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71616A -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771616A
CN111771616A CN202010834826.3A CN202010834826A CN111771616A CN 111771616 A CN111771616 A CN 111771616A CN 202010834826 A CN202010834826 A CN 202010834826A CN 111771616 A CN111771616 A CN 111771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mushroom
management
time
velvet ant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348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钟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Hepi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Hepi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Hepi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Heping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83482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7716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771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7716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30Accessories for use before inoculation of spawn, e.g. sterilis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搅拌;2)装瓶;3)高压蒸汽灭菌;4)冷却;5)接种;6)养菌;7)再培养;8)搔菌;9)催芽管理;10)第一次育菇管理;11)第二次育菇管理;12)采收。本发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彻底、抑制杂菌的生长效果好,可以大大提高转化率,同时还能保证基质具有一定的湿度,可以大大提高养菌时菌丝的长势。本发明基质配方中,包含C、N元素质量比为C:N=33~37,出菇有力,后熟时间短、萎缩率底、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本发明基质的配方为木腐型和棉腐型,菌丝长势旺盛、浓密、萌发快而且菌丝又白又粗壮、品质好。

Description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类生产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鹿茸菇(Lyophyllum decastes),在分类学上属于植物界(Plant kingdom),真菌门(Eumycot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离褶伞属(Lyophyllum)。它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学名珊瑚菌,子实体直立,向上分叉成丛生的细枝,肉质,一般高数厘米至10余厘米,状如扫帚或珊瑚,又像幼小的鹿角,故名。研究表明鹿茸菇子实体中粗蛋白、氨基酸的含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而且还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锌、铜和硒及大量的维生素和烟酸,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鹿茸菇含有的β葡萄糖,长期食用有抗肿瘤的功效,同时,鹿茸菇具有降血压、降低胆固醇、抗糖尿病、抗过敏等药用作用,能滋补强壮,扶正固本,增强免疫,延缓衰老的功效。目前对鹿茸菇的栽培研究较少,大多只集中在生物学特性上。
现有鹿茸菇栽培技术栽培周期长、菌丝萌发较慢、菌丝较为黑暗、菌包出菇无力、后熟时间较长、转化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菌丝萌发早、菌丝洁白、转化率高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搅拌:将基质先干搅拌,再加水湿搅。
2)装瓶:对步骤1)中的基质进行装瓶处理。
3)高压蒸汽灭菌:装瓶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时间:升温到100℃,保温60分钟,再到115℃保温20分钟,最后到122℃保温70分钟,压力0.013兆帕。
4)冷却:灭菌后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冷却时长为2~4小时。
5)接种:将冷却后的基质放入袋中进行接种。
6)养菌:接种后送入养菌房进行养菌,直到菌丝长满袋子。
7)再培养:菌丝长满袋子后再培养8~11天。
8)搔菌:再培养完后开始搔菌。
9)催芽管理:对搔菌后的菌丝进行催芽管理。
10)第一次育菇管理:对催芽管理后的菌丝进行第一次育菇管理。
11)第二次育菇管理:第一次育菇管理完成后进行第二次育菇管理。
12)采收:第二次育菇管理完成后进行采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含元素C:N=33~3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木屑30%、玉米芯21%、麦麸20%、玉米粉10%、大豆皮5%、豆粕2%、米糠10%、轻质碳酸钙1%、熟石灰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玉米芯27%、棉籽壳5%、木屑25%、麦麸30%、米糠5%、大豆皮6%、轻质碳酸钙1.0%、熟石灰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中,干搅拌时长为20~30分钟,湿搅拌时长为40~50分钟;
