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49C - 多孔塑料轴承 - Google Patents

多孔塑料轴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49C
CN1058449C CN96104531A CN96104531A CN1058449C CN 1058449 C CN1058449 C CN 1058449C CN 96104531 A CN96104531 A CN 96104531A CN 96104531 A CN96104531 A CN 96104531A CN 1058449 C CN1058449 C CN 105844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plastic grain
present
axle
porous plastic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4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5299A (zh
Inventor
松川公映
佐藤胜纪
今井智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5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52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38Ball cages
    • F16C33/44Selection of substan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radial load only
    • F16C17/026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radial load only with helical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 to generate hydrodynamic pressure, e.g. herringbone groo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04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axial load only
    • F16C17/045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axial load only with grooves in the bearing surface to generate hydrodynamic pressure, e.g. spiral groove thrust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7/00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 F16C17/04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axial load only
    • F16C17/06Sliding-contact bearings for exclusively rotary movement for axial load only with tiltably-supported segments, e.g. Michell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6Sliding surface mainly made of metal
    • F16C33/10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 F16C33/1025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e.g. oil, as lubricant
    • F16C33/103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e.g. oil, as lubricant retained in or near the bea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06Sliding surface mainly made of metal
    • F16C33/10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 F16C33/1025Construction relative to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e.g. oil, as lubricant
    • F16C33/106Details of distribution or circulation inside the bearings, e.g. details of the bearing surfaces to affect flow or pressure of the liquid
    • F16C33/1065Grooves on a bearing surface for distributing or collecting the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02Parts of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F16C33/04Brasses; Bushes; Linings
    • F16C33/20Sliding surface consisting mainly of plastics
    • F16C33/201Composition of the plastic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03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grease as lubricant
    • F16C33/6607Retaining the grease in or near the bearing
    • F16C33/6611Retaining the grease in or near the bearing in a porous or resinous body, e.g. a cage impregnated with the grea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37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liquid lubricant
    • F16C33/664Retaining the liquid in or near the bearing
    • F16C33/6648Retaining the liquid in or near the bearing in a porous or resinous body, e.g. a cage impregnated with the liq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7/00Cooling of bearings
    • F16C37/002Cooling of bearings of fluid bea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384/00Bearings
    • Y10S384/90Cooling or heating
    • Y10S384/902Porous memb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384/00Bearings
    • Y10S384/90Cooling or heating
    • Y10S384/903Retaining 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384/00Bearings
    • Y10S384/90Cooling or heating
    • Y10S384/909Plast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 Y10T428/24942Structurally defined web or sheet [e.g., overall dimension, etc.] including components having sam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 in differing degree
    • Y10T428/24992Density or compression of compon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10T428/249953Composite having voids in a component [e.g., porous, cellular, etc.]
    • Y10T428/249955Void-containing component partially impregnated with adjacent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10T428/249953Composite having voids in a component [e.g., porous, cellular, etc.]
    • Y10T428/249961With gradual property change within a compon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10T428/249953Composite having voids in a component [e.g., porous, cellular, etc.]
    • Y10T428/249971Preformed hollow element-containing
    • Y10T428/249972Resin or rubber elemen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10T428/249994Composite having a component wherein a constituent is liquid or is contained within preformed walls [e.g., impregnant-filled, previously void containing component, et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428/00Stock material or miscellaneous articles
    • Y10T428/249921Web or sheet containing structurally defined element or component
    • Y10T428/249994Composite having a component wherein a constituent is liquid or is contained within preformed walls [e.g., impregnant-filled, previously void containing component, etc.]
    • Y10T428/249995Constituent is in liquid 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Sliding-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孔塑料轴承包括一多孔塑料滑动轴承件,所述滑动轴承件的形成方式是集合一簇每个体积在大约0.004mm3至大约4mm3范围内的塑料颗粒,烧结这族塑料颗粒,使其多孔度选定在大约10%至大约30%的范围内。另外,所述滑动轴承件在任意纵、横截面内包括多个塑料颗粒。在所述滑动轴承件内形成的孔渗有或填有润滑剂。

Description

多孔塑料轴承
本发明涉及用塑料制成的轴承,更具体来说,涉及烧结成形的多孔塑料轴承。
现在参阅图77,它是广泛使用的现有技术的塑料轴承的剖面图。在该图中,标号1代表一根轴(一条转动轴线),标号44代表用于可转动地支承轴1的用塑料制成的滑动轴承。由标号44所代表的塑料滑动轴承有着广泛的应用,这是因为它无需供油、耐腐蚀和化学药品的性能极强。作为这种轴承的一个实例,人们一直使用的一种塑料滑动轴承,其成形方法是,在高于塑料熔点的温度下加热塑料如酰胺或聚缩醛,并利用塑料的可混性用润滑油渗透塑料。
现有技术的多孔滑动轴承的实例是由金属制成的多孔滑动轴承,例如可参阅题为“皮带轮装置”的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61-153059号和题为“轴承装置”的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文本第55-137718号。
图78表示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61-153059号中公开的金属制成的多孔滑动轴承的剖面图,而图79表示日本实用新型公开文本第55-137718号中公开的金属制成的多孔滑动轴承。在这两张图中,标号1代表一根轴,标号45代表用金属制成的多孔滑动轴承。在这种金属制成的多孔滑动轴承中,当轴1转动时形成一种泵送作用,从而使已渗入轴承的油吸至金属多孔滑动轴承45和轴1之间的间隙。因此,在滑动轴承45和轴1之间形成油膜。由于金属多孔滑动轴承45不能与轴1接触,因而可提供小的摩擦阻力。
现参阅图80,它是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64-55422号公开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在图80中,标号46树脂制成的轴承的渗油孔,标号47代表不渗油的孔。在具有孔46和47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中,根据与上述金属多孔滑动轴承相似的机理,润滑油从已渗油的孔46流向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因此,这种多孔塑料滑动轴承可提供小的摩擦阻力。
另外,作为另一种现有技术多孔塑料滑动轴承,人们一直使用一种多孔结构组件,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289333号公开的那种。按照这种多孔结构组件,在轴承的多孔层中的孔径在轴承的表面部分最小,孔径是连续的并且向着轴承的底部逐渐增大,因此,可增加油膜的压力并可增加轴承的寿命。
现参阅图81,它是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文本第1-43223号中公开的无油滚动轴承的横剖图。图82是沿图81中F-F线的剖面图。在这两张图中,标号33代表外环件,标号34代表内环件,标号48代表硼化锆陶瓷制成的滚珠,标号49代表凹槽,标号50代表在外环33的外表面上形成的槽。在外环上形成的槽50形成玻璃形式的膜而无需供送润滑油。因此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和电阻。
但是,上述图77所示的塑料滑动轴承的缺点在于,当重负载时不能使用且随时间面磨损,而且由于轴1总是与滑动轴承44的内表面接触,故会发生咬住的现象。
现有技术的,塑料渗油滑动轴承的缺点在于:油含量的范围仅为3%~5%,详见“高聚物摩擦材料”(日本高聚物学会,1990年编辑,Kyoritsu Syuppan),因此,渗入轴承的油的润滑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虽然图78和79所示的普通金属多孔滑动轴承很少随时间磨损并咬住,但是其缺点在于,由于它们是由比重大的金属制成,故而很重。
图80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缺点在于,因存在一些无油孔47,故油含量小,因此缩短了轴承寿命,而且孔的形状不一致,因而增大了轴承的质量差异。
在普通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中,孔径是连续的,且从轴承的表面部分向着轴承的底部逐渐增大(即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第2-289333号中公开的多孔结构组件),由于在轴承所有内周部分中的多孔性小,故已经渗入轴承的油可以容易地保持,从而增加了油膜的压力。但是,其缺点在于已经渗入轴承的油不容易被吸入轴承的内表面,因而增大了摩擦阻力。
另外,上述现有技术的塑料滑动轴承和金属多孔滑动轴承的缺点是,由于轴承的材料与用于支承轴承的支承件如轴承箱的材料不同,故支承件和轴承不能制成整体式,因而增大了构成包括这种轴承的设备的零件数目,所以提高了设备的装配成本。
图81和82所示的现有技术的无油滚动轴承的缺点是,轴承的摩擦阻力大于典型的,如图83所示的,使用润滑油的轴承的摩擦阻力。
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缺陷。更具体来说,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量轻,不必维护保养,极少出现摩擦和咬住现象的多孔塑料轴承,一种与轴承箱等整体模制的低成本的多孔塑料轴承。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多孔塑料轴承,它包括一个多孔塑料构成的滑动轴承件,该滑动轴承件是按下述方式形成的:集合一簇每个体积在0.004mm3至4mm3范围内的塑料颗粒,烧结这簇塑料颗粒,使其多孔度选择在10%至30%的范围内,其中,所述滑动轴承件在任意纵、横截面内包括多个塑料颗粒,在所述滑动轴承件内形成的孔内含有润滑剂,所述滑动轴承件包括在所述轴承件的内周部分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形成的低多孔度第一塑料颗粒层和高多孔度的第二塑料颗粒层,其中,所述第一塑料颗粒层在滑动轴承件的内表面上凸出的面积小于滑动轴承件内表面的总面积。
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一种多孔塑料轴承,它包括一个多孔塑料构成的滑动轴承件,该滑动轴承件是按下述方式形成的:集合一簇每个体积在0.004mm3至4mm3范围内的塑料颗粒,烧结这簇塑料颗粒,使其多孔度选择在10%至30%的范围内,其中,所述滑动轴承件在任意纵、横截面内包括多个塑料颗粒,在所述滑动轴承件内形成的孔内含有润滑剂,所述滑动轴承件包括在所述滑动轴承件内周部分中至少一个区域形成的第一塑料颗粒层和在所述轴承件外周部分中形成的第二塑料颗粒层,所述第一和第二塑料颗粒层的多孔度低于所述滑动轴承件的其余部分的多孔度,所述第一塑料颗粒层在滑动轴承件内表面的凸起面积小于滑动轴承内表面的总面积。
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一种轴承件包括一簇每个体积在0.004mm3到4mm3范围内的颗粒,所述轴承件具有10%至30%的多孔度,在所述轴承件内形成的孔内含有润滑剂,所述轴承件在其负载表面的一个部分上具有低多孔度区域,在所述负载轴承表面的另一部分具有较高多孔度区域。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轴承件的外表面上作一个标记,以便标出第一塑料颗粒层的位置。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滑动轴承件内形成至少一个腔,其用于流通润滑油。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上述腔中插入一存油件如毡。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轴承还包括在其一端面上设置的一个动态压力槽轴承件。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轴承件还包括在其外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条槽,其用于存储液态润滑油。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轴承件还包括在其外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个散热片。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轴承包括一轴承箱,一个壳体和一个箱体,它们是由多孔塑料整体模制的。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个多孔塑料轴承,它包括一个轴承环、一个滚动件和轴承滚珠座,它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其成形成方法是会聚一簇塑料颗粒,每个颗粒的体积在大约0.004mm3至大约4mm3的范围内,这簇塑料颗粒的总体积为滚珠座的总体积的大约70%至大约90%的范围内,然后烧结这簇塑料颗粒。另外,在滚珠座内形成的孔渗透或注有润滑剂。润滑剂可以是液态润滑油,也可以是固态润滑剂。
现对照以下附图描述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图1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的曲线图表示试验结果,其表示按照图1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多孔度和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
图4的曲线图表示试验结果,其表示按照图1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一个塑料颗粒的体积和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
图5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7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9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10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11的曲线图表示试验结果,其表示按照图10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多孔度和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图12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13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14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15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16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17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18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19是沿图8中B-B线的剖面图;
图20是一模的剖面图,其用于制造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
图21是沿图20中C-C线的剖面图;
图22是一个模的剖面图,其用于制造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
图23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24是沿图23中D-D线的剖面图;
图25是一个模的剖面图,其用于制造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
图26是一个模的剖面图,其用于制造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
图27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28是一个模的剖面图,其用于制造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
图29是一个模的剖面图,其用于制造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
图30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31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32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33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34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35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36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37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38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39是沿图38中E-E线的剖面图;
