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24038U - 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24038U
CN219524038U CN202320533806.1U CN202320533806U CN219524038U CN 219524038 U CN219524038 U CN 219524038U CN 202320533806 U CN202320533806 U CN 202320533806U CN 219524038 U CN219524038 U CN 219524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decorative plate
buffer member
face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38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代国庭
陶云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ep Blu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38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24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24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24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前舱组件包括前舱部件、机盖和前盖装饰件。所述前舱部件上形成有前机舱;所述机盖设置于所述前舱部件上,所述机盖上形成有朝向车辆驾驶舱的端面;所述前盖装饰件连接于所述机盖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端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舱组件,通过在机盖上增设一个前盖装饰件,使得机盖上朝向驾驶舱的端面被前盖装饰件覆盖,另外由于前盖装饰件是安装在机盖上,因此前盖装饰件与机盖可以进行较好的匹配,最大化减小装配引起的间隙不均匀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机盖的可视美观性。

Description

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前舱后装饰件是位于机盖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一个重要装饰件,而机盖属于需要开闭的可运动零部件,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保证机盖运动包络与前舱装饰件留足够的安全间隙。另外考虑到避让雨刮结构、零部件制造工艺及总装匹配等因素影响,该缝隙实际效果会不均匀,会造成前排驾驶员与前排乘员前视效果差的问题。
公开号为CN217581770U,专利名称为《机盖的加强支撑结构及车辆》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机盖的加强支撑结构及车辆。该申请中的机盖并未在在车辆机盖后沿增加装饰板美化可视区域,可能会造成驾驶员视野效果差的问题。
公开号为CN218287895U,专利名称为《机盖和前保险杠的接缝密封结构及车辆》的专利,该申请中的机盖并未在在车辆机盖后沿增加装饰板美化可视区域,可能会造成驾驶员视野效果差的问题。
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前舱组件,使得该前舱组件中的机盖后沿的端面能被美化解决驾驶员视野效果差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丞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前舱组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前舱组件,通过在机盖上增设一个前盖装饰件,使得机盖上朝向驾驶舱的端面被前盖装饰件覆盖,另外由于前盖装饰件是安装在机盖上,因此前盖装饰件与机盖可以进行较好的匹配,最大化减小装配引起的间隙不均匀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机盖的可视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舱组件包括:前舱部件,所述前舱部件上形成有前机舱;机盖,所述机盖设置于所述前舱部件上,所述机盖上形成有朝向车辆驾驶舱的端面;前盖装饰件,所述前盖装饰件连接于所述机盖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舱组件,通过在机盖上增设一个前盖装饰件,使得机盖上朝向驾驶舱的端面被前盖装饰件覆盖,另外由于前盖装饰件是安装在机盖上,因此前盖装饰件与机盖可以进行较好的匹配,最大化减小装配引起的间隙不均匀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机盖的可视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盖装饰件包括:第一装饰板,所述第一装饰板连接于所述机盖在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第二装饰板,所述第二装饰板与所述第一装饰板连接且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端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装饰板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机盖的下表面正对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上形成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适于与所述配合面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形成于所述配合面并朝向远离所述配合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缓冲件的端部适于与所述机盖的下表面止抵;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形成于所述配合面并朝向远离所述配合