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79580A - 止血器具 - Google Patents

止血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79580A
CN117279580A CN202280034127.8A CN202280034127A CN117279580A CN 117279580 A CN117279580 A CN 117279580A CN 202280034127 A CN202280034127 A CN 202280034127A CN 117279580 A CN117279580 A CN 1172795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hemostatic instrument
support member
expansion
pati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8003412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内龙也
入本优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72795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7958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32Tourniquets
    • A61B17/135Tourniquets inflat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17/132Tourniquets
    • A61B17/1322Tourniquets comprising a flexible encircling memb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477Coupl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2017/00831Material properties
    • A61B2017/00902Material properties transparent or translucent
    • A61B2017/00907Material properties transparent or translucent for l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0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haemostasis, for prevention of blee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08Accessories or related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1B2090/0807Indication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90/00Instruments, implement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rgery or diagnosis and not covered by any of the groups A61B1/00 - A61B50/00, e.g. for luxation treatment or for protecting wound edges
    • A61B90/39Markers, e.g. radio-opaque or breast lesions markers
    • A61B2090/3937Visible mark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Hemat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在止血器具装戴于患者的手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相对于管固定部装拆时,防止非本意地对穿刺部位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非本意地对扩张部件施加外力而止血器具偏移。止血器具(100)具有设于将扩张部件(110)固定的固定部件的管固定部(300)。管固定部具备第1部件(310)、与第1部件相比位于扩张部件侧的第2部件(320)、狭缝部(330)和管保持部(340)。第1部件的一部分与第2部件相比在相对于狭缝部形成的假想平面(S)垂直的方向上从扩张部件离开,第1前端面(313)具备不与第2前端面(323)相对的第1区域(313a)和与第2前端面相对的第2区域(313b),第1弯曲部(312)具有朝向第2部件侧弯曲且与第2前端面(323)相对的第1弯曲面(312a)。

Description

止血器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止血器具。
背景技术
作为导管手术之一,已知经由将患者的胳膊或手的血管刺穿而形成的穿刺部位将各种医疗用长尺寸体导入血管内并进行针对病变部位的处置或治疗的手术。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对为了能够向手中行进的血管(包含远位桡动脉)送达而形成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的止血器具。
专利文献1的止血器具具备:对形成于患者的手的穿刺部位赋予压迫力的扩张部件;用于将按压部件固定于患者的手的固定部件;具有构成为能够注入用于使扩张部件扩张的流体的端口(连接器部)和将连接器部与扩张部件的内腔相连的管部的注入部件;和位于固定部件且构成为能够固定管部的管固定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090104号
发明内容
医生等施术者(以下为“施术者”)在使用专利文献1的止血器具对形成于患者的手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时,在将扩张部件配置于形成于患者的手的穿刺部位及其周边部的状态下使用各带体对止血器具进行固定,由此能够防止扩张部件从形成于患者的手的穿刺部位错位。另外,施术者通过将管部固定于管固定部,能够减轻管部追从患者的手的动作而移动。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止血器具中,可能产生如下问题点。
在专利文献1的止血器具中,在管固定部设有用于固定管部的槽部。因此,施术者在将管部相对于管固定部装拆时,施术者需要通过对管部施加外力而使管固定部向槽部的扩张方向变形(例如,弹性变形)。此时,施术者为了使管固定部向槽部的扩张方向变形而需要的力根据管固定部的机械结构决定,但存在其结构未考虑施术者的操作性和便利性而设计的情况。
例如,在施术者为了将管部相对于管固定部装拆而需要的力大的情况下,由于经由设有管固定部的固定部件向扩张部件传递外力(施术者施加的力),所以存在对穿刺部位非本意地施加外力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对固定部件传递外力,所以对扩张部件非本意地传递外力,由此,存在扩张部件从形成于患者的手的穿刺部位错位的可能性。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目的在于在止血器具装戴于患者的手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相对于管固定部装拆时,防止由于施术者对管部施加的外力经由管固定部及固定部件传递到扩张部件而对穿刺部位非本意地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由于施术者对管部施加的外力经由管固定部传递到固定部件而对扩张部件非本意地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的错位。
