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83442U -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83442U
CN216683442U CN202220046339.5U CN202220046339U CN216683442U CN 216683442 U CN216683442 U CN 216683442U CN 202220046339 U CN202220046339 U CN 202220046339U CN 216683442 U CN216683442 U CN 216683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smc
cutting
die set
pro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4633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春
袁筱月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she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4633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83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83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83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ting Or Compres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包括:上模具组和下模具组;所述上模具组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的上方,SMC板材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上并通过上模具组进行压制,所述下模具组上设置有顶出装置和若干个筋槽,所述顶出装置用于将成品从所述下模具组上顶起。本压切模具生产的SMC板材相较于传统模压产品而言,可以仅通过一副模具进行SMC产品的生产,因为在成品SMC板材的表面压铸有切割筋,可以在需要不同尺寸的SMC板材时沿切割筋进行切割,均匀分布的切割筋同时还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可以在切割的时候有效缓解SMC板材的震颤,增加柔韧性,同时也避免因切割的震动导致SMC板材破损,进而大大提高了SMC板材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SMC产品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背景技术
传统SMC模压产品,因为其缺少柔韧性,在进行尺寸加工的时候,容易出现碎裂的情况,所以传统SMC模压产品在生产的时候,都是需要单独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导致生产工艺变得繁复、生产成本加大。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包括:上模具组和下模具组;所述上模具组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的上方,SMC板材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上并通过上模具组进行压制,所述下模具组上设置有顶出装置和若干个筋槽,所述顶出装置用于将成品从所述下模具组上顶起。
优选的是,所述上模具组包括顶座和上压模;所述上压模设置在所述顶座的底面。
优选的是,所述下模具组包括底座和下压模;所述下压模设置在所述底座的顶面。
优选的是,所述筋槽设置在所述下压模的顶面,所述筋槽分为横向筋槽和竖向筋槽,所述横向筋槽与所述竖向筋槽相互垂直。
优选的是,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顶针;所述顶针设置在所述下压模的顶面并与所述下压模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底座的侧壁上,并且所述驱动装置可带动顶针运动。
优选的是,所述上压模上设置有可容纳所述下压模的容置槽,压制SMC板材时,SMC板材的顶面与所述容置槽的内顶面抵接,SMC板材的底面与所述下压模的顶面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顶座上设置有限位孔,在压制SMC板材时,所述限位柱与所述限位孔插接。
优选的是,所述顶针包括接触筒、传动杆、密封件和固定环;所述传动杆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杆的顶部与所述接触筒的底部插接,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传动杆的顶部并与所述接触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环设置在所述接触筒的底部并与所述传动杆活动连接;
所述密封件包括:密封管、锥形塞和压套;
所述密封管包括滑动管和锥形管;所述锥形管设置在所述滑动管的顶部,所述滑动管的外壁与所述传动杆的内壁连接,所述锥形管的外壁与所述接触筒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锥形管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活动口;
所述锥形塞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且所述锥形塞的底部设置有滑杆,所述锥形塞通过所述滑杆与所述滑动管活动连接;