图40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41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42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43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44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45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46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47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48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49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50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51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52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53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54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55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56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57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58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59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0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1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2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3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4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5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6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7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8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69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70的立体图局部剖开,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
图71的立体图局部剖开,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
图72的立体图局部剖开,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
图73的立体图局部剖开,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
图74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设备的立体图;
图75是现有技术多孔塑料轴承设备的立体图;
图76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77是现有技术塑料轴承的剖面图;
图78是现有技术金属多孔滑动轴承的剖面图;
图79是现有技术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
图80是现有技术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
图81是现有技术的无油滚动轴承的剖面图;
图82是沿图81中F-F线的剖面图;
图83的立体图局部剖开,表示广泛应用的现有技术的滚动轴承。
现参阅图1,图1表示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剖面图。另外,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在这两张附图中,标号1代表一根轴,标号2代表多孔塑料制成的滑动轴承,其用于可转动地支承轴1。滑动轴承2是一烧结体构成,烧结体包括一簇ABS树脂制成的颗粒3,以及烧结体中已渗入的液态润滑油。另外,标号3a代表在塑料颗粒3之间形成的孔。液态润滑油4可通过孔3a流动,并可从孔3a渗至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
现详述滑动轴承2,它可由下述方式构成:会聚许多塑料颗粒3,每个颗粒的体积在大约0.004mm3至大约4mm3的范围内,烧结这些塑料颗粒,使轴承多孔度的百分比在大约10%至大约30%的范围内,其相应于塑料颗粒3之间的孔的总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
下面描述按照本发明的这个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操作,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滑动轴承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或间隙51附近产生负压。因此,已渗在塑料颗粒3之间的液态润滑油流至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内表面和轴1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因此在载荷侧区域中产生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减少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从图2中的箭头可以看出,液态润滑油4从载荷侧间隙52附近的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滑动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滑动轴承2的内部流通,同时油流至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一侧的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如前所述,在轴1转动期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附近,液态润滑油4连续送进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之中,同时油在滑动轴承2内流通。因此,可以防止滑动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另外,由于滑动轴承2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因而重量轻。
为了在上述操作过程中,在多孔塑料制成的滑动轴承2中保存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在任何纵向和横向截面中必须有多个塑料颗粒3。
现参阅图3,图中的曲线所示的实验结果表示在按照本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多孔度和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多孔塑料滑动轴承2含有液态润滑油4,它是由ABS树脂制成的塑料颗粒3烧结而成的,每个颗粒的体积为0.065mm3,下面对照实验结果描述多孔塑料滑动轴承2的多孔度和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在本文中,术语“多孔度”是指除塑料颗粒3以外的孔3a的总体积与滑动轴承2的总体积之比。在本实施例中,孔3a的总体积是通过滑动轴承2的总体积减去用于烧结滑动轴承2的塑料颗粒3的总体积而得到的,用孔3a的总体积除以滑动轴承2的总体积就得到多孔度。多孔度也可以通过用1减去滑动轴承2的总重量与滑动轴承2的总体积内的塑料颗粒的比重之比而得到。VG46矿物油可以用作液态润滑油4。直径为8mm,JIS标准表面粗糙度为0.1S的SUS304不锈钢轴可以用作轴1。使用孔径为8mm,外径为16mm,轴承宽度为16mm的滑动轴承2进行试验,轴承载荷为1kgf,轴转速为1000转/分。试验结果表明,如图3所示,摩擦系数随着多孔度的增加而减小,当多孔度超过10%时达到最小值。
因此,当会聚许多塑料颗粒3形成滑动轴承2时,塑料颗粒3的总体积等于或小于滑动轴承2的总体积的大约90%,然后烧结这些塑料颗粒3,这样就可以形成摩擦系数小的轴承2,其中很少出现磨损和咬住。
另外,试验结果表明,当塑料颗粒3的总体积等于或小于滑动轴承2总体积的大约70%时,滑动轴承2的机械强度就会下降。因此,在烧结一簇塑料颗粒3以形成滑动轴承2时,塑料颗粒3的总体积显然应在滑动轴承2的总体积的大约70%至大约90%的范围内(即,多孔度在大约10%至大约30%的范围内)。。
现参阅图4,图中的试验结果曲线表明一个塑料颗粒的体积与按照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在图中表示出在多孔度为20%时的试验结果。在上述情况中,其它试验条件与图3所示情况的试验条件相同。
按照这个试验,从图4可以看出,当一个塑料颗粒的体积等于或小于大约0.004mm3时,由于在会聚许多塑料颗粒3,将其烧结成如图1和2所示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2时,塑料颗粒3会过度熔化,故会防止液态润滑油4进入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从而使滑动轴承2的摩擦系数增加。另一方面,试验结果表明,当一个塑料颗粒3的体积等于或大于大约4mm3时,由于在塑料颗粒3之间形成的孔3a过大,不能保存其中的液态润滑油,因而使滑动轴承2的摩擦系数增加,因此,如果每个塑料颗粒3的体积在大约0.004mm3至大约4mm3的范围内,会聚这样的许多塑料颗粒3,然后烧结这些塑料颗粒,那么,所形成的滑动轴承2就会具有小的摩擦系数,其很少出现磨损和咬住。
在这个实验中,液态润滑剂是油,或者也可以是油脂。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只描述这个实施例与前述图1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如前所述,在图1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在本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olybutyleneterephthalate)(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 ketone)(PEEK)、聚醚砜(polyether sulfone)(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当塑料颗粒3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如前述图1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5,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2由局部轴承部分构成,它可支承轴1的下周部分,如图5所示,而按照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滑动轴承2是由整个圆周的轴承部分构成的,如图2所示。与整个圆周的轴承部分构成的轴承一样,由于轴心的运动,在由局部轴承部分构成的滑动轴承中可形成润滑油形成的楔形膜,从而使轴承的摩擦系数减小。因此在轴承中很少出现磨损和咬住。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可以提供与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6,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图6中,标号2A代表由多孔塑料制成的浮动套,标号2B代表由多孔塑料制成的外轴承部分。在工作中,在轴1和浮动套2A之间,以及在浮动套2A和外轴承部分2B之间形成由已经渗透入浮动套2A和外轴承部分2B中的润滑油构成的油膜,从而减小了轴承的摩擦系数,所以很少在轴承中出现磨损和咬住。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可以提供与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7,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2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多叶轴承部分构成的,在其内侧面形成多条槽。因此,由于液态润滑油的渗出会形成多个油膜,因此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可提供高的阻尼。另外,油膜使轴承的摩擦系数减小,从而可防止滑动轴承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8,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前述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图8中,标号5代表轴承外环,标号6代表支点,标号7代表由多孔塑料制成的垫。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2的结构为倾斜垫轴承,设有多个可自由倾斜的垫7和多个各支承一个相应的垫7的支点6。因此,由于润滑油渗出可形成多个油膜。因此,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可提供高阻尼。另外,油膜可减小轴承的摩擦系数,从而可防止滑动轴承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9,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在图9中,标号1a和1b表示在轴1侧面上形成的螺旋槽。在本实施例中,轴1设有多条螺旋槽,多孔塑料滑动轴承2设有多条槽。设有多条螺旋槽的轴1的转动使润滑油进入多条槽1a和1b。已流入槽中的润滑油的流动被槽1a和1b的端部栏住。因此,在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的润滑油压提高。因此减小了轴承的摩擦系数,从而防止轴承磨损和咬住。
如前所述,构成图5~9各实施例的轴承的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或者,塑料颗粒3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聚醚砜(polyether sulfone)(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显然可以取得相同的效果。
现参阅图10,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在该图中,标号8代表固态润滑剂。在本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之间形成的孔3a中填入的是固态润滑剂8,而不是前述图1的第一实施例中的液态润滑油4。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在本实施例中,当轴1转动时,轴1和滑动轴承2的内侧面相互接触。塑料颗粒3之间的固态润滑剂渗至滑动轴承的内侧面,在那里轴承和轴1总是相互接触。因此减小了轴承的摩擦系数,从而使轴承不易磨损和咬住。另外,由多孔塑料制成的滑动轴承重量轻。固态润滑剂8可以是进入孔3a中的固态物如石墨、二硫化钼、二硫化钨、氮化硼或氟化石墨。
现在参阅图11,图中的试验结果曲线表示按照这个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多孔度和摩擦系数之间的关系。下面对实验结果进行描述,表明含有固态润滑剂8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2的多孔度和摩擦系数间的关系,该轴承是用ABS树脂制成的塑料颗粒3烧结成的,每个塑料颗粒的体积为0.065mm3。可以使用由二硫化钼制成的固态润滑剂8。试验用的轴1是由SUS304不锈钢制成的,直径为8mm,JIS标准表面粗糙度为0.1S。使用孔径为8mm,外径为16mm,轴承宽度为16mm的滑动轴承进行试验,轴承的载荷为1kgf,轴的转速为1000转/分。试验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多孔度增加而减小,当多孔度超过10%时达到最小值,如图11所示。
因此,滑动轴承2是由会聚许多塑料颗粒3(其总体积等于或小于滑动轴承2的总体积的大约90%),然后烧结这些塑料颗粒制成时,轴承2可具有小的摩擦系数,很少发生磨损和咬住。
试验结果也表明,当塑料颗粒3的总体积等于或小于滑动轴承2总体积的大约70%时,会使滑动轴承2的机械强度下降。因此,烧结一簇塑料颗粒3形成滑动轴承2时,显然应使塑料颗粒的总体积在滑动轴承2总体积的大约70%至大约90%的范围内(即,多孔度应在大约10%至大约30%的范围内)。
试验结果表明,当一个塑料颗粒3的体积等于或小于0.004mm3时,由于当会聚这些塑料颗粒3并将其烧结成滑动轴承2时,塑料颗粒3会过度熔化,因而难于使固态润滑剂8渗入轴承,因而这样的塑料颗粒不适于制造轴承。
另外,当一个塑料颗粒3的体积等于或大于大约4mm3时,塑料颗粒3间形成的孔3a太大,不能在其中保存固态润滑剂8。因此,如果制造滑动轴承2时会聚许多塑料颗粒3,每个颗粒的体积在大约0.004mm3至大约4mm3的范围内,然后烧结这些塑料颗粒3,那么,所得到的轴承2具有小的摩擦系数,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下面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前所述,在图10所示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或者,塑料颗粒3也可以用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olyether ether ketone)(PEEK)、聚醚砜(polyether sulfone)(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10所示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如图10所示,上面描述的实施例的滑动轴承2是全圆周形式的轴承。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2是动态压力的轴颈轴承形式,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6所示浮动套和外轴承的组合,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倾斜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带有螺旋槽的轴承,而不是如图10所示的上面描述的全圆周轴承。在各种情况中,本实施例可提供与图10所示的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象图10所示的上述实施例那样,在本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或者,塑料颗粒3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变化也能取得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12,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0所示实施例的差别。
如前所述,按照图10所示前述实施例的滑动轴承2可以在轴1的径向上承受载荷。与此相反,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适于在轴1的推力方向上承受载荷。本实施例可以取得与图10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在图12所示的前述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或者,塑料颗粒3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当塑料颗粒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12所示上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本实施例的轴承是由烧结一簇塑料颗粒3形成的,其结构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结构相同。
现参阅图13,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按照前述实施例的滑动轴承2是具有平行表面的圆柱形,如图12所示。与此相反,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2是具有倾面的圆柱形。本实施例可以提供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14,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滑动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之间的差别。
在图14中,标号6代表支点,标号7代表多孔塑料制成的垫。按照本实施例,滑动轴承2为包括支点6和垫7的倾斜垫轴承的形式。使用这种倾斜垫轴承2可以取得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15,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按照本实施例,滑动轴承2为斜棱轴承形式。使用这种斜棱轴承2可以取得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16,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按照本实施例,滑动轴承2为斜棱轴承形式。使用这种斜棱形式的轴承2可以取得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在参阅图17,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图17中,标号图2a代表螺旋槽。按照本实施例,滑动轴承2为具有多条螺旋槽2a的形式,它可以取得与图12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18,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图19是沿图18中B-B线的横剖图。在这两张图中,标号9代表具有低多孔度的塑料颗粒层,标号10代表具有高多孔度的塑料颗粒层。
在本实施例中,塑料颗粒由ABS树脂制成。在轴承2的内周部分形成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布置在整个轴承宽度上,只位于轴1停止时与轴1接触的滑动轴承的内周部分的下部。恰好位于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下的,层9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在滑动轴承内表面上的凸起面积和小于滑动轴承2内表面的总面积。
