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1632A - 盘夹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夹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601632A
CN1601632A CN200410011851.2A CN200410011851A CN1601632A CN 1601632 A CN1601632 A CN 1601632A CN 200410011851 A CN200410011851 A CN 200410011851A CN 1601632 A CN1601632 A CN 16016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dish
face
centering
centring mea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4100118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边直久
有吉祐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6016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6016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11B17/0284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by clampers

Landscapes

  • Holding Or Fastening Of Disk On Rotational Shaf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盘夹紧装置,具有:对转盘(20)上的盘(1)的A面(1A)进行定心的A面用定心部件(21)、具有以A面定心状态支撑盘的B面(1B)的盘支撑部(25AD)和对B面进行定心的B面用定心部(25BC)的夹紧部件(25)、设置在转盘与夹紧部件上的引力发生机构、以及使夹紧部件旋转以在与A面定心状态对应的第一夹紧模式和与B面定心状态对应的第二夹紧模式之间切换夹紧模式的夹紧部件旋转机构;当从第一夹紧模式向第二夹紧模式切换时,B面用定心部在解除A面定心的同时将B面定心。由此,能够以零部件数更少、更简单的结构,在对双面盘的各面进行记录再生时,可靠地进行盘的定心。

Description

盘夹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对圆盘状的记录介质(下面适当地简单称为「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中,特别是可在盘的双面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中,将盘以同心状态夹紧在转盘上的盘夹紧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近年来,在盘装置领域,可对所谓DVD(Digital Video Disk或Digital Versatile disk)介质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生的DVD记录再生装置显著普及。为了使这种DVD记录再生装置进一步得到普及,则要求可以长时间、连续地进行记录及/或再生。而作为可进行长时间、连续的记录及/或再生的方法之一,具有将可在盘双面记录及/或再生的DVD盘,不对每个单面进行插入的动作,而连续地对双面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方法。
再者,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对盘的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生」,是「(向盘)记录(信息信号)及(将盘记录的信息信号)再生的至少其中的一项」的意思,是对此简略化的表达方式。因此,所谓「可(对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或DVD记录再生装置)」,不仅包括可进行「(向盘的信息信号的)记录及(将盘记录的信息信号)再生的两方面功能的盘装置(或DVD记录再生装置)」,还包括只能「(将盘记录的信息信号)再生的再生专用的盘装置(或DVD再生装置)」。
以往,作为对圆盘状(圆板状)的记录介质的双面(以下,对一面称A面,另一面为B面)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构成。
在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转盘的表里两侧配置了1对拾光器,并有选择地使用这一对拾光器而构成的盘装置。
另外,在专利文献1中,还公开了组装到如下的盘装置内的盘夹紧装置,该盘装置,对1个转盘设置1个拾光器,当对A面的信息信号进行记录时或再生时(下面适当地简称为「A面记录再生时」)就将这1个拾光器移动到A面侧并进行信息信号的读写,当对B面的信息信号进行记录时或再生时(以下适当地简称为「B面记录再生时」)就移动到B面侧进行信息信号的读写。
参照图6~图8对该以往的盘夹紧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利用以往技术的盘夹紧装置,对A面及B面双面可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盘(以下简称「双面盘」)进行夹紧时的定心原理的剖面说明图。
