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8271A - 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 - Google Patents

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38271A
CN1238271A CN99108327A CN99108327A CN1238271A CN 1238271 A CN1238271 A CN 1238271A CN 99108327 A CN99108327 A CN 99108327A CN 99108327 A CN99108327 A CN 99108327A CN 1238271 A CN1238271 A CN 1238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filming
band carrier
conversion head
ro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91083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山格平
玉井繁
新谷全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ed Rub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e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e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e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38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82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3WRITING OR DRAWING IMPLEMENTS; BUREAU ACCESSORIES
    • B43LARTICL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UPON; WRITING OR DRAWING AIDS; ACCESSORIES FOR WRITING OR DRAWING
    • B43L19/00Erasers, rubbers, or erasing devices; Holder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02Web delivery apparatus, the web serving as support for articles, material or another web
    • B65H37/005Hand-held apparatus
    • B65H37/007Applicators for applying coatings, e.g. correction, colour or adhesive coat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7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means with work feeding or handling means
    • Y10T156/1788Work traversing type and/or means applying work to wall or static structure
    • Y10T156/1795Implement carried web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56/00Adhesive bonding and miscellaneous chemical manufacture
    • Y10T156/18Surface bonding means and/or assembly means with handle or handgrip

Landscapes

  • Adhesive Tape Dispensing Devices (AREA)
  • Winding Of Webs (AREA)

Abstract

涂膜转换器及其带载架,带载架包括支承基板,进给辊和收卷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基板上,涂膜转换头和支承基板集成一体,涂膜转换头的前端加压部呈直线边缘状,该直线边缘几乎垂直于各辊的转动轴线方向,支承基板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辊的回转轴的端部,该端部背对着两个辊可拆卸和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的回转支承轴上的位置。根据本发明,作为消耗品的带载架的零件数目减少了,结构尺寸减小、结构本身简化、产品成本降低、涂膜转换器本身的尺寸也减小了。

Description

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
本发明涉及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可更换式涂膜转换带的安装技术,在可更换涂膜转换带的涂膜转换器中,把涂膜转换带上的修正涂层、标记涂层或粘接剂涂层转换至纸面等的上面。
这种结构的涂膜转换器的结构,例如在公开号为No.5-13800的日本实用新型中进行了公开。在该涂膜转换器中,如图28所示,在由手把持和操作的壳体(a)内,可转动地设有容纳涂膜转换带(b)的进给辊(c)和回收使用过的涂膜转换带(b’)的收卷辊(d),涂膜转换头(f)从壳体(a)延伸出来,以把涂膜转换带(b)贴在转换区域上。两个辊(c)、(d)都是自缠绕式,相互由连动部(g)相连,以协调动作。连动部(g)包括相互配合的齿轮(h)、(i),齿轮(h)、(i)设置在辊(c)、(d)的外周面上。
其中,壳体(a)的轮廓形状、尺寸和厚度使其呈扁平的箱体状,以容纳进给辊(c)和收卷辊(d),扁平的表面和里面,即图28中的面对和背对纸面的表面,是由手把持和操作时的把持表面。
在这种涂膜转换器中,涂膜转换头(f)的加压部(j)几乎按壳体(a)的把持面的方向引导涂膜转换带(b)前进,因此,可以横向拉的方式使用。
当这种涂膜转换器用作修正错误字符等的消字器时,适合于修正横向书写的一部分字符。即,如图28所示,由手把持壳体(a),使壳体(a)沿特定方向(在图28中为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移动,同时,涂膜转换头(f)的加压部(j)使涂膜转换带(b)紧紧地压靠在修正区域(转换区域)k处。结果,在涂膜转换头(f)的加压部(j)处,涂膜转换带(b)的修正涂层粘接在修正区域k处,覆盖和不见了字符,使用过的涂膜转换带(b’)自动地收卷和回收在收卷辊(d)上。
最近,需要对地球资源进行有效地利用,在这种涂膜转换器中,从节约资源的观点看,希望采用所谓的再补充式的结构,这样,需要更换的仅仅是作为消耗品的涂膜转换带(b)。
然而,在以横向拉的方式使用的涂膜转换器中,由于涂膜转换头(f)的加压部(j)几乎按壳体(a)的把持面的方向引导涂膜转换带(b)前进,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仅更换涂膜转换带(b)的结构。
在这种结构的涂膜转换器中,涂膜转换带(b)在涂膜转换头(f)处扭转了90度。相应地,在生产者方面,难以使组装工作自动化,需要有技术的工人手工操作。
为了实现再补充式的结构,以更换作为消耗品的涂膜转换带(b),基本的原则是,涂膜转换器的分解和再组装、以及涂膜转换带(b)的更换操作必须由使用者进行。
因此,为了实现更换涂膜转换带(b)的结构,开发可由普通使用者简单、迅速和可靠地进行一系列工作的结构一直是必要的课题。
根据该观点,本申请人提出过再补充式结构的涂膜转换器,例如,在公开号为No.8-156495的日本专利中进行了公开。
在该涂膜转换器中,如图29所示,壳体(a)中设有可更换的带载架(m)。该带载架(m)包括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基板(n)上的进给辊(c)和收卷辊(d)。两个辊(c)、(d)可与进给回转部(o)和收卷回转部(p)相配合,进给回转部(o)和收卷回转部(p)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a)内,可以一起拆卸和一起转动。回转部(o)、(p)通过连动部(g)相互连动,以协调动作,连动部(g)通过进给回转部(o)的外O形圈(r)和收卷回转部(p)的外周面(s)之间的相互摩擦接触而实现。
另外一方面,在壳体(a)的前端,涂膜转换头(f)从壳体(a)的前端延伸出来。该涂膜转换头(f)可以在更换位置和涂膜转换带的使用位置之间转动和操作。涂膜转换头(f)的加压部(j)在涂膜转换带的更换位置在两个辊(c)、(d)的卷绕状态下引导涂膜转换带(b)前进,该涂膜转换带(b)在使用位置几乎按壳体(a)的把持面的方向引导涂膜转换带(b)前进。
这种涂膜转换器在使用时,和如图28所示的涂膜转换器的情况相同,可以横向拉的方式使用,当更换涂膜转换带(b)时,涂膜转换头(f)可以从涂膜转换带的使用位置转动和操作至更换位置。结果,在涂膜转换头(f)处,涂膜转换带(b)的位置从与进给辊(c)和收卷辊(d)的卷绕姿势大约呈90度的扭曲状态转动至一平行状态,这样,涂膜转换带(b)可容易地从涂膜转换头(f)上拆卸下来或安装在涂膜转换头(f)上。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进一步改善可以横向拉的方式使用的传统的再补充式涂膜转换器的结构。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其尺寸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以更简单、迅速和可靠地更换涂膜转换带。