当用烧结法制造滑动轴承2时,为了形成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模的面对轴承的低多孔度部分的表面温度最好保持得高于模的其它部分温度,从而可以容易地形成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滑动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之间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滑动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渗至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内表面和轴1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的载荷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的接触,从而可减小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的摩擦系数。
液态润滑油4倾向可从载荷间隙52附近的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滑动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它受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而不能容易地进入。因此,在轴1和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能容易地保持油膜。另外,由于滑动轴承是多孔塑料制成的,因而其重量轻。
如前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在整个轴承宽度上延伸,且位于轴1停止时可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下半部。或者,轴承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其位于轴1转动时轴承离轴1最近的部分附近。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提供某种程度的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图18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由ABS树脂制成。作为替代,塑料颗粒3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当塑料颗粒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18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按照图1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轴承为全圆周轴承的形式。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是动态压力轴颈轴承,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倾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具有螺旋槽的轴承。在所有这些情况中,本实施例都可以取得与图18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中的塑料颗粒3可以用与图18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ABS树脂制造,也可以用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显然,当塑料颗粒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或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18所示上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20,该图表示制造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所使用的模的剖面图。在该图中,标号11代表金属凸模,标号12代表金属凹模。凸、凹模11和12由导热材料如铅制成。
现参阅图21,该图是沿图20中C-C线的剖面图。在该图中,标号13代表小体积塑料颗粒,标号14代表大体积塑料颗粒。塑料颗粒13和14是由ABS树脂制成的。在轴承2的内周部分布置的小体积塑料颗粒13延伸过整个轴承宽度并且只位于当轴1不转时不与轴1接触的滑动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
按照本实施例,将金属凸模11在压力下插入装有塑料颗粒13和14的金属凹模12中以形成圆柱形的滑动轴承。
例如,在将ABS树脂制成的塑料颗粒13和14放入金属凹模12时,将一簇小体积塑料颗粒放入金属凹模12和金属凸模11之间形成的圆柱形空间下半部分的靠近凸模11的部分中,并将一簇大体积塑料颗粒14放入上述圆柱形空间的其余部分中,在等于或大于ABS树脂的软化温度的温度下,且在等于或小于ABS树脂的分解温度的温度下,加热、加压并烧结在模中的塑料颗粒13和14,并且在大气中冷却烧结的塑料颗粒,这样就可以制成多孔塑料轴承装置,其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位于轴承内周部分的下半部,而轴承的其余部分则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占据。试验表明,当塑料颗粒由ABS树脂制成时,轴承可在大约150℃至大约220℃的温度范围内制造。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小体积塑料颗粒13在整个轴承宽度上延伸,并布置在轴1不转时可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上。或者,轴承也可以设有一个或多簇小体积塑料颗粒13,其位于在轴1转动时轴承的最靠近轴1的部分附近。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取得某种程度的相同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21所示上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21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小体积塑料颗粒13和大体积塑料颗粒14都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当塑料颗粒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21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22,该图表示制造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所使用的模的剖面图。该图相应于沿图20中C-C线的剖面图。
在图22中,标号15代表具有低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标号16代表具有高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低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15是由ABS树脂制成的,具有高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16是由聚四氟乙烯树脂制成的。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在整个轴承宽度延伸,并布置在当轴1不转时可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上。
按照本实施例,在将塑料颗粒15和15放入金属凹模12中之后,在压力下将金属凸模插入金属凹模12中来形成圆柱形滑动轴承装置。在模制过程中,当将塑料颗粒15和16放入金属凹模12时,将一簇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放入金属凹模12和金属凸模11之间形成的圆筒形空间的下半部中靠近金属凸模11处,并将一簇高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6放入上述圆筒形空间的其余部分中,在不低于塑料颗粒15和16的软化温度且不高于塑料颗粒15和16的分解温度的温度下加热、加压和烧结塑料颗粒15和16,并且在大气中冷却烧结的塑料颗粒,就可以制成多孔塑料轴承装置,其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位于轴承内周部分的下半部,而轴承的其余部分则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占据。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在整个轴承宽度上延伸,并布置在轴1不转时能与轴1接触的轴承2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或者,在当轴1转动时轴承最靠近轴1的部分附近,轴承也可设有一个或多簇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取得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2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22所示前述实施例中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由ABS树脂制成,而高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6由聚四氟乙烯树脂制成。作为替代,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也可由聚甲醛树脂制成。另外,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和高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6可以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制成,在下述一组树脂中选择:ABS、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选择一种具有低软化温度特性的树脂作为塑料颗粒15的材料,选择一种具有高软化温度特性的树脂作为塑料颗粒16的材料。上述变化也可以取得与图22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23,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图24是沿图23中D-D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1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图18所示实述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位于轴承2的内周部分中,而轴承的其余部分则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占据。与此相反,按照本实施例,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位于轴承2的外周部分中,而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则位于轴承2的内周部分中。
在本实施例中,在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和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当通过烧结法制造滑动轴承2时,将面对轴承的低多孔度部分的模表面保持在高于模的其它部分的温度的温度下就可以容易地形成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滑动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渗至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轴承2内表面和轴1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因此,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滑动轴承的任何接触,从而减小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液态润滑油4从载荷侧间隙52附近的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滑动轴承2的内部,如图2所示,然后通过滑动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渗至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高速转动,在轴承2内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由于作用于其上的离心力,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流出;然而,由于轴承2的外周部分的多孔度太小,油不能通过外周部分流出轴承2,因而油不能从轴承2甩出。
因此,在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持续进入轴承2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载荷侧间隙52中,而油在轴承2内部循环时不会流出轴承2,因而本身不会消耗。因此,可以在长时期中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另外,由于滑动轴承2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故其重量轻。
为了将液态润滑油4保存在塑料轴承中,在轴承2中的任何纵或横剖面中必须有多个塑料颗粒,如图2所示。液态润滑剂4是油。作为替代,液态润滑剂也可以是油脂。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23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23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或聚四氟乙烯(PTFE)。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23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23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如前所述,在图23所示前述实施例中,轴承是全圆周形式的轴承。而在本实施例中的滑动轴承却可以是动态压力轴颈轴承,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6所示的浮动套和外轴承的组合,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斜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设有螺旋槽的轴承。在所有情形中,本实施例都可提供与图23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与图23所示前述实施例一样,在本实施例中的塑料颗粒3由ABS树脂制成。作为替代,塑料颗粒3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显然,当塑料颗粒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25,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制造多孔塑料轴承所使用的模的剖面图。该图相应于沿图20中C-C线的剖面图。
在图25中,标号13代表小体积塑料颗粒,标号14代表大体积塑料颗粒。塑料颗粒13和14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按照本实施例,在将塑料颗粒13和14放入金属凹模12中之后,在压力下将金属凸模11插入金属凹模12中以形成圆筒形滑动轴承。
例如,将ABS树脂制成的塑料颗粒13和14送入金属凹模12时,将一簇小体积塑料颗粒13送入如图24所示的在金属凹模12和金属凸模11之间形成的圆筒形空间的外周部分中,并将一簇大体积塑料颗粒14送入上述圆筒形空间的内周部分中,在等于或高于ABS树脂的软化温度且等于或小于ABS树脂的热分解温度的温度下,加热、加压和烧结在模中的塑料颗粒13和14,并在大气中冷却烧结的塑料颗粒就可以制成多孔塑料轴承装置,其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位于轴承的外周部分中,而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则位于轴承的内周部分中。试验表明,当塑料颗粒由ABS树脂制成时,可在大约150℃至大约220℃的温度范围内制造轴承。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25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25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小体积塑料颗粒13和大体积塑料颗粒14都由ABS树脂制成。作为替代,它们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26,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制造多孔塑料轴承所使用的模的剖面图。该图相应于沿图20中C-C线的剖面图。
在图26中,标号15代表具有低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标号16代表具有高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低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15是由ABS树脂制成的,具有高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16是由聚四氟乙烯树脂制成的。
按照本实施例,在将塑料颗粒15和16送入金属凹模12中之后,将金属凸模11在压力下插入金属凹模12中以形成圆筒形滑动轴承装置。在模制过程中,当将塑料颗粒15和16送入金属凹模12中时,将一簇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送入在金属凹模12和金属凸模11之间形成的圆筒形空间的外周部分中,并将一簇高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6送入上述圆筒形空间的内周部分中,在不低于塑料颗粒15和16的软化温度且不高于塑料颗粒15和16的热分解温度的温度下加热、加压和烧结在模中的塑料颗粒15和16,在大气中冷却烧结的塑料颗粒,这样就可制成多孔塑料轴承装置,其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位于轴承的外周部分中。
下面描述按照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2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26所示前述实施例中,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由ABS树脂制成,高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6由聚四氟乙烯树脂制成。作为替代,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可由聚甲醛树脂制成。另外,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和高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6可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制成,从下述一组树脂中选择:ABS、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选择一种具有低软化温度特性的树脂作为塑料颗粒15的材料,选择一种具有高软化温度的树脂作为塑料颗粒16的材料。上述变化可取得与图26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27,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滑动轴承的剖面图。在该图中,标号9代表低多孔度的塑料颗粒层,标号10代表高多孔度的塑料颗粒层。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在轴承2的内周部分中布置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在整个轴承宽度上延伸,只位于轴1不转时能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
按照本实施例,当用烧结法制造滑动轴承2时,将面对轴承的低多孔度部分的模表面温度保持得高于模的其它部分的温度就可以容易地形成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的液态润滑油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内表面和轴1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区域中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因被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阻止而不能进入。因此,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可以容易地保持油膜。液态润滑油4也在载荷侧间隙52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如图2所示,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渗至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的间隙51。
如果轴1高速转动,在轴承2中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因离心力而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轴承2的外周部分是由低多孔度塑料层9构成的,因而不能从轴承2甩出。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持续地送入轴承2内表面和轴1间的载荷侧间隙51中,而油本身不会因油在轴承2内循环时甩至轴承2之外而消耗。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另外,由于滑动轴承2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故其重量轻。
为了将液态润滑油4保存在塑料轴承装置内,在轴承装置内的任何纵、横截面内必须存在多个塑料颗粒。液态润滑油4是油,或者也可以是油脂。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在整个轴承宽度上延伸,位于轴1不转时能与轴1接触的轴承2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或者,在轴1转动时与轴1最近的部分附近,轴承可设有一个或多个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取得某种程度的相同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27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27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可用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27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27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图27所示前述实施例的轴承为整个圆周形式的轴承。本实施例中的轴承为动态压力轴颈轴承的形式,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斜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带有螺旋槽的轴承。在所有情形中,本实施例都可提供与图27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象图27所示前述实施例一样,在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中的层9和10内的塑料颗粒可以由ABS树脂制成。作为替代,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显然,当塑料颗粒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可以取得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28,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制造多孔塑料轴承所使用的模的剖面图。该图相应于沿图20中C-C线的剖面图。
