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9077C - 钓鱼用卷线筒 - Google Patents

钓鱼用卷线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9077C
CN1189077C CNB981004989A CN98100498A CN1189077C CN 1189077 C CN1189077 C CN 1189077C CN B981004989 A CNB981004989 A CN B981004989A CN 98100498 A CN98100498 A CN 98100498A CN 1189077 C CN1189077 C CN 118907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mentioned
force
control device
rad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B9810049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6170A (zh
Inventor
小林幹春
松澤修一
山口信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loberide Inc
Original Assignee
Daiwa Se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144089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1588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wa Se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wa Se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96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6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907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907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55Antibacklash devices
    • A01K89/01555Antibacklash devices using magne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Reels with pick-up, i.e. with the guiding member rotating and the spool not rotating during normal retrieval of the line
    • A01K89/0114Reciprocating mechanisms
    • A01K89/01141Reciprocating mechanisms including eccentric cams reciprocating the spo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89/00Reels
    • A01K89/015Reels with a rotary drum, i.e. with a rotating spool
    • A01K89/01931Spool or spool shaft detail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钓鱼用卷线筒,它能防止甩杆时的噪音和卷筒旋转速度的急剧变化,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容易地控制钓线的空行程,同时又不使钓钩的飞行距离减少。这种钓鱼用卷线筒具有:卷线筒壳体,在壳体内有能选择卷筒处于自由旋转状态,或者处于驱动状态的旋转力传递装置;设置在卷筒内的导电体;对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的磁铁;随着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而增减其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控制卷筒旋转速度的速度控制装置。

Description

钓鱼用卷线筒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在卷筒自由旋转时控制其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特别是在卷筒自由旋转时利用磁力控制其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
钓鱼用卷线筒在甩杆时,卷筒处于自由旋转状态。而且,甩杆时,钓钩向所要求的方向飞行时,在甩杆刚开始的初期,钓钩和钓线一起以很高的速度从卷筒上拉出去,所以卷筒也要以高速旋转。此后,随着钓钩远离卷筒,由于作用在钓钩和钓线上的空气阻力和风力等的影响,钓钩和靠近钓钩的钓线的飞行速度比卷筒旋转的圆周速度(即,刚从卷筒上放出来的钓线的速度)低了,进而,当钓钩落水时,钓钩牵引钓线的动能消失了,处在钓钩与卷筒之间的钓线便产生了称为“空行程”的很大程度的松弛。钓线的空行程是钓线本身缠绕和缠绕在钓杆和钓鱼用卷线筒以及其他物品上的主要原因,而且,也妨碍钓钩的正常运动。
以往,为了防止甩杆时的空行程,都是借助于用手指接触卷筒来产生摩擦力,以防止卷筒由于惯性而转得过快。可是,随着甩杆时钓钩飞行距离的延长,如果是一个初学者,要用手指来调整摩擦制动力防止空行程是很困难的。
因此,近年来,开发了即使是钓鱼的初学者也能很容易地进行适当控制卷筒的自由旋转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这种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实开平3-79665公报中所公开的利用离心力而产生的摩擦力对自由旋转卷筒的作用的装置;另一类是实公平6-8965和实公平6-16511公报,以及实公昭63-34528公报中所公开的,利用磁力对自由旋转的卷筒的作用的装置。
实开平3-79665公报中所公开的利用离心力对卷筒的摩擦力的作用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是在卷筒轴的一端设置能沿着半径方向自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在卷线筒壳体上设置罩住卷筒轴一个端部的截头圆锥形的凹穴。卷筒轴一端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借助于卷筒的旋转而在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上产生的离心力向半径的外方移动,与卷线筒壳体上的截头圆锥形的凹穴的内圆周表面接触而产生摩擦力,以此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
实公平6-8965公报中所公开的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中,具有从卷筒的一端凸出来的,并与其同轴线的导电体制造的圆筒,在卷线筒壳体上则设有与上述从卷筒一端凸出来的圆筒同轴线的,能接受该圆筒的两圈环形部件。在这两圈环形部件上分别设置了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的多块磁铁,当导电体制造的凸出的圆筒插入两圈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中,两者产生相对转动时,便会产生涡流电流,从而对旋转的卷筒产生制动的电磁力。同时,在卷线筒壳体的两圈环形部件中,外圈的环形部件能相对于内圈的环形部件沿着圆周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运动。当用设置在卷线筒壳体上的调整旋钮使外圈的环形部件沿着圆周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时,就能改变两个环形部件上的多块磁铁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改变两圈环形部件的磁铁之间的磁力,进而改变导电体制造的凸出的圆筒与两圈环形部件发生相对转动时所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大小。于是就能借助于这种对卷筒的旋转进行制动的电磁力的变化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
在实公平6-16511公报中所公开的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中,卷筒是用导电体制成的,同时,在卷线筒壳体的与卷筒的一端对应的部分上布置了磁铁。借助于卷线筒壳体上的调整旋钮,能使上述磁铁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改变它与卷筒一端的相对距离。这样,就能改变磁铁作用在卷筒一端面上的磁力的大小,进而改变两者发生相对转动时所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大小,从而改变对卷筒制动的电磁力的大小,控制了卷筒的旋转速度。
实公昭63-34528公报所公开的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中,具有凸出在卷筒的一个端面上并与其同轴线的导电体制成的圆筒,在卷线筒壳体上则设有与上述从卷筒一端凸出来的圆筒同轴线的,能接受该圆筒的两圈环形部件。在这两圈环形部件上分别设置了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的多块磁铁,当导电体制造的凸出的圆筒插入两圈环形板之间的间隙中,两者产生相对转动时,便会产生涡流电流,从而对旋转的卷筒产生制动的电磁力。实公昭63-34528公报所公开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设有环形的磁力遮挡部件,这个部件能借助于设置在卷线筒壳体上的调整旋钮,在卷线筒壳体的外圈环形部件与在卷筒上凸出的圆筒之间,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在规定的范围内移动。当用上述调整旋钮使上述磁力遮挡部件作上述移动时,便使得内圈环形部件上的磁铁与外圈环形部件上的磁铁之间的磁力发生变化,进而,使导电体制成的圆筒与两圈环形部件之间因为相对转动而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大小发生变化,于是改变了对卷筒制动的电磁力,控制了卷筒的旋转速度。
利用由于离心力而产生的摩擦力和磁力两种力量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可从实公昭62-35329公报上得知。
实公昭62-35329公报中所公开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设有能沿着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在卷线筒壳体上设有罩住卷筒轴一个端部的圆筒形凹穴。卷筒轴一个端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借助于卷筒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与卷线筒壳体上的圆筒形凹穴的内圆周表面接触而产生摩擦力,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
实公昭62-35329公报中所公开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还具有从卷筒的另一个端面凸出来的,并与其同轴线的导电体制成的圆筒,并且在卷线筒壳体上设置了同轴线的两圈环形部件,在两圈之间能容纳上述凸出来的圆筒。在这两圈环形部件上分别设置了沿圆周方向隔开间隔的多块磁铁,当导电体制造的凸出的圆筒插入两圈环形部件之间的间隙中,两者产生相对转动时,便会产生涡流电流,从而对旋转的卷筒产生制动的电磁力。此外,卷线筒壳体上的两圈环形部件中,外圈的环形部件能相对于内圈的环形部件在圆周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运动,当外圈的环形部件借助于设置在卷线筒壳体上的调整旋钮沿圆周方向运动时,两圈环形部件上的多块磁铁便改变了相对位置,磁铁之间互相作用的磁力也改变了,进而,在凸出的圆筒上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大小也产生了变化,于是,改变了对与导电体一起转动的卷筒的制动力,控制了卷筒的旋转速度。
分两个阶段利用由于离心力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可从特开平5-68455公报上得知。
特开平5-68455公报中所公开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设有能沿着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第一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在卷线筒壳体上设有罩住卷筒轴一个端部并与其同轴线的,能自由转动的圆筒部件。在圆筒部件的外圆周表面上还设有能沿着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第二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在卷线筒壳体上还设有罩住着圆筒部件的外圆周表面并与其同轴线的圆形凹穴。
卷筒轴一端的第一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在卷筒旋转速度较低时,在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中产生的离心力较小,这种较小的离心力在与卷线筒壳体上的能自由转动的圆筒部件的内圆周表面接触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只能控制卷筒较低的旋转速度。当卷筒的旋转速度较高,第一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与圆筒部件的内圆周表面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变大时,圆筒部件便开始与卷筒一起旋转,圆筒部件的第二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借助于卷筒的较高的旋转速度而产生的较大的离心力,向卷筒的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与卷线筒壳体上的圆形凹穴接触而产生摩擦力,控制卷筒较高的旋转速度。
上述实开平3-79665公报中所公开的利用离心力对卷筒的摩擦力的作用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如果在卷筒轴的一端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与卷线筒壳体的截头圆锥形的凹穴的内圆周表面之间的摩擦表面上有水份或者灰尘等等,使得表面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在卷筒规定的转速下产生的摩擦制动力就会发生变化,存在着制动力不稳定的缺点。此外,由于是利用摩擦力,还存在噪音大的缺点。
此外,当作用在卷筒轴一端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上的离心力,也就是卷筒的旋转速度超过预定的值时,即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压在卷线筒壳体的截头圆锥形凹穴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压力较大时,以及当作用在卷筒轴一端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上的离心力,也就是卷筒的旋转速度低于预定的值时,即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压在卷线筒壳体的截头圆锥形凹穴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压力比较小时,由于卷筒轴一端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与卷线筒壳体的截头圆锥形凹穴的内圆周表面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制动力是与卷筒的旋转速度的2次方成比例的(由于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与卷筒的旋转速度的2次方成比例),所以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作用在卷筒上的摩擦制动力的变化很剧烈。因此,在甩杆的末期,当卷筒的旋转速度降低时,与钓钩的飞行速度或者移动速度的降低量相比较,卷筒的旋转速度的降低要缓慢得多,所以很容易产生钓线的空行程现象。以往,当甩杆后期发生这种空行程现象时,握钓杆的人就用手指压住卷筒或者卷绕在卷筒上的钓线的卷绕面,精细地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来防止这种空行程,而这种操作是需要练习得熟才能掌握的。
利用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在甩杆开始后,卷筒的旋转速度超过预定的速度时,摩擦制动力便急剧上升,使卷筒的旋转速度急剧降低,钓钩的飞行速度便急剧降低。即,钓钩的飞行距离缩短了。
也就是说,利用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在甩杆时的飞行距离很短,可以说,与没有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相比,飞行距离缩短了,而空行程现象却依旧存在。
上述实公平6-8695号公报,实公平6-16511号公报和实公昭63-34528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中,所产生的制动力大致与卷筒的旋转速度成正比例,不象上面所说的利用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那样,卷筒在预定的旋转速度范围内,所产生的制动力会发生非常大的变化,确实能防止甩杆时发生空行程的现象,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够放心地甩杆。
可是,在卷筒旋转的过程中,制动力始终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应,在甩杆的末期,卷筒的旋转速度降低下来,钓钩不能达到钓鱼人所想要达到的飞行距离。此外,在进行短距离甩杆时,不使卷筒自由旋转,卷筒的旋转速度上升得很慢,钓鱼人很难使钓钩落在目标位置上。
还有,在上述实公昭62-35329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利用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和磁力两种力量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中,在卷筒的旋转速度较低的范围内,作用在卷筒上的制动力以利用磁力的制动力为主,在卷筒的旋转速度比较高时,再在磁力的制动力上,增加由离心力产生的摩擦力形成的制动力。这里,由于利用了磁力,所以上面说的只利用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在甩杆末期卷筒的旋转速度比较小时发生空行程的缺点是没有了,可是,利用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会产生噪音,并且由于摩擦制动力的变化而使卷筒的旋转速度变化得很大这些缺点却还不能消除。此外,在卷筒旋转速度的整个范围内,利用磁力的制动力,或者用磁力和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这两种力都在起制动的作用,所以,与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和利用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相比,还有钓钩的飞行距离进一步缩短的缺点。
此外,按照上述特开平5-68455号公报中的分两个阶段利用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并不能消除噪音的产生,和由于摩擦力的变化而使卷筒的转速在预定的旋转速度范围内发生变化。此外,由于是把两种制动部件结合起来顺序使用,所以结构很复杂,具有这种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不但外形尺寸很大,制造的成本也大大提高了。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具有这样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它在甩杆的初期和末期不降低卷筒的旋转速度,提高了卷筒的最高转速,而且最高转速的到达时间早,更进一步,不会发生使卷筒的旋转速度急剧降低的制动,在甩杆的中期,由于利用磁力产生的适度的制动力,对卷筒的旋转速度的制动适度而不太剧烈,不但能增大钓钩的飞行距离,而且还能防止空行程现象的发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钓线能自由地放出来的卷绕钓线的卷筒;具有能有选择地让卷筒处在自由旋转的状态下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卷筒自由旋转状态,或者将旋转力传递给卷筒以便卷取钓线的卷筒驱动状态的旋转力传递装置的卷线筒壳体;设置在卷筒或者卷线筒壳体中的一个部件上的导电体;设置在卷筒或者卷线筒壳体中的另一个部件上的,将磁力作用在导电体上使卷筒制动的磁铁;以及随着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使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增大或减小的,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
在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中,因为不是用摩擦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所以在甩杆的时候,没有以往单纯利用离心力来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所产生的那种噪音,以及因摩擦面的状态发生变化而使旋转速度不稳定的缺点。
而且,由于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是随着卷筒的旋转速度增减而增减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从甩杆一开始直到卷筒的旋转速度比较大的这一段时间里,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很小,卷筒上的制动力也很小,取消了对卷筒的不必要的制动力,所以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速度高,能使钓钩的飞行距离增大。
当过了卷筒旋转速度急剧上升期,到达卷筒的旋转速度最大的甩杆中期时,由于作用的导电体上的磁力增大了,作用在卷筒上的制动力也适度增大,为了适应因风压、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使钓钩的飞行速度降低的情况,所以要适当地抑制卷筒的旋转速度,以防止空行程现象的发生。然而,上述制动力的增大是依靠磁力的作用,所以,与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不同,而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一样,卷筒的旋转速度,即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速度,不会低于为防止发生空行程所必要的速度。也就是说,与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不同,不会不必要地大大降低钓钩的飞行距离。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的旋转速度降得比较低了,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减小了,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不同,而与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一样,对卷筒的制动力很小,所以,不会降低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速度。
这样,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从甩杆初期一直到甩杆的末期,随着钓线的放出,卷筒的旋转速度要比具有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此外,在甩杆刚开始的初期,在过了卷筒的旋转速度急剧上升期之后,到卷筒的旋转速度最高的中间期(卷筒高速旋转时期)之前,到达最高转速的时间也比较早。而且,卷筒的最高转速,当然要比具有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转速高,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相比,由于甩杆刚开始时的卷筒旋转速度高,所以最高转速更加高。
因此,从甩杆初期一直到甩杆末期,在甩杆的整个过程中,钓钩的飞行距离不但比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长,也比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长。
而且,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在甩杆末期作用在卷筒上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不同,不是急剧地降低,而是缓慢地减小,所以能够防止造成甩杆末期中钓线的空行程现象的,相对于钓线的放出速度卷筒的旋转速度过快现象,不需要用手指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来防止甩杆末期钓线的空行程。
另外,钓钩落水后,拉住钓钩的钓线的拉出速度急剧降低,很可能产生卷筒旋转速度过快,使钓线发生空行程现象。但是,由于钓钩落水之后钓线的拉出速度急剧降低之后,卷筒的旋转速度已经与钓钩的飞行距离无关,所以只要使卷筒停止旋转,就可以防止钓线的空行程,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容易地用手指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以防止钓线的空行程。
具有以上结构特征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中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能够很好的利用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应的离心力的变化,改变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
借助于利用离心力使得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变化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还能够适度控制从甩杆一开始一直到甩杆末期卷筒的旋转速度,同时达到增大钓钩的飞行距离和防止钓线的空行程的目的。而且,利用离心力来改变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故障少。
具有以上结构特征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中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由于导电体和磁铁中的一方,能对应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另一方作相对运动,根据卷筒的旋转速度改变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
在这种结构中,借助于改变磁铁与导电体的相对位置,就能改变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线的密度,改变磁铁在导电体上的磁力线的作用面积,从而改变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
以上所述的导电体和磁铁中的一方能对应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另一个构件作相对运动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具有下列部件:设置在卷筒的一个端部,大直径向着与卷筒这一端相对的卷线筒壳体张开的锥形内圆周表面;设置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上,能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自由移动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支承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中,能沿着卷筒轴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对着上述锥形内圆周表面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对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施加力量,使它向着卷筒的一端远离卷线筒壳体的加力装置。上述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一方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一起移动,而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另一方则设置在与卷筒的一个端部相对的卷线筒壳体的部位上。
如上所述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当导电体和磁铁中的一方,对应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另一方作相对运动,使导电体横断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线的面积变化时,它还具有下列部件:设置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能沿着卷筒轴的旋转轴线方向自由移动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大直径向着与卷筒轴这一端的卷筒的一个端面张开的锥形内圆周表面;支承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上,能沿着卷筒轴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在上述半径方向上对着长度方向移动部件的锥形内圆周表面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向着卷筒的一个端部远离卷线筒壳体的加力装置;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一起移动的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一方;设置在对着卷筒的一个端部的卷线筒壳体的部位上的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另一方。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卷筒的旋转而在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中产生离心力,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便向着半径的外方移动,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的锥形内圆周表面接触,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沿着卷筒旋转轴线的方向克服加力装置的力量,而半径方向移动部件是借助于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或者与卷筒一起旋转的部件上的导向件的支承,使它能沿着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作为上述与卷筒一起旋转的部件的例子,就是上述卷筒上的一个端部。
上述导向件可以是导向孔、导向槽或者导向杆。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可以是在导向部分的孔、槽或秆上自由移动地配合的,具有导向孔或者导向槽的挡圈部件,或者只是由支承在导向件的孔、槽或杆上能自由移动的球构成。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按照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钓线能自由地放出来的卷绕钓线的卷筒;具有能有选择地让卷筒处在自由旋转的状态下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卷筒自由旋转状态,或者将旋转力传递给卷筒以便卷取钓线的卷筒驱动状态的旋转力传递装置的卷线筒壳体;设置在卷筒上,与卷筒一起旋转,能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自由移动的移动部件;设置在移动部件上,能沿卷筒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借助于卷筒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而向卷筒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的制动片;设置在卷线筒壳体上,在制动片随着移动部件的移动沿着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移动的范围内,从上述半径方向的外方对着制动片,与借助于离心力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的制动片滑动接触而产生摩擦制动力的环形制动部件;借助于随着卷筒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使得移动部件沿着旋转轴线方向移动的移动部件驱动装置;沿着上述旋转轴线的另一个方向对移动部件施加力量的加力装置;借助于制动片随着移动部件的移动沿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的移动,改变制动片与环形制动部件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的大小的改变摩擦制动力的装置。
在这种钓鱼用卷线筒中,借助于与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相对应的由移动部件驱动装置驱动的移动部件一起沿着上述旋转轴线方向移动的制动片的移动,改变摩擦制动力的装置能改变制动片与环形制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制动力的大小,所以,在设定了甩杆刚开始时所产生的摩擦制动力的大小之后,能使卷筒的旋转速度上升得很快,能增大钓钩的飞行距离。在过了甩杆开始之后的卷筒旋转速度急剧上升期之后,在卷筒的旋转速度最大的甩杆中期,适当增大了对卷筒的摩擦制动力,与因风压和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使钓钩的飞行速度降低相对应,适度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能够防止空行程现象的发生。此外,在甩杆的末期,卷筒的旋转速度比较低时,适当降低上述摩擦制动力,以避免卷筒的旋转速度与放出钓线的速度相比下降得过快,就能防止产生空行程的卷筒旋转过快的情况。
为此,在甩杆的末期,几乎不需要用手指对卷筒的旋转速度进行精细的控制来防止空行程的发生。
在钓钩落水之后,在拉住钓钩的钓线的拉出速度急剧降低之后,很可能产生卷筒旋转速度过快,使钓线发生空行程现象。但是,由于钓钩落水之后钓线的拉出速度急剧降低,卷筒的旋转速度已经与钓钩的飞行距离无关,所以只要使卷筒停止旋转,就可以防止钓线的空行程,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容易地用手指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以防止钓线的空行程。
