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16318A -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916318A
CN117916318A CN202280060979.4A CN202280060979A CN117916318A CN 117916318 A CN117916318 A CN 117916318A CN 202280060979 A CN202280060979 A CN 202280060979A CN 117916318 A CN117916318 A CN 1179163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yamide resin
reinforcing filler
resin composition
fibrous reinforcing
polyam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609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石康介
三木佑也
冈崎壮大
児玉齐
荒川诚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b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b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e Corp filed Critical Ube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9163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9163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7/00Use of ingredient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K7/02Fibres or whisk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77/00Compositions of polyamide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 carboxylic amide link in the main chai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品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之类的机械特性和翘曲抑制得到改善。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纤维状强化填料(B),前述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低于22000,前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相对于前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之比为0.50以上且低于0.90。

Description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纤维状强化填料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聚酰胺树脂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因此作为工程塑料广泛用于汽车部件、机械部件、滑动部件、电气电子部件等。
在用于这些用途时,为了提高刚性、滑动性,已知在聚酰胺树脂中配混有玻璃纤维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通常,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是将聚酰胺树脂、玻璃纤维等纤维状强化填料以及其他成分熔融混炼而得到的。在熔融混炼时,纤维状强化填料有时会折断。纤维状强化填料根据折断方式,提高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的刚性的效果会发生变化。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通过规定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玻璃纤维的平均纤维长度和平均纤维直径,并且规定聚酰胺树脂的平均分子量,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体的尺寸稳定性和滑动性提高。
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对于在聚酰胺树脂中配混有玻璃纤维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由熔融混炼后的残留玻璃纤维长度求出的每单位条数的平均玻璃表面积(S)为临界玻璃表面积(Sc)的1.1倍以上,由此刚性和耐热稳定性优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17194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2-258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由于玻璃纤维会因折断而成为2种以上的长度的玻璃纤维,因此其长度的分布比单纯的平均更重要。在专利文献1和2中,未提及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玻璃纤维的纤维直径的分布。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通过使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纤维直径的分布为特定的范围,从而改善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品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这样的机械特性以及翘曲抑制。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例如为以下的[1]~[10]。
[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纤维状强化填料(B),前述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低于22000,前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相对于前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之比为0.50以上且低于0.90。
[2]根据[1]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前述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按照JIS K-6920-2在25℃下测得的相对粘度为1.90以上且低于3.30。
[3]根据[1]或[2]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前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相对于前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之比为0.55以上且0.89以下。
[4]根据[1]~[3]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前述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包含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
[5]根据[1]~[4]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前述纤维状强化填料为选自由玻璃纤维、碳纤维、纤维素纤维和芳纶纤维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6]根据[1]~[5]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包含5~40质量%的前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
[7][1]~[6]中任一项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其他任选成分由原料供给部投入并熔融混炼后,将纤维状强化填料的一部分从顶进料部投入并熔融混炼,然后进一步将剩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从侧进料部投入并熔融混炼。
