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615877A - 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615877A
CN117615877A CN202280047618.6A CN202280047618A CN117615877A CN 117615877 A CN117615877 A CN 117615877A CN 202280047618 A CN202280047618 A CN 202280047618A CN 117615877 A CN117615877 A CN 1176158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oil
machine tool
cooling oil
coo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476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桥清辉
小俣淳也
藤川健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no Milling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kino Mill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no Milling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kino Milling Machin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76158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6158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11/00Accessories fitted to machine tools for keeping tools or parts of the machine in good working condition or for cooling work; 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machine tools
    • B23Q11/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a constant temperature in parts of machine tools
    • B23Q11/14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a constant temperature in parts of machine tools using a closed fluid circuit for cooling or heat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 Machine Tool Sensing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种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控制装置(10)具备测定从主轴装置(26)离开的部分的机体温度的机体温度传感器(94);测定在机床(12)在循环并回收到温度控制装置(10)的冷却油的温度的返回油温度传感器(78);和具有冷却器(72),并以由返回油温度传感器(78)检测的冷却油的温度与基于机体温度设定的基准温度一致的方式控制冷却油的温度的至少2台模块(48、50、52、54)使各罐连通且相对于机床并联连接的油控制器(44);用于使冷却油的向机床(12)的合流及向各模块(48、50、52、54)的分流变得均匀的配管连接歧管(56)。

Description

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冷却油在机床的发热部循环来进行温度控制的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机床的主轴温度控制装置,该机床的主轴温度控制装置使冷却液在机床的主轴装置中循环,将主轴装置的主轴温度维持在目标值,其中,具备串联或并联地配置在冷却液的循环路中的第一液温调节器及第二液温调节器;预先存储主轴装置的主轴旋转速度和对与主轴旋转速度对应的发热进行补偿的冷却容量的关系的存储组件;使第一液温调节器工作,以便可以得到与主轴装置的旋转速度对应地存储在存储组件中的冷却容量的第一控制组件;检测主轴装置的主轴温度的主轴温度检测组件;使第二液温调节器工作,以便由主轴温度检测组件检测的温度成为目标值的第二控制组件。