具有以上结构特征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中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也可以使上述移动部件的驱动装置和改变摩擦制动力的装置,以及与在上述环状制动部件上的制动片滑动接触的的表面,与卷筒的旋转轴线倾斜而构成。
此外,在上述改变摩擦制动力的装置中,还可以使上述环状制动部件上的与制动片滑动接触的表面的摩擦系数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变化。
另外,还可以使环状制动部件有选择地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自由移动,限制制动片沿着卷筒旋转轴线方向上能够与环状制动部件的表面滑动接触的距离。
此外,也可以把上述环状制动部件中,与制动片滑动接触的表面做成圆筒形;也可以在上述改变摩擦制动力的装置中,使上述环状制动部件中与制动片滑动接触的表面的摩擦系数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变化;也可以使上述移动部件驱动装置由下列构件所组成:设置在上述移动部件上,能沿着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以及设置在卷筒上,随着移动部件的移动,在上述半径方向移动部件沿着上述旋转轴线的移动范围内,从半径方向的外方对着上述移动部件,向旋转轴线倾斜的锥形内圆周表面。上面所说的锥形内圆周表面是直接在卷筒的表面上形成的,但,也可以单独做成卷筒之后,把带有锥形内圆周表面的另一个部件固定在卷筒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钓线能自由地放出来的卷绕钓线的卷筒;具有能有选择地让卷筒处在自由旋转的状态下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卷筒自由旋转状态,或者将旋转力传递给卷筒以便卷取钓线的卷筒驱动状态的旋转力传递装置的卷线筒壳体;以及在卷筒自由状态下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
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包括下列部件:设置在卷筒和卷线筒壳体两种构件上,有选择地协同工作,控制卷筒的旋转,借助于改变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制动力的制动装置;以及随着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借助于改变设置在卷筒和卷线筒壳体上的制动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而改变对卷筒的制动力的改变位置的装置。
改变位置的装置具有下列部件:支承设置在卷筒上的制动装置,与它一起沿着卷筒的圆周方向在规定的范围内自由移动,同时还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方向和与卷筒的旋转轴线交叉的方向中的一个方向自由移动的移动部件;对上述移动部件向上述方向中至少一个方向施加力量的加力装置;以及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变换装置,该变换装置借助于卷筒与移动部件之间的转速差,使移动部件克服加力装置的阻力,沿着上述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移动,并使设置在卷筒和卷线筒壳体两者上的制动装置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以改变制动装置作用在旋转的卷筒上的制动力。
在这种钓鱼用卷线筒中,在甩杆刚开始的初期到卷筒的旋转速度比较大一些之前,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改变位置的装置的变换装置,不能借助于卷筒与移动部件的转速差,使移动部件克服加力装置的阻力,与设置在卷筒上的制动装置一起,沿着卷筒旋转轴线的方向或者与卷筒的旋转轴线相交的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移动。因此,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不能使设置在卷筒和卷线筒壳体上的两种制动装置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制动装置也不能改变作用在旋转的卷筒上的制动力,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因此,对于卷筒的制动力很小,消除了加在卷筒上的不必要的制动力,所以能够提高钓线从卷筒上放出来的速度,增大钓钩的飞行距离。
当过了甩杆的初期中卷筒的旋转速度急剧上升期,到了卷筒的旋转速度最大的中期时,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位置变化装置的变换装置,就能够借助于卷筒与移动部件的转速差,使移动部件克服加力装置的阻力,与设置在卷筒上的制动装置一起,沿着卷筒旋转轴线的方向或者与卷筒的旋转轴线相交的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移动。因此,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就能够使设置在卷筒和卷线筒壳体上的两种制动装置的相对位置发生变化,制动装置也能够改变作用在旋转的卷筒上的制动力,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这样,就适当提高了对卷筒的制动力,与因为风压和重力等的影响而使钓钩的飞行速度下降相适应,适当控制了卷筒的旋转速度,防止了空行程现象的产生。然而,由于能够消除为达到防止空行程现象的目的所必需的制动力以外的不必要的过大的制动力,所以不会不必要地抑制钓线从卷筒上放出来的速度,仍能使钓钩的飞行距离增长。
更进一步,在甩杆的末期,当卷筒的旋转速度比较小时,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改变位置的装置的变换装置,又不能借助于卷筒与移动部件的转速差,使移动部件克服加力装置的阻力,与设置在卷筒上的制动装置一起,沿着卷筒旋转轴线的方向或者与卷筒的旋转轴线相交的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移动。于是,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移动部件便由于加力装置的力量逐渐返回甩杆初期时的相对位置,使得设置在卷筒和卷线筒壳体上的两种制动装置的相对位置逐渐恢复到甩杆初期时的位置,能够改变制动装置作用在旋转的卷筒上的制动力,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这样,制动装置作用在卷筒上的制动力逐渐减小,控制了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速度过分的下降。
在本发明的这种钓鱼用卷线筒中,从甩杆初期一直到甩杆的末期,随着钓线的放出,卷筒的旋转速度要比具有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此外,在甩杆刚开始的初期,在过了卷筒的旋转速度急剧上升期之后,到卷筒的旋转速度最高的中间期(卷筒高速旋转时期)之前,到达最高转速的时间也比较早。而且,卷筒的最高转速,当然要比具有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转速高,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相比,由于甩杆刚开始时的卷筒旋转速度高,所以最高转速更加高。
因此,从甩杆初期一直到甩杆末期,在甩杆的整个过程中,钓钩的飞行距离不但比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长,也比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长。
而且,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在甩杆末期作用在卷筒上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不同,不是急剧地降低,而是缓慢地减小,所以能够防止造成甩杆末期中钓线的空行程现象的,相对于钓线的放出速度卷筒的旋转速度过快现象,不需要用手指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来防止甩杆末期钓线的空行程。
另外,钓钩落水后,拉住钓钩的钓线的拉出速度急剧降低,很可能产生卷筒旋转速度过快,使钓线发生空行程现象。但是,由于钓钩落水之后钓线的拉出速度的急剧降低,卷筒的旋转速度已经与钓钩的飞行距离无关,所以只要使卷筒停止旋转,就可以防止钓线的空行程,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很容易地用手指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以防止钓线的空行程。
按照本发明的具有以上结构特征的钓鱼用卷线筒,设置在卷筒和卷线筒壳体两者上的制动装置,带有磁铁和导电体,借助于改变磁铁和导电体之间的相对位置,改变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从而改变两者之间所产生的制动力。
按照本发明的具有以上结构特征的钓鱼用卷线筒,还可以包括一种沿着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摩擦系数变化的环形制动部件,其中,设置在卷筒上的制动装置支承在移动部件上,具有能沿着卷筒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设置在卷线筒壳体上的制动装置,在移动部件的移动范围内,从上述半径方向的外方包围着半径方向移动的制动片,由于卷筒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而与半径方向移动的制动片滑动接触,使得沿着移动部件的移动方向的摩擦系数是变化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钓线能自由地放出来的卷绕钓线的卷筒;具有能有选择地让卷筒处在自由旋转的状态下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卷筒自由旋转状态,或者将旋转力传递给卷筒以便卷取钓线的卷筒驱动状态的旋转力传递装置的卷线筒壳体;设置在卷筒或者卷线筒壳体中的一个部件上的导电体;设置在卷筒或者卷线筒壳体中的另一个部件上的,将磁力作用在导电体上使卷筒制动的磁铁;随着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使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增大或减小的,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以及借助于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调整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所产生的控制作用的大小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
在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中,因为不是用摩擦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所以在甩杆的时候,没有以往单纯利用离心力来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所产生的那种噪音,以及因摩擦面的状态发生变化而使旋转速度不稳定的缺点。
而且,由于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是随着卷筒的旋转速度增减而增减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从甩杆一开始直到卷筒的旋转速度比较大的这一段时间里,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很小,卷筒上的制动力也很小,取消了对卷筒的不必要的制动力,所以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速度高,能使钓钩的飞行距离增大。
当过了卷筒旋转速度急剧上升期,到达卷筒的旋转速度最大的甩杆中期时,由于作用的导电体上的磁力增大了,作用在卷筒上的制动力也适度增大,为了适应因风压、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使钓钩的飞行速度降低的情况,所以要适当地抑制卷筒的旋转速度,以防止空行程现象的发生。然而,上述制动力的增大是依靠磁力的作用,所以,与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不同,而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相同,卷筒的旋转速度,即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速度,不会低于为防止发生空行程所必要的速度。也就是说,与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不同,不会不必要地大大降低钓钩的飞行距离。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的旋转速度降得比较低了,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减小了,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不同,而与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一样,对卷筒的制动力很小,所以,不会降低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速度。
这样,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从甩杆初期一直到甩杆的末期,随着钓线的放出,卷筒的旋转速度要比具有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此外,在甩杆刚开始的初期,在过了卷筒的旋转速度急剧上升期之后,到卷筒的旋转速度最高的中间期(卷筒高速旋转时期)之前,到达最高转速的时间也比较早。而且,卷筒的最高转速,当然要比具有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转速高,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相比,由于甩杆刚开始时的卷筒旋转速度高,所以最高转速更加高。
因此,从甩杆初期一直到甩杆末期,在甩杆的整个过程中,钓钩的飞行距离不但比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长,也比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长。
而且,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在甩杆末期作用在卷筒上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不同,不是急剧地降低,而是缓慢地减小,所以能够防止造成甩杆末期中钓线的空行程现象的,相对于钓线的放出速度卷筒的旋转速度过快现象,不需要用手指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来防止甩杆末期钓线的空行程。
另外,钓钩落水后,拉住钓钩的钓线的拉出速度急剧降低,很可能产生卷筒旋转速度过快,使钓线发生空行程现象。但是,由于钓钩落水之后钓线的拉出速度急剧降低之后,卷筒的旋转速度已经与钓钩的飞行距离无关,所以只要使卷筒停止旋转,就可以防止钓线的空行程,即使是初学者也能用手指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很容易地防止钓线的空行程。
更进一步,根据钓鱼场所的情况,使用控制作用的调整装置,能够自由地随着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调整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所产生的控制作用的大小。
具有以上结构特征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中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最好能够利用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应的离心力的变化,改变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
借助于利用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应的离心力的变化,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还能够适度控制从甩杆一开始一直到甩杆末期卷筒的旋转速度,同时达到增大钓钩的飞行距离和防止钓线的空行程的目的。而且,利用离心力来改变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故障少。
具有以上结构特征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中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由于导电体和磁铁中的一方,能对应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另一方作相对运动,根据卷筒的旋转速度改变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
在这种结构中,借助于改变磁铁与导电体的相对位置,就能改变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线的密度,改变磁铁在导电体上的磁力线的作用面积,从而改变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
以上所述的导电体和磁铁中的一方能对应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另一个构件作相对运动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具有下列部件:设置在卷筒的一个端部,大直径向着与卷筒这一端相对的卷线筒壳体张开的锥形内圆周表面;设置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上,能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自由移动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支承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中,能沿着卷筒轴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对着上述锥形内圆周表面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对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施加力量,使它向着卷筒的一端远离卷线筒壳体的加力装置。上述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一方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一起移动,而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另一方则设置在与卷筒的一个端部相对的卷线筒壳体的部位上。
如上所述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当导电体和磁铁中的一方,对应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另一方作相对运动,使导电体横断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线的面积变化时,它还具有下列部件:设置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能沿着卷筒轴的旋转轴线方向自由移动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大直径向着与卷筒轴这一端的卷筒的一个端面张开的锥形内圆周表面;支承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上,能沿着卷筒轴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在上述半径方向上对着长度方向移动部件的锥形内圆周表面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向着卷筒的一个端部远离卷线筒壳体的加力装置;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一起移动的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一方;设置在对着卷筒的一个端部的卷线筒壳体的部位上的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另一方。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卷筒的旋转而在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中产生离心力,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便向着半径的外方移动,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的锥形内圆周表面接触,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沿着卷筒旋转轴线的方向克服加力装置的力量,而半径方向移动部件是借助于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或者与卷筒一起旋转的部件上的导向件的支承,使它能沿着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作为上述与卷筒一起旋转的部件的例子,就是上述卷筒上的一个端部。
上述导向件可以是导向孔、导向槽或者导向杆。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可以是在导向部分的孔、槽或秆上自由移动地配合的,具有导向孔或者导向槽的挡圈部件,或者只是由支承在导向件的孔、槽或杆上能自由移动的球构成。
此外,按照本发明的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钓鱼用卷线筒中,上述控制作用调整装置在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时,还可以具有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以便有选择地把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设定为能够沿着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状态,或者禁止它沿着半径方向移动的状态。
上述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可以是设置在导向部分上的暂时连接装置。
此外,上述控制作用调整装置在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时,可以准备若干个重量或者对于锥形内圆周表面的摩擦系数不同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从这些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中选择一个来使用,也能够起上述控制作用调整装置的作用。
更进一步,上述控制作用调整装置在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具有如上所述的加力装置时,可以准备若干个力量不同的加力装置,从这些加力装置432中选择需要的加力装置,也能够起上述控制作用调整装置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钓线能自由地放出来的卷绕钓线的卷筒;具有能有选择地让卷筒处在自由旋转的状态下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卷筒自由旋转状态,或者将旋转力传递给卷筒以便卷取钓线的卷筒驱动状态的旋转力传递装置的卷线筒壳体;设置在卷筒或者卷线筒壳体中的一个部件上的导电体;设置在卷筒或者卷线筒壳体中的另一个部件上的,将磁力作用在导电体上使卷筒制动的磁铁;随着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使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增大或减小的,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以及借助于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调整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所产生的控制作用的大小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相应于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改变磁铁与导电体之间的距离,以增减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上述控制作用调整装置借助于改变磁铁与导电体之间的最接近距离,由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来调整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所产生的控制作用的大小。
在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中,因为不是用摩擦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所以在甩杆的时候,没有以往单纯利用离心力来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所产生的那种噪音,以及因摩擦面的状态发生变化而使旋转速度不稳定的缺点。
而且,由于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是随着卷筒的旋转速度增减而增减来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从甩杆一开始直到卷筒的旋转速度比较大的这一段时间里,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很小,卷筒上的制动力也很小,取消了对卷筒的不必要的制动力,所以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速度高,能使钓钩的飞行距离增大。
当过了卷筒旋转速度急剧上升期,到达卷筒的旋转速度最大的甩杆中期时,由于作用的导电体上的磁力增大了,作用在卷筒上的制动力也适度增大,为了适应因风压、重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使钓钩的飞行速度降低的情况,所以要适当地抑制卷筒的旋转速度,以防止空行程现象的发生。然而,上述制动力的增大是依靠磁力的作用,所以,与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不同,而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一样,卷筒的旋转速度,即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速度,不会低于为防止发生空行程所必要的速度。也就是说,与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不同,不会不必要地大大降低钓钩的飞行距离。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的旋转速度降得比较低了,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减小了,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不同,而与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情况一样,对卷筒的制动力很小,所以,不会降低从卷筒上放出钓线的速度。
这样,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从甩杆初期一直到甩杆的末期,随着钓线的放出,卷筒的旋转速度要比具有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此外,在甩杆刚开始的初期,在过了卷筒的旋转速度急剧上升期之后,到卷筒的旋转速度最高的中间期(卷筒高速旋转时期)之前,到达最高转速的时间也比较早。而且,卷筒的最高转速,当然要比具有以往的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转速高,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相比,由于甩杆刚开始时的卷筒旋转速度高,所以最高转速更加高。
因此,从甩杆初期一直到甩杆末期,在甩杆的整个过程中,钓钩的飞行距离不但比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长,也比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长。
而且,本发明的钓鱼用卷线筒在甩杆末期作用在卷筒上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力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不同,不是急剧地降低,而是缓慢地减小,所以能够防止造成甩杆末期中钓线的空行程现象的,相对于钓线的放出速度卷筒的旋转速度过快现象,不需要用手指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来防止甩杆末期钓线的空行程。
另外,钓钩落水后,拉住钓钩的钓线的拉出速度急剧降低,很可能产生卷筒旋转速度过快,使钓线发生空行程现象。但是,由于钓钩落水之后钓线的拉出速度急剧降低之后,卷筒的旋转速度已经与钓钩的飞行距离无关,所以只要使卷筒停止旋转,就可以防止钓线的空行程,即使是初学者也能用手指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很容易地防止钓线的空行程。
更进一步,根据钓鱼场所的情况,使用控制作用调整装置,由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就能自由地调整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所产生的控制作用的大小。
本发明的具有以上结构特征的钓鱼用卷线筒,最好在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中,使导电体或者磁铁中的任何一方,随着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接近或者远离导电体或者磁铁中的另一方;而上述控制作用调整装置则沿着上述旋转轴线的方向改变磁铁与导电体之间的最接近距离。
借助于利用离心力使得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的变化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还能够适度控制从甩杆一开始一直到甩杆末期卷筒的旋转速度,同时达到增大钓钩的飞行距离和防止钓线的空行程的目的。而且,利用离心力来改变磁铁作用在导电体上的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结构简单,故障少。
在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中,导电体或者磁铁中的任何一方,随着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减,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接近或者远离导电体或者磁铁中的另一方,而上述控制作用调整装置则沿着上述旋转轴线的方向改变导电体与磁铁之间的最接近距离的情况下,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具有下列部件:设置在卷筒的一个端部,大直径向着与卷筒这一端相对的卷线筒壳体张开的锥形内圆周表面;设置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上,能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自由移动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支承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中,能沿着卷筒轴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对着上述锥形内圆周表面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对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施加力量,使它向着卷筒的一端远离卷线筒壳体的加力装置。上述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一方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一起移动,而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另一方则设置在与卷筒的一个端部相对的卷线筒壳体的部位上。
如上所述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当导电体和磁铁中的一方,对应于卷筒的旋转速度相对于另一方作相对运动,使导电体横断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线的面积变化时,它还具有下列部件:设置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能沿着卷筒轴的旋转轴线方向自由移动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大直径向着与卷筒轴这一端的卷筒的一个端面张开的锥形内圆周表面;支承在卷筒轴的一个端部上,能沿着卷筒轴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在上述半径方向上对着长度方向移动部件的锥形内圆周表面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向着卷筒的一个端部远离卷线筒壳体的加力装置;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一起移动的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一方;设置在对着卷筒的一个端部的卷线筒壳体的部位上的磁铁或者导电体中的另一方。
在这种结构中,由于卷筒的旋转而在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中产生离心力,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便向着半径的外方移动,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的锥形内圆周表面接触,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沿着卷筒旋转轴线的方向克服加力装置的力量,而半径方向移动部件是借助于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或者与卷筒一起旋转的部件上的导向件的支承,使它能沿着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作为上述与卷筒一起旋转的部件的例子,就是上述卷筒上的一个端部。
上述导向件可以是导向孔、导向槽或者导向杆。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可以是在导向部分的孔、槽或秆上自由移动地配合的,具有导向孔或者导向槽的挡圈部件,或者只是由支承在导向件的孔、槽或杆上能自由移动的球构成。
此外,本发明的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钓鱼用卷线筒上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最好具有限制长度方向移动部件的移动量的移动限制部件,它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或者卷筒轴中的任何一方,能沿着卷筒轴的长度方向,改变与对着卷筒的一个端部的卷线筒壳体部分之间的距离,并且沿着卷筒轴的长度方向朝向对着卷筒的一个端部的卷线筒壳体部位。
