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19487A - 直动式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直动式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519487A
CN1519487A CNA200410000462XA CN200410000462A CN1519487A CN 1519487 A CN1519487 A CN 1519487A CN A200410000462X A CNA200410000462X A CN A200410000462XA CN 200410000462 A CN200410000462 A CN 200410000462A CN 1519487 A CN1519487 A CN 15194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ing body
plane
inclination
breaker slot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4100004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356080C (zh
Inventor
��ľ��ƽ
并木真平
高桥谦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 Bea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 Bea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 Bea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 Bea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519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519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35608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35608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7/00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 F16F7/08Vibration-dampers; Shock-absorbers with friction surfaces rectilinearly movable along each oth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直动式阻尼器。本发明的直动式阻尼器不仅可弥补油或气体阻尼器的缺点,还可照常发挥其各自的特长。在壳体(10)内轴向配置有连通的筒部(14)和制动槽(15)。制动槽(15)的两侧面为斜面(17、17)。该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侧、即制动槽(15)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扩大。在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该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该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时,第2移动体(20)的倾斜面(28)与第1移动体(19)的倾斜面(24)接触,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与斜面(17、17)接触。

Description

直动式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用流体而可有效发挥阻尼力的直动式阻尼器。
背景技术
图57所示的是现在已经公知的一种对轴向移动发挥阻尼效果的直动式阻尼器。
该现有的直动式阻尼器具有圆筒形的机壳1、在该机壳1内滑动的活塞2和与活塞2连接的活塞杆3。上述机壳1的一端1a开口,而另一端1b封闭。在上述开口的一端1a盖有盖4,将该开口封闭。
在上述密封的机壳1内,由活塞2分割成一个室5a和另一个室5b,在该室5a和室5b中充入粘性流体。
进而,在上述机壳1的内周面上形成槽槽6。通过这样形成的槽槽6,在机壳1与活塞2的滑动面上形成供粘性流体流通的通路。
另外,在上述盖4上设有支撑活塞杆3的杆孔4a,支撑活塞杆3使其突出于机壳1的外侧。
而且,当该活塞杆3受外力推压而克服弹簧7的弹力时,上述活塞2在机壳1内下降。而当该推压力释放时,活塞2则在弹簧7的弹力作用下在机壳1内上升。
如上所述,由于活塞2下降,粘性流体通过槽槽6从一个室5a流到另一个室5b,但此时的粘性流体利用其阻力发挥了阻尼效果。
另外,上述另一个室5b中还具有储液器8,该储液器8用于吸收与活塞杆3的体积部分相当的流体。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例子中,由于在机壳1内充入粘性流体,所以必须用未图示的密封部件密封活塞杆3与杆孔4a之间,以防该流体泄漏。
还有,上述活塞杆3在其一端固定在活塞2上的状态下在杆孔4a内滑动。因此,为了使活塞杆3在杆孔4a内顺利地滑动,必须按性质要求规定其尺寸精度。
以上内容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3-277839号公报第2页,图2。
如上所述,现有的直动式阻尼器为油阻尼器,由于是通过往机壳1内充入粘性流体、利用粘性流体的流动阻力来获得阻尼效果,因而无论如何要使用油。而由于要使用油,就必须要设置防止流体泄漏的密封部件。然而,无论密封多么好,也必然要导致付着在活塞杆3上的油等泄漏到外部。因此,要使漏油真正地达到零,实际上近乎不可能。根据这样的油阻尼器的特性,存在的问题是不能在食品等绝对要避免沾油的使用条件下使用。
另外,要使漏油为零实际上虽近乎不可能,但为使其无限地趋近于零,就必须提高密封结构的精度。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密封结构的精度越提高,越使成本相应地增大。
若要在不提高密封精度的情况下满足密封要求,则势必要加大密封的紧固力。但是,密封紧固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因而使活塞杆3的滑动性受损,也对阻尼效果产生不良影响。
而且,为了设置密封部件,必须要形成用于固定它的密封槽。但是,密封槽形成本身就费工耗时,这也构成成本增大的主要原因。
进而,为了防止漏油、及将滑动阻力抑制到最低,必须保证活塞杆3的表面加工精度很高。若要提高该加工精度,当然会会相应地增大成本。况且,金属加工比起树脂等的加工来要费工耗时,因此存在加工精度要求越高,则会进而增大成本的问题。
总之,现有的油阻尼器,存在着不仅其用途有限、而且无法避免其制造成本大幅度增加的问题。
另一方面,为弥补如上所述的油阻尼器的漏油的缺点,现在已经公知的有将气体充入气缸内的气体阻尼器。但是,若该气体阻尼器也漏气的话,则几乎达不到阻尼效果。然而,要完全防止粒子极小的气体等的泄漏则比防止漏油更加困难。
因此,这种气体阻尼器,即便结构上完全没有缺陷,但却存在因漏气而成为一种无用之物的问题。
而且,气体阻尼器,因气体等的压缩性强等原因,具有灵敏度差于油阻尼器的特性。
即,现有技术的现状是,油阻尼器使用寿命较长、可获取大的阻尼力,但存在不得在严禁漏油的场合使用的问题;而气体阻尼器不漏油,但存在使用寿命短、而灵敏度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油或气体的、可获得期望的阻尼力的、不仅弥补了油阻尼器或气体阻尼器的缺点,而且还可照常发挥其各自特长的直动式阻尼器。
本发明目的实现如下。
本发明第一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在机壳内组装入与其相对移动的滑动体的同时,在该机壳或滑动体的任何一方设制动槽,而在另一方设可滑动配合地嵌入该制动槽的制动部;所述制动槽的侧面形成斜面,在朝向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上使侧面的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并且,在所述制动部也形成与该斜面相对的斜面;另一方面,所述滑动体除了所述制动槽或制动部以外还设有作用部;还设置有如下转换构造:当该作用部相对受到力的作用、所述滑动体相对机壳沿轴向移动时,产生将该制动部朝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上推压的推压力。
上述斜面,不仅指制动槽的两侧面倾斜,也包含只有任何一方的侧面倾斜。关键在于,只要在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上,使制动槽的侧面的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
本发明第二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是,所述滑动体,分开设置设有作用部的第1移动体、和设有制动槽或制动部的第2移动体,同时还设有使所述第2移动体随着所述第1移动体相对机壳沿轴向移动而移动、产生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上推压的推压力的转换构造。
本发明第三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是,所述第2移动体设置成可在制动槽的深度方向上晃动;该转换构造的结构为:在第1移动体与第2移动体的任何一方具有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与该倾斜面接触的接触部,通过所述倾斜面使所述第1移动体的移动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当所述第1移动体的移动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时,该第2移动体沿制动槽的深度方向移动、将所述制动部朝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
本发明第三方案的接触部,也可使其接触面倾斜。
本发明第四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具有转换构造、和对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加以释放的释放构造;该释放构造为:在第1移动体与第2移动体的至少任何一方具有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与该倾斜面接触的接触部;该释放构造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转换构造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在此,所述转换构造的倾斜面和所述释放构造的倾斜面,既可相互平行,当然也可不平行。可以利用上述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来调节推压力或推压力的释放速度,上述各倾斜面未必一定要平行。
另外,上述的接触部,也可使其接触面倾斜。
本发明第五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具有转换构造、和对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加以释放的释放构造;该释放构造为:在第1移动体与第2移动体的至少任何一方具有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与该倾斜面接触的接触部;该释放构造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转换构造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本发明第六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是,所述转换构造,当所述第1移动体相对所述机壳向轴向的任何一侧移动时,所述第2移动体沿制动槽的深度方向移动,产生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所述释放构造设有弹簧,当所述第1移动体向轴向另一侧移动时,靠该弹簧弹力,释放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的同时,使该弹簧弹力沿释放所述推压力的方向作用于所述第1移动体。
本发明第七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在所述第1移动体的周围配置多个第2移动体,在第1移动体与第2移动体的任何一方设倾斜面,而在另一方设与该倾斜面接触的接触部,使所述第2移动体的倾斜面或接触部与所述第1移动体的接触部或倾斜面相对。
本发明第八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是,所述滑动体中,所述作用部与所述制动部或制动槽一体形成;制动构造为:使所述作用部的轴线与制动部或制动槽的轴线偏心。
在此,所述作用部与制动部或制动槽只要实质上为一体即可,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一体。即,只要所述作用部与制动部或制动槽可一体地移动,可以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一体。
本发明第九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机壳上设制动槽即燕尾槽,而在所述滑动体上设滑动配合地嵌入该燕尾槽的制动部。
本发明第十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是,在所述滑动体的作用部设轴部的同时,在机壳上设该轴部通过的轴孔;并保持所述轴部可在与制动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的间隙。
本发明第十一方案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是,所述转换构造,当所述滑动体相对所述机壳向轴向的任何一侧相对移动时,产生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的同时;而且还设有弹簧,该弹簧的弹力作用在使所述滑动体恢复至原来位置的方向上。
若采用上述第一至第十一项发明,可以靠制动部与制动槽来产生阻尼效果。因此,由于不需要现有的油阻尼器所用的那种粘性流体,即使在处理严禁油污食品的场所也可使用,使用条件变得宽范。由于既不使用空气也不使用油,所以无漏油漏气现象。因此,无需用于防止泄漏的密封部件,可相应地降低成本。进而,由于无需密封部件,所以可避免因密封紧固力而造成阻尼效果下降这一对阻尼效果的不良影响。
进而,由于是靠把制动部推压到制动槽来获得制动力,所以不同于气体阻尼器那样使用高压缩性气体的阻尼器,可以得到响应性更高的阻尼器。
尤其是采用第六项发明,由于具有可对将制动部推压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上的推压力加以释放的释放构造,并设置使弹力作用于释放对第1移动体的上述推压力的方向的弹簧,所以该第1移动体可以迅速地恢复到正常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组装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滑动体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例1的局部剖面图。
图4是沿图5的IV-IV线的剖面图。
图5是沿图3的V-V线的剖面图。
图6是从图1的背面看实施例1的第2移动体时的立体图。
图7是实施例2的剖面图。
图8是用于说明实施例2的制动部和制动槽的说明图。
图9是实施例3的组装图。
图10是实施例3的局部剖面图。
图11是沿图15的XI-XI线的剖面图。
图12是从图9的背面看实施例3的第2移动体时的立体图。
图13是实施例3的滑动体的立体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实施例3的凸部和导向部的说明图。
图15是沿图10的XV-XV线的剖面图。
图16是滑动体从图10状态移动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17是实施例4的剖面图、即沿图18的XVII-XVII线的剖面图。
图18是沿图17的XVIII-XVIII线的剖面图。
图19是实施例5的局部剖面图。
图20是沿图19的XX-XX线的剖面图。
图21是用于说明实施例5的凸部和导向部的说明图。
图22是沿图20的XXII-XXII线的剖面图。
图23是滑动体从图19状态移动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24是实施例6的局部剖面图。
图25是沿图24的XXV-XXV线的剖面图。
图26是用于说明实施例6的制动部和制动槽的说明图。
图27是用于说明实施例6的凸部和导向部的说明图。
图28是沿图25的XXVIII-XXVIII线的剖面图。
图29是滑动体从图24状态移动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30是实施例7的局部剖面图。
图31是沿图30的XXXI-XXXI线的剖面图。
图32是用于说明实施例7的凸部和导向部的说明图。
图33是态滑动从图30状体移动时的局部剖面图。
图34是实施例8的局部剖面图。
图35是沿图34的XXXV-XXXV线的剖面图。
图36是实施例9的局部剖面图。
图37是实施例10的局部剖面图。
图38是沿图37的XXXVIII-XXXVIII线的剖面图。
图39是沿图38的XXXIX-XXXIX线的剖面图。
图40是实施例11的局部剖面图。
图41是沿图40的XLI-XLI线的剖面图。
图42是沿图41的XLII-XLII线的剖面图。
图43是实施例12的剖面图、即沿图44的XLIII-XLIII线的剖面图。
图44是沿图43的XLIV-XLIV线的剖面图。
图45是实施例13的剖面图。
图46是实施例14的组装图。
图47是实施例14的剖面图。
图48是沿图47的XLVIII-XLVIII线的剖面图。
图49是从盖一侧看图47的视图。
图50是实施例15的组装图。
图51是实施例15的剖面图。
图52是沿图51的LII-LII线的剖面图。
图53是从盖一侧看图51的视图。
图54是实施例16的剖面图。
图55是用于说明实施例16的制动部和制动槽的说明图。
图56是从实施例16的盖一侧看的视图。
图57是表示现有技术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其另一端为开口部,在该开口部上盖有盖11。由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如上所述,构成机壳的盖11,在其两侧面上设有一对钩合片11a,在该钩合片11a的前端形成爪部11b。
另外,在壳体10开口部的两侧,形成一对槽12,当盖11封盖到壳体10上时,上述的钩合片11a恰好嵌入该对槽12内。而且其结构为,在槽12形成锁定凹部13,如上所述,当钩合片11a恰好嵌入槽12内时,爪部11b则嵌入锁定凹部13内。这样,通过钩合片11a的爪部11b嵌入锁定凹部13,使得盖11不会从壳体10的开口部脱落。
从图1也可看出,在如上所述的壳体10内沿轴向配置有筒部14和制动槽15。筒部14与制动槽15,两者轴线平行,并使制动槽15的轴线对筒部14偏心。筒部14和制动槽15在上下方向互相连接。
如上所述的筒部14,其与制动槽15相对的面即底部的内面形状为圆弧形。而制动槽15,其与筒部14相对的面即顶面16为平坦面的同时,该制动槽15的两侧面做成斜面17、17,并且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侧即制动槽15的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使两者相对间隔渐渐扩大。换言之,制动槽15,在朝向顶面16方向上,其槽宽渐渐变窄,其截面形状呈梯形。
在这样的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该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
第1移动体19包括连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连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体轴构成,当然,这两者的轴线相同。如图3,4所示,当该第1移动体19组装入壳体10时,上述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如图1所示,在上述连接部19a上设置沿轴线延伸的板状凸部22的同时,将该板状凸部22的面作为平坦的滑动面22a。进而,在该板状凸部22的两侧设有一对凸部23、23,使该凸部23、23的顶部23a、23a向上述滑动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动体20方向突出。进而,在该凸部23、23上形成从上述顶部23a、23a延续下来的倾斜面24、24,但使该倾斜面24、24,在朝向连接部19a端部的方向上渐渐变低。
如图6所示,在第2移动体20上具有滑动面26,该滑动面26的宽度与第1移动体19的滑动面22a相同。而在滑动面26的两侧突出设置一对导向部27、27。该一对导向部27、27的相对间隔基本与第1移动体19的板状凸部22宽度一致。换言之,如图2所示,当使滑动面22a和26恰好一致、并将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上述板状凸部22滑动配合地嵌入导向部27、27之间。因此,两移动体19、20相对移动时,其位置关系不偏离。换言之,两移动体19、20相对移动时,两者的轴线在滑动面22a与滑动面26的宽度方向上不偏离。
另外,上述导向部27、27分别形成倾斜面28、28,当如上所述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其结构可使倾斜面28、28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倾斜面24、24相对,两倾斜面24、28能正对接触。因此,如图2所示,当使第1移动体19受箭头X1方向的力、使第2移动体20受箭头X2方向的力时,在两移动体19、20的倾斜面24、28上作用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分离两移动体19和20的方向上的力Y(参见图2)。
再有,上述第2移动体20具有: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对的斜面29、29;和与壳体10上形成的顶面16相对的相对面30,该第2移动体20的截面形状形成与制动槽15相对应的梯形。但是,如图5所示,当把第2移动体20组装于制动槽15时,具有在上述顶面16与相对面30之间形成微小间隔31的关系。因此,在形成该间隔31的状态下,当上述的力Y作用时,该第2移动体20更进而插入制动槽15,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和制动槽15的斜面17间的摩擦力变得更大。由这样的斜面29、29及相对面30构成了本发明的制动部。
此外,如图3、图4所示,在上述第2移动体20上沿其轴线形成弹簧收容孔32,在该弹簧收容孔32内组装弹簧33。并且,组装入弹簧收容孔32内的弹簧33,其一端与形成于壳体10底部的凹部34一致,对第2移动体20作用将其推向盖11一侧的初始负荷。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壳体10的筒部14的圆弧形底部上,设置与上述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曲率相同的圆弧形的支撑部35。在这样的支撑部35上放置上述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由此,使得壳体10与第1移动体19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间的滑动阻力也相应地变小。
为了将如上所述的第1移动体19及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以这种状态组合两移动体19、20:使移动体19和20两者的滑动面22a与26一致的同时,在使移动体19和20两者的倾斜面24与28正对的状态下,将移动体19和20两者组合在一起(参见图2)。通过这样的组合,移动体19和20两者构成本发明的滑动体18。
在这样构成的滑动体18上,预先将弹簧33组装入形成于该第2移动体20的弹簧收容孔32中。
于是,滑动体18中,其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组装入壳体10的筒部14,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中,此时,使组装入弹簧收容孔32中的弹簧33受压而弯曲。
