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360C - 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360C
CN1179360C CNB998125644A CN99812564A CN1179360C CN 1179360 C CN1179360 C CN 1179360C CN B998125644 A CNB998125644 A CN B998125644A CN 99812564 A CN99812564 A CN 99812564A CN 1179360 C CN1179360 C CN 117936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el
tape
lid
carriage
upp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81256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24484A (zh
Inventor
林洋一
水田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324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24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936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36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04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 G11B23/08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 G11B23/107Magazines; Cassettes for webs or filaments for housing webs or filaments having two distinct ends using one reel or core, one end of the record carrier coming out of the magazine or cassett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3/00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ccessories, e.g. contain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peration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 Intermediate medium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ir manufacture
    • G11B23/02Containers; Storing means both adap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means
    • G11B23/11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magazines or cassettes, e.g. initial loading into contain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828Progressively advancing of work assembly station or assembled portion of work
    • Y10T29/49829Advancing work to successive stations [i.e., assembly li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895Associating parts by use of aligning means [e.g., use of a drift pin or a "fix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826Assembling or joining
    • Y10T29/49895Associating parts by use of aligning means [e.g., use of a drift pin or a "fixture"]
    • Y10T29/49901Sequentially associating parts on stationary aligning mea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49Metho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 Y10T29/49998Work hol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313Means to interrelatedly feed plural work parts from plural sources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 Y10T29/5337Means to interrelatedly feed plural work parts from plural sources without manual intervention including assembly pall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435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including assembly palle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00Metal working
    • Y10T29/53Means to assemble or disassemble
    • Y10T29/53465Film or tape cartridge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在该方法和设备中具有多个装配点,每个装配点都包括一个用于装配盒式磁带(1)各个零件的装配机器人(130)并分别包括托架传送机构(135),其能够顺序传送上面放置有上部壳体(2a)的托架(200)。托架(200)包括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220),盖子固定机构(230),磁带盘固定机构(240)及下部壳体固定机构(250),其中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能够分别抵抗着制动器弹簧(12,13)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51),即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51)能够从磁带盘(3)的安装区域前进和撤退,盖子固定机构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固定盖子弹簧(15)的盖子接合部分(15a),即盖子接合部分(15a)与盖子(30)不相接合,磁带盘固定机构能够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将上部壳体(2a)上的磁带盘(3)固定,下部壳体固定机构能够将下部壳体(2b)固定在上部壳体(2a)侧。相应地,能够得到具有极佳装配精度的盒式磁带并获得高的生产率。

Description

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盒式磁带的设备和方法,其中该盒式磁带的壳体内只有单个卷绕磁带的磁带盘。
背景技术
通常,盒式磁带作为记录介质用于诸如计算机等外部存储中,一种已知型号的盒式磁带为其磁带绕单个磁带盘卷绕。这种型号的盒式磁带用于如计算机或类似设备的数据保存,由于重要的信息存储在盒式磁带内,因此盒式磁带是以下面的方式制造的,即能够防止诸如卡带等问题的发生同时还能防止磁带意外拉出。
此处,图13为上述盒式磁带的分解透视图,该盒式磁带也称为DLT(数字直线磁带)。
参考图13所示的盒式磁带1,磁带20绕在单个磁带盘3上,磁带盘3包括通过超声波焊接在一起的上部磁带盘4和下部磁带盘5并且可旋转地放置在磁带盒壳体2内,其中磁带盒壳体2包括上部壳体2a和下部壳体2b,它们通过螺钉19或类似件固定在一起。
上部磁带盘4包括圆筒形的作为基底的磁带盘轴心42,磁带20能够绕在其外部圆周上,及凸缘部分43,其从磁带盘轴心42的上面外圆周上沿上部磁带盘4的径向方向伸出;磁带盘轴心42和凸缘部分43是用合成树脂制成的并做成一个整体。同时,在磁带盘轴心42基底部分的外表面上切割形成有固定齿牙,它们作为啮合机构用于驱动和旋转上部磁带盘4;在凸缘部分43的外圆周边缘上切割形成有限制齿轮43a,当上部磁带盘4不使用并要限制其旋转时这些限制齿轮可以和一对前磁带盘制动器50和后磁带盘制动器51啮合。顺便说明的是,如图13所示,磁带盘轴心42的基底凹陷部分向上开口。
