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71797B -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71797B
CN116171797B CN202310350497.9A CN202310350497A CN116171797B CN 116171797 B CN116171797 B CN 116171797B CN 202310350497 A CN202310350497 A CN 202310350497A CN 116171797 B CN116171797 B CN 116171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fungus
cultivation
velvet
fungus ba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35049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171797A (zh
Inventor
马立验
陈华
杨丽琴
郭月仙
骆伏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englu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engl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englu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englu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35049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1717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6171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1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171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71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 A01G18/69Arrangements for managing the environment, e.g. sprinkl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40Bio-organic fraction processing; Production of fertilisers from the organic fraction of waste or refus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于菌包上接种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包置于栽培室内培养85~90d后去除老菌块;经S1去除老菌块后的菌包,依次进行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经S2处理后的菌包继续于相对湿度为85~90%的栽培室内培养28~32d,然后降低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79~81%至出芽;培养出芽后芽头长至超过1cm后,调整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5~90%。能够有效提升鹿茸菇的出菇量、出菇质量以及出菇质量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鹿茸菇(Lyophyllumdecastes),学名荷叶离褶伞,别名荷叶蘑、冻菌等,隶属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离褶伞属(Lyophyllum),形态似鹿茸切片,是一种珍稀的药食同源性真菌。鹿茸菇富含β-葡聚糖、缩氨酸、矿物质和维生素B2等营养物质,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抗菌作用、降血糖等功效,有着广阔的生物医药开发和保健食品应用前景。
近几年,鹿茸菇袋式栽培应运而生,国内迎来鹿茸菇栽培的蓬勃发展时期。由于其口感好,营养价值高,鹿茸菇也成为了“网红菇”,对于其育种、栽培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例如公布号为CN104350954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鹿茸菇栽培方法,通过制备培养基,提高发菌效果和产量,但由于离褶伞属菌种的不稳定特性,易发生阶段性的大面积栽培困难或不出菇事件,导致出菇量和出菇质量不稳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鹿茸菇的出菇量、出菇质量以及出菇质量的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于菌包上接种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包置于栽培室内培养85~90d后去除老菌块;
S2、经S1去除老菌块后的菌包,依次进行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
S3、经S2处理后的菌包继续于相对湿度为85~90%的栽培室内培养28~32d,然后降低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79~81%至出芽;
S4、培养出芽后芽头长至超过1cm后,调整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5~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鹿茸菇不同的生长阶段设置多段式湿度控制,培养最开始采用较高的相对湿度85~90%培养28~32d,然后降低相对湿度为79~81%至出芽,在出芽后升高湿度至85~90%,促进鹿茸菇的生长,有效提高出菇量、出菇质量以及出菇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中栽培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中栽培室的结构主视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1鹿茸菇的栽培方法所栽培得到的鹿茸菇;
