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68368C -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68368C
CN1268368C CN 200410022776 CN200410022776A CN1268368C CN 1268368 C CN1268368 C CN 1268368C CN 200410022776 CN200410022776 CN 200410022776 CN 200410022776 A CN200410022776 A CN 200410022776A CN 1268368 C CN1268368 C CN 126836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erba houttuyniae
preparation
medicine
heartleaf houttuyni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41002277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83047A (zh
Inventor
陈刚
杨秀清
周家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U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ENGDU
Original Assignee
HOU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ENGD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U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ENGDU filed Critical HOUF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HENGDU
Priority to CN 200410022776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268368C/zh
Publication of CN1583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830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683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6836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以鱼腥草油为有效药用成分与药物中允许接受的脂溶性油和其它辅助添加成分共同组成。制备时将鱼腥草原料按常规方式进行水蒸气蒸馏,以同时具有上层油相/下层水相的两相溶媒体系收集冷凝馏出液,得到经萃取分离并被富集于油层中的鱼腥草油有效药用成分。以该有效药用成分与药物中允许接受的脂溶性油和其它辅助添加成分共同制成相应药物制剂。该药物的有效要用成分为纯鱼腥草挥发油,不同于目前只是采用以水蒸气蒸馏收集的芳香水成分的方式,扩大了药物制剂的适用范围,特别是有利于减少鱼腥草注射液副作用产生的可能性。

Description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具体讲是以天然药用原料的挥发油成分为有效药用成分的药物制剂,以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鱼腥草是三白草科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地上部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所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作用,可用于肺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的治疗。闫双银在《海峡药学》2003;15(1):8,以及吴卫在《中草药》2001;32(4):367等研究中报导,鱼腥草含挥发油,油中含抗菌成分鱼腥草素(癸酰乙醛)、甲基正壬基酮、月桂烯、月桂醛、辛醛、癸醛等,叶含槲皮素、异槲皮素、瑞诺苷等黄酮类成分。
体外抗病毒试验已证实,由水蒸气蒸馏收集的含鱼腥草挥发油的蒸馏物,对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单纯性疱疹I型病毒、人体免疫缺乏I型病毒等均具有明显的抗病毒作用,抗病毒范围广,且无细胞毒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八叠球菌、肺炎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也有抑菌作用。目前,由单味的上述鱼腥草提取物成分加工制成的药物制剂有鱼腥草注射液和鱼腥草滴眼液,对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腺病毒3型、7型和单疱病毒I型等有抑制细胞病变的作用,已为临床广泛使用。其中鱼腥草注射液具有抗菌、消炎、解热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小儿肺炎、慢性鼻炎鼻窦炎、萎缩性鼻炎、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和难治性肾盂肾炎等症。
