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742665U - 一种新型防滑螺母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滑螺母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742665U
CN214742665U CN202120532646.XU CN202120532646U CN214742665U CN 214742665 U CN214742665 U CN 214742665U CN 202120532646 U CN202120532646 U CN 202120532646U CN 214742665 U CN214742665 U CN 2147426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nut
rubber pad
rigid coupl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32646.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炳强
何志强
曾潮
李伟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ian People's Standard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ian People's Standard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ian People's Standard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ian People's Standard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32646.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7426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7426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74266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防滑螺母,包括螺母,所述螺母的底部设有防松动机构,两个所述卡槽的内壁均卡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一端固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相贴合。该新型防滑螺母,使得当螺母与螺栓进行连接时,第二橡胶垫的内部会与外界螺栓进行接触,通过第二橡胶垫与外界螺栓的接触,避免螺母与螺栓之间产生松动,并可通过卡槽和卡块的卡接,可将第二橡胶垫进行更换,使得当需根据螺母与外界螺栓与外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实际需求,通过第二环型框和通口板的转动相连,使得螺母可进行稳定转动与外界连接件进行抵紧时,第一橡胶垫可稳定的与外界连接件进行贴合,进一步增强螺母的防松动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滑螺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防滑螺母。
背景技术
螺母就是螺帽,与螺栓螺杆拧在一起用来起紧固作用的零件,所有生产制造机械必须用的一种元件根据材质的不同,分为碳钢、不锈钢有色金属(如铜)等几大类型,虽然现有的螺母可以实现与螺栓的连接,但存在螺母与螺栓连接后,可能会产生松动,造成螺母与螺栓的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滑螺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存在螺母与螺栓连接后,可能会产生松动,造成螺母与螺栓的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滑螺母,包括螺母,所述螺母的底部设有防松动机构;
所述防松动机构包括筒体、卡槽、卡块和第二橡胶垫;
所述筒体固接于螺母的底部,所述筒体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卡槽,两个所述卡槽的内壁均卡接有卡块,两个所述卡块的一端固接有第二橡胶垫,所述第二橡胶垫的外壁与筒体的内壁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橡胶垫的内壁直径小于螺母的内壁直径1-2mm。
优选的,所述螺母的外壁设有增强机构;
所述增强机构包括第一环型框、凹槽、凸块、通口板、第二环型框和第一橡胶垫;
所述第一环型框固接于螺母的外壁,所述第一环型框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凸块,两个所述凸块的顶部固接有通口板,所述通口板的内壁与螺母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通口板通过轴承的相连有第二环型框,所述第二环型框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橡胶垫的顶部加工有磨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环型框的外壁设有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弧形槽、顶杆、杆体和弹簧;
多个所述弧型槽加工于第一环型框的外壁,两侧所述弧型槽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顶杆,两个所述顶杆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杆体,两个所述杆体分别固接于第二环型框的底部左右两侧,所述杆体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接于杆体的内壁,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顶杆的外壁。