在图28中,标号13代表小体积塑料颗粒,标号14代表大体积塑料颗粒。塑料颗粒13和14是由ABS树脂制成的。小体积塑料颗粒13布置在轴承2的内周部分中,沿整个轴承宽度延伸,只位于轴1不转时能与轴1接触的滑动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一半部中。
按照本实施例,如图2所示,将金属凸模11在压力下插入装有塑料颗粒13和14的金属凹模12中以形成圆筒形滑动轴承。
在模制过程中,当将ABS树脂制成的塑料颗粒13和14送入金属凹模12中时,将一簇小体积塑料颗粒13放入金属凹模12和金属凸模11间形成的圆筒形空间的外周部分和内周部分的下半部分中,并将一簇大体积塑料颗粒14放入上述圆筒形空间的其余部分中,在等于或高于ABS树脂的软化温度且等于或低于ABS树脂的热分解温度的温度下加热、加压并烧结塑料颗粒13和14,并在大气中冷却烧结的塑料颗粒就可以容易地制成多孔塑料轴承装置,其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位于轴承的外周部分和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试验表明,当塑料颗粒由ABS树脂制成时,轴承可以在大约150℃至大约220℃的温度范围内制造。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小体积塑料颗粒在整个轴承宽度上延伸,并布置在轴1不转时可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或者,轴承也可以在轴1转动时与轴1最近的部分附近设置一簇或多簇小体积塑料颗粒13。在这种情形中,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取得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2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28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小体积塑料颗粒13和大体积塑料颗粒14都由ABS树脂制成。作为替代,它们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28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29,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制造多孔塑料轴承所使用的模的剖面图。该图相应于沿图20中C-C线的剖面图。
在图29中,标号15代表具有低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标号16代表具有高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在本实施例中,具有低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15由ABS树脂制成,具有高软化温度特性的塑料颗粒16由聚四氟乙烯树脂制成。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在整个轴承宽度延伸,并布置在轴1不转时与轴1可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一半上。
按照本实施例,将金属凸模11在压力下插入装有塑料颗粒15和16的金属凹模12中以形成  圆筒形滑动轴承装置。
在模制过程中,当将塑料颗粒15和16送入金属凹模12时,将一簇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送入金属凹模12和金属凸模11之间形成的圆筒形空间的外周部分和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并将一簇高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6送入上述圆筒形空间的其余部分中,在不低于塑料颗粒15和16的软化温度且不高于塑料颗粒15和16的热分解温度的温度下加热、加压并烧结塑料颗粒15和16,并在大气中冷却烧结的塑料颗粒,可以容易地制造多孔塑料轴承,其中,在轴承2外周部分中的多孔度和在轴度2的内周部分的半部中的多孔度与图29所示轴承的其余部分的多孔度相比,是小的。
如前所述,在本实施例中,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在整个轴承宽度延伸并布置在当轴1不转时可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半部中。或者,轴承可以在轴1转动时与轴1最近的部分附近设有一簇或多簇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在这种情形中,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取得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29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29所示前述实施例中,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由ABS树脂制成,高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6由聚四氟乙烯制成。作为替代,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也可以由聚甲醛树脂制成。另外,低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5和高软化温度塑料颗粒16可以由相互不同的材料制造,从下面一组树脂中选择:ABS、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和聚四氟乙烯(PTFE)树脂等。选择一种具有低软化温度特性的树脂作为塑料颗粒15的材料,选择一种具有高软化温度的树脂作为塑料颗粒16的材料。上述变化可取得与图29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30,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在该图中,标号17代表空穴,其中没有塑料颗粒3。轴承中的塑料颗粒3由ABS树脂制成。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产生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并流向轴承2内表面和轴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产生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在载荷侧间隙52附近,从滑动轴承2内表面进入滑动轴承2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循环,同时油渗至在轴1和轴承2之间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图2中的箭头表示液态润滑油的流动。
由于在轴承2中存在没有塑料颗粒3的空穴17,因而液态润滑油4进入空穴17中,从而增加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持续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供应液态润滑油4。
因此,在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被持续地在长时期内向滑动轴承2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载荷侧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供送,同时,油在轴承2内部循环。因此,可以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另外,因滑动轴承装置是多孔塑料制成的,故其重量轻。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塑料轴承内保存液态润滑油4,在轴承装置内的任意纵、横截面内必须有多个塑料颗粒3。液态润滑油4是油,或者也可以是油脂。
现参阅图31,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在轴承2中,在含有塑料颗粒3的层中的局部多孔度是均匀的。与此相反,按照本实施例,轴1不转时能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设有多孔度低的塑料颗粒层。按照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与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产生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渗至间隙51附近的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从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中;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被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因此,在轴1和轴承2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可被容易地保持,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轴承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32,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2的外周部分由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构成,而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在图32中,标号17代表其内无塑料颗粒层9和10的空穴。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产生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渗至间隙51附近的轴承2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产生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减小了轴承2和轴1之间的磨损阻力。
然后,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从载荷侧间隙52附近的轴承2内表面进入轴承2内部中,然后通过轴承2内部循环,同时,油渗至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的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速度转动,在轴承2中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因其上作用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因为轴承2外周部分中的多孔度很小,使油不能通过外周部分流出轴承2,因而防止了油的甩出。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内表面供送,而不会甩出轴承2,同时油在轴承2中循环。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33,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外周部分和轴1不转时能与轴1接触的轴承2内周部分的半部中。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渗至间隙51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从载荷区域中的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被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因此,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形成的油膜可以容易地得到保持。很小量的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从载荷侧区域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中,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速度转动,在轴承2内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因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因为轴承2的外周部分的多孔度很小,使油不能通过外周部分而流至轴承2之外,从而可防止油的甩出。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持续地向载荷侧区域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供应,而油不会因散失在轴承2之外而消耗,同时,油在轴承2的内部循环。因此,可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在图31至33所示前述各实施例中,在层9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和层10中的高多孔度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图31至33所示前述各实施例可以取得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如前所述,在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中,轴承是全圆周轴承形式的,而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是动态压力轴颈轴承形式的,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6所示的浮动套和外轴承的组合,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斜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带有螺旋槽的轴承。在所有情形中,本实施例都可以取得与图30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同样,在图31至33所示的前述各实施例中,滑动轴承也可以是动态压力轴颈轴承形式的,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6所示的浮动套和外轴承的组合,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倾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带有螺旋槽的轴承。在所有情形中,如图31至33所示的前述各实施例都可以取得相同的优点。
在上述变型中,塑料颗粒3由ABS树脂制成。作为替代,它们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可以取得与图30至33所示各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34,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在该图中,标号18代表一个能在其内存油的存油件如毡。将存油件18分别插入空穴17中,空穴17与轴承侧表面连通。在轴承中的塑料颗粒3由ABS树脂制成。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渗至间隙51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轴承2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在载荷侧间隙52附近从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滑动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轴承2之间。由于在没有塑料颗粒3的空穴17中插入了能够存油的存油件18如毡,液态润滑油4保存中存油件18中,因而提高了油含量(油含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油4可以容易地存在轴承2中。因此在长时期内可以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供应液态润滑油4。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长时期内持续地供至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同时,油在轴承2的内部循环。因此,可以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另外,由于滑动轴承装置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故其重量轻。
为了在塑料轴承内保存液态润滑油4,在轴承内任意纵、横截面内必须有多个塑料颗粒。液态润滑剂可以是油,也可以是油脂。
现参阅图35,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当轴1不转时可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内。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占据。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存油件18内的液态润滑油4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轴承2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减小了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52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被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因此,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可以容易地保持,从而可以更有效的防止轴承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36,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2的外周部分是由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构成的,而轴承的其余部分是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的。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的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存油件18中的液态润滑油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摩擦阻力。
然后,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速度转动,在轴承2中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由于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而甩出;然而,在这种情形中,因为轴承2的外周部分中的多孔度很小,使油不能通过外周部分流至轴承2之外,所以可防止油从轴承2甩出。
因此,在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持续地送向在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而当油在轴承2内部循环时不会甩至轴承2之外。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37,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外周部分和在轴1不转时能与轴1接触的轴承2内周部分上。另外,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其它结构与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中;然而,在这种情形中,因受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而不能容易地进入。因此,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可以容易地形成油膜。很小量的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也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在轴承中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由于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因为轴承2的外周部分中的多孔度太小,使油不能通过外周部分甩出轴承2之外。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载荷侧间隙附近持续地送至轴承2的内表面,油不会因为油在轴承2内部循环时甩至轴承2外部而消耗。另外,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能够容易地形成油膜。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由ABS树脂制成,作为替代,它们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在图35至37所示前述各实施例中,层9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和层10中的高多孔度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35至37所示前述各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如前所述,在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中,轴承是全圆周轴承形式的,而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可以是动态压力的轴颈轴承形式,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6所示的浮动套和外轴承的组合,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斜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带有螺旋槽的轴承。在所有情形中,本实施例都可取得与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与在图35至37所示的前述各实施例中一样,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可以是动态压力轴颈轴承形式,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6所示的浮动套和外轴承的组合,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斜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带有螺旋槽的轴承。在所有情形中,可以取得与图35至37所示前述各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在上述变型中,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可以取得与图34至37所示前述各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38,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另外,图39是沿图38中E-E线的剖面图。在这两张图中,标号19代表动态压力槽轴承部分,标号20代表安装在轴1上的一块板。板20设有一表面20a,它面对轴承的包括动态压力槽轴承部分19的端面。板20的形状并不关键,只是它要具有一端面20a,端面20a面对包括动态压力槽轴承部分的轴承端面。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内的液态润滑油4渗至间隙51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在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液态润滑油如图2所示也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已渗至图38所示轴承右侧的轴承端面的液态润滑油在槽轴承件19中产生动态压力。因此,可以避免轴承2的端面和板20之间的任何接触。因此减小了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可以承受推力负载。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长时期内持续地在载荷侧间隙附近送入轴承2的内表面,同时油在轴承2的内部循环。因此,可以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另外,由于滑动轴承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故其重量轻。
