装在该磁头基座74上的磁头75与装在装着部6的盒式磁带5中的磁带4相接触。
此外,当动作杆66向图28中箭头P2方向顺时针转动时,滑动基座77相对于磁头基座74向图28中的箭头T2方向的左方移动。与此同时,磁头基座74向图28中箭头M2方向移动,使得滑动基座77随着磁头基座74的移动向图26中的M2方向移动,同时通过动作杆66的向图28中箭头P2方向的转动带动该滑动基座77向图28中箭头T2方向的左方移动。
滑动基座77向图28中箭头M2方向移动时,第1和第2压带辊支承臂80L、80R分别以支轴80a、80b为中心旋转,此时第1和第2压带辊支承臂上的卡合突起82L、82R分别与滑动基座77上设置的第1和第2凸轮孔78b、78c相卡合。此时,滑动基座77向图28中箭头T2方向移动时,第2压带辊支承臂80R上的卡合突起82R位于第2凸轮孔78c的上侧水平部78i处,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上的卡合突起82L位于第1凸轮孔78b的下侧水平部78d处。即,第2压带辊支承臂80R沿图28中箭头Q2方向大角度转动,压住REV所用的主导轮34R,支承臂80R与该主导轮34R一起挟持住磁带4,使得磁带4以一定的速度沿第2行走方向行走,该第2行走方向为从另一个磁带轮向前一个磁带轮反向旋转的方向。此时,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不沿图28中箭头Q1方向转动,而位于从FWD所用的主导轮34L上离开的初始位置上。
如上所述,通过检测开关50检测出移动模式切换杆49已移动到选择为REV播放操作模式的位置上时,驱动马达31被控制沿图12中箭头D2方向顺时针旋转,第2飞轮32R向图12中箭头F1方向旋转,第1飞轮32L向图12中箭头F2方向顺时针旋转,与第1飞轮32L相啮合的传递齿轮36沿图12中箭头U2方向逆时针旋转,同时向从凸轮机构37上离开的方向移动,中齿轮部36c与离合器齿轮39的大齿轮40相啮合。
设定为REV播放模式时,驱动马达31的驱动力通过第1飞轮32L及传递齿轮36向离合器齿轮39传递,离合器齿轮39沿图12中箭头W1方向顺时针旋转。离合器齿轮39沿图12中箭头W1方向旋转,使得旋转力通过变换齿轮55从从动齿轮64向第2卷台65R上传递,从而使第2卷台65R向图12中箭头F1方向逆时针转动,该变换齿轮55与离合器齿轮39上的大齿轮40相啮合。此时,变换齿轮55的大直径齿轮部61与离合器齿轮39的小齿轮41相啮合,使得第2卷台65R以一定的速度向图9中箭头R6方向旋转。因此,通过第2卷台65R的定速旋转带动磁带4沿从另一个磁带轮向前一个磁带轮行走的定速行走并进行REV播放。
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中,通过将选择各种操作模式的模式选择钮12切换到停止位置、即将处于动作状态的各种操作模式停止,纵然在设定为FF模式或REW模式的情况下,当驱动马达31停止旋转时,各操作模式的动作也结束了。
下面说明锁定基座72的功能、即将磁头75和磁带4的接触状态强制解除的功能的动作过程。
首先,参照图26、27和30对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处于FWD播放模式时的强制解除动作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处于FWD播放模式时,动作杆66向图26中的箭头P1方向逆时针转动,第2按压突起71a将锁定基座72上的第2受压部73e向图26中箭头M2方向按压,锁定基座72克服扭力盘簧76的弹簧力向图26中的箭头M2方向移动。随着锁定基座72向图26中箭头M2方向的移动,磁头基座74向图26中箭头M2方向移动,安装在该磁头基座74上的磁头75处于与盒式磁带5中的磁带4相接触的状态。此时,图中未示出的磁头75的一部分进入到盒式磁带5中。
此外,随着磁头基座74向图26中箭头M2方向的移动,滑动基座77与磁头基座74同时向相同的方向、即图26中箭头M2方向移动,而且通过动作杆66向图26中箭头P1方向的转动,带动滑动基座77向图26中箭头T2方向移动。滑动基座77向图26中箭头T2方向移动,使得压带辊81压在FWD用的主导轮34F上,从而将磁带4挟持住,该压带辊81支承于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上。
在该FWD播放模式工作的FWD播放动作中,当例如由于电池耗尽等引起的电源断电时,即使不用再次接通电源也可容易地将盒式磁带5按下述方法从装着部6中取出来。
