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2837A - 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22837A
CN116922837A CN202310960121.XA CN202310960121A CN116922837A CN 116922837 A CN116922837 A CN 116922837A CN 202310960121 A CN202310960121 A CN 202310960121A CN 116922837 A CN116922837 A CN 1169228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inating
motor
drum
belt
dr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96012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22837B (zh
Inventor
林丛海
周益姿
丁金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Junh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Junh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Junh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Junh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96012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228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228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28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228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228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10Building tyres on round cores, i.e. the shape of the core is approximately identical with the shape of the completed tyre
    • B29D30/16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DPRODUCING PARTICULAR ARTICLES FROM PLASTICS OR FROM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 B29D30/00Producing pneumatic or solid tyres or parts thereof
    • B29D30/06Pneumatic tyres or parts thereof (e.g. produced by casting, moulding, compression moulding, injection moulding, centrifugal casting)
    • B29D30/08Building tyres
    • B29D30/20Building tyres by the flat-tyre method, i.e. building on cylindrical drums
    • B29D30/30Applying the layers; Guiding or stretching the layers during appli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62Plastics recycling; Rubber recycl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通过设置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胎侧纠偏裁断系统、贴合鼓系统和成型鼓系统实现全自动化贴合胎侧胶条,利用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使胎侧胶条张紧而不松散,利用胎侧纠偏裁断系统对贴合前胎侧位置和长度进行精确控制,保证检测精度,利用贴合鼓系统中的锥形爪钉对胎侧胶条进行固定,使其在贴合时不会因拉伸张力而使截面产生变形,提高贴合质量,利用径向移动机构、轴向移动机构和旋转机构实现接头处紧密对接,最终贴合在已完成帘布预复合件贴合的成型鼓中,实现胎侧从上料后至贴合在成型鼓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辅助,胎侧胶贴合位置精度高,贴合过程中胎侧胶形变较小,提高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橡胶轮胎制造领域,尤其是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
背景技术
子午线轮胎二次法成型机包括一段成型机、二段成型机,其中一段成型机是将内衬层、胎体帘布、补强层、胎圈、胎侧等部件按照一定顺序置于一段成型鼓上,通过正包、扣胎圈、反包、滚压等操作形成胎体筒的机械装置,胎体筒后续会通过人工或机械装置进入二段成型机,最终形成胎胚。
现有一段成型机在生产过程中内衬层、帘布层能自动贴合,但胎侧胶条因截面形状不平整、粘性大,易拉伸变形,贴合时需工人手动协助完成;工人手动贴合胎侧胶条时会将胎侧胶条拉长,与辊面产生歪斜,贴合位置不能精确控制,接头处对接不良,对轮胎质量造成影响,人工手动贴合胎侧胶条生产效率无法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包括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胎侧纠偏裁断系统、贴合鼓系统和成型鼓系统;
所述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包括第一工字轮和第二工字轮,所述第一工字轮和第二工字轮安装在车架上,所述车架下方安装有若干脚轮,所述第一工字轮中心处安装有第一驱动轴,所述第二工字轮中心处安装有第二驱动轴,所述第二驱动轴外圈安装有空垫布卷轴,所述第二驱动轴一端连接有第一离合齿轮,所述第一离合齿轮一侧啮合有第二离合齿轮,所述第二离合齿轮一端连接有传动链轮,所述传动链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一侧连接有导开电机,所述第一离合齿轮一端连接有第一移动气缸,所述车架上方一端安装有托辊;
所述胎侧纠偏裁断系统包括同步输送机构、纠偏机构和裁断机构,所述纠偏机构和裁断机构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上方;
所述同步输送机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方安装有传输机,所述传输机表面安装有同步输送皮带,所述传输机前部上方安装有立柱,所述传输机始端安装有光电门传感器,所述传输机末端内部安装有输送带驱动辊,所述输送带驱动辊穿出传输机末端一侧并连接有直角减速箱,所述直角减速箱同轴电连接有第一编码器,所述直角减速箱末端一侧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同轴电连接有第二编码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与光电门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纠偏机构包括位置检测器和外接的纠偏控制器,所述位置检测器包括CCD传感器和磁致位移传感器,所述CCD传感器安装于立柱顶端,所述磁致位移传感器安装于传输机的末端,所述纠偏控制器与位置检测器电连接;
