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55624C - 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55624C
CN1255624C CN 99104506 CN99104506A CN1255624C CN 1255624 C CN1255624 C CN 1255624C CN 99104506 CN99104506 CN 99104506 CN 99104506 A CN99104506 A CN 99104506A CN 1255624 C CN1255624 C CN 1255624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engine
state
vehicle
sta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9104506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30631A (zh
Inventor
坂本友和
川口健治
鸟山正雪
横尾雅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306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306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25562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55624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MRIDER PROPULSION OF WHEELED VEHICLES OR SLEDGES; POWERED PROPULSION OF SLEDGES OR SINGLE-TRACK CYCLES; TRANSMIS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VEHICLES
    • B62M7/00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 B62M7/12Motorcycle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f motor or engine with the engine beside or within the driven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 Engines Or Engines For Specific Uses (AREA)
  • Output Control And Ontrol Of Special Type Engine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既可在停车时前照灯自动灭灯,又可在交叉路口等待信号或者等待右转弯那样的希望点亮前照灯的停车时使前照灯不被自动地熄灭的搭载了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其特征是,设置了控制向前照灯供电的前照灯继电器(63),检测驾驶员是否乘坐在车上的落座开关(54)和控制前照灯继电器(63)导通的前照灯控制部(800),前照灯控制部(800)在发动机停止状态继续到第1预定时间以上时,或者在停止状态下的非乘车状态继续到第2预定时间以上时切断处于导通状态的前照灯继电器(63)。

Description

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
本发明涉及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特别是涉及到停车过程中停止发动机,在停止状态下操作油门时自动地再起动发动机并起动车辆的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所搭载的车辆。
从环境保护和节省能源的观点出发,特别是为了降低空转时的气体排放和燃料消耗,在车辆停止时发动机自动停止,在从停止状态操作油门并指示起动时,发动机自动地再起动并起动车辆的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在特开昭63-75323号公报中已记载过了。另外,在二轮车或者二轮车这样的轻型车辆中,不仅在夜间行走时而且在昼间行走时也希望点亮前照灯,但当在发动机停止的状态下仍点亮前照灯时蓄电池的电负荷会加大。为此,在上述的原有技术中,在停车时自动停止发动机的同时、前照灯也立即自动熄灭从而降低了蓄电池的电力消耗。
二轮车等的前照灯,不仅在行走时、在交叉路口等待交通信号或者等待右转弯时也希望点亮以便提高对面车辆的识别性。然而,在上述原有技术中,与停车(即发动机停止)同时前照灯也自动地熄灭了。
为了解决上述原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该车辆在停车时前照灯自动熄灭、在像在交叉路口等待信号或等待右转弯那样的希望前照灯点亮着的停车时前照灯又能被点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搭载能使发动机响应在其运转中既定的停车条件而停止,在停止过程中响应规定的起动操作而再起动的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中,本发明在采取如下的措施的点上有独特之处。
