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216265B - 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16265B
CN116216265B CN202310511100.XA CN202310511100A CN116216265B CN 116216265 B CN116216265 B CN 116216265B CN 202310511100 A CN202310511100 A CN 202310511100A CN 116216265 B CN116216265 B CN 1162162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ydrogen tank
tank body
rotary shell
hydrogen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51110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16265A (zh
Inventor
徐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anbo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anbo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anbo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anbo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51110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2162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162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62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162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2162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 B65G47/25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about an axis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the conveying dir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3/0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 G01M3/02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 G01M3/04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 G01M3/06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by observing bubbles in a liquid pool
    • G01M3/10Investigating fluid-tightness of structures by using fluid or vacuum by detecting the presence of fluid at the leakage point by observing bubbles in a liquid pool for containers, e.g. radi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2Hydrogen stor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Filling Or Discharging Of Gas Storage Vess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包含有进口通道、出口通道、检测部、夹紧部和翻转部,所述翻转部包括有圆形腔体,所述圆形腔体的内侧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与圆形腔体同轴设置,所述圆形腔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口孔一和出口孔一,所述旋转壳体的两端同理分别开设有进口孔二和出口孔二;所述旋转壳体旋转至进口孔一和进口孔二轴线重合时,氢气罐本体通过进口孔一和进口孔二进入旋转壳体内侧或通过出口孔一和出口孔二离开旋转壳体;所述进口通道依次传输氢气罐本体进入旋转壳体内,所述进口通道沿氢气罐本体的轴向方向将其传输,本发明,便捷高效地实现了连续检测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气检测的技术领域,名称是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背景技术
