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835094A - 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835094A CN1835094A CNA2005101082372A CN200510108237A CN1835094A CN 1835094 A CN1835094 A CN 1835094A CN A2005101082372 A CNA2005101082372 A CN A2005101082372A CN 200510108237 A CN200510108237 A CN 200510108237A CN 1835094 A CN1835094 A CN 183509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fulcrum
- disc apparatus
- optical disc
- radial di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4—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pivoting loading mea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1—Direct insertion, i.e. without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4—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pivoting loading means
- G11B17/0545—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pivoting loading means adapted for discs of different size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 Feeding And Guiding Record Carr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其结构为:使覆盖机械单元部的盖部件构成为绕支点移位的结构,并且,向装置内插入光盘时,使该被插入的光盘的前端部与在该光盘平面交叉方向上倾斜的所述盖部件的平面接触,通过来自该盖部件的平面的反作用力,限制该光盘的记录面的高度位置,确保规定的高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信息在光盘上进行记录或再现的光盘装置、特别是涉及其薄型化技术。
背景技术
图9是表示现有技术例的光盘装置的示意图。在图9中,将光盘(未图示)插入装置内时,该光盘从前面板7’的光盘插入·退出口插入,由绕支点131a转动的杆131上的导向部件142、绕支点135a转动的杆135上的导向部件141、和绕支点133a转动的杆133上的导向部件144等支承光盘外周部,在对中(centering)的同时向装置内的深处一侧推进。光盘到达装置内的规定位置时,在该位置,通过搭载有包含物镜4a’的光拾波器4’和盘电机2’等的纵向进给部(traverse)(机械单元部)的转动移位,光盘被载置于支承部2a’上,处于规定的被卡紧的状态。导向轴150在杆131转动时,与该杆131的下表面接触,支承该杆131,限制光盘在插入或退出时该光盘的记录面的高度位置,使该记录面与夹持部3’等接触时不被损伤。一个盖部件6’以固定的状态设置在纵向进给部上,覆盖用于使光拾波器4’移动的机构部分等。
另外,与本发明相关的现有技术,作为被记载为文献的有例如特开2002-352498号公报以及特开2004-39193号公报。在特开2002-352498号公报中,作为谋求薄型化和小型化的光盘装置,记载了通过纵向进给部保持主轴电机、光拾波器和使该光拾波器移动的驱动机构,使主轴电机配置于基座主体部的中央部,且作为可使该纵向进给部绕支点转动的结构配置于光盘插入口一侧的结构,在光盘插入装置内时,对该光盘的支承是通过被固定于基座主体一侧的光盘导向17和81、设置于限制杆110上的导向部件112、设置于退出杆100上的导向部件101来进行。另外,在特开2004-39193号公报中,记载了作为以实现小型化、薄型化为目的光盘驱动装置的光盘释放机构,将在释放时使光盘固定保持的光盘盖设置于相对于光盘与光盘轴同一侧的结构,将光盘插入装置内时对该光盘的支承,是通过设置在光盘滑道19上的销A、设置在光盘臂20上的销B和设置在传感器24上的销C等进行。
对于上述现有技术,在图9所示的结构中,由于需要用于确保光盘的高度位置的导向轴150,所以装置的厚度尺寸容易增大、难以实现薄型化。另外,特开2002-352498号公报记载的技术,由于是通过限制杆110上的导向部件112和退出杆100上的导向部件101等进行插入装置内时的盘支承的结构,所以该限制杆110和该退出杆100在高度方向上,在发生移位的状态下旋转时,难以确保光盘的规定高度的位置。而且,特开2004-39193号公报记载的技术,由于是通过光盘滑道19上的销A、光盘臂20上的销B和传感器24上的销C等进行在将光盘插入装置内时的支承的结构,所以在该光盘19、该光盘臂20和该传感器24等在高度方向上,在移位的状态下旋转时,难以确保光盘的规定的高度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在例如直接插入(slotin)型,即将作为记录媒体的光盘的单体,不使用例如盘托和盘盒等而直接插入装置内的类型、特别是小型化插槽式等光盘装置中,在插入和退出光盘的装置时,也确保盘面的高度位置,在不损伤光盘面的安全结构的前提下,可实现装置小型化,特别是更加薄型化,例如能够提供装置的厚度在9.5×10-3m以下的光盘装置。
本发明是解决了相关课题的光盘装置。
即,在本发明的光盘装置中,基本上:(1)构成以下结构:使覆盖机械单元部的盖部件构成为绕支点移位的结构,并且在向装置内插入光盘时,使该被插入的光盘的前端部与在该光盘平面交叉方向上倾斜的上述盖部件的平面接触,在使该盖部件移位的同时,通过来自该盖部件平面的反作用力,限制该光盘的记录面的高度位置,确保规定的高度位置。(2)构成以下结构:使覆盖机械单元部的盖部件构成为绕支点移位的结构,并且在卡紧之前,使光盘至少处于装置内所指定的插入中途位置时,在上述盖部件上施以作用力,构成具备使该盖部件绕上述支点移位的升降机构的结构,在上述光盘被插入装置内时,使该光盘的前端部与在该光盘平面交叉方向上倾斜的上述盖部件的平面接触,通过来自该盖部件平面的反作用力,限制该光盘的记录面的高度位置,同时,当该光盘位于指定的插入位置时,通过上述升降机构,使上述盖部件向其平面离开该光盘的方向上移位。