由于目前被称为鱼腥草挥发油都是采用由常规的水蒸气蒸馏法所收集得到的馏出物成分,其实际上只是一种含有鱼腥草挥发油成分的油/水混合物芳香水,其中的挥发油成分与水难以分离。如目前已有使用的鱼腥草注射液和鱼腥草滴眼液等药物制剂,均系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收集的这种芳香水作为有效药用成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17册170页等规定,为提高其溶解性能和澄明度,通常必需加入助溶剂吐温。公开号为CN1157164A和CN1268371A的中国专利文献分别报道的以新鲜鱼腥草经水蒸气蒸馏制备鱼腥草注射液和等渗注射液的方法,亦必需要使用吐温-80作为助溶剂。晏嫒在《中国药事》2003,17(7):451的研究报导中提出,以上述含鱼腥草挥发油成分的芳香水作为药效成分制成的鱼腥草注射液,由于成分复杂,提取纯度不高,易含有杂质或过敏原而造成过敏反应;在中药注射剂加入吐温等助溶剂,也是使人体致敏的抗原成分,这些都是导致鱼腥草注射液在临床上频繁发生过敏反应的因素。此外,由于在上述芳香水中的有效药物浓度较低且难以提高,如其鱼腥草注射液或滴眼液中的有效药物浓度仅为2g(药材)/ml,且需加入助溶剂吐温才能得到澄清的溶液,故无法制成高浓度的有效药物,从而影响了鱼腥草注射液的药物疗效,也不便用于制备成其他形式的药物制剂,如使用更为方便的多种形式固体药物制剂(如滴丸、软胶囊等),尤其是不含有助溶剂吐温等成分的注射剂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以纯鱼腥草挥发油成分为有效药用成分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可以制备成口服型、喷雾型、滴鼻型和注射型等多种可供使用的药物制剂形式,并进一步提供该药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具有可工业化生产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所说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是以鱼腥草油为有效药用成分,与药物中允许接受的脂溶性油和其它辅助添加成分共同组成。该药物可以为常用的多种形式口服型药物制剂,或是为喷雾剂和/或黏膜滴剂形式的药物制剂,尤其是不含有助溶剂吐温的注射型药物制剂。
上述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的制备方法,是将鱼腥草原料——采用干鱼腥草或是新鲜鱼腥草原料均可,按常规方式进行水蒸气蒸馏,以同时具有上层油相/下层水相形式的两相溶媒体系收集冷凝馏出液,得到经萃取分离并被富集于油层中的鱼腥草油有效药用成分,再以该有效药用成分与药物中允许接受的辅助添加成分共同制成相应药物制剂。
由于鱼腥草油是一种已有报道的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菌作用的药物成分,特别是采用本发明方法得到的高浓度甚至是纯鱼腥草挥发油成分,与药物中允许接受的相应药用辅料或载体等辅助添加成分组合,并按相应的制药方法和工艺加工处理,即可制成为相应的口服型、注射型或其它可用形式的药物制剂。例如,与口服制剂中可以被接受的崩解剂、赋形剂、润滑剂、粘合剂、填充剂等常用的辅助添加成份混合后,按相应的常规工艺方法处理,即可制成为片剂、滴丸剂、胶囊剂或适当形式的缓释剂、控释剂等固体制剂形式的口服药物;与常用的增溶剂、助溶剂、乳化剂、润湿剂等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稀释剂、稳定剂、增稠剂等混合,按相应的常规工艺方法处理,即可制成为乳剂、喷雾剂,及眼药、滴鼻剂等外用黏膜滴剂。按注射药物制剂中允许使用的适当溶剂和附加剂配合及相应的工艺操作处理后,可以制备成相应的乳剂或粉针等肌肉或静脉形式的注射制剂药物。
对上述水蒸气蒸馏的冷凝馏出液用具有上层油相/下层水相形式的两相溶媒体系收集并同时被萃取分离而并被富集于油层中的鱼腥草油有效药用成分,可以进一步进行分离,也可以不再分离而直接用于后续的药物制剂。是否需要进行该进一步的分离,主要可取决于在收集和萃取分离馏出液的溶媒体系中所用的油相层溶媒类型。因此,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优选方式,是所说的收集和萃取分离水蒸气蒸馏冷凝馏出液所用溶媒体系中的油相层成分为在制药中允许作为药物制剂辅助成分使用的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或合成油脂等脂溶性油类成分中的一种,如目前已多有报道或使用的可供注射剂用的大豆油、芝麻油、茶油等,以及还可以在口服或外用等药物制剂中使用的如亚麻子油、棉子油、红花油、橄榄油、液体石腊或人工合成的甘油三脂肪酸酯等脂溶性油类成分中的一种。收集并萃取和富集有鱼腥草油有效药用成分的该油层混合液无需再经分离即可直接供后续的药物制剂使用。
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为提高两相溶媒体系对所收集馏出物的萃取分离效率,还可以在收集和萃取分离水蒸气蒸馏冷凝馏出液所用溶媒体系中的油相层中,装填有制药中允许使用且对油类成分呈惰性的材料制备的用以增大萃取接触面的填料体,如目前允许和常用的陶瓷、不锈钢等材料制成的环、圈、柱、孔板或团丝球等常规形状填料单元体。
在上述的制备方法中,由于在收集水蒸气蒸馏的冷凝馏出液时,采用了具有上层油相/下层水相形式的两相溶媒体系,含有鱼腥草挥发油成分的馏出液混合物进入该两相收集体系后,其中脂溶性的有效药用成分鱼腥草挥发油即同时完成了与水性成分相分离的萃取处理过程,被富集于油相溶媒层中,从而可得到高浓度的鱼腥草挥发油油性溶液,甚至是纯净的鱼腥草挥发油,有效地减少了水溶性杂质成分。所得到的高浓度鱼腥草油药用成分可被更广泛地用于目前仅为芳香水混合物形式的水蒸气馏出物所无法制备的药物制剂,扩大适用的药物制剂范围,例如可方便地制备成常用的胶囊剂、滴丸等形式的口服型制剂、喷雾剂或滴鼻剂等黏膜滴剂型的药物。其中,特别是使用了在制药中允许作为药物制剂辅助成分使用的各种脂溶性油作为收集体系中的油相溶媒时,该经萃取并富集了鱼腥草挥发油的该油性混合物即可不必再作分离而直接被用于制备成相应的药物制剂,特别是可以直接制备成相应的乳剂型注射药物制剂,从而可以彻底解除了目前必须使用吐温等助溶剂成分的依赖性。这些措施显然有利于减少鱼腥草注射液的临床过敏反应等副作用的发生,而且还可以大大提高鱼腥草挥发油成分在各种药物制剂中的有效浓度。
上述的制备方法还清楚显示,采用本发明方法由鱼腥草原料制备得到作为有效药用成分鱼腥草挥发油的过程简捷,操作十分简便,成本很低,具备极好的工业化生产可行性,有利于规模化的生产实施。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实例再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包括在本
