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08089A - 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908089A
CN116908089A CN202311184673.2A CN202311184673A CN116908089A CN 116908089 A CN116908089 A CN 116908089A CN 202311184673 A CN202311184673 A CN 202311184673A CN 116908089 A CN116908089 A CN 116908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tire
fixedly connected
rod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11846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908089B (zh
Inventor
温程
吕春晨
李浩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Zhongya Tire Testing Grou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Zhongya Tire Testing Grou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Zhongya Tire Testing Grou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Zhongya Tire Testing Grou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11846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9080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6908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8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908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908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9/00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 G01N19/02Measuring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between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G01M17/02Ty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轮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包括改装底箱,所述改装底箱内腔的轴心处设置有受压设备,所述改装底箱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轮设备,所述转轮设备的顶部卡接有检测轮胎,所述检测轮胎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稳固部件。该装置能够对安装后的检测轮胎进行外表面摩擦系数的检测工作,由于能够在不拆卸轮胎的情况下,通过两侧的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进行磨损加工,所以不会对轮胎的轮毂造成损伤,而且还能通过控制推杆的长度,控制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的挤压力大小,改变对轮胎的磨损严重度,获得轮胎外表面在不同磨损度下的摩擦系数,进而模拟轮胎在实际使用时因为磨损导致外表面摩擦系数下降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轮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作为影响轮胎制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又被称为轮胎的附着系数,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越大,轮胎的制动性能就越好,对于汽车或其他以轮胎作为移动元件的运动载具而言,轮胎的制动性能越好,运动载具的驾驶性能就越好,因此测量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系数具有非常 重要的意义。
由于在实际驾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滚动摩擦力不仅与车身的重量、地面的摩擦系数有关,还与轮胎自身的磨损率相关,所以在进行测试的时候,需要同时控制三者进行变量测试,但是轮胎需要放置在专门的磨损设备上进行耐磨性测试,来回更换轮胎进行多组测试非常不便,而且反复拆卸容易对轮胎的轮毂造成损伤,所以需要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包括改装底箱,所述改装底箱内腔的轴心处设置有受压设备,所述改装底箱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轮设备,所述转轮设备的顶部卡接有检测轮胎,所述检测轮胎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稳固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稳固部件包括加压顶板,所述加压顶板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推杆,在下方设置好检测轮胎后,可以控制竖直推杆伸长,然后使加压顶板下降,所述加压顶板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条,加压顶板通过弧形压条下压检测轮胎的外表面,由于弧形压条的外侧套有转带,所以弧形压条对检测轮胎进行夹紧限位的时候,转带能够自转减小检测轮胎受到的摩擦阻力。
