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11676U - 行李箱安装机构和汽车 - Google Patents
行李箱安装机构和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0011676U CN210011676U CN201920509116.6U CN201920509116U CN210011676U CN 210011676 U CN210011676 U CN 210011676U CN 201920509116 U CN201920509116 U CN 201920509116U CN 210011676 U CN210011676 U CN 2100116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uggage
- side wall
- bottom plate
- mounting mechanism
- suitc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安装机构和汽车,该行李箱安装机构包括:行李箱骨架;侧围内饰板,所述侧围内饰板固定于所述行李箱骨架的侧部,并且所述侧围内饰板的下边缘具有位于行李放置空间的侧边处的内翻边;行李箱底板,所述行李箱底板的侧边密封压接于所述内翻边上。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安装机构的侧围内饰板代替车身的侧围内板,减轻行李箱的重量,满足车辆轻量化的需求,同时行李箱底板与侧围内饰板压接密封,实现对行李箱的密封,该密封形式简单,能够有效防止雨水等渗入行李箱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行李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李箱安装机构和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行李箱位于车辆后方,目前行李箱一般采用车身地板与车身的侧围内板焊接实现车内的密封,而车身地板与车身侧围内板采用金属材质,再增设行李箱内饰板及地毯进行装饰,避免金属件的外露。但由于车身地板及车身的侧围内板为金属材料,同时需要内饰板进行装饰,因而行李箱重量大,增加了整车的重量,不能适应现有汽车轻量化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行李箱安装机构,该行李箱安装机构包括:
行李箱骨架;
侧围内饰板,所述侧围内饰板固定于所述行李箱骨架的侧部,并且所述侧围内饰板的下边缘具有位于行李放置空间的侧边处的内翻边;
行李箱底板,所述行李箱底板的侧边密封压接于所述内翻边上。
可选地,所述行李箱底板凹陷形成行李放置槽;
所述行李放置槽的内部及其上部空间形成所述行李放置空间。
可选地,所述行李箱骨架包括横梁;
所述横梁位于车身骨架的所述行李箱底板和车内底板的连接处。
可选地,所述车内底板的侧边密封压接所述侧围内饰板的所述内翻边。
可选地,所述内翻边与所述行李箱底板的侧边、所述内翻边与所述车内底板的侧边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条。
可选地,所述行李箱骨架还包括:
侧梁,所述侧梁与车身骨架相连;
后梁,所述后梁安装于两侧的侧梁之间;
其中,所述侧围内饰板固定于所述侧梁;所述行李箱底板位于所述后梁与所述横梁之间。
可选地,还包括侧围外板;
所述侧围外板位于所述侧围内饰板的外侧并固定于所述侧梁。
可选地,所述侧围内饰板和所述侧围外板之间填充有耐火填充物。
可选地,所述耐火填充物为聚氨酯泡沫塑料、酚醛泡沫塑料、玻璃棉、岩棉和矿物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上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行李箱安装机构的侧围内饰板代替车身的侧围内板,减轻行李箱的重量,满足车辆轻量化的需求,同时行李箱底板与侧围内饰板压接密封,实现对行李箱的密封,该密封形式简单,能够有效防止雨水等渗入行李箱内。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侧围内板的行李箱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李箱骨架与侧围内饰板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行李箱骨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围内饰板边缘安装示意图。
其中:1行李箱骨架
11横梁、12侧梁、13后梁
2侧围内饰板
21内翻边
3侧围外板
4行李箱底板
41行李放置槽
6车内底板
7密封条
8车身骨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分。
在本文中,“示意性”表示“充当实例、例子或说明”,不应将在本文中被描述为“示意性”的任何图示、实施方式解释为一种更优选的或更具优点的技术方案。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部分,而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的数值范围不仅包括其两个端点内的整个范围,也包括含于其中的若干子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行李箱密封性能差的技术问题,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行李箱安装机构,该行李箱安装机构包括:行李箱骨架1、侧围内饰板2和行李箱底板4。