这样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后,用盖11封盖壳体10。此时,使作用部19b从盖11的轴孔21凸出的同时,钩合片11a、11a的爪部11b、11b嵌入锁定凹部13。于是,在图3所示正常位置,板状凸部22的端部与上述盖11接触,使第1移动体19无法从壳体10拔出。
如上所述,当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时,组装入第2移动体20中的弹簧33的弹力作为箭头X2方向的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并且,由于作用于该第2移动体20的力也如前述相同作用于第1移动体19,所以两移动体19、20均在弹簧33的弹力的作用下保持图3及图4所示的正常位置。即,在该正常位置,第2移动体20与盖11接触的同时,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凸出。
此外,之所以在第2移动体20一侧形成弹簧收容孔32,其目的在于使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两者可恢复到正常状态。若上述的弹簧收容孔32形成于第1移动体19上,使弹簧的弹力作用于第1移动体19上,虽然第1移动体19能通过该弹力恢复到正常状态,但第2移动体20却依然会滞留在移动位置。
如上所述,当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时,壳体10与滑动体18的各组成部件呈如下的相互关系。
即,当把滑动体18如上所述那样组装于壳体10时,就图3所示的位置关系而言,第2移动体20的倾斜面28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倾斜面24接触的同时,上述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接触。
于是,如上所述,在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它们的斜面29、29与17、17相接触的状态下,在形成于该制动槽15的顶面16和形成于第2移动体20的相对面30之间,如图3-5所示,形成如上所述的间隔31。通过形成这样的间隔31,第2移动体20可沿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移动。
另外,在筒部14的底部形成支撑部35,由于该支撑部35的曲率与连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的曲率相同,因此连接部19a与作用部19b可被支撑部35支撑并滑动。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1的作用。
现在,从图3所示的正常位置开始,当对作用部19b作用箭头X1方向的力时,整个第1移动体19沿上述力的方向即箭头X1方向移动。若第1移动体19移动,则其移动力也会通过倾斜面24及28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克服弹簧33的弹力移动。因此,对第2移动体20作用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弹簧33的弹力即箭头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这两个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倾斜面24与倾斜面28之间作用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这样,当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时,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这是由于第1移动体19被支撑部35支撑,再不能进而沿与轴正交的方向移动。
若对第2移动体20作用如上所述向上推压到制动槽15一侧的力,则依同加楔原理,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会推压到制动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时的推压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但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对第1移动体19作为滑动阻力起作用。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产生阻尼效果。
但是,此时的阻尼力因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动速度而异。即,若力大而且移动速度快时,由于第2移动体20一下子被强力地推压制动槽15上,从而能以短时间产生大的制动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小而且其移动速度慢时,由于第2移动体20逐渐缓慢地被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而制动力即阻尼力则相应于冲程而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发挥阻尼力的作用的情况根据力的大小及移动速度而异这一事实,意味着总是可以根据其用途或使用状况获得适当的阻尼力。
另一方面,滑动体18一边发挥阻尼效果一边在壳体10内移动后,当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变得小于弹簧33的弹力时,则第2移动体20及第1移动体19靠弹簧33的弹力向恢复到图3及图4所示的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动。此时,由于在倾斜面24与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所以在恢复时也可发挥制动力。但是,这时候,由于滑动体18只靠弹簧33的弹力恢复到正常位置,所以其时不论移动力还是移动速度都取决于弹簧33的弹力。因此,通过改变弹簧33的弹簧常数可以自由地设置其恢复速度。
虽然这样靠弹簧33的弹力可以自由地设置滑动体18的恢复速度,但是由于该弹簧33的弹力也影响到由滑动体18的制动力所发挥的阻尼力,所以很显然,用于设置滑动体18恢复速度的弹簧33的弹力,是应该按其与要求的阻尼力的相对关系来确定的。
组装上述实施例1的直动式阻尼器时,可以在壳体10的内侧涂润滑脂,从而使滑动体18能有某种程度的滑动。譬如,当因滑动体18直接组装入壳体10而使得其摩擦过大、滑动体18不能滑动时,则最好如上所述利用润滑脂使滑动体18能有某种程度的滑动。但是,是否用润滑脂、或者涂多少润滑脂,则根据壳体10与滑动体18的材质、力的大小等来确定。
根据上述实施例1,由于不需要现有的油阻尼器所用的那种粘性流体,所以也可在处理忌油之类的食品的场所使用。
另外,以往,在使用气体阻尼器时可能会漏气、使用油阻尼器时可能会漏油,但在本实施例1中,既不使用空气也不使用油,因而也没有这些泄漏现象。因此,无需用于防漏的密封部件,可相应地降低成本。
进而,由于无需密封部件,所以可避免因密封的紧固力降低阻尼效果之类对阻尼效果的不良影响。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不漏油气,所以不会出现因洩漏引起的阻尼效果下降之类的问题。
还有,由于无须上述的为防止漏油气而进行的精加工,所以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另外,在本实施例1中,由于可通过将制动部推压到制动槽上来获得制动力,所以不存在气体阻尼器那种气体的压缩性问题。由于不存在气体的压缩性问题,所以灵敏度也相应地提高。
即,本实施例的直动式阻尼器,由于无需油气,因而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型的阻尼器,而且是一种能可靠地获得所期望的阻尼力的崭新产品。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1中,虽在壳体10设制动槽15,在滑动体18一侧设制动部;但也可在壳体10设制动部,而在滑动体18设制动槽。这样,在壳体10设制动部、而在滑动体18设制动槽15得到的产品,则是图7及图8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例2。
实施例2
该实施例2是在第2移动体20上设V形制动槽36的例子,将制动槽36的两侧做成斜面37、37。如上所述,将制动槽36的截面形状做成V字形,从而使两斜面37、37在朝向制动槽36的开口一侧的方向上其相对间隔渐渐扩大,。
另一方面,虽在壳体10上形成制动部38,但该制动部38做成与制动槽36相对应的凸部。因此,在该制动部38上形成对应于制动槽36的斜面37、37的斜面39、39。还有,在本实施例2中,也在制动部38的顶部与制动槽36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隔41的同时,还在第2移动体20与壳体10之间形成间隔40。因此,若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制动部一侧,则相对地使由凸部构成的制动部38被插进到该制动槽36内。
除上述结构之外,本实施例2的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采用与一标号进行说明。即,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第1移动体19包括连接部19a和作用部19b。而且,在连接部19a上设有板状凸部22的同时,在该板状凸部22的两侧设有形成倾斜面24、24的一对凸部23、23。另外,在第2移动体20上,在滑动面26的两侧设置导向部27、27的同时,在该导向部27、27上形成倾斜面28、28。但是,应组装入第2移动体20的弹簧与实施例1不与,共设置2根弹簧43、43,分别置于在制动槽36的两侧形成的2个弹簧收容孔42、42的每一个中。
再者,如上所述的第1、2移动体19、20的组合方式及其组装入壳体10的方式,也与实施例1相同。即,将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放置于支撑部35上,将该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的同时,用盖11封盖壳体10的开口部分。于是,作用部19b从该盖11的轴孔21凸出,当滑动体18处于正常位置时,其板状凸部22与盖11接触,使第1移动体19无法从壳体10中拔出。
当在第1移动体19上作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箭头X1方向的力时,靠作用于倾斜面24、28上的垂直方向的分力,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图7的上方,上述斜面37、37与斜面39、39之间的滑动阻力变大。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构成对第1移动体19的滑动阻力。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效果。
此外,无论在上述实施例1还是实施例2中,虽将制动槽内的两侧做成斜面,但也可以只将其任何一个面做成斜面。换言之,只要在制动槽的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上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关键在于,只要在制动部被推压到制动槽上时能发挥加楔作用的结构即可。但是,此时,制动部的形状也必须与制动槽的形状相对应。
还有,在实施例1与实施例2中,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两者都具备倾斜面24、28,虽将这些倾斜面24、28做成使其相互接触,但也可只见其中一方做成倾斜面。当只将其中一方做成倾斜面时,与上述一方倾斜面接触的另一方可为直角,也可为圆弧。即,只要是对倾斜面有垂直方向的分力产生的结构、移动体19与20两者任何一方形成倾斜面即可,两者中的另一方只要能构成具备与上述一方的倾斜面接触功能的接触部即可。但是,很显然,在移动体19与20两者上都形成倾斜面的方式,这些移动体19与20可以稳定地移动。
当然,本实施例2也可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3
图9-图1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3。
如图所示,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部,开口部被盖11封盖。由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如上所述,在构成机壳的盖11的两侧面上设有一对钩合片11a,在该钩合片11a的前端形成爪部11b。在壳体10的开口部的两侧,形成一对槽12,当盖11封盖到壳体10上时,上述的钩合片11a恰好嵌入该对槽12内。并且,其结构为,在该槽12处形成锁定凹部13,如上所述,当钩合片11a恰好嵌入槽12内时,爪部11b嵌入锁定凹部13内。这样,通过将钩合片11a的爪部11b嵌入锁定凹部13,从而使盖11不能从壳体10的开口部脱落。
从图9也可看出,在如上所述的壳体10内,虽沿其轴线方向配置有筒部14和制动槽15,但筒部14与制动槽15,两者轴线平行,并使制动槽15的轴线对筒部14偏心。该筒部14和制动槽15在上下方向互相接连。
如上所述的筒部14,其与制动槽15相对的面即底部的内面形状为圆弧形。而制动槽15,其与筒部14相对的面即顶面16为平坦面的同时,该制动槽15的两侧面为斜面17、17,并且这些斜面17、17做成在朝向筒部14一侧即制动槽15的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扩大。换言之,制动槽15做成在朝向其顶面16的方向上,其槽宽渐渐变窄,而其截面形状呈梯形。
在这样的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该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
上述第1移动体19包括连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该连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体轴构成,因此两者轴线相同。而且,如图10,图11所示,当该第1移动体19组装于壳体10时,上述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如图9所示,在上述连接部19a上设沿着轴延伸的板状凸部22的同时,将该板状凸部22的面做成平坦的滑动面22a。进而,在该板状凸部22的两侧设有一对凸部23、23,使该凸部23、23的顶部23a、23a向上述滑动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动体20的方向上突出。
进而,在该凸部23、23上形成从上述顶部23a、23a连续下来的第1倾斜面24、24,该第1倾斜面24、24,在朝向连接部19a的端部的方向上渐渐变低。而在与该第1倾斜面24、24的相反一侧形成平行于该第1倾斜面24、24的第2倾斜面44、44。
此外,在上述第1移动体19上沿其轴线形成弹簧收容孔32,在该弹簧收容孔32内组装弹簧33。而组装入弹簧收容孔32内的弹簧33,使其一端与形成于壳体10的底部的凹部34一致,并使第1移动体19产生推压盖11一侧的初始负荷。这一点与实施例1、2不与。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第2移动体20具有滑动面26,该滑动面26的宽度与第1移动体19的滑动面22a相同。而且,在该滑动面26的两侧突出设置一对导向部27、27,该一对导向部27、27的相对间隔基本上与第1移动体19的板状凸部22的宽度一致。换言之,如图13所示,当使滑动面22a和26恰好一致、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上述板状凸部22滑动配合地嵌入导向部27、27之间。因此,两移动体19、20相对移动时,它们的位置关系不偏离。换言之,在两移动体19、20相对移动时,两者的轴线在滑动面22a与滑动面26的宽度方向上不偏离。
另外,上述导向部27、27分别形成第3倾斜面28、28,如上所述当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该第3倾斜面28、28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第1倾斜面24、24相对,其结构使该第1、第3倾斜面24、28能正对并接触。再有,在上述导向部27、27上形成第4倾斜面45、45,当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该第4倾斜面45、45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第2倾斜面44、44相对,该第4倾斜面45、45与上述第3倾斜面28、28平行。并且,当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其结构为该第4倾斜面45、45也能与第1移动体19的第2倾斜面51正对并接触。
但是,上述第1、3倾斜面24、28与第2、4倾斜面44、45具有如图14所示的关系。即,其关系为:当上述第1、3倾斜面24、28接触时,第2、4倾斜面44、45之间的间隔被保持;而当上述第2、4倾斜面44、45接触时,第1、3倾斜面24、28之间的间隔被保持。并且其关系为,当两移动体19、20处于图10所示的正常位置时,第2、4倾斜面24、28接触,第1、3倾斜面24、28之间的间隔被保持。
而且,如图10所示,当在第1移动体19上作用箭头X1方向的力时,两移动体19、20的第1、3倾斜面24、28接触,对此作用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使两移动体19与20分离的方向上的力Y(参见图10)。因此,当上述第2移动体20移动时,靠上述力Y,第2移动体20一边滑动一边被推压到形成于壳体10上的制动槽15一侧。此时产生的、由第2移动体20与壳体10间的滑动阻力引起的箭头X2方向上的力则作用于第2移动体。
另外,当图10所示的箭头X1方向的力被释放、滑动体18靠弹簧33的弹力恢复到正常位置时,两移动体19、20的第1、3倾斜面24、28分离,第2、4倾斜面44、45接触。在其接触的第2、4倾斜面44、45上作用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但是,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使两移动体19、20相互接近的力,即与力Y(参见图10)方向相反的力。
进而,上述第2移动体20上具有: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对的斜面29、29;和与上述壳体10上形成的顶面16相对的相对面30。该第2移动体20的截面形状呈与上述制动槽15对应的梯形。但是其关系为,当把该第2移动体20组装于制动槽15时,如图15所示,在上述顶面16与相对面30之间形成微小间隔31。因此,在形成该间隔31的状态下,当作用上述的力Y时,该第2移动体20更进一步插入制动槽15中,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和制动槽15的斜面17间的摩擦力变得更大。由这样的斜面29、29和相对面30构成了本发明的制动部。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壳体10的筒部14的圆弧形的底部上,设置与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曲率相同的圆弧形的支撑部35。在这样的支撑部35上放置上述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由此,使得壳体10与第1移动体19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间滑动阻力也变小。
为了将如上所述的第1移动体19及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使移动体19、20两者的滑动面22a与26一致的同时,在使移动体19、20两者的第1与第3倾斜面24与28和第2与第4倾斜面44与45正对的状态下,将移动体19与20组合在一起(参见图13)。通过移动体19与20如上所述的组合来构成本发明的滑动体18。
在这样构成的滑动体18上,预先将弹簧33组装入形成于第1移动体19的弹簧收容孔32中。
于是,滑动体18中,该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组装入壳体10的筒部14,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此时,使组装入弹簧收容孔32的弹簧33受压弯曲。
如上所述,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后,用盖11封盖壳体10。此时,使作用部19b从盖11的轴孔21凸出的同时,钩合片11a、11a的爪部11b、11b嵌入锁定凹部13。于是,如图10,图11所示,当滑动体18处于正常位置时,其板状凸部22与盖11接触,使第1移动体19无法从壳体10拔出。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使组装入第1移动体19的弹簧33受压弯曲,所以其弹力通过第2、4倾斜面44、45也作用于第2移动体20。因此,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均在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维持图10、图11所示的正常位置。即,在该正常位置下,第2移动体20与盖11相接的同时,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凸出。
如上所述,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后,该壳体10与滑动体18的各组成部件呈如下相互关系。
即,当把滑动体18如上所述那样组装于壳体10时,在图10所示的正常位置下,第2移动体20使其第4倾斜面45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第2倾斜面44接触的同时,使上述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接触。
于是,如上所述,在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这些斜面29、29与17、17相接触的状态下,在形成于该制动槽15的顶面16和形成于第2移动体20的相对面30之间,如图10-图15所示,如上所述形成间隔31。通过形成这样的间隔31,第2移动体20可沿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移动。
另外,筒部14的底部形成支撑部35,由于该支撑部35的曲率与连接部19a与作用部19b的曲率相同,因此连接部19a与作用部19b可被支撑部35支撑的同时在其上滑动。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3的作用。
现在,若处于图10所示的正常位置,则呈现的状态是:第2、4倾斜面44、45接触,第1、3倾斜面24、28间保持间隔。当有箭头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时,第1移动体19就克服弹簧33的弹力从该状态沿箭头X1方向移动。当第1移动体19开始移动时,则变成如下状态: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第2、4倾斜面44、45间保持间隔。
这样,在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而沿箭头X1方向移动,则其移动力也会通过第1、3倾斜面24及28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这时,由于制动部与制动槽15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所以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的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但是,由于这两个箭头X1与箭头X2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时,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这是由于第1移动体19被支撑部35所支撑,再不能进一步沿与轴正交的方向移动。
若上推力如上所述作用于第2移动体20的制动槽15一侧,则依同加楔的原理,在第2移动体20的上述移动方向的前方,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会推进到制动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时的推进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但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作为滑动阻力对第1移动体19起作用。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作用。
