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37575A - 快门装置 - Google Patents

快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37575A
CN1637575A CN200510003914.4A CN200510003914A CN1637575A CN 1637575 A CN1637575 A CN 1637575A CN 200510003914 A CN200510003914 A CN 200510003914A CN 1637575 A CN1637575 A CN 16375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peristome
shutter device
linkage componen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51000391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河内隆宏
山本秋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05148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524195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375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375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8Shutters
    • G03B9/10Blade or disc rotating or pivoting about axis normal to its plan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hutters For Camera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第1、第2叶片之间形成预定尺寸的间隙,可使两枚叶片之间不会产生滑动摩擦的小型的快门装置。本发明的快门装置(1)备有形成了预定口径的开口部(6a)的基座部件(6)和载置在基座部件(6)的第1叶片支撑面(11)上的可开闭开口部(6a)的第1、第2叶片(12、13)。第1叶片(12)在第1叶片支撑面(11)上转动,可开闭开口部(6a),第2叶片(13)隔开预定尺寸间隙地配置在第1叶片(12)之上,可开闭开口部(6a)。

Description

快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门装置,其是适用于数字电影摄影机或数字静像摄影机等的快门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的快门装置基于专利文献1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在环状磁铁51上,在中央部形成有嵌合孔51a,在上面一侧形成有突出的定缝销钉51b,在下面一侧形成有突出的两个定缝销钉51c、51d。
上述磁铁51沿圆周方向被n等分,交替被磁化为S极·N极。
另外,在磁铁51的上部配设有圆筒状的线圈52,该圆筒状的线圈52卷绕在绝缘材料构成的绕线管53上。在上述绕线管53上突出地形成有定缝销钉53a。
另外,在线圈52的上部配设有磁性材料构成的圆盘状轭铁54,在该轭铁54上形成有栉齿状的第1磁极部54a、54b、54c、54d、54e。并且,借助于给线圈52通电,使栉齿状的第1磁极部54a、54b、54c、54d、54e被励磁,从而使线圈53旋转。
另外,在把嵌合环56嵌合到嵌合孔51a中的磁铁51的下部,配设有平板状叶片压板59。该叶片压板59是通过线圈52励磁使其极性与磁极部54a~54e的极性相反的第2磁极部。
上述叶片压板59的中央形成有预定口径的开口部59a。
另外,在叶片压板59的下部,通过第1、第2快门叶片57、58配设有基座部件55,该基座部件55在中央形成有开口部55a。在该基座部件55上,形成有定缝销钉55b、55c的同时,还形成有可与磁铁51的定缝销钉51c、51d卡合的长孔55d、55e。另外,通过磁铁51旋转,使定缝销钉51c、51d与长孔55d、55c抵接,从而以预定角度对磁铁51的旋转角度进行限制。
另外,第1快门叶片57使圆孔57a与基座部件55的定缝销钉51c嵌合的同时,使圆孔57b与磁铁51的定缝销钉51d相嵌合。
另外,第2快门叶片58使圆孔58a与基座部件55的定缝销钉55b嵌合的同时,使圆孔58b与磁铁51的定缝销钉51c嵌合。在上述基座部件55的下部配设有ND滤光器板60,该滤光器板60通过让其孔60a嵌合到基座部件55的下面形成的定缝销钉(图中未示)上,变为可自由旋转的结构。
在上述ND滤光器板60上,通过粘接剂等粘贴地形成有光透过率小的滤光器部60b。
并且,通过让该ND滤光器板60以孔60a为支点转动,滤光器部60b可以覆盖基座部件55及叶片压板59的开口部55a、59a。
另外,在轭铁54上配设有连动杆61,通过把孔61a支撑在绕线管53的定缝销钉53a上,可使连动杆61以孔61a为支点自由转动。并且,连动杆61的槽部61b嵌合在磁铁51的定缝销钉51b上,当磁铁51转动时,连动杆61以孔61a为支点以与磁铁51的转动相对应的角度旋转。
在上述连动杆61上形成有齿轮部61c,该齿轮部61c与输入齿轮62的齿轮部62a相啮合。
上述输入齿轮62与内部设有棘轮(图中未示)的输出部件63一起构成单向超越离合器。另外,输出部件62的销63b可滑动地与ND滤光器板60的长孔60c嵌合。
此外,对应于输出部件63的转动,使ND滤光器板60转动,从而滤光器部60b进行分别覆盖开口部55a、59a的动作或打开开口部55a、59a的动作。
下面,说明这样构成的以往快门装置的磁铁51与ND滤光器板60的动作,例如,对线圈52非通电时,滤光器部60b变成从开口部55a、59a避开的第1曝光状态并停止。
从这种状态开始,对线圈52进行通电、使轭铁54的磁极部54a~54e的S极被励磁时,受到旋转方向电磁力的磁铁51按顺时针方向以预定角度旋转。
这时的输入齿轮62通过连动杆61而转动,但是,输出部件63在内部棘轮的作用下不能旋转。因此,ND滤光器板60的滤光器部60b依旧停止在从叶片压板59的开口部59a避开的第1曝光状态。
在这里,当向线圈52反向通电时,轭铁54的磁极部54a~54e以N极被励磁,磁铁51按逆时针方向以预定角度旋转。