[8]根据[7]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配混的纤维状强化填料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顶进料部的纤维状强化填料投入量:侧进料部的纤维状强化填料投入量(质量比)为5:95~95:5。
[9][1]~[6]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
[10]根据[9]的成形品,其为汽车部件、滑动部件或电气/电子部件。
发明的效果
对于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品的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之类的机械特性良好,翘曲抑制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纤维状强化填料(B),前述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低于22000,前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相对于前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之比为0.50以上且低于0.90。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
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可列举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和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之中,从成形性的观点出发,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优选包含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脂肪族也包括脂环式。
(A-1)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
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是由1种脂肪族的结构单元形成的聚酰胺树脂。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可以由1种内酰胺和作为该内酰胺的水解物的氨基羧酸中的至少一者形成,也可以由1种二胺与1种二羧酸的组合形成。此处,对于二胺与二羧酸的组合而言,以1种二胺与1种二羧酸的组合的形式视作1种单体。
作为内酰胺,可列举出ε-己内酰胺、庚内酰胺、十一内酰胺、α-吡咯烷酮、α-哌啶酮、十二内酰胺等。
这些之中,从聚合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由ε-己内酰胺、十一内酰胺和十二内酰胺组成的组中的1种。
此外,作为氨基羧酸,可列举出6-氨基己酸、7-氨基庚酸、9-氨基壬酸、11-氨基十一烷酸、12-氨基十二烷酸。
这些之中,从聚合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由6-氨基己酸、11-氨基十一烷酸和12-氨基十二烷酸组成的组中的1种。
作为二胺,可列举出乙二胺、四亚甲基二胺、五亚甲基二胺、六亚甲基二胺、七亚甲基二胺、八亚甲基二胺、九亚甲基二胺、十亚甲基二胺、十一亚甲基二胺、十二亚甲基二胺、十三烷二胺、十四烷二胺、十五烷二胺、十六烷二胺、十七烷二胺、十八烷二胺、十九烷二胺、二十烷二胺、2-甲基-1,8-辛二胺、2,2,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胺等脂肪族二胺;1,3-环己二胺、1,4-环己二胺、双(4-氨基环己基)甲烷、双(4-氨基环己基)丙烷、双(3-甲基-4-氨基环己基)甲烷、(3-甲基-4-氨基环己基)丙烷、1,3-双氨基甲基环己烷、1,4-双氨基甲基环己烷、5-氨基-2,2,4-三甲基-1-环戊烷甲胺、5-氨基-1,3,3-三甲基环己烷甲胺、双(氨基丙基)哌嗪、双(氨基乙基)哌嗪、降冰片烷二亚甲基胺等脂环式二胺等。
这些之中,从聚合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脂肪族二胺,更优选为六亚甲基二胺。
作为二羧酸,可列举出草酸、丙二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一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三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五烷二酸、十六烷二酸、十八烷二酸、二十烷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1,3-环己烷二羧酸、1,4-环己烷二羧酸、二环己烷甲烷-4,4’-二羧酸、降冰片烷二羧酸等脂环式二羧酸等。
这些之中,优选为脂肪族二羧酸,更优选为选自由己二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组成的组中的1种,进一步优选为己二酸或十二烷二酸。
作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具体而言,可列举出聚己内酰胺(聚酰胺6)、聚庚内酰胺(聚酰胺7)、聚十一内酰胺(聚酰胺11)、聚十二内酰胺(聚酰胺12)、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6)、聚十二烷二酰丁二胺(聚酰胺412)、聚壬二酰戊二胺(聚酰胺59)、聚癸二酰戊二胺(聚酰胺510)、聚十二烷二酰戊二胺(聚酰胺512)、聚壬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9)、聚癸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0)、聚十二烷二酰己二胺(聚酰胺612)、聚己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6)、聚壬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9)、聚癸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10)、聚十二烷二酰壬二胺(聚酰胺912)、聚己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6)、聚壬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9)、聚癸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0)、聚十二烷二酰癸二胺(聚酰胺1012)、聚己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6)、聚壬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9)、聚癸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10)、聚十二烷二酰十二烷二胺(聚酰胺1212)、聚酰胺122等。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组合有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来使用。
其中,从聚合生产率的观点出发,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6、聚酰胺610和聚酰胺61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选自聚酰胺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10和聚酰胺612中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为聚酰胺6。
作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制造装置,可列举出间歇式反应釜、单槽式~多槽式的连续反应装置、管状连续反应装置、单螺杆型混炼挤出机、双螺杆型混炼挤出机等混炼反应挤出机等公知的聚酰胺制造装置。作为聚合方法,可以使用熔融聚合、溶液聚合、固相聚合等公知方法,反复进行常压、减压、加压操作来进行聚合。这些聚合方法可以单独使用,或者适当组合使用。
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相对粘度依据JIS K 6920-2,使脂肪族均聚聚酰胺1g溶解于96%浓硫酸100ml中,在25℃下进行测定。脂肪族均聚聚酰胺的相对粘度优选为1.90以上且低于3.30,更优选为2.20以上且低于3.00。进而,从提高本发明效果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2.40以上且低于2.80。相对粘度为上述范围时,成形加工性良好,机械物性也良好。
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末端氨基浓度通过使其溶解于苯酚与甲醇的混合溶剂,并利用中和滴定来求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末端氨基浓度优选为30μmol/g以上,更优选为30μmol/g以上且60μmol/g以下。