另一方面,下部磁带盘5为一个圆盘,其包括位于中心部分的开口,磁带盘轴心42底部的外表面可以插入该开口,下部磁带盘5可以通过超声波同上部磁带盘4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整体。
参考磁带盘3,其包括上部磁带盘4和下部磁带盘5并且两者可以上述的方式焊接在一起,当将磁带盘3装配进磁带盒壳体2内时,将轴承6压进磁带盘轴心42的基底凹陷部分内并同其固定,并将弹簧塞7压进轴承6中心部分形成的孔内并同其固定。由压缩螺旋弹簧制成的磁带盘弹簧8固定在弹簧塞7上,磁带盘弹簧8下压磁带盘3并以可自由旋转的方式固定磁带盘3。
同样,为了防止盒式磁带1不使用时磁带盘3的旋转,磁带盘3通过前磁带盘制动器50和后磁带盘制动器51制动,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和51可以通过制动器弹簧12和13所给予的弹力与限制齿轮43啮合,其中制动器弹簧12和13分别用扭转螺旋弹簧制成。另外,在盒式磁带1内,当盒式磁带1不使用且磁带20完全缠绕在磁带盘3上的状态下,引导带(引导带为一机构,盒式磁带1的记录和复制装置利用该机构将磁带20引入到记录和复制设备内部设置的磁带运行通道内)21固定在钩子18的前端部分上,钩子18同盒式磁带1上靠近侧面的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在组合在一起形成磁带盒壳体2的上部壳体2a和下部壳体2b各自的侧壁上,分别形成有切去部分24a和24b,它们组合在一起形成磁带抽出口24,磁带20可以通过该抽出口抽出。在磁带抽出口24内安装有盖子30,其能够在盒式磁带1的平面方向内开启和关闭;尤其是,盖子30以可自由开启和关闭的方式支撑在盖子支撑轴14上并由盖子弹簧15在关闭的方向上推动,其中盖子弹簧15为扭转螺旋弹簧;另外,当盒式磁带1不使用时为了防止盖子旋转,盖子30由盖子锁40锁定,其中盖子锁40由盖子弹簧16适当推动。在磁带盒壳体2相对一侧并与盖子30相对的位置上具有光防护件17,其同磁带盒壳体2组合成整体。
假如将上述盒式磁带1放入诸如外部存储等相应的记录和复制装置内,那么设置在装置一侧的旋转驱动机构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性弹力同磁带盘3上的固定齿牙啮合,其中这些固定齿牙暴露在下部壳体2b中心部分上形成的开口内,同时,盖子30被设置装置一侧的磁带抽出机构打开由此引导带21被拉到磁带运行通道内的指定位置,因此使得数据能够被写到磁带20上并能从磁带20上读取。
顺便说明的是,当装配上述包括大量零件的盒式磁带1时,为了尽可能在单元时间内装配尽可能多的零件并尽可能降低成本和避免错误装配,因此必须使用自动装配设备。
对于这样的自动装配设备,目前使用的装配线其中具有多个直线排列的装配点,每个装配点包括一个装配机器人用于接收由带式输送机等传送机构顺序供给的工件并用于将许多零件装配到工件上。即目前的装配线是多用途自动装配设备,其中通过适当改变固定在各个装配点装配机器人前端部分操纵器上的夹具,可以顺序装配不同形状的零件。
当使用上述自动装配设备装配盒式磁带1时,例如,最初,作为工件处理的上部壳体2a放置在带式输送机上的托架上,同时被上下翻转或旋转;许多零件如磁带盘弹簧8,制动器弹簧12和13,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和51,盖子弹簧15,盖子30,钩子18,光防护件17等都预先在相应的装配点上装配在翻转的上部壳体2a上;下一步,将磁带盘3装配到上部壳体2a上;然后,将下部壳体2b装配到上部壳体2a上。
然而,盒式磁带1包括大量预先装配的零件,这些零件被磁带盘弹簧8,制动器弹簧12和13及盖子弹簧15等弹性地推着,因此当这些零件顺序供给到上部壳体2a时,相应的零件容易脱落或翻到。即在盒式磁带1内,很难利用带式输送机等传送机构传送工件。
同样,在盒式磁带1内,当将磁带盘3装配进上部壳体2a内时,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和51必须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即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和51上各自的锁定齿轮部分能够从磁带盘3的安装区域撤离,或磁带盘3必须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一直被固定在上部壳体2a上直到下部壳体2b装配到上部壳体2a上。因此,当在装配线上装配上述零件时,其中在装配线上以上述直线方式排列着多个装配点,必须在各个装配点上设置固定机构,这些固定机构能够以上述方式固定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和51及磁带盘3,这会造成装配点结构的复杂化。
另外,由于盒式磁带1需要严格的装配精度,在带式输送机上传送工件必须得到精确的控制。上述传统的自动装配设备不能够提供满足严格装配精度的盒式磁带1并会降低装配过程中盒式磁带的生产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传统装配设备中存在的上述缺点。相应地,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其中能够得到具有极佳装配精度的盒式磁带并具有高的生产率。
上述目的能够通过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实现,根据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装配盒式磁带的设备,盒式磁带包括:磁带盘,该磁带盘包括磁带盘轴心,磁带缠绕在该磁带盘轴心上,及凸缘部分,其从磁带盘轴心的上面部分的外圆周上沿磁带盘轴心的径向方向伸出,其中磁带盘轴心在其底部具有驱动接合部分,该驱动接合部分能够和驱动机构接合用于驱动磁带盘旋转,及凸缘部分在其外圆周边缘部分上具有限制齿轮用于限制磁带盘的旋转;磁带盒壳体,其用于将磁带盘可旋转地储存在其中并包括:下部壳体,其在底部具有驱动开口,通过该开口磁带盘轴心的驱动接合部分与驱动机构啮合,上部壳体,其叠放在下部壳体的上部,放置在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之间的磁带盘弹簧,其用于朝着下部壳体方向推动磁带盘,可旋转地轴颈支撑在上部壳体上的磁带盘制动器,其包括可与磁带盘的限制齿轮相啮合的锁定齿轮部分,该锁定齿轮部分由制动器弹簧朝着啮合方向推动,及安装在磁带抽出口内能够开启和关闭的盖子,磁带抽出口设置在磁带盒壳体上用于拉出磁带,盖子在关闭的方向上由盖子弹簧推动并且盖子弹簧具有盖子接合部分,及该盒式磁带装配设备包括:托架,该托架上放置有上部壳体且其被在多个装配点内顺序传送,其中托架包括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其设置在基板四个拐角部分其中的一个上,且包括臂件和弹性推动机构,臂件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垂直地设置在基板上的支撑轴上,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臂件以使臂件完成其在支撑位置和非支撑位置之间的卡紧操作,且支撑轴设置在弹性推动机构的两端之间,该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能够抵抗着制动器弹簧的弹力以这样的方式固定磁带盘制动器的锁定齿轮部分,即磁带盘制动器从磁带盘的安装区域撤退,盖子弹簧固定机构,其设置在基板四个拐角部分其中的一个上,且包括臂件和弹性推动机构,臂件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垂直地设置在基板上的支撑轴上,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臂件以使臂件完成其在支撑位置和非支撑位置之间的卡紧操作,且支撑轴设置在弹性推动机构的两端之间,该盖子弹簧固定机构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固定盖子弹簧的盖子接合部分,即盖子接合部分不与盖子相接合,及磁带盘固定机构,其设置在基板四个拐角部分其中的一个上,且包括臂件和弹性推动机构,臂件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水平支撑轴上,该水平支撑轴跨着基板上的一对支撑壁设置,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臂件以使臂件完成其在支撑位置和非支撑位置之间的卡紧操作,磁带盘固定机构能够抵抗着磁带盘弹簧的弹力固定位于上部壳体上的磁带盘;及其中装配点分别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每个装配点包括,用于装配盒式磁带各个零件的装配机器人,及驱动机构,其通过压力元件至少驱动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盖子弹簧固定机构和磁带盘固定机构中的一个固定机构,以便将托架定位在每个装配点的指定位置或将托架保持在其能够被传送的状态,由此通过相应的装配机器人将盒式磁带的相应零件装配到上部壳体上。