所述裁断机构包括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中部上方的第一支撑座,以及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中部一侧边的裁刀移动电机,所述第一支撑座侧边安装有裁刀移动装置,所述裁刀移动装置包括滑轨,所述滑轨中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裁刀移动电机驱动第一滑块在滑轨中运行,所述第一滑块上连接有夹具,所述夹具连接有裁刀,所述裁刀末端与同步输送皮带相接触,所述夹具内还安装有裁刀位置检测仪,所述裁刀移动电机与裁刀位置检测仪、第二编码器电连接;
所述贴合鼓系统包括贴合鼓机构、径向移动机构、轴向移动机构和旋转机构;
所述轴向移动机构和径向移动机构安装于贴合鼓机构下方,所述旋转机构安装于贴合鼓机构后方,所述贴合鼓机构通过传动轴连接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通过第一连接座连接径向移动机构,所述径向移动机构通过支撑板连接轴向移动机构;
所述贴合鼓机构包括贴合鼓,所述贴合鼓侧面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锥形爪钉,所述贴合鼓侧面圆周方向上还安装有磁圈,所述贴合鼓侧面与同步输送皮带的末端相接触;
所述径向移动机构与位置检测器通信连接,控制贴合鼓径向移动;
所述轴向移动机构与纠偏控制器电连接,控制贴合鼓轴向移动;
所述旋转机构控制贴合鼓旋转;
所述成型鼓系统包括成型鼓,所述成型鼓表面贴合有帘布预复合件,所述成型鼓中轴处连接有第五伺服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轴两端贯穿第一工字轮往外延伸并连接卡盘,所述第一驱动轴其中一端穿过卡盘继续往外延伸并连接有摩擦盘,所述摩擦盘侧边连接有卡钳制动器。
作为优选,所述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还包括倒料机构,所述倒料机构包括离合器和推杆,所述离合器安装于所述摩擦盘远离卡盘一端的第一驱动轴上,所述推杆安装于所述车架一侧上方,所述第一驱动轴远离离合器的一端连接有马达座移动导杆,所述马达座移动导杆表面套装有导套,所述马达座移动导杆上安装有第二移动气缸,所述第二移动气缸上方一侧连接倒料驱动电机,所述倒料驱动电机连接并驱动离合器。
作为优选,所述立柱侧边通过连接臂安装有第一压轮,所述第一压轮表面与同步输送皮带表面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裁刀移动电机侧边安装有第一电机带轮,所述裁断机构还包括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中部另一侧边的第一传动带轮,所述第一电机带轮与第一传动带轮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所述第一皮带上安装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第一滑块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径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下方安装有第一直线导轨,所述第一直线导轨上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第一连接座连接,所述第二滑块内部设置有螺母,所述螺母内部螺纹连接有径向的丝杆,所述丝杆一端安装有丝杆轴承,所述丝杆另一端安装有第二传动带轮,所述第二传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电机带轮,所述第二电机带轮一端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位置检测器通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轴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与所述纠偏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侧面啮合有齿条,所述齿条安装在第一底座上方,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安装在支撑板侧边,所述支撑板两端下方安装有轴向的第二直线导轨,所述第二直线导轨下方安装有第二底座。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二支撑座安装于第一连接座上方,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方还安装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座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第二连接座两端,且一端与贴合鼓中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三传动带轮,所述第三传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三电机带轮,所述第三电机带轮侧端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所述第四伺服电机安装于第二支撑座侧边。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支撑座远离第四伺服电机的另一侧边通过第二连杆连接有第二压轮,所述第二压轮与贴合鼓侧面相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成型鼓后方安装有第三支撑座,所述第三支撑座侧边安装有第四传动带轮,所述第四传动带轮与安装于第三支撑座下方的第五传动带轮通过第二皮带连接,所述第二皮带的一侧与第三滑块连接,所述第三滑块上安装有第三压轮,所述第五传动带轮通过皮带连接第四电机带轮,所述第四电机带轮连接第六伺服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设置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胎侧纠偏裁断系统、贴合鼓系统和成型鼓系统实现全自动化贴合胎侧胶条,其中利用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使胎侧胶条张紧而不松散,利用胎侧纠偏裁断系统对贴合前胎侧位置和长度进行精确控制,简化检测过程和保证检测精度,利用贴合鼓系统中的锥形爪钉对胎侧胶条进行固定,使其在贴合时不会因拉伸张力而使截面产生变形,提高了贴合质量,利用径向移动机构、轴向移动机构和旋转机构实现接头处紧密对接,最终贴合在已完成内衬、帘布预复合件贴合的成型鼓中,实现胎侧从上料后至贴合在成型鼓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辅助,胎侧胶贴合位置精度高,贴合过程中胎侧胶形变较小,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突破,为开发一段成型所有部件自动贴合成型机奠定基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正视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胎侧纠偏裁断系统的正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胎侧纠偏裁断系统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贴合鼓系统的正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贴合鼓系统的部分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贴合鼓系统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贴合鼓系统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成型鼓系统的正视图;
