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7451A - 从一条相对运动的材料幅上清除灰尘颗粒 - Google Patents

从一条相对运动的材料幅上清除灰尘颗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7451A
CN1167451A CN95195878A CN95195878A CN1167451A CN 1167451 A CN1167451 A CN 1167451A CN 95195878 A CN95195878 A CN 95195878A CN 95195878 A CN95195878 A CN 95195878A CN 1167451 A CN1167451 A CN 1167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roll
air
dust
injection unit
air in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958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849C (zh
Inventor
R·N·A·施奈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neider Consulataion and Development Co.
Original Assignee
SCHNEIDER CONSULT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25687261&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1167451(A)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Priority claimed from CH02719/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H687957A5/d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NEIDER CONSULT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filed Critical SCHNEIDER CONSULT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Publication of CN1167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7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84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84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6/00Cleaning by electrostatic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5/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air flow or gas flow
    • B08B5/02Cleaning by the force of jets, e.g. blowing-out cavities
    • B08B5/023Cleaning travelling work
    • B08B5/026Cleaning moving webs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Filtering Materials (AREA)
  • Detergent Compositions (AREA)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 Glass Composition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Nonmetallic Welding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方法以对于除尘设备设计的新认识为基础。通过使用气流,准确地说是空气,产生一种放电效应(按帕申定律)的相应的气流能量可直接应用在材料的表面上,并且通过特殊的断面设计,或者通过气流转向同时产生一种抽吸效果,以排除灰尘颗粒。为此,整个除尘设备能够以一种非常紧凑的形式制造出来并且保养费用被减小到一个绝对最低值。

Description

从一条相对运动的材料 幅上清除灰尘颗粒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专利权要求1前序所述的方法,以及一套按照专利权要求4前序所述的设备。