本发明的一个不同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载架,其可以在一个步骤中进行更换,方法是使涂膜转换头和扁平的支承基板集成一体,并且使进给辊和收卷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基板上。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载架,其可以横向拉的方式使用,适合于修正横向书写的部分字符,当作为消字器时,带载架设置在涂膜转换器的壳体内。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带载架,其可以减少构成作为消耗品的带载架的零件的数目,使尺寸变小,使结构简化,进一步降低产品成本。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涂膜转换器,其可以减小涂膜转换器本身的尺寸,保持可携带性,容易由手把持和操作,同时,通过包括上述的带载架,最佳地实现节约资源和降低使用成本的可再补充式的结构。
本发明的带载架的结构是,涂膜转换头和扁平的支承基板集成一体,涂膜转换头把涂膜转换带压贴在转换区域上,容纳涂膜转换带的进给辊和回收使用过的涂膜转换带的收卷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基板上,其中,涂膜转换头的前端加压部呈直线边缘状,该直线边缘几乎垂直于支承在支承基板上的两个辊的转动轴线方向,支承基板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辊的回转轴的端部,该端部背对着两个辊可拆卸和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的回转支承轴上的位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涂膜转换器的结构中,带载架可拆卸地设置,在由手把持和操作的壳体内,具有一回转支承轴,该回转支承轴可拆卸和可转动地支承在带载架的进给辊和收卷辊上,两个辊的两端可转动地由回转支承轴和带载架的支承基板支承,在壳体的前端设有转换头插入部,使带载架的涂膜转换头延伸至壳体的外侧,在壳体的部分外周面上形成有一对相互面对的把持面,以在把持书写工具的姿势下由手把持。
在本发明的带载架中,涂膜转换头和扁平的支承基板集成一体,进给辊和收卷辊可转动地安装在该支承基板上,因此,可迅速地进行更换。
即,支承基板的结构是,可转动地安装在各辊回转轴的端部,该端部位于壳体的回转支承轴的支承点的另外一端,涂膜转换带安装在涂膜转换头上的操作在产品阶段就已经完成了。相应地,使用者仅仅需要把持支承基板,从上侧使辊的回转轴与壳体的回转支承轴相配合,把带载架推入壳体内,同时,使涂膜转换头定位在壳体前端的特定位置上,这样,更换操作就结束了。
涂膜转换头的前端加压部呈直线边缘状,该直线边缘几乎垂直于支承在支承基板上的两个辊的转动轴线方向,因此,在带载架安装在壳体内的状态下,涂膜转换头的前端加压部从壳体的前端延伸至外侧,几乎按壳体的把持面的方向引导涂膜转换带前进,例如,当用作修正错误字符的消字器时,可以横向拉的方式使用,适合于修正部分横向书写的字符的情况。
即,当使用涂膜转换器时,可象书写工具一样把持壳体本身,通过转换头的加压部涂膜转换带可紧紧地压贴在纸面上。通过沿横向即纸面的横向直接移动壳体,涂膜转换带上的修正涂层就转换至纸面上。
下面结合附图和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新颖主题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以及其它相关的目的和优点进一步明确。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消字器的透视图。
图2是消字器的主要零件的内部的侧截面图。
图3是消字器内部的壳体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4是消字器的盒本体内部的前视图。
图5是消字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6是消字器的带载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7是带载架的进给辊一侧的正面截面图。
图8是进给辊一侧的分解透视图。
图9是说明进给辊一侧安装步骤的正面截面图。
图10是消字器使用状态的透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消字器的带载架的涂膜转换头和支承基板的透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3的消字器的带载架的涂膜转换头和支承基板的透视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4的消字器的带载架的涂膜转换头和支承基板的透视图。
图14(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5的消字器的带载架的主要零件的进给辊侧的正面截面图。
图14(b)是进给辊侧的配合支承元件的透视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6的消字器的带载架的主要零件的进给辊侧的正面截面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例7的消字器的带载架的主要零件的进给辊侧的正面截面图。
图17是进给辊侧的分解透视图。
图18(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8的消字器的带载架的主要零件的进给辊侧的正面截面图。
图18(b)是进给辊侧的配合支承元件的透视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例9的消字器的带载架的主要零件的进给辊侧的正面截面图。
图20(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0的消字器的带载架的主要零件的进给辊侧的正面截面图。
图20(b)是进给辊侧进给回转齿轮的透视图。
图21(a)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1的消字器的透视图。
图21(b)是消字器在壳体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2是从消字器的盒本体内取出带载架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23是示出消字器中带载架的进给辊和收卷辊的位置的正面截面图。
图24是消字器中带载架的分解透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2的消字器的内部在壳体打开状态下的透视图。
图26是消字器的盒本体内部的正面视图。
图27是消字器的主要零件内部的侧截面图。
图28是传统消字器的内部结构的局部剖正面视图。
图29是其它传统消字器的分解透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进行如下详细说明。
图1至图2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各附图中相同的数字标记表示相同的组成部分或元件。实施例1
图1至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涂膜转换器。特别是,该涂膜转换器1用于消字器,以改正错误的字符等,带载架的类型使涂膜转换带T可作为消耗件更换,即该带载架具有可更换的结构,是以横向拉的方式使用的类型。
涂膜转换器1具有壳体2,壳体2的外观如图1所示,涂膜转换器1进一步包括带载架C,该带载架C具有涂膜转换头H和带连动部(连动机构)D,如图3和图4所示。涂膜转换器1是所谓的双轴式辊结构,具有分别支撑在带载架C上的进给辊3和收卷辊4。下面对每个组件进行说明。Ⅰ.壳体2
壳体2呈扁平的盒形,其轮廓形状、尺寸和宽度可包括带载架C和带连动部D,如下所述,当用手把持和操作时,相面对的一对扁平的表面和里面2a、2b是把持面。
壳体2由塑料制成,由注射成形或类似的方法一体制成。壳体2设计成盒本体5和盖体6可打开和关闭,带载架C和带连动部(连动机构)D安装在盒本体5上。
如图3所示,盒本体5和盖体6通过铰部7而可相互打开地连接,在位于铰部7两侧的盒本体5和盖体6的开口部处分别设有弹性配合部8a、8b。在盖体6的开口部的内周缘的几乎全部周边处设有嵌合凸缘6a,该嵌合凸缘6a可与盒本体5的开口部的内周缘6b嵌合。在盒本体5和盖体6的内侧面上分别设有相互面对的三对用于确定位置的嵌合部9a、9b。
在盒本体5和盖体6的前端部分别形成有呈凹口状的插入槽10a、10b,从而形成了插入部10,以使涂膜转换头H内外插入。在盒本体5的内侧面上,一体地设有空心的回转支承轴11、12,回转支承轴11、12分别可回转地支承着带载架C的进给辊3和收卷辊4。
通过绕铰部7把盖体6关闭在盒本体5上,嵌合凸缘6a与盒本体5的开口部的内周缘嵌合。三对用于确定位置的嵌合部9a、9b也分别嵌合。弹性配合部8a、8b相互弹性配合,形成了闭合的壳体2。在该壳体2的闭合状态下,在前端部形成了几乎呈矩形开口的插入部10。
另外,通过相反的操作,盒本体5和盖体6可产生壳体2的打开状态。
在盖体6上连续地设有用于检查涂膜转换带T残量的残量确认窗13和下文将说明的再卷绕钮71用的开口14。另外,还设有缝隙15,该缝隙15用于下文将说明的带载架C的操作钮23。Ⅱ.带载架C
带载架C是消耗品,是可更换的组件,其具体结构在图2至图6中示出。
带载架C一体地形成有涂膜转换头H和平板状的支承基板20,涂膜转换头H用于通过加压把涂膜转换带T转换至被覆盖的部位,在支承基板20上可回转地安装着进给辊3和收卷辊4,进给辊3上套装着涂膜转换带T,收卷辊4可回转地回收使用后的涂膜转换带T’,如图2-4所示,带载架C可拆卸地安装在上述盒本体5上。