标号说明:1、栽培架;2、层架;3、定植槽;4、喷头;5、固定架;6、菌包;7、储液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菌包内同时含有茶渣和老菌块且精确设置多段二氧化碳浓度控制,提升鹿茸菇的出菇量、出菇质量以及出菇质量的稳定性。
本发明的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于菌包上接种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包置于栽培室内培养85~90d后去除老菌块;
S2、经S1去除老菌块后的菌包,依次进行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
S3、经S2处理后的菌包继续于相对湿度为85~90%的栽培室内培养28~32d,然后降低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79~81%至出芽;
S4、培养出芽后芽头长至超过1cm后,调整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5~90%。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鹿茸菇不同的生长阶段设置多段式湿度控制,培养最开始采用较高的相对湿度85~90%培养28~32d,然后降低相对湿度为79~81%至出芽,在出芽后升高湿度至85~90%,促进鹿茸菇的生长,有效提高出菇量、出菇质量以及出菇质量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S1~S3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000~6000ppm,S4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000~4000ppm。优选地,S1~S3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500~6000ppm,S4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500~4000ppm。
从上述描述可知,发明人发现鹿茸菇对二氧化碳敏感,传统控制在3500ppm的栽培方法并不适用于鹿茸菇,通过在出芽前提供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至5000~6000ppm,在出芽后再降低至3000~4000ppm,能够促进鹿茸菇的生长,有效提升出菇的产量和稳定性。目前栽培室内对于二氧化碳的控制处于一个波动范围,尤其是在气体交换时,无法控制精度恒定在一个精确值,但波动范围相对较小。
进一步地,S2中泡水处理为:向菌包内倒入能够浸没菌包内基质的无菌水,泡水时间为10~15min;倒水处理为:将经过泡水处理的菌包倾斜倒置,至1min中无水滴出;所述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均在栽培室内进行。
从上述描述可知,为鹿茸菇后期的生长提供湿润的环境,相较于单纯在空气中喷水加湿,这种泡水加湿的方法更有利于保持出菇量的稳定,通过倒水处理,防止菌包湿度过大。
进一步地,所述菌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氮肥30~35份、碳肥45~50份、茶渣10~15份、老菌块1~2份后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混合料的总量为100重量份;
氮肥包括麦皮0~20份、米糠6~30份、玉米粉5~20份、大豆粉5~30份,氮肥总量为100重量份;碳肥包括杂木屑0~53份、松杉木屑5~23份、玉米芯粉10~25份、棉籽壳5~25份,碳肥总量为100重量份;
S1.2、向混合料中加水进行堆渥发酵,堆料高度为1.2~2.3m,湿度为50~60%,温度为25~35℃,堆渥时长为15~25天,期间每隔2.5~3.5天深翻搅拌一次;
S1.3、装包并高压灭菌后得到菌包。
从上述描述可知,以麦皮、米糠、玉米粉和大豆粉为菌包提供氮源辅料,以杂木屑、松杉木屑、玉米芯粉和棉籽壳为菌包提供碳源辅料,结合茶渣和老菌块,减少化肥施用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能够超强吸附土壤中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防止肥料流失,同时起到一定的缓释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菌包呈圆柱状,所述菌包的高为15~25cm,直径为8~15cm。优选地,所述菌包的高为17cm,直径为11cm。示例性的还可以为高为15cm,直径为8cm;高为20cm,直径为13cm。
从上述描述可知,适宜大小的菌包能够为鹿茸菇的繁殖生长提供良好的种植环境,也便于控制小范围内的微生态环境,提高出菇质量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室内设有栽培架;所述栽培架包括至少三个层架;所述层架上设有定植槽和喷头,所述定植槽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喷头朝向固定架设置,所述菌包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菌包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通孔。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栽培室内培育,最大化模拟适宜鹿茸菇的生长环境,生长环境稳定,提高出菇量、出菇质量以及出菇质量的稳定性。栽培架的总高度为1.8~2.5m,每层层架之间的距离为50~60cm。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室内设有储液箱,所述喷头和定植槽均与储液箱通过管路连通。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喷头对栽培区浇灌,多余的水分通过通孔流入储液箱进行回收资源化利用。
进一步地,所述栽培室还设有温度计、温度计、照度计和二氧化碳监测器。
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监测栽培室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及二氧化碳的含量,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栽培环境,最大化模拟适宜鹿茸菇的生长环境,提高出菇量、出菇质量以及出菇质量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S3中的光照强度为150Lux;S4中的光照强度为350Lux。