用于运动的材料幅的除尘设备也被称作幅清洁设备的结构,可以被粗略地分为无接触式的和靠刷子辅助工作的两种,对于后面的这种除尘设备,灰尘颗粒被转动的刷辊或静止的排刷从材料幅上以机械方式滑除,然后被吸走。刷子的性质,以及它的刷毛强度、刷毛材料和形式在此应与待清洁的材料表面性质相协调。这种不同类的设备已在“技术信息服务”(在联邦印刷品协会注册登记,Postfach 1869,BiebricherAllee 79,D-6200 Wiesbaden 1)1985年第二期,1到20页和WO87/06527中叙述过。
无接触式工作的除尘设备有一个喷气单元,它把气流引向待清洁的幅;还有一个吸尘单元,用它把吸纳了灰尘颗粒的气体重新吸走。用来使材料幅上的灰尘颗粒放电的放电电极,被与喷气单元安装在一起或者在它的附近。这种除尘设备已由EP-A0245526,EP-A0520145,EP-A0524415,EP-A0395864和CH-A649725公开过。
在EP-A0084633中采取了另一种途径。它提供了一种作用于待除尘织物幅上的涡流气流,织物幅被涡流气流带入振动状态,这样灰尘颗粒被从织物表面上剥落下来。这种除尘类型只能被用于薄的、能够被气体射流带入振动状态的材料幅。
在DE-A4215602中描述了一种非此类的用于清除粘附在运动的带子、特别是在轧制带料上的液体的清洁设备。对于在除尘设备产生的与通过静电力吸附在表面上的颗粒相关的问题,在这里不会出现。
如果在上面列举的除尘设备上,对喷气单元的喷嘴出口进行完全符合流体力学的布置,例如在EP-A0245526,EP-A0520145和DE-A4214602中所述,则喷气单元在喷嘴出口范围内作为具有恒定管道横截面,朝材料幅倾斜的管道来形成。只不过在EP-A0084633和DE-A4215602的实施例变体中描述的喷嘴出口管道横截面是带有一种变化的截面。在EP-A0084633中气流被垂直引到织物幅上。在DE-A4215602中应用了一种错误地称为拉瓦尔(Laval)喷嘴的喷嘴,它具有一个在狭窄处之后呈梨形扩展并再次缩小的横截面。
本发明解决了下述任务,即对一条运动的、稳定的、不除尘不处于振动状态的材料幅进行除尘,在材料幅表面旁可以放弃放电电极。
本发明以第一个惊人的认识为基础,即仅仅通过选择一种气流,特别是在材料幅表面的待除尘范围上的压力,以及通过选择这个范围与接地平面间的距离,则有效的除尘就是可能的。它的依据是,如果在待除尘范围内产生的气流的气压足够大,使按照帕申(Paschen)定律,与气体压力和上述距离的乘积相应的临界电压小于把粉末颗粒主要固定在材料幅上的粉尘颗粒的静电电压(电量),有效的除尘才是可能的。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灰尘颗粒的自身放电。它可以被中性化。它们现在粘附仅仅是由于相当小的范德华力和其它非静电力。产生帕申定律条件的气流的气体速度只是这样地高,即能清除还被微弱粘附的灰尘颗粒。
放电效应(帕申定律)还受到雾电荷效应(瀑布电和列纳德效应)的支持,这正如同通过缩小的喷嘴横断面产生的效应。因此流过的气体,这里是空气,至少发生局部电离,而没有使用任何一种需用电能的电离装置。
以第二个惊人的认识为基础,即气流被吸尘单元的特殊结构形式转了一个转角,因而灰尘颗粒的吸走效果被加强。
从这一认识出发,为专业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实施可能性,而这里只介绍少量的选择。
因此对于按照本发明设计的设备取消了几乎是日常的用于清理高压电极的拆卸过程和它们事后重新安装时的精确的校正。
按优选方式,所要求的气流比如通过如所附权利所述的喷气单元和/或吸尘单元的结构是易于得到的。
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叙述本发明的方法的例子以及为实施这些方法可以优先使用的设备的例子。只要达到下面所述的不使用需要电能的高压电极使灰尘颗粒放电以及克服它们在材料幅上吸附力的条件,则除这里所述的喷嘴安装和构造之外,当然还可以使用其它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由下文的叙述说明给出。图中所示:
图1把灰尘颗粒保持在材料幅表面上的力的示意图,
图2帕申(Paschen)定律,
图3除尘设备的横截面,
图4a和图4b带有缝隙形气体出口的除尘设备喷气单元的局部横截面和沿在IVb方向上的俯视图,
图5a和图5b为系列喷嘴安置的气体出口的与图4a和图4b相似的图示,
图6带有两个被安装在材料幅表面同侧的喷气单元的除尘设备变体的横截面,
图7除尘设备另一种变体的横截面,图示待除尘的材料幅在除尘设备上转向,
图8图3中表现的除尘设备断面,然而在喷气和吸尘单元内有气流影响元件,
图9沿图8中的视线方向IX看的喷气单元的气流影响元件的平面图,
图10沿图8中的视线方向X看的吸尘单元的气流影响元件的平面图,
图11喷气和吸尘单元变体的纵截面,
图12带有在图11中所表现的喷气和吸尘单元、用于叶片形物品除尘的除尘设备的示意图。
