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24671A - 辐条插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辐条插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24671A
CN1224671A CN98102018A CN98102018A CN1224671A CN 1224671 A CN1224671 A CN 1224671A CN 98102018 A CN98102018 A CN 98102018A CN 98102018 A CN98102018 A CN 98102018A CN 1224671 A CN1224671 A CN 12246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ke
cutting device
flange portion
mentioned
cu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2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500C (zh
Inventor
菱川敬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AE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AE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AE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AE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246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246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50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50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1/00Apparatus or tool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wheels
    • B60B31/02Apparatus or tool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wheels for tightening or straightening wire spokes in situ; for extracting spokes from whee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481Wheel making
    • Y10T29/49492Land wheel
    • Y10T29/49506Tensioned spoke type wheel making
    • Y10T29/4951Tensioning spokes in s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764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with testing or indicating
    • Y10T29/49769Using optical instrument [excludes mere human eyeba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764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with testing or indicating
    • Y10T29/49778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with testing or indicating with aligning, guiding, or instruction
    • Y10T29/4978Assist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039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with control means energized in response to activator stimulated by condition sensor
    • Y10T29/53061Responsive to work or work-related machine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Transplanting Machines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Replacement Of Web Rolls (AREA)

Abstract

一种把辐条插入自行车轮毂中的辐条插装装置。为了方便插条装置、光传感器和辐条处理装置的调整和操作,将轮毂支承在水平位置,而用布置在两个凸缘部分两侧的四个插条装置,将辐条倾斜地向上插入各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支承轮毂的支承装置能使轮毂沿着倾斜向上的方向作往复运动。四个插条装置和两个光传感器分成两组,每一组都布置成对称于轮毂,并且呈整体地对称移动,从而使得装置和操作简化了。

Description

辐条插装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把辐条插入自行车之类的轮毂的孔内的辐条插装装置。
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3-17620中公开了一种把辐条插入轮毂的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去的装置,在这种装置中,轮毂101支承在轮毂轴104上呈水平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把辐条插入轮毂101的辐条孔106和107中。如图10(a)所示,这种辐条插装装置包括:把轮毂101支承成水平状态并且能够转动的支承装置(图中未示出);设置在支承在上述支承装置上的轮毂101的第一凸缘部分102左右两侧的第一插条装置111和第二插条装置112,用于把辐条交叉地从内侧和外侧插入上述第一凸缘部分102的辐条孔106中;设置在支承在上述支承装置上的轮毂101的第二凸缘部分103左右两侧的第三插条装置113和第四插条装置114,用于把辐条交叉地从内侧和外侧插入上述第二凸缘部分103的辐条孔107中;以及用于检测上述第一凸缘部分102的辐条孔106和第二凸缘部分103的辐条孔107是否在预定位置上的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如图10(b)所示,在这种辐条插装装置中,支承在轮毂支承装置117上的轮毂101是转动的,当检测到辐条孔106和107正是处在预定的位置上时,轮毂101要停止转动,以便由处在一侧的插条装置111和113把辐条插入靠近辐条孔106和107的辐条孔106a和107a中,与此同时,由处在另一侧的插条装置112和114把辐条插入靠近辐条孔106a和107a的辐条孔106和107中。在按照上述方式插入辐条之后,轮毂又转动,重复与上述同样的工序,从而把辐条交叉地向着相反的方向插入所有的辐条孔106和107中。
图10(a)中的这种辐条插装装置很不方便,因为,如果轮毂101的尺寸,或者第一凸缘部分102与第二凸缘部分103之间的距离,辐条孔106、107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一凸缘部分102和第二凸缘部分103的直径(即,辐条孔106、107所在的圆形轨道的直径)等等,发生了变化,就必须分别调整第一插条装置111、第二插条装置112、第三插条装置113和第四插条装置114的位置和姿态。
如图11所示,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8-91007中公开的辐条插装装置克服了上述缺点。在这种辐条插装装置中,用于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102中的第一插条装置111和第二插条装置112的插入辐条的方向在辐条插入孔处相交,它在第一凸缘部分102所有辐条孔106中的位置处在轮毂轴104的斜上方。该装置上设有具有一根穿过交叉点120的光轴线,并且在光轴线与辐条孔106重合的状态下输出信号的第一光传感器115,并且,上述第一插条装置111、第二插条装置112,以及第一光传感器115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方位是固定的。另一方面,用于把辐条插入第二凸缘部分103中的第三插条装置113和第四插条装置114的插条辐条的方向在辐条插入孔处相交,它在第二凸缘部分103所有辐条孔107中的位置处在轮毂轴104的斜上方。该装置上设有具有一根穿过交叉点121的光轴线,并且在光轴线与辐条孔107重合的状态下输出信号的第二光传感器116,并且,上述第三插条装置113、第四插条装置114,以及第二光传感器116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相对方位是固定的。上述第一插条装置111、第二插条装置112和第一光传感器115;以及第三插条装置113、第四插条装置114和第二光传感器116互相做成一个整体,并且能沿着轮毂101的轮毂轴104的方向,以左右对称于轮毂101的方式作来回的往复运动。