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主轴温度控制装置,在实际加工时使第一液温调节器工作(进行前馈控制),以便产生为了与主轴装置的旋转速度对应而预先存储的冷却容量,并且检测主轴装置的主轴温度,调节第二液温调节器的冷却容量(进行反馈控制),以便使该检测温度成为目标值。然而,若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主轴温度控制装置的那样,与主轴旋转速度相应地控制冷却容量,则例如如果在中和低速旋转区域中进行长时间的重切削,则尽管主轴的发热变大,也仅由旋转速度决定冷却容量,因此,在第一控制组件中将冷却容量估计得低。因此,在主轴的温度上升、第二液温调节器突然工作等的情况下,存在主轴的冷却产生时间延迟的可能性,温度控制的响应存在问题。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平5-794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温度控制的响应提高,并且能够顺应机床的规格变更来变更冷却能力的规格,且能够使增设变得容易的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该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使冷却油在机床的发热部循环来进行温度控制,其特征在于,具备机体温度传感器、返回油温度传感器、油控制器和配管连接歧管,该机体温度传感器在从上述机床的机体的上述发热部离开的部分中测定机体温度,该返回油温度传感器测定在上述机床中循环并回收到上述温度控制装置的上述冷却油的温度,该油控制器具有收容上述冷却油的罐、用于使上述冷却油循环的泵和用于使上述冷却油的温度降低的冷却器,其控制向上述机床供给的上述冷却油的温度的至少2台油控制模块以由上述返回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上述冷却油的温度与基于上述机体温度设定的基准温度一致的方式使各上述罐连通且相对于上述机床并联连接,该配管连接歧管用于使从上述油控制器向上述机床供给的上述冷却油的合流及从上述机床向各上述油控制模块回收的上述冷却油的分流变得均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能够通过将多个油控制模块作为模块组合来构成油控制器。因此,在冷却能力的规格因机床的规格变更而变更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地进行构成油控制器的油控制模块的增设或撤除,能够顺应与机床的规格变更相应地要求的冷却能力的变更。由此,例如,不是通过修改油控制器来变更冷却能力或者通过置换为大容量的油控制器来变更冷却能力,而是能够简便且低成本地进行冷却能力的变更。进而,油控制模块使各罐连通,且相对于机床并联连接。另外,温度控制装置具备配管连接歧管。因此,能够使从油控制器向机床供给的冷却油的合流及从机床向各油控制模块回收的冷却油的分流变得均匀,进而,因为能够使各油控制模块的冷却油的温度变得均匀,所以能够稳定地进行机床的温度控制。
不是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主轴温度控制装置的那样将前馈控制方式的第一液温调节器和反馈控制方式的第二液温调节器这样的不同的油控制模块组合,而是仅通过顺应机床的规格变更来增设相同的油控制模块就能够变更冷却能力的规格,且能够使增设变得容易。另外,在如专利文献1的那样前馈控制的油控制模块来不及的情况下,不是由反馈控制的油控制模块进行补偿,而是所有的油控制模块以返回油(冷却油)的温度与设定的基准温度一致的方式,也就是由多台油控制模块进行反馈控制,因此,能够响应良好地进行温度控制。
附图说明
图1表示设置了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机床的示意侧视图。
图2表示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作为使用了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装置的主轴装置的温度控制的一例,表示主轴装置的温度的时间序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施发明的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有关实施方式的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对同样或者对应的要素标注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为了容易理解,存在变更图的比例尺来进行说明的情况。
图1表示具备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装置10的机床12。在图中由箭头表示将机床12配置在水平面上时的设备上下方向及设备前后方向。图中的Y表示设备上方侧,Z表示设备前方侧。另外,在这里,将在水平面中与设备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称为设备横方向(相对于图1的纸面为垂直方向,X)。