如图所示,双面盘1,是把具有A面1A的基板和具有B面1B的基板相互粘合而成,关于确定盘1的旋转中心的盘中心部的孔,在A面1A的中心孔1Ah与B面1B的中心孔1Bh中,就其中心位置及/或直径尺寸来说产生微小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为了进行高旋转精度的、理想的记录或再生,就需要在A面记录再生时,对A面1A的中心孔1Ah适用A面用的定心部件4进行定心(找中心),在B面记录再生时,对B面1B的中心孔1Bh适用B面用的定心部件9进行定心。
再者,在这种情况下,所谓「定心」,就是使确定盘1的旋转中心的盘1的中心孔1Ah或1Bh的中心,与旋转盘1的电动机2(主轴电动机)的主轴3的旋转中心轴相符而进行的所谓「找中心」。
图7,是表示对双面盘1的A面1A的信息信号进行记录时或再生时(A面记录再生时)的上述以往的盘夹紧装置的剖面说明图,另外,图8,是表示对上述双面盘1B面1B的信息信号进行记录时或再生时(B面记录再生时)的上述以往的盘夹紧装置的剖面说明图。
如这些图所示,在上述主轴3的外周部,固定着承载盘1的转盘5,通过主轴电动机2旋转驱动,借助主轴3使转盘5旋转。
上述A面用定心部件4,通过安装在与转盘5之间的压缩弹簧6使其向图7及图8的上方推动。另外,在夹紧器8上固定着主磁铁10,另一方面,在转盘5上固定着根据上述主磁铁10的磁力而受到向该主磁铁10侧的引力作用的磁性体7。上述主磁铁10与磁轭12形成一体,这些主磁铁10及磁轭12与压环13形成一体。并且,在上述B面用定心部件9上固定有副磁铁11。
在盘1的与转盘5相反的一侧(图7及图8的上方),配置有可将盘1按压在上述转盘5上的夹紧环14,在该夹紧环14和上述压环13之间,安装着使夹紧环14向盘1侧推动的压缩弹簧15。另外,在B面用定心部件9与压环13之间,配置着将B面用定心部件9与压环13两者向分离方向推动的压缩弹簧16。
并且,在B面用定心部件9的上方,配置使夹紧器8升降的夹紧板17,在该夹紧板17上,配置有随着夹紧板17的上升而将夹紧器8抬起的夹具18。
上述B面用定心部件9的锥形部9a,不是在该B面用定心部件9的四周完全接连形成,而是在B面用定心部件9的周边形状的多个部位(例如,2处或3处)分割而形成,在上下方向贯通在压环13上构成的缝隙。上述B面用定心部件9,通过压环13中央的孔部13h,可引导其向上下方向滑动。另外,B面用定心部件9,虽然被压缩弹簧16向从压环13分离的方向(图7及图8的上方)推动,但是通过设置在压环13上的多个卡部13C,固定在该压环13上。并且,在B面用定心部件9的中心部的导向孔9II内,嵌入可向上下方向滑动的主轴3。
下面,就以上构成以往的盘夹紧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在A面记录再生状态下,夹紧器8与夹紧板17,不接触而相互分离。在这种状态下,通过使A面用定心部件4的锥形部4a与A面1A的中心孔1Ah的周边部组合,双面盘1在A面1A定心。在这种定心状态下,盘1被夹紧环14按压在转盘5的盘承载面5f上。该按压力,是通过固定在磁轭12上的主磁铁10与固定在转盘5上的磁性体7之间作用的引力(磁力)而产生的。在这种状态下,压环13与夹紧环14在上下方向贴紧,两者作为一体性的刚体而工作,上述压力的大小仅仅由主磁铁10与磁性体7之间作用的引力而决定。
另一方面,图8所示是B面记录再生的状态。该状态,如下取得。
首先,夹紧板17通过夹紧板升降装置(无图示)下降,从而夹紧板17接触B面用定心部件9的最上部分的凸部9T。伴随该动作,B面用定心部件9由主轴3引导,同时将A面用定心部件4压下。然后,通过B面用定心部件9的锥形部9a与B面1B中心孔1Bh的周边部组合,对双面盘1的B面1B进行定心。在此之后,夹紧板17按所定的量上升,从夹紧器8(具体来说,是从B面用定心部件9的最上部分的凸部9T)分离,从而能得到图8的B面记录再生状态。
在此状态下,由于B面用定心部件9上的固定副磁铁11与磁轭12十分接近,副磁铁11与磁轭12之间作用的引力(磁力)比压缩弹簧16的排斥力(推动力)还大,所以双面盘1的B面1B的定心状态得以保持。再者,象这样由副磁铁11的磁力克服压缩弹簧16的推动力,保持B面1B的定心状态的状态,称为自我保持状态。
把双面盘1的信息信号的记录或再生状态,从B面记录再生状态切换为A面记录再生状态时,使夹紧板17上升,通过将夹具18固定在B面用定心部件9并将其抬起,解除双面盘1对转盘5的按压状态,其后,再按图7所示的A面记录再生状态进行就可以了。
如以上说明,以往的盘夹紧器装置,由设置在夹紧器8的主磁铁10的磁力进行双面盘1向转盘5的定心状态的夹紧,并设置可相对于主磁铁10滑动、且自我保持用的副磁铁11与设有压缩弹簧16的B面用定心部件9,通过夹紧板17的强制力(外力)进行B面用定心部件9的位置切换,使其自我保持,从而就能够分别进行A面1A与B面1B的各个面的定心。
【专利文献1】专利第2858337号公报。
作为安装在对双面盘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内的盘夹紧装置,希望尽可能采用简单的结构,而上述以往的构成,夹紧器8需要2个磁铁(主磁铁10与副磁铁11)以及2个压缩弹簧(压缩弹簧15与压缩弹簧16),零部件数很多,另外,夹紧器8的构成也变得非常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种零部件数更少、结构更简单,当对双面盘进行A面的记录再生及B面的记录再生时,可以可靠地进行盘的定心的盘夹紧装置。