另外,与磁铁51的反转连动,输入齿轮62也反转,在输出部件63的棘轮作用下,输出部件63按逆时针方向以预定角度旋转。
随之,通过输出部件63的销63d,使ND滤光器60转动,滤光器部60b覆盖开口部55a、59a。
借此,通过开口部55a、59a的光量,处于少于第1曝光状态的第2曝光状态。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34522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3-111376号公报
但是,上述以往的快门装置,由于是借助于旋转操作快门叶片57、58用的磁铁51,并通过连动杆61、输入齿轮62、输出部件63等使ND滤光器60转动的,所以,在各个部件之间产生的间隙被累积起来,出现了使ND滤光器60稍稍滞后于作为致动器的磁铁51而转动的问题。
另外,以往的快门装置为了操作ND滤光器60,连动杆61、输入齿轮51以及内部设有棘轮的输出部件63等是必须的部件,零部件数目繁多,费用高,而且还出现厚度尺寸变厚的问题。
另外,快门叶片57、58遮住开口部55a、59a进行快门动作时,彼此产生滑动摩擦,使快门叶片57、58的旋转速度变慢,有快门速度变慢的可能。
再者,为了提高快门速度,增大磁铁等时,又会带来使以往的快门装置大型化且消耗功率增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薄型化、零部件数目少的情况下操作快门叶片及ND滤光器的快门装置。
本发明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具有形成了预定口径的开口部的基部的基座部件;
被支撑在该基座部件的第1叶片支撑部上、可沿着开闭所述开口部的方向转动的成为快门的第1叶片;以及
可转动操作该第1叶片的第1连杆部件,
在所述基座部件上形成有可自由转动地支撑配设于所述基部外侧的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第1连杆支撑部,
所述第1连杆部件形成有可支撑在所述第1连杆支撑部上的转动支撑部,在将该转动支撑部支撑在所述第1连杆支撑部上的状态下,一端部侧与另一端部侧可以翘翘板状转动,
在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一个面上固定有第1磁铁,
该第1磁铁在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一端部侧一个磁极被磁化、在另一端部侧另一个磁极被磁化,
在与所述第1磁铁对置的一侧配设有第1线圈,
对该第1线圈通电所产生的磁通作用于所述第1磁铁的磁通,使所述第1连杆部件以所述转动支撑部为支点、以所述翘翘板状转动,从而上述第1叶片可开闭上述开口部。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1连杆部件上形成有可转动操作所述第1叶片的第1叶片驱动部,
所述第1叶片被形成为薄板状,并且形成有可支撑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第1叶片支撑部上的支撑部以及可与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所述第1叶片驱动部卡合的卡合部,
所述第1叶片,通过所述第1叶片驱动部将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转动传递给所述卡合部时,以所述支撑部为支点,沿着与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所述第1叶片驱动部被形成为突起状,
所述第1叶片的所述卡合部被形成为椭圆状,
所述第1连杆部件转动时,所述第1叶片驱动部在所述卡合部的内周面滑动,所述第1叶片以支撑部为支点、沿着开闭所述开口部的方向转动。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部件具有连接所述基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开口部周围的第1连杆导向部,
在该第1连杆导向部上形成有所述第1连杆支撑部,
所述第1连杆部件被配设在所述基部的外周壁的内侧,所述转动支撑部被支撑在所述第1连杆支撑部上。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基座部件上,形成有连接所述基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开口部周围的第1叶片支撑面,
所述第1叶片由形成在该第1叶片支撑面上的所述第1叶片支撑部支撑。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第1叶片支撑面上,形成有突起状的第2叶片支撑部,
在该第2叶片支撑部上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着成为安装有ND滤光器的滤光器的第2叶片或成为具有小于所述开口部口径的小径孔的光圈的第2叶片,
通过所述ND滤光器或所述小径孔,可调整通过所述开口部的光量。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基部的外周部,在与所述第1连杆部件相对置的一侧,配设有与所述第1连杆部件对称形状的第2连杆部件,
在所述基座部件上,形成有可支撑所述第2连杆部件的第2连杆支撑部,
在该第2连杆部件上固定有第2磁铁,
通过对配设于和所述第2磁铁对置的一侧的第2线圈通电,使所述第2叶片转动。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2叶片重叠配置在所述第1叶片的上部或下部,
通过所述第1、第2连杆部件的转动,可使所述第1叶片及所述第2叶片分别独立地转动。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第2连杆部件被载置在外形为圆形的轭铁上,在所述基座部件上,经由所述第1叶片及所述第2叶片而配设有外形为圆形的盖部件。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盖部件上,在与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开口部相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椭圆形孔,所述ND滤光器位于该椭圆形孔处并可转动。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第2线圈被形成在FPC(挠性基板)上,该FPC配设在与所述第1、第2磁铁具有预定尺寸的间隙而相对置的一侧,所述FPC被安装在所述盖部件上。
