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0346416C - 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及盘片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及盘片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0346416C
CN100346416C CNB2004100699756A CN200410069975A CN100346416C CN 100346416 C CN100346416 C CN 100346416C CN B2004100699756 A CNB2004100699756 A CN B2004100699756A CN 200410069975 A CN200410069975 A CN 200410069975A CN 100346416 C CN100346416 C CN 100346416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take
guiding mechanism
taking
mechanis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2004100699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591640A (zh
Inventor
梶田信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591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91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46416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46416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22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 G11B17/028Positioning or locking of single discs of discs rotating during transducing oper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1Protecting the head, e.g. against dust or impact with the record carrier

Abstract

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是使搭载有光拾取装置和主轴电机的摇臂机构进行摆动的装置。在上述光拾取装置的移动机构中,预先使光盘的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光盘的外周部地延长形成,在加载时,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其延长形成的端部退避。因此,能可靠地使比所述主轴电机厚、并左右装置整体厚度的光拾取装置避免与光盘接触,能使其摆动移动量缩小而实现薄型化。其结果,能以低的成本实现光盘的前加载。

Description

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及盘片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合于用作进行光盘等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记录和再生的至少一方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等的盘片驱动装置的机构,并涉及在该盘片驱动装置中的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尤其涉及从插入口将所述记录媒体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加载/卸载)的、所谓前加载方式的插脱方法。
背景技术
图10是表示所述前加载方式的典型的以往技术的盘片驱动装置1的结构的俯视图,图11(a)~(c)是对该盘片驱动装置1的动作进行说明用的纵剖视图。该盘片驱动装置1,大致构成为具有:在装置的外部与内部之间对光盘2进行搬送的盘片搬送机构3;后述的摇臂机构4;夹持机构5。所述光盘2是例如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及CD(小型盘片)等。
图10和图11(a)表示将光盘2在装置内可转动(可记录再生)地进行保持的状态。所述光盘2,被载放在转台6上,利用该转台6与夹持机构5的协动动作被夹持在预定的记录再生位置上,且通过主轴电机7使所述转台6进行旋转驱动,且导向机构8使光拾取装置9与所述光盘2的记录面接近、并向大致半径方向移动而能依次地进行所述记录面的信息的记录和/或再生。
所述夹持机构5,具有夹子5a和挡板5b。所述夹子5a,构成为具有:用磁性吸附等在与所述转台6之间对所述光盘2进行夹持的夹持部5c、与所述夹持部5c相连的小直径的连接部5d、与所述连接部5d相连的大直径的凸缘部5e。另一方面,在所述挡板5b上形成有游插所述连接部5d的孔5f。因此,如后述那样,根据光盘2和转台6的高度位置,在转台6上将所述光盘2可转动地进行夹持,又,为了进行加载/卸载动作而能松开。
所述盘片搬送机构3,在这些图10和图11(a)~图11(c)中,仅表示托盘,但如后述那样,从图11(a)所示的记录再生位置将所述光盘2如图11(b)和图11(c)所示、将所述光盘2载放在所述托盘上,在与装置本体10的插入口11之间,将所述光盘2向水平方向移动地进行搬送。
又,所述摇臂机构4,构成为具有:所述转台6和对其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7;导向机构8;搭载在所述导向机构8上、被移动驱动的光拾取装置9;搭载它们的框架12;对所述框架12进行摆动移动驱动的未图示的驱动源。所述框架12,其基端部向所述光盘2的外径的外方延伸,被与所述光盘2平行并与光盘2的插排方向13正交的轴12a摆动移动自如地支承着,从该基端部侧设有导向机构8和光拾取装置9,在游端部上搭载着对所述转台6进行支承的主轴电机7。
因此,利用所述未图示的驱动源使该框架12上升时,成为图11(a)所示的记录再生状态,转台6将载放在所述托盘上的光盘2和夹子5a抬起,在与夹子5a的夹持部5c之间对光盘2进行夹持,并作成可旋转的状态。与此相反,在所述加载/卸载时,所述框架12,如图11(b)所示,向箭头符号15方向下降,转台6从在所述托盘上所形成的台孔14脱出,由此,光盘2被载放在所述托盘上,又,夹子5a,利用凸缘部5e对该下降进行限制,从光盘2离开。这样,光盘2就能向所述插排方向13移动。
图12和图13分别是所述摇臂机构4的俯视图和仰视图。所述导向机构8,构成为具有:搭载光拾取装置9的导轨8a和导向丝杠8b;与所述导向丝杠8b呈一体的步进电机8c。所述光拾取装置9,被架设在成对的所述导轨8a和导向丝杠8b之间。与所述导轨8a对应的移动片9a,能在所述导轨8a上进行滑动,与所述导向丝杠8b对应的移动片9b,通过用所述步进电机8c使所述导向丝杠8b进行旋转驱动,在所述导向丝杠8b的轴线方向发生驱动力。在所述移动片9a、9b之间,支承有搭载着光学系统和受发光元件等的拾取装置本体9c。
用所述图11(a)~图11(c)对上述结构的盘片驱动装置1的盘片排出动作进行说明。在需要将光盘2向装置10外排出的场合,主轴电机7,立即开始使其旋转停止的动作,并且,光拾取装置9也停止信号的读取或写入动作。然后,光拾取装置9,利用摇臂机构4的步进电机8c,向光盘2的旋转中心方向(光盘2的半径方向内方侧、所述摇臂机构4的游端部侧)移动驱动,如图11(a)所示,在步进电机7的附近的移动终端位置进行待机。
接着,摇臂机构4向箭头符号15方向开始下降,转台6和光盘2也下降。这时,夹子5a,利用夹持部5c的向转台6的吸附力与光盘2和主轴电机7呈一体地开始下降。当所述夹子5a的下降量达到所述连接部5d的长度时,由于该夹子5a的下降被凸缘部5e和挡板5b限制,故该夹子5a结束夹持动作,将光盘2松开。