优选的,多个所述弧形槽两两之间等距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该新型防滑螺母,通过筒体、卡槽、卡槽和第二橡胶垫之间的配合,使得当螺母与螺栓进行连接时,第二橡胶垫的内部会与外界螺栓进行接触,通过第二橡胶垫与外界螺栓的接触,避免螺母与螺栓之间产生松动,并可通过卡槽和卡块的卡接,可将第二橡胶垫进行更换。
通过第一环型框、第二环型框、凹槽、凸块、第一橡胶垫、杆体、顶杆、弹簧和弧形槽之间的配合,使得当需根据螺母与外界螺栓与外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实际需求,可将凸块移入凹槽的内壁,使得通口板和第二环型框与螺母进行连接,并将顶杆与对应的弧形槽进行卡接,进而通过螺母的转动,带动增强机构和限位机构进行同步移动,将第一橡胶垫与外界连接件的端面进行接触,接触后,通过第二环型框和通口板的转动相连,使得螺母可进行稳定转动与外界连接件进行抵紧时,第一橡胶垫可稳定的与外界连接件进行贴合,进一步增强螺母的防松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筒体、卡块和第二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通口板、第二环型框和第一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凸块、弹簧和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螺母,2、增强机构,201、第一环型框,202、凹槽,203、凸块,204、通口板,205、第二环型框,206、第一橡胶垫,3、限位机构,301、弧形槽,302、顶杆,303、杆体,304、弹簧,4、防松动机构,401、筒体,402、卡槽,403、卡块,404、第二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滑螺母,包括螺母1,螺母1的底部设有防松动机构4,防松动机构4包括筒体401、卡槽402、卡块403和第二橡胶垫404,筒体401固接于螺母1的底部,筒体40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卡槽402,两个卡槽402的内壁均卡接有卡块403,使得卡块403可固定在卡槽402的内壁,卡块403为橡胶材质制成,两个卡块403的一端固接有第二橡胶垫404,第二橡胶垫404用于与外界螺栓的外壁进行接触,第二橡胶垫404的外壁与筒体401的内壁相贴合,第二橡胶垫404的内壁直径小于螺母1的内壁直径1-2mm,使得第二橡胶垫404可稳定的与外界螺栓进行接触;
螺母1的外壁设有增强机构2,增强机构2包括第一环型框201、凹槽202、凸块203、通口板204、第二环型框205和第一橡胶垫206,第一环型框201固接于螺母1的外壁,第一环型框20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凹槽202,两个凹槽202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凸块203,使得凸块203可在凹槽202的内壁进行升降运动,两个凸块203的顶部固接有通口板204,通口板204的内壁与螺母1的外壁间隙配合,通口板204通过轴承的相连有第二环型框205,使得第二环型框205可在通口板204的外壁进行转动,第二环型框205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橡胶垫206,第一橡胶垫206用于与外界连接件进行接触,第一橡胶垫206的顶部加工有磨纹,通过磨纹增加第一橡胶垫206与外界连接件之间的接触摩擦力;
第一环型框201的外壁设有限位机构3,限位机构3包括弧形槽301、顶杆302、杆体303和弹簧304,多个弧形槽301加工于第一环型框201的外壁,两侧弧形槽301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顶杆302,使得顶杆302可在弧形槽301的内壁进行左右移动,两个顶杆302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杆体303,使得顶杆302可在杆体303的内壁进行左右移动,两个杆体303分别固接于第二环型框205的底部左右两侧,杆体303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弹簧304,弹簧304给予顶杆302与弧形槽301的内壁抵紧贴合的力,进而使得第二环型框205和第一橡胶垫206,通过顶杆302和弧形槽301的紧密贴合,无法在螺母1的外壁进行自转,弹簧304的一端固接于杆体303的内壁,弹簧304的另一端固接于顶杆302的外壁,多个弧形槽301两两之间等距分布,使得顶杆302可带动第二环型框205和第一橡胶垫206进行稳定的转动限位。
当使用该新型防滑螺母时,当螺母1与外界螺栓进行连接时,第二橡胶垫404的内部会与外界螺栓进行接触,通过第二橡胶垫404与外界螺栓的接触,避免螺母1与外界螺栓之间产生松动,并可通过卡槽402和卡块403的卡接,可将第二橡胶垫404进行更换,当需根据螺母1与外界螺栓与外界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实际需求,可将凸块203移入凹槽202的内壁,使得通口板204和第二环型框205与螺母1进行连接,并将顶杆302与对应的弧形槽301进行卡接,进而通过螺母1的转动,带动增强机构2和限位机构3进行同步移动,将第一橡胶垫206与外界连接件的端面进行接触,接触后,通过第二环型框205和通口板204的转动相连,使得螺母1可进行稳定转动与外界连接件进行抵紧时,第一橡胶垫206可稳定的与外界连接件进行贴合,进一步增强螺母1的防松动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新型防滑螺母,包括螺母(1),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的底部设有防松动机构(4);
所述防松动机构(4)包括筒体(401)、卡槽(402)、卡块(403)和第二橡胶垫(404);