进一步地,所述改装底箱包括支撑箱壳,所述支撑箱壳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水平切槽,检测轮胎的下表面与改装底箱上表面的中部相接触,所述支撑箱壳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引导滑槽,所述引导滑槽内腔的中部开设有滚轮滑轨,受压设备能够通过两侧的引导滑槽在竖直面内滑动,从而进行更换工作,由于支撑箱壳的底部自带开槽,所以当受压设备滑动到支撑箱壳的底部后,可以从底部的开槽取出,所述支撑箱壳内壁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插口,所述支撑箱壳的内壁通过贯穿插口均匀设置有内支撑杆,所述支撑箱壳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磨损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受压设备包括糙面转带,检测轮胎在设置完毕后,检测轮胎的下表面会与糙面转带的上表面相互挤压,在弧形压条的压力作用下,模拟检测轮胎装载在车上后的实际承重,所述糙面转带内壁的两侧均滚动连接有动力滚柱,所述动力滚柱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被动转子,检测轮胎在两侧转轮设备的控制下进行自转,检测轮胎的外表面会通过滚动摩擦力控制糙面转带进行转动,而糙面转带在转动时,会通过内壁旋转两侧的动力滚柱,迫使被动转子的输出轴进行转动,判断轮胎的实际行驶过程,根据轮胎的实际转速与被动转子的转速相比,防止出现轮胎打滑问题,所述糙面转带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骨架壳,所述骨架壳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贴面卡板,将受压设备从支撑箱壳底部的槽口安装到支撑箱壳的内部后,两侧的被动转子与引导滑槽的内壁相互挤压,然后被动转子通过自转的方式,沿着滚轮滑轨的内壁竖直上滑,直到受压设备运动到支撑箱壳的水平切槽处,此时贴面卡板与支撑箱壳的内壁卡接,并且受压设备被下方的内支撑杆所支撑,当更换受压设备时,解除内支撑杆的支撑作用,使被动转子滚动下滑即可;该装置受压设备的糙面转带在经过多次检测工作后,外表面容易发生磨损,进而导致检测轮胎容易发生打滑问题,所以该装置的受压设备便于拆卸,以便随时更换受损的糙面转带,并且受压设备被内部的内支撑杆进行限位支撑,所以在承重受压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受压过大而滑移松动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磨损设备包括侧位转板,所述侧位转板的顶端滚动连接有刺针滚柱,由于刺针滚柱与侧位转板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所以当刺针滚柱与检测轮胎的外表面相接触时,刺针滚柱因为阻力作用会与检测轮胎的外表面发生相对转动,从而通过外表面的刺针磨损检测轮胎的外表面,所述侧位转板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器,吸尘器的进气口正对检测轮胎,所述侧位转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侧位转板内壁底部靠近支撑箱壳的一侧滚动连接有中位转轴,磨损设备整体可看成一个翘板结构,所述中位转轴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的一端与支撑箱壳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内壁的中部设置有控制推杆,控制推杆在控制作用下伸长后,会推动限位挡板向远离支撑箱壳的一侧转动,此时上方的侧位转板会向靠近支撑箱壳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刺针滚柱对检测轮胎的压力增加,反之控制推杆在控制作用下缩短后,刺针滚柱对检测轮胎的压力会减小。该装置的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进行磨损加工时,吸尘器的进气口也在对轮胎磨损脱落的碎屑进行清理加工,从而及时清理掉落在糙面转带外表面的橡胶屑,避免出现轮胎与糙面转带外表面因为橡胶屑而打滑的问题,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壳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压设备,所述感压设备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束压板,所述集束压板内壁的顶部滚动连接有随行滚筒,检测轮胎的下表面与糙面转带的上表面相互挤压后,会将凸起的随行滚筒向下按压,此时集束压板将压力传导给感压设备,由于糙面转带在转动时,随行滚筒也在自转,所以随行滚筒不会对糙面转带造成阻碍,所述随行滚筒的表面通过中位切槽延伸至骨架壳的外部,所述随行滚筒的表面与糙面转带的内壁滚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被动转子的表面与引导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被动转子的轴心处与滚轮滑轨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糙面转带表面的两侧均与水平切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检测轮胎的表面与糙面转带表面的顶部相接触。所述磨损设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挡板的底部与支撑箱壳表面的一侧相接触,所述侧位转板的表面与限位卡槽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刺针滚柱的表面与检测轮胎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控制推杆远离限位挡板的一端与支撑箱壳表面的一侧相互挤压。该装置能够对安装后的检测轮胎进行外表面摩擦系数的检测工作,由于能够在不拆卸轮胎的情况下,通过两侧的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进行磨损加工,所以不仅方便控制变量,还不会对轮胎的轮毂造成损伤,而且还能通过控制推杆的长度,控制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的挤压力大小,改变对轮胎的磨损严重度,获得轮胎外表面在不同磨损度下的摩擦系数,进而模拟轮胎在实际使用时因为磨损导致外表面摩擦系数下降的情况。