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44428B - 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44428B
CN116944428B CN202311118306.2A CN202311118306A CN116944428B CN 116944428 B CN116944428 B CN 116944428B CN 202311118306 A CN202311118306 A CN 202311118306A CN 116944428 B CN116944428 B CN 11694442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ting base
casting
fixedly connected
sliding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1830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44428A (zh
Inventor
彭以辉
丁冰
徐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anyungang Yaoke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anyungang Yaoke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anyungang Yaoke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anyungang Yaoke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1830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44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44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4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44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44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CFOUNDRY MOULDING
    • B22C9/00Moulds or cores; Moulding processes
    • B22C9/22Moulds for peculiarly-shaped castings
    • B22C9/28Moulds for peculiarly-shaped castings for wheels, roll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29/00Removing castings from moulds, not restricted to casting processes covered by a single main group; Removing cores; Handling ingots
    • B22D29/04Handling or stripping castings or ingo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33/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moulds
    • B22D33/02Turning or transposing moul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33/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moulds
    • B22D33/06Burdening or relieving moul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包括铸造底座,所述铸造底座上设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与铸造底座之间连接有转动结构,所述铸造底座的侧面设有固定结构,所述铸造底座的内部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铸造底座之间连接有控制结构,所述铸造底座的侧面设有收集结构;通过清理结构可以方便对模具内的铁屑进行清理,通过转动结构方便对侧面的模具进行转动,通过固定结构可以固定移出的模具,方便进行清理,通过定位结构可以保证在铸造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通过控制结构可以避免模具偏离位置,通过收集结构可以方便对完成脱模的轮毂进行接收,防止下料造成损伤,同时方便对轮毂进行初步的检查。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轮毂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锻造、铸造和旋压,其中铸造的方式通常采用低压液态合金压铸模具,生产得到的汽车轮毂金属密度高、强度好、形状复杂、成品率高,同时生产过程中较为简单,但是由于铸造获得的是轮毂毛坯,还需要进行二次加工才能投入使用。
然而,现有的轮毂铸造设备通常采用拼接模具的方式进行浇铸,同时方便脱模,但是由于模具往往直接固定在液压设备上,不方便进行金属残渣的清理,同时在进行模具的更换时也较为繁琐,另一方面,在完成轮毂的脱模后,由于装置较大,不方便及时查看轮毂的造型质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包括铸造底座,所述铸造底座上设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与铸造底座之间连接有转动结构,所述铸造底座的侧面设有固定结构,所述铸造底座的内部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铸造底座之间连接有控制结构,所述铸造底座的侧面设有收集结构。