为了达到该目的,本发明的盘夹紧装置,是将转盘上承载的盘向上述转盘进行夹紧的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与上述转盘的承载盘的盘承载面相反的一侧,将上述盘的承载于上述转盘上的第一面进行定心的第一定心装置;具有夹持上述转盘及上述盘并与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对向地配置、当采用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对上述盘的第一面进行定心时、支撑与上述盘的第一面对向的第二面的盘支撑部,和对上述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的第二定心装置的夹紧部件;为了通过引力将上述盘夹紧在上述转盘上,至少在上述转盘及上述第一定心装置的任何一方以及上述夹紧部件上设置的引力发生机构;和为了在以对上述盘的第一面进行定心的状态夹紧该盘的第一夹紧模式、和以对上述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的状态夹紧该盘的第二夹紧模式之间,进行夹紧模式的切换,使上述夹紧部件旋转的夹紧部件旋转机构。当从上述第一夹紧模式切换到上述第二夹紧模式时,通过上述引力发生机构产生的引力,上述第二定心装置,在解除由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对上述盘的第一面的定心的同时对上述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
在该构成中,通过利用夹紧部件旋转机构使夹紧部件旋转而切换夹紧模式,在从第一夹紧模式向第二夹紧模式切换的时候,通过引力发生机构产生的引力作用,第二定心装置,在解除由第一定心装置对盘的第一面的定心的同时,对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因此,能够以零部件数比较少的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对盘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分别进行定心。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如下的良好的效果,即,能够用零部件数更少的比较简单的结构,实现分别对盘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定心的盘夹紧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盘夹紧装置在双面盘的A面记录再生时的对应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2是表示上述实施例1的盘夹紧装置在双面盘的B面记录再生时的对应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3是表示上述实施例1的盘夹紧装置的夹紧部件转动机构的构成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盘夹紧装置在双面盘的A面记录再生时的对应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5是表示上述实施例2的盘夹紧装置在双面盘的B面记录再生时的对应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6是表示双面盘的定心原理的剖面说明图。
图7是表示以往例的盘夹紧装置在双面盘的A面记录再生时的对应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8是上述表示以往例的盘夹紧装置在双面盘的B面记录再生时的对应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图中:1—双面盘,1A-A面,1B-B面,2—主轴电动机,3—主轴,20—转盘,20f—盘承载面,21—A面用定心部件,21a—锥形部,22—压缩弹簧,23—磁性体,24、36—夹紧器,25、37—夹紧部件,25AC、37AC-A面用定心支撑部,25AD、37AD-A面用盘支撑部,25BC-B面用定心部,25BD、37BD—B面用盘支撑部,26—磁铁,27—夹紧板,28—支撑轴,30—基座部件,31—支撑板A,32—支撑板B,33—驱动齿轮,34—电动机,35—电动机齿轮,38—B面用定心部件,38a—锥形部,39—压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发明中,包含分别具有下述特征的有关盘夹紧装置的发明。即:
发明1的盘夹紧装置,是将转盘上承载的盘向上述转盘进行夹紧的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设置在与上述转盘的承载盘的盘承载面相反的一侧,将上述盘的承载于上述转盘上的第一面进行定心的第一定心装置;具有夹持上述转盘及上述盘并与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对向地配置、当采用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对上述盘的第一面进行定心时、支撑与上述盘的第一面对向的第二面的盘支撑部,和对上述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的第二定心装置的夹紧部件;为了通过引力将上述盘夹紧在上述转盘上,至少在上述转盘及上述第一定心装置的任何一方以及上述夹紧部件上设置的引力发生机构;和为了在以对上述盘的第一面进行定心的状态夹紧该盘的第一夹紧模式、和以对上述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的状态夹紧该盘的第二夹紧模式之间,进行夹紧模式的切换,使上述夹紧部件旋转的夹紧部件旋转机构。当从上述第一夹紧模式切换到上述第二夹紧模式时,通过上述引力发生机构产生的引力,上述第二定心装置,在解除由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对上述盘的第一面的定心的同时对上述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