但是,此时的阻尼力随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动速度不与而异。即,若力大而且移动速度快时,第2移动体20会被一下子牢牢地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能以短时间产生出大的制动力、即阻尼力。但若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小而且其移动速度慢时,第2移动体20被逐渐而缓慢地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制动力即阻尼力就相应于冲程而逐渐变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发挥情况根据力的大小及移动速度而异这一点,意味着总是可以根据其用途或使用状况获得适当的阻尼力。
另一方面,滑动体18一边发挥阻尼效果一边在壳体10内移动后,当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变得小于弹簧33的弹力时,则第1移动体19靠弹簧33的弹力向恢复到图10及图11所示的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动。此时,如图16所示,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脱离、第2倾斜面44与第4倾斜面45接触。因此,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4倾斜面44、45之间。但该垂直方向的分力与图10所示的Y方向相反。
这样,滑动体18靠弹簧33的弹力复位时,第2移动体20受到将其拉拽到第1移动体19一侧的力的作用,由于该力是将第2移动体20从制动槽15拉开的方向的力,所以上述的第2移动体20与制动槽15的推压力变小,相应地制动力也变小。因此,靠弹簧33的弹力,滑动体18可顺利地恢复至正常位置。
根据上述的实施例3,当然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除此以外,还可发挥这样的效果:在复位时可将制动部从制动槽15拉开,使滑动体18能够顺利移动。即,可提高其恢复速度,迅速地建立起接受冲击力的构姿态。
此外,上述实施例3中,虽将制动槽15设在壳体10上、而将制动部设在滑动体18一侧,但也可如实施例2,将制动部设在壳体10上、而将制动槽设在滑动体18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3中,虽在制动槽15设置一对斜面17、17,但也可只将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将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是制动槽15沿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第2移动体20的制动部的形状也必须与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还有,虽靠第1移动体19的第1倾斜面24和第2移动体20的第3倾斜面28构成了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也可只将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任何一方做成倾斜面。这一点与第1、2实施例完全相同。
再者,虽使上述第1倾斜面24、24与第2倾斜面44、44平行,使第3倾斜面28、28与第4倾斜面45、45平行,但不必将这些面都做得平行。关键在于,只要是第1倾斜面24、24与第3倾斜面28正对,能够靠第1、3倾斜面24、28产生将第2移动体20推压到制动槽15上的力即可。而且,只要是第2倾斜面44、44与第4倾斜面45、45正对,能够靠第2、4倾斜面44、45解除上述推压力的结构即可。
还有,很显然,本实施例3也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进而,虽靠第1移动体19的第2倾斜面44和第2移动体20的第4倾斜面45构成了本发明的释放构造,但也可与上述转换构造相同,只要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任何一方为倾斜面即可。其关系与构成转换构造的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完全相同。
实施例4
图17、图18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4。本实施例4的最大特征在于:在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双方都具备制动部,而且在壳体10上形成2个与这些制动部相对应的制动槽。即,如图17所示,在壳体10的筒部14上形成斜面91、91,以此构成第2制动槽92。另外,在对应于该制动槽92的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上也形成斜面93、93,以此作为第2制动部。当然,在形成于上述连接部19a的制动部的面与壳体10之间,形成具有与间隔16相同作用的间隔94。
另一方面,由于第2移动体20具备第1制动部、壳体10具备对应于该第1制动部的第1制动槽15,所以该第2移动体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3完全相同。
进而,如图18所示,虽然通过组合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来构成滑动体18,但在将该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时,在保持可略微晃动的状态下,滑动配合地被支撑于制动槽15与92的相对部位之间。另外,形成于盖11上的轴孔21比上述第1移动体19的作用部19b的直径大,从而使第1移动体19可沿上述间隔方向移动。
现在,当箭头X1方向的力从处于图18的位置的状态作用于作用部19b时,第1移动体19沿图18的箭头X1方向移动。这样,当第1移动体19开始移动时,第1、3倾斜面24、28接触,该移动力通过第1、3倾斜面24、28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此时,由于制动部与制动槽15之间的滑动阻力作于用第2移动体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时,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的同时,靠推压第2移动体20的排斥力,推压到制动槽92一侧的力也作用到第1移动体19上。
而且,由于支撑上述第1移动体19的轴孔21的直径比作用部19b直径大,所以若如上所述的推压力作用于第1移动体19上,则第1移动体19被推压到制动槽92一侧。
若上述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制动槽15、第1移动体19被推压到第2制动槽92,则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依同加楔原理,第1移动体19的斜面91、91被推进到第2制动槽92的斜面91、91上,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被推进到第1制动槽15的斜面17、17上。
此时的推进力构成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该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作用。
因此,在本实施例4中,由于能靠2个制动槽与制动部获得滑动阻力,所以比起实施例1那种靠1个制动槽与制动部获得阻尼效果之情形,可以产生更大的阻尼效果。
临危,即使在本实施例4中,当然也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此外,除上述而外的结构,与实施例3完全相同。因此,对于与上述实施例3相同的结构要素,采用与该实施例3相同的符号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例4中,虽将第1制动槽15与第2制动槽92设在壳体10上、而将制动部设在滑动体18一侧,但也可如实施例2那样,将制动部设在壳体10上、而将制动槽设在滑动体18上。
进而,在本实施例4中,虽在制动槽15上设置一对斜面17、17,但也可只将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将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是制动槽15沿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第2移动体20的制动部的形状也必须与该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还有,虽靠第1移动体19的第1倾斜面24和第2移动体20的第3倾斜面28构成了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做成倾斜面。这一点与第1、2实施例完全相同。
再者,虽靠第1移动体19的第2倾斜面44和第2移动体20的第4倾斜面45构成了本发明的释放构造,但也可与上述的转换构造的情况相同,只要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即可。其关系与构成转换构造的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完全相同。
另外,虽使上述第1倾斜面24、24与第2倾斜面44、44平行,第3倾斜面28、28与第4倾斜面45、45平行,但也不必使这些面都平行。关键在于,只要使第1倾斜面24、24与第3倾斜面28正对,能够靠第1、3倾斜面24、28产生将第2移动体20推压到制动槽15的力即可;而且,只要是使第2倾斜面44、44与第4倾斜面45、45正对,能够靠第2、4倾斜面44、45能解除上述推压力的结构即可。
实施例5
图19-图2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5。
如图所示,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部,开口部被盖11封盖。由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与实施例1相同,上述的壳体10内在轴线方向配置有筒部14和制动槽15。该筒部14与制动槽15,两者的轴线平行,并使制动槽15的轴线对筒部14偏心。另外,筒部14和制动槽15在上下方向互相连通接。
上述的筒部14,如图20所示,将其与制动槽15相对的面即底部的内面形状做成圆弧形。而制动槽15,将其与筒部14相对的面即顶面16做成平坦面的同时,该制动槽15的两侧面做成斜面17、17;而且,该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侧即制动槽15的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扩大。换言之,制动槽15,在朝向其顶面16的方向上,其槽宽渐渐变窄,其截面形状呈梯形。
如图19所示,在这样大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该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
上述第1移动体19虽包括连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但该连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体轴构成,因此两者轴线相同。而且,当将该第1移动体19组装于壳体10时,上述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如图20所示,在上述连接部19a上设沿着轴线延伸的板状凸部22的同时,该板状凸部22的面做成平坦的滑动面22a。进而,如图19所示,在该板状凸部22的两侧设有将一对凸部作为一组的两组凸部46、46与47、47;每组凸部夹住板状凸部22相互相对构成。并且,第1组的凸部46、46与第2组的凸部47、47之间保持间隔。
第1组的凸部46、46邻接作用部19b设置的同时,还如图19、图21所示,使其顶部46a、46a突出于上述滑动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动体20的方向。进而,在该凸部46、46上,形成从上述顶部46a、46a连续的倾斜面48、48,但该倾斜面48、48在朝向连接部19a的端部的方向上,渐渐变低。
另一方面,第2组凸部47、47设在比上述第1组凸部46、46靠近连接部19a的端部的一侧的同时,与第1组的凸部46、46相同,使其顶部47a、47a突出于上述滑动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动体20的方向。进而,在该凸部47、47上形成从顶部47a、47a连续的倾斜面49、49,该倾斜面49、49与上述第1组凸部46、46的倾斜面48、48平行。
另外,如图22所示,与实施例3相同,在第1移动体19上沿轴线形成弹簧收容孔32,在该弹簧收容孔32内组装弹簧33。而且,组装入弹簧收容孔32内的弹簧33,其一端与形成于壳体10的底部的凹部34平齐,其使得第1移动体19产生压向盖11一侧的初始负荷。
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第2移动体20具有滑动面26,该滑动面26的宽度与第1移动体19的滑动面22a相同。而且,在滑动面26两侧突出设置一对导向部27、27,该一对导向部27、27的相对间隔基本与第1移动体19的板状凸部22的宽度一致,这与上述各实施例的情形相同。因此,即使在本实施例5中,两移动体19与20相对移动时,其位置关系也不偏离。换言之,两移动体19与20相对移动时,两者的轴线在滑动面22a与滑动面26的宽度方向上不偏离。
另外,如图21所示,上述导向部27、27的轴向长度做成略微短于第1移动体19的第1组凸部46、46与第2组凸部47、47之间的长度,于是在其轴向两侧,形成倾斜面50、51。该倾斜面50、51具有下述关系:其中一个倾斜面50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当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与上述第1组凸部46、46上形成的倾斜面48、48平行,而另一倾斜面51与上述第2组凸部47、47上形成的倾斜面49、49平行。
如上所述,当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组合时,上述的导向部27、27处于第1组凸部46、46与第2组凸部47、47之间的同时,使这些倾斜面50、51与凸部46、47一侧的倾斜面48、49相对。但是,由于上述导向部27、27的长度略微短于两组凸部46、47间的长度,所以,当譬如一方的倾斜面50、50与凸部46的倾斜面48、48接触时,另一方的倾斜面51、51则脱离开凸部47的倾斜面49、49,保持间隔。相反,当另一方的倾斜面51、51与凸部47的倾斜面49、49接触时,一方的倾斜面50、50脱离开凸部46的倾斜面48、48,保持间隔。
而且,如图19所示,当使箭头X1方向的力作用于第1移动体19上时,两移动体19、20的倾斜面48、50接触。于是,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该接触部,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使两移动体19与20分离的方向上的力Y(参见图19)。因此,当上述第2移动体20移动时,靠该力Y,上述第2移动体20一边被推压到形成于壳体10上的制动槽15一侧、一边滑动。此时所产生的、在第2移动体20与壳体10之间的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上的力则作用于第2移动体。
另外,当图23所示的箭头X1方向的力被释放、滑动体18靠弹簧33的弹力恢复到正常位置时,两移动体19、20的倾斜面48、50分离,倾斜面49、51接触。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该接触的倾斜面49、51上。但是,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使两移动体19、20相互接近的力,即与上述力Y方向相反的力。
进而,如图20所示,上述第2移动体20上具有: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对的斜面29、29;和与上述壳体10上形成的顶面16相对的相对面30;该第2移动体20的截面形状呈与上述制动槽15对应的梯形。但具有如下关系:当把该第2移动体20组装于制动槽15时,在上述顶面16与相对面30之间形成微小间隔31。因此,在形成该间隔31的状态下,当上述的力Y作用时,该第2移动体20更进一步插入制动槽15中,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和制动槽15的斜面17间的摩擦力变得更大。由这样的斜面29、29及相对面30构成了本发明制动部。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壳体10的筒部14的圆弧形的底部,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设置与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曲率相同的圆弧形的支撑部35,。在这样的支撑部35上,放置上述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由此,使壳体10与第1移动体19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间滑动阻力也相应地变小。
为了将如上所述的第1移动体19及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如图19、图20所示,使两移动体19、20的滑动面22a与26一致的同时,使两移动体19、20的倾斜面48与50及倾斜面49与51正对的状态下,组合两移动体19、20。通过对两移动体19、20进行这样的组合,构成本发明的滑动体18。
在这样构成的滑动体18上,如图22所示,预先将弹簧33组装入形成于该第1移动体19上的弹簧收容孔32中。
于是,滑动体18中,该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组装入壳体10的筒部14,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此时,使组装入弹簧收容孔32中的弹簧33受压弯曲。
如上所述,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后,用盖11封盖壳体10。此时,使作用部19b从盖11的轴孔21凸出的同时,使盖11的未图示的钩合片的爪部嵌入壳体10的未图示的锁定凹部。这样,使滑动体18无法从壳体10拔出。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使组装入第1移动体19的弹簧33受压弯曲,所以其弹力通过倾斜面49、51也作用于第2移动体20。因此,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均在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于图19及图22所示的正常位置。即,在该正常位置,第2移动体20与盖11接触的同时,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凸出。这时,板状凸部22与盖11接触,使第1移动体19无法从壳体10拔出。
如上所述,当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时,壳体10与滑动体18的各组成部件具有如下的相对关系。
即,当把滑动体18如上所述组装于壳体10时,在图19所示的正常位置,第2移动体20的倾斜面51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倾斜面49接触的同时,上述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接触。
于是,如上所述,在将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使它们的斜面29、29与17、17相接触的状态下,在形成于该制动槽15的顶面16和形成于第2移动体20的相对面30之间,如图20所示,形成如上所述的间隔31。通过形成这一间隔31,第2移动体20可沿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移动。
另外,在筒部14的底部形成支撑部35,由徚该支撑部35的曲率与连接部19a与作用部19b的曲率相同,因此连接部19a与作用部19b一边被支撑部35支撑一边滑动。
下面,说明该实施例5的作用。
现在,若滑动体18处于图19所示的正常位置,则倾斜面49、51接触,在倾斜面48、50之间保持间隔。当从这一状态使箭头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时,第1移动体19克服弹簧33的弹力而移动。这样,当第1移动体19开始移动时,状态改变成:倾斜面48、50接触,倾斜面49、51之间保持间隔。
这样,在使倾斜面48、50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而沿箭头X1方向移动,则该移动力通过倾斜面48、50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这时,由于制动部与制动槽15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到第2移动体20上,所以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由该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的力。但是,由于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倾斜面48与50之间有垂直方向大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到第2移动体20上时,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这是由于第1移动体19被支撑部35支撑,再不能进一步沿与轴正交的方向移动。
若对第2移动体20作用如上所述被推压向制动槽15一侧的上推力,则依同加楔原理,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被推进到制动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时的推压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但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对第1移动体19构成滑动阻力。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作为阻尼力发挥作用。
但是,此时的阻尼力随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动速度而异。即,若力大而移动速度快时,第2移动体20会被一下子被强力地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能以短时间产生出大的制动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小而其移动速度慢时,由于第2移动体20被逐渐而缓慢地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制动力、即阻尼力相应于冲程而逐渐变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发挥情况因力的大小及移动速度而异这一点,意味着总是可以根据其用途或使用状况获得适当的阻尼力。
另一方面,滑动体18一边发挥阻尼效果一边在壳体10内移动后,当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变得小于弹簧33的弹力时,则如图23所示,第1移动体19靠弹簧33弹力向恢复到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动。此时,倾斜面48、50脱离,倾斜面49、51接触。因此,在倾斜面49、51之间有垂直方向大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但是,该垂直方向的分力与上述Y方向的力相反。
