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261131B - 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7261131B
CN117261131B CN202311569931.9A CN202311569931A CN117261131B CN 117261131 B CN117261131 B CN 117261131B CN 202311569931 A CN202311569931 A CN 202311569931A CN 117261131 B CN117261131 B CN 117261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fixedly connected
gasket
pressing plate
annular di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56993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7261131A (zh
Inventor
宣珠萍
宣丹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Yi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Yi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Yi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Yixin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56993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72611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7261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1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7261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7261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3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using fluid under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26Sealing devices, e.g. packaging for pistons or pipe joints
    • B29L2031/265Packings, Gask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注塑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包括有支撑架和下压合板等。在脱模过程中,转动环在旋转过程中,通过升降组件将环形挡条及环形凸条向下推离环形凸条的出气槽,实现环形挡条上的连接板推动固定环带动垫圈的底部向上凹陷,同时从转动环的储气腔中喷出的压缩气体先后通过各个出气槽喷出到垫圈的底部与固定环之间的接触区域形成隔离气垫,让垫圈的底部与固定环之间粘住的部位依次脱落,从而使垫圈的底部能够与固定环快速分离。解决了刚注塑得到的垫圈是具有粘性的软性材料,导致垫圈不易在保证结构完整性的要求下快速取出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用于家电密封配件的垫圈的注塑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注塑机将原料注塑到环形模具中,在环形模具中注塑得到的环形垫圈冷却后,即可将得到的垫圈产品从环形模具中取出。
垫圈为宽度小、半径大的环形注塑件,因此无法使用吹气方式将垫圈直接从环形模具中向外吹出,一般使用机械手夹取或人工使用铲子将垫圈从环形模具中取出,但因为刚注塑得到的垫圈是具有粘性的软性材料,且垫圈底部存在环形凹槽结构,导致垫圈底易粘附在环形模具中,直接拉起垫圈的一侧将垫圈取出时,由于垫圈的另一侧紧紧的粘附在环形模具上,将导致垫圈的两侧区域受到较大的拉力而出现拉扯形变现象,不仅导致垫圈不易从环形模具中快速取出,取出后的垫圈产品整体结构将受到不可逆的结构形变破坏,导致垫圈产品的密封性能受到破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刚注塑得到的垫圈是具有粘性的软性材料,导致垫圈不易在保证结构完整性的要求下快速取出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
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包括有支撑架、下压合板、上压合板、升降机构、下环形模具、上环形模具、主输气管、转动环、环形挡条、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四个支撑架之间共同固接有下压合板;四个支撑架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上压合板;下压合板上安装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伸缩端固接上压合板;下压合板内固接有下环形模具;上压合板固接有与下环形模具相对应的上环形模具;下环形模具内设有两个环形凸条结构;环形凸条底部开设有出气槽结构;两个环形凸条之间共同固接有固定环;下环形模具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滑动连接有两个环形挡条;两个环形挡条分别插接于两个环形凸条的内部;环形挡条上设有与相应出气槽插接的插块结构;两个环形挡条与相应的固定环之间共同连接有升降组件;下压合板上连接有用于带动转动环旋转的驱动组件;下压合板固接有主输气管;转动环的底部开设有环形输气腔结构;主输气管上固接有接通环形输气腔的进气管;转动环内开设有接通环形输气腔的储气腔结构,且储气腔向上贯穿转动环;上环形模具内开设有接通上压合板的输料孔结构。