本发明的止血器具具有:扩张部件,其构成为能够压迫患者的肢体的应止血部位;固定部件,其构成为能够将上述扩张部件固定于上述患者的肢体;注入部件,其具有构成为能够注入用于使上述扩张部件扩张的流体的连接器部、和将上述连接器部与上述扩张部件的内腔相连的管部;以及管固定部,其位于上述固定部件,构成为能够将上述管部固定,上述管固定部具备:第1部件;与上述第1部件相比位于上述扩张部件侧且与上述第1部件相对的第2部件;形成于上述第1部件与上述第2部件之间且构成为能够供上述管部插入的狭缝部;和被上述第1部件、上述第2部件及上述狭缝部包围且构成为保持上述管部的管保持部,上述第1部件具有第1主体部、向上述第2部件侧弯曲的第1弯曲部、和位于上述第1弯曲部的前端的第1前端面,上述第2部件具有第2主体部、向上述第1部件侧弯曲的第2弯曲部、和位于上述第2弯曲部的前端且隔着上述狭缝部与上述第1前端面相对的第2前端面,上述第1部件的一部分与上述第2部件相比在相对于上述狭缝部形成的假想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从上述扩张部件离开,上述第1前端面具备没有与上述第2前端面隔着上述狭缝部相对的第1区域、和与上述第2前端面隔着上述狭缝部对应的第2区域,上述第1弯曲部具有朝向上述第2部件侧弯曲的第1弯曲面,上述第1弯曲面隔着上述管保持部与上述第2前端面相对。
发明效果
上述那样构成的止血器具通过在构成管固定部的第1部件与第2部件之间设置高低差,构成为第1部件的前端面(第1前端面)与第2部件的前端面(第2前端面)隔着狭缝部相对的区域变少。因此,在管部由施术者压入管固定部(插入管固定部)时,在使第1部件向狭缝部的扩张方向变形之后使第2部件变形。由此,上述的止血器具能够抑制在装戴于患者的手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插入管固定部时所需的力。另外,上述的止血器具的第1部件在隔着管保持部与第2部件的第2前端面相对的位置具备第1弯曲面。因此,管部在由施术者从管固定部拉开(从管固定部拆下)时,将第1弯曲面作为诱导面而从管保持部朝向狭缝部移动。由此,上述的止血器具能够抑制施术者将管部从管固定部拆下时所需的力。像这样,上述的止血器具能够抑制在装戴于患者的手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相对于管固定部装拆时所需的力,因此能够防止对穿刺部位非本意地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因非本意地对扩张部件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的错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的图,是从各带体的外表面侧观察到的平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的图,是从各带体的内表面侧观察到的平面图。
图3是从各带体的外表面侧观察到的将止血器具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平面图。
图4是从各带体的内表面侧观察到的将止血器具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平面图。
图5是从各带体的外表面侧观察到的将止血器具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平面图。
图6是沿着图5所示的箭头6A-6A的止血器具的剖视图,是表示扩张部件扩张时的状况的图。
图7是沿着图5所示的箭头7A-7A的止血器具的剖视图,是表示扩张部件扩张时的状况的图。
图8是表示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支承部件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管固定部的剖视图,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表示成为止血器具的使用对象的患者的手(右手)的图。
图12是概略地表示止血器具的使用例的图。
图13是概略地表示止血器具的使用例的图。
图14是概略地表示止血器具的使用例的图。
图15是沿着图14所示的箭头15A-15A的局部剖视图。
图16是沿着图14所示的箭头16A-16A的局部剖视图。
图17是将变形例1的止血器具的一部分放大表示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添加的附图,一边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的记载并不限定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技术范围和术语意义。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存在附图的尺寸比率夸张而与实际比率不同的情况。
图1~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的图,图11~图16是用于说明止血器具100的使用例的图。
止血器具100例如如图11、图14~图16所示,在将位于比患者的前臂部A靠远位侧(手指侧)的位置的手H上所形成的穿刺部位(例如,后述的各穿刺部位p1、p2)留置的引导器200的鞘管拔出时,能够为了对该穿刺部位进行止血而使用。
成为止血器具100的止血对象的穿刺部位的具体位置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下述的第1穿刺部位p1。
第1穿刺部位p1如图11所示,是在比患者的前臂部A靠远位侧的位置的右手H1(手H)的手背Hb侧行进的手掌动脉的位于鼻烟窝的动脉B(以下,也称为“血管B”)处所形成的穿刺部位。此外,鼻烟窝是患者将手H的拇指张开时手的位于桡骨附近的空洞。
第2穿刺部位p2如图11所示,是比在患者的右手H1的手背Hb侧行进的手掌动脉的鼻烟窝靠远位侧的位置的远位桡动脉处所形成的穿刺部位。第2穿刺部位p2以位于患者的右手H1的手背Hb的拇长伸肌腱t为基准位于比第1穿刺部位p1靠右手H1的远位侧的位置。
以下,详细叙述止血器具100。
<止血器具>
关于止血器具100,概略地说,如图1~图4、图14~图16所示,具备:扩张部件110,其构成为压迫形成于患者的右手H1的第1穿刺部位p1;固定部件120,其构成为能够将扩张部件110固定于患者的右手H1;注入部件180,其具备构成为能够注入用于使扩张部件110扩张的流体的连接器部181、和将连接器部181与扩张部件110的内腔113相连的管部183;以及管固定部300,其位于固定部件120,构成为能够固定管部183。
<扩张部件>
扩张部件110如图6、图7所示,能够由具备由膜材划分出的内腔113的一个球囊构成。
扩张部件110例如能够在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两个片状的膜材之间形成了内腔113的状态下,通过将两个片状的膜材的缘部接合而形成。此外,扩张部件110也可以例如由以具备内腔的方式形成为袋状的一片膜状部件构成。
扩张部件110通过空气等流体向内腔113的供给而扩张,通过供给到内腔113的流体的排出而收缩。此外,在图6、图7中,示出了向扩张部件110供给流体而扩张部件110扩张时的剖视图。
构成扩张部件110的膜材例如能够由具备规定厚度的树脂材料构成。在扩张部件110的内腔113连结有后述的管部183(参照图1、图2)。
构成扩张部件110的膜材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例如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这样的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等聚酯、聚偏二氯乙烯、硅酮、聚氨酯、聚酰胺弹性体、聚氨酯弹性体、聚酯弹性体等各种热塑性弹性体、尼龙、尼龙弹性体、或将它们任意组合的材料(混合树脂、聚合物合金、层叠体等)。
扩张部件110如图6、图7、图15、图16所示,配置于固定部件120所具备的支承部件130的内表面130a侧。支承部件130的内表面130a是在将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手H时,配置于患者的手H的体表面侧的面。另外,支承部件130的外表面130b是位于内表面130a的相反侧的面。
扩张部件110能够与支承部件130的内表面130a直接连接。对于扩张部件110与支承部件130的连接,能够采用例如熔接或黏结。
此外,扩张部件110也可以经由其他部件与支承部件130的内表面130a连接。
另外,扩张部件110也可以由以在与支承部件130的内表面130a之间形成内腔的方式构成的一片膜状部件构成。例如,扩张部件110能够构成为将一片膜状部件与支承部件130的内表面130a直接连接,在支承部件130的内表面130a与一片膜状部件之间具备内腔。
扩张部件110在图1~图5所示的平面观察下具有圆形。但是,扩张部件110的平面观察下的形状并不限定于圆形。另外,扩张部件110的扩张前后的截面形状和扩张部件110的具体构造等没有特别限制。
在扩张部件110上,如图2、图4、图6、图7、图15、图16所示,配置有用于将扩张部件110与第1穿刺部位p1对位的标志115。