机床12具备设置在工厂的地板面上的作为机体的床身14;可在设备前后方向移动地配设在床身14的设备前方侧(图1中的左侧)的上面上的旋转工作台15的壳体16;和直立设置在床身14的设备后方侧(图1中的右侧)的上面上且固定的作为机体的立柱18。另外,机床12具备可在设备上下方向(Y轴方向)移动地配设在立柱18的前面侧的Y轴滑块20;可在设备横方向(水平左右方向)移动地配设在Y轴滑块20的设备前方侧的X轴滑块22;和安装在X轴滑块22上,具有可旋转地支承主轴的主轴头24的主轴装置26(发热部)。
壳体16可沿着在床身14的上面中沿着设备前后方向(Z轴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Z轴导轨28往复移动地配设,在壳体16的上面上安装用于固定工件(省略图示)的托盘36。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壳体16中装入了用于对托盘36的旋转进行驱动的马达40,托盘36构成为可进行绕在铅直方向延伸的第一轴线Ob(B轴方向)的旋转。
在床身14上,为了沿着Z轴导轨28往复驱动壳体16,配设了具备在Z轴方向延伸设置的滚珠丝杠38C(参照图2)和与滚珠丝杠38C的一端连结的Z轴伺服马达的Z轴进给装置38(发热部)。另外,在壳体16上安装了与滚珠丝杠38C卡合的滚珠螺母38A(参照图2),设置了将滚珠丝杠38C的两端部旋转支承在床身14上的轴承38B。
Y轴滑块20构成为可沿着在立柱18的前面上在设备上下方向(铅直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Y轴导轨30往复移动。在立柱18上,为了沿着Y轴导轨30往复驱动Y轴滑块20,配设了具备在Y轴方向延伸设置的滚珠丝杠32C(参照图2)和与一对滚珠丝杠32C的一方的端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上端连结的Y轴伺服马达的Y轴进给装置32(发热部)。另外,在Y轴滑块20上安装了与滚珠丝杠32C卡合的滚珠螺母32A(参照图2),设置了将滚珠丝杠32C的两端部旋转支承在立柱18上的轴承32B。
X轴滑块22设置成可沿着在Y轴滑块20的前面中在设备横方向(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X轴导轨33往复移动。在Y轴滑块20上,为了沿着X轴导轨33往复驱动X轴滑块22,配设了具备在X轴方向延伸设置的滚珠丝杠34C(参照图2)和与滚珠丝杠34C的一方的端部连结的X轴伺服马达的X轴进给装置34(发热部)。另外,在X轴滑块22上安装了与滚珠丝杠34C卡合的滚珠螺母34A(参照图2),设置了将滚珠丝杠34C的两端部旋转支承在Y轴滑块20上的轴承34B。
X轴滑块22具有向Z轴方向前方侧突出的一对A轴臂,主轴头24可绕与X轴平行的倾斜转动轴线Oa(A轴方向)旋转进给地支承在A轴臂之间。在A轴臂的一方的一侧装入了用于将主轴头24绕倾斜转动轴线Oa(A轴方向)旋转进给的A轴伺服马达39。主轴头24可绕中心轴线Os旋转地支承主轴,构成为可由内置的伺服马达(省略图示)旋转驱动主轴。
这样,机床12构成为由NC装置100控制沿着X轴、Y轴及Z轴的直线运动和绕Oa轴及Ob轴的旋转运动,通过使安装在主轴的前端部的刀具T和固定在托盘36上并与托盘36一起安装在工作台15上的工件(省略图示)相对移动来加工工件。
图2表示温度控制装置10的框图。温度控制装置10具备成为机床12的发热部的主轴装置26及用于向各轴进给装置32、34、38供给冷却油的油控制器44。
油控制器44构成为通过循环路(配管)46向主轴装置26及各轴进给装置32、34、38的轴承区域供给冷却油,将各轴的旋转时的发热冷却。在主轴装置26的冷却方式有使冷却油在旋转支承主轴的轴承外环的附近循环的夹套冷却;总是从侧方向旋转支承主轴的轴承的滚动体喷射润滑油的喷油润滑;使冷却油向主轴的轴心流通的轴心冷却等,但本发明不论此冷却方式。另外,冷却油的向轴进给装置32、34、38的循环有通过滚珠螺母、滚珠丝杠、两端的轴承箱及滚珠丝杠的轴心的方式,但也可以是使冷却油仅通向发热最多的滚珠丝杠两端的轴承箱及滚珠丝杠的轴心的方式。进而,油控制器44,为了使机床整体的温度均匀,也可以使冷却油向床身14、工作台15、立柱18等大型构成零部件的内部流通。
油控制器44具备相对于朝向主轴装置26的循环路46并联地连接的多个油控制模块48、50、52、54(下面称为模块)。在这里,配设了第一模块48、第二模块50、第三模块52及第四模块54的4台模块48、50、52、54。作为各模块48、50、52、54使用4台具有相同的内部装置且具有等价的性能的模块。它们如后所述,仅是有无与各轴进给装置32、34、38的连接以及为了控制冷却油的温度而设定的基准温度RT1-RT4(参照图3)不同。此外,在这里,模块48、50、52、54作为4台配设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与冷却能力的规格变更相应地比4台多地配设,也可以比4台少地配设。