首先,将上半侧机壳7上的开启旋钮13向图3中箭头B1方向移动。如上所述,当打开旋钮13向图3中箭头B1方向移动时,盖体3的锁定被解除,盖体3可以向将本体部2上的装着部6打开的方向转动。而且,在将开启旋钮13向图3中箭头B1方向移动时,与开启旋钮相连的锁定机构15的连结板18上的按压片24b将锁定基座72的受压片72c向图20和图26中箭头N2方向的右方按压。通过按压片24b将受压片72c向图26中箭头N2方向按压,使得锁定基座72克服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与该受压片72c同方向移动。锁定基座72向图26中箭头N2右方的移动,使得与动作杆66的第2按压突起71a相接触的第2受压部73e与按压突起71a滑动地接触,并向图26中箭头N1方向的左方相对移动,当到达与第2配置部73c相对应位置上时,上述滑动接触被解除,锁定基座72由扭力盘簧76的弹簧力驱动向图26中箭头M1方向移动,如图27所示,第2按压突起71a处于锁定基座72的开口部73的第2配置部73c内。
随着锁定基座72向图26中箭头M1的移动,磁头基座74也向该方向移动,安装在磁头基座74上的磁头75向从磁带4上离开的方向移动,从盒式磁带5内退出。此时,滑动基座77和磁头基座74同时向图26中箭头M1方向移动,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也向图27中箭头Q3方向、即从FWD用的主导轮34F上离开的方向转动,支承于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上的压带辊81从FWD主导轮34F上离开,从而解除了对磁带4的挟持。
在上述状态下,盖体3转动到使装着部6打开的位置上,从而能将装在装着部6内的盒式磁带5和其中容纳的磁带4安全地取出,而不与磁带75、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等相接触。
此时,如图27所示,由于动作杆66仍然处于向图27中箭头P1方向逆时针旋转的状态,因此滑动基座77向图27中箭头T1方向移动。然而如果再次接通电源驱动驱动马达31使其带动模式切换杆49移动,令动作杆66回到初始位置时,则滑动基座77随着动作杆66的转动向图27中箭头T2的方向移动,回到原位置、即移动范围的中央位置上,如图30所示。
同时,由于动作杆66向初始位置转动的过程中,第2按压突起71a从第2配置部73c处向与第2受压部73e相对应的位置移动,因而使锁定基座72在扭力盘簧6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图30中箭头N1方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由此,动作杆66、锁定基座72、磁头基座74和滑动基座77回到各自的原位置。
下面参照图28、29和30对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处于REV播放模式时的强制解除动作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处于REV播放模式时,动作杆66向图28中的箭头P2顺时针转动,第1按压突起70a将锁定基座72上的第1受压部73d向图28中箭头M2方向按压,锁定基座72克服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向图28中的箭头M2方向移动。随着锁定基座72向图28中箭头M2方向的移动,磁头基座74向图28中箭头M2方向移动,安装在该磁头基座74上的磁头75处于与盒式磁带5中的磁带4相接触的状态。此时,图中未示出的磁头75的一部分进入到盒式磁带5中。
此外,伴随着磁头基座74向图26中箭头M2方向的移动,滑动基座77与磁头基座74同时向相同的方向、即向图26中箭头M2方向移动,而且通过动作杆66向图28中箭头P1方向的转动,带动滑动基座77向图28中箭头T2方向移动。由于滑动基座77向图28中箭头T2方向移动,使得压带辊81压在REV用的主导轮34R上,从而将磁带4挟持住,该压带辊81支承于第2压带辊支承臂80R上。
在该REV播放模式工作的REV播放动作中,当例如由于电池耗尽等引起的电源断电时,可用与FWD播放模式中相同的方法将盒式磁带5从装着部6中取出,即打开开启旋钮13从而将盖体3打开后再取出盒式磁带5。
具体过程如下:将上半侧机壳7上的开启旋钮13向图3中箭头B1方向移动。如上所述当开启旋钮13向图3中箭头B1方向移动时,盖体3的锁定被解除,盖体3可以向将本体部2上的装着部6打开的方向转动。而且,在将开启旋钮13向图3中箭头B1方向移动时,与开启旋钮13相连的锁定机构15的连结板18上的按压片24b将锁定基座72的受压片72c向图20和图28中箭头N2方向的右方按压。通过按压片24b将受压片72c向图28中箭头N2方向按压,使得锁定基座72克服扭力盘簧76的弹性力与该受压片72c同方向移动。锁定基座72向图28中箭头N2右方的移动,使得与动作杆66的第1按压突起70a相接触的第1受压部73d与按压突起70a滑动地接触,并向图28中箭头N1方向的左方相对移动,当到达与第1配置部73a相对应的位置上时,上述滑动接触被解除,锁定基座72由扭力盘簧76的弹簧力驱动向图28中箭头M1方向移动,如图29所示,第1按压突起70a处于锁定基座72的开口部73的第1配置部73a内。