本发明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形成有预定口径的开口部的基座部件,以及
被放置在该基座部件的叶片支撑面上、可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第1、第2叶片;
所述第1叶片在所述叶片支撑面上转动,从而可开闭所述开口部,
所述第2叶片隔开预定尺寸的间隙地配置在所述第1叶片上,而可开闭所述开口部。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叶片支撑面上形成有,在所述第1叶片的转动范围的外侧可自由转动地支撑所述第2叶片的台座部,
通过该台座部,在与所述第1叶片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第2叶片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基座部件上的转动支点部和在远离该转动支点部的位置形成的可遮蔽所述开口部的遮蔽部,
所述第1叶片由形成于所述基座部件上的第1叶片支撑部支撑所述转动支点部,
所述第2叶片由形成于所述基座部件上的第2叶片支撑部支撑所述转动支点部,并且,所述遮蔽部侧由所述台座部支撑着,可自由转动。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2叶片支撑部能以与所述台座部相同的高度支撑着所述第2叶片的所述转动支点部。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台座部由从所述叶片支撑面以预定高度突出的至少第1~第3台座部构成,
打开了所述开口部时的所述第2叶片的所述遮蔽部侧至少由所述第1、第2台座部支撑着,
遮住了所述开口部时的所述遮蔽部侧至少由所述第2、第3台座部支撑着。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叶片由可遮蔽所述开口部的快门叶片构成,
所述第2叶片由具有可调整通过所述开口部的光量的滤光器的光圈叶片构成,
所述第2叶片,在与所述第1叶片相对置的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上安装有所述滤光器。
所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叶片的厚度尺寸被形成为50μm,所述台座部的高度尺寸被形成为100μm。
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快门装置,由于在基座部件的外侧配设有第1连杆部件,在与固定在该第1连杆部件上的第1磁铁相对置的一侧配设有第1线圈,对该第1线圈通电所产生的磁通作用于第1磁铁的磁通,借此,使第1连杆部件以转动支撑部为支点,以翘翘板状转动,从而可开闭开口部,因此,可提供一种薄型的快门装置。
另外,由于在第1连杆部件的连杆重心形成有转动支撑部,所以,即使从外部施加有冲击等,仍然可防止第1连杆部件转动。
再者,由于第1(快门)叶片被形成为薄板状,且形成有可支撑在基座部件的第1叶片(快门)支撑部上的支撑部以及可与第1连杆部件的第1叶片(快门)驱动部相卡合的卡合部,快门叶片通过所述快门驱动部将第1连杆部件的转动传递给卡合部时,以支撑部为支点,沿着与第1连杆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用第1连杆部件的小的转动力就能可靠地使快门叶片转动。
此外,由于快门叶片是薄板状、而且质量小,所以,即使从外部施加有冲击等,仍然可防止其转动。
此外,第1连杆部件的快门驱动部被形成为突起状,上述快门叶片的上述卡合部被形成为椭圆状,上述第1连杆部件转动时,上述快门驱动部在上述卡合部的内周面滑动,上述快门叶片以支撑部为支点,沿着开闭上述开口部的方向转动,因此,能更可靠地使快门叶片转动。
再者,由于基座部件具有将基部的外周壁与上述开口部周围连接的第1连杆导向部,在该第1连杆导向部上形成有第1连杆支撑部,第1连杆部件被配设在基部的外周壁的内侧,转动支撑部被支撑在第1连杆支撑部上。因此,可由位于基部外侧的第1连杆部件转动操作快门叶片,可提供能薄型化的快门装置。
此外,由于基座部件上,形成有将基部的外周壁与上述开口部周围连接的第1叶片支撑面,快门叶片由形成于该第1叶片支撑面上的快门支撑部支撑着。所以,快门叶片由叶片导向部导向,能以快门支撑部为支点,沿着开闭开口部的方向可靠地进行转动操作。
另外,由于在基座部件的叶片导向部上,形成有突起状的第2叶片(滤光器)支撑部,在该滤光器支撑部上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着安装有ND滤光器的成为滤光器的第2叶片或具有小于开口部口径的小径孔的成为光圈的第2叶片,通过ND滤光器或小径孔,可调整通过开口部的光量。因此,通过ND滤光器或小径孔,可进行能可靠且高精度地调整通过开口部的光量的光圈动作。
并且,由于在基座部件上,形成有可支撑第2连杆部件的第2连杆支撑部,在该第2连杆部件上固定有第2磁铁,通过对配设于和第2磁铁对置的一侧的第2线圈通电,使滤光器叶片或光圈叶片转动。因此,能可靠地使滤光器叶片或光圈叶片转动,从而能高精度地调整通过开口部的光量。
此外,由于滤光器叶片或光圈叶片重叠地配置在快门叶片的上部或下部,通过第1、第2连杆部件的转动,可使快门叶片及滤光器叶片或光圈叶片分别独立地转动。因此,能提供操作性良好的快门装置。
由于第1、第2连杆部件被载置在外形为圆形的轭铁上,在基座部件上,通过快门叶片及滤光器叶片或光圈叶片配设有外形为圆形的盖部件。因此,可在圆形的内部配设快门叶片及滤光器叶片或光圈叶片,同时,可高效率地配设可驱动操作这些叶片的磁铁及线圈等,提供小型、薄型且具有设计自由度的快门装置。
另外,由于在盖部件上,在与基座部件的开口部相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椭圆形孔,ND滤光器处于该椭圆形孔处并可转动。因此,可用椭圆形孔吸收ND滤光器的厚度。进而,能更薄型化。
由于第1、第2线圈被形成在FPC(挠性基板)上,该FPC配设在与第1、第2磁铁有预定尺寸间隙的对置的一侧,FPC被安装在盖部件上。所以,容易组装。
另外,本发明的快门装置的第1叶片可在叶片支撑面上转动来开闭开口部,第2叶片隔开预定尺寸间隙地配置在上述第1叶片上,从而可开闭开口部。因此,可消除使第1叶片与第2叶片转动时的摩擦,在第1、第2叶片之间不会产生滑动摩擦。
进而,能提高第1、第2叶片的转动速度,从而提高快门速度。