(1)当发动机的停止状态持续第1预定时间以上时,使处于点灯状态的前照灯自动熄灭。
(2)当在发动机停止状态下驾驶员的非乘车状态继续第2预定时间以上时,使处于点灯状态的前照灯自动熄灭。
(3)还设置了产生警报声音的机构、它在处于点灯状态的前照灯以发动机的停止状态和驾驶员的非乘车状态继续到规定的时间以上为理由自动熄灭之前发出警报声音。
根据上述构成(1),如果把第1预定时间作为用于等待信号和在交叉路口等待右转弯的停车时间而设定为被预测的规定时间,在有必要点亮着前照灯的停车状态下可以继续点亮前照灯,另一方面,超过该规定时间那样的、在可以断定为不必要点亮前照灯的停车状态下,可以自动灭灯,所以既可以提高对面车辆的识别性,又可以降低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两者可以兼顾。
根据上述构成(2),如果把第2预定时间设定为推断驾驶员离开车辆的规定时间,可以防止像停车后驾驶员在跨在车辆上的状态下暂时站起来时那样有必要继续点亮前照灯时的自动灭灯,另一方面由于在可以推断驾驶员离开了车辆时可以自动灭灯,所以,既可以提高对面车辆的识别性,又可以降低蓄电池的电力消耗量,两者可以兼顾。
根据上述构成(3),由于在停车时在前照灯自动灭灯的条件成立之前蜂鸣器鸣叫,可以使驾驶员在事前意识到前照灯将自动灭灯,所以可以防止在驾驶员未知之间前照灯自动灭灯。
图1是搭载了本发明的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系统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二轮车的整体侧视图。
图2是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二轮车的仪表盘周围的俯视图。
图3a是模式地表示非落座状态下的座垫前部的铰链部分的构造的图。
图3b是模式地表示落座状态下的座垫前部的铰链部分的构造的图。
图4是节流阀手把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1的II-II线切断内燃机的剖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起动停止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方块图。
图7是表示主控制装置的功能的方块图。
图8是将主控制装置的主要动作作为一览表来进行表示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另外一实施例的起动停止控制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方块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图1是搭载作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小型摩托车型机动二轮车1的整体侧视图。
车体前部2和车体后部3通过较低的踏板部4相连结,做为车体骨架的车体机架大致由下梁管6和主梁7构成。燃料箱和收藏箱(都未图示)由主梁7支持,在其上方配置着座垫8。
另一方面,在车体前部2中,在转向头5的上方设置了轴支承在转向头上的手把11,在转向头5的下方延伸着前叉12,在前叉12的下端轴支承着前轮13。在手把11的上部覆盖着兼做仪表板的手把盖33。在主梁7的上升部下端突出设置着托架15,在该托架15上通过连杆构件16摆动自由地连结支持着摇动装置17。
在摇动装置17上,在其前部搭载着单汽缸的二冲程的内燃机200。从该内燃机到后方构成着皮带式无级变速机35,通过离心离合器设置在其后部的减速机构38上轴支承着后轮21。该减速机38的上端与主梁7的上部弯曲部之间安装着后减震器22。在摇动装置17的上部配置着化油器24和与化油器24连结的空气滤清器25,上述化油器24与从内燃机200的汽缸盖的上部延伸出的吸气管23相连接。
悬挂托架18突出设置在摇动装置外壳31的下部,主支架26由枢轴连接在悬挂托架18上,从皮带式无级变速机35的传动箱盖36突出来的起动轴27上固定着起动臂28的基端,在起动臂28的前端上设置着脚动起动踏板29。
图2是上述机动二轮车1的仪表盘周围的俯视图。在手把盖33的仪表盘90内与速度表在一起设置着备用指示器56和蓄电池指示器76。该备用指示器56,如后面详述的那样,在处于发动机的停止起动控制中的发动机停止时点灭,警告驾驶员,处于如果打开节流阀,发动机立即起动并可以行驶的状态。
在手把盖33上设置了许可或限制空转的空转开关53和启动马达的起动器开关58,手把11的右端部上设置了节流阀把手92和制动柄93。另外,在左右节流阀把手的根部与原有的二轮车一样配备着喇叭开关和信号装置开关,在此省略图示。
图3是模式地表示在图1中用虚线圆符号示出的车座8前部的铰链部分的构造图,在本实施例中,在车座8的里面前方固定着铰链构件81。在该铰链构件81上沿垂直方向形成长形的开口82,固定在车辆本体侧的铰链轴85贯通该长形开口82,车座8以该铰链轴85为中心自由摆动地并且上下自由活动地轴支承在该铰链轴85上。与上述铰链构件81的里面对置的车辆本体侧上设置着弹起压块83a的螺旋弹簧83和落座开关54。