这种移动限制部件的结构是很简单的。
此外,本发明的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钓鱼用卷线筒中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可以具有: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把导电体沿着卷筒轴的长度方向,以可选择的,能自由地相对移动的方式,连接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的长度方向选择移动连接装置。
更进一步,本发明的具有上述结构特征的钓鱼用卷线筒中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可以具有设置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把导电体以自由装卸的方式连接起来的导电体连接装置,同时,还可以准备多个沿卷筒轴的长度方向长度不同的导电体,从这些导电体中选择一个所需要长度的导电体,再通过导电体连接装置连接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示意水平断面图;
图2A是沿图1中的2A-2A线的示意横断面图;
图2B是沿图1中的2A-2A线的示意横断面图;
图3是将图2B中的圆筒形导电体与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组合起来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沿3-3线切掉一部分后的示意平面图;
图4是图1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5是沿图4的5-5线的横断面图;
图6是图1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7是沿图6中的7-7线的示意横断面图;
图8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不旋转,或者卷筒以较低的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纵断面图;
图8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纵断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一部分切开后的平面图;
图10是沿图9中的10-10线的示意横断面图;
图11是沿图9中的11-11线的示意横断面图;
图12是图11中圆筒形导电体与半径方向的移动部件组合起来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沿12-12线切掉一部分后的示意平面图;
图13是图11中互相组合起来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与圆筒形导电体和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侧视图;
图14A是图9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14B是沿图14A中的14B-14B线的横断面图;
图15A是图9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15B是沿图15A中的15B-15B线的横断面图;
图16A是图9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水平断面图;
图16B是图9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17是本发明以上各种实施例中具有本申请的利用可变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C),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A),以及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B),伴随着甩杆过程的制动力的变化图;
图18是本发明以上各种实施例中具有本申请的利用可变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C),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A),以及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B),伴随着甩杆过程的制动力的变化而发生的转速的变化图;
图19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示意水平断面图;
图20是沿图19中的20-20线的横断面图;
图21A是图19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21B是沿图21A中的21B-21B线的横断面图;
图22A是图19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22B是沿图22A的22B-22B线的横断面图;
图23A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23B是沿图23A中的23B-23B线的横断面图;
图24A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24B是沿图24A的24B-24B线的横断面图;
图25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示意水平断面图;
图26是沿图25中的26-26线的横断面图;
图27A中的实线是表示图25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图中的假想线表示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27B是沿图27A中的27B-27B线的横断面图;
图28A是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28B是沿图28A中的28B-28B线的横断面图;
图29A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29B是沿图29A中的29B-29B线的横断面图;
图30是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示意水平断面图;
图31是沿图30中的31-31线的横断面图;
图32是沿图30中的32-32线的横断面图;
图33A是图8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33B是沿图33A中的33B-33B线的横断面图;
图34是表示图30中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35A是本发明的第九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以较低的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35B是沿图35A中的35B-35B线的横断面图;
图36A是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36B是沿图36A中的36B-36B线的横断面图;
图37是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示意水平断面图;
图38是沿图37中的38-38线的横断面图;
图39是沿图37中的39-39线的横断面图;
图40是图37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的示意纵断面图,表示一种具有在图39半径方向控制卷筒的旋转速度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借助于半径方向的移动选择装置设定在禁止半径方向移动状态下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41是沿图40中的41-41线的横断面图;
图42是沿图39中的42-42线的水平断面图,表示图39中的圆筒形导电体与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组合起来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
图43是图39中的移动选择装置放大了的横断面图,表示一种设有图39中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和为该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用的导向部件的,调整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的卷筒旋转速度的控制作用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
图44是图37的钓鱼用卷线筒中,借助于图39中的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即一种调整具有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作用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设定在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状态时,当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用实线表示,当卷筒以高于某种速度旋转时,以假想线表示;
图45是沿图44中的45-45线的横断面图;
图46是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关键部分,表示卷筒不旋转时,以及卷筒以较低的速度旋转的状态下的示意半剖纵断面图;
图47是图46中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分解后的半纵断面图,其中,替代了图46中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关键部分中,构成具有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的调整卷筒旋转速度控制作用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的一部分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
图48是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示意水平断面图;
图49是沿图48中的49-49线的横断面图;
图50是沿图48中的50-50线的横断面图;
图51A是图48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图51B是沿图51A中的51B-51B线的横断面图;
图52A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借助于从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产生的卷筒旋转速度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调整强度最大状态的半纵断面图;
图52B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借助于从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产生的卷筒旋转速度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调整强度中等状态的半纵断面图;
图52C是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借助于从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产生的卷筒旋转速度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调整强度最小状态的半纵断面图。
第一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图7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示意水平断面图;图2A是沿图1中的2A-2A线的示意横断面图;图2B是沿图1中的2A-2A线的示意横断面图;图3是将图2B中的圆筒形导电体与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组合起来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沿3-3线切掉一部分后的示意平面图;图4是图1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图5是沿图4的5-5线的横断面图;图6是图1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图7是沿图6中的7-7线的示意横断面图。
在这些断面图中,为了图面更加清楚起见,只表示了该断面上的轮廓线,而省略了不在该断面上的轮廓线。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能自由地放出和卷绕钓线(图中未示出)的卷筒10;通过轴承13a、13b支承着卷筒10的卷筒轴10a,使卷筒轴和卷筒都能自由转动的卷线筒壳体12。
在卷筒轴10a的一端,在从卷筒10的一个端面与支承着从卷筒10的一端凸出来的卷筒轴10a的一个端部(图1中的右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13a之间,设置了用铝或铜等制成的导电体14,在卷线筒壳体12中,在设有支承着卷筒轴10a的一个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13a一侧的侧壁12a上,设有与卷筒轴10a一端的导电体14相对应的若干块磁铁16。
在设有支承着凸出于卷筒10的另一端的卷筒轴10a的另一端(图1的左端),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13b的另一侧的侧壁12b上,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手把18,以及把输入手把18中的旋转力有选择地传递到卷筒轴10a的另一端上去的旋转力传递装置20。该旋转力传递装置20,借助于操作按钮(图中未示出)来操纵离合器,能够使卷筒有选择地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能让卷筒轴10a自由转动,能从卷筒10中放出图中未示出的钓线(图1中的箭头S表示钓线放出的方向)的卷筒10自由旋转状态;一种是把输入手把18的旋转力通过卷筒轴10a的另一端传递到卷筒10上,使卷筒10向着与放出钓线的方向S相反的方向卷取钓线的卷筒10驱动状态。由于这种带有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20的结构是公知的,所以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如图1及图2A所示,在卷线筒壳体12一侧的侧壁12a上的多个磁铁16,通过用于调整磁铁16作用在静止的导电体14上的磁力大小的磁力调整装置21安装在一侧的侧壁12a上。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磁力调整装置21包含了布置成与卷筒轴10a同轴线的两圈圆环22a、22b,多块磁铁16就设置在这两圈圆环22a、22b上,并且在这两圈圆环中间,在圆周方向互相隔开一定的间隔。在内圆环22a中的多块磁铁16,其朝向内圆环22a半径方向的外方的磁极,在相邻的磁铁上极性相反;而在外圆环22b中的多块磁铁16,其朝向外圆环22b半径方向的内方的磁极,在相邻的磁铁上极性也相反。
内圆环22a固定在一侧的侧壁12a上,而外圆环22b则可以借助于设置在一侧的侧壁12a上的磁力调整钮24的向左或向右旋转,改变外圆环22b上的磁极相对于内圆环22a上的磁极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作用在导电体14上的磁力的强弱。即,借助于改变外圆环22b上多块磁铁16相对于内圆环22a上多块磁铁16的相对位置,调整作用在导电体14上的磁力的强弱,使得这种磁力在下述两种状态之间变化:一种是使得内圆环22a上多块磁铁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22b上的多块磁铁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相反的磁极相对,使其处于内圆环22a的磁铁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22b的磁铁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磁极产生的吸引磁力最大的状态;另一种是使得内圆环22a上多块磁铁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22b上的多块磁铁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相同的磁极相对,使其处于内圆环22a的磁铁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22b的磁铁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磁极之间产生的排斥磁力最大的状态。这样,就能以公知的方式调整对卷筒10的制动力。
如图1所示,导电体14设置在卷筒轴10a的一个端部,通过控制设有导电体14的卷筒10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6,随着卷筒10旋转速度的增减而增减作用在处在卷线筒壳体12的一侧的侧壁12a上的多块磁铁16上的磁力。
由图4和图2B看得最清楚,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6能沿着卷筒轴10a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即长度方向),在卷筒轴10a的一个端部上自由移动,同时,在卷筒轴10a的圆周方向上还装有与卷筒轴10a一起旋转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导电体14呈圆筒形,导电体14的与磁铁16相反的端部,以与卷筒轴10a同轴线的方式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上。
在该实施例中,虽然上面说的是将导电体14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分别制成之后再固定在一起,但也可以都用导电体14同样的材料,把导电体14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做成一体。
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上的导电体14的自由端,与卷筒壳体12一侧的侧壁12a上同轴线的两圈圆环22a、22b之间的环形间隙相对。
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中,在卷筒轴10a圆周方向以一定的间隔互相隔开的若干个(在第一实施例中是两个)位置上设有能自由地沿卷筒轴10a的半径方向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
为了支承该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使它能沿卷筒轴1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如图3和5所示,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在其外圆周表面的圆周方向隔开一定间隔的多个(第一实施例中为两个)位置上,具有向半径方向延伸的导向孔28a。如图3所示,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具有大致呈H形的横断面,中央的桥状部分与导向孔28a配合,以便沿着导向孔28a移动。即,导向孔28a的作用是作为与它配合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沿着卷筒轴1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导向部件。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都能沿着相应的导向孔28a,越出导电体14的外圆周表面,进一步向向外移动。
如图4和5所示,在上述卷筒10一个端部的端面上,包围着卷筒轴10a的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并且与卷筒轴10a的半径方向上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相对的锥形内圆周表面32与卷筒轴10a的旋转中心线同轴线,并且以其大口径朝向对着卷筒10的在上述一个端面的卷线筒壳体12一侧的侧壁12a部分上的多块磁铁16。锥形内圆周表面32加工成摩擦系数很小的光滑的表面。不过,虽然在以上所述的这个实施例中,锥形内圆周表面32是把在与卷筒10分别成形之后,把固定在卷筒10的端部的一个端面上的锥形部件32a的内表面加工成摩擦系数小的光滑表面的,但,也可以把在卷筒10的一个端部的端面的内圆周表面加工成摩擦系数小的光滑的表面。
如图4所示,装有导电体14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借助于加力装置34加压,使它远离在卷筒轴10a端部上朝向卷筒10的上述一个端面的,在卷线筒壳体12一侧的侧壁12a上的部分磁铁16。在本实施例中,加力装置34是用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该压缩螺旋弹簧安装在卷筒轴10a的一个端部上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与位置邻接支承着卷筒轴10a的一个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13a的挡圈之类的固定件10b之间。
如图4所示,借助于加力装置34而受到压力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布置在卷筒轴10a的一个端部上,与卷筒10的上述一个端面邻接,而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上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则对着卷筒10的上述端面的锥形内圆周表面32,与最小开口相邻。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动作过程。
当装有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由于甩杆而振动时,借助于向水面上的目的地飞去的图中未示出的钓钩拉动图中未示出的钓线,使卷筒10开始向预定的方向旋转。
在甩杆开始的最初时刻,在卷筒10的旋转速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前,与卷筒轴10a一起旋转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所产生的离心力不大,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由于离心力而压向锥形内圆周表面32,所产生的与加力装置34的压力相反的力,小于加力装置34的压力。所以,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不能向卷线筒壳体12的侧壁12a上的多块磁铁16接近,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14的自由端便不能伸进在卷线筒壳体12的侧壁12a上设置了多块磁铁16的两圈圆环22a、22b的间隙中。因此,在导电体14内也不会由于多块磁铁16磁力的作用而产生涡流电流,也不对伴随着导电体14一起旋转的卷筒10产生制动力。此外,即使由于多块磁铁16之间的漏磁而在导电体14中产生的很小的涡流电流,这种涡流所产生的制动力也是非常小的。
因此,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没有实质上的制动力在作用,所以这个时刻卷筒10的旋转速度能够上升,能够增加甩杆开始时刻钓钩的飞行距离,从而也能够延长从甩杆开始一直到结束为止的钓钩的整个飞行距离。在这个时间内提高的卷筒10的旋转速度,当然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而且,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其理由是,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从卷筒开始旋转的时刻起,由与卷筒10的旋转速度的提高大致成比例的磁力所产生的制动力也在增大。而且,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钓钩的飞行距离,不用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也要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
在卷筒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的甩杆过程的中期,与卷筒轴10a一起旋转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向锥形内圆周表面32压紧而产生的卷筒轴10a沿轴线方向的与加力装置34的压力方向相反的力,大于加力装置34的压力。因此,随着卷筒10的旋转速度超过某一个速度,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便如图7所示的那样,沿着锥形内圆周表面32,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同时,如图6所示,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超过加力装置34的压力,向着卷线筒壳体12的侧壁12a的多块磁铁16逐渐接近。于是,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上的圆筒形的导电体14的自由端,逐渐伸进在卷线筒壳体1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多块磁铁16的两圈圆环22a、22b之间的间隙中,与两圈圆环22a、22b中的多块磁铁16的重叠量增加了,横断多块磁铁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4的面积便逐渐增大。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16的磁力的作用,在导电体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4的面积,以及卷筒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增大,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4的面积,以及卷筒10的旋转速度成例地增大。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同,但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小。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初期的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所以,从上述甩杆的初期到中期,卷筒的旋转速度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当然,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得多。
即,从上述甩杆初期开始,到卷筒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后的中期为止,图中未示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对于以后产生了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由于卷筒10的导电体14与卷线筒壳体12一侧的侧壁12a上的多块磁铁16的组合,被以上所述的适当的制动作用所充分抑制。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10的旋转速度减小,在与卷筒轴10a一起旋转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减弱,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由于因离心力而压向锥形内圆周表面32所产生的与加力装置34的压力相反的力,小于加力装置34的压力,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由于加力装置34的压力,被压向远离卷线筒壳体12的侧壁12a上的多块磁铁16,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14的自由端逐渐从在卷线筒壳体12的侧壁12a上设置的多块磁铁16的两圈圆环22a、22b的间隙中退出来,使得横断多块磁铁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4的面积逐渐减小。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16的磁力的作用,在导电体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4的面积,以及卷筒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4的面积,以及卷筒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比要小一些,但也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制动力急剧地降低。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末期中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但却没有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的旋转速度的减小速率急剧地降低的情况。
即,在上述甩杆的末期,卷筒10的旋转速度逐渐减小时的未在图中表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相对于钓钩的飞行速度而言,对于以后产生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上面已经说过,在甩杆的中期受到了适度的抑制,而且,在甩杆的末期,卷筒10的旋转速度的减小率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急剧地降低,所以,即使在图中未示出的钓钩落水之后,由于钓钩落水而产生的钓线拉长速度的急剧下降,以及由于卷筒10的旋转惯性产生了钓线的空行程时,即使不是经验丰富的人,也能够用手指轻轻地压在卷筒上或者卷绕在卷筒上的钓线的卷绕面上,以相当简单的操作防止钓线的空行程,从而使甩杆时的放线操作变得很容易。
第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图8A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不旋转,或者卷筒以较低的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纵断面图;图8B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纵断面图。
为了清楚起见,只画出了这两个断面图的轮廓,省略了不在端面上的轮廓线和阴影线。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结构大部分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所以凡是与第一实施例相同或对应的部件均采用同样的标号,并省略了对它们的说明。
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区别较大的结构是:多块磁铁16与导电体14”的配置。更具体的说,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中朝向卷线筒壳体12一侧的侧壁12a部分的多块磁铁16,以相等的间隔设置在与卷筒轴10a的旋转中心线同轴线的圆环上,而在卷线筒壳体12一侧的侧壁12a上,则在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的多块磁铁16相对的部分上设置了圆环形导电体14”。圆环形导电体14”能沿着卷筒轴10a旋转轴线方向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移动,构成了磁力调整装置21。
由于圆环形导电体14”能沿着上述旋转轴线方向在预定的范围内移动,所以在上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停止移动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的多块磁铁16与导电体14”之间的距离,就能在预定的范围内变化,使得上述旋转轴线方向上停止移动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的多块磁铁16作用在导电体14”上的磁力增大或减小。
第二实施例中的呈球状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和圆筒状导向部件38的配合动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和圆筒状导向部件38的配合动作相同。
此外,第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同样的效果。
另外,第二实施例中的锥形内圆周表面32,既可以在另一个锥形部件32a上形成后固定在卷筒10的上述端面上,也可以在卷筒10的上述端面的内圆周表面上形成。
第三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9-16B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一部分切开后的平面图;图10是沿图9中的10-10线的示意横断面图;图11是沿图9中的11-11线的示意横断面图;图12是图11中圆筒形导电体与半径方向的移动部件组合起来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沿12-12线切掉一部分后的示意平面图;图13是图11中互相组合起来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与圆筒形导电体和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的一部分放大后的侧视图;图14A是图9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图14B是沿图14A中的14B-14B线的横断面图;图15A是图9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图15B是沿图15A中的15B-15B线的横断面图;图16A是图9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水平断面图;图16B是图9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种速度旋转时的状态的示意纵断面图。
为了清楚起见,这些断面图中只画出了该断面的轮廓线,省略了不在该断面上的轮廓线。
如图9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能自由地放出和卷绕钓线(图中未示出)的卷筒100;通过轴承113a、113b支承着卷筒100的卷筒轴100a,使卷筒轴和卷筒都能自由转动的卷线筒壳体112。
在卷筒轴100a的一端,在从卷筒100的一个端面,与支承着从卷筒100的一端凸出来的卷筒轴100a的一个端部(图9中的左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113a之间,设置了用铝或铜等制成的导电体114,在卷筒壳体112中,在设有支承着卷筒轴110a的一个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113a一侧的侧壁12a上,设有与卷筒轴110a一端的导电体114相对应的若干块磁铁116。