(A-2)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
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是由2种以上的脂肪族的结构单元形成的聚酰胺树脂。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为选自由二胺与二羧酸的组合、内酰胺以及氨基羧酸组成的组中的单体的共聚物。此处,对于二胺与二羧酸的组合而言,以1种二胺与1种二羧酸的组合的形式视作1种单体。
作为二胺,可列举出与作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原料而例示的二胺相同的二胺。二胺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适当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之中,从聚合生产率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由脂肪族二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选自由直链状脂肪族二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为六亚甲基二胺。
作为二羧酸,可列举出与作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原料而例示的二羧酸相同的二羧酸。二羧酸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适当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之中,优选为脂肪族二羧酸,更优选为选自由己二酸、癸二酸和十二烷二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为选自己二酸和十二烷二酸中的至少1种。
作为内酰胺,可列举出与作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原料而例示的内酰胺相同的内酰胺。内酰胺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适当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之中,从聚合生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由ε-己内酰胺、十一内酰胺和十二内酰胺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另外,作为氨基羧酸,可列举出与作为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的原料而例示的氨基羧酸相同的氨基羧酸。氨基羧酸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适当组合使用2种以上。这些之中,从聚合生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选自由6-氨基己酸、11-氨基十一烷酸和12-氨基十二烷酸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作为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具体而言,可列举出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6)、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壬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9)、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癸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10)、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十一烷酸共聚物(聚酰胺6/611)、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十二烷酸共聚物(聚酰胺6/612)、己内酰胺/氨基十一烷酸共聚物(聚酰胺6/11)、己内酰胺/十二内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12)、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十二内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66/12)、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六亚甲基二氨基癸二酸共聚物(聚酰胺6/66/610)、己内酰胺/六亚甲基二氨基己二酸/六亚甲基二氨基十二烷二羧酸共聚物(聚酰胺6/66/612)等脂肪族共聚聚酰胺。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以组合有2种以上的混合物的形式来使用。
这些之中,从抑制成形品的吸水率、保持机械强度的观点来看,作为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优选为选自聚酰胺6/66、聚酰胺6/12和聚酰胺6/66/1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选自聚酰胺6/66和聚酰胺6/66/1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特别优选为聚酰胺6/66。
作为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的制造装置、聚合方法,可列举出与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一项中例示的制造装置、聚合方法相同的制造装置、聚合方法。
关于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的相对粘度,从成形加工性和机械物性的观点出发,按照JIS K 6920-2,使脂肪族共聚聚酰胺1g溶解于96%浓硫酸100ml,在25℃下测得的相对粘度优选为1.90以上且低于3.30,更优选为2.20以上且低于3.00。进而,从提高本发明效果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2.40以上且低于2.80。
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的末端氨基浓度通过使其溶解于苯酚与甲醇的混合溶剂,并利用中和滴定来求出。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的末端氨基浓度优选为30μmol/g以上、更优选为30μmol/g以上且55μmol/g以下。末端氨基浓度在前述范围内时,从与纤维状强化填料的密合性、其它树脂的粘接性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低于22000,优选为2000~20000,更优选为5000~18000。若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多于前述范围,则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得到的成形品的机械物性差。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可以通过实施例记载的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测定。
对于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从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按照JIS K6920-2使聚酰胺树脂1g溶解于96%浓硫酸100ml,在25℃下测得的相对粘度优选为1.90以上且低于3.30,更优选为2.20以上且低于3.00。进而,从提高本发明效果的观点出发,进一步优选为2.40以上且低于2.80。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包含相对粘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聚酰胺树脂(例如至少1种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和至少1种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2))时,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相对粘度优选通过上述内容来测定,但各聚酰胺树脂的相对粘度及其混合比已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将使各相对粘度乘以其混合比而得的值进行合计而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相对粘度。