涂膜转换头H和平板状的支承基板20呈由塑料制成的板状体,由注射成形等方法一体地制成。所采用的塑料材质要能发挥涂膜转换头H和平板状的支承基板20的基本功能。
只要能够保证上述两个辊3和4的强度,上述支承基板20的尺寸和形状应该分别尽可能地薄和小型化。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承基板20的平面形状近似于矩形,涂膜转换头H一体地设置在支承基板20的前端部的上部。
支承基板20的纵向长度方向的尺寸略微大于上述两个辊3和4的回转轴21、22之间的最大配置尺寸,上述支承基板20的上下方向的尺寸在可回转地支承上述回转轴21、22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小。标记23表示在支承基板20的外侧表面上一体形成的直线状的操作钮。
支承基板20可回转地支承在上述两个辊3和4的回转轴21、22的上侧端部,即可回转地支承在端部21a和22a上,端部21a和22a位于与盒本体5的回转支承轴11、12的支承端的相反的一侧。
在支承基板20上,上述两个辊3和4的具体的回转支承结构是,在支承基板20的前后外周部分分别设有轴承25、26,上述两个辊3和4的回转轴21、22的上侧端部21a和22a的整个周面上分别设有环形配合槽27、28,该环形配合槽27、28可与上述轴承25、26可回转地相配合,并且支承着轴承25、26。
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轴承25、26是支承基板20的外周缘,即向前后端缘开口的凹部轴承。该轴承25、26的平面形状的设计考虑了在制造现场安装方便。
轴承25、26包括圆形部25a、26a和安装插入部25b、26b,圆形部25a、26a的内径尺寸对应于上述环形配合槽27、28的外径尺寸,安装插入部25b、26b从圆形部25a、26a向支承基板20的前后端缘呈锥形地开口。
上述轴承25、26的圆形部25a、26a分别对应于盒本体5的回转支承轴11、12进行配置。如图4和图5所示,在上述两个辊3和4的支承基板20上,回转轴21、22分别与上述回转支承轴11、12同轴地设置。
在上述两个辊3和4的回转轴21、22的环形配合槽27、28被迫从上述安装插入部25b、26b插入圆形部25a、26a,安装插入部25b、26b和圆形部25a、26a先弹性扩张,然后再弹性地恢复,使环形配合槽27、28可回转地嵌合在圆形部25a、26a内,两个辊3和4分别支承在预定的位置上。
涂膜转换头H用于加压,以把涂膜转换带T覆盖在纸面上的错字等被修正的部分(被覆盖部)上,涂膜转换头H具有对涂膜转换带T导向的功能和对涂膜转换带T加压的功能。
具体地说,涂膜转换头H呈矩形的板状,具有特定的弹性,其基端部30通过连接部31一体地形成在支承基板20的前端的上部。示出的实施例的涂膜转换头H呈比涂膜转换带T略宽的薄板状,具有向前端逐渐变薄的锥形的断面,平坦的两个侧面形成了锥形的走行面,前端35是对涂膜转换带T加压的加压部。在涂膜转换头H的两个侧缘处,形成了导向凸缘36、36,以对涂膜转换带T进行导向。
涂膜转换头H的前端加压35大约位于支承在支承基板20上的上述两个辊3和4的回转轴21、22的轴线方向的中央位置。即,涂膜转换头H通过连接部31相对于支承基板20平行延伸,沿回转轴21、22的轴线方向处于大致中央的位置。
在带载架C安装在壳体2内的状态下,涂膜转换头H通过壳体2的插入部10(10a,10b)突出至壳体的外部,前端加压35大约配置在壳体2的厚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可确保涂膜转换器1的容易操作性和可靠性。
涂膜转换头H的前端加压35的延伸方向几乎垂直于支承在支承基板20上的上述两个辊3和4的回转轴线(即回转轴21、22的轴线)方向,前端加压35呈直线状的端缘。因此,涂膜转换头H的前端加压35的延伸方向几乎使涂膜转换带T正对着壳体2的把持面2a、2b,即涂膜转换带T的表面和里面几乎沿与把持面2a、2b相同的延伸方向(平行)延伸,可对涂膜转换带T进行导向,可采用下文就要说明的横向拉的方式。
进给辊3具有空心圆筒状的带芯40,该带芯40上卷绕着未使用的涂膜转换带T,进给辊3还包括与带芯40连动的离合机构50和带的连动部D的进给连动齿轮45。该进给辊3的具体结构以及与离合机构50的关系在下文进行说明。
收卷辊4用于回收卷绕使用过的涂膜转换带T’,因此,涂膜转换带T的前端与空心圆筒状的带芯41的外周部相连。
带芯41是收卷辊4的回转轴22的一部分,带芯41的轴向上端部与上述的上侧端部22a同轴地一体形成,该上侧端部22a可回转地支承在上述支承基板20上。另外,在带芯41(22)的中央设有安装孔41a,安装孔41a设有细齿或键槽等齿形配合部,可与下文将要说明的带的连动部D的收卷回转齿轮46的回转轴部46a在转动方向上脱开或相配合。
作为涂膜转换带T,例如,在聚脂或醋酸盐的塑料带、纸制带等膜基体(大约25-38微米厚)的一表面上,设有氯乙烯-醋酸乙烯脂共聚物、低分子聚乙烯等剥离剂层,在剥离剂层上形成有白色修正涂料层,在白色修正涂料层上设有具有加压粘接性的聚氨脂等的粘接剂(压感粘接剂)层(具体结构没有示出)。上述白色修正涂料层采用所谓的干式,这样,在涂膜粘接在纸上之后可立即在白色修正涂料层上写字。
因此,如图5所示,从进给辊3上导出的涂膜转换带T沿上述涂膜转换头H的一侧面的带走行面被导向至前端加压35,然后,在前端加压35处反向前进,沿另外一侧面的带走行面被导向前进,收卷在收卷辊4上。
在该情况下,涂膜转换头H的前端加压35与涂膜转换头侧面的带走行面协调动作,如上所述,使涂膜转换带T几乎正对着上述壳体2的把持面2a、2b,即涂膜转换带T的表面和里面几乎沿与把持面2a、2b相同的延伸方向(平行)延伸,对涂膜转换带T进行导向。
关于上述涂膜转换头H和上述两个回转支承轴11、12之间的关系,在两者之间设有一对导向柱47、48,导向柱47、48的作用是带的姿势变换元件,以变换涂膜转换带T的走行姿势。
一个导向柱47引导从进给辊3上导出的涂膜转换带T,使其变换走行姿势到达涂膜转换头H。该导向柱47集成一体地设置在进给辊3和涂膜转换头H之间的盒本体5的内侧面上,并且垂直延伸。另一个导向柱48引导使用过的涂膜转换带T’变换走行姿势从涂膜转换头H到达收卷辊4。该导向柱48集成一体地设置在涂膜转换头H和收卷辊4之间的支承基板20的背面的适当位置上,并且垂直延伸。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支承基板20的形状和尺寸的关系,导向柱47设置在盒本体5上,但也可以设置在支承基板20的背面。因此,在两个导向柱47、48设置于支承基板20上的情况下,在产品阶段就完成了涂膜转换带T的所有设置,普通的使用者仅仅需要更换带载架C。
另外,在收卷侧的导向柱48上可转动地支承着具有凸缘的辊49。在这样的结构中,有助于涂膜转换带T’的顺利和整齐的收卷,如果有涂膜残留在涂膜转换带T’上,可确实地防止这样的涂膜转换带T’不理想地卷绕在导向柱48上。在进给侧的导向柱47上也设有类似的导向辊。Ⅲ.带连动装置D
带连动装置(连动机构)D使进给辊3和收卷辊4相互连动。更具体地说,带连动装置(连动机构)D包括设置在进给辊3侧的进给回转齿轮45(连动齿轮)和设置在收卷辊4侧的收卷回转齿轮46(连动齿轮)。
进给回转齿轮45与设置在进给辊3处的离合机构50的回转驱动装置51集成一体,回转驱动装置51也是进给回转齿轮45的回转轴。回转驱动装置51呈空心的圆筒状,可拆卸和可转动地支承在盒本体5的回转支承轴11。在该情况下,回转驱动装置51的轴向的下端可转动地支承在盒本体5的内侧面上,如图2所示。标记52是设置在盒本体5的内侧面上环形的肋,该环形的肋52对应于进给回转齿轮45的外圆周进行设置,与回转支承轴11同心,通过可转动地支承在进给回转齿轮45的下侧防止进给回转齿轮45的过度的歪曲。
在回转轴51的外周面上可同心转动地支承着进给辊3的带芯40。带芯40和进给回转齿轮45通过配合突起70、70、……相互摩擦接触,离合机构50的摩擦接触元件在下文说明。
收卷回转齿轮46可转动地支承在盒本体5的回转支承轴12上,以支承收卷辊4,该收卷回转齿轮46与进给回转齿轮45啮合,在支承基板20上与进给辊3组合成一个机构。在回转支承轴12的前端设有止档部12a,以防止收卷回转齿轮46滑脱。
在盒本体5的内侧面上,对应于该收卷回转齿轮46与回转支承轴12同心地设有环形的肋53。该收卷回转齿轮46可滑动可回转地支承在该环形的肋53上。
收卷回转齿轮46以特定的传动比与进给回转齿轮45啮合。因此,收卷回转齿轮46总是以特定的传动比相对于进给回转齿轮45转动。该传动比,即两个齿轮45和46之间的传动比,设置成适当的值,这样,涂膜转换带T可平稳地导出和收卷,这要考虑到如下所述的在进给辊3和收卷辊4处的涂膜转换带T的卷绕直径。
在这样的关系下,在带载架C的进给回转齿轮45和盒本体5上设有可防止进给辊3和收卷辊4逆转的逆转防止机构60。该逆转防止机构60包括一对止定爪60a、60a和数个逆转防止爪60b、60b、……,止定爪60a可弹性变形地设置在进给回转齿轮45上,逆转防止爪60b在盒本体5的内侧面上同心地环形地设置在回转支承轴11上。如图8所示,在邻近止定爪60a的前端处通过一补强用的薄连接片54连接和支承在进给回转齿轮45的主体部分。
在该结构中,当两个辊3和4沿箭头方向转动时,止定爪60a发生弹性变形,以越过逆转防止爪60b、60b、……,从而允许正常的转动。另外一方面,当两个辊3和4试图沿与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时,止定爪60a与任何一个逆转防止爪60b、60b、……相抵靠,从而阻止反向的转动。
另外,逆转防止机构60也可设置在收卷辊4侧,在该情况下,逆转防止机构60可设置在盒本体5和收卷辊4之间,也可设置在支承基板20和收卷辊4之间。Ⅳ.离合机构50
离合机构50的设计使盒本体5和收卷辊4处涂膜转换带T的进给速度和收卷速度同步,该离合机构50设置在进给辊3一侧。
该实施例的离合机构50在带载架C中与进给辊3和带连动装置D的进给回转齿轮45一起作为一个机构组装。和涂膜转换带T一样,离合机构50是可更换的消耗零件。因此,如下所述,离合机构50的结构简单并且成本低。
即,在图7或图9所示的离合机构50的特定结构中,离合机构50主要包括数个配合突起70、70、……和一个配合支承元件71,配合突起70与进给回转齿轮45集成一体。