具体的,所述清理结构包括侧模具,所述铸造底座上对称设有两个侧模具,所述铸造底座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侧模具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底滑块,所述底滑块上滚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通过导向槽与铸造底座之间滚动连接,所述侧模具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铸造底座的两侧分别通过液压杆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与连接块之间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转动结构包括齿环,所述铸造底座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齿环,所述齿环的侧面依次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插杆,所述底滑块的一端开设有插槽,所述连接插杆通过插槽与底滑块之间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齿环的侧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数量与连接插杆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铸造底座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通过定位槽与齿环相抵触,所述第一定位块的另一端与铸造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齿环的底侧啮合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铸造底座的侧面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固定槽,所述侧模具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滚珠通过固定槽与侧模具相卡合,所述侧模具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顶起柱,所述顶起柱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抬升板,所述抬升板与铸造底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抬升板的底侧转动连接有斜连杆,所述斜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与抬升板平行设置,且所述推板与铸造底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板的端部抵触有翘杆,所述翘杆与铸造底座的端部转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与铸造底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的端部呈半球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块的侧面与底滑块相抵触,所述第二定位块与铸造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
具体的,所述第二定位块的底端抵触有紧固杆,所述紧固杆与铸造底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紧固杆的底端垂直设有驱动滑块,所述驱动滑块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牵引杆,所述驱动滑块的侧面开设有斜面槽,所述紧固杆的端部呈斜面结构,所述紧固杆的斜面端通过斜面槽与驱动滑块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推挤套,所述牵引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挤套,所述推挤套与铸造底座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挤套的侧面开设有螺旋槽,所述铸造底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柱,所述滑柱通过螺旋槽与推挤套之间滑动连接。
具体的,所述推挤套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旋杆,所述旋杆的侧面抵触有抵触垫,所述抵触垫与铸造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所述铸造底座的侧面开设有呈“一”字形结构的横槽,所述旋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卡块,所述侧卡块通过横槽与铸造底座侧面相卡合。
具体的,所述收集结构包括侧滑轨,所述铸造底座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滑轨,所述侧滑轨平行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滑轨之间设有移动框,所述移动框的两端滚动连接有滑轮,所述移动框通过滑轮与侧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框中部转动连接有接收盘,所述接收盘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移动框滑动连接,所述接收盘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托板,所述托板与接收盘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移动框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握把。
具体的,所述移动框的侧面螺纹连接有控制螺杆,所述控制螺杆的端部抵触有第一齿块,所述第一齿块的端部与限位环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一齿块与移动框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控制螺杆上固定连接有锥块,所述锥块侧面呈锥面结构,所述锥块的侧面抵触有第二齿块,所述侧滑轨内侧开设有齿槽,所述第二齿块与齿槽相啮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所述铸造底座上设有清理结构,所述清理结构与铸造底座之间连接有转动结构,通过清理结构可以方便对模具内的铁屑进行清理,通过转动结构方便对侧面的模具进行转动。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所述铸造底座的侧面设有固定结构,通过固定结构可以固定移出的模具,方便进行清理。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所述铸造底座的内部设有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与铸造底座之间连接有控制结构,通过定位结构可以对模具进行位置的固定,保证在铸造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通过控制结构可以方便对侧模具的滑动范围进行控制,避免模具偏离位置。