为了在塑料轴承中存油,在轴承2中任意纵、横截面内必须有多个塑料颗粒。液态润滑油4可以是油,也可以是油脂。
现在参阅图40,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当轴1不转时可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其它结构与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轴承的结构相同,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的液态润滑油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在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因为受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因此,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可以容易地形成油膜,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轴承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41,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2的外周部分由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构成,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其它结构与按照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轴承的结构相同。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然后,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在轴承2中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由于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在轴承2的外周部分中的多孔度很小,使油不能通过外周部分流至轴承2外部,从而可防止油从轴承2甩出。
因此,在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载荷侧间隙附近持续地送至轴承2的内表面,油在轴承2内循环时,不会由于油甩至轴承2外部而消耗。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42,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外周部分和当轴1不转时可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中。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的液态润滑油4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受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阻止,故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内部。因此,在轴承1和轴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可以容易地得到保持。很小量的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也在载荷侧区域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速度转动,在轴承2中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因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在轴承2的外周部分中的多孔度很小,使油不能通过外周部分流到轴承2之外,因而防止了油甩出轴承2之外。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载荷侧间隙附近持续地送至轴承2的内表面,当油在轴承2中循环时不会由于甩出轴承2之外而消耗,另外,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可以容易地形成油膜。因此可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43,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在轴承2中的塑料颗粒3之间存在没有塑料颗粒3的空穴17。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的液态润滑油4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如图2所示,液态润滑油4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轴承2之间。
由于在轴承2中有空穴17,其内没有塑料颗粒3,液态润滑油4进入空穴17中,从而提高了油含量,油含量为液态润滑油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因此在长时期内可以在载荷侧间隙附近持续地向轴承2的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长时期内持续地向轴承2的内表面供送,同时油在轴承2的内部循环。因此,可以防止轴承的磨损和咬住。另外,由于滑动轴承装置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其重量轻。
现参阅图44,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3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外周部分和轴1不转时能与轴1接触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中。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是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的。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的液态润滑油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受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因此,可以容易地保持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很小量的液态润滑油如图2所示也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在轴承2内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由于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轴承2外周部分中的多孔度很小,使油不能通过外周部分流出轴承2,因而防止了油从轴承2的甩出。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载荷侧间隙附近持续地送至轴承2的内表面,当油在轴承2内部循环时不会甩出轴承2,因而不会消耗掉。因此可在长时间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实施例,在轴承2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作用载负的内周部分和轴承2的外周部分,但是,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显然也可以设置在轴承2的内周部分或者设置在轴承2的外周部分上,也可以取得相同的优点。
现在参阅图45,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图45中,标号18代表能够存油的存油件如毡。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ABS树脂。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轴承2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能够存油的存油件18如毡被插入其中设有塑料颗粒3的空穴17中,使液态润滑油4存在存油件18中,因而提高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从而使油可容易地储存在轴承2中。因此在长时期中可以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倾向于在载荷侧区域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受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阻止,因而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因此,可以容易地保持在轴1和轴承2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很小量的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也可以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在轴承2内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由于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在轴承2的外周部分中的多孔度很小,故不能从轴承2甩出。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持续地在载荷侧间隙附近送至轴承2的内表面,当油在轴承2的内部循环时,油不会甩出轴承2而消耗掉。另外,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容易形成油膜,因而可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实施例,在轴承2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作用负载的轴承2的内周部分,以及轴承2的外周部分。但是,在轴承中,低多孔度层9显然可设置在轴承2的内周部分中或者设置在轴承2的外周部分中,也可以取得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34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在图40至45所示前述各实施例中,在层9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和在层10中的高多孔度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40至45所示前述各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如前所述,在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中,轴承是全圆周轴承形式的,而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可以是动态压力轴颈轴承形式的,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6所示的浮动套和外轴承的组合,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斜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带有螺旋槽的轴承。在所有情形中,本实施例都可取得与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另外,与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一样,在本实施例的轴承中的塑料颗粒是3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显然,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也可以取得与图38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46,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在该图中,标号21代表用于存液态润滑油4的,在轴承2的外表面上形成的槽。在轴承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因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另外,轴承2可承载由轴1施加的径向力。
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轴承2之间。
当轴1转动时,一部分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在轴承外表面上形成的槽21借助油的表面张力储存液态润滑油4。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长时期内持续地被送至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同时油在轴承2的内部循环。因此可以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另外,由于滑动轴承2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因而其重量轻。
为了在塑料轴承2中存油,在轴承2内任意纵、横截面内必须有多个塑料颗粒。液态润滑油4可以是油,也可以是油脂。
现参阅图47,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内周部分的下半部,轴承2的外表面上具有多条槽21。另外,轴承2的其余部分是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的,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受到在轴承内周部分下半部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因此,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可以容易地得到保持,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轴承的磨损和咬住。另外,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的液态润滑油4借助槽21中油的表面张力可以存在槽中。
现参阅图48,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在轴承2的外表面上具有多条槽21,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内。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是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的。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如图2所示,液态润滑油4也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在轴承2中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由于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轴承2的外周部分是由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构成的,因而油不能甩出轴承2。另外,液态润滑油4也保存在多条槽21中,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润滑油的散失。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持续地送至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当油在轴承2的内部循环时,不会因甩出轴承2而被消耗掉。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49,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具有在表面上的多条槽21的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内,以及轴承内周部分的下半部。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是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的。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至间隙51附近渗的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内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受到在轴承内周部分下半部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而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因此,可以容易地保持在轴1和轴承2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很小量的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也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在轴承2内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由于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是由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构成的,故不能容易地甩出轴承2。另外,液态润滑油也被多条槽21储存。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持续地送至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当油在轴承2内部循环时不会因甩出轴承2而消耗掉。另外,在轴1和轴承2之间可以容易地形成油膜,从而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50,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2的外表面上具有多条槽21,在轴承2中含有许多塑料颗粒3的层中存在设有塑料颗粒3的空穴17。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渗至间隙51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如图2所示,液态润滑油4在载荷侧间隙52附近从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滑动轴承2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轴承2之间。
由于在轴承2中设有无塑料颗粒3的空穴17,液态润滑油4进入空穴17,因而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长时期内持续地送至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同时,油在轴承2内部循环。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另外,由于滑动轴承2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故其重量轻。
现参阅图51,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在轴承2的外表面上具有多条槽21,在轴承2中设有无塑料颗粒3的空穴17。另外,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渗至间隙51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如图2所示,液态润滑油4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受到在轴承内周部分下半部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因此,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可以容易地得到保持。
由于在轴承2中包括没有塑料颗粒3的空穴17,液态润滑油4进入空穴17中,因而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和轴承体积之比。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另外,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的液态润滑油4可以由槽21保存。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持续地送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当油在轴承2内部循环时油不会因从轴承2甩出而消耗掉。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52,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在轴承的外表面上有多条槽21,在轴承中在无有塑料颗粒3的空穴17。另外,在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内设置低多孔度塑料颗粒9,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渗至间隙51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如图2所示,液态润滑油4也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在轴承2内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因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是由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构成的,因而油不会从轴承2甩出。另外,倾向于甩出的液态润滑油也借助油的表面涨力而储存在多条槽21中。