从上述描述可知,在出芽前光照强度对于鹿茸菇的生长的影响极小,在出牙前的光照根据操作需要进行控制即可,但出芽后,光照强度对鹿茸菇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发明人发现在配合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控制S3和S4过程中的光照,能够进一步提升鹿茸菇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
栽培架的工作原理:将制备得到的菌包放置在固定架上,喷头通过泵抽取储液箱内的液体对固定架上的菌包以及菌包周围的环境进行加湿,保持栽培室内的湿度恒定,固定架设于定植槽之上,定植槽固定于层架上,所述定植槽收集浇灌多余的水分及菌包的下渗水分,所述定植槽与储液箱通过管道连通,将定植槽内多余的水分收集至储液箱内,用于回收利用,即通过喷头重新用于浇灌。
本发明的实施例1为: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于菌包上接种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包置于栽培室的层架上培养85d后去除老菌块,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600~5800ppm,液体菌种的接种量为菌包重量份的10%;
S2、经S1去除老菌块后的菌包,依次进行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600~5800ppm;
其中,泡水处理为:向菌包内倒入能够浸没菌包内基质的无菌水,泡水时间为10min;倒水处理为:将经过泡水处理的菌包倾斜倒置,至1min中无水滴出;所述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均在栽培室内进行;
S3、经S2处理后的菌包继续于相对湿度为85±0.5%的栽培室内培养28d,然后降低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0±0.5%至出芽,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600~5800ppm,光照强度为100Lux;
S4、培养出芽后芽头长至超过1cm后,调整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5±0.5%,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000~3200ppm,光照强度为300Lux。
菌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氮肥33份、碳肥49份、茶渣12份、老菌块1份后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
氮肥包括麦皮10份、米糠20份、玉米粉15份、大豆粉20份;碳肥包括杂木屑23份、松杉木屑17份、玉米芯粉20份、棉籽壳18份;
S1.2、向混合料中加水进行堆渥发酵,堆料高度为2m,湿度为55%,温度为30℃,堆渥时长为20天,期间每隔3天深翻搅拌一次;
S1.3、装包并高压灭菌后得到菌包。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栽培室的结构设置如下:
所述栽培室内设有栽培架1和储液箱7;栽培室的高度为4.2m,长度为8m,宽度为6m;所述栽培架1包括三个层架2;所述栽培架1的总高度为2m,每层层架2支架的距离为55cm,摆放菌包6时菌包6之间的距离5~6cm(人工摆放,不同菌包6间距离存在一定差值),所述层架2上设有定植槽3和喷头4,所述喷头4和定植槽3均与储液箱7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定植槽3上设有固定架5,所述喷头4朝向固定架5设置,所述菌包6放置在固定架5上,所述菌包6的底部设有三个通孔;
所述栽培室内还设有温度计、温度计、照度计和二氧化碳监测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2为: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于菌包上接种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包置于栽培室的层架上培养90d后去除老菌块,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200~5400ppm,液体菌种的接种量为菌包重量份的10%;
S2、经S1去除老菌块后的菌包,依次进行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800~6000ppm;
其中,泡水处理为:向菌包内倒入能够浸没菌包内基质的无菌水,泡水时间为15min;倒水处理为:将经过泡水处理的菌包倾斜倒置,至1min中无水滴出;所述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均在栽培室内进行;
S3、经S2处理后的菌包继续于相对湿度为90±0.5%的栽培室内培养32d,然后降低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1±0.5%至出芽,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800~6000ppm,光照强度为150Lux;
S4、培养出芽后芽头长至超过1cm后,调整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90±0.5%,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800~4000ppm,光照强度为350Lux。
菌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氮肥30份、碳肥45份、茶渣10份、老菌块1份后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
氮肥包括麦皮1份、米糠6份、玉米粉5份、大豆粉5份;碳肥包括杂木屑1份、松杉木屑5份、玉米芯粉10份、棉籽壳5份;
S1.2、向混合料中加水进行堆渥发酵,堆料高度为1.2m,湿度为50%,温度为25℃,堆渥时长为15天,期间每隔2.5天深翻搅拌一次;
S1.3、装包并高压灭菌后得到菌包。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栽培室的结构设置如下:
所述栽培室内设有栽培架1和储液箱7;栽培室的高度为4.2m,长度为8m,宽度为6m;所述栽培架1包括四个层架2;所述栽培架1的总高度为2.5m,每层层架2支架的距离为50cm,摆放菌包6时菌包6之间的距离5~6cm(人工摆放,不同菌包6间距离存在一定差值),所述层架2上设有定植槽3和喷头4,所述喷头4和定植槽3均与储液箱7通过管路连通,所述定植槽3上设有固定架5,所述喷头4朝向固定架5设置,所述菌包6放置在固定架5上,所述菌包6的底部设有两个通孔;