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用能终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载体。氢气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还原剂,在国民经济各领域被广泛的使用,它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建材、冶金、电子、医药等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氢气在制备后通过储气罐进行储存,由于氢气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在氢气储运过程中,泄漏问题成为制约安全储运的关键因素。
在专利公告号为CN 217654692 U中公开了“一种氢气罐密封性检测装置”,包括有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集气罩和检测罐,第一密封板设置在氢气罐体上端处并相互夹紧罐壁,第一密封板的上端面连接第二密封板,第二密封板的上端面连接集气罩,所述集气罩将氢气罐体顶端处的气阀完全罩住,集气罩的顶部连通第一导气管,第一导气管的另一端通过变径装置连通第二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的另一端连通检测罐。
以上技术方案,利用集气罩罩接于氢气罐体的上方,一旦罐体顶部的阀门出现漏气事故,集气罩可收集泄漏气体并传输到检测罐进行检测,进而及时判断氢气罐体是否出现漏气并排查安全隐患,在每次检测之前,都需要依次旋紧若干螺栓,才能将集气罩固定在氢气罐端部,费时费力,检测效率较低,当需要大批量依次检测时,需要工人反复拆装集气罩,大大增加了疲劳强度。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可以达到连续检测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包含有进口通道、出口通道、检测部、夹紧部和翻转部,
所述翻转部包括有圆形腔体,所述圆形腔体的内侧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壳体,所述旋转壳体与圆形腔体同轴设置,所述圆形腔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口孔一和出口孔一,所述旋转壳体的两端同理分别开设有进口孔二和出口孔二;
所述旋转壳体旋转至进口孔一和进口孔二轴线重合时,氢气罐本体通过进口孔一和进口孔二进入旋转壳体内侧或通过出口孔一和出口孔二离开旋转壳体;
所述进口通道依次传输氢气罐本体进入旋转壳体内,所述进口通道沿氢气罐本体的轴向方向将其传输,所传输的氢气罐本体均以罐底朝向翻转部;
所述夹紧部设置于旋转壳体的内侧,所述夹紧部用于对待检测的氢气罐本体进行夹紧;
所述检测部包括有盛水容器,所述盛水容器设置于旋转壳体的下端,所述盛水容器贯穿于圆形腔体的下端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盛水容器的下侧设置有活塞缸件,所述旋转壳体带动夹紧的氢气罐本体旋转,使其端盖处朝下与盛水容器相对,所述盛水容器通过进口孔二延伸至旋转壳体内,所述氢气罐本体的端盖通过完全没入盛水容器中进行气泡检测,所述盛水容器的一侧设置有相机组件进行记录分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径与氢气罐本体的外径相等,所述套筒与出口孔二相通设置,所述套筒对氢气罐本体的底部位置进行限位和导向,所述套筒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竖板,所述竖板的两端与旋转壳体固定连接,一对所述竖板的内侧设置有一对橡胶块,所述橡胶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橡胶块的内侧开设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的内侧与氢气罐本体的外表面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直线驱动组件,一对所述橡胶块用于对氢气罐本体的中侧位置进行夹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有一对弧形轮,所述弧形轮的轴线与氢气罐本体轴线相互垂直,一对所述弧形轮的表面设置有与氢气罐本体表面相贴合的弧面,所述氢气罐本体与一对弧形轮之间贴合接触并滚动,所述弧形轮的内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弧形轮的两端同轴设置有一对齿轮,所述转动杆贯穿于一对齿轮,所述旋转壳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对圆盖板,所述转动杆的两端于圆盖板转动连接,一对所述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一对齿条,一对齿条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竖板滑动配合,所述齿条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一,所述弹簧伸缩杆一的一端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楔块一,所述楔块一的一侧滑动配合有楔块二,所述楔块二与楔块一的斜面相对滑动,所述楔块二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二,所述弹簧伸缩杆二的一端与竖板相连接,一对所述橡胶块通过相对反向移动实现对氢气罐本体的夹紧或放松。