关于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末端氨基浓度,以使其溶解于苯酚与甲醇的混合溶剂并通过中和滴定而求出的末端氨基浓度计,优选为30μmol/g以上的范围,更优选为30μmol/g以上且60μmol/g以下的范围。若为上述范围,则能够充分得到成形加工性、机械物性。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包含末端氨基浓度不同的2种以上的聚酰胺树脂(例如至少1种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2)和至少1种脂肪族共聚聚酰胺树脂(A-1))时,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中的末端氨基浓度优选通过上述中和滴定来测定,但各聚酰胺树脂的末端氨基浓度与其混合比已明确的情况下,可以将使各末端氨基浓度乘以其混合比而得的值进行合计而算出的平均值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末端氨基浓度。
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6、聚酰胺11、聚酰胺12、聚酰胺66、聚酰胺610、聚酰胺612、聚酰胺6/66、聚酰胺6/12和聚酰胺6/66/1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更优选为选自由聚酰胺6、聚酰胺66、聚酰胺610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进一步优选为聚酰胺6。
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优选以50~80质量%、更优选以50~75质量%、进一步优选以55~70质量%包含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含有比例在上述范围内时,成形加工性良好。
<纤维状强化填料(B)>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包含纤维状强化填料(B)。
本说明书中,作为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成分而记载为“纤维状强化填料(B)”时,是指将原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与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等熔融混炼后的成分。其结果,纤维状强化填料(B)如后所述,包含原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由于熔融混炼而折断从而得到的成分。因此,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含量也包括折断而结果不符合本说明书的“纤维状”的定义的部分。
(1)熔融混炼前的原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
纤维状是指纤维长度为0.3mm以上且长径比(纤维长度/直径之比)为10以上的形状。
作为纤维状强化填料,可以是无机填料和有机填料中的任一种,可列举出玻璃纤维、碳纤维、纤维素纤维、芳纶纤维等。其中,从成形品的柔软性不会降低、机械特性提高的观点出发,优选玻璃纤维。纤维状强化填料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纤维状强化填料可以利用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进而,为了提高作业性,也可以利用这些表面处理剂进行集束和/或颗粒化。作为表面处理剂,可列举出硅烷偶联剂、钛系偶联剂、铝系偶联剂、氧化锆系偶联剂等各种偶联剂;水玻璃、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淀粉、聚乙烯醇、丙烯酸系树脂、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聚乙酸乙烯酯、聚氨酯树脂、环氧系化合物、异氰酸酯系化合物、胶体二氧化硅、胶体氧化铝、脂肪酸、表面活性剂等。表面处理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表面处理剂可以预先应用于纤维状强化填料并使其干燥而实施表面处理或集束处理,或者可以在制备树脂组合物时与纤维状强化填料同时添加。
作为原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可以使用平均纤维直径为3~23μm的填料。从由组合物形成的成形品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特性的观点出发,平均纤维直径优选为6~23μm,例如可以使用平均纤维直径为10~23μm的填料。
原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纤维长度(切割长度)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切割成1mm~50mm的短切纤维,从生产率的观点出发,更优选为3mm~10mm。
上述原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的平均纤维直径、长度(切割长度)的值是与聚酰胺树脂熔融混炼前的值。本说明书中,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是指将纤维状强化填料与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等熔融混炼后的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值。关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纤维长度,如后所述,因熔融混炼而导致纤维状强化填料折断,因此与前述原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纤维长度不同。
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粗细、长径、短径、平均纤维直径、玻璃纤维长度(切割长度)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原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的平均纤维直径、玻璃纤维长度(切割长度)可以为目录值。
(2)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状强化填料(B)
若通过后述的制造方法制造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则从顶进料部投入的纤维状强化填料在熔融混炼中容易折断,与此相对,从侧进料部投入的纤维状强化填料不易折断,因此,依赖于纤维状强化填料的从顶进料部的投入量和从侧进料部的投入量,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状强化填料的平均纤维长度的分布不同。
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状强化填料(B)中,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相对于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之比、即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的值为0.50以上且低于0.90,优选为0.55以上且0.89以下,更优选为0.60以上且0.89以下,特别优选为0.65以上且0.89以下。若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的值在上述范围内,则良好地作用于机械物性。
需要说明的是,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优选为150~750μm,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优选为100~600μm。平均值和中央值在上述范围内时,从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方面出发是优选的。
纤维长度的平均值和中央值如下所述地求出。
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粒料采集10粒左右到玻璃瓶中,加入40cc的95%浓硫酸,静置一夜使其溶解。从溶解液中去除硫酸和已溶解的聚酰胺,在玻璃瓶中残留玻璃纤维和少量的硫酸。将残留的玻璃纤维和硫酸流入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夹持,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拍摄。将残渣的不清晰的玻璃、未拍摄完整的玻璃除外,从所拍摄的照片中测量约100根玻璃纤维的纤维长度,求出其平均值和中央值。