所述栽培室内还设有温度计、温度计、照度计和二氧化碳监测器。
本发明的实施例3为: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于菌包上接种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包置于栽培室内培养88d后去除老菌块,其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000ppm,液体菌种的接种量为菌包重量份的10%;
S2、经S1去除老菌块后的菌包,依次进行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500~5700ppm;
其中,泡水处理为:向菌包内倒入能够浸没菌包内基质的无菌水,泡水时间为13min;倒水处理为:将经过泡水处理的菌包倾斜倒置,至1min中无水滴出;所述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均在栽培室内进行;
S3、经S2处理后的菌包继续于相对湿度为88±0.5%的栽培室内培养30d,然后降低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79±0.5%至出芽,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500~5700ppm;
S4、培养出芽后芽头长至超过1cm后,调整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8±0.5%,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500~3700ppm。
菌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氮肥35份、碳肥50份、茶渣15份、老菌块2份后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
氮肥包括麦皮20份、米糠30份、玉米粉20份、大豆粉30份;碳肥包括杂木屑53份、松杉木屑23份、玉米芯粉25份、棉籽壳25份;
S1.2、向混合料中加水进行堆渥发酵,堆料高度为2.3m,湿度为60%,温度为35℃,堆渥时长为25天,期间每隔3.5天深翻搅拌一次;
S1.3、装包并高压灭菌后得到菌包。
实施例3的栽培室的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对比例1: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菌包的成分不同,不含茶渣。
具体菌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氮肥33份、碳肥49份、老菌块1份后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
氮肥包括麦皮10份、米糠20份、玉米粉15份、大豆粉20份;碳肥包括杂木屑23份、松杉木屑17份、玉米芯粉20份、棉籽壳18份;
S1.2、向混合料中加水进行堆渥发酵,堆料高度为2m,湿度为55%,温度为30℃,堆渥时长为20天,期间每隔3天深翻搅拌一次;
S1.3、装包并高压灭菌后得到菌包。
对比例2:对比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菌包的成分不同,不含老菌块。
具体菌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氮肥33份、碳肥49份、茶渣12份后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
氮肥包括麦皮10份、米糠20份、玉米粉15份、大豆粉20份;碳肥包括杂木屑23份、松杉木屑17份、玉米芯粉20份、棉籽壳18份;
S1.2、向混合料中加水进行堆渥发酵,堆料高度为2m,湿度为55%,温度为30℃,堆渥时长为20天,期间每隔3天深翻搅拌一次;
S1.3、装包并高压灭菌后得到菌包。
对比例3: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鹿茸菇栽培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于菌包上接种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包置于栽培室内培养85d后去除老菌块,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000~3200ppm;
S2、经S1去除老菌块后的菌包,依次进行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000~3200ppm;
其中,泡水处理为:向菌包内倒入能够浸没菌包内基质的无菌水,泡水时间为10min;倒水处理为:将经过泡水处理的菌包倾斜倒置,至1min中无水滴出;所述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均在栽培室内进行;
S3、经S2处理后的菌包继续于相对湿度为85±0.5%的栽培室内培养28d,然后降低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0±0.5%至出芽,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500~3700ppm,光照强度为150Lux;
S4、培养出芽后芽头长至超过1cm后,调整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5±0.5%,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000~3200ppm,光照强度为350Lux。
对比例4: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对比例4全程控制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5±0.5%。
每个栽培室取30包进行菌丝生长速度、平均产量和生产特性的测定,结果取整数,结果如表1和表3所示;另外再随机选取实施例1和对比例1-4分别所在的栽培室三个不同栽培架的菌包,测定其单包的菌丝生长速度和平均产量的测定,结果如表2所示。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测定方法为:沿菌丝生长方向在菌包尖端处划线测量生长长度,计算菌丝平均生长速度;平均产量的测定方法为:各配方菌袋完成发菌后,进行出菇管理,子实体采收、切根后称重,统计产量。
表1
表2
表3