发明的范围内。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新鲜鱼腥草200kg装入常规的水蒸气蒸馏器中。以普通的油水分离器作为冷凝馏出液收集装置,并在其中的下层装入适量水,上层装入注射用大豆油10L。对鱼腥草原料水蒸气蒸馏提取5小时,分离收集上述装置中的油相层,得高浓度含量的鱼腥草挥发油混合物,其中的鱼腥草挥发油含量可达20g(药材)/ml。将注射用豆磷脂12g、注射用甘油25ml与预热的(80℃)适量注射用水进行混合,于高速组织捣碎机内,以8000转/分钟的速度搅拌3分钟,反复三次,制成均匀的磷脂分散液。加入预热至80℃的上述高浓度的鱼腥草油混合液200ml,于同样条件下再进行三次高速搅拌,使成均匀的初乳液。加同样预热的注射用水至1000ml后,转入高压乳匀机内,进行匀化三次,至油滴粒径为1μm左右。取上述乳剂过滤后灌封于2ml或10ml安瓿内,充氮,熔封,灭菌,即得到本发明的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物。
实施例2:
将新鲜鱼腥草200kg装入水蒸气蒸馏器中;在用作收集馏出液的油水分离器下层装入适量水,上层装入芝麻油10L。水蒸气蒸馏4小时收集馏出液,弃去鱼腥草药渣,再于蒸馏器中加入新鲜鱼腥草200kg,按同样方式继续蒸馏提取5小时。从油水分离器中分离的油相层即得到高浓度含量的鱼腥草挥发油(40g药材/ml)。取该鱼腥草挥发油混合液300ml,预热至80℃,加入到PEG-6000熔融液中,搅拌混匀,在滴丸机中制成4000粒滴丸,即成为鱼腥草油丸剂药物。
实施例3:
取干鱼腥草200kg装入水蒸气蒸馏器中;在上述的油水分离器下层装入适量水,上层装入亚麻油10L。水蒸气蒸馏5小时提取馏出液,弃去鱼腥草药渣;再于蒸馏器中加入干鱼腥草200kg,按同样方式继续蒸馏提取5小时。从游说分离器中分离油相层即得高浓度的鱼腥草挥发油(40g药材/ml)。取该鱼腥草挥发油混合液300ml预热至80℃,加入到PEG-6000熔融液中,搅拌混匀,灌入胶囊壳中,或制备成小栓之后装入胶囊壳中,扣帽,即得到所述的鱼腥草油胶囊剂型药物。
实施例4:
取新鲜鱼腥草200kg装入蒸馏器;上述的油水分离器下层装入适量水,上层装入豆油10L。按上述同样方式水蒸气蒸馏提取5小时,弃去鱼腥草药渣;于蒸馏器中再加入新鲜鱼腥草200kg,继续蒸馏提取5小时。分离收集溶媒体系中的油层即得高浓度含量的鱼腥草挥发油(40g药材/ml)。将豆磷脂25g与预热的(80℃)水及甘油50ml混合,于高速组织捣碎机内,搅拌,制成均匀的磷脂分散液。加入预热至80℃的上述鱼腥草挥发油混合液400ml后,于同样条件下再进行高速搅拌,使成初乳液。加同样预热的水至1000ml后,转入高压乳匀机,进行匀化。分装,置滴鼻用塑料软瓶中,即为所述的滴鼻剂。或置耐压容器中,加阀门、封帽,压入抛射剂,摇匀,即为所述的喷雾剂。
以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制成鱼腥草油注射乳剂作为本发明的试验药物,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物,进行了抗病毒作用的药效学试验。
一、实验方法
采用组织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的方法,根据药物对细胞病变的抑制效果,以确定鱼腥草油注射乳剂对HSV-I和RSV的抗病毒效果。
1.药液配制:用RPMI-1640对试验药物(4g药材/ml)进行对倍稀释,其药液浓度分别为40mg/ml(1∶100);20mg/ml(1∶200);10mg/ml(1∶400);5mg/ml(1∶800);2.5mg/ml(1∶1600)。病毒唑的浓度分别为0.062,0.031,0.015和0.008mg/ml。
2.药物对Vero细胞和Hep-2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测定: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Vero单层细胞和Hep-2单层细胞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试验药物,置37℃、5%CO2培养箱中96小时,观察细胞病变,测定其对Vero细胞和Hep-2单层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
3.鱼腥草油注射乳剂对HSV-I病毒致Vero细胞病变的抑制试验: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Vero单层细胞内,每孔感染HSV-I 10TCID50(7LgTCID50)病毒液,2小时后倾去病毒液,每孔内再加入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注射乳剂药液或病毒唑液,培养96小时后观察细胞病变。
4、鱼腥草油注射乳剂对RSV病毒致Hep-2细胞病变的抑制试验:在96孔细胞培养板的Hep-2单层细胞内,每孔感染RSV 10TCID50(6LgTCID50)病毒液,2小时后倾去病毒液,每孔内再加入不同浓度的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或病毒唑液,培养96小时后观察细胞病变。
二、实验结果
1.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对Vero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经CPE法测定,为40mg/ml(1∶100),在正式药物试验中,则采用<40mg/ml的药物进行体外抗病毒试验。
2.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对HSV-I病毒致Vero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体外对HSV-I的药效
  孔号   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mg/ml)   病毒唑(mg/ml)   HSV-I对照   细胞对照
