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73308C - 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以及带有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 - Google Patents

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以及带有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73308C
CN1273308C CNB018152376A CN01815237A CN1273308C CN 1273308 C CN1273308 C CN 1273308C CN B018152376 A CNB018152376 A CN B018152376A CN 01815237 A CN01815237 A CN 01815237A CN 1273308 C CN1273308 C CN 127330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ttering
tape loop
inker
limited part
printing charac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0181523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452560A (zh
Inventor
柏叶忠男
佐佐木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t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o Corp filed Critical Sat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452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452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7330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330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KSTAMPS; STAMPING OR NUMBERING APPARATUS OR DEVICES
    • B41K1/0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41K1/08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a flat stamping surface and changeable characters
    • B41K1/10Portable hand-operated devices without means for supporting or locating the articles to be stamped, i.e. hand stamps; Inking devices or other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a flat stamping surface and changeable characters having movable type-carrying bands or chains

Landscapes

  • Impression-Transfer Materials And Handling Thereof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mmon Mechanisms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当为了防止显示字符(7B)污染限制印字用循环带(7)的转动时,使印字用循环带(7)本体不受到过大的转动力作用,印字用循环带(7)可对应全周印字或半周印字的情况等选择既定的印字字符(7A)。其中:着力于可转动地设置调节块(6)作为印字承压件且可同时具有半周印字功能或全周印字功能,利用印字用循环带(7)的驱动用突起部(7E)与可动限制件(14)的弹性部(14B)之间的啮合限制印字字符(7A)的选择,在驱动用突起部(7E)不啮合在弹性部(14B)上的时候,可进行印字字符(7A)的选择,同时使调节块(6)承接加在印字字符(7A)上的印字压力。

Description

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以及带有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特别是关于装在便携式贴签印字粘贴装置(人工贴签机)等上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人工贴签机等上,设置成在印字用循环带上形成印字字符以及显示字符,通过使其转动将所希望的印字字符设置在可印字状态,利用墨辊等在印字字符上涂抹墨水,按印在标签等上。
但是,如果将该印字用循环带设置为可转动到任意的转动范围,则存在有时转到显示字符与墨辊相向而被涂抹墨水将其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特开平10-44575号那样,具有使设置在选择轮与印字承接台部(印字承压部或印字承压件)之间的印字用循环带松弛,防止使选择轮空转的印字机上的显示字符污染的装置。如果采用该印字机上的显示字符污染防止装置,虽然可防止显示字符的污染且可维持印字用循环带的耐久性,但存在有时难以调节上述印字承接台部上的印字字符的选择操作(印字字符的每个字符在印字承压台部的适当的设置状态,或设置状态的区别)的问题。
又,因为印字承压台部是固定的,并因为通过印字用循环带受到的印字压力的作用,还存在印字承接台部因受到冲击力而损坏的问题。
又,尽管有时希望通过多设置印字的印字字符的种类,印出更多的信息,但在设置为防止显示字符的污染的结构的时候,印字字符实际只在印字用循环带的大致半周部分上形成,在具有传统的防止显示字符污染的装置的时候,存在不能卷挂大致全周上具有印字字符的印字用循环带,不能直接对应全周印字的问题。