4台模块48、50、52、54相对于配置在油控制器44和主轴装置26之间的配管连接歧管56并联地连接。具体地说,各模块48、50、52、54的循环路46与配管连接歧管56的软管连接端口58连结,从配管连接歧管56向主轴装置26经由单一的循环路46供给(循环)冷却油。因此,能够使从油控制器44的各模块48、50、52、54向主轴装置26供给的冷却油合流,且能够使在主轴装置26中循环的冷却油朝向各模块48、50、52、54分流。由此,能够使在与各模块48、50、52、54连接的循环路46中循环的冷却油的流动变得均匀。特别是,通过将配管连接歧管56内的各管路以各软管连接端口58和主轴装置26之间的管路长度相同的方式配设,能够使各模块48、50、52、54的排出流量变得相同,另外,能够使返回油的向各模块48、50、52、54的流量变得相同。
软管连接端口58设置了多个,在不与模块48、50、52、54连接的情况下,构成为由未图示的埋入栓密封。另外,在这里,配管连接歧管56可与4台模块48、50、52、54连接,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使用可与台数多于4台的模块连接的配管连接歧管。
在各模块48、50、52、54的内部,配置了用于收容冷却油的第一罐60及第二罐62和用于使冷却油循环的第一泵64及第二泵66。在第一罐60和第二罐62之间设置了分隔壁68。各模块48、50、52、54的第二罐62,为了使回收到各模块48、50、52、54的冷却油(返回油)的油温变得均匀,经罐连通路(配管)70连通。
另外,在各模块48、50、52、54的第一罐60侧,配置了用于将冷却油冷却并使其温度降低的冷却器72。冷却器72包括未图示的制冷剂压缩机、热交换器、相对于通过它们的制冷剂的循环路并联地连接的内部流量调整阀来构成,并构成为通过使将制冷剂压缩机和热交换器连接的配管内的制冷剂循环,从与热交换器接触的冷却油夺取热。这些结构是与专利文献1的附图的符号8、9、10、11、12相同的结构,因此,在这里省略图示。另外,构成为通过使内部流量调整阀的阀开度变小,容易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压缩机和热交换器中循环(使冷却能力增加),通过使阀开度变大形成旁通流路,难以使制冷剂在制冷剂压缩机和热交换器中循环(使冷却能力降低)。
通过与主轴装置26进行热交换,温度上升了的冷却油经由循环路46回收到第二罐62中。在将回收的冷却油从配管连接歧管56的软管连接端口58分流并向各模块48、50、52、54输送的一侧的循环路46上,安装了用于计量冷却油的流量的流量计74和用于调整流过循环路46的冷却油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阀76。另外,在此循环路46上安装了用于检测(计量)刚回收到各模块48、50、52、54中后的冷却油(返回油)的油温进行的返回油温度传感器78。
流入到第二罐62的冷却油,存在与从第一罐60越过分隔壁68溢出的冷却油混合的情况,或者也存在从第二罐62越过分隔壁68溢出而流入第一罐60并由冷却器72冷却的情况。冷却了的冷却油由第一泵64通过第一过滤器80吸起,并向主轴装置26输送。在将冷却了的冷却油从各模块48、50、52、54向配管连接歧管56输送的一侧的循环路46上,安装了用于防止逆流的单向阀82。另外,在与单向阀82相比为配管连接歧管56一侧的循环路46上,安装了用于计量冷却油的流量的流量计74和用于调整流过循环路46的冷却油的流量的流量调整阀76。通过以所有的流量计74的值变为相等的方式调整流量调整阀76,能够使各模块48、50、52、54的排出流量变为相同,另外,能够使返回油的向各模块48、50、52、54的流量变为相同。若上述配管连接歧管56内的各管路长度相同,则也可以不设置流量计74及流量调整阀76。
第一模块48构成为使冷却油也在Y轴进给装置32中循环。冷却了的冷却油由第二泵66从第二罐62侧通过第二过滤器84吸起,并向Y轴进给装置32的滚珠螺母32A侧和滚珠丝杠侧32B、32C输送。在它们中循环的冷却油向第一模块48回收。
第二模块50构成为使冷却油也在X轴进给装置34及Z轴进给装置38中循环。冷却了的冷却油由第二泵66从第二罐62侧通过第二过滤器84吸起,向相对于循环路46并联地连接的X轴进给装置34及Z轴进给装置38的滚珠螺母34A、38A侧和滚珠丝杠侧34B、34C、38B、38C输送。在它们中循环的冷却油向第二模块50回收。
在各模块48、50、52、54上,分别连接了冷却器72;及经冷却器72与回油温度传感器78电气性地连接,控制冷却器72的工作的作为基准温度设定组件的第一温度设定器86;第二温度设定器88;第三温度设定器90及第四温度设定器92。各温度设定器86、88、90、92构成为可设定基准温度RT1-RT4,并构成为以返回油的温度与设定的基准温度RT1-RT4一致的方式控制冷却器72的冷却能力。具体地说,各温度设定器86、88、90、92通过控制冷却器72的制冷剂压缩机和内部流量调整阀的工作,使冷却器72的冷却能力增加或者减少。
在机床12的机体的设备后方侧且设备下方侧的部分(在这里是床身14部分)上,配置了用于在从主轴装置26及各轴进给装置32、34、38离开的部分中监视机床12的机体温度的机体温度传感器94。机体温度传感器94与各温度设定器86、88、90、92电气性地连接,各温度设定器86、88、90、92的基准温度RT1-RT4能够基于机体温度自动地设定。