  20   10   5   2.5   0.062   0.031   0.015   0.008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注:-:无细胞病毒;+:25%细胞病变;++:50%细胞病变;
    +++:75%细胞病变;++++:100%细胞病变。
从表1可见,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浓度为20~10mg/ml时,可以抑制HSV-I对Vero细胞的病理损害。
3.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对RSV病毒致Hep-2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体外对RSV的药效
  孔号   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mg/ml)   病毒唑(mg/ml)   HSV-I对照   细胞对照
  20   10   5   2.5   0.062   0.031   0.015   0.008
  1   -   +   ++   +++   -   -   ++   +++   ++++   -
  2   -   -   +   +++   -   -   +   +++   ++++   -
  3   -   +   ++   +++   -   -   ++   ++++   +++   -
  4   -   ++   ++   ++++   -   -   ++   +++   ++++   -
注:-:无细胞病毒;+:25%细胞病变;++:50%细胞病变;
    +++:75%细胞病变;++++:100%细胞病变。
从表2可见,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浓度为20mg/ml时,可以抑制RSV对Hep-2细胞的病理损害。
上述试验结果表明:本发明药物20~10mg/ml的鱼腥草油注射乳剂可有效抑制HSV-I对Vero细胞的病变作用,20mg/ml的鱼腥草油注射乳剂可有效抑制RSV对Hep-2细胞的病变作用,即鱼腥草油注射乳剂药液在体外有抗单纯疱疹病毒I型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作用。

Claims (10)

1.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将鱼腥草原料按常规方式进行水蒸气蒸馏,以同时具有上层油相/下层水相形式的两相溶媒体系收集冷凝馏出液,得到经萃取分离并被富集于油层中的鱼腥草油作为有效的药用成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收集和萃取分离水蒸气蒸馏冷凝馏出液所用溶媒体系中的油相层成分为在制药中允许作为药物制剂辅助成分使用的植物油、动物油、矿物油或合成油脂中的一种,收集并萃取富集有鱼腥草油有效成分的油相层混合液直接用于药物制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油相层成分为大豆油、芝麻油、亚麻子油、棉子油、茶油、液体石蜡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在收集和萃取分离水蒸气蒸馏冷凝馏出液所用溶媒体系中的油相层中,装填有制药中允许使用且对油类成分呈惰性的材料制备的用以增大萃取接触面的填料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填料体为陶瓷、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常规形状填料单元体。
6.如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的鱼腥草原料为干鱼腥草或新鲜鱼腥草。
7.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其特征是以权利要求1制备方法得到的鱼腥草油有效药用成分,与药物中允许接受的脂溶性油和其它辅助添加成分共同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其特征是所说的药物为口服型药物制剂。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其特征是所说的药物为喷雾剂和/或黏膜滴剂。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其特征是所说的药物为注射乳剂型药物制剂。
CN 200410022776 2004-06-11 2004-06-11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368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22776 CN1268368C (zh) 2004-06-11 2004-06-11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410022776 CN1268368C (zh) 2004-06-11 2004-06-11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3047A CN1583047A (zh) 2005-02-23
CN1268368C true CN1268368C (zh) 2006-08-09

Family