在本发明1中,设置着夹紧部件,该夹紧部件具有在利用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对盘的第一面进行定心时支撑上述盘的第二面的盘支撑部,以及对上述盘的第二面定心的第二定心装置。在利用夹紧部件旋转机构使夹紧部件旋转,从第一夹紧模式向第二夹紧模式切换的时候,通过引力发生机构产生的引力作用,第二定心装置在解除由第一定心装置对盘第一面的定心的同时对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由此,与以往相比,可以采用零部件数少而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对盘的第一面及第二面分别进行定心。
在上述发明1中,优选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具有可相对于上述夹紧部件相对移动地设置、并将上述第一定心部件向上述夹紧部件侧推动的推动装置。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上述推动装置将第一定心装置向转盘上的盘推动,另外,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可以相对于上述夹紧部件移动,所以在从第一夹紧模式向第二夹紧模式切换的时候,通过上述引力发生机构产生的引力,上述第二定心装置,就能够可靠地解除由第一定心装置对盘的第一面的定心。
在以上的发明中,优选在上述第一夹紧模式和第二夹紧模式中,上述引力发生机构的构成要素中的设置在夹紧部件上的构成要素是由共同部件构成的。
在这种情况下,引力发生机构的零部件数很少即可,构成也变得简单。
另外,在以上发明中,优选上述引力发生机构,由磁铁与磁性体构成。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用更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通过引力将盘夹紧在转盘上。
发明2的盘夹紧装置,是将盘承载在转盘上并向该转盘夹紧的盘夹紧装置,其中该盘将分别有中心孔的一对基板粘合在一起,从而将两面形成为可记录信息信号的记录面,其特征在于,具有:与上述盘的一方的记录面的中心孔结合,对该盘进行定心的第一定心装置;与上述盘的另一方的记录面的中心孔结合,对该盘进行定心的第二定心装置;和将该第二定心装置,在与上述盘对向的对向状态和与上述盘不对向的非对向状态之间移动切换的切换装置。该切换装置,在由上述第二定心装置进行上述盘的定心时,使上述第二定心装置与上述盘对向,由上述第一定心装置进行上述盘的定心时,使上述第二定心装置处于与上述盘保持不对向的非对向状态。
在本发明2中,当第二定心装置进行盘的定心时,通过切换装置使第二定心装置与上述盘对向;当第一定心装置进行盘的定心时,通过上述切换装置使第二定心装置成为与上述盘不对向的非对向状态,由此,能够用与比以往简单的结构,可靠地对盘的两面分别进行定心。
在上述发明2中,优选上述切换装置,通过旋转动作进行将上述第二定心装置在上述对向状态与上述非对向状态之间移动切换的动作。
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第二定心装置的切换动作做得更加紧凑。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盘夹紧装置在双面盘的A面记录再生时的对应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2是表示上述盘夹紧装置在双面盘的B面记录再生时的对应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3是表示上述盘夹紧装置的夹紧部件转动机构的构成的立体图。
再者,在以下的说明中,与上述以往技术有关的盘夹紧装置(参照图6~图8)具有同样的构成并起同样作用的部分,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更多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盘夹紧装置,具有对转盘20的盘承载面20f上承载的双面盘1的A面进行记录或再生时使用的A面用定心部件21。该A面用定心部件21,通过将锥形部21a与双面盘1的A面1A的中心孔1Ah的周边部组合,对盘1的A面1A进行定心,配置在与上述转盘20的盘承载面20f相反的一侧,并设置成能够相对转盘20在图1及图2的上下方向滑动。
上述双面盘1的A面1A,相当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所记载的(盘的)「第一面」、「一方的记录面」,上述A面用定心部件21,相当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所记载的「第一定心装置」。
再者,上述A面用定心部件21的锥形部21a,在该A面用定心部件21的四周完全连续形成也可以,或者,在A面用定心部件21周边的多处(例如2~3处)分割形成,上下贯通在转盘20上构成的缝隙也可以。另外,在本实施例中,A面用定心部件21可以向上下方向滑动,但不局限于上下方向。依据盘装置的设置姿势等,可以向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等其他方向滑动。