所述压套套设在所述锥形塞的外壁上,并且所述压套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压块,所述压块贯穿所述活动口与所述接触筒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容置槽的内顶面设置有脱模组件,所述脱模组件包括固定管、复位组件、限位件和承压件;所述固定管设置所述上压膜的顶面并与气泵连通,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容置槽的内顶面上并与所述固定管连接,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限位件内并贯穿所述限位件的底部与所述承压件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密封球、密封塞和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置在所述密封塞的底部,所述密封塞的顶部设置有球槽,所述密封球设置在所述球槽内;
所述限位件的内壁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固定柱的侧壁设置有弹簧,所述固定柱的底部贯穿所述限位环与所述承压件连接,所述限位环的顶面和所述密封塞的底面通过所述弹簧连接;
所述容置槽的内顶面设置有承压槽,所述承压槽与所述承压件相适应,所述承压槽内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与所述气泵连通。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在进行SMC板材产品生产的时候,首先将SMC板材放置在下模具组上,然后启动本压切模具,上模具组会向下移动压在SMC板材上,并持续向下运动,以实现上模具组和下模具组对SMC板材的压铸,在下模具组上设置有若干个筋槽,可以在压铸后的SMC的表面形成切割筋,在压铸完成之后,上模具组上移的同时,下模具组上的顶出装置将下模具组上的成品SMC板材顶起,从而实现成品SMC板材与下模具组的分离,本压切模具生产的SMC板材相较于传统模压产品而言,可以仅通过一副模具进行SMC产品的生产,因为在成品SMC板材的表面压铸有切割筋,可以在需要不同尺寸的SMC板材时沿切割筋进行切割,均匀分布的切割筋同时还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可以在切割的时候有效缓解SMC板材的震颤,增加柔韧性,同时也避免因切割的震动导致SMC板材破损,进而大大提高了SMC板材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压铸前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压铸中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压铸后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压铸后成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中顶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中密封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中顶针未接触板材时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中顶针接触板材时的剖视图。
图11为图8中密封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8中锥形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8中压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中脱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4的爆炸图。
图16为图14承压时的剖视图。
图17-20为本压切模具设备的实物图。
图中:1顶座、11限位孔、2上压模、21容置槽、22承压槽、23气孔、3底座、31限位柱、4下压模、5筋槽、6驱动装置、7顶针、71接触筒、72传动杆、73密封件、731密封管、732锥形塞、733压套、734活动口、735滑杆、736压块、74固定环、8脱模组件、81固定管、82限位件、821限位环、83承压件、84密封球、85密封塞、86固定柱、87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2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包括:上模具组和下模具组;所述上模具组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的上方,SMC板材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上并通过上模具组进行压制,所述下模具组上设置有顶出装置和若干个筋槽5,所述顶出装置用于将成品从所述下模具组上顶起。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在进行SMC板材产品生产的时候,首先将SMC板材放置在下模具组上,然后启动本压切模具,上模具组会向下移动压在SMC板材上,并持续向下运动,以实现上模具组和下模具组对SMC板材的压铸,在下模具组上设置有若干个筋槽5,可以在压铸后的SMC的表面形成切割筋,在压铸完成之后,上模具组上移的同时,下模具组上的顶出装置将下模具组上的成品SMC板材顶起,从而实现成品SMC板材与下模具组的分离,本压切模具生产的SMC板材相较于传统模压产品而言,可以仅通过一副模具进行SMC产品的生产,因为在成品SMC板材的表面压铸有切割筋,可以在需要不同尺寸的SMC板材时沿切割筋进行切割,均匀分布的切割筋同时还起到了加强筋的作用,可以在切割的时候有效缓解SMC板材的震颤,增加柔韧性,同时也避免因切割的震动导致SMC板材破损,进而大大提高了SMC板材的生产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具组包括顶座1和上压模2;所述上压模2设置在所述顶座1的底面。所述下模具组包括底座3和下压模4;所述下压模4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顶面。所述筋槽5设置在所述下压模4的顶面,所述筋槽5分为横向筋槽和竖向筋槽,所述横向筋槽与所述竖向筋槽相互垂直。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驱动装置6和顶针7;所述顶针7设置在所述下压模4的顶面并与所述下压模4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侧壁上,并且所述驱动装置6可带动顶针7运动。所述上压模2上设置有可容纳所述下压模4的容置槽21,压制SMC板材时,SMC板材的顶面与所述容置槽21的内顶面抵接,SMC板材的底面与所述下压模4的顶面连接。