图11是本发明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的正视图之二。
1-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1-第一工字轮;111-第一驱动轴;112-卡盘;113-摩擦盘;114-卡钳制动器;12-第二工字轮;121-第二驱动轴;122-空垫布卷轴;123-第一离合齿轮;124-第二离合齿轮;125-传动链轮;126-第一齿轮;127-导开电机;128-第一移动气缸;13-车架;131-托辊;14-脚轮;15-倒料机构;151-离合器;152-推杆;153-马达座移动导杆;154-导套;155-第二移动气缸;156-倒料驱动电机;
2-胎侧纠偏裁断系统;21-同步输送机构;211-支架;212-传输机;2121-同步输送皮带;2122-立柱;2123-光电门传感器;2124-输送带驱动辊;2125-连接臂;2126-第一压轮;213-直角减速箱;2131-第一编码器;214-第一伺服电机;2141-第二编码器;22-纠偏机构;221-位置检测器;2211-CCD传感器;2212-磁致位移传感器;23-裁断机构;231-第一支撑座;232-裁刀移动电机;233-裁刀移动装置;2331-滑轨;23311-第一滑块;23312-夹具;2332-裁刀位置检测仪;234-裁刀;235-第一电机带轮;236-第一传动带轮;237-第一皮带;238-传动杆;
3-贴合鼓系统;31-贴合鼓机构;311-贴合鼓;3111-爪钉;3112-磁圈;32-径向移动机构;321-第一连接座;322-第一直线导轨;323-第二滑块;324-螺母;325-丝杆;326-丝杆轴承;327-第二传动带轮;328-第二电机带轮;329-第二伺服电机;33-轴向移动机构;331-支撑板;332-第三伺服电机;333-第二齿轮;334-齿条;335-第一底座;336-第二直线导轨;337-第二底座;34-旋转机构;341-传动轴;342-第二支撑座;343-第二连接座;344-第三传动带轮;345-第三电机带轮;346-第四伺服电机;347-第二连杆;348-第二压轮;
4-成型鼓系统;41-成型鼓;42-第五伺服电机;43-第三支撑座;44-第四传动带轮;45-第五传动带轮;46-第二皮带;47-第三滑块;48-第三压轮;49-第四电机带轮;410-第六伺服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包括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胎侧纠偏裁断系统2、贴合鼓系统3和成型鼓系统4。
所述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包括第一工字轮11和第二工字轮12,所述第一工字轮11和第二工字轮12安装在车架13上,所述车架13下方安装有若干脚轮14,形成导料小车,具有更高的移动自由度,所述第一工字轮11中心处安装有第一驱动轴111,所述第二工字轮12中心处安装有第二驱动轴121,所述第二驱动轴121外圈安装有空垫布卷轴122,所述第二驱动轴121一端连接有第一离合齿轮123,所述第一离合齿轮123一侧啮合有第二离合齿轮124,所述第二离合齿轮124一端连接有传动链轮125,所述传动链轮125通过皮带连接第一齿轮126,所述第一齿轮126一侧连接有导开电机127,所述第一离合齿轮123一端连接有第一移动气缸128,所述车架13上方一端安装有托辊131;
进料后,胎侧胶条先导开在第一驱动轴111后导开在第二驱动轴121上的空垫布卷轴122上,紧接着穿过托辊131中部进入下一阶段;
导开电机127驱动第一齿轮126转动,第一齿轮126带动传动链轮125转动,传动链轮125带动第二离合齿轮124转动,第一移动气缸128控制第一离合齿轮123和第二离合齿轮124啮合连接,因此第二离合齿轮124带动第一离合齿轮123转动,从而第一离合齿轮123带动第二驱动轴121转动,第二驱动轴121带动胎侧胶条进行传送,进而带动第一驱动轴111对胎侧胶条进行传送,实现双工位的胎侧胶条的导料传送。
所述胎侧纠偏裁断系统2包括同步输送机构21、纠偏机构22和裁断机构23,所述纠偏机构22和裁断机构23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21上方。
所述同步输送机构21包括支架211,所述支架211上方安装有传输机212,所述传输机212表面安装有同步输送皮带2121,所述传输机212前部上方安装有立柱2122,所述传输机212始端安装有光电门传感器2123,所述传输机212末端内部安装有输送带驱动辊2124,所述输送带驱动辊2124穿出传输机212末端一侧并连接有直角减速箱213,所述直角减速箱213同轴电连接有第一编码器2131,所述直角减速箱213末端一侧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1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4同轴电连接有第二编码器214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4与光电门传感器2123电连接;
第一伺服电机214驱动直角减速箱213,直角减速箱213带动输送带驱动辊2124,从而实现传输机212对胎侧胶条的自动传送;
当胎侧经过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导开后到达传输机212的始端,经过光电门传感器2123,光电门传感器2123向第一伺服电机214发出到位信号,第一伺服电机214启动并升速,带动胎侧在同步输送皮带2121中运行。
所述纠偏机构22包括位置检测器221和外接的纠偏控制器,所述位置检测器221包括CCD传感器2211和磁致位移传感器2212,所述CCD传感器2211安装于立柱2122顶端,所述磁致位移传感器2212安装于传输机212的末端,所述纠偏控制器与位置检测器221电连接;
纠偏机构22是用于对贴合前胎侧位置进行精确控制,防止产生歪斜,利用CCD传感器2211对胎侧中心的位置进行检测,以拾取到位置偏差信号,利用磁致位移传感器2212检测贴合鼓311的位置以获取位置偏差信号,信号传输至纠偏控制器,纠偏控制器对两种位置偏差信号进行逻辑运算,得到用于控制贴合鼓311移动伺服电机驱动的控制信号,由此可以简化检测过程和保证检测精度,也方便纠偏控制器对检测结果的处理。
所述裁断机构23包括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21中部上方的第一支撑座231,以及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21中部一侧边的裁刀移动电机232,所述第一支撑座231侧边安装有裁刀移动装置233,所述裁刀移动装置233包括滑轨2331,所述滑轨2331中安装有第一滑块23311,所述裁刀移动电机232驱动第一滑块23311在滑轨2331中运行,所述第一滑块23311上连接有夹具23312,所述夹具23312连接有裁刀234,所述裁刀234末端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相接触,所述夹具23312内还安装有裁刀位置检测仪2332,所述裁刀移动电机232与裁刀位置检测仪2332、第二编码器2141电连接;