在这样的构成中,在驾驶员未坐到车座8上的非落座状态下,如同图(a)所示,铰链轴85接触长形开口82的下侧端部。由于车座8在螺旋弹簧83的作用下被向上抬起,落座开关54成断开状态。
与此相反,在驾驶员坐在车座8的落座状态下,如同图(b)所示,由于车座8抵抗螺旋弹簧83的弹性力向下压,落座开关54成接通状态。因此,监视落座开关54的状态,就可以识别驾驶员是否落座。另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车座8的前侧设置了落座开关54,即使驾驶员身材小也能可靠地检测出它是否着坐在车座8上。
图4是上述节流阀把手92的主要部分的剖面图,同图(b)是同图(a)的I-I线剖面图。如同图(a)所示节流阀把手本体182自由转动地插在手把管181上,节流阀把手本体182的周围由转把套183覆盖着。节流阀把手本体182沿四周备有凸缘部182a,如同图(b)所示在该凸缘部182a上锁定着节流阀钢索185的一端185a。节流阀把手本体182由于弹簧184的弹性力的作用通常压向油门关闭侧,当驾驶员反抗弹簧184的弹性力向打开方向转动节流阀把手本体182时,节流阀纲索185被卷起并打开节流阀。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节流阀开关52,它只在节流阀把手本体182张开预定的角度时闭合接点。上述节流阀开关52的结构是,在节流阀实际开始打开之前的间隙范围的角θ内接点是打开着的。根据这样的结构,不打开节流阀就可以使节流阀开关52接通。因此,即使在停车状态下也可以按驾驶员的意愿操纵发动机。
另外,由于在间隙角度范围终了并进入节流阀实际开始打开的角度(>θ)时,由于新加上节流阀弹簧(图未示)的弹性力,所以仅在间隙角度范围内开闭节流阀开关52是容易的。
图5是将图1中的内燃机200沿II-II线剖切的剖面图。内燃机200将汽缸体203和汽缸盖204顺序组合在曲轴箱202上,该曲轴箱202由左右曲轴箱202L、202R合体而成,它们旋转自由地支承着左右水平方向指向的曲轴201,在汽缸体203上形成除了图未示的排气通路之外的自开口于汽缸内侧的扫气口开始的扫气通路205而与曲轴箱202的曲轴室连通着。
在汽缸盖204上朝向燃烧室地嵌合着点火火花塞206,除了该点火火花塞206的露出部之外,汽缸盖204和汽缸体203都被叶片护罩207所覆盖。左曲轴箱202L兼做皮带式无级变速室罩,在贯通左曲轴箱202L并延伸的曲轴201上设置了可一起旋转的驱动皮带的皮带轮210。
主动皮带轮210由固定侧皮带轮半体210L和可动侧皮带轮半体210R构成,固定侧皮带轮半体210L通过凸起部211固定在曲轴201的左端部,在其右侧,可动侧皮带轮半体210R由花键嵌合在曲轴201上,可以与固定侧皮带轮半体210L接近或离开。两皮带轮半体210L,210R之间夹绕着V型皮带212。
在可动侧皮带轮半体210R的右侧,凸轮板215固定在曲轴201上,设置在其外周端的滑块215a自由滑动地结合在凸轮板滑动凸起部210Ra上,该凸轮板滑动凸起部210Ra轴向地形成在可动侧皮带轮半体210R的外周端上。可动侧皮带轮半体210R的凸轮板215侧侧面,朝向凸轮板215侧并成锥形,夹在该锥形面内侧与凸轮板215之间地收容着驱动滚轮216。
因此,当曲轴201的旋转速度增加时,处在可动侧皮带轮半体210R和凸轮板215之间的、并与之一起旋转的驱动滚柱216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离心方向移动,可动侧皮带轮半体210R被驱动滚柱216推压向左方移动并接近固定侧皮带轮半体210L,夹在两皮带轮半体210L、210R之间的V型皮带212向离心方向移动并使卷绕直径增大。与这样的主动皮带轮210相对应,V型皮带212卷绕在后方的图中未示的从动皮带轮上,驱动力被自动调整并通过离心离合器传递到后方的减速机构等上,从而驱动后轮。
从左侧覆盖这样的皮带式无级变速机室的传动箱盖220从前方的主动皮带轮210向后方延伸并进行覆盖,靠近前边旋转自由地贯通支持着上述起动轴27,在该起动轴27的内侧端部上嵌装着主动螺旋齿轮222,由复位弹簧223弹压着。在传动箱盖220的前部内面上支承着与曲轴201同轴的可边旋转边轴向滑动的滑动轴224,在该滑动轴224上形成着从动螺旋齿轮225并与上述主动螺旋齿轮222啮合,同时在右端固定着棘轮226,整体由摩擦弹簧板227压向左方。
另一方面,在曲轴201侧的凸起部211上形成与棘轮226相对置的棘爪,两者因滑动轴224的滑动可以接近和离开。因此,当踏入上述脚踏起动踏板29反抗复位弹簧223而旋转起动轴27时,主动螺旋齿轮222与起动轴27一起旋转,与其相啮合的从动螺旋齿轮225与滑动轴224一起旋转的同时,反抗摩擦弹簧板227向右方滑动,棘轮226与凸起部211的棘爪啮合,强制地旋转曲轴201,从而可以发动内燃机200。
另一方面,右曲轴箱202R在自由旋转地支持曲轴201的主轴承209的右侧呈大致圆筒状地伸出,在其中心轴上突出着曲轴201。在该曲轴箱202R的圆筒内配置着由起动马达和交流发电机组合成的起动兼发电装置250。
内转子(旋转内磁型转子)251套装在曲轴201的前端锥形部上,用螺母253固定并一起旋转。在内转子251的外周面上形成6个剖面为圆弧形的槽,在各槽内嵌合着钕铁硼制的磁铁271。
配置在内转子251的外周围的外定子270的外周边缘部由螺栓279旋紧安装并支持在曲轴箱202的圆筒壁202a上。外定子的定子铁芯由薄钢片层叠而成。在从外周边缘的圆环状部分向中心方向延伸出的多个轭铁上卷绕着发电绕组272和起动绕组273。该发电绕组272和起动绕组273偏向于曲轴轴向的内侧并卷绕在轭铁上,减小了向轴向外侧的突出量。