(4)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所述铸造底座的侧面设有收集结构,通过收集结构可以方便对完成脱模的轮毂进行接收,防止下料造成损伤,同时方便对轮毂进行初步的检查。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铸造底座和侧模具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导向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铸造底座和翘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的铸造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的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的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的推挤套和螺旋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所示的侧滑轨和移动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0所示的E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铸造底座;2、清理结构;201、侧模具;202、导向槽;203、连接块;204、推杆;205、底滑块;206、滚珠;3、转动结构;301、电机;302、驱动轴;303、第一齿轮;304、齿环;305、连接插杆;306、插槽;307、第一定位块;308、第一弹簧;309、定位槽;4、固定结构;401、翘杆;402、推板;403、斜连杆;404、抬升板;405、顶起柱;406、固定槽;5、收集结构;501、侧滑轨;502、移动框;503、托板;504、接收盘;505、握把;506、第二弹簧;507、滑轮;508、第三弹簧;509、限位环;510、第一齿块;511、锥块;512、控制螺杆;513、第二齿块;514、齿槽;6、控制结构;601、旋杆;602、侧卡块;603、横槽;604、第四弹簧;605、抵触垫;606、推挤套;607、滑柱;608、螺旋槽;7、定位结构;701、牵引杆;702、第五弹簧;703、紧固杆;704、驱动滑块;705、斜面槽;706、第二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1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包括铸造底座1,所述铸造底座1上设有清理结构2,所述清理结构2与铸造底座1之间连接有转动结构3,所述铸造底座1的侧面设有固定结构4,所述铸造底座1的内部设有定位结构7,所述定位结构7与铸造底座1之间连接有控制结构6,所述铸造底座1的侧面设有收集结构5。
具体的,所述清理结构2包括侧模具201,所述铸造底座1上对称设有两个侧模具201,所述铸造底座1上开设有导向槽202,所述侧模具20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底滑块205,所述底滑块205上滚动连接有滚珠206,所述滚珠206通过导向槽202与铸造底座1之间滚动连接,所述侧模具2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3,所述铸造底座1的两侧分别通过液压杆连接有推杆204,所述推杆204与连接块203之间滑动连接;通过清理结构2可以方便对模具内的铁屑进行清理,即:首先,位于铸造底座1的中部分别设有固定的底部模具和与侧边液压杆连接的侧模具201,在进行汽车轮毂的浇铸时,首先需要将两个模具部分拼接在一起,而后向内部空腔灌入铝液等待冷却即完成轮毂的铸造,但在脱模的过程中两侧的侧模具201需要通过液压杆的牵引进行分离,在此过程中,模具内侧容易存积金属碎屑,为了方便进行清理,两侧的侧模具201可以通过底侧底滑块205在铸造底座1上的导向槽202内进行滑动,并最终退出铸造底座1的中心部位,从而释放空间对模具进行清理或者更换等操作,而在模具安装时,只需将侧模具201转动至导向槽202尽头,使得连接液压杆的推杆204滑入侧模具201侧面的连接块203内,即可通过推杆204来对侧模具201进行牵引或者推动进行铸模工作,方便了装置整体的维护。
具体的,所述转动结构3包括齿环304,所述铸造底座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齿环304,所述齿环304的侧面依次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插杆305,所述底滑块205的一端开设有插槽306,所述连接插杆305通过插槽306与底滑块205之间滑动连接,所述齿环304的侧面开设有定位槽309,所述定位槽309的数量与连接插杆305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铸造底座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块307,所述第一定位块307通过定位槽309与齿环304相抵触,所述第一定位块307的另一端与铸造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08,所述齿环304的底侧啮合有第一齿轮303,所述第一齿轮3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302,所述铸造底座1的侧面安装有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302固定连接;通过转动结构3方便对侧面的模具进行转动,即:为了方便对两侧的侧模具201进行转动,在安装侧模具201时,将侧模具201底侧底滑块205上的插槽306与齿环304上的连接插杆305进行插接,而后将电机30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启动电机301,即可通过驱动轴302和第一齿轮303带动齿环304进行转动,此时齿环304会通过当前与底滑块205插接的连接插杆305带动侧模具201沿着导向槽202进行转动,方便使用者将侧模具201移动至导向槽202的另一侧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同时在正对导向槽202工作端即进行铸造侧模具201滑动的一侧,铸造底座1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块307,第一定位块307可以与当前位置的定位槽309发生抵触,方便调整齿环304的角度,从而保证连接插杆305与插槽306之间的连接准确性。