这样,滑动体18靠弹簧33的弹力复位时,第2移动体20受到将其向第1移动体19一侧拉拽的力的作用,但由于该力为将第2移动体20从制动槽15拉开的方向的力,所以上述的第2移动体20与制动槽15的推压力变小,相应地制动力也变小。因此,滑动体18靠弹簧33的弹力可顺利地恢复至正常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5,当然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还可发挥在恢复时可主动地将制动部从制动槽15拉开,使滑动体18能顺利地移动这样的效果。即,可提高滑动体18的恢复速度,迅速地建立起接受冲击力的姿态。
此外,本实施例5中,虽将制动槽15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部设在滑动体18一侧,但也可如实施例2那样,将制动部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槽设在滑动体18中。
另外,在本实施例5中,虽在制动槽15设置一对斜面17、17,但也可只将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将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是制动槽15沿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第2移动体20的制动部的形状也要与该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再有,虽以第1移动体19的倾斜面48和第2移动体20的倾斜面50构成了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这一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还有,虽以第1移动体19的倾斜面49和第2移动体20的倾斜面51构成了本发明的释放构造,但也可与上所述转换构造的情况相同,只使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即可。其关系与构成转换构造的倾斜面48与倾斜面50的情况完全相同。
再者,虽然上述倾斜面48、49平行,倾斜面50、51平行,但这些面不必一定平行。关键在于,只要是倾斜面48与倾斜面50正对,能够靠这些倾斜面48、50产生将第2移动体20推压到制动槽15的力即可。而且,只要倾斜面49与倾斜面51正对,能够是靠倾斜面49、51解除上述推压力的结构即可。
实施例6
图24-图2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6。
如图所示,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部,开口部被盖11封盖。由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在如上所述的壳体10内在其轴线方向配置有筒部14,在与该筒部14相对的顶面上设有制动部52。该筒部14与制动部52,两者轴线平行,并使制动部52的轴线与筒部14偏心。这样的筒部14,如图25所示,其与制动部52相对的面、即底部的内面形状为圆弧形。
另外,制动部52,也如图25所表明的,其由从壳体10的顶面部分下垂的状态的凸部构成。而且,如图26所示,在其两侧形成斜面53、53。就制动部52截面形状而言,该斜面53、53,在朝向筒部14一侧的方向上,两斜面的相对间隔渐渐扩大。
如图24所示,在如上所述的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该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
第1移动体19包括连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该连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体轴构成,当然两者的轴线相同。而且,当该第1移动体19组装于壳体10时,上述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如图25所示,与上述的各实施例的情形完全相同,在上述连接部19a上设沿轴线延伸的板状凸部22的与,将该板状凸部22的面做成平坦的滑动面22a。进而,在该板状凸部22的两侧设有一对凸部为一组的两组凸部46、46与47、47,每一对凸部将板状凸部22夹在中间并相互相对。并且,第1组凸部46、46与第2组凸部47、47之间保持间隔。
第1组凸部46、46邻接作用部19b设置的同时,还如图24、图27所示,使其顶部46a、46a向上述滑动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动体20的方向突出。进而,如图27所示,在凸部46、46上形成从上述顶部46a、46a连续的倾斜面48、48,但该倾斜面48、48与对应于连接部19a的端部一侧的上述顶部46a、46a的缘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另一方面,第2组的凸部47、47设在比上述第1组凸部46、46靠近连接部19a的端部一侧的同时,与第1组的凸部46、46相同,使其顶部47a、47a向上述滑动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动体20的方向突出。进而,在该凸部47、47上,形成从上述顶部47a、47a连续的倾斜面49、49,但该倾斜面49、49与上述第1组的凸部46、46的倾斜面48、48平行。
另外,如图28所示,其结构为:在上述第1移动体19上沿其轴线形成轴孔54,固定设在壳体10的底部的支撑轴55可相对移动地插入该轴孔54内。这样,通过将支撑轴55插入轴孔54中,使第1移动体19不会向第2移动体20方向上浮。另外,在上述支撑轴55的周围还设有弹簧56,该弹簧56使第1移动体19产生压向盖11一侧的初始负荷。
另一方面,如图25所示,在第2移动体20上具有滑动面26。该滑动面26,与上述各实施例相同,其宽度与上述第1移动体19的滑动面22a相同。而且,使一对导向部27、27突出于该滑动面26的两侧。该一对导向部27、27的相对间隔基本上与第1移动体19的板状凸部22的宽度一致,这与上述各实施例的情形相同。因此,即使在本实施例6中,两移动体19与20相对移动时,它们的位置关系也不偏离。换言之,两移动体19、20相对移动时,两者大轴线在滑动面22a与滑动面26的宽度方向上都不偏离。
另外,如图27所示,上述导向部27、27,其轴向长度略微短于第1移动体19的第1组的凸部46、46与第2组凸部47、47之间的长度。而且,在其轴向两侧形成倾斜面50、51。这些倾斜面50、51的关系为:一个倾斜面50,与上述各实施例与样,当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与在上述第1组的凸部46、46上形成的倾斜面48、48平行,而另一倾斜面51与在第2组的凸部47、47上形成的倾斜面49、49平行。
当如上所述组合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时,上述导向部27、27处于第1组的凸部46、46与第2组的凸部47、47之间的同时,使这些倾斜面50、51与凸部一侧的倾斜面48、49正对。但是,由于上述导向部27、27的长度略微短于两组凸部47、48之间的长度,所以,当譬如一方的倾斜面50、50与凸部46的倾斜面48、48接触时,另一方的倾斜面51、51与凸部47的倾斜面49、49离开而保持间隔。相反,当另一方的倾斜面51、51与凸部47的倾斜面49、49接触时,一方的倾斜面50、50则离开凸部46的倾斜面48、48而保持间隔。
而且,当使箭头X1方向的力作用于第1移动体19时,两移动体19、20的倾斜面48、50接触。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该接触部,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将第2移动体20向第1移动体19一侧拉拽的力。因此,第2移动体20一边被拉拽到第1移动体19一侧、一边滑动,但靠此时的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上的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
另外,如上所述,由于将支撑轴55插入到第1移动体19的轴孔54中,所以即使有将第2移动体20向第1移动体19一侧拉拽的力起作用,第1移动体19也不会上浮。
另外,当图29所示的箭头X1方向的力被释放、滑动体18靠弹簧56的弹力恢复到正常位置时,两移动体19、20的倾斜面48、50分离,倾斜面49、51接触。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该接触的倾斜面49、51上。但是,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使两移动体19、20相互离开方向的力。
进而,如图25、26所示,在上述第2移动体20上形成制动槽57,该制动槽57的截面形状与上述制动部52相对应。即,在该制动槽57的两侧形成斜面58、58。就制动槽57截面形状而言,该斜面58、58呈在朝向开口一侧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变窄的形状,即构成所谓燕尾槽。
但是,当制动部52组装入该第2移动体20的制动槽57内时,如图25所示,存在如下关系:在制动槽57的底面与制动部52的相对面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隔59。另外,在第2移动体20与壳体10的顶面之间也形成间隔60。因此,第2移动体20可在间隔59与60的范围内移动。
为了将上述的第1移动体19及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使两移动体19、20的滑动面22a与26一致的同时,使两移动体19、20的倾斜面48与50、倾斜面49与51正对。此外,通过使两移动体19、20如上所述地组合来构成本发明的滑动体18。另外,在把滑动体18按上述方式组装入壳体10之际,预先组装入弹簧56。
于是,滑动体18中,该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组装入壳体10的筒部14,在第2移动体20的制动槽57内嵌入制动部52,此时,使弹簧56受压弯曲。
如上所述,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后,用盖11封盖壳体10。此时,使作用部19b从盖11的轴孔21凸出的同时,使盖11的未图示的爪部嵌入壳体10的未图示的锁定凹部。这样,当滑动体18处于正常位置时,板状凸部22与盖11接触,无法从壳体10拔出。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使弹簧56受压弯曲,所以其弹力通过倾斜面49、51也作用于第2移动体20。因此,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均在弹簧56的弹力大作用下保持图24所示的正常位置。即,在该正常位置,第2移动体20与盖11接触的同时,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凸出。
进而,由于第1移动体19被上述轴孔21及支撑轴55所支撑,所以该第1移动体19不会晃动,被稳定地支撑。
如上所述,当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时,壳体10与滑动体18的各组成部件具有如下的相对关系。
即,当把滑动体18如上所述那样组装于壳体10时,就图24所示的正常位置而言,使第2移动体20的倾斜面51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倾斜面49接触的同时,使上述第2移动体20的制动槽57的斜面58、58与制动部52的斜面53、53接触。
于是,如上所述,在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它们的斜面58、58与53、53相接触的状态下,形成如上所述的间隔59、60。这样,通过形成间隔59、60,第2移动体20可在其间隔59、60的范围内移动。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6的作用。
现在,若滑动体18处于图24所示的正常位置,则倾斜面49、51接触,在倾斜面48、50之间保持间隔。当从这一状态使箭头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时,第1移动体19克服弹簧56的弹力而移动。这样,当第1移动体19开始移动时,状态改变成:倾斜面48、50接触,倾斜面49、51之间保持间隔。
这样,在使倾斜面48、50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而沿箭头X1方向移动,则该移动力通过倾斜面48、50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这时,由于制动槽57与制动部52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到第2移动体20上,所以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的力。但是,由于该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倾斜面48与50之间有垂直方向大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时,第2移动体20被拉拽到第1移动体19的方向。这时,由于第1移动体19被支撑轴55所支撑,所以其不会上浮。
如上所述,当第2移动体20被拉拽到第1移动体19一侧时,由于制动部52的斜面53、53与制动槽57的斜面58、58之间接触力变得更强,所以此时的接触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对第1移动体19构成滑动阻力。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作用。
但是,此时的阻尼力随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动速度而异。即,若力大而移动速度快时,制动部52的斜面53、53与制动槽57的斜面58、58会一下子被强力地推压,因此能以短时间产生出大的制动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小而其移动速度慢时,制动部52的斜面53、53与制动槽57的斜面58、58被逐渐而缓慢地推压,因此其制动力、即阻尼力相应于冲程而逐渐变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的发挥情况根据力的大小及移动速度而异这一点,意味着总是可以根据其用途或使用状况获得适当的阻尼力。
另一方面,滑动体18一边发挥阻尼效果一边在壳体10内移动,在到达图29所示的位置后,若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变得小于弹簧56的弹力时,则第1移动体19靠弹簧56的弹力向恢复到图24所示的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动。此时,倾斜面48、50脱离,倾斜面49、51接触。因此,在倾斜面49、51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但是,该垂直方向的分力与上述的情况相反。即,有使第2移动体20离开第1移动体19的方向的力作用。
这样,当使第2移动体20离开第1移动体19的方向的力起作用时,由于制动部52的斜面53、53与制动槽57的斜面58、58之间的接触力变得更弱,所以制动力也相应地变小。因此,靠弹簧56的弹力,滑动体18可顺利地恢复至正常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6,当然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还可发挥在恢复时可将制动部从制动槽15拉开,使滑动体18能顺利地移动的效果。即,可提高其恢复速度,迅速地建立起接受冲击力的姿态。
此外,即使在本实施例6中,虽在制动槽57中也设置了一对斜面58、58,但也可以只将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是制动槽57沿开口方向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制动部52的形状也必须与制动槽57的形状相对应。
再有,虽靠第1移动体19的倾斜面48和第2移动体20的倾斜面50构成了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也可以只将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做成倾斜面。这一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还有,虽靠第1移动体19的倾斜面49和第2移动体20的倾斜面51构成了本发明的释放构造,但也可以与上述的转换构造的情况相同,只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成为倾斜面即可。其关系与构成转换构造的倾斜面48与倾斜面50的情况完全相同。
再者,虽然上述倾斜面48与倾斜面50平行,进而倾斜面49与倾斜面51平行,但这些面也不必一定平行。关键在于,只要倾斜面48与倾斜面50正对,能够靠倾斜面48、50产生将制动部52推压到制动槽57一侧的力即可。而且,只要倾斜面49与倾斜面51正对,能够靠倾斜面49、51成为解除上述推压力的结构即可。
实施例7
图30-图33示本发明的实施例7。
如图30所示,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部,开口部被盖11封盖。由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与上述实施例3相同,如上所述的壳体10内沿轴线方向配置有筒部14和制动槽15。该筒部14与制动槽15,两者轴线平行,并使制动槽15的轴线与筒部14偏心。另外,该筒部14与制动槽15在其上下方向相互连续。
上述筒部14,其与制动槽15相对的面、即底部的内面形状为圆弧形。另外,制动槽15,其与筒部14相对的面、即顶面16为平坦面的同时,该制动槽15的两侧面为斜面17、17;而且,这些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侧、即制动槽15的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扩大。换言之,制动槽15在朝向其顶面16的方向上,其槽宽渐渐变窄,其截面形状呈梯形。
在将滑动体18滑动配合地组装到这样的壳体10内,该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
上述第1移动体19包括连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该连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体轴构成,当然,两者轴线相同。但作用部19b的直径比连接部19a的小,并在两者交接处形成台阶。而且,当该第1移动体19组装于壳体10内时,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如图31所示,在上述连接部19a上沿轴线设延伸的板状凸部22的同时,该板状凸部22的面为平坦的滑动面22a。进而,在该板状凸部22的两侧设有一对凸部23、23,使该凸部23、23的顶部23a、23a向上述滑动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动体20的方向突出。
进而,如图32所示,在该凸部23、23上形成从顶部23a、23a连续的第1倾斜面24、24。该第1倾斜面24、24从图31所示的顶部23a、23a在朝向作用部19b的方向上渐渐变低。另外,在与该第1倾斜面24、24相反一侧也形成与该倾斜面24、24平行的第2倾斜面61、61。
此外,在上述第1移动体19的作用部19b的周围设有弹簧33,该弹簧33处于盖11与连接部19a之间,使该滑动体18作用向壳体10的底部推压到的方向的力。因此,在其正常位置下,如图30所示,滑动体18与壳体10的底部接触。
另一方面,如图31所示,第2移动体20具有滑动面26。该滑动面26的宽度与第1移动体19的滑动面22a相同。而且,还在该滑动面26的两侧突出设置一对导向部27、27,该一对导向部27、27的相对间隔基本与第1移动体19的板状凸部22的宽度一致。换言之,当如图31所示,使滑动面22a与26完全一致、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上述板状凸部22插入导向部27、27之间并可自由滑动。因此,两移动体19与20相对移动时,其位置关系不偏离。换言之,两移动体19、20相对移动时,两者大位置关系不偏离。换言之,两移动体19、20相对移动时,两者的轴线在滑动面22a与滑动面26的宽度方向上不偏离。
另外,在导向部27、27,如上所述,在两移动体19、20重合时,分别形成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第1倾斜面24、24相对的第3倾斜面28、28,这些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为相互正对的构造。进而,如图32所示,在上述导向部27、27,在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形成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第2倾斜面61、61相对的第4倾斜面62、62,该第4倾斜面62、62与上述第3倾斜面28、28平行。而且,当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该第4倾斜面62、62也为与第1移动体19的第2倾斜面61正对的构造。
但是,这些倾斜面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当上述第1、3倾斜面24、28接触时,第2、4倾斜面61、62之间保持间隔;而当第2、4倾斜面61、62接触时,第1、3倾斜面24、28之间保持间隔。而且,当两移动体19、20处于图30所示的正常位置时,其关系为:第2、4倾斜面61、62接触,第1、3倾斜面24、28之间保持间隔。
总之,两移动体19、20相互配合,构成滑动体18。
然后,当从处于上述正常位置的状态使第1移动体19受到箭头X1方向的力时,即让第1移动体19从壳体10拉出的方向的力起作用时,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第2、4倾斜面61、62脱离。因此,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通过上述第1、3倾斜面24、28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滑动体18沿箭头X1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当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沿箭头X1方向移动时,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1、3倾斜面24、28上,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使两移动体19、20相互离开的方向的力Y。若上述第2移动体20靠力Y移动,则该第2移动体20在其与壳体10之间滑动。其滑动阻力为箭头X2方向上的力。
另外,当图30所示的箭头X1方向的力被释放、滑动体18靠弹簧33的弹力恢复到正常位置时,如图33所示,两移动体19、20的第1、3倾斜面24、28脱离,第2、4倾斜面61、62接触。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起作用在该接触的第2、4倾斜面61、62上。但是,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使两移动体19、20相互拉拽的力,即与力Y方向相反的力。
进而,上述第2移动体20上具有: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对的斜面29、29;和与壳体10上形成的顶面16相对的相对面30。该第2移动体20的截面形状呈与上述制动槽15对应的梯形。但是当把该第2移动体20组装于制动槽15时,在上述顶面16与相对面30之间形成微小间隔31。因此,在该间隔31形成的状态下,当上述力Y作用时,该第2移动体20更进一步强力插入制动槽15,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和制动槽15的斜面17间的摩擦力变得更大。这样的斜面29、29及相对面30构成了本发明的制动部。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壳体10的筒部14的圆弧形的底部,设置与上述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曲率相同的圆弧形的支撑部35。在这样的支撑部35上放置上述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由此,使得壳体10与第1移动体19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间的滑动阻力也相应地变小。
