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323313A - 一种背门结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背门结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323313A
CN116323313A CN202080105405.5A CN202080105405A CN116323313A CN 116323313 A CN116323313 A CN 116323313A CN 202080105405 A CN202080105405 A CN 202080105405A CN 116323313 A CN116323313 A CN 116323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 door
panel
lamp housing
tail lamp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540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Ning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323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323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5/00Doors
    • B60J5/10Doors arranged at the vehicle rea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ARRANGEMENT OF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 B60Q1/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 B60Q1/26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 B60Q1/3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the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or circuits therefor the devices being primarily intended to indicate the vehicle, or parts thereof, or to give signals, to other traffic for indicating rear of vehicle, e.g. by means of reflecting su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辆背门结构,包括: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尾灯罩壳和加强块;其中加强块为中空结构,其位于背门内板和背门外板之间安装在尾灯罩壳,并配置为填充尾灯罩壳和背门内板之间的间隙。在尾灯罩壳和背门内板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内部中空的加强块,可增强尾灯罩壳及与其连接的背门外板的局部强度,并且通过加强块连接背门内板和背门尾灯罩壳,以吸收背门关闭冲击力。

Description

一种背门结构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背门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背门系统是整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由背门钣金总成、背门锁系统、背门内饰护板总成、后风窗玻璃总成和背门外饰护板等组成,背门系统需要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符合耐久性要求。因为背门内板钣金的尾灯位置是内板冲压拉延深度最深的位置,是耐久开裂的高发区域。为了保证背门开闭耐久性能,现有技术中会在相应区域附近设置多个限位块,以在关闭背门时,通过多个限位块之间进行接触来缓冲背门关闭带来的冲击力。然而现有限位块对制造精度要求较高,且安装结构较复杂,会引起外观品质差和开关背门异响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的背门结构。
本发明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轻量化背门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升背门结构的安装便捷性。
本发明的再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新型背门结构的车辆。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背门结构,包括: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尾灯罩壳和加强块;其中
加强块为中空结构,其位于背门内板和背门外板之间安装在尾灯罩壳,并配置为填充尾灯罩壳和背门内板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加强件包括:
外部件,具有靠近背门内板的第二面板,以及靠近尾灯罩壳的第一面板;和
内部件,安装于外部件内部,并支撑至少部分第一面板和至少部分第二面板相互远离。
进一步地,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具有相互靠近的连接边,二者在连接边处形成封口,并在与连接边相反的另一侧形成开放边,且二者的开放边相互远离;以及
内部件具有窄端和宽于窄端的宽端,窄端插入外部件并位于靠近封口的位置,宽端位于两个开放边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面板包括安装区段和托接区段;
安装区段夹置于尾灯罩壳和背门内板之间,安装区段穿出有卡钩,加强块通过卡钩安装于尾灯罩壳;
托接区段和安装区段首尾续接形成一体构件,且托接区段自安装区段朝向背门外板平滑弯曲延伸,以定位于尾灯罩壳的下方的托接位置。
进一步地,卡钩形成于内部件上,内部件上还形成有托接台阶;
第一面板的安装区段开设有通孔,以允许卡钩自通孔穿出卡接于尾灯罩壳;
第一面板的托接区段形成有缺口,托接台阶自缺口露出并与尾灯罩壳贴靠。
进一步地,加强件还包括垫板,套设于自通孔穿出的卡钩上,以垫在尾灯罩壳与第一面板之间。
进一步地,内部件包括:
第一内板,贴靠设置于第一面板内侧;
第二内板,贴靠设置于第二面板内侧;
顶板,靠近安装区段的自由端连接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
底板,靠近托接区段的自由端连接第一内板和第二内板;和
至少一个支撑筋,配置为自第一内板朝向第二内板或底板延伸。