标志115配置于扩张部件110的配置支承部件130的那一侧的面的相反侧面(将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手H时,配置于患者的手H的体表面侧的面)的外表面。
标志115只要配置于扩张部件110,则具体的配置部位没有特别限制。标志115也可以例如配置于扩张部件110的配置支承部件130的那一侧的面的相反侧的面(在将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手H时,配置于患者的手H的体表面侧的面)的内表面。
如图5所示,标志115配置于扩张部件110的面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另外,标志115以与支承部件130的面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重叠的方式配置。此外,扩张部件110的面方向及支承部件130的面方向在图5所示的平面观察下,表示支承部件130(扩张部件110)的延伸方向。
标志115能够例如以标志115整体有色形成的矩形形状的标志形成。此外,标志115的形状、大小、颜色、形成方法、位置等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标志115也可以设于支承部件130。
<固定部件>
固定部件120如图1所示,具有支承部件130和构成为能够与支承部件130连接且构成为缠绕于患者的手H的多个带体140、150、160。
<支承部件>
支承部件130如图3~图7所示,具有配置有扩张部件110的第1区域131、和与第1区域131相比位于外侧且构成为能够连接第1带体140、第2带体150、第3带体160的第2区域132。
支承部件130在图5所示的平面观察下,具有圆形。
第1区域131是在图5所示的平面观察下与扩张部件110重叠的区域。第2区域132是在图5所示的平面观察下,与第1区域131相比位于外侧的区域。
此外,第1区域131能够基于配置于支承部件130的扩张部件110的外形和大小而任意定义。另外,第2区域132能够基于与第1区域131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定义。因此,第1区域131及第2区域132能够根据配置于支承部件130的扩张部件110的外形和大小而适当变更。
如图6~图8所示,在第1带体140及第2带体150沿着第2孔部133b、133c滑动移动时成为中心的中心点R位于第1区域131。中心点R位于支承部件130的面方向的大致中心位置。因此,中心点R如图6、图7所示,在投影到扩张部件110时,位于与标志115重叠的位置。
在第2区域132,如图5~图9所示,形成有第1孔部133a和中间隔着扩张部件110而相对的一对第2孔部133b、133c。
如图5所示,在将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手H时,第1孔部133a与扩张部件110相比配置于手H的远位侧(指尖侧)。
如图5所示,第2孔部133b和第2孔部133c在与将第1孔部133a和扩张部件110相连的直线(将第1孔部133a和管固定部300相连的直线。在图5中将该直线示为假想线C)交叉的方向上,在中间隔着扩张部件110而配置。
各孔部133a、133b、133c如图3~图5所示,配置在沿着支承部件130的外形的假想圆上。
如图3~图7所示,在第2孔部133b连接有第1带体140。在第2孔部133c连接有第2带体150。在第1孔部133a连接有第3带体160。
如图5所示,第1带体140的一端部141的宽度小于第2孔部133b的孔长。因此,第1带体140如图8所示,在第1带体140的一端部141与第2孔部133b连接的状态下,能够以支承部件130的中心点R为中心,在第2区域132,在扩张部件110的周围滑动移动。
如图5所示,第2带体150的一端部151的宽度小于第2孔部133c的孔长。因此,第2带体150如图8所示,在第2带体150的一端部151与第2孔部133c连接的状态下,能够以中心点R为中心,在第2区域132,在扩张部件110的周围滑动移动。
第1带体140及第2带体150能够以中心点R为中心在扩张部件110的周围滑动移动的角度(可滑动范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设定为1°~75°。
如图5所示,第3带体160的一端部161的宽度与第1孔部133a的孔长大致相同。因此,第3带体160在第3带体160的一端部161与第1孔部133a连接的状态下,以中心点R为中心的滑动移动受到限制。
如图8、图9所示,在支承部件130的第2区域132中配置有第1孔部133a及管固定部300的部分,形成有从扩张部件110朝向离开侧(图6、图7的上方侧)弯曲成凸状的第1弯曲区域134a。
另外,如图8、图9所示,在支承部件130的第2区域132中配置有第2孔部133b、133c的部分,形成有朝向扩张部件110侧(图6、图7的下方侧)弯曲成凸状的第2弯曲区域134b。
支承部件130由比各带体140、150、160硬质的材料构成。
作为具有上述那样的硬度的支承部件130的构成材料,能够使用例如丙烯酸树脂、聚氯乙烯(尤其是硬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丁二烯这样的聚烯烃、聚苯乙烯、聚-(4-甲基-1-戊烯)、聚碳酸酯、ABS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缩醛、聚丙烯酸酯、聚丙烯腈、聚偏二氟乙烯、离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
在扩张部件110及支承部件130各自中,在图3、图4所示的平面观察下相互重叠的部分能够形成为透明。在像这样构成了扩张部件110及支承部件130的情况下,如图12、图13、图14所示,在将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时,施术者能够以目视经由扩张部件110及支承部件130更简单地确认标志115及/或第1穿刺部位p1的位置。此外,上述“透明”中包含有色透明、无色透明、半透明。
<带体>
第1带体140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具有构成为能够与支承部件130的第2孔部133b连接的一端部141、不与支承部件130连接的自由的另一端部143、和在一端部141与另一端部143之间延伸的主体部145。
第2带体150如图1~图5所示,具有构成为能够与支承部件130的第2孔部133c连接的一端部151、不与支承部件130连接的自由的另一端部153、和在一端部151与另一端部153之间延伸的主体部155。
第1带体140从支承部件130朝向规定的第1方向延伸。第2带体150从支承部件130朝向与第1方向不同的规定的第2方向延伸。
第1带体140及第2带体150如图12、图13、图14所示,配置成在将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时,能够沿着右手H1的外周缠绕。
第3带体160如图1~图5所示,具有构成为能够与支承部件130的第1孔部133a连接的一端部161,不与支承部件130连接的自由的另一端部163、和在一端部161与另一端部163之间延伸的主体部165。
第3带体160从支承部件130朝向与第1带体140延伸的第1方向以及第2带体150延伸的第2方向的各个方向不同的第3方向延伸。
第3带体160如图14所示,配置为能够在将扩张部件110配置于第1穿刺部位p1的状态下,挂在位于患者的右手H1的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指间部fb。
各带体140、150、160的各一端部141、151、161能够配置为穿插及缠绕于支承部件130的各孔部133a、133b、133c。此外,用于将各带体140、150、160的各一端部141、151、161连接到支承部件130的构造没有特别限定。例如,能够在各一端部141配置可保持及解除缠绕于支承部件130的各孔部133a、133b、133c的状态的部件(例如,粘扣)。
另外,在各带体140、150、160的各一端部141、151、161侧,设有能够识别各带体140、150、160的记号M(包含图形、文字)。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带体140的一端部141侧设有数字“1”,在第2带体150的一端部151侧设有数字“2”,在第3带体160的一端部161侧设有数字“3”。设于各带体140、150、160的数字对应于施术者将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时缠绕各带体140、150、160的顺序。因此,施术者通过视觉辨认记号M,能够将各带体140、150、160以正确顺序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此外,记号M的大小、颜色、形成方法、位置等并没有特别限定。