于是,滑动体18中,其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组装入壳体10的筒部14,将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
如上所述,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后,用盖11封盖壳体10,使盖11上形成的未图示的爪部嵌入壳体10上形成的未图示的锁定凹部。这样,通过使盖11的爪部嵌入壳体10的锁定凹部,使盖11不能从壳体10的开口部脱落。而且,此时略微使弹簧33受压弯曲,使滑动体18承受初始负荷;利用该初始负荷,使滑动体18保持图30所示的正常位置。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使组装入第1移动体19的弹簧33受压弯曲,所以其弹力也通过第2、4倾斜面61、62作用于第2移动体20。因此,在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均保持在上述的正常位置。即,在该正常位置,第2移动体20与壳体10的底部接触的同时,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凸出。
如上所述,当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时,壳体10与滑动体18的各组成部件具有如下相对关系。
即,当把滑动体18如上所述那样组装于壳体10时,就图30、图31所示的正常位置而言,第2移动体20的第4倾斜面62与第1移动体19的第2倾斜面61接触的同时,使上述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接触。
于是,如上所述,在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使它们的斜面29、29与17、17相接触的状态下,在形成于该制动槽15的顶面16与形成于第2移动体20的相对面30之间,如上所述形成间隔31。通过形成这样的间隔31,第2移动体20可沿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上移动。
还有,由于在筒部14的底部形成支撑部35,而且使该支撑部35的曲率与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的曲率相同,所以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一边被支撑部35支撑一边滑动。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7的作用。
现在,若滑动体18处于图30所示的正常位置,则第2、4倾斜面61、62接触,第1、3倾斜面24、28之间保持间隔。当从这一状态使箭头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时,第1移动体19克服弹簧33的弹力而沿箭头X1方向移动。这样,当第1移动体19开始移动时,状态改变成: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第2、4倾斜面61、62之间保持间隔。
这样,在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而沿箭头X1方向移动,则该移动力通过第1、3倾斜面24、28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这时,由于制动部与制动槽15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的力。但是,由于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时,靠力Y作用,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这是由于第1移动体19被支撑部35所支撑,不可能再进一步沿与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缘故。
若第2移动体20如上所述承受被推压到制动槽15一侧的力,则依同加楔原理,则将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推压到制动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时的推压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但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对第1移动体19构成滑动阻力。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效果。
但是,此时的阻尼力随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动速度而异。即,若力大而移动速度快时,第2移动体20会被一下子强力地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能以短的时间产生出大的制动力、即发挥阻尼力的作用。而且,若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小而其移动速度慢时,第2移动体20则被逐渐而缓慢地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其制动力、即阻尼力相应于冲程而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发挥情况根据力的大小及移动速度而异这点,意味着总是可以根据其用途或使用状况获得适当的阻尼力。
另一方面,滑动体18一边发挥阻尼效果、一边在壳体10内移动后,当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变得小于弹簧33的弹力时,则第1移动体19靠弹簧33的弹力向恢复到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动。此时,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脱离,第2倾斜面61与第4倾斜面62接触。因此,在第2、4倾斜面61、62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但该垂直方向的分力与上述力Y的方向相反。
这样,当滑动体18靠弹簧33的弹力复位时,第2移动体20上存在将其拉向第1移动体19一侧的力的作用。但由于该力构成使第2移动体20脱离制动槽15的力,所以上述的第2移动体20与制动槽15的推压力变小,制动力也相应地变小。因此,滑动体18可以靠弹簧33的弹力顺利地恢复到正常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7,当然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以外,还可达到这样的效果:在复位时可将制动部从制动槽15拉开,使滑动体18能顺利地移动。即,可提高其恢复速度,迅速地建立起接受冲击力的姿态。
此外,在本实施例7,虽将制动槽15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部设在滑动体18一侧,但也可如实施例2那样,将制动部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槽设在滑动体18上。
另外,在本实施例7中,虽在制动槽15设置一对斜面17、17,但也可只将任何一方做成斜面,而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是制动槽15沿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第2移动体20的制动部的形状也必须与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再有,虽由第1移动体19的第1倾斜面24和第2移动体20的第3倾斜面28构成了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这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另外,即使在本实施例中,当然也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再者,虽由第1移动体19的第2倾斜面61和第2移动体20的第4倾斜面62构成了本发明的释放构造,但与上所的述转换构造的情况相同,也可以只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其关系与构成转换构造的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完全相同。
另外,虽然第1倾斜面24、24与第2倾斜面61、61平行,第3倾斜面28、28与第4倾斜面62、62平行,但这些面也不必一定平行。关键在于,只要第1倾斜面24、24与第3倾斜面28正对,能够靠该第1、3倾斜面24、28产生将第2移动体20推压到制动槽15的力即可。而且,只要是第2倾斜面61、61与第4倾斜面62、62正对,能够靠该第2与第4倾斜面61、61解除上述推压力的结构即可。
实施例8
图34、图3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8。
如图34所示,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部,开口部被盖11封盖。由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上述的壳体10内沿其轴线方向配置有筒部14和制动槽15。但是,该筒部14与制动槽15,两者轴线平行,且使制动槽15的轴线与筒部14偏心。而且,该筒部14与制动槽15在其上下方向相互连续。
上述的筒部14,如图35所示,其与制动槽15相对的面、即底部的内面形状为圆弧形。而制动槽15,其与筒部14相对的面、即顶面16为平坦面的同时,该制动槽15的两侧面为斜面17、17;而且,这些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侧、即制动槽15的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扩大。换言之,制动槽15在朝向顶面16的方向上,其槽宽渐渐变窄,其截面形状呈梯形。
如图34所示,在这样的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该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
上述第1移动体19包括连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该连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体轴构成,当然,两者的轴线相同。但作用部19b直径比连接部19a的小,并在两者的交接处形成台阶。而且,当该第1移动体19组装于壳体10时,上述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如图34所示,在上述连接部19a上沿轴线设置延伸的板状凸部22的同时,与上述的各实施例相同,将该板状凸部22的面做成平坦的滑动面22a。进而,在该板状凸部22的两侧设有一对凸部23、23,该凸部23、23的顶部23a、23a向上述滑动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动体20的方向突出。
进而,在该凸部23、23上形成从顶部23a、23a连续的第1倾斜面24、24,但该第1倾斜面24、24从上述顶部23a、23a在朝向作用部19b的方向上渐渐变低。另外,在与该第1倾斜面24、24相反一侧也形成与该倾斜面24、24线对称的第2倾斜面63、63。
另一方面,如图35所示,在第2移动体20上具有滑动面26,但该滑动面26的宽度与上述第1移动体19的滑动面22a相同。而且,在该滑动面26的两侧突出设置一对导向部27、27。该一对导向部27、27的相对间隔基本与第1移动体19的板状凸部22的宽度一致。换言之,当使滑动面22a与26完全一致、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上述板状凸部22插入导向部27、27之间并可自由滑动。因此,两移动体19与20相对移动时,其位置关系不偏离。换言之,两移动体19、20相对移动时,两者的轴线在滑动面22a与滑动面26的宽度方向上不偏离。
另外,如图34所示,如上所述,在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重合时,在上述导向部27、27上,分别形成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第1倾斜面24、24相对的第3倾斜面28、28,这些第1、3倾斜面24、28为正对的结构。进而,在上述导向部27、27上,在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还形成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第2倾斜面63、63相对的第4倾斜面64、64,但该第4倾斜面64、64与上述第3倾斜面28、28为线对称。而且,当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该第4倾斜面64、64也为与第1移动体19的第2倾斜面63正对的结构。
但是,这些倾斜面之间存在如下关系:当上述第1、3倾斜面24、28接触时,第2、4倾斜面63、64之间保持间隔;而当上述第2、4倾斜面63、64接触时,第1、3倾斜面24、28之间保持间隔。总之,两移动体19、20相互配合,构成滑动体18。
而且,当从处于图34位置的状态使第1移动体19受到箭头X1方向的力、即从壳体10中拉出第1移动体19的方向的力;而使第2移动体20承受到与箭头X1相反方向的力、即箭头X2方向的力时,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第2、4倾斜面63、64保持间隔。因此,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通过上述第1、3倾斜面24、28传递至第2移动体20,滑动体18沿箭头X1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当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沿箭头X1方向移动时,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1、3倾斜面24、28上,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使两移动体19、20相互离开的方向的力Y。但是,在本实施例8中,作用于第2移动体20的箭头X2方向的力构成滑动阻力。
另一方面,当使与上述拉出方向的方向相反的力作用第1移动体19时,则出现下述情形。即,使第1移动体19承受与箭头X1相反方向的力、即、使第1移动体19被推压到壳体10的方向的力,使第2移动体20承受与箭头X2相反方向的力时,第1、3倾斜面24、28之间保持间隔,第2、4倾斜面63、64接触。因此,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通过上述第2、4倾斜面63、64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滑动体18沿与箭头X1相反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当第1移动体19及第2移动体20沿与箭头X1相反方向移动时,与拉出方向的力作用时相同,在第1、3倾斜面24、28上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起作用,该垂直方向的分力构成使两移动体19、20相互分离的力Y。但是,与作用于第2移动体20的箭头X2方向的方向相反的力为滑动阻力。
即,无论力是作用于拉出方向还是作用于推进方向,都有使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相互分离的力Y起作用。
进而,在上述2移动体20上具有: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对的斜面29、29;和与上述壳体10上形成的顶面16相对的相对面30,该第2移动体20截面形状呈与上述制动槽15相对应的梯形。但是,当把该第2移动体20组装于制动槽15时,如图35所示,在上述顶面16与相对面30之间形成微小间隔31。这样,通过形成间隔31,第2移动体20可以沿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移动。
在间隔31形成的状态下,当上述的力Y作用时,该第2移动体20更进一步强力地插入制动槽15,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和制动槽15的斜面17间的摩擦力变得更大。由这样的斜面29、29及相对面30构成了本发明的制动部。
另一方面,在形成于上述壳体10的筒部14的圆弧形的底部,设置与上述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曲率相同的圆弧形的支撑部35。在这样的支撑部35上放置上述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由此,使得壳体10与第1移动体19的接触面积减少,两者间的滑动阻力也相应地变小。
于是,滑动体18,其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组装入壳体10的筒部14,将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
如上所述,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后,用盖11封盖壳体10,使盖11上形成的未图示的爪部嵌入壳体10上形成的未图示的锁定凹部。这样,通过使盖11的爪部嵌入壳体10的锁定凹部,使盖11不会从壳体10的开口部脱落。
在将滑动体18组装入上述壳体10中的同时,使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另外,在筒部14的底部形成支撑部35,由于该支撑部35的曲率与连接部19a与作用部19b的曲率相同,因此连接部19a与作用部19b可一边被支撑部35支撑一边滑动。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8的作用。
现在,当从处于图34的位置的状态使作用部19b受到箭头X1方向的力时,第1移动体19沿被从壳体10中拉出的方向上移动。这样,当第1移动体19开始移动时,状态改变成: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第2、4倾斜面63、64之间保持间隔。
这样,在使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而沿箭头X1方向移动,则该移动力通过第1、3倾斜面24、28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这时,由于制动部与制动槽15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的力。但是,由于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垂直方向的分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时,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这是由于第1移动体19被支撑部35所支撑,再不可能进一步沿正交于轴的方向移动的缘故。
另一方面,当从处于图34的位置的状态使作用部19b承受与箭头X1方向相反的力时,第1移动体19沿被推压到壳体10的方向移动。当第1移动体19开始移动时,状态改变成:第1、3倾斜面24、28之间保持间隔,而第2、4倾斜面63、64接触。
在这种使第2、4倾斜面63、64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而沿与箭头X1相反的方向移动,则该移动力通过第2、4倾斜面63、64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这时,由于制动部与制动槽15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与箭头X1方向相反的力、及由上述滑动阻力产生的与箭头X2方向相反的力。
但是,由于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第2移动体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时,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
若第2移动体20如上所述承受被推压到制动槽15一侧的力时,则依同加楔原理,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会推压到制动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时的推压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但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对第1移动体19构成滑动阻力。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作用。
即,在本实施例8中,无论滑动体18是在从壳体10被拉出的方向还是被压入于壳体10的方向,在这两个方向上都能发挥阻尼效果。
但是,此时的阻尼力随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动速度而异。即,若力大而移动速度快时,第2移动体20会被一下子强力地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能以短时间产生出大的制动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小而其移动速度慢时,由于第2移动体20逐渐而缓慢地被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其制动力、即阻尼力相应于冲程而逐渐变增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发挥情况根据力的大小及移动速度而异这一点,意味着总是可以根据其用途或使用状况获得适当的阻尼力。
根据本实施例8,当然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无论滑动体18是在拉出方向还是压入方向,都可获得阻尼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8虽将制动槽15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部设在滑动体18一侧,但也可如实施例2那样,将制动部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槽设在滑动体18。
另外,实施例8中,虽在制动槽15设置一对斜面17、17,但也可只将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将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是在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第2移动体20的制动部的形状也要与其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进而,虽然第1倾斜面24、24与第2倾斜面63、63为线对称,第3倾斜面28与第4倾斜面64为线对称,但它们也不必一定要线对称。关键在于,只要上述第1、3倾斜面24、28正对、通过它们的接触能产生推压第2移动体20的力;和第2、4倾斜面63、64正对、通过它们接触时能产生推压第2移动体20的力即可。另外,若使上述第1倾斜面24与第2倾斜面63或第3倾斜面28与第4倾斜面64不线对称,则在第1移动体19压入时与拉出时能分别获得不同的阻尼效果。
还有,虽说靠第1移动体19的第1倾斜面24和第2移动体20的第3倾斜面28构成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也可以只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这一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9
图36表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9。
根据本实施例9,在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的两侧设有作用部19b、19c。而且,作用部19c从形成于壳体10的底部的轴孔65向外突出。除此而外,与实施例8完全相同。而且,实施例8中使用的图35也适用于本实施例9。