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优选以5~40质量%、更优选以10~40质量%、进一步优选以20~40质量%包含纤维状强化填料(B)。若纤维状强化填料的含量处于上述范围内,则机械物性良好。
<耐热剂>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任选包含耐热剂。
作为耐热剂,可以使用能够提高成形品的耐热性的物质,可以根据其目的而使用有机系、无机系的耐热剂,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1)有机系耐热剂
作为有机系耐热剂,可列举出酚系化合物、磷系化合物、硫系化合物、氮系化合物等。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酚系化合物)
作为酚系化合物,可优选列举出受阻酚系化合物。本说明书中,受阻酚是指在酚的羟基的邻位(以下也称为“o位”)具有取代基的化合物。作为o位的取代基,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烷基、烷氧基、氨基、卤素等。这些之中,优选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等烷基,更优选为大体积的异丙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最优选为叔丁基。此外,o位优选酚的相对于羟基的两个o位均具有取代基。
在o位具有叔丁基的受阻酚具体而言,可列举出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季戊四醇-四[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亚乙基双(氧亚乙基)双[3-(5-叔丁基-4-羟基-间甲苯基)丙酸酯]、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作为这些耐热剂的市售品,可列举出“Irganox245”、“Irganox1010”(BASF公司)、“Sumilizer GA-80”(住友化学公司)。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磷系化合物)
作为磷系化合物,优选为受阻酚的亚磷酸酯化合物、受阻酚的次磷酸酯化合物,更优选为o位具有叔丁基的受阻酚的亚磷酸酯化合物、o位具有叔丁基的受阻酚的次磷酸酯化合物,进一步优选为o位具有叔丁基的受阻酚的亚磷酸酯化合物。o位具有叔丁基的受阻酚的亚磷酸酯化合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o位具有叔丁基的受阻酚的次磷酸酯化合物具体而言,可列举出以p,p,p',p'-四(2,4-二叔丁基苯氧基)-4,4-联苯二膦作为主成分的联苯、三氯化磷和2,4-二叔丁基苯酚的反应产物。作为这些耐热剂的市售品,可列举出“Irgafos168”(BASF公司)、“hostanoxP-EPQ”(Clariant化学公司)。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硫系化合物)
作为硫系化合物,可列举出3,3-硫代二丙酸二硬脂酯、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双十二烷基(3,3’-硫代二丙酸酯)。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氮系化合物)
作为氮系化合物,可列举出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氰脲酸酯、苯胍胺、二羟甲基脲、氰脲酸。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有机系耐热剂,从材料的着色的观点出发,优选为酚系化合物和磷系化合物,更优选为受阻酚系化合物。
(2)无机系耐热剂
作为耐热剂的无机系耐热剂的种类,为铜化合物、卤化钾,作为铜化合物,可列举出碘化亚铜、溴化亚铜、溴化铜、铜乙酸盐等。从耐热性和抑制金属腐蚀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碘化亚铜。卤化钾可列举出碘化钾、溴化钾、氯化钾等。从耐热性和无机耐热剂的长期稳定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碘化钾和/或溴化钾。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例如,也优选碘化亚铜与碘化钾和/或溴化钾的组合。
进而,若组合使用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氰脲酸酯、苯胍胺、二羟甲基脲或氰脲酸等含氮化合物,则更有效。
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优选以0.01~5质量%、更优选以0.05~3质量%、进一步优选以0.1~1质量%包含耐热剂。若耐热剂的配混量处于上述范围内,则能够防止树脂的热劣化。
<脱模剂>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任选包含脱模剂。
作为脱模剂,可以使用在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流入到模具中进行成形时容易将其从模具中取出的物质。
作为脱模剂,可列举出聚亚烷基二醇的末端改性物、磷酸酯类或亚磷酸酯类、高级脂肪酸单酯类、高级脂肪酸或其金属盐、羧酸酰胺、亚乙基双酰胺化合物、低分子量聚乙烯、硅酸镁和取代苯甲叉基山梨糖醇类等化合物。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作为聚亚烷基二醇的末端改性物的例子,可列举出聚乙二醇的末端改性物、聚丙二醇的末端改性物等。
作为磷酸酯和亚磷酸酯的更具体例子,可列举出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三癸基亚磷酸酯、三(十三烷基)亚磷酸酯、三硬脂基亚磷酸酯等脂肪族磷酸酯和脂肪族亚磷酸酯;三苯基亚磷酸酯、二苯基单癸基亚磷酸酯等芳香族亚磷酸酯等。
作为高级脂肪酸单酯,可列举出肉豆蔻酸肉豆蔻酯、硬脂酸硬脂酯、山嵛酸山嵛酯、油酸油烯酯、肉豆蔻酸己基癸酯等。
作为高级脂肪酸,可列举出肉豆蔻酸、棕榈酸、山嵛酸、油酸、花生酸等。
作为高级脂肪酸的金属盐,可列举出硬脂酸锌、硬脂酸锂、硬脂酸钙、棕榈酸铝等。
作为羧酸酰胺,可列举出月桂酸酰胺、棕榈酸酰胺、油酸酰胺、硬脂酸酰胺、芥酸酰胺、山嵛酸酰胺、蓖麻油酸酰胺、12-羟基硬脂酸酰胺等脂肪族单羧酸酰胺;N-月桂基月桂酸酰胺、N-棕榈基棕榈酸酰胺、N-油烯基棕榈酸酰胺、N-油烯基油酸酰胺、N-油烯基硬脂酸酰胺、N-硬脂基硬脂酸酰胺、N-硬脂基油酸酰胺、N-硬脂基芥酸酰胺、N-硬脂基-12-羟基硬脂酸酰胺、N-油烯基-12-羟基硬脂酸酰胺、羟甲基硬脂酸酰胺、羟甲基山嵛酸酰胺、12-羟基硬脂酸单乙醇酰胺等N-取代脂肪族单羧酸酰胺;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亚甲基双月桂酸酰胺、亚甲基双-12-羟基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癸酸酰胺、亚乙基双月桂酸酰胺、亚乙基双油酸酰胺、亚乙基双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芥酸酰胺、亚乙基双山嵛酸酰胺、亚乙基双异硬脂酸酰胺、亚乙基双-12-羟基硬脂酸酰胺、亚丁基双硬脂酸酰胺、六亚甲基双油酸酰胺、六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六亚甲基双山嵛酸酰胺、六亚甲基双-12-羟基硬脂酸酰胺、N,N’-二油烯基癸二酸酰胺、N,N’-二油烯基己二酸酰胺、N,N’-二硬脂基己二酸酰胺、N,N’-二硬脂基癸二酸酰胺等脂肪族羧酸双酰胺;N,N’-二环己烷羰基-1,4-二氨基环己烷、1,4-环己烷二甲酰胺、1,4-环己烷二羧酸二氨基环己烷、1,2,3,4-丁烷四羧酸四环己基酰胺、N,N’-双(3-羟基丙基)-1,4-立方烷二甲酰胺、N,N’-(1,4-环己烷二基)双乙酰胺、三(甲基环己基)丙烷三甲酰胺等脂环式羧酸酰胺;1,4-环己烷二羧酸二酰替苯胺、1,4-环己烷二羧酸二苄基酰胺、均苯三酸三(叔丁基酰胺)、均苯三酸三环己基酰胺、均苯三酸三(2-甲基环己基酰胺)、均苯三酸三(4-环己基酰胺)、2,6-萘酸二羧酸二环己基酰胺、N,N’-二苄基环己烷-1,4-二甲酰胺、N,N’-二硬脂基间苯二甲酰胺、N,N’-二硬脂基对苯二甲酰胺、间苯二亚甲基双硬脂酸酰胺、间苯二亚甲基双-12-羟基硬脂酸酰胺等芳香族羧酸酰胺等。
作为亚乙基双酰胺化合物,可列举出亚乙基双硬脂酰胺、亚乙基双棕榈酰胺等。
作为低分子量聚乙烯,可列举出分子量为500~5000的范围内的聚乙烯,可列举出分子量为1000~3000的范围内的聚乙烯。
作为硅酸镁,可列举出平均粒径为1~10μm的硅酸镁。
作为取代苯甲叉基山梨糖醇类,可列举出通过山梨糖醇与取代苯甲醛在酸催化剂下的脱水缩合而合成的取代苯甲叉基山梨糖醇。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优选以0.01~2质量%、更优选以0.02~1.5质量%、进一步优选以0.05~1.0质量%包含脱模剂。脱模剂的配混量在上述范围内时,注射成形时从模具的脱模变得良好。
<添加剂>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根据目的等而适当含有染料、颜料、颗粒状增强物、增塑剂、抗氧化剂、发泡剂、耐候剂、结晶成核剂、结晶促进剂、润滑剂、抗静电剂、阻燃剂、阻燃助剂、着色剂等功能性赋予剂等作为任选成分。