由于在叶片支撑面上,在第1叶片的转动范围的外侧,形成有可自由转动地支撑第2叶片的台座部,通过该台座部而与第1叶片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可防止第2叶片在台座部上转动时第1、第2叶片的摩擦。
此外,由于第1叶片由形成于基座部件上的第1叶片支撑部支撑转动支点部,第2叶片由形成于基座部件上的第2叶片支撑部支撑转动支点部,同时,遮蔽部侧由台座部支撑、可自由地转动。因此,能可靠地防止第2叶片在第1叶片上擦过。
另外,由于第2叶片支撑部能以与台座部相同的高度支撑第2叶片的转动支点部。因此,能更可靠地防止第2叶片在第1叶片上擦过。
由于打开开口部时的第2叶片的遮蔽部侧至少由第1、第2台座部支撑,遮住开口部时的遮蔽部侧至少由第2、第3台座部支撑着。因此,开闭开口部时以及遮住时的第2叶片不会倾斜。
由于第1叶片由可遮住开口部的快门叶片构成,第2叶片由具有可调整通过开口部光量的滤光器的光圈叶片构成,第2叶片,在与第1叶片对置的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上安装有滤光器。所以,滤光器不会在第1叶片上擦过。
此外,第1叶片的厚度尺寸被形成为50μm,台座部的高度尺寸被形成为100μm。因此,可使第1叶片与第2叶片之间的间隙为约50μm,第1叶片与第2叶片不会摩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快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图1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2叶片动作的俯视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2叶片动作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以往快门装置动作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是本发明的快门装置,2是轭铁,2a是开口部,3是第1连杆部件,3a是旋转支撑部,3b是第1叶片驱动部,4是第2连杆部件,4a是旋转支撑部,4b是第2叶片驱动部,5是磁铁,5a是第1磁铁,5b是第2磁铁,5c是第3磁铁,5d是第4磁铁,6是基座部件,6a是开口部,6b是基部,6c是外周壁,6d是第1开放部,6e是第2开放部,6f是第3开放部,6g是第4开放部,7是第1连杆导向部,8是第2连杆导向部,9是第1连接部,9a是第2叶片支撑面,9b是第2叶片支撑部,10是第2连接部,11是第1叶片支撑面,11a是第1叶片支撑部,11b是第1台座部,11c是第2台座部,11f是第3台座部,12是第1叶片(快门叶片),12a是转动支点部,12b是卡合槽,12c是遮蔽部,13a是转动支点部,13b是卡合槽,13c是遮蔽部,13e是ND滤光器,14是第1线圈,15是第2线圈,16是FPC,17是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快门装置的实施形式。
图1是本发明的快门装置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图1主要部分的俯视图,图3是图1主要部分的侧面图,图4、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第2叶片动作的俯视图。
首先,基于图1~图4,说明本发明实施形式的快门装置1,在最下部配设有被形成为外径大致9mm的圆形的轭铁2,该轭铁2由钢板等磁性材料形成。
上述轭铁2以环状形成有平面部2b,该平面部2b在中央部设有开口部2a,后述的基座部件6的圆形的基部6b可嵌合在该开口部2a中。另外,轭铁2的开口部2a的4个部位向上方翘起,从而形成导向部2c,通过该导向部2c,可对要嵌合于开口部2a的基座部件6的基部6b进行导向。
此外,在轭铁2上,载置有以圆弧状且被形成为对称形状的第1、第2连杆部件3、4。上述第1连杆部件3在圆弧状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形成有旋转支撑部3a,该旋转支撑部3a以大致的圆锥台形状形成,且以预定的高度突出。
此外,上述第1连杆部件3,在图示里侧端部形成有以圆柱状且以预定的高度突出的第1叶片(快门)驱动部3b。
再者,与第1连杆部件3对称形状的第2连杆部件4,在圆弧状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以大致圆锥台形状形成有突出的旋转支撑部3a,同时,在图示里侧端部形成有以圆柱状突出的第2叶片(滤光器)驱动部4b。
另外,在第1、第2连杆部件3、4的上面,载置有由永久磁铁构成的大致为圆弧的磁铁5。该磁铁5,夹着旋转支撑部3a在左右用粘接剂等将第1、第2磁铁5a、5b固定在第1连杆部件3上。
此外,在第2连杆部件4上,夹着旋转支撑部4a固定有第3、第4磁铁5c、5d。上述第1~第4磁铁5a~5d沿着与第1、第2连杆部件3、4的长度方向平行的方向被磁化,分别在长度方向的端部形成磁极。
例如,第1连杆部件3上的第1磁铁5a以图示右端部为N极、以图示左端部为S极被磁化,第2磁铁5b以图示右端部为N极、以图示左端部为S极被磁化。
此外,第2连杆部件4上的第3磁铁5c以图示前侧端部为N极、以图示里侧端部为S极被磁化,第4磁铁5d以图示前侧端部为N极、以图示里侧端部为S极被磁化。
在上述轭铁2上,通过第1、第2连杆部件3、4,配设有由树脂材料构成、外形为圆形的基座部件6。上述基座部件6形成有大致为圆筒状的基部6b,该基部6b在中央部设有预定口径的开口部6a。
上述基座部件6以大小使基部6b可嵌合到轭铁2的开口部2a中的外径尺寸被形成,同时,在基部6b的外侧形成有以大小可使轭铁2的平面部2b的外形嵌合到其中的内径尺寸制成的预定厚度的外周壁6c。
此外,基座部件6通过薄壁的第1、第2连杆导向部7、8以及壁厚比该第1、第2连杆导向部7、8厚的第1、第2连接部9、10,将基部6b与外周壁6c连接到一起。
并且,在第1连杆导向部7与第1连接部9之间形成第1开放部6d,在第1连杆导向部7与第2连接部10之间形成第2开放部6e,在第2连杆导向部8与第2连接部10之间形成第3开放部6f,在第2连杆导向部8与第1连接部9之间形成第4开放部6g。
此外,在第1连杆导向部7上形成有可嵌合第1连杆部件3的旋转支撑部3a的支撑孔7a,在该支撑孔7a的附近形成有以预定高度突出的凸部7b。
将旋转支撑部3a嵌合地支撑到支撑孔7a中的第1连杆部件3,使第1磁铁5a位于第1开放部6d,使第2磁铁5b位于第2开放部6e处。
第1连杆部件3以旋转支撑部3a为支点,在基部6b与外周壁6c之间,自由地旋转。
此外,在第2连杆导向部8上,形成可嵌合第2连杆部件4的旋转支撑部4a的支撑孔8a,在该支撑孔8a的附近形成有以预定高度突出的凸部8b。