根据上述结构,磁带盘装配到上部壳体上,上部壳体放置在托架上,以将它们顺序地传送到相应装配点的指定位置上,同时前后磁带盘制动器的锁定齿轮部分由它们各自的固定机构固定,这些固定机构分别以这样的方式放置在托架上:即它们能够从磁带盘的安装区域撤退;同时,盖子也装配到上部壳体上,同时盖子弹簧的盖子接合部分通过它们相应的上述固定机构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即它不同盖子相接合。这有利于磁带盘和盖子的装配操作。由于磁带盘在抵抗着磁带盘弹簧的弹力被固定在上部壳体侧的同时被传送到下一个装配点,因此不必担心当传送托架时磁带盘会从其指定位置移开。
上述各个固定机构都放置在每个托架上,因此在各个装配点上,可能仅放置了结构简单并能驱动它们各自固定机构的驱动机构。由此,各个装配点的结构可以简单化。
顺便说明的是,每个固定机构最好包括可以自由摆动地安装的臂件,及能够将臂件在固定位置和非固定位置之间切换的弹性推动机构;在臂件摆动的端部,可以形成有用于固定上述相应零件的固定部分,其中臂件是通过与臂件接触的驱动机构的弹力朝着指定位置的方向摆动。在优选结构中,驱动机构能够简单地通过驱动压力件前进和退回使臂件在固定位置和非固定位置之间切换,同时压力件结构简单并且能够相对于臂件的接触部分前进和退回。
优选的是,托架的磁带盘制动器包括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及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包括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其中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的磁带盘制动器固定力在大致共同的方向上移动托架上的上部壳体。
另外,托架还包括下部壳体固定机构,其位于磁带盘固定机构的旁边。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盒式磁带装配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用于将上部壳体传送到托架上的传送装置截面示意图,其中托架放置在间距式输送机上;
图3为图1中所示后部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的主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后部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采用的传送机构主要部分的局部透视图;
图5为图3中所示传送机构主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6为图1中所示后部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通过图1中所示托架传送机构顺序传送的托架的整体透视图;
图8为图7中所示托架的俯视图,其用于说明托架的功能;
图9为图8中所示放置在托架上的盖子弹簧固定机构主要部分的放大俯视图;
图10右侧为图7中所示放置在托架上的磁带盘固定机构的局部截面图,左侧为图7中所示放置在托架上的下部壳体固定机构的局部截面图;
图11为上部壳体供给装置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其用于说明图10中所示的托架的磁带盘固定机构和下部壳体固定机构的操作;
图12同样为上部壳体供给装置主要部分的主视图,其用于说明图10中所示的托架的磁带盘固定机构和下部壳体固定机构的操作;
图13根据本发明的盒式磁带的拆分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并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用于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进行详细的描述。顺便说明,由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盒式磁带所采用的结构同上述传统盒式磁带1类似,在本实施例中,其零件使用的标号同图13中使用的标号相同,并且对其的详细描述在此省略。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盒式磁带装配设备100主要包括磁带盒装配线101和磁带盘装配线102。
磁带盘装配线102包括上部磁带盘供给点105,其用于从零件容器103内将上部磁带盘4供给到带式输送机104上,下部磁带盘供给/焊接点106,其用于将下部磁带盘5放置在上部磁带盘4上面并通过超声波将它们焊接在一起,焊接检测点107,其用于检测上下部磁带盘的焊接状况,及轴承/塞子固定点,其用于通过压力将轴承6和弹簧塞子7塞入磁带盘3内并把它们固定;磁带盘装配线102通过带式输送机109将磁带盘3输送到磁带盒装配线101内的磁带盘装配点117,磁带盒装配线101将在下面进行描述。
磁带盒装配线101包括磁带盒供给点110,热打印点111,前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112,后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113,钩子和盖子弹簧装配点114,盖子装配点115,光防护件和磁带盘弹簧装配点116,磁带盘装配点117,下部壳体装配点118,盒式磁带检测点119,及盒式磁带收集点120。
上部壳体2a和下部壳体2b组合在一起形成盒式磁带1,它们包括大量的细销和其他复杂的结构,因此上下部壳体2a和2b能够容易地变形。也就是说不但从容易变形的特性考虑也从它们定位效率和处理效率考虑,上下部壳体2a和2b预先成对地储存在容器132内。
因此,在磁带盒供给点110,成对储存在容器132内的上下部壳体2a和2b被从容器132内取出并且彼此分离,接着分离的上下部壳体2a和2b分别被传送到各自的带式传输机121和122上。传输到带式传输机121上的上部壳体2a被送到位于下游的热打印点111,而传输到带式传输机122上的下部壳体则通过相应的装配点向下被送到下部壳体装配点118。
在热打印点111,带式传输机121上的上部壳体2a被放置到托架200上,托架200被放置到间距式传输机123上,接着,用于光防护的标记通过热压引装置124形成在上部壳体2a上。
顺便说明的是,当把上部壳体2a放置到间距式传输机上的托架200上时,假如上部壳体2a相对于托架200定位接合部分的间隙为了增强定位精度而减小,那么即使是非常轻微的位置移动上部壳体可能不能与托架200的定位接合部分接合上。另一方面,上部壳体2a相对于托架200定位接合部分的间隙设定的大,那么上部壳体2a就会变得不牢固,因此当上部壳体2a定位时,上部壳体2a的位置移动就与大的间隙一致而变大。假如上部壳体2a相对于托架200的位置移动大,那么就不可能相对于位于下游的装配点将上部壳体2a精确定位。
为此,如图2所示,在带式传输机121与间距式传输机123之间,放置了一个临时支架128,其包括定位凹陷部分128a,上部壳体2a可以宽松地接合进定位凹陷部分128a内。同托架200定位接合部分相对于上部壳体2a的间隙相比,临时支架128的定位凹陷部分128a相对于上部壳体2a的间隙设定的大,因此当上部壳体2a通过吸附机构126从带式传输机121上传送到临时支架128上时,其中吸附机构126是以这样的方式放置到传送装置125内的:即它宽松地接合进临时支架128的定位凹陷部分128a内,上部壳体2a放置在其位置不能移动较大的地方。
下一步,上部壳体2a通过另一个吸附机构127从临时支架128上传输到托架200上。尤其是,如上所述,由于上部壳体2a是由临时支架粗略定位,即使是上部壳体2a相对于托架200定位接合部分的间隙设定的小以增强定位精度,因为上部壳体2a在托架200上的放置是根据在临时支架128上的放置位置实现的,因此上部壳体2a也可以精确地传送和放置到托架200的定位接合部分上。
以这种方式,由于上部壳体2a是由临时支架128通过定位校正操作放置到托架200的定位接合部分上的,因此传输装置125本身不需要高精度定位功能并且可以用多用途装置制成。
上部壳体2a放置在托架200上,其中托架200放置在传输装置123上,在上部壳体2a上要固定许多零件,如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和51,盖子30,磁带盘3,下部壳体2b等,它们分别在前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112,后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113,钩子和盖子弹簧装配点114,盖子装配点115,光防护件和磁带盘弹簧装配点116,磁带盘装配点117,及下部壳体装配点118上装配到上部壳体2a上。
在此,在相应的装配点,不但装配了一到三个零件而且也检测这些零件的数量。也就是说当在一个装配点上装配的零件数增加时,那么这些装配点本身适应产品的变化也变得困难,但是其成本降低了。因此,在相应装配点上装配零件的数量是产品变化的可能性决定的。
以直线排列的各个装配点包括用于装配盒式磁带1多种零件的装配机器人,用于给装配机器人供应零件的零件供给器131,能够将上部壳体2a顺序传送到托架200上的托架传输机构135,用于传送下部壳体2b的带式传输机122,用于将空托架200传送到上游侧的返回传输机160;即每个装配点都形成一个独立的装配点单元。顺便说明的是,在各个装配点上的托架传输机构135,带式传输机122,及返回传输机160在基本结构上是基本相同的,尽管在细节上它们有轻微的差别。