在转盘20和A面用定心部件21之间,安装了使A面用定心部件21向图1及图2的上方推动的压缩弹簧22。另外,在转盘20的图1及图2的上部,还固定有例如用铁或钢制造的环状磁性体23。再者,还可以将该磁性体23固定在A面用定心部件21上。
将转盘20上承载的盘1向该转盘20按压并进行夹紧的夹紧器24,作为其主要构成要素有夹紧部件25。该夹紧部件25,具有A面用定心支撑部25AC、A面用盘支撑部25AD、B面用定心部25BC、B面用盘支撑部25BD,同时还在中心部设置了使主轴3可滑动地嵌合的导向孔25H。上述夹紧部件25,夹持转盘20及盘1,并与上述A面用定心部件21对向配置。
上述A面用定心支撑部25AC在A面记录再生时与A面用定心部件21对向,上述A面用盘支撑部25AD在A面记录再生时支撑与双面盘1的上述A面1A对向的B面1B并向转盘20按压。另外,上述B面用定心部25BC,在B面记录再生时与B面1B中心孔1Bh的周边部组合并进行定心,上述B面用盘支撑部25BD在B面记录再生时将双面盘1按压在转盘20上。
再者,上述双面盘1的B面1B,相当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所记载的(盘的)「第二面」、「另一方记录面」,再者,夹紧部件25的上述B面用定心部25BC,相当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所记载的「第二定心装置」。
上述夹紧部件25由夹紧板27保持。该夹紧板27,在保持夹紧部件25的同时,如后述使其旋转及升降,在夹紧板27和夹紧部件25的嵌合部,设置所定的间隙,使夹紧部件25相对于转盘20能自由升降(滑动)。再者,该间隙可以如图示那样为夹紧板27与夹紧部件25完全分离的间隙,但是,作为该间隙,如果确保至少使夹紧器24能够相对于转盘20没有阻碍地滑动的程度即可,不一定需要使其完全分离。
另外,在夹紧部件25中,固定有例如由永久磁铁构成的环状磁铁26。该磁铁26与固定在转盘20的上述磁性体23,构成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所记载的「(通过引力将盘1夹紧在转盘20上)的引力发生机构」,如后述,转盘20上的盘1,通过基于在磁铁26与磁性体23之间作用的磁力的引力,被按压并夹紧在转盘20上。
如图3所示,在夹紧板27的纵向方向的两侧端部分别设置支撑轴28,夹紧板27,能以该支撑轴28、28为中心旋转。在这些支撑轴28、28中的一方(图3的左侧)的支撑轴28的末端部,固定有使夹紧板27旋转时进行驱动的驱动齿轮33。另外,在夹紧板27的纵向方向的一方的(在图3的左侧)侧端部,设置着限制夹紧板27的旋转位置的位置限定轴29。
另一方面,在夹紧板27的纵向方向的两侧,配置有可旋转地支撑上述支撑轴28的第1、第2支撑板31、32,这些支撑板31、32的上部固定在基座部件30上。再者,当把夹紧器24及夹紧板27等组装到盘装置(无图示)上的时候,基本上借助上述基座部件30组装。
上述第2支撑板32上,设置有夹紧板27的位置限定轴29移动自如地嵌合的导向孔32a。在第2支撑板32的侧面,配置有使夹紧板27转动的电动机34、固定在夹紧板27的一方的(在图3的右方的)支撑轴28的末端部的驱动齿轮33,固定在电动机34的输出轴上的电动机齿轮35与上述驱动齿轮33相互咬合而构成。
上述基座部件30,可通过无图示的升降机构相对于转盘20进行升降。再者,该基座部件30的升降机构,没有具体图示,不过,能适用以往众所周知的机构,例如由电动机、齿轮、齿条部件及凸轮构成。电动机34驱动后,借助电动机齿轮35、驱动齿轮33及支撑轴28将驱动力传到夹紧板27,使夹紧板27以支撑轴28、28为中心转动。
再者,上述夹紧板27与支撑轴28、28、电动机34、电动机齿轮35及驱动齿轮33,构成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所记载的「(使夹紧部件旋转的)夹紧部件旋转机构」。
下面,针对以上构成的盘夹紧装置(参照图1~图3)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1所示的A面记录再生时的状态下,双面盘1通过A面用定心部件21的锥形部21a进行A面1A的定心,由A面用盘支撑面25AD按压在转盘20上。该按压力,通过基于磁铁26与磁性体23之间作用的磁力的引力而产生。该夹紧模式,相当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所记载的「第一夹紧模式」。另外,在该状态下,夹紧部件25的B面用定心部25BC(第二定心装置)处于不与盘1对向的非对向状态。
在图2所示B面记录再生时的状态中,通过基于磁铁26与磁性体23之间作用的磁力的引力,在B面用定心部25BC克服压缩弹簧22的推动力而将A面用定心部件21压下的同时,进行盘1的B面1B的定心。在此状态下,双面盘1由B面用盘支撑部25BD按压在转盘20上。该夹紧模式,相当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所记载的「第二夹紧模式」。另外,在该状态下,夹紧部件25的B面用定心部25BC(第二定心装置),维持与盘1对向的对向状态。
从A面向B面的记录再生的切换(即,夹紧模式的切换),从图1的状态,通过基座部件升降机构(无图示),如图3所示,基座部件30向与夹紧方向相反的方向(箭头Y1的方向)上升,与此相伴保持夹紧器24的夹紧板27上升,夹紧器24从转盘20脱离,导向孔25H从主轴3脱离。再者,基座部件30的上升完成位置,设定为在夹紧板27以支撑轴28为中心旋转时,夹紧板27不干扰其他部件的位置。