在设有支承着凸出于卷筒100的另一端的卷筒轴100a的另一端(图9的右端),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113b的另一侧的侧壁112b上,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手把118,以及把输入手把118中的旋转力有选择地传递到卷筒轴100a的另一端上去的旋转力传递装置(图中未示出)。该旋转力传递装置,借助于操作按钮(图中未示出)来操纵离合器,能够使卷筒有选择地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能让卷筒轴100a自由转动,能从卷筒100中放出图中未示出的钓线(图9中的箭头S表示钓线放出的方向)的卷筒100自由旋转状态;一种是把输入手把118的旋转力通过卷筒轴100a的另一端传递到卷筒100上,使卷筒100向着与放出钓线的方向S相反的方向卷取钓线的卷筒100驱动状态。由于这种带有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图中未示出)的结构是公知的,所以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如图9及图10所示,在卷线筒壳体102一侧的侧壁112b上的多个磁铁116,通过用于调整磁铁116作用在静止的导电体114上的磁力大小的磁力调整装置120安装在一侧的侧壁112b上。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磁力调整装置120包含了布置成与卷筒轴100a同轴线的两圈圆环120a、120b,多块磁铁116就设置在这两圈圆环120a、120b上,并且在这两圈圆环中间,在圆周方向互相隔开一定的间隔。在内圆环120a中的多块磁铁116,其朝向内圆环120a半径方向的外方的磁极,在相邻的磁铁上极性相反;而在外圆环120b中的多块磁铁116,其朝向外圆环120b半径方向的内方的磁极,在相邻的磁铁上极性也相反。
内圆环120a固定在一侧的侧壁112b上,而外圆环120b则可以借助于设置在一侧的侧壁112b上的磁力调整钮124的向左或向右旋转,改变外圆环120b上的磁极相对于内圆环120a上的磁极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作用在导电体114上的磁力的强弱。即,借助于改变外圆环120b上多块磁铁116相对于内圆环120a上多块磁铁116的相对位置,调整作用在导电体114上的磁力的强弱,使得这种磁力在下述两种状态之间变化:一种是使得内圆环120a上多块磁铁1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120b上磁的多块磁铁1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相反的磁极相对,使其处于内圆环120a的磁铁1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120b的磁铁1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磁极产生的吸引磁力最大的状态;另一种是使得内圆环120a上多块磁铁1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120b上的多块磁铁1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相同的磁极相对,使其处于内圆环120a的磁铁1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120b的磁铁1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磁极之间产生的排斥磁力最大的状态。这样,就能以公知的方式调整对卷筒100的制动力。
如图9所示,导电体114设置在卷筒轴100a的一个端部,通过控制设有导电体114的卷筒100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126,随着卷筒100旋转速度的增减而增减作用在处在卷线筒壳体112的一侧的侧壁112b上的多块磁铁116上的磁力。
由图14(A)和图11看得最清楚,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126能沿着卷筒轴100a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即长度方向),在卷筒轴100a的一个端部上自由移动,同时,在卷筒轴100a的圆周方向上还装有与卷筒轴100a一起旋转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
更详细的说,在本实施例中,在卷筒轴100a一个端部的外圆周表面上,有一个连接件,例如连接销127,从装有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区域,沿着卷筒轴100a的半径方向向外凸出。同时,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上,有一个沿着卷筒轴100a的旋转轴线方向(即,长度方向)延伸的细长孔129,这个孔129从与卷筒轴100a一端相对应的卷筒100的一个端面相对应的一个端面,向着远离上述卷筒100的端面的方向形成。上述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能在卷筒轴100a的外圆周表面上沿着卷筒轴100a旋转轴线的方向(即,长度方向)自由移动,同时还能在卷筒轴100a的旋转中心线的圆周方向上,相对于上述外圆周表面自由转动。因此,如图14A所示,借助于把卷筒轴100a一个端部的外圆周表面的连接件,例如连接销127,插入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细长孔129中,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便能沿着卷筒轴100a的旋转轴线的方向(即,长度方向),在卷筒轴100a一个端部的外圆周表面上自由移动,同时,还能与卷筒轴100a一起,沿着卷筒轴100a的圆周方向转动。
这种把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与卷筒轴100a的一端连接,并且使它既能在卷筒轴100a上沿着卷筒轴100a的旋转轴线方向自由移动,又能与卷筒轴100a一起转动的结构,也可以采用称为“削平”的构造,即,在卷筒轴100a一端的外圆周表面上沿着卷筒轴100a的旋转轴线方向(即长度方向)削出一块平坦部分,同时,在套在卷筒轴100a一端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内圆周表面上,沿着卷筒轴100a的旋转轴线方向(即,长度方向)凸出一段平坦部分,当卷筒轴100a一端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平坦部分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内圆周表面上的平坦部分配合在一起时,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内圆周表面便套在卷筒轴100a的外圆周表面上。
可是,这种所谓的“削平”构造,与本实施例中上面说到的用连接销127把卷筒轴100a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组合起来的构造相比,由于要使两种部件上的平坦部分精密配合,加工所需要的时间和工序较长,加工费用较高。如果不能做到精密的配合,不但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旋转时,由于卷筒轴100a一端的外圆周表面上的平坦部分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内圆周表面的平坦部分之间间隙的原因,使得在卷筒轴100a一端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旋转产生障碍,而且也会使在卷筒轴100a一端的外圆周表面上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沿着旋转轴线方向(即长度方向)的移动产生障碍。
与所谓的“削平”构造相比,本实施例中的在卷筒轴100a的一端的连接件,例如连接销127,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上的细长孔129配合,只要在卷筒轴100a一端的外圆周表面上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内圆周表面上,很容易地加工出尺寸精度高的圆形横断面就可以了。对于固定在卷筒轴100a一端的凸出来的连接销127,可以如图15A和图15B所示,在卷筒轴100a一端的外圆周表面上加工出贯通卷筒轴100a的直径方向的贯通孔101,并用粘接剂或焊接,或其他公知的固定措施把穿过上述贯通孔101的连接销127固定住就可以了,而且,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上加工细长孔129,可以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外部容易地进行精密的加工。
导电体114做成圆筒形,导电体114的与磁铁116相反的一端,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上,并与卷筒轴100a同轴线。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体114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分别,再象上面所说的那样固定在一起。
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上的导电体114的自由端,朝向卷线筒壳体102一侧的侧壁112b上的两圈同轴线的圆环120a、120b之间的环形间隙。
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中,在卷筒轴100a圆周方向上的隔开一定间隔的若干个位置(在本实施例中是两个位置)上,设有能沿着卷筒轴10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
为了使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能在卷筒轴10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如图12、13和14B所示,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在外圆周表面的圆周方向,具有互相隔开一定距离的,沿着半径方向延伸的若干个(在本实施例中是两个)导向孔128a。如图12所示,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具有大致呈H形的横断面,中央的桥状部分与导向孔128a配合,能沿着导向孔128a移动。即,导向孔128a的作用是为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能沿着半径方向自由移动进行导向。若干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都能沿着导向孔128a,超过导电体114的外圆周表面,再向外移动。
当本实施例中的导电体114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都分别成形,然后再固定在一起时,导电体114可以做成所要求的尺寸的圆筒形,制造很容易。而具有为卷筒轴100a用的中央孔、导向孔128以及为卷筒轴100a的连接销129用的细长孔129等等形状复杂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可以采用合成树脂加工成一个整体,所以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制造也很容易。此外,卷筒轴100a上的为连接销用的细长孔129,则如图14B、图15A和图15B所示,借助于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外圆周表面的与细长孔129相对应的位置上沿半径方向向外凸出的耳部128b将它包围住,就能使从连接销127通过细长孔129传递到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上的单位面积的压力减小,增加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强度和寿命;并且还能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相对于卷筒轴100a上的连接销127,沿着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旋转轴线的方向(长度方向)顺利地滑动;此外,还能减少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相对于卷筒轴100a的连接销127绕卷筒轴100a旋转中心线旋转时所发生的障碍。
如图14A和14B所示,在上述卷筒100一个端部的端面上,包围着卷筒轴100a的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并且与卷筒轴100a的半径方向上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相对的锥形内圆周表面132与卷筒轴100a的旋转中心线同轴线,并且以其大口径朝向对着卷筒100的在上述一个端面的卷线筒壳体112一侧的侧壁112b部分上的多块磁铁116。锥形内圆周表面132加工成摩擦系数很小的光滑的表面。不过,虽然在以上所述的这个实施例中,锥形内圆周表面132是把在与卷筒100分别成形之后,把固定在卷筒100的端部的一个端面上的锥形内表面132加工成摩擦系数小的光滑表面的,但,也可以把在卷筒100的一个端部的端面的内圆周表面加工成摩擦系数小的光滑的表面。
如图14A所示,装有导电体114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借助于加力装置134加压,使它远离在卷筒轴100a端部上朝向卷筒100的上述一个端面的在卷线筒壳体112一侧的侧壁112b上的部分磁铁116。在本实施例中,加力装置134是用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该压缩螺旋弹簧安装在卷筒轴100a的一个端部上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与位置邻接支承着卷筒轴100a的一个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113b的挡圈之类的固定件100b之间。
如图14A所示,借助于加力装置134而受到压力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布置在卷筒轴100a的一个端部上,与卷筒100的上述一个端面邻接,而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上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则对着卷筒100的上述端面的锥形内圆周表面132,与最小开口相邻。
在本实施例中,在卷筒轴100a的一个端部上,与卷筒100的上述一个端面邻接的位置上,设置了含油挡圈139。该挡圈139用毛毡之类的材料制成,具有优良的缓和冲击的作用和保存润滑油的作用,还能够防止由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的端部与卷筒100的端面的冲击而产生的噪音,以及减少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在卷筒轴100a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动作过程。
当装有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由于甩杆而振动时,借助于向水面上的目的地飞去的图中未示出的钓钩拉动图中未示出的钓线,使卷筒100开始向预定的方向旋转。
在甩杆开始的最初时刻,在卷筒100的旋转速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前,与卷筒轴100a一起旋转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所产生的离心力不大,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由于离心力而压向锥形内圆周表面132,所产生的与加力装置134的压力相反的力,小于加力装置134的压力。所以,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不能向卷线筒壳体112的侧壁112b上的多块磁铁116接近,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114的自由端便不能伸进在卷线筒壳体112的侧壁112b上设置了多块磁铁116的两圈圆环122a、122b的间隙中。因此,在导电体114内也不会由于多块磁铁116磁力的作用而产生涡流电流,也不对伴随着导电体114一起旋转的卷筒100产生制动力。此外,即使由于多块磁铁116之间的漏磁而在导电体114中产生的很小的涡流电流,这种涡流所产生的制动力也是非常小的。
因此,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10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没有实质上的制动力在作用,所以这个时刻卷筒100的旋转速度能够上升,能够增大甩杆开始时刻钓钩的飞行距离,从而也能够延长从甩杆开始一直到结束为止的钓钩的整个飞行距离。在这个时间内提高的卷筒100的旋转速度,当然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而且,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其理由是,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从卷筒开始旋转的时刻起,由与卷筒100的旋转速度的提高大致成比例的磁力所产生的制动力也在增大。而且,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10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钓钩的飞行距离,不用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也要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
在卷筒10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的甩杆过程的中期,与卷筒轴100a一起旋转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而向锥形内圆周表面132压紧而产生的卷筒轴100a沿轴线方向的与加力装置134的压力方向相反的力,大于加力装置134的压力。因此,随着卷筒100的旋转速度超过某一个速度,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便如图16A和16B所示的那样,沿着锥形内圆周表面132,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同时,如图16A和16B所示,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克服加力装置134的压力,向着卷线筒壳体112的侧壁112b的多块磁铁116逐渐接近。于是,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上的圆筒形的导电体114的自由端,逐渐伸进在卷线筒壳体11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多块磁铁116的两圈圆环122a、122b之间的间隙中,与两圈圆环122a、122b中的多块磁铁116的重叠量增加了,横断多块磁铁1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14的面积便逐渐增大。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116的磁力的作用,在导电体1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1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14的面积,以及卷筒10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增大,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1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14的面积,以及卷筒100的旋转速度成例地增大。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同,但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小。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初期的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所以,从上述甩杆的初期到中期,卷筒的旋转速度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当然,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得多。
即,从上述甩杆初期开始,到卷筒10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后的中期为止,图中未示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对于以后产生了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10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由于卷筒100的导电体114与卷线筒壳体112一侧的侧壁112b上的多块磁铁116的组合,被以上所述的适当的制动作用所充分抑制。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100的旋转速度减小,在与卷筒轴100a一起旋转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减弱,半径方向移动部件130由于因离心力而压向锥形内圆周表面132所产生的与加力装置134的压力相反的力,小于加力装置134的压力,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由于加力装置134的压力,被压向远离卷线筒壳体112的侧壁112b上的多块磁铁116,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1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114的自由端逐渐从在卷线筒壳体112的侧壁112b上设置的多块磁铁116的两圈圆环122a、122b的间隙中退出来,使得横断多块磁铁1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14的面积逐渐减小。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116的磁力的作用,在导电体1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1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14的面积,以及卷筒10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1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114的面积,以及卷筒100的旋转速度成例地减小。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比要小一些,但也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制动力急剧地降低。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末期中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但却没有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的旋转速度的减小速率急剧地降低的情况。
即,在上述甩杆的末期,卷筒100的旋转速度逐渐减小时的未在图中表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相对于钓钩的飞行速度而言,对于以后产生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10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上面已经说过,在甩杆的中期受到了适度的抑制,而且,在甩杆的末期,卷筒100的旋转速度的减小率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急剧地降低,所以,即使在图中未示出的钓钩落水之后,由于钓钩落水而产生的钓线拉长速度的急剧下降,以及由于卷筒100的旋转惯性产生了钓线的空行程时,即使不是经验丰富的人,也能够用手指轻轻地压在卷筒上或者卷绕在卷筒上的钓线的卷绕面上,以相当简单的操作防止钓线的空行程,从而使甩杆时的放线操作变得很容易。
下面,参照图17和图18,将本发明以上各种实施例中的具有可变化的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随着甩杆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制动力和由制动力来控制的卷筒10旋转速度的变化,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和以往的只利用离心摩擦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随着甩杆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制动力和由制动力来控制的卷筒10旋转速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和说明。
由图17可知,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即,离心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从甩杆初期到中期,从制动力的急剧增加变化到急剧减小,很容易产生钓线的空行程。从甩杆的中期到后期,在制动力急剧减小后,制动力在接近于零时又开始缓慢地减小,在甩杆的后期,钓鱼者能够感觉到从卷筒放出的钓线的加长,即,钓钩的飞行距离的延伸。
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制动力随着时间推移而产生的变化,从甩杆的初期到中期,制动力大致与卷筒10的旋转速度相对应地增大,虽然能防止产生空行程,但,钓鱼者却能感觉到,从甩杆中期到末期,残余的制动力减小得很缓慢,感到在甩杆后期从卷筒上放出钓线受到了抑制,即,钓钩的飞行距离的延伸到头了。
按照本发明以上各种实施例,这种具有利用可变化的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随着甩杆时间推移的制动力的变化是这样的:在甩杆开始之后的初期,在卷筒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程度,离心力也达到某一个程度之前,长度方向移动部件还不能克服加力装置的压力而沿卷筒旋转轴线的长度方向移动,导电体横断多块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线的面积为零,或者非常的小,所以在导电体内几乎不产生涡流电流,制动力几乎为零;到了甩杆的中期,当卷筒10的旋转速度超过了某一个速度时,由于随着旋转速度的提高离心力增大了,长度方向移动部件克服了加力装置的压力而开始沿着卷筒轴线向长度方向移动,与多块磁铁相对的导电体的重叠量增加了,而且导电体相对与多块磁铁的距离也缩短了,由于导电体横断多块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线的面积增大与旋转速度提高的相互作用,在导电体中产生的涡流电流增加,促使制动力增大;卷筒的旋转速度越过顶峰之后逐渐降低,离心力也逐渐减小,长度方向移动部件由于加力装置的压力而沿着卷筒的旋转轴线返回长度方向的原始位置,由于上述旋转速度的降低与导电体横断多块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线的面积减小的相互作用,在导电体中产生的涡流电流减少,使得制动力也减小了;接着,在甩杆的末期,卷筒的旋转速度再降低,离心力也进一步减小,导电体横断多块磁铁所产生的磁力线的面积为零,或者非常的小,在导电体中几乎没有涡流电流,制动力基本为零。
在甩杆的初期,在制动力基本为零的期间,与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和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相比,卷筒的旋转速度急剧地增大,到达最高转速的时间也更早。在甩杆的中期,和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一样,制动力缓慢地增加和减少,防止了钓线空行程的发生。在甩杆的末期,与以往的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比,制动力减小的速率较大,甩杆末期的从卷筒放出来的钓线增加,即,钓鱼者能感觉到钓钩的飞行距离长了。
由图18可知,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随着时间的推移,卷筒旋转速度的变化具有以下特征:如图18所示的制动力急剧增大以及以后的急剧减小和再以后的缓慢减小的结果,在刚开始甩杆的初期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大被抑制了,与本发明的以上各种实施例中具有利用可变化的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和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相比,卷筒所达到的最高转速最低,同时,达到最高转速的时间也晚,在甩杆的末期,卷筒的转速的降低速率缓慢。
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随着时间的推移,卷筒旋转速度的变化具有以下特征:从甩杆的初期到中期这一段时间内,制动力虽大致对应于卷筒旋转速度的增加而增大,但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并不很快,卷筒所达到的最高转速就高一些。从甩杆的中期到末期,制动力的减小也与旋转速度的降低大致对应,直到卷筒停止旋转,由磁力所产生的制动力仍对卷筒的旋转有影响,所以卷筒转速的降低速率,与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相比,就大一些。
总之,按照本发明以上各种实施例,这种具有利用可变化的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在一次甩杆中,与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和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相比,在一次甩杆中的钓钩的飞行距离长了,并且有效地抑制了钓线的空行程现象,更进一步,还能够使甩杆末期时的钓钩的飞行距离延长。
根据本发明的发明者的多次试验,如果用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对卷筒的旋转速度按以下的方式进行控制,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一次甩杆中使钓钩的飞行距离延长,此外,还能有效地抑制钓线的空行程现象,更进一步,还能在甩杆的末期使钓钩的飞行距离延长。
在卷筒10或100的旋转速度增大时,当卷筒10或100的旋转速度大致达到4500rpm时,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6或126便开始对卷筒10或100进行实质性的控制(即,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或128等开始沿着卷筒轴10a移动,导电体14、114等与磁铁16或116等之间的距离接近,而且开始有重叠的投影面积,导电体14或114等借助于磁铁16或116等开始对卷筒10或100的转动产生实质性的制动力),当卷筒10或100的转速大致达到5500rpm时,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6或126便以最高的效率对卷筒10或100的旋转速度进行控制(即,导电体14、114等与磁铁16或116等之间的距离最近,而且重叠的投影面积最大,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6或126对于卷筒10或100以最高的效率产生制动力)。当卷筒10或100的旋转速度下降,大致达到3000rpm时,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6或126对于卷筒旋转速度控制的效率便开始下降(即,导电体14、114等与磁铁16或116等之间的距离开始变远,而且重叠的投影面积减小,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6或126对于卷筒10或100的制动力开始降低)。此外,在卷筒10或100完全停止旋转之前,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6或126实际上停止了对卷筒10或100的旋转的控制(即,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或128等沿着卷筒轴10a或100a回到旋转前的位置,导电体14、114等与磁铁16或116等之间的距离增大,而且重叠的投影面积消失,导电体14或114等借助于磁铁16或116等对卷筒10或100的转动实质上不产生制动力)。由于以上的事实,卷筒10或100在其最后的旋转阶段,就不受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6或126的控制,一直自由地旋转到自然停止为止。
此外,利用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6或126对卷筒旋转速度的控制,可以借助改变以上各种实施例中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28或128等的重量,改变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0或130等的重量和锥形内圆周表面32或132等的倾斜角度,以及改变加力装置34或134等的压力来调整。第四实施例
首先,参照图19-图22B详细说明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如图19所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能自由地放出和卷绕钓线(图中未示出)的卷筒210;通过轴承213a、213b支承着卷筒210的卷筒轴210a,使它能自由转动,并同时保持卷筒能自由转动的卷筒壳体212。
在卷筒轴210a的一端,在从卷筒210的一个端面与支承着从卷筒210的一端凸出来的卷筒轴210a的一个端部(图19中的右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213a之间,设置了用铝或铜等制成的导电体214,在卷线筒壳体212中,在设有支承着卷筒轴210a的一个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213a一侧的侧壁212a上,设有与卷筒轴210a一端的导电体214相对应的若干块磁铁216。
在设有支承着凸出于卷筒210的另一端的卷筒轴210a的另一端(图19的左端),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213b的另一侧的侧壁212b上,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手把218,以及把输入手把218中的旋转力有选择地传递到卷筒轴210a的另一端上去的旋转力传递装置220。该旋转力传递装置220,借助于操作按钮(图中未示出)来操纵离合器,能够使卷筒有选择地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能让卷筒轴210a自由转动,能从卷筒210中放出图中未示出的钓线(图19中的箭头S表示钓线放出的方向)的卷筒210自由旋转状态;一种是把输入手把218的旋转力通过卷筒轴210a的另一端传递到卷筒210上,使卷筒210向着与放出钓线的方向S相反的方向卷取钓线的卷筒210驱动状态。由于这种带有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220的结构是公知的,所以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如图19所示,在卷线筒壳体212一侧的侧壁212a上的多个磁铁216,通过用于调整磁铁216作用在导电体214上的磁力大小的磁力调整装置221,安装在一侧的侧壁212a上。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磁力调整装置221包含了设置在与卷筒轴210a的一个端部同轴线的一侧侧壁212a的内表面上的圆环222,多块磁铁216就设置在该圆环222的朝向卷筒210的侧面上,并且设置成等间隔的同心圆的形状。圆环222用螺纹拧在一侧的侧壁212a的内表面上,能沿着卷筒轴210a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长度方向)自由移动。圆环222借助于设置在侧壁212a上的磁力调整旋钮224向一方或另一方的转动,而沿着卷筒轴210a的旋转中心线方向移动,以调整作用在导电体214上的磁力的强弱,进而也就能对装在与导电体214一起转动的卷筒轴210a上的卷筒210的制动力进行调整。