随着锁定基座72向图28中箭头M1的移动,磁头基座74也向该方向移动,安装在磁头基座74上的磁头75向从磁带4上离开的方向移动,从盒式磁带5内退出。此时,滑动基座77和磁头基座74同时向图28中箭头M1方向移动,第2压带辊支承臂80R也向图29中箭头Q4方向,即从REV用的主导轮34R上离开的方向转动,支承于第2压带辊支承臂80R上的压带辊81从REV主导轮34R上离开,从而解除了对磁带4的挟持。
在上述状态下,盖体3转动到使装着部6打开的位置上,从而能将装在装着部6内的盒式磁带5取出。
此时,如图29所示,由于动作杆66仍然处于向图29中箭头P1方向逆时针旋转的状态,因此滑动基座77向图29中箭头T2方向移动。然而如果再次接通电源驱动驱动马达31使其带动模式切换杆49移动,令动作杆66回到初始位置时,则滑动基座77随着动作杆66的转动向图29中箭头T1方向移动,回到原位置,即移动范围的中央位置上,如图30所示。
同时,由于动作杆66向初始位置转动的过程中,第1按压突起71a从第1配置部73a处向与第1受压部73d相对应的位置移动,因而使锁定基座72在扭力盘簧6的弹簧力的作用下向图30中箭头N1方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由此,动作杆66、锁定基座72、磁头基座74和滑动基座77回到各自的原位置,如图30所示。
如果在上述的设定为FWD播放模式和REV播放模式状态下停止供电,在已设定为FWD播放模式或REV播放模式的状态下操作开启旋钮13打开盖体3,则必定将磁头75进入盒式磁带5中的状态解除,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或第2压带辊支承臂80R转动到从FWD用主导轮34F或REV用主导轮34R上离开的位置上,解除了由压带辊81、81和FWD用主导轮34F或REV用主导轮34R完成的对磁带4的挟持,即可将装在装着部6中的盒式磁带5及其中容纳的磁带4安全地取出,而不会使磁带4和磁头75、第1压带辊支承臂80L等相接触,并可对装在磁带播放机1一侧上的磁头75等各构件以及盒式磁带5等进行可靠的保护。
此外,本发明的磁带播放机1无需再次接通电源即可容易地将盒式磁带5从装着部6中取出,可提高该装置的操作性。特别地,在采用电池作为电源的便携式磁带播放机中,即使电池耗尽,也无需更换电池就可将盒式磁带5从中取出,使操作性进一步提高。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通过举了一个适用于播放专用型磁带播放机的例子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可推广应用到以磁带为记录媒体进行记录和播放的装置中,也可得到上述的优点。
工业上应用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磁带记录和/或播放装置的磁头在与磁带相接触的位置和从磁带上离开的位置间移动,磁带由设在装置本体上的行走机构带动行走,当磁头处在与磁带接触的接触位置上或在磁带被行走机构挟持的状态下解除保持机构对盖体的关闭位置的保持时,即解除了行走机构对磁带的挟持状态,同时使磁头向离开磁带的位置上移动,因此在设定为FWD播放模式或REV播放模式的状态下,即使由于电源断电等原因导致装置停止的情况下,也可安全可靠地将磁带从该装置的装着部中取出。
Claims (7)
1.一种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包括:
内部装有磁带的装置本体;
盖体,设在上述装置本体上,用于开启和关闭上述装置本体中安装磁带的部分;
行走机构,设在上述装置本体上,用于挟持磁带,并驱动磁带在被挟持状态下行走;
保持和解除机构,将上述盖体保持在关闭位置上,在使用者致动时解除盖体,从而磁带保持安装在行走机构上;
磁头,设在上述装置本体上,在与磁带相接触的接触位置和从磁带上离开的位置之间移动;
锁定机构(15),其具有:
由使用者移动和操作的开启旋钮(13);
连接片(18),其通过移动所述开启旋钮(13)来操作保持和解除机构;以及
锁定构件(16),其具有的卡合部(20a)与盖体(3)的卡合部(3a)卡合,通过卡合部(3a)和卡合部(20a)之间的力相对开启旋钮(13)的运动释放锁;
所述锁定机构(15)与保持和解除机构、行走机构、磁头连接,在磁带被上述行走机构、接触位置的磁头、关闭位置的盖体挟持的状态下,当盖体被从闭合位置解除而由使用者致动保持和解除机构来把盖体移向打开位置时,解除上述行走机构对磁带的挟持状态,同时使上述磁头向上述离开位置移动;其中磁带不被弹出而被保持安装在行走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上述行走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主导轮;和