将旋转支撑部4a嵌合地支撑到支撑孔8a中的第2连杆部件4,使第3磁铁5c位于第3开放部6f处,使第4磁铁5d位于第4开放部6g处。
第2连杆部件4以旋转支撑部4a为支点,在基部6b与外周壁6c之间,自由地旋转。
在基部6b的表面与第1连接部9的表面,以平坦状形成有面积大的第1叶片支撑面11,后述的作为快门叶片的第1叶片12位于该第1叶片支撑面11上,并可自由旋转。
在上述第1叶片支撑面11的第1开放部6d的附近,以预定径向尺寸和高度尺寸突出地形成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后述的第1叶片12的第1叶片支撑部11a。
在第1连接部9的第4开放部6g的附近,形成高度尺寸比第1叶片支撑面11高大致100μm的第2叶片支撑面9a,后述的第2叶片13可自由转动且位于该第2叶片支撑面9a上。
在该第2叶片支撑面9a上,以预定径向尺寸和高度尺寸突出地形成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后述的第2叶片13的第2叶片支撑部9b。
在第1连接部9的外周部,形成有厚度与外周壁6c大致相同、高度高于外周壁6c的第1凸起9c以及在该第1凸起9c左右两相邻处的高度低于第1凸起9c的第2凸起9d。
另外,在第1叶片支撑面11靠近外周部的位置,在第1叶片支撑部11a与第1凸起9c之间形成高度比第1叶片支撑面11高大致100μm(与第2叶片支撑面9a高度大致相同)的第1台座部11b。
在开口部6a与第1开放部6d之间的基部6b上的第1叶片支撑面11上,以与第1台座部11b相同的高度形成大致矩形形状的第2台座部11c。
另外,在第2开放部6e与开口部6a之间的第1叶片支撑面1 1上,形成有第1线圈支撑壁11d,在第3开放部6f与开口部6a之间的第1叶片支撑面11上,形成有第2线圈支撑壁11e,在与该第2线圈支撑壁11e相接且靠近开口部6a的位置,形成有高度与第1、第2台座部11b、11c相同的第3台座部11f。
该第3台座部11f以锥状形成开口部6a一侧,后述的第2叶片13转动时非强制地位于该第3台座部11f上。
上述第2叶片支撑面9a与第1、第2、第3台座部11b、11c、11f分别被形成于在第1叶片支撑面11上转动的后述第1叶片12的转动范围之外,不会对遮蔽开口部6a的快门动作时的第1叶片12的转动造成妨碍。
在基座部件6的第1叶片支撑面11上所形成的第1叶片支撑部11a上,嵌合地支撑有由快门叶片构成的第1叶片12的圆孔状转动支点部12a。
上述第1叶片12,以大致50μm的厚度形成,由混入有碳等导电性粉末的树脂材料等形成。
第1叶片12在转动支点部12a的图示前侧,形成有可与第1连杆部件3的第1叶片驱动部3b卡合的U字形的卡合槽12b。
另外,在以预定尺寸离开转动支点部12a的图示左侧位置,形成有可开闭基座部件6的开口部6a的面积大的遮蔽部12c。
另外,在第2叶片支撑面9a上所形成的第2叶片支撑部9b之上,嵌合地支撑有由光圈叶片构成的第2叶片13的圆孔状转动支点部13a。上述第2叶片13与第1叶片12同样,以大致50μm的厚度、由混入有碳粉的树脂材料等形成。
第2叶片13在转动支点部13a的图示前侧,形成有可与第2连杆部件4的第2叶片驱动部4b卡合的U字状的卡合槽13b。
另外,第2叶片13,在以预定尺寸离开转动支点部13a的图示右侧位置,形成有遮蔽部13c,在该遮蔽部13c上,形成有开口13d,该开口13d以稍大于基座部件6的开口部6a的径向尺寸而形成,在该开口13d上,通过粘接剂等安装有以预定厚度形成的ND滤光器13e,可用于对通过开口部6a的光量进行调整。
并且,打开开口部6a的状态的第2叶片13,如图4所示,使转动支点部13a侧位于第2叶片支撑面9a上的同时,通过第1、第2台座部11b、11c支撑遮蔽部13c一侧,单点划线所示的大致为三角形状的3个角部被支撑在距离第1叶片支撑面11大致100μm的高度位置。
换句话说,在支撑于第1叶片支撑面11上的第1叶片12、第2叶片支撑面9a以及支撑在第1、第2台座部11b、11c上的第2叶片13之间,形成有大致为50μm的间隙。
另外,在被安装于第1连杆部件3上、位于第1、第2开放部6d、6e的第1、第2磁铁5a、5b之上,配设有以薄板状被卷绕成大致椭圆状的第1线圈14。该第1线圈14,通过第1线圈支撑壁11d对靠近开口部6a的外周部导向,同时,通过外周壁6c的内表面对圆弧状的外周部导向,并被载置在基座部件6之上。
此外,在安装于第2连杆部件4上、位于第3、第4开放部6f、6g的第3、第4磁铁5c、5d之上,配设有与第1线圈14形状相同的第2线圈15。
该第2线圈15,通过第2线圈支撑壁11e对靠近开口部6a的外周部导向,同时,通过外周壁6c的内表面对圆弧状的外周部导向,并被载置在基座部件6之上。
这样的第1、第2线圈14、15,通过粘接剂等被固定在FPC(挠性基板)16上,形成一体,FPC16以两叉状形成有一对线圈支撑部16a、16b。
另外,在FPC16及第2叶片13上配设有由镀锡钢板等磁性材料组成的盖部件17。
在该盖部件17上,在与基座部件6的开口部6a对置的位置形成有第1椭圆孔17a,预定厚度的ND滤光器13e位于该第1椭圆孔17a处,第2叶片13可沿着开闭开口部6a的方向转动。
在第1椭圆孔17a图示的左右,在与第1椭圆孔17a垂直的方向,形成有小于第1椭圆孔17a的第2椭圆孔17b和U型槽17c。另外,第1连杆部件3的第1叶片驱动部3b与该U型槽17c卡合,同时,第2连杆部件4的第2叶片驱动部4b与该第2椭圆孔17b卡合。
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快门装置1的组装是,将固定有第1、第2磁铁5a、5b的第1连杆部件3载置在轭铁2的平面部2b上,并将固定有第3、第4磁铁5c、5d的第2连杆部件4载置在轭铁2的平面部2b上。
接着,将基座部件6载置在上述第1、第2连杆部件3、4上,把第1连杆部件3的转动支撑部3a嵌合到第1连杆导向部7的支撑孔7a中,同时,把第2连杆部件4的转动支撑部4a嵌合到第2连杆导向部8的支撑孔8a中。
于是,第1、第2磁铁5a、5b位于第1、第2开放部6d、6e处的同时,第3、第4磁铁5c、5d位于第3、第4开放部6f、6g处,使第1、第2连杆部件3、4分别以其转动支撑部3a、4a为支点以翘翘板状转动。
另外,第1、第2连杆部件3、4的各自的叶片驱动部3b、4b从第1叶片支撑面11向上方突出。
接着,把第1叶片12的圆孔状转动支点部12a嵌合到基座部件6的突起状第1叶片支撑部11a上,把第1连杆部件3的第1叶片驱动部3b与U字形的卡合槽12b卡合。
此外,把安装有ND滤光器13e的第2叶片13载置到第1叶片12之上,把圆孔状转动支点部13a与基座部件6的第2叶片支撑部9b嵌合,同时,把第2连杆部件4的第2叶片驱动部4b与U字形的卡合槽13b卡合。于是,第2叶片13以其转动支点部13a一侧位于第2叶片支撑面9a之上,同时,其遮蔽部13c一侧由第1、第2台座部11b、11c支撑。借此,将第2叶片13以隔开大致50μm的间隙载置在第1叶片12之上。