另一方面,经过曲轴箱202的圆筒壁202a内向轴向内侧比向外侧突出大的发电绕组272和起动绕组273做成环状并在其内侧形成内空间,在该内空间内形成整流电刷机构263,被曲轴201贯通的电刷架262禁止周向相对旋转地允许相对于曲轴201轴向滑动地嵌合在上述内空间内,与内转子之间安装着弹簧274并向轴向内侧推压电刷架262。
在电刷架262的内侧面上的若干个规定的位置上突出着被弹簧压着的电刷263。该电刷架262的内侧面对面的整流子架265被固定支承在从外周边缘向上述轴向内侧大突出的发电绕组272和起动绕组273的部分上并被曲轴201贯通其中央。
在整流子架265的电刷架262对置的规定位置上同心圆状地配置着整流子片267。与曲轴201一起旋转的电刷架262相对于固定的整流子架265离开和接近,接近时电刷263与所需的整流子片267接触。
另一方面,在内转子251的曲轴轴向外侧,覆盖旋合在曲轴201前端上的螺母253周围的内圆筒部231和覆盖其外侧的同心的外圆筒部232伸出到轴向外方,在这里构成调速机构230。即在外圆筒部232的内圆面上形成锥形并构成调速器外体,调速器内体233轴向自由滑动地嵌合在内圆筒部231的外周上,在调速器内体233与外圆筒部232之间安装着作为调速器平衡块的球234。
该调速机构230的轴向滑动的调速器内体233上固定着连结轴235的一端,该连结轴235与曲轴201平行地贯通内转子251,其前端与电刷架262嵌装着。连结轴235把调速器内体233和电刷架262连结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并可以沿曲轴轴向移动。
曲轴201停止转动时,电刷架262在弹簧223的弹压力作用下向轴向内方移动并且电刷263与整流子片267接触。因此,当从蓄电池供给电流时,经电刷263与整流子片267的接触流入起动绕组273,在内转子251内产生旋转扭矩,可以旋转曲轴201并起动内燃机。
而且,当内燃机转速上升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球234沿外圆筒部232的锥形内面向外周方向移动,调速器内体233向轴向外方滑动,通过连结轴235,电刷架262也一起向轴向外方移动,当超过规定转速时,电刷263自动地离开整流子片267,以后由发电绕组272向蓄电池组充电。
检测曲轴转角用的圆环板状的转子240以其内周缘嵌装并整体地设置在构成上述调速机构230的外圆筒部232的端缘部上,接近转子240的外周缘,并在规定的位置上配置着脉冲发生器241。脉冲发生器241检测出在转子240的外周缘上形成的刻线来判断曲轴的转角,上述转子240通过内转子251与曲轴201一体地旋转。圆环状的转子240从外侧覆盖外定子270的发电绕组272和起动绕组273。并且,内燃机强制空冷用的风扇构件280一体地设置在转子240的轴向外侧。
风扇构件280的构造如下,其中央圆锥部280a的裙部由螺栓246固定在内转子251的外圆筒部232上,设在其外周的风扇280b立设在转子240的外侧方。风扇构件280由风扇罩281覆盖着。
本实施例的车辆用起动兼发电装置由于如上所述被构成,在内转子251的轴向内侧配置整流电刷机构263,在轴向外侧配置着与整流电刷机构263分离的调速机构230,所以使向曲轴轴外方向的突出量减小。
另外,由于卷绕在外定子270的定子铁芯的轭铁上的发电绕组272和起动绕组273的卷绕状态偏向于轴向内侧,从而使向外侧的突出量减小,所以其外侧转子240和风扇构件280也可不放置在轴向外侧,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减小向曲轴轴外方向的突出量。
由于风扇280b的旋转,从风扇盖281的外气吸入口281a导入的外气沿中央圆锥部280a向外周扩散,由于转子240遮断导入的空气并防止它向车辆用起动兼发电装置250侧侵入,所以,外气难以侵入到处于车辆用起动兼发电装置里侧(轴向内侧)的整流电刷机构263上,因此防止了整流电刷机构受到含在外气中的尘埃的影响。
图6是表示内燃机200中的起动停止控制系统的全体构成的方块图,该内燃机200备有直接旋转如上所述的曲轴201的起动兼发电装置250,用与上述同样的符号表示同一或同等部分。
本实施例的发动机停止起动系统备有限制空转的动作模式和许可空转的动作模式。更具体地说,是备有车辆停止时发动机自动停止,在停止状态下操作油门时发动机自动地再起动并使车辆起动的“停止行驶模式”(空转限制模式)和以发动机起动时的暖气运转为目的的许可空转的“起动模式”(空转许可模式)。
发动机200的曲轴201上连结着与其同轴状的起动兼发电装置250。起动兼发电装置250由起动马达71和交流发电机72构成,由交流发电机72发出的电力经过调节整流器67向蓄电池68充电。上述蓄电池68在起动继电器62导通时向起动马达部71供给驱动电流的同时,通过主开关73向各种一般用电器74和主控制部60等供给负荷电流。
在上述主控制部60上连接着如下的构件:检测发动机转速Ne的Ne传感器51、当节流阀开度越过预定开度时闭合接点的节流阀开关52、发动机200的许可或限制空转的空转开关53、当驾驶员落座驾驶座位时闭合接点的落座开关54、检测车速的车速传感器55、在后述停止行驶模式中的在停车时点灭的备用指示器56、用于点亮/熄灭前照灯69的前照灯开关57、用于驱动起动兼发电装置250的起动马达并起动发动机200的起动开关58、响应制动器操作而闭合接点的停止开关59,当蓄电池68的电压成为预定值(例如10V)以下时点灯并向驾驶员警告充电不足的蓄电池指示器76。