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支撑筋包括位于安装区段和第二内板之间的第一支撑筋、位于托接区段和底板之间的第三支撑筋,以及位于第一支撑筋和第三支撑筋之间的第二支撑筋,其中
第二支撑筋的一端靠近安装区段和托接区段之间的过渡区连接于第一内板,其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内板。
进一步地,第三支撑筋的一端延伸至内部件的托接台阶的内部。
进一步地,托接台阶上铺设有缓冲层。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前述任一项所述的背门结构, 其中
车辆的背门的左右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尾灯罩壳,每个尾灯罩壳上均设置有一个加强块。
本发明的背门结构在尾灯罩壳和背门内板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内部中空的加强块,可增强尾灯罩壳及与其连接的背门外板的局部强度,并且通过加强块连接背门内板和背门尾灯罩壳,以吸收背门关闭冲击力。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背门结构的加强块自身结构和其与尾灯罩壳之间的安装结构均通过一个卡钩实现,使得加强块的结构得到简化,无需使用额外的连接件,提升背门结构的安装便捷性,降低了对制造精度的要求。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背门结构的加强块可通过两个局部面与尾灯罩壳接触抵靠。其一为垫板,其二为托接台阶的表面。由此,加强块可自尾灯罩壳的两个侧面对其进行支撑,并分散背门关闭时的冲击力。两个局部面即可实现加强块与尾灯罩壳的面接触,又可避免发生由于接触面过大而易于出现的接触面无法完全贴靠而实际变成点接触或线接触的现象。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加强块的支撑筋大致呈放射性地布置在其内部件的中空结构内,支撑筋和底板及顶板由此可更均匀地分散关门产生的冲击力,由此保证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加强块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进而保证加强块的较轻的重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背门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尾灯罩壳和加强块的示意性装配图;
图3至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强块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6和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强块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强块的一个端部视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加强块的A处放大图,其中示出了卡钩,省略了垫板;
图10是沿图8中的剖切线B-B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背门结构的示意性分解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尾灯罩壳20和加强块10的示意性装配图。
参加图1和图2,车辆背门结构一般性地可包括背门内板30、背门外板40、尾灯罩壳20和加强块10。具体地,加强块10为中空结构,其位于背门内板30和背门外板40之间安装在尾灯罩壳20,并配置为填充尾灯罩壳20和背门内板30之间的间隙。
也即是,本发明在尾灯罩壳20和背门内板30之间的间隙内设置内部中空的加强块10,可增强尾灯罩壳20及与其连接的背门外板40的局部强度,并且通过加强块10连接背门内板30和背门尾灯罩壳20,以吸收背门关闭冲击力。
图3至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强块10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示意性结构图。在一个实施例中,加强件包括外部件100和内部件200。外部件100具有靠近背门内板30的第二面板120,以及靠近尾灯罩壳20的第一面板110。内部件200安装于外部件100内部,并支撑至少部分第一面板110和至少部分第二面板120相互远离。
具体地,外部件100的外表面可配置为和背门内板30及尾灯罩壳20的表面适配,第一面板110可与尾灯罩壳20的对应表面区域具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板型,第二面板120可与背门内板30的对应表面区域具有相同或大致相同的板型,内部件200用于插入安装在外部件100的内部以提供支撑。由此,加强块10通过外部件100限定其外型,便于插入安装于背门内板30和尾灯罩壳20之间的间隙,并通过内部件200实现缓冲和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件100和内部件200还可采用不同材质的材料制成,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功能。
图6和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强块10从不同角度观察的示意性分解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加强块10的一个端部视图,图10是沿图8中的剖切线B-B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 面板110和第二面板120具有相互靠近的连接边111,二者在连接边111处形成封口,并在与连接边111相反的另一侧形成开放边112,且二者的开放边112相互远离。内部件200具有窄端231和宽于窄端231的宽端232,窄端231插入外部件100并位于靠近封口的位置,宽端232位于两个开放边112之间。
也即是,参见图10,加强块10的可形成大致为三角形的局部截面,由此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压性,且一端开口一端连接的外部件100可便于内部件200的定位、插接和安装。
图9是图8所示的加强块10的A处放大图,其中示出了卡钩201,省略了垫板333。参加图6至图1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面板110包括安装区段121和托接区段122。安装区段121夹置于尾灯罩壳20和背门内板30之间,且安装区段121穿出有卡钩201。加强块10可通过卡钩201安装于尾灯罩壳20。
具体地,本发明的加强块10可在焊装车间进行安装,通过加强块10上的卡钩201卡接并通过热膨胀粘胶(例如3M胶)固定在背门尾灯罩盒上,通过涂装的高温烘烤后,膨胀性结构胶块会发生膨胀、硬化。加强块10填充背门尾灯罩盒与背门内板30的间隙,起到加强局部刚度的作用,不需要与其他零件匹配使用,降低了对制造工艺精度的要求。