各温度设定器86、88、90、92具有可输入用于设定基准温度RT1-RT4的来自外部的数值的输入面板(省略图示)。另外,也能够从NC程序输入。由此,能够由手动设定来替代基于机体温度自动地设定基准温度RT1-RT4。此外,用于设定基准温度RT1-RT4的组件不限于输入面板,例如,也可以设置刻度盘等可变装置,由手动可变地设定。
基于作为进行了温度控制的结果的一例表示的图3的主轴装置26的温度的时间序列,来说明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装置10的作用及效果。
在此例中,仅第一模块48及第二模块50工作,第三模块52及第四模块54不工作。这样,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装置10,能够简便地变更顺应机床12的运转状况工作的模块48、50、52、54的台数。进而,能够顺应机床12的规格变更,使模块48、50、52、54的增设及撤除变得容易。
图3的横轴表示时间轴(时间S1到S7)。另外,纵轴表示温度(左侧的T1到T2)和阀开度(右侧的D1到D8),该温度表示第一模块48的基准温度RT1、第二模块50的基准温度RT2及来自主轴装置26的返回油的温度AT的温度(左侧的T1到T2);该阀开度表示第一模块48内部的冷却器72的内部调整阀的阀开度DV1及第二模块50内部的冷却器72的内部调整阀的阀开度DV2。
在此例中,各模块48、50、52、54的基准温度RT1-RT4是,第一模块48的基准温度RT1设定得最低,接着,第二模块50的基准温度RT2设定得低,在这里,不工作的第四模块54的基准温度RT4设定得最高(RT4>RT3>RT2>RT1)。另外,这些基准温度RT1-RT4的温度差作为相同的温度差ΔT(即,RT4-RT3=RT3-RT2=RT2-RT1=ΔT)。具体地说,第一模块48的基准温度RT1可以基于由机体温度传感器94检测的从主轴装置26及各轴进给装置32、34、38离开的部分中的机床12的机体温度自动地设定,例如,也可以作为与设置了机床12的外气温度相同的23℃。另外,基准温度RT1-RT4的温度差ΔT,在理论上是温度差ΔT越小,第二台、第三台或第四台模块越能够迅速地运转,温度控制的响应提高。但是,若过小,则存在引起第一台和第二台同时运转、第一台停止而第二台运转的那样的误控制的可能性,因此,例如,设定在0.2℃为好。
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主轴装置26以使主轴装置的旋转速度(图中的R-1到R-5)增加(R-5>R-4>R-3>R-2>R-1)、最后停止(图中的STOP)的方式工作。例如,在这里,将R-1作为3000转/分钟,将R-5作为15000转/分钟。主轴装置26在固定了的位置工作。因此,轴进给装置32、34、38除了为了调整主轴装置26的位置而进行微动以外几何不工作。但是,Y轴进给装置32的Y轴伺服马达需要支承重力,即使从外面上看进给轴停止,Y轴伺服马达也工作并发热,在Y轴进给装置32中循环的冷却油比其它的轴进给装置热。
在主轴装置26刚开始工作后,仅第一模块48的冷却器72工作,第二模块50的冷却器72没有工作。因此,第二模块50的阀开度DV2保持在大的值(D7)不变化。另一方面,因为发热量伴随着主轴装置26的转速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所以由第一温度设定器86使内部流量调整阀工作,第一模块48的阀开度DV1约从D2向0附近变小(冷却能力增加)。
若主轴装置26的旋转速度进一步增加(时间S5以后的转速R-5),则相对于进一步增加了的发热量,仅由第一模块48的冷却器72的冷却能力不能完全应对,返回油的温度AT急剧地上升。其结果,返回油的温度AT超过第一模块48的基准温度RT1及第二模块50的基准温度RT2。因此,第二模块50的冷却器72由第二温度设定器88工作,第二模块50的内部流量调整阀的阀开度DV2从D7减小到D2以下(冷却能力增加)。由此,将返回油的温度AT降低到第二模块50的基准温度RT2以下。进而,在为主轴旋转速度快的主轴装置的情况下,例如如果是20000转/分钟,则需要4台模块48、50、52、54。在此情况下的温度控制与上述同样,若返回油的温度AT超过第三模块52的基准温度RT3,则第三模块52工作,若超过第四模块54的基准温度RT4,则第四模块54工作。因为轴进给装置32、34、38的发热不依赖主轴装置26的旋转速度,所以第三模块52及第四模块54不使冷却油在轴进给装置32、34、38中循环,在不使用的配管部施加埋入栓。
根据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装置10,能够将各模块48、50、52、54组合(模块化)构成油控制器44。因此,即使在冷却能力的规格因机床12的规格变更而变更了的情况下、返回油的温度AT因机床12的工作状况而急剧上升了的情况下,也能够顺应冷却能力的变更。由此,例如,不总是设置大容量的油控制器就能够简便且低成本地进行冷却能力的变更。进而,各模块48、50、52、54使各罐60、62连通,且相对于机床12并联连接。另外,温度控制装置10具备配管连接歧管56。因此,能够使从油控制器44向机床12供给的冷却油的合流及从机床12向各模块48、50、52、54回收的冷却油的分流变得均匀,并且能够使各模块48、50、52、54的冷却油的温度变得均匀,能够稳定地进行机床12的温度控制。