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对所述圆盖板的中侧均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设置有若干组单向限位轮,所述单向限位轮的轴线与氢气罐本体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单向限位轮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中心杆,所述中心杆的两端与通槽的两侧相连接,所述单向限位轮的表面同样设置为与氢气罐本体相对应的弧面,所述单向限位轮的材质设置为橡胶,两侧相对的若干单向限位轮将氢气罐本体进行挤压并单向滚动传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单向限位轮的内侧设置为空腔,所述中心杆贯穿于单向限位轮的两端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空腔设置为棘轮形状,所述中心杆的中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伸缩短杆,所述弹簧伸缩短杆的一端连接有棘爪,所述棘爪和空腔相互卡合。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设置为螺纹杆件,所述转动杆贯穿于齿轮且与其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杆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杆的材质设置为磁性金属,所述齿轮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环,所述转动杆贯穿于齿轮和电磁铁环且与其转动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壳体的圆周外侧一圈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圆形腔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橡胶辊,所述橡胶辊沿着环形槽贴合滚动,所述橡胶辊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所述圆形腔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竖板靠近进口孔二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所述导向轮用于接取并传输从进口孔二进入的氢气罐本体,并且将氢气罐本体传输出出口孔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圆形腔体的上端设置有压紧环,所述压紧环的上端设置有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驱动压紧环延伸进入进口孔二,对氢气罐本体施加向出口孔二的推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进口通道对待检测的氢气罐本体进行依次传输至翻转部内,氢气罐本体通过传输进入到旋转壳体的内侧,再通过夹紧部对氢气罐本体进行夹紧,以便于旋转壳体带动其旋转,将氢气罐本体的端部旋转至下侧,通过活塞杆件推动盛水容器提升,使得氢气罐本体的端盖完全没入盛水容器中,再通过一侧的相机组件进行记录和分析,利用氢气不溶于水的特性,通过观测盛水容器中是否有持续的气泡冒出从而更加直观进行判断氢气罐本体的端盖密封处是否有漏气情况,检测效果好,即便是极小的漏气情况也可以直接的观测出来,检测完成后,旋转壳体将氢气罐本体传输至出口通道上,从而传输至下一工序或进行装箱出库,可以上述工序,依次反复对若干氢气罐本体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劳动力,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并装箱出厂的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旋转壳体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旋转壳体内部剖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夹紧部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2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局部剖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单向限位轮内部剖视示意图;
图9是图4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单向限位轮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图2的C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翻转部;101、圆形腔体;102、旋转壳体;103、进口孔一;104、出口孔一;105、进口孔二;106、出口孔二;107、圆盖板;109、环形槽;110、橡胶辊;
2、套筒;201、固定板;202、竖板;203、橡胶块;204、支撑板;205、导向轮;
3、弧形轮;301、转动杆;302、齿轮;303、齿条;304、连接板;305、弹簧伸缩杆一;306、楔块一;307、楔块二;308、弹簧伸缩杆二;
4、盛水容器;401、压紧环;
5、进口通道;501、出口通道;
6、氢气罐本体;
7、单向限位轮;701、通槽;702、中心杆;703、弹簧伸缩短杆;704、棘爪;705、空腔;
8、螺纹环;801、电磁铁环;
9、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包含有进口通道5、出口通道501、检测部、夹紧部和翻转部1,