如上所述,在普通的装置中,由于设置了从第一凸缘部分102或第二凸缘部分103的内侧或外侧插入辐条的第一插条装置111、第二插条装置112、第三插条装置113和第四插条装置114的辐条插入的方向,以及穿过交叉点120和121的光轴线的第一光传感器115和第二光传感器116,因此,即使轮毂101的辐条孔106和107的节距不同,如果轮毂101在第一光传感器115和第二光传感器116检测到第一凸缘部分102和第二凸缘部分103的辐条孔106和107时停止转动,从第一插条装置111到第四插条装置114的插入辐条的方向仍然指向辐条插入孔,并且处在能够插入辐条的状态。并且,从第一插条装置111到第四插条装置114的位置和姿态不需要为插入辐条而进行调整。并且,为插入第一凸缘部分102用的第一插条装置111、第二插条装置112和第一光传感器115;以及为插入第二凸缘部分103用的第三插条装置113、第四插条装置114和第二光传感器116互相做成整体,并且能够沿着轮毂101的轮毂轴104的方向,以左右对称于轮毂101的方式作来回的往复运动。因此,即使第一凸缘部分102和第二凸缘部分103之间的间隔不同,但,第一插条装置111和第二插条装置112的插条方向的交叉点120,以及第三插条装置113和第四插条装置114的插条方向的交叉点121,却仍能够借助于上面所说的往复运动,分别与第一凸缘部分102上的辐条插入孔和第二凸缘部分103上的辐条插入孔重合,只需要很简单的操作,而不必调整从第一插条装置111到第四插条装置114的姿态。此外,如图12所示,在轮毂支承装置117上设置了一个垂直移动机构118,它能使所支承的轮毂101在垂直于轮毂轴104的方向的平面内作垂直的往复运动,还设置了一个能使轮毂101作横向往复运动的横向移动机构119。因此,即使第一凸缘部分102和第二凸缘部分103的直径不同,但,第一插条装置111和第二插条装置112的插条方向的交叉点120,以及第三插条装置113和第四插条装置114的插条方向的交叉点121,只要借助于垂直移动机构118和横向移动机构119对第一插条装置111到第四插条装置114作个别的调整,仍能够分别与第一凸缘部分102上的辐条插入孔和第二凸缘部分103上的辐条插入孔重合。
此外,仅仅依靠上述辐条插装装置的插条装置来插入辐条,不可能把辐条完全插入凸缘部分102、103的辐条孔106、107的弧形头部内,造成辐条只插入一半的半插入状态(见图8a)。因此,在日本专利公开公报平3-176203中设置了一种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一种辐条输送装置),用于把插到一半的辐条拉到完全插入的位置(见图8b)。这种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中有一个构件,它有一个能旋转的杆状拉动件设置成与一根辐条的端头接触,还有二个能够夹持一根辐条的端头的夹持部分的构件,上述夹持部分能沿着拉动的方向滑动。在每一个插条装置中都装有这种装置,总共是四个。当采用这种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时,每次换上尺寸不同的轮毂时,都必须用手工分别调整与该轮毂的间隔。
图11和12所示的辐条插装装置,如果使用在尺寸不同的轮毂101上,就可以不必象上面所说的那样个别调整第一插条装置111到第四插条装置114,但其中的一半可能要整体地相对移动,这与图10(a)中的辐条插装装置相比是方便了,但仍存在需要用轮毂支承装置117使轮毂101进行垂直和横向移动的麻烦。另外,在这种装置中,没有考虑在整体调整时设置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辐条输送装置),以便在辐条插入轮毂101的第一凸缘部分102和第二凸缘部分103的辐条孔106、107时,把辐条拉到最后的插入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面提到的问题,提供一种辐条插装装置,在这种装置中,如果先装上一个轮毂,以后又装上一个尺寸改变了的轮毂,其中各种装置,诸如插条装置,光传感器,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等等的位置和方向都能够很容易地调整。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辐条插装装置,它包括:布置在轮毂的第一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一插条装置和一个第二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布置在轮毂的第二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三插条装置和一个第四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一个第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一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重合;一个第二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二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重合;借助于上述这些插条装置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所有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都指向要插装辐条的第一凸缘部分或第二凸缘部分的所有辐条孔中一个位置处在轮毂轴斜上方的辐条插入孔;设置了一个轮毂支承装置,用于将在两端设有凸缘部分的轮毂支承在上述轮毂轴上,能够旋转,并且将上述轮毂轴支承在水平方向;上述轮毂支承装置由在下部具有底座,在该底座上方有倾斜导轨,和沿着上述倾斜导轨滑动的滑动体的上部移动台;以及一根支承臂所组成,并且,上述倾斜导轨的倾斜方向在轮毂轴与斜上方的凸缘部分的辐条插入孔的连接线方向上,并使所支承的轮毂能在该方向上作往复运动。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辐条插装装置,它包括:布置在轮毂的第一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一插条装置和一个第二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布置在轮毂的第二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三插条装置和一个第四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一个第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一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相交于一点;一个第二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二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相交于一点;借助于上述这些插条装置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辐条插入方向相交于一点上,上述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也相交于一点上,上述第一光传感器的光轴线穿过上述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的交点,并且当上述光轴线与上述辐条孔重合时输出一个信号,上述第二光传感器的光轴线穿过上述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的交点,并且当上述光轴线与上述辐条孔重合时输出一个信号;设置了一个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用于把在轮毂的辐条孔中插到一半的辐条送到最后的插入位置,上述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一凸缘部分外部的第一辐条处理装置,和一个设置在第二凸缘部分外部的第二辐条处理装置,上述第一辐条处理装置有一根在与轮毂轴平行的垂直平面内转动的旋转臂,和一个设置在上述旋转臂端头上的杆状拉入件,上述旋转臂的转动方向设定在旋转轨道上方沿着轮毂的轴线向外,上述杆状拉入件的位置处在能从底下与在轨道上方的用第一插条装置插入第一凸缘部分中的辐条和用第四插条装置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的端头附近相接触的位置上;上述第二辐条处理装置有一根在与轮毂轴平行的垂直平面内转动的旋转臂,和一个设置在上述旋转臂端头上的杆状拉入件,上述旋转臂的转动方向设定在旋转轨道上方沿着轮毂的轴线向外,上述杆状拉入件的位置处在能从底下与在轨道上方的用第三插条装置插入第二凸缘部分中的辐条和用第二插条装置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辐条的端头附近相接触的位置上;还设有插条装置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确定了第一插条装置、第二插条装置、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同时也确定了第三插条装置、第四插条装置、第二光传感器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上述第一插条装置、第二插条装置、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以及上述第三插条装置、第四插条装置、第二光传感器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分别做成一个整体,能沿着轮毂轴的轴向对称地作往复运动。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对称往复运动”,是指当一方向某一个方向移动时,另一方便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同样的距离。