被松开的光盘2还继续下降,但是,如图11(b)所示,被盘片搬送机构3的托盘接受,保持成大致水平的状态。主轴电机7进一步下降,并停止在不妨碍后述的盘片搬送机构3的动作的位置。该位置,也是在所述托盘内所保持的光盘2、在盘片搬送动作中不与光拾取装置9接触的位置。盘片搬送机构3的托盘,在载放光盘2的状态下利用未图示的搬送机构驱动部,如图11(c)所示,被向排出方向13a搬送。
按与上述的动作大致相反的顺序,光盘2被从装置的外部向箭头符号13b的方向搬入。这样,对于实现所述前加载,通过将摇臂机构4以轴12a作为摆动支点进行摆动并通过从光盘2的搬送路径进行退避,与升降机构等相比,能低成本地避免所述光拾取装置9与光盘2的接触。
这里,作为另一以往技术,例如,有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平6-44633号公报(公开日期:1994年2月18日)”。但是,该以往技术,在将偏磁线圈单元与写入用光学头组合地使用的、所谓磁性辅助光盘装置中,是涉及偏磁单元的退避的结构。所述偏磁单元,以与盘片面大致接触状态下使用的情况多,其动作轨迹,基本上是平行移动。因此,关于利用本发明那样的光学头的摆动变位引起的退避,没有任何记载。尤其,所述DVD及CD那样的光媒体,仅用非接触的光学头(所述光拾取装置9),就能进行记录再生,故通过仅使光学头退避,能避免与盘片接触,并能实现装置整体的薄型化。
在上述那样的以往技术中,在光拾取装置9移动至摇臂机构4的步进电机7的安装位置附近(光盘2的半径方向内方侧的移动终端位置)后,需要将光盘2排出。这是由于在排出和所插入的光盘2倾斜的场合、光拾取装置9位于与搭载该光盘2的转台6接近的位置、更能使接触的可能性降低的缘故。因此,所述光拾取装置9离摇臂机构4的摆动中心即轴12a最远。并且,使下降动作结束后的光拾取装置9与光盘2的距离最大化,在排出时和插入时,能可靠地避免两者的接触。
但是,上述的盘片驱动装置1,为了可靠地避免光拾取装置9与光盘2的接触,当要增大下降时的它们的间隔时,如上所述,需要预先使光拾取装置9向成为摆动的游端部侧的转台6侧移动,如果这样,光拾取装置9的摆动移动量当然就成为最大。可是,一般,光拾取装置9的厚度比所述转台6和使其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7的组合厚,该光拾取装置9位于所述主轴电机7的光盘2的半径方向外方侧,因此,尽管是设在摆动支点侧,但装置整体的厚度H1,受到该光拾取装置9的厚度的制约。
这里,为了使所述厚度H1减薄,也可以考虑预先使用薄型的光拾取装置,但是,一般,价格较贵,在驱动装置整体的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本来就是很贵的零件,因此一般不予采用。另一方面,至今,以平面型的大型监视器为中心、使DVD、CD、放大器、喇叭、HDD、调谐器等其他的周边设备复合一体化的薄型壁挂型商品成为主流,盘片驱动装置、其厚度比占有面积更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实现薄型化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和盘片驱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在盘片状记录媒体进行插脱时,光拾取装置从该记录媒体的载放面下沉,由此避免该记录媒体与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接触,并将该记录媒体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搭载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所述机构组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移动,由此实现所述的下沉,其特征在于,为了实现记录/再生而将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导向的导向机构以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与所述记录媒体的插排方向平行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机构组件上,且所述导向机构的在记录媒体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而延长形成,在进行所述插脱时,使光拾取装置退避到该延长形成的端部。
采用上述结构,进行光盘的记录和再生的至少一方,用使所述光盘从插入口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加载/卸载)的所谓的前加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等进行,由于能使为了实现所述前加载的所述记录媒体向面方向进行移动,故通过至少使搭载所述光拾取装置(多数情况该光拾取装置与转台是一体的)后的机构组件进行摆动变位,实现所述下沉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所述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插脱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通过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地移动,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在一体的场合还包括转台)从所述记录媒体的移动区域进行退避。由此,能低成本地避免所述光拾取装置与记录媒体的接触。
可是,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可靠地避免光拾取装置与记录媒体的接触,当要增大它们的间隔时,需要预先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成为摆动的游端部侧的转台侧移动。但是,这样,光拾取装置的摆动移动量就成为最大。一般,光拾取装置的厚度比所述转台和使其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的组合厚,尽管该光拾取装置被设在所述主轴电机的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外方侧,但装置整体的厚度还是受到该光拾取装置的厚度的制约。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导向机构,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在所述机构组件上形成为与所述记录媒体的插排方向平行的状态,且预先使该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地延长形成,在所述插脱时,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其延长形成的端部退避。