如图19所示,导电体214通过控制设有导电体214的卷筒210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26,设置在卷筒轴210a的一端。该导电体214借助于随着卷筒210旋转速度的增减而沿着卷筒210向卷筒210半径方向的移动,使得磁铁216作用在导电体214上的磁力增大或减小。
如图20、21A和21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26具有下列部件:在卷筒轴210a的一端向卷筒轴210a的半径方向呈直线状伸出的一对摇动中心轴226a;各自大致呈半圆形,各自的弦部的两端安装在摇动中心轴226a上,能够自由转动的一对摇动部件;以及把这一对摇动部件压向卷筒轴210a的旋转中心线的加力装置226b。更详细的说,上述这一对摇动部件是由导电体214构成的,而加力装置226b是由一对扭转螺旋弹簧226b构成的,这一对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卷绕在一对摇动中心轴226a上,并且挂在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上。
但,也可以用不同的材料分别单独制造出摇动部件和导电体214之后,再互相装配成一体。
借助于加力装置226b加压的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在卷筒210不转动,而且在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上没有离心力作用时,便如图20、图21A和图21B中的实线所示,处在卷筒轴210a的一端,沿着卷筒轴210a的旋转中心线的横卧位置。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动作过程。
当装有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由于甩杆而振动时,借助于向水面上的目的地飞去的图中未示出的钓钩拉动图中未示出的钓线,使卷筒210开始向预定的方向旋转。
在甩杆开始的最初时刻,在卷筒210的旋转速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前,与卷筒轴210a一起旋转的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中所产生的离心力不大,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还不能抵抗加力装置的压力而沿着卷筒轴110a的半径方向向外竖立起来。所以,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既不能向卷线筒壳体212的侧壁212a上的多块磁铁216接近,也不能向卷筒轴210a的旋转轴线方向(长度方向)接近。因此,在摇动部件(导电体214)内也不会由于多块磁铁216磁力的作用而产生涡流电流,也不对伴随着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一起旋转的卷筒210产生制动力。此外,即使由于多块磁铁216在斜着的移动板(导电体214)中产生的很小的涡流电流,这种涡流所产生的制动力也是非常小的。
因此,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2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没有实质上的制动力在作用,所以这个时刻卷筒210的旋转速度能够上升,能够增加甩杆开始时刻钓钩的飞行距离,从而也能够延长从甩杆开始一直到结束为止的钓钩的整个飞行距离。在这个时间内提高的卷筒210的旋转速度,当然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而且,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其理由是,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从卷筒开始旋转的时刻起,由与卷筒210的旋转速度的提高大致成比例的磁力所产生的制动力也在增大。而且,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2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钓钩的飞行距离,不用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也要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
在卷筒2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的甩杆过程的中期,与卷筒轴210a一起旋转的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克服了加力装置226b的压力,从图22A和22B中的假想线所示的斜向位置,向着图22A和22B中所示的直立竖立起来。于是,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便从卷筒轴210a的半径方向和旋转轴线方向(长度方向)向着在卷线筒壳体212的侧壁212a上的多块磁铁216接近。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216的磁力的作用,在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2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摇动部件(导电体214)的面积,以及卷筒2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增大,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摇动部件(导电体214)的面积,以及卷筒210的旋转速度成例地增大。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同,但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小。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初期的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所以,从上述甩杆的初期到中期,卷筒的旋转速度电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当然,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得多。
即,从上述甩杆初期开始,到卷筒2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后的中期为止,图中未示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对于以后产生了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由于卷筒210的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与卷线筒壳体212一侧的侧壁212a上的多块磁铁216的组合,被以上所述的适当的制动作用所充分抑制。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210的旋转速度减小,在与卷筒轴210a一起旋转的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减弱,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便因加力装置226b的压力,从图22A和22B中实线所示的竖立位置倒向图22A和图22B中所示的斜向位置。于是,一对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便从卷筒轴210a的半径方向沿着卷筒轴210a的旋转轴线方向(长度方向)逐渐远离卷线筒壳体212侧壁212a上的多块磁铁216。
这样,由于多块磁铁216的磁力作用在摇动部件(导电体2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2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摇动部件(导电体214)的面积,以及卷筒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由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2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摇动部件(导电体214)的面积和卷筒210的旋转速度成例地减小。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比要小一些,但也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制动力急剧地降低。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末期中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但却没有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的旋转速度的减小速率急剧地降低的情况。
即,在上述甩杆的末期,卷筒210的旋转速度逐渐减小时的未在图中表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相对于钓钩的飞行速度而言,对于以后产生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2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上面已经说过,在甩杆的中期受到了适度的抑制,而且,在甩杆的末期,卷筒10的旋转速度的减小率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急剧地降低,所以,即使在图中未示出的钓钩落水之后,由于钓钩落水而产生的钓线拉长速度的急剧下降,以及由于卷筒210的旋转惯性产生了钓线的空行程时,即使不是经验丰富的人,也能够用手指轻轻地压在卷筒上或者卷绕在卷筒上的钓线的卷绕面上,以相当简单的操作防止钓线的空行程,从而使甩杆时的放线操作变得很容易。
第五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23A、23B、和图24A、24B详细描述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第五实施例中与第四实施例有区别的结构是,控制卷筒210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30的结构,与第四实施例中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26不同。
如图23A、23B、和图24A、24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旋转速度控制装置230具有下列部件:在卷筒轴210a的一端的向半径的外方扩张的支承台座230a;支承着一对导电体214”,使它能在半径方向的一定范围内移动的半径方向能移动的支承装置,这一对导电体214”在支承台座230a的朝向卷线筒壳体212一侧的侧壁212a的多块磁铁216的一侧,形状大致呈半圆形,设置成包围着卷筒轴210a;以及将上述在半径方向上的一对导电体214”压向卷筒轴210a,使它们互相接近的加力装置230d。半径方向能移动的支承装置具有在支承台座230a上的,向半径方向伸出一定长度的多个导向孔230b;以及固定在一对导电体214”上,插入上述多个导向孔230b中,能沿着这些导向孔自由移动的移动导向凸起230c。加力装置230d由在卷筒轴210a的两侧,连接在一对导电体214”的两端的一对拉伸螺旋弹簧所构成。
在甩杆开始的最初时刻,在卷筒210的旋转速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前,与卷筒轴210a一起旋转的一对导电体214”中所产生的离心力不大,这一对导电体214”还不能克服加力装置230d的压力而沿着卷筒轴210a的半径方向向外移动。所以,一对导电体214”既不能向卷线筒壳体212的侧壁212a上的多块磁铁216接近,也不能向卷筒轴210a的旋转轴线方向接近。因此,一对导电体214”内不会由于多块磁铁216磁力的作用而产生涡流电流,也不对伴随着导电体214”一起旋转的卷筒210产生制动力。此外,即使由于多块磁铁216在导电体214”中产生的很小的涡流电流,这种涡流所产生的制动力也是非常小的。
在卷筒2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的甩杆过程的中期,与卷筒轴210a一起旋转的一对导电体214”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增大,克服了加力装置230d的压力,从图23Ah 23B所示的靠近卷筒轴210a的旋转中心线的位置,沿着半径方向,向着图24A和24B中所示的,远离卷筒轴210a的旋转轴线的凸出位置移动。于是,一对导电体214”便沿着卷筒轴210a的半径方向,向着在卷线筒壳体212的侧壁212a上的多块磁铁216接近。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216的磁力的作用,在一对导电体2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2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摇动部件(导电体214)的面积,以及卷筒2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增大,由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214”的面积,以及卷筒210的旋转速度成例地增大。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210的旋转速度减小,在与卷筒轴210a一起旋转的导电体214”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减弱,一对导电体214”便因加力装置230d的作用,从图24A和24B中实线所示的向卷筒轴210a的半径方向向外凸出位置,移动到图23A和图23B中所示的,接近卷筒轴210a的旋转轴线的位置。于是,一对导电体214”便从卷筒轴210a的半径方向沿着卷筒轴210a的半径方向逐渐远离卷线筒壳体212侧壁212a上的多块磁铁216。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216的磁力的作用,在一对导电体2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2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一对导电体214”的面积,以及卷筒2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2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一对导电体214”的面积,以及卷筒210的旋转速度成例地减小。
本第五实施例中的钓鱼用卷线筒在甩杆过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与上述第四实施例中的钓鱼用卷线筒所取得的效果相同。
此外,在第五实施例中,借助于调整一对导电体214”的重量和形状,以及加力装置230d所产生的拉力,就可以调整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随着卷筒210的旋转速度的增减而产生的制动力,也就是调整对卷筒210的旋转速度的控制。
此外,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把导电体214”与磁铁216的位置交换一下,也能够得到同样的效果。即,把导电体214”设置在卷线筒壳体212一侧的侧壁212a上,而把一对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用半径方向能移动的支承装置的移动导向凸起230d,支承在支承台座230a的多条导向孔230b内,使它能自由移动,并把多块磁铁216固定在这一对半径方向移动部件上。此外,也可以用多块磁铁216直接做成一对半径方向移动部件。
第六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25到图27A和27B,详细说明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图25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示意断面图;图26是沿图25中的26-26线的示意横断面图;图27A是图25中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以及卷筒以高于某一速度的高速旋转时的示意纵断面图,前者用实线表示,后者用假想线表示;图27B是沿图27A中的27B-27B线的横断面图。
为了清楚起见,这些断面图中只画出了该断面的轮廓线,省略了不在该断面上的轮廓线。
如图25所示,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能自由地放出和卷绕钓线(图中未示出)的卷筒310;通过轴承313a、313b支承着卷筒310的卷筒轴310a,使它能自由转动,并同时保持卷筒能自由转动的卷筒壳体312。
在卷筒310的一端和设有支承着从卷筒310的一端凸出来的卷筒轴310a的一个端部(图25中的右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313a的卷线筒壳体312的侧壁312a之间,设有用摩擦制动力来控制卷筒310自由转动时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314。
在设有支承着从卷筒310的另一端面凸出来的卷筒轴310a的另一端(图25的左端),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313b的另一侧的侧壁312b上,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手把318,以及把输入手把318中的旋转力有选择地传递到卷筒轴310a的另一端上去的附有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320。该附有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320,借助于操作按钮(图中未示出)来操纵离合器,能够使卷筒有选择地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能让卷筒轴310a自由转动,能从卷筒310中放出图中未示出的钓线(图25中的箭头S表示钓线放出的方向)的卷筒310自由旋转状态;一种是把输入手把318的旋转力通过卷筒轴310a的另一端传递到卷筒310上,使卷筒310向着与放出钓线的方向S相反的方向卷取钓线的卷筒310驱动状态。由于这种带有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320的结构是公知的,所以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如图26、图27A和图27B所示,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314具有下列部件:设在卷筒轴310a的一端与卷筒轴310a一起旋转,同时还能沿着卷筒轴310a的旋转轴线方向(长度方向)自由移动的移动部件314a;设置在移动部件314a上,能沿着卷筒轴31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借助于卷筒轴310a的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向上述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的多块制动片314b。虽然在本实施例中,沿卷筒轴310a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了两块制动片314b,但,也可以以等间隔设置两片以上的多块制动片314a。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多块制动片314b是借助于从卷筒轴310a的外圆周表面沿其直径方向凸出来的一对导向杆314c穿过制动片314b来进行导向的,但,也可以用在卷筒轴310a的外圆周表面凸出来的支承部件上形成的导向槽,来为上述多块制动片314b导向。
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314还具有在卷线筒壳体312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上设置的,包围着卷筒轴310a的一个端部的环状制动部件314d。该环状制动部件314d随着在卷筒轴310a一端上的移动部件314a的移动,在制动片314b沿着卷筒轴310a的旋转轴线的方向上的移动范围内,从半径的外方对着制动片314b。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内圆周表面315,则沿着上述旋转轴线从卷筒轴310a的一个端面向着卷线筒壳体312一侧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逐渐扩大其直径,呈锥形。
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314还具有加力装置314e,该加力装置设在卷筒轴310a的一个端部上,沿着上述旋转轴线,迫使移动部件314a远离卷线筒壳体312一侧侧壁312a的内表面。更详细的说,在本实施例中的加力装置314e由固定在与轴承314a相邻的位置上的固定部件314f,和在该固定部件314f与移动部件314a之间的压缩螺旋弹簧所组成。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环状制动部件314d是与卷线筒壳体312一侧的侧壁312a做成一体的,但,也可以把环状制动部件314d单独做成之后再固定在上述侧壁312a上。
此外,被加力装置314e施加压力的移动部件314a上的多块制动片314b,沿着上述半径方向对着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锥形内圆周表面315的最小直径。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动作过程。
当装有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由于甩杆而振动时,借助于向水面上的目的地飞去的图中未示出的钓钩拉动图中未示出的钓线,使卷筒310开始向预定的方向旋转。
在甩杆开始的最初时刻,在卷筒310的旋转速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前,与卷筒轴310a一起旋转的移动部件314a上的多块制动片314b上所产生的离心力不大,这些制动片314b因离心力而压紧在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锥形内圆周表面315上所产生的摩擦力也就很小。而且,因为内圆周表面315是倾斜的,与压在圆筒形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情况相比,同样的离心力,即,卷筒轴310a的旋转速度相同时,所产生的摩擦制动力也小。
因此,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3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没有实质上的制动力在作用,所以这个时刻卷筒310的旋转速度的提高的值,要比上述以往的情况大,能够加长甩杆开始时刻钓钩的飞行距离。更进一步,从甩杆开始一直到结束为止,钓钩的整个飞行距离也比以往的长得多。
此外,由于多块制动片314b因离心力而压在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锥形内圆周表面上,产生了使得多块制动片314b与移动部件314a一起向着锥形的内圆周表面315的大直径部分移动的动力。
当卷筒3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高速度时,以上所述的使得多块制动片314b与移动部件314a一起向着锥形的内圆周表面315的大直径方向移动的动力,克服了加力装置314e的压力,于是多块制动片314b和移动部件314a便从图27A中实线所示的靠近锥形内圆周表面315的小直径的位置,逐渐沿着上述旋转轴线向图27A上的假想线所示的靠近锥形内圆周表面的大直径位置移动,即,向着卷线筒壳体312侧壁312a的内表面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多块制动片314b因离心力而压在上面的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锥形内圆周表面315,构成了使上述多块制动片314b与移动部件314a一起沿着卷筒轴310a向卷线筒壳体312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移动的移动部件驱动装置。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310的旋转速度降低,在与卷筒轴310a一起旋转的移动部件314上的多块制动片314b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减弱,多块制动片314b因离心力而压向锥形内圆周表面315所产生的摩擦制动力也减小,同时,多块制动片314b与移动部件314a一起,因离心力而产生的向着锥形的内圆周表面315的大直径方向移动的动力小于加力装置314e的压力,于是多块制动片314b和移动部件314a便从图27A中假想线所示的靠近锥形内圆周表面315的大直径的位置,逐渐沿着上述旋转轴线向图27A上的实线所示的靠近锥形内圆周表面的小直径位置移动,即,向着远离卷线筒壳体312侧壁312a的内表面的方向移动。此外,在这种移动过程中,多块制动片314b是在始终与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锥形内圆周表面315发生接触的状态下移动的。
因此,在甩杆的末期,具有上述利用因离心力而产生的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不会发生以往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的制动力急剧降低的情况。因此与钓钩的飞行速度相比,充分地抑制了卷筒的旋转速度过早地处于超速状态,即使在甩杆的末期也能够防止钓线发生空行程。
第七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28A、28B和图29A、图29B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图28A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从不旋转到卷筒旋转得很快时,以及从该速度降低下来时的状态下的示意纵断面图;图28B是图28A中沿28B-28B线的示意横断面图;图29A是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关键部分中,表示卷筒以高于某一速度的高速旋转时的示意纵断面图;图29B是沿图29A中的29B-29B线的示意横断面图。
为了清楚起见,这些断面图中只画出了该断面的轮廓线,省略了不在该断面上的轮廓线。
本发明的第七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大部分构成与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图25-图27B)中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构成相同。因此,凡是与第六实施例相同的构成只指出对应的部件,并使用相同的标号,而省略其说明。
本实施例与上述第六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设置在卷线筒壳体312一侧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的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内圆周表面315”,做成与卷筒轴310a的旋转轴线平行的圆筒形,并且在该内圆周表面315”上,沿着卷筒轴310a的旋转轴线方向固定了摩擦系数不同的圆环340,而在移动部件314a上的邻近卷筒轴310的一个端面的位置上,设置了移动部件驱动装置350。
移动部件驱动装置350在移动部件314a的邻近卷筒310一端面的位置上,具有在圆周方向以等距离的间隔设置的,能沿着卷筒轴31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
更详细的说,本实施例的移动部件驱动装置350具有从邻接卷筒310的一个端面的位置向半径方向的外方扩大的支承台350b,和在支承台350b中,在圆周方向以相等的间隔隔开的多个位置上,沿半径方向向外延伸的多个导向孔350c。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与支承台350b上的多个导向孔配合,使它只能沿着这些导向孔350c在半径方向自由移动。
此外,圆环340中的摩擦系数,在沿着卷筒轴310a的旋转轴线方向上,随着离开卷筒310一个端面的距离的增大而增大。
当装有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因甩杆而振动时,在甩杆开始的最初时刻,在卷筒310的旋转速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前,与卷筒轴310a一起旋转的移动部件314a上的多块制动片314b’上所产生的离心力不大,这些制动片314b’因离心力而压紧在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圆筒形内圆周表面315”上的圆环340上所产生的摩擦力也就很小。
因此,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3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没有实质上的制动力在作用,所以这个时刻卷筒310的旋转速度的提高的值,要比上述以往的情况大,能够提高甩杆开始时刻钓钩的飞行距离。更进一步,从甩杆开始一直到结束为止,钓钩的整个飞行距离也比以往的远得多。
此外,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借助于离心力,在卷筒310一个端面的周围,压紧在向着卷线筒壳体312一侧的侧壁312a方向扩大直径的锥形内圆周表面上,产生了使得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和移动部件314a一起向卷线筒壳体312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移动的驱动力。
可是,在卷筒310的旋转速度到达某一个速度之前,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中所产生的离心力所形成的使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与移动部件314a一起向卷线筒壳体312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移动的驱动力,还不能克服加力装置314e的压力,所以移动部件314a就不能沿着卷筒轴310a的旋转轴线向卷线筒壳体312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移动。
在卷筒3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种速度之后的甩杆中期,与卷筒轴310a一起旋转的移动部件314a上的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由于离心力所形成的使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与移动部件314a一起向卷线筒壳体312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移动的驱动力,克服了加力装置314e的压力,所以移动部件314a就能沿着卷筒轴310a的旋转轴线,从图28A中实线所示的靠近卷筒310一个端面的位置,象图29B中的实线所示的那样,逐渐向卷线筒壳体312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方向移动。
在卷筒3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种速度之后的甩杆中期,与卷筒轴310a一起旋转的移动部件314a上的多块制动片314b’,由于离心力而压在环形314d的圆筒形内圆周表面315”上的圆环340上,产生了摩擦力。与甩杆初期相比,该摩擦力要大得多。而且,与移动部件314a一起从卷筒310的一个端面附近向着卷线筒壳体312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方向移动的多块制动片314b’,与和它接触的圆环340之间的摩擦系数很大。因此,所产生的摩擦制动力,能充分抑制卷筒310的旋转速度与钓钩的飞行速度相比过快的状态,防止了甩杆中期钓线的空行程的发生。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310的旋转速度降低了,与卷筒轴310a一起转动的移动部件314上的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由于离心力而压向卷筒310一个端面周围的锥形内圆周表面310b所形成的,使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与移动部件314a一起,向卷线筒壳体312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移动的驱动力,小于加力装置314e的压力,于是移动部件314a便借助于加力装置314e的压力,从图29A实线所示的接近卷线筒壳体312一侧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的位置,逐渐回到图28A中实线所示的,接近卷筒310的一个端面的位置。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310的旋转速度降低了,与卷筒轴310a一起旋转的移动部件314a上的多块制动片314b’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减小了,多块制动片314b’因离心力而压在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圆筒形内圆周表面315”上的圆环340上所产生的摩擦制动力也减小了。而且,与移动部件314a一起,从接近卷线筒壳体312一侧的侧壁312a的内表面的位置向卷筒310的一个端面接近的位置移动的多块制动片314b’,与和它接触的圆环340之间的摩擦系数也小了。
因此,在甩杆的末期,和具有利用离心力所产生的摩擦力的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以往的钓鱼用卷线筒一样,不会发生制动力的急剧减小。能充分抑制卷筒310的旋转速度与钓钩的飞行速度相比过快的状态,防止了甩杆末期钓线的空行程的发生。
很明显,上述实施例中,多块制动片314b在沿着旋转轴线移动的过程中,与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圆筒形内圆周表面315之间产生的摩擦制动力大小的变化,是由圆环340造成的。
因此,可以制作好许多沿卷筒轴310a的旋转轴线方向摩擦系数变化的圆环340,并且使它能在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内圆周表面315”上自由地装卸,这样,从中选择一种圆环340装在环状制动部件314d的圆筒形内圆周表面315”上,就能使摩擦制动力产生各种不同的变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改变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压在上面的卷筒310一个端面周围的锥形内圆周表面310b的倾斜度,改变内圆周表面310a的材质或表面加工,改变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350a的个数、材料、重量或形状,就能进一步使加力装置314e的压力发生变化。另外,如果改变多块制动片314b’的个数、材料、重量或形状,卷筒旋转控制装置314就能随着卷筒310转速的增减调整所产生的制动力。
第八实施例
下面,参照附图30-34,详细说明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如图30所示,本发明的第八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能自由地放出和卷绕钓线(图中未示出)的卷筒410;通过轴承413a、413b支承着卷筒410的卷筒轴410a,使它能自由转动,并同时保持卷筒能自由转动的卷线筒壳体412。