且湿搅拌后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65%~67%,Ph值控制在7.2~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5)中,接种时,温度控制在15~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7)中,再培养时,温度低于或等于25℃,房内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控制在2000ppm以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9)中催芽管理时,温度控制在16~18℃,湿度控制在92%~97%,二氧化碳控制在3000ppm以下,同时控制光照为190~210Lux,光照时长为11~13小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0)中,第一次育菇时,温度控制在16~20℃,湿度控制在89%~91%,二氧化碳控制在3000~5000ppm,同时控制光照为190~210Lux,光照时长为11~13小时,整个第一次育菇管理时长为5天。
步骤11)中,第二次育菇时,温度控制在15~17℃,湿度控制在89%~91%,二氧化碳控制在1000~3000ppm,第二次育菇管理的时长为5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2)中,采收时,温度控制在15~17℃,湿度控制在89%~91%,二氧化碳控制在3000~5000ppm。
本发明的优点及其有益效果
本发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彻底、抑制杂菌的生长效果好,可以大大提高转化率,同时还能保证基质具有一定的湿度,可以大大提高养菌时菌丝的长势。本发明基质配方中,包含C、N元素质量比为C:N=33~37,出菇有力,后熟时间短、萎缩率底、产量高、生物转化率高。本发明基质的配方为木腐型和棉腐型,菌丝长势旺盛、浓密、萌发快而且菌丝又白又粗壮、品质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实施例1
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木屑30%、玉米芯21%、麦麸20%、玉米粉10%、大豆皮5%、豆粕2%、米糠10%、轻质碳酸钙1%、熟石灰1%。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搅拌:按质量配比将上述基质先干搅拌25分钟,再加水湿搅45分钟;
湿搅后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66%,Ph值控制在7.5;
2)装瓶:对步骤1)中的基质进行装瓶处理;
3)高压蒸汽灭菌:装瓶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时间:升温到100℃,保温60分钟,再到115℃保温20分钟,最后到122℃保温70分钟,压力0.013兆帕;
4)冷却:灭菌后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冷却时长为3小时;
5)接种:将冷却后的基质放入袋中进行接种;
接种时温度控制在20℃;
6)养菌:接种后送入养菌房进行养菌,直到菌丝长满袋子;
7)再培养:菌丝长满袋子后再培养10天;
再培养时,温度低于或等于25℃,房内湿度控制在85%,二氧化碳控制在2000ppm以下;
8)搔菌:再培养完后开始搔菌;
9)催芽管理:对搔菌后的菌丝进行催芽管理;
催芽管理时,温度控制在17℃,湿度控制在95%,二氧化碳控制在3000ppm以下,同时控制光照为200Lux,光照时长为12小时;
10)第一次育菇管理:对催芽管理后的菌丝进行第一次育菇管理;
第一次育菇时,温度控制在18℃,湿度控制在90%,二氧化碳控制在4000ppm,同时控制光照为200Lux,光照时长为12小时,整个第一次育菇管理时长为5天;
11)第二次育菇管理:第一次育菇管理完成后进行第二次育菇管理;
第二次育菇时,温度控制在16℃,湿度控制在90%,二氧化碳控制在2000ppm,第二次育菇管理的时长为5天;
12)采收:第二次育菇管理完成后进行采收;
采收时,温度控制在16℃,湿度控制在90%,二氧化碳控制在4000ppm。
实施例2
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玉米芯27%、棉籽壳5%、木屑25%、麦麸30%、米糠5%、大豆皮6%、轻质碳酸钙1.0%、熟石灰1.0%。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搅拌:按质量配比将上述基质先干搅拌25分钟,再加水湿搅45分钟;
湿搅后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66%,Ph值控制在7.5;
2)装瓶:对步骤1)中的基质进行装瓶处理;
3)高压蒸汽灭菌:装瓶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时间:升温到100℃,保温60分钟,再到115℃保温20分钟,最后到122℃保温70分钟,压力0.013兆帕;
冷却:灭菌后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冷却时长为3小时;
5)接种:将冷却后的基质放入袋中进行接种;
接种时温度控制在20℃;
6)养菌:接种后送入养菌房进行养菌,直到菌丝长满袋子;
7)再培养:菌丝长满袋子后再培养10天;
再培养时,温度低于或等于25℃,房内湿度控制在85%,二氧化碳控制在2000ppm以下;
8)搔菌:再培养完后开始搔菌;
9)催芽管理:对搔菌后的菌丝进行催芽管理;
催芽管理时,温度控制在17℃,湿度控制在95%,二氧化碳控制在3000ppm以下,同时控制光照为200Lux,光照时长为12小时;
10)第一次育菇管理:对催芽管理后的菌丝进行第一次育菇管理;
第一次育菇时,温度控制在18℃,湿度控制在90%,二氧化碳控制在4000ppm,同时控制光照为200Lux,光照时长为12小时,整个第一次育菇管理时长为5天;
11)第二次育菇管理:第一次育菇管理完成后进行第二次育菇管理;
第二次育菇时,温度控制在16℃,湿度控制在90%,二氧化碳控制在2000ppm,第二次育菇管理的时长为5天;
12)采收:第二次育菇管理完成后进行采收;
采收时,温度控制在16℃,湿度控制在90%,二氧化碳控制在4000ppm。
对比例1
本对比例1中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木屑40%、玉米芯21%、麦麸20%、玉米粉10%、大豆皮5%、豆粕2%、轻质碳酸钙1%、熟石灰1%。
本对比例1的基质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
对比例2
本对比例2中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玉米芯30%、棉籽壳5%、木屑20%、秸秆12%、麦麸20%、米糠7%、大豆皮4%、轻质碳酸钙1.0%、熟石灰1.0%。
本对比例2的基质也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
对比例3
本对比例3中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木屑30%、玉米芯30%、豆粕5%、麦麸15%、甘蔗渣15%、稻草3.0%、轻质碳酸钙1.0%、熟石灰1.0%。
本对比例3的基质也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
对比例4
本对比例4中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木屑30%、玉米芯28%、豆粕5%、麦麸15%、甘蔗渣15%、稻草5%、轻质碳酸钙1.0%、熟石灰1.0%。