裁刀移动电机232驱动第一滑块23311运行,第一滑块23311带动夹具23312运动,夹具23312带动裁刀234在滑轨2331中来回运行,裁刀位置检测仪2332检测裁刀234的运行位置;
第一伺服电机214启动后,第二编码器2141开始计数,当计数达到一段设定数值时,第二编码器2141发出开关量信号控制第一伺服电机214减速,当计数达到二段设定值时,第一伺服电机214停止运行,此时裁刀移动电机232驱动裁刀234向右运行,裁刀234末端对同步输送皮带2121上的胎侧胶条实施裁断,到右限位后裁刀234向左运行,到左限位时停止,完成一个裁断过程;
裁断后需要对已裁的胎侧胶条进行二次测长,防止胎侧胶条不符合生产需求导致贴合位置精度不够;通过预设第一编码器2131与第二编码器2141的计数比例值,如果裁断后计算所得比例不符合预设比例,则根据物料长度差值反馈信号修正,或设备停机报警;
最终胎侧胶条到达贴合鼓311底部,并于旋转的贴合鼓311接触,通过下贴合的方式自动贴合在鼓面上。
所述贴合鼓系统3包括贴合鼓机构31、径向移动机构32、轴向移动机构33和旋转机构34;
所述轴向移动机构33和径向移动机构32安装于贴合鼓机构31下方,所述旋转机构34安装于贴合鼓机构31后方,所述贴合鼓机构31通过传动轴341连接旋转机构34,所述旋转机构34通过第一连接座321连接径向移动机构32,所述径向移动机构32通过支撑板331连接轴向移动机构33;
胎侧经胎侧纠偏裁断系统2定长裁断后,通过同步输送皮带2121采用下贴合形式贴合在一个可横向纵向移动的鼓面上,贴合时贴合鼓311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接触并同步反向旋转。
所述贴合鼓机构31包括贴合鼓311,所述贴合鼓311侧面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锥形爪钉3111,在贴合时锥形爪钉3111刺进胎侧胶条,对胎侧胶条进行固定,使其在贴合时不会因拉伸张力而使截面产生变形,提高贴合质量,所述贴合鼓311侧面圆周方向上还安装有磁圈3112,用于与磁致位移传感器2212产生贴合鼓311位置偏差信号,所述贴合鼓311侧面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的末端相接触,在同步输送皮带2121传送胎侧胶条至贴合鼓311时,贴合鼓311侧面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的末端相接触,待胎侧胶条在贴合鼓311上贴合完毕后,贴合鼓311侧面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的末端分离。
所述径向移动机构32与位置检测器221通信连接,控制贴合鼓311径向移动;
根据不同轮胎规格设定位置,贴合鼓311轴向移动到位后,径向移动机构32驱动电机控制贴合鼓311向左径向移动,以至贴合鼓311面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紧贴,以完成胎侧从传输机212至贴合鼓311的贴合传送,然后径向移动机构32驱动电机控制贴合鼓311向右径向移动,以至贴合鼓311面与成型鼓41面紧贴,以完成胎侧从贴合鼓311至成型鼓41的贴合传送,从而防止接头处对接不良。
所述轴向移动机构33与纠偏控制器电连接,控制贴合鼓311轴向移动;
根据不同轮胎规格设定位置,轴向移动机构33的驱动电机控制贴合鼓311轴向移动,以保证胎侧从传输机212中精准贴合在贴合鼓311面上,同时保证胎侧从贴合鼓311面上精准贴合至成型鼓41面上,从而防止贴合产生歪斜。
所述旋转机构34控制贴合鼓311旋转;
设置旋转机构34的驱动电机转速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的驱动电机转速成比例,并进行反向旋转,以控制两者线速度相等,实现同步反向旋转,以实现同步输送皮带2121与贴合鼓311之间的胎侧自动传送,不会导致胎侧拉长或变形,保证胎侧贴合质量;
设置旋转机构34的驱动电机转速与成型鼓41旋转的驱动电机转速成比例,并进行反向旋转,以控制两者线速度相等,实现同步反向旋转,以实现贴合鼓311与成型鼓41之间的胎侧自动传送,不会导致胎侧拉长或变形,保证胎侧贴合质量。
所述成型鼓系统4包括成型鼓41,所述成型鼓41表面贴合有帘布预复合件,所述成型鼓41中轴处连接有第五伺服电机42;
成型鼓41为已完成内衬、帘布预复合件贴合的成型鼓41,由于胎侧胶条与帘布预复合件的粘合力大于与贴合鼓311的粘合力,因此通过第五伺服电机42控制成型鼓41与贴合鼓311进行同步反向旋转,胎侧胶条被转移贴合至成型鼓41上,如图1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胎侧纠偏裁断系统2、贴合鼓系统3和成型鼓系统4实现全自动化贴合胎侧胶条,其中利用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使胎侧胶条张紧而不松散,利用胎侧纠偏裁断系统2对贴合前胎侧位置和长度进行精确控制,简化检测过程和保证检测精度,利用贴合鼓系统3中的锥形爪钉3111对胎侧胶条进行固定,使其在贴合时不会因拉伸张力而使截面产生变形,提高了贴合质量,利用径向移动机构32、轴向移动机构33和旋转机构34实现接头处紧密对接,最终贴合在已完成内衬、帘布预复合件贴合的成型鼓41中,实现胎侧从上料后至贴合在成型鼓41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辅助,胎侧胶贴合位置精度高,贴合过程中胎侧胶形变较小,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突破,为开发一段成型所有部件自动贴合成型机奠定基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轴111两端贯穿第一工字轮11往外延伸并连接卡盘112,所述第一驱动轴111其中一端穿过卡盘112继续往外延伸并连接有摩擦盘113,所述摩擦盘113侧边连接有卡钳制动器114;
卡钳制动器114对摩擦盘113产生阻力,摩擦盘113与第一驱动轴111直接连接,导开电机127驱动空垫布卷轴122导开时,因摩擦盘113阻力从而能使空垫布张紧而不松散。
进一步地,所述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还包括倒料机构15,当生产或上料出现故障时可以将导出的胎侧胶条往回收卷进第一工字轮11中,所述倒料机构15包括离合器151和推杆152,所述离合器151安装于所述摩擦盘113远离卡盘112一端的第一驱动轴111上,所述推杆152安装于所述车架13一侧上方,所述第一驱动轴111远离离合器151的一端连接有马达座移动导杆153,所述马达座移动导杆153表面套装有导套154,所述马达座移动导杆153上安装有第二移动气缸155,所述第二移动气缸155上方一侧连接倒料驱动电机156,所述倒料驱动电机156连接并驱动离合器151;
当需要倒料时,通过气动控制,第一移动气缸128缩回,第一离合齿轮123和第二离合齿轮124分离,使导开传动断开,倒料驱动电机156在第二移动气缸155驱动下前移使离合器151两端连接,倒料驱动电机156启动就可以开始将胎侧胶条往回收卷,此时竖立的推杆152以底端为圆心旋转至水平状态,帮助胎侧胶条往回收卷;