在上述主控制装置60上还连接着点燃点火火花塞206的点火控制装置(含点火线圈)61、向上述起动马达71供给电力的起动继电器62的控制端子,向上述前照灯69供给电力的前照灯继电器63的控制端子,向安装在化油器66上的双起动器65供给电力的双起动继电器64的控制端子,在上述前照灯69自动熄灭之前发出警报声音的蜂鸣器75。
图7是具体表示上述主控制装置60构成的方块图,与上述同样的符号表示同一或同等部分。在图8中将主控制装置60的主要动作做成一览表来表示。
动作模式切换部300将该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动作模式与空转开关53的状态和车辆的状态相对应地切换成许可空转的上述“起动模式”和限制空转的上述“停止行驶模式”的二者之一。
在该动作模式切换部300中,上述空转开关53的状态信号输入到动作模式信号输出部301和反相器302。空转开关53的状态信号在off断开)状态(空转限制)表示“L”(低)电平,在on(接通)状态表示“H”(高)电平。反相器302将空转开关53的状态信号反转并输出。
车速继续判定部303备有定时器303a,当预定速度以上的车速继续到预定时间以上并被检测到时输出“H”电平信号。AND回路304向动作模式信号输出部301输出上述判定部303的输出信号与反相器302的输出信号的逻辑积。
当在上述主开关73接通时,上述空转开关53的状态信号是“H”电平(许可空转)时,上述动作模式信号输出部301起动许可空转的“起动模式”。在该“起动模式”时AND回路304的输出为“H”电平,即当空转开关53接通并且预定速度以上的车速继续到预定时间以上并被检测到时、动作模式从“起动模式”变换到限制空转的“停止行驶模式”。在该“停止行驶模式”中,当空转开关53再次接通时,动作模式从“停止行驶模式”变换到“起动模式”。从该动作模式信号输出部301输出的动作模式信号S301在“起动模式”中为“L”电平,在“停止行驶模式”中的“H”电平。
起动继电器控制部400与动作模式相对应在既定的条件下手动或自动地起动起动继电器62。在该起动继电器控制部400中,上述Ne传感器51的检测信号供给到空转以下判定部401。当发动机转速为规定的空转转速(例如800rpm)以下时,判定部401输出“H”电平信号。AND回路402输出上述判定部401的输出信号、上述停止开关59的状态信号及上述起动开关58的状态信号的逻辑积。AND回路403输出上述AND回路402的输出信号与上述动作模式信号S301的反转信号的逻辑积。
AND回路404输出上述空转以下判定部401的输出信号、上述节流阀开关52的状态信号及上述落座开关54的状态信号的逻辑积。AND回路405输出上述AND回路404的输出信号与上述动作模式信号S301的逻辑积。OR回路406向起动继电器62输出上述各AND回路403、405的逻辑和。
在这样的构成中,由于“起动模式”中的动作模式信号S301是“L”电平,所以AND回路403处于允许(enable)状态。因此,在发动机转速是空转以下并且停止开关59是接通状态(制动操作中)时,当起动开关58被驾驶员接通时,起动继电器62导通并起动起动马达71。
与此相反,在“停止行驶模式”中,AND回路405成为允许状态。因此,在发动机转速是空转以下并且落座开关是接通状态时,当节流阀被打开时,起动继电器62导通并起动起动马达71。
在双起动器控制部500中,从转速传感器51出来的输出信号输入到转速判定部501中,当发动机转速是预定值以上时,该转速判定部501输出“H”电平并接通起动继电器64。根据这样的构成,无论在哪一个动作模式中,如果发动机转速在预定值以上都可以使燃料浓度变浓。
在指示器控制部600中,从Ne传感器51出来的输出信号输入到Ne判定部601,当发动机转速是预定值以下时,该Ne判定部601输出“H”电平信号。AND回路602输出上述落座开关54的状态信号与上述Ne判定部601的输出信号的逻辑积。AND回路603把上述AND回路602的输出信号与上述动作模式信号S301的逻辑积输出给备用指示器56。当输入信号是“L”电平时,备用指示器56熄灯,当输入信号是“H”电平时,备用指示器56点灭。
也就是说,由于备用指示器56在“停止起动模式”中的停车时点灭,所以可以使驾驶员认识到,如果备用指示器点灭,即使发动机停止,只要打开油门就可以立即起动。
点火控制部700允许或禁止各种动作模式在规定的条件下由点火控制装置作出的点火动作。在该点火控制部700内,车速传感器55的检测信号输入到行走判定部701。当根据检测信号判断为车辆处于行走状态时,上述行走判定部701输出“H”电平信号。OR回路702输出上述行走判定部701的输出信号与上述节流阀开关52的状态信号的逻辑和。OR回路703向点火控制装置61输出上述OR回路702的输出信号与上述动作模式信号S301的反转信号的逻辑和。如果输入信号是“H”电平,点火控制装置61在每一规定的定时时间内实行点火动作,如果输入信号是“L”电平,则中止点火动作。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起动模式下,动作模式信号S301的反转信号是“H”电平,从OR回路703经常地输出“H”电平信号。因此,在“起动模式”下点火控制装置61通常实行点火动作。与此相对,在停止行驶模式下,在车辆是以行走当中或者节流阀被打开为条件实行点火动作。与此相反,停止状态下,而且若节流阀被关闭则禁止点火动作。
在前照灯控制部800中,在每种动作模式下,与车辆的行走状态和驾驶员的落座状态相对应,自动点亮前照灯或者自动熄灭前照灯。在非落座继续判定部801上输入落座开关54的状态信号。非落座继续判定部801备有计量驾驶员非落座时间的两个计时器8011、8012,当各计时器8011,8012超时时,分别输出“H”电平信号S8011、、S8012。在本实施例中,各计时器8011、8012分别以3秒和1秒作为超时时间。