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限位柱31,所述顶座1上设置有限位孔11,在压制SMC板材时,所述限位柱31与所述限位孔11插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进行SMC板材压铸的时候,将SMC板材放置在下压模4上,启动本压切模具,顶座1带动上压模2向下移动,在上压模2向下移动的同时,下压模4和其上的SMC板材会一同进入至上压模2的容置槽21内,与此同时底座3上的限位柱31会插入至限位孔11中,对顶座1和底座3进行位置限定,当SMC板材的顶面和容置槽21的内顶面抵接的时候,压铸过程正式开始,在容置槽21的内顶面和下压模4顶面的挤压下,SMC板材被压铸成型,同时SMC板材位于下压模4上的部分会被压入至筋槽5内,形成切割筋,因为筋槽5交错设置为横向筋槽和竖向筋槽,所以切割筋也呈网格状分布在SMC板材的下表面上,当顶座1的底面和底座3顶面抵接后压铸过程结束,顶座1带动上压模2离开成品SMC板材,因为切割筋呈网格状分布在筋槽5内,在上压模2离开下压模4的同时,驱动装置6(通常选用油缸)驱动顶针7向上移动,顶住切割筋并将其从筋槽5内推出,以使得成品SMC板材与下压模4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在压铸的过程中下压模4和SMC板材可以全部进入至上压模2的容置槽21内,从而在进行压铸的过程中避免SMC板材从侧面被挤出,进而提高压铸的成品效率,在下压模2上设置筋槽5以使得SMC板材在压铸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切割筋,方便后续工艺中对成品SMC板材进行尺寸切割,限位柱31和限位孔11的配合可以避免在压铸的过程中,顶座1和底座3发生相对位移,进而避免出现意外,筋槽5可设置多个方向和形状,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说的横向筋槽和竖向筋槽,筋槽5的形状和方向设置都是为了形成切割用的切割筋,因此在产品后续改良及型号变更的时候,可以设置不同方向及形状的筋槽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网格状的切割筋可以有效进行应力的扩散,并且给SMC板材提供足够大的拉力和弹性形变,从而使得SMC板材可以适用于各种尺寸的切割,随着本设备使用时间的推移,为了避免SMC板材在压铸的过程中被筋槽5卡住无法取出,在压铸过程结束后通过设置在筋槽5内部的顶针7推动切割筋,进而使SMC板材可以和下压模4有效分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针7包括接触筒71、传动杆72、密封件73和固定环74;所述传动杆72与所述驱动装置6连接,所述传动杆72的顶部与所述接触筒71的底部插接,所述密封件73设置在所述传动杆72的顶部并与所述接触筒7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环74设置在所述接触筒71的底部并与所述传动杆72活动连接;
所述密封件73包括:密封管731、锥形塞732和压套733;
所述密封管731包括滑动管和锥形管;所述锥形管设置在所述滑动管的顶部,所述滑动管的外壁与所述传动杆72的内壁连接,所述锥形管的外壁与所述接触筒7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锥形管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活动口734;
所述锥形塞732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且所述锥形塞732的底部设置有滑杆735,所述锥形塞732通过所述滑杆735与所述滑动管活动连接;
所述压套733套设在所述锥形塞732的外壁上,并且所述压套733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压块736,所述压块736贯穿所述活动口734与所述接触筒71的内壁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传动杆72通过驱动装置6进行驱动,在传动杆72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密封件73的安装槽,在顶针7将SMC板材顶起的时候,接触筒71的外顶面接触SMC板材,进而实现接触筒71向下移动,接触筒71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压缩内部的空气产生压强,从而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接触筒71与SMC板材发生刚性碰撞导致SMC板材损坏,接触筒71内的空气压力会推动锥形塞732向下移动,锥形塞732向下移动的过程中,会将套在其上的压套733撑开,进而使压套733上的压块736挤压接触筒71的内侧壁使其停止向下的相对运动,并使得传动杆72可以带动接触筒71向上运动顶起SMC板材,在锥形塞732向下移动的同时,其底部的滑杆735会沿着滑动管向下滑动,滑动管可以通过滑杆735对锥形塞732起到限位的作用,当SMC板材和下压模4之间不存在受力状态的时候,在气压的作用下接触筒71复位,同时密封件73复位。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接触筒71通过密封件73实现内部的密封,可以在顶针7将SMC板材顶出的时候,避免接触筒71与其发生刚性碰撞,导致其损坏,同时锥形塞732和压套733之间的配合可以对接触筒71的移动进行位置限定,在缓冲作用结束之后,可以随着传动杆72推动SMC板材移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如果过接触筒71因损坏漏气,接触筒71的内顶部会接触锥形塞732并推动其挤压压套733,实现快速止动、固定的效果,避免在SMC板材的切割筋从筋槽5中挤出后,在负压的作用下将接触筒51吸出导致其与传动杆72分离、脱落的情况出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置槽21的内顶面设置有脱模组件8,所述脱模组件8包括固定管81、复位组件、限位件82和承压件83;所述固定管81设置所述上压膜的顶面并与气泵连通,所述限位件82设置在所述容置槽21的内顶面上并与所述固定管81连接,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限位件82内并贯穿所述限位件82的底部与所述承压件83连接。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密封球84、密封塞85和固定柱86;所述固定柱86设置在所述密封塞85的底部,所述密封塞85的顶部设置有球槽,所述密封球84设置在所述球槽内;