配合突起70形成为摩擦配合元件,形成了离合机构50的动力传递元件,沿径向朝内侧延伸,集成一体地形成在沿进给回转齿轮45周向的数个位置上(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为4个位置)。配合突起70可以从周向外侧的根部开始沿轴向发生弹性变形,在周向内侧的前端设有向上凸起的配合部70a。在示出的实施例中,配合突起70的内侧的前端通过补强用的薄连接片72接触和支承在回转驱动装置51上。
在与带芯40的轴向端面40a相面对的位置处,在通常状态下,配合突起70的配合部70a从进给回转齿轮45的上表面向上凸起,并且具有一接触平面,该接触平面对应于轴向端面40a的平面。
具体地说,配合支承元件71是再卷绕钮,也是带的再卷绕机构的一个组成元件,以在两个辊3和4之间消除涂膜转换带T的松弛现象。
再卷绕钮71具有轴向配合部75和止定爪76,轴向配合部75与带芯40的轴向端面40b相配合,止定爪76与回转驱动装置51相配合。
轴向配合部75呈配合凸起状,从再卷绕钮71的外周面沿径向水平延伸,其功能也是带的再卷绕机构的回转配合部,和示出的实施例中,沿周向均布有五个轴向配合部75。相应地,带芯40的轴向端面40b沿周向均布有五个与轴向配合部75相配合的配合凹部77。
止定爪76在再卷绕钮71的安装圆筒部71a处设有垂直的缝隙,其前端配合部可沿径向弹性变形。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安装圆筒部71a的直径的两端设有一对止定爪76,止定爪76的前端配合部形成在下边缘处。
相应地,沿轴向与止定爪76相配合的配合凸缘78设置在回转驱动装置51的内周面上。配合凸缘78的内径尺寸是这样设定的,再卷绕钮71的安装圆筒部71a可以插入,止定爪76的前端配合部不会脱出。
因此,在进给辊3的带芯40插至回转驱动装置51之后,再卷绕钮71插入进给回转齿轮45的回转驱动装置51,这样,轴向配合部75、75、……可对应于带芯40的配合凹部77。因此,再卷绕钮71的止定爪76对应于回转驱动装置51的配合凸缘78,并且可沿径向向内侧弹性变形,沿轴向通过,然后再弹性复位,止定和固定在配合凸缘78上(见图9(a)和图9(b))。
因此,带芯40从轴向的两侧被进给回转齿轮45的配合凸起70、70、……和再卷绕钮71的轴向配合部75、75、……夹持和支承,同时,在回转驱动装置51和再卷绕钮71的轴向配合力的作用下,进给回转齿轮45的配合凸起70、70、……与带芯40的轴向端面40a之间在特定压力的作用下沿转动方向弹性地摩擦接触。
即,离合机构50的动力传递采用了在带芯40的轴向端面40a和进给回转齿轮45的配合凸起70、70、……之间由于推力作用所产生的摩擦接触力,该摩擦接触力通过适当地调节回转驱动装置51和再卷绕钮71之间的轴向配合的尺寸关系设定成适当的数值。
更具体地说,考虑了进给回转齿轮45的配合凸起70、70、……的弹性常数和弹性变形量,带芯40和进给回转齿轮45之间的相对轴向位置关系可通过卷绕钮71的轴向配合部75和止定爪76进行适当的调节,配合凸起70、70、……与带芯40的轴向端面40a之间的摩擦接触力可设定为最优的数值。
当组装带载架C时,首先,把这样构成的进给辊3、进给回转齿轮45和再卷绕钮71都沿轴向进行组装,以组成如图7和图9所示的机构。然后,按上述要点把机构的组件3、45、71和收卷辊4安装在支承基板20的轴承25、26上。最后,把从进给辊3上导出的涂膜转换带T安置在涂膜转换头H的表面上,使其前端绕过收卷辊4,从而形成了带载架C。
再卷绕钮71的设置如图1、图2和图10所示,通过在壳体2的盖体6上形成的开口14露出壳体2的外侧,平齐或低于壳体2的表面即把持面2a(见图2)。在再卷绕钮71的外端面即在外表面71b处,设有直线形状的操作槽71c,作为转动操作元件,以进行再卷绕的转动操作,硬币或其它板形操作元件都可以置于操作槽71c中进行操作。
因此,如图2至图5所示,在这样组装成的带载架C中,通过用手指提操作钮23,进给回转齿轮45可与安装在盒本体5的回转支承轴12上的收卷回转齿轮46相配合,而进给回转齿轮45的回转轴51和收卷辊4的带芯41分别从上侧与盒本体5的回转轴11和收卷回转齿轮46的回转轴46a相配合,同时,涂膜转换头H定位和插入盒本体5的插入槽10a内,从而迅速就位。在该情况下,支承基板20与回转轴11、12协调动作,从两个侧面转动和支承进给辊3和收卷辊4。
另外一方面,通过用手指把支承基板20的操作钮23提至上侧,进给回转齿轮45、带芯41和涂膜转换头H可分别容易和迅速地从回转轴11、收卷回转齿轮46的回转轴46a和插入槽10a内拆卸下来。
如上所述,通过把带载架C安装在盒本体5上,按上述要领把盖体6安装和固定在盒本体5上,就完成了涂膜转换器1的组装。在该情况下,再卷绕钮71和操作钮23分别通过盖体6上的开口14和缝隙15露出外侧,而涂膜转换头H从转换头的插入部10伸出。在该情况下,涂膜转换头H、操作钮23和壳体2具有定位支承基板20的作用。为了简化结构,操作钮23可以省略。
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涂膜转换头H的前端加压部35与转换头H两侧的带的走行面协调动作,涂膜转换带T几乎正对着盒7的把持面7a、7b被导向,这样,可用横向拉的方法修正横向书写的一部分字符。
即,如图10所示,当用这样构成的涂膜转换器1修正部分字符时,手指把持壳体2的把持面2a、2b就如握着书写工具一样。在该把持姿势下,涂膜转换头H的前端加压部35紧紧地靠在纸面上的修正区域(转换区域)80的开始端(左端),以修正错误字符,壳体2直接沿横向移动,即向纸面的右侧移动,并停止在修正区域80的结束端(右端)。
通过该操作,涂膜转换带T的可修正涂层(白色)在涂膜转换头H的前端加压部35处从涂膜基体材料上剥离,转而覆盖在修正区域80上。结果,错误的字符被覆盖了,并且可以立即在修正涂层上书写正确的字符。
注意到涂膜转换器1内的机械操作,通过对这样的涂膜转换头H的加压操作,当施加在涂膜转换带T上的拉力(在图4中沿箭头A的方向)以转动力矩作用在进给辊3上时,进给回转齿轮45通过进给辊3的带芯40和离合机构50向前转动。该力矩作用在带连动机构D上,连动和转动在转动方向上一体的收卷回转齿轮46和收卷辊4,从而自动地把使用过的涂膜转换带T’收卷起来。
在该情况下,虽然进给回转齿轮45和收卷回转齿轮46的传动比(对应于带连动机构D的传动比)总是常数,但进给辊3上的涂膜转换带T的外径和收卷辊4上的涂膜转换带T’的外径的比值却在发生变化,并不是常数。即,随着反复使用,进给辊3上的涂膜转换带T的外径逐渐减小,而收卷辊4上的涂膜转换带T’的外径却逐渐增大。
相应地,收卷辊4的收卷速度比进给辊3的收卷速度变得越来越快,两个速度的同步被打破了,作用在进给辊3上的回转力矩逐渐增大。结果,回转力矩克服了离合机构50的摩擦力,带芯40在进给回转齿轮45上滑动,两个辊3和4之间的回转力矩差消除了,这样,进给速度又与收卷速度同步,从而保证涂膜转换带T的走行平稳。
如上所述,由于离合机构50中的动力传递采用了由带芯40的配合凸起70、70、……和进给回转齿轮45之间的推力所产生的摩擦力,因此,通过适当地调节离合机构50的沿推力方向的组件3、45、71之间的尺寸关系,可把摩擦力设定在最佳值。
另外,由于使用者误操作等原因,如果涂膜转换带T在进给辊3和收卷辊4之间产生了松弛,可从壳体2的外侧沿再卷绕方向(在图2中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转动再卷绕钮71,这样,可消除涂膜转换带T的松弛。
在该情况下,施加在再卷绕钮71上的沿再卷绕方向B的转动力通过还作为轴向配合部的回转配合部直接传递至带芯40,这样,带芯40沿再卷绕方向B被转动。另外一方面,通过逆转防止机构60的逆转防止力和离合机构50的脱开作用,带连动机构D的回转齿轮45、46以及收卷辊4的带芯41都处于停止状态。因此,可消除两个辊3和4之间的涂膜转换带T的松弛。
通过使用涂膜转换器1,当卷绕在进给辊3上的涂膜转换带T完全作为使用过的带T’收卷在收卷辊4上时,整个带载架C可更换为新的带载架,而该更换操作在一个步骤中就可以完成。
即,如上所述,在带载架C中,支承基板20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辊3、4的回转轴21、22的相面对的侧端21a,22a,两个辊3、4支承在壳体2的回转轴11、12上,把涂膜转换带T设置在涂膜转换头H上的操作在产品阶段就已经完成了。
因此,使用者必须做的工作仅仅是,把持支承基板20,从上侧把两个辊3、4的回转轴21(特别是进给回转齿轮45的回转轴51)和回转轴22(特别是带芯41)配合在壳体2的回转轴11和回转轴12(特别是收卷回转齿轮46的回转轴46a)上,把带载架C推入壳体2内,同时使涂膜转换头H定位在壳体2的前端的特定位置上,即插入槽10a内,这样,更换操作就完成了。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涂膜转换头H和平板状的支承基板20是由注射成形等方法一体形成的塑料板,因此,作为消耗品的带载架C的零件数减少了,结构尺寸减小了,结构本身简化了,产品的成本降低了,另外,涂膜转换器1本身的尺寸也可减小。实施例2
图11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涂膜转换头H的特定结构进行了改变。
即,在该实施例的涂膜转换头H中,基端部90的横截面积小于主体部91的横截面积,并且基端部90实现了高弹性。
更具体地说,如图所示,基端部90呈迂回的平面状,沿纵向方向缝隙式槽90a、90b以特定的间距从两个方向交替地切入。结果,基端部90中槽90a、90b的连接部92的横截面积小于主体部91的横截面积,这样,涂膜转换头H通过基端部90以高弹性设置,另外,还具有原材料和截面形状产生的初始弹性(与实施例1的弹性相同)。
在这种结构的涂膜转换头H中,由于存在这样的基端部90,和实施例1的情况相比,不仅沿垂向和横向的弹性变形,而且绕转换头H的轴线的扭转弹性也可大大改善,从而保证了涂膜转换头H的优良的跟随特性,可适应于不同使用者的把持习惯或使用场合。这种结构的转换头特别有效,如果由于转换头H的材料与支承基板20集成一体在满足了支承基板20的硬度要求后转换头H不能获得最优的弹性的话。
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