根据本发明,在插槽式等的光盘装置中,可实现光盘小型化、特别是进一步薄型化。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的构成例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中光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表示图1中光盘装置的机械单元部的结构的平面图。
图4是表示图1中光盘装置的插入光盘时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4中盘插入动作的各部分的高度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1光盘装置中使覆盖机械单元部的盖部件升降移位的升降机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表示图6的升降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将光盘卡紧时的说明图。
图9是表示现有技术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1光盘装置;2盘电机;2a盘平面支承部;3夹持部;4光拾波器;4a物镜;4b齿条部;5、6盖部件;6a、6b、25、26支点;7前面板;8顶盖部件;10底盖部件;11基座部件;12光盘舱机械组件;21传动机构;22升降机构;31、32、33杆;31a支点部件;41、42、辊轮;43臂;50开关;60进给电机;71丝杠部件;72、73导向部件;80电机;90凸轮部件;90a凸轮部;90b转动支点;90c结合部;95弹性部件;100光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说明图。图1是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插入式光盘装置的结构图例,是表示取下顶盖部件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图3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的机械单元部结构的平面图,图4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的插入盘时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图4的插入盘动作时各部分的高度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是图1的光盘装置中使覆盖机械单元部的顶盖部件进行升降移位的升降机构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表示图6升降机构的动作说明图,图8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将光盘卡紧时的说明图。
在图1中,1是光盘装置,2是使光盘(未图示)旋转的盘电机,3是配置于盘电机2的旋转部上、具有凸状的结构,在卡紧时使该凸状部分插入光盘的中心孔内,将该光盘沿着其半径方向支承并进行卡紧的夹持部,2a是在上述盘电机2的旋转部上、与上述夹持部3同心状地配置,该夹持部3在插入光盘的中心孔内的状态下,在该光盘的记录面一侧的平面部支承中心孔周围的平面部的盘平面支承部,4是用激光照射光盘的记录面以记录和再现信息的光拾波器,4a是物镜,5、6是在装置内部的机械单元部中覆盖盘电机2、夹持部3、盘平面支承部2a等的周围的区域、在空间上遮断该区域中的光盘记录面一侧的平面部和装置部件·机构之间的盖部件,6a、6b是盖部件6的转动支点,Q是通过二个支点6a、6b的直线(以下称为支点线),7是光盘装置1的前面板,8是配置于上述夹持部3的上方、覆盖光盘装置1的表面一侧装置的顶盖部件,8a是顶盖部件8之外侧的平面部(外侧平面部),8b是在顶盖部件8上,设置于上述夹持部3的对置位置处的贯通孔,8c是在贯通孔8b的周围所设置的凹部,10是覆盖光盘装置1的背面一侧装置的底盖部件,11是构成装置基盘、与底盖部件10结合的作为第一基台的基座部件,12是装有上述盘电机2、夹持部3、盘平面支承部2a、和光拾波器4等作为可装卸的第二基台的光盘舱机械组件。
搭载有物镜4a的光拾波器4,通过由进给电机(未图示)旋转驱动的丝杠部件(未图示),在相对于处于卡紧状态的光盘的大致半径的方向上移动。在盖部件5、6中,盖部件6具有可动型结构,在插入以及退出光盘时,绕支点(第二支点)6a、6b(或绕支点线Q)进行转动移位。在前面板7的附近,支点6a、6b被配置在比处于卡紧状态的光盘(未图示)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光盘半径的中间位置或光盘的内径与外径间的中点位置)更靠光盘外周一侧的位置。另外,在本实施例结构中,该支点6a、6b被设置在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上,但对此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也可设置于基座部件11上等。
另外,在图2中,71是其表面设有进给丝杠、通过旋转,向着上述光拾波器4的一侧,施以沿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的移动力的丝杠部件,60是将该电机旋转轴与丝杠部件71直接连接,旋转驱动该丝杠部件71的步进电机等的进给电机,72、73是位于光拾波器4的两侧,对该光拾波器4的大致半径方向的移动进行导向的导向部件,4b是前端部与上述丝杠部件71的进给丝杠结合,将上述丝杠部件71的旋转力作为直线力传递到光拾波器4一侧的齿条部,31、32、33是光盘从前面板7一侧插入装置内时,以及光盘从装置前面板7一侧退出时,用于进行传递该插入·退出动作之驱动力的杆,31a是杆31的转动动作的支点部件,41、42是与上述被插入光盘的外周接触,对该光盘进行对中的辊轮,43是臂,80是电机,50是对供给到电机80的驱动输入进行开·关的开关,21是将电机80的旋转驱动力向杆件32传递的传动机构,22是作为第一基台设置于上述基础部件11的一侧,在卡紧光盘时,在该光盘被插入到装置内规定的位置处的状态下,对上述光盘舱机械组件12供给转动力、使上述光盘舱机械组件12进行升降移位的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25、26是上述光盘舱机械组件12的升降移位的支点(第一支点)。其它标号与上述图1的情形相同。