在图1中图示了作用于灰尘颗粒S上的静电力和范德华力E和W。灰尘颗粒5常常附加地被液体桥F所固定。影响灰尘颗粒S的气流G从图1的右侧B进入。气流G被从左侧A抽走。
在图2中绘制了帕中定律,即临界电压u/krit对不同气体压力P和距离d的乘积的依赖关系。图2是“物理电子学”(K.Simonyi VerlagB.G.Teubner Stuttgart,1972,526页)中图6.20的复制品。帕申定律此外还在这本刚引用过的书的524至526页,以及在“物理”(Ch.Gersten,Springer--Verlag,1960,303页)中被叙述到。通过这一定律可以得出临界电压U/krit,在此电压下两个平面电极之间引发放电,其中p是电极之间气流的压力。压力与距离的乘积p.d在图2的横座标上以Torr.cm标注,这里的1Torr为在0℃时的133Pa。
按照本发明,帕申定律被用于材料幅1的除尘。灰尘颗粒S由于它们的电荷吸附在材料幅1上。按照本发明,带有接地电位面的除尘设备的喷气单元3a/b,被安装在与材料幅距离d内,并且从喷气单元3出来的超声气流G的在材料幅与电位面之间的速度和压力是这样调整的,即由带电灰尘颗粒S引出的电压与帕中定律中的临界电压U/krit相等。从图2中可以找出临界电压U/krit所需要的乘积p.d。现在携带灰尘颗粒S的材料幅与接地电位面之间的气压被这样调整,即按照预先确定的材料表面和接地电位面之间的结构距离d,接近上述找出来的乘积p.d的值。借助于电场测定仪,可以确定电荷量有多高。因此在装配和调整除尘设备时优选乘积p.d是可能的。所要求的条件可以通过超声气流G实现。被放电的灰尘颗粒S被超声气流G吸纳,而不使用事先加电压的放电电极,然后被吸尘单元吸走。对于带有预先加电压的放电电极的设备所需要的高额保养费用,就这样被取消了。
喷气还有吸尘单元3a/b和7a/b都是用金属制造并被接地的。因此,喷气单元3a/b与材料幅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同接地电位面与材料幅1的表面之间的距离相等。为了获得好的导电性能,喷气单元以及吸尘单元3a/b或7a/b的朝向材料幅1的表面可被涂了一层导电层。对于铝应该使用阳极化处理工艺,目的是保持好的导电性。
对图3以横截面所表现的除尘设备,材料幅1的上侧和下侧9a和9b的除尘都是可能的。因此在上侧和下侧9a和9b各安装一套喷气单元3a和3b,一套吸尘单元7a和7b。材料幅1的运动在箭头11的方向上进行。材料幅1的输送速度对于现在所述的实施例来说,位于4.75到15m/s。输送速度对于除尘设备的效率没有影响。
下面叙述的喷气单元3a和3b是这样构成的,即超声气流,在这里是超声空气流从那里出来,从喷气单元3a/b出来的气流G以与材料幅1夹角α到达材料幅1,角α相对其运动方向11在20°和100°之间,优先选择在30°和55°之间。吸走从材料表面上剥落的灰尘颗粒S发生在流出气流G的气流方向25上,它与幅1相连的第一个角度α在20°和70°之间,优先选择约45°,在第二个位置的再一次连通大约与材料幅1垂直。第二次吸尘尤其作用于位于凹洼处和孔洞内的灰尘颗粒S。
喷气单元3a/b具有分为两个部分、并将在下面叙述的喷嘴构造。从作为气体供给单元的压力管道13出发,有一个连续逐渐变细的喷嘴横截面15,它在一个狭窄处17之后转入一个连续逐渐扩张的喷嘴横截面19直到喷嘴出口20。狭窄处17的宽度位于0.02和0.08mm之间,优先选择大约0.04mm。喷嘴出口20的开口角度位于3°和15°之间,然而优先选择5°和10°之间。位于图3的横截面左侧、在逐渐扩张的喷嘴横截面19内的通道母线呈拱形,而对面的通道母线为直线21。该直线21沿角度α朝材料幅1的平面延伸。角度α位于20°和100°之间,优先选择30°和55°之间。该直线21在喷嘴出口20的边界点22,与材料幅1有最小的距离d,它取决于除尘材料,位于0.5和2mm之间。该距离d相当于帕申定律中的距离d。在两个喷气单元3a和3b之间的开口23,在运动方向11上呈三重扩张的“V”型,它的两腰夹角在每个过渡阶段24a和24b内扩大。
如图3用箭头25所示,从喷嘴开口20的气体排出是迎着材料幅1的运动方向11来进行,朝向相关的吸尘单元7a和7b的方向并与材料幅1相倾斜。
边缘点22呈锋利的棱角。通过这个锋利的棱角当超声气流G从喷嘴出口20排出时,产生一个流动的涡流范围,它的涡流有助于按照帕申定律被放电的粉尘颗粒S克服范德华力W从材料幅1的表面9a和9b上剥落。喷气单元3a和3b由金属制造,与吸尘单元7a和7b类似,如图示接地。喷嘴出口20位于平面6内,它以一个在25°和65°之间,优先选择45°的角度与材料幅1相交。
与两个喷气单元3a和3b类似,还有两个吸尘单元7a和7b。两个吸尘单元7a和7b互相对称地安装和构成。两个吸尘单元7a和7b中的每一个都有两个吸尘通道27和29,它们通向吸尘室30。吸尘通道的入口31a和31b被布置在一个平面33内,它与材料幅面1的上侧和下侧9a和9b有恒定的距离。平面33同时也是位于材料上下侧对面的吸尘单元7a和7b的表面。吸尘单元7a和7b优先选用导电材料(金属)制造。然而如果使用其它材料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属可能罩上了一层不导电腐蚀层,所以该表面,还有喷气单元3a和3b的表面,如上面所述,应配备一个导电层。如图3所示,平面33相对于喷嘴出口20后退。这种后退也可以比较小。平面33也可以与喷嘴出口20直接连接地设置。