图12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与实施例2一样,涂膜转换头H的特定结构进行了改变。
即,在该实施例的涂膜转换头H中,基端部90的横截面积也小于主体部91的横截面积,并且基端部90也实现了高弹性。
更具体地说,如图所示,基端部90呈连接主体部91和基端部的细直杆状。该细直杆90设置在涂膜转换头H的轴线上,形成截面为圆形的圆柱,其直径几乎等于主体部91的厚度。
在这种结构的涂膜转换头H中,除了具有原材料和截面形状产生的初始弹性外,由于存在这样的基端部90,不仅沿垂向和横向的弹性变形,而且绕转换头H的轴线的扭转弹性也可大大改善,从而产生了高弹性。
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4
图13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与实施例2一样,涂膜转换头H的特定结构进行了改变。
即,在该实施例的涂膜转换头H中,基端部90的横截面积也小于主体部91的横截面积,并且基端部90也实现了高弹性。
更具体地说,如图所示,基端部90呈一对连接主体部91和基端部的细直杆状90b、90b。与实施例3相同,该细直杆90b也形成截面为圆形的圆柱,其直径几乎等于主体部91的厚度。两个细直杆状90b、90b都平行于涂膜转换头H的轴线,沿该轴线方向等距离地设置。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3相同。实施例5
图14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离合机构50的特定结构进行了改变。
即,在该实施例的离合机构50中,在再卷绕钮71上设有配合凸起100、100、……。
更具体地说,在再卷绕钮71的周向的数个位置(示出的实施例中有5个位置)上,配合凸起100沿径向集成一体地水平延伸。配合凸起100在周向内侧的根部可沿轴向弹性变形,该配合凸起100具有在周向外侧的前端向下隆起的配合部100a。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考虑到可方便地用注射成形等方法形成再卷绕钮71,配合凸起100在轴向配合部75、75之间均布设置。
配合凸起100的配合部100a设置在面对带芯40的轴向端部40b处,在轴向端部40b处具有平面,更具体地说,该平面是对应于配合凹部77、77、……的周向外侧的平面部的平面。
与配合凸起100、100、……的结构对应,在进给回转齿轮45的上表面上,对应于带芯40的轴向端面40a的周向外侧的平面部设有配合肋101,以在摩擦配合状态下支承轴向端面40a。
这样,再卷绕钮71的止定爪76、76与回转轴51的配合凸缘78相配合,以防止滑脱,带芯40沿轴向从两端被把持和支承,即被进给回转齿轮45的配合肋101和再卷绕钮71的配合凸起100、100、……夹持。
另外,配合凸起100、100、……与带芯40的轴向端部40b在特定压力的作用下沿转动方向弹性地摩擦接触,离合机构50的动力传递与实施例1的情况相同。即,利用了带芯40的轴向端部40b和再卷绕钮71的配合凸起100、100、……之间的由推力作用所产生的摩擦接触力。
在该情况下,和实施例1一样,摩擦接触力可通过适当调节进给回转齿轮45和再卷绕钮71沿轴向的配合尺寸关系而设定,但在该实施例中,再卷绕钮71的轴向配合部75的作用仅仅是带再卷绕机构的转动配合部,不是轴向配合部。相反,在该实施例中,配合凸起100、100、……也是轴向配合部。因此,在止定爪76、76与配合凸缘78相配合的状态下,配合部75仅仅在转动方向上与带芯40的轴向端部40b的配合凹部77、77、……相配合,尺寸关系的设计使沿轴向不接触。
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6
图15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离合机构50的特定结构进行了改变。
即,该实施例的离合机构50是实施例1的结构(图1至图10)与实施例5的结构(图14)的组合。
更具体地说,配合凸起70、70、……与进给回转齿轮45集成一体,配合凸起100、100、……与再卷绕钮71集成一体,配合凸起70、100的特定结构分别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同。
这样,再卷绕钮71的止定爪76、76与回转轴51的配合凸缘78相配合,以防止滑脱,带芯40沿轴向从两端被把持和支承,即被进给回转齿轮45的配合凸起70和再卷绕钮71的配合凸起100、100、……夹持。
另外,配合凸起70、100、……与带芯40的轴向端部40a、40b在特定压力的作用下沿转动方向弹性地摩擦接触,离合机构50的动力传递利用了作用在带芯40的轴向端部40a、40b和配合凸起70、100、……之间的摩擦接触力。
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7
图16和图17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离合机构50的特定结构进行了改变。
即,在实施例1的结构(图1至图10)中省略了带的再卷绕机构。
更具体地说,在离合机构50中,配合支承元件1 71的形状和尺寸使其可容纳在壳体7的内部,设置在配合支承元件171上的轴向配合部175呈配合凸缘的形状,如图17所示,该配合凸缘从配合支承元件171的外周面上沿径向水平延伸。
相反,配合凹部177设置在带芯40的轴向端部40b上,该配合凹部177是环形凹槽,与配合凸缘175的外周面配合。
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8
图18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离合机构50的特定结构进行了改变。
即,和实施例7一样,离合机构50省略了带的再卷绕机构,摩擦配合元件集成一体地设置在配合支承元件171上。
更具体地说,该实施例的离合机构50是实施例7的结构和实施例5的结构的组合。在该情况下,和实施例5一样,考虑到可方便地用注射成形等方法形成配合支承元件171,配合凸起100在轴向配合部75、75之间均布设置。
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7相同。实施例9
图19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离合机构50的特定结构进行了改变。
即,该实施例的离合机构50是实施例1的结构(图1至图10)与实施例8的结构(图18)的组合。
更具体地说,配合凸起70、70、……与进给回转齿轮45集成一体,配合凸起100、100、……与配合支承元件171集成一体,配合凸起70、100的特定结构分别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8相同。
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7相同。实施例10
图20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离合机构50的特定结构进行了改变。
更具体地说,配合凸起(摩擦配合元件)270、270、……与进给回转齿轮45集成一体,从进给回转齿轮45的回转轴51沿径向向外侧延伸,其配合凸起270a、270a与带芯40的轴向端面40a摩擦接触。
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11
图21至图24示出了该实施例,和实施例1至10相比,在实施例1至10中,进给辊3和收卷辊4分别支承在支承基板20上,可转动地形成了双轴式的辊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形成了单轴式的辊结构,进给辊3和收卷辊4同轴地支承在支承基板20上,处于可相对转动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和24所示,回转轴(回转驱动装置)151设置在收卷辊4的带芯41内,沿轴向凸出和延伸出带走行导向凸缘41b的上侧,进给辊3的带芯40同心地可转动地支承在回转轴151的外周面上,带芯40和收卷辊4通过配合凸起70、70、……相互摩擦接触,配合凸起70、70、……是离合机构50的摩擦配合元件。
离合机构50不仅是辊3和4之间的动力传递元件,还是带连动装置(连动机构)D,作为动力传递元件与上述各实施例的本来的功能相同,作为带连动装置与上述各实施例中的连动两个辊3和4的回转驱动装置的功能相同。
更具体地说,在收卷辊4的带走行导向凸缘41b的内侧,集成一体地设有数个离合机构50的配合凸起70、70、……,在通常状态下,配合部70a从带走行导向凸缘41b的上表面向上凸起,该配合部70a凸起的位置面对着进给辊3的带芯40的轴向端面40a,配合部70a具有对应于轴向端面40a的平面的配合平面。
作为配合支承元件的再卷绕钮71具有:轴向配合部75,其与带芯40的轴向端面40a相配合;和止定爪76,其与收卷辊4的回转轴151相配合。为此,在回转轴151的内周面上设有配合凸缘78,以沿轴向与止定爪76相配合。止定爪76和配合凸缘78的结构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
在由再卷绕钮71这样组装的辊3和4的机构中,收卷辊4的回转轴151可拆卸和可转动地支承在盒本体5的回转轴11上。在该情况下,防止两个辊3和4从回转轴11上滑脱的作用是通过涂膜转换头H、支承基板20和关闭状态的壳体2的配合关系而实现的。
在两个辊3和4安装在壳体2上的状态下,从进给辊3上导出的涂膜转换带T,尽管没有特别示出,还是由导向柱47进行导向,通过涂膜转换头H的前端加压部35反向,进一步由导向柱48导向,然后,缠绕在收卷辊4上。
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12
图25至图27示出了该实施例,其中,壳体2的结构进行了略微的修改。
即本实施例的壳体2的内部设有保持间距的元件,以承受作用在壳体2的两侧的把持面2a、2b。