即,不存在通过任意选用或组合在印字用循环带的全周形成印字字符而可印字更多信息的全周印字功能、和可防止显示字符的污染但只可在半周部分印字的半周印字功能,从而具备既可利用所希望数量的印字字符印字所希望数量的信息同时又可根据需要防止显示字符的污染的功能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诸问题提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印字用循环带上的显示字符不位于印字承压部,即,不与墨辊相向,而可防止其污染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为防止显示字符污染而限制印字用循环带的转动时,使印字用循环带自身不受过大的转动力作用而可避免磨损和龟裂等损伤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限制印字用循环带的转动的同时而又强行使其转动的时候,在使选择轮空转的同时不在印字用循环带上加那么大负荷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防止可动限制件的错误组装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别是在二段式的印字机上通过可防止可动限制件的错误组装而可提高组装作业性以及可降低成本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应印字用循环带的形态交换调节块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尽可能降低因通过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压力的冲击或因与印字用循环带之间的磨损引起的损伤的印字承接台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上作用既定的印字压力的时候具有既定的缓冲性而可承受该压力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应印字用循环带的全周形成印字字符的情况(全周印字)、或者在印字用循环带的大致半周形成印字字符而防止剩余的大致半周上形成的显示字符的污染的情况(半周印字),即,可对应印字用循环带的形态,选择既定的印字字符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多样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可对应印字的信息的种类以及数量设计印字用循环带上形成的字符以及显示字符的种类以及数量的带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
又,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根据在印字用循环带的全周形成印字字符的情况(全周印字)、或者在印字用循环带的大致半周形成印字字符而防止剩余的大致半周上形成的显示字符的污染的情况(半周印字),可采用印字用循环带的任意形式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
即,本发明,着眼于通过在印字承压部上可转动地设置调节块作为印字承压件,可同时具有半周印字功能或全周印字功能,如果需要则可实际运行使选择轮空转的机构。第一发明,是一种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设置在安装于印字机框架上的选择轮与印字承压件之间同时使多个印字字符相互之间有一定间隔形成的印字用循环带,是一种可选择该印字用循环带的任意的上述印字字符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其设有具有啮合在上述选择轮上的调节轮毂部以及上述印字承压件侧的弹性部、同时位于上述选择轮与上述印字承压件之间的可动限制件;与该可动限制件的上述弹性部相接限制该可动限制件的移动的限制器承接件;在上述印字用循环带的内周面上可啮合上述选择轮地形成的驱动用突起部;作为上述印字承压件设置、同时啮合在上述印字用循环带的该驱动用突起部上且随上述印字用循环带的移动而可以定位在上述印字字符可以适当地承接印字压力的印字位置上并可正反转动的调节块,同时,在上述印字用循环带的上述驱动用突起部可啮合在上述可动限制件的上述弹性部的时候,利用随该印字用循环带的移动的该驱动用突起部与上述弹性部的啮合,使上述可动限制件可稍微移动且限制上述印字用循环带的上述印字字符的选择;在上述印字用循环带的上述驱动用突起部不啮合在上述可动限制件的上述弹性部的时候,可随着该印字用循环带的移动进行上述印字字符的选择,同时,使上述调节块可以承接加在上述印字字符上的印字压力。
第2发明,是一种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具有设置在安装于印字机框架上的选择轮与印字承压件之间同时使多个印字字符相互之间有一定间隔形成的印字用循环带,是一种可选择该印字用循环带的任意的上述印字字符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其设有具有啮合在上述选择轮上的调节轮毂部以及上述印字承压件侧的弹性部同时位于上述选择轮与上述印字承压件之间的可动限制件;与该可动限制件的上述弹性部相接限制该可动限制件的移动的限制器承接件;在上述印字用循环带的内周面上可啮合上述选择轮地形成的驱动用突起部;作为上述印字承压件设置、同时啮合在上述印字用循环带的该驱动用突起部上且随上述印字用循环带的移动而可定位于上述印字字符可以适当地承接印字压力的印字位置上地可正反转动的调节块,同时,利用随该印字用循环带的移动的上述驱动用突起部与上述可动限制件之间的啮合,使上述印字用循环带松弛从而使上述选择轮空转。
在上述可动限制件上形成可滑动地啮合在形成于上述印字机框架上的限制器引导部上的引导用长孔,可将该可动限制件安装在限制器引导部上,同时,可使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形成于该限制件引导部上,可使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形成于该引导用长孔上,以使其相互啮合。
该印字机,具有第一段印字机部以及第二段印字机部;在上述第一段印字机部上,分别在其前述印字机框架上形成第1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在其前述可动限制件上形成可啮合在该第1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上的第1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同时,在上述第二段印字机部上,分别在其前述印字机框架上形成第2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在其前述可动限制件上形成可啮合在该第2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上的第2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这些第一段印字机部以及第二段印字机部可分别具有形成前述驱动用突起部的前述印字用循环带、安装在前述印字机框架上的前述可动限制件以及前述限制器承接件。
上述调节块可与相对上述印字机框架固定安装的印字承接台相互交换。
上述印字承接台,可由比上述印字机框架硬的材料构成。
上述印字用循环带,可具有不形成上述印字字符的外周侧平坦部和啮合在上述印字承接台侧同时对应上述印字字符的内周侧平坦部。
上述印字用循环带,可与不同于上述驱动用突起部的构成的其它印字用循环带相互交换。
上述印字用循环带,可具有啮合在上述可动限制件上的高的驱动用突起和不啮合在上述可动限制件上的低的驱动用突起。
上述印字用循环带,可只具有不与上述可动限制件啮合的低的驱动用突起。
上述印字用循环带,可具有不形成上述印字字符的外周侧平坦部和面向上述调节块侧同时对应该外周侧平坦部的内周侧平坦部。