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下环形模具内固接有冷却管;冷却管上接通有循环管道。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升降组件包括有楔形弧条、连接板和复位弹簧;固定环的下表面固接有楔形弧条;两个环形挡条之间共同固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与转动环之间固接有复位弹簧。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驱动组件包括有齿环、电机和直齿轮;转动环的下侧设有一圈齿环结构;下压合板的中部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直齿轮;齿环与直齿轮相啮合。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固定环使用的是柔性材料;固定环与垫圈的弹性模量不同。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下环形模具内滑动连接有推块;推块的上表面结构与下环形模具内底部结构相适应;下压合板内固接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固接有推块。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推块内部转动连接有翻杆;翻杆与推块之间固接有扭力弹簧。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翻杆的上表面均设置为弧形结构。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上环形模具的内底部滑动块连接有弧形板;弧形板与上环形模具之间分别固接有压簧;上环形模具内安装有电磁体;弧形板初始被电磁体磁吸住。
作为更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弧形板的中部分别开设有贯穿两端的喷气孔结构;弧形板上各固接有一个接通喷气孔的副输气管。
本发明描述的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分别在下压合板和上压合板中设有下环形模具和上环形模具,下环形模具内设有转动环,在转动环上设有插接上压合板的环形凸条的环形挡条,环形挡条上设有初始插设在环形凸条的出气槽内部的插块结构,在脱模过程中,驱动组件带动转动环及环形挡条转动,通过升降组件将环形挡条及环形凸条向下推离环形凸条的出气槽,实现转动环在旋转过程中,环形挡条上的连接板推动固定环带动垫圈的底部向上凹陷,同时从转动环的储气腔中喷出的压缩气体先后通过各个出气槽喷出到垫圈的底部与固定环之间的接触区域形成隔离气垫,让垫圈的底部与固定环之间粘住的部位依次脱落,从而使垫圈的底部能够与固定环快速分离,便于工作人员或机械手完整的将垫圈从下环形模具中取出;
本发明描述的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实现解决了刚注塑得到的垫圈是具有粘性的软性材料,导致垫圈不易在保证结构完整性的要求下快速取出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上压合板与上环形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下压合板第一种剖面图;
图4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下环形模具剖面图;
图5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下环形模具与环形凸条剖面图;
图6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下环形模具与转动环剖面图;
图7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下压合板第二种剖面图;
图8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转动环剖面图;
图9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固定环仰视图;
图10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推块剖面图;
图11为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上环形模具剖面图。
图中标号名称:1-支撑架,11-下压合板,12-上压合板,13-升降机构,21-下环形模具,211-环形凸条,2110-出气槽,212-固定环,2121-楔形弧条,22-上环形模具,220-输料孔,221-弧形板,2210-喷气孔,222-压簧,223-副输气管,224-电磁体,23-主输气管,231-进气管,24-冷却管,241-循环管道,31-转动环,310-环形输气腔,3101-储气腔,311-齿环,32-环形挡条,321-插块,322-连接板,323-复位弹簧,33-电机,34-直齿轮,41-推块,411-翻杆,412-扭力弹簧,42-电动推杆,5-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1