吸尘管道27有一个喇叭形逐渐变细的、朝材料幅1倾斜的吸尘嘴35。吸尘嘴35的斜度对着喷嘴出口20的方向。朝向喷嘴出口20的喇叭形吸尘嘴35的母线36a,与材料幅1的表面有一个尽可能平坦的夹角β。角β位于15°和30°之间。位于母线36a对面的吸尘嘴35的另一条母线36b延伸方向较陡,与材料幅1的表面有一个在20°和70°之间的角度δ。由于在任何情况下,吸尘嘴35都应呈喇叭形,不言而喻,对于角β和δ不可能一起使用这两个角度的极限值30°。
吸尘嘴35然后转变为一个逐渐变窄的通道段37,它的一条母线是母线36b的延长。这个通道段37逐渐扩展为另一个通道段39,它然后通向吸尘室30。
母线36b同平面33的交点与棱22(一条直线21的底部末端)之间的距离h是距离d的10到25倍。
通过安装喷气单元3a和3b,吸尘管道27将被冲刷除掉也许会有的粘附灰尘颗粒。
吸尘通道29同样呈喇叭形,然而它的朝向喷嘴出口20的母线40a延伸方向与材料幅垂直,而对面的母线40b略微倾斜地朝材料幅1延伸。
吸尘室30总是至少在它的两个对面的侧壁中的一个上面有一个成型部分44。该成型部分44用于悬挂未被叙述的气流导向板。气流导向板是必不可少的,用它可以尽可能在吸尘室内所有的通道27和29的入口具有接近相等的压力状态。
为给以达30m/s的速度运动的材料幅1除尘,空气G被喷气单元3a和3b以最大达550m/s的空气速度喷出。为达到这一喷出速度,在压力管道13内的压力控制在约2bar。这样在材料幅表面上就产生一个压力,按照被选择的超声气体速度,压力为50至100mbar。处在材料幅1的表面上的灰尘颗粒S,按照上面所述的帕申定律,在无光放电过程中被中性化,原则上说,这是一种具有很小电流强度的辉光放电。同时借助于超声气流G进行灰尘颗粒S的剥落,并得到由棱边22引起的涡流的帮助,用于克服作用在灰尘颗粒S上的范德华力。灰尘颗粒S被吸尘管道27和29吸走,其中延伸方向与材料幅1的表面接近垂直的管道29,主要用于从凹洼处和孔洞中吸纳灰尘颗粒S。
穿过一个或多个喷气单元3a和3b以及一个或多个吸尘单元7a和7b喷入的空气温度范围位于180℃到23℃。位于室内的除尘设备,保持超压。
喷嘴出口20以及管道27和29的入口结构如下:如图4a和4b所示,一张用放大横截面和一张用顶视图表示;作为纵向缝隙41和一张作为喷嘴系列43如图5a和5b所示。
为了改善灰尘颗粒S在超声波气流G中的吸纳过程,如图8所示,可以在喷气单元3a和3b逐渐扩大的喷嘴横截面19内,以及在两根吸尘管道27和29中安装气流影响元件49,50和51。
如在图9中沿视线方向IX的顶视图所示,对于被安装在喷嘴19范围内侧壁21上的气流影响元件49,例如可以是一种细长的纵向隔板。每块纵向隔板49位于与运动方向11平行的平面内,该平面在与材料幅1的夹角下。在上述实例中,纵向隔板49宽1mm,相互间距15mm。
如图10中沿视线方向X的顶视图所示,对于被安装在吸尘管道27和29内的系列隔板50和51,涉及到一种细长的纵向隔板。每块纵向隔板50和51位于一个与运动方向同样平行的平面内,该平面与材料幅1夹角60°。在上述举例中,纵向隔板50和51的宽度为2mm,相互间距30mm。
作为对在图3中布置的喷气单元3a和3b的补充,还可以如图6所示,在吸尘单元,准确地说是单元7a和7b的两侧各安装另一个喷气单元。
还可以通过一个转向单元45为被转向的材料幅46除尘以替代平的材料幅1。如图7所示,喷气单元以及吸尘单元的位置适应材料幅46的走向。材料幅46与转向单元45的分离角度优先选择位于15°和20°之间,以便使通过电荷交换和电荷分离进行的充电过程不会多余地增长。
前面已经提到的用零件3′和3″两分喷气单元3a和3b,与单块式实施方式相比,使较为简化的生产成为可能。分开沿线47进行,它转到直线19。密封通过一个密封环48进行,它的走向按照喷嘴系列43或纵向缝隙41的应用来确定。通过分开喷气单元3a和3b,气流影响元件49的简化生产首先成为可能。
喷气单元3a和3b,以及附属的吸尘单元7a和7b最好被设计为块状,它们平行于材料幅1的运动,可以被成排地添加,目的是除尘设备的宽度能够适应各种待除尘材料幅的宽度。
除尘设备当然也可以在材料幅上方移动以替代材料幅的移动。在通常情况下,把材料幅从喷嘴出口和入口的下面或其间穿过去。
采用上面所述的除尘设备,不但能为材料幅,也可为平板和弧面除尘。
上面所述的除尘设备,可以用于所有条形和平板形材料的除尘,例如层压硬纸板、细木工板、塑料带、纸带、纸板带、玻璃、普通箔、金属和医用箔、纺织物、印刷电路板、工业编织物、电影胶片和磁带等。
为代替在图3至图10中表示的喷气单元3a和3b,还可以使用图11中所示的单元53,它是喷气单元和吸尘单元的结合体。此外,与喷气单元3a和3b相比,这里可用一种气体排出速度在亚音速范围内工作,当然也可以在音速范围内工作。与喷气单元3a和3b类似,单元53也由两个被接地的喷嘴零件54a和54b组成,并且喷嘴管道横截面56有一个狭窄处55。从构造类似于压力管道13的压力管道57出发,喷嘴有一个(类似于15)逐渐缩小的喷嘴横截面59。与喷气单元3a和3b相反,拥有直线母线的狭窄处55一直拉到喷嘴出口60,所以显著变长。也就是说在流过的气流内部产生了比较激烈的电离效应(气体电)。狭窄处55的轴线与材料表面71切线68的夹角δ优先选择约51°。角δ也可以采用20°和100°之间,特别是30°和55°之间的其它值。尤其是考虑到少量的空气消耗和对转筒74(压力圆筒)上待除尘材料幅71的好的压紧,这个在实施例中被举出的值当然保证了最佳的工作状态。