在G部分中,配置有使通过上述杆32发生动作的盖部件6,绕支点(第二支点)6a、6b(或绕支点线Q)进行升降移位的升降机构(第二升降机构)(未图示)。上述光盘舱机械组件12绕支点25、26转动而升降移位。由于上述进给电机60、丝杠部件71、导向部件72、73等也与盘电机2、夹持部3同时设置于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上,所以通过该光盘舱机械组件12的上述升降动作,与该光盘舱机械组件12同时进行升降移位(转动移位)。传动机构21具备齿轮组而构成。另外,辊轮42设置于杆件31上。上述丝杠部件71、上述齿条部4b以及上述导向部件72和73由将上述光拾波器4导向上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的移动·导向机构构成。由上述光盘舱机械组件12、搭载于其上的上述盘电机2、上述夹持部3、上述光拾波器4、上述移动·导向机构、和上述进给电机60等的整体构成机械单元部。
在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上,在处于卡紧状态时光盘的投影领域内(光盘以直角的方向在光盘平面内正投影时成影的区域内。以下称为投影区域内或光盘投影区域内),比该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光盘半径的中间位置或光盘的内径与外径之间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处配置上述直接连接驱动型的进给电机60。即,使位于进给电机60主体部的转动半径方向的长度约二分之一处的点,处于比上述光盘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另外,支点25、26被配置于比处于卡紧状态的光盘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光盘半径的中间位置或光盘内径与外径之间的中点位置)更靠光盘外周一侧的位置处,在上述光盘的上述投影领域内的该光盘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光盘半径的中间位置或光盘的内径与外径之间的中点位置)更靠上述支点25、26的位置处配置进给电机60,即,使位于进给电机60主体部的转动半径方向的长度约二分之一处的点,如果是处于比上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支点25、26位置处的结构,则对于小型化、特别是薄型化更为有效。
在上述图1以及图2的结构中,光盘被插入并卡紧时,上述升降机构(第1升降机构)22,使作为第二基台的上述光盘舱机械组件12绕支点25、26旋转而上升到规定位置,在使光盘与上述顶部部件8的凹部8c的光盘一侧的对置面接触的状态下,上述夹持部3的前端面从该顶盖部件8的贯通孔8b突出,该顶盖部件8的凹部8c和盘平面支承部2a夹住光盘,该光盘被安装于该夹持部3。光盘舱机械组件12在进行上述上升移位时,进给电机60也在该位置(光盘的外周一侧的位置或靠近支点25、26的位置)与该光盘舱机械组件12同时上升移位。
在上述光盘装置1中,光盘从前面板7一侧的插入·退出口(未图示)插入装置内时,可动型盖部件6,预先通过与该光盘平面交叉方向上处于倾斜状态的弹性部件的弹性恢复力,向该倾斜角增大的方向加力。从插入口·退出口被插入的光盘的前端部在规定的插入距离的位置处与上述盖部件6的平面接触,由于抵抗上述弹性恢复力而压于该盖部件6的平面,从而受到来自该盖部件6的反作用力,使记录面的高度位置受到限制。另外,从插入·退出口插入时,该光盘的外周对于辊轮41、42、臂43,以辊轮41、42、臂43顺序接触,在使杆件31、32、33移位的同时进行对中。此时,随着光盘的插入移动,将辊轮42压在光盘外周,使杆件31绕支点部件31a上的支点沿箭头E的方向转动。
杆31在该箭头方向E的转动位移量达到规定量时,使开关50处于接通的状态。由于开关50处于接通的状态,由驱动电路(未图示)向电机80供给规定的驱动输入,该电机80旋转。该电机80一旦旋转,该旋转驱动力通过传动机构21传向杆32。该杆32将该传动力传递给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22。
杆32在光盘插入中途位置时,通过来自传动机构21一侧的传递力发生动作,驱动配置于G部分的第二升降机构(未图示)。该第二升降机构,使盖部件6绕支点(第二支点)6a、6b还有支点线Q,在脱离光盘的方向上抵抗弹性部件的恢复力、产生移位,解除与该光盘的前端部之间的上述接触状态。被解除了与盖部件6间该接触状态的光盘,进一步向装置内的深处插入移动。通过盖部件6的上述第二升降机构所产生的上述移位动作与光盘的上述插入动作相互平行地进行。
另一方面,升降机构22在由传递自上述杆32的作用力下发生动作,压住光盘舱机械组件12的啮合部等,对该光盘舱机械组件12施以绕支点25、26的转动力,使该光盘舱机械组件12向顶盖部件8一侧进行转动移位(上升移位)。该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一旦上升移位,盘电机2、夹持部3和盘平面支承部2a也一同上升移位,即机械单元部整体上升移位,凸状的该夹持部3完成插入移动,插入到在规定位置的光盘的中心孔中,盘平面支承部2a处于例如与光盘的中心孔周围的平面部的一部分接触的状态。而且在该状态下,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一旦上升移位,光盘也上升移位,该光盘与顶盖部件8的凹部8c的光盘一侧的对置面接触,通过来自对置面的反作用力,夹持部3大致完全插入光盘的中心孔内,盘平面支承部2a也成为例如在其全周的部分与光盘的中心孔内的中心孔周围的平面部接触的状态。据此,通过该夹持部3和该盘平面支承部2a,使光盘处于被卡紧的状态。在该卡紧状态下,夹持部3的前端面从该顶盖部件8的贯通孔8b突出,顶盖部件8的外侧平面部8a在投影领域中平面部的高度位置以上的高位置。光盘舱机械组件12在上升移位时,进给电机60也和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一同上升移位。在上述卡紧时,进给电机60的驱动输入处于断开的状态。光盘舱机械组件12或包括它的机械单元部的、基于上述第一升降机构使光盘到插入终点的上述移位动作和基于上述第二升降机使盖部件6的上述移位动作平行地进行。