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端部适于与所述机盖的下表面止抵;其中所述第一缓冲件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缓冲件的端面彼此平行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缓冲件与所述第二缓冲件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柔性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舱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构造为多个,所述紧固件将所述第一装饰板与所述机盖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紧固件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缓冲件或第二缓冲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装饰板上形成有在所述第一装饰板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在所述第一装饰板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第一装饰板上形成有在所述第一装饰板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筋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在所述第一装饰板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装饰板和/或第二装饰板上形成有粘接胶层,所述粘接胶层适于粘接所述机盖与所述前盖装饰件。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舱组件,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舱组件,因此该车辆的机盖后沿缝隙均匀,可视美观性较高。驾驶该车辆的驾驶员在看向车辆前方时,由于前盖装饰件覆盖了机盖朝向驾驶舱的端面,因此驾驶员的可视范围内,不会出现美观性较差的机盖端面,解决了驾驶员前视效果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盖装饰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舱组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前舱组件1,
前舱部件11,机盖12,
前盖装饰件13,第一装饰板131,第二装饰板132,
第一缓冲件14,第二缓冲件15,紧固件16,第一加强筋17,第二加强筋18,粘接胶层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现有技术中,前舱后装饰件是位于机盖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一个重要装饰件,而机盖属于需要开闭的可运动零部件,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保证机盖运动包络与前舱装饰件留足够的安全间隙。另外考虑到避让雨刮结构、零部件制造工艺及总装匹配等因素影响,该缝隙实际效果会不均匀,会造成前排驾驶员与前排乘员前视效果差的问题。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舱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舱组件1包括:前舱部件11、机盖12和前盖装饰件13。前舱部件11上形成有前机舱;机盖12设置于前舱部件11上,机盖12上形成有朝向车辆驾驶舱的端面;前盖装饰件13连接于机盖12并覆盖至少部分端面。
其中,机盖12为冲压成型的钣金件,前舱部件11上设置有前舱后装饰件,前舱后装饰件是位于机盖12与车辆前挡风玻璃之间的一个固定部件,其作用主要是用于美化机盖12与前挡风玻璃之间的缝隙,以及安装雨刮。但是由于机盖12属于需要开闭操作的可运动零部件,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保证机盖12的运动包络与前舱后装饰件留有足够的安全间隙,另外考虑到避让雨刮结构、零部件制造工艺及总装匹配等因素的影响,该间隙实际效果不均匀,造成可视美观性较差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舱组件1,通过在机盖12上增设一个前盖装饰件13,使得机盖12上朝向驾驶舱的端面被前盖装饰件13覆盖,另外由于前盖装饰件13是安装在机盖12上,因此前盖装饰件13与机盖12可以进行较好的匹配,最大化减小装配引起的间隙不均匀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机盖12的可视美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盖装饰件13包括第一装饰板131和第二装饰板132,第一装饰板131连接于机盖12在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第二装饰板132与第一装饰板131连接且覆盖至少部分端面。其中,第二装饰板132上形成有第一边沿和第二边沿,第一边沿与第一装饰板131相连,第二边沿与机盖12相连,第一装饰板131上形成有连接面,连接面与机盖12在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止抵并连接在一起。本申请通过两个不同的连接位置将前盖装饰板连接在机盖12上,使得前盖装饰板的连接更加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饰板131上形成有适于与机盖12的下表面正对的配合面,配合面上形成有缓冲件,缓冲件适于与配合面固定连接。缓冲件上形成有彼此正对的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其中,第一连接面适于与配合面止抵并固定连接,第二配合面适于在安装时与机盖12在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止抵。