该单元53也有一个类似于上面喷气单元3a和3b的按照流体力学“逐渐张大的喷嘴横截面”,在这里由喷嘴出口60前面的空间61组成。与上面的喷气单元3a和3b相反,也就是说,这里与底棱22构造类似的棱63,它的一个喷嘴管道侧面比另外一个向外延长了一个棱高a,从0.1mm至0.9mm,这里是0.6mm。如箭头64所示,这种延长一方面导致喷嘴管道扩大,另一方面导致排出的气体转向,如用箭头64所示。所以该气流产生吸尘效果,它把灰尘颗粒S送入吸尘单元65,它通过安装在吸尘管道内的系列隔板调整气流方向,并最终对于把灰尘颗粒送入吸尘软管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狭窄处55的宽度b与压力管道57中的气体压力一起这样调整,即在尽可能小的空气消耗下进行最佳的除尘。对于在这里叙述的实施例变体,用一个狭窄处宽0.04mm在压力管道57内压力为1.5bar时,并且距离d/53为从4mm至7mm,优先选择5mm进行操作。在切线68对面变窄的喷嘴通道55朝材料幅倾斜的角度这里例如为51°。
与单元53成一体的吸尘单元是一根构造类似于吸尘管道35、37和39的吸尘管道65。在一个较简单的结构设计中,只不过通过一块可以装配的、对应成型的金属板67构成吸尘侧壁。这里吸尘管道65的入口也类似于已在上面叙述过的那样,在材料幅的输送方向70上有一个锐角Φ。角Φ的值应该在20°和50°之间,并且优先选择33°和39°之间。吸尘管道65的入口处朝向喷嘴出口60的边,位置在距离e内,在本实施例中距离为17mm。
为了把除尘所必需的空气消耗量减到最低限度,压力管道57沿材料幅71的横向被分成为单个局部管道。这些没有被明确表现的局部管道,在图11和12中与基准标记57相同,各自通过一根能用活塞(未被表现)关闭的供气管道与一个供气室69连接。为了平衡压力,供气管道有一个有细微变化的流动横截面。活塞能够通过一种未显示的机械装置可移动的,即由外周长开始一根供气管道接着另一根,同时一根局部管道也接着另一根局部管道是这样与供气以及供气室69分离的。因此,可适应实际的待清洁的幅宽度。只给需要数目的部分局部管道供应压缩空气,这样就达到了空气消耗量的最佳程度,即减少到最低程度。
图12展示了喷气和吸尘单元53在用于叶片形物品71的除尘设备内的安装布置。待清洁的叶片71此时被夹子72固定在第一转筒73(输入圆筒)上。经第二转筒74(压力圆筒)上的移交在它们的接近位置71通过相邻的夹子72和75来进行,这时互相同步夹子72被打开,夹子75向弧形接收物关闭。图12中的表现展示了在被开的夹子72旁边,已经被夹子75固定的物品71,这时还有一部分叶片形物品71贴在转筒73上并被在上面拉住。附属于转筒74是喷气/吸尘单元53,在喷气单元上按与物品71宽度的横向装有安全辊77,安全辊应该在空气流中断或者在叶片递交不顺利情况下确保叶片型物品71的引导。
由于转筒73和74使用的高转速,拱形(物品)71倾向于从转筒表面脱落或者离开。使用按照本发明的设备,能够通过调整空气压力令人满意地在吸尘之外停止这种剥落。然而如果空气压力被这样调整,仅仅能实现没有缺陷的除尘,则此压力对于拱形的“固定”就太小了。在这种情况下安全辊77承担了所希望的控制功能。

Claims (13)

1.用一种非接触式工作的除尘设备从相对运动的、特别是坚固的材料幅表面(1;71)上清除灰尘颗粒(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材料幅表面(1;71)的一段距离(d,d/53)内,安置一个除尘设备的喷气单元(3a,3b;53)的朝向材料幅表面(1;71)的接地电位面(6,33;54a,54b),从喷气单元(3a,3b;53)喷出的气流(G)的在各种待除尘材料幅表面范围与电位面(6,33;54a,54b)之间的速度和压力(P)用下述方式调整,即取决于按照帕申定律压力(P)和距离(d,d/53)乘积的临界电压(u/krit),低于材料幅表面(1;71)上灰尘颗粒(S)的静电电压(E),这样使它们中性化,并且因此使在材料幅上灰尘颗粒附着力被克服(E/W),这些灰尘颗粒(S)不用需要电能的电离单元,仅用气流(G)吸纳,被至少一个吸尘单元(7a,7b;65)吸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气流,尤其是空气气流(G)以一个在20°和100°之间,优先选择在30°和55°之间的角度(α,δ)被喷到材料幅表面(1;71)上,并被至少一个迎着气流方向的后置的,也就是说位于材料运送方向上(11;70)前置的吸尘单元(7a,7b;65)吸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气流(G)从材料幅表面上剥落的灰尘颗粒(S),被以一个在20°和70°之间,优选45°以下的角度(δ,Φ)朝气流方向(25)倾斜的第一吸尘嘴(27,65),以及最好被附加的、与材料幅表面(1)接近垂直的第二吸尘嘴(29)吸纳。