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还设置有料卷外直径检测功能,当系统检测到料卷即将用完或已用完时,在物料监视器上会实时显示出来,方便操作员清楚各物料的使用情况,提前做好物料储备。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2122侧边通过连接臂2125安装有第一压轮2126,所述第一压轮2126表面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表面相接触;
利用第一压轮2126将同步输送皮带2121上的胎侧胶条压平并压紧,防止胎侧变形或走位。
进一步地,所述裁刀移动电机232侧边安装有第一电机带轮235,所述裁断机构23还包括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21中部另一侧边的第一传动带轮236,所述第一电机带轮235与第一传动带轮236通过第一皮带237连接,所述第一皮带237上安装有传动杆238,所述传动杆238与第一滑块23311连接;
裁刀移动电机232控制第一电机带轮235旋转,第一电机带轮235带动第一传动带轮236旋转,从而带动第一皮带237运行,从而带动传动杆238进行往复运动,传动杆238带动第一滑块23311运行,第一滑块23311带动裁刀234运行,从而实现裁刀234在同步输送皮带2121的垂直方向上往复运动,实现对胎侧胶条的裁断。
进一步地,所述径向移动机构32包括第一连接座321,所述第一连接座321下方安装有第一直线导轨322,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22上设置有第二滑块323,所述第二滑块323与第一连接座321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23内部设置有螺母324,所述螺母324内部螺纹连接有径向的丝杆325,所述丝杆325一端安装有丝杆轴承326,所述丝杆325另一端安装有第二传动带轮327,所述第二传动带轮327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电机带轮328,所述第二电机带轮328一端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329,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29与位置检测器221通信连接;
第二伺服电机329控制第二电机带轮328转动,第二电机带轮328带动第二传动带轮327转动,第二传动带轮327带动丝杆325转动,丝杆325转动带动螺母324在丝杆325中转动,从而带动第二滑块323进行径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接座321在第一直线导轨322上进行径向移动,从而控制贴合鼓311径向移动,实现贴合鼓311与传输机212和成型鼓41的接触;
当位置检测器221检测胎侧已从传输机212至贴合鼓311传料完毕时,发送信号至第二伺服电机329,第二伺服电机329控制贴合鼓311向右移动至贴紧成型鼓41,设置移动路线固定且定长。
进一步地,所述轴向移动机构33包括第三伺服电机332,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32与所述纠偏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3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33,所述第二齿轮333侧面啮合有齿条334,所述齿条334安装在第一底座335上方,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32安装在支撑板331侧边,所述支撑板331两端下方安装有轴向的第二直线导轨336,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36下方安装有第二底座337;
第三伺服电机332控制第二齿轮333转动,第二齿轮333转动从而在齿条334上进行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331在第二直线导轨336上进行轴向移动,从而控制贴合鼓311进行轴向移动,实现贴合鼓311与传输机212和成型鼓41分别对齐,防止贴合产生歪斜,从而提高贴合精度;
纠偏控制器根据位置检测器221的信号算出第三伺服电机332的运行数据,从而利用纠偏控制器来控制第三伺服电机332运行。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34包括第二支撑座342,所述第二支撑座342安装于第一连接座321上方,所述第二支撑座342上方还安装有第二连接座343,所述第二连接座343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轴341,所述传动轴341贯穿第二连接座343两端,且一端与贴合鼓311中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三传动带轮344,所述第三传动带轮344通过皮带连接第三电机带轮345,所述第三电机带轮345侧端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346,所述第四伺服电机346安装于第二支撑座342侧边;
第四伺服电机346控制第三电机带轮345转动,第三电机带轮345带动第三传动带轮344转动,第三传动带轮344带动传动轴341转动,从而利用传动轴341控制贴合鼓311进行旋转;
根据不同生产需求设置第四伺服电机346的转速与第一伺服电机214的转速比例,使得贴合鼓311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同步反向旋转,以实现同步输送皮带2121与贴合鼓311之间的胎侧自动传送,不会导致胎侧拉长或变形,保证胎侧贴合质量;
根据不同生产需求设置第四伺服电机346的转速与第五伺服电机42的转速比例,使得贴合鼓311与成型鼓41同步反向旋转,以实现贴合鼓311与成型鼓41之间的胎侧自动传送,不会导致胎侧拉长或变形,保证胎侧贴合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座342远离第四伺服电机346的另一侧边通过第二连杆347连接有第二压轮348,所述第二压轮348与贴合鼓311侧面相接触;
利用第二压轮348将传送至贴合鼓311上的胎侧胶条进行压平和压紧,防止胎侧变形或走位。
进一步地,所述成型鼓41后方安装有第三支撑座43,所述第三支撑座43侧边安装有第四传动带轮44,所述第四传动带轮44与安装于第三支撑座43下方的第五传动带轮45通过第二皮带46连接,所述第二皮带46的一侧与第三滑块47连接,所述第三滑块47上安装有第三压轮48,所述第五传动带轮45通过皮带连接第四电机带轮49,所述第四电机带轮49连接第六伺服电机410;
第六伺服电机410控制第四电机带轮49转动,第四电机带轮49带动第五传动带轮45转动,第五传动带轮45与第四传动带轮44共同带动第二皮带46运行,从而带动第三滑块47进行移动,从而控制第三压轮48上升至与成型鼓41表面接触,从而利用第三压轮48将胎侧与帘布预复合件压紧,保证胎侧贴合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的工作原理为:
胎侧胶条通过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导开,传送至胎侧纠偏裁断系统2,进行位置纠偏,传输机212将胎侧胶条向前定长输送,裁刀234对胎侧进行自动裁断,裁断后加速同步输送皮带2121进行分离开,完成定长裁断,贴合鼓311轴向移动至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对齐,然后径向移动至贴合鼓311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紧密接触,胎侧传输至贴合鼓311底部,通过下贴合的方式贴合至贴合鼓311表面,利用爪钉3111对胶条进行固定,贴合鼓311径向移动至与成型鼓41表面紧密接触,利用同步反向旋转挤压将胎侧胶条贴合至成型鼓41的帘布预复合件上,至此完成胎侧从上料后至贴合在成型鼓41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辅助,胎侧胶贴合位置精度高,贴合过程中胎侧胶形变较小,实现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突破。