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可以以优选为0.01~1质量%、更优选为0.05~0.5质量%包含任意的添加剂。
<任意树脂>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除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以外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以外的热塑性树脂,没有特别限制,可优选列举出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和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这些芳香族聚酰胺树脂中,纤维状的树脂作为芳纶纤维包括在纤维状强化填料中。
作为芳香族均聚聚酰胺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酰壬二胺(聚酰胺9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酰胺6T)、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酰胺6I)、聚己二酰间苯二甲胺(聚酰胺MXD6)等。
作为芳香族共聚聚酰胺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6/6T)、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己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T/6)、聚己二酰己二胺/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6/6I)、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聚己酰胺共聚物(聚酰胺6I/6)、聚十二酰胺/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12/6T)、聚己二酰己二胺/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6/6T/6I)、聚己二酰己二胺/聚己酰胺/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6/6/6I)、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间苯二甲酰己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6I)、聚对苯二甲酰己二胺/聚(对苯二甲酰2-甲基戊二胺)共聚物(聚酰胺6T/M5T)等。
除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以外的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
从机械物性、成形加工性的观点出发,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优选以2质量%以下包含除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以外的热塑性树脂,更优选低于0.1质量%,进一步优选不包含。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以应用以下的方法。
在将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纤维状强化填料和其他成分混合时,使用单螺杆、双螺杆的挤出机、班伯里混炼机、捏合机、以及混合辊等通常公知的熔融混炼机。熔融混炼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通常以粒料等形式得到。
熔融混炼温度优选为200~300℃,优选为210~300℃,更优选为220~300℃,进一步优选为240℃~290℃。熔融混炼温度为上述范围时,能够抑制纤维状强化填料的过度粉碎,提供如下的树脂组合物:其可提供维持柔软性并且机械强度优异的成形品。此处,熔融混炼温度是指使用热电偶温度计测定刚从熔融混炼机挤出后的熔融树脂温度而得到的值。测定中使用的热电偶温度计可以使用公知的温度计。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优选如下方法:将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其他任选成分由原料供给部(料斗)投入并熔融混炼后,将纤维状强化填料的一部分从顶进料部投入并熔融混炼,然后进一步将剩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从侧进料部投入并熔融混炼。
使用图1进行详细说明。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优选制造方法为:
(工序1)将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其他任选成分从原料供给部投入。
(工序2)将工序1中投入的原料加热至熔融混炼温度,进行熔融混炼。
(工序3)将纤维状强化填料的一部分从顶进料部投入,得到液态的熔融混炼物与纤维状强化填料的一部分的混合物。
(工序4)将工序3的混合物进一步熔融混炼。
(工序5)在工序4中得到的熔融混炼物中,将纤维状强化填料的剩余部分从侧进料部投入,得到液态的熔融混炼物与纤维状强化填料剩余部分的混合物。
(工序6)将工序5的混合物进一步熔融混炼。
(工序7)将工序6中得到的熔融混炼物冷却。
上述制造方法中,在工序3中从顶进料部投入的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直至工序7为止的熔融混炼时间长,因此发生折断的频率高。
另一方面,在工序5中,投入的纤维状强化填料的剩余量的直至工序7为止的熔融混炼时间短。该情况下,从侧进料部投入的纤维状强化填料不易发生折断。
工序2、工序4和工序6中,熔融混炼温度优选为前述记载的范围。
熔融混炼中的机筒设定温度优选设为200℃~300℃,更优选设为200℃~280℃,进一步优选设为200℃~250℃,最优选设为210℃~240℃。另外,熔融混炼中的挤出量优选设为30~80kg/Hr,更优选设为30~70kg/Hr,进一步优选设为40~60kg/Hr。进而,熔融混炼中的螺杆转速优选设为100~600rpm,更优选设为100~500rpm。根据材料适当选择这些混炼条件,由此能够将熔融混炼温度调整为200℃~300℃。
通过利用这样的制造方法制造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对于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纤维状强化填料(B),能够使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的值为本发明的范围。
从使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纤维状强化填料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低于0.90、并进一步降低的观点出发,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配混的纤维状强化填料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顶进料部的纤维状强化填料投入量:侧进料部的纤维状强化填料投入量(质量比)优选为2:98~98:2,更优选为5:95~95:5,进一步优选为10:90~90:10。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及其用途]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以适宜地用于基于注射成形的注射成形品、基于挤出成形的挤出成形品、基于吹塑成形的吹塑成形品、基于旋转成形的旋转成形品的制造。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注射成形性良好,因此能够更适宜地用于基于注射成形的注射成形品。
对于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制造基于注射成形的注射成形品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参考按照ISO294-1的方法。
对于通过挤出成形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制造挤出成形品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
另外,也可以与聚乙烯等聚烯烃、其他热塑性树脂共挤出之后进行吹塑成形,得到多层结构体。此时,也可以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层与聚烯烃等其他热塑性树脂层之间设置粘接层。在多层结构体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以用于外层、内层的任一者。