所述限位件82的内壁设置有限位环821,所述固定柱86的侧壁设置有弹簧87,所述固定柱86的底部贯穿所述限位环821与所述承压件83连接,所述限位环821的顶面和所述密封塞85的底面通过所述弹簧87连接;
所述容置槽21的内顶面设置有承压槽22,所述承压槽22与所述承压件83相适应,所述承压槽22内设置有气孔23,所述气孔23与所述气泵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了避免放置在下压模4上的SMC板材的质量过大,在压铸之后吸附在容置槽21内无法取出,在容置槽21的内顶面设置有脱模组件8,在进行压铸的时候,承压件83位于承压槽22内,并与容置槽21的内顶面连接为平面,弹簧87处于拉伸状态,密封球84将固定管81和气泵的连通处封堵,在压铸之后,在承压槽23内与气泵连通的气孔23可以避免承压槽22和承压件83之间形成负压无法移动,还可以为承压件83提供空气压力以辅助其推动SMC板材,同时密封塞85上的密封球84也不再对固定管81与气泵的连通处进行封堵,弹簧87会拉动密封塞85向下移动,在空气压力和弹簧87拉力的双重作用下,密封塞85会带动固定柱86向下移动,进而使承压件83向下推动SMC板材,从而使其从上压模2的容置槽21内脱落。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限位环821可以对固定柱86进行限位作用,承压件83在被压缩至承压槽22内之后,可以使容置槽21的内顶面维持为一个完整的平面,从而保证SMC板材的表面的平整度,气泵可以通过对密封塞85和承压件83同时进行压力输送,既可以保证承压件81不会因为负压吸附在承压槽22内,还可以辅助弹簧87为承压件81提供足够的推力,以使SMC板材从上压模2的容置槽21内脱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顶针7可以顺利将SMC板材从筋槽5内推出不会折断,在选择传动杆72的时候应当先通过公式对其极限承压能力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3462505830000071
其中,Fmax为当前传动杆72所能支撑的最大载荷;p为驱动装置6,本实施例中以采用油缸作为驱动装置6,即油缸的供液压力(假定回液压力为大气压);D为传动杆72的直径(筋槽5内的防止传动杆72的开孔直径);τm为机械效率(初算时可取τm=0.9~0.95);
又因为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462505830000081
其中,τ为油缸的总效率;τv为容积效率,以油缸为例,取值为τv≈1;τd为作用力效率,以油缸为例,取值为τd≈1;
因此,传动杆72的最大载荷可以变为如下公式
Figure BDA0003462505830000082
最后将传动杆72的最大载荷代入戈登兰金公式可以计算出传动杆72的极限长度
Figure BDA0003462505830000083
其中,L为传动杆72的极限长度;n为端条件系数;fc为传动杆72的强度实验值,按材料不同取值不同,本实施例中以不锈钢金属为例,取值为fc=560MPa;S为传动杆72的截面积;a为实现常数;本实施例中以不锈钢金属为例,取值为a=1/1600;
在实际选择计算的时候需要保证在相同直径的情况下,所选用的传动杆72的长度小于极限长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本实施例中采用以油缸为驱动装置6,不锈钢金属为传动杆72的材质为例进行说明,在设置传动杆72的时候需要对下压模4的筋槽5内进行打孔设置,孔径的大小限制了顶针7的承重能力,在设置传动杆72之前需要先根据公式计算出当前孔径下,可设置的传动杆72的极限长度,当传动杆72设置小于极限长度的时候,则可以保证在油缸的压力下,传动杆72可以有效的将SMC板材撑起不会弯折、断裂,当选用的传动杆72超过极限长度的时候,则会出现油缸提供的压力远超传动杆72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传动杆72弯折堵死或者断裂的风险会大大增加,并导致整个下压模4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在进行顶针7的配置前需要提前计算传动杆72的极限长度,从而保证本压切模具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和维护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组和下模具组;所述上模具组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的上方,SMC板材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组上并通过上模具组进行压制,所述下模具组上设置有顶出装置和若干个筋槽(5),所述顶出装置用于将成品从所述下模具组上顶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具组包括顶座(1)和上压模(2);所述上压模(2)设置在所述顶座(1)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组包括底座(3)和下压模(4);所述下压模(4)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顶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槽(5)设置在所述下压模(4)的顶面,所述筋槽(5)分为横向筋槽和竖向筋槽,所述横向筋槽与所述竖向筋槽相互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装置包括驱动装置(6)和顶针(7);所述顶针(7)设置在所述下压模(4)的顶面并与所述下压模(4)活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6)设置在所述底座(3)的侧壁上,并且所述驱动装置(6)可带动顶针(7)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压模(2)上设置有可容纳所述下压模(4)的容置槽(21),压制SMC板材时,SMC板材的顶面与所述容置槽(21)的内顶面抵接,SMC板材的底面与所述下压模(4)的顶面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设置有限位柱(31),所述顶座(1)上设置有限位孔(11),在压制SMC板材时,所述限位柱(31)与所述限位孔(11)插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7)包括接触筒(71)、传动杆(72)、密封件(73)和固定环(74);所述传动杆(72)与所述驱动装置(6)连接,所述传动杆(72)的顶部与所述接触筒(71)的底部插接,所述密封件(73)设置在所述传动杆(72)的顶部并与所述接触筒(7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环(74)设置在所述接触筒(71)的底部并与所述传动杆(72)活动连接;