如上面说明的那样,能够由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温度控制装置10顺应机床12的规格变更地变更冷却能力的规格,且能够使增设变得容易。有关本实施方式的油控制器44不需要具有2台模块量、3台模块量或4台模块量的冷却能力的1台大型的油控制器。首先,因为只要使1台模块运转并与需要相应地和第二台、第三台、第四台工作即可,所以带来节能效果。另外,因为不需要准备大型的油控制器作为库存,所以也能够降低管理成本。
此外,在这里,说明了第一模块48构成为使冷却油也在Y轴进给装置32中循环、第二模块50构成为使冷却油也在X轴进给装置34及Z轴进给装置38中循环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模块和轴进给装置的连接,也可以如第一模块使冷却油在X轴进给装置及Z轴进给装置中循环、第一模块使冷却油在Y轴进给装置中循环的那样,与需要的冷却能力相应地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
进而,在这里,说明了温度控制装置10适用于具备主轴装置26及各轴进给装置32、34、38的图1所示的方式的机床12的情况,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适用于车床、磨床等其它种类的机床。
对机床12的温度控制装置10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想到的范围内,上述实施方式的各种各样的变形包括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
符号的说明
10:温度控制装置;12:机床;14:床身(机体);18:立柱(机体);26:主轴装置(发热部);32:Y轴进给装置(发热部);34:X轴进给装置(发热部);38:Z轴进给装置(发热部);44:油控制器;48:第一模块(油控制模块);50:第二模块(油控制模块);52:第三模块(油控制模块);54:第四模块(油控制模块);56:配管连接歧管;60:第一罐;62:第二罐;64:第一泵;66:第二泵;72:冷却器;78:返回油温度传感器;86:第一温度设定器(基准温度设定组件);88:第二温度设定器(基准温度设定组件);90:第三温度设定器(基准温度设定组件);92:第四温度设定器(基准温度设定组件);94:机体温度传感器;RT1:基准温度;RT2:基准温度。

Claims (6)

1.一种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该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使冷却油在机床的发热部循环来进行温度控制,其特征在于,
具备机体温度传感器、返回油温度传感器、油控制器和配管连接歧管,
该机体温度传感器在从上述机床的机体的上述发热部离开的部分中测定机体温度,
该返回油温度传感器测定在上述机床中循环并回收到上述温度控制装置的上述冷却油的温度,
该油控制器具有收容上述冷却油的罐、用于使上述冷却油循环的泵和用于使上述冷却油的温度降低的冷却器,其控制向上述机床供给的上述冷却油的温度的至少2台油控制模块以由上述返回温度传感器检测的上述冷却油的温度与基于上述机体温度设定的基准温度一致的方式使各上述罐连通且相对于上述机床并联连接,
该配管连接歧管用于使从上述油控制器向上述机床供给的上述冷却油的合流及从上述机床向各上述油控制模块回收的上述冷却油的分流变得均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具有基准温度设定组件,该基准温度设定组件将至少2台上述油控制模块的上述基准温度附加差别地设定,使1台上述油控制模块优先运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优先运转的1台上述油控制模块的上述基准温度设定在比其它的上述油控制模块的上述基准温度低的温度。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若上述冷却油的返回油温度超过优先运转的1台上述油控制模块的上述基准温度,则其它的上述油控制模块以上述冷却油的该返回油温度不超过各上述基准温度的方式工作。
5.如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多个上述油控制模块的各上述基准温度可由外部输入设定。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其中,1台上述油控制模块使上述冷却油在上述机床的主轴装置中循环,其它的上述油控制模块使上述冷却油在上述主轴装置和上述机床的进给轴装置中循环。
CN202280047618.6A 2021-07-06 2022-06-29 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 Pending CN1176158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12083A JP7187618B1 (ja) 2021-07-06 2021-07-06 工作機械の温度制御装置