前述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性的,用于解释本发明所述方法的一些特征。所附的权利要求旨在要求可以设想的尽可能广的范围,且本文所呈现的实施例仅是根据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的组合的选择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因此,申请人的用意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被说明本发明的特征的示例的选择限制。在权利要求中所用的一些数值范围也包括了在其之内的子范围,这些范围中的变化也应在可能的情况下解释为被所附的权利要求覆盖。

Claims (10)

1.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胎侧纠偏裁断系统(2)、贴合鼓系统(3)和成型鼓系统(4);
所述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包括第一工字轮(11)和第二工字轮(12),所述第一工字轮(11)和第二工字轮(12)安装在车架(13)上,所述车架(13)下方安装有若干脚轮(14),所述第一工字轮(11)中心处安装有第一驱动轴(111),所述第二工字轮(12)中心处安装有第二驱动轴(121),所述第二驱动轴(121)外圈安装有空垫布卷轴(122),所述第二驱动轴(121)一端连接有第一离合齿轮(123),所述第一离合齿轮(123)一侧啮合有第二离合齿轮(124),所述第二离合齿轮(124)一端连接有传动链轮(125),所述传动链轮(125)通过皮带连接第一齿轮(126),所述第一齿轮(126)一侧连接有导开电机(127),所述第一离合齿轮(123)一端连接有第一移动气缸(128),所述车架(13)上方一端安装有托辊(131);
所述胎侧纠偏裁断系统(2)包括同步输送机构(21)、纠偏机构(22)和裁断机构(23),所述纠偏机构(22)和裁断机构(23)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21)上方;
所述同步输送机构(21)包括支架(211),所述支架(211)上方安装有传输机(212),所述传输机(212)表面安装有同步输送皮带(2121),所述传输机(212)前部上方安装有立柱(2122),所述传输机(212)始端安装有光电门传感器(2123),所述传输机(212)末端内部安装有输送带驱动辊(2124),所述输送带驱动辊(2124)穿出传输机(212)末端一侧并连接有直角减速箱(213),所述直角减速箱(213)同轴电连接有第一编码器(2131),所述直角减速箱(213)末端一侧连接有第一伺服电机(214),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4)同轴电连接有第二编码器(2141),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4)与光电门传感器(2123)电连接;
所述纠偏机构(22)包括位置检测器(221)和外接的纠偏控制器,所述位置检测器(221)包括CCD传感器(2211)和磁致位移传感器(2212),所述CCD传感器(2211)安装于立柱(2122)顶端,所述磁致位移传感器(2212)安装于传输机(212)的末端,所述纠偏控制器与位置检测器(221)电连接;
所述裁断机构(23)包括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21)中部上方的第一支撑座(231),以及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21)中部一侧边的裁刀移动电机(232),所述第一支撑座(231)侧边安装有裁刀移动装置(233),所述裁刀移动装置(233)包括滑轨(2331),所述滑轨(2331)中安装有第一滑块(23311),所述裁刀移动电机(232)驱动第一滑块(23311)在滑轨(2331)中运行,所述第一滑块(23311)上连接有夹具(23312),所述夹具(23312)连接有裁刀(234),所述裁刀(234)末端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相接触,所述夹具(23312)内还安装有裁刀位置检测仪(2332),所述裁刀移动电机(232)与裁刀位置检测仪(2332)、第二编码器(2141)电连接;
所述贴合鼓系统(3)包括贴合鼓机构(31)、径向移动机构(32)、轴向移动机构(33)和旋转机构(34);
所述轴向移动机构(33)和径向移动机构(32)安装于贴合鼓机构(31)下方,所述旋转机构(34)安装于贴合鼓机构(31)后方,所述贴合鼓机构(31)通过传动轴(341)连接旋转机构(34),所述旋转机构(34)通过第一连接座(321)连接径向移动机构(32),所述径向移动机构(32)通过支撑板(331)连接轴向移动机构(33);
所述贴合鼓机构(31)包括贴合鼓(311),所述贴合鼓(311)侧面圆周方向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锥形爪钉(3111),所述贴合鼓(311)侧面圆周方向上还安装有磁圈(3112),所述贴合鼓(311)侧面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的末端相接触;
所述径向移动机构(32)与位置检测器(221)通信连接,控制贴合鼓(311)径向移动;
所述轴向移动机构(33)与纠偏控制器电连接,控制贴合鼓(311)轴向移动;
所述旋转机构(34)控制贴合鼓(311)旋转;
所述成型鼓系统(4)包括成型鼓(41),所述成型鼓(41)表面贴合有帘布预复合件(411),所述成型鼓(41)中轴处连接有第五伺服电机(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轴(111)两端贯穿第一工字轮(11)往外延伸并连接卡盘(112),所述第一驱动轴(111)其中一端穿过卡盘(112)继续往外延伸并连接有摩擦盘(113),所述摩擦盘(113)侧边连接有卡钳制动器(1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工位胎侧导料系统(1)还包括倒料机构(15),所述倒料机构(15)包括离合器(151)和推杆(152),所述离合器(151)安装于所述摩擦盘(113)远离卡盘(112)一端的第一驱动轴(111)上,所述推杆(152)安装于所述车架(13)一侧上方,所述第一驱动轴(111)远离离合器(151)的一端连接有马达座移动导杆(153),所述马达座移动导杆(153)表面套装有导套(154),所述马达座移动导杆(153)上安装有第二移动气缸(155),所述第二移动气缸(155)上方一侧连接倒料驱动电机(156),所述倒料驱动电机(156)连接并驱动离合器(15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2122)侧边通过连接臂(2125)安装有第一压轮(2126),所述第一压轮(2126)表面与同步输送皮带(2121)表面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裁刀移动电机(232)侧边安装有第一电机带轮(235),所述裁断机构(23)还包括安装于同步输送