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辐条插装装置,它包括:布置在轮毂的第一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一插条装置和一个第二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布置在轮毂的第二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三插条装置和一个第四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一个第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一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相交于一点;一个第二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二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相交于一点;借助于上述这些插条装置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所有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都指向要插装辐条的第一凸缘部分或第二凸缘部分的所有辐条孔中一个位置处在轮毂轴斜上方的辐条插入孔;设置了一个轮毂支承装置,用于将在两端设有凸缘部分的轮毂支承在上述轮毂轴上,能够旋转,并且将上述轮毂轴支承在水平方向;上述轮毂支承装置由在下部具有底板,在该底板上方有倾斜导轨,和沿着上述倾斜导轨滑动的滑动体的上部移动台;以及一根支承臂所组成,并且,上述倾斜导轨的倾斜方向设定在轮毂轴与斜上方的凸缘部分的辐条插入孔的连接线方向上,并使所支承的轮毂能在该方向上作往复运动;上述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辐条插入方向相交于一点上,上述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也相交于一点上,上述第一光传感器的光轴线穿过上述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的交点,并且当上述光轴线与上述辐条孔重合时输出一个信号,上述第二光传感器的光轴线穿过上述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的交点,并且当上述光轴线与上述辐条孔重合时输出一个信号;设置了一个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用于把在轮毂的辐条孔中插到一半的辐条送到最后的插入位置,上述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一凸缘部分外部的第一辐条处理装置,和一个设置在第二凸缘部分外部的第二辐条处理装置,上述第一辐条处理装置有一根在与轮毂轴平行的垂直平面内转动的旋转臂,和一个设置在上述旋转臂端头上的杆状拉入件,上述旋转臂的转动方向设定在旋转轨道上方沿着轮毂的轴线向外,上述杆状拉入件的位置处在能从底下与在轨道上方的用第一插条装置插入第一凸缘部分中的辐条和用第四插条装置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的端头附近相接触的位置上;上述第二辐条处理装置有一根在与轮毂轴平行的垂直平面内转动的旋转臂,和一个设置在上述旋转臂端头上的杆状拉入件,上述旋转臂的转动方向设定在旋转轨道上方沿着轮毂的轴线向外,上述杆状拉入件的位置处在能从底下与在轨道上方的用第三插条装置插入第二凸缘部分中的辐条和用第二插条装置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辐条的端头附近相接触的位置上;还设有插条装置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确定了第一插条装置、第二插条装置、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同时也确定了第三插条装置、第四插条装置、第二光传感器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上述第一插条装置、第二插条装置、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以及上述第三插条装置、第四插条装置、第二光传感器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分别做成一个整体,能沿着轮毂轴的轴向对称地作往复运动。
下面,顺序说明上述各种装置的作用。本发明的辐条插装装置中,轮毂1在装置的中央支承成水平状态,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的插条方向向着第一凸缘部分2上的全部辐条孔6中的斜上方的辐条插入孔,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的插条方向向着第二凸缘部分3上的全部辐条孔7中的斜上方的辐条插入孔,使轮毂1转动,于是第一插条装置11、第二插条装置12,和第三插条装置13、第四插条装置14便依次把辐条20插入与上述各装置的插条方向重合的辐条孔6、7中。因此,当轮毂1的第一凸缘部分2、第二凸缘部分3的直径改变时,就需要象以往的辐条插装装置那样,分别把第一插条装置11到第四插条装置14的插条方向调整到向着凸缘部分2、3的辐条插入孔,或者,在轮毂支承装置117上装设上下移动机构118和前后移动机构119(参见图12),使轮毂1在与轮毂轴4的方向垂直的平面内上下或前后移动,使得第一和第二凸缘部分2、3上的辐条插入孔与辐条插入方向的交点8、9重合。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的辐条插装装置,在轮毂支承装置10上,通过组合在一起能自由滑动的倾斜导轨28和滑动体29设置了下部的底座26和上部的移动台27,把倾斜导轨28的倾斜方向设置成与轮毂1的各个凸缘部分的中心和辐条插入孔的连接方向平行,并且设置能使由连接在移动台27上的支承臂21、22所支承的轮毂1向斜上方滑动的机构,就能够用让轮毂1沿着连通第一凸缘部分2、第二凸缘部分3的中心和辐条插入孔的方向作往复运动这样的简单操作,使第一凸缘部分2、第二凸缘部分3的辐条插入孔与插条方向的交点8、9重合。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中的插条装置,它能够起下述作用:
(1)与上述图12中的现有技术相同,由于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的插条方向相交在一点,当第一光传感器16的光轴线通过交点8,并且该光轴线与辐条孔6重合时,它便输出信号,把上述交点8调整到与所支承的轮毂1的第一凸缘部分2的辐条插入孔重合,于是第一光传感器16便在检测到辐条孔6的时刻使轮毂1停止转动,就能用第一插条装置11或者第二插条装置12把辐条20插入其中。这样,每转动一个与辐条孔6的一个节距相当的角度,便停止一次,由第一插条装置11或第二插条装置12交替地插入辐条20,便能把全部辐条孔6插装完毕。对于第二凸缘部分3,第三插条装置13、第四插条装置14和第二光传感器17也以相同的方式工作。
(2)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中,拉入件64、72从下面与插入一半的辐条20的前端附近接触,借助于使它向大致与该拉入件64、72的辐条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旋转,就能把辐条20拉到完全插入的位置。这种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是由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所组成的,上述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用于处理由设置在第一凸缘部分2外侧的第一插条装置11插入第一凸缘部分2中的辐条20,和由第四插条装置14插入第二凸缘部分3中的辐条20;而第二处理装置19则用于处理由设置在第二凸缘部分3外侧的第三插条装置13插入第二凸缘部分3中的辐条20,和由第二插条装置12插入第一凸缘部分2中的辐条20。这样,就能借助于最少数量的辐条处理装置来处理用插条装置所插入的全部辐条20,使得整个装置简单了。
(3)在支承装置中,把第一插条装置11、第二插条装置12和第一光传感器16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确定下来,作为一组(以下简称为第一凸缘部分插入用组件),把第三插条装置13、第四插条装置14和第二光传感器17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确定下来,也作为一组(以下简称为第二凸缘部分插入用组件),由于上述第一凸缘部分插入用组件和第二凸缘部分插入用组件分别装配成一体,能够在与轮毂轴4平行的方向对称地作往复运动,所以即使对于第一凸缘部分2和第二凸缘部分3的间距不同的轮毂1,只要把轮毂1安装在轮毂支承装置10中心一定的位置上,借助于使上述两组组件沿着轮毂轴的方向对称地移动,就能使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的插条方向与第一光传感器16的光轴线的交点8与第一凸缘部分2上的辐条插入孔重合,并使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的插条方向与第二光传感器17的光轴线的交点9与第二凸缘部分3上的辐条插入孔重合。