因此,即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前端从所述记录媒体的载放面的下沉量少,也能可靠地避免该前端与插脱中的记录媒体的接触,并能防止光拾取装置的损坏,且使比主轴电机厚的光拾取装置的摆动移动量缩小,能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又,本发明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在盘片状记录媒体进行插脱时,光拾取装置从该记录媒体的载放面下沉,由此避免该记录媒体与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接触,并将该记录媒体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搭载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载放在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在从与该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所述机构组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移动,由此实现所述的下沉,其特征在于,为了实现记录/再生而将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导向的导向机构以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处于从所述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范围以内的方式形成于机构组件上,且所述导向机构的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而延长形成,在进行所述插脱时,使光拾取装置退避到该延长形成的端部。
采用上述结构,进行光盘的记录和再生的至少一方,用使所述光盘从插入口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加载/卸载)的所谓的前加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等进行,由于能使为了实现所述前加载的所述记录媒体向面方向进行移动,故通过至少使搭载所述光拾取装置(多数情况该光拾取装置与转台是一体的)后的机构组件进行摆动变位,在进行实现所述下沉的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中,所述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载放在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在从与该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插脱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通过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地移动,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在一体的场合还包括转台)从所述记录媒体的移动区域进行退避。由此,能低成本地避免所述光拾取装置与记录媒体的接触。
可是,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可靠地避免光拾取装置与记录媒体的接触,当要增大它们的间隔时,需要预先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成为摆动的游端部侧的转台侧移动。但是,这样,光拾取装置的摆动移动量就成为最大。一般,光拾取装置的厚度比所述转台和使其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的组合厚,尽管该光拾取装置被设在所述主轴电机的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外方侧,但装置整体的厚度还是受到该光拾取装置的厚度的制约。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导向机构,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在所述机构组件上形成为从所述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范围以内的状态,且预先使该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地延长形成,在所述插脱时,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其延长形成的端部退避。
因此,即使从所述光拾取装置的前端的所述记录媒体的载放面的下沉量少,也能可靠地避免该前端与插脱中的记录媒体的接触,并能防止光拾取装置的损坏,且使比主轴电机厚的光拾取装置的摆动移动量缩小,能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在盘片状记录媒体进行插脱时,光拾取装置从该记录媒体的载放面下沉,由此避免该记录媒体与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接触,并将该记录媒体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搭载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所述机构组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移动,由此实现所述的下沉,其特征在于,为了实现记录/再生而将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导向的导向机构以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与所述记录媒体的插排方向平行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机构组件上,且所述导向机构的在记录媒体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而延长形成,并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对所述机构组件进行驱动,并对所述导向机构进行控制,且使所述光拾取装置退避到所述延长形成的端部。
采用上述结构,作为所谓的前加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等进行实施,为了实现所述前加载,使所述记录媒体能向面方向移动,通过使至少搭载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机构组件进行摆动变位,以实现所述下沉的盘片驱动装置中,所述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插脱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通过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地移动,使所述光拾取装置从所述记录媒体的移动区域进行退避。由此,能低成本地避免所述光拾取装置与记录媒体的接触。
可是,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可靠地避免光拾取装置与记录媒体的接触,当要增大它们的间隔时,需要预先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摆动的游端部侧的转台侧移动。但是,这样,光拾取装置的摆动移动量就成为最大。一般,光拾取装置的厚度比所述转台和使其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的组合厚,该光拾取装置被设在所述主轴电机的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外方侧也就是设在摆动支点侧,但装置整体的厚度受到该光拾取装置的厚度的制约。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导向机构,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在所述机构组件上形成为与所述记录媒体的插排方向平行的状态,且使该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地延长形成,并设有控制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插脱时,使所述机构组件进行驱动,并对所述导向机构进行控制,预先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所述延长形成的端部退避。