机构(21)中部另一侧边的第一传动带轮(236),所述第一电机带轮(235)与第一传动带轮(236)通过第一皮带(237)连接,所述第一皮带(237)上安装有传动杆(238),所述传动杆(238)与第一滑块(2331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移动机构(32)包括第一连接座(321),所述第一连接座(321)下方安装有第一直线导轨(322),所述第一直线导轨(322)上设置有第二滑块(323),所述第二滑块(323)与第一连接座(321)连接,所述第二滑块(323)内部设置有螺母(324),所述螺母(324)内部螺纹连接有径向的丝杆(325),所述丝杆(325)一端安装有丝杆轴承(326),所述丝杆(325)另一端安装有第二传动带轮(327),所述第二传动带轮(327)通过皮带连接第二电机带轮(328),所述第二电机带轮(328)一端连接有第二伺服电机(329),所述第二伺服电机(329)与位置检测器(221)通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移动机构(33)包括第三伺服电机(332),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32)与所述纠偏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32)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33),所述第二齿轮(333)侧面啮合有齿条(334),所述齿条(334)安装在第一底座(335)上方,所述第三伺服电机(332)安装在支撑板(331)侧边,所述支撑板(331)两端下方安装有轴向的第二直线导轨(336),所述第二直线导轨(336)下方安装有第二底座(33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34)包括第二支撑座(342),所述第二支撑座(342)安装于第一连接座(321)上方,所述第二支撑座(342)上方还安装有第二连接座(343),所述第二连接座(343)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轴(341),所述传动轴(341)贯穿第二连接座(343)两端,且一端与贴合鼓(311)中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底部安装有第三传动带轮(344),所述第三传动带轮(344)通过皮带连接第三电机带轮(345),所述第三电机带轮(345)侧端安装有第四伺服电机(346),所述第四伺服电机(346)安装于第二支撑座(342)侧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座(342)远离第四伺服电机(346)的另一侧边通过第二连杆(347)连接有第二压轮(348),所述第二压轮(348)与贴合鼓(311)侧面相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鼓(41)后方安装有第三支撑座(43),所述第三支撑座(43)侧边安装有第四传动带轮(44),所述第四传动带轮(44)与安装于第三支撑座(43)下方的第五传动带轮(45)通过第二皮带(46)连接,所述第二皮带(46)的一侧与第三滑块(47)连接,所述第三滑块(47)上安装有第三压轮(48),所述第五传动带轮(45)通过皮带连接第四电机带轮(49),所述第四电机带轮(49)连接第六伺服电机(410)。
CN202310960121.XA 2023-08-01 2023-08-01 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 Active CN1169228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0121.XA CN116922837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960121.XA CN116922837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2837A true CN116922837A (zh) 2023-10-24
CN116922837B CN116922837B (zh) 2024-04-19

Family

ID=883805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960121.XA Active CN116922837B (zh) 2023-08-01 2023-08-01 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22837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75254A (en) * 1965-01-05 1969-10-28 Gen Tire & Rubber Co Tire building machine
JPH0225321A (ja) * 1988-07-14 1990-01-26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11291364A (ja) * 1998-04-07 1999-10-2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帯状材料の自動切断自動巻付け装置
JP2002240162A (ja) * 2001-02-19 2002-08-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タイヤの一次成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00024959A1 (en) * 2007-02-15 2010-02-04 Gianni Mancini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yres
CN103009651A (zh) * 2012-09-28 2013-04-03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三鼓成型机
CN108638552A (zh) * 2018-05-03 2018-10-12 厦门洪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的内衬和胎面自动贴合装置
CN110978589A (zh) * 2019-12-23 2020-04-10 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宽基胎专用三鼓成型机
CN111086252A (zh) * 2020-03-02 2020-05-01 烟台富瑞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工程胎两次法双工位一体成型机
CN111391376A (zh) * 2020-03-18 2020-07-10 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轮胎钢丝包布带束层自动裁切供料装置及其裁切供料方法
CN211110197U (zh) * 2019-11-08 2020-07-28 肇庆骏鸿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收卷导料设备
CN111497296A (zh) * 2020-04-15 2020-08-07 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胎圈贴合成型的加工方法