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撑杆包括空心硬杆,所述空心硬杆表面的中部设置有防抖部件,所述空心硬杆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被动滚筒,空心硬杆通过被动滚筒与糙面转带的下表面相接触,保证空心硬杆能够对受压设备产生支撑作用,被动滚筒也不会对糙面转带的转动产生阻碍,所述空心硬杆表面的另一侧套接有弹簧垫圈,空心硬杆的右端通过贯穿插口延伸至支撑箱壳的外部,使外部的操作人员能够将空心硬杆的右端向支撑箱壳的外部牵引,进而使被动滚筒与受压设备错开,所述空心硬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副插杆,在空心硬杆的右端开设有孔口,操作人员能够对孔口进行吹气,使副插杆能够从空心硬杆的内部滑出,插接到支撑箱壳另一侧的对接口中,使内支撑杆具备支撑作用,同理,操作人员能够对孔口进行抽气,也能将副插杆收缩到空心硬杆的内,进而解除内支撑杆的支撑效果,所述空心硬杆的表面与贯穿插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被动滚筒的表面与糙面转带表面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副插杆远离弹簧垫圈的一端与支撑箱壳的内壁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轮设备包括引导底座,所述引导底座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拉力电机,所述拉力电机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粗连杆,拉力电机能够控制粗连杆上下滑动,进而配合弧形压板对检测轮胎向下挤压产生的移动效果,所述粗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扭矩电机,扭矩电机直接控制检测轮胎的转动效果,所述扭矩电机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盘,检测轮胎的内壁套在插接盘的外表面,所述插接盘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弹簧推杆,所述弹簧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板,当两侧的拉力电机均沿着引导底座向靠近支撑箱壳的一侧滑动时,两侧的插接盘对接,此时扭矩电机的输出轴插入插接盘的深处,将弹簧推杆向外部推动,弧形压板被推开,对检测轮胎的内壁进行挤压,加固对检测轮胎的夹紧效果。所述转轮设备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引导底座的表面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接盘的表面与检测轮胎的内壁插接,所述弧形压板的表面与检测轮胎的内壁相互挤压,所述检测轮胎表面的顶部与弧形压板的表面滚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抖部件包括缓冲托箱,所述缓冲托箱内壁的顶部均匀设置有适配卡架,适配卡架对正上方的空心硬杆进行支撑作用,所述缓冲托箱表面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圆形卡套,所述圆形卡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险插柱,保险插柱用于给装置整体进行供电,所述缓冲托箱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推杆,所述保险插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弹簧内杆,弹簧内杆插入保险插柱的内部,当弹簧内杆移动插入保险插柱内部较深的位置时,保险插柱内的保险丝会被弹簧内杆的推力拉断,进而断电,所述弹簧内杆远离保险插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滑壳,所述内滑壳表面远离弹簧内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推杆,外推杆可以通过推动内滑壳的方式,控制弹簧内杆插入保险插柱的内部,所述外推杆远离弹簧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凹面夹板,凹面夹板会与将两侧的拉力电机夹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凹面夹板的内壁与拉力电机的表面卡接,所述内滑壳的表面与缓冲托箱表面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托箱的表面与支撑箱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适配卡架的底部与空心硬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外推杆的表面与支撑箱壳的内壁滑动连接。磨损后的检测轮胎可能会因为磨损不均匀导致重心偏移、转动时出现偏心移动的问题,此时轮胎不仅与糙面转带接触不良,还会对稳固部件和受压设备产生冲击作用,进而导致装置受损,此时保险插柱会因为检测轮胎的晃动,自动将该装置整体断电,从而规避上述问题,减少对装置的损伤,保证该装置的精密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该装置能够对安装后的检测轮胎进行外表面摩擦系数的检测工作,由于能够在不拆卸轮胎的情况下,通过两侧的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进行磨损加工,所以不仅方便控制变量,还不会对轮胎的轮毂造成损伤,而且还能通过控制推杆的长度,控制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的挤压力大小,改变对轮胎的磨损严重度,获得轮胎外表面在不同磨损度下的摩擦系数,进而模拟轮胎在实际使用时因为磨损导致外表面摩擦系数下降的情况。
2.该装置的刺针滚柱对轮胎外表面进行磨损加工时,吸尘器的进气口也在对轮胎磨损脱落的碎屑进行清理加工,从而及时清理掉落在糙面转带外表面的橡胶屑,避免出现轮胎与糙面转带外表面因为橡胶屑而打滑的问题,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3.该装置受压设备的糙面转带在经过多次检测工作后,外表面容易发生磨损,进而导致检测轮胎容易发生打滑问题,所以该装置的受压设备便于拆卸,以便随时更换受损的糙面转带,并且受压设备被内部的内支撑杆进行限位支撑,所以在承重受压的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受压过大而滑移松动的问题。