由于液态润滑油4也进入空穴17,因而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持续地送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当油在轴承2内部循环时,油不会因甩出轴承2而消耗掉。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53,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在轴承外表面有多条槽21,在轴承中设有空穴17。另外,在低多孔度塑料颗粒9设置在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以及轴承2的内周部分下半部中。轴承的其余部分是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中的液态润滑油4渗至间隙51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和情形中,由于受到在轴承内周部分下半部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因此,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可以容易地得到保持。很小量的液态润滑油4如图2所示也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滑动轴承2之间。
如果轴1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在轴承2内循环的液态润滑油因作用在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是由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构成的,油不能甩出轴承2。另外,液态润滑油4也存在多条槽21中。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液态润滑油也存在无塑料颗粒3的空穴17中,因而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载荷侧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另外,倾向于甩出的液态润滑油4借助油的表面张力也存在多条槽21中。因此,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持续地送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当油在轴承2内循环时不会甩出轴承2而消耗掉。另外,在轴1和轴承2之间可以容易地形成油膜。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54,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图54中,标号18代表能够存油的存油件如毡。轴承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在本实施例中,轴承在其外表面设有多条槽21,在含有许多塑料颗粒3的层中设有空穴17。存油件18分别插入空穴17中。
下面描述按照本实施例的轴承的工作情况。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的液态润滑油4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
如图2所示,液态润滑油4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后通过轴承2的内部循环,同时,油在与载荷侧间隙相对的那侧渗至轴1和轴承2之间。
由于轴承在没有塑料颗粒3的空穴17中设有能够存油的存油件18,液态润滑油4存在存油件18中,因而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从而液态润滑油4可以容易地存在轴承2中。因此,在长时间内可以在载荷侧间隙附近持续地向轴承2的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这样,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载荷侧间隙附近持续地送向轴承2的内表面,同时油在轴承2内部循环。因此,可以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另外,滑动轴承是由多孔塑料制成的,故其重量轻。
为了在塑料轴承中存油,在轴承2中任意纵、横截面内必须有许多塑料颗粒。液态润滑油4是油,或者也可以是油脂。
现参阅图55,该图表示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5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在图54实施例中含塑料颗粒3的层由在轴承2内周部分下半部形成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和在轴承其余部分形成的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所取代。在层9和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在本实施例的这种轴承2中,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受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因此,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可以容易地得到保持。
插入空穴17中的存油件18提高了轴承中液态润滑油4的含量。另外,倾向于甩出的液态润滑油4也可储存在多条槽21中。因此,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轴承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56,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5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外表面有多条槽21的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中。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
在本实施例的这种轴承2中,例如,如果轴1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在轴承2中循环的液态润滑油4由于作用于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轴承2的外周部分是由低多孔度塑料颗粒9构成的,因而油不能从轴承2甩出。另外,已渗至轴承外表面的液态润滑油4也可借助油的表面张力而保存在多条槽21中。
这样,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载荷侧间隙附近持续地送至轴承2的内表面,油不会在轴承2内部循环时甩出轴承2而消耗掉。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57,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5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以及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是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的。
在本实施例的这种轴承2中,当轴1转动时,在轴承内循环并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在载荷侧间隙附近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受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
当轴1以较高速度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因作用于其上的离心力而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然而,由于轴承2的外周部分是由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构成的,故油不易从轴承2甩出。另外,已渗至轴承外表面的液态润滑油4也可借助油的表面张力而保存在多条槽21中。
这样,当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在载荷侧间隙附近持续地送至轴承2的内表面,当油在轴承2内循环时不会甩出轴承2之外而消耗掉。另外,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可容易地形成油膜。因此,在长时期内可以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只描述它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在图47至57所示前述各实施例中,在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和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中的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以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47至57所示各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如前所述,在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中,轴承是全圆周轴承形式的,而本实施例中的滑动轴承可以是动态压力轴颈轴承形式的,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6所示的浮动套和外轴承的组合,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斜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带有螺旋槽的轴承。在所有情形中,本实施例都可提供与图46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另外,在轴承中的塑料颗粒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
现参阅图58,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在该图中,标号22代表散热片。设有多个散热片的轴承2是由许多塑料颗粒3制成的。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
当轴1转动时,在轴1和轴承2的内表面之间,在与载荷侧间隙52相对的间隙51中或间隙51附近形成负压。因此已渗入轴承2的液态润滑油4在间隙51附近渗至轴承2的内表面,然后流向滑动轴承2的内表面和轴1之间的距离最短的间隙52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从而在载荷侧区域中形成正压。因此,可以防止轴1和轴承2之间的任何接触,从而可以减小轴1和轴承2之间的摩擦阻力。另外,轴承可以承受由轴1施加的径向力。
一般来说,轴1转动时在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载荷侧区域中产生的摩擦热会加速液态润滑油的消耗。但是,按照本实施例,设在轴承2外表面上的多个散热片22可以将轴承2产生的热量散向周围,从而防止轴承2内温度的升高。因此可以减少液态润滑油的消耗。
这样,在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在长时期内持续送向载荷侧区域附近的轴承2内表面,同时,油在轴承2内部顺利地循环。因此,可以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为了在塑料轴承2内储存液态润滑油4,在轴承2任意纵、横截面内必须有许多塑料颗粒。液态润滑油4可以是油,也可以是油脂。
现参阅图59,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5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轴承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片22,轴承的其余部分是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的。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设置在轴承2外表面上的多个散热片22可以将轴承2内产生的热量散向周围,从而可以防止轴承2内的温度升高。另外,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受到轴承内周部分下半部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内部。因此,在轴1和轴承2内表面之间形成的油膜可以容易地得到保持,从而可以更有效地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参阅图60,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5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内,轴承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片22,轴承的其余部分是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的。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当轴1以较高速度转动时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的液态润滑油4可以受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另外,多个散热片22可以将轴承2中产生的热量散向周围,从而可以防止轴承2内温度的升高。
现在参阅图61,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5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和轴承内周部分的下半部,轴承外表面上具有多个散热片22,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是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的。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倾向于从轴承2的内表面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在这种情形中,由于受到轴承内周部分下半部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内部。另外,当轴1以较高速度转动时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的液态润滑油4可受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另外,多个散热片22可以将轴承2中产生的热量散向周围,从而可以防止轴承2内温度的升高。
现参阅图62,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5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轴承2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片22,在轴承2的具有许多塑料颗粒3的层中设有空穴17。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多个散热片22可以将轴承2中产生的热量散向周围,从而可以防止轴承2中温度的升高。另外,由空穴17注满液态润滑油4,因而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现参阅图63,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6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内周部分下半部内,轴承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片22,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已渗出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从轴承2内表面进入轴承2内部;然而由于受到轴承2内周部分下半部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内部。另外,轴承2外表面上的多个散热片22可以将轴承2内产生的热量散向周围,从而可以防止轴承2内温度的升高。另外,由于空穴17中注满液态润滑油4,因而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的体积和轴承体积之比。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现参阅图64,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6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中,轴承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片22,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当轴1以较高速度转动时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的液态润滑油4可被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阻止。另外,多个散热片22可将轴承2中产生的热散向周围,从而可以防止轴承2内温度的升高。另外,由于空穴17注有液态润滑油,从而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和轴承体积之比。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现在参阅图65,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6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另一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也设置在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轴承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片22。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与图64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已渗至轴承内表面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由于受到轴承2的内周部分下半部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另一方面,当轴1以较高速度转动时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的液态润滑油可以被另一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阻止。另外,多个散热片22可将轴承2中产生的热量散向周围,从而可以防止轴承2中温度的升高。另外,由于空穴17中注有液态润滑油4,因而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现在参阅图66,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6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存油件18分别插在空穴17中,空穴17是在轴承2中的塑料颗粒3的层中形成的,轴承2外表面上具有多个散热片22。轴承的其余部分与图62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
按照本实施例,由于液态润滑油4渗入空穴17的存油件18中并保存在存油件18中,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另外,多个散热片22可将轴承2中产生的热量散向周围,从而可以防止轴承2内温度的升高。因此,可在长时期内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为了在塑料轴承2中保存液态润滑油4,在轴承2任意纵、横截面内必须有许多塑料颗粒。液态润滑油4可以是油,也可以是油脂。
现在参阅图67,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6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内周部分下半部中,轴承外表面上设有多个散热片22,轴承的其余部分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已渗至轴承2内表面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进入轴承2的内部;然而由于受到轴承2内周部分下半部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
另外,由于液态润滑油4渗入空穴17内的存油件18中,并保存在存油件18中,因而进一步提高了含油量,含油量是液态润滑油4的体积与轴承体积之比。另外,布置在轴承外表面上的多个散热片22可将轴承2内产生的热量散向周围,从而可以防止轴承2内温度的升高。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持续地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内表面供送液态润滑油4。
现在参阅图68,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6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整个外周部分中,轴承外表面上具有多个散热片22,轴承的其余部分的由高多孔度塑料颗粒层10构成。
因此,按照本实施例,当轴1以较高速度转动时倾向于从轴承2的外表面甩出的液态润滑油可被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阻止。另外,多个散热片22可将轴承2中产生的热量散向周围,从而可防止轴承2内温度的升高。另外,插入空穴17中的存油件18提高了液态润滑油4的含量。
这样,在轴1转动时,液态润滑油4可持续地送向载荷侧间隙附近的轴承2的内表面,当油在轴承2内循环时不会因甩出轴承2而消耗掉。因此,可以在长时期内防止轴承2的磨损和咬住。
现在参阅图69,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6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
在本实施例中,另一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设置在轴承2的内周部分的下半部中,轴承外表面设有多个散热片22。另外,轴承的其余部分与图6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轴承相同。