上述卡紧一结束,上述升降机构22基于电机80的驱动输入,使光盘舱机械组件12绕支点(第一支点)25、26,在与上述上升移位的情形相反的方向转动、下降移位,使光盘从顶盖部件8的凹部8c的光盘一侧的对置面分离,下降移位到规定的位置。光盘在该指定位置,即在下降移位到可进行用于记录或再现信息的旋转的位置的状态下,夹持部3的前端面,例如位于低于在投影领域内的该顶盖部件8的外侧平面部的高度位置。光盘舱机械组件12在进行上述下降移位时,进给丝杠60也与该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一同下降。另外,光盘在下降移位到上述规定位置时,电机80的驱动输入处于断开的状态,盘电机2以及进给电机60各自处于可转动状态,一旦通过盘电机2对光盘进行旋转驱动,就可以通过电机60使光拾波器4移动。一旦输入例如作为驱动输入的脉冲,进给电机60就以一定的转角或转数旋转,使与电机转轴直接连接的丝杠部件71旋转。丝杠部件71一旦旋转,与该表面的进给丝杠啮合的齿条4b,将该丝杠部件71的旋转力作为直线移动力传递给光拾波器4一侧,该光拾波器4,按导向部件72、73的导向在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上,以规定的速度移动规定的距离。光拾波器4在进行该移动动作的同时,以来自物镜4b的激光,照射光盘的记录面,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
在以下说明中使用的光盘装置1的构成要素中,与上述图1、图2的情况相同,使用同一标号。
图3是表示图1中光盘装置的机械单元部的结构的平面图。
在图3中,100是通过夹持部3以及盘平面支承部2a在装置内被卡紧的光盘,P-P’是通过两个支点25、26的直线(以下称为支点线)。其它符号,与上述图1、图2相同。光盘舱机械组件12,以其端部T作为作用点,通过升降机构22进行升降移位时,绕支点25、26、即绕支点线P-P’在Z轴方向的平面内转动。该转动产生的移位量(转动移位量)越离支点25、26远的位置,即越离支点线P-P’远的位置越大。Y’是在XY平面内与支点线P-P’成直角的坐标轴,X’是在XY平面内与Y’垂直的坐标轴。本发明为实现装置小型化、特别是薄型化,能将进给电机60的转动移位量抑制为少。由此,将进给电机60配置于在处于卡紧状态时光盘100的投影领域内的比该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光盘100半径的中间位置或光盘100的内径与外径之间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处。即,位于进给电机60主体部的转动半径方向的长度约为二分之一的点,配置于比上述光盘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另外,支点25、26被配置于比处于卡紧状态的光盘100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光盘100半径的中间位置或光盘100内径与外径之间的中点位置)更靠光盘外周一侧的位置处,进给电机60配置于比上述光盘100的上述投影领域内的该光盘100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光盘100的半径的中间位置或光盘100的内径与外径间的中点位置)更靠近上述支点25、26的位置处,即,靠近上述支点线P-P’的位置,也即是进给电机60主体部的转动半径方向长度的约二分之一的位置点,如果是配置于比上述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近支点25、26位置处构成,则这样对于小型化、特别是薄型化更为有效。在图3的构成中,进给电机60的一部分配置于支点线P-P’所占的位置。
图4是表示将光盘插入图1的光盘装置中的装置内时的说明图,(a)是光盘在插入中途位置时的装置平面图,(b)是同状态时的装置侧面图。
在图4中,100a是被插入的光盘100的记录面,100c是光盘100的前端部,6c是盖部件6的表面一侧的平面。其它标号与上述图1~图3的情形相同。从前面板7一侧的插入·退出口插入的光盘100的前端部100c,在规定距离插入的位置处,仅与对于光盘100的记录面100a成规定角θ倾斜(以下称倾斜角)的盖部件6的平面6c接触,抵抗作用于该盖部件6的弹性恢复力,沿箭头J的方向压住该盖部件6的该平面6c。由于沿箭头J1方向将该平面6c的推压,该光盘100受来自该盖部件6的平面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限制该光盘100的记录面100a的高度达到规定值以上。该光盘100的前端部100c,在大致一定的高度位置,保持与盖部件6的平面6c接触的状态,在该平面6c上滑动,向装置的深处一侧插入移动。在插入移动时,也对该光盘100进行对中。随着光盘100(或者该前端部100c)的该插入移动,盖部件6绕支点(第二支点6a、6b)移位,沿箭头J1的方向转动。通过该转动,倾斜角θ减小。在指定的插入移动位置,使开关50(图2)为接通的状态,向电机80供给(图2)供给驱动输入,该电机80旋转。由于该电机80的旋转,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22和与杆32结合的第二升降机构(未图示)发生动作。第二升降机构,使盖部件6绕支点(第二支点)6a、6b或支点线Q(图1),在离开光盘100的记录面100a的方向上转动移位。另一方面,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22对光盘舱机械组件12施以绕支点25、26或支点线P-P’的转动力,使该光盘舱机构组12沿箭头F的方向,即在顶盖部件8一侧转动移位(上升移位)。上述第二升降机构引起的盖部件6的移位动作与上述第一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22引起光盘舱机构组12的移位相互大致平行地进行。
图5是表示图4中插入光盘动作中的各部分高度位置的关系图。