4.磨损后的检测轮胎可能会因为磨损不均匀导致重心偏移、转动时出现偏心移动的问题,此时轮胎不仅与糙面转带接触不良,还会对稳固部件和受压设备产生冲击作用,进而导致装置受损,此时保险插柱会因为检测轮胎的晃动,自动将该装置整体断电,从而规避上述问题,减少对装置的损伤,保证该装置的精密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改装底箱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磨损设备的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受压设备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内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转轮设备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防抖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改装底箱;11、支撑箱壳;12、水平切槽;13、引导滑槽;14、滚轮滑轨;15、贯穿插口;2、稳固部件;21、加压顶板;22、竖直推杆;23、弧形压条;3、检测轮胎;5、磨损设备;51、侧位转板;52、刺针滚柱;53、吸尘器;54、中位转轴;55、限位卡槽;56、限位挡板;57、控制推杆;6、受压设备;61、糙面转带;62、动力滚柱;63、骨架壳;64、被动转子;65、贴面卡板;66、感压设备;67、集束压板;68、随行滚筒;8、内支撑杆;81、空心硬杆;82、被动滚筒;83、副插杆;84、弹簧垫圈;4、转轮设备;41、引导底座;42、拉力电机;43、粗连杆;44、扭矩电机;45、插接盘;46、弹簧推杆;47、弧形压板;7、防抖部件;71、缓冲托箱;72、适配卡架;73、圆形卡套;74、保险插柱;75、弹簧内杆;76、外推杆;77、凹面夹板;78、内滑壳;79、复位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包括改装底箱1,改装底箱1内腔的轴心处设置有受压设备6,改装底箱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轮设备4,转轮设备4的顶部卡接有检测轮胎3,检测轮胎3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稳固部件2;
稳固部件2包括加压顶板21,加压顶板2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推杆22,在下方设置好检测轮胎3后,可以控制竖直推杆22伸长,然后使加压顶板21下降,加压顶板21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条23,加压顶板21通过弧形压条23下压检测轮胎3的外表面,由于弧形压条23的外侧套有转带,所以弧形压条23对检测轮胎3进行夹紧限位的时候,转带能够自转减小检测轮胎3受到的摩擦阻力。
改装底箱1包括支撑箱壳11,支撑箱壳11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水平切槽12,检测轮胎3的下表面与改装底箱1上表面的中部相接触,支撑箱壳11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引导滑槽13,引导滑槽13内腔的中部开设有滚轮滑轨14,受压设备6能够通过两侧的引导滑槽13在竖直面内滑动,从而进行更换工作,由于支撑箱壳11的底部自带开槽,所以当受压设备6滑动到支撑箱壳11的底部后,可以从底部的开槽取出,支撑箱壳11内壁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插口15,支撑箱壳11的内壁通过贯穿插口15均匀设置有内支撑杆8,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磨损设备5;
受压设备6包括糙面转带61,检测轮胎3在设置完毕后,检测轮胎3的下表面会与糙面转带61的上表面相互挤压,在弧形压条23的压力作用下,模拟检测轮胎3装载在车上后的实际承重,糙面转带61内壁的两侧均滚动连接有动力滚柱62,动力滚柱6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被动转子64,检测轮胎3在两侧转轮设备4的控制下进行自转,检测轮胎3的外表面会通过滚动摩擦力控制糙面转带61进行转动,而糙面转带61在转动时,会通过内壁旋转两侧的动力滚柱62,迫使被动转子64的输出轴进行转动,判断轮胎的实际行驶过程,根据轮胎的实际转速与被动转子64的转速相比,防止出现轮胎打滑问题,糙面转带61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骨架壳63,骨架壳63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贴面卡板65,将受压设备6从支撑箱壳11底部的槽口安装到支撑箱壳11的内部后,两侧的被动转子64与引导滑槽13的内壁相互挤压,然后被动转子64通过自转的方式,沿着滚轮滑轨14的内壁竖直上滑,直到受压设备6运动到支撑箱壳11的水平切槽12处,此时贴面卡板65与支撑箱壳11的内壁卡接,并且受压设备6被下方的内支撑杆8所支撑,当更换受压设备6时,解除内支撑杆8的支撑作用,使被动转子64滚动下滑即可;
磨损设备5包括侧位转板51,侧位转板51的顶端滚动连接有刺针滚柱52,由于刺针滚柱52与侧位转板51存在一定的摩擦阻力,所以当刺针滚柱52与检测轮胎3的外表面相接触时,刺针滚柱52因为阻力作用会与检测轮胎3的外表面发生相对转动,从而通过外表面的刺针磨损检测轮胎3的外表面,侧位转板5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器53,吸尘器53的进气口正对检测轮胎3,侧位转板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56,侧位转板51内壁底部靠近支撑箱壳11的一侧滚动连接有中位转轴54,磨损设备5整体可看成一个翘板结构,中位转轴5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卡槽55,限位卡槽55的一端与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限位挡板56内壁的中部设置有控制推杆57,控制推杆57在控制作用下伸长后,会推动限位挡板56向远离支撑箱壳11的一侧转动,此时上方的侧位转板51会向靠近支撑箱壳11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刺针滚柱52对检测轮胎3的压力增加,反之控制推杆57在控制作用下缩短后,刺针滚柱52对检测轮胎3的压力会减小。
骨架壳6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压设备66,感压设备66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束压板67,集束压板67内壁的顶部滚动连接有随行滚筒68,检测轮胎3的下表面与糙面转带61的上表面相互挤压后,会将凸起的随行滚筒68向下按压,此时集束压板67将压力传导给感压设备66,由于糙面转带61在转动时,随行滚筒68也在自转,所以随行滚筒68不会对糙面转带61造成阻碍,随行滚筒68的表面通过中位切槽延伸至骨架壳63的外部,随行滚筒68的表面与糙面转带61的内壁滚动连接。