(4)如上所述,为适应第一凸缘部分2和第二凸缘部分3的间距不同的轮毂1,使第一凸缘部分插入用组件和第二凸缘部分插入用组件以轮毂1为中心,沿着与轮毂轴4平行的方向对称地移动,并且,把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与第一凸缘部分插入用组件做成一体,把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与第二凸缘部分插入用组件做成一体,进行移动,这样,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与第一凸缘部分2之间的间隔,以及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与第二凸缘部分3之间的间隔便固定了,就能够稳定地处理处于半插入第一凸缘部分2、第二凸缘部分3的辐条孔6、7中的状态下的辐条20了。因此,就不需要随着各种装置为适应轮毂的尺寸而进行的移动来单独调整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了。
如果采用本发明第三方面的辐条插条装置,由于它是由上述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辐条插条装置和第二方面的辐条插条装置组合起来所构成的,所以它具有上面所述的全部功能。即,只要借助于使第一凸缘部分插入用组件和第二凸缘部分插入用组件以轮毂1为中心,沿着与轮毂轴4平行的方向对称地移动,以及借助于设置在轮毂支承装置10中的单独一个滑动机构,使轮毂1沿着通过第一凸缘部分2、第二凸缘部分3的中心和辐条插入孔的方向作往复运动这两种操作,这种装置就能够使用于辐条孔6、7的节距、第一凸缘部分2与第二凸缘部分3之间的间距,以及第一凸缘部分2、第二凸缘部分3的直径都不同的,各种尺寸的轮毂1。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辐条插装装置的示意平面图;
图2是图1中的辐条插装装置的示意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的辐条插装装置的轮毂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4表示图1中的辐条插装装置的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以及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的正视图;
图5是省略了图1中辐条插装装置的支承装置的移动台以上的部件,以两点的点划线表示各插条装置和它们的支承件,以三点的点划线表示移动台的平面图;
图6是图1中的辐条插装装置的各插条装置的左右滑动机构的平面图,其中的移动台用三点的点划线表示;
图7是图1中的辐条插装装置的插条装置的立体图;
图8(a)是说明辐条插入轮毂时处于半插入状态的图;
图8(b)是说明辐条插入轮毂时处于完全插入状态的图;
图8(c)是说明所有的辐条孔中都插入了辐条时的图;
图9是说明辐条处理装置的功能的立体图;
图10(a)是以往的辐条插装装置的示意的立体图;
图10(b)是支承着轮毂的轮毂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11是以往的辐条插装装置的示意说明图;
图12是图11中的以往的辐条插装装置的轮毂支承装置的侧视图。
图1-图8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为了更容易理解附图,在图4中只表示了与向轮毂1的第一凸缘部分2插入辐条20的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有关的部分,而省略了与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有关的部分,并且用假想线(两点的点划线)来表示第一插条装置11的送进器51。此外,在图5中用假想线来表示各插条装置11-14的外形和他们的支承件89,而支承装置15的移动台88则用三点的点划线简略地表示,各插条装置11-14的插条方向和各光传感器16、17的光轴线则用一点的点划线来表示。图6中,为了说明各插条装置11-14的滑动机构,省略了从各支承件81-84的移动台88以上的部分。如图1-图5所示,该辐条插装装置由轮毂支承装置10、第一插条装置11、第二插条装置12、第三插条装置13第四插条装置14、支承装置15、第一光传感器16、第二光传感器17、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构成。下面,顺序说明各构成部分,同时,也对该辐条插装装置的功能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中所说的左右方向是指与支承在该辐条插装装置中的轮毂1的轴线平行的方向,而前后方向则是指与轮毂1的轴线垂直的水平方向。
如图1-图5所示,轮毂支承装置10把轮毂1大致支承在相应的辐条插装装置的中心,具体的说,是借助于一对支承臂21、22水平而且对称地支承着轮毂轴4的两端,借助于旋转机构23使轮毂1能绕着轮毂轴的中心转动,又借助于滑动机构24使被支承的轮毂1在不改变姿态的情况下,向着与前方倾斜45°的上方(以下简称为前上方45°)平行的方向作往复运动。这种滑动机构24设置在支承臂21、22与水平的底板25之间,配备有:连接在底板25上的底座26、与支承臂21、22连接并且与底座26平行的移动台27、设置在底座26上面的倾斜导轨28、设置在移动台27下面能在倾斜导轨28上自由滑动地组合在一起的滑动体29,还有设置在底座26的后端的电动机30、和由该电动机30驱动旋转,穿过并且拧在悬垂地设置在移动台27后端的内螺纹板31中的送进螺杆32,以便用电动机来控制移动台27的倾斜方向的移动。在该实施例中,倾斜导轨28是一根轨道。
底座26是这样连接在底板25上的:在底板25上立着一对互相平行的山形板33,一对连接在底座26上和它的底面垂直而且互相平行的扇形板34重叠在上述一对山形板上,然后用螺栓36穿过扇形板34上的圆弧形的槽35,把扇形板固定在山形板33上。这一对山形板33设置成左右对称于该底板25上的辐条插装装置的中心。圆弧形的槽35的中心处在由支承臂21、22所支承的轮毂1的全部辐条孔6、7中的前上方45°的那一个辐条孔上。因此,对于每一种形状的轮毂1,虽然辐条插入孔的最适当位置(斜上方的角度)稍有改变,但只要改变底座26的倾斜角度,使其符合这个辐条插入孔的位置,就能使轮毂1的滑动方向与辐条插入孔的位置相对应。
底座26是一块大致呈方形的板,在其一面上有凹进的缺口,有凹进的缺口的一侧朝向前方,并且固定成向前上方倾斜45°。移动台27和底座26一样,也是一块大致呈方形的板,有凹进的缺口的一侧朝向前方,并且固定成向前上方倾斜45°。但,移动台27比底座26薄而且小。倾斜导轨28、滑动体29和送进螺杆32也和底座26与移动台27一样,朝向前后方向,并且向前上方倾斜45°。因此,当电动机30驱动送进螺杆32转动时,与该送进螺杆32啮合的内螺纹板31和固定在该内螺纹板31上的移动台27,便能按照送进螺杆的旋转量和旋转方向,向前上方45°的方向作前后的往复运动。从而,连接在移动台27上的支承臂21、22,以及支承在该支承臂21、22上的轮毂1也就能够向前上方45°的方向作前后的往复运动。另外,设置在底座26和移动台27上的凹进的缺口是为了不与插入支承在上方的轮毂1中的辐条20向接触。此外,支承臂21、22与移动台27的连接,是把支承臂21、22固定在支承台39、40上,并且使得在移动台27上面的支承台39、40能向左右方向作往复运动。
旋转机构23由辊子支承台41、支承梁42、辊子连接件43、一对轮毂旋转辊子44、电动机45和气缸46所组成。辊子支承台41用棱柱构成门架状,由垂直设置在移动台27上的一对腿47和横架在这一对腿47上的梁48组成。支承梁42是一段短棱柱,水平地从辊子支承台41的梁48中央向前方伸出。辊子连接件43与设置在它的侧面的,能在在垂直设置在支承梁42的前端的轨道50上滑动的滑动件49组合在一起,借助于设置在支承梁42前端的气缸46,能沿着上下方向自由移动(图3中用假想线表示的)。一对轮毂旋转辊子44由也是设置在辊子连接件43上的电动机45驱动,能在连接件43上自由转动。此外,轮毂旋转辊子44左右对称地设置在旋转轴上,并且其中间的间隔与轮毂1的两个凸缘部分2、3的间距相同,以便能与支承在支承臂21、22下方的轮毂1的两个凸缘部分2、3接触。
如图1、2、4和5所示,第一插条装置11、第二插条装置12、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的构造是相同的,由储存辐条20的送进器51,和每次插上一根辐条20的插条器52构成。如图7所示,插条器52由下列部件构成:本体53、设置在本体53上的凹槽54、与凹槽54的一端连通的喷咀55、与凹槽54的另一端连通的出口56、以及设置在凹槽54的上面能够自由开关的盖板57。凹槽54的细长空间每次只容纳一根辐条20。盖板57在装入辐条20时打开,在插装辐条时关闭。在出口56上装备了使压缩空气流入凹槽54内的压缩空气源和压缩空气的控制装置。因此,打开盖板57,从送进器51向凹槽54装入辐条20之后,盖板就关闭,于是,就能从出口56向凹槽54中喷射压缩空气,使辐条20从喷咀55中送出去。
第一插条装置11-第四插条装置14都是由设置在底板25上的支承装置15从下方支承着的,配置在用轮毂支承装置10支承着的轮毂1的左右两侧。具体的说,第一插条装置11配置在该插条装置的左前方,从内侧向外侧把辐条20插入轮毂1右侧的第一凸缘部分2的辐条孔6中,其插条方向基本上向着右方,稍稍偏向后方。第二插条装置12配置在该插条装置的右后方,从外侧向内侧把辐条20插入轮毂1右侧的第一凸缘部分2的辐条孔6中,其插条方向基本上向着左方,稍稍偏向前方。第三插条装置13配置在该插条装置的右前方,从内侧向外侧把辐条20插入轮毂1左侧的第二凸缘部分3的辐条孔7中,其插条方向基本上向着左方,稍稍偏向后方。第四插条装置14配置在该插条装置的左后方,从外侧向内侧把辐条20插入轮毂1左侧的第二凸缘部分3的辐条孔7中,其插条方向基本上向着右方,稍稍偏向前方。此外,如图3所示,对着各凸缘部分2、3,从外侧向内侧插入辐条20的第二插条装置12和第四插条装置14的插条方向大致呈水平状态,而从内侧向外侧插入辐条20的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三插条装置13的位置稍稍高于第二插条装置12和第四插条装置14,其插条方向稍稍向左下方倾斜。这样,借助于第一插条装置11-第四插条装置14所插入的辐条就很难卡住,并且也不会和已经插入辐条的第一凸缘部分2或第二凸缘部分3相对的凸缘部分3或2相接触。