JP2021-112083 2021-07-06
PCT/JP2022/026074 WO2023282155A1 (ja) 2021-07-06 2022-06-29 工作機械の温度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615877A true CN117615877A (zh) 2024-02-27

Family

ID=84418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47618.6A Pending CN117615877A (zh) 2021-07-06 2022-06-29 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4368333A1 (zh)
JP (1) JP7187618B1 (zh)
CN (1) CN117615877A (zh)
WO (1) WO202328215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306147A (ja) * 1988-05-31 1989-12-11 Mitsui Seiki Kogyo Co Ltd 発熱体の適応冷却制御装置
JPH0457651A (ja) 1990-06-27 1992-02-25 Makino Milling Mach Co Ltd 工作機械の主軸温度制御方法並びに装置
JPH07266186A (ja) * 1994-03-28 1995-10-17 Makino Milling Mach Co Ltd 工作機械の冷却装置
JP2926541B2 (ja) * 1995-11-14 1999-07-28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工作機械の主軸温度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JP4891690B2 (ja) * 2006-07-31 2012-03-07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加工水温度制御装置
JP2010105056A (ja) * 2008-10-28 2010-05-13 Panasonic Corp 冷却ユニットおよび工作機械
JP4827959B2 (ja) * 2009-09-30 2011-11-30 株式会社牧野フライス製作所 工作機械の送り軸冷却装置
JP6603288B2 (ja) * 2017-10-25 2019-11-06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工作機械の切削液供給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282155A1 (ja) 2023-01-12
EP4368333A1 (en) 2024-05-15
JP7187618B1 (ja) 2022-12-12
JP2023008479A (ja) 2023-0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95225B1 (en) Machine tool with air conditioned room
CN107848089B (zh) 用于机床的转台
JP4523591B2 (ja) 流体冷却装置
US10766112B2 (en) Machine-tool spindle cooling method and machine tool
JP5084848B2 (ja) 加工機械設備
JP4342511B2 (ja) 加工機械設備
JP7303029B2 (ja) 工作機械およびシステム
CN117615877A (zh) 机床的温度控制装置
KR20190045999A (ko) 공작기계 주축의 냉각장치
CN109015107B (zh) 主轴热位移快速恒定的方法
JP2007185770A (ja) 加工機械の温度制御装置
JP2018051725A (ja) 工具の刃先位置計測方法及び工作機械
JP4302430B2 (ja) 工作機械の主軸バランス取り方法
KR20080028761A (ko) 프린트기판의 가공방법 및 프린트기판 가공기
KR20180053626A (ko) 공작기계
JP2018075673A (ja) 多軸工作機械
JP2000024876A (ja) 工作機械の送り軸冷却装置
JPH09300173A (ja) 工作機械の主軸冷却方法および装置
JP6698106B2 (ja) 工作機械のクーラント装置
JPH04343639A (ja) 工作機械
JP2021091059A (ja) 工作機械
WO2022190338A1 (ja) 液体循環装置
JPH03113198A (ja) 軸受潤滑装置
WO2024095359A1 (ja) クーラント装置および工作機械
JPS62152643A (ja) 超精密加工機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