在本发明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上,通过在印字承压部上可转动地设置调节块,可同时具有半周印字功能和全周印字功能,因为半周印字的时候将使选择轮空转的机构设置为可实际动作而可防止显示字符的污染,所以,通过任意选择印字用循环带,可发挥全周印字或半周印字(带防止显示字符污染功能)的任意的功能。
即,调节块可以啮合在印字用循环带的内周面侧的驱动用突起部上,可以对应全周印字以及半周印字的任何一个结构,并且,特别是在半周印字的时候通过印字用循环带的驱动用突起部与可动限制件的啮合,使印字用循环带松弛从而使选择轮空转,可避免显示字符与墨辊接触,从而可防止其污染。
第3发明,着眼于设置成在任意的列上可采用半周印字功能或全周印字功能,并且如果需要则可实际运用显示字符的防止污染功能,是将多个形成了印字字符的印字用循环带排列多列,同时,可以选择该印字用循环带的任意的列以及上述印字字符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列的任何一列的上述印字用循环带,在其大致全周上形成上述印字字符;上述多列的其它列的上述印字用循环带,在其大致半周上形成上述印字字符。
第4发明,是将多个形成了印字字符的印字用循环带排列多列,同时,可以选择该印字用循环带的任意的列以及上述印字字符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多列的第1印字区域的上述印字用循环带,在其大致全周上形成上述印字字符;上述多列的第2印字区域的上述印字用循环带,在其大致半周上形成上述印字字符。
在大致半周上形成上述印字字符的上述印字用循环带可具有对应上述印字字符的显示字符。
上述显示字符可防止被用于在上述印字字符上涂抹墨汁的墨辊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有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的印字机1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同上的印字机1的断面图。
图3图2的III-III线断面图。
图4为同上的印字用循环带7(半周印字用)的侧面图。
图5为同上的另一印字用循环带20(全周印字用)的侧面图。
图6为同上的显示将印字用循环带20卷挂在一方的印字机部(顶部印字机部1A)侧的例子(印字机21)的断面图。
图7为同上的印字机22及其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3的断面图。
图8图7的VIII-VIII线断面图。
图9为同上的印字用循环带24(半周印字用)的侧面图。
图10为同上的一段式印字机的显示窗口8的平面图。
图11为同上的二段式印字机的显示窗口8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到图11对本发明的实施形式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印字机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印字机1的断面图,图3是图2的III-III线断面图,印字机1具有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一对左右印字机框架3、印字选择用的操作轴4、多列的选择轮5、多列的调节块6(印字承压件)以及多列的印字用循环带7。
另外,印字机1虽然是具有顶部印字机部1A(第一段印字机部)以及底部印字机部1B(第二段印字机部)的二段式的结构,但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自身也可根据需要用在一段式印字机以外的多段式印字机的结构中。
印字机框架3分别在其上部开口形成显示窗口8,在其下部开口形成墨辊相向开口部9。
在印字机框架3上形成按压框架3A。
在墨辊相向开口部9上,单一的(或者在二色式的情况下各不同颜色的单独的)墨辊R可接触印字用循环带7地转动。
操作轴4,是通过使它在其轴向移动来选择(分度)任意列的印字用循环带7、并在分度后的列中通过使选择轮5转动来选择其印字用循环带7内的特定的印字字符7A(图4)的部件,在安装显示器10的同时,突出形成旋转销11(参照图3)。
特别是如图1以及图3所示那样,在操作轴4上,在其外周面上沿轴向等间隔地形成多列分度槽4A,利用分度钢球12和在分度槽4A方向对分度钢球12施力的分度弹簧13可将操作轴4以及显示器10设置(分度)在既定的列上。
显示器10,与操作轴4沿操作轴4的轴向一体移动,在转动方向是独立的,在显示窗口8内形成指针窗口10A,并使指针窗口10A指向所希望的列。
旋转枢部11,是与操作轴4一体移动和转动的,向选择轮5的内周面突出,并可啮合在任意列上的选择轮5的内周啮合槽5A(图2)内。
特别是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在选择轮5与调节块6之间具有一定张力地设置印字用循环带7。
调节块6,断面为正方形,在其各边上形成突起啮合槽6A,同时,可绕其调节块转动轴6B向正反任意的方向转动。
图4是印字用循环带7的侧面图,印字用循环带7,在其外周面上,相距既定间隔且以自带子基准面起相同的高度,将既定数量(例如各14个)的印字字符7A以及显示字符7B分在各区域形成。
但在相互的边界区域,各形成一个印字空白部7C(外周侧平坦部),如后面所述那样,使选择轮5停止转动而阻止印字用循环带7的移动(空转)的时候,各印字空白部7C朝向显示窗口8以及墨辊相向开口部9。
在印字用循环带7的内周面上,在对应印字字符7A以及显示字符7B的部分上,形成可分别啮合选择轮5的外周啮合槽5B的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以及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
另外,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也可啮合在调节块6的突起啮合槽6A。
且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位于显示字符7B的内周侧,在中心位置形成彼此相邻的一对。
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的数量,如果在印字用循环带7的内周面上是左右对称的,则可对应印字字符7A以及显示字符7B的数量等在印字用循环带7的内周面的既定区域任意设定。
并且,在印字用循环带7的转动驱动方向的前方(空转方向后侧)的与印字空白部7C相邻连接的印字字符7A的内周面上不形成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而设置为内周侧平坦部7F。
该内周侧平坦部7F的数量,虽然在图示的例子中,是在印字用循环带7的内周侧,包含印字空白部7C的对应内周部设置3个,但如果利用选择轮5的印字用循环带7的转动驱动以及后述的空转是可能的,则内周侧平坦部7F的数量是任意的。
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以及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啮合在选择轮5的外周啮合槽5B中,利用选择轮5的转动使任意的印字字符7A在墨辊相向开口部9上可与墨辊R接触。
但是,显示字符7B不与墨辊R接触。