同样,例如,在图6所示的后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113中,每个装配点的两个侧面在宽度方向上都通过开启/关闭门312盖上用于维护,在每个装配点的这一侧都放置了控制面板310。在每个装配点上,都放置了许多控制装置,如传输机构控制单元313,装配机器人单元314等。
每个装配点上的托架传输机构135,例如在图3至图6中所示的后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113上,都包括传送传输机136和间距式传输机137;即托架传输机构135能够在顺序传送托架200的同时将托架200传送到下游装配点上。
传送传输机136能够以这样的方式控制:即通过利用诸如倒相器电机等可变速电机141驱动一对环形皮带140能够改变传送传输机136的速度。每个环形皮带140绕在多个皮带轮142和143上并且能够随着皮带轮143的旋转在图3中顺时针运动,其中皮带轮143固定在旋转轴144上并且能够由可变速电机通过传动皮带145驱动。
当沿着给定的传送方向(图3中箭头A所示方向)将放置在每个环形皮带141上的托架200从上游侧(图3中的左侧)的间距式传输机137上传送到下游侧(图3中的右侧)的间距式传输机137上时,传送传输机136在其本身与间距式传输机137之间的重叠区域B内能够根据间距式传输机137的速度变化将环形皮带140的速度从第一速度增加到第二速度。
间距式传输机137通过驱动电机147间隙地驱动环形皮带146,其中环形皮带146的外表面上具有多个掣子元件146a,驱动电机147可以是伺服电机或类似的电机。环形皮带146绕在一对皮带轮149和150上,当主动轮150由电机147驱动旋转时,环形皮带146在图3中顺时针旋转同时驱动被动轮149旋转。主动轮150通过传动皮带148同驱动电机147连接。
参考传送传输机136的环形皮带140的运行,如果放置在它上面的托架200与间距式传输机137的前侧掣子元件146a接触并且间距式传输机137开始被驱动,那么在间距式传输机137的后侧掣子元件146a同托架200接触之前环形皮带140从第一速度增加到第二速度。即当间距式传输机137的后侧掣子元件146a同托架200接触时,传送传输机136的环形皮带140的第二速度变得比间距式传输机137的环形皮带146的速度快。
换而言之,利用托架200运送方向的前端同间距式传输机137的前侧掣子元件146a的接触,间距式传输机137的后侧掣子元件146a升高同时绕被动轮149移动;因此托架200运送方向的后端受到来自间距式传输机137的后侧掣子元件146a很小的振动。因此能够确实地防止安装到上部壳体2a上的各个零件由于间距式传输机137后侧掣子元件146a产生的振动所引起的位置移动,倒下等等,其中上部壳体2a放置在托架200上,由此使得能够在装配点之间以稳定的方式传送托架200。
同时,放置在间距式传输机137上的托架200在每个装配点内由两个分别设置在环形皮带146两侧的导向部分151a和1512b导引,并由间距式传输机137的后侧掣子元件146a间歇式地推动和驱动,同时被传送到每个装配机器人130的零件装配部分,然后,通过托架定位机构(将在下面对其描述)将托架200精确定位在零件装配部分上,并且通过装配机器人130将所需零件装配到托架200上的上部壳体2a上。
如图5和图6所示,带式传输机122沿着其传送方向排列在托架传送机构135的侧面并以这样的方式将下部壳体2b向下传送到下部壳体装配点118,即下部壳体2b同上部壳体2a并排移动,其中下部壳体2b放置在由驱动电机(未显示)驱动的宽的环形皮带152上。
同样,返回传输机160沿着其传送方向排列在托架传送机构135的下面,如果一对环形皮带161通过驱动电机(未显示)驱动,那么返回传输机160就将空的托架200传送或送回到位于上游侧的热打印点111,其中完全装配好的盒式磁带1已经在磁带收集点120从托架200上卸下。
附带说明的是,托架200从间距式传输机137被传送到返回传输机160上或从返回传输机160通过提升装置(未显示)传送到间距式传输机123上,其中提升装置分别放置在磁带收集点120和热打印点111。
因此,在磁带盒装配线101上托架200在磁带收集点120与热打印点111之间循环。
同样,根据本发明的托架传送机构并不限于上述结构,其可以采用现有领域内多种结构中任何一种。
接下来,对托架200的结构进行描述,其中它由托架传送结构135顺序传送。
如图7和图8所示,托架200包括四个定位接合部分,它们分别设置在大致成矩形的基板201的四个拐角部分上并用于定位上部壳体2a,这四个定位部分分别为前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其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前磁带盘制动器50的锁定齿轮部分50a,即锁定齿轮部分50a能够抵抗着制动器弹簧12的弹力从磁带盘3的装配区域(图8中虚线所示区域)后退,其中制动器弹簧12为抗扭螺旋弹簧,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20,其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后磁带盘制动器51的锁定齿轮部分51a,即锁定齿轮部分51a能够抵抗着制动器弹簧13的弹力从磁带盘3的装配区域后退,其中制动器弹簧13为抗扭螺旋弹簧,盖子弹簧固定机构230,其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固定盖子弹簧15的盖子接合部分15a,即盖子接合部分15a不与盖子30接合,磁带盘固定机构240,其能够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将磁带盘3固定在上部壳体2a侧,托架200还包括下部壳体固定机构250,在用螺钉19连接之前其能够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将下部壳体2b固定在上部壳体2a侧,固定销265,其能够通过其塞子部分265a临时固定光防护部分17。
四个用于定位上部壳体2a的定位接合部分包括支撑壁202a,203a,204a,205a及支撑壁202b,203b,204b,205b,它们分别设置在基板210的四个拐角部分上用于将上部壳体2a定位在一个水平面内,该平面不但沿着上部壳体2a的传送方向伸展而且沿着上部壳体2a的宽度方向延伸,四个定位接合部分还包括四个圆柱形支撑件206,它们分别具有能够将上部壳体2a定位在垂直平面内的上端面。
因此,尤其是参考放置在托架200上的上部壳体2a的定位,上部壳体2a的上表面分别由四个圆柱形支撑件206的上端面支撑,以便将上部壳体2a在垂直方向上定位,同时,上部壳体2a四个角的外边缘分别被支撑壁202a,203a,204a,205a及支撑壁202b,203b,204b,205b包围以便上部壳体2a在上述水平面内的位置能够确定。
前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包括臂件211和弹性推动机构(其细节图中未示出),臂件211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支撑轴212上,支撑轴212垂直地放置在基板201上,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杆臂211以使其完成在前磁带盘制动器支撑位置(图8中所示的位置)与前磁带盘制动器非支撑位置(图7中所示的位置)之间的卡紧操作。弹性推动机构是以这样的方式制成的,即支撑轴212放置在它的两端之间;例如,它的一端放在垂直设置在臂件211上的支撑销上,而另一端放在位于指定位置的支撑销上;如果支撑轴212和一对支撑销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将臂件211从一个位置上向任一方向摆动,其中在该位置上弹性推动机构的旋转弹力被保持在中立状态,那么弹性推动机构就在摆动的方向上推动臂件211以允许臂件211完成其卡紧操作。附带说明的是,臂件211的摆动范围被限定在其同止动销216,218相接触的范围内。
在臂件211的托架内部摆动端形成有固定部分211a,其用于抵抗着制动器弹簧12的弹力固定前磁带盘制动器50移动臂部分50a的上部边缘。尤其是,固定部分211a是以这样的方式制成的,即其不但能防止前磁带盘制动器50由于制动器弹簧12的弹力造成的旋转而且固定部分211a的阶梯部分或锥形表面能够防止前磁带盘制动器50浮起。
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20位于对角线上,并面对着前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且具有与前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基本相同的结构。尤其是,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20包括臂件221和弹性推动机构(其细节图中未显示),臂件220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垂直放置在基板201上的支撑轴222上,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臂件221以使其完成在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位置(图8中所示的位置)与后磁带盘制动器非固定位置(图7中所示的位置)之间的卡紧操作。弹性推动机构是以这样的方式制成的,即支撑轴222放置在它的两端之间;例如一端放在垂直设置在臂件221上的支撑销上,而另一端放在设置在指定位置上的支撑销上;如果支撑轴222和一对支撑销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将臂件221从一个位置向任何方向摆动,其中在该位置上弹性推动机构的旋转弹力保持在中立状态,那么弹性推动机构在摆动方向上推动臂件221以允许臂件221完成其卡紧操作。附带说明的是臂件221的摆动范围被限定在其同止动销226,228相接触的范围内。