因此,即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前端从所述记录媒体的载放面的下沉量少,也能可靠地避免该前端与插脱中的记录媒体的接触,并能防止光拾取装置的损坏,且使比主轴电机厚的光拾取装置的摆动移动量缩小,能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又,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在盘片状记录媒体进行插脱时,光拾取装置从该记录媒体的载放面下沉,由此避免该记录媒体与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接触,并将该记录媒体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搭载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载放在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在从与该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所述机构组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移动,由此实现所述的下沉,其特征在于,为了实现记录/再生而将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导向的导向机构以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处于从所述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范围以内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机构组件上,且所述导向机构的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而延长形成,并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对所述机构组件进行驱动并对所述导向机构进行控制,且使所述光拾取装置退避到所述延长形成的端部。
采用上述结构,作为所谓的前加载方式的光盘记录再生装置等进行实施,为了实现所述前加载,使所述记录媒体能向面方向移动,通过使至少搭载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机构组件进行摆动变位,以实现所述下沉的盘片驱动装置中,所述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载放在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在从与该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插脱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通过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地移动,使所述光拾取装置从所述记录媒体的移动区域进行退避。由此,能低成本地避免所述光拾取装置与记录媒体的接触。
可是,在这样的结构中,为了可靠地避免光拾取装置与记录媒体的接触,当要增大它们的间隔时,需要预先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摆动的游端部侧的转台侧移动。但是,这样,光拾取装置的摆动移动量就成为最大。一般,光拾取装置的厚度比所述转台和使其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的组合厚,该光拾取装置被设在所述主轴电机的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外方侧,因此,被设在摆动支点侧,但装置整体的厚度受到该光拾取装置的厚度的制约。
因此,在本发明中,所述导向机构,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从所述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范围以内地、且使该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地延长形成,同时设置控制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插脱时,使所述机构组件进行驱动,并对所述导向机构进行控制,预先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其延长形成的端部退避。
因此,即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前端从所述记录媒体的载放面的下沉量少,也能可靠地避免该前端与插脱中的记录媒体的接触,并能防止光拾取装置的损坏,且使比主轴电机厚的光拾取装置的摆动移动量缩小,能实现装置的薄型化。
另外,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用转台旋转驱动盘片状记录媒体,具有如下机构组件,该机构组件具有导向机构,在所述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进行所述记录媒体的插脱时,所述机构组件使所述游端部向脱离所述记录媒体的方向旋转,而在进行所述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时,所述机构部使所述游端部向接近所述记录媒体的方向旋转,由此使所述光拾取装置与所述记录媒体的记录面接近,同时所述导向机构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半径方向移动,由此对所述记录面的信息依次进行记录/再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如下形成:在将所述记录媒体载放在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处于从与该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范围以内,且所述导向机构的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而延长形成,并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对所述导向机构进行控制,并使所述光拾取装置退避到所述延长形成的端部。
采用上述结构,在进行光盘的记录和再生的至少一方的盘片驱动装置中,对于实现所谓的前加载方式,所述导向机构,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在将所述记录媒体载放在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在从与该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范围以内地、且使其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地延长形成。并且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插脱时、控制部对所述导向机构进行控制、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所述延长形成的端部退避。
因此,能可靠地避免所述光拾取装置的前端与插脱中的记录媒体的接触,并能防止光拾取装置的损坏,且这样对于避免光拾取装置与记录媒体的接触,不需要使光拾取装置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进行移动驱动,能实现装置的薄型化。又,能使进行移动动作的机构缩小,能实现使该机构简单化、低成本化并提高可靠性等。