即,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在印字机框架3上设置多列的可动限制件14(带子限制器)和与印字机框架3一体的限制器承接件15。
可动限制件14,位于选择轮5与调节块6之间,同时,具有啮合在选择轮5上的一对调节轮毂部14A和调节块6侧的弹性部14B。
又,可动限制件14将调节轮毂部14A设置为在选择轮5的外周啮合槽5B上可啮合和脱开。
但是,如图2所示那样,在可动限制件14的中心部形成引导用长孔14C,并将该引导用长孔14C嵌合在印字机框架3上突出形成的限制器引导部3B内。
在通常的可选择状态,在引导用长孔14C与限制器引导部3B之间设置上侧的间隙S1,可使可动限制件14可沿图中下方向滑动地移动以及往复移动。
弹性部14B,具有叉形的卡合弹簧部14D、啮合在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上的突起卡止部14E、以及弹性部倾斜面14F。
限制器承接件15,位于可动限制件14与调节块6之间,具有与弹性部14B(即其弹性部倾斜面14F)相接触的承接部倾斜面15A。
限制器承接件15,与可动限制件14的弹性部14B相接触并限制可动限制件14的移动。
另外,将可动限制件14的引导用长孔14C设置为非对称的。即在引导用长孔14C的上下任何一方的端部(例如图中的下部),分别在顶部印字机部1A(第一段印字机部)侧形成第1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14G、在底部印字机部1B(第二段印字机部)侧上形成第2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14H,在各自的限制器引导部3B上也对应第1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14G形成第1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3C、对应第2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14H形成第2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3D,这样,可防止顶部印字机部1A以及底部印字机部1B的各自的引导用长孔14C在各自的可动限制件14上错装。
即,顶部印字机部1A以及底部印字机部1B,因为从各自的显示窗口8到墨辊相向开口部9,沿图2中的左右方向的宽度逐渐减小,所以,各自的显示窗口8的显示字符7B的中心位置相对顶部印字机部1A以及底部印字机部1B(限制器引导部3B)的中心纵轴线相互稍微向相反方向倾斜。因此,可动限制件14,其调节轮毂部14A相对可动限制件14的中心线不在左右对称的位置,必须相对选择轮5进行正确的组合并装入。
但是,在将顶部印字机部1A以及底部印字机部1B用的可动限制件14装入各自的限制器引导部3B的时候,在顶部印字机部1A以及底部印字机部1B上,各第1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14G以及第2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14H向相反方向倾斜,通过将第1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14G以及第2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14H分别配合倾斜的第1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3C以及第2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3D嵌入,分别相对正确的选择轮5组装可动限制件14,可防止对应选择轮5的错装。
但是,在具有顶部印字机部1A以及底部印字机部1B的二段式印字机1上,因为印字字符7A或显示字符7B的分度位置本体位于显示窗口8的中心位置,并位于相互对称的位置,所以,通过配合第1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14G以及第2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14H装入,可实现可动限制件14以及选择轮5这样的部件本体的通用化或兼用化。
特别是,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将调节块承接件16与调节块6相抵接,并且,在调节块承接件16与限制器承接件15之间配设图3中所示的左右一对定程块用弹簧17,可将调节块6设置在位于墨辊相向开口部9的中心的印字位置或既定的印字承压部上,使调节块6可承接印字压力,同时,随着各列的印字用循环带7的转动移动,在调节块承接件16倾斜到既定的姿势或角度的同时回复到图中原来的位置,从而可进行调节块6的调节转动。
特别是如图3所示那样,调节块转动轴6B卡合在印字机框架3的轴孔部3E上。
另外特别是如图1以及图2所示那样,通过在由印字用循环带7、可动限制件14以及选择轮5构成的各列之间设置显示挡板18,可在转动某一列的选择轮5的时候,防止相邻列的选择轮一起转动。
又,通过在顶部印字机部1A以及底部印字机部1B之间设置止带器19,保证相邻的印字用循环带7的顺利转动。
在这样构成的印字机1及其印字用循环带7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上,在通常的印字选择状态,如图2以及图3所示那样,通过使操作轴4在其轴向上移动来分度任意列,在其列上如果使它在正反任意的方向转动,则在选择轮5转动印字用循环带7的同时印字承压部上的调节块6随其一同做适当的调节转动,使印字用循环带7的所期望的显示字符7B停留在从显示窗口8可以看到的位置上。
在该选择状态下,对应选择的显示字符7B的印字字符7A在墨辊相向开口部9上固定在调节块6上露出,利用墨辊R的转动在该印字字符7A上涂墨汁,通过利用例如手动柄(图中未示出)等的操作将印字机1整体按压在标签上,可以印字。
图2的底部印字机部1B侧(图中右侧),是在图中顺时针方向转动印字用循环带7时的转动停止状态(空转状态)的断面图,首先,在既定的列上操作操作轴4使选择轮5转动,即使要使印字用循环带7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也要印字用循环带7的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啮合在可动限制件14上的弹性部14B的突起卡止部14E上(图中右侧)。
因此,即使要再转动选择轮5,也因为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与突起卡止部14E啮合,而使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或突起卡止部14E只限于移动微小的间隔(搭接长度L),可阻止选择轮5的转动,使印字空白部7C朝向显示窗口8以及墨辊相向开口部9,避免印字用循环带7的显示字符7B位于墨辊相向开口部9,可防止显示字符7B被墨辊R污染。