压带辊,与该主导轮一起挟持磁带并驱动磁带行走,
其中,通过主导轮和压带辊,上述锁定机构(15)解除对磁带的挟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上述装置还包括多个操作部,用于切换磁带的行走状态、磁带记录或播放状态,
其中,上述锁定机构(15)使磁头向上述接触位置和离开位置之一移动,将上述行走机构切换到挟持磁带的状态,使得可以操作上述多个操作部中的任一个操作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上述装置还包括马达,通过操作上述操作部来起动,上述锁定机构(15)还包括由马达的驱动力带动进行移动的模式切换杆,通过上述模式切换杆对上述磁头和行走机构进行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上述行走机构包括:
至少一个主导轮;和
压带辊,与该主导轮一起挟持磁带并驱动磁带行走,
通过把压带辊移离主导轮,上述锁定机构(15)解除对磁带的挟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上述锁定机构(15)包括:
第1移动操作部,通过模式切换杆使上述磁头在上述接触位置和上述离开位置间移动;和
第2移动操作部,使上述压带辊移向该压带辊、上述主导轮挟持住磁带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上述装置还包括:
一对卷台;
检测上述模式切换杆位置的检测开关;
通过上述马达的驱动力来驱动上述一对卷台中任何一个卷台的驱动机构,根据上述检测开关检测的结果,对上述马达的旋转方向进行切换,并对由上述驱动机构驱动的卷台之一进行切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4603198A JP3978847B2 (ja) | 1998-02-26 | 1998-02-26 | 磁気テープ記録再生装置 |
JP46031/1998 | 1998-02-26 | ||
JP46031/98 | 1998-02-26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63628A CN1263628A (zh) | 2000-08-16 |
CN1280809C true CN1280809C (zh) | 2006-10-18 |
Family
ID=12735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980055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80809C (zh) | 1998-02-26 | 1999-02-26 | 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512656B1 (zh) |
JP (1) | JP3978847B2 (zh) |
CN (1) | CN1280809C (zh) |
WO (1) | WO1999044200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312834A1 (en) * | 2001-11-15 | 2003-05-21 | Thomson Licensing S.A. | Step movement mechanism |
KR100606410B1 (ko) * | 2003-12-11 | 2006-07-28 |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 박막트랜지스터 어레이 기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
US7815302B2 (en) * | 2006-04-12 | 2010-10-1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Printhead cleaning web assembly |
JP6659083B2 (ja) | 2014-12-12 | 2020-03-0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駆動力伝達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84295A (en) * | 1970-04-10 | 1972-08-15 | Wescal Ind Inc | Magnetic tape machine for magnetic tape cartridges |