此外,如图2所示,第一插条装置11的插条方向和第二插条装置12的插条方向,固定在与支承在轮毂支承装置10上的轮毂1的第一凸缘部分2上所有辐条孔6之中处在轮毂轴4的前上方45度的辐条插入孔(交点8)相交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下,而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的插条方向也同样固定在轮毂1的第二凸缘部分3上所有辐条孔7之中处在轮毂轴4的前上方45度的辐条插入孔(交点9)相交的相对位置和姿态下。又,如图4所示,各插条装置11-14用处在其下面的支承件89支承,在支承件89下面的移动台88与底板25上面的固定台85之间,设有轨道86和滑动体87,能自由地滑动(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第一光传感器16是一种光电开关,具有安装在第一插条装置11上的投射器58和安装在第二插条装置12上的接受器59,从投射器58到接受器59的光轴线的位置和方向设定为通过第一插条装置11与第二插条装置12的插条方向的交点8。第二光传感器17也和第一光传感器出16一样,是一种光电开关,具有安装在第三插条装置13上的投射器60和安装在第四插条装置14上的接受器61,从投射器60到接受器61的光轴线的位置和方向设定为通过第三插条装置13与第四插条装置14的插条方向的交点9。
借助于第一插条装置11-第四插条装置14所插入的辐条20,大多处在插入轮毂1的第一凸缘部分2、第二凸缘部分3的辐条孔6、7中一半的状态,即图8(a)所示的半插入状态。如果在半插入状态下输送到下一个工序去,辐条20会掉下来,不利于后续工序的作业。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就是用来把半插入状态的辐条20一直向前拉到弯曲的头部,使它的前端处在垂下来的状态,即图8(b)的完全插入状态。因此,如果使用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当全部辐条插入完毕时,便如图8(c)所示,全部辐条20都处在平行地垂直向下的稳定状态,对于运送到下一个工序去的操作不会产生任何障碍。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布置在第一凸缘部分2的轴线方向的外侧少许下面一点,用于把由第一插条装置11从第一凸缘部分2的内侧插入的辐条20,和由第四插条装置14从第二凸缘部分3的外侧插入的辐条20,拉到完全插入状态。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布置在第二凸缘部分3的轴线方向的外侧,用于把由第三插条装置13从第二凸缘部分3的内侧插入的辐条20,和由第二插条装置12从第一凸缘部分2的外侧插入的辐条20拉到完全插入状态。
如图4、图6和图9所示,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9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都由旋转臂63、拉入件64、电动机65、连接板66和拉入管67所组成。旋转臂63呈杆状,以其中心支承在连接板66上,能够转动,其旋转轨道处在与支承在轮毂支承装置10上的轮毂1的轮毂轴4平行的垂直平面内。电动机65也由连接板66支承,皮带70围绕在装在电动机65的旋转轴上的皮带轮68和装在旋转臂63的旋转轴上的皮带轮69上,用以驱动旋转臂63旋转,并且旋转方向为其上部沿着轮毂1的轴线方向向外旋转。拉入件64是从旋转臂63的两端向前延伸的杆状体,为了增大对辐条20的拉力,外面用摩擦系数比较大的橡胶管之类包裹着。此外,拉入件64以水平方向为基准,向着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和旋转中心稍稍倾斜。拉入件64设置成能从下方与在其轨道上部的由第一插条装置11从第一凸缘部分2内侧插入的,处于半插入状态的辐条20,和由第四插条装置14从第二凸缘部分3的外侧插入的,处于半插入状态的辐条20的前端附近相接触。如图9所示,当电动机65驱动拉入件64旋转时,由于在与半插入状态的辐条20接触的旋转部分上部的旋转方向是朝向轮毂1的轴线的外方,即,和上述从内侧插入第一凸缘部分2的辐条20与从外侧插入第二凸缘部分3的辐条20的插入方向大致相同,所以能把这些半插入状态的辐条20拉到完全插入状态。此时,拉入件64不与处于铅垂状态的旋转臂63的两个端部垂直,即不在水平方向凸出来,而是基本上处在水平方向且稍稍向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及旋转中心方向倾斜,所以能使半插入状态的辐条20的前端向前方拉动。因此,就能防止辐条20与该辐条插条装置中的其他部分撞击,具有防止几根辐条20缠绕在一起的效果。拉入管67是比拉入件64长的挠性橡胶软管,凸出于靠近拉入件64的旋转臂63,以便把脱离拉入件64的旋转轨道的辐条20拉进来,提高拉入辐条20的能力。
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也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一样,由旋转臂71、拉入件72、电动机73、连接板74和拉入管75所组成。为了把由第三插条装置13从内侧插入第二凸缘部分3中的辐条20,和由第二插条装置12从外侧插入第一凸缘部分2中的辐条20从它们的插入方向附近向左拉到完全插入状态,第二辐条处理装置设置在第二凸缘部分3的外侧,而它的旋转臂71向着与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的旋转臂63相反的方向旋转。此外,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的连接板66是连接在后面要说到的支承装置6中的支承着第二插条装置12的第二支承件82的移动台88上的,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的连接板74是连接在支承装置6中的支承着第四插条装置14的第四支承件84的移动台88上的。关于拉入件64、72的驱动方式,它可以始终以一定的旋转速度旋转,也可以在相应的插条装置11-14插条动作完成的同时旋转一周。
支承装置由支承第一插条装置11的第一支承部分81、支承第二插条装置12的第二支承部分82、支承第三插条装置13的第三支承部分83和支承第四插条装置14的第四支承部分84所组成。第一支承部分81由固定台85、一对轨道86、四架滑动件87、移动台88和支承件89所组成。固定台85是长方形的平板,设置在底板25的上面。一对轨道86沿左右方向固定在固定台85的上面。另一方面,四架滑动件87前后两排设置在长方形平板状的移动台88的下面,嵌在轨道86上,能自由滑动。支承件89支承着移动台88上方的第一插条装置11,并且使第一插条装置11的位置和姿态都能够调整。借助于具有上述构成的第一支承部分81,就能把第一插条装置11固定在要求的位置和姿态,并且还能向左右方向滑动。第二支承部分82、第三支承部分83和第四组成部分84的构成也与第一支承部分81相同,分别支承着第二插条装置12、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能自由地向左右方向滑动,并且固定在要求的位置和姿态。
在第一支承部分81-第四支承部分84中,还设置了能调节它们分别支承的第一插条装置11-第四插条装置14的位置的机构。这种机构由第一送进螺杆91、第二送进螺杆92、第三送进螺杆93、第四送进螺杆94、连接轴95、传动皮带96、传动皮带97和电动机98所组成。第一送进螺杆91设置成与第一支承部分81的固定台85上的轨道86平行,即朝向左右方向,能够转动,并与固定在移动台88上的内螺纹件90啮合。第二送进螺杆92、第三送进螺杆93和第四送进螺杆94也和第一送进螺杆91相同,分别设置成与第二支承部分82、第三支承部分83和第四支承部分84的固定台85,即左右方向平行,能够转动,并与固定在移动台88上的内螺纹件90啮合。此外,第二送进螺杆92与第四送进螺杆设置在同一根轴上,用连接轴95连接。另外,在第二送进螺杆92与第三送进螺杆93之间绕有传动皮带97,用皮带进行传动。在第一送进螺杆91与第四送进螺杆94之间绕有传动皮带97,也用皮带进行传动。第二送进螺杆92用电动机98驱动。上述第一送进螺杆91、第二送进螺杆92、第三送进螺杆93和第四送进螺杆94的螺距都相同,但第一送进螺杆91和第二送进螺杆92为左旋螺纹,而第三送进螺杆93和第四送进螺杆94为右旋螺纹。因此,当电动机98驱动第二送进螺杆92时,上述四根送进螺杆便向同一个方向以相同的速度旋转。这样,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便向左方或者右方移动一个同样的距离,而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则向着与第一插条装置11相反的方向,向右方或左方移动一个同样的距离。即,第一插条装置11、第二插条装置12这一组和第三插条装置13、第四插条装置14这一组是互相对称地移动的。此时,与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成为一体的第一光传感器16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也移动,不改变它们之间的位置和姿态。同样,第二光传感器17和第二辐条19也和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一起移动。
下面,说明使用上述辐条插装装置时把辐条20插入轮毂1的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3中的辐条孔6、7的插装方法。