如果更详细地说,印字用循环带7的全周长,通过将其制作得比选择轮5和调节块6之间的基本全周长稍长,使其具有既定的松弛度,当可动限制件14的突起卡止部14E与印字用循环带7的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处于卡止状态的时候使选择轮5向其可动方向进一步转动,此时,在该卡止状态的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与印字用循环带7的特别是印字空白部7C之间的转动方向上的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部分上产生集中松弛那样的应力,使该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处于脱离选择轮5浮起的状态,可解除与外周卡合槽5B的啮合,结果使选择轮5空转。
图2的底部印字机部1B侧,是显示选择轮5的空转状态的断面图,在上述的转动被阻状态,如果强制使选择轮5继续转动,则可动限制件14在限制器引导部3B内引导只向图中下方移动上述搭接长度L,在引导用长孔14C与限制器引导部3B之间产生下侧的间隙S2,同时,弹性部倾斜面14F在承接部倾斜面15A的上面滑动,弹性部14B上的左右一对卡止钢板弹簧部14D向外方扩展,进一步加强突起卡止部14E与印字用循环带7的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之间的啮合。
在该状态下,如上述那样,在图2中的印字空白部7C部分与突起卡止部14E部分之间的印字用循环带7上产生松弛,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从选择轮5的外周啮合槽5B上脱出,选择轮5空转。
另外,因为突起卡止部14E与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的啮合部分位于选择轮5或印字用循环带7的其转动方向前方,同时按压框架3A压住印字用循环带7抑制其向外方扩展,所以,在选择轮5与印字用循环带7之间产生充分的松弛,可确保选择轮5的空转。
因此,即使受到过大的外力作用,选择轮5也能空转,但选择轮5的转动本体,比印字用循环带7更靠近可动限制件14的调节轮毂部14A部分,同时,因为可动限制件14是比印字用循环带7更硬的材料,所以不会发生因其磨损引起的印字选择上的困难。
在此,如果使选择轮5向相反侧(反时针方向)转动,则再度使外周啮合槽5B与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之间啮合,同时,利用可动限制件14的弹力,可动限制件14回到图2的顶部印字机部1A上所示的原来的位置。
本发明的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即使装上具有与印字用循环带7(图4)不同的驱动用突起部的其它的印字用循环带也可以使用。以下,与图1或图4同样的部分采用同一符号,不再详细说明。
例如图5,是另一印字用循环带20的侧面图,印字用循环带20是全周印字用的,将印字用循环带7上的印字字符7A(共28个)以及相互对称的一对印字空白部7C设置在其外周侧,同时,在其内周侧形成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不形成显示字符7B、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以及内周侧平坦部7F。
在此,在全周上有印字用的印字字符7A的时候,因为不形成显示字符7B,所以,当即定的印字字符7A位于墨辊相向开口部9的时候,在显示窗口8上就没有表示该印字字符7A的显示字符7B,但通过预先设置表示与各印字字符7A的对应关系的字符对照表(图中未示出),在某个印字字符7A位于显示窗口8的时候,可确认既定的印字字符7A位于墨辊相向开口部9上,在实际的印字操作中,也可利用这样的字符对照表进行印字选择。
图6展示的是将印字用循环带20卷挂在一方的印字机部(顶部印字机部1A)侧的例子(印字机21)的断面图,顶部印字机部1A侧具有全周印字功能,底部印字机部1B侧具有与图2同样的半周印字功能以及防止显示字符7B污染的功能。
因此,与所有的半周印字的构成比较,增加了可印字的字符,可印字所希望的信息量,同时,也可以可靠防止半周印字的显示字符7B的污染。
又,在本发明上,可进行如图7以及图8所示那样的印字机22上的简单的变更。
图7是印字机22及其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3的断面图,图8是图7的VIII-VIII线断面图,在该印字机22上,还可使用具有其它结构的驱动用突起部的印字用循环带24。
图9是该印字用循环带24的侧面图,印字用循环带24是半周印字用的,将图4所示的印字用循环带7上的印字字符7A以及显示字符7B设置在其外周侧,同时,在显示字符7B的内周侧形成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在印字字符7A的内周侧都不形成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而作为内周侧平坦部7F,与印字用循环带7相同,在低的驱动用突起部7D的中间(中心部)形成一对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
又,特别是如图7所示那样,印字机22,代替调节块6,设置印字承接台25作为印字承压件,并在其位置上可以拆装。
即,印字承接台25,将其固定用扩展部25A啮合在限制器承接件15的断面为圆形的啮合孔部15B内,将其固定用轴部25B如调节块6的调节块转动轴6B(图3)一样啮合在印字机框架3的轴孔部3E(图8)。
特别是作为印字承接台25的材料,可采用耐磨性或耐冲击性良好的强化塑料等,通过与印字机框架3设置成不同材料,可根据需要在任何时候交换,同时,可使整体的成本下降。
并且,在具有顶部印字机部1A以及底部印字机部1B的二段式印字机22上,将可动限制件14以及选择轮5和印字承接台25一起翻过来在相对侧对称设置,可使部件本体通用化或兼用化。
就在这样构成的印字机22上,也与图2的印字机1一样,可发挥印字字符7A的半周印字功能及其防止显示字符7B污染的功能。
又,所谓印字机框架3,通过形成由别的强度的材料构成的印字承接台25,可提高作为印字承压件的耐久性。
并且,因为印字承接台25可替换,所以可根据需要替换部件,同时通过用调节块6替换,也可设置为装有图4的印字用循环带7那样的印字机1(图2),或同时装设组合印字用循环带7以及图5的印字用循环带20的印字机21(图6)。
因此,可根据需要装设印字用循环带7、20、24等,作为印字机使用。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通过适当选择本发明的印字机1中的印字用循环带7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图2)、印字用循环带20(图5)或者印字机21(图6)或印字机22(图7)等的结构,可任意组合构成具有全周印字功能以及半周印字功能的印字机。
例如图10是一段式印字机上的显示窗口8的平面图,如在显示窗口8(即墨辊相向开口部9)的一部分所示的那样,通过采用图5的印字用循环带20以及图6的顶部印字机部1A部分上显示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的结构将从其第1列到第4列的第1印字区域26设置为全周印字。
又,通过采用图2的印字用循环带7以及图2所示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的结构、或图9的印字用循环带24以及图7所示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23的结构,将从其第5列到第10列的第2印字区域27设置为半周印字,同时,可具有防止显示字符7B污染的功能。