本对比例4的基质也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
对比例5
本对比例5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本对比例5步骤3)中采用普通的灭菌方式进行灭菌处理。
下面对实施例1~2和对比例1~4进行试验,基质的配方装袋3筐,共48袋,试验重复4次。表1和表2为实施例1~2和对比例1~4进行试验的C、N元素含量对照表。(由于轻质碳酸钙原料含量都只有1%且轻质碳酸钙中C含量也只有12%,即0.0012,因此含C量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表1实施例1~2和对比例1进行试验的C、N元素含量对照表。
Figure BDA0002637263210000061
Figure BDA0002637263210000071
表2对比例2~4进行试验的C、N元素含量对照表
Figure BDA0002637263210000072
Figure BDA0002637263210000081
由表1和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基质组成原料中碳氮元素质量比都在33~37之间,而对比例1至对比例4的碳氮元素比都在33~37之外。
表3为实施例1~2和对比例1~4对鹿茸菇生长影响对照表
表3实施例1~2和对比例1~4对鹿茸菇生长影响对照表
Figure BDA0002637263210000082
Figure BDA0002637263210000091
结合表1、表2、表3可以看出,实施例1~2对比对比例1~4,实施例1和实施例2菌丝萌发时间更早、菌丝浓密度更浓、菌丝更洁白且长势更旺盛、产率更高、生物转化率更高。
下面对实施例1~2和对比例5进行试验,基质的配方装袋3筐,共48袋,试验重复4次。
表4为实施例1~2和对比例1~4对鹿茸菇生长影响对照表
表4实施例1~2和对比例1~4对鹿茸菇生长影响对照表
Figure BDA0002637263210000092
从表4可以看出,实施例1~2对比对比例5,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菌丝生长和生物转化率方面更有优势。也充分说明高压蒸汽灭菌可以提高生物转化率和菌丝长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搅拌:将基质先干搅拌,再加水湿搅;
2)装瓶:对步骤1)中的基质进行装瓶处理;
3)高压蒸汽灭菌:装瓶后利用高压蒸汽灭菌;
灭菌时间:升温到100℃,保温60分钟,再到115℃保温20分钟,最后到122℃保温70分钟,压力0.013兆帕;
4)冷却:灭菌后放入冷却室进行冷却;
冷却时长为2~4小时;
5)接种:将冷却后的基质放入袋中进行接种;
6)养菌:接种后送入养菌房进行养菌,直到菌丝长满袋子;
7)再培养:菌丝长满袋子后再培养8~11天;
8)搔菌:再培养完后开始搔菌;
9)催芽管理:对搔菌后的菌丝进行催芽管理;
10)第一次育菇管理:对催芽管理后的菌丝进行第一次育菇管理;
11)第二次育菇管理:第一次育菇管理完成后进行第二次育菇管理;
12)采收:第二次育菇管理完成后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含元素C:N=33~3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木屑30%、玉米芯21%、麦麸20%、玉米粉10%、大豆皮5%、豆粕2%、米糠10%、轻质碳酸钙1%、熟石灰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原料:玉米芯27%、棉籽壳5%、木屑25%、麦麸30%、米糠5%、大豆皮6%、轻质碳酸钙1.0%、熟石灰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干搅拌时长为20~30分钟,湿搅拌时长为40~50分钟;
且湿搅拌后基质的含水量控制在65%~67%,Ph值控制在7.2~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接种时,温度控制在15~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中,再培养时,温度低于或等于25℃,房内湿度控制在80%~90%,二氧化碳控制在2000pp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催芽管理时,温度控制在16~18℃,湿度控制在92%~97%,二氧化碳控制在3000ppm以下,同时控制光照为190~210Lux,光照时长为11~13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育菇时,温度控制在16~20℃,湿度控制在89%~91%,二氧化碳控制在3000~5000ppm,同时控制光照为190~210Lux,光照时长为11~13小时,整个第一次育菇管理时长为5天;
第二次育菇时,温度控制在15~17℃,湿度控制在89%~91%,二氧化碳控制在1000~3000ppm,第二次育菇管理的时长为5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收时,温度控制在15~17℃,湿度控制在89%~91%,二氧化碳控制在3000~5000ppm。
CN202010834826.3A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17716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4826.3A CN111771616A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834826.3A CN111771616A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771616A true CN111771616A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628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34826.3A Pending CN111771616A (zh) 2020-08-18 2020-08-18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7716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3776B2 (en) * 2020-12-04 2022-11-2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a sealed system for an indoor garden center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22281A (zh) * 2014-10-22 2015-02-04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瓶栽鹿茸菇出菇期培育方法
CN104350954A (zh) * 2014-02-22 2015-02-18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鹿茸菇栽培方法