通过在第一装饰板131上设置有缓冲件,使得在安装第一装饰板131时,第一装饰板131上的配合面与机盖12在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配合更加容易,匹配更加简单,同时还避免了第一装饰板131与机盖12直接接触,避免了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第一装饰板131与机盖12之间发生摩擦或碰撞而产生异响的问题,提升了行车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缓冲件包括第一缓冲件14和第二缓冲件15,第一缓冲件14形成于配合面并朝向远离配合面的方向延伸,第一缓冲件14的端部适于与机盖12的下表面止抵;第二缓冲件15形成于配合面并朝向远离配合面的方向延伸,第二缓冲件15的端部适于与机盖12的下表面止抵;其中第一缓冲件14的端面与第二缓冲件15的端面彼此平行设置。上述实施例可作如下理解:由于机盖12在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为弧形面,即机盖12下表面上的点不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因此在配合面上设置缓冲件时,在机盖12下表面相对厚的位置设置厚度相对小的第一缓冲件14,在机盖12下表面相对薄的位置设置厚度相对大的第二缓冲件15,又第一缓冲件14和第二缓冲件15的端面彼此平行设置,因此通过设置两种不同的缓冲件,使得第一装饰板131上的配合面能更好的与机盖12下表面匹配,减小缝隙不均匀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缓冲件14与第二缓冲件15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柔性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缓冲件14与第二缓冲件15均构造为柔性件。通过将第一缓冲件14与第二缓冲件15构造为柔性件,使得在安装第一装饰板131时,可通过挤压缓冲件使缓冲件产生形变进而减小第一装饰板131与机盖12之间的距离,同时可通过在不同位置施加不同的挤压力来调整第一装饰板131与机盖12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减小了缝隙不均匀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前舱组件1还包括紧固件16,紧固件16构造为多个,紧固件16将第一装饰板131与机盖12固定连接。紧固件16可以构造为推钉或螺钉螺栓。通过设置紧固件16,保证了第一装饰板131与机盖12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紧固件16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缓冲件14或第二缓冲件15。具体地,机盖12下表面和第一装饰板131上形成有安装孔,紧固件16穿过机盖12下表面和第一装饰板131上的安装孔可将第一装饰板131和机盖12固定连接。第一缓冲件14和第二缓冲件15上形成有过孔,过孔可供紧固件16穿过。具体固定过程如下:紧固件16可以构造为螺栓螺钉,螺钉首先穿过第一装饰板131上的安装孔,再穿过第一缓冲件14或第二缓冲件15上的过孔,最后穿过机盖12下表面上的安装孔,通过螺栓和螺钉的拧紧配合可将第一装饰板131固定在机盖12上。由于螺钉穿过第一缓冲件14或第二缓冲件15,因此在拧紧时,可直接对第一缓冲件14或第二缓冲件15施加挤压力并使第一缓冲件14或第二缓冲件15产生形变,确保第一装饰板131与机盖12各位置之间的缝隙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饰板131上形成有在第一装饰板131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加强筋17,第一加强筋17构造为多个且多个第一加强筋17在第一装饰板13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第一装饰板131上形成有在第一装饰板131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加强筋18,第二加强筋18构造为多个且多个第二加强筋18在第一装饰板13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通过在第一装饰板131上设置多个在第一装饰板131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加强筋17,可以增强第一装饰板131在自身长度方向上的刚度与强度,保证了第一装饰板131在自身长度方向上的抗形变能力;通过在第一装饰板131上设置多个在在第一装饰板131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加强筋18,可以增强第一装饰板131在自身宽度方向上的刚度与强度,保证了第一装饰板131在自身宽度方向上的抗形变能力。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装饰板131和/或第二装饰板132上形成有粘接胶层19,粘接胶层19适于粘接机盖12与前盖装饰件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装饰板132上形成有粘接胶层19,粘接胶层19可以构造为双面胶。在安装第二装饰板132时,可通过双面胶的粘接力将第二装饰板132固定在机盖12上。因此安装整个前盖装饰板的过程为:首先通过双面胶的粘接力将第二装饰板132与机盖12粘接固定以对前盖装饰板的安装形成预紧,然后通过对第一装饰板131进行螺钉螺栓的拧紧固定实现将整个前盖装饰板固定在机盖12上。其中,第二装饰板132覆盖机盖12朝向驾驶舱的端面,第一装饰板131与机盖12在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舱组件1,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舱组件1,因此该车辆的机盖12后沿缝隙均匀,可视美观性较高。驾驶该车辆的驾驶员在看向车辆前方时,由于前盖装饰件13覆盖了机盖12朝向驾驶舱的端面,因此驾驶员的可视范围内,不会出现美观性较差的机盖12端面,解决了驾驶员前视效果差的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前舱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舱部件(11),所述前舱部件(11)上形成有前机舱;
机盖(12),所述机盖(12)设置于所述前舱部件(11)上,所述机盖(12)上形成有朝向车辆驾驶舱的端面;
前盖装饰件(13),所述前盖装饰件(13)连接于所述机盖(12)并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装饰件(13)包括:
第一装饰板(131),所述第一装饰板(131)连接于所述机盖(12)在高度方向上的下表面;