然后,通过第1线圈支撑壁11d及外周壁6c的内表面对安装在FPC16上的第1线圈14导向,同时,通过第2线圈支撑壁11e及外周壁6c的内表面对第2线圈15导向,以此载置在基座部件6上。
之后,把盖部件17盖在FPC16及第2叶片13上时,则ND滤光器13e就会位于第1椭圆孔17a中,同时,第2叶片支撑部9b位于第1椭圆孔17b中。与此同时,第1叶片支撑部11a位于U型槽17c中。
接着,用粘接剂等把盖部件17固定在基座部件6的外周壁6c上,同时,把在轭铁2上翘起形成的导向部2c固定在基座部件6上,由此,组装出本发明的快门装置1。
这样组装而成的本发明的快门装置1,外径被形成为9mm,轭铁2与盖部件17之间的厚度尺寸为1.5mm,以薄型形成。
这样组装而成的本发明的快门装置1的动作是,例如,给第1线圈14通电,由此所产生的磁通作用于第1、第2磁铁5a、5b的磁通,第1连杆部件3以转动支撑部3a为支点,沿着使第1叶片驱动部3b远离基座部件6的基部6b的方向,并以图示顺时针方向转动。
随之,第1叶片12,通过第1叶片驱动部3b操作U字状的卡合槽12b,以转动支点部12a为支点,沿着图示逆时针方向转动。
借此,遮蔽部12c沿着关闭开口部6a的方向转动,从而使遮蔽部12c完全关闭开口部6a。
另外,给第1线圈14反向通电时,第1连杆部件3沿着使叶片驱动部3b接近基座部件6的基部6b的方向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借此,第1叶片12以转动支点部12a为支点,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开口部6a被打开。
这样遮住或打开开口部6a的快门动作时的第1叶片12,由于在其与第2叶片13之间形成有大致50μm的间隙,因此,不会与第2叶片13摩擦,可以进行快速的快门动作。
此外,通过对第2线圈15通电,第2连杆部件4以转动支点部4a为支点,沿着顺时针方向及逆时针方向转动,使第2叶片13转动。
通过该第2叶片13的转动,ND滤光器13e遮住开口部6a,进行对通过开口部6a的光量进行调整的光圈动作。
上述第2叶片13,在ND滤光器13e打开开口部6a的状态下,如图4所示,其遮蔽部13c一侧被支撑在第1、第2台座部11b、11c上,并支撑着单点划线所表示的三角形的角部的3个点。
另外,ND滤光器13e遮住开口部6a的光圈动作时的第2叶片13,如图5所示,其遮蔽部13c一侧被支撑在第2、第3台座部11c、11f上,并被支撑着单点划线所表示的三角形的角部的3个点。
因此,第2叶片13即使加上ND滤光器13e的重量,也不会与第1叶片12摩擦,可进行圆滑的光圈动作。
在本发明的实施形式中,虽然说明了用第1、第2、第3台座部11b、11c、11f的3个在第2叶片13的ND滤光器13e一侧进行支撑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第1叶片12的转动范围之外的第1叶片支撑面11上形成4个以上。
即,台座部如果是由第1~第3台座部11b、11c、11f的至少3个构成的即可。
并且,打开了开口部6a时的第2叶片13的遮蔽部13c一侧,由第2叶片支撑面9a和第1、第2台座部11b、11c的至少3个部位被支撑,遮住了开口部6a时的遮蔽部13c,由第2叶片支撑面9a和第2、第3台座部11c、11f的至少2个部位被支撑着。
因此,第2叶片12以水平状被支撑,在将开口部6a打开及遮住时,不在第1叶片12上擦过。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第2叶片13以具有ND滤光器13e的光圈叶片进行了说明,但第2叶片13也可以是与第1叶片同样的快门叶片。
也就是说,由两片快门叶片构成的第1叶片12、12对开口部6a进行遮蔽也可以。

Claims (18)

1、一种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具有形成了预定口径的开口部的基部的基座部件;
被支撑在该基座部件的第1叶片支撑部上、可沿着开闭所述开口部的方向转动的成为快门的第1叶片;以及
可转动操作该第1叶片的第1连杆部件,
在所述基座部件上形成有可自由转动地支撑配设于所述基部外侧的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第1连杆支撑部,
所述第1连杆部件形成有可支撑在所述第1连杆支撑部上的转动支撑部,在将该转动支撑部支撑在所述第1连杆支撑部上的状态下,一端部侧与另一端部侧可以翘翘板状转动,
在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一个面上固定有第1磁铁,
该第1磁铁在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一端部侧一个磁极被磁化、在另一端部侧另一个磁极被磁化,
在与所述第1磁铁对置的一侧配设有第1线圈,
对该第1线圈通电所产生的磁通作用于所述第1磁铁的磁通,使所述第1连杆部件以所述转动支撑部为支点、以所述翘翘板状转动,从而上述第1叶片可开闭上述开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第1连杆部件上形成有可转动操作所述第1叶片的第1叶片驱动部,
所述第1叶片被形成为薄板状,并且形成有可支撑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第1叶片支撑部上的支撑部以及可与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所述第1叶片驱动部卡合的卡合部,
所述第1叶片,通过所述第1叶片驱动部将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转动传递给所述卡合部时,以所述支撑部为支点,沿着与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连杆部件的所述第1叶片驱动部被形成为突起状,
所述第1叶片的所述卡合部被形成为椭圆状,
所述第1连杆部件转动时,所述第1叶片驱动部在所述卡合部的内周面滑动,所述第1叶片以支撑部为支点、沿着开闭所述开口部的方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基座部件具有连接所述基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开口部周围的第1连杆导向部,
在该第1连杆导向部上形成有所述第1连杆支撑部,