翻转部1包括有圆形腔体101,圆形腔体101的内侧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壳体102,旋转壳体102与圆形腔体101同轴设置,圆形腔体10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口孔一103和出口孔一104,旋转壳体102的两端同理分别开设有进口孔二105和出口孔二106;
旋转壳体102旋转至进口孔一103和进口孔二105轴线重合时,氢气罐本体6通过进口孔一103和进口孔二105进入旋转壳体102内侧或通过出口孔一104和出口孔二106离开旋转壳体102;
进口通道5依次传输氢气罐本体6进入旋转壳体102内,进口通道5沿氢气罐本体6的轴向方向将其传输,所传输的氢气罐本体6均以罐底朝向翻转部1;
夹紧部设置于旋转壳体102的内侧,夹紧部用于对待检测的氢气罐本体6进行夹紧;
检测部包括有盛水容器4,盛水容器4设置于旋转壳体102的下端,盛水容器4贯穿于圆形腔体101的下端且与其滑动配合,盛水容器4的下侧设置有活塞缸件,旋转壳体102带动夹紧的氢气罐本体6旋转,使其端盖处朝下与盛水容器4相对,盛水容器4通过进口孔二105延伸至旋转壳体102内,氢气罐本体6的端盖通过完全没入盛水容器4中进行气泡检测,盛水容器4的一侧设置有相机组件进行记录分析。
具体的,通过利用进口通道5对待检测的氢气罐本体6进行依次传输至翻转部1内,氢气罐本体6均呈横躺状态且底部朝向翻转部1(如图1所示),翻转部1包括固定不动的圆形腔体101和以其轴线旋转的旋转壳体102,且在二者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当进口孔一103、出口孔一104、进口孔二105和出口孔二106处于同一轴线时,此时氢气罐本体6通过传输,从进口孔一103和进口孔二105进入到旋转壳体102的内侧,再通过夹紧部对氢气罐本体6进行夹紧,以便于旋转壳体102带动其旋转,将氢气罐本体6的端部旋转至下侧,呈竖直状态(如图2所示),与下侧的盛水容器4位置相对应,通过活塞杆件推动盛水容器4提升并穿过旋转壳体102的进口孔二105,使得氢气罐本体6的端盖完全没入盛水容器4中,再通过一侧的相机组件进行记录和分析,利用氢气不溶于水的特性,通过观测盛水容器4中是否有持续的气泡冒出从而更加直观进行判断氢气罐本体6的端盖密封处是否有漏气情况,检测效果好,即便是极小的漏气情况也可以直接的观测出来,可将盛水容器4设置为透明材质,进一步方便相机组件进行记录观测;检测完成后,旋转壳体102将氢气罐本体6翻转成横平状态,将其传输至出口通道501上,从而传输至下一工序或进行装箱出库,可以上述工序,依次反复对若干氢气罐本体6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节约劳动力,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并装箱出厂的工作。
旋转壳体1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套筒2,套筒2的内径与氢气罐本体6的外径相等,套筒2与出口孔二106相通设置,套筒2对氢气罐本体6的底部位置进行限位和导向,套筒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板201,固定板201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竖板202,竖板202的两端与旋转壳体102固定连接,一对竖板202的内侧设置有一对橡胶块203,橡胶块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4,橡胶块203的内侧开设圆弧凹槽,圆弧凹槽的内侧与氢气罐本体6的外表面相对设置,支撑板204的一端设置有直线驱动组件,一对橡胶块203用于对氢气罐本体6的中侧位置进行夹紧。
具体的,氢气罐本体6进入旋转壳体102内之后,其底部首先卡入套筒2内,对其底部进行限位,而且套筒2的一端与出口孔二106相接通可进行导向,方便检测完成后,可沿着套筒2从出口孔二106出去;
接着需要对氢气罐本体6的中侧进行固定,利用直线驱动组件驱动一对橡胶块203相对反向移动,通过二者的夹紧力和摩擦力,从而将氢气罐本体6的中侧进行固定,且橡胶块203的内侧面均设置为与氢气罐本体6相适配的弧形面,增加接触面积,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直线驱动组件包括有一对弧形轮3,弧形轮3的轴线与氢气罐本体6轴线相互垂直,一对弧形轮3的表面设置有与氢气罐本体6表面相贴合的弧面,氢气罐本体6与一对弧形轮3之间贴合接触并滚动,弧形轮3的内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01,弧形轮3的两端同轴设置有一对齿轮302,转动杆301贯穿于一对齿轮302,旋转壳体10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对圆盖板107,转动杆301的两端于圆盖板107转动连接,一对齿轮30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一对齿条303,一对齿条30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4,连接板304与竖板202滑动配合,齿条303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一305,弹簧伸缩杆一305的一端与固定板201相连接,连接板3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楔块一306,楔块一306的一侧滑动配合有楔块二307,楔块二307与楔块一306的斜面相对滑动,楔块二307的一端与支撑板204固定连接,支撑板204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二308,弹簧伸缩杆二308的一端与竖板202相连接,一对橡胶块203通过相对反向移动实现对氢气罐本体6的夹紧或放松。