首先,把轮毂1的轮毂轴4的两端支承在轮毂支承装置10的支承臂21、22上,借助于气缸46把轮毂旋转辊子44降下来,与轮毂1的第一凸缘部分2、第二凸缘部分3接触。在此状态下开动电动机45,使轮毂1转动,并且在第一凸缘部分2上的一个辐条孔6处在前上方45°的位置上时停止。其次,开动电动机98,使第一插条装置11、第二插条装置12、第一光传感器16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向左右方向移动,并且设定在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的插条方向的交点8与第一凸缘部分2一致。此时,如上所述,由于第一插条装置11、第二插条装置12这一组和第三插条装置13、第四插条装置14这一组是互相对称地移动的,并且轮毂支承在这两组的中央,所以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的插条方向的交点9就和第二凸缘部分3一致。再进而开动电动机30,使所支承的轮毂1向前上方45°方向移动,并设定在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的插条方向的交点8与第一凸缘部分2上的辐条孔6一致的位置上。此时,另一方的第三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的插条方向的交点9便处在第二凸缘部分3的7的旋转轨道的位置上。即使轮毂1的两个凸缘部分2、3的间距、凸缘部分2、3的直径(即布置着辐条孔6、7的圆形轨道的直径)、或者辐条孔6 、7的节距都不同,也能够借助于以上的操作来进行位置设定。即,不管什么样的轮毂1,只要开动电动机30和98,相应地进行以上两步操作就可以了。
按照上述方式把轮毂1定位好之后,电动机45和各插条装置11-14就能根据各光传感器16、17所输出的信号进行工作。首先,在上述状态下,为了使第一凸缘部分2上的辐条孔6与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的插条方向的交点一致,一方面开动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把辐条20插入第一凸缘部分2的辐条孔6中。通常,轮毂1的第一凸缘部分2上的辐条孔6与第二凸缘部分3上的辐条孔7的位置是不对称的,一方的辐条孔7常常布置在另一方非辐条孔6的中间。因此,在插入完毕之后,当开动电动机45时,第二光传感器17就已经发出了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的插条方向的交点与第二凸缘部分3上的辐条孔7重合的信号,电动机45根据这一信号停止转动,而使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这一组工作,将辐条20插入第二凸缘部分3的辐条孔7中。插入完毕之后,电动机45再一次开动,然后,又根据第一光传感器16发出的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的插条方向的交点与第一凸缘部分2上的辐条孔6重合的信号,使电动机45停止转动,而由第一插条装置11和第二插条装置12插入辐条20。即,第一插条装置11与第二插条装置12交替地对第一凸缘部分2进行作业。然后,在插入完毕之后,电动机45又开动又根据第二光传感器17发出的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的插条方向的交点与第二凸缘部分3上的辐条孔7重合的信号,使电动机45停止转动,而由第三插条装置13和第四插条装置14插入辐条20。第三插条装置13也与第四插条装置14交替地对第二凸缘部分3进行作业。这样的操作反复地进行,就能把辐条20插入所有的辐条孔6、7中。
以上只介绍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但本发明的辐条插装装置的实施方式不仅仅限制在这一种,例如,第一辐条处理装置18的拉入件64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19的拉入件72,在上面的实施例中是基本上沿着水平方向从旋转臂63、71向着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凸出,并且稍稍向旋转中心方向倾斜,但,也可以是向水平方向凸出来。另外,电动机30、45和98也可以使用步进电动机来控制它的旋转和停止。此外,滑动件29、49和87的滑动面上也可以装上直接滑动轴承。
如上所述,即使在轮毂的凸缘部分直径改变的情况下,只要使轮毂支承装置上支承着的轮毂沿着凸缘部分的中心与辐条插入孔连线的方向作简单的往复运动,就能够使两个插条装置的辐条对准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因此,以往的插条装置的那种使各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对准凸缘部分的辐条孔的繁杂的调整工作,以及在轮毂支承装置上装设上下移动机构和前后移动机构,分两个阶段在垂直于轴线方向的平面内上下和前后移动轮毂的麻烦的操作,就都可以简化了。
此外,使得对着各凸缘部分的两个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与光传感器的光轴线相交在一点上,插条装置直接向光传感器所检测到的辐条孔插入辐条,命中率很高,而且,即使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之间的节距不同,也不需要调整各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另外,由于只设置了两个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即第一辐条处理装置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与为每一个插条装置所插的辐条都设置一个辐条处理装置相比较,整个装置就简化多了。更进一步,即使对于第一、第二凸缘部分的间距不同的轮毂,由于可以在操作时相应地让用于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一组装置和用于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一组装置对称地移动,所以就没有必要象以往的辐条插装装置那样对各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进行个别的调整了。另外,由于把第一辐条处理装置与用于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一组装置成为一个整体,而把第二辐条处理装置与用于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一组装置做成一个整体,使它们同时移动,所以就不需要个别地调整各辐条处理装置的位置了,这也有利于操作的简化。
总而言之,当在操作时,让用于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一组装置和用于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一组装置对称地移动,并用设置在轮毂支承装置上的滑动机构使轮毂作倾斜的往复运动,借助于这样的两步操作,就能使本发明的辐条插装装置适应辐条孔的节距、两个凸缘部分的间距和凸缘部分的直径等都不同的各种尺寸的轮毂。

Claims (3)

1.一种辐条插装装置,它包括:布置在轮毂的第一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一插条装置和一个第二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布置在轮毂的第二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三插条装置和一个第四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一个第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一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重合;一个第二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二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重合;借助于上述这些插条装置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所有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都指向要插装辐条的第一凸缘部分或第二凸缘部分的所有辐条孔中一个位置处在轮毂轴斜上方的辐条插入孔;设置了一个轮毂支承装置,用于将在两端设有凸缘部分的轮毂支承在上述轮毂轴上,能够旋转,并且将上述轮毂轴支承在水平方向;上述轮毂支承装置由在下部具有底座,在该底座上方有倾斜导轨,和沿着上述倾斜导轨滑动的滑动体的上部移动台;以及一根支承臂所组成,并且,上述倾斜导轨的倾斜方向设定在轮毂轴与斜上方的凸缘部分的辐条插入孔的连接线方向上,并使所支承的轮毂能在该方向上作往复运动。