各带体140、150、160的构成材料并没有特别限定,能够由例如氯乙烯树脂、酰胺树脂、酰胺弹性体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酯树脂等构成。另外,各带体140、150、160的形状、长度、厚度等并没有特别限制。
止血器具100如图1~图4所示,具备第1固定部位171、第2固定部位172、第3固定部位173、第4固定部位174、第5固定部位175这五个固定部位。
如图1、图3所示,在第1带体140的外表面配置有第1固定部位171。在第2带体150的外表面配置有第2固定部位172。
如图2、图4所示,在第1带体140的内表面配置有第3固定部位173。在第2带体150的内表面配置有第4固定部位174。在第3带体160的内表面配置有第5固定部位175。
各带体140、150、160的“内表面”是将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时配置于患者的体表面侧的面,各带体140、150、160的“外表面”是位于内表面的相反侧的面。
第1固定部位171及第2固定部位172由粘扣的雄侧构成。第3固定部位173、第4固定部位174、第5固定部位175由粘扣的雌侧构成。本说明书中的粘扣是能够以面进行装拆的紧固件,例如,为Magic Tape(注册商标)和Velcro(注册商标)。
各固定部位171、172、174、175在将止血器具100配置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为了将各带体140、150、160彼此连接而使用。另外,各固定部位173、174、175的各一端部141、151、161侧为了将各带体140、150、160连接于支承部件130而使用。此外,各固定部位171、172、174、175只要能够将支承部件130固定于患者的右手H1,则具体构造没有限定。例如,能够任意进行一部分的固定部位的设置的省略和各带体140、150、160中配置固定部位的位置的变更等。另外,在各固定部位171、172、173、174、175由粘扣构成的情况下,也可以为将粘扣的雄侧与雌侧替换的结构。另外,各固定部位171、172、173、174、175也可以由例如具备形成有按扣、纽扣、夹子、孔的框部和形成有能够相对于该框部卡合的突起的被卡合部的连结机构等构成。
<注入部件>
注入部件180如图1、图2所示,具有构成为能够注入用于使扩张部件110扩张的流体的连接器部181、和将连接器部181与扩张部件110的内腔113相连的管部183。
连接器部181内置有止回阀(未图示)。能够在连接器部181连接注射器(未图示)。
在连接器部181与扩张部件110之间,配置有具有可扩张的空间的缓冲部件182。缓冲部件182由具备在内部形成有空间的挠性的袋状部件构成。此外,也可以在缓冲部件182设置表示注射器向连接器部181的插入方向的箭头状标志。
在缓冲部件182的一端侧连接有连接器部181。连接器部181的内腔与缓冲部件182的空间连通。但是,在内置于连接器部181的止回阀关闭的期间,连接器部181的内腔与缓冲部件182的空间之间的连通被切断。
在缓冲部件182的另一端侧连接有具备挠性的管部183。管部183的内腔与缓冲部件182的空间连通。另外,管部183的与缓冲部件182连接的一端部的相反侧的另一端部与扩张部件110连接。管部183的内腔与扩张部件110的内腔113连通。
施术者在使扩张部件110扩张时,在连接器部181插入注射器(未图示)的前筒部并打开止回阀。施术者在打开了连接器部181的止回阀的状态下,推压注射器的推压件,由此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注入到扩张部件110的内腔113。
若在扩张部件110的内腔113中注入了空气,则扩张部件110扩张。若扩张部件110扩张,则经由管部183与扩张部件110的内腔113连通的缓冲部件182膨胀。施术者通过以目视确认缓冲部件182的膨胀,能够简单地掌握空气无泄漏、扩张部件110扩张这一情况。
施术者在使扩张部件110收缩时,在连接器部181插入注射器的前筒部,拉回注射器的推压件。施术者通过进行上述操作,能够将扩张部件110的内腔113的空气向注射器排出。
此外,连接器部181、缓冲部件182及管部183可以在与扩张部件110连接的状态下准备及提供,也可以在与扩张部件110分离的状态下准备及提供。
<管固定部>
管固定部300如图5、图10所示,具备第1部件310、与第1部件310相比位于扩张部件110侧且与第1部件310相对的第2部件320、形成于第1部件310与第2部件320之间且构成为能够插入管部183的狭缝部330、和被第1部件310、第2部件320及狭缝部330包围且构成为保持管部183的管保持部340。
第1部件310如图10所示,具有第1主体部311、向第2部件320侧弯曲的第1弯曲部312、和位于第1弯曲部312的前端的第1前端面313。
第2部件320如图10所示,具有第2主体部321、向第1部件310侧弯曲的第2弯曲部322、和位于第2弯曲部322的前端且隔着狭缝部330与第1前端面313相对的第2前端面323。
第1主体部311及第2部件320如图10所示,从支承部件130朝向相对于支承部件130的面方向大致垂直的方向且从支承部件130离开的方向延伸。另外,如将图5中的管固定部300放大示出的图所示,第1主体部311的宽度Z1(在此所说的“宽度”是指图5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第1前端面313的宽度Z2、第2主体部321的宽度Z3和第2前端面323的宽度Z4分别设定为相等的值。此外,第1主体部311的宽度Z1、第1前端面313的宽度Z2、第2主体部321的宽度Z3、第2前端面323的宽度Z4是图1的管固定部300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
如图10所示,形成于第1弯曲部312及第2弯曲部322之间的狭缝部330的宽度Y1(在此所说的“宽度”是指图10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管保持部340的宽度Y2,且小于管部183的直径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防止插入于管保持部340的管部183非本意地从管固定部300脱落。此外,管保持部340的宽度Y2优选与管部183的直径/>相等。通过这样构成,止血器具100能够防止管部183在管保持部340内向图5的左右方向移动。另外,管保持部340的高度(在此所说的“高度”是指图10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优选与管部183的直径/>相等。通过这样构成,止血器具100能够防止管部183在管保持部340内向图10的上下方向移动。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防止插入于管保持部340的管部183非本意地从管固定部300脱落。此外,狭缝部330的宽度Y1、管保持部340的宽度Y2是图1的管固定部300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
第1部件310的一部分(第1弯曲部312的一部分)与第2部件320相比在相对于狭缝部330形成的假想平面S垂直的方向上从扩张部件110离开,第1前端面313具备不与第2前端面323隔着狭缝部330相对的第1区域313a、和与第2前端面323隔着狭缝部330对应的第2区域313b。
在此所说的狭缝部330形成的假想平面S如图10所示,表示从第2部件320的上端面324穿过且朝向第1部件310延伸的平面。例如,假想平面S如图10所示,是从第2部件320的上端面324穿过且朝向第1部件310垂直地延伸的平面。
止血器具100以假想平面S为基准在第1部件310与第2部件320之间具有高低差。第1部件310的上端面314构成为比第2部件320的上端面324高(从扩张部件110离开)。由此,止血器具100构成为第1前端面313和第2前端面323在管固定部300的高度方向(图10的上下方向)上隔着狭缝部330相对的区域(第1前端面313和第2前端面323在与图10的上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重叠的区域)变少。因此,在施术者将管部183压入管固定部300(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止血器具100通过施加于管部183的外力,能够使第1部件310向狭缝部330的扩张方向变形之后,在维持第1部件310的变形的状态下使第2部件320向狭缝部330的扩张方向变形。由此,止血器具100能够抑制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所需的力,施术者容易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