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如图1-图9所示,包括有支撑架1、下压合板11、上压合板12、升降机构13、下环形模具21、上环形模具22、主输气管23、转动环31、环形挡条32、升降组件和驱动组件;四个支撑架1之间共同螺栓连接有下压合板11;四个支撑架1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上压合板12;上压合板12初始紧贴下压合板11的上侧;下压合板11上安装有升降机构13;升降机构13的伸缩端固接上压合板12;下压合板11内固接有四个下环形模具21;上压合板12固接有四个与下环形模具21相对应的上环形模具22;四个下环形模具21内各设有两个与垫圈5底部凹槽结构相适应的环形凸条211结构;每个环形凸条211的底部各开设有若干个出气槽2110结构;每两个环形凸条211之间各共同固接有一个固定环212;四个下环形模具21内各转动连接有一个转动环31;四个转动环31上各滑动连接有两个环形挡条32;每个环形挡条32分别插接于相应的环形凸条211的内部;每个环形挡条32上各设有若干个与相应出气槽2110插接的插块321结构,且插块321插接出气槽2110的上侧部位设有斜面的楔形结构,让环形挡条32带动插块321相对于环形凸条211进行旋转过程中,插块321能够通过该楔形结构沿出气槽2110内侧顺利向下移动;同一个转动环31内的两个环形挡条32与相应的固定环212之间共同连接有升降组件;下压合板11上连接有用于带动四个转动环31旋转的驱动组件;下压合板11的底部固接有主输气管23;四个转动环31的底部各开设有一圈环形输气腔310结构;主输气管23上固接有四个分别接通一个环形输气腔310的进气管231;四个转动环31内分别开设有若干个接通环形输气腔310的储气腔3101结构,且储气腔3101向上贯穿转动环31;四个下环形模具21内各固接有一圈冷却管24;冷却管24上接通有循环管道241;上环形模具22内开设有若干个分别接通一个上压合板12的输料孔220结构。
如图3、图6、图8和图9所示,升降组件包括有楔形弧条2121、连接板322和复位弹簧323;固定环212的下表面固接有若干个楔形弧条2121;两个环形挡条32之间共同固接有若干个连接板322;所有连接板322初始位于相邻两个楔形弧条2121之间的间隙中;每个连接板322与相应的转动环31之间各固接有一个复位弹簧323。
如图3-图5所示,驱动组件包括有齿环311、电机33和直齿轮34;转动环31的下侧设有一圈齿环311结构;下压合板11的中部安装有电机33;电机33的输出轴固接有直齿轮34;所有齿环311均与直齿轮34相啮合。
如图6和图8所示,固定环212材质为柔性材料, 连接板322沿楔形弧条2121移动过程中, 连接板322连接的复位弹簧323受到来自楔形弧条2121向下的挤压力的同时, 复位弹簧323通过连接板322向楔形弧条2121施加反向推力,使楔形弧条2121将固定环212中部向上顶起,此时复位弹簧323仍然被楔形弧条2121所挤压。
在本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的注塑工作中,将输料孔220外接注塑机,将冷却管24通过循环管道241外接冷却液输送设备,此时上压合板12上的上环形模具22紧贴下压合板11上的下环形模具21,外接的注塑机通过输料孔220向下环形模具21与上环形模具22的空腔之间注射原料,并由外接的冷却液输送设备通过循环管道241,在需要冷却时,向冷却管24循环输送冷却液,下环形模具21与上环形模具22的空腔之间注射的原料在冷却液的冷却处理下迅速形成垫圈5产品。
在完成本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的注塑工作后,开始进行本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的脱模工作,首先升降机构13带动上压合板12连接的上环形模具22向上移动,让上环形模具22向上离开下环形模具21和垫圈5的上表面。
接着将主输气管23外接压缩空气输送设备,由外接的压缩空气输送设备先后通过主输气管23和进气管231向各个环形输气腔310及其连接的储气腔3101连续输送压缩空气,同时电机33的输出轴带动直齿轮34转动,直齿轮34啮合齿环311带动转动环31及其所连接的环形挡条32转动,同时环形挡条32带动连接板322沿楔形弧条2121下表面移动,让楔形弧条2121将相对移动的连接板322向下挤压,连接板322带动复位弹簧323向下压缩,使连接板322带动环形挡条32及其所连接的插块321分别向下离开环形凸条211和出气槽2110,此时出气槽2110失去插块321的堵塞,输送到储气腔3101中的压缩空气迅速通过相邻的出气槽2110向外喷出到垫圈5的底部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和固定环212的局部接触区域,让压缩空气从垫圈5底部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和固定环212接触区域的空隙中,挤入垫圈5底部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和固定环212接触面,并形成隔离在垫圈5底部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和固定环212接触面之间的隔离气垫。
在转动环31旋转过程中,转动环31带动储气腔3101先后经过环形凸条211中的各个出气槽2110,让储气腔3101中的压缩空气先后迅速的通过各个出气槽2110,喷出到垫圈5的底部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和固定环212的相应接触区域,让压缩空气在垫圈5底部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和固定环212接触面之间形成的隔离气垫逐渐扩张,直到垫圈5底部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和固定环212之间完全被该隔离气垫所隔离,实现将垫圈5底部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完全脱落,此时仅需通过工作人员或机械手拉起垫圈5任意区域,即可轻松将垫圈5从下环形模具21中取出,不存在因垫圈5底部粘在下环形模具21上,导致垫圈5受拉扯而出现变形现象。