US3832734A (en) * | 1972-07-03 | 1974-08-27 | Ibm | Cassette loading and unloading apparatus |
JPS5514534A (en) * | 1978-07-17 | 1980-02-01 | Seiko Epson Corp | Small sized tape recorder |
JPS57134760U (zh) * | 1981-02-14 | 1982-08-23 | ||
JPS6242358A (ja) * | 1985-08-19 | 1987-02-24 | Sony Corp | ストツプ・エジエクト装置 |
JPH0422429Y2 (zh) * | 1986-06-21 | 1992-05-22 | ||
CN1096068C (zh) * | 1994-05-20 | 2002-12-11 | 索尼公司 | 使用盒式磁带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TW368646B (en) * | 1996-10-09 | 1999-09-01 | Sony Corp | Magnetic recording and/or playback apparatus for use with a tape cassette which can memorize the position of the magnetic head |
-
1998
- 1998-02-26 JP JP04603198A patent/JP397884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9
- 1999-02-26 US US09/403,022 patent/US651265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2-26 CN CNB998005533A patent/CN1280809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9-02-26 WO PCT/JP1999/000960 patent/WO1999044200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63628A (zh) | 2000-08-16 |
US6512656B1 (en) | 2003-01-28 |
WO1999044200A1 (fr) | 1999-09-02 |
JPH11250534A (ja) | 1999-09-17 |
JP3978847B2 (ja) | 2007-09-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819373Y (zh) | 盘片搬送装置 | |
CN1394336A (zh) | 记录再生装置的装盘装置 | |
CN2802652Y (zh) | 盘片播放装置 | |
CN1577564A (zh) | 碟片装置 | |
CN1280809C (zh) | 磁带的记录和/或播放装置 | |
CN1697056A (zh) | 记录媒体驱动装置 | |
CN86101559A (zh) | 用于录制和显像盒式磁带中信号的具有旋转磁头的录制和(或)显像装置 | |
CN1236342A (zh) | 平台型打印机 | |
CN1296926C (zh) | 盘装置 | |
CN1497571A (zh) | 光盘装置 | |
CN1139928C (zh) | 盘片更换装置 | |
CN1096068C (zh) | 使用盒式磁带的记录和/或再生装置 | |
CN1542807A (zh) | 槽式记录再现装置 | |
CN1975899A (zh) | 盘片驱动装置 | |
CN1165221C (zh) | 钓鱼用绕线器 | |
CN1146896C (zh) | 磁录/放设备 | |
CN1188851C (zh) | 磁带记录与/或放送装置 | |
CN1074724C (zh) | 打印机 | |
CN1112690C (zh) | 磁记录/再现装置 | |
CN1287664A (zh) | 使用盘片盒的记录及/或再现装置 | |
CN1283301A (zh) | 盘装置 | |
CN1534653A (zh) | 槽式记录再现装置 | |
JP2012108974A (ja) | ディスク駆動装置 | |
CN1169136C (zh) | 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 |
CN1095161C (zh) | 双卡磁记录再生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1018 Termination date: 2010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