在图5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移动的各部分的高度位置,此外,A是表示盖部件6的前端的高度位置对时间的曲线,B是表示光盘100的记录面100a的高度位置对时间的曲线,C是表示光盘舱机械组件12的高度位置的变化对时间的曲线。D1是表示光盘100开始向装置内插入的光盘开始时刻点,D2是表示光盘100的前端部100c与盖部件6的平面6c接触开始的光盘·盖接触开始时刻,D3是表示光盘舱机械组件12通过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22开始上升移位时的光盘舱机械组件上升开始时刻,D7是表示光盘100通过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为了卡紧、开始上升移位的光盘上升开始时刻,D8是表示上升移位开始后的光盘从盖部件6的平面6c开始分离(等于解除与盖部件6的平面6c的接触状态)的光盘·盖解除接触时刻,D6是表示盖部件6通过第二升降机构开始移位的盖部件开始引入时刻,D5是表示光盘100卡紧成为可旋转状态的光盘可旋转时刻。在本图5中,在光盘舱机械组件12的盖部件6通过第二升降机构开始转动移位之前,开始通过升降机构22(第一升降机构)上升移位。
在图5中,光盘100在盘插入开始时刻D1,在高度位置ZB1插入前端部100c到装置内,在光盘·盖的接触开始时刻D2,该光盘100的前端部100c与盖部件6的平面6c接触、推压该平面6c。盖部件6,由于其前端部(盖部件6的前端部)与第二升降机构结合,凭借该推压,该前端部(盖部件6的前端部)的高度位置仍旧保持大致恒定的状态,该前端部以外的部分使与该光盘100的前端部100c接触的部分在主体弯曲,在产生该弯曲的状态下,该盖部件6绕第二支点6a、6b沿图4的箭头J1方向转动。
光盘100的前端部100c向装置的深处插入,一旦到光盘舱机械组件开始时刻D3时,光盘舱机械组件12通过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22开始绕第一支点25、26转动移位(基于电机80的驱动力的移位),从其高度位置Zc1开始逐渐地向顶盖部件8一侧上升。此时,盘电机2、夹持部3和盘平面支承部2a等也和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一同上升。
在光盘上升开始时刻D7处,与上述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一同上升移位的上述夹持部3和上述盘平面支承部2a,与已达到规定的插入位置的光盘100结合,使该记录面100a的高度位置ZB1向顶盖部件8的一侧上升以卡紧该光盘100。通过使该光盘100的记录面100a从高度位置ZB1上升移位,盖部件6的上述弯曲逐渐地减小,到了与光盘·盖接触的解除时刻D8时,该弯曲消失,该光盘100的前端部100c从盖部件6的平面6c分离,与该平面6c间的接触状态解除。
此外,一旦成为盖部件引入开始时刻D6时,盖部件6通过第二升降机构开始移位(通过基于电机80驱动力自动引入的移位),该盖部件6绕第二支点6a、6b沿图4的箭头J2的方向转动,该前端部的高度位置也从高度ZA1的位置向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一侧下降。通过基于该自动引入的该盖部件6的下降移位与上述光盘100的上升移位,盖部件6的平面6c与光盘100的前端部100c之间的距离增大。
另一方面,光盘舱机械组件12通过上升移位,达到高度位置ZC2时,使光盘100的记录面100a位于ZB2的高度位置,该光盘100处于被夹持部3和盘平面支承部2a卡紧的状态。之后,光盘舱机械组件12通过上升机构(第一上升机构)22,自动地绕第一支点25、26转动并下降移位,在盘可旋转时刻D5时成为高度位置ZC3,使光盘100的记录面100a位于高度位置ZB1、处于旋转的状态。在该光盘可旋转时刻D5,盖部件6的前端部的高度位置成为高度ZA2的位置,成为比光盘100的记录面100a的高度位置ZB1低的位置。该光盘舱机械组件12的高度位置ZC3,也同样位于比光盘100的记录面100a的高度位置ZB1低的位置。
如上所述,光盘100在光盘·盖开始接触的时刻D2与盘·盖解除接触时刻D8之间的期间(接触期间t1)中,成为对盖部件6的平面6c接触的状态,受来自该盖部件6的平面6c的反作用力,处于被支承的状态,被限制在可使记录面100a保持于高度ZB1的位置。另外,在盘·盖接触解除的时刻D8与在使盘可旋转的时刻D5之间的期间(非接触期间t2)中,光盘100成为从盖部件6的平面6c分离的非接触状态,在该状态下也可进行卡紧。在该光盘100从装置中被退出时,也形成该光盘100与对盖部件6的平面6c成为接触状态期间,在该期间内进行限制以确保记录面100a的高度位置。
图6是表示使盖部件6升降移位的第二升降机构的部分的、图2中G的部分的放大图,图7是其动作的说明图。
在图6、图7中,90是凸轮部件,90a是凸轮部件90的凸轮部,90b是凸轮部件90的转动支点,90c是与盖部件6嵌接的凸轮部件90的嵌接部,95是凸轮部件90沿使倾斜角θ(图4)增大的方向加力的弹性部件,32a是与凸轮部件90的凸轮部90a嵌接的杆32的对凸轮嵌接部。凸轮部件90和弹性部件95以及杆32的对凸轮嵌接部32a构成第二升降机构。盖部件6的转动移位的支点6a、6b在本实施例结构中设置于光盘舱机械组件12上。
杆32在光盘插入装置内的中途位置时,通过从传动机构21(图2)一侧传送的力发生动作,驱动第二升降机构。即,杆32向箭头K的方向移动移位(图7(a)),其前端部的对凸轮嵌接部32a与凸轮部件90的嵌接部90a嵌接,使该凸轮部件90通过抵抗弹性部件95产生的弹性恢复力,绕转动支点90b转动,在箭头L的方向上移位。该凸轮部件90的在箭头L方向上的移位使嵌接部90c嵌接的盖部件6在箭头J1的方向上移位(图7(b))。杆32如果进一步按箭头K的方向移动移位,杆32的对凸轮嵌接部32a跨越凸轮部件90的凸轮部90a的嵌接轨迹曲线的最大部90a1后着落于稳定的位置。凸轮部件90对应于该对凸轮嵌接部32a的该跨越动作而转动移位,使盖部件6在移位后保持其状态(图7(c))。
图8是表示图1的光盘装置中卡紧光盘时的说明图。图8是表示在光盘100的记录面100a的高度位置ZB2(图5),已被卡紧的状态。