进一步地,托接区段122和安装区段121可首尾续接形成一体构件,且托接区段122自安装区段121朝向背门外板40平滑弯曲延伸,以定位于尾灯罩壳20的下方的托接位置。由此,加强块10的下部可基本位于背门外板40、背门内板30和尾灯罩壳20这三件结构的连接处,以提供更好的缓冲和支撑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卡钩201形成于内部件200上,内部件200通过卡钩201安装固定于外部件100,并且第一面板110的安装区段121开设有通孔123,以允许卡钩201自通孔123穿出卡接于尾灯罩壳20,由此使加强块10通过卡钩201安装于尾灯罩壳20。加强块10自身结构和其与尾灯罩壳20之间的安装结构均通过一个卡钩201实现,使得加强块10的结构得到简化,无需使用额外的连接件。
进一步地,加强件还包括垫板333,套设于自通孔123穿出的卡钩201上,以垫在尾灯罩壳20与第一面板110之间。内部件200上还形成有托接 台阶202。第一面板110的托接区段122形成有缺口124,托接台阶202自缺口124露出并与尾灯罩壳20贴靠。
也即是,加强块10可通过两个局部面与尾灯罩壳20接触抵靠。其一为垫板333,其二为托接台阶202的表面。由此,加强块10可自尾灯罩壳20的两个侧面对其进行支撑,并分散背门关闭时的冲击力。两个局部面即可实现加强块10与尾灯罩壳20的面接触,又可避免发生由于接触面过大而易于出现的接触面无法完全贴靠而实际变成点接触或线接触的现象。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部件200可具体包括第一内板241、第二内板242、顶板240、底板243和支撑筋。第一内板241可贴靠设置于第一面板110内侧。第二内板242可贴靠设置于第二面板120内侧。顶板240靠近安装区段121的自由端连接第一内板241和第二内板242。底板243靠近托接区段122的自由端连接第一内板241和第二内板242。至少一个支撑筋则可配置为自第一内板241朝向第二内板242或底板243延伸。
也即是,内部件200由顶板240、底板243、第一内板241和第二内板242构成外轮廓,并由顶板240、底板243和支撑筋提供加强和支撑效果。
进一步,至少一个支撑筋包括位于安装区段121和第二内板242之间的第一支撑筋251、位于托接区段122和底板243之间的第三支撑筋253,以及位于第一支撑筋251和第三支撑筋253之间的第二支撑筋252。具体地,第二支撑筋252的一端靠近安装区段121和托接区段122之间的过渡区连接于第一内板241,其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内板242。
也即是,三个支撑筋大致呈放射性地布置在内部件200的中空结构内,三个支撑筋和底板243及顶板240由此可更均匀地分散关门产生的冲击力,由此保证设置为中空结构的加强块10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进而保证加强块10的较轻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支撑筋253的一端延伸至内部件200的托接台阶202的内部。也即是,第三支撑筋253直接支撑于托接台阶202内,由此为与尾灯罩壳20接触贴合的托接台阶202提供更好的支撑加强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托接台阶202上铺设有缓冲层222。缓冲层222可选取与托接台阶202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制成,并可根据尾灯罩壳20相应区域的局部板型,由此可更好地与尾灯罩壳20进行贴合。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背门 结构。具体地,车辆的背门的左右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尾灯罩壳20,每个尾灯罩壳20上均设置有一个加强块10。两个加强块10镜像对称设置于两个尾灯罩壳20处,以均匀对称地为车辆的背门提供缓冲和对关门冲击力进行分散。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11)

  1. 一种车辆背门结构,包括:背门内板、背门外板、尾灯罩壳和加强块;其中
    所述加强块为中空结构,其位于所述背门内板和背门外板之间安装在所述尾灯罩壳,并配置为填充所述尾灯罩壳和所述背门内板之间的间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背门结构,其中,所述加强件包括:
    外部件,具有靠近所述背门内板的第二面板,以及靠近所述尾灯罩壳的第一面板;和
    内部件,安装于所述外部件内部,并支撑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面板和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面板相互远离。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背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面板和所述第二面板具有相互靠近的连接边,二者在所述连接边处形成封口,并在与所述连接边相反的另一侧形成开放边,且二者的所述开放边相互远离;以及
    所述内部件具有窄端和宽于所述窄端的宽端,所述窄端插入所述外部件并位于靠近所述封口的位置,所述宽端位于两个所述开放边之间。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背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一面板包括安装区段和托接区段;
    所述安装区段夹置于所述尾灯罩壳和所述背门内板之间,所述安装区段穿出有卡钩,所述加强块通过所述卡钩安装于所述尾灯罩壳;
    所述托接区段和所述安装区段首尾续接形成一体构件,且所述托接区段自所述安装区段朝向所述背门外板平滑弯曲延伸,以定位于所述尾灯罩壳的下方的托接位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背门结构,其中,
    所述卡钩形成于所述内部件上,所述内部件上还形成有托接台阶;
    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安装区段开设有通孔,以允许所述卡钩自所述通孔穿出卡接于所述尾灯罩壳;
    所述第一面板的所述托接区段形成有缺口,所述托接台阶自所述缺口露出并与所述尾灯罩壳贴靠。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背门结构,其中,
    所述加强件还包括垫板,套设于所述卡钩上,以垫在所述尾灯罩壳与所述第一面板之间。
  7.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背门结构,其中,所述内部件包括:
    第一内板,贴靠设置于所述第一面板内侧;
    第二内板,贴靠设置于所述第二面板内侧;