保持间距的元件的位置至少设置在使用者的把持力的集中位置,更具体地说,在如图10所示所姿势下,对应于壳体2的两侧的把持面2a、2b的由拇指和中指把持的位置,即收卷辊4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保持间距的元件包括第一保持间距部200和第二保持间距部201。
第一保持间距部200同轴地设置在回转轴11上,更具体地说,在盒本体5的内侧,是同轴地设置在空心的回转轴11内部的集成一体的保持间距轴。该保持间距的元件200呈空心圆筒状,如图27所示,其设置长度对应于壳体2的内侧表面之间的高度,而配合在保持间距的元件200上的配合支承部202设置在盖体6的内侧。相应地,在收卷辊4的回转轴22的端面处,用于插入保持间距的轴200的插入孔22b是开口的。
第二保持间距的元件201设置在收卷辊4的外周部,更具体地说,在盒本体5和盖体6的各内侧面上,是集成一体的保持间距的肋,该肋围绕在收卷辊4的周围。该保持间距的元件201包括一对板状的肋201a、201b,肋201a、201b相互面对地设置在盒本体5和盖体6的各内侧面上。板状的肋201a、201b呈平面圆弧状,围绕在收卷辊4的周围,尽管没有示出,其高度适应于壳体2的两个内侧面之间的高度,其结构是两个前端面相互密贴。
因此,盖体6盖在盒本体5上,在壳体2的关闭状态下,保持间距的元件200和配合支承部202相互配合,板状的肋201a、201b相互密贴。这些保持间距的元件200、201与盒本体5和盖体6的开口边缘以及三对定位配合部9a、9b的配合结构协调动作,以承受使用者作用在壳体2两侧的把持面2a、2b上的把持力,这样,可保证收卷辊4的特别平稳的驱动。
当为了节约壳体2的材料使壁厚变薄,以减轻重量时,这样的保持间距的结构特别有效。
其它的结构和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
上述实施例1至12说明了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但本发明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在其思想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方案的改变。例如,下列修改都是可能的。
(1)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离合机构50设置在进给辊3一侧,但是,根据需要也可设置在收卷辊4一侧,或设置在辊3和4两侧。当离合机构设置在辊3和4两侧时,通过带的再卷绕机构的再卷绕操作,可有效地防止涂膜转换带T上过大的张力作用。
(2)在示出的涂膜转换器中,不使用涂膜转换带T的修正涂层,而采用具有透明荧光色涂层,在涂有该涂膜的位置产生可见字符的强调作用,这样,涂膜转换器可用于所谓的标记笔。
(3)作为涂膜转换带T,通过在涂膜基体材料的一侧形成可剥离的粘接剂结构,涂膜转换器可用作涂浆糊的工具,其仅把粘接剂层转换至纸面上。
(4)根据特定的目的,带载架C的组件、特别是支承基板20和涂膜转换头H的特定结构可以不局限于示出的实施例。
如上所述,本发明可产生如下各种特定的效果,作为以横向拉的方式使用的可换芯式涂膜转换器,涂膜转换带可以简单迅速地进行更换,可提供小型、简单、成本低廉的结构。
(1)本发明的带载架的涂膜转换头和扁平的支承基板是集成一体的,进给辊和收卷辊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承基板上,因此,迅速地进行更换。
即,支承基板可转动地安装在各辊回转轴的端部,该端部位于壳体的回转支承轴的支承点的另外一端,涂膜转换带安装在涂膜转换头上的操作在产品阶段就已经完成了。
使用者仅仅需要把持支承基板,从上侧使辊的回转轴与壳体的回转支承轴相配合,把带载架推入壳体内,同时,使涂膜转换头定位在壳体前端的特定位置上,这样,更换操作就结束了。
(2)涂膜转换头的前端加压部呈直线边缘状,该直线边缘几乎垂直于支承在支承基板上的辊的转动轴线方向,因此,在带载架安装在壳体内的状态下,涂膜转换头的前端加压部从壳体的前端延伸至外侧,几乎按壳体的把持面的方向引导涂膜转换带前进,因此,当用作消字器时,可以横向拉的方式使用,适合于修正部分横向书写的字符。
(3)涂膜转换头和扁平的支承基板由例如注射成形方法集成一体地形成塑料板状,因此,作为消耗品的带载架的零件数目减少了,结构尺寸减小、结构本身简化、产品成本降低、涂膜转换器本身的尺寸也减小了。
因此,在产生可更换式结构的最佳的优点如节约资源和节省使用成本等的同时,涂膜转换器本身的尺寸减小了,可保证可携带性和手把持和操作的操作容易性。
(4)离合机构包括沿转动方向由动力传递元件摩擦配合的带芯和回转驱动装置,以利用由推力产生的摩擦作用力,在同步的操作中,各组件可较平稳地滑动,操作的手感很好,不会产生不均匀的走行。
动力传递元件的摩擦配合力可设置在最优值,方法是通过适当地调节回转驱动装置和配合支持元件沿轴向的配合尺寸关系设定两者间的轴向配合力,因此,和采用通过径向载荷产生的摩擦力相比,组件的设计和制造条件都放宽了,制造容易、组装工作也容易,这样,制造成本和装置的造价都可以降低。
离合机构的结构简单,组件数目少,可实现高的组装精度,同时,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在这个方面,涂膜转换器本身也可以低成本获得。
本发明可由几种实施例实现,而不超出本发明实质特征的精神,因此,本发明的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局限性的,由于本发明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而不是由上述的说明进行限定,因此,在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或在与权利要求书等价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化都包含在权利要求书内。

Claims (28)

1.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带载架安装在壳体内,可以更换,是自卷绕式涂膜转换器,可驱动和连动进给辊和收卷辊,进给辊卷绕着涂膜转换带,收卷辊回收使用过的涂膜转换带,所述带载架包括:
扁平的支承基板,
涂膜转换头,其把涂膜转换带压贴在转换区域,
进给辊,其容纳涂膜转换带,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承基板上,
收卷辊,其回收使用过的涂膜转换带,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承基板上,
其中,涂膜转换头和扁平的支承基板集成一体,所述涂膜转换头的前端加压部呈直线边缘状,该直线边缘几乎垂直于支承在所述支承基板上的各辊的转动轴线方向,所述支承基板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辊的回转轴的端部,该端部背对着两个辊可拆卸和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的回转支承轴上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所述涂膜转换头的基端部集成一体地设置在支承基板上,形成了可弹性变形的板,涂膜转换头的前端加压部几乎位于支承在支承基板上的各辊的回转轴的轴向的中央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所述涂膜转换头的基端部的横截面积小于主体部的横截面积,使涂膜转换头的基端部具有弹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涂膜转换头的基端部呈迂回的平面状,缝隙式槽沿纵向方向以特定的间距从两个侧方向交替地切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涂膜转换头的基端部呈沿转换头方向的细直杆状。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涂膜转换头的基端部呈一对平行于转换头方向的细直杆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在支承基板上各辊的回转轴的回转支承结构是位于支承基板的外周边的轴承,在各辊的回转轴的背对的端部的整个周面上设有环形配合槽,该配合槽可转动地配合和支承在该轴承上,该轴承是凹部轴承,开口方向指向支承基板的外周边缘,该轴承的形状和尺寸使各辊的回转轴可转动地定位在特定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至少一个辊设有离合机构,使两个辊上的涂膜转换带的进给速度和收卷速度同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所述离合机构包括:圆筒形带芯,其卷绕着涂膜转换带;回转驱动装置,其转动和驱动该带芯;和配合支承元件,其沿轴向与回转驱动装置相配合,带芯沿轴向由回转驱动装置和配合支承元件从两侧被夹持和支承,带芯和回转驱动装置通过动力传递元件沿转动方向摩擦配合,以采用由推力产生的摩擦力。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所述离合机构的动力传递元件包括:数个摩擦配合元件,沿轴向可弹性变形,设置在回转驱动装置和配合支承元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这些摩擦配合元件通过回转驱动装置和配合支承元件的轴向配合力以特定的压力与带芯的轴向端面弹性配合。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所述带芯同心和可转动地支承在回转驱动装置的回转轴上,所述动力传递元件的摩擦配合元件是配合凸起,该配合凸起集成一体地设置在回转驱动装置和配合支承元件至少其中之一的沿周向的数个位置上,周向配合凸起沿轴向可弹性变形,通过回转驱动装置和配合支承元件的轴向配合力以特定的压力弹性配合在带芯的相面对的轴向端面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动力传递元件的配合凸起集成一体地形成在回转驱动装置沿周向的数个位置上,通过回转驱动装置和配合支承元件的轴向配合力以特定的压力弹性配合在带芯的相面对的轴向端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动力传递元件的配合凸起集成一体地形成在配合支承元件沿周向的数个位置上,通过回转驱动装置和配合支承元件的轴向配合力以特定的压力弹性配合在带芯的相面对的轴向端面上。