所述第1连杆部件被配设在所述基部的外周壁的内侧,所述转动支撑部被支撑在所述第1连杆支撑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基座部件上,形成有连接所述基部的外周壁与所述开口部周围的第1叶片支撑面,
所述第1叶片由形成在该第1叶片支撑面上的所述第1叶片支撑部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第1叶片支撑面上,形成有突起状的第2叶片支撑部,
在该第2叶片支撑部上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着成为安装有ND滤光器的滤光器的第2叶片或成为具有小于所述开口部口径的小径孔的光圈的第2叶片,
通过所述ND滤光器或所述小径孔,可调整通过所述开口部的光量。
7、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基部的外周部,在与所述第1连杆部件相对置的一侧,配设有与所述第1连杆部件对称形状的第2连杆部件,
在所述基座部件上,形成有可支撑所述第2连杆部件的第2连杆支撑部,
在该第2连杆部件上固定有第2磁铁,
通过对配设于和所述第2磁铁对置的一侧的第2线圈通电,使所述第2叶片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6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2叶片重叠配置在所述第1叶片的上部或下部,
通过所述第1、第2连杆部件的转动,可使所述第1叶片及所述第2叶片分别独立地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第2连杆部件被载置在外形为圆形的轭铁上,在所述基座部件上,经由所述第1叶片及所述第2叶片而配设有外形为圆形的盖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盖部件上,在与所述基座部件的所述开口部相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椭圆形孔,所述ND滤光器位于该椭圆形孔处并可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第2线圈被形成在FPC(挠性基板)上,该FPC配设在与所述第1、第2磁铁具有预定尺寸的间隙而相对置的一侧,所述FPC被安装在所述盖部件上。
12、一种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包括:
形成有预定口径的开口部的基座部件,以及
被放置在该基座部件的叶片支撑面上、可开闭所述开口部的第1、第2叶片;
所述第1叶片在所述叶片支撑面上转动,从而可开闭所述开口部,
所述第2叶片隔开预定尺寸的间隙地配置在所述第1叶片上,而可开闭所述开口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叶片支撑面上形成有,在所述第1叶片的转动范围的外侧可自由转动地支撑所述第2叶片的台座部,
通过该台座部,在与所述第1叶片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第2叶片具有可自由旋转地支撑在所述基座部件上的转动支点部和在远离该转动支点部的位置形成的可遮蔽所述开口部的遮蔽部,
所述第1叶片由形成于所述基座部件上的第1叶片支撑部支撑所述转动支点部,
所述第2叶片由形成于所述基座部件上的第2叶片支撑部支撑所述转动支点部,并且,所述遮蔽部侧由所述台座部支撑着,可自由转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2叶片支撑部能以与所述台座部相同的高度支撑着所述第2叶片的所述转动支点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台座部由从所述叶片支撑面以预定高度突出的至少第1~第3台座部构成,
打开了所述开口部时的所述第2叶片的所述遮蔽部侧至少由所述第1、第2台座部支撑着,
遮住了所述开口部时的所述遮蔽部侧至少由所述第2、第3台座部支撑着。
17、根据权利要求12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叶片由可遮蔽所述开口部的快门叶片构成,
所述第2叶片由具有可调整通过所述开口部的光量的滤光器的光圈叶片构成,
所述第2叶片,在与所述第1叶片相对置的面的相反一侧的面上安装有所述滤光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快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1叶片的厚度尺寸被形成为50μm,所述台座部的高度尺寸被形成为100μm。
CN200510003914.4A 2004-01-09 2005-01-10 快门装置 Pending CN163757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04737 2004-01-09
JP004737/2004 2004-01-09
JP2004051484A JP2005241957A (ja) 2004-02-26 2004-02-26 シャッタ装置
JP051484/2004 2004-0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7575A true CN1637575A (zh) 2005-07-13

Family

ID=34742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510003914.4A Pending CN1637575A (zh) 2004-01-09 2005-01-10 快门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152691A1 (zh)
CN (1) CN1637575A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9009B (zh) * 2007-09-07 2011-10-26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
CN101806984B (zh) * 2007-01-12 2011-12-21 索尼株式会社 光量调节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01750841B (zh) * 2008-12-17 2011-12-28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圈快门装置