需要驱动一对橡胶块203夹紧时,具体的,当氢气罐本体6底部进入套筒2内之前,首先先经过一对弧形轮3,由于弧形轮3的表面设置有与氢气罐本体6表面相贴合的弧面,且氢气罐本体6从一对弧形轮3之间贴合接触并传输而过,对氢气罐本体6进一步进行移动导向,而且在此过程中,一对弧形轮3必然会相应滚动,从而带动转动杆301和两侧的齿轮302旋转与齿条303相互啮合,从而驱动齿条303和连接板304移动,弹簧伸缩杆一305进行导向,连接板304移动的同时带动楔块一306移动,使得楔块一306推动楔块二307,楔块二307沿着楔块一306的斜面滑动,从而推动支撑板204和橡胶块203向中心移动,弹簧伸缩杆二308进行导向,从而将氢气罐本体6进行夹紧,也就是说,当氢气罐本体6进入旋转壳体102内,且经过弧形轮3时,随着氢气罐本体6的移动,驱动弧形轮3转动,即可驱动一对橡胶块203将氢气罐本体6夹持,此时的氢气罐本体6底部也卡入套筒2中,从而同时完成对其中侧和底部的固定和限位,实现自动夹紧的效果,且不需要额外驱动组件进行驱动,节省成本,且氢气罐本体6朝向套筒2方向移动的距离越大,驱动橡胶块203夹紧的夹持力越大,稳定性更高。
一对圆盖板107的中侧均开设有通槽701,通槽701内设置有若干组单向限位轮7,单向限位轮7的轴线与氢气罐本体6的轴线相互垂直,单向限位轮7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中心杆702,中心杆702的两端与通槽701的两侧相连接,单向限位轮7的表面同样设置为与氢气罐本体6相对应的弧面,单向限位轮7的材质设置为橡胶,两侧相对的若干单向限位轮7将氢气罐本体6进行挤压并单向滚动传输。
具体的,通过上述夹持机构,可以对氢气罐本体6向套筒2方向移动进行固定,即氢气罐本体6无法继续向着出口孔二106方向移动,为了保证氢气罐本体6可在旋转壳体102内360度稳定旋转,还需要对其朝向进口孔二105的移动进行固定,因此设置若干单向限位轮7在一对圆盖板107中侧的通槽701中,当氢气罐本体6进入旋转壳体102中时,首先与若干单向限位轮7相接触,单向限位轮7只能单向转动,即氢气罐本体6只能朝向出口孔二106的方向移动,无法倒退从进口孔二105出去,从而再与上述夹紧部相配合,从而实现氢气罐本体6朝向出口孔二106方向移动时,橡胶块203不断对其进行夹紧,而单向限位轮7使得氢气罐本体6无法后退移动,从而将氢气罐本体6进行全面固定,稳定性高,而且两侧单向限位轮7均为橡胶材质,且与氢气罐本体6之间为过盈配合,通过设置足够数量的单向限位轮7对氢气罐本体6进行挤压,进一步提高摩擦力,防止打滑,保证了氢气罐本体6翻转时的稳定性。
单向限位轮7的内侧设置为空腔705,中心杆702贯穿于单向限位轮7的两端且与其转动连接,空腔705设置为棘轮形状,中心杆702的中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伸缩短杆703,弹簧伸缩短杆703的一端连接有棘爪704,棘爪704和空腔705相互卡合。
具体的,在单向限位轮7内的空腔705设置为棘轮形状,且设置棘爪704与其相互卡合(如图8所示),中心杆702的两端与通槽701固定连接,即中心杆702和棘爪704是固定不动的,单向限位轮7随着氢气罐本体6的移动而转动,在弹簧伸缩短杆703的弹力作用下,棘爪704不断卡入槽内,使得单向限位轮7无法反向转动,即可实现单向转动,且单向限位轮7的数量越多,其容错率就越高,保证每次都能卡合到位。
转动杆301设置为螺纹杆件,转动杆301贯穿于齿轮302且与其间隙配合,转动杆301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环8。
具体的,通过工作人员向齿轮302方向旋紧螺纹环8,螺纹环8与转动杆301螺纹连接,从而将齿轮302压紧在弧形轮3侧面,即可使得弧形轮3带动齿轮302一同旋转,完成夹紧工作,当需要解除橡胶块203对氢气罐本体6的夹紧作用时,工作人员可旋松螺纹环8,从而使得齿轮302为自由转动状态,不与弧形轮3相连接,此时在弹簧伸缩杆一305和弹簧伸缩杆二308的复位作用下,使得橡胶块203回到原位,松开氢气罐本体6,接着即可将其从出口孔二106中移出。
转动杆301的材质设置为磁性金属,齿轮30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环801,转动杆301贯穿于齿轮302和电磁铁环801且与其转动连接。
具体的,通过将转动杆301的材质设置为磁性金属,当给电磁铁环801通电时,使其与转动杆301吸附在一起,此时的转动杆301转动时,可带动齿轮302一同旋转,完成夹紧工作,当给电磁铁环801断电时,此时电磁铁环801余转动杆301恢复转动连接,使得弧形轮3和转动杆301转动时,不妨碍齿轮302,在弹簧伸缩杆的复位作用下,使得橡胶块203回到原位,松开氢气罐本体6,接着即可将其从出口孔二106中移出,自动化程度高,不需要人工手动解除夹紧状态。
旋转壳体102的圆周外侧一圈开设有环形槽109,圆形腔体10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橡胶辊110,橡胶辊110沿着环形槽109贴合滚动,橡胶辊110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圆形腔体1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
具体的,当旋转壳体102旋转时,在环形槽109的外侧一圈设置若干橡胶辊110,进行支撑,利用电机组件驱动橡胶辊110旋转,通过摩擦力带动旋转壳体102完成转动。
竖板202靠近进口孔二10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导向轮205,导向轮205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导向轮205用于接取并传输从进口孔二105进入的氢气罐本体6,并且将氢气罐本体6传输出出口孔二106。