或者,图11是二段式印字机上的显示窗口8的平面图,与图10的情况一样,图中,可将上侧的顶部印字机部1A作为所有列全周印字,在下侧的底部印字机部1B上将从第1列到第4列的第1印字区域26作为全周印字,将从第5列到第10列的第2印字区域27设置为半周印字。
因此,采用印字用循环带20(图5)的全周印字,因为可排列更多的印字字符7A,所以,作为各种信息的显示用,可印出例如阿拉伯符号的其它任意符号。
另一方面,采用印字用循环带7(图4)或印字用循环带24(图9)的半周印字,具有防止显示字符7B污染的功能,同时,可以备有例如计算用数字等字符。
因此,使印字机在印字的种类以及量上具有多样性,可发挥必要的印字功能。
如上那样利用本发明,在选择轮与调节块之间配列印字用循环带并可利用选择轮的空转操作发挥防止污染功能,所以,利用印字用循环带等的任意的组合,可具有全周印字功能或半周印字功能,可设计为能对应形式的多样化且提高可靠性的印字机及其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又,采用本发明,将印字承接台独立于印字机框架设置,并可互换,所以,采用耐磨性或耐冲击性良好的强化塑料等,可提高可靠性以及部件互换作业性。
又,采用本发明,因为在利用选择轮的空转的防止污染功能上发挥作用的可动限制件上形成了防错装用倾斜面,所以,可改善组装时的作业性,同时可降低成本。
又,采用本发明,可设置能利用多列的印字用循环带的任意组合实现全周印字功能以及半周印字功能、能根据印字的信息种类以及数量设置印字字符的种类以及数量、并可对应印字形式的多样化的印字机。
符号说明
1   印字机(图1、图2)
1A  印字机1的顶部印字机部(第一段印字机部)
1B  印字机1的底部印字机部(第二段印字机部)
2   印字机1上的印字用循环带7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实施形式,图2)
3   印字机框架
3A  印字机框架3的按压框架
3B  印字机框架3的限制器引导部
3C  印字机框架3的第1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
3D  印字机框架3的第2框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
3E  印字机框架3的轴孔部(图3、图8)
4   印字选择用的操作轴
4A  印字选择用的操作轴4的分度槽
5   多列的选择轮
5A  选择轮5的内周啮合槽
5B  选择轮5的外周啮合槽
6   多列的调节块(印字承压件)
6A  调节块6的突起啮合槽
6B  调节块6的调节块转动轴
7   多列的印字用循环带(半周印字用,防止显示字符污染用,图4)
7A  印字用循环带7的印字字符
7B  印字用循环带7的显示字符
7C  印字用循环带7的印字空白部(外周平坦部)
7D  印字用循环带7的低的驱动用突起部
7E  印字用循环带7的高的驱动用突起部
7F  印字用循环带7的内周平坦部
8   显示窗口
9   墨辊相向开口部
10  显示器
10A 显示器10的指针窗口部
11  旋转枢部
12  分度钢球
13  分度弹簧
14  多列的可动限制件(带子限制器)
14A 可动限制件14的一对调节轮毂部
14B 可动限制件14的弹性部
14C 可动限制件14的引导用长孔
14D 弹性部14B的叉形啮合弹簧部
14E 弹性部14B的突起啮止部
14F 弹性部14B的弹性部倾斜面
14G 引导用长孔14C的第1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
14H 引导用长孔14C的第2限制件侧防止错装用倾斜面
15  限制器承接件
15A 限制器承接件15的承接部倾斜面
15B 限制器承接件15的啮合孔部(图7)
16  调节块承接件
17  调节块用弹簧
18  显示挡板
19  止带器
20  印字用循环带(全周印字用,图5)
21  印字机(图6)
22  印字机(图7、图8)
23  印字机22上的印字用循环带24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24  印字用循环带(半周印字用,防止显示字符污染用,图9)
25  印字承接台(印字承压件)
25A 印字承接台25的固定用膨胀部
25B 印字承接台25的固定用轴部
26  第1印字区域(全周印字)(图10、图11)
27  第2印字区域(半周印字)(图10、图11)
L   高的驱动用突起部7E乃至突起啮止部14E相互啮合移动的微小间隙(搭接长度)
R   墨辊
S1  引导用长孔14C与限制器引导部3B之间的上侧的间隙
S2  引导用长孔14C与限制器引导部3B之间的下侧的间隙

Claims (15)

1.一种印字机的印字机部中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其中所述印字机包括至少一个印字机部和印字机框架,所述印字机部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印字机框架上的选择轮以及至少一个具有内周面和多个间隔开的印字字符的印字用循环带,所述印字用循环带与所述选择轮接触,并与所述选择轮协同操作以便在所述选择轮旋转时选择所述印字用循环带上的印字字符中之一,所述装置包括:
与所述框架相连的限制器引导部,所述限制器引导部设有至少一个倾斜面;
可动限制件,其具有与所述引导部相啮合的引导用长孔、弹性部以及调节轮毂部,所述可动限制件可运动到其中所述调节轮毂部与所述印字机部的选择轮啮合以使所述选择轮旋转到离散旋转位置中来选择所述印字用循环带上的印字字符的啮合位置,以及其中所述调节轮毂部与所述选择轮间隔开的脱离位置,所述可动限制件设有至少一个倾斜面,其构造成可在所述可动限制件正确地定位时与所述限制器引导部的倾斜面对齐,以允许所述可动限制件的长孔与所述限制器引导部啮合,而在所述可动限制件不正确地定位时,所述限制器引导部和所述可动限制件的倾斜面相互间不对齐,以阻止所述可动限制件的长孔与所述限制器引导部啮合,从而防止了错装;
限制器承接件,其连接在所述框架上并与所述可动限制件的弹性部相接触,以便调节所述可动限制件在所述啮合位置和脱离位置之间的运动,所述限制器承接件将所述可动限制件偏压到所述啮合位置中;
连接在所述印字用循环带的内周面上以便与所述选择轮相啮合的驱动用突起部,所述驱动用突起部定位成在所述选择轮旋转时可允许所述选择轮选择所述印字用循环带上的印字字符中之一;和
调节块,其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框架上,并构造成与所述驱动用突起部相啮合,使得所述调节块可根据所述印字用循环带的运动而顺时针和逆时针地转动,从而定位所述印字用循环带上的印字字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被印字压力承接件所偏压,以便为所述印字用循环带上的选定印字字符提供印字压力;和