ID=34600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41002277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68368C (zh) 2004-06-11 2004-06-11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268368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725A (zh) * 2010-03-09 2010-07-07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具有抗炎和抗病毒作用的药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7078C (zh) * 2005-11-22 2008-10-22 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 癸酰乙醛复合物及其药用组合物
CN103181971A (zh) * 2011-12-30 2013-07-03 新昌县冠阳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鱼腥草油肠溶胶囊
CN104845737B (zh) * 2014-02-17 2020-03-17 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胡中挥发油的提取方法
CN105132117B (zh) * 2015-08-23 2018-09-04 安徽华安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浓香芝麻油的制备方法
CN105154212B (zh) * 2015-08-23 2018-09-21 湖南省华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浓香花生油的制备方法
CN105053427B (zh) * 2015-08-24 2018-12-04 王婧婧 热反应型咖啡香料的制备方法
CN110327397A (zh) * 2019-08-13 2019-10-15 贵州医科大学 一种鱼腥草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6725A (zh) * 2010-03-09 2010-07-07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 具有抗炎和抗病毒作用的药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83047A (zh) 2005-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68368C (zh) 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鱼腥草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11452A (zh) 一种具有降压作用的植物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87595B (zh) 一种清热解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970032B (zh) 一种银翘败毒中药
CN1686423A (zh) 一种含有黄芩苷和柴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682971A (zh) 一种复方板蓝根冻干粉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58542B (zh) 软紫草总酚酸及其在制药中的用途
CN100406003C (zh) 勒马回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81324A (zh)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06254A (zh) 一种抗流感病毒的珍珠菜提取物
CN1850258A (zh) 具有抗病毒和解热作用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258368C (zh) 治疗高热症药物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67935C (zh) 一种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口服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234355C (zh) 具有抗感染和抗炎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CN1457780A (zh) 植物来源总生物碱组合物及其药物制剂
CN113288943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冠状病毒感染的药物中的应用
CN1526441A (zh) 藿香正气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0348171C (zh) 一种用于清热解毒的鱼金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58497C (zh) 金莲花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53942B1 (ko) 함초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인플루엔자 바이러스 감염 질환의 완화 또는 치료제
CN1291738C (zh) 一种抗炎抗病毒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工艺
CN109568474B (zh) 治疗羊口疮的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686378A (zh) 一种复方鱼腥草注射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045099B (zh) 一种治疗高热抽搐的中药组合物
CN1810269A (zh) 一种冠心宁冻干粉针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