所述密封件(73)包括:密封管(731)、锥形塞(732)和压套(733);
所述密封管(731)包括滑动管和锥形管;所述锥形管设置在所述滑动管的顶部,所述滑动管的外壁与所述传动杆(72)的内壁连接,所述锥形管的外壁与所述接触筒(71)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锥形管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活动口(734);
所述锥形塞(732)为上大下小的锥形,且所述锥形塞(732)的底部设置有滑杆(735),所述锥形塞(732)通过所述滑杆(735)与所述滑动管活动连接;
所述压套(733)套设在所述锥形塞(732)的外壁上,并且所述压套(733)的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压块(736),所述压块(736)贯穿所述活动口(734)与所述接触筒(71)的内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槽(21)的内顶面设置有脱模组件(8),所述脱模组件(8)包括固定管(81)、复位组件、限位件(82)和承压件(83);所述固定管(81)设置所述上压膜的顶面并与气泵连通,所述限位件(82)设置在所述容置槽(21)的内顶面上并与所述固定管(81)连接,所述复位组件设置在所述限位件(82)内并贯穿所述限位件(82)的底部与所述承压件(83)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密封球(84)、密封塞(85)和固定柱(86);所述固定柱(86)设置在所述密封塞(85)的底部,所述密封塞(85)的顶部设置有球槽,所述密封球(84)设置在所述球槽内;
所述限位件(82)的内壁设置有限位环(821),所述固定柱(86)的侧壁设置有弹簧(87),所述固定柱(86)的底部贯穿所述限位环(821)与所述承压件(83)连接,所述限位环(821)的顶面和所述密封塞(85)的底面通过所述弹簧(87)连接;
所述容置槽(21)的内顶面设置有承压槽(22),所述承压槽(22)与所述承压件(83)相适应,所述承压槽(22)内设置有气孔(23),所述气孔(23)与所述气泵连通。
CN202220046339.5U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Active CN216683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6339.5U CN216683442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6339.5U CN216683442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83442U true CN216683442U (zh) 2022-06-07

Family

ID=81825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46339.5U Active CN216683442U (zh) 2022-01-10 2022-01-10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8344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1760A (zh) * 2022-01-10 2022-04-12 江苏华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1760A (zh) * 2022-01-10 2022-04-12 江苏华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683442U (zh)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CN116140493A (zh) 一种矿山设备配件生产制造用冲压设备
CN114311760A (zh) 一种适用于多尺寸smc产品生产的压切模具
CN210547765U (zh) 一种螺栓头拉孔冷镦成型模具
CN213968510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冲压模具
CN211616419U (zh) 一种汽车配件注塑模具
CN108213216A (zh) 一种工件冲压加工的组合结构
CN207982052U (zh) 一种具有辅助出料的冲压模具
CN217223227U (zh) 一种平整脱模的拉深成型模具
CN103008382B (zh) 用于制造异径管的模具
CN219705963U (zh) 一种模具内部的二次顶结构
CN112170692B (zh) 一种三步一体的高效轴套冲压生产方法
CN217047157U (zh) 一种自带顶出机构的电池壳模具加工设备
CN214163749U (zh) 一种避免损伤产品的塑胶模具用顶出机构
CN216096086U (zh) 一种用于钢瓶瓶体拉伸的设备
CN215144162U (zh) 一种拉延模具用托料结构
CN213915729U (zh) 一种椭圆冲压模具
CN212472119U (zh) 一种快速脱模的油封类模具组件
CN210586829U (zh) 一种冲压模具顶出结构
CN113400445A (zh) 制造成型体的装置和方法
CN220444892U (zh) 高精密冲压件模具
CN110103427A (zh) 一种卧式注塑机上使用的两次顶出模具机构
CN215039440U (zh) 高稳定性的压模机
CN212469537U (zh) 一种自动推出料模具设备
CN219093516U (zh) 一种双柱带孔零件的浮动冷挤孔成形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