行李箱骨架1是支撑主体,该行李箱骨架1与车身骨架8相连。
侧围内饰板2固定于行李箱骨架1的侧部以形成对行李放置空间的包裹,侧围内饰板2的下边缘具有位于行李放置空间的侧边处的内翻边21,行李箱底板4铺设于两侧的侧围内饰板2的下边缘之间,并且行李箱底板4的侧边密封压接于内翻边21上。
该行李箱底板4与侧围内饰板2压接密封,一方面,侧围内饰板2既可以起装饰作用,也可以代替车身的侧围内板与行李箱底板4密封连接,省去车身的侧围内板,减轻行李箱的重量,满足汽车轻量化的需求。具体而言,由于车身的侧围内板材质为金属,并需要增设行李箱内饰板及地毯进行装饰,重量较重,增加了正常的重量,而若省去车身的侧围内板,侧围内饰板2同时可以选用轻质材料,则可以减轻正常重量。另一方面,在省去侧围内板的情况下,侧围内饰板2与行李箱底板4密封连接实现行李箱内部的密封,连接形式简单,且密封结构可靠,即使车辆使用过程中存在晃动,由于密封压接的安装方式使得行李箱底板4位置稳固,该连接形式也不易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行李箱安装机构的行李箱底板4与侧围内饰板2压接密封,实现对行李箱的密封,该密封形式简单,能够有效防止雨水等渗入行李箱内,并且设置该压接密封形式的同时可以省去车身的侧围内板,减轻正常重量。
可选地,该行李箱底板4凹陷形成行李放置槽41,上述的行李放置空间包括行李放置槽41的内部及其上部空间,行李箱底板4凹陷可以扩展行李放置空间,使用时可以存放更多的行李。上述的侧围内饰板2的内翻边21向即为侧围内饰板2向行李放置空间的内部弯折的折边,该折边被行李箱底板4压接,实现密封。
在可选示例中,行李箱骨架1包括横梁11。该横梁11位于车身骨架8的行李箱底板4和车内底板6的连接处,并且行李箱底板4和车内底板6均搭接设置于该横梁11的上表面。该横梁11延伸至车身的侧围外板3,以加强侧围外板3、侧围内饰板2和车内底板6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该行李箱的耐撞性。
与行李箱底板4的安装方向类似,车内底板6的侧边密封压接侧围内饰板2的内翻边21。可以理解的是,侧围内饰板2可以延伸至车身侧围,其必然与车内底板6存在交接的部分,该部分与车内底板6同样采用压接的安装形式密封。
进一步地,内翻边21与行李箱底板4的侧边、内翻边21与车内底板6的侧边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条7,密封条7进一步提高行李箱内部的密封性能,可选地,该密封条7可以是密封胶条,密封胶条可以直接粘接在侧围内饰板2的内翻边21的上表面,实现密封的同时增加内翻边与行李箱底板4和车内底板6直接的连接强度。
具体地,如图4所示,行李箱底板4、密封条7和侧围内饰板2的内翻边2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并且在于横梁11交接的位置通过螺栓或者螺钉固定安装于横梁11,行李箱底板4、密封条7和内翻边21自上而下依次固定于横梁11。
同理,车内底板6、密封条7和侧围内饰板2的内翻边21自上而下依次设置,并且在于横梁11交接的位置通过螺栓或者螺钉固定安装于横梁11,车内底板6、密封条7和内翻边21自上而下依次固定于横梁11。
在一些实例中,行李箱骨架1还可以包括侧梁12和后梁13。
侧梁12位于行李放置空间的侧面,该侧梁12与车身骨架8相连,实现行李箱骨架1与车身骨架8的连接。
后梁13安装于两侧的侧梁12之间,即后梁13作为两个侧梁12之间的支撑。
侧围内饰板2固定安装于侧梁12,行李箱底板4铺设于两个侧梁12、后梁13与横梁11之间,在横梁11的位置,行李箱底板4与车内底板6对接,实现行李箱与车身内部的对接。
该行李箱安装机构的侧围外板3位于侧围内饰板2的外侧并固定于侧梁12,侧围外板3和侧围内饰板2安装于侧梁12的相对两侧,在侧围外板3和侧围内饰板2之间形成空腔,可选地,该空腔内填充有耐火填充物,一方面,耐火填充物提高行李箱的耐火性能,另一方面,该耐火填充物可以起隔音降噪的作用。
具体该耐火填充物可以是聚氨酯泡沫塑料、酚醛泡沫塑料、玻璃棉、岩棉和矿物棉中的一种或多种,该耐火填充物重量小,在实现耐火降噪的同时不会过多增加行李箱的重量,满足汽车轻量化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可以包括上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该汽车的行李箱可以省去侧围内板,由侧围内饰板代替侧围内板,减轻正常重量,同时行李箱底板压接侧围内饰板的内翻边实现密封,密封性能好,结构简单。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方式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案或变更,如特征的组合、分割或重复,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行李箱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行李箱骨架(1);
侧围内饰板(2),所述侧围内饰板(2)固定于所述行李箱骨架(1)的侧部,并且所述侧围内饰板(2)的下边缘具有位于行李放置空间的侧边处的内翻边(21);
行李箱底板(4),所述行李箱底板(4)的侧边密封压接于所述内翻边(2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底板(4)凹陷形成行李放置槽(41);
所述行李放置槽(41)的内部及其上部空间形成所述行李放置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骨架(1)包括横梁(11);