具体的,在靠近进口孔二105处设置若干导向轮205,导向轮205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可将刚进入进口孔二105的氢气罐本体6进行初步导向,并且向出口孔二106方向传输,可将检测完的氢气罐本体6送出出口孔二106。
圆形腔体101的上端设置有压紧环401,压紧环401的上端设置有气缸组件,气缸组件驱动压紧环401延伸进入进口孔二105,对氢气罐本体6施加向出口孔二106的推力。
具体的,由于上述夹紧部是当氢气罐本体6向着出口孔二106的方向移动越大,则其自身被橡胶块203夹紧的作用力越大,因此为了确保氢气罐本体6被稳定夹持,在圆形腔体101的上端设置可升降的压紧环401,当氢气罐本体6完全进入旋转壳体102之后,旋转壳体102先将其端部向上转动为竖直状态,接着通过气缸组件驱动压紧环401下降,对氢气罐本体6的端部下压,使其进一步朝向出口孔二106的方向移动,进一步提高橡胶块203的夹紧力,接着旋转壳体102即可继续旋转,进行漏气检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含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包含有进口通道(5)、出口通道(501)、检测部、夹紧部和翻转部(1),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部(1)包括有圆形腔体(101),所述圆形腔体(101)的内侧设置有可旋转的旋转壳体(102),所述旋转壳体(102)与圆形腔体(101)同轴设置,所述圆形腔体(10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口孔一(103)和出口孔一(104),所述旋转壳体(102)的两端同理分别开设有进口孔二(105)和出口孔二(106);
所述旋转壳体(102)旋转至进口孔一(103)和进口孔二(105)轴线重合时,氢气罐本体(6)通过进口孔一(103)和进口孔二(105)进入旋转壳体(102)内侧或通过出口孔一(104)和出口孔二(106)离开旋转壳体(102);
所述进口通道(5)依次传输氢气罐本体(6)进入旋转壳体(102)内,所述进口通道(5)沿氢气罐本体(6)的轴向方向将其传输,所传输的氢气罐本体(6)均以罐底朝向翻转部(1);
所述夹紧部设置于旋转壳体(102)的内侧,所述夹紧部用于对待检测的氢气罐本体(6)进行夹紧;
所述检测部包括有盛水容器(4),所述盛水容器(4)设置于旋转壳体(102)的下端,所述盛水容器(4)贯穿于圆形腔体(101)的下端且与其滑动配合,所述盛水容器(4)的下侧设置有活塞缸件,所述旋转壳体(102)带动夹紧的氢气罐本体(6)旋转,使其端盖处朝下与盛水容器(4)相对,所述盛水容器(4)通过进口孔二(105)延伸至旋转壳体(102)内,所述氢气罐本体(6)的端盖通过完全没入盛水容器(4)中进行气泡检测,所述盛水容器(4)的一侧设置有相机组件进行记录分析;
所述旋转壳体(102)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套筒(2),所述套筒(2)的内径与氢气罐本体(6)的外径相等,所述套筒(2)与出口孔二(106)相通设置,所述套筒(2)对氢气罐本体(6)的底部位置进行限位和导向,所述套筒(2)的两端固定连接有一对固定板(201),所述固定板(201)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对竖板(202),所述竖板(202)的两端与旋转壳体(102)固定连接,一对所述竖板(202)的内侧设置有一对橡胶块(203),所述橡胶块(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4),所述橡胶块(203)的内侧开设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的内侧与氢气罐本体(6)的外表面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板(204)的一端设置有直线驱动组件,一对所述橡胶块(203)用于对氢气罐本体(6)的中侧位置进行夹紧;
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有一对弧形轮(3),所述弧形轮(3)的轴线与氢气罐本体(6)轴线相互垂直,一对所述弧形轮(3)的表面设置有与氢气罐本体(6)表面相贴合的弧面,所述氢气罐本体(6)与一对弧形轮(3)之间贴合接触并滚动,所述弧形轮(3)的内侧贯穿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01),所述弧形轮(3)的两端同轴设置有一对齿轮(302),所述转动杆(301)贯穿于一对齿轮(302),所述旋转壳体(102)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对圆盖板(107),所述转动杆(301)的两端于圆盖板(107)转动连接,一对所述齿轮(30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一对齿条(303),一对齿条(30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04),所述连接板(304)与竖板(202)滑动配合,所述齿条(303)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一(305),所述弹簧伸缩杆一(305)的一端与固定板(201)相连接,所述连接板(3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楔块一(306),所述楔块一(306)的一侧滑动配合有楔块二(307),所述楔块二(307)与楔块一(306)的斜面相对滑动,所述楔块二(307)的一端与支撑板(20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204)的一端设置