4.用于实施如权利要求1到3所述方法,带有与供气单元(13;57)连接的喷气单元(3a,3b;53)以及吸气单元(7a,7b;65)的除尘设备,其特征在于,喷气单元(3a,3b;53)从供气单元(13;57)出发,有一个连续地逐渐变细的喷嘴横截面(15;59),它在一个狭窄处(17;55)之后,转入一个逐渐扩大的横截面(19;61),喷气单元(3a,3b;53)有一个朝向附着灰尘颗粒(S)的材料幅表面(1;71)、接地的导电表面范围(6,33;54a,54b),这里的供气单元(13;57)内的气体压力,以及接地表面范围(6,33;54a,54b)与各连续的、待除尘的材料幅表面范围(1,71)之间的距离(d,d/53)以下述方式调整,即这里的灰尘颗粒(S)没有使用任何与电能源接通的电离单元用于气电离,就能被剥落下来,并能被吸尘单元(7a,7b;65)吸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供气单元(13;57)内的气体压力、接地电位面(6,33;54a,54b)与待除尘的材料幅表面范围之间的距离(d,d/53),以及喷嘴横截面的安排(15,17,19;59,56,55,61)和它们对于待除尘范围的位置按下述方法调整,帕申定律的临界电压(U/krit)取决于距离(d,d/53)与借助于供气单元(13,57)内的气体压力,在接地表面范围(6,33;54a,54b)和待除尘并能连续牵引的各种材料幅表面范围之间,用喷气单元(3a,3b;53)能够产生的第二空气压力(P)的乘积,低于把灰尘颗粒(S)及其它物质保持在该范围内的静电电压(E)。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喷嘴出口这样安装,即它的喷出气流迎着材料幅(1;71)的传送方向(11;70)喷到材料幅上。
7.如权利要求4到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喷气单元(3a,3b;53)的喷嘴管道(21;55)的轴,位于一个与材料幅(1;71),准确地说是与它的切线夹角(α;δ)在20°和100°之间,优先选择在30°和55°之间的平面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喷气单元(3a,3b;53)的喷嘴内壁与它的轴,尤其是在开口(20;60)的范围内,至少有一个非对称构成的内壁范围,这里喷气单元(3a,3b;53)的喷嘴管道母线中的一条是直线(21;55),它位于与材料幅(1;71)以在20°和100°之间,优选在30°和55°之间的夹角(α;δ)延伸的平面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位于喷嘴出口(20;60)处的直线型管道母线(21;55)终结于一条锋利的边(22;63),以便产生一个从这里出发朝向材料幅表面流体涡流范围。
10.如权利要求4到9中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吸尘单元(27;56)的吸尘嘴(35)从吸尘开口(31a)呈喇叭形出发并逐渐缩小,这里喷嘴母线中的一条是第一直线(36a),它在一个与材料幅(1;71)夹角(β,Φ)在15°和50°之间、特别是在33°和39°之间的平面内延伸。
11.如权利要求4到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喷气单元(3a,3b;53)由至少两个部件(3′,3″;54a,54b)组成,并且优选分离线(47)或其中的一条通过喷嘴管道母线中的直线(21;55)延伸。
12.如权利要求4到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以块的方式进行的划分优先选择平行于材料幅(1;71)的相对运动方向(11;70),以便设备宽度能够以简单的方式结构上适应材料幅(1;71)的宽度。
13.如权利要求4到1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材料幅(1)的相对运动方向(11)上,互相保持一段距离地布置的第一和第二喷气单元(3a),它们被安装在吸尘单元(7a)的两侧,这时优先选择第一和第二喷气单元的喷气喷嘴管道轴线互相对准。
CN95195878A 1994-09-06 1995-09-06 从一条相对运动的材料幅上清除灰尘颗粒的方法及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84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H02719/94A CH687957A5 (de) 1994-09-06 1994-09-06 Verfahren zum Entfernen von Staubpartikeln von einer bewegten Materialbahn sowie Vorrichtung hierzu.