在卷筒轴410a的一端,在从卷筒410的一个端面与支承着从卷筒410的一端凸出来的卷筒轴410a的一个端部(图30中的右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413a之间,设置了用铝或铜等制成的导电体414,在卷线筒壳体412中,在设有支承着卷筒轴410a的一个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413a一侧的侧壁412a上,设有与卷筒轴410a一端的导电体414相对应的若干块磁铁416。
在设有支承着凸出于卷筒410的另一端的卷筒轴410a的另一端(图30的左端),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413b的另一侧的侧壁412b上,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手把418,以及把输入手把418中的旋转力有选择地传递到卷筒轴410a的另一端上去的,附设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420。附设了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420,借助于通过操作按钮(图中未示出)来操纵离合器,能够有选择地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能让卷筒轴410a自由转动,能从卷筒410中放出图中未示出的钓线(图30中的箭头S表示钓线放出的方向)的卷筒410自由旋转状态;一种是把输入手把418的旋转力通过卷筒轴410a的另一端传递到卷筒410上,使卷筒410向着与放出钓线的方向S相反的方向卷取钓线的卷筒410驱动状态。由于这种带有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420的结构是公知的,所以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如图30和图31所示,在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上的多块磁铁416,通过用于调整磁铁416作用在导电体414上的磁力大小的磁力调整装置421安装在一侧的侧壁412a上。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磁力调整装置421包含了布置成与卷筒轴410a同轴线的两圈圆环422a、422b,多块磁铁416就设置在这两圈圆环422a、422b上,并且在这两圈圆环中间,在圆周方向互相隔开一定的间隔。在内圆环422a中的多块磁铁416,其朝向内圆环422a半径方向的外方的磁极,在相邻的磁铁上极性相反;而在外圆环422b中的多块磁铁416,其朝向外圆环422b半径方向的内方的磁极,在相邻的磁铁上极性也相反。
内圆环422a固定在一侧的侧壁412a上,而外圆环422b则可以借助于使设置在一侧的侧壁412a上的磁力调整钮424向左或向右旋转,改变外圆环422b上的磁极相对于内圆环422a上的磁极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作用在导电体414上的磁力的强弱。即,借助于改变外圆环422b上多块磁铁416相对于内圆环422a上多块磁铁416的相对位置,调整作用在导电体414上的磁力的强弱,使得这种磁力在下述两种状态之间变化:一种是使得内圆环422a上多块磁铁4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422b上的多块磁铁4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相反的磁极相对,使其处于内圆环422a的磁铁4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422b的磁铁4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磁极产生的吸引磁力最大的状态;另一种是使得内圆环422a上多块磁铁4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422b上的多块磁铁4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相同的磁极相对,使其处于内圆环422a的磁铁4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422b的磁铁4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磁极之间产生的排斥磁力最大的状态。这样,就能以公知的方式调整对卷筒410的制动力。
如图30所示,导电体414设置在卷筒轴410a的一个端部,通过控制设有导电体414的卷筒410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426,随着卷筒410旋转速度的增减而增减作用在处在卷线筒壳体412的一侧的侧壁412a上的多块磁铁416上的磁力。
由图33A看得最清楚,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426能沿着卷筒轴410a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即长度方向),在卷筒轴410a的一个端部上自由移动,同时,在卷筒轴410a的圆周方向上还装有与卷筒轴410a一起旋转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428。导电体414呈圆筒形,导电体414的与磁铁416相反的端部,以与卷筒轴410a同轴线的方式固定在移动部件428上。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上面说的是都用导电体414的材料将导电体414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428做成一体的,但也可以把导电体414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428分别制成后再固定在一起。
如图31和图32A所示,导电体414的自由端与卷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上同轴线的两圈圆环422a、422b之间的环形间隙相对。
如图33A所示,在移动部件428的外圆周表面上,沿着卷筒轴410a的旋转轴线方向有一条弧形的凸轮槽430a。如图32、33A、33B所示,固定在卷筒轴410a一个端部的凸轮销430b插入该凸轮槽430a中,形成变换装置430。在本实施例中,凸轮槽430a在沿着上述旋转轴线从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向着卷筒轴410的一个端面进行的过程中,以顺时针方向的弧线延伸。
如图33A所示,装有导电体414的移动部件428,用加力装置432对它施加力量,使它在卷筒轴410a端部上远离朝向卷筒410的上述一个端面的,在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上的多块磁铁416。在本实施例中,加力装置432是用拉伸螺旋弹簧构成的,该拉伸螺旋弹簧安装在卷筒轴410a的一个端部上的移动部件428与卷筒轴410a的一个端部之间。
如图33A所示,由加力装置432对其加力的移动部件428,借助于与靠近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一端的卷筒轴410a上的插入凸轮槽430a中的凸轮销430b相接触,靠近卷筒410的上述端面。而移动部件428上的导电体414的自由端离开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上的同轴线的两个圆环422a、422b之间的环状间隙。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动作过程。
当装有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由于甩杆而振动时,借助于向水面上的目的地飞去的图中未示出的钓钩拉动图中未示出的钓线,使卷筒410开始向预定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为图33A中的箭头X所示的方向)旋转。此外,移动部件428由于凸轮槽430a与凸轮销430b连接,也跟着卷筒轴410a旋转。由于凸轮槽430a与凸轮销430b之间的作用,克服了加力装置432的拉力,从如图33A所示的靠近卷筒410一个端面的最初位置,沿着卷筒轴410a的旋转轴线向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移动过去。
在甩杆开始的最初时刻,在卷筒410的旋转速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前,卷筒410的旋转能量很小,移动部件428还不能靠凸轮槽430a与凸轮销430b的作用克服加力装置432的拉力,让它从如图33A所示的靠近卷筒410一个端面的最初位置,沿着卷筒轴410a的旋转轴线向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移动过去。所以,移动部件428不能向卷线筒壳体412的侧壁412a上的多块磁铁416接近,固定在移动部件4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414的自由端便不能伸进在卷线筒壳体412的侧壁412a上设置了多块磁铁416的两圈圆环422a、422b的间隙中。因此,在导电体414内也不会由于多块磁铁416磁力的作用而产生涡流电流,也不对伴随着导电体414一起旋转的卷筒410产生制动力。此外,即使由于多块磁铁416之间的漏磁而在导电体414中产生的很小的涡流电流,这种涡流所产生的制动力也是非常小的。
因此,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4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没有实质上的制动力在作用,所以这个时刻卷筒410的旋转速度能够上升,能够增大甩杆开始时刻钓钩的飞行距离,从而也能够延长从甩杆开始一直到结束为止的钓钩的整个飞行距离。在这个时间内提高的卷筒410的旋转速度,当然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而且,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其理由是,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从卷筒开始旋转的时刻起,由与卷筒410的旋转速度的提高大致成比例的磁力所产生的制动力也在增大。而且,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4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钓钩的飞行距离,不用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也要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
在卷筒4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的甩杆过程的中期,卷筒410的旋转能量已经大到能够使移动部件428依靠凸轮槽430a与凸轮销430b的作用,克服加力装置432的拉力,让它从如图33A所示的靠近卷筒410一个端面的最初位置,沿着卷筒轴410a的旋转轴线向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移动过去。因此,移动部件428便逐渐向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上的多块磁铁416接近,固定在移动部件4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414的自由端就如图34所示,逐渐伸进设置在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上设有多块磁铁416的两圈圆环422a、422b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与两圈圆环422a、422b中的多块磁铁416的重叠量增加了,横断多块磁铁4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414的面积便逐渐增大。
但,移动部件428向着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上的多块磁铁416的移动,要受到如图34所示的,在凸轮槽430a中的凸轮销430b与凸轮槽430a的靠近卷筒410端面的端部接触的限制。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416的磁力的作用,在导电体4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4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414的面积和卷筒4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增大,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4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414的面积,以及卷筒4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增大。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同,但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小。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初期的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所以,从上述甩杆的初期到中期,卷筒的旋转速度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当然,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得多。
即,从上述甩杆初期开始,到卷筒4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后的中期为止,图中未示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对于以后产生了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4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由于卷筒410的导电体414与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上的多块磁铁416的组合,被以上所述的适当的制动作用所充分抑制。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410的旋转速度减小,卷筒410的旋转能量减小,移动部件428已经不能靠凸轮槽430a与凸轮销430b的作用克服加力装置432的拉力,于是便由加力装置432的拉力使它沿着卷筒轴410a的旋转轴线,从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移动到图33A所示的靠近卷筒410一个端面的最初位置。这样,移动部件428便逐渐离开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上的多块磁铁416,固定在移动部件4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414的自由端,也逐渐从设置在卷线筒壳体412的侧壁412a上的多块磁铁416的两圈圆环422a、422b的间隙中退出来,使得横断多块磁铁4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414的面积逐渐减小。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416的磁力的作用,在导电体4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4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414的面积,以及卷筒4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4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414的面积,以及卷筒4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比要小一些,但也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制动力急剧地降低。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末期中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但却没有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的旋转速度的减小速率急剧地降低的情况。
即,在上述甩杆的末期,卷筒410的旋转速度逐渐减小时的未在图中表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相对于钓钩的飞行速度而言,对于以后产生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4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上面已经说过,在甩杆的中期受到了适度的抑制,而且,在甩杆的末期,卷筒10的旋转速度的减小率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急剧地降低,所以,即使在图中未示出的钓钩落水之后,由于钓钩落水而产生的钓线拉长速度的急剧下降,以及由于卷筒10的旋转惯性产生了钓线的空行程时,即使不是经验丰富的人,也能够用手指轻轻地压在卷筒上或者卷绕在卷筒上的钓线的卷绕面上,以相当简单的操作防止钓线的空行程,从而使甩杆时的放线操作变得很容易。
按照图30-34的上述第八实施例中,设置在卷筒410上的导电体414与设置在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上的多块磁铁416,有选择地协同工作,对卷筒410的旋转进行制动,借助于沿着卷筒轴410旋转轴线的相互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构成了能改变制动力的制动装置。
此外,本实施例中的改变对卷筒410的制动力的位置变化装置,由下列各种部件所组成:支承着导电体414,和导电体414一起能在卷筒410圆周方向旋转,并且能沿着卷筒410的旋转轴线移动的移动部件428;拉动移动部件428沿着卷筒410旋转轴线方向移动的加力装置432;由于卷筒410与移动部件428之间的转速差,使移动部件428克服加力装置432的阻力而移动,改变导电体414与多块磁铁416轴向相对位置,从而改变作用在卷筒410上的制动力,借以控制卷筒410的旋转速度,作为变换装置的凸轮槽430a和凸轮销430b。
第九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35A、35B、36A、36B详细说明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本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构成与上述图30-34中所表示的第八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区别在于,在卷筒410自由旋转状态下的控制卷筒410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460的构造不同。其中,特别是对卷筒410的旋转进行制动的,设置在卷筒410上和卷线筒壳体412上的有选择地协同工作,借助于它们两者之间相对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对卷筒410的旋转的制动力的制动装置462的构造不同。
如图35A和35B所示,在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中,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460的制动装置462具有下列部件:设置在在卷筒轴410a的一个端部上的移动部件428的外圆周表面上,能沿着卷筒轴41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多个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从半径方向的外方包围着通过移动部件428设置在卷筒轴410a上的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的环状制动部件466。上述环状制动部件466,设置在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的内表面上,与卷筒轴410a的旋转轴线同轴线,并且沿着旋转轴线向卷筒410的一个端面延伸出去。
更详细地说,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由于套在从移动部件428的外圆周表面向外伸出来的导向杆464a上,能沿着上述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环状制动部件466的内圆周表面466a,沿着从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的内表面到卷筒410的一个端面的方向,摩擦系数逐渐减小。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摩擦系数逐渐减小的环状摩擦制动部件是固定在环状制动部件466的内圆周表面466a上的,但,也可以把内圆周表面466a加工成如上所述的摩擦系数逐渐减小的状态。此外,还可以准备许多个摩擦系数按如上所述的方式减小的程度不同的环状摩擦制动部件,从这些环状摩擦制动部件中选择一个需要的环状摩擦制动部件,再以自由装卸的方式把它安装在环状制动部件466的内圆周表面466a上。
改变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的尺寸、重量、材质和块数,就能够在卷筒轴410a以同样的速度旋转时,调整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与环状制动部件466之间产生的摩擦制动力。
装有本发明第九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在因甩杆而发生振动时,在甩杆开始的最初时刻,在卷筒100的旋转速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前,卷筒410的旋转能量比较小,移动部件428不能依靠凸轮槽430a与凸轮销430b之间的作用克服加力装置432的拉力,使移动部件428沿着卷筒轴410a的旋转轴线,从图35A所示的靠近卷筒410的端面的位置,向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移动。
因此,移动部件428上的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只与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上的环状制动部件466上离侧壁较远的,摩擦系数较小的部位轻微地接触。所以,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与环状制动部件466的内圆周表面466a之间,没有摩擦制动力,即使有也非常的小。
因此,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4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没有实质上的制动力在作用,所以,这个时刻卷筒410的旋转速度能够上升,能够提高甩杆开始时刻钓钩的飞行距离,从而也就能提高甩杆一开始直到结束为止的钓钩的整个飞行距离。在这个时间内卷筒410提高的旋转速度,当然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而且,从甩杆一开始直到卷筒4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个程度为止的钓钩的整个飞行距离也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
在卷筒10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的甩杆过程的中期,卷筒410的旋转能量已经大到能够使移动部件428依靠凸轮槽430a与凸轮销430b之间的作用克服加力装置432的拉力,使移动部件428沿着卷筒轴410a的旋转轴线,从图35A所示的靠近卷筒410的端面的位置,向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移动。于是,移动部件428逐渐向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接近,设置在移动部件428上的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便与环状制动部件466的内圆周表面466a接触,并且沿着旋转轴线向着内圆周表面466a上摩擦系数较大的基端附近移动,使得环状制动部件466的内圆周表面466a与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之间的摩擦制动力逐渐增大。
如图35A所示,移动部件428向着卷线筒壳体412的一侧的侧壁412a的上述移动,要受到凸轮销430b在凸轮槽430a中与卷筒410的一个端面附近的凸轮槽的端面接触的限制。
此时所产生的摩擦制动力,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制动力小。因此,如上所述,在甩杆初期的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旋转速度要高得多。
即,从上述甩杆初期开始,到卷筒4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后的中期为止,图中未示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
而且,对于以后产生了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4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也由于卷筒410的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与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的环状制动部件466的内圆周表面466a的组合,被以上所述的适当的摩擦制动作用所充分抑制。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410的旋转速度减小,当卷筒410的旋转能量减少时,移动部件428就不能依靠凸轮槽430a与凸轮销430b之间的作用克服加力装置432的拉力,于是,便如图36A所示,由于加力装置432的拉力,移动部件428从靠近卷线筒壳体412的一侧的侧壁412a的位置,沿着卷筒轴410a的旋转轴线逐渐向如图35A所示的靠近卷筒410的一个端面的最初位置退回去。并且,设置在移动部件428上的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在与环状制动部件466的内圆周表面466a接触的同时,沿着卷筒轴410a的旋转轴线,向内圆周表面466a上摩擦系数小的伸出端附近移动,使得卷线筒壳体412一侧的侧壁412a的环状制动部件466的内圆周表面466a与卷筒轴410a上的多块半径方向移动制动片464之间产生的摩擦制动力逐渐减小。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制动力急剧地降低。因此,如上所述,在上述甩杆末期,卷筒410的旋转速度没有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的旋转速度的减小速率急剧地降低的情况。
即,在上述甩杆的末期,卷筒410的旋转速度逐渐减小时,未在图中表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摩擦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钩的飞行距离长。
而且,上面已经说过,相对于钓钩的飞行速度而言,对于以后产生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4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在甩杆的中期受到了适度的抑制,而且,在甩杆的末期,卷筒410的旋转速度的减小率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急剧地降低,所以,即使在图中未示出的钓钩落水之后,由于钓钩落水而产生的钓线拉长速度的急剧下降,以及由于卷筒410的旋转惯性产生了钓线的空行程时,即使不是经验丰富的人,也能够用手指轻轻地压在卷筒上或者卷绕在卷筒上的钓线的卷绕面上,以相当简单的操作防止钓线的空行程,从而使甩杆时的放线操作变得很容易。
第十实施例
如图37所示,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能自由地放出和卷绕钓线(图中未示出)的卷筒510;通过轴承513a、513b支承着卷筒510的卷筒轴510a,使它能自由转动,并同时保持卷筒能自由转动的卷筒壳体512。
在卷筒轴510a的一端,在从卷筒510的一个端面,与支承着从卷筒510的一端凸出来的卷筒轴510a的一个端部(图37中的右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513a之间,设置了用铝或铜等制成的导电体514,在卷线筒壳体512中,在设有支承着卷筒轴510a的一个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513a一侧的侧壁512a上,设有与卷筒轴510a一端的导电体514相对应的若干块磁铁516。
在设有支承着凸出于卷筒510的另一端的卷筒轴510a的另一端(图37的左端),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513b的另一侧的侧壁512b上,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手把518,以及把输入手把518中的旋转力有选择地传递到卷筒轴510a的另一端上去的旋转力传递装置520。该旋转力传递装置520,借助于操作按钮(图中未示出)来操纵离合器,能够使卷筒有选择地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能让卷筒轴510a自由转动,能从卷筒510中放出图中未示出的钓线(图37中的箭头S表示钓线放出的方向)的卷筒510自由旋转状态;一种是把输入手把518的旋转力通过卷筒轴510a的另一端传递到卷筒510上,使卷筒510向着与放出钓线的方向S相反的方向卷取钓线的卷筒510驱动状态。由于这种带有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520的结构是公知的,所以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如图37及图38所示,在卷线筒壳体512一侧的侧壁512a上的多个磁铁516,通过用于调整磁铁516作用在静止的导电体514上的磁力大小的磁力调整装置521安装在一侧的侧壁512a上。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磁力调整装置521包含了布置成与卷筒轴510a同轴线的两圈圆环522a、522b,多块磁铁516就设置在这两圈圆环522a、522b上,并且在这两圈圆环中间,在圆周方向互相隔开一定的间隔。在内圆环522a中的多块磁铁516,其朝向内圆环522a半径方向的外方的磁极,在相邻的磁铁上极性相反;而在外圆环522b中的多块磁铁516,其朝向外圆环522b半径方向的内方的磁极,在相邻的磁铁上极性也相反。
内圆环522a固定在一侧的侧壁512a上,而外圆环522b则可以借助于使设置在一侧的侧壁512a上的磁力调整钮524,向左或向右旋转,改变外圆环522b上的磁极相对于内圆环522a上的磁极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作用在导电体514上的磁力的强弱。即,借助于改变外圆环522b上多块磁铁516相对于内圆环522a上多块磁铁516的相对位置,调整作用在导电体514上的磁力的强弱,使得这种磁力在下述两种状态之间变化:一种是使得内圆环522a上多块磁铁5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522b上的多块磁铁5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相反的磁极相对,使其处于内圆环522a的磁铁5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522b的磁铁5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磁极产生的吸引磁力最大的状态;另一种是使得内圆环522a上多块磁铁5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522b上的多块磁铁5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相同的磁极相对,使其处于内圆环522a的磁铁5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522b的磁铁5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磁极之间产生的排斥磁力最大的状态。这样,就能以公知的方式调整对卷筒510的制动力。
如图37所示,导电体514设置在卷筒轴510a的一个端部,通过控制设有导电体514的卷筒510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526,随着卷筒510旋转速度的增减而增减作用在处在卷线筒壳体512的一侧的侧壁512a上的多块磁铁516上的磁力。
由图39和图40看得最清楚,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526能沿着卷筒轴510a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即长度方向),在卷筒轴510a的一个端部上自由移动,同时,在卷筒轴510a的圆周方向上还装有与卷筒轴510a一起旋转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导电体514呈圆筒形,导电体514的与磁铁516相反的端部,以与卷筒轴510a同轴线的方式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上。
在该实施例中,虽然上面说的是将导电体514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分别制成之后再固定在一起,但也可以都用导电体514同样的材料,把导电体514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做成一体。
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上的导电体514的自由端,与卷筒壳体512一侧的侧壁512a上同轴线的两圈圆环522a、522b之间的环形间隙相对。
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中,在卷筒轴510a圆周方向以一定的间隔互相隔开的若干个(在第十实施例中是四个)位置上,从图39、40和41可以看得特别明显,设有能自由地沿卷筒轴510a的半径方向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
为了支承该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使它能沿卷筒轴51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如图41、42和43所示,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在其外圆周表面的圆周方向隔开一定间隔的多个(第十实施例中为四个)位置上,具有向半径方向延伸的导向孔528a。如图42所示,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具有大致呈H形的横断面,中央的桥状部分与导向孔528a配合,以便沿着导向孔528a移动。即,导向孔528a的作用是作为与它配合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沿着卷筒轴51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导向部件。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都能沿着相应的导向孔528a,越出导电体514的外圆周表面,进一步向向外移动。