又,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控制部针对来自外部的排出记录媒体的要求,使对所述转台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从减速至停止的动作,同时使所述光拾取装置退避到所述导向机构,一旦上述动作结束,即在搬送机构使所述记录媒体排出。
采用上述结构,不是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退避在主轴电机停止后进行,而是通过与减速动作并行地进行,能缩短光拾取装置的退避所需要的时间,能向下次的记录媒体的排出动作迅速地移动,能缩短卸载时间。
另外,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点在于,在所述延长形成的导向机构的端部,设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清扫部。
采用上述结构,为了避免与所述记录媒体的接触,本发明中重新需要的光拾取装置的退避用的区域,通过设置清洁器等的清扫部,能有效地加以利用。
又,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控制部针对来自外部的排出记录媒体的要求,在对所述转台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停止、且利用所述导向机构进行的光拾取装置的退避结束后,开始利用搬送机构进行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动作,同时使所述清扫部对所述光拾取装置进行清扫。
采用上述结构,由于利用搬送机构开始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动作,同时在所述清扫部进行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清扫,能使清扫的结束时间加快,到下次的记录媒体插入之前完成、或即使未完成,也能加快进行下次的记录媒体的读出/写入。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通过以下所示的记述,就能充分了解。又,本发明的利益,参照附图用以下的说明就会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2(a)和图2(b)是对图1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用的纵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的俯视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的仰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盘片驱动装置中摇臂机构结构的俯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的结构的纵剖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盘片驱动装置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11(a)~(c)是对图10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的动作进行说明用的纵剖视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0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4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1说明如下。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1的盘片驱动装置21的结构的俯视图,图2(a)和图2(b)是对该盘片驱动装置21的动作进行说明用的纵剖视图。该盘片驱动装置21,大致构成为具有:在装置的外部与内部之间对光盘22进行搬送的盘片搬送机构23;后述的摇臂机构24;夹持机构25。所述光盘22是例如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及CD(小型盘片)等。
图1和图2(a)表示将光盘22在装置内可转动(可记录再生)地进行保持的状态。所述光盘22,被载放在转台26上,利用该转台26与夹持机构25的协动动作被夹持在预定的记录再生位置上,所述转台26由主轴电机27旋转驱动,且导向机构28使光拾取装置29与所述光盘22的记录面接近、并向大致半径方向移动而能依次地进行所述记录面的信息的记录和/或再生。
所述夹持机构25,构成为具有夹子25a和挡板25b。所述夹子25a,构成为具有:用磁性吸附等在与所述转台26之间对所述光盘22进行夹持的夹持部25c、与所述夹持部25c相连的小直径的连接部25d、与所述连接部25d相连的大直径的凸缘部25e。另一方面,在所述挡板25b上形成有游插所述连接部25d的孔25f。因此,如后述那样,根据光盘22和转台26的高度位置,在转台26上将所述光盘22可转动地进行夹持,又,为了进行加载/卸载动作而能松开。
所述盘片搬送机构23,在这些图1和图2(a)及图2(b)中,仅表示托盘,但如后述那样,从图2(a)所示的记录再生位置将所述光盘22,如图2(b)所示载放在所述托盘上,在与装置本体的插入口之间,将所述光盘22向水平方向移动地进行搬送。
又,所述摇臂机构24,构成为具有:所述转台26和对其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27;导向机构28;搭载在所述导向机构28上、被移动驱动的光拾取装置29;搭载它们的框架32;对所述框架32进行摆动移动驱动的未图示的驱动源。所述框架32,其基端部延伸至所述光盘22的外径的外方,被由与所述光盘22平行并与光盘22的插排方向33正交的轴32a摆动移动自如地支承,从该基端部侧设有导向机构28和光拾取装置29,在游端部上搭载着对转台26进行支承的主轴电机27。
因此,利用所述未图示的驱动源使该框架32上升时,成为图2(a)所示的记录再生状态,转台26将载放在所述托盘上的光盘22和夹子25a抬起,在与夹子25a的夹持部25c之间对光盘22进行夹持,并作成可旋转的状态。与此相反,在所述加载/卸载时,所述框架32,如图2(b)所示,向箭头符号34方向下降,转台26从在所述托盘上所形成的台孔35脱出,由此,光盘22被载放在所述托盘上,又,夹子25a,利用凸缘部25e使其下降得到限制,从光盘22离开。这样,光盘22就能向所述插排方向33移动。
图3和图4是所述摇臂机构24的俯视图和仰视图。所述导向机构28,构成为具有:搭载光拾取装置29的导轨28a和导向丝杠28b;与所述导向丝杠28b呈一体的步进电机28c。所述光拾取装置29,被架设在成对的所述导轨28a和导向丝杠28b之间。与所述导轨28a对应的移动片29a,能在所述导轨28a上进行滑动,与所述导向丝杠28b对应的移动片29b,通过用所述步进电机28c使所述导向丝杠28b进行旋转驱动,在所述导向丝杠28b的轴线方向发生驱动力。在所述移动片29a、29b之间,支承有搭载着光学系统和受发光元件等的光拾取装置本体29c。
以上结构,与所述图10~图13所示的盘片驱动装置1相同。需注意的是,在该盘片驱动装置21中,所述导向机构28向所述光盘22排出方向33a的相反方向、超过所述光盘22的外周部地延长形成,并在所述光盘22的插脱时,用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对所述导向机构28进行控制,如图2(a)~图4所示,在使光拾取装置29向其延长形成的端部进行退避后,如图2(a)和图2(b)所示,摇臂机构24就进行下降。即,在光盘22的插脱时,如图3所示,相对于用参照符号S1表示在所述盘片驱动装置1中的光拾取装置29的变位量,本盘片驱动装置21中的变位量延长成用参照符号S2所示的形态。
在上述结构的盘片驱动装置21中,使用所述图2(a)和图2(b),对盘片排出动作进行说明。在需要将光盘22向装置外排出的场合,主轴电机27,立即开始停止其旋转的动作,光拾取装置29也停止信号的读取或写入动作。然后,光拾取装置29,利用摇臂机构24的步进电机28c,被移动驱动至所述光盘22的半径方向外方侧,如图1~图4所示,在所述摇臂机构24的基端部侧的端部进行待机。