被动转子64的表面与引导滑槽13的内壁滑动连接,被动转子64的轴心处与滚轮滑轨14的内壁滑动连接,糙面转带61表面的两侧均与水平切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检测轮胎3的表面与糙面转带61表面的顶部相接触。
磨损设备5的数量为两个,限位挡板56的底部与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一侧相接触,侧位转板51的表面与限位卡槽55的表面转动连接,刺针滚柱52的表面与检测轮胎3的表面相接触,控制推杆57远离限位挡板56的一端与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一侧相互挤压。
通过两侧的转轮设备4将检测轮胎3设置在支撑箱壳11的顶部,然后加压顶板21控制弧形压条23对检测轮胎3的上表面向下加压,将检测轮胎3安装完毕,此时两侧的磨损设备5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保持竖直状态,不与检测轮胎3接触。
在转轮设备4的控制作用下,检测轮胎3进行转动,并且在弧形压条23的作用下,检测轮胎3对下表面的糙面转带61进行挤压,此时凸起的随行滚筒68被下压,通过感压设备66判断轮胎对糙面转带61竖直向下的挤压力,由公式可知,滚动摩擦力矩的大小和支撑力Fn成正比,即M=k·Fn,k为比例常数,即所测得的轮胎的摩擦系数,由于转轮设备4需要通过扭矩力控制检测轮胎3进行扭转,在通过被动转子64知道轮胎实际转速的情况下,可以经过计算测得轮胎的实际摩擦系数。
轮胎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磨损,此时可以通过两侧的磨损设备5对轮胎的外表面进行磨损处理,对磨损后的轮胎进行摩擦系数检测,然后根据磨损时间的不同,获得多组对比数据,判断轮胎的使用寿命和耐久度。
该装置的受压设备6便于拆卸,在支撑箱壳11的内部进行工作时,通过下方的内支撑杆8进行加固,在需要进行更换的时候,将受压设备6从支撑箱壳11内壁的底部取出,更换外表面的糙面转带61,然后再安置在水平切槽12的位置,即可保证装置的正常测试功能。
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内支撑杆8包括空心硬杆81,空心硬杆81表面的中部设置有防抖部件7,空心硬杆81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被动滚筒82,空心硬杆81通过被动滚筒82与糙面转带61的下表面相接触,保证空心硬杆81能够对受压设备6产生支撑作用,被动滚筒82也不会对糙面转带61的转动产生阻碍,空心硬杆81表面的另一侧套接有弹簧垫圈84,空心硬杆81的右端通过贯穿插口15延伸至支撑箱壳11的外部,使外部的操作人员能够将空心硬杆81的右端向支撑箱壳11的外部牵引,进而使被动滚筒82与受压设备6错开,空心硬杆8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副插杆83,在空心硬杆81的右端开设有孔口,操作人员能够对孔口进行吹气,使副插杆83能够从空心硬杆81的内部滑出,插接到支撑箱壳11另一侧的对接口中,使内支撑杆8具备支撑作用,同理,操作人员能够对孔口进行抽气,也能将副插杆83收缩到空心硬杆81的内,进而解除内支撑杆8的支撑效果,空心硬杆81的表面与贯穿插口15的内壁滑动连接,被动滚筒82的表面与糙面转带61表面的底部相接触,副插杆83远离弹簧垫圈84的一端与支撑箱壳11的内壁插接。
转轮设备4包括引导底座41,引导底座4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拉力电机42,拉力电机42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粗连杆43,拉力电机42能够控制粗连杆43上下滑动,进而配合弧形压板47对检测轮胎3向下挤压产生的移动效果,粗连杆4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扭矩电机44,扭矩电机44直接控制检测轮胎3的转动效果,扭矩电机44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盘45,检测轮胎3的内壁套在插接盘45的外表面,插接盘45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弹簧推杆46,弹簧推杆4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板47,当两侧的拉力电机42均沿着引导底座41向靠近支撑箱壳11的一侧滑动时,两侧的插接盘45对接,此时扭矩电机44的输出轴插入插接盘45的深处,将弹簧推杆46向外部推动,弧形压板47被推开,对检测轮胎3的内壁进行挤压,加固对检测轮胎3的夹紧效果。
转轮设备4的数量为两个,引导底座41的表面与地面固定连接,插接盘45的表面与检测轮胎3的内壁插接,弧形压板47的表面与检测轮胎3的内壁相互挤压,检测轮胎3表面的顶部与弧形压板47的表面滚动连接。
防抖部件7包括缓冲托箱71,缓冲托箱71内壁的顶部均匀设置有适配卡架72,适配卡架72对正上方的空心硬杆81进行支撑作用,缓冲托箱71表面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圆形卡套73,圆形卡套7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险插柱74,保险插柱74用于给装置整体进行供电,缓冲托箱71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推杆79,保险插柱7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弹簧内杆75,弹簧内杆75插入保险插柱74的内部,当弹簧内杆75移动插入保险插柱74内部较深的位置时,保险插柱74内的保险丝会被弹簧内杆75的推力拉断,进而断电,弹簧内杆75远离保险插柱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滑壳78,内滑壳78表面远离弹簧内杆7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推杆76,外推杆76可以通过推动内滑壳78的方式,控制弹簧内杆75插入保险插柱74的内部,外推杆76远离弹簧内杆7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凹面夹板77,凹面夹板77会与将两侧的拉力电机42夹紧固定。