有弹簧伸缩杆二(308),所述弹簧伸缩杆二(308)的一端与竖板(202)相连接,一对所述橡胶块(203)通过相对反向移动实现对氢气罐本体(6)的夹紧或放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圆盖板(107)的中侧均开设有通槽(701),所述通槽(701)内设置有若干组单向限位轮(7),所述单向限位轮(7)的轴线与氢气罐本体(6)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单向限位轮(7)的内侧贯穿设置有中心杆(702),所述中心杆(702)的两端与通槽(701)的两侧相连接,所述单向限位轮(7)的表面同样设置为与氢气罐本体(6)相对应的弧面,所述单向限位轮(7)的材质设置为橡胶,两侧相对的若干单向限位轮(7)将氢气罐本体(6)进行挤压并单向滚动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限位轮(7)的内侧设置为空腔(705),所述中心杆(702)贯穿于单向限位轮(7)的两端且与其转动连接,所述空腔(705)设置为棘轮形状,所述中心杆(702)的中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弹簧伸缩短杆(703),所述弹簧伸缩短杆(703)的一端连接有棘爪(704),所述棘爪(704)和空腔(705)相互卡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01)设置为螺纹杆件,所述转动杆(301)贯穿于齿轮(302)且与其间隙配合,所述转动杆(301)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螺纹环(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01)的材质设置为磁性金属,所述齿轮(302)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电磁铁环(801),所述转动杆(301)贯穿于齿轮(302)和电磁铁环(801)且与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壳体(102)的圆周外侧一圈开设有环形槽(109),所述圆形腔体(10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橡胶辊(110),所述橡胶辊(110)沿着环形槽(109)贴合滚动,所述橡胶辊(110)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所述圆形腔体(10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座(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202)靠近进口孔二(105)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导向轮(205),所述导向轮(205)由电机组件驱动转动,所述导向轮(205)用于接取并传输从进口孔二(105)进入的氢气罐本体(6),并且将氢气罐本体(6)传输出出口孔二(10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腔体(101)的上端设置有压紧环(401),所述压紧环(401)的上端设置有气缸组件,所述气缸组件驱动压紧环(401)延伸进入进口孔二(105),对氢气罐本体(6)施加向出口孔二(106)的推力。
CN202310511100.XA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Active CN1162162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1100.XA CN116216265B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1100.XA CN116216265B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6265A CN116216265A (zh) 2023-06-06
CN116216265B true CN116216265B (zh) 2023-08-15

Family

ID=86589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1100.XA Active CN116216265B (zh) 2023-05-09 2023-05-09 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2162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98298B (zh) * 2023-08-08 2023-10-20 江苏润仪仪表有限公司 一种流量计壳体密封性试验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65942A1 (de) * 1972-10-10 1977-02-10 Pneumatic Scale Corp 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von behaeltern
CN203742929U (zh) * 2013-12-17 2014-07-30 孙保伟 一种旋转气缸空气压缩机
CN104215402A (zh) * 2014-09-25 2014-12-17 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罐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7774221U (zh) * 2017-11-25 2018-08-28 界首市森威保温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匀质板翻转输送装置