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鹿茸菇栽培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鹿茸菇的出菇量、出菇质量及出菇质量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鹿茸菇栽培方法,以麦皮、米糠、玉米粉和大豆粉为菌包提供氮源辅料,以杂木屑、松杉木屑、玉米芯粉和棉籽壳为菌包提供碳源辅料,结合茶渣和老菌块,减少化肥施用量,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时能够超强吸附土壤中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防止肥料流失,同时起到一定的缓释作用;根据鹿茸菇不同的生长阶段采用多段式二氧化碳浓度区间,最大化模拟适宜鹿茸菇的生长环境,提高出菇量、出菇质量以及出菇质量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于菌包上接种液体菌种,将接种后的菌包置于栽培室内培养85~90d后去除老菌块;
所述菌包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按重量份计,分别称取氮肥30~35份、碳肥45~50份、茶渣10~15份、老菌块1~2份后均匀混合得到混合料;
氮肥包括麦皮0~20份、米糠6~30份、玉米粉5~20份、大豆粉5~30份;碳肥包括杂木屑0~53份、松杉木屑5~23份、玉米芯粉10~25份、棉籽壳5~25份;
S1.2、向混合料中加水进行堆渥发酵,堆料高度为1.2~2.3m,湿度为50~60%,温度为25~35℃,堆渥时长为15~25天,期间每隔2.5~3.5天深翻搅拌一次;
S1.3、装包并高压灭菌后得到菌包;
S2、经S1去除老菌块后的菌包,依次进行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
S3、经S2处理后的菌包继续于相对湿度为85~90%的栽培室内培养28~32d,然后降低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79~81%至出芽;
S4、培养出芽后芽头长至超过1cm后,调整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为85~90%;
所述S1~S3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5000~6000ppm,S4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为3000~4000p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泡水处理为:向菌包内倒入能够浸没菌包内基质的无菌水,泡水时间为10~15min;倒水处理为:将经过泡水处理的菌包倾斜倒置,至1min中无水滴出;所述泡水处理和倒水处理均在栽培室内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包的高为15~25cm,直径为8~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室内设有栽培架;所述栽培架包括至少三个层架;所述层架上设有定植槽和喷头,所述定植槽上设有固定架,所述喷头朝向固定架设置,所述菌包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菌包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室内设有储液箱,所述喷头和定植槽均与储液箱通过管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室内还设有温度计、照度计和二氧化碳监测器。
CN202310350497.9A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Active CN1161717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0497.9A CN116171797B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350497.9A CN116171797B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1797A CN116171797A (zh) 2023-05-30
CN116171797B true CN116171797B (zh) 2024-06-07

Family

ID=864367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350497.9A Active CN116171797B (zh) 2023-04-04 2023-04-04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617179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8415A (ja) * 1999-04-27 2000-11-07 Yamaguchi Prefecture ハタケシメジの栽培方法
CN103202175A (zh) * 2013-02-07 2013-07-17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荷叶离褶伞新菌株
CN109548561A (zh) * 2018-12-25 2019-04-02 昆山青禾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鹿茸菇培育方法
CN110663453A (zh) * 2019-11-15 2020-01-10 昆山青禾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荷叶离褶伞培养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5454376U (zh) * 2021-05-20 2022-01-11 诚友(郧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菌棒种植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786744B1 (ko) * 2006-05-17 2007-12-18 경북전문대학 산학협력단 잿빛만가닥버섯 재배용 배지 및 이를 이용한잿빛만가닥버섯의 재배방법
CN104350954B (zh) * 2014-02-22 2016-08-31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鹿茸菇栽培方法
CN207460904U (zh) * 2017-04-28 2018-06-08 孙天啸 机电一体化生物共生架
CN108184538A (zh) * 2018-01-11 2018-06-22 田东县举家富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以芒果枝叶为原料制备香菇菌棒并在芒果树下立体栽培香菇的方法