2.一种辐条插装装置,它包括:布置在轮毂的第一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一插条装置和一个第二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布置在轮毂的第二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三插条装置和一个第四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一个第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一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相交于一点;一个第二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二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相交于一点;借助于上述这些插条装置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辐条插入方向相交于一点上,上述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也相交于一点上,上述第一光传感器的光轴线穿过上述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的交点,并且当上述光轴线与上述辐条孔重合时输出一个信号,上述第二光传感器的光轴线穿过上述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的交点,并且当上述光轴线与上述辐条孔重合时输出一个信号;设置了一个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用于把在轮毂的辐条孔中插到一半的辐条送到最后的插入位置,上述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一凸缘部分外部的第一辐条处理装置,和一个设置在第二凸缘部分外部的第二辐条处理装置,上述第一辐条处理装置有一根在与轮毂轴平行的垂直平面内转动的旋转臂,和一个设置在上述旋转臂端头上的杆状拉入件,上述旋转臂的转动方向设定在旋转轨道上方沿着轮毂的轴线向外,上述杆状拉入件的位置处在能从底下与在轨道上方的用第一插条装置插入第一凸缘部分中的辐条和用第四插条装置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的端头附近相接触的位置上;上述第二辐条处理装置有一根在与轮毂轴平行的垂直平面内转动的旋转臂,和一个设置在上述旋转臂端头上的杆状拉入件,上述旋转臂的转动方向设定在旋转轨道上方沿着轮毂的轴线向外,上述杆状拉入件的位置处在能从底下与在轨道上方的用第三插条装置插入第二凸缘部分中的辐条和用第二插条装置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辐条的端头附近相接触的位置上;还设有插条装置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确定了第一插条装置、第二插条装置、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同时也确定了第三插条装置、第四插条装置、第二光传感器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上述第一插条装置、第二插条装置、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以及上述第三插条装置、第四插条装置、第二光传感器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分别做成一个整体,能沿着轮毂轴的轴向对称地作往复运动。
3.一种辐条插装装置,它包括:布置在轮毂的第一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一插条装置和一个第二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布置在轮毂的第二凸缘部分两侧的一个第三插条装置和一个第四插条装置,用于交替地从内侧和外侧把辐条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一个第一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一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相交于一点;一个第二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是否与第二凸缘部分上的辐条插入孔相交于一点;借助于上述这些插条装置把辐条插入第一凸缘部分和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孔中,其特征在于,上述所有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都指向要插装辐条的第一凸缘部分或第二凸缘部分的所有辐条孔中一个位置处在轮毂轴斜上方的辐条插入孔;设置了一个轮毂支承装置,用于将在两端设有凸缘部分的轮毂支承在上述轮毂轴上,能够旋转,并且将上述轮毂轴支承在水平方向;上述轮毂支承装置由在下部具有底板,在该底板上方有倾斜导轨,和沿着上述倾斜导轨滑动的滑动体的上部移动台;以及一根支承臂所组成,并且,上述倾斜导轨的倾斜方向设定在轮毂轴与斜上方的凸缘部分的辐条插入孔的连接线方向上,并使所支承的轮毂能在该方向上作往复运动;上述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辐条插入方向相交于一点上,上述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也相交于一点上,上述第一光传感器的光轴线穿过上述第一插条装置和第二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的交点,并且当上述光轴线与上述辐条孔重合时输出一个信号,上述第二光传感器的光轴线穿过上述第三插条装置和第四插条装置的插条方向的交点,并且当上述光轴线与上述辐条孔重合时输出一个信号;设置了一个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用于把在轮毂的辐条孔中插到一半的辐条送到最后的插入位置,上述防止辐条卡住的装置包括一个设置在第一凸缘部分外部的第一辐条处理装置,和一个设置在第二凸缘部分外部的第二辐条处理装置,上述第一辐条处理装置有一根在与轮毂轴平行的垂直平面内转动的旋转臂,和一个设置在上述旋转臂端头上的杆状拉入件,上述旋转臂的转动方向设定在旋转轨道上方沿着轮毂的轴线向外,上述杆状拉入件的位置处在能从底下与在轨道上方的用第一插条装置插入第一凸缘部分中的辐条和用第四插条装置插入第二凸缘部分的辐条的端头附近相接触的位置上;上述第二辐条处理装置有一根在与轮毂轴平行的垂直平面内转动的旋转臂,和一个设置在上述旋转臂端头上的杆状拉入件,上述旋转臂的转动方向设定在旋转轨道上方沿着轮毂的轴线向外,上述杆状拉入件的位置处在能从底下与在轨道上方的用第三插条装置插入第二凸缘部分中的辐条和用第二插条装置插入第一凸缘部分的辐条的端头附近相接触的位置上;还设有插条装置的支承装置,该支承装置确定了第一插条装置、第二插条装置、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同时也确定了第三插条装置、第四插条装置、第二光传感器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的相对位置和相对姿态;上述第一插条装置、第二插条装置、第一光传感器和第一辐条处理装置,以及上述第三插条装置、第四插条装置、第二光传感器和第二辐条处理装置,分别做成一个整体,能沿着轮毂轴的轴向对称地作往复运动。
CNB981020186A 1998-01-29 1998-05-28 辐条插装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50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395998A JP3316623B2 (ja) 1998-01-29 1998-01-29 スポーク挿入装置
JP033959/1998 1998-01-29
JP033959/98 1998-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24671A true CN1224671A (zh) 1999-08-04
CN1139500C CN1139500C (zh) 2004-02-25

Family

ID=12401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02018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9500C (zh) 1998-01-29 1998-05-28 辐条插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041492A (zh)
EP (1) EP0933234B1 (zh)
JP (1) JP3316623B2 (zh)
CN (1) CN1139500C (zh)
DE (1) DE69820584T2 (zh)
IT (1) IT1299588B1 (zh)
TW (1) TW38528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6017A (zh) * 2014-01-24 2014-05-14 东莞市胜蓝电子有限公司 线材穿胶壳机构
CN108032048A (zh) * 2017-11-29 2018-05-15 宋宏亮 一种用于辐条输送安装的自动化机械设备
CN112846760A (zh) * 2021-01-10 2021-05-28 朱平原 一种摩托车辐条轮辋自动生产线
CN116214134A (zh) * 2023-03-15 2023-06-06 佛山市悠潜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轮圈钢丝锁紧的工业机器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E404387T1 (de) 2003-05-21 2008-08-15 Sha Dar Accessories Co Ltd Verfahren zur erhöhung der strukturfestigkeit von speichen eines fahrrads oder motorfahrrads
US7447965B2 (en) * 2005-05-03 2008-11-04 Agere Systems Inc. Offset test pattern apparatus and method
NL1030127C2 (nl) * 2005-10-06 2007-04-10 Machibo B V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automatisch vervaardigen van een van spaken voorzien wiel.