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动力传递元件的配合凸起集成一体地形成在回转驱动装置和配合支承元件沿周向的数个位置上,通过回转驱动装置和配合支承元件的轴向配合力以特定的压力弹性配合在带芯的相面对的轴向端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所述配合支承元件具有:轴向配合部,其配合在带芯的轴向端面上;和止定爪,其与所述回转驱动装置的回转轴相配合,当配合支承元件的止定爪与回转驱动装置的支承部相配合时,通过所述轴向配合部与带芯的配合力,配合凸起以特定的压力弹性配合在带芯的相面对的轴向端面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所述配合支承元件的止定爪沿径向可弹性变形,在回转驱动装置的内周面上设有可沿轴向与止定爪相配合的配合凸缘,止定爪通过沿径向指向内侧的弹性变形可沿轴向穿过配合凸缘,通过弹性恢复被嵌合。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所述配合支承元件的止定爪可拆卸地与回转驱动装置的回转轴相配合。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所述配合支承元件包括:回转驱动部,其沿转动方向与带芯的轴向端面相配合;和转动操作装置,其进行再卷绕的转动操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所述配合支承元件的轴向配合部呈配合凸起状,该配合凸起与配合凹部相配合,该配合凹部设置在带芯的轴向端部,其功能也作为回转配合部。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进给辊和收卷辊是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基板上的双轴式辊结构。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其中,进给辊和收卷辊是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基板上的同轴可相对转动的单轴式辊结构。
22.一种涂膜转换器,是可补充式的自卷绕涂膜转换器,可更换涂膜转换带,具有可拆卸的带载架,所述涂膜转换器包括:
壳体,其由手把持和操作,壳体的部分外周面上具有一对相互面对的把持面,以在把持书写工具的姿势下由手把持,
带载架,可更换地容纳在所述壳体内,在支承基板上可转动地安装有进给辊和收卷辊,进给辊上卷绕着涂膜转换带,收卷辊回收使用过的涂膜转换带,支承基板与涂膜转换头集成一体,和
回转支承轴,安装在所述壳体内,可拆卸和可转动地支承所述带载架的进给辊和收卷辊,
其中,进给辊和收卷辊由回转支承轴和带载架的支承基板在两侧可转动地夹持,在壳体的前端设有转换头插入部,使带载架的转换头延伸至壳体的外侧。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涂膜转换器,其中,所述带载架包括:扁平的支承基板;涂膜转换头,其把涂膜转换带压贴在转换区域;进给辊,其容纳涂膜转换带,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基板上;和收卷辊,其回收使用过的涂膜转换带,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基板上,涂膜转换头和扁平的支承基板集成一体,所述涂膜转换头的前端加压部呈直线边缘状,该直线边缘几乎垂直于支承在所述支承基板上的各辊的转动轴线方向,所述支承基板可转动地支承在两个辊的回转轴的端部,该端部背对着两个辊可拆卸和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的回转支承轴上的位置。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涂膜转换器,其中,带载架具有:进给辊和收卷辊,其分别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基板上,形成双轴式辊结构;一对回转支承轴,其支承带载架的进给辊和收卷辊,可拆卸和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内;连动机构,其使进给辊和收卷辊连动,在设置在两个辊其中之一上的连动齿轮和设置在另外一个辊上的连动齿轮之间相啮合,其中一个连动齿轮可转动地支承在支承其中一个辊的回转支承轴上,另外一个连动齿轮集成一体地设置在连动机构的回转前端装置上,设置在另外一个辊上。
25.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涂膜转换器,其中,带载架具有:进给辊和收卷辊,其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支承基板上,形成单轴式辊结构,这两个辊同轴设置,可相对转动;和连动机构,其使进给辊和收卷辊连动,包括设置在两个辊其中之一上的连动机构的动力传递元件。
26.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涂膜转换器,进一步包括带再卷绕机构,以在两个辊之间消除和清除涂膜转换带的松弛,其中,带再卷绕机构包括:离合机构的配合支承元件,其设置在背对壳体的外侧处;和回转操作装置,其再卷绕转动操作,形成在该配合支承元件的外端。
27.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涂膜转换器,进一步包括带姿势转换元件,其变换涂膜转换带的走行姿势,设置在两个辊和涂膜转换头之间。
28.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涂膜转换器,进一步包括保持间距的元件,其分散把持力,该把持力作用在设置在壳体上的相面对的把持面上。
CN99108327A 1998-06-08 1999-06-08 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 Pending CN123827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176657A JPH11348493A (ja) 1998-06-08 1998-06-08 塗膜転写具用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塗膜転写具
JP176657/98 1998-06-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8271A true CN1238271A (zh) 1999-12-15

Family

ID=16017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9108327A Pending CN1238271A (zh) 1998-06-08 1999-06-08 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6227274B1 (zh)
EP (1) EP0963935A3 (zh)
JP (1) JPH11348493A (zh)
KR (1) KR20000005998A (zh)
CN (1) CN1238271A (zh)
AU (1) AU764111B2 (zh)
CA (1) CA2274401A1 (zh)
TW (1) TW52210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5684A1 (zh) * 2015-09-06 2017-03-09 郭少坚 一种供卷带的功能薄膜转帖并将基带回收的卷绕式装置
CN108501591A (zh) * 2018-04-18 2018-09-07 泉州市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修正带及其旋转咀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05673B2 (ja) * 1997-07-23 2004-03-08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塗布具
JP2000025392A (ja) * 1998-07-08 2000-01-25 Seed Rubber Kogyo Kk 塗膜転写具用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塗膜転写具
US6601631B1 (en) * 1999-09-07 2003-08-05 Berol Corporation Dispenser for applying a material to a surface
US6453968B1 (en) * 2000-09-28 2002-09-24 Tsang-Hung Hsu Dispensing device for double-face adhesive tape
DE10118830B4 (de) * 2001-04-17 2009-06-18 Henkel Ag & Co. Kgaa Kassettengerät
US20050056375A1 (en) * 2003-09-16 2005-03-17 Sanford, L.P. Applicator tip for a corrective tape dispenser
US6997229B2 (en) * 2003-09-16 2006-02-14 Sanford, L.P. Rotatable applicator tip for a corrective tape dispenser