具体的,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槽406,所述侧模具201上开设有固定槽406,所述滚珠206通过固定槽406与侧模具201相卡合,所述侧模具2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顶起柱405,所述顶起柱405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抬升板404,所述抬升板404与铸造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抬升板404的底侧转动连接有斜连杆403,所述斜连杆4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板402,所述推板402与抬升板404平行设置,且所述推板402与铸造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板402的端部抵触有翘杆401,所述翘杆401与铸造底座1的端部转动连接;通过固定结构4可以固定移出的模具,方便进行清理,即:当使用者将侧模具201沿着导向槽202移出铸造底座1中部时,在侧模具201滑动至导向槽202末端时,随着侧模具201的持续滑动,底滑块205上的滚珠206最终会滑动至铸造底座1上的固定槽406内,此时侧模具201便无法继续进行滑动,即对当前的所在位置进行固定,方便对模具进行清理操作,完成维护后,为了对侧模具201进行抬升,使得滚珠206重新在导向槽202内滚动,使用者可以按压位于端部的翘杆401,通过杠杆作用可以较为省力地推动推板402在铸造底座1内滑动,推板402上连接有斜向的斜连杆403,当推板402滑动时,斜连杆403转动并同时使得顶侧的抬升板404抬升高度,进而由顶起柱405重新将底滑块205抬起,此时即可将侧滑块沿导向槽202滑回至铸造底座1中部位置进行铸造工作了。
具体的,所述定位结构7包括第二定位块706,所述第二定位块706与铸造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706的端部呈半球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块706的侧面与底滑块205相抵触,所述第二定位块706与铸造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702,所述第二定位块706的底端抵触有紧固杆703,所述紧固杆703与铸造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紧固杆703的底端垂直设有驱动滑块704,所述驱动滑块704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牵引杆701,所述驱动滑块704的侧面开设有斜面槽705,所述紧固杆703的端部呈斜面结构,所述紧固杆703的斜面端通过斜面槽705与驱动滑块704滑动连接;通过定位结构7可以对模具进行位置的固定,保证在铸造过程中位置的稳定性,即:当侧模具201滑动至导向槽202的工作端时,为了防止模具在推杆204的牵引下发生偏离,位于导向槽202内设有第二定位块706,第二定位块706的端部为半球面结构,使得通常情况下侧模具201可以自由在导向槽202内滑动,当侧模具201滑动至导向槽202的工作端时,即推杆204与连接块203完成连接时,若铸造底座1内侧的驱动滑块704滑动即可通过斜面槽705推动紧固杆703与第二定位块706的底部紧密抵触,此时第二定位块706无法缩回,从而实现对侧模具201滑动范围的限制,使得侧模具201仅能在导向槽202端部的直线部分滑动,进行铸模工作。
具体的,所述控制结构6包括推挤套606,所述牵引杆70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挤套606,所述推挤套606与铸造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挤套606的侧面开设有螺旋槽608,所述铸造底座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柱607,所述滑柱607通过螺旋槽608与推挤套606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挤套606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旋杆601,所述旋杆601的侧面抵触有抵触垫605,所述抵触垫605与铸造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604,所述铸造底座1的侧面开设有呈“一”字形结构的横槽603,所述旋杆6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卡块602,所述侧卡块602通过横槽603与铸造底座1侧面相卡合;通过控制结构6可以方便对侧模具201的滑动范围进行控制,避免模具偏离位置,即:为了方便对第二定位块706的状态进行控制,驱动滑块704的端部转动有牵引杆701,使用时,如果需要固定此时第二定位块706的位置,使用者需要拉动位于铸造底座1侧面的旋杆601使得侧卡块602脱离横槽603,而后转动旋杆601,旋杆601的转动会带动内部推挤套606发生转动,由于推挤套606侧面的螺旋槽608以及滑柱607的配合滑动,使得推挤套606在转动的同时会向一侧滑动,进而最终通过牵引杆701达到牵引驱动滑块704的效果,来对第二定位块706的状态进行控制,完成调整后,释放旋杆601并使得侧卡块602重新嵌入横槽603内,配合第四弹簧604的推动避免旋杆601发生二次转动。