另外,止血器具100(支承部件130)如图4、图5、图10所示,在第1部件310与第2部件320之间形成有孔部350。孔部350如图10所示,位于第1部件310与第2部件320之间,是将支承部件130的内表面130a与外表面130b之间贯穿的贯穿孔。此外,孔部350的位置只要在图5所示的平面观察下位于第1部件310与第2部件320之间,则没有特别限定。
支承部件130在第1部件310与第2部件320之间具有孔部350。由此,止血器具100在管部183插入于管保持部340的状态下,在管部183施加有外力(向图5的左右方向按压管部183的力,例如,从图5的左侧朝向右侧按压管部183的力、从图5的右侧朝向左侧按压管部183的力)时,管部183的一部分进入孔部350,由此管部183在连接部K与管固定部300之间变形,能够减轻向从支承部件130的外表面130b远离的方向移动。因此,止血器具100在管部183插入于管保持部340的状态下,即使对管部183施加有外力的情况下,也能够减轻连接部K与管固定部300之间的管部183的变形,防止施术者等刮到变形的管部183。在此基础上,止血器具100在管部183插入于管保持部340的状态下,在管部183施加有外力(从图5的左侧朝向右侧按压管部183的力)时,管部183的一部分进入孔部350,由此,管部183从图5的左侧向右侧移动,也能够防止连接器部181和缓冲部件182向远离管固定部300的方向滑动。因此,止血器具100在管部183插入于管保持部340的状态下,在管部183施加有外力(从图5的左侧朝向右侧按压管部183的力)时,减轻连接器部181和缓冲部件182从图5的左侧向右侧滑动,也能够防止连接器部181和缓冲部件182挂到病床等位于患者周围的部件。另外,孔部350也作为在对第1部件310和第2部件320成型时用于起模的孔而发挥功能。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抑制对与管固定部300一体形成的支承部件130成型时的模具的个数,能够实现制造成本降低。
另外,孔部350的纵宽(在此所说的“纵宽”是指图5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是指图10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例如能够由管保持部340的宽度Y2构成。孔部350的纵宽优选为管部183的直径以上。由此,止血器具100在管部183插入于管保持部340的状态下,在管部183施加有外力(在图5的左右方向上按压管部183的力)时,管部183的一部分能够简单地进入孔部350。另外,孔部350的横宽(在此所说的“横宽”是指图5的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例如能够由第1主体部311的宽度Z1或第2主体部321的宽度Z3构成。
第1弯曲部312如图10所示,具有朝向第2部件320侧弯曲的第1弯曲面312a。第1弯曲面312a设于与第2前端面323隔着管保持部340相对的位置。因此,止血器具100在施术者将管部183从管固定部300拉开(将管部183从管固定部300拆下)时,将第1弯曲面312a作为诱导面使管部183从管保持部340朝向狭缝部330移动。由此,止血器具100能够抑制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183从管固定部300拆下时所需的力,施术者容易将管部183从管固定部300拆下。
第2弯曲部322如图10所示,具有朝向第1部件310侧弯曲的第2弯曲面322a。止血器具100在施术者将管部183从管固定部300拆下时,使固定于管固定部300的管部183沿着第1弯曲面312a及/或第2弯曲面322a移动,由此更容易朝向狭缝部330。由此,施术者更容易将管部183从管固定部300拆下。
第1弯曲部312及第2弯曲部322的前端部的厚度(即,将第1前端面313的第1区域313a的长度X2和第2区域313b的长度X3合在一起的第1前端面313的长度X1,或者第2前端面323的长度。在此所说的“长度”是将图10中的第1前端面313放大示出的图的上下方向上的长度)没有特别限定,能够设定为管固定部300的成形稳定且施术者将管部183相对于管固定部300装拆时破损风险少的任意厚度。管固定部300如前述那样,构成为第1前端面313和第2前端面323在管固定部300的高度方向(图10的上下方向)上隔着狭缝部330相对的区域变少。由此,管固定部300能够抑制施术者为了将管部183相对于管固定部300装拆而需要的力,且将第1弯曲部312及第2弯曲部322的前端部设计得厚。
但是,第1前端面313的第2区域313b的长度X3优选小于管部183的半径r1。通过这样构成,止血器具100在施术者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能够减少使管部183从狭缝部330朝向管保持部340移动时所需的功量(表示施术者对管部183施加的外力与管部183的移动相乘的量。在此所说的“距离”是隔着狭缝部330相对的第1前端面313的距离及第2前端面323的距离)。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减轻施术者将管部183从狭缝部330朝向管保持部340压入的力,施术者更容易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
第2前端面323如图10所示,在隔着狭缝部330与第1前端面313对应的位置具有曲面部323c。通过在邻接于狭缝部330的第2部件320的上端面324与第2前端面323之间设置曲面部323c,止血器具100在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将管部183的移动方向向曲面部323c诱导,容易使保持于管保持部340的管部183朝向狭缝部330。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抑制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所需的力,施术者容易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
像这样,止血器具100能够抑制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183相对于管固定部300装拆时所需的力。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防止非本意地对第1穿刺部位p1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因非本意地对扩张部件110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的错位。
管固定部300由比构成管部183的材料硬质的材料构成。另外,管固定部300如图3所示,位于由比各带体140、150、160硬质的材料构成的支承部件130的外表面130b。因此,施术者容易在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进行将管部183相对于管固定部300装拆的操作。另外,由于管固定部300由比管部183硬的材料构成,所以第1主体部311及第2部件320难以在非本意地施加的力下变形,能够防止保持于管固定部300的管部183非本意地从管固定部300脱落。另外,由于管固定部300设于由硬质材料构成的支承部件130,所以能够防止因对与支承部件130连接的扩张部件110非本意地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的错位。此外,如图3所示,在管固定部300在支承部件130的外表面130b位于扩张部件110的外侧的情况下,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因对与支承部件130连接的扩张部件110非本意地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的错位。
此外,管固定部300的成形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如图3所示,能够与支承部件130一体成形,能够由与支承部件130相同的构成材料构成。
另外,管固定部300只要设于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容易将管部183相对于管固定部300装拆的位置,则其位置没有限制。因此,只要设于用于固定扩张部件110的固定部件120即可,可以设于带体140、150、160中的任一方。