非点火继续判定部802备有计量非点火时间的两个计时器8021、8022,在非点火状态下,其直接输出“H”电平信号S8023,并且各计时器8021、8022同时超时时,则分别输出“H”电平信号S8021、S8022。在本实施例中,各计时器8021、8022分别以3.5分和3分作为超时时间。
AND回路812输出上述非落座继续判定部801的输出信号S8011与非点火继续判定部802的输出信号S8023的逻辑积。OR回路804输出上述非点火继续判定部802的输出信号S8021与上述AND回路812的输出信号的逻辑和。AND回路805把上述OR回路804的输出信号与动作模式信号S301的逻辑积输出到触发器810的复位端子R上。
AND回路807输出节流阀开关52的状态信号与动作模式信号S301的逻辑积。在Ne判定部806上输入Ne传感器51的输出信号,当发动机转速是预定值以下时,输出“H”电平信号。AND回路808输出上述转速判定部806的输出信号与动作模式信号S301的反转信号的逻辑积。OR回路809把各AND回路807、808的逻辑和输出到触发器810的置位端子S上。AND回路811把触发器810的Q输出与前照灯开关57的状态信号的逻辑积向前照灯继电器63输出。当输入“H”电平信号时,前照灯继电器63点亮上述前照灯69,当输入“L”电平信号时,前照灯继电器熄灭上述前照灯69。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起动模式时,动作模式信号S301的反转信号是“H”电平,AND回路808为允许状态。因此,如果发动机转速是预定转速以上,由于触发器801被置位,如果前照灯开关57是接通的则前照灯点亮。
另一方面,在停止行驶模式中,动作模式信号S301是“H”电平,AND回路805、807为允许状态。因此,OR回路804的输出如果是“H”电平,则触发器810被置位,前照灯自动熄火。
即,停止行驶模式中的前照灯在非点火状态持续到计时器8021的超时时间(在本实施例是3.5分)以上时或者在非点火状态下的非着座时间继续到计时器8011的超时时间(本实施例是3秒)以上时灭灯。
根据发明者等人的调查,信号等待时间和交叉路口右转弯等待时间是30秒至2分钟左右,超过该时间的停车即信号等待和右转弯等待以外的停车,可能性很高的是不需要点亮前照灯的停车状态。因此,如本实施例那样,非点火状态直到超过预定时间(例如3.5分钟)为止,如果前照灯被点亮着,那么在由于信号等待和右转弯等待的停车状态下,前照灯可以继续点亮。另外,由于当停车时间超过3.5分钟时,前照灯自动熄灭,因此,可以减少蓄电池的无效的电力消耗。
停车后被检测出驾驶员未落座的情况大多是信号等待和右转弯等待以外的停车情况。但是由于从经验上看,在交叉路口停车后驾驶员照样跨在车辆上暂时站起来的情况很多,因此,不希望与检测到未落座同时自动灭灯。所以,在本实施例中,计量在非点火状态下的非落座时间,以推定驾驶员离开车辆的预定时间(本实施例为3秒钟)的经过作为条件自动灭灯。
前照灯控制部800的AND回路813输出非落座继续判定部801的输出信号S8012与非点火继续判定部802的输出信号S8023的逻辑积。在蜂鸣器驱动器814内输入上述AND回路813的输出信号,非点火继续判定部802的输出信号S8022和动作模式信号S301,在动作模式信号S301为“H”电平时,当AND回路813的输出信号成为“H”电平时,即在非点火状态下的非落座时间持续到计时器8012的超时时间(本实施例是1秒钟)以上时,输出0.2秒的接通和1.5秒的关闭的交变的蜂鸣器驱动信号。另外,在动作模式信号S301是“H”电平时当非点火继续判定部802的输出信号S8022成为“H”电平时,即当非点火状态持续到计时器8022的超时时间(本实施例为3分钟)以上时,仅在预定时间内(本实施例为6.8秒钟)输出与上述同样的蜂鸣器驱动信号。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上述停车时的自动灭灯条件(在非点火状态下的非落座时间达3秒以上或者非点火状态达3.5分钟以下)成立之前(在非点火状态下的非落座时间达1秒钟以上或者非点火状态达3分钟以上)蜂鸣器75鸣叫,所以驾驶员可以事前认识前照灯自动灭灯的意思。因此可以防止在驾驶员未知之间自动灭灯。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另外的实施例中的起动停止控制系统的全体构成的方块图,与上述同样的符号表示同一或同等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由交流发电机发出的电力通过调节整流器67给两个蓄电池68A,68B充电。上述蓄电池68A是发动机起动专用的,当起动继电器62导通时向起动马达部71供给驱动电流。上述蓄电池68B通过主开关73向各种用电器74和主控制部60供给负荷电流。
这样,由于在本实施例中,蓄电池68A是发动机起动专用的,它的电力消耗量非常小,通常维持满充电状态,所以与蓄电池68B的充电量无关,通常能良好地起动发动机。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达到了以下的效果。
(1)由于当发动机停止状态持续作为信号等待和交差路口的右转弯等待的停车时间被预测的规定时间以上时,前照灯自动灭灯,所以在有必要点亮前照灯的停车状态下可以继续点亮前照灯。另一方面,由于在超过该现定时间的停车状态下自动灭灯,所以既可以提高对对面车辆的识别性,又可以降低电力消耗量、两者可以兼顾。