CN101226270B (zh) * 2007-01-18 2012-04-18 索尼株式会社 光量调节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02012604B (zh) * 2009-09-07 2012-04-18 微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四极以上的磁石构件及快门
CN102419504A (zh) * 2010-09-28 2012-04-18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US8353635B2 (en) 2007-09-07 2013-01-15 Seiko Precision Inc. Blade drive device
CN102171607B (zh) * 2008-10-06 2013-07-03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驱动机构、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设备
US8540439B2 (en) 2007-09-07 2013-09-24 Seiko Precision Inc. Blade drive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189412B2 (ja) * 2006-06-26 2008-12-03 ニスカ株式会社 電磁駆動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量調整装置
JP4187758B2 (ja) * 2006-06-26 2008-11-26 ニスカ株式会社 光量調整装置
WO2016136932A1 (ja) * 2015-02-27 2016-09-01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羽根駆動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66031B2 (ja) * 1990-02-07 1996-12-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磁駆動露光量調節装置
JP2002090801A (ja) * 2000-09-14 2002-03-27 Nisca Corp 光量制御装置
JP3950756B2 (ja) * 2002-07-10 2007-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駆動装置及び光量調節装置
JP4317411B2 (ja) * 2003-09-17 2009-08-19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カメラ用羽根駆動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6984B (zh) * 2007-01-12 2011-12-21 索尼株式会社 光量调节装置及摄像装置
CN101226270B (zh) * 2007-01-18 2012-04-18 索尼株式会社 光量调节装置和图像拾取装置
CN101689009B (zh) * 2007-09-07 2011-10-26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叶片驱动装置
US8348528B2 (en) 2007-09-07 2013-01-08 Seiko Precision Inc. Blade drive device
US8353635B2 (en) 2007-09-07 2013-01-15 Seiko Precision Inc. Blade drive device
US8540439B2 (en) 2007-09-07 2013-09-24 Seiko Precision Inc. Blade drive device
CN102171607B (zh) * 2008-10-06 2013-07-03 精工精密株式会社 驱动机构、叶片驱动装置和光学设备
CN101750841B (zh) * 2008-12-17 2011-12-28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光圈快门装置
CN102012604B (zh) * 2009-09-07 2012-04-18 微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四极以上的磁石构件及快门
CN102419504A (zh) * 2010-09-28 2012-04-18 日本电产科宝株式会社 照相机用叶片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152691A1 (en) 2005-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637575A (zh) 快门装置
CN1264363C (zh) 蜂窝电话及自动旋转方法
CN1821824A (zh) 镜头单元和成像装置
CN2819373Y (zh) 盘片搬送装置
CN1641991A (zh) 驱动装置、透镜单元及拍摄装置
CN1821825A (zh) 镜头单元和成像装置
CN1829242A (zh) 折叠式携带电话
CN101060761A (zh) 用于支架和电子装置的枢转机构
CN101060759A (zh) 电子装置
CN2802652Y (zh) 盘片播放装置
CN1821827A (zh) 透镜镜筒和图像摄取装置
CN1874122A (zh) 驱动设备
CN1626848A (zh) 扭转振动缓冲器
CN1725051A (zh) 光学模块以及照相机模块
CN101080666A (zh) 镜头遮光罩装置和使用它的摄像装置
CN1537423A (zh) 钓轴的发声机构
CN1225829C (zh) 内转子电动机及磁盘装置
CN1296926C (zh) 盘装置
CN1728273A (zh) 信息处理装置
CN101051494A (zh) 盘装置
CN1542807A (zh) 槽式记录再现装置
CN1188860C (zh) 磁盘驱动装置
CN1515920A (zh) 摄像镜头
CN1897149A (zh) 具有控带盘的磁带盒
CN1534653A (zh) 槽式记录再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