在图8中,100是光盘,8c1是顶盖部件8的凹部8c的光盘100一侧的相反面(以下称为顶盖部件8的凹部8c的外侧平面),8c2是顶盖部件8的凹部8c的光盘100一侧的对置面(以下称为顶盖部件8的凹部8c的内侧平面),85是被设置于前面板7一侧的光盘100的插入·退出口,箭头F1是光盘舱机械组件12在上升移位时的转动方向,箭头F2是光盘舱机械组件12在下降移位时的转动方向,箭头F1’是进给电机60与光盘舱机械组件12同时上升移位时的转动方向,箭头F2’是进给电机60与光盘舱机械组件12同时下降移位时的转动方向,h1是在支点25、26一侧顶盖部件8的外侧平面部8a内的光盘投影区域内的平面部的高度位置与夹持部3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从夹持部3的前端面的外侧平面部8a的突出量),h2是与支点25、26相反一侧,即在升降机构22一侧所在的顶盖部件8的外侧平面部8a内的盘投影区域内的平面部的高度位置与夹持部3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从夹持部3的前端面的外侧平面部8a的突出量)(使h2>h1)。
光盘舱机械组件12通过升降机构22上升移位,光盘100接触于顶盖部件8的凹部8c的内侧平面8c2,通过来自该内侧平面8c2的反作用力,夹持部3几乎完全地插入该光盘100的中心孔内,盘电机2的旋转部上的盘平面支承部2a(图3中未示出),也成为例如以该全周的部分与光盘100的中心孔的周围的平面部接触的状态,将该光盘100卡紧时,夹持部3的前端面从顶盖部件8的通孔8b突出,进而越过外侧平面8c1的高度位置,此外,成为比该顶盖部件8的外侧平面部8a的盘投影区域内的平面部的高度位置高h1~h2高度位置。光盘100被卡紧后,光盘舱机械组件12沿箭头F2的方向下降移位,夹持部3也下降移位。在该下降移位后的规定的高度位置,光盘100变为可进行记录和再现的旋转状态。这样,卡紧时使夹持部3的前端面突出至顶盖部件8的外侧平面部8a的高度位置以上的结构,是将如上所述的进给电机60,与配置在光盘100的外周一侧的位置或靠近支点25、26的位置的结构一起,使该顶盖部件8的外侧平面部8a的高度位置能够低于夹持部3的前端面的高度位置,减少顶盖部件8的高度尺寸。据此,可使光盘装置1小型化、特别是薄型化。在具有上述图1~图4中说明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1中,使h1、h2各自例如为0.5×10-3m以下时,通过光盘卡紧后的夹持部3的下降移位,可使该夹持部3的前端面处于比顶盖部件8的外侧平面部8a的高度位置低的位置,可使光盘装置1的整体厚度的尺寸为9.5×10-3m以下。
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光盘100的高度位置的确保,可不设置导向轴150(图9)等的专用部件,而利用盖部件6进行,能谋求装置小型化、特别是更加薄型化,例如在插槽式的光盘装置中,可使顶盖部件8的外表面与底盖部件10的外表面之间的距离在9.5×10-3m以下。此外,由于使进给电机60在光盘100的投影区域内,设置在该光盘100的外周一侧的位置或靠近配置于该光盘100的外周一侧的支点25、26(或支点线P-P’)的位置这样的结构和使夹持部3的前端面,从顶盖部件8的通孔8b向外侧平面部8a的高度以上突出的结构并在一起,可使装置进一步小型化、特别是薄型化。
在上述实施方式,光盘舱机械组件12在盖部件6通过第二升降机构开始转动移位之前,通过升降机构(第一升降机构)22开始进行上升移位(图5),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部件5、6是只使盖部件6为可动的结构,但并不仅限于此。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弹性部件,上述盖部件是通过在相对于盖部件的平面的光盘平面倾斜增大的方向上的该弹性部件的弹性恢复力进行加力的结构,本发明也不仅限于此。另外,例如也可不使用弹性部件,而通过盖部件自身的弹性恢复力进行加力的构成。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插槽式光盘装置的情形进行了说明,本发明也不限于此。
本发明也可实施上述实施方式的其它方式而不脱离其指导思想或者特征。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不过是全部问题中本发明的一个例而已,而并非进行限定。本发明的范围根据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claim)示出。还有,属于与该专利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等同的变形和变更,皆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光盘装置,使光拾波器沿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对信息进行记录或再现,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构成:
机械单元部,由搭载旋转驱动所述光盘的盘电机、所述光拾波器、将该光拾波器向所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导向且使之移动的移动·导向机构、和驱动该移动·导向机构的进给电机来构成;和
盖部件,具有可绕支点移位的结构,覆盖所述机械单元部,
在所述光盘被插入装置内时,使向与该光盘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倾斜的该盖部件的平面与该光盘的前端部接触,使该盖部件移位,同时,基于该反作用力,限制该光盘记录面的高度位置。
2.一种光盘装置,使光拾波器沿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对信息进行记录或再现,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构成:
机械单元部,由搭载旋转驱动所述光盘的盘电机、所述光拾波器、在将该光拾波器向所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导向的同时,使之移动的移动·导向机构、和驱动该移动·导向机构的进给电机来构成;
盖部件,具有可绕支点移位的结构,覆盖所述机械单元部;和
升降机构,在所述光盘卡紧之前,该光盘在装置内规定的插入中途位置时,向所述盖部件施加力,使该盖部件绕所述支点移位,
在所述光盘被插入装置内时,使向与该光盘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倾斜的该盖部件的平面与该被插入的光盘的前端部接触,限制该光盘记录面的高度位置,同时,在该光盘在指定的插入位置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使所述盖部件向从该光盘离开的方向移位。