(2)由于当在发动机停止状态下的非落座时间持续到规定为驾驶员离开车辆的规定时间以上时前照灯自动灭灯,所以可以防止像停车后驾驶员照原样跨在车辆上暂时站起来那样有必要继续点亮前照灯时自动灭灯。另一方面,由于在可以断定驾驶员从车辆离开了时自动灭灯,所以既可以提高对面车辆的识别性,又可以降低电力消耗量,两者可以兼顾。
(3)由于在停车时在前照灯自动灭灯的条件成立之前,蜂鸣器鸣叫,所以驾驶员可以事前意识到前照灯将自动熄灭,可以防止在驾驶员未知之间自动熄灭前照灯。

Claims (6)

1.一种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该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响应规定的停车条件停止发动机,在停止过程中响应规定的发动操作再起动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向前照灯供电的继电器机构、检测发动机的停止状态的停止检测机构、检测驾驶员是否乘在车上的乘车检测机构及控制上述继电器机构导通的前照灯控制机构;
上述前照灯控制机构以在发动机的停止状态继续了第1预定时间以上时和在发动机停止状态下驾驶员的非乘车状态继续了第2预定时间以上时中的至少一方作为条件,切断处于导通状态的上述继电器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预定时间比上述第2预定时间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检测油门开度的油门开度检测机构;当由上述油门开度检测机构检测到预定开度以上的油门开度时,上述前照灯控制机构使从上述导通状态切断了的继电器机构再一次导通。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还备有发出报警声音的警报机构和使上述警报机构鸣叫的警报驱动机构;在处于导通状态的继电器机构被上述前照灯控制机构切断之前,上述警报驱动机构使上述警报机构鸣叫。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当发动机的停止状态持续比上述第1预定时间还短的第3预定时间以上时,上述警报驱动机构仅以第4预定时间使上述警报机构鸣叫。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其特征在于,当在发动机的停止状态下驾驶员的非乘车状态持续比上述第2预定时间还短的第5预定时间以上时,上述警报驱动机构使上述警报机构鸣叫。
CN 99104506 1998-03-31 1999-03-30 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62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385998A JP4024380B2 (ja) 1998-03-31 1998-03-31 エンジン停止始動制御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
JP103859/98 1998-03-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0631A CN1230631A (zh) 1999-10-06
CN1255624C true CN1255624C (zh) 2006-05-10

Family

ID=14365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910450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55624C (zh) 1998-03-31 1999-03-30 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JP (1) JP4024380B2 (zh)
CN (1) CN1255624C (zh)
DE (1) DE19914526C2 (zh)
ID (1) ID22333A (zh)
IT (1) IT1308433B1 (zh)
TW (1) TW3909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3729B (zh) * 2011-08-26 2013-11-01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Engine flameout restart signal generation mechanism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835115B2 (ja) * 2000-05-11 2006-10-18 スズキ株式会社 強制空冷式エンジンの排気用2次空気供給装置
JP2002326537A (ja) 2001-05-07 2002-11-12 Koito Mfg Co Ltd 車両用照明装置
JP3967308B2 (ja) * 2003-09-29 2007-08-2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CN100490272C (zh) * 2005-09-09 2009-05-20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车用电池电能控制电路