如图43中所示,在上述半径方向上的导向孔528a的内端和在上述半径方向上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的内端,为了能够选择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的能否移动,设有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531,用于在允许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自由地在半径方向移动,或者禁止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自由地在半径方向移动这两种状态之间进行选择。
在本实施例中,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531由诸如在导向孔528a的内端上形成的连接凸起531a,和在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的内端形成的连接凸起531b组合起来的连接装置所构成。
本实施例中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和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至少总有一方是用带几分弹性的合成树脂制成的,如图43的正中央的垂直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所示,它上面的连接凸起531b已经与在导向孔528a的内端形成的连接凸起531a解除了连接,处于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状态,而图43两侧的水平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它上面的连接凸起531b已经与在导向孔528a的内端形成的连接凸起531a连接在一起,处于半径方向禁止移动的状态。
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531构成了调整旋转速度控制作用的大小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而该旋转速度的控制作用是由于卷筒510的旋转速度的增减,由旋转速度控制装置526对卷筒510产生的。
如图40和41所示,在上述卷筒510一个端部的端面上,包围着卷筒轴510a的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并且与卷筒轴510a的半径方向上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相对的锥形内圆周表面532与卷筒轴510a的旋转中心线同轴线,并且以其大口径朝向对着卷筒510的在上述一个端面的卷线筒壳体512一侧的侧壁512a部分上的多块磁铁516。锥形内圆周表面532加工成摩擦系数很小的光滑的表面。不过,虽然在以上所述的这个实施例中,锥形内圆周表面532是把在卷筒510的一个端部的端面的内圆周表面加工成摩擦系数小的光滑的表面的,但,也可以把卷筒510个别成形之后,把固定在卷筒510的一个端部的一个端面上的圆锥形部件的内圆周表面加工成摩擦系数小的光滑表面。
如图40所示,装有导电体514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借助于加力装置534加力,使它远离在卷筒轴510a端部上朝向卷筒510的上述一个端面的,在卷线筒壳体512一侧的侧壁512a上的部分磁铁516。在本实施例中,加力装置534是用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该压缩螺旋弹簧安装在卷筒轴510a的一个端部上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与位置邻接支承着卷筒轴510a的一个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513a的挡圈之类的固定件510b之间。
如图40所示,借助于加力装置534而受到压力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布置在卷筒轴510a的一个端部上,与卷筒510的上述一个端面邻接,而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上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则对着卷筒510的上述端面的锥形内圆周表面532,与最小开口相邻。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动作过程。
在装有本发明第十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使用之前,使用这种钓鱼用卷线筒的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上述钓鱼用卷线筒的卷筒轴510a和卷筒510一起,从卷线筒壳体512上卸下来。在与卷线筒壳体512分离以后的卷筒轴510a上,通过上述构成控制作用调整装置的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531,根据设想的钓鱼场所的情况,和所需要的卷线筒的操作,在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中,将所需要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调整为半径方自由移动状态,而剩下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则为半径方向禁止移动状态。
例如,在图44和图45中,在四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中,上下两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调整为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状态,左右两个调整为半径方向禁止移动的状态。
在把卷筒轴510a装到卷线筒壳体512的预定位置之后,当把装有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在钓鱼场所甩杆时,由于向着水面上的目的地飞行的钓钩的拉动,卷筒510便开始向预定的方向旋转。
在甩杆开始的最初时刻,在卷筒510的旋转速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前,与卷筒轴510a一起旋转的四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所产生的离心力不大,用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531调整为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状态的两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如图44中的实线所示,由于离心力而紧压在锥形内圆周表面532上而产生的与加力装置534的压力方向相反的力还很小。所以,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不能向卷线筒壳体512的侧壁512a上的多块磁铁516接近,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514的自由端便不能伸进在卷线筒壳体512的侧壁512a上设置了多块磁铁516的两圈圆环522a、522b的间隙中。因此,在导电体514内也不会由于多块磁铁516磁力的作用而产生涡流电流,也不对伴随着导电体514一起旋转的卷筒510产生制动力。此外,即使由于多块磁铁516之间的漏磁而在导电体514中产生的很小的涡流电流,这种涡流所产生的制动力也是非常小的。
因此,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5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没有实质上的制动力在作用,所以这个时刻卷筒510的旋转速度能够上升,能够增大甩杆开始时刻钓钩的飞行距离,从而也能够延长从甩杆开始一直到结束为止的钓钩的整个飞行距离。在这个时间内提高的卷筒510的旋转速度,当然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而且,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而且也比以往的具有只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其理由是,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从卷筒开始旋转的时刻起,由与卷筒510的旋转速度的提高大致成比例的磁力所产生的制动力也在增大。而且,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5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钓钩的飞行距离,不用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也要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
在卷筒5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的甩杆过程的中期,与卷筒轴510a一起旋转的四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中,由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531所选择的两个能在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由于离心力而紧压在锥形内圆周表面532上,由此而产生的在卷筒轴510a旋转轴线方向上与加力装置534的压力方向相反的力,大于加力装置534的压力。因此,随着卷筒10的旋转速度超过某一个速度,由半径方向移动选针装置531所选择的能沿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两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便如图44和45中的假想线所示,沿着锥形内圆周表面532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同时,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克服加力装置534的压力,向着卷线筒壳体512的侧壁512a的多块磁铁516逐渐接近。于是,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上的圆筒形的导电体514的自由端,逐渐伸进在卷线筒壳体51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多块磁铁516的两圈圆环522a、522b之间的间隙中,与两圈圆环522a、522b中的多块磁铁516的重叠量增加了,横断多块磁铁5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514的面积便逐渐增大。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516的磁力的作用,在导电体5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5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514的面积,以及卷筒5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增大,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5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514的面积,以及卷筒510的旋转速度成例地增大。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同,但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小。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初期的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所以,从上述甩杆的初期到中期,卷筒的旋转速度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当然,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得多。
即,从上述甩杆初期开始,到卷筒5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后的中期为止,图中未示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对于以后产生了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5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由于卷筒510的导电体514与卷线筒壳体512一侧的侧壁512a上的多块磁铁516的组合,被以上所述的适当的制动作用所充分抑制。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510的旋转速度减小,在与卷筒轴510a一起旋转的四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减弱,由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531调整为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状态的两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由于离心力而紧压在锥形内圆周表面532上而产生的与加力装置534的压力方向相反的力小于加力装置432的压力,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由于加力装置534的压力,被压向远离卷线筒壳体512的侧壁512a上的多块磁铁516,使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514的自由端,在卷线筒壳体512的侧壁512a上设置的多块磁铁516的两圈圆环522a、522b的间隙中,逐渐从图44中假想线所示的位置退回到实线所示的位置。使得横断多块磁铁5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514的面积逐渐减小。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516的磁力的作用,在导电体5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5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514的面积,以及卷筒5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5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514的面积,以及卷筒5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比要小一些,但也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制动力急剧地降低。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末期中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但却没有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的旋转速度的减小速率急剧地降低的情况。
即,在上述甩杆的末期,卷筒510的旋转速度逐渐减小时的未在图中表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相对于钓钩的飞行速度而言,对于以后产生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5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上面已经说过,在甩杆的中期受到了适度的抑制,而且,在甩杆的末期,卷筒510的旋转速度的减小率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急剧地降低,所以,即使在图中未示出的钓钩落水之后,由于钓钩落水而产生的钓线拉长速度的急剧下降,以及由于卷筒510的旋转惯性产生了钓线的空行程时,即使不是经验丰富的人,也能够用手指轻轻地压在卷筒上或者卷绕在卷筒上的钓线的卷绕面上,以相当简单的操作防止钓线的空行程,从而使甩杆时的放线操作变得很容易。
本实施例中应该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在使用装有本发明的第十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之前,使用者可以把钓鱼用卷线筒的卷筒轴510a和卷筒510一起从卷线筒壳体512上卸下来,在与卷线筒壳体512分离后的卷筒轴510a上,根据预想的钓鱼场所的情况和所需要的卷线筒的操作,通过上面所说的构成控制作用调整装置的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531,把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中的所需数量调整为能在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状态,而把其余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调整为禁止在半径方向移动的状态。
即,如果增加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那么,随着卷筒510的旋转,借助于在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中产生的离心力,使它压向卷筒510的锥形内圆周表面532上而产生克服加力装置534的压力的轴向分力所必需的卷筒510的转速就越低。即,作用在卷筒510上的制动力很大,为强制动状态。
因此,如果增加能在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的数量,则能够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和导电体514一起克服加力装置534的压力,伸进卷线筒壳体512上的多块磁铁516之间的环形间隙中,开始发挥制动力时的卷筒510的转速降低,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526所控制的对卷筒510的转动进行制动的卷筒510的旋转速度就能向低转速方向扩展。即,即使在卷筒510的低转速时,也能对卷筒510产生制动力。因此,即使是短距离的动作很小的甩杆,也能对卷筒的旋转进行适当的控制,当然就能充分防止钓线发生空行程的现象,使得钓鱼者能够掌握甩杆初期和后期中钓钩的飞行距离。
此外,如果减少能在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的数量,则能够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和导电体514一起克服加力装置534的压力,伸进卷线筒壳体512上的多块磁铁516之间的环形间隙中,开始发挥制动力时的卷筒510的转速提高,成为作用在卷筒510上的制动力很弱的弱制动状态,使所控制的对卷筒510的转动进行制动的卷筒510的旋转速度偏向高转速方向。因此,对于长距离的动作很大的甩杆,能对卷筒的旋转进行适当的控制,当然就能充分防止钓线发生空行程的现象,使得钓鱼者能够掌握甩杆初期和后期中钓钩的飞行距离。
第十一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46和图47详细说明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第十一实施例与上述第十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它可以准备许多种重量、材质、或者与锥形内圆周表面532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同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根据预想的钓鱼场所的情况和所需要的卷线筒的操作,从这些预先准备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中选择一种所需要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来使用,起到调整对旋转速度控制装置526的控制作用的控制作用调整装置的功能。
为了使更换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更加容易起见,使用了能在卷筒轴510a的外圆周表面上自由装卸的,盖住卷筒轴轴端的环形盖作为卷筒轴510a上的紧固件510b’。
第十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与上述第十实施例中的钓鱼用卷线筒相同的效果。
如果准备多种力量不同的加力装置534(压缩弹簧),从这些加力装置534中适当选择使用其中的一种,就能够调整上述控制作用(即,制动作用)。
更详细的说,本实施例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使用装有本发明的第十一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之前,使用者可以把钓鱼用卷线筒的卷筒轴510a和卷筒510一起从卷线筒壳体512上卸下来,如图47所示,在与卷线筒壳体512分离后的卷筒轴510a上,根据预想的钓鱼场所的情况和所需要的卷线筒的操作,从准备好的各种重量和与锥形内圆周表面532之间的摩擦系数不同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中,选择一个上面所说的构成控制作用调整装置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此外,还可以变更所使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的个数。
借助于使用各种力量的加力装置534,能更进一步扩大对预想的钓鱼场所和所需要的卷线筒操作的适应能力。
即,如果增加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的重量,;或者减小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与内圆周表面532之间的摩擦系数,以降低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沿旋转轴线移动的阻力;或者增加所使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的个数等等,设定各种不同的制动条件,就能够降低卷筒510为克服加力装置534的阻力所必需的转速。即,成为作用在旋转的卷筒510上的制动力很大的强制动状态。
因此,选择重量更重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或者选择与内圆周表面532之间的摩擦系数小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或者增加所使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的个数等等,就能使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一起移动的导电体514克服加力装置534的压力后,伸进卷线筒壳体512上的多块磁铁516之间的上述间隙内开始产生制动力时的卷筒510的转速降低,使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526所能控制的能对卷筒510进行制动的卷筒旋转速度向低速方向扩展,即使在比较低的卷筒旋转速度下,也能对卷筒510起制动作用。因此,即使是短距离的动作很小的甩杆,也能对卷筒的旋转进行适当的控制,当然就能充分防止钓线发生空行程的现象,使得钓鱼者能够掌握甩杆初期和后期中钓钩的飞行距离。
此外,如果选择重量较轻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或者选择与内圆周表面532之间的摩擦系数大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使它沿锥形内圆周表面532的移动更困难些;或者减少所使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530”的个数等等,就能使与长度方向移动部件528一起移动的导电体514克服加力装置534的压力后,伸进卷线筒壳体512上的多块磁铁516之间的上述间隙内开始产生制动力时的卷筒510的转速增大,成为对卷筒510的转动的制动力小的弱制动状态,使得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526所能控制的能对卷筒510进行制动的卷筒旋转速度偏向高速,在比较高的卷筒旋转速度下,才能对卷筒510起制动作用。因此,即使是长距离的动作很大的甩杆,也能对卷筒的旋转进行适当的控制,当然就能充分防止钓线发生空行程的现象,使得钓鱼者能够掌握甩杆初期和后期中钓钩的飞行距离。
第十二实施例
下面,参照图48-52C详细说明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
如图48所示,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具有下列部件:能自由地放出和卷绕钓线(图中未示出)的卷筒610;通过轴承613a、613b支承着卷筒610的卷筒轴610a,使它能自由转动,并同时保持卷筒能自由转动的卷筒壳体612。
在卷筒轴610a的一端,在从卷筒610的一个端面,与支承着从卷筒610的一端凸出来的卷筒轴610a的一个端部(图48中的右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613a之间,设置了用铝或铜等制成的导电体614,在卷线筒壳体612中,在设有支承着卷筒轴610a的一个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613a一侧的侧壁612a上,设有与卷筒轴610a一端的导电体614相对应的若干块磁铁616。
在设有支承着凸出于卷筒610的另一端的卷筒轴610a的另一端(图48的左端),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613b的另一侧的侧壁612b上,设有能够自由转动的手把618,以及把输入手把618中的旋转力有选择地传递到卷筒轴610a的另一端上去的旋转力传递装置620。该旋转力传递装置620,借助于操作按钮(图中未示出)来操纵离合器,能够使卷筒有选择地处于两种状态,一种是能让卷筒轴610a自由转动,能从卷筒610中放出图中未示出的钓线(图48中的箭头S表示钓线放出的方向)的卷筒610自由旋转状态;一种是把输入手把618的旋转力通过卷筒轴610a的另一端传递到卷筒610上,使卷筒610向着与放出钓线的方向S相反的方向卷取钓线的卷筒610驱动状态。由于这种带有离合器的旋转力传递装置620的结构是公知的,所以省略了对它的说明。
如图48及图49所示,在卷线筒壳体612一侧的侧壁612a上的多个磁铁616,通过用于调整磁铁616作用在静止的导电体614上的磁力大小的磁力调整装置621安装在一侧的侧壁612a上。在该实施例中,上述磁力调整装置621包含了布置成与卷筒轴610a同轴线的两圈圆环622a、622b,多块磁铁616就设置在这两圈圆环622a、622b上,并且在这两圈圆环中间,在圆周方向互相隔开一定的间隔。在内圆环622a中的多块磁铁616,其朝向内圆环622a半径方向的外方的磁极,在相邻的磁铁上极性相反;而在外圆环622b中的多块磁铁616,其朝向外圆环622b半径方向的内方的磁极,在相邻的磁铁上极性也相反。
内圆环622a固定在一侧的侧壁612a上,而外圆环622b则可以借助于使设置在一侧的侧壁612a上的磁力调整钮624向左或向右旋转,改变外圆环622b上的磁极相对于内圆环622上的磁极的相对位置,从而调整作用在导电体614上的磁力的强弱。即,借助于改变外圆环622b上多块磁铁616相对于内圆环622a上多块磁铁616的相对位置,调整作用在导电体614上的磁力的强弱,使得这种磁力在下述两种状态之间变化:一种是使得内圆环622a上多块磁铁6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622b上的多块磁铁6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相反的磁极相对,使其处于内圆环622a的磁铁6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622b的磁铁6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磁极产生的吸引磁力最大的状态;另一种是使得内圆环622a上多块磁铁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622b上的多块磁铁6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相同的磁极相对,使其处于内圆环622a的磁铁616的半径方向向外的磁极与外圆环622b的磁铁616的半径方向向内的磁极之间产生的排斥磁力最大的状态。这样,就能以公知的方式调整对卷筒610的制动力。
如图48所示,导电体614设置在卷筒轴610a的一个端部,通过控制设有导电体614的卷筒610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626,随着卷筒610旋转速度的增减而增减作用在处在卷线筒壳体612的一侧的侧壁612a上的多块磁铁616上的磁力。
由图50和图51A看得最清楚,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626能沿着卷筒轴610a的旋转中心线的方向(即长度方向),在卷筒轴610a的一个端部上自由移动,同时,在卷筒轴610a的圆周方向上还装有与卷筒轴610a一起旋转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导电体614呈圆筒形,导电体614的与磁铁616相反的端部,以与卷筒轴610a同轴线的方式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上。
在该实施例中,虽然上面说的是将导电体614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分别制成之后再固定在一起,但也可以都用导电体614同样的材料,把导电体614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做成一体。
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上的导电体614的自由端,与卷筒壳体612一侧的侧壁612a上同轴线的两圈圆环622a、622b之间的环形间隙相对。
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中,在卷筒轴610a圆周方向以一定的间隔互相隔开的若干个(在本实施例中是四个)位置上,在图50、51A、和51B中表示得特别清楚,设有能自由地沿卷筒轴610a的半径方向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
为了支承该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使它能沿卷筒轴61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如图51A和51B所示,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在其外圆周表面的圆周方向隔开一定间隔的多个(在本实施例中为四个)位置上,具有向半径方向延伸的导向孔628a。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具有大致呈H形的横断面,中央的桥状部分与导向孔628a配合,以便沿着导向孔628a移动。即,导向孔628a的作用是作为与它配合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沿着卷筒轴610a的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导向部件。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都能沿着相应的导向孔628a,越出导电体614的外圆周表面,进一步向向外移动。
如图51A和51B所示,在上述卷筒610一个端部的端面上,包围着卷筒轴610a的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并且与卷筒轴610a的半径方向上多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相对的锥形内圆周表面632与卷筒轴610a的旋转中心线同轴线,并且以其大口径朝向对着卷筒610的在上述一个端面的卷线筒壳体612一侧的侧壁612a部分上的多块磁铁616。锥形内圆周表面632加工成摩擦系数很小的光滑的表面。不过,虽然在以上所述的这个实施例中,是把在卷筒610的一个端部的端面的内圆周表面加工成摩擦系数小的光滑的表面,但,锥形内圆周表面632也可以在与卷筒610分别成形之后,把固定在卷筒610的端部的一个端面上的锥形部件632a的内表面加工成摩擦系数小的光滑表面。
如图51A所示,装有导电体614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借助于加力装置634加压,使它远离在卷筒轴610a端部上朝向卷筒610的上述一个端面的在卷线筒壳体612一侧的侧壁612a上的部分磁铁616。在本实施例中,加力装置634是用压缩螺旋弹簧构成的,该压缩螺旋弹簧安装在卷筒轴610a的一个端部上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与位置邻接支承着卷筒轴610a的一个端部使它能自由转动的轴承613a的挡圈之类的固定件610b之间。
如图51A、51B所示,借助于加力装置634而受到压力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布置在卷筒轴610a的一个端部上,与卷筒610的上述一个端面邻接,而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上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则对着卷筒610的上述端面的锥形内圆周表面632,与最小开口相邻。
在本实施例中,在卷筒轴610a的一个端部上,沿着卷筒轴610a的旋转轴线方向(长度方向),有若干条(在本实施例中是三条)互相隔开一定间隔的连接槽610c,连接件610b可与其中的任何一条连接槽610c连接或脱开。因此,上述三条连接槽610c与连接件610b的组合构成了一种控制作用调整装置,它能借助于卷筒610的旋转速度的增减,调整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626对于卷筒旋转速度控制作用的大小。
下面,说明具有上述构成的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动作过程。
在装有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使用之前,使用这种钓鱼用卷线筒的使用者,可以很容易地把上述钓鱼用卷线筒的卷筒轴610a和卷筒610一起,从卷线筒壳体612上卸下来。而且,根据设想的钓鱼场所的情况,和所需要的卷线筒的操作,在上述构成控制作用调整装置的多条连接槽610c中选择一条连接槽610c,在其中装入能任意装卸的连接件610b,不仅能调节加力装置6343作用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上的压力,而且还能调整与导电体614一起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在克服了加力装置634的压力之后,向卷线筒壳体612的一侧的侧壁612a上的多块磁铁616所形成的环状间隙移动的距离,在卷筒轴610a上构成移动控制部件。
例如,在图51A和图52A中,在卷筒轴610a一端的三个连接槽610c中,连接件610b嵌入离开卷线筒壳体612一侧的侧壁612a上的多块磁铁616最近的连接槽610c中。
在使卷筒轴610a装到卷线筒壳体612的预定位置之后,当把装有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在钓鱼场所甩杆时,由于向着水面上的目的地飞行的钓钩的拉动,卷筒610便开始向预定的方向旋转。
在甩杆开始的最初时刻,在卷筒610的旋转速度到达一定程度之前,与卷筒轴610a一起旋转的四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所产生的离心力不大,用半径方向移动选择装置631调整为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状态的两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如图51A和52A中的实线所示,由于离心力而紧压在锥形内圆周表面632上而产生的与加力装置634的压力方向相反的力还很小。所以,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不能象图51A和图52A中的实线所示的那样,向卷线筒壳体512的侧壁612a上的多块磁铁616接近,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614的自由端便不能伸进在卷线筒壳体612的侧壁612a上设置了多块磁铁616的两圈圆环622a、622b的间隙中。因此,在导电体614内也不会由于多块磁铁616磁力的作用而产生涡流电流,也不对伴随着导电体614一起旋转的卷筒610产生制动力。此外,即使由于多块磁铁616之间的漏磁而在导电体614中产生的很小的涡流电流,这种涡流所产生的制动力也是非常小的。