在进行上述的脱模工作过程中,楔形弧条2121将相对移动的连接板322向下挤压,使复位弹簧323被向下压缩,同时被压缩的复位弹簧323形变后对连接板322施加向上的反向推力,连接板322利用该反向推力向上推动楔形弧条2121,让楔形弧条2121在该反向推力的作用下推动固定环212相应区域的中部向上凸起形变,相应的固定环212中部向上凸起区域将推动垫圈5底部相应区域向上顶起,由于固定环212与垫圈5的弹性模量不同,固定环212与垫圈5的向上顶起区域的形变程度也不同,此时固定环212中部向上凸起区域与垫圈5底部向上顶起区域之间将形成不规则间隙,让通过出气槽2110向外喷出的压缩空气将更轻松的挤入垫圈5底部与固定环212的接触面之间,提高垫圈5底部与固定环212上脱落的分离效率。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四个下环形模具21内各滑动连接有一个推块41;四个推块41的上表面结构分别与相应的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结构相适应;下压合板11内螺栓连接有四个电动推杆42;四个电动推杆42的伸缩端分别固接有四个相应的推块41;四个推块41内部各转动连接有一个翻杆411;翻杆411与相应的推块41之间分别固接有一个扭力弹簧412;四个翻杆411的上表面均设置为弧形结构,让翻杆411向下翻转并紧贴垫圈5移动过程中,翻杆411上表面的弧形结构不易将垫圈5划伤。
垫圈5底部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和固定环212之间完全被该隔离气垫所隔离后,垫圈5底部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完全脱落,接着电动推杆42的伸缩端推动推块41带动翻杆411向上移动,推块41将垫圈5的一侧向上顶起,在推块41带动翻杆411向上离开下环形模具21后,初始呈被扭转状态的扭力弹簧412带动翻杆411向外弹出,弹出的翻杆411将垫圈5被推块41顶起的区域周围托住,将垫圈5中更多的部位从下环形模具21中向上顶出,让垫圈5能够更方便的被工作人员或机械手拉起取出。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1-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上环形模具22的内底部滑动块连接有四个弧形板221;四个弧形板221与上环形模具22之间分别固接有压簧222;上环形模具内安装有电磁体224;电磁体224初始通过电磁吸力将弧形板221磁吸住;在上环形模具22向上离开下环形模具21过程中,电磁体224断开与弧形板221的电磁吸力,由初始呈被压缩状态的压簧222将弧形板221从上环形模具22内底部向下弹出;四个弧形板221的中部分别开设有贯穿两端的喷气孔2210结构;四个弧形板221上各固接有一个接通喷气孔2210的副输气管223;压簧222将弧形板221弹出后,输向副输气管223的压缩空气即可从喷气孔2210的两端喷出。
副输气管223外接压缩空气输送设备,在升降机构13带动上压合板12连接的上环形模具22向上移动过程中,随着上环形模具22不断向上离开垫圈5的上表面,初始呈被压缩状态的压簧222推动弧形板221向下弹出,让弧形板221的下表面保持紧贴垫圈5,此时因垫圈5的上表面粘性较大而存在其局部区域粘附在上环形模具22和弧形板221上的现象发生,通过上述处理步骤让上环形模具22先于弧形板221离开垫圈5的上表面,能够让垫圈5的上表面在被弧形板221向下挡住的条件下,主动与上环形模具22先完成分离工作,随后当弧形板221的喷气孔2210不被上环形模具22遮挡住时,外接的压缩空气输送设备通过副输气管223向喷气孔2210输送压缩空气,压缩空气迅速挤入垫圈5上表面与弧形板221之间的接触面,让垫圈5上表面与弧形板221之间的接触面逐渐被压缩空气分离,使垫圈5上表面完成与弧形板221的风力工作,避免因上环形模具22突然从垫圈5上表面向上拔离,导致垫圈5上表面粘在上环形模具22中的区域受到向上较大的拉扯力,导致垫圈5上表面该区域出现拉扯变形现象。
以上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包括有:支撑架(1);四个支撑架(1)之间共同固接有下压合板(11);四个支撑架(1)之间共同滑动连接有上压合板(12);下压合板(11)上安装有升降机构(13);升降机构(13)的伸缩端固接上压合板(12);
其特征是,还包括有下环形模具(21);下压合板(11)内固接有下环形模具(21);上压合板(12)固接有与下环形模具(21)相对应的上环形模具(22);下环形模具(21)内设有两个环形凸条(211)结构;环形凸条(211)底部开设有出气槽(2110)结构;两个环形凸条(211)之间共同固接有固定环(212);下环形模具(21)内转动连接有转动环(31);转动环(31)滑动连接有两个环形挡条(32);两个环形挡条(32)分别插接于两个环形凸条(211)的内部;环形挡条(32)上设有与相应出气槽(2110)插接的插块(321)结构;两个环形挡条(32)与相应的固定环(212)之间共同连接有升降组件;下压合板(11)上连接有用于带动转动环(31)旋转的驱动组件;下压合板(11)固接有主输气管(23);转动环(31)的底部开设有环形输气腔(310)结构;主输气管(23)上固接有接通环形输气腔(310)的进气管(231);转动环(31)内开设有接通环形输气腔(310)的储气腔(3101)结构,且储气腔(3101)向上贯穿转动环(31);上环形模具(22)内开设有接通上压合板(12)的输料孔(220)结构;
升降组件包括有楔形弧条(2121);固定环(212)的下表面固接有楔形弧条(2121);两个环形挡条(32)之间共同固接有连接板(322);连接板(322)与转动环(31)之间固接有复位弹簧(323);
固定环(212)使用的是柔性材料;固定环(212)与垫圈(5)的弹性模量不同;
驱动组件包括有齿环(311);转动环(31)的下侧设有一圈齿环(311)结构;下压合板(11)的中部安装有电机(33);电机(33)的输出轴固接有直齿轮(34);齿环(311)与直齿轮(34)相啮合;
下环形模具(21)内滑动连接有推块(41);推块(41)的上表面结构与下环形模具(21)内底部结构相适应;下压合板(11)内固接有电动推杆(42);电动推杆(42)的伸缩端固接有推块(41);
推块(41)内部转动连接有翻杆(411);翻杆(411)与推块(41)之间固接有扭力弹簧(412);