JP5003208B2 (ja) * 2006-05-16 2012-08-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制御装置,車両制御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1382093B (zh) * 2007-09-05 2013-03-27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摩托车引擎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JP2009166769A (ja) * 2008-01-18 2009-07-30 Denso Corp 車載装置の電源システム
DE102008012413B4 (de) * 2008-02-29 2021-04-15 Volkswagen Ag Deaktivierung der Start-Stopp-Funktionalität eines Fahrzeuges mit Keyless-Funktionen
CN102371938A (zh) * 2010-08-06 2012-03-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车灯控制系统
DE102012001009A1 (de) * 2012-01-19 2013-07-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Kraftfahrzeug-Scheinwerfer
CN107816405A (zh) * 2013-03-26 2018-03-20 株式会社电装 跨座式车辆的发动机控制装置
DE102018203199A1 (de) 2018-03-02 2019-09-05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einspurigen Kraftfahrzeugs, insbesondere eines Motorrads, sowie einspuriges Kraftfahrzeug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75323A (ja) * 1986-09-19 1988-04-05 Maruichi Eng Kk 車両用自動停止・始動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3729B (zh) * 2011-08-26 2013-11-01 Sanyang Industry Co Ltd Engine flameout restart signal generation mechanis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30631A (zh) 1999-10-06
IT1308433B1 (it) 2001-12-17
DE19914526C2 (de) 2001-10-31
ID22333A (id) 1999-09-30
ITTO990244A1 (it) 2000-09-30
JPH11278149A (ja) 1999-10-12
JP4024380B2 (ja) 2007-12-19
DE19914526A1 (de) 1999-10-14
TW390937B (en) 200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154C (zh) 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和设有该装置的车辆
JP4194005B2 (ja) エンジン停止始動制御装置を搭載した車両
JP4055973B2 (ja)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CN1255624C (zh) 搭载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
CN1133000C (zh) 引擎自动停止起动控制方法
CN112805465B (zh) 发动机再起动装置
JP4076108B2 (ja)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4121103B2 (ja) エンジン自動停止始動制御装置
JP4111365B2 (ja) エンジン自動停止始動制御装置
CN1098973C (zh) 搭载有发动机停止起动控制装置的车辆
CN1168893C (zh) 发动机起动兼助力装置
JP4076106B2 (ja) エンジン停止始動制御装置を搭載した軽車両
CN1125919C (zh) 发动机起动装置
JP4141044B2 (ja) エンジン始動装置
JP2000303853A (ja) 4サイクルエンジ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5659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60510

Termination date: 201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