按照本实施例,已渗至轴承2内表面的液态润滑油4倾向于进入轴承2内部;然而,由于受到轴承2内周部分下半部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阻止,油不能容易地进入轴承2的内部。本实施例的其它工作情况和优点与图68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5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58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塑料颗粒3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58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在图59至69所示前述各实施例中,层9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和层10中的高多孔度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由下述树述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择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59至69所示前述各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58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如前所述,在图58所示前述实施例中,轴承是全圆周轴承形式的,而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可以是动态压力轴颈轴承形式的,如图5所示的局部轴承,如图6所示的浮动态和外轴承的组合,如图7所示的多叶轴承,如图8所示的斜垫轴承或如图9所示的带有螺旋槽的轴承。在所有情形中,本实施例都可以取得与图58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现在参阅图70,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局部剖开的立体图。在该图中,标号23代表外环件,标号24代表内环件。外环件23和内环件24的组合称为轴承环。另外,标号25代表称为滚动件的滚珠,标号26代表ABS树脂的多孔塑料构成的滚珠轴承隔离圈。与上面描述的轴承2一样,隔离圈26是由渗有液态润滑剂的多孔塑料制成的。
多个滚珠25保持在浸有液态润滑剂的多孔塑料制成的滚珠轴承隔离圈中,因此,滚珠之间不能相互接触。滚珠25在外环件23和内环件24之间滚动,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由于多孔塑料制成的滚珠轴承隔离圈浸有液态润滑油,因而液态润滑油从多孔塑料滚珠轴承隔离圈渗至滚珠与外环件及滚珠与内环件接触的部位,因而可防止滚珠、内、外环件和滚珠轴承隔离圈的磨损,从而延长轴承的寿命。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70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70所示前述实施例中,浸有液态润滑油的多孔塑料滚珠轴承隔离圈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滚珠轴承隔离圈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显然,当隔离圈由上述替代树脂制成时可以取得与图70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在参阅图71,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部分剖开的立体图。下面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70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70所示前述实施例中,轴承是全圆周轴承形式的,而本实施例的轴承是止推轴承形式的,可以取得与图70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与图70所示前述实施例一样,浸有液态润滑油的多孔塑料隔离圈26可以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浸有液态润滑油的隔离圈26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显然,当隔离圈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可以取得与图70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在参阅图72,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部分剖开的立体图。在该图中,标号23代表外环件,标号24代表内环件。外环件23和内环件24的组合称为轴承环。另外,标号25代表称为滚动件的滚珠,标号27代表由ABS树脂多孔塑料制成的,渗有固态润滑剂的滚珠轴承隔离圈。
多个滚珠保持在渗有固态润滑利的多孔塑料制成的滚珠轴承隔离圈内,因此,滚珠不能相互接触。滚珠25在外环件23和内环件24之间滚动,因而可减少摩擦阻力。由于多孔塑料制成的隔离圈27浸有固态润滑剂,因而随着隔离圈的磨损,固态润滑剂渗至滚珠与外环件及滚珠与内环件接触的部位,从而可以防止滚珠、内、外环件和隔离圈的磨损,从而延长轴承的寿命。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7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72所示前述实施例中,渗有固态润滑剂的多孔塑料隔离圈27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隔离圈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显然,当隔离圈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可以取得与图72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在参阅图73,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部分剖开的立体图。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72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72所示前述实施例中,轴承是径向轴向形式的,而本实施例的轴承是止推轴承形式的,可以取得与图72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与图72所示前述实施例一样,渗有固态润滑剂的多孔塑料隔离圈27可由ABS树脂制成。作为替代,渗有固态润滑剂的多孔塑料隔离圈27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显然,当隔离圈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不管所选的树脂的热塑性和热固性如何,都可以取得与图72所示前述实施例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74,该图是包括多个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箱体的立体图。在该图中,标号28代表用塑料模制的箱体,标号29代表用于支承转动的滑动轴承件,标号30代表用于支承往复运动的轴承件。这种箱体按下述方式制造:使用许多塑料颗粒整体模制用于支承转动的轴承件29和用于支承往复运动的轴承件30之后,用液态润滑油浸透轴承件29和30。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造的。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支承件是与许多轴承件整体模制的,以便支承多个轴承件,但是并不局限于箱体,它也可以是轴承箱,用于装纳风扇的壳体等等。
轴承件29的结构与按照图1-73所示前述实例中的任一结构相同。下面描述除轴承件之外的其余部分。
图75是包括典型的现有技术的轴承的普通箱体的立体图,其用于与图74所示箱体进行比较。在图75中,标号41代表安装在塑料模制的箱体28上的滚珠轴承,标号42代表安装在箱体28上的线性滚珠轴承。装配这些零件需要用轴承箱,因而必须进行许多装配过程,因此增加了装配成本。另外,滚珠轴承价格贵。
然而图7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轴承装置具有整体模制的支承件如箱体、轴承箱等,从而降低了装配成本。另外,由于这种轴承装置无需昂贵的滚珠轴承,从而可以降低轴承装置的零件成本。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74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74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塑料颗粒是由ABS树脂制成的。作为替代,它们也可由下述树脂制成:聚甲醛(POM)、聚丙烯(PP)、酰胺(PA)、聚酰亚胺(PI)、聚乙烯(PE)、聚对苯二酸亚丁酯(PBT)、聚亚苯基硫醚(PPS)、聚醚醚酮(PEEK)、聚醚砜(PES)、多芳基化合物(PAR)、聚酰胺一酰亚胺(PAI)或聚四氟乙烯(PTFE)等。显然,当塑料颗粒是由上述替代的树脂制成时可以取得相同的优点。
现参阅图76,该图是按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多孔塑料轴承的剖面图。在该图中,标号31代表在轴承2的一个端面上作为标记的一个凹槽。
在按照本实施例的滑动轴承2中,凹部31是在下述两条直线中任一条上设置的,这两条直线是按下述方法得到的:在滑动轴承的两端面上投射一垂直线,该垂直线从轴承内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的大致中点延伸至轴承轴线的从中点作的垂直线的交点。借助轴承内周部分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多孔塑料轴承可在其上承载一负荷。轴承2的负荷部分可以从轴承外观上识别出来。标记31可以是一凸缘或凸起或可标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的任何东西以替代凹部。
下面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只描述本实施例与图76所示前述实施例的差别。在图76所示前述实施例中,在轴承一端面上设有一凹部31作为标记。作为替代,所设凹部作为标记也可设置在轴承件侧向外表面上的一条直线上,其位于上述通过在滑动轴承两端面上投射一条从轴承内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9大约中点延伸伸至从中点向轴承轴线作的垂线的交点而得到的直线与轴承端面的相交处。显然这个变型可以提供相同的优点。
显然,标记31也可以是凸缘,凸起或可以标记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的任何东西以替代凹部。
如前所述,按照本发明的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重量轻的塑料颗粒制成的多孔塑料轴承,其中,在轴和轴承之间存在润滑剂。因此,该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轴承的摩擦阻力小,从而在轴承中不易出现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由重量轻的塑料颗粒制成的多孔塑料轴承,其中已渗入轴承的固态润滑剂渗至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因此,该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轴承的摩擦阻力小,从而在轴承中不易出现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由重量轻的塑料颗粒制成的多孔塑料轴承,其中,已渗入轴承的润滑油渗至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油膜,在轴承内周部分的载荷部分的多孔度小。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中不易出现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其中,已渗入轴承的润滑油进入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油膜,轴承外周部分的多孔度小。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降低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不易发生轴承的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其中,已渗入轴承的润滑油进入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油膜,轴承内周部分的负载部分和轴承外周部分的多孔度小。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降低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不易发生轴承的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其中,标号如凸缘、凹部或凸部设置在下述直线之一上,这些直线的形成方式为:在滑动轴承的两个端面上投射一条垂线,该垂线从轴承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的大约中心延伸至从该中心向轴承轴线的垂线的交点;或者在轴承外侧面上作一直线,该直线在上面描述的线与轴承两端面边缘的交点之间,上面描述的线是在滑动轴承的两端面上投射一条垂线形成的,该垂线从轴承中的低多孔度塑料颗粒层的大约中心延伸至从该中心向轴线的垂线的交点。因此,从轴承外部可以识别轴承的负荷部分,因而可以方便地进行轴承的安装。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其中,在轴承中设有存油的空穴,从而提高了轴承的含油量,在轴承中,已渗入轴承的润滑油进入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油膜。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不易发生轴承的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轴承中设有空穴,每个空穴中具有能够存油的存油件,已渗入轴承的润滑油进入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油膜。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其中在轴承的一个端面设置一个压力槽承载件以便支承推力载荷,已渗入轴承的润滑油进入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油膜。另外,轴设有一个面对槽承载件的平面。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可以承受径向和推力载荷。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种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其中,在轴承的外表面上形成存液态润滑油的槽,已渗入轴承的润滑油进入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油膜。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其中,在轴承的外表面上设置散热片以便防止已渗入轴承的液态润滑油粘度的下降,润滑油进入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油膜。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设有一种多孔塑料轴承装置,它具有整体模制的用于支承轴承件的支承件,如轴承箱、外壳或箱体。因此,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另外,由于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的轴承件与支承件如箱体等是整体模制的,因而可以减少轴承装置的装配成本和零件如轴承的成本。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设有一种多孔塑料轴承,它是滚动轴承形式的,包括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滚珠轴承隔离圈,其中润滑剂进入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孔塑料轴承,它是滚动轴承形式的,包括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滚珠轴承隔离圈,其中已渗入轴承的润滑油进入轴和轴承之间的间隙并形成油膜。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孔塑料轴承,它是滚动轴承形式的,包括由轻塑料颗粒构成的滚珠轴承隔离圈,其中设有渗透固态润滑剂的空穴。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是按下述方式制成的,在轴承的准备负载的部分附近放置许多塑料颗粒,每个塑料颗粒的体积或软化温度小于轴承其它部分的塑料颗粒的体积或软化温度,烧结许多塑料颗粒,其中包括上述小体积和低软化温度的塑料颗粒。因此,轴承内周部分的负载部分的多孔度低于轴承其余部分的轴承可以容易地制造出来。另外,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是按下述方式制成的,在模制的轴承的外周部分,在模中放置许多塑料颗粒,每个塑料颗粒的体积或软化温度小于轴承的其它部分的塑料颗粒的体积或软化温度,烧结许多塑料颗粒,其中包括上述小体积或低软化温度的塑料颗粒。因此可以很容易地制成一种轴承,其外周部分中的负载部分的多孔度小于轴承其它部分的多孔度。因此,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另外,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是按下述方式制成的,在模中至少放置两簇塑料颗粒。每个塑料颗粒比轴承其它部分的塑料颗粒体积小,从而使这两簇分别位于模制的轴承的内周部分的负载部分和模制的轴承的外周部分,烧结许多塑料颗粒,其中包括上述小体积的塑料颗粒。因此可以容易地制出一种轴承,其中轴承内周部分的负载部分和轴承的外周部分的多孔度低于轴承的其它部分。另外,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而且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推荐实施例,由许多轻塑料颗粒构成的多孔塑料轴承是按下述方式制成的,在模中放置至少两簇塑料颗粒,每个塑料颗粒的软化温度低于轴承的其它部分,使这些簇塑料颗粒分别位于模制的轴承的内周部分的负载部分和模制的轴承的外周部分中,烧结许多塑料颗粒,其中包括上述低软化温度的塑料颗粒。因此,可以容易地制出一种轴承,其中,在轴承内周部分的负载部分和轴承外周部分中的多孔度低于轴承的其它部分。另外,本实施例的轴承重量轻,而且可以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从而轴承不易发生磨损和咬住。

Claims (13)

1.一种多孔塑料轴承,它包括一个多孔塑料构成的滑动轴承件,该滑动轴承件是按下述方式形成的:集合一簇每个体积在0.004mm3至4mm3范围内的塑料颗粒,烧结这簇塑料颗粒,使其多孔度选择在10%至30%的范围内,其中,所述滑动轴承件在任意纵、横截面内包括多个塑料颗粒,在所述滑动轴承件内形成的孔内含有润滑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件包括在所述轴承件的内周部分的至少一个区域中形成的低多孔度第一塑料颗粒层和高多孔度的第二塑料颗粒层,其中,所述第一塑料颗粒层在滑动轴承件的内表面上凸出的面积小于滑动轴承件内表面的总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是液态润滑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是固态润滑剂。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件的外周部分的多孔度低于滑动轴承件其它部分的多孔度。
5.一种多孔塑料轴承,它包括一个多孔塑料构成的滑动轴承件,该滑动轴承件是按下述方式形成的:集合一簇每个体积在0.004mm3至4mm3范围内的塑料颗粒,烧结这簇塑料颗粒,使其多孔度选择在10%至30%的范围内,其中,所述滑动轴承件在任意纵、横截面内包括多个塑料颗粒,在所述滑动轴承件内形成的孔内含有润滑剂,
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承件包括在所述滑动轴承件内周部分中至少一个区域形成的第一塑料颗粒层和在所述轴承件外周部分中形成的第二塑料颗粒层,所述第一和第二塑料颗粒层的多孔度低于所述滑动轴承件的其余部分的多孔度,所述第一塑料颗粒层在滑动轴承件内表面的凸起面积小于滑动轴承内表面的总面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在轴承件外表面上设置一个标记以指示所述第一塑料颗粒层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轴承件包括至少一个空穴以便流通所述润滑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空穴中的存油件。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所述滑动轴承件一个端面上的动态压力槽承载件。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还包括在所述滑动轴承件的外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条槽以便存纳所述液态润滑油。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还包括在所述滑动轴承件的外表面上形成的至少一个散热片。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孔塑料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包括整体模制的,多孔塑料构成的轴承箱、壳体和箱体。
13.一种轴承件,它包括一簇每个体积在0.004mm3至4mm3范围内的颗粒,所述轴承件具有10%至30%的多孔度,在所述轴承件内形成的孔内含有润滑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件在其负载轴承表面的一个部分上具有低多孔度区域,在所述负载轴承表面的另一部分具有较高多孔度区域。
CN96104531A 1995-09-12 1996-04-10 多孔塑料轴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4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34252/95 1995-09-12
JP234252/1995 1995-09-12
JP7234252A JPH0976371A (ja) 1995-09-12 1995-09-12 多孔質プラスチック軸受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5299A CN1145299A (zh) 1997-03-19
CN1058449C true CN1058449C (zh) 2000-11-15

Family

ID=16968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453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8449C (zh) 1995-09-12 1996-04-10 多孔塑料轴承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707718A (zh)
JP (1) JPH0976371A (zh)
KR (1) KR0185740B1 (zh)
CN (1) CN1058449C (zh)
GB (1) GB2304832B (zh)
TW (1) TW3042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16735B2 (ja) * 1996-10-01 2000-03-06 昌 松井 高速回転機器の転がり軸受装置
KR100233009B1 (ko) * 1997-07-09 1999-12-01 윤종용 반구 베어링 장치
US6164831A (en) * 1998-04-03 2000-12-26 J. Morita Mfg. Corp. Rolling bearing for high-speed rotating equipment
NL1009410C2 (nl) * 1998-06-15 1999-12-16 Skf Eng & Res Centre Bv Smeersysteem.