上环形模具(22)的内底部滑动块连接有弧形板(221);弧形板(221)与上环形模具(22)之间分别固接有压簧(222);上环形模具内安装有电磁体(224);弧形板(221)初始被电磁体(224)磁吸住;
弧形板(221)的中部分别开设有贯穿两端的喷气孔(2210)结构;弧形板(221)上各固接有一个接通喷气孔(2210)的副输气管(2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其特征是,下环形模具(21)内固接有冷却管(24);冷却管(24)上接通有循环管道(2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其特征是,翻杆(411)的上表面均设置为弧形结构。
CN202311569931.9A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 Active CN117261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9931.9A CN117261131B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569931.9A CN117261131B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1131A CN117261131A (zh) 2023-12-22
CN117261131B true CN117261131B (zh) 2024-05-07

Family

ID=89220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569931.9A Active CN117261131B (zh) 2023-11-23 2023-11-23 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726113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4604A (zh) * 2022-12-30 2023-02-03 佛山市顺德区碧森塑料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快速脱模机构
CN116021729A (zh) * 2023-03-28 2023-04-28 佛山市顺富元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件加工注塑机快速脱模设备
CN116944321A (zh) * 2023-07-31 2023-10-27 湖南特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轮生产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74604A (zh) * 2022-12-30 2023-02-03 佛山市顺德区碧森塑料五金有限公司 一种注塑机快速脱模机构
CN116021729A (zh) * 2023-03-28 2023-04-28 佛山市顺富元亨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件加工注塑机快速脱模设备
CN116944321A (zh) * 2023-07-31 2023-10-27 湖南特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皮带轮生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7261131A (zh) 2023-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29397B (zh) 一种开关插座的压制装置
CN115179538B (zh) 一种洗衣机橡胶软管生产设备
CN115352111B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用永磁体加工设备
CN117261131B (zh) 一种家电配件注塑生产用加工设备
CN1054335C (zh) 中空产品特别是热成形产品的拾起和传递装置
CN107897401A (zh) 压茶机的压茶方法
CN114571776B (zh) 一种模压成型工艺品的石墨加工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JPH03162912A (ja) 円筒状成形品の型抜き装置
CN114905607B (zh) 一种制备大型配重块用的免模具压制设备的压制方法
CN216683442U (zh)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CN113334711B (zh) 一种电子产品塑胶模具脱模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81675B (zh) 瓷坯脱模装置
CN218906007U (zh) 一种高效脱模的塑胶制品用模具
CN219191129U (zh) 便于吹塑产品脱模的弹簧底模模具
CN219125239U (zh) 一种芝麻饼压紧装置
CN212345259U (zh) 一种益生菌片剂成型设备
CN218049682U (zh) 一种航空微小形零件超塑性挤压成形装置
CN219520141U (zh) 一种金属配件加工冲压装置
CN212472119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油封类模具组件
CN220373832U (zh) 一种汽车配件注塑模具顶出结构
CN113733475B (zh) 一种高性能周转箱成型制备方法
CN221018278U (zh) 一种改进的连续冲压模具
CN220093045U (zh) 粉坯成形模具
CN114714577B (zh) 一种螺旋t型槽产品的注塑模具
CN211105560U (zh) 一种用于制作jeep车标便于卸料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