因此,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6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没有实质上的制动力在作用,所以这个时刻卷筒610的旋转速度能够急剧上升,能够增大甩杆开始时刻钓钩的飞行距离,从而也能够延长从甩杆开始一直到结束为止的钓钩的整个飞行距离。在这个时间内提高的卷筒610的旋转速度,当然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而且,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速度高。其理由是,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从卷筒开始旋转的时刻起,由与卷筒610的旋转速度的提高大致成比例的磁力所产生的制动力也在增大。而且,在甩杆开始后的最初时刻,在卷筒6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前,钓钩的飞行距离,不用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也要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距离长。
在卷筒6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的甩杆过程的中期,与卷筒轴610a一起旋转的四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由于离心力而紧压在锥形内圆周表面632上,由此而产生的在卷筒轴610a旋转轴线方向上与加力装置634的加力方向相反的力,大于加力装置634的压力。因此,随着卷筒610的旋转速度超过某一个速度,四个能沿半径方向自由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便如图52A中的假想线所示,沿着锥形内圆周表面632向半径方向的外方移动,同时,使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克服加力装置634的压力,向着卷线筒壳体612的侧壁612a的多块磁铁616逐渐接近。于是,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上的圆筒形的导电体614的自由端,逐渐伸进在卷线筒壳体612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多块磁铁516的两圈圆环622a、622b之间的间隙中,与两圈圆环622a、622b中的多块磁铁616的重叠量增加了,横断多块磁铁6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614的面积便逐渐增大。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616的磁力的作用,在导电体6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6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614的面积,以及卷筒6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增大,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6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614的面积,以及卷筒510的旋转速度成例地增大。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同,但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小。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初期的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所以,从上述甩杆的初期到中期,卷筒的旋转速度也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当然,更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得多。
即,从上述甩杆初期开始,到卷筒610的旋转速度达到某一个速度之后的中期为止,图中未示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对于以后产生了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6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由于卷筒610的导电体614与卷线筒壳体612一侧的侧壁612a上的多块磁铁616的组合,被以上所述的适当的制动作用所充分抑制。
在甩杆的末期,卷筒610的旋转速度减小,在与卷筒轴610a一起旋转的四个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中所产生的离心力减弱,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由于离心力而紧压在锥形内圆周表面632上而产生的与加力装置634的压力方向相反的力小于加力装置632的压力,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由于加力装置634的压力,被压向远离卷线筒壳体612的侧壁612a上的多块磁铁616,固定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上的圆筒形导电体614的自由端,在卷线筒壳体612的侧壁612a上设置的多块磁铁616的两圈圆环622a、622b的间隙中,逐渐从图52A中假想线所示的位置退回到实线所示的位置。使得横断多块磁铁6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614的面积逐渐减小。
于是,由于多块磁铁616的磁力的作用,在导电体614中产生的涡流电流的强度,与横断多块磁铁6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614的面积,以及卷筒6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由于上述涡流电流而产生的制动力,也与横断多块磁铁616所产生的磁力线的导电体614的面积,以及卷筒610的旋转速度成比例地减小。
此时所产生的制动力,与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相比要小一些,但也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制动力急剧地降低。因此,如上所述,由于在甩杆末期中卷筒的旋转速度比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高,但却没有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的旋转速度的减小速率急剧地降低的情况。
即,在上述甩杆的末期,卷筒610的旋转速度逐渐减小时的未在图中表示的钓钩的飞行距离,要比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以及以往的只具备利用磁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的情况都长。
而且,相对于钓钩的飞行速度而言,对于以后产生很大的钓线的空行程的卷筒610的过大的旋转速度,上面已经说过,在甩杆的中期受到了适度的抑制,而且,在甩杆的末期,卷筒610的旋转速度的减小率不象以往的具有利用离心力而产生制动力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的钓鱼用卷线筒那样急剧地降低,所以,即使在图中未示出的钓钩落水之后,由于钓钩落水而产生的钓线拉长速度的急剧下降,以及由于卷筒510的旋转惯性产生了钓线的空行程时,即使不是经验丰富的人,也能够用手指轻轻地压在卷筒上或者卷绕在卷筒上的钓线的卷绕面上,以相当筒单的操作防止钓线的空行程,从而使甩杆时的放线操作变得很容易。
本实施例中应该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在使用装有本发明的第十二实施例的钓鱼用卷线筒的钓杆之前,使用者可以把钓鱼用卷线筒的卷筒轴610a和卷筒610一起从卷线筒壳体612上卸下来,在与卷线筒壳体612分离后的卷筒轴610a上,根据预想的钓鱼场所的情况和所需要的卷线筒的操作,在上述构成控制作用调整装置的多个连接槽610c中选择一个连接槽,把连接件610b嵌入这条连接槽中,不仅能够调整加力装置634作用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上的压力,还能够调整和导电体614一起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  在克服了加力装置634的阻力之后,向卷线筒壳体612一侧的侧壁612a上的多块磁铁616之间形成的圆环形间隙中间移动的距离。
即,如图52A、52B、52C所示,连接件610b在卷筒轴610a上所嵌入的连接槽610c离开卷线筒壳体612一侧的侧壁612a上的多块磁铁616的距离越远,则加力装置634作用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上的力量就越大,因而为克服加力装置634的压力所需要的,产生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压靠在卷筒610的锥形内圆周表面632上的离心力的卷筒的转速也就越高。进而,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在一起的导电体614从图52A、52B、52C中用实线表示的甩杆初期位置向多块磁铁616移动时,到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与连接件610b接触,停止移动为止的距离就越短。
因此,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626在起卷筒626的制动作用时,卷筒610的旋转速度偏高,而且,在卷筒610的旋转速度比较高时,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626所发挥的对卷筒的制动作用也变弱。
同时,如图52A、52B、52C所示,连接件610b在卷筒轴610a上所嵌入的连接槽610c离开卷线筒壳体612一侧的侧壁612a上的多块磁铁616的距离越近,加力装置634作用在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上的力量就越小,因而为克服加力装置634的压力所需要的,产生半径方向移动部件630压靠在卷筒610的锥形内圆周表面632上的离心力的卷筒的转速也就越低。进而,和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在一起的导电体614从图52A、52B、52C中用实线表示的甩杆初期位置向多块磁铁616移动时,到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与连接件610b接触,停止移动为止的距离就越长。
因此,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626在起卷筒626的制动作用时,卷筒610的旋转速度偏低,而且,在卷筒610的旋转速度比较高时,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626所发挥的对卷筒的制动作用也变强。
即,借助于选择连接件610b在卷筒轴610a端部多条连接槽610c中与之嵌合的连接槽610c,就能调整加力装置634中所产生的压力,以及长度方向移动部件628与导电体614一起沿着卷筒轴610a的旋转轴线方向能够移动的距离,调整导电体614伸进多块磁铁616之间的环状间隙中的长度,从而能根据钓鱼场所的情况和卷线筒所必要的操作,对卷筒610旋转的制动作相应的精细的调整。

Claims (19)

1.一种钓鱼用卷线筒,它包括:
卷线筒壳体;
设置成能相对于上述卷线筒壳体旋转,并且其结构使钓线能卷绕在上面的卷筒;
设置在上述卷线筒壳体中的旋转力传递装置,该传递装置能有选择地使卷筒在两种状态下转换,当要放出上述钓线时,使上述卷筒处于能相对于上述卷线筒壳体自由转动的卷筒自由旋转状态;当要把钓线收到卷筒上时,使上述卷筒处在能由上述旋转力传递装置驱动的状态;
设置在上述卷线筒壳体中的第一制动部件;
设置在上述卷筒中,与上述第一制动部件协同工作以产生制动力的第二制动部件;以及
控制上述卷筒在卷筒自由旋转状态下的旋转速度的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相应于上述卷筒的旋转速度,改变上述第二制动部件相对于上述第一制动部件的相对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如果上述卷筒的旋转速度超过规定的值时,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向上述第一制动部件方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如果上述卷筒的旋转速度回到低于规定的值时,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回到其原始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利用上述卷筒旋转所产生的离心力,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利用上述第二制动部件与上述卷筒之间的旋转速度差,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移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制动部件和第二制动部件利用磁力来产生上述制动力。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和第二制动部件利用摩擦来产生上述制动力。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向着与上述卷筒能够旋转的轴线平行的方向移动。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向着与上述卷筒能够旋转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在与上述卷筒能够旋转的轴线垂直的轴线上摇转。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
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还具有调整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开始移动的时刻的调整装置。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
调整由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使其移动的上述第二制动部件的行程的调整装置。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还具有:
支承在上述卷筒的卷筒轴上,不能转动而能作轴向移动的长度方向移动部件,该长度方向移动部件支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
支承在上述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能沿着半径方向移动的半径方向移动部件;
固定在上述卷筒上,面向上述半径方向移动部件的锥形内圆周表面,该锥形内圆周表面的直径向着上述第一制动部件方向增大;以及
使上述长度方向移动部件向离开上述第一制动部件的方向加力的加力装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制动部件具有磁铁和导电体中的一种构件,而上述第二制动部件具有磁铁和导电体中的另一种构件。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制动部件是设置成与上述卷筒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上的确定了多个内表面区域的圆筒形圆环,上述多个内表面区域分别具有不同的摩擦系数,上述第二制动部件面向上述圆筒形圆环,支承在上述长度方向移动部件上,能沿着半径方向移动。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具有:
从上述卷筒的卷筒轴向直径方向伸出,支承着上述第二制动部件,使它能够摆动的摆轴;以及
对上述第二制动部件施加使其摆动的力量,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的前端移动离开上述第一制动部件的弹簧。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具有:
固定支承在上述卷筒的卷筒轴上的支承件,该支承件支承着上述第二制动部件,使它能沿着半径方向移动;以及
沿着半径方向对上述第二制动部件施加向内的力量的弹簧。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具有:
支承在上述卷筒的卷筒轴上的移动部件,该部件不能旋转,但能沿轴向移动;
支承在上述移动部件上,能向半径方向移动的上述第二制动部件;
由上述第一制动部件所确定的锥形内圆周表面,该锥形内圆周表面面向上述第二制动部件,其直径在第一方向上减小;以及
向着上述第一方向对上述移动部件施加力量的弹簧。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鱼用卷线筒,其特征在于,上述卷筒旋转速度控制装置具有:
支承在上述卷筒的卷筒轴上的移动部件,该部件既能沿轴向移动,也能转动,并且该移动部件支承着上述第二制动部件;
在规定的范围内协调并限制在上述卷筒轴上的移动部件的轴向移动和转动的凸轮销和凸轮槽;以及
对上述第二制动部件施加轴向的力量,使上述第二制动部件移动离开上述第一制动部件的弹簧。
CNB981004989A 1997-03-11 1998-03-11 钓鱼用卷线筒 Expired - Lifetime CN118907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55965/1997 1997-03-11
JP55965/97 1997-03-11
JP5596597 1997-03-11
JP73698/1997 1997-03-26
JP7369897 1997-03-26
JP73698/97 1997-03-26
JP214408/1997 1997-08-08
JP21440897A JP3515882B2 (ja) 1997-03-11 1997-08-08 魚釣用リール
JP214408/97 1997-08-0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6170A CN1196170A (zh) 1998-10-21
CN1189077C true CN1189077C (zh) 2005-02-16

Family

ID=27295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81004989A Expired - Lifetime CN1189077C (zh) 1997-03-11 1998-03-11 钓鱼用卷线筒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086005A (zh)
EP (1) EP0873686B1 (zh)
KR (1) KR100480396B1 (zh)
CN (1) CN1189077C (zh)
AU (1) AU741529B2 (zh)
CA (1) CA2231792A1 (zh)
DE (1) DE69815745T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2754A (zh) * 2016-02-02 2017-08-08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基板处理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4442A (ja) * 1999-06-16 2000-12-26 Shimano Inc 両軸受リールの遠心制動装置
JP3747429B2 (ja) * 1999-07-07 2006-02-22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制動装置
DE10047433C1 (de) * 2000-09-26 2002-01-03 Stabilus Gmbh Kolben-Zylinderaggregat mit Bremseinrichtung
SE0300372L (sv) * 2003-02-12 2003-11-25 Pure Fishing Inc Fiskerulle av multiplikatortyp
US6964387B2 (en) * 2004-02-13 2005-11-15 Doyo Engineering Co., Lt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backlash of spool used in baitcasting reel
JP4403027B2 (ja) * 2004-06-25 2010-01-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遠心制動装置
US7784724B2 (en) * 2005-01-26 2010-08-31 Beckham James P Zero-backlash baitcast fishing reel with non-contact backlash sensing
WO2006081509A2 (en) * 2005-01-26 2006-08-03 Beckham James P Zero-backlash baitcast fishing reel
JP2009027975A (ja) * 2007-07-26 2009-02-12 Daiwa Seiko Inc 魚釣用リール
JP4965410B2 (ja) * 2007-11-19 2012-07-04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
NZ575464A (en) 2009-03-10 2010-07-30 Holmes Solutions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braking mechanisms
KR100969227B1 (ko) * 2009-09-28 2010-07-14 주식회사 코커스 낚시용 릴의 브레이크 시스템
US20110079672A1 (en) * 2009-10-07 2011-04-07 Hyunkyu Kim Automatic external adjustable spool braking system
EP2377783A1 (de) * 2010-04-14 2011-10-19 Interroll Holding AG Förderrolle mit Fliehkraftbetätigter Magnetbremse.
US8366032B2 (en) * 2011-03-16 2013-02-05 Shih-Yuan Yeh Fishing reel
KR101510728B1 (ko) * 2012-05-04 2015-04-10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정밀 원심 제동시스템을 구비한 낚시릴
JP5944742B2 (ja) * 2012-05-17 2016-07-05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受リールのスプール制動装置、及び両軸受リール
NZ619034A (en) 2013-12-16 2015-03-27 Eddy Current Ltd Partnership An assembly to control relative speed of movement between parts
KR102305907B1 (ko) 2014-08-18 2021-09-28 에디 커런트 리미티드 파트너쉽 래칭 장치
AU2015304096B2 (en) 2014-08-18 2019-11-07 Eddy Current Limited Partnership Tuning of a kin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members
KR102449222B1 (ko) 2014-08-18 2022-09-28 에디 커런트 리미티드 파트너쉽 부재들 사이의 운동학적 관계의 조정
EP3183802B1 (en) 2014-08-20 2019-12-04 Hi Tech LLC Eddy current braking device for linear systems
MX365838B (es) 2014-12-04 2019-06-17 Eddy Current Lp Transmisiones que incorporan frenado de corriente parasita.
AU2015355675C1 (en) 2014-12-04 2021-08-26 Eddy Current Limited Partnership Energy absorbing apparatus
US11050336B2 (en) 2014-12-04 2021-06-29 Eddy Current Limited Partnership Methods of altering eddy current interactions
WO2016089225A1 (en) 2014-12-04 2016-06-09 Eddy Current Limited Partnership Latch activation between elements
CN112003451B (zh) 2014-12-04 2023-09-08 涡流有限合伙公司 涡流制动器装置
CN112798819B (zh) 2015-12-18 2024-05-24 涡流有限合伙公司 一种用于动力系统的可变行为控制机构
CN106993586A (zh) * 2016-01-22 2017-08-01 宁波海宝渔具有限公司 可变速的钓鱼用纺车式卷线器
JP6740881B2 (ja) * 2016-02-02 2020-08-19 東京エレ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基板処理装置
CN106417203B (zh) * 2016-09-14 2022-03-15 徐帮奇 便捷式变速绕线装置
JP6836404B2 (ja) * 2017-01-19 2021-03-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スプール制動装置
US10918096B2 (en) 2017-07-11 2021-02-16 W.C. Bradley/Zebco Holdings, Inc. Centrifugal braking system for baitcast fishing reels
JP7015690B2 (ja) * 2017-12-27 2022-02-03 株式会社シマノ 魚釣用リールスイッチ
KR102095305B1 (ko) * 2018-05-31 2020-04-01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가변식 스풀 플레이트를 구비한 베이트 캐스팅 릴
KR102233310B1 (ko) * 2019-01-30 2021-03-29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원심력을 이용한 이동식 마그넷 브레이크를 구비한 낚시 릴
KR102280541B1 (ko) * 2019-03-28 2021-07-26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이동식 관성력 브레이크를 구비한 낚시 릴
KR102292063B1 (ko) * 2019-10-07 2021-08-20 유한책임회사 도요엔지니어링 고정식 상시 브레이크와 이동식 관성력 브레이크를 구비한 낚시 릴
CN111328777A (zh) * 2020-04-24 2020-06-26 深圳波赛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刹车结构、水滴轮及钓具
CN111328778A (zh) * 2020-04-24 2020-06-26 深圳波赛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补偿式磁力刹车结构、水滴轮及钓具
JP7481958B2 (ja) * 2020-08-27 2024-05-13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制動力制御システム及び制動力設定装置
CN112595866B (zh) * 2021-01-29 2022-10-21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一种电能质量分析仪辅助测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857596A1 (ru) * 1979-10-18 1981-08-23 Уфимский авиацио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им.Орджоникидзе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ый порошковый тормоз
SE432512B (sv) * 1980-03-18 1984-04-09 Abu Ab Centrifugalbromsanordning vid fiskerulle
JPS6334525Y2 (zh) 1980-07-25 1988-09-13
JPS5855477U (ja) * 1981-10-14 1983-04-15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ルのバツクラツシユ防止装置
JPS5862870U (ja) 1981-10-23 1983-04-27 株式会社シマノ 両軸リ−ル
US4561605A (en) * 1981-12-25 1985-12-31 Shimano Industrial Company Limited Brake for a fishing reel
US4601438A (en) * 1985-04-29 1986-07-22 Charles C. Worth Corporation Bait casting reel with braking device
JPH0310867Y2 (zh) * 1985-06-21 1991-03-18
JPH0660987B2 (ja) * 1985-08-09 1994-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メラの電子ビューファインダ装置
JPH061340B2 (ja) * 1986-07-29 1994-01-05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自動写真焼付装置
JPH068695Y2 (ja) 1987-04-20 1994-03-09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ルのバツクラツシユ防止装置
US4946115A (en) * 1988-06-22 1990-08-07 Mueller Gerhard Device for taking up a line
JPH02142161U (zh) * 1989-04-26 1990-11-30
JPH0310867A (ja) * 1989-06-09 1991-01-18 Seiko Epson Corp 紙送り装置
JPH0379665A (ja) * 1989-08-22 1991-04-04 Showa Denko Kk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H0379665U (zh) * 1989-12-02 1991-08-14
JPH0616511Y2 (ja) 1990-01-20 1994-05-02 島野工業株式会社 両軸受リール
JP3038002B2 (ja) * 1990-11-27 2000-05-08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
JPH04100384U (zh) * 1991-01-30 1992-08-31
JPH0616511A (ja) * 1991-01-31 1994-01-25 Kiyasupa Kk 抗菌剤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020307B2 (ja) * 1991-06-05 2000-03-15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ブレーキ機構
JP2538904Y2 (ja) * 1991-07-10 1997-06-18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遠心ブレーキ機構
JP3100216B2 (ja) * 1991-07-18 2000-10-16 株式会社シマノ 釣り用リールのブレーキ機構
JPH068695A (ja) * 1992-06-24 1994-01-18 Pentel Kk 固形修正具
JPH0717064U (ja) * 1993-09-14 1995-03-28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ールのバックラッシュ防止装置
JP2929517B2 (ja) * 1994-04-01 1999-08-03 ダイワ精工株式会社 魚釣用リールのバックラッシュ防止装置
US5782420A (en) * 1995-02-21 1998-07-21 Zebco Division Of Brunswick Corp. Motion limiting device for inertial spool brakes for fishing reels
US5879273A (en) * 1998-06-03 1999-03-09 Wei; Mike Wheel-type resistance device for a bicycle exercis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2754A (zh) * 2016-02-02 2017-08-08 东京毅力科创株式会社 基板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873686A2 (en) 1998-10-28
AU741529B2 (en) 2001-12-06
KR19980080068A (ko) 1998-11-25
CN1196170A (zh) 1998-10-21
DE69815745T2 (de) 2003-12-18
US6086005A (en) 2000-07-11
AU5835198A (en) 1998-09-17
CA2231792A1 (en) 1998-09-11
EP0873686A3 (en) 1999-02-10
EP0873686B1 (en) 2003-06-25
DE69815745D1 (de) 2003-07-31
KR100480396B1 (ko) 2005-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89077C (zh) 钓鱼用卷线筒
CN1252652C (zh) 硬币支出装置
CN1165791C (zh) 变焦透镜系统
CN1047736C (zh) 滑雪板的固着楔结合机构
CN1189232A (zh) 盘片驱动装置
CN100336294C (zh) 旋转式驱动装置以及具有这种旋转式驱动装置的装置
CN1302216A (zh) 高尔夫球棒头、铁质木质高尔夫球棒头及高尔夫球棒组件
CN1058449C (zh) 多孔塑料轴承
CN1129902C (zh) 盘片装置
CN1596376A (zh) 可变焦距透镜及利用它的摄像机
CN1232891C (zh) 表用的二极式步进电机
CN1286407A (zh) 用于光学拾取的物镜和光学拾取装置
CN1512211A (zh) 变焦透镜系统
CN1755413A (zh) 变焦透镜系统
CN86100962A (zh) 磁记录/重放装置
CN101034200A (zh) 摄像透镜
CN1409149A (zh) 变焦镜头系统
CN1550700A (zh) 管阀、管阀设备以及头清洁设备
CN1478391A (zh) 虫螨腈混配农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CN1182415C (zh) 可变焦距透镜
CN1746538A (zh) 双向具相同或不同传动特性的耦合装置
CN1273739C (zh) 管泵
CN1596498A (zh) 电机的制造方法
CN1241046C (zh) 变焦透镜系统
CN1518647A (zh) 磁性流体密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21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