CN112644897A (zh) * 2020-12-03 2021-04-13 萍乡市捷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化工催化剂储存装置
CN112707131A (zh) * 2020-12-15 2021-04-27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梁翻转装置及翻转方法
CN115676322A (zh) * 2022-12-08 2023-02-03 阜阳晶宫绿建节能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墙板预制构件翻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65942A1 (de) * 1972-10-10 1977-02-10 Pneumatic Scale Corp Vorrichtung zum ausrichten von behaeltern
CN203742929U (zh) * 2013-12-17 2014-07-30 孙保伟 一种旋转气缸空气压缩机
CN104215402A (zh) * 2014-09-25 2014-12-17 贝因美婴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罐气密性检测装置
CN207774221U (zh) * 2017-11-25 2018-08-28 界首市森威保温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匀质板翻转输送装置
CN112644897A (zh) * 2020-12-03 2021-04-13 萍乡市捷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环保型化工催化剂储存装置
CN112707131A (zh) * 2020-12-15 2021-04-27 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飞机梁翻转装置及翻转方法
CN115676322A (zh) * 2022-12-08 2023-02-03 阜阳晶宫绿建节能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墙板预制构件翻转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216265A (zh) 2023-06-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6216265B (zh) 一种用于氢气泄漏的连续检测输送线
CN208854135U (zh) 一种温度监测器壳体自动组装及测试生产线
CN112620994B (zh) 一种槽罐类压力容器制造焊接工艺
CN104354967B (zh) 一种压紧组件
CN111843420A (zh) 一种产品双面装配卸料装置
CN220104947U (zh) 一种钢结构检测用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
CN211694364U (zh) 一种氢气瓶运输固定装置
CN217416787U (zh)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硫酸存储装置
CN219121645U (zh) 一种金属密封件气密性检测设备
CN217422634U (zh) 多用途管道机器人
CN210387941U (zh) 圆柱锂离子电池盖帽的自动组装装置
CN113928794B (zh) 一种夹持输送装置
CN214948279U (zh) 一种天然气管道检验漏气装置
CN110239944B (zh) 一种环网柜并柜和下线的装置及其方法
CN113084413A (zh) 一种瓶体加工用焊接装置
CN220029089U (zh) 转塔凸轮式全极耳大圆柱电池穿透焊焊接设备
CN113725526B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车电池外壳生产线
CN214742665U (zh) 一种新型防滑螺母
CN213104263U (zh) 自动化弹簧强压设备
CN211401628U (zh) 圆玻璃视镜检测用耐压爆破试验机的加压装置
CN217667597U (zh) 一种低成本齿轮退片工装
CN216632593U (zh) 一种热等静压机用装取料装置
CN213579989U (zh) 一种食品罐在线智能检测装置
CN218054103U (zh) 一种空心胶囊生产线承接与工位转换装置
CN220657457U (zh) 一种化工用安全进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3000 Dongshu village, Zhenglu Town, Tianning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LANBO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uilding 01, Building 1, CCCC Zhihui Port Industrial Park, No. 1738 Daming North Road, Tianning Distric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before: Changzhou LANBO Hydrogen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