CH2719/946 1994-09-06
CH130295 1995-05-05
CH1302/95-8 1995-05-05
CH1302/958 1995-05-05
CH2719/94-6 1995-05-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7451A true CN1167451A (zh) 1997-12-10
CN1082849C CN1082849C (zh) 2002-04-17

Family

ID=25687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958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849C (zh) 1994-09-06 1995-09-06 从一条相对运动的材料幅上清除灰尘颗粒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5916373A (zh)
EP (1) EP0789635B1 (zh)
JP (1) JPH10505276A (zh)
CN (1) CN1082849C (zh)
AT (1) ATE183117T1 (zh)
AU (1) AU686897B2 (zh)
BR (1) BR9508885A (zh)
CA (1) CA2199151A1 (zh)
DE (1) DE59506604D1 (zh)
ES (1) ES2137536T3 (zh)
FI (1) FI109097B (zh)
HU (1) HU223697B1 (zh)
LV (1) LV11854B (zh)
MX (1) MX9701649A (zh)
NO (1) NO309970B1 (zh)
NZ (1) NZ300045A (zh)
WO (1) WO1996007490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3649A (zh) * 2008-09-26 2010-03-31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印刷玻璃的除尘装置
CN102199691A (zh) * 2011-05-23 2011-09-28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热处理工艺中退火炉的炉辊组合装置
CN107454918A (zh) * 2015-04-15 2017-12-08 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
CN109127584A (zh) * 2017-06-27 2019-01-04 尹重植 膜异物干式去除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519544C2 (de) * 1995-05-27 1999-08-19 Sundwig Gmbh Vorrichtung zum Entfernen von Flüssigkeit von der Oberfläche eines Bandes
US6134811A (en) * 1996-06-24 2000-10-24 Sundwig Gmbh Device for removing liquid from the surface of a band
US6148831A (en) * 1996-10-25 2000-11-21 Valmet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leaning a web
DE19732235A1 (de) 1997-07-26 1999-01-28 Michael Dr Marks Druckmaschine mit einer Einrichtung zum Reinigen der Druckträger
US6117190A (en) * 1999-08-12 2000-09-12 Raytheon Company Removing soil from fabric using an ionized flow of pressurized gas
DE10016822C2 (de) * 2000-04-06 2002-08-01 Koenig & Bauer Ag Vorrichtung zum Entstauben einer Warenbahn
WO2002018065A2 (en) * 2000-09-01 2002-03-07 Bethlehem Steel Corporation Process for applying a coating to a continuous steel sheet and a coated steel sheet product therefrom
DE10108234B4 (de) * 2001-02-21 2004-03-18 Koenig & Bauer Ag Längsschneideinrichtung für eine materialbahn und Verfahren zur Reinigung der Längsschneideinrichtung
DE10211309A1 (de) * 2002-03-13 2003-09-25 Heidelberger Druckmasch Ag Schneidvorrichtung mit Entstaubungsvorrichtung im Falzapparat einer bahnverarbeitenden Druckmaschine
DE10252377B4 (de) * 2002-11-15 2006-11-09 Man Roland Druckmaschinen Ag Verarbeitungsmaschine mit einer berührungslos arbeitenden Entstaubungsvorrichtung
JP2005034782A (ja) * 2003-07-17 2005-02-10 Sony Corp 洗浄装置及び洗浄方法
DE102004057445A1 (de) * 2004-11-24 2006-06-01 Hauni Maschinenbau Ag Vorrichtung zum kontaktlosen Reinigen eines Förderelementes und Anordnung zum Transportieren und/oder Speichern stabförmiger Artikel mit einer Vorrichtung zum kontaktlosen Reinigen eines Förderelementes
ES2354272T3 (es) * 2004-12-23 2011-03-11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SA Máquina para envasar productos alimenticios vertibles.
DE102005055312A1 (de) * 2005-11-21 2007-06-06 Hildebrand Systeme Gmbh Absaugvorrichtung zur Entfernung von bei Bearbeitungen an bewegten Materialbahnen entstehenden Partikeln
DE102007000507B4 (de) 2007-10-15 2010-03-11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Walze eines Trockners
DE102007000508B4 (de) 2007-10-15 2011-09-15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Trockner für mindestens eine Materialbahn
DE102009054865B4 (de) 2009-12-17 2014-11-13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Trockner
DE102011001639A1 (de) 2011-03-29 2012-10-04 Turbofilter Gmbh Vorrichtung zur Oberflächenreinigung bewegter Materialbahnen
US9108229B2 (en) * 2011-06-17 2015-08-18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culate removal from moving paper webs
US8657998B2 (en) * 2011-06-17 2014-02-25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culate removal from moving paper webs
CN109396199A (zh) * 2017-08-17 2019-03-01 Posco公司 氧化皮排出装置
CN109092732A (zh) * 2018-08-02 2018-12-28 宁国市双阳精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耐磨材料生产用清理装置
FI12484U1 (fi) * 2019-06-13 2019-10-15 Valmet Technologies Oy Pölynpoistolaite
CN113231396A (zh) * 2021-05-13 2021-08-10 洛阳广纬精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接触式导轨除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38090B2 (ja) * 1981-02-12 1984-09-13 一雄 坂東 プラスチック成形金型面のクリ−ニング装置
EP0245526B1 (de) * 1986-04-29 1989-04-26 Eltex-Elektrostatik Gesellschaft mbH Sonde für die Entstaubung von bewegten Bahnen, vorzugsweise aus Papier
US4727614A (en) * 1987-01-20 1988-03-01 Shape Inc. Ground corona comb
JPH074583B2 (ja) * 1988-05-30 1995-01-25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ウェブの除塵方法
US5421901A (en) * 1990-02-14 1995-06-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 web
DE59202907D1 (de) * 1991-05-17 1995-08-24 Sundwiger Eisen Maschinen Vorrichtung zum Entfernen von Flüssigkeit von der Oberfläche eines bewegten Bandes.