接着,摇臂机构24开始向箭头符号34方向下降,转台26和光盘22也下降。这时,夹子25a,利用夹持部25c的向转台26的吸附力,与光盘22和主轴电机27呈一体地开始下降。当所述夹子25a的下降量达到所述连接部25d的长度时,由于该夹子25a的下降被凸缘部25e和挡板25b限制,故该夹子25a结束夹持动作,将光盘22松开。
被松开的光盘22还继续下降,但是,如图2(b)所示,被盘片搬送机构23的托盘接受,保持成大致水平的状态。主轴电机27进一步下降,并停止在不妨碍后述的盘片搬送机构23的动作的位置。盘片搬送机构23的托盘,在载放光盘22的状态下利用未图示的搬送机构驱动部,被向排出方向33a搬送。
按与上述的动作大致相反的顺序,光盘22被从装置的外部向箭头符号33b的方向搬入。这样,对于实现所述前加载,通过将摇臂机构24以轴32a作为摆动支点进行摆动并通过从光盘22的搬送路径进行退避,与升降机构等相比,能低成本地避免所述光拾取装置29与光盘22的接触。
又,如前所述,使导向机构28向排出方向33a的相反方向延长形成,并在光盘22的插脱时,在使光拾取装置29向其延长形成的端部退避后,通过使摇臂机构24下降,即使从光拾取装置29的前端的所述光盘22的载放面的下沉量少,也能可靠地避免该前端与插脱中的光盘22的接触,能防止光拾取装置29的损坏,并将比主轴电机27厚的该光拾取装置29的摆动移动量缩小,能使装置整体的厚度从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的H1作成在本盘片驱动装置21中的H2而实现薄型化。
又,在前述的盘片驱动装置1中,光拾取装置9,是在光盘2在最内周侧进行待机的,而在本盘片驱动装置21中,光拾取装置29是在光盘22的最外周侧进行待机。因此,主要是被记录在所述最内周侧上、在加载完成后立即进行的盘片状态信息的读入变慢,有可能使主要的信息读入、或写入的动作响应变慢。
这里,作为光拾取装置29的驱动装置,尤其在再生专用机中,以往在廉价的DC电机中使用齿轮组的情况多。但是,其结构移动速度慢,对于上述盘片驱动装置21那样、光拾取装置29在光盘22的最外周侧进行待机的结构来说是不理想的。因此,转而使用所述移动速度快的、上述那样的导向丝杠28b式的步进电机28c,至今,通过技术革新,能获得响应性良好的、廉价的步进电机,即使是上述盘片驱动装置21那样的结构,也能廉价地实现不使响应恶化的系统。
又,在本发明的盘片驱动装置中,所述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对于来自外部的光盘22的排出要求,与使所述转台26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27从减速至停止的动作并行地、使所述光拾取装置29向所述导向机构28退避,当这些结束时,由于盘片搬送机构23进行所述光盘22的排出,故不是在主轴电机27停止后进行所述光拾取装置29的退避,而是通过与减速动作并行地进行,能缩短该光拾取装置29的退避所需的时间,能迅速地转入下一个光盘22的排出动作,能缩短卸载时间。
根据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2说明如下。
图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2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44的结构的俯视图。该摇臂机构44,与前面图3中所示的摇臂机构24类似,对于对应部分标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本发明中,如前述的光拾取装置29那样,其退避的方向,不一定需要与光盘22的搬送方向33一致。即,在前述的摇臂机构24中,利用所述导向机构28进行的光拾取装置29的变位方向与所述排出方向33a平行,而应注意的是,在本摇臂机构44中,光拾取装置49的变位方向与所述排出方向33a交叉。不过,与所述排出方向33a构成的角度越小于±90°,光拾取装置49的前端与光盘22接触的可能性就越高,由于为了使光拾取装置49退避而使应延长形成的导向机构28的距离增加,故最好是±90°以上。
又,摇臂机构44,也不限于其基端部位于所述排出方向33a的上游侧、游端部位于转台26侧的所述排出方向33a的下游侧的情况,只要所述游端部在转台26侧、且基端部位于从与被载放在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的光盘22的所述排出方向33a正交的直径线上至所述排出方向33a的上游侧的范围就可以。
利用图6及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3说明如下。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3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54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7是其俯视图。该摇臂机构54,与前面图2(a)和图2(b)及图3中所示的摇臂机构24类似,对于对应部分标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应注意的是,在本摇臂机构54中,由所述转台26和主轴电机27构成的主轴电机部被切离,在光盘22的搬送时,利用未图示的主轴升降机构,仅使该主轴电机部下降。
即,如上所述,在导向机构28与光盘22的排出方向33a交叉的方向上、且在超出所述光盘22的外周部地延长形成的场合,由于成为盘片搬送的障碍的部位、仅是所述主轴电机部,故该主轴电机部被从摇臂机构54切离。采用这样的结构,所述主轴升降机构,由于仅对比摇臂机构54的整体的重量轻的所述主轴电机部进行驱动,故能实现使机械机构简单化、低成本化、装置的薄型化和提高可靠性等。
根据图8和图9对本发明的实施形态4说明如下。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形态4的盘片驱动装置中的摇臂机构64的结构的纵剖视图,图9是其俯视图。该摇臂机构64,与前面图6和图7中所示的摇臂机构54类似,对于对应部分标上相同的参照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应注意的是,在本摇臂机构64中,在所述导向机构28中,在延长形成的端部上设有所述光拾取装置29的清扫装置61。所述清扫装置61,例如,构成为具有:对光拾取装置29的透镜面进行清扫的刷子61a、对其进行支承的支持构件61b。
因此,为了避免光拾取装置29与光盘22的接触,在本发明中重新需要的所述光拾取装置29的退避用区域,通过设置所述清扫装置61,能有效地加以利用。
又,所述清扫装置61,也可以在盘片搬送时必须进行清扫、或即使不是所述搬送时、也可以在检测出来自外部的清洁要求及所读出的信号的质量(信号振幅、误差率等)低于所设定的规定值时进行清扫。
又,在所述盘片搬送时的清扫的开始时间,对于来自外部的光盘22的排出要求、也可以在主轴电机27停止、且利用所述导向机构28进行的光拾取装置29的退避结束后,与由盘片搬送机构3进行的所述光盘22的排出动作的开始同时进行。该场合,能加快清扫的结束时间,在下次的光盘22插入之前完成、或即使未完成,也能加快进行下次的光盘22读出/写入。
又,在能充分确保所述导向机构28可延长形成的距离的场合,也可以在光拾取装置29的退避位置的更外方侧配置所述清扫装置61,可将退避动作和清扫动作作成不同的模式。该场合,在通常的盘片搬送时不进行清扫动作,在有来自外部的要求的场合和所读出的信号的质量降低的场合,也能使用使光拾取装置29变位至所述清扫装置61来进行清扫的方法。
又,上述的说明,虽然对光盘22在水平状态下使用的情况作了说明,但当然也可以与许多盘片驱动装置同样、在纵置的状态下使用。
又,发明的详细说明的项目中所作的具体的实施形态或实施例,归根到底是为了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而不应仅受限于这样的具体例而进行狭义的解释,在本发明的精神和下面所述的权利要求事项的范围内,能进行各种变更。

Claims (8)