对于通过吹塑成形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制造吹塑成形品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一般而言,使用通常的吹塑成形机来形成型坯后,实施吹塑成形即可。关于型坯形成时的优选树脂温度,优选在比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熔点高10℃~高70℃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对于由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制造基于旋转成形的旋转成形品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参考国际公开公报2019/054109中记载的方法。
作为基于注射成形的注射成形品、基于挤出成形的挤出成形品、基于吹塑成形的吹塑成形品和基于旋转成形的旋转成形品,没有特别限定,以阻流板、进气管、进气歧管、谐振器、燃料罐、气罐、工作油罐、燃料填料管、燃料运输管道、其它各种软管/管/罐类等汽车构件、电动工具壳体、管道类等机械构件为首,可适宜地列举出罐、管、软管、薄膜等电气/电子构件、家庭/办公用品、建材相关构件、家具用构件等各种用途。
另外,能够适宜地用于耐热性、耐寒性等在温度环境大幅变动的环境中使用的部件,例如汽车等车辆领域中的齿轮、带等驱动部件、以及轮胎的胎侧、带束层等滑动部件。
这些之中,可适宜地用于汽车部件、滑动部件或电气/电子部件。
另外,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阻气性优异,因此可适宜地用于与高压气体接触的成形品,例如与高压气体接触的罐、管、软管、薄膜等。作为前述气体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氢气、氮气、氧气、氦气、甲烷、丁烷、丙烷等,优选为极性小的气体,特别优选为氢气、氮气、甲烷。
另外,也可以与聚乙烯等聚烯烃、其他热塑性树脂共挤出之后进行吹塑成形,得到多层结构体。此时,也可以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层与聚烯烃等其它热塑性树脂层之间设置粘接层。在多层结构体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以用于外层、内层的任一者。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和比较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比较例和原料的物性的测定方法
<相对粘度>
按照JIS K6920-2,使聚酰胺1g溶解于96%的浓硫酸100ml,在25℃下测得的值。
<末端氨基浓度>
使聚酰胺树脂溶解于苯酚与甲醇的混合溶剂中,利用中和滴定来求出。
<数均分子量>
使用东曹株式会社制HLC-802A,在下述条件下进行GPC测定,以PMMA换算计算数均分子量。
柱:Shodex HFIP-LG+HFIP-806M
洗脱液:HFIP-10mM CF3COONa
温度:40℃
流速:0.8ml/min
试样浓度:约0.1wt/vol%
注入量:500μl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的玻璃纤维的纤维长度>
将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粒料采集10粒左右到玻璃瓶中,加入40cc的95%浓硫酸,静置一夜使其溶解。从溶解液中去除硫酸和已溶解的聚酰胺,在玻璃瓶中残留玻璃纤维和少量的硫酸。将残留的玻璃纤维和硫酸流入载玻片上,用盖玻片夹持,用光学显微镜进行拍摄。将残渣的不清晰的玻璃、未拍摄完整的玻璃除外,从所拍摄的照片中测量约100根玻璃纤维的纤维长度,求出纤维长度的平均值和中央值。
[物性测定]
分别使用实施例1~实施例8和比较例1~比较例3的粒料,按照ISO-527,在成形温度230℃、模具温度40℃下进行注射成形,得到成形品,作为包含拉伸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机械物性、以及翘曲量的测定的试验片。
<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对于试验片,按照ISO-527,使用Tensilon型拉伸试验机(Shimazu AG-I,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制),测定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
对于拉伸强度,将大于175MPa的情况作为合格,对于拉伸模量,将大于10000MPa的情况作为合格。
<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对于试验片,利用按照ISO 178的方法,使用拉伸试验机型号5567(Instron公司制)在23℃下测定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
对于弯曲强度,将275MPa以上的情况作为合格,对于弯曲模量,将大于9200MPa的情况作为合格。
<翘曲量(尺寸稳定性)>
将试验片在23℃、50%RH条件下放置24小时。接着,在平台上放置试验片,用直角尺测定用宽度30mm、200g的砝码固定宽度方向边的一个端部时的、另一个宽度方向边的端部从平台面的翘起量,作为翘曲量。将翘曲量低于6.20mm的情况作为合格。
[实施例1~8和比较例2]
在机筒温度220℃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将表1所示的量的聚酰胺树脂从原料供给部(料斗)投入并熔融混炼后,从顶进料部投入表1的玻璃纤维的进料方法所示的量的玻璃纤维,在挤出量50kg/Hr、螺杆转速400rpm、26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后,进一步从侧进料部投入表1的玻璃纤维的进料方法所示的量的玻璃纤维,在挤出量50kg/Hr、螺杆转速400rpm、26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得到实施例1~8和比较例2的粒料。
[比较例1和3]
在机筒温度220℃的双螺杆挤出机中,将表1所示的量的聚酰胺树脂从原料供给部(料斗)投入,在挤出量50kg/Hr、螺杆转速400rpm、26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后,进一步从侧进料部投入表1所示的量的玻璃纤维,在挤出量50kg/Hr、螺杆转速400rpm、260℃的条件下进行熔融混炼,得到比较例1和3的粒料。
[表1]
由表1的结果可知,聚酰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和玻璃纤维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玻璃纤维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的值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实施例1~8的机械特性均得到合格的值,得到了高的刚性和尺寸稳定性。
玻璃纤维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玻璃纤维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的值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比较例1和3的翘曲量大,尺寸稳定性差。
聚酰胺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不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比较例2中,玻璃纤维长度的平均值和中央值均高,抗拉强度、拉伸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未达到合格值,刚性差。
实施例中使用的材料如下所述。
PA6(1):聚酰胺6、相对粘度2.47、数均分子量13000、末端氨基浓度45μmol/g(UBE株式会社制)
PA6(2):聚酰胺6、相对粘度2.64、数均分子量15000、末端氨基浓度40μmol/g(UBE株式会社制)
PA6(3):聚酰胺6、相对粘度3.37、数均分子量22000、末端氨基浓度40μmol/g(UBE株式会社制)
玻璃纤维: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制、玻璃纤维T-249H、单纤维直径(平均纤维直径)13μm、长度(纤维长度)3mm
耐热剂:CuI/KI碘化亚铜与碘化钾的混合物质量比CuI:KI=1:6
脱模剂:硬脂酸钙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可适宜地用于要求刚性和尺寸稳定性、进而要求滑动性的领域的成形品。

Claims (10)

