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11840A -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11840A CN113711840A CN202110956791.5A CN202110956791A CN113711840A CN 113711840 A CN113711840 A CN 113711840A CN 202110956791 A CN202110956791 A CN 202110956791A CN 113711840 A CN113711840 A CN 11371184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lture
- fermentation
- air
- mushroom
- roo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20—Culture media, e.g. compost
- A01G18/22—Apparatu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a, e.g. bottling devic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8/00—Cultivation of mushrooms
- A01G18/60—Cultivation rooms; Equipment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档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包括配制培养料、设施发酵、装袋、灭菌、接种、发菌培养、催蕾、出菇、采收、处理培养料的一系列步骤完成整套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提升了发酵室的使用效率,省去了培养料转运装填的工序;实现了只有瓶载工艺才能实现的自动装填;使用液体菌种接种,使扩大菌袋装填量成为可能;使用可变高度的输送装置,配合培养架每层底部的滑动滚轴,实现培养筐的自动输送和码放;合理设置培养室环境,在保证鹿茸菇生长的条件下缩短培育时间;使用气刀采收,避免了外部污染,提升了成品的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档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鹿茸菇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食用菌荷叶离褶伞。鹿茸菇含有高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还含维生素B1、B2、C和PP,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效果。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对工厂化种植鹿茸菇做了报道,见公开号CN101449648A,江苏菇本堂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针对鹿茸菇栽培申请专利,见公开号CN104350954B。目前国内鹿茸菇的栽培已有一定的规模,主要采用袋栽和瓶载两种方式。由于袋栽所用的聚丙烯薄膜菌袋无法定型,只能采用人工装填培养料,效率低下,因此目前工厂化培养全部采用瓶载方式。瓶载方式的优点是有固定的容器,适宜使用自动化装置装瓶、接种,便于输送;但是瓶载的最大缺点是培养基装填重量少,导致单瓶产量低;栽培完成后,需要配备培养瓶回收工序,即将培养料倒出,对培养瓶进行清洗消毒,才能重复利用,这无疑增加了运行成本也相应增加了环保负担。另外,使用现有的培养料,培育期长,菌种萌发速度慢,培养瓶的污染率高,生物转化率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培育期短、生物转化率高、产量高的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料:按重量份将木屑50~60份、玉米芯10~20份、啤酒糟10~15份、米糠10~15份、麸皮15~20份、石灰0.5~2份、腐殖酸0.1~0.5份,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66~68%,pH值为6.5~7;
2)设施发酵:将培养料装入发酵箱,堆高2~2.5m,将发酵箱送入发酵室中,关闭发酵室大门,由风机产生的气流经风管由发酵箱底部通入,再由发酵室上部的管道排出或循环利用进行发酵;通过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保障培养料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和温度,发酵完成后即能使用;所述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是:第1天,控制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9:1;第2天,料堆温达到65℃后,调节循环风与新风体积比8:2;第3天,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7:3,使料温降到54~56℃之间维持体积比7:3的循环风与新风比例3天;第6天,调整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1:1,使料温降到40-42℃,即完成设施发酵;