FR3115727B1 (fr) 2020-11-02 2022-10-07 Mach 1 Installation et procédé d’enfilage de rayons dans un moyeu à deux flasques d’une roue à rayons
CN113732659B (zh) * 2021-08-05 2022-11-01 武汉尚田工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轮毂制造中轮辐与轮辋热复合的方法
CN117733566B (zh) * 2024-01-25 2024-05-17 淮安市计量测试中心 轮毂径跳和端跳检测修整钻孔一体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836A (en) * 1975-06-24 1977-01-08 Yanagawa Seiki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ssembling wheel
US4062095A (en) * 1976-08-03 1977-12-13 Storz Edwin L Automatic wire feeder
FR2494192A1 (fr) * 1980-11-19 1982-05-21 Bg Technic Machine a enfiler les rayons dans les moyeux de roue
FR2507969B1 (fr) * 1981-06-19 1985-07-19 Carminati Julien Procede et dispositif pour enfiler des rayons sur un moyeu de roue a rayons
WO1987000125A1 (en) * 1985-07-11 1987-01-15 Araya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of assembling wheel for bicycles
NL8802341A (nl) * 1988-09-21 1990-04-17 Holland Mechanics Bv Werkwijze en inrichting voor het vervaardigen van een spaakwiel.
JP2521150B2 (ja) 1989-06-15 1996-07-31 日本ビクター株式会社 電荷像情報の読取り素子
JPH0832501B2 (ja) 1989-10-20 1996-03-29 新家工業株式会社 スポーク挿入装置の絡み防止装置
JPH0832500B2 (ja) * 1989-10-20 1996-03-29 新家工業株式会社 スポーク挿入装置のハブの位置決め装置
JPH0692048B2 (ja) * 1989-10-20 1994-11-16 新家工業株式会社 スポーク打出し方法及びこれを実施する装置
NL9002059A (nl) * 1990-09-18 1992-04-16 Holland Mechanics Bv Inrichting voor het monteren van spaken tussen een naaf en velg van een spaakwiel.
NL9201986A (nl) * 1992-03-18 1993-10-18 Holland Mechanics Bv Inrichting voor het monteren van spaken tussen een naaf en velg van een spaakwiel.
JP3025831B2 (ja) 1994-09-26 2000-03-27 新家工業株式会社 スポーク挿入装置
NL1007853C1 (nl) * 1997-09-10 1999-03-11 Holland Mechanics Bv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vullen van naven van gespaakte wiele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86017A (zh) * 2014-01-24 2014-05-14 东莞市胜蓝电子有限公司 线材穿胶壳机构
CN103786017B (zh) * 2014-01-24 2016-04-27 东莞市胜蓝电子有限公司 线材穿胶壳机构
CN108032048A (zh) * 2017-11-29 2018-05-15 宋宏亮 一种用于辐条输送安装的自动化机械设备
CN112846760A (zh) * 2021-01-10 2021-05-28 朱平原 一种摩托车辐条轮辋自动生产线
CN116214134A (zh) * 2023-03-15 2023-06-06 佛山市悠潜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轮圈钢丝锁紧的工业机器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316623B2 (ja) 2002-08-19
TW385284B (en) 2000-03-21
IT1299588B1 (it) 2000-03-16
JPH11208206A (ja) 1999-08-03
ITMI981099A1 (it) 1999-11-19
CN1139500C (zh) 2004-02-25
DE69820584T2 (de) 2004-11-25
DE69820584D1 (de) 2004-01-29
EP0933234A2 (en) 1999-08-04
EP0933234B1 (en) 2003-12-17
US6041492A (en) 2000-03-28
EP0933234A3 (en) 2001-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500C (zh) 辐条插装装置
CN106378312B (zh) 一种自动灯检机
CN1092828C (zh) 光盘驱动器
CN1131831C (zh) 芯片元件传递装置
CN1036374A (zh) 一种定向排列容器的堆码机
CN1161633A (zh) 电子元件安装装置和电子元件安装方法
CN1920632A (zh) 液晶显示器基板切割系统和方法
CN1017574B (zh) 盘存储装置
CN1113036A (zh) 具有可转动分检鼓轮的半导体器件快速分检装置
CN1490556A (zh) 平面镜定向反射采光装置
CN1782656A (zh) 机动化可定向的测量头
CN1215887A (zh) 信息盘换盘装置
CN109850566A (zh) 下料装置及其下料方法
CN208420738U (zh) 一种回转式药瓶智能灯检系统
CN1094372A (zh) 纸片运送装置
CN1206913A (zh) 信息盘换盘装置
CN1288952C (zh) 将电子元件从倾斜供应轨道传递到另一单元的装置
CN1141701C (zh) 光拾波装置
CN206298114U (zh) 一种pcba取放装置
CN1239068C (zh) 旋转振动分离器
CN113319867B (zh) 箭矢抛射机器人及抛射方法
CN1835094A (zh) 光盘装置
CN1033536C (zh) 胶片输送装置
CN1125451C (zh) 盒式磁带更换器
CN117049125B (zh) 一种可自适应样品架角度误差样品传输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225

Termination date: 2011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