因此,现在,当从处于图36的位置的状态使作用部19b或作用部19c承受箭头X1方向的力时,第1移动体19沿图36的箭头X1的方向移动。这样,当第1移动体19开始移动时,状态改变成: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第2、4倾斜面63、64之间保持间隔。
这样,在使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一步沿箭头X1方向移动,则该移动力通过第1、3倾斜面24、28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这时,由于制动部与制动槽15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这两个力的箭头X1的反方向与箭头X2的反方向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第2移动体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时,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这是由于第1移动体19被支撑部35所支撑,再不可能进一步沿正交于轴的方向移动的缘故。
另一方面,当从处于图36的位置的状态使作用部19b或19c承受与箭头X1方向相反的力时,第1移动体19沿与箭头X1相反的方向移动。当第1移动体19开始移动时,状态改变成:第1、3倾斜面24、28之间保持间隔,第2、4倾斜面63、64接触。
这样,在使第2、4倾斜面63、64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而沿与箭头X1相反的方向移动,则该移动力通过第2、4倾斜面63、64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这时,由于制动部与制动槽15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箭头X1的反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动阻力产生的与箭头X2方向相反的力。
但是,由于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第2移动体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时,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
若第2移动体20如上所述承受被推压到制动槽15一侧的力时,则依同加楔原理,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会推进到制动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时的推压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但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对第1移动体19构成滑动阻力。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作用。
即,本实施例9,滑动体18无论向箭头X1方向还是向其相反方向移动,都可发挥阻尼效果。
根据本实施例9,当然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无论滑动体18在拉出方向还是压入方向,都可获得阻尼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9,虽将制动槽15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部设在滑动体18一侧,但也可以如实施例2那样,将制动部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槽设在滑动体18。
另外,在本实施例9中,虽在制动槽15上设置一对斜面17、17,但也可只将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将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是在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第2移动体20的制动部的形状也要与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进而,虽第1倾斜面24、24与第2倾斜面63、63为线对称,第3倾斜面28与第4倾斜面64为线对称,但也不必一定要线对称。关键在于,只要上述第1、3倾斜面24、28正对、通过它们的接触能产生推压第2移动体20的力,和上述第2、4倾斜面63、64正对、它们接触时能产生推压第2移动体20的力即可。另外,若使第1倾斜面24与第2倾斜面63或第3倾斜面28与第4倾斜面64不线对称,则当第1移动体19压入时可获得与拉出时不同的阻尼效果。
还有,虽说靠第1移动体19的第1倾斜面24和第2移动体20的第3倾斜面28、第1移动体19的第2倾斜面63和第2移动体20的第4倾斜面64的各个构成了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是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这一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9,当然也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此外,表示本实施例9的图36中,凡是与实施例8相同的组成部分,均采用与该实施例8相同的标号。
实施例10
图37-3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0。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10,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部,开口部被盖11封盖。由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在如上所述的壳体10内,在其轴线方向设有筒部14,在与筒部14相对的顶面上设制动部52。但是,该筒部14与制动部52,两者轴线平行,并使制动部52的轴线与筒部14偏心。这样的筒部14,其与制动部52相对的面、即底部的内面形状为圆弧形。
另外,制动部52也如图38所示,其由呈从壳体10的顶面部分下垂的状态的凸部构成。而且,在其两侧面形成斜面53、53。就制动部52的截面形状而言,该斜面53、53,在朝向筒部14一侧的方向上,两斜面的相对间隔渐渐扩大。
如图37所示,在如上所述的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该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
第1移动体19包括连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该连接部19a和作用部19b由一根一体的轴构成,因此两者轴线相同。而且,当该第1移动体19组装于壳体10时,上述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在如上所述的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上、即在与第2移动体20相对的侧面上设凸状部97的同时,在该凸状部97上形成凹部98。该凹部98在与轴线正交的方向上贯通凸状部97。这样形成的凹部98使凸状部97的上侧面(与第2移动体20相对的面)和贯通侧面开口的同时,使贯通侧面开口的形状呈具有第1倾斜面24与第2倾斜面63的梯形。而且,这些第1、2倾斜面24、63相对倾斜,在朝向第2移动体20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因此第1、2倾斜面24、63的形状基本上为线对称。
另外,如图39所示,在上述第1移动体19上沿其轴线形成轴孔54,固定地设置在壳体10的底部的支撑轴55可相对移动地插入在该轴孔54内。通过这样将支撑轴55插入轴孔54内,第1移动体19不会向第2移动体20方向上浮。
另一方面,如图37所示,在第2移动体20的与第1移动体19相对的面上设置侧面形状做成梯形的梯形凸部95,在该梯形凸部95上具备第3倾斜面28与第4倾斜面64。而且,该第3倾斜面28与第4倾斜面64相对倾斜,在朝向第1移动体19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相对间隔渐渐变宽的同时,该第3倾斜面28与第4倾斜面64基本上为线对称。
如上所述的梯形凸部95为比上述凹部98的梯形稍小的相似形,如图37、图39所示,当将梯形凸部95嵌入凹部98时,呈现如下关系:在梯形凸部95的周围保持间隔的同时,上述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平行,第2倾斜面63与第4倾斜面64平行。
进而,如图38所示,在上述第2移动体20上形成制动槽57,但使该制动槽57的截面形状与形成于壳体10的顶面部的制动部52相对应。即,在该制动槽57的两侧形成斜面58、58,就制动槽57截面形状而言,该斜面58、58做成在朝向其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相对间隔渐渐变窄的形状,即构成所谓燕尾槽。
但是,当将制动部52组装入第2移动体20的制动槽57内时,如图38所示,具有如下关系:在制动槽57的底面与制动部52的相对面之间形成微小间隔59;另外,还在第2移动体20与壳体10的顶面之间也形成间隔60。因此,第2移动体20可在上述间隔59与60范围内移动。
另一方面,虽然在形成于上述壳体10的筒部14的圆弧状的底部与上述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之间形成间隔96,但即便形成了这样一来的间隔96,也可以靠支撑轴55及轴孔21来可靠地支撑该第1移动体19。
将如上所述的第1移动体19及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时,要使第1移动体19的第1倾斜面24与第2移动体20的第3倾斜面28正对的同时,使第1移动体19的第3倾斜面63与第2移动体20的第4倾斜面64正对。通过这样组合两移动体19、20来构成本发明的滑动体18。
于是,滑动体18中,其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组装入壳体10的筒部14,在第2移动体20的制动槽57内嵌入制动部52。
在将如上所述的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后,用盖11封盖壳体10。此时,使作用部19b从盖11的轴孔21凸出的同时,使盖11的未图示的爪部嵌入壳体10的未图示的锁定凹部,从而使盖11不从壳体10脱落。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10的作用。
现在,当滑动体18处于图37所示的位置时,第2倾斜面63与第4倾斜面64接触,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保持间隔。当从这一状态使作用部19b承受箭头X1的方向的力时,第1移动体19沿箭头X1方向移动。当第1移动体19开始沿箭头X1的方向移动时,状态改变成: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接触,第2倾斜面63与第4倾斜面64之间保持间隔。
这样,在使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而沿箭头X1的方向移动,则该移动力通过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这时,由于制动槽57与制动部52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由上述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第2移动体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时,第2移动体20被拉向第1移动体19的方向。这时,由于第1移动体19被支撑轴55所支撑,所以其不上浮。
如上所述,当第2移动体20被拉向第1移动体19一侧时,由于制动部52的斜面53、53与制动槽57的斜面58、58之间的接触力变得更强,所以此时的接触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对第1移动体19构成滑动阻力。换言之,该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作用。
但是,此时的阻尼力虽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动速度而异。即,若力大而移动速度快时,制动部52的斜面53、53与制动槽57的斜面58、58会一下子受到强力的推压,因此能以短时间产生出大大制动力、即发挥阻尼力的作用。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小而其移动速度慢时,由于制动部52的斜面53、53与制动槽57的斜面58、58逐渐而缓慢地被推压,因此其制动力、即阻尼力相应于冲程而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的发挥情况根据力的大小及移动速度而异这一点,意味着总是可以根据其用途或使用状况获得适当的阻尼力。
另一方面,当滑动体18如上所述沿箭头X1的方向移动后,再向与箭头X1相反的方向移动时,接触着的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脱离,而第2倾斜面63与第4倾斜面64接触。
这样,在使第2、4倾斜面63、64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而沿与箭头X1相反的方向移动,则该移动力通过第2、4倾斜面63、64也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这时,由于制动部与制动槽57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20,所以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即与箭头X1方向相反的力、及由上述滑动阻力产生的与箭头X2方向相反的力。
但是,由于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第2移动体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时,第2移动体20被拉向第1移动体19的方向。
如上所述,当第2移动体20被拉向第1移动体19一侧时,由于制动部52的斜面53、53与制动槽57的斜面58、58之间的接触力变得更强,所以此时的接触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对第1移动体19构成滑动阻力。换言之,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作用。
即,在本实施例10中,无论滑动体18沿箭头X1方向还是沿其相反方向移动时,都能发挥阻尼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例10中,当然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例10中,虽在制动槽57上设置一对斜面58、58,但是也可只将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将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是在制动槽57的开口方向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制动部52的形状也要与制动槽57的形状相对应。
进而,虽然第1倾斜面24、24与第2倾斜面63、63为线对称,第3倾斜面28与第4倾斜面64为线对称,但是也不必一定要线对称。关键在于,只要是上述第1、3倾斜面24、28正对、能够通过它们的接触产生将第2移动体20推压到第1移动体19一侧的力,和第2、4倾斜面63、64正对、它们接触时能产生将第2移动体20推压到第1移动体19的力即可。另外,若使第1倾斜面24与第2倾斜面63或第3倾斜面28与第4倾斜面64不线对称时,当第1移动体19压入时,则可获得与拉出时不同的阻尼效果。
再有,虽靠第1移动体19的第1倾斜面24与第2移动体20的第3倾斜面28或者第1移动体19的第3倾斜面63与第2移动体20的第4倾斜面64构成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也可只将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做成倾斜面。这一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11
图40-42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1。
如图40所示,本实施例11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部,开口部被盖11封盖。由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如图41所示,在如上所述的壳体10内,在其轴心线上形成截面形状基本为四边形的筒部14,在与该四边形的相对边相对应的位置形成制动槽15、15。该筒部14与制动槽15、15的轴线平行,而使。而使制动槽15、15的轴线与筒部14偏心。另外,该筒部14与制动槽15、15在其上下方向相互连续。
由于上述各制动槽15的结构均相同,因此仅就1个制动槽15进行说明。如图41所示,与筒部14在上下方向的相对面、即顶面16为平坦面的同时,该制动槽15的两侧面为斜面17、17;而这些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侧、即制动槽15的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扩大。换言之,制动槽15,在朝向其顶面16的方向上,其槽宽渐渐变窄,其截面形状呈梯形。
在这样的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如图40所示,该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
上述第1移动体19包括连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如图41所示,该连接部19a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而且,在该连接部19a的左右方向上在与相对的边所对应的面66上设图40所示的凸部23。
另外,如图41所示,上述连接部19a的上下方向上相对的面做成平坦的滑动面22a。进而,图40所示的一对凸部23、23处于该滑动面22a的两侧。而且,该凸部23、23的顶部23a、23a向上述滑动面22a的上方、即第2移动体20的方向上突出。
进而,在该凸部23、23上形成从上述顶部23a、23a连续的第1倾斜面24、24,该第1倾斜面24、24在朝向连接部19a的端部的方向上渐渐变低。另外,在与该第1倾斜面24、24相反一侧也形成与该倾斜面24、24平行的第2倾斜面44、44。
此外,如图42所示,在上述第1移动体19上沿其轴线形成弹簧收容孔32,在该弹簧收容孔32内组装弹簧33。并且,组装入弹簧收容孔32内的弹簧33,其一端与形成于壳体10的底部的凹部34平齐,其使得第1移动体19产生压向盖11一侧的初始负荷。
另外,作用部19b由圆杆状的轴构成,如图40所示,该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壳体10外凸出。
另一方面,如图41所示,第2移动体20具有滑动面26。各滑动面26的宽度与上述第1移动体19的各滑动面22a相同。而且,还在各滑动面26的两侧突出设置一对导向部27、27。该一对导向部27、27的相对间隔基本与第1移动体19的滑动面22a宽度一致。换言之,当使滑动面22a与26完全一致、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上述滑动面22a嵌入导向部27、27之间并可自由滑动。因此,两移动体19与20相对移动时,其位置关系不偏离。换言之,两移动体19、20相对移动时,两者的轴线在各滑动面22a与滑动面26的宽度方向上不偏离。
还有,如上所述,在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上述导向部27、27做成如下构造:分别形成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第1倾斜面24、24相对的第3倾斜面28、28,这些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正对并可接触。进而,如上所述,在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上述导向部27、27形成在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各第2倾斜面44、44相对的第4倾斜面45、45;各第4倾斜面45、45与各第3倾斜面28、28平行。而且,当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各第4倾斜面45、45也与第1移动体19的第2倾斜面44正对并可接触。
但是,上述各第1、3倾斜面24、28与第2、4倾斜面44、45存在图40所示的关系。即其关系如下:当上市各第1、3倾斜面24、28接触时,各第2、4倾斜面44、45之间保持间隔;而当上述各第2、4倾斜面44、45接触时,第1、3倾斜面24、28之间保持间隔。于是,当两移动体19、20处于图40所示的正常位置时,各第2、4倾斜面44、45接触,第1、3倾斜面24、28之间保持间隔。
进而,如图41所示,上述第2移动体20上具有: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对的斜面29、29;和与上述壳体10上形成的顶面16相对的相对面30;第2移动体20截面形状呈与上述制动槽15相对应的梯形。但是,当把该第2移动体20组装于制动槽15时,在上述顶面16与相对面30之间具有形成微小间隔31的关系。
另外,由这样的斜面29、29及相对面30构成本发明制动部。
为了将如上所述的第1移动体19及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使两移动体19、20的滑动面22a与26一致的同时,在使两移动体19、20的第1、3倾斜面24与28及第2、4倾斜面44与45正对的状态下,组合两移动体19、20(参见图40)。此外,通过这样组合两移动体19、20来构成本发明的滑动体18。
在这样构成的滑动体18上,如图42所示,预先将弹簧33组装入形成于该第1移动体19的弹簧收容孔32中。
于是,滑动体18中,其第1移动体19的连接部19a及作用部19b组装入壳体10的筒部14,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此时,使组装入弹簧收容孔32的弹簧33受压弯曲。
如上所述,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后,用盖11封盖壳体10。此时,使作用部19b从盖11的轴孔21凸出。
而且,如上所述,由于组装入第1移动体19的弹簧33受压弯曲,所以其弹力也通过第2、4倾斜面44、45作用于第2移动体20。因此,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均在弹簧33的弹力作用下保持于图40所示的正常位置。即,在该正常位置,第2移动体20与盖11接触的同时,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凸出。
如上所述,当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时,该壳体10与滑动体18的各组成部件的相互关系如下。
即,当把滑动体18如上所述那样组装于壳体10时,就图40所示的正常位置而言,第2移动体20的第4倾斜面45与第1移动体19上形成的第2倾斜面44接触的同时,如图41所示,上述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接触。
于是,如上所述,在第2移动体20组装入壳体10的制动槽15、使这些斜面29、29与17、17相接触的状态下,如上所述,在形成于该制动槽15的顶面16和形成于第2移动体20的相对面30之间,形成间隔31。通过形成这一间隔31,第2移动体20可沿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移动。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11的作用。
现在,若处于图4所示的正常位置,则呈现的状态是:各第2、4倾斜面44、45接触,而第1、3倾斜面24、28间保持间隔。当从该状态下有箭头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时,第1移动体19就克服弹簧33的弹力沿箭头X1的方向移动。这样,当第1移动体19开始移动时,则变成如下状态:各第1、3倾斜面24、28接触,而第2、4倾斜面44、45间保持间隔。