管固定部300如图3所示,位于支承部件130的第1弯曲区域134a,与扩张部件110相比位于外侧。止血器具100以支承部件130的第1弯曲区域134a不与患者的右手H1的体表面紧密接触的方式装戴。因此,施术者能够在将管部183固定于管固定部300时用两根手指捏持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止血器具100的支承部件130的方式保持。施术者能够用位于支承部件130的外表面130b侧的一方的手指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使位于支承部件130的内表面130a侧的另一方的手指吸收施加于管部183的外力。由此,施术者不对支承部件130施加非本意的外力就能够将管部183固定到管固定部300。另外,施术者通过在将管部183固定于管固定部300时以捏持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止血器具100的支承部件130的方式保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因施加于管部183的外力而支承部件130倾斜。因此,止血器具100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能够防止非本意地对第1穿刺部位p1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由于因外力传递到支承部件130对扩张部件110非本意地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的错位。
管固定部300如图3所示,设于隔着扩张部件110与第3带体160相对的位置。如图3及图4所示,扩张部件110与管部183的连接部K从施术者调节扩张部件110的流体量时操作注入部件180的便利性来看配置于第3带体160侧。因此,通过管固定部300设于与第3带体160相对的位置,能够减少固定于管固定部300的管部183的连接部K与管固定部300之间可能产生的管部183的多余。由此,在患者活动右手H1等时,能够抑制管部183的连接器部181侧的端部晃动,能够抑制非本意地对扩张部件110施加外力。在此基础上,在管部183固定于管固定部300时,由于位于连接部K与管固定部300之间的管部183所形成的曲率半径变大,所以也能够防止管部183的扭折。
<止血器具的使用例>
接下来,参照图12~图16,说明止血器具100的使用例。
在使用例中,说明对形成于患者的右手H1的第1穿刺部位p1进行止血时的止血器具100的使用顺序。
图12中示出了将引导器200的鞘管插入第1穿刺部位p1来实施各种手术并结束的状态。
施术者在将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时,如图12所示,以将支承部件130重叠于患者的右手H1的手背的方式配置。此时,施术者一边以目视确认配置于扩张部件110的标志115的位置,一边将标志115配置到第1穿刺部位p1,由此能够恰当地将扩张部件110定位于第1穿刺部位p1。
此外,施术者在使用引导器200的手术结束后,在将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前,也可以从形成于患者的右手H1的第1穿刺部位p1拔出引导器200的鞘管的一部分。施术者例如能够在引导器200的鞘管留置于血管B的状态下将鞘管向施术者的手边侧拉出2~3cm左右后,开始止血器具100的装戴作业。
施术者如图12、图13所示,将第1带体140及第2带体150沿着患者的右手H1的外周缠绕。施术者通过使配置于第2带体150的内表面的第4固定部位174(参照图2)与配置于第1带体140的外表面的第1固定部位171(参照图1)接触,能够借助各固定部位171、174将第1带体140与第2带体150连接。
施术者如图14所示,将第3带体160从位于患者的右手H1的拇指与食指之间的指间部fb穿过,并将第3带体160的一部分配置于患者的右手H1的掌侧。此时,施术者通过使配置于第3带体160的内表面的第5固定部位175(参照图2)与配置于第2带体150的外表面的第2固定部位172(参照图1)接触,能够借助各固定部位172、175将第2带体150与第3带体160连接。
施术者通过在将注射器连接于连接器部181的状态下向扩张部件110注入空气,从而使扩张部件110扩张。止血器具100如图15、图16所示,若扩张部件110扩张,则扩张部件110对患者的右手H1的第1穿刺部位p1赋予压迫力。
施术者将管部183固定于管固定部300(参照图3~图5)。本实施方式的管固定部300能够抑制由施术者将管部183固定到管固定部300时所需的力。另外,施术者通过在将管部183固定于管固定部300时捏持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止血器具100的支承部件130而保持,能够防止因施术者对管部183施加的外力而支承部件130倾斜。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防止非本意地对第1穿刺部位p1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因非本意对扩张部件110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的错位。
施术者通过以上的顺序,能够使用止血器具100对形成于患者的右手H1的第1穿刺部位p1进行止血。
此外,在利用止血器具100对形成于患者的右手H1的第2穿刺部位p2进行止血的情况下,施术者在将各带体140、150缠绕于患者的右手H1时,以中心点R为中心使各带体140、150滑动移动。施术者通过使滑动移动的各带体140、150在比第1穿刺部位p1靠前臂部A侧(近位侧)的位置缠绕于患者的右手H1,能够对形成于患者的右手H1的第2穿刺部位p2进行止血。
以上,本实施方式的止血器具100具有:扩张部件110,其构成为能够对患者的肢体的应止血部位进行压迫;固定部件120,其构成为能够将扩张部件110固定于患者的肢体的;注入部件180,其具备构成为能够注入用于使扩张部件110扩张的流体的连接器部181、和将连接器部181与扩张部件110的内腔113相连的管部183;以及管固定部300,其位于固定部件120,构成为能够将管部183固定,管固定部300具备:第1部件310;第2部件320,其与第1部件310相比位于扩张部件110侧,与第1部件310相对;狭缝部330,其形成于第1部件310与第2部件320之间,构成为能够插入管部183;和管保持部340,其被第1部件310、第2部件320及狭缝部330包围并构成为保持管部183,第1部件310具有第1主体部311、向第2部件320侧弯曲的第1弯曲部312、和位于第1弯曲部312的前端的第1前端面313,第2部件320具有第2主体部321、向第1部件310侧弯曲的第2弯曲部322、和位于第2弯曲部322的前端且隔着狭缝部330与第1前端面313相对的第2前端面323,第1部件310的一部分与第2部件320相比在相对于狭缝部330形成的假想平面S垂直的方向上从扩张部件110离开,第1前端面313具备没有与第2前端面323隔着狭缝部330相对的第1区域313a、和与第2前端面323隔着狭缝部330对应的第2区域313b,第1弯曲部312具有朝向第2部件320侧弯曲的第1弯曲面312a,第1弯曲面312a与第2前端面323隔着管保持部340相对。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止血器具100,通过在第1部件310与第2部件320之间设置高低差,构成为第1前端面313与第2前端面323隔着狭缝部330相对的区域变少。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抑制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所需的力。另外,第1弯曲面312a设于隔着管保持部340与第2前端面323相对的位置。因此,在施术者将管部183从管固定部300拉开(将管部183从管固定部300拆下)时,止血器具100能够将第1弯曲面312a作为诱导面使管部183从管保持部340朝向狭缝部330移动。由此,止血器具100能够抑制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183从管固定部300拆下时所需的力。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防止非本意对穿刺部位p1、p2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因非本意对扩张部件110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的错位。