当至少一个所述驱动用突起部与所述可动限制件的弹性部相接触时,所述可动限制件的弹性部可防止所述印字用循环带运动,当所述驱动用突起部在与所述可动限制件的弹性部相接触时导致所述可动限制件运动到所述脱离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字机包括两个印字机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块可与固定地安装在所述印字机框架上的印字承接台互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字承接台由不同于所述印字机框架的更硬的材料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字用循环带具有外周侧、形成于所述外周侧上的外周平坦部,以及形成于内周侧上并设置成与所述印字字符相对的内周平坦部,所述内周平坦部与所述承接台啮合,在所述平坦部上未设置印字字符。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字用循环带具有外周侧、形成于所述外周侧上的外周平坦部,以及形成于所述印字用循环带的内周侧上的内周平坦部,所述内周平坦部朝向所述调节块,并且定位在所述印字用循环带的外周平坦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字用循环带可与具有不同结构的驱动用突起部的另一印字用循环带互换。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用突起部包括与所述可动限制件相啮合的高的驱动用突起部,以及不与所述可动限制件相啮合的低的驱动用突起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字用循环带仅具有不与所述可动限制件相啮合的低的驱动用突起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可动限制件的弹性部相接触时,所述驱动用突起部的接触在所述印字用循环带中产生了松弛,使得所述驱动用突起部与所述选择轮脱离,从而允许所述选择轮自由旋转。
12.一种印字机,包括:
多列印字用循环带,所述印字用循环带中的一些列在其圆周的全周上形成了印字字符,而所述印字用循环带中的另一些列在其圆周的半周上形成了印字字符;和
用于在所需列中选择印字用循环带以及在所选定的印字用循环带中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印字机,其特征在于,在其圆周的半周上形成了印字字符的所述印字用循环带的列具有对应所述印字字符的显示字符。
14.一种印字机,包括:
多列印字用循环带,位于第一印字区域中的所述印字用循环带的列在其圆周全周上形成了印字字符,而位于第二印字区域中的所述印字用循环带的列在其圆周的半周上形成了印字字符;和
用于在所需列中选择印字用循环带以及在所选定的印字用循环带中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印字机,其特征在于,在其圆周的半周上形成了印字字符的所述印字用循环带的列具有对应所述印字字符的显示字符。
CNB018152376A 2000-10-18 2001-10-15 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以及带有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 Expired - Lifetime CN127330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0317355 2000-10-18
JP2000317348 2000-10-18
JP317350/00 2000-10-18
JP317355/00 2000-10-18
JP317348/00 2000-10-18
JP317350/2000 2000-10-18
JP317352/2000 2000-10-18
JP317355/2000 2000-10-18
JP317348/2000 2000-10-18
JP317352/00 2000-10-18
JP2000317352 2000-10-18
JP2000317350 2000-10-1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452560A CN1452560A (zh) 2003-10-29
CN1273308C true CN1273308C (zh) 2006-09-06

Family

ID=27481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018152376A Expired - Lifetime CN1273308C (zh) 2000-10-18 2001-10-15 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以及带有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

Country Status (22)

Country Link
US (1) US6931989B2 (zh)
EP (1) EP1260378B1 (zh)
JP (1) JP4291567B2 (zh)
KR (1) KR20020062747A (zh)
CN (1) CN1273308C (zh)
AR (1) AR031013A1 (zh)
AT (1) ATE417738T1 (zh)
AU (1) AU783234B2 (zh)
BR (1) BR0114996B1 (zh)
CA (1) CA2394666C (zh)
CZ (1) CZ302063B6 (zh)
DE (1) DE60137024D1 (zh)
HK (1) HK1057877A1 (zh)
HU (1) HU226252B1 (zh)
IL (1) IL149894A0 (zh)
MX (1) MXPA02006026A (zh)
MY (1) MY129403A (zh)
NO (1) NO329312B1 (zh)
NZ (1) NZ519257A (zh)
PL (1) PL201367B1 (zh)
TW (1) TW510862B (zh)
WO (1) WO200203268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57281B1 (en) * 2005-01-27 2010-11-17 Medical Support Inc. Type device, printer, and card case with printing function
JP4959619B2 (ja) * 2008-03-28 2012-06-27 株式会社サトー知識財産研究所 印字器の印字選択装置およびその操作部材の組立て方法
US9248681B2 (en) 2012-01-25 2016-02-02 Navitor, Inc. Self-inking marking device having ink roller on swingarm assembly and pivotable die plate
JP6275555B2 (ja) * 2014-06-05 2018-02-07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印字器の印字選択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03057A (en) * 1971-12-08 1975-08-13 Monarch Marking Systems Inc Printing apparatus
US3796152A (en) * 1973-06-04 1974-03-12 Monarch Marking Systems Inc Flexible biased selective web printer