1、一种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在盘片状记录媒体进行插脱时,光拾取装置从该记录媒体的载放面下沉,由此避免该记录媒体与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接触,并将该记录媒体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搭载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所述机构组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移动,由此实现所述的下沉,其特征在于,
为了实现记录/再生而将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导向的导向机构以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与所述记录媒体的插排方向平行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机构组件上,且所述导向机构的在记录媒体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而延长形成,
在进行所述插脱时,使光拾取装置退避到该延长形成的端部。
2、一种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在盘片状记录媒体进行插脱时,光拾取装置从该记录媒体的载放面下沉,由此避免该记录媒体与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接触,并将该记录媒体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搭载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载放在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在从与该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所述机构组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移动,由此实现所述的下沉,其特征在于,
为了实现记录/再生而将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导向的导向机构以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处于从所述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范围以内的方式形成于机构组件上,且所述导向机构的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而延长形成,
在进行所述插脱时,使光拾取装置退避到该延长形成的端部。
3、一种盘片驱动装置,在盘片状记录媒体进行插脱时,光拾取装置从该记录媒体的载放面下沉,由此避免该记录媒体与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接触,并将该记录媒体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搭载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所述机构组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移动,由此实现所述的下沉,其特征在于,
为了实现记录/再生而将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导向的导向机构以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与所述记录媒体的插排方向平行的方式形成在所述机构组件上,且所述导向机构的在记录媒体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而延长形成,
并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对所述机构组件进行驱动,并对所述导向机构进行控制,且使所述光拾取装置退避到所述延长形成的端部。
4、一种盘片驱动装置,在盘片状记录媒体进行插脱时,光拾取装置从该记录媒体的载放面下沉,由此避免该记录媒体与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接触,并将该记录媒体向其面方向进行插脱,搭载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机构组件在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载放在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在从与该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所述机构组件将所述基端部作为摆动支点,所述游端部侧向记录媒体的厚度方向离开移动,由此实现所述的下沉,其特征在于,
为了实现记录/再生而将所述光拾取装置向所述记录媒体的半径方向导向的导向机构以使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处于从所述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范围以内的方式形成于所述机构组件上,且所述导向机构的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而延长形成,
并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对所述机构组件进行驱动并对所述导向机构进行控制,且使所述光拾取装置退避到所述延长形成的端部。
5、一种盘片驱动装置,用转台旋转驱动盘片状记录媒体,具有如下机构组件,该机构组件具有导向机构,在所述转台侧具有游端部,在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的上游侧具有基端部,
在进行所述记录媒体的插脱时,所述机构组件使所述游端部向脱离所述记录媒体的方向旋转,
而在进行所述记录媒体的记录/再生时,所述机构组件使所述游端部向接近所述记录媒体的方向旋转,由此使所述光拾取装置与所述记录媒体的记录面接近,同时所述导向机构使所述光拾取装置向半径方向移动,由此对所述记录面的信息依次进行记录/再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机构如下形成:在将所述记录媒体载放在记录/再生位置的状态下,所述光拾取装置的轨迹处于从与该记录媒体的排出方向正交的直径线至所述排出方向的上游侧的范围以内,且所述导向机构的半径方向外方侧的端部超出所述记录媒体的外周部而延长形成,
并具有控制部,该控制部在所述记录媒体插脱时对所述导向机构进行控制,并使所述光拾取装置退避到所述延长形成的端部。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针对来自外部的排出记录媒体的要求,使对所述转台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从减速至停止的动作,同时使所述光拾取装置退避到所述导向机构,一旦上述动作结束,即在搬送机构使所述记录媒体排出。
7、如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延长形成的导向机构的端部,设有所述光拾取装置的清扫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片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针对来自外部的排出记录媒体的要求,在对所述转台进行旋转驱动的主轴电机停止、且利用所述导向机构进行的光拾取装置的退避结束后,开始利用搬送机构进行所述记录媒体的排出动作,同时使所述清扫部对所述光拾取装置进行清扫。
CNB2004100699756A 2003-07-17 2004-07-16 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及盘片驱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6416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198621 2003-07-17