凹面夹板77的内壁与拉力电机42的表面卡接,内滑壳78的表面与缓冲托箱71表面的底部滑动连接,缓冲托箱71的表面与支撑箱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适配卡架72的底部与空心硬杆81的表面滑动连接,外推杆76的表面与支撑箱壳11的内壁滑动连接。
在安装检测轮胎3时,先将检测轮胎3竖直放置在支撑箱壳11的正上方,然后将两侧的拉力电机42推近,使检测轮胎3套在插接盘45的外表面,然后再将两侧的插接盘45合并在一起,此时扭矩电机44的输出轴插入插接盘45深处,将弹簧内杆75的圆头部位向外推动,然后弧形压板47挤压检测轮胎3的内壁,对检测轮胎3进行加固。
在检测轮胎3自转时,如果刺针滚柱52对检测轮胎3磨损效果不够均匀,此时的检测轮胎3在转动时就容易出现浮动,进而导致两侧的拉力电机42沿着引导底座41的内壁滑移,此时拉力电机42会牵引对应一侧的凹面夹板77,控制内滑壳78沿着缓冲托箱71的下表面滑动,从而触发保险插柱74,导致装置停止转动检测轮胎3,从而降低事故出现的概率。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Claims (9)

1.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包括改装底箱(1),所述改装底箱(1)内腔的轴心处设置有受压设备(6),所述改装底箱(1)的前后两侧对称设置有转轮设备(4),所述转轮设备(4)的顶部卡接有检测轮胎(3),所述检测轮胎(3)表面的顶部设置有稳固部件(2);
所述稳固部件(2)包括加压顶板(21),所述加压顶板(21)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竖直推杆(22),所述加压顶板(21)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条(23),其特征在于:
所述改装底箱(1)包括支撑箱壳(11),所述支撑箱壳(11)内壁的顶部开设有水平切槽(12),所述支撑箱壳(11)内壁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引导滑槽(13),所述引导滑槽(13)内腔的中部开设有滚轮滑轨(14),所述支撑箱壳(11)内壁的轴心处开设有贯穿插口(15),所述支撑箱壳(11)的内壁通过贯穿插口(15)均匀设置有内支撑杆(8),所述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磨损设备(5);
所述受压设备(6)包括糙面转带(61),所述糙面转带(61)内壁的两侧均滚动连接有动力滚柱(62),所述动力滚柱(62)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被动转子(64),所述糙面转带(61)内壁的中部滑动连接有骨架壳(63),所述骨架壳(63)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贴面卡板(65);
所述磨损设备(5)包括侧位转板(51),所述侧位转板(51)的顶端滚动连接有刺针滚柱(52),所述侧位转板(51)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吸尘器(53),所述侧位转板(5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挡板(56),所述侧位转板(51)内壁底部靠近支撑箱壳(11)的一侧滚动连接有中位转轴(54),所述中位转轴(54)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限位卡槽(55),所述限位卡槽(55)的一端与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挡板(56)内壁的中部设置有控制推杆(5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壳(6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感压设备(66),所述感压设备(66)表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集束压板(67),所述集束压板(67)内壁的顶部滚动连接有随行滚筒(68),所述随行滚筒(68)的表面通过中位切槽延伸至骨架壳(63)的外部,所述随行滚筒(68)的表面与糙面转带(61)的内壁滚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转子(64)的表面与引导滑槽(1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被动转子(64)的轴心处与滚轮滑轨(14)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糙面转带(61)表面的两侧均与水平切槽(12)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检测轮胎(3)的表面与糙面转带(61)表面的顶部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损设备(5)的数量为两个,所述限位挡板(56)的底部与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一侧相接触,所述侧位转板(51)的表面与限位卡槽(55)的表面转动连接,所述刺针滚柱(52)的表面与检测轮胎(3)的表面相接触,所述控制推杆(57)远离限位挡板(56)的一端与支撑箱壳(11)表面的一侧相互挤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支撑杆(8)包括空心硬杆(81),所述空心硬杆(81)表面的中部设置有防抖部件(7),所述空心硬杆(81)表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被动滚筒(82),所述空心硬杆(81)表面的另一侧套接有弹簧垫圈(84),所述空心硬杆(8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副插杆(83),所述空心硬杆(81)的表面与贯穿插口(15)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被动滚筒(82)的表面与糙面转带(61)表面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副插杆(83)远离弹簧垫圈(84)的一端与支撑箱壳(11)的内壁插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设备(4)包括引导底座(41),所述引导底座(4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拉力电机(42),所述拉力电机(42)输出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粗连杆(43),