所述横梁(11)位于车身骨架(8)的所述行李箱底板(4)和车内底板(6)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底板(6)的侧边密封压接所述侧围内饰板(2)的所述内翻边(2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翻边(21)与所述行李箱底板(4)的侧边、所述内翻边(21)与所述车内底板(6)的侧边之间均设置有密封条(7)。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李箱骨架(1)还包括:
侧梁(12),所述侧梁(12)与车身骨架(8)相连;
后梁(13),所述后梁(13)安装于两侧的侧梁(12)之间;
其中,所述侧围内饰板(2)固定于所述侧梁(12);所述行李箱底板(4)位于所述后梁(13)与所述横梁(1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围外板(3);
所述侧围外板(3)位于所述侧围内饰板(2)的外侧并固定于所述侧梁(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内饰板(2)和所述侧围外板(3)之间填充有耐火填充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填充物为聚氨酯泡沫塑料、酚醛泡沫塑料、玻璃棉、岩棉和矿物棉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行李箱安装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09116.6U CN210011676U (zh) | 2019-04-15 | 2019-04-15 | 行李箱安装机构和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0509116.6U CN210011676U (zh) | 2019-04-15 | 2019-04-15 | 行李箱安装机构和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0011676U true CN210011676U (zh) | 2020-02-04 |
Family
ID=69315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0509116.6U Active CN210011676U (zh) | 2019-04-15 | 2019-04-15 | 行李箱安装机构和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0011676U (zh) |
-
2019
- 2019-04-15 CN CN201920509116.6U patent/CN21001167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29601B2 (en) | Wall panel for recreational vehicle | |
CN101842260A (zh) | 多层压紧组件 | |
CN105377676A (zh) | 车辆驾驶室组件 | |
CN107672676B (zh) | 车辆a柱和车辆a柱组件 | |
CN111923702A (zh) | 全景天幕汽车顶盖后部总成 | |
MXPA06002045A (es) | Techo, de multiples piezas, con refuerzo. | |
CN210011676U (zh) | 行李箱安装机构和汽车 | |
US20090160220A1 (en) | Motor vehicle window assembly | |
CN1330597A (zh) | 构成铁路车辆车身外壳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件 | |
US5954389A (en) | Reinforced front part for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cabins/bodies for vehicles | |
CN102729907A (zh) | 一种用于客车的整体行李架 | |
CN201405791Y (zh) | 一种卡车顶置式行李架 | |
CN204110040U (zh) | 铁路棚车内板安装结构 | |
CN209336855U (zh) | 一种汽车后地板结构 | |
CA2302978A1 (en) | Device for vehicle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device | |
CN203531676U (zh) | 一种蜂窝铝板复合式舱门 | |
CN205952322U (zh) | 民用航空飞机客舱行李架延伸端头 | |
CN211844051U (zh) | 一种车门结构及应用其的汽车 | |
CN211918569U (zh) | 汽车门饰板结构及汽车 | |
CN205417436U (zh) | 汽车顶盖内衬的安装结构 | |
CN218287623U (zh) | 一种商用车用内饰侧墙板结构 | |
CN217320547U (zh) | 物流车车厢 | |
CN215883826U (zh) | 客车顶盖和客车 | |
CN112278078A (zh) | 后地板框架以及车身后部结构 | |
CN219524038U (zh) | 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