CN211843299U (zh) * 2019-12-23 2020-11-03 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宽基胎专用三鼓成型机
CN114179414A (zh) * 2021-12-30 2022-03-15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胎面贴合装置及纠偏方法
WO2023070828A1 (zh) * 2021-10-28 2023-05-04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子口包布自动定长裁切贴合供料装置及其方法
US20230191733A1 (en) * 2020-04-15 2023-06-22 Guilin Rubber Industry R&D Institute Co., Ltd. Fully automated bead filler production line system and fully automated tire bead molding and attaching method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75254A (en) * 1965-01-05 1969-10-28 Gen Tire & Rubber Co Tire building machine
JPH0225321A (ja) * 1988-07-14 1990-01-26 Bridgestone Corp タイヤ成形方法および装置
JPH11291364A (ja) * 1998-04-07 1999-10-2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タイヤ帯状材料の自動切断自動巻付け装置
JP2002240162A (ja) * 2001-02-19 2002-08-28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タイヤの一次成型方法及び装置
US20100024959A1 (en) * 2007-02-15 2010-02-04 Gianni Mancini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yres
CN103009651A (zh) * 2012-09-28 2013-04-03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率三鼓成型机
CN108638552A (zh) * 2018-05-03 2018-10-12 厦门洪海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轮胎的内衬和胎面自动贴合装置
CN211110197U (zh) * 2019-11-08 2020-07-28 肇庆骏鸿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收卷导料设备
CN211843299U (zh) * 2019-12-23 2020-11-03 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宽基胎专用三鼓成型机
CN110978589A (zh) * 2019-12-23 2020-04-10 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宽基胎专用三鼓成型机
CN111086252A (zh) * 2020-03-02 2020-05-01 烟台富瑞达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钢工程胎两次法双工位一体成型机
CN111391376A (zh) * 2020-03-18 2020-07-10 杭州朝阳橡胶有限公司 轮胎钢丝包布带束层自动裁切供料装置及其裁切供料方法
CN111497296A (zh) * 2020-04-15 2020-08-07 桂林橡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胎圈贴合成型的加工方法
US20230191733A1 (en) * 2020-04-15 2023-06-22 Guilin Rubber Industry R&D Institute Co., Ltd. Fully automated bead filler production line system and fully automated tire bead molding and attaching method
WO2023070828A1 (zh) * 2021-10-28 2023-05-04 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子口包布自动定长裁切贴合供料装置及其方法
CN114179414A (zh) * 2021-12-30 2022-03-15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胎面贴合装置及纠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谭峻;孙建恩;: "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挤出联动生产线", 轮胎工业, no. 04 *
赵玉良: "VAST4成型机设备技术简介", 轮胎工业, no. 1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22837B (zh) 2024-04-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242224U (zh) 一种载带连续式贴合机
CN108974530B (zh) 一种全自动贴标机
WO2007122725A1 (ja) 帯状材料の接続方法及び装置
US6260786B1 (en) Winder for sheet material
CN113696530B (zh) 一种钢丝子口包布自动定长裁切贴合供料装置及其方法
EP0490599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belt-shaped member to forming drum
WO2023109933A1 (zh) 一种轮胎成型机及其成型方法
JPH07110734B2 (ja) ゴム引きシートの供給装置システム
CN210763429U (zh) 一种无人化极片上料装置及系统
CN116922837B (zh) 两次法成型机一段全自动胎侧胶贴合装置
JP2020514193A (ja) ビードワイヤ包装装置、及び、包装方法
CN204566734U (zh) 全钢一次法自动化成型机
CN216638335U (zh) 一种带钢丝胶料的自动续料装置
CN109229688B (zh) 一种门把手的转盘式全自动贴标设备
US562670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paring strip material
CN110047627B (zh) 铜带接合设备
CN210211447U (zh) 一种胶条供料装置及轮胎成型机
CN111231390A (zh) 一种帘布自动上料系统
CN116476428B (zh) 一种内衬层子口胶贴合装置
CN218905537U (zh) 一种自动化胶管成型设备
JP3309602B2 (ja) 自動テープ巻き装置
JP2928110B2 (ja) 自動管端テープ巻装置
CN218020295U (zh) 一种自动长度补偿的轮胎成型机胎面供料架
CN211917781U (zh) 一种多胶料转塔式供料机构
CN216658991U (zh) 一种轮胎成型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