在臂件221的托架内部摆动端形成有固定部分221a,其用于抵抗着制动器弹簧13的弹力固定后磁带盘制动器51接合臂部分的上部边缘。其中上述锁定齿轮部分51a就设置在其中。尤其是,固定部分221a是以这样的方式制成的,即其不但能防止前磁带盘制动器51由于制动器弹簧13的弹力造成的旋转,而且固定部分221a的阶梯部分或锥形表面能够防止前磁带盘制动器51浮起。
另外,臂件211和221分别相对于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和51的磁带盘制动器支持力(图8中以箭头x1,x2表示)作为在相同方向上顺序移动上部壳体2a的力(图8中以箭头Y1,Y2表示)而工作,因此后磁带盘制动器的支持力总是使上部壳体2a同支撑壁204a和204b保持接触。即当使上部壳体2a保持这种状态时,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和220不但能够将上部壳体2a相对于托架200精确定位而且能够对其施加一个预负荷。这不但便于以下面的步骤插入零件而且能够防止零件由于传送托架时产生的振动所导致的移动。
盖子弹簧固定机构230包括臂件231和弹性推动机构(其细节图中未显示),臂件230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垂直放置在基板201上的支撑轴232上,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臂件231以使其完成在盖子弹簧固定位置(图9中所示的位置)与盖子弹簧非固定位置(图7和图8中所示的位置)之间的卡紧操作。弹性推动机构是以这样的方式制成的,即支撑轴232放置在它的两端之间;例如一端放在垂直设置在臂件231上的支撑销上,而另一端放在设置在指定位置上的支撑销上;如果支撑轴232和一对支撑销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将臂件231从一个位置向任何方向摆动,其中在该位置上弹性推动机构的旋转弹力保持在中立状态,那么弹性推动机构在摆动方向上推动臂件231以允许臂件231完成其卡紧操作。附带说明的是臂件231的摆动范围限定在其同止动部分236或上述支撑销相接触的范围内,其中支撑销用作止动销以止动杆臂231的摆动。
在臂件231的托架内部摆动端形成有固定部分231a,其用于抵抗着盖子弹簧15的弹力固定盖子弹簧15的盖子接合部分15a,其中固定部分231a由一个V型凹槽组成。另外,由于在臂件231摆动端一侧的下端边缘内设置有锥形表面,其中臂件231面对着上部壳体2a的四周边缘,因此在臂件231的下表面与上部壳体2a的内表面之间壳体形成小的间隙,其中臂件231被固定在盖子弹簧的固定位置上,由此能够防止上部壳体2a浮起。
现在将磁带盘固定机构240放置在一对支撑壁249之间,其中这对支撑壁是以这样的方式垂直设置在基板201上的,即它们成对但是沿着托架传送方向彼此相对。尤其是,磁带盘固定机构240包括:臂件241和弹性推动机构,臂件241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水平支撑轴242上,同时水平支撑轴242横跨上述一对支撑壁249并以这样的方式放置,即其沿着托架传送方向在基板201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弹性推动机构(其细节未显示)用于推动臂件241在磁带盘固定位置(图10中的右侧位置)与磁带盘未固定位置(见图11)之间完成其卡紧操作,也就是弹性推动机构是以这样的方式制成的,即水平轴242放置在它的两端之间;例如,它的一端放置在垂直设置在臂件241侧表面上的支撑销上,而另一端放置在设置在任意位置上的支撑销上;如果水平支撑轴242和一对支撑销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将臂件241从一个位置向任何方向摆动,其中在该位置上弹性推动机构的旋转弹力保持在中立状态,那么弹性推动机构在摆动方向上推动臂件241以允许臂件241完成其卡紧操作。附带说明的是臂件241的摆动范围被限定在其同止动轴246或止动部分248相接触的范围内。
在臂件241的托架内部摆动端形成有固定部分241a,其用于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将磁带盘3的凸缘部分43固定在上部壳体2a侧。顺便说明的是,固定部分241a最好这样设置,即其能够和凸缘部分43上位于磁带缠绕区域外表面的部分相接触。
下部壳体固定机构250放置在一对支撑壁249之间并且位于磁带盘固定机构240旁边。尤其是,下部壳体固定机构250包括:臂件251和弹性推动机构,臂件251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水平支撑轴242上,弹性推动机构(其细节未显示)用于推动臂件251在下部壳体固定位置(图10中的左侧位置)与下部壳体未固定位置(见图11)之间完成其卡紧操作,也就是说弹性推动机构是以这样的方式制成的,即水平轴242放置在它的两端之间;例如,它的一端放置在垂直设置在臂件251侧表面上的支撑销上,而另一端放置在设置在任意位置上的支撑销上;如果水平支撑轴242和一对支撑销排列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将臂件251从一个位置向任何方向摆动,其中在该位置上弹性推动机构的旋转弹力保持在中立状态,那么弹性推动机构在摆动方向上推动臂件251以允许臂件231完成其卡紧操作。附带说明的是臂件251的摆动范围同磁带盘固定机构240的臂件241的摆动范围类似被限定在其同止动轴246或止动部分248相接触的范围内。
在臂件251的托架内部摆动端形成有固定部分251a,其用于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将下部壳体2b的壳体底面固定在上部壳体2a侧。顺便说明的是,为了防止下部壳体2b的损坏,固定部分251a最好是用树脂材料制成。
同样,为了能够制成用于将托架定位在各个装配点给定装配位置上的托架定位机构,如图7和图8所示,在托架200内安置了定位辊260和一对导向辊261,定位辊260设置在基板201边部的上表面上并从上部伸出,同时以能够自由旋转方式位于导向部分151a相对的一侧;成对导向辊261以这样的方式可旋转地安装在基板201的侧表面上,即它们能够可滑动地同导向部分151a的侧壁表面接触。
也就是说,在每个装配点的指定位置上以这样的方式安置了压力元件270,即它与导向部分151a相对立并能够通过气缸或类似装置驱动以相对于导向导向部分151a前进或后退。特别是,如果压力元件270在驱动下向导向部分151前行并且在压力元件270前端形成的V型凹槽与定位辊260接合,那么托架200就能在一个方向上被推动,其中成对导向辊260能够可滑动地同导向部分151a的侧壁表面接触,由此使托架200不但在其宽度方向上被定位而且在其传送方向上也被定位,因此托架200能够被精确定位在每个装配点的指定位置上。另一方面,如果压力元件270在驱动下后退离开导向部分151a并且它的V型凹槽同定位辊260脱开接合,那么托架200能够再次被固定在一个位置,其中在该位置其能够被托架传送机构135传送。
同样,在托架中心部分的圆柱形壳体266内,以这样的方式设置了使磁带盘弹簧8收缩的磁铁(见图10),即磁带盘弹簧8能够基本上被固定在同一轴上,如设置在上部壳体2a的内壁表面上伸出的凸台。
另外,例如为了能够吸收返回传输机160传送托架200时由相互邻近托架200之间的碰撞所产生的振动,在其传送方向上每个托架200的前端部分上分别设置了用油缸或弹簧制成的缓冲器262及两个或多个弹性凸起263。
接下来将对托架200在磁带盒装配线101上的运行进行描述。
首先,在将上部壳体2a放置到托架200上面之前,如图7所示,在托架200内,前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20,盖子弹簧固定机构230,磁带盘固定机构240及下部壳体固定机构250分别由它们各自的弹簧推动到它们各自的非固定位置。
在上部壳体放置到位于热打印点111的托架200上后,托架200由托架传送机构135传送到前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112上。
在前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112上,首先是通过上游侧的装配机器人130将制动器弹簧12安装到上部壳体2a的制动器支撑轴2d上。然后,下游侧的装配机器人130将前磁带盘制动器50与制动器支撑轴2d装配以将制动器弹簧12的腿部固定在前磁带盘制动器50的锁定齿轮部分50a的背面上。接下来,在固定前磁带盘50的同时,装配机器人130将前磁带盘50旋转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锁定齿轮部分50a抵抗着制动器弹簧12的弹力从磁带盘3的安装区域退回。
作为对此的响应,压力元件271压迫和推动臂件211的接触部分215以抵抗着上述弹性推动机构(见图8)的旋转弹力在固定位置方向上摆动臂件211,其中压力元件271是以这样的方式制成的,即当压力元件271由气缸等其相应的驱动机构(未显示)驱动时,它能够相对于臂件211的接触部分215前进和后退。在这种情况下,装配机器人130解除前磁带盘制动器50的固定状态,因此如果前磁带盘制动器50返回到其初始位置,那么前磁带盘制动器50的可移动臂部50b的上边缘就由臂件211的固定部分211a固定。