JP2003198621A JP2005038483A (ja) 2003-07-17 2003-07-17 ディスク状記録媒体の挿脱方法および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1640A CN1591640A (zh) 2005-03-09
CN100346416C true CN100346416C (zh) 2007-10-31

Family

ID=34055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69975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6416C (zh) 2003-07-17 2004-07-16 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及盘片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350217B2 (zh)
JP (1) JP2005038483A (zh)
CN (1) CN100346416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883928B1 (en) * 2005-05-10 2009-02-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optical disc device having means for protecting the optical pickup unit
TWM285024U (en) * 2005-09-28 2006-01-01 Micro Digital Automation Corp Spin cleaning mechanism of photomasks
US7869832B2 (en) * 2005-10-07 2011-01-1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forming users of functions and characters associated with telephone keys
JP2008077694A (ja) * 2006-09-19 2008-04-03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JP4884293B2 (ja) * 2007-05-11 2012-02-29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KR101586291B1 (ko) * 2009-04-01 2016-01-1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디스크 처킹 방법 및 디스크 구동 장치
WO2017163279A1 (ja) * 2016-03-25 2017-09-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0636A (en) * 1987-03-25 1989-09-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cartridge
JP2001126430A (ja) * 1999-10-29 2001-05-11 Kitano Engineering Kk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れをプレーヤに対してセットす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08705A (en) * 1992-03-19 1997-03-04 Sony Corporation Disk loading apparatus with rotationally engaging disk table
JPH0644633A (ja) 1992-07-28 1994-02-18 Nec Corp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3531200B2 (ja) * 1993-03-05 2004-05-2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GB2276755B (en) * 1993-04-02 1997-03-26 Sony Corp Loading apparatus for recording medium
JP3551482B2 (ja) * 1994-08-26 2004-08-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装置
JPH11203756A (ja) * 1998-01-16 1999-07-30 Sony Corp 記憶媒体ローディング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0636A (en) * 1987-03-25 1989-09-26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leaning cartridge
JP2001126430A (ja) * 1999-10-29 2001-05-11 Kitano Engineering Kk 光ディスク及びそれをプレーヤに対してセットする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91640A (zh) 2005-03-09
US20050015785A1 (en) 2005-01-20
JP2005038483A (ja) 2005-02-10
US7350217B2 (en) 2008-03-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268C (zh) 唱盘装置
CN100346416C (zh) 盘片状记录媒体的插脱方法及盘片驱动装置
CN1783280A (zh) 盘驱动设备
CN1685415A (zh) 光驱装置
CN1135548C (zh) 记录光盘的重放系统
JP2004296091A (ja) 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及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用トレー
JP2006228327A (ja) センタリング機能を備えたディスククランプ機構
CN100508041C (zh) 盘片设备
CN1284179C (zh) 异形光盘用适配器
CN1244102C (zh) 盘驱动装置
CN1303602C (zh) 盘片装置
CN1476611A (zh) 盘式记录和再现装置
CN1180429C (zh) 光盘用适配器
CN1252691C (zh) 盘驱动装置
CN1096125A (zh) 带有光盘盒的重放机
KR101288051B1 (ko) 디스크 클램핑 기구 및 디스크 구동 시스템
CN1860541A (zh) 盘片驱动装置
WO2006098331A1 (ja) トラバースメカ昇降機構およびディスク装置
KR100727913B1 (ko) 가이드레일이 채용된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
CN1229796C (zh) 高密度光盘及其驱动装置
CN1290108C (zh) 圆盘录放装置
JP4945369B2 (ja)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2006236405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6252632A (ja)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振動低減機構
WO2000048194A1 (fr) Unite de disq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