具体的,所述收集结构5包括侧滑轨501,所述铸造底座1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滑轨501,所述侧滑轨501平行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滑轨501之间设有移动框502,所述移动框502的两端滚动连接有滑轮507,所述移动框502通过滑轮507与侧滑轨50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框502中部转动连接有接收盘504,所述接收盘50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09,所述限位环509与移动框502滑动连接,所述接收盘504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托板503,所述托板503与接收盘50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6,所述移动框502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握把505,所述移动框502的侧面螺纹连接有控制螺杆512,所述控制螺杆512的端部抵触有第一齿块510,所述第一齿块510的端部与限位环509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一齿块510与移动框5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508,所述控制螺杆512上固定连接有锥块511,所述锥块511侧面呈锥面结构,所述锥块511的侧面抵触有第二齿块513,所述侧滑轨501内侧开设有齿槽514,所述第二齿块513与齿槽514相啮合;通过收集结构5可以方便对完成脱模的轮毂进行接收,防止下料造成损伤,同时方便对轮毂进行初步的检查,即:当四部分模具完成拼接后,通过注液孔倒入铝液,完成等待后即可通过液压设备将模具重新分离开实现脱模,轮毂被吊起后,使用者可以将移动框502在侧滑轨501上滑动,通过握把505移动至轮毂底侧进行接收,移动框502中部的接收盘504内的托板503底侧设有第二弹簧506,可以对落下的轮毂起到缓冲的作用,此时若需要对轮毂的质量进行初步的观察,使用者可以将移动框502移动至铸造底座1外侧,同时使用者还可以转动接收盘504来对轮毂进行转动观察,需要对当前的转动角度固定时,使用者可以转动位于移动框502侧面的控制螺杆512,使得控制螺杆512的端部推动第一齿块510与接收盘504上的限位环509相啮合,从而阻止接收盘504继续转动,同时控制螺杆512转动时侧面的锥块511也会推动第二齿块513与侧滑轨501内侧的齿槽514发生啮合,从而完成固定此时接收盘504的位置,方便使用者对轮毂进行操作。
本发明在使用时,首先,位于铸造底座1的中部分别设有固定的底部模具和与侧边液压杆连接的侧模具201,在进行汽车轮毂的浇铸时,首先需要将两个模具部分拼接在一起,而后向内部空腔灌入铝液等待冷却即完成轮毂的铸造,但在脱模的过程中两侧的侧模具201需要通过液压杆的牵引进行分离,在此过程中,模具内侧容易存积金属碎屑,为了方便进行清理,两侧的侧模具201可以通过底侧底滑块205在铸造底座1上的导向槽202内进行滑动,并最终退出铸造底座1的中心部位,从而释放空间对模具进行清理或者更换等操作,而在模具安装时,只需将侧模具201转动至导向槽202尽头,使得连接液压杆的推杆204滑入侧模具201侧面的连接块203内,即可通过推杆204来对侧模具201进行牵引或者推动进行铸模工作,方便了装置整体的维护,为了方便对两侧的侧模具201进行转动,在安装侧模具201时,将侧模具201底侧底滑块205上的插槽306与齿环304上的连接插杆305进行插接,而后将电机301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启动电机301,即可通过驱动轴302和第一齿轮303带动齿环304进行转动,此时齿环304会通过当前与底滑块205插接的连接插杆305带动侧模具201沿着导向槽202进行转动,方便使用者将侧模具201移动至导向槽202的另一侧进行清理或者更换,同时在正对导向槽202工作端即进行铸造侧模具201滑动的一侧,铸造底座1内侧设置有第一定位块307,第一定位块307可以与当前位置的定位槽309发生抵触,方便调整齿环304的角度,从而保证连接插杆305与插槽306之间的连接准确性,当使用者将侧模具201沿着导向槽202移出铸造底座1中部时,在侧模具201滑动至导向槽202末端时,随着侧模具201的持续滑动,底滑块205上的滚珠206最终会滑动至铸造底座1上的固定槽406内,此时侧模具201便无法继续进行滑动,即对当前的所在位置进行固定,方便对模具进行清理操作,完成维护后,为了对侧模具201进行抬升,使得滚珠206重新在导向槽202内滚动,使用者可以按压位于端部的翘杆401,通过杠杆作用可以较为省力地推动推板402在铸造底座1内滑动,推板402上连接有斜向的斜连杆403,当推板402滑动时,斜连杆403转动并同时使得顶侧的抬升板404抬升高度,进而由顶起柱405重新将底滑块205抬起,此时即可将侧滑块沿导向槽202滑回至铸造底座1中部位置进行铸造工作了,当侧模具201滑动至导向槽202的工作端时,为了防止模具在推杆204的牵引下发生偏离,位于导向槽202内设有第二定位块706,第二定位块706的端部为半球面结构,使得通常情况下侧模具201可以自由在导向槽202内滑动,当侧模具201滑动至导向槽202的工作端时,即推杆204与连接块203完成连接时,若铸造底座1内侧的驱动滑块704滑动即可通过斜面槽705推动紧固杆703与第二定位块706的底部紧密抵触,此时第二定位块706无法缩回,从而实现对侧模具201滑动范围的限制,使得侧模具201仅能在导向槽202端部的直线部分滑动,进行铸模工作,为了方便对第二定位块706的状态进行控制,驱动滑块704的端部转动有牵引杆701,使用时,如果需要固定此时第二定位块706的位置,使用者需要拉动位于铸造底座1侧面的旋杆601使得侧卡块602脱离横槽603,而后转动旋杆601,旋杆601的转动会带动内部推挤套606发生转动,由于推挤套606侧面的螺旋槽608以及滑柱607的配合滑动,使得推挤套606在转动的同时会向一侧滑动,进而最终通过牵引杆701达到牵引驱动滑块704的效果,来对第二定位块706的状态进行控制,完成调整后,释放旋杆601并使得侧卡块602重新嵌入横槽603内,配合第四弹簧604的推动避免旋杆601发生二次转动,当四部分模具完成拼接后,通过注液孔倒入铝液,完成等待后即可通过液压设备将模具重新分离开实现脱模,轮毂被吊起后,使用者可以将移动框502在侧滑轨501上滑动,通过握把505移动至轮毂底侧进行接收,移动框502中部的接收盘504内的托板503底侧设有第二弹簧506,可以对落下的轮毂起到缓冲的作用,此时若需要对轮毂的质量进行初步的观察,使用者可以将移动框502移动至铸造底座1外侧,同时使用者还可以转动接收盘504来对轮毂进行转动观察,需要对当前的转动角度固定时,使用者可以转动位于移动框502侧面的控制螺杆512,使得控制螺杆512的端部推动第一齿块510与接收盘504上的限位环509相啮合,从而阻止接收盘504继续转动,同时控制螺杆512转动时侧面的锥块511也会推动第二齿块513与侧滑轨501内侧的齿槽514发生啮合,从而完成固定此时接收盘504的位置,方便使用者对轮毂进行操作。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6)

1.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铸造底座(1),所述铸造底座(1)上设有清理结构(2),所述清理结构(2)与铸造底座(1)之间连接有转动结构(3),所述铸造底座(1)的侧面设有固定结构(4),所述铸造底座(1)的内部设有定位结构(7),所述定位结构(7)与铸造底座(1)之间连接有控制结构(6),所述铸造底座(1)的侧面设有收集结构(5);