这样,在第1、3倾斜面24、28接触的状态下,若第1移动体19进而沿箭头X1的方向移动,则其移动力也会通过各第1、3倾斜面24及28传递至第2移动体20,各第2移动体20也一起移动。此时,由于制动部与制动槽15之间的滑动阻力作用于各第2移动体20,所以作用于各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因滑动阻力产生的箭头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力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各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第2移动体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时,各第2移动体20因力Y的作用而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
若如上所述被推压到制动槽15一侧的力作用于上述第2移动体20,则依同加楔原理,在各第2移动体20的该移动方向前方,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会推压到制动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时的推压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但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对第1移动体19构成滑动阻力。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作用。
此时,由于可以靠两个第2移动体20发挥阻尼力的作用,所以与一个该第2移动体20的情况相比可获得更大的阻尼力。
但是,此时的阻尼力随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动速度而异。即,若力大而且移动速度快时,各第2移动体20会被一下子强力地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能以短时间产生大的制动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小而且其移动速度慢时,各第2移动体20逐渐而缓慢地被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该制动力、即阻尼力相应于冲程而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发挥情况根据力的大小及移动速度而异这一点,意味着总是可以跟据其用途或使用状况获得适当的阻尼力。
另一方面,滑动体18一边发挥阻尼效果一边在壳体10内移动后,当作用于作用部19b的力变得小于弹簧33的弹力时,则第1移动体19靠弹簧33的弹力向恢复到图40所示的正常位置的方向移动。此时,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脱离、第2倾斜面44与第4倾斜面45接触。因此,第2、4倾斜面44、45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但该垂直方向的分力与图40所示的Y方向相反。
这样,滑动体18靠弹簧33的弹力复位时,各第2移动体20受到将其向第1移动体19一侧拉拽的力的作用,但由于该力为将第2移动体20从制动槽15拉开的方向的力,所以上述第2移动体20与制动槽15的推压力变小,相应地制动力也变小。因此,靠弹簧33的弹力,滑动体18可顺利地恢复至正常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11,当然可以获得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还可达到这样的效果:在恢复时可将制动部从制动槽15拉开,使滑动体18能顺利地移动。即,可提高其恢复速度,迅速地建立起接受冲击力的姿态。
进而,由于设置两组制动部与制动槽15,因此相应地可获取更大的阻尼效果。
此外,本实施例11,虽将制动槽15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部设在滑动体18一侧,但也可如实施例2那样,将制动部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槽设在滑动体18。
另外,在本实施例11中,虽在制动槽15设置一对斜面17、17,但是也可只将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在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第2移体20的制动部的形状也要与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再有,虽靠第1移动体19的第1倾斜面24和第2移动体20的第3倾斜面28构成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是也可只使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这一点与第1、2实施例完全相同。
进而,虽靠第1移动体19的第2倾斜面44和第2移动体20的第4倾斜面45构成了本发明的释放构造,但是也可与上述转换构造的情况相同,只要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即可。其关系与构成转换构造的第1倾斜面24与第3倾斜面28完全相同。
另外,虽然上述第1倾斜面24、24与第2倾斜面44、44平行,进而第3倾斜面28、28与第4倾斜面45、45平行;但是这些面也不必一定平行。关键在于,只要是第1倾斜面24、24与第3倾斜面28正对,能够由该第1、3倾斜面24、28产生将第2移动体20推压到制动槽15的力即可。而且,只要第2倾斜面44、44与第4倾斜面45、45正对,能够由该第2、4倾斜面44、45解除上述推压力即可。
实施例12
图43、图4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2。
如图43所示,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部,开口部被盖11封盖。由该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在入上所述的壳体10内,在其轴心线上形成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筒部14,在与该四边形的各边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制动槽15。该筒部14与制动槽15的轴线平行,但使动槽15的轴线与筒部14偏心。而且该筒部14与制动槽15在该图43中的上下方向相互连续。
如图44所示,上述制动槽15,其与筒部14相对的面、即顶面16为平坦面的同时,其制动槽15的两侧面为斜面17、17,而且,该斜面17、17在朝向筒部14一侧、即制动槽15的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扩大。换言之,制动槽15在朝向顶面16的方向上,其槽宽渐渐变窄,其截面形状呈梯形。
在这样的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该滑动体18由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构成。
上述第1移动体19包括连接部19a和力作用的作用部19b。该连接部19a的截面呈四边形。而且,在与连接部19a各边对应的面66上设凸部23,其宽与上述面66的宽度一致。
还有,在形成于连接部19a的各凸部23上形成从处于制动槽15一侧的顶部23a连续的倾斜面24;各倾斜面24在自上述顶部23a向连接部19a的端部的方向上渐渐变低。
在这样的连接部19a上沿其轴心线上形成轴孔54,该轴孔54在壳体10的底部一侧开口。另外,在对应于该轴孔54的壳体10的底部设支撑轴55,该支撑轴55插入上述轴孔54内,连接部19a可相对支撑轴55移动。
另一方面,上述作用部19b由圆杆状轴构成,设在与轴孔54的开口相反一侧。该作用部19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壳体10的外部凸出。
因此,滑动体18被轴孔21和支撑轴55所支撑并可移动。
上述的滑动体18的连接部19a和作用部19b做成一体,它们的轴线相同。但是,由于连接部19a与作用部19b两者的形状不同,因此在其交界处形成台阶部67。当滑动体18处于图43所示的正常位置时,该台阶部67接触盖11,可防止连接部19a拔出于盖11外。而且,在台阶部67与盖11接触的状态下,支撑轴55的前端插入轴孔54的开口部分的尺寸关系被维持。
另一方面,如图44所示,上述第2移动体20上具有: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17、17相对的斜面29、29;和与上述壳体10上形成的顶面16相对的相对面30;该第2移动体20的截面形状呈与上述制动槽15相对应的梯形。但是,当把该第2移动体20组装于制动槽15时,在上述顶面16与相对面30之间具有形成微小的间隔31的关系。
在上述的第2移动体20的与第1移动体19的面66相对的面68上,形成支撑凸部69。该支撑凸部69具有如下关系:当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在支撑凸部69上形成的顶部70与第1移动体19的面66相接。
进而,如上所述,当第1、2移动体19、20重合时,该支撑凸部69的构造为,在形成与第1移动体19的倾斜面24点对称的倾斜面71的同时,这些倾斜面24与71正对。
还有,在上述第2移动体20上沿其轴线形成弹簧收容孔32,从而可将弹簧33组装到弹簧收容孔32内。而且,组装入各弹簧收容孔32内的弹簧33,其一端与形成于壳体10的底部的凹部34平齐,其使得第2移动体20产生推压到盖11一侧的初始负荷。
当滑动体18处于图43所示的正常位置时,上述台阶部67靠上述弹簧33的作用与盖11接触,支撑轴55的前端插入轴孔54的开口部分。另外,在该状态下,存在如下关系:第2移动体20接触盖11的同时、所有的倾斜面24与71保持接触状态。
下面,说明本实施例12的作用。
现在,当从图43所示的正常位置有箭头X1方向的力作用于作用部19b时,整个第1移动体19沿上述力的方向、即箭头X1的方向移动。若第1移动体19移动,则其移动力也会通过倾斜面24及71传递至第2移动体20,第2移动体20也克服弹簧33的弹力移动。因此,作用于第2移动体20上的力有:第1移动体19移动力、即箭头X1方向的力、及弹簧33的弹力、即箭头X2方向的力。
但是,由于该两箭头X1与X2方向的离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各倾斜面24与倾斜面71之间有垂直方向的分力和水平方向的分力作用。这样,当第2移动体20承受垂直方向的分力时,第2移动体20被推压到壳体10的制动槽15一侧。这是由于第1移动体19被轴孔21和支撑轴55所支撑,再不能进一步沿与轴正交的方向移动的缘故。
若上述第2移动体20如上所述承受推压到制动槽15一侧的力时,则依同加楔原理,第2移动体20的斜面29、29被推压到制动槽15的斜面17、17上。此时的推压力构成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但该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阻力也对第1移动体19构成滑动阻力。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可发挥阻尼效果。
但是,此时的阻尼力随着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的大小及其移动速度而异。即,若力大而且移动速度快时,由于第2移动体20一下子被强力地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能以短时间产生出大的制动力、即阻尼力。但是,若作用于第1移动体19的力小而且其移动速度慢时,由于第2移动体20逐渐而缓慢地被推压到制动槽15上,因此其制动力、即阻尼力相应于冲程而逐渐增大。
如上所述,阻尼力的发挥情况根据力的大小及其移动速度而异这一点,意味着总是可以根据其用途或使用状况获得适当的阻尼力。
若采用本实施例12,当然,也可达到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除此而外,由于上述第1移动体19被轴孔21和支撑轴55所支撑,所以该第1移动体19的中心不会晃动。因此该第1移动体19能稳定地移动。
这样,由于第1移动体19能够稳定地移动,所以与该第1移动体19连动的所有第2移动体20的动作也能变得稳定。因此,既可确保所有的第2移动体20的制动力一定,也可使各第2移动体20的制动力相等。正因为这样可使各第2移动体20的制动力相等,因此能可靠地得到所期望的阻尼力。
另外,很显然,由于将多个第2移动体20放射状地设置在第1移动体19的周围,所以总阻尼力相应于该第2移动体20的个数而增大。
此外,本实施例12,虽将制动槽15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部设在滑动体18一侧,但也可如实施例2那样,将制动部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槽设在滑动体18。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12中,在制动槽15上设置一对斜面17、17,但是也可只将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将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是在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使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第2移动体20的制动部的形状也要与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再有,虽靠第1移动体19的倾斜面24和第2移动体20的倾斜面71构成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是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该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这一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13
图45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3,在设置放射状的多个第2移动体20这一点上与实施例12完全相同。但是,与实施例12不同之点在于:在图示的正常位置下具备接触的倾斜面和不接触而保持脱离关系的倾斜面。此外,以一对倾斜面24与71为一组,作为上述接触的倾斜面或不接触的倾斜面。
即,在本实施例13中,有这种结构:在处于正常位置的第1移动体19克服弹簧33的弹力而移动的过程中,本来脱离的倾斜面24与倾斜面71之间相接触。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制动力相应于冲程而变大。譬如,只使一组倾斜面24与71在正常位置接触,而使其它组的倾斜面24与71与第1移动体19的冲程相应而依次接触。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滑动体18的移动冲程相对应,阻尼力分4个阶段依次增大。
另外,也可以使处于对角线上的两组倾斜面24与71在正常位置接触,而预先使其它两组倾斜面24与71脱离。在这样的情况下,阻尼力会分两个阶段增大。再者,上述脱离的两组倾斜面24与71之间或者接触的两组倾斜面24与71之间,也不必一定要处于对角线上。但是,使其处于对角线上的优点在于能很好地做到整体平衡。
除了上述以外,本实施例13还可达到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的效果。
另外,对与实施例12相同的组成部分,采用与该实施例12相同的标号。
此外,本实施例13,虽将制动槽15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部设在滑动体18一侧,但是也可如实施例2那样,将制动部设在壳体10、而将制动槽设在滑动体18。
另外,虽然在本实施例13中,在制动槽15上设置一对斜面17、17,但是也可只将某一方做成斜面,而将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在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上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第2移动体20的制动部的形状也要与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再有,虽靠第1移动体19的倾斜面24和第2移动体20的倾斜面71构成本发明的所谓转换构造,但也可只使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的任何一方为倾斜面。这一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再者,虽然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13中,在第1移动体19的凸部及第2移动体20的导向部分别设置倾斜面、并使这些倾斜面接触,但是也可以不采用上述的结构,关键在于只要能将第1移动体19的移动力传递至第2移动体20即可。即,只要在上述第1移动体19和第2移动体20相对移动时的接触面上,设置使其相互脱离或相互接近的倾斜面即可。譬如,若将上述第1移动体19的滑动面做成倾斜面、而将第2移动体20的滑动面做成倾斜面,就不必特意设置上述凸部或导向部。
实施例14
图46至图49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4。
如图所示,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另一端为开口部,开口部被盖11封盖。由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如上所述,在构成机壳的盖11上,在其两侧面设有一对钩合片11a,在该钩合片11a的前端形成爪部11b。
另外,当将盖11封盖到壳体10上时,在壳体10的开口部的两侧形成一对槽12,一对钩合片11a恰好嵌入该对槽12内。而且其结构为,,在该槽12形成锁定凹部13,当如上所述钩合片11a恰好嵌入槽12内时,爪部11b嵌入锁定凹部13内。这样,通过将钩合片11a的爪部11b嵌入锁定凹部13,使盖11不会从壳体10的开口部脱落。
从图也可看出,如上所述的壳体10具有筒部14和制动槽15的同时,在该筒部14与制动槽15之间设有导向槽72、72。而且,上述筒部14与制动槽15,两者轴线平行,并使制动槽15与筒部14偏心。另外,该筒部14和制动槽15通过导向槽72、72连续。
如上所述的筒部14,其与制动槽15相对的面、即底部的内面形状为圆弧形。另外,制动槽15,其与筒部14的相对面、即顶面16为平坦面的同时,该制动槽15的两侧面为斜面73、73。而且,该斜面73、73,在朝向筒部14一侧、即制动槽15的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变窄。
在这样的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该滑动体18具有连接部18a、轴部18b及制动部74的同时,在上述连接部18a与制动部74之间还设有凸条部75、75。
上述连接部18a和轴部18b成一体地设置在同一轴线上,该连接部18a和轴部18b相互配合而构成本发明的作用部。另外,制动部74连接于上述连接部18a,但该连接部18a与制动部74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使制动部74与连接部18a和轴部18b偏心。
再有,在上述制动部74,在其两侧具有对应于制动槽15的斜面73、73的斜面76、76的同时,还具有面对顶面16的上面77。
当将这样的滑动体18的连接部18a组装入筒部14、将凸条部75组装入导向槽72、将制动部74组装入制动槽15时,该滑动体18的各组成部件与壳体10呈如下相互关系。
即,当把滑动体18如上所述那样组装于壳体10时,就图47、图48所示的位置关系而言,滑动体18的斜面76、76为面对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73、73的关系。而且,在该状态下,制动部74的上面77为面对制动槽15的顶面16一侧的关系。
于是,如上所述,在制动部74组装入制动槽15、使这些斜面76、76与73、73相接触的状态下,在该制动部74的上面77和形成于制动槽15的顶面16之间为形成间隔31的结构。
另外,筒部14的底部内面形状为圆弧形,而连接部18a的底部形状也与该筒部14的内面形状对应即为圆弧形。但是,如上所述,在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的状态下,该连接部18a与筒部14的底部之间为形成间隔78的关系。
而且,当轴部18b受到图47所示的轴向力F的作用时,如上所述,由于制动部74与轴部18b不同轴,所以上述力F对制动部74构成偏负荷。即,在制动部74上,有以与轴部18b相反一端的凸条部75和导向槽72的接触点为支点的箭头f1方向的偏负荷作用。
靠上述箭头f1方向的偏负荷,制动部74以上述接触点为支点出现一些倾斜的同时,在与上述接触点相反一侧有将其向图48所示的箭头f2方向下推的力作用。另一方面,在上述支点一侧有将其向与箭头f2相反的方向上推的力作用。这样,依同加楔原理,上述下推力使得制动部74的斜面76、76推压到制动槽15的斜面73、73上。此时的推压力构成滑动阻力,对制动部74即连接部18a产生阻尼效果。
进而,如图47所示,上述制动部74的轴心线上形成用以支撑弹簧33的弹簧收容孔32。将弹簧33插入这样的弹簧收容孔32中,但将其与插入端的相反端支撑在形成于壳体10的封闭端的凹部34内。
通过如上所述地设置弹簧33,滑动体18在正常位置下被保持在图47所示的位置。即,在该正常位置时,连接部18a及制动部74与盖11相接的同时,轴部18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此外,如图49所表明的那样,上述轴孔21为椭圆形。即,这确保了正圆的轴部18b向正交于轴线的下方尽可能移动的间距(间隙79)。通过这样确保间隙79,所以当轴部18b受力时,可使整个滑动体18如上所述地向轴向倾斜。
另外,在组装上述的实施例14的直动式阻尼器时,首先,在壳体10的内侧涂润滑脂后再将滑动体18插入其中。之所以这样先涂润滑脂,是为了使滑动体18能有某种程度的滑动。
若没有该润滑脂,则摩擦力过大,滑动体18不能顺利地滑动。若滑动体18不能滑动,则不能发挥阻尼效果。这一点,只要想象一下制动部74的斜面76、76严密地插入到制动槽15的斜面73、73中的情形,就容易理解了。
还有,之所以将弹簧收容孔32形成于制动部74的轴心线上,是为了使弹簧33的弹力作用于制动部74的中心上,在正常状态下使制动部74不倾斜。但是,该弹簧收容孔32也可以不必形成于制动部74的轴心线上。关键在于,考虑到滑动体18的整体平衡,在其正常位置下,只要使弹簧收容孔形成在不使制动部74倾斜的位置处即可。
根据本实施例14,由于不必象已有的油阻尼器那样需要粘性流体,所以也可在处理严禁油污食品的场所使用,使用条件变得宽范。
另外,以往,使用气体阻尼器时可能会漏气、使用油阻尼器时可能会漏油,而本实施例14中,既不使用空气也不使用油,没有这些泄漏现象。总之,无需用于防漏的密封部件,可相应地降低成本。进而,由于无需密封部件,所以可避免因密封的紧固力而造成阻尼效果下降这一对阻尼效果的不良影响。
进而,由于无需为了防止上述漏油漏气而要求的精密的加工精度,因此可进一步降低成本。
而且,由于无上述的漏油漏气,所以也不会出现因洩漏引起的阻尼效果下降的问题。
另外,在本实施例14中,由于是靠把制动部推压到制动槽中来获得制动力,所以与气体阻尼器那种使用高压缩性气体的阻尼器比较,可提高其响应性。
即,本实施例的直动式阻尼器无需油气,是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新型阻尼器,而且是一种能可靠地获得所期望的阻尼力的崭新的产品。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14中,在壳体10设制动槽15,在滑动体18一侧设制动部。但是也可在壳体10设制动部,而在滑动体18设制动槽。
还有,虽然将制动槽15的斜面73、73两者均做成倾斜,但也可只将两者当中某一方做成倾斜,总之,只要在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上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滑动体18的制动部74的形状也必须与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实施例15
图50至图5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5。