下一步,托架200通过托架传送机构135被传送到后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133。
在后磁带盘制动器装配点113上,首先是通过上游侧的装配机器人130将制动器弹簧13安装到上部壳体2a的制动器支撑轴2e上。然后,下游侧的装配机器人130将后磁带盘制动器51与制动器支撑轴2e装配以将制动器弹簧13的腿部固定在后磁带盘制动器51的锁定齿轮部分51a的背面上。接下来,在固定后磁带盘51的同时,装配机器人130将后磁带盘51旋转到一个位置,在该位置锁定齿轮部分51a抵抗着制动器弹簧13的弹力从磁带盘3的安装区域退回。
作为对此的响应,压力元件272压迫和推动臂件221的接触部分225以抵抗着上述弹性推动机构(见图8)的旋转弹力在固定位置方向上摆动臂件221,其中压力元件272是以这样的方式制成的,即当压力元件272由气缸等其相应的驱动机构(未显示)驱动时,它能够相对于臂件221的接触部分225前进和后退。在这种情况下,装配机器人130解除后磁带盘制动器51的固定状态,因此如果后磁带盘制动器51返回到其初始位置,那么后磁带盘制动器51的接合臂部的上边缘就由臂件221的固定部分221a固定,其中锁定齿轮部分51a设置在接合臂部上。
这里上述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和220最好是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即当它们各自的臂件211和221分别固定着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和51时,在图8中,大致作用在托架200右下方向上的力能够施加到两个臂件211和221各自的固定部分211a和221a上。如果它们以这样的方式设置,在图8中,通过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51和制动器支撑轴2d,2e施加到上部壳体2a的力就大致在托架200的右下方向上推动上部壳体2a,因此,上部壳体2a的右下角部分能够被压向支撑壁204a和204b。
也就是说,考虑到上部壳体形成精度的变化,支撑壁202a,203a,204a,205a像支撑壁202b,203b,204b,205b一样相对于它们各自上部壳体2a四个角部分的外围总是具有相应的间隙,其中为了在水平面内确定上部壳体2a相对于托架200的位置,它们分别包围着上部壳体2a的四个角部分的外围。然而,由于上部壳体2a的右下角部分以上述方式被压向支撑壁204a和204b,因此上部壳体2a在水平面内相对于托架200的位置总能够精确确定。
顺便说明的是,压力元件271(272)和臂件211(221)是以下面的方式制成的,即如果接触部分215(225)由压力元件271(272)从一个确定位置轻微地朝着固定位置压迫和推动,其中在该确定位置上述弹性推动机构的旋转弹力被保持在它的中立状态,那么,由于弹性推动机构本身的旋转弹力臂件211(221)能够在固定位置方向上摆动。
因此,用于驱动压力元件271(272)前进和后退的驱动机构不需要大的前进和后退行程,由此这样的驱动机构可以采用成本低及结构简单的驱动机构,如气缸或类似装置。
接下来,托架200由托架传送机构135传送到钩子和盖子弹簧装配点114。
在钩子和盖子弹簧装配点114,首先,钩子18通过上游侧装配机器人130装配,然后,下游侧装配机器人130将盖子弹簧安装到上部壳体2a的盖子支撑轴14上(见图8)。并且盖子弹簧的盖子接合部分15a由压力销(未显示)压迫和旋转到盖子的可固定部分。
作为对此的响应,压力元件273压迫和推动接触部分235以抵抗着上述弹性推动机构(见图9)的旋转弹力在固定位置方向上摆动臂件231,其中压力元件273是以这样的方式制成的,即当压力元件273由气缸等其相应的驱动机构(未显示)驱动时它能够相对于臂件231的接触部分235前进和后退。在这种情况下,装配机器人130的压力销解除盖子接合部分的接合状态,因此如果盖子弹簧15返回其初始位置,那么如图9所示,盖子弹簧15的盖子接合部分15a就由臂件231的固定部分231a固定。
然后托架200由托架传送机构135传送到盖子装配点115。
在盖子装配点115,盖子30被安装到上部壳体2a的盖子支撑轴14上,其中盖子锁已预先装配到盖子30上,盖子弹簧15的盖子接合部分15a被固定到盖子30的接合凹陷部分上。
在这样情况下,由于盖子弹簧15的盖子接合部分15a通过臂件231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即它不与盖子30接合,因此盖子30能够容易地从盖子支撑轴14的上面安装。接着,如果臂件231的接触部分235被其相应的压力元件(未显示)压迫和推动以抵抗着上述弹性推动机构的旋转弹力在非固定位置方向上摆动臂件231,那么臂件231的固定部分231a与盖子弹簧15的盖子接合部分15a之间的相互接合被解除,因此,盖子弹簧15的盖子接合部分15a被固定到盖子30的接合凹陷部分上。这便于将盖子30装配到盖子支撑轴14上。
接下来,托架200被传送到光防护件和磁带盘弹簧装配点116,在该装配点光防护件17被装配到上部壳体2a上且磁带盘弹簧8被装配到凸台上,其中该凸台设置在上部壳体2a的内壁表面上并从上面伸出。
在磁带盘装配点117,磁带盘3通过磁带盘供给装置(未显示)装配到放置在托200上的上部壳体2a上。附带地,在其后的时间里对磁带盘弹簧8的安装情况进行检测,及如果发现任何盒式磁带的磁带盘弹簧8没有正常安装,那么该盒式磁带就会被从磁带盒装配线101上排除掉。
然后,如果磁带盘固定机构240的接触部分245被其相应的压力元件(未显示)压迫和推动以抵抗着上述弹性推动机构的旋转弹力在磁带盘固定位置方向上摆动臂件241,那么,如图10的右侧所示,固定部分241a就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将磁带盘3的凸缘部分固定在上部壳体2a侧。相应地,即使是在磁带盘供给装置返回到其初始位置,磁带盘3也能够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维持其在上部壳体2a上的装配状态。
接下来,托架200被传送到下部壳体装配点118。在下部壳体装配点118,首先将下部壳体2b装配到放置在托架200上的上部壳体2a上。
然后,如图11所示,在这样的状态下,即磁带盘压下元件280抵抗着磁盘弹簧8的弹力将磁带盘3的轴心42支撑在上部壳体2a侧,固定着下部壳体2a的上部壳体供给装置通过卡盘机构(未显示)向下移动到托架200上。
同样,上述上部壳体供给装置包括用作驱动机构的压力元件281和用作另一个驱动机构的另一个压力元件282,压力元件281能够向下移动到托架200上以压迫和推动磁带盘固定机构240的接触部分245并由此抵抗着上述弹性推动机构的旋转弹力在非固定位置方向上摆动臂件241,压力元件282能够压迫和推动下部壳体固定机构250的接触部分225以抵抗着上述弹性推动机构的旋转弹力在下部壳体固定方向上摆动臂件251。
现在,如果上部壳体供给装置向下移动一个给定距离或更大的距离,那么如图12所示,臂件241的固定部分24a被摆向非固定位置方向,因此其不干扰下部壳体2b。上部壳体供给装置如果被进一步向下移动,同时当下部壳体2b几乎叠加在上部壳体2a的顶上时,如图12所示,臂件251的固定部分251a就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将下部壳体2b的壳体底表面固定在上部壳体2a上。因此,即使磁带盘压下元件280升起并返回到其初始位置,下部壳体2b也能够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维持其相对于上部壳体2a的叠加状态。
具有相互叠加的上下部壳体2a和2b的磁带盒壳体2被传送给放置在下游的螺钉紧固装置,在该下游用螺钉将壳体2紧固。
然后装配好的盒式磁带1被传送到盒式磁带检测点119,在这里对下列事项进行检测,磁带盒壳体2的螺钉紧固状况,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和51的摆动运动,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光防护件17的摆动运动,盖子锁的摆动运动,及盖子30的开启和关闭运动,如果发现有缺陷,那么盒式磁带1就会被从装配线101上排除掉。
最后,被确认为完全装配产品的盒式磁带1在盒式磁带收集点120被顺序从它们相应的托架200上储存到储存容器300内。
也就是说,在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中,磁带盘3能够装配到被顺序传送到指定装配点的托架200上的上部壳体2a上;尤其是,磁带盘3能够以这样的方式装配到上部壳体2a上,即不但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和51的锁定齿轮部分50a和51a能分别由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和220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即能从磁带盘3的安装区域退回,而且上部壳体2a能够通过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20和220定位,其中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20和220分别设置在托架200上。同样,盖子弹簧15的盖子接合部分15a能够通过盖子弹簧固定机构230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即盖子接合部分15a与盖子30不相接合;也就是盖子30能以这样的方式装配。这便于磁带盘3和盖子30各自的装配操作。