    顶板,靠近所述安装区段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一内板和所述第二内板;
    底板,靠近所述托接区段的自由端连接所述第一内板和所述第二内板;和
    至少一个支撑筋,配置为自所述第一内板朝向所述第二内板或所述底板延伸。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背门结构,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支撑筋包括位于所述安装区段和所述第二内板之间的第一支撑筋、位于所述托接区段和所述底板之间的第三支撑筋,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支撑筋和所述第三支撑筋之间的第二支撑筋,其中
    所述第二支撑筋的一端靠近所述安装区段和所述托接区段之间的过渡区连接于所述第一内板,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内板。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背门结构,其中,
    所述第三支撑筋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内部件的托接台阶的内部。
  10. 根据权利要求5或9所述的车辆背门结构,其中,
    所述托接台阶上铺设有缓冲层。
  11. 一种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背门结构,其中
    所述车辆的背门的左右端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所述尾灯罩壳,每个所述尾灯罩壳上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加强块。
CN202080105405.5A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背门结构及车辆 Pending CN11632331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132285 WO2022110023A1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背门结构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323313A true CN116323313A (zh) 2023-06-23

Family

ID=81753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5405.5A Pending CN116323313A (zh) 2020-11-27 2020-11-27 一种背门结构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323313A (zh)
WO (1) WO20221100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0512B (zh) * 2022-08-30 2024-04-16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背门缓冲组件、汽车背门系统和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59707B2 (ja) * 2009-09-08 2013-12-0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ルゲート構造
CN203567526U (zh) * 2013-10-29 2014-04-30 东风汽车公司 一种背门外板支撑板结构
CN203637524U (zh) * 2013-12-03 2014-06-11 东风汽车公司 汽车尾门内板加强结构
CN206155112U (zh) * 2016-10-24 2017-05-1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掀背门加强结构
CN207172778U (zh) * 2017-07-28 2018-04-03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 车门、加强结构体和应用车门的车辆
JP7147363B2 (ja) * 2018-08-22 2022-10-0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テールゲート
CN110949240B (zh) * 2019-12-20 2021-08-17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树脂背门尾灯安装组件和树脂背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10023A1 (zh) 2022-06-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577814B1 (ko) 자동차의 프런트엔드모듈(FEM;front endmodule)상부판넬의 수평래치 결합구조
CN116323313A (zh) 一种背门结构及车辆
JP4533059B2 (ja) 自動車用ルーフラックマウンティング構造
JP2001191794A (ja) 自動車のドア用トリム部材
KR102645133B1 (ko) 차량용 가니시 구조물
WO2012073557A1 (ja) パネル接合構造
CN110949240B (zh) 树脂背门尾灯安装组件和树脂背门
CN213413484U (zh) 汽车天窗的支撑框架和车辆
CN210283857U (zh) 一种汽车背门结构
JP3520970B2 (ja) スライドドア用センタレールのレールエンドガーニッシュ取付け構造
CN110901352A (zh) 树脂背门内板
JP5134919B2 (ja) 車両用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US20240123917A1 (en) Modular passenger compartment trim
CN212242926U (zh) 汽车背门锁安装支架
CN205326950U (zh) 一种汽车金属衣帽架总成结构
JP6281536B2 (ja) 車両の防音構造
JP2020078954A (ja) 自動車の車体構造
CN216886659U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间壁结构
CN213831895U (zh) 后地板结构及电动车辆
CN219947857U (zh) 一种尾门加强支架及车辆
CN220053938U (zh) 一种新型组合悬置支架
CN210011676U (zh) 行李箱安装机构和汽车
KR20070091477A (ko) 자동차 헤드라이너 보강구조
JP4219214B2 (ja) 自動車のドア構造
JP3237545B2 (ja) 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