3.一种光盘装置,使光拾波器沿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对信息进行记录或再现,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构成:
盘电机,对在装置内的指定位置被卡紧的所述光盘进行旋转驱动;
作为装置基盘的第一基台;
移动·导向机构,将该光拾波器向所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导向并使之移动;
第二基台,搭载有所述光拾波器、所述移动·导向机构以及所述盘电机,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台,绕配置于比所述被卡紧的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的第一支点转动;
盖部件,具有绕配置于较所述盘电机的中心轴位置更靠所述第一支点的位置的第二支点移位的构成,覆盖所述移动·导向机构;
第一升降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基台一侧,在所述卡紧时,在所述光盘被插入装置内指定位置的状态下,向所述第二基台施加转动力,使该第二基台绕所述第一支点升降移位;
第二升降机构,在所述光盘卡紧之前,在所述光盘位于装置内规定的插入中途位置时,向所述盖部件施加力,使该盖部件绕所述第二支点移位;
升降用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以及第二升降机构;
开关单元,使所述升降用电机的驱动接通·断开;以及
移位部件,通过移位使所述开关单元的动作接通·断开,
在所述光盘被插入装置内时,使向与该光盘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倾斜的该盖部件的平面与该光盘的前端部接触,限制该光盘记录面的高度位置,在该光盘到达指定的插入位置时,通过所述移位部件使所述开关单元为接通状态,使所述升降用电机的驱动为接通状态,通过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使所述第二基台转动移位至该光盘一侧,同时,通过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使所述盖部件向脱离该光盘的方向移位。
4.一种光盘装置,使光盘同心状地卡紧在盘电机的旋转轴后进行旋转,并使光拾波器沿该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移动,进行信息记录或再现,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构成:
凸状夹持部,配置于所述盘电机的旋转部上,在所述光盘卡紧时被插入该光盘的中心孔内,在半径方向支承该光盘;
盘平面支承部,在所述盘电机的旋转部上与所述夹持部配置成同心状,在该夹持部被插入所述光盘的中心孔内的状态下,支承该光盘的平面部;
顶盖部件,配置于所述夹持部的上方,在与该夹持部对置的位置具有贯通孔,覆盖装置的表面一侧;
底盖部件,覆盖装置背面一侧;
机械单元部,由搭载旋转驱动所述光盘的盘电机、所述光拾波器、在将该光拾波器向所述光盘的大致半径方向导向的同时,使之移动的移动·导向机构、和驱动该移动·导向机构的进给电机来构成,并绕第一支点转动移位;
第一升降机构,使所述机械单元部绕所述第一支点旋转移位;
盖部件,具有绕第二支点移位的构成,覆盖所述机械单元部;以及
第二升降机构,在所述光盘卡紧之前,在所述光盘位于装置内规定的插入中途位置时,向所述盖部件施加力,使该盖部件绕所述第二支点移位,
在所述光盘被插入装置内时,使向与该光盘的平面交叉的方向倾斜的该盖部件的平面与该光盘的前端部接触,限制该光盘记录面的高度位置,在该光盘到达指定的插入位置时,通过所述第二升降机构,使所述盖部件向脱离该光盘的方向移位,且所述第一升降机构使所述机械单元部上升,在使该光盘与所述顶盖部件的对置面接触的状态下,使所述夹持部的前端面从顶盖部件的贯通孔突出,变高至光盘投影区域内的平面部的高度位置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单元部的所述送进电机配置在所述被卡紧的光盘的投影区域内比该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单元部的所述送进电机配置在所述被卡紧的光盘的投影区域内比该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单元部的所述送进电机配置在所述被卡紧的光盘的投影区域内比该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单元部的所述送进电机配置在所述被卡紧的光盘的投影区域内比该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单元部的所述送进电机配置在所述被卡紧的光盘的投影区域内比该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械单元部的所述送进电机配置在所述被卡紧的光盘的投影区域内比该光盘的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的所述支点配置在比所述被卡紧的光盘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的所述支点配置在比所述被卡紧的光盘半径方向的中点位置更靠外周一侧的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是通过弹性恢复力向所述倾斜增大的方向加力的结构。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是通过弹性恢复力向所述倾斜增大的方向加力的结构。
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是通过弹性恢复力向所述倾斜增大的方向加力的结构。
1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部件是通过弹性恢复力向所述倾斜增大的方向加力的结构。