如图所示,有一筒形壳体10,其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开口部被盖11封盖。由壳体10和盖11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如上所述构成机壳的盖11,在其两侧面设有一对钩合片11a,在该钩合片11a的前端形成爪部11b。
另外,在壳体10的开口部的两侧形成一对槽12,当盖11封盖到壳体10上时一对钩合片11a恰好嵌入该对槽12内。而且,在该槽12上形成锁定凹部13,如上所述当钩合片11a恰好嵌入槽12内时,则形成爪部11b嵌入锁定凹部13内的结构。这样,通过钩合片11a的爪部11b嵌入锁定凹部13,盖11不会从壳体10开口部脱落。
从图也可看出,如上所述的壳体10具有筒部14和制动槽15。而且,上述筒部14与制动槽15的轴线平行,并使制动槽15与筒部14偏心。另外,使该筒部14和制动槽15通过导向部80而连续。
如上所述的筒部14,其与制动槽15相对的面、即底部的内面形状为圆弧形。而制动槽15,其与筒部14相对的面、即顶面16为平坦面的同时,该制动槽15的两侧面做成斜面73、73,即为所谓燕尾槽。而且,使该斜面73、73倾斜,从而使其在朝向筒部14、即制动槽15的开口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变窄。
进而,上述导向部80维持着与上述制动槽15的开口间隔基本相同的间隔。
在这样的壳体10内滑动配合地组装有滑动体18,该滑动体18具有连接部18a、轴部18b及制动部74的同时,在上述连接部18a与制动部74之间还设有平坦部81。
上述连接部18a和轴部18b成一体地设置在同一轴线上,该连接部18a和轴部18b相互配合而构成本发明的作用部。另外,制动部74连接于上述连接部18a,但该连接部18a与制动部74的轴线平行、并使制动部74与该连接部18a和轴部18b偏心。
进而,在上述制动部74,其两侧具有与上述制动槽15的斜面73、73相对应的斜面76、76的同时,还具有面对顶面16的上面77。
当将这样的滑动体18的连接部18a组装入筒部14、将平坦部81组装入导向部80、将制动部74组装入制动槽15时,该滑动体18的各组成部件与壳体10呈如下相互关系。
即,当把滑动体18如上所述那样组装于壳体10时,就图51、52所示的位置关系而言,滑动体18靠其自重的作用使其斜面76、76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73、73接触。而且,在该状态下,制动部74的上面77为面对制动槽15的顶面16一侧的关系。
于是,如上所述,在制动部74组装入制动槽15、使这些斜面76、76与73、73相接触的状态下,在该制动部74的上面77和形成于制动槽15的顶面16之间,为形成间隔31的结构。
另外,筒部14的底部内面形状为圆弧形,而连接部18a的底部形状也与该筒部14的内面形状相对应即为圆弧形。但是,如上所述,在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的状态下,该连接部18a与筒部14的底部之间为形成间隔78的关系。
而且,当轴部18b受到图51所示的轴向力F作用时,如上所述,由于制动部74对轴部18b偏心,所以上述力F对制动部74构成偏负荷。即,在制动部74上,有以与轴部18b相反一端的上面77和顶面16的接触点为支点的箭头f1方向的偏负荷作用。
靠上述箭头f1方向的偏负荷,制动部74以上述接触点为支点出现一些倾斜的同时,在与上述接触点相反一侧有将其向如图52所示的箭头f2的方向下推的力作用。另一方面,在上述支点一侧有将其向与箭头f2的相反方向上推的力作用。这样,依同加楔原理,上述下推力将制动部74的斜面76、76推压到制动槽15的斜面73、73上。此时的推压力构成滑动阻力,对制动部74、即连接部18a产生阻尼效果。
进而,如图51所示,上述制动部74的轴心线上形成用以支撑弹簧33的弹簧收容孔32。将该弹簧33插入这样的弹簧收容孔32中,但与其插入端的相反一端被支撑在形成于壳体10的封闭端的凹部34内。
通过如上所述地设置弹簧33,滑动体18在其正常位置下保持在图51所示的位置。即,在该正常位置时,连接部18a及制动部74与盖11相接的同时,轴部18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此外,如图53所表明的那样,上述轴孔21为椭圆形。即,这确保了正圆的轴部18b向正交于轴线的下方尽可能移动的间距(间隙79)。通过这样确保间隙79,所以当轴部18b受力时,可使整个滑动体18如上所述在轴向倾斜。
另外,在组装上述的实施例15的直动式阻尼器时,首先,在壳体10的内侧涂润滑脂后再将滑动体18插入其中。之所以这样预先涂润滑脂,是为了使滑动体18能有某种程度的滑动。
若没有该润滑脂,则摩擦力过大,滑动体18不能顺利地滑动。若滑动体18不能滑动,则不能产生阻尼效果。这一点,只要想象一下制动部74的斜面76、76严密地插入到制动槽15的斜面73、73中的情形,就能容易理解。
还有,之所以将上述弹簧收容孔32形成于制动部74的轴心线上,是为了使弹簧33的弹力作用于制动部74的中心上,在正常状态下不使制动部74倾斜。但是,该弹簧收容孔32也可以不必形成于制动部74的轴心线上。关键在于,考虑到滑动体18的整体平衡,在其正常位置下,只要使弹簧收容孔形成在不使制动部74倾斜的位置处即可。
根据本实施例15,也可以得到与实施例14完全相同的效果。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15中使制动槽15的斜面73、73两者均倾斜,但也可以只使两者当中某一方倾斜。总之,只要在制动槽15的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上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制动部74的形状也必须与该制动槽15的形状相对应。
实施例16
图54至图56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6。
本实施例16,一端封闭的筒形壳体10被图56所示的盖11封盖,由此构成本发明的机壳。
该壳体10呈筒形、和盖11做成不从壳体10脱落的结构这两点与实施例14相同。
如图54所示,在如上所述的壳体10内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筒部14,在与该筒部14相对的顶面设制动部82。该筒部14与制动部82的轴线平行,并使制动部82的轴线对筒部14偏心。这样的筒部14的与制动部82相对的面、即底部的内面形状为圆弧形。
另外,如图54所表明的那样,制动部82由呈从壳体10的顶面部分下垂状态的凸部构成。而且,如图55所示,在其两侧面形成斜面83、83。就制动部82截面形状而言,该斜面83、83,在朝向筒部14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的相对间隔渐渐扩大。
虽将滑动体18滑动配合地组装在这样的壳体10内,但在该滑动体18上设置有连接部18a、轴部18b及制动槽形成部84。
上述连接部18a和轴部18b成一体设置在同一轴线上,该连接部18a和轴部18b相互配合而构成本发明的作用部。
另外,制动槽形成部84连接于上述连接部18a,但该连接部18a与制动槽形成部84的轴线平行、并使制动槽形成部84对连接部18a和轴部18b偏心。
进而,如图55所示,在上述制动槽形成部84形成制动槽85。该制动槽85的截面形状与上述制动部82相对应。即,在制动槽85的两侧形成斜面86、86;就制动槽85的截面形状而言,该斜面86、86呈在朝向其开口一侧的方向上两者相对的间隔渐渐变窄的形状,即构成所谓燕尾槽。
但是,当将制动部82组装入该滑动体18的制动槽85内时,如图55所示,在制动槽85的底面87与制动部82的相对面90之间为形成微小间隔88的关系。另外,在上述滑动体18与壳体10的顶面之间也为形成间隔89的关系。因此,滑动体18可在上述间隔88与89的范围内移动。
当将这样的滑动体18的连接部18a组装入筒部14、将制动部82组装入制动槽85时,该滑动体18的各组成部件与壳体10呈如下相互关系。
即,当把滑动体18组装于如上所述的壳体10时,就图54所示的位置关系而言,滑动体18靠其自重作用,使其斜面86、86与壳体10上形成的斜面83、83接触。而且,在该状态下,存在制动槽85的底面87与制动部82的相对面90相对,上述滑动体18与壳体10的顶面相对的关系。
于是,如上所述,在将制动部82组装入制动槽85、在这些斜面83、83与86、86相接触的状态下,其结构为在制动槽85的底面87和制动部82的相对面90之间、及滑动体18与壳体10的顶面之间,形成间隔88、89。
另外,筒部14的底部的内面形状为圆弧形,而连接部18a的底部的形状也与筒部14的内面形状对应为圆弧形。但是,如上所述,在将滑动体18组装入壳体10的状态下,具有该连接部18a与筒部14的底部之间形成间隔78的关系。
而且,当轴部18b受到轴向力F的作用时,如上所述,由于制动部82对轴部18b偏心,所以上述力F对制动部82构成偏负荷。即,靠上述偏负荷,以制动槽85的底部87的端部与制动部82的相对面90的端部的接触点为支点,上述滑动体18出现一些倾斜。
若靠上述偏负荷使滑动体18出现一些倾斜,则在与接触点相反一侧的制动槽85上有将其向图54所示的箭头f2方向下推的力作用。另一方面,在上述支点一侧有将其向与箭头f2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推的力作用。
如上所述,当下推力作用于制动槽85时,由于制动部82的斜面83、83与制动槽85的斜面86、86之间的接触力变强,所以此时的接触力构成滑动体18的滑动阻力。因此,此时的滑动阻力构成制动力,发挥阻尼力的作用。
进而,在上述滑动体18上,形成连接部18a与制动槽形成部84的连接部分、即在其轴心线上形成用以支撑弹簧33的弹簧收容孔32。弹簧33插入这样的弹簧收容孔32中,但将与其插入端的相反一端支撑在形成于壳体10的封闭端的未图示的凹部内。
通过如上所述地设置弹簧33,滑动体18被保持在其正常位置。即,在该正常位置时,连接部18a及制动部82与盖11相接的同时,轴部18b从形成于盖11的轴孔21向外突出。
此外,如图56所表明的那样,上述轴孔21为椭圆形。即,这确保了正圆的轴部18b向正交于轴线的下方尽可能移动的间距(间隙79)。由于这样确保了间隙79,所以当轴部18b受力时,可使整个滑动体18如上所述地在轴向倾斜。
另外,在组装上述的实施例16的直动式阻尼器时,首先,在壳体10的内侧涂润滑脂后将滑动体18插入其中。之所以这样预先涂润滑脂,是为了使滑动体18可有某种程度的滑动。
若没有该润滑脂,则摩擦力过大,滑动体18不会顺利地滑动。若滑动体18不能滑动,则不能产生阻尼效果。这一点,想象一下制动部82的斜面83、83严密地插到制动槽85的斜面86、86上的情形,就能容易理解了。
还有,之所以将上述弹簧收容孔32形成于滑动体18的轴心线上,是为了使弹簧33的弹力作用于滑动体18的中心,在正常状态下不使制动槽85倾斜。但是,该弹簧收容孔32也可以不必形成于滑动体18的轴心线上。关键在于,考虑到滑动体18的整体平衡,在其正常位置下,只要使弹簧收容孔32形成在不使制动槽85倾斜的位置处即可。
若采用本实施例16,也可以得到与上述的实施例14完全相同的效果。
此外,在本实施例16中,虽然在制动槽85上设置一对斜面86、86,但是也可只将任何一方做成斜面,而将另一方做成譬如垂直面。总之,只要在制动槽85的开口方向上其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即可。但此时制动部82的形状也必须与其制动槽85的形状相对应。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14至实施例16中,滑动体18既可用高刚性的金属制造,也可用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的树脂制造。在上述树脂制的场合,整个滑动体18可具有一些挠性。若这样整体上具有一些挠性的话,当该滑动体18被推压到壳体10一侧时,滑动体18一边弯曲一边与制动槽15接触。因此,与滑动体18仅仅靠一点为支点而倾斜的情形比较,可增大滑动体18与制动槽15的接触面积。这样,若滑动体18与制动槽15的接触面积增大,则相应地可产生更大的阻尼效果。
进而,在上述实施例1至实施例16中,虽以轴构成作用部,但只要能使移动力直接作用于滑动体,该作用部也可以不是轴。譬如,若在控制对象一侧形成销子,以该销子来推压滑动体的话,则即便没有上述轴也可使移动力作用于滑动体,此时,连接部可兼作作用部。

Claims (11)

1.一种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机壳内组装入与其相对移动的滑动体的同时,在该机壳或滑动体的任何一方设制动槽,而在另一方设可滑动配合地嵌入该制动槽的制动部;所述制动槽的侧面形成斜面,在朝向深度方向或开口方向上使侧面的相对间隔渐渐变窄;并且,在所述制动部也形成与该斜面相对的斜面;另一方面,所述滑动体除了所述制动槽或制动部以外还设有作用部;还设置有如下转换构造:当该作用部相对受到力的作用、所述滑动体相对机壳沿轴向移动时,产生将该制动部朝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上推压的推压力。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体,分开设置设有作用部的第1移动体、和设有制动槽或制动部的第2移动体,同时还设有使所述第2移动体随着所述第1移动体相对机壳沿轴向移动而移动、产生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上推压的推压力的转换构造。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移动体设置成可在制动槽的深度方向上晃动;该转换构造的结构为:在第1移动体与第2移动体的任何一方具有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与该倾斜面接触的接触部,通过所述倾斜面使所述第1移动体的移动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当所述第1移动体的移动力作用于第2移动体时,该第2移动体沿制动槽的深度方向移动、将所述制动部朝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
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转换构造、和对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加以释放的释放构造;该释放构造为:在第1移动体与第2移动体的至少任何一方具有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与该倾斜面接触的接触部;该释放构造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转换构造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具有转换构造、和对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加以释放的释放构造;该释放构造为:在第1移动体与第2移动体的至少任何一方具有倾斜面,而在另一方具有与该倾斜面接触的接触部;该释放构造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转换构造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相同。
6.按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构造,当所述第1移动体相对所述机壳向轴向的任何一侧移动时,所述第2移动体沿制动槽的深度方向移动,产生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所述释放构造设有弹簧,当所述第1移动体向轴向另一侧移动时,靠该弹簧弹力,释放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的同时,使该弹簧弹力沿释放所述推压力的方向作用于所述第1移动体。
7.按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1移动体的周围配置多个第2移动体,在第1移动体与第2移动体的任何一方设倾斜面,而在另一方设与该倾斜面接触的接触部,使所述第2移动体的倾斜面或接触部与所述第1移动体的接触部或倾斜面相对。
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体中,所述作用部与所述制动部或制动槽一体形成;制动构造为:使所述作用部的轴线与制动部或制动槽的轴线偏心。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壳上设制动槽即燕尾槽,而在所述滑动体上设滑动配合地嵌入该燕尾槽的制动部。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动体的作用部设轴部的同时,在机壳上设该轴部通过的轴孔;并保持所述轴部可在与制动部相反的方向上移动的间隙。
11.按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直动式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构造,当所述滑动体相对所述机壳向轴向的任何一侧相对移动时,产生将所述制动部朝所述制动槽的相对间隔变窄的方向推压的推压力的同时;而且还设有弹簧,该弹簧的弹力作用在使所述滑动体恢复至原来位置的方向上。
CNB200410000462XA 2003-01-29 2004-01-29 直动式阻尼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08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3019929A JP4183516B2 (ja) 2003-01-29 2003-01-29 直動ダンパ
JP2003019929 2003-01-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519487A true CN1519487A (zh) 2004-08-11
CN100356080C CN100356080C (zh) 2007-12-19

Family

ID=32949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41000046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6080C (zh) 2003-01-29 2004-01-29 直动式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228949B2 (zh)
JP (1) JP4183516B2 (zh)
CN (1) CN10035608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114255A1 (de) * 2005-04-26 2006-11-02 Suspa Holding Gmbh Scharnier-anordnung
US8061698B2 (en) * 2006-07-27 2011-11-22 Chemtura Corporation Geometric shaped side bearing pad
NZ567796A (en) * 2008-04-28 2009-03-31 Graeme Owen Bertram A sliding panel operation mechanism in which the panel is released by pushing on it along the alignment plane
JP5758151B2 (ja) * 2011-03-03 2015-08-05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配管のサポート構造
DE202011103288U1 (de) * 2011-06-30 2012-10-04 Grass Gmbh Dämpfungsvorrichtung, Möbelscharnier und Möbel
US8594532B2 (en) * 2011-06-30 2013-11-26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Door dampening device and system
JP5897166B2 (ja) * 2015-01-30 2016-03-30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配管のサポート構造
WO2020167752A1 (en) * 2019-02-11 2020-08-20 Marathonnorco Aerospace, Inc. Device and process to dampen vibration in multi-rod configur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426661A (en) * 1943-08-26 1947-09-02 Gen Motors Corp Buffer
US2449516A (en) * 1943-12-10 1948-09-14 Shakespeare Products Co Control mechanism
US2705633A (en) * 1949-11-26 1955-04-05 Houdaille Hershey Corp Shock absorbing means for railroad car trucks
US3866724A (en) * 1973-08-13 1975-02-18 Harold S Hollnagel Variable two-way shock absorber
US3990542A (en) * 1974-12-16 1976-11-09 Tyee Aircraft, Inc. Linear motion arresting device
US3951238A (en) * 1974-12-16 1976-04-20 Tyee Aircarft, Inc. Linear motion arresting device
CH649107A5 (de) * 1980-11-07 1985-04-30 Sulzer Ag Bremsvorrichtung fuer greiferprojektil-webmaschinen.
US5133435A (en) * 1989-12-20 1992-07-28 Tayco Developments, Inc. Adjustable dry friction shock absorber
US6199673B1 (en) * 1998-10-22 2001-03-13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Silent damper with anti-rattle shaft
DE20010282U1 (de) * 2000-06-08 2000-08-31 Salice Arturo Spa Vorrichtung zum Dämpfen von Stößen, vorzugsweise der Stöße von Möbeltüren oder Schubladen
US6672575B2 (en) * 2001-06-12 2004-01-06 Lord Corporation Surface effect damp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356080C (zh) 2007-12-19
US20040245060A1 (en) 2004-12-09
JP4183516B2 (ja) 2008-11-19
US7228949B2 (en) 2007-06-12
JP2004232686A (ja) 2004-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689C (zh) 带有泡沫喷出泵的容器
CN1017792B (zh) 翼型叶片
CN1013791B (zh) 涡轮机叶片固定机构
CN1576516A (zh) 涡轮叶片的翼面形状
CN1580500A (zh) 涡轮喷嘴的翼面形状
CN1320498A (zh) 管、制管方法和装置、半成品管、支承件、支架结构和图象成型装置
CN1596376A (zh) 可变焦距透镜及利用它的摄像机
CN1580499A (zh) 周围冷却的涡轮机叶片的翼面冷却孔位置、形式及结构
CN1727645A (zh) 用于燃气轮机的第一相的高效定子
CN101076667A (zh) 涡旋式流体机械
CN1832072A (zh) 叠层电容器和叠层电容器的等价串联电阻调整方法
CN1840361A (zh) 多芯书写工具
CN1409149A (zh) 变焦镜头系统
CN1519487A (zh) 直动式阻尼器
CN1351691A (zh) 往复运动流体机械
CN1518647A (zh) 磁性流体密封装置
CN1241046C (zh) 变焦透镜系统
CN1405450A (zh) 液体排放器和包括该液体排放器的设备
CN1625510A (zh) 具有防止内装物倒流功能的排出喷嘴及具有该喷嘴的液体容器
CN1966678A (zh) 突变的木糖异构酶及其基因和用途
CN1701182A (zh) 压缩机
CN101069003A (zh) 有单列的十五个气缸的两冲程涡轮增压内燃机
CN1522348A (zh) 连续液压变速传动装置和动力传输设备
CN1219383C (zh) 一种实现用户业务远程验证拨号协议的编码和解码方法
CN101059729A (zh) 十笔首部尾部笔画数码输入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4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