另外,固定部件120具有固定有扩张部件110的支承部件130、和构成为能够与支承部件130连接的带体(带体140、150、160),支承部件130由比构成带体的材料硬质的材料构成,管固定部300由比构成管部183的材料硬质的材料构成,位于支承部件130的表面(外表面130b)。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止血器具100,施术者容易在止血器具100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进行将管部183相对于管固定部300装拆的操作。另外,由于管固定部300由比管部183硬的材料构成,所以第1主体部311及第2部件320难以在非本意地施加的力下变形,能够防止保持于管固定部300的管部183非本意地从管固定部300脱落。另外,由于管固定部300设于由硬质材料构成的支承部件130,所以能够防止因对与支承部件130连接的扩张部件110非本意地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的错位。
另外,支承部件130具有向离开扩张部件110的方向弯曲的第1弯曲区域134a,管固定部300位于第1弯曲区域134a,与扩张部件110相比位于外侧。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止血器具100,支承部件130的第1弯曲区域134a以不与患者的右手H1的体表面紧密接触的方式装戴。因此,施术者在将管部183固定于管固定部300时通过捏持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止血器具100的支承部件130而保持,能够使施术者的手指吸收对管部183施加的外力。由此,施术者不对支承部件130施加非本意的外力就能够将管部183固定于管固定部300。另外,施术者在将管部183固定于管固定部300时通过捏持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止血器具100的支承部件130而保持,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因施术者对管部183施加的外力而支承部件130倾斜。因此,止血器具100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能够防止非本意地对穿刺部位p1、p2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由于因外力传递到支承部件130而对扩张部件110非本意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的错位。
另外,带体具备从支承部件130向第1方向延伸的第1带体140、从支承部件130向与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带体150、和构成为配置于患者的手指彼此之间且从支承部件130向与第1方向及第2方向不同的第3方向延伸的第3带体160,扩张部件110与管部183的连接部K位于第3带体160侧,管固定部300位于隔着扩张部件110与第3带体160相对的支承部件130的表面(外表面130b)。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止血器具100,能够减少固定于管固定部300的管部183的连接部K与管固定部300之间可能产生的管部183的多余。在此基础上,在管部183固定于管固定部300时,能够防止管部183在连接部K与管固定部300之间扭折。
另外,第1前端面313的第2区域313b的长度X3小于管部183的半径r1。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止血器具100,止血器具100在施术者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在使管部183从狭缝部330朝向管保持部340移动时,能够减少所需的功量。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减轻施术者将管部183从狭缝部330朝向管保持部340压入的力,施术者更容易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由此,止血器具100能防止非本意地对穿刺部位p1、p2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因非本意地对扩张部件110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的错位。
另外,第2前端面323在隔着狭缝部330与第1前端面313对应的位置具有曲面部323c。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止血器具100,止血器具100在施术者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将管部183的移动方向向曲面部323c诱导,容易将保持于管保持部340的管部183朝向狭缝部330。因此,止血器具100能够抑制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183插入管固定部300时所需的力。由此,止血器具100能够防止非本意地对穿刺部位p1、p2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因非本意地对扩张部件110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的错位。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止血器具的变形例。在变形例的说明中,适当省略在前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既已说明的部件和止血器具的使用顺序等的说明。另外,在各变形例中没有特别说明的内容能够设为与前述实施方式相同。
<变形例>
图17中将变形例的止血器具100A的一部分放大示出。
如图17所示,变形例的止血器具100A的管固定部300A具有第1部件310A和第2部件320A。另外如将图17中的管固定部300A放大示出的图所示,构成为第1前端面313A的宽度ZA2小于第1主体部的宽度ZA1,第2前端面323A的宽度ZA4小于第2主体部的宽度ZA3。
根据上述那样构成的止血器具100A,能够增大管固定部300A相对于支承部件130的设置面积,且缩短形成狭缝部330的第1前端面313A和第2前端面323A的宽度。因此,止血器具100A能够确保管固定部300A的强度,且抑制在装戴于患者的右手H1的状态下由施术者将管部183相对于管固定部300A装拆时所需的力。因此,止血器具100A能够防止非本意地对穿刺部位p1、p2施加外力,以及/或者,防止因非本意地对扩张部件110施加外力而可能产生的止血器具100A的错位。在此基础上,止血器具100A也能够提高管固定部300A的强度。
以上,通过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止血器具,但本发明不仅仅限定于说明书中说明的内容,能够基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适当变更。
在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例示了用于对形成于右手的手背的穿刺部位及形成于前臂部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的止血器具。但是,止血器具构成为能够对形成于左手的手背的穿刺部位、形成于左右某一只手的手掌的穿刺部位、形成于患者的脚(例如,脚背、脚底等)的穿刺部位等进行止血。
止血器具的各部分的形状和尺寸等只要能够在应止血部位配置扩张部件,则没有特别限定,能够适当变更。
本申请基于2021年5月14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21-082265号,其公开内容通过参照而整体被引用。
附图标记说明
100、100A 止血器具
110 扩张部件
120 固定部件
130 支承部件
140 第1带体
150 第2带体
160 第3带体
180 注入部件
181 连接器部
183 管部
300、300A 管固定部
310、310A 第1部件
311 第1主体部
312 第1弯曲部
313、313A 第1前端面
313a 第1前端面的第1区域
313b 第1前端面的第2区域
320、320A 第2部件
321 第2主体部
322 第2弯曲部
323、323A 第2前端面
323c 曲面部
330 狭缝部
340 管保持部
A 前臂部
B 血管(动脉)
H 手
H1 右手
fb 指间部
p1 第1穿刺部位(穿刺部位)
p2 第2穿刺部位(穿刺部位)
R 中心点。

Claims (7)

1.一种止血器具,其特征在于,具有:
扩张部件,其构成为能够压迫患者的肢体的应止血部位;