1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盖部件的外表面与所述底盖部件的外表面间的距离为9.5×10-3m以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79688A JP2006260719A (ja) | 2005-03-18 | 2005-03-18 | 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2005079688 | 2005-03-18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35094A true CN1835094A (zh) | 2006-09-20 |
Family
ID=37002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082372A Pending CN1835094A (zh) | 2005-03-18 | 2005-10-08 | 光盘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60212885A1 (zh) |
JP (1) | JP2006260719A (zh) |
KR (1) | KR100642707B1 (zh) |
CN (1) | CN1835094A (zh) |
TW (1) | TW200634732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882547B2 (ja) * | 2006-06-29 | 2012-02-22 | ティアック株式会社 | ディスク装置 |
TWI364750B (en) * | 2007-11-23 | 2012-05-21 | Quanta Storage Inc | Restrained device of optical disk drive |
CN101894571B (zh) * | 2009-05-21 | 2012-07-04 | 飞利浦建兴数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吸入式光驱的载片装置 |
KR200484574Y1 (ko) * | 2016-01-29 | 2017-10-24 | 주식회사 아스트로캠프 | 혜성 시뮬레이션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55354B1 (en) * | 1997-01-31 | 2009-05-13 | CLARION Co., Ltd. | Disk apparatus and disk holder for use in the same |
-
2005
- 2005-03-18 JP JP2005079688A patent/JP2006260719A/ja active Pending
- 2005-08-25 TW TW094129083A patent/TW200634732A/zh unknown
- 2005-09-01 US US11/216,065 patent/US2006021288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5-09-16 KR KR1020050086637A patent/KR100642707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5-10-08 CN CNA2005101082372A patent/CN1835094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60212885A1 (en) | 2006-09-21 |
KR20060101383A (ko) | 2006-09-22 |
TW200634732A (en) | 2006-10-01 |
KR100642707B1 (ko) | 2006-11-13 |
JP2006260719A (ja) | 2006-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94341C (zh) | 光头致动器 | |
CN1135546C (zh) | 信息盘换盘装置 | |
CN1835094A (zh) | 光盘装置 | |
CN1200538A (zh) | 夹紧机构 | |
CN110459244B (zh) | 一种轮盘式光盘匣及光盘存取方法 | |
CN1033668C (zh) | 光盘重现装置 | |
CN1232974C (zh) | 圆盘卡持装置和圆盘驱动器及所用转盘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0378846C (zh) | 光盘驱动装置 | |
CN1206913A (zh) | 信息盘换盘装置 | |
CN1702751A (zh) | 盘驱动单元和装有这种驱动单元的盘装置 | |
CN1289438A (zh) | 盘装置的盘夹持机构 | |
CN100508043C (zh) | 盘装置 | |
EP1634285B1 (en) | Appliance with a data carrier disk drive and method of inserting a data carrier in such an appliance | |
CN209417769U (zh) | 一种存卡盘 | |
JPS63204547A (ja) | デイスク装置 | |
CN100433155C (zh) | 光盘装置 | |
CN100380464C (zh) | 光盘装置 | |
CN100501851C (zh) | 光盘装置 | |
CN1151497C (zh) | 物镜驱动装置和光盘装置 | |
CN1125462C (zh) | 磁头的支承机构 | |
CN1747025A (zh) | 在盘播放器中松开盘的装置和方法 | |
US20050128636A1 (en) | Disc biasing apparatus with a split-finger biasing tool for a data storage device | |
CN220740251U (zh) | 一种洗衣机内外筒定位工装 | |
CN1643588A (zh) | Dvd片和其它非圆形硬盘的加工 | |
CN1042371C (zh) | 选择式盘重放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