夹紧器24达到所定的位置(上升完成位置)后,电动机34旋转,借助电动机齿轮35与驱动齿轮33将旋转力传到夹紧板27,夹紧板27以支撑轴28为中心向箭头Y3的方向旋转180°。该夹紧板27的旋转动作,在位置限定轴29接触到设置在第2支撑板32的引导槽32a的端部时停止。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夹紧板27的旋转方向不局限于箭头Y3的方向,即使是向相反的方向也没有关系。另外,旋转角度也不限定是180度。
其后,通过基座部件升降机构(无图示),基座部件30向夹紧方向(箭头Y2的方向)下降,与此相伴保持夹紧器24的夹紧板27下降,主轴3与夹紧器24的导向孔25H嵌合在一起。由此,达到图2所示的B面记录再生状态。这时,夹紧部件25的B面用定心部25BC与盘1对向。
从B面记录再生状态向A面记录再生状态的切换,是将上述行进过程逆向进行。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1,在夹紧部件25上,设置B面用定心部25BC、A面用定心支撑部25AC及磁铁26,另一方面在转盘20侧,设置A面用定心部件21与磁性体23,在A面记录再生状态与B面记录再生状态之间进行记录再生状态的切换时,通过电动机34或齿轮33及夹紧板27使夹紧器24旋转180°,在A面用定心支撑部25AC进行的定心状态与B面用定心部25BC进行的定心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B面记录再生时,由B面用定心部25BC在将A面用定心部件21压下的同时进行B面1B的定心。由此,以零部件数很少的简单的夹紧器构成,就可以可靠地进行双面盘1的A面与B面的各个面的定心。
总之,由B面用定心部25BC进行盘1的定心时,使该B面用定心部25BC与盘1对向,由A面用定心部件21进行盘1的定心时,切换成B面用定心部25BC与盘1不对向的非对向状态,从而可以用比以往简单的结构,就能够可靠地对盘1的两面1A、1B分别进行定心。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A面用定心部件21与转盘20之间,安装将A面用定心部件21向夹紧部件25侧推动的压缩弹簧22,可以将A面用定心部件21向转盘20上的盘1推动。另外,上述A面用定心部件21相对于夹紧部件25可以相对移动,所以当从第一夹紧模式向第二夹紧模式切换时,通过上述引力发生机构产生的引力,B面用定心部25BC就能可靠地解除由A面用定心部件21对盘1的第一面1A的定心。
这种B面用定心部25BC的相对于盘1的状态切换,通过夹紧部件旋转机构的旋转动作进行,所以相关的切换动作就能够做得比较紧凑。
另外,上述引力发生机构的构成要素(磁性体23,磁铁26)中的设置在夹紧部件25上的构成要素(磁铁26),对于第一夹紧模式和第二夹紧模式的双方,共通的部件,所以与以往相比引力发生机构的零部件数很少即可,构成也就变得简单。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由磁铁26与磁性体23构成上述引力发生机构,能够用更简单的构成可靠地通过引力将盘1夹紧在转盘20上。
(实施例2)
下面就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盘夹紧装置的A面记录再生状态的剖面说明图;图5是表示实施例2的盘夹紧装置的B面记录再生状态的剖面说明图。
在该实施例2中,在夹紧器36中分别形成B面用定心部件38与夹紧部件37。在该夹紧部件37与B面用定心部件38之间,安装了将夹紧部件37、B面用定心部件38两者向相互分离方向推动的压缩弹簧39,B面用定心部件38,一边受到该压缩弹簧39的推动力的作用,一边相对于夹紧部件37可向上下方向滑动地组装。
再者,B面用定心部件38的锥形部38a,可以在B面定心部件38的四周完全接连配置,也可以在B面用定心部件38的周边部的多处(例如2~3处)分割配置,上下贯通设置在夹紧部件37的缝隙。
上述压缩弹簧39的弹力,设定成比推动A面用定心部件21的上述压缩弹簧22的弹力大,当在B面对盘1定心时,通过基于磁铁26与磁性体23之间作用的磁力的引力,B面用定心部件38能够将A面用定心部件21压下并在B面1B的中心孔1Bh定心,且能够在B面用盘支撑部37BD向转盘20以所定的按压力按压双面盘1。
而且,在夹紧部件37的中心部的导向孔37H中,电动机2的主轴3可滑动地嵌合。
下面,就以上构成的实施例2的盘夹紧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在图4所示的对应于A面记录再生时的状态下,通过A面用定心部件21的锥形部21a与盘1的B面1B中心孔1Bh的周边部组合,双面盘1在A面1A定心,而且,由A面用盘支撑部37AD按压在转盘20上。该按压力,通过基于磁铁26与磁性体23之间作用的磁力的引力而产生。
在图5所示的对应于B面记录再生时的状态下,通过基于磁铁26与磁性体23之间作用的磁力的引力,B面用定心部件38,在将A面用定心部件21向箭头Y5方向按下的同时,锥形部38a与B面1B中心孔1Bh的周边部接触而进行定心。在此状态下,双面盘1由B面用盘支撑部37BD按压在转盘20上。这时,B面1B的中心孔1Bh内径尺寸的偏差与偏心,通过B面用定心部件38向夹紧部件37的按下动作而吸收。
从A面记录再生状态向B面记录再生状态的切换,以及,从B面记录再生状态向A面记录再生状态的切换,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
如上述,在实施例2中,夹紧部件37与B面用定心部件38分别形成,在该夹紧部件37与B面用定心部件38之间,安装了将夹紧部件37、B面用定心部件38两者向相互分离方向推动的压缩弹簧39。而且,B面用定心部件38,一边受到该压缩弹簧39的推动力的作用,一边相对于夹紧部件37可向上下方向滑动地组装。