3)装袋:将发酵箱送入装袋车间,发酵箱与自动装袋机的进料口对接,使用自动装袋机将培养料装填入聚丙烯培养袋中,每袋装填1.5kg培养料,并码放至培养筐中;
4)灭菌:将培养筐送入灭菌柜,100℃抽真空至40Kpa三次,120℃杀菌100分钟后,冷却至18℃~22℃备用;
5)接种:使用自动接种机液体接种,每袋接种30~40mL液体菌种,一次动作完成一培养筐的接种,接种后的培养筐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培养室;
6)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设定在20~25℃,湿度65~7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00~3500ppm,避光培养50~60天,菌丝发满整袋后,搔菌处理,搔菌后提高湿度至80~85%;
7)催蕾:将培养室温度设定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设定为90~95%,光照强度300~500lux,每天照射时间6~12h,培养6d后菇蕾形成;
8)出菇:将培养室温度设定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设定为90~9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00ppm,光照强度保持在300~1000lux之间;
9)采收:菇盖直径1.5~3cm、菇柄长度8~12cm时即可采收;
10)处理培养料:将采收完毕的培养筐传送至破袋机,破袋后将培养料送至废料中心处理,完成整套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
培养料配比科学,兼顾碳源与氮源比例;采用发酵箱在相对密封的发酵室中将培养料发酵,转化率高达90%,并能使后期发菌和出菇时间缩短20天左右,并节约木屑堆场面积;传统发酵室发酵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将培养料堆至发酵室中,发酵结束后再使用装载机将培养料铲出,铲出后还要人工清理发酵室底部的通风孔和发酵室边角的剩余的培养料以防通风孔阻塞和剩余培养料霉变,培养料进出及清理发酵室要占用大量时间,导致发酵室可用发酵时间减少降低了发酵室的使用效率,使用发酵箱在发酵室中发酵,进料、出料都在发酵室外完成,也没有培养料落入发酵室内,省出了进料、出料、清理的时间,提高发酵室的发酵效率;使用袋栽方式,培养料装填量大,单袋产量高至0.45kg;采用液体菌种接种,克服了因培养料装填量大菌种不能与培养料接触均匀的缺点,发菌均匀,发菌时间缩短;将采收完毕的培养袋传送至破袋机,破袋后将培养料送至废料中心处理,处理后的培养料可以作为其他低价值菌菇的培养料,省去了瓶载作业的清瓶、洗瓶、消毒工序;全程采用自动化生产线流水作业,达到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即提升了产量,又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地步骤2)中发酵箱为无盖箱体,长宽高为6×2.5×2.6m,发酵箱底部均匀设有若干通风孔,每个通风孔均设有闸板,所有闸板开合方向一致并固定连接在同一滑动框架上。传统的木屑堆置自然发酵,由于木屑的松散状态木屑堆高最多只有1.5m左右而且堆底占地面积大,覆膜后自然发酵,时间长达5~6月,使用发酵箱发酵,发酵箱有侧壁支撑,能够堆高至2~2.2m,相同面积下容积增大1.5~2.5倍,且能够通过叉车方便转运;为了通气顺畅,在箱底部均匀设置若干通风孔,每个通风孔均设有闸板,所有的闸板由同一滑动框架控制开关,装料时关闭闸板,风机启动后打开闸板,使空气通过通风孔进入料堆,在空气的顶托下,培养料不会落入通风孔,减少堵塞的发生。发酵箱的侧门采用垂直升降的闸门,侧门与自动装袋机的进料口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室地面设有地槽,地槽的长宽与发酵箱匹配,地槽底部为坡面,发酵箱进入地槽后将地槽三边覆盖,地槽内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风机连接。发酵箱送入发酵室由坡面滑入地槽中,并将地槽前、左、右三边完全覆盖,地槽入口处用挡板挡严,使进风全部进入发酵箱中而不逸散。
进一步地步骤5)中输送装置的末端能够调节高度和水平位置。传送带的末端设有液压升降装置,能够将传送带抬升至培养架的任何一层,并与培养架相接,不需要现有的使用液压叉车逐层码放;当一个培养架上满后,调节输送装置末端水平位置,与另一培养架对接。
进一步地所述培养室及生育室中设有若干培养架,培养架宽度大于培养筐2cm,相邻两培养架之间的间距为60~80cm,培养架设置8~10层,层间距为45~60cm,每层的底部设满滑动滚轴;在培养架每层设有绳索及绞盘,绳索一端固定在入口处一侧,绳索饶该层一圈返回与入口处另一侧的绞盘相连。码放时由输送装置上的培养筐推动前方的培养筐在滚轴上不断前进,直到该层放满培养筐,需要进行搔菌、采收等处理时,将输送装置对准该层启动绞盘,由绳索拉动培养框下架,再由输送装置送至操作间处理。以前人工码放时出于安全考虑培养架最高只能设置四层,现在能够在相同空间中培养架增至8~10层,使培养筐数量增加至少一倍,极大的提高了培养室及生育室的利用率,而且自动上下架,既省时又省力。