第二装饰板(132),所述第二装饰板(132)与所述第一装饰板(131)连接且覆盖至少部分所述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板(131)上形成有适于与所述机盖(12)的下表面正对的配合面,所述配合面上形成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适于与所述配合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件包括:
第一缓冲件(14),所述第一缓冲件(14)形成于所述配合面并朝向远离所述配合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缓冲件(14)的端部适于与所述机盖(12)的下表面止抵;
第二缓冲件(15),所述第二缓冲件(15)形成于所述配合面并朝向远离所述配合面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缓冲件(15)的端部适于与所述机盖(12)的下表面止抵;其中
所述第一缓冲件(14)的端面与所述第二缓冲件(15)的端面彼此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件(14)与所述第二缓冲件(15)中的至少一个构造为柔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舱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16),所述紧固件(16)构造为多个,所述紧固件(16)将所述第一装饰板(131)与所述机盖(12)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紧固件(16)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第一缓冲件(14)或第二缓冲件(1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板(131)上形成有在所述第一装饰板(131)长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加强筋(17),所述第一加强筋(17)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加强筋(17)在所述第一装饰板(131)的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所述第一装饰板(131)上形成有在所述第一装饰板(131)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加强筋(18),所述第二加强筋(18)构造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加强筋(18)在所述第一装饰板(13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舱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饰板(131)和/或第二装饰板(132)上形成有粘接胶层(19),所述粘接胶层(19)适于粘接所述机盖(12)与所述前盖装饰件(13)。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前舱组件。
CN202320533806.1U 2023-03-16 2023-03-16 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19524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3806.1U CN219524038U (zh) 2023-03-16 2023-03-16 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3806.1U CN219524038U (zh) 2023-03-16 2023-03-16 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24038U true CN219524038U (zh) 2023-08-15

Family

ID=87586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3806.1U Active CN219524038U (zh) 2023-03-16 2023-03-16 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24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38806B1 (en) Composite liftgate
US8567841B2 (en) Motor vehicle trunk lid
CN101578217B (zh) 汽车的立柱结构
JP5498866B2 (ja) 自動車用異種材料ルーフパネルの取付構造
US20030189357A1 (en) Anti-intrusion beam for a vehicle door assembly
US20190256154A1 (en) Vehicle side portion structure
JPS6047125B2 (ja) 車両用開閉体における機能部品取付部構造
JP2003054329A (ja) 自動車のルーフサイド部構造
CN105522896A (zh) 用于车辆的车门结构
US20180304822A1 (en) Trim part with integrated antenna
US10086876B2 (en) Motor vehicle body
CN108860002B (zh) 一种b柱外饰板总成及车辆
CN219524038U (zh) 前舱组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8247938U (zh) 汽车尾门及汽车
CN219325874U (zh) 一种横梁总成及车辆
JP5134919B2 (ja) 車両用ドアサッシュ構造
CN218197852U (zh) 后挡风玻璃结构及汽车
CN214728531U (zh) 一种汽车手套箱安装结构
CN218703507U (zh) 车辆及其前顶横梁和前顶横梁总成
CN218839358U (zh) 滑轨装饰件、滑轨组件和车辆
US11155306B2 (en) Vehicle side outer structure
CN218751082U (zh) 一种扰流板装饰件和扰流板结构
JP3144669B2 (ja) 自動車用内装部品におけるポケット構造
CN218140966U (zh) 车辆用挡风玻璃结构
CN220884270U (zh) 汽车行李架的装饰结构、汽车行李架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