DE19836821A1 (de) * 1998-08-14 2000-02-24 Rwe Dea Ag Böhmitische Tonerden und aus diesen erhältliche phasenreine, hochtemperaturstabile und hochporöse Aluminiumoxide
EP1002965A1 (de) * 1998-11-19 2000-05-24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Kühlbares Lager
US6376952B1 (en) 1999-07-14 2002-04-23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earing system for a rotating shaft
US6700255B1 (en) 1999-11-12 2004-03-02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Bearing system with flexible bearing bracket
FR2812046B1 (fr) * 2000-07-21 2002-10-18 Valeo Systemes Dessuyage Bague de palier autolubrifiee pour le guidage en rotation d'un arbre
JP2002213436A (ja) * 2001-01-19 2002-07-31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モータ用流体軸受け装置
US6764307B2 (en) * 2001-03-28 2004-07-20 Minebea Company, Ltd. Polymer-metal composition retainer for self-lubricating bearing
US7264398B2 (en) 2001-08-24 2007-09-04 The Boeing Company Truck pivot joint bearing and method of lubricating
DE10151263B4 (de) * 2001-10-17 2010-12-02 Schaeffler Technologies Gmbh & Co. Kg Axiale Wälzlagerung
ITBS20010097A1 (it) * 2001-11-30 2003-05-30 S Di Albiero Lara & C Snc Ab Cuscinetto a sfere in materiale plastico o simile
GB0214207D0 (en) * 2002-06-19 2002-07-31 Sarnatech Bnl Ltd Improved bearing
CN100422584C (zh) * 2003-06-20 2008-10-01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 烧结含油滑动轴承
GB2405909B (en) * 2003-09-13 2006-11-22 Waukesha Bearings Ltd Sliding radial bearing arrangement
JP4670113B2 (ja) * 2003-10-08 2011-04-13 日本トムソン株式会社 直動軸受
CN1946783B (zh) 2004-04-23 2012-01-25 Ntn株式会社 树脂制多孔体及其制造方法
JP4515824B2 (ja) * 2004-05-27 2010-08-04 Ntn株式会社 高精度すべり軸受
EP1748109A1 (en) * 2005-07-25 2007-01-31 Nederlandse Organisatie voor Toegepast-Natuuurwetenschappelijk Onderzoek TNO Pile driver
US7904993B2 (en) * 2005-12-21 2011-03-15 Oiles Corporation Spherical bearing for lock gate door and lock gate door having the same
JP5105749B2 (ja) * 2006-02-23 2012-12-26 日本トムソン株式会社 潤滑剤供給ローラ
US8261841B2 (en) * 2009-02-17 2012-09-11 Exxonmobil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Company Coated oil and gas well production devices
DE102008053504B4 (de) * 2008-10-28 2023-01-26 Paul Hettich Gmbh & Co. Kg Auszugsführung für Möbel
JP4984093B2 (ja) * 2009-02-16 2012-07-2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動力伝達機構
US20120141052A1 (en) 2010-12-05 2012-06-07 New Hampshire Ball Bearings, Inc. Self lubricated bearing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of making the same
US9140302B2 (en) 2013-06-13 2015-09-22 The Boeing Company Joint bearing lubricant system
TWI624318B (zh) * 2014-02-27 2018-05-21 保來得股份有限公司 燒結軸承
JP6386260B2 (ja) * 2014-06-19 2018-09-05 株式会社エンプラス プラスチック焼結体の製造方法、金型、及びプラスチック焼結体
US9523386B1 (en) 2014-12-05 2016-12-20 Us Synthetic Corporation Bearing assemblies including integrated lubrication, bearing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of use
US9309923B1 (en) * 2014-12-05 2016-04-12 Us Synthetic Corporation Bearing assemblies including integrated lubrication, bearing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of use
US9874247B2 (en) * 2016-05-09 2018-01-23 Elliott Company Internal cooling bearing pads
CA2987167A1 (en) * 2016-12-16 2018-06-1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Joint-less continuous journal bearings
US10724575B2 (en) 2017-06-15 2020-07-28 Schaublin Sa Metallic lined trunnion bearing for aircraft landing gear
US10480569B2 (en) 2017-06-15 2019-11-19 Schaublin Sa Hybrid lined trunnion bearing for aircraft landing gear
KR102093417B1 (ko) * 2018-05-11 2020-03-25 이형훈 슬라이드 코어 가이드 유닛용 합금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0206824B (zh) * 2019-06-13 2020-08-1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具有负泊松比效应的多孔含油保持架的调控方法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2688A (en) * 1991-04-04 1994-02-0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Sintered oil impregnated bearing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21983A (en) * 1969-08-08 1973-07-04 Albright & Wilson Bearing structure
ZA764941B (en) * 1975-09-23 1977-07-27 Minnesota Mining & Mfg Porous lubricant-impregnated bearing
JPS55137718A (en) * 1979-04-13 1980-10-27 Nec Corp Pulse generating circuit
JPS61153059A (ja) * 1984-12-25 1986-07-1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ベルトプ−リ装置
JPS63111312A (ja) * 1986-10-29 1988-05-16 N D C Kk 複層軸受ならびのその製造方法
JPH0818376B2 (ja) * 1989-04-28 1996-02-28 三菱電機ホーム機器株式会社 多孔質構造体
EP0578272B1 (en) * 1988-10-31 1997-02-26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Porous structural unit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82688A (en) * 1991-04-04 1994-02-01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oration Sintered oil impregnated bearing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GB2304832B (en) 2000-03-08
KR0185740B1 (ko) 1999-05-15
TW304222B (zh) 1997-05-01
GB9602819D0 (en) 1996-04-10
CN1145299A (zh) 1997-03-19
JPH0976371A (ja) 1997-03-25
KR970016191A (ko) 1997-04-28
US5707718A (en) 1998-01-13
GB2304832A (en) 1997-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49C (zh) 多孔塑料轴承
CN1142119C (zh) 复合材料、其制法及由其构成的热敏电阻材料及制法
CN1013791B (zh) 涡轮机叶片固定机构
CN1388327A (zh) 滚动滑动件及滚动装置
CN101076667A (zh) 涡旋式流体机械
CN1580500A (zh) 涡轮喷嘴的翼面形状
CN1083474C (zh) 在热力循环中使用的改进的非共沸工作介质
CN1568396A (zh) 第2级涡轮喷嘴翼面
CN1727645A (zh) 用于燃气轮机的第一相的高效定子
CN1215269C (zh) 轴承装置
CN1925058A (zh) 半导体装置
CN1727641A (zh) 用于燃气轮机的第二相的高效转子
CN1693681A (zh) 摩托车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凸轮
CN1508793A (zh) 头支承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和采用它的盘装置
CN1894515A (zh) 滚动轴承、润滑脂补给装置、主轴装置、润滑脂补给方法及润滑脂补给程序
CN1405450A (zh) 液体排放器和包括该液体排放器的设备
CN1518647A (zh) 磁性流体密封装置
CN1030337C (zh) 使表面硬化的铬基合金
CN1701182A (zh) 压缩机
CN1074151A (zh) 氟化涂料粘附于金属衬底的方法
CN1697936A (zh) 轴承单元以及使用该轴承单元的旋转驱动装置
CN1519487A (zh) 直动式阻尼器
CN1183279C (zh) 针杆和缝纫机用滑动装置以及缝纫机
CN101069003A (zh) 有单列的十五个气缸的两冲程涡轮增压内燃机
CN1163891C (zh) 图像和/或声音记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01115

Termination date: 201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