CN108739079A (zh) * 2018-08-30 2018-11-06 东至县云之慧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的蓄水保湿栽培支架
CN108901605A (zh) * 2018-09-10 2018-11-30 龙岩市新罗区火火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海鲜菇的栽培方法
CN109328877A (zh) * 2018-11-13 2019-02-15 武汉健业食用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
CN111512884A (zh) * 2020-03-31 2020-08-11 黑龙江黑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鹿茸菇和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213044505U (zh) * 2020-06-02 2021-04-27 安徽菌健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灵芝培育装置
CN111771616A (zh) * 2020-08-18 2020-10-16 湖南和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N213756037U (zh) * 2020-10-22 2021-07-23 南京晓庄学院 一种新型食用菌栽培装置
CN215122714U (zh) * 2021-06-29 2021-12-14 江苏鸿升食用菌有限公司 一种鹿茸菇食用菌菌包消毒装置
CN113711840A (zh) * 2021-08-19 2021-11-30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
CN113796263A (zh) * 2021-09-13 2021-12-17 贵州大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鹿茸菇的规模化栽培方法
CN115413530A (zh) * 2022-10-08 2022-12-02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鹿茸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及采用该培养基栽培鹿茸菇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08415A (ja) * 1999-04-27 2000-11-07 Yamaguchi Prefecture ハタケシメジの栽培方法
CN103202175A (zh) * 2013-02-07 2013-07-17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荷叶离褶伞新菌株
CN109548561A (zh) * 2018-12-25 2019-04-02 昆山青禾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鹿茸菇培育方法
CN110663453A (zh) * 2019-11-15 2020-01-10 昆山青禾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荷叶离褶伞培养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15454376U (zh) * 2021-05-20 2022-01-11 诚友(郧西)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香菇菌棒种植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71797A (zh) 2023-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10671B (zh) 一种段木灵芝培育方法
CN111034537B (zh) 一种快速分离银耳纯菌丝及银耳母种的制备方法
CN109392592B (zh) 一种桑黄栽培方法
CN103430767B (zh) 天麻有性繁殖萌发菌三级种的培养基及培育方法
CN113564054B (zh) 一种利用球孢白僵菌芽生孢子提高植物抗病性的方法
CN115340968B (zh) 微刺假单胞菌的新用途及其方法、微刺假单胞菌21 4.1 9.2-14及其产品
CN103141255A (zh) 一种植物根系生长与微生物肥料及肥效的测定方法
CN105505782A (zh) 寄生于蒙古黄榆上粗毛纤孔菌的固体培养基和栽培料最佳配方
CN115226571A (zh) 一种绣球菌液体菌种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CN102612994A (zh) 一种直接用液体菌种拌生料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7629966A (zh) 真菌诱导子、其制备方法及利用该真菌诱导子进行白芨种苗快繁的方法
CN104285677B (zh) 一种食用菌木签菌种的制作方法
CN116171797B (zh)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CN112243798B (zh) 一种节能高效银耳菌株的选育及种植方法
CN114711088A (zh) 高海拔羊肚菌天然栽培方法
CN103548568A (zh) 一种秀珍菇的高效栽培方法
CN113424747A (zh) 一种银耳的栽培基质及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12075289A (zh) 一种食用菌菌棒及其制作方法
CN113396775A (zh) 利用酱香型酒糟培养平菇的方法及栽培酒糟平菇的配方
CN112931049A (zh) 一种红托竹荪菌棒及红托竹荪的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8299057A (zh) 一种中药药渣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46531B (zh) 一种花脸香蘑栽培方法
CN108812057A (zh) 一种用于鸡枞菌室内培养的液体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CN108419609A (zh) 一种基于核桃壳/粕的食用菌菌包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3597990B (zh) 提高温室番茄果实品质和产量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