所述清理结构(2)包括侧模具(201),所述铸造底座(1)上对称设有两个侧模具(201),所述铸造底座(1)上开设有导向槽(202),所述侧模具(201)的底侧固定连接有底滑块(205),所述底滑块(205)上滚动连接有滚珠(206),所述滚珠(206)通过导向槽(202)与铸造底座(1)之间滚动连接,所述侧模具(2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3),所述铸造底座(1)的两侧分别通过液压杆连接有推杆(204),所述推杆(204)与连接块(203)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转动结构(3)包括齿环(304),所述铸造底座(1)的内侧转动连接有齿环(304),所述齿环(304)的侧面依次等距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接插杆(305),所述底滑块(205)的一端开设有插槽(306),所述连接插杆(305)通过插槽(306)与底滑块(205)之间滑动连接;
所述齿环(304)的侧面开设有定位槽(309),所述定位槽(309)的数量与连接插杆(305)的数量相同并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铸造底座(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一定位块(307),所述第一定位块(307)通过定位槽(309)与齿环(304)相抵触,所述第一定位块(307)的另一端与铸造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08),所述齿环(304)的底侧啮合有第一齿轮(303),所述第一齿轮(303)的中部固定连接有驱动轴(302),所述铸造底座(1)的侧面安装有电机(301),所述电机(301)的端部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302)固定连接;
所述收集结构(5)包括侧滑轨(501),所述铸造底座(1)侧面固定连接有侧滑轨(501),所述侧滑轨(501)平行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侧滑轨(501)之间设有移动框(502),所述移动框(502)的两端滚动连接有滑轮(507),所述移动框(502)通过滑轮(507)与侧滑轨(501)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框(502)中部转动连接有接收盘(504),所述接收盘(504)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509),所述限位环(509)与移动框(502)滑动连接,所述接收盘(504)的中部滑动连接有托板(503),所述托板(503)与接收盘(504)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06),所述移动框(502)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握把(505);
所述移动框(502)的侧面螺纹连接有控制螺杆(512),所述控制螺杆(512)的端部抵触有第一齿块(510),所述第一齿块(510)的端部与限位环(509)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一齿块(510)与移动框(502)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508),所述控制螺杆(512)上固定连接有锥块(511),所述锥块(511)侧面呈锥面结构,所述锥块(511)的侧面抵触有第二齿块(513),所述侧滑轨(501)内侧开设有齿槽(514),所述第二齿块(513)与齿槽(514)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4)包括固定槽(406),所述侧模具(201)上开设有固定槽(406),所述滚珠(206)通过固定槽(406)与侧模具(201)相卡合,所述侧模具(20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顶起柱(405),所述顶起柱(405)的底侧固定连接有抬升板(404),所述抬升板(404)与铸造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抬升板(404)的底侧转动连接有斜连杆(403),所述斜连杆(40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推板(402),所述推板(402)与抬升板(404)平行设置,且所述推板(402)与铸造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板(402)的端部抵触有翘杆(401),所述翘杆(401)与铸造底座(1)的端部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7)包括第二定位块(706),所述第二定位块(706)与铸造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块(706)的端部呈半球面结构,所述第二定位块(706)的侧面与底滑块(205)相抵触,所述第二定位块(706)与铸造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五弹簧(7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块(706)的底端抵触有紧固杆(703),所述紧固杆(703)与铸造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紧固杆(703)的底端垂直设有驱动滑块(704),所述驱动滑块(704)的端部转动连接有牵引杆(701),所述驱动滑块(704)的侧面开设有斜面槽(705),所述紧固杆(703)的端部呈斜面结构,所述紧固杆(703)的斜面端通过斜面槽(705)与驱动滑块(704)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6)包括推挤套(606),所述牵引杆(701)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推挤套(606),所述推挤套(606)与铸造底座(1)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推挤套(606)的侧面开设有螺旋槽(608),所述铸造底座(1)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滑柱(607),所述滑柱(607)通过螺旋槽(608)与推挤套(606)之间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套(606)的端部滑动连接有旋杆(601),所述旋杆(601)的侧面抵触有抵触垫(605),所述抵触垫(605)与铸造底座(1)之间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604),所述铸造底座(1)的侧面开设有呈“一”字形结构的横槽(603),所述旋杆(60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侧卡块(602),所述侧卡块(602)通过横槽(603)与铸造底座(1)侧面相卡合。