US4170938A (en) * 1975-03-24 1979-10-16 Kabushiki Kaisha Sato Kenkyusho Printing head for label printing machine
DE2612326C2 (de) * 1975-03-24 1983-05-11 Kabushiki Kaisha Sato Kenkyusho, Tokyo Stempelkopf für ein Etikettenbeschriftungsgerät
US4176600A (en) * 1978-01-05 1979-12-04 Kabushiki Kaisha Sato Type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printing device
DE2838964C3 (de) * 1978-09-07 1981-05-14 Esselte Pendaflex Corp. (n.d. Ges.d. Staates Calif.), Garden City, N.Y. Druckwerk, insbesondere für Preisauszeichnungsgeräte
JPS5828861Y2 (ja) * 1978-10-20 1983-06-23 株式会社サト−研究所 印字器の活字選択機構
JPS5853660U (ja) * 1981-10-09 1983-04-12 株式会社 サト− 印字器
DE3406762C1 (de) 1984-02-24 1985-11-14 Esselte Pendaflex Corp., Garden City, N.Y. Druckwerk
JP3364253B2 (ja) * 1992-11-20 2003-01-08 株式会社新盛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印字装置
JP2750652B2 (ja) 1993-03-30 1998-05-13 株式会社サトー 印字器に於ける見出文字の汚れ防止機構
JPH1016368A (ja) * 1996-07-05 1998-01-20 Touseishiya:Kk 回転印の印体
JP3639058B2 (ja) 1996-08-08 2005-04-13 株式会社サトー 印字器における見出し文字汚れ防止装置
CN1077047C (zh) * 1996-08-08 2002-01-02 株式会社佐藤 印字器
JPH1081049A (ja) 1996-09-09 1998-03-31 Sato:Kk 印字器における印字選択装置
JP3729983B2 (ja) 1997-06-09 2005-12-21 株式会社サトー 印字用エンドレスバン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9845675A1 (de) * 1998-10-05 2000-04-06 Meto International Gmbh Druckwe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2032685A1 (fr) 2002-04-25
KR20020062747A (ko) 2002-07-29
NO329312B1 (no) 2010-09-27
HK1057877A1 (en) 2004-04-23
AR031013A1 (es) 2003-09-03
CA2394666C (en) 2007-09-11
AU783234B2 (en) 2005-10-06
BR0114996A (pt) 2003-09-30
IL149894A0 (en) 2002-11-10
BR0114996B1 (pt) 2010-09-08
HU226252B1 (en) 2008-07-28
EP1260378A4 (en) 2004-09-15
PL201367B1 (pl) 2009-04-30
NO20022935D0 (no) 2002-06-18
HUP0303087A2 (en) 2004-01-28
CN1452560A (zh) 2003-10-29
NZ519257A (en) 2005-02-25
NO20022935L (no) 2002-08-13
US20030047091A1 (en) 2003-03-13
CZ20022126A3 (cs) 2003-01-15
MY129403A (en) 2007-03-30
ATE417738T1 (de) 2009-01-15
CZ302063B6 (cs) 2010-09-22
TW510862B (en) 2002-11-21
DE60137024D1 (de) 2009-01-29
PL355424A1 (en) 2004-04-19
CA2394666A1 (en) 2002-04-25
EP1260378A1 (en) 2002-11-27
US6931989B2 (en) 2005-08-23
EP1260378B1 (en) 2008-12-17
JP4291567B2 (ja) 2009-07-08
AU9593101A (en) 2002-04-29
MXPA02006026A (es) 2002-12-05
JPWO2002032685A1 (ja) 2004-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675402Y (zh) 记录装置
CN1291824C (zh) 纸张打孔装置
CN1152814C (zh) 涂膜转移头装置和涂膜转移工具
CN1791496A (zh) 自动链式拉紧器
CN1304204C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9750A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031730A (zh) 铰链装置及使用了该铰链装置的开闭机构
CN100334986C (zh) 读书机
CN1273308C (zh) 印字机上的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字符选择装置以及带有印字用循环带的印字机
CN1238271A (zh) 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
CN2802652Y (zh) 盘片播放装置
CN1236342A (zh) 平台型打印机
CN1637575A (zh) 快门装置
CN1247413C (zh) 标签机中的标签卷护盖
CN1154581C (zh) 涂覆膜传输器具的离合机构及涂覆膜传输器具
CN1296926C (zh) 盘装置
CN1669811A (zh) 墨带盒
CN1074992C (zh) 印章制作装置
CN1103694C (zh) 字轮及其制法和用于字轮的字轮带和环及其制法
CN100339223C (zh) 墨盒组和喷墨打印机
CN1461262A (zh) 印刷单元
CN1074724C (zh) 打印机
CN1828079A (zh) 旋转体的防反转机构
CN2794831Y (zh) 墨纸盒和可更换的墨纸套件
CN1084680C (zh) 印章制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90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