所述粗连杆(4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扭矩电机(44),所述扭矩电机(44)输出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接盘(45),所述插接盘(45)的内壁均匀设置有弹簧推杆(46),所述弹簧推杆(4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弧形压板(4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设备(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引导底座(41)的表面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插接盘(45)的表面与检测轮胎(3)的内壁插接,所述弧形压板(47)的表面与检测轮胎(3)的内壁相互挤压,所述检测轮胎(3)表面的顶部与弧形压板(47)的表面滚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抖部件(7)包括缓冲托箱(71),所述缓冲托箱(71)内壁的顶部均匀设置有适配卡架(72),所述缓冲托箱(71)表面底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圆形卡套(73),所述圆形卡套(7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保险插柱(74),所述缓冲托箱(71)表面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复位推杆(79),所述保险插柱(7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弹簧内杆(75),所述弹簧内杆(75)远离保险插柱(7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内滑壳(78),所述内滑壳(78)表面远离弹簧内杆(7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外推杆(76),所述外推杆(76)远离弹簧内杆(7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凹面夹板(7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夹板(77)的内壁与拉力电机(42)的表面卡接,所述内滑壳(78)的表面与缓冲托箱(71)表面的底部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托箱(71)的表面与支撑箱壳(1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适配卡架(72)的底部与空心硬杆(81)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外推杆(76)的表面与支撑箱壳(11)的内壁滑动连接。
CN202311184673.2A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Active CN116908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4673.2A CN116908089B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1184673.2A CN116908089B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8089A true CN116908089A (zh) 2023-10-20
CN116908089B CN116908089B (zh) 2024-01-02

Family

ID=8836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1184673.2A Active CN116908089B (zh) 2023-09-14 2023-09-14 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90808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9240A (zh) * 2023-10-27 2023-11-28 山东一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真实路面汽车性能检测装置
CN117571341A (zh) * 2024-01-16 2024-02-20 山东中亚轮胎试验场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全方位磨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7783148A (zh) * 2024-02-27 2024-03-29 山东米乐奇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外观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5173A1 (de) * 2004-04-02 2005-10-13 Daimlerchrysler Ag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s reibwerts
DE102013208553A1 (de) * 2013-05-08 2014-11-13 Fachhochschule Brandenbur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von Zuständen in Reifen
CN109612929A (zh) * 2019-01-29 2019-04-12 西安凯德液压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研究轮胎与实际路面摩擦特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2871743U (zh) * 2020-08-17 2021-04-02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一种汽车轮胎检测设备
CN217717533U (zh) * 2022-05-27 2022-11-01 山东中亚轮胎试验场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轮胎破损检验装置
CN218584623U (zh) * 2022-09-28 2023-03-07 浙江迈睿机器人有限公司 轮胎摩擦系数测量装置