通过该构成,在B面记录再生时,当B面用定心部件38的锥形部38a接触到双面盘1的B面1B的中心孔1Bh的周边部而定心时,B面1B的中心孔1Bh的内径尺寸的偏差及与A面1A的中心孔1Ah之间的偏心量的偏差,可以通过B面用定心部件38向夹紧部件37的按下动作而吸收,从而能高精度地进行定心。
再者,在以上的说明中,在夹紧部件上设置的磁铁,与A面用定心支撑部对向时和与B面用定心部对向时采用的是共同的部件,但也可以代之以分别设置A面用定心支撑面的磁铁和B面用定心部用的磁铁。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夹紧部件的旋转机构,以电动机和齿轮作为主要部件而构成,但也可以代之以由例如电动机与齿轮条等、其他的驱动机构构成。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使转盘的上下位置一定、夹紧器上下移动而夹紧盘,但也可以代之以使夹紧器的上下位置一定、转盘上下移动而进行夹紧。
另外,在以上说明中,将磁铁设置在夹紧部件上并将磁性体设置在磁性体上而构成,但也可以代之以将磁铁设置在转盘上并将磁性体设置在夹紧部件上。
这样,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超出其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或修正等是不言而喻的。
本发明涉及在对圆盘状的记录介质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中,特别是可在盘的双面进行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中,将盘以同心状态夹紧在转盘上的盘夹紧装置,能够以零部件数更少,更简单的结构,在进行双面盘的A面记录再生时以及B面记录再生时,能够可靠地进行盘的定心,例如,能够作为可对CD或DVD进行信息信号的记录及/或再生的盘装置的盘夹紧装置而有效地利用。

Claims (6)

1.一种盘夹紧装置,是将转盘上承载的盘向上述转盘进行夹紧的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设置在与上述转盘的承载盘的盘承载面相反的一侧,将上述盘的承载于上述转盘上的第一面进行定心的第一定心装置;
具有夹持上述转盘及上述盘并与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对向地配置、当采用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对上述盘的第一面进行定心时、支撑与上述盘的第一面对向的第二面的盘支撑部,和对上述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的第二定心装置的夹紧部件;
为了通过引力将上述盘夹紧在上述转盘上,至少在上述转盘及上述第一定心装置的任何一方以及上述夹紧部件上设置的引力发生机构;和
为了在以对上述盘的第一面进行定心的状态夹紧该盘的第一夹紧模式、和以对上述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的状态夹紧该盘的第二夹紧模式之间,进行夹紧模式的切换,使上述夹紧部件旋转的夹紧部件旋转机构,
当从上述第一夹紧模式切换到上述第二夹紧模式时,通过上述引力发生机构产生的引力,上述第二定心装置,在解除由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对上述盘的第一面的定心的同时对上述盘的第二面进行定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定心装置,具有可相对于上述夹紧部件相对移动地设置、并将上述第一定心部件向上述夹紧部件侧推动的推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一夹紧模式和第二夹紧模式中,上述引力发生机构的构成要素中的设置在夹紧部件上的构成要素是由共同部件构成的。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引力发生机构,是由磁铁和磁性体构成的。
5.一种盘夹紧装置,是将盘承载在转盘上并向该转盘夹紧的盘夹紧装置,其中该盘将分别有中心孔的一对基板粘合在一起,从而将两面形成为可记录信息信号的记录面,其特征在于,具有:
与上述盘的一方的记录面的中心孔结合,对该盘进行定心的第一定心装置;
与上述盘的另一方的记录面的中心孔结合,对该盘进行定心的第二定心装置;和
将该第二定心装置,在与上述盘对向的对向状态和与上述盘不对向的非对向状态之间移动切换的切换装置,
该切换装置,在由上述第二定心装置进行上述盘的定心时,使上述第二定心装置与上述盘对向,由上述第一定心装置进行上述盘的定心时,使上述第二定心装置处于与上述盘保持不对向的非对向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盘夹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切换装置,通过旋转动作进行将上述第二定心装置在上述对向状态与上述非对向状态之间移动切换的动作。
CN200410011851.2A 2003-09-24 2004-09-22 盘夹紧装置 Pending CN16016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331171 2003-09-24
JP2003331171 2003-09-2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01632A true CN1601632A (zh) 2005-03-30