1.一种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包含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纤维状强化填料(B),所述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的数均分子量低于22000,所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相对于所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之比为0.50以上且低于0.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按照JISK-6920-2在25℃下测得的相对粘度为1.90以上且低于3.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中央值相对于所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的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之比为0.55以上且0.89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包含脂肪族均聚聚酰胺树脂(A-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为选自由玻璃纤维、碳纤维、纤维素纤维和芳纶纤维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其中,在聚酰胺树脂组合物100质量%中,包含5~40质量%的所述纤维状强化填料(B)。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脂肪族聚酰胺树脂(A)和其它任选成分由原料供给部投入并熔融混炼后,将纤维状强化填料的一部分从顶进料部投入并熔融混炼,然后进一步将剩余的纤维状强化填料从侧进料部投入并熔融混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其中,将聚酰胺树脂组合物中配混的纤维状强化填料总量设为100质量份时,顶进料部的纤维状强化填料投入量:侧进料部的纤维状强化填料投入量(质量比)为5:95~95:5。
9.权利要求1~6所述的聚酰胺树脂组合物的成形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形品,其为汽车部件、滑动部件或电气/电子部件。
CN202280060979.4A 2021-09-08 2022-08-30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Pending CN1179163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46186 2021-09-08
JP2021146186 2021-09-08
PCT/JP2022/032659 WO2023037937A1 (ja) 2021-09-08 2022-08-30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916318A true CN117916318A (zh) 2024-04-19

Family

ID=85506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60979.4A Pending CN117916318A (zh) 2021-09-08 2022-08-30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3037937A1 (zh)
CN (1) CN117916318A (zh)
WO (1) WO202303793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40359A (ja) * 1984-08-02 1986-02-26 Idemitsu Petrochem Co Ltd スタンピング成形用ガラス繊維含有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H01313557A (ja) * 1988-06-14 1989-12-19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成形材料用樹脂組成物
JPH0768409B2 (ja) * 1988-09-14 1995-07-26 日本石油化学株式会社 ガラス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
JPH02150449A (ja) * 1988-12-02 1990-06-08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成形材料
JP3551674B2 (ja) * 1997-01-17 2004-08-11 東レ株式会社 溶着用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2001179738A (ja) * 1999-12-28 2001-07-03 Itoki Crebio Corp ガラス繊維強化合成樹脂成形品
JP6081687B2 (ja) 2010-07-23 2017-02-15 東洋紡株式会社 ガラス繊維強化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WO2013147069A1 (ja) 2012-03-30 2013-10-03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ガラス繊維強化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成形体及び摺動性部品
JP6250339B2 (ja) * 2013-09-11 2017-12-20 旭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を成形して得られ、かつ、中空部分がある成形体の、内面平滑性を向上させる方法
US20210139699A1 (en) 2017-09-12 2021-05-13 Ube Industries, Ltd.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for rotational molding and rotational molded article us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7937A1 (ja) 2023-03-16
JPWO2023037937A1 (zh)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599738B (zh) 聚酰胺组合物及由其制成的制品
US9228057B2 (en) Polyamide, polyamide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US20130261256A1 (en) Copolymer polyamide
JP5376656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11448257B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WO2013042541A1 (ja) 半芳香族ポリアミドおよびそれからなる成形体
JP6518587B2 (ja) 結晶性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成形品
JP5371683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US9624416B2 (en)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and molded article comprising the same
JP6004770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6174707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及び成形品
JP2015220493A (ja) スピーカー振動板
JP5625668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方法
KR20180019553A (ko) 폴리아미드 수지 및 성형품
US20170114185A1 (en) Polyamide resin composition
JP2004043812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
JP2004091778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3060534A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成形してなる成形体
JP2010202724A (ja) 自動車用配管
JP5516265B2 (ja) ポリアミド樹脂組成物の成形方法
CN117916318A (zh) 聚酰胺树脂组合物
KR20160066855A (ko) 유리섬유 보강 폴리아미드 수지 조성물 및 플라스틱 성형품
JP4446731B2 (ja) ポリアミド66樹脂ペレットの製造方法
JP6312364B2 (ja) 半芳香族ポリアミドおよびその成形体
KR20200120703A (ko) 액체 보조 사출 성형 응용분야를 위한 폴리아미드 조성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