CN116625930A (zh) * 2023-05-25 2023-08-22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态车胎检测摩擦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5173A1 (de) * 2004-04-02 2005-10-13 Daimlerchrysler Ag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eines reibwerts
DE102013208553A1 (de) * 2013-05-08 2014-11-13 Fachhochschule Brandenbur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fassung von Zuständen in Reifen
CN109612929A (zh) * 2019-01-29 2019-04-12 西安凯德液压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研究轮胎与实际路面摩擦特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12871743U (zh) * 2020-08-17 2021-04-02 黑龙江工程学院 一种汽车轮胎检测设备
CN217717533U (zh) * 2022-05-27 2022-11-01 山东中亚轮胎试验场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轮胎破损检验装置
CN218584623U (zh) * 2022-09-28 2023-03-07 浙江迈睿机器人有限公司 轮胎摩擦系数测量装置
CN116625930A (zh) * 2023-05-25 2023-08-22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静态车胎检测摩擦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车胎磨损故障种种", 驾驶园, no. 009 *
田维豪;霍绪尧;刘帅;于雪: "汽车轮胎磨损试验台设计", 装备制造技术, no. 009 *
董城;周轮;陈丽萍;谢立新;李亮: "基于不同行驶状态下轮胎-路面接触应力响应研究", 公路工程, no. 006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29240A (zh) * 2023-10-27 2023-11-28 山东一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真实路面汽车性能检测装置
CN117129240B (zh) * 2023-10-27 2024-02-13 山东一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仿真实路面汽车性能检测装置
CN117571341A (zh) * 2024-01-16 2024-02-20 山东中亚轮胎试验场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全方位磨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7571341B (zh) * 2024-01-16 2024-05-14 山东中亚轮胎试验场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全方位磨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7783148A (zh) * 2024-02-27 2024-03-29 山东米乐奇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外观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7783148B (zh) * 2024-02-27 2024-05-07 山东米乐奇轮胎有限公司 一种轮胎外观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908089B (zh) 2024-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908089B (zh) 一种车辆轮胎摩擦系数检测装置
CN209961497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轮胎检测装置
CN115235393A (zh) 一种锂电池组用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
CN107966372B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抗扭力测试设备
CN116380781A (zh) 一种鼓式摩擦片摩擦系数性能检测装置
CN216050590U (zh) 一种滑板车水平撞击试验机
CN213068170U (zh) 一种用于脚轮制动功能测试的测试机构
CN113844953A (zh) 一种可以对纱线施行定量的纱线缠绕机及其使用方法
CN211426113U (zh) 一种钢制脚手架强度检测装置
CN211504683U (zh) 一种车辆测距装置
CN210293697U (zh) 一种用于电动车生产的车速测试装置
CN210014869U (zh) 一种钢丝绳张力的自动检测装置
CN21077472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可升降制动检测台
CN207918209U (zh) 一种使用平稳的电梯安全钳
CN219609103U (zh)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电力检测装置
CN218212471U (zh) 一种高效制动材料惯性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系统
CN217542422U (zh) 一种车轮旋转疲劳检测机构
CN219704810U (zh) 一种托放架及基于视觉系统的汽车车速检测台
CN212391218U (zh) 高效机动车检测设备滚筒刹车装置
CN216350257U (zh) 一种基于用户体验的烟盒胶带检测装置
CN220399159U (zh) 一种混凝土构件抗冲击性能检测设备
CN220063783U (zh) 一种现场线虚检测装置
CN219977730U (zh) 一种头盔防撞测试机构
CN209478383U (zh) 一种压缩板用切段机床
CN203965157U (zh) 自行车轮圈之检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