Family

ID=34191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410011851.2A Pending CN1601632A (zh) 2003-09-24 2004-09-22 盘夹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050071861A1 (zh)
EP (1) EP1519374A3 (zh)
CN (1) CN160163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3347B2 (ja) * 2009-06-08 2011-05-1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ターンテーブルおよびターンテ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114486493B (zh) * 2022-01-25 2023-10-10 郑州大学 用于锚固frp杆材试件端部及钢套筒的通用装置及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718400A (en) * 1948-04-23 1955-09-20 Jr Harry C Jones Record-handling devices
BE891132R (fr) * 1981-04-17 1982-03-16 Staar Sa Appareil enregistreur et/ou reproducteur d'informations portees par un support en forme de disque
US5208798A (en) * 1987-11-30 1993-05-04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Double-sided disk player
DE3853872T2 (de) * 1987-11-30 1995-12-21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Plattenspieler für zweiseitige Platte.
JPH02201765A (ja) * 1989-01-31 1990-08-09 Nec Home Electron Ltd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JPH02260272A (ja) * 1989-03-31 1990-10-23 Toshiba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858337B2 (ja) * 1989-12-28 1999-02-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50071861A1 (en) 2005-03-31
EP1519374A2 (en) 2005-03-30
EP1519374A3 (en) 2006-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991570B2 (ja)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CN1167070C (zh) 盘片浮置装置
CN100385545C (zh) 夹持器和使用该夹持器的盘驱动装置
CN1232974C (zh) 圆盘卡持装置和圆盘驱动器及所用转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591638A (zh) 盘驱动装置和用于盘驱动装置的凸轮
CN1601632A (zh) 盘夹紧装置
CN1301017A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00346416C (zh) 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及盘片驱动装置
CN100418148C (zh) 主轴电机与压紧器
JPH02308466A (ja)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CN1279527C (zh) 盘片插入位置校定装置
CN100370534C (zh) 夹持机构
JP2004194494A (ja) ディスク駆動用スピンドルモータ
CN1151497C (zh) 物镜驱动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00433155C (zh) 光盘装置
KR100500236B1 (ko) 디스크 센터링 디바이스
CN220783485U (zh) 一种多层抛光垫粘合机
JP2004206857A (ja) ディスクセンタリングデバイス
CN85106923A (zh) 具有对应于录音内容的多个外部输出轴的简易放音机
CN1180429C (zh) 光盘用适配器
CN100380464C (zh) 光盘装置
JPH02246043A (ja)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JP2005122877A (ja) ディスククランプ装置
CN1831990A (zh) 盘夹紧装置
CN1157725C (zh) 盘再生装置的夹持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