进一步地步骤8)中菇蕾生长阶段光照强度保持在300~400lux之间,每天照射时间6 ~12 h,明暗交替;菇柄长至6 cm~7cm时,光照强度增至400 ~1000 lux,明暗交替。鹿茸菇子实体生长期需要有较强的光照,但是初期光照较强会使菌柄徒长,抑制菇盖生长,因此初期光照光强交低促进促进菇盖发育,抑制菌柄生长,后期增强光照促进全面生长。
进一步地步骤9)中采收采用压缩气枪采收,采收后将菇脚的杂质清除干净,并按要求分级和包装,放入20℃的恒温库房保鲜待售。常规的刀割采收方式,在采收后刀口处会产生变色的情况,致使贮存期内刀口处会发生腐烂变质现象,原因多由于刀为消毒彻底或有锈蚀,采用压缩气枪,用气刀采收避免了外部污染的可能,提升了成品的品相。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使用发酵箱发酵室发酵,提升了发酵室的使用效率,发酵箱的侧门与自动装袋机进料口对接,省去了培养料转运装填的工序;
2)使用自动装袋机,实现了只有瓶载工艺才能实现的自动装填;
3)使用液体菌种接种,菌种能均匀的分散于袋内,使扩大菌袋装填量成为可能;
4)使用可变高度的输送装置,配合培养架每层底部的滑动滚轴,实现培养筐的自动输送和码放;
5)合理设置培养室环境,在保证鹿茸菇生长的条件下缩短培育时间;
6)使用气刀采收,避免了外部污染,提升了成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培养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升起侧门的培养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滑动框架与闸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升高并伸出后的输送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培养架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发酵室地槽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培养箱,11.通风孔,12.地槽,13. 闸板,14. 滑动框架,15. 侧门,16.进风口,20.培养架,21. 滑动滚轴,30.输送装置,31.液压缸,32.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所用的原料均为市售产品。所用自动装袋机为佛山市松盛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产的给袋式包装机AT型。
实施例1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料:按重量份将木屑50份、玉米芯20份、啤酒糟10份、米糠15份、麸皮15份、石灰2份、腐殖酸0.1份,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70%,pH值为6.5~7;
2)设施发酵:将长宽高为6×2.5×2.6m的无盖箱体制成培养箱并加装行走轮,底部均匀开设50个通风孔,每排5个共10排,通风孔直径20mm,在每个通风孔底部均设有闸板,所有闸板开合方向一致并固定连接在同一滑动框架上,每排通风孔连接一根风管,培养箱的一侧安装垂直升降的闸门;将培养料装入发酵箱,堆高2m,将发酵箱送入发酵室中,发酵室中设有地槽,地槽的长宽与发酵箱匹配,地槽底部为坡面,发酵箱送入发酵室由坡面滑入地槽中,并将地槽前、左、右三边完全覆盖,地槽入口处用挡板挡严,地槽内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风管连接,将风管与发酵室外的风机连接,关闭发酵室大门,先开启风机,再移动滑动框架,打开闸板,由风机产生的气流经管道由发酵箱底部通入,再由发酵室上部的管道排出或循环利用进行发酵;通过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保障培养料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和温度,发酵完成后即能使用;所述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是:第1天,控制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9:1;第2天,料堆温达到65℃后,调节循环风与新风体积比8:2;第3天,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7:3,使料温降到54~56℃之间维持体积比7:3的循环风与新风比例3天;第6天,调整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1:1,使料温降到40-42℃,完成发酵室发酵;先移动滑动框架关闭闸板,再关闭风机;将培养箱拉出发酵室,并将另外以装填好培养料的培养箱送入发酵室,连续发酵;