CN202311118306.2A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 Active CN116944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18306.2A CN116944428B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18306.2A CN116944428B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4428A CN116944428A (zh) 2023-10-27
CN116944428B true CN116944428B (zh) 2024-02-13

Family

ID=88447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18306.2A Active CN116944428B (zh) 2023-09-01 2023-09-01 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4442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7719B (zh) * 2023-12-27 2024-05-24 江苏诚泰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生产加工用传输导向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0386A (zh) * 2017-01-03 2017-05-17 浙江六和轻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铸造方法
CN106799404A (zh) * 2017-01-26 2017-06-06 郝鑫颖 一种轮毂制造设备以及轮毂制造方法
CN107552771A (zh) * 2017-10-07 2018-01-09 江苏苏美达车轮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轮毂生产的清洁的重力加压铸造装置
CN212551631U (zh) * 2020-06-19 2021-02-19 兴宁市奥浦合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铸造模具
CN213104344U (zh) * 2020-09-10 2021-05-04 武义德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低漏气率轮毂重力铸造机
CN216575443U (zh) * 2021-10-19 2022-05-24 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侧模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70386A (zh) * 2017-01-03 2017-05-17 浙江六和轻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铸造方法
CN106799404A (zh) * 2017-01-26 2017-06-06 郝鑫颖 一种轮毂制造设备以及轮毂制造方法
CN107552771A (zh) * 2017-10-07 2018-01-09 江苏苏美达车轮有限公司 用于汽车轮毂生产的清洁的重力加压铸造装置
CN212551631U (zh) * 2020-06-19 2021-02-19 兴宁市奥浦合金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铸造模具
CN213104344U (zh) * 2020-09-10 2021-05-04 武义德丰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低漏气率轮毂重力铸造机
CN216575443U (zh) * 2021-10-19 2022-05-24 浙江万丰摩轮有限公司 一种轮毂侧模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44428A (zh) 2023-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44428B (zh) 一种汽车轮毂铸造设备
CN214820384U (zh) 一种主轴螺母的注塑模具
CN215090822U (zh) 一种不锈钢铸件毛坯孔毛刺清除装置
CN211939007U (zh) 便于铸铁件生产的出模装置
CN112207255B (zh) 一种高效率压铸模具
CN212886760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铸造件加工用打磨装置
CN217290379U (zh) 铸件生产用铸造设备
CN112643951A (zh) 一种橡胶鞋底成型装置
CN220612169U (zh) 一种链轮锻造模具
CN216708177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注塑模具
CN111421485B (zh) 一种铸造脱模联动铸件固定装置
CN209998345U (zh) 一种便于卸料的螺母铸造模具
CN219466894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医疗注塑件模具
CN212734095U (zh) 一种箱胆成型装置
CN220330821U (zh) 一种汽车模具去除边料装置
CN218051795U (zh) 一种齿轮箱用带有边缘打磨结构的成型装置
CN213888053U (zh) 一种基于采用循环收刮的铸造轮毂模具
CN220028414U (zh) 汽车用新型模具压板结构
CN220029701U (zh) 一种玻璃模具加工用自动抛光设备
CN217044569U (zh) 一种铜件成型设备
CN219855546U (zh) 一种便于脱模的轮胎制造用模具
CN221064337U (zh) 一种上下模精准定位铝合金轮毂重力铸造模具
CN219130590U (zh) 汽车零部件生产用冲压设备
CN220680970U (zh) 一种消失模模具切割成型装置
CN220837565U (zh) 一种分体式精密冲头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