JP2006281495A (ja) * 2005-03-31 2006-10-19 Tombow Pencil Co Ltd 塗膜転写具
JP4934836B2 (ja) * 2007-04-27 2012-05-23 コクヨ株式会社 転写具
JP4997535B2 (ja) * 2007-04-27 2012-08-08 コクヨ株式会社 転写具
WO2011119564A1 (en) * 2010-03-22 2011-09-29 Wm. Wrigley Jr. Company Multi-piece dispenser for use with a consumable product
US8397784B2 (en) 2010-08-31 2013-03-19 Sanford, L.P. Correction tape dispenser with variable clutch mechanism
US8746313B2 (en) 2010-12-29 2014-06-10 Sanford, L.P. Correction tape re-tensioning mechanism and correction tape dispenser comprising same
US8578999B2 (en) 2010-12-29 2013-11-12 Sanford, L.P. Variable clutch mechanism and correction tape dispenser with variable clutch mechanism
US8746316B2 (en) 2011-12-30 2014-06-10 Sanford, L.P. Variable clutch mechanism and correction tape dispenser with variable clutch mechanism
JP5936899B2 (ja) * 2012-04-03 2016-06-22 ゼネラル株式会社 転写具
JP6355661B2 (ja) * 2016-02-02 2018-07-11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塗膜転写具
US11148965B2 (en) * 2018-07-16 2021-10-19 Yonathan RECHES Process for the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nutrient-contaminated wastewa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17000C (de) * 1938-03-20 1942-02-04 Orion Metallwarenfabrik G M B Gewehrgranatwerfer mit Rueckstossbremse
DE3736357C2 (de) * 1987-10-27 1995-11-09 Pelikan Ag Handgerät zum Übertragen eines Filmes von einer Trägerfolie auf ein Substrat
DE3902552C1 (zh) * 1989-01-28 1990-04-26 Henkel Kgaa, 4000 Duesseldorf, De
DE4104331A1 (de) * 1991-02-13 1992-08-27 Henkel Kgaa Einachsiger kleberoller
JP2544030Y2 (ja) * 1991-07-31 1997-08-13 シード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塗膜転写具
CA2119865A1 (en) * 1991-10-02 1993-04-15 Masahiko Ono Instrument for transferring coating film
US5281298A (en) * 1992-03-03 1994-01-25 The Gillette Company Film transfer device
US5310437A (en) * 1992-10-15 1994-05-10 The Gillette Company Single spool correction tape dispenser
US5685944A (en) * 1994-04-28 1997-11-11 Fujicopian Co., Ltd. Film transfer apparatus and a film transfer roller used therein
JPH0839905A (ja) * 1994-08-01 1996-02-13 Fujicopian Co Ltd 塗膜転写具
TW318812B (zh) * 1994-12-12 1997-11-01 Yutoku Gum Kogyo Kk
JP3027309B2 (ja) * 1994-12-12 2000-04-04 シード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塗膜転写具用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塗膜転写具
JP2943134B2 (ja) * 1995-11-01 1999-08-30 シード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塗膜転写具用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塗膜転写具
JP2869855B2 (ja) * 1995-03-28 1999-03-10 株式会社トンボ鉛筆 字消し具
CA2187464A1 (en) * 1995-10-06 1997-04-07 Kouhei Koyama Clutch mechanism of coat film transfer tool and coat film transfer tool
US5795085A (en) * 1997-03-05 1998-08-18 Yoo; Kwang-Ho Correction tape
JP3296265B2 (ja) * 1997-09-12 2002-06-24 株式会社シード 塗膜転写具のクラッチ機構および塗膜転写具
DE19824551A1 (de) * 1998-06-03 1999-12-09 Henkel Kgaa Handgerät zum Übertragen eines Films von einem Trägerband auf ein Substrat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35684A1 (zh) * 2015-09-06 2017-03-09 郭少坚 一种供卷带的功能薄膜转帖并将基带回收的卷绕式装置
CN108501591A (zh) * 2018-04-18 2018-09-07 泉州市扬文化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修正带及其旋转咀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6227274B1 (en) 2001-05-08
EP0963935A3 (en) 2000-11-29
AU3239599A (en) 1999-12-16
AU764111B2 (en) 2003-08-07
JPH11348493A (ja) 1999-12-21
EP0963935A2 (en) 1999-12-15
CA2274401A1 (en) 1999-12-08
TW522101B (en) 2003-03-01
KR20000005998A (ko) 2000-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38271A (zh) 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
CN1245756A (zh) 涂膜转换器的带载架和涂膜转换器
CN1152814C (zh) 涂膜转移头装置和涂膜转移工具
CN1069878C (zh) 涂膜输送用具的带盒和涂膜输送用具
CN1669808A (zh) 油墨纸盒和安装到该油墨纸盒上的可更换的油墨纸装置
CN1154581C (zh) 涂覆膜传输器具的离合机构及涂覆膜传输器具
CN1144099C (zh) 供墨容器与成象设备
CN1264363C (zh) 蜂窝电话及自动旋转方法
CN1113188A (zh) 涂膜转移工具
CN1214296C (zh) 感光体鼓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218226C (zh) 定影方法、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880800A (zh) 带转矩限制器的行星齿轮式减速器
CN1279163A (zh) 涂膜转移带载架以及涂膜转移工具
CN1115725A (zh) 涂改工具
CN1945458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
CN1289684A (zh) 介质盒和带有可拆卸介质盒的图像记录装置
CN1298545C (zh) 可采用双面印刷方式操作的印刷机
CN1236342A (zh) 平台型打印机
CN1669810A (zh) 墨带盒
CN1717362A (zh) 打印机
CN1867461A (zh) 安全触碰式书写器
CN1386647A (zh) 标志转移用具和标志转移条
CN1734369A (zh) 定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374243A (zh) 标记转移工具和标记转移带
CN1461262A (zh) 印刷单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