CN107409762A (zh) * 2017-09-26 2017-12-01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瓶栽鹿茸菇出菇期脱蕾的方法
CN109548561A (zh) * 2018-12-25 2019-04-02 昆山青禾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鹿茸菇培育方法
CN111279976A (zh) * 2020-04-14 2020-06-16 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鹿茸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12884A (zh) * 2020-03-31 2020-08-11 黑龙江黑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鹿茸菇和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11512885A (zh) * 2020-04-28 2020-08-11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厂化栽培鹿茸菇的制备工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50954A (zh) * 2014-02-22 2015-02-18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鹿茸菇栽培方法
CN104322281A (zh) * 2014-10-22 2015-02-04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瓶栽鹿茸菇出菇期培育方法
CN107409762A (zh) * 2017-09-26 2017-12-01 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瓶栽鹿茸菇出菇期脱蕾的方法
CN109548561A (zh) * 2018-12-25 2019-04-02 昆山青禾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鹿茸菇培育方法
CN111512884A (zh) * 2020-03-31 2020-08-11 黑龙江黑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鹿茸菇和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11279976A (zh) * 2020-04-14 2020-06-16 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鹿茸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512885A (zh) * 2020-04-28 2020-08-11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厂化栽培鹿茸菇的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胖哥阿东: ""鹿茸菇工厂化种植技术", 《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4813819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C5.HTML》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503776B2 (en) * 2020-12-04 2022-11-22 Haier Us Appliance Solutions, Inc. Method of operating a sealed system for an indoor garden cent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4394A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基
CN107011072A (zh) 一种猕猴桃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87727A (zh) 一种杏鲍菇菌种生产方法
CN104641942A (zh) 一种桑枝栽培平菇的方法
CN106938944A (zh) 杏鲍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
CN106922392A (zh) 一种富硒姬菇的培养料及富硒姬菇的培养方法
CN111771616A (zh) 一种鹿茸菇工厂化栽培方法
CN106831082A (zh) 提高猪肚菇产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栽培料及其栽培方法
Sanchez et al. Pangola grass colonized with Scytalidium thermophilum for production of Agaricus bisporus
KR101687890B1 (ko) 느타리버섯의 재배방법 및 배지조성물
CN111869506A (zh) 一种黑皮鸡枞菌包生产方法
KR101687891B1 (ko) 목이버섯의 재배방법 및 배지조성물
CN102640661A (zh) 马蹄渣保藏方法及其食用菌培养基
CN103387462B (zh) 一种姬菇原种培养料配伍及此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KR20100095071A (ko) 표고버섯 톱밥배지의 제조방법
CN111802172A (zh) 一种杏茸菇工厂栽培方法
WO2009097653A1 (en) Rhizopus oligosporus and uses therefor
CN107048350B (zh) 一种猴头菇子实体植入马铃薯的营养全粉及其生产方法
CN109874600A (zh) 一种海鲜菇培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4206179A (zh) 一种蓝莓香菇的栽培方法
Vijay et al. Exploitation of thermophilic fungi in compost production for white button mushroom (Agaricus bisporus) cultivation-a review.
CN102893806A (zh) 一种阿魏菇原种的制备方法
CN114711093A (zh) 一种冬小包脚菇原种培养基及培养方法
RU2183056C2 (ru) Способ стимуляции роста культуры вешенки обыкновенной
CN117882610A (zh) 一种巨大口蘑原种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01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