固定部件,其构成为能够将所述扩张部件固定于所述患者的肢体;
注入部件,其具有构成为能够注入用于使所述扩张部件扩张的流体的连接器部、和将所述连接器部与所述扩张部件的内腔相连的管部;以及
管固定部,其位于所述固定部件,构成为能够将所述管部固定,
所述管固定部具备:第1部件;与所述第1部件相比位于所述扩张部件侧且与所述第1部件相对的第2部件;形成于所述第1部件与所述第2部件之间且构成为能够供所述管部插入的狭缝部;和被所述第1部件、所述第2部件及所述狭缝部包围且构成为保持所述管部的管保持部,
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主体部、向所述第2部件侧弯曲的第1弯曲部、和位于所述第1弯曲部的前端的第1前端面,
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2主体部、向所述第1部件侧弯曲的第2弯曲部、和位于所述第2弯曲部的前端且隔着所述狭缝部与所述第1前端面相对的第2前端面,
所述第1部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2部件相比在相对于所述狭缝部形成的假想平面垂直的方向上从所述扩张部件离开,
所述第1前端面具备没有与所述第2前端面隔着所述狭缝部相对的第1区域、和与所述第2前端面隔着所述狭缝部对应的第2区域,
所述第1弯曲部具有朝向所述第2部件侧弯曲的第1弯曲面,
所述第1弯曲面隔着所述管保持部与所述第2前端面相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件具有固定有所述扩张部件的支承部件、和构成为能够与所述支承部件连接的带体,
所述支承部件由比构成所述带体的材料硬质的材料构成,
所述管固定部由比构成所述管部的材料硬质的材料构成且位于所述支承部件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向从所述扩张部件离开的方向弯曲的弯曲区域,
所述管固定部位于所述弯曲区域,与所述扩张部件相比位于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止血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带体具有从所述支承部件向第1方向延伸的第1带体、从所述支承部件向与所述第1方向不同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带体、和构成为配置在所述患者的手指彼此之间且从所述支承部件向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不同的第3方向延伸的第3带体,
所述扩张部件与所述管部的连接部位于所述第3带体侧,
所述管固定部位于隔着所述扩张部件与所述第3带体相对的所述支承部件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止血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前端面的所述第2区域的长度小于所述管部的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止血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前端面在隔着所述狭缝部与所述第1前端面对应的位置具有曲面部。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止血器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前端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1主体部的宽度,
所述第2前端面的宽度小于所述第2主体部的宽度。
CN202280034127.8A 2021-05-14 2022-05-12 止血器具 Pending CN11727958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82265 2021-05-14
JP2021082265 2021-05-14
PCT/JP2022/020040 WO2022239827A1 (ja) 2021-05-14 2022-05-12 止血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79580A true CN117279580A (zh) 2023-12-22

Family

ID=84029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80034127.8A Pending CN117279580A (zh) 2021-05-14 2022-05-12 止血器具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40081832A1 (zh)
EP (1) EP4331507A1 (zh)
JP (1) JPWO2022239827A1 (zh)
CN (1) CN117279580A (zh)
WO (1) WO202223982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75096U (zh) * 1975-12-04 1977-06-04
EP3484559B1 (en) * 2016-07-18 2023-08-23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Inflatable radial artery compression device
WO2018053227A1 (en) * 2016-09-15 2018-03-22 Merit Medical Systems,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inflatable compression device
WO2019166913A1 (en) * 2018-02-27 2019-09-0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Catheter securement device
CN111047620A (zh) 2019-11-15 2020-04-21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点线特征的无人机视觉里程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39827A1 (ja) 2022-11-17
JPWO2022239827A1 (zh) 2022-11-17
EP4331507A1 (en) 2024-03-06
US20240081832A1 (en) 2024-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80546B2 (en) Hemostatic device
CN108882943B (zh) 止血器具
CN108024817B (zh) 止血器具
CN109414271B (zh) 止血器具
JP6667234B2 (ja) 止血器具
JP7267995B2 (ja) 止血器具
CN109414269B (zh) 止血器具
JP2020018686A (ja) 止血器具
US20230200825A1 (en) Hemostatic device
JP2020022679A (ja) 止血器具
US20240000462A1 (en) Hemostatic device
RU2392977C2 (ru) Установочная накладка, адгезио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содержащее такую установочную накладку, и способы наложения данного устройства на пациента
WO2020027123A1 (ja) 止血器具
CN117279580A (zh) 止血器具
JP2022035820A (ja) 止血器具
WO2022176938A1 (ja) 止血器具
CN112351744B (zh) 止血器具
WO2022039274A1 (ja) 止血器具
WO2023140265A1 (ja) 止血器具
US20240074767A1 (en) Hemostatic device
JP2022175655A (ja) 止血器具
WO2023176668A1 (ja) 止血器具
JP2022121821A (ja) 止血器具
CN112351744A (zh) 止血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