另外,由于磁带盘固定机构240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将在磁带盘3固定在上部壳体2a侧的同时磁带盘3被传送到下一个装配点,因此不必担心当传送200时磁带盘3会从其指定位置上移开。
进而,由于在下部壳体固定机构250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将下部壳体2b固定在上部壳体2a侧的同时下部壳体2b被传送到下一个装配点,因此不必担心当传送200时下部壳体2b会从其指定位置上移开。
另外,由于上述各个固定机构210,220,230,240及250分别安置在相应的托架200上,因此在相应装配点上,作为用于驱动这些固定机构210,220,230,240及250的驱动机构,只有成本低且结构简单诸如气缸或类似装置的驱动机构可以安置,因此各个装配点的结构能够简化。顺便说明的是,为了能够降低各个固定机构210,220,230,240及250的接触部分215,225,235,245及255的驱动阻力,它们分别装入可旋转轴承,其中固定机构210,220,230,240及250的驱动机构可以分别与它们的接触部分215,225,235,245及255相接触。
同样,根据本发明的托架并不限于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托架200的结构。也就是说各个固定机构的结构和托架定位机构的结构能够适当地改变。顺便说明的是,图7和图8中所示的用于卡紧相应臂件的弹性推动机构最好是用螺簧或类似件制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中,磁带盘装配到上部壳体内,上部壳体放置在顺序传送到各个装配点装配位置的托架上,而前后磁带盘制动器由它们相应的固定机构固定,其中它们的固定机构分别以这样的方式安置在托架上,即它们能从磁带盘的安装区域退回;同时,盖子也装配到上部壳体上,而盖子弹簧的盖子接合部分分别由相应的上述固定机构以这样的方式固定,即它不与盖子接合。这便于磁带盘和盖子的装配操作。由于在抵抗着磁带盘弹簧的弹力将磁带盘固定在上部壳体侧的同时其被传送到下一个装配点,因此不必担心当传送时磁带盘会从其指定位置上移开。
同样,上述各个固定机构安置在相应的托架上,因此在各个装配点上,也许只能安置成本低且结构简单并能驱动这些固定机构的驱动机构。正是由于这样,各个装配点的结构能够简化。
相应地,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其中盒式磁带具有极佳的装配精度并能获得高的生产率。
虽然上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前体下能够作出许多的变形和修改,这些变形和修改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所确定的思想和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用于装配盒式磁带的设备,盒式磁带包括:
磁带盘(3),该磁带盘(3)包括磁带盘轴心(42),磁带缠绕在该磁带盘轴心上,及凸缘部分(43),其从所述磁带盘轴心的上面部分的外圆周上沿所述磁带盘轴心的径向方向伸出,其中所述磁带盘轴心在其底部具有驱动接合部分,该驱动接合部分能够和驱动机构接合用于驱动所述磁带盘旋转,及所述凸缘部分在其外圆周边缘部分上具有限制齿轮(43a)用于限制所述磁带盘的旋转;
磁带盒壳体(2),其用于将所述磁带盘可旋转地储存在其中并包括:
下部壳体(2b),其在底部具有驱动开(2c),通过该开口所述磁带盘轴心的驱动接合部分与所述驱动机构啮合,
上部壳体(2a),其叠放在所述下部壳体的上部,
放置在所述上部壳体和下部壳体之间的磁带盘弹簧(8),其用于朝着下部壳体方向推动所述磁带盘,
可旋转地轴颈支撑在所述上部壳体上的磁带盘制动器(50,51),其包括可与磁带盘的限制齿轮相啮合的锁定齿轮部分,该锁定齿轮部分由制动器弹簧(12,13)朝着啮合方向推动,及
安装在磁带抽出口内能够开启和关闭的盖子(30),所述磁带抽出口设置在磁带盒壳体上用于拉出磁带,盖子在关闭的方向上由盖子弹簧(15)推动并且盖子弹簧(15)具有盖子接合部分(15a),及
该盒式磁带装配设备包括:
托架(200),该托架上放置有所述上部壳体且其被在多个装配点内顺序传送,
其中所述托架包括
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220),其设置在基板(201)四个拐角部分其中的一个上,且包括臂件(211,221)和弹性推动机构,所述臂件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垂直地设置在基板(201)上的支撑轴(212,222)上,所述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臂件(211,221)以使臂件完成其在支撑位置和非支撑位置之间的卡紧操作,且支撑轴(212,222)设置在所述弹性推动机构的两端之间,该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220)能够抵抗着制动器弹簧的弹力以这样的方式固定磁带盘制动器(50,51)的锁定齿轮部分,即磁带盘制动器从磁带盘的安装区域撤退,
盖子弹簧固定机构(230),其设置在基板(201)四个拐角部分其中的一个上,且包括臂件(231)和弹性推动机构,所述臂件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垂直地设置在基板(201)上的支撑轴(232)上,所述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臂件(231)以使臂件完成其在支撑位置和非支撑位置之间的卡紧操作,且支撑轴(232)设置在所述弹性推动机构的两端之间,该盖子弹簧固定机构(230)能够以这样的方式固定盖子弹簧(15)的盖子接合部分(15a),即盖子接合部分不与盖子(30)相接合,及
磁带盘固定机构(240),其设置在基板(201)四个拐角部分其中的一个上,且包括臂件(241)和弹性推动机构,所述臂件可摆动地轴颈支撑在水平支撑轴(242)上,该水平支撑轴(242)跨着基板(201)上的一对支撑壁(249)设置,所述弹性推动机构用于推动臂件(241)以使臂件完成其在支撑位置和非支撑位置之间的卡紧操作,磁带盘固定机构(240)能够抵抗着磁带盘弹簧(8)的弹力固定位于上部壳体上的磁带盘(3);及
其中所述装配点分别排列在一条直线上并且每个装配点包括,
用于装配所述盒式磁带各个零件的装配机器人(130),及
驱动机构,其通过压力元件至少驱动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盖子弹簧固定机构和磁带盘固定机构中的一个固定机构,以便将托架定位在每个装配点的指定位置或将托架保持在其能够被传送的状态,由此通过相应的装配机器人将所述盒式磁带的相应零件装配到所述上部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托架的磁带盘制动器包括前后磁带盘制动器(50,51),及所述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包括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210,220),
其中所述前后磁带盘制动器固定机构的磁带盘制动器固定力在大致共同的方向上(Y1)移动托架上的上部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托架还包括下部壳体固定机构(250),其位于所述磁带盘固定机构的旁边。
CNB998125644A 1998-09-22 1999-09-21 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936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8265/1998 1998-09-22
JP10268265A JP2000100117A (ja) 1998-09-22 1998-09-22 磁気テープ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方法及び組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4484A CN1324484A (zh) 2001-11-28
CN1179360C true CN1179360C (zh) 2004-12-08

Family

ID=17456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812564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79360C (zh) 1998-09-22 1999-09-21 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6519827B1 (zh)
EP (1) EP1125296B1 (zh)
JP (1) JP2000100117A (zh)
KR (1) KR100553856B1 (zh)
CN (1) CN1179360C (zh)