DE4305907A1 (de) * 1993-02-24 1994-08-25 Sundwiger Eisen Maschinen Vorrichtung zum Entfernen von Flüssigkeit von der Oberfläche eines bewegten Bandes, insbesondere eines Walzbandes an einem Walzgerüst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83649A (zh) * 2008-09-26 2010-03-31 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改良的印刷玻璃的除尘装置
CN102199691A (zh) * 2011-05-23 2011-09-28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热处理工艺中退火炉的炉辊组合装置
CN102199691B (zh) * 2011-05-23 2013-05-01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热处理工艺中退火炉的炉辊组合装置
CN107454918A (zh) * 2015-04-15 2017-12-08 福伊特专利有限公司 清洁装置
CN109127584A (zh) * 2017-06-27 2019-01-04 尹重植 膜异物干式去除装置
CN109127584B (zh) * 2017-06-27 2021-10-08 尹重植 膜异物干式去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849C (zh) 2002-04-17
CA2199151A1 (en) 1996-03-14
AU686897B2 (en) 1998-02-12
EP0789635B1 (de) 1999-08-11
HUT76873A (en) 1997-12-29
NO309970B1 (no) 2001-04-30
AU3764995A (en) 1996-03-27
HU223697B1 (hu) 2004-12-28
FI109097B (fi) 2002-05-31
WO1996007490A1 (de) 1996-03-14
DE59506604D1 (de) 1999-09-16
NO971002L (no) 1997-05-05
LV11854B (en) 1997-12-20
NO971002D0 (no) 1997-03-05
ES2137536T3 (es) 1999-12-16
US5916373A (en) 1999-06-29
BR9508885A (pt) 1997-12-30
LV11854A (lv) 1997-10-20
FI970940A (fi) 1997-03-05
EP0789635A1 (de) 1997-08-20
JPH10505276A (ja) 1998-05-26
NZ300045A (en) 1998-08-26
ATE183117T1 (de) 1999-08-15
MX9701649A (es) 1998-02-28
FI970940A0 (fi) 1997-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849C (zh) 从一条相对运动的材料幅上清除灰尘颗粒的方法及设备
CN1171775C (zh) 一种动电式空气传送-调节设备的电极自清理装置
EP0730497B1 (en) A precipitator for an electrostatic filter
US7318857B2 (en) Dual flow wet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CA2369637A1 (en) Electrostatic air cleaning device with conductive array
US20070144117A1 (en) Cyclone air purifier
MXPA97001649A (es) Retiro de particulas de polvo de una pista dematerial con movimiento relativo
WO2005077540A1 (e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with insulated driver electrodes
JPS63182089A (ja) くし型コロナ放電接地装置及びくし型コロナ放電接地装置を備えたイオン化流体洗浄装置
WO2007073020A1 (en)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 using induction voltage
US3785118A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lectrical precipitation
EP0515414B1 (en) Web cleaning apparatus
US5421901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a web
CN1721092A (zh) 用于面板处理系统的吸取单元组件
JP2005111345A (ja) 静電気浮上式除塵装置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9894308B (zh) 适于快速换线的粉末喷涂设备及其工作方法
JP4983566B2 (ja) 清浄空気製造装置
JPH08332424A (ja) 粉末塗料の清浄方法及び清浄装置
CN115334735A (zh) 一种大气压等离子体刷装置
JPH11319741A (ja) 除塵方法及び除塵装置
US4940471A (en) Device for cleaning two-stage 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s
CN202877187U (zh) 一种新型静电式瓶盖清洗机
CN215088004U (zh) 一种静电除尘装置
CN219400687U (zh) 铝合金板单面涂膜设备
CN212820481U (zh) 一种输送机静电抑尘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of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PPLICANT; FROM: SCHNEIDER CONSULT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TO: PATENT CONSULT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Swiss Lunnake

Applicant after: Schneider Consulataion and Development Co.

Address before: Basel

Applicant before: Schneider Consultation and Development Co.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