所述筒体(401)固接于螺母(1)的底部,所述筒体(40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卡槽(402),两个所述卡槽(402)的内壁均卡接有卡块(403),两个所述卡块(403)的一端固接有第二橡胶垫(404),所述第二橡胶垫(404)的外壁与筒体(401)的内壁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滑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橡胶垫(404)的内壁直径小于螺母(1)的内壁直径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滑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母(1)的外壁设有增强机构(2);
所述增强机构(2)包括第一环型框(201)、凹槽(202)、凸块(203)、通口板(204)、第二环型框(205)和第一橡胶垫(206);
所述第一环型框(201)固接于螺母(1)的外壁,所述第一环型框(201)的顶部左右两侧均加工有凹槽(202),两个所述凹槽(202)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凸块(203),两个所述凸块(203)的顶部固接有通口板(204),所述通口板(204)的内壁与螺母(1)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通口板(204)通过轴承的相连有第二环型框(205),所述第二环型框(205)的顶部固接有第一橡胶垫(20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滑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橡胶垫(206)的顶部加工有磨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滑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型框(201)的外壁设有限位机构(3);
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弧形槽(301)、顶杆(302)、杆体(303)和弹簧(304);
多个所述弧形槽(301)加工于第一环型框(201)的外壁,两侧所述弧形槽(301)的内壁均间隙配合有顶杆(302),两个所述顶杆(302)的外壁均间隙配合有杆体(303),两个所述杆体(303)分别固接于第二环型框(205)的底部左右两侧,所述杆体(303)的内壁间隙配合有弹簧(304),所述弹簧(304)的一端固接于杆体(303)的内壁,所述弹簧(304)的另一端固接于顶杆(302)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防滑螺母,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弧形槽(301)两两之间等距分布。
CN202120532646.XU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新型防滑螺母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426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2646.XU CN214742665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新型防滑螺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32646.XU CN214742665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新型防滑螺母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742665U true CN214742665U (zh) 2021-11-16

Family

ID=78593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32646.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4742665U (zh) 2021-03-15 2021-03-15 一种新型防滑螺母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7426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698331U (zh) 一种汽车车身总成焊接夹具
CN212238826U (zh) 一种高效五金生产加工用打孔设备
WO2023227111A1 (zh) 锁紧装置及车辆
CN214742665U (zh) 一种新型防滑螺母
CN212480056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减速机
CN112720000A (zh) 一种棒类金属工件加工用夹持装置及夹持方法
CN204235356U (zh) 一种夹紧装置
CN216326668U (zh) 一种强力自动夹紧装置
CN214499719U (zh) 一种新型防盗螺母
CN214716903U (zh) 一种单缸圆锥破碎机保压装置
CN211192980U (zh) 一种薄片式连杆瓦片精加工装备
CN211314701U (zh) 一种微型夹紧气缸
CN215522496U (zh) 一种氟化镁加工用的晶体煅烧炉支撑组件
CN209754635U (zh) 一种摇臂轴钻孔攻丝气动夹具
CN214742660U (zh) 一种带挤压块套件的防松防盗螺母
CN112318925A (zh) 一种液压机滑块锁紧装置及液压机
CN218031129U (zh) 一种方便找平的联轴器
CN110977827A (zh) 一种用于机械制造的快速夹紧装置
CN213765861U (zh) 一种具有装卸功能的工业机械手
CN215902950U (zh) 一种汽车排气系统防焊接变形工装
CN215617623U (zh) 一种新型气动基准夹头组件
CN213163921U (zh) 一种花炮外筒模具加工用的烧焊辅助装置
CN217371477U (zh) 一种汽车轮毂加工用装夹器
CN212886335U (zh) Cnc精密加工用胚料夹持装置
CN214959404U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高强钢一体式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