DE (1) DE69916307T2 (zh)
WO (1) WO200001787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7809A (zh) * 2020-04-30 2020-09-08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螺纹通止检测设备中快换装置的夹爪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62792B2 (en) * 2003-03-10 2005-03-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developing apparatus
CN100399470C (zh) * 2005-10-19 2008-07-02 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硬盘顶盖螺钉安装机
WO2007049341A1 (ja) * 2005-10-26 2007-05-03 Hirata Corporation 組立対象物・部品載置パレット及び組立装置
US8402628B2 (en) * 2010-07-22 2013-03-26 Primestar Solar, Inc. Apparatus, carrier,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an article for coating processes
ITUB20154638A1 (it) * 2015-10-13 2017-04-13 Perini Fabio Spa Sistema di controllo dell'accesso a macchinari di lavorazione
CN111558909B (zh) * 2020-07-16 2020-10-09 常熟昆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板一键式快速固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455755C3 (de) * 1974-11-26 1978-06-08 Basf Ag, 6700 Ludwigshafen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Magnetbandkassetten, insbesondere Kompaktkassetten, und Werkstückträger zur Ausführung des Verfahrens
US4168040A (en) * 1974-11-26 1979-09-18 Basf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d loading magnetic tape cassettes, particularly compact cassettes, and support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US4035899A (en) * 1975-03-10 1977-07-19 Olympus Optical Co., Ltd. Automatic tape cassette-assembling system
JPS6019591B2 (ja) 1979-04-02 1985-05-16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可撓性帯状記録媒体の自動装填方法及び装置
JPS578047A (en) * 1980-06-18 1982-01-16 Hitachi Ltd Working or assembling equipment
GB2212468B (en) * 1987-11-20 1992-06-10 Sony Corp Automatic assembly apparatus
US5136778A (en) * 1991-03-08 1992-08-11 Pelikan,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tuffing a snailed endless ribbon into a ribbon cartridge
US5191694A (en) * 1991-07-03 1993-03-09 Shape Inc. Cassette assembly line
JP3075305B2 (ja) * 1991-10-18 2000-08-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組立て装置
JP3480158B2 (ja) * 1995-11-21 2003-12-15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テープカセット組立用治具
JPH09147257A (ja) 1995-11-27 1997-06-0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自動復帰機能を備えた防排煙連動システム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37809A (zh) * 2020-04-30 2020-09-08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螺纹通止检测设备中快换装置的夹爪机构
CN111637809B (zh) * 2020-04-30 2022-07-05 四川航天川南火工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螺纹通止检测设备中快换装置的夹爪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24484A (zh) 2001-11-28
KR100553856B1 (ko) 2006-02-24
EP1125296B1 (en) 2004-04-07
JP2000100117A (ja) 2000-04-07
WO2000017879A1 (en) 2000-03-30
KR20010075305A (ko) 2001-08-09
EP1125296A1 (en) 2001-08-22
DE69916307T2 (de) 2004-08-05
US6519827B1 (en) 2003-02-18
DE69916307D1 (de) 2004-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02961C (zh) 进纸设备和记录设备
CN1091294C (zh) 圆盘记录再现装置
CN101075451A (zh) 碟片夹紧装置
CN1183009C (zh) 带卷绕装置和带卷绕方法
CN1088889C (zh) 盘形记录载体的放/录设备、容纳设备以及放/录头机架
CN1181491C (zh) 信息盘播放设备
CN1207711C (zh) 盘装置
CN1179360C (zh) 装配盒式磁带的方法和设备
CN1251236C (zh) 盘驱动器及其转台
CN1722183A (zh) 媒体盘片自动售货机和用于退回媒体盘片的方法
CN1126091C (zh) 记录载体重放/记录装置
CN1536574A (zh) 盘盒
CN1211035A (zh) 盘驱动器
CN1694168A (zh) 盘记录和/或复制设备
CN1468792A (zh) 夹层移开设备、板送料设备和图像记录系统
CN1119322A (zh) 用于提升光盘播放机的主轴组件的装置
CN1550350A (zh) 间隙调整装置、记录设备和液体喷射设备
CN1275250C (zh) 盘装置
CN1949385A (zh) 记录用盒式磁带及其驱动装置
CN1310249C (zh) 盘盒
CN1254822C (zh) 光盘装置
CN1284147C (zh) 盘驱动单元
CN208618067U (zh) 一种自动换梭芯机用梭芯旋转机构
CN1591660A (zh) 盘装置
CN1279527C (zh) 盘片插入位置校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PHOTO FILM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FILM HOLDINGS CORP.

Effective date: 2007072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FUJIFILM HOLDINGS CORP.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OR ADDRESS: FUJI PHOTO FILM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70727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FILM Corp.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Fujifilm Corp.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1208

Termination date: 201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