3)装袋:将发酵箱送入装袋车间,发酵箱的侧门与自动装袋机的进料口对接后,升起发酵箱的侧门,启动斗轮将培养料送至自动装袋机中,使用自动装袋机将培养料装填入规格19X36cm聚丙烯培养袋中,每袋装填1.5kg培养料(湿料),并自动码放至培养筐中,每框均匀码放12袋;
4)灭菌:将培养筐送入灭菌柜,100℃抽真空至40Kpa三次,120℃杀菌100分钟,在洁净冷却间内冷冷却至22℃;
5)接种:使用自动接种机液体接种,每袋接种90mL液体菌种,接种机的接种头与培养筐中的培养袋数量一致,一次动作完成一培养筐的接种,接种后的培养筐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培养室;
6)发菌培养:培养室长9m,宽5m,高5m,设5排培养架,培养架宽度大于培养筐2cm,相邻两培养架之间的间距为60cm,培养架设置8层,层间距为45cm,每层的底部设满滑动滚轴;在培养架每层设有绳索及绞盘,绳索一端固定在入口处一侧,绳索饶该层一圈返回与入口处另一侧的绞盘相连。
培养室温度设定在20~25℃,湿度65~7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00~3000ppm,避光培养50天,菌丝发满整袋后,搔菌处理,搔菌后提高湿度至80~85%,并补水10ml/袋;将完成搔菌处理后培养袋整框输送至出生育室;
7)催蕾:生育室长18m,8m,高6.5m;培养室中设有8排培养架,相邻两培养架之间的间距为60cm,培养架设置8层,层间距为45cm,每层的底部设满滑动滚轴,同样设置绳索及绞盘;
将生育室温度设定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设定为90~95%,光照强度300~400lux,每天照射时间12h ,培养6d后菇蕾形成;
输送装置通过液压缸调节高度与培养架对接,送来的培养筐上架后由其后上架的培养筐向前推送,培养筐在滑动滚轴上不断向前推进,直到培养架尽头;一层培养架上满后,调整输送装置高度,再上另一层培养架,直到该培养架全部上满,然后通过万向轮调节输送装置水平位置,与另一培养架对接,继续码放,直到生育室内所有培养架上框完毕;需要进行人工处理时,将输送装置对准该层启动绞盘,由绳索拉动培养框下架,再由输送装置送至操作间处理。
8)出菇:将生育室温度设定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设定为90~9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00ppm,光照强度保持在300~500lux之间,每天照射时间12 h,明暗交替,约3~4天后菇柄长至6 cm~7cm时,光照强度增至400 lux,每天照射时间12 h,明暗交替;
9)采收:再经约4~5天后菇盖直径1.5~3cm、菇柄长度8~12cm时,经输送装置送至操作间用压缩气枪采收;
10)将采收完毕的培养筐传送至破袋机,破袋后将培养料送至废料中心处理,完成整套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
从培养料发酵至采收完成,前后历时75~80天,总转化率为90%,单袋平均产量0.45kg,每千克培养料产出0.3 kg鹿茸菇。
实施例2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料:按重量份将木屑60份、玉米芯10份、啤酒糟15份、米糠10份、麸皮20份、石灰0.5份、腐殖酸0.5份,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65%,pH值为6.5~7;
2)设施发酵:将长宽高为6×2.5×2.6m的无盖箱体制成培养箱并加装行走轮,底部均匀开设36个通风孔,没排4个共9排,通风孔直径30mm,在每个通风孔底部均设有闸板,所有闸板开合方向一致并固定连接在同一滑动框架上,每排通风孔连接一根风管,培养箱的一侧安装垂直升降的闸门;将培养料装入发酵箱,堆高2.2m,将发酵箱推入发酵室中,发酵室中设有地槽,地槽的长宽与发酵箱匹配,地槽底部为坡面,发酵箱送入发酵室由坡面滑入地槽中,并将地槽前、左、右三边完全覆盖,地槽入口处用挡板挡严,地槽内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风管连接,将风管与发酵室外的风机连接,关闭发酵室大门,先开启风机,再移动滑动框架,打开闸板,由风机产生的气流经管道由发酵箱底部通入,再由发酵室上部的管道排出或循环利用进行发酵;通过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保障培养料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和温度,发酵完成后即能使用;所述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是:第1天,控制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9:1;第2天,料堆温达到65℃后,调节循环风与新风体积比8:2;第3天,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7:3,使料温降到54~56℃之间维持体积比7:3的循环风与新风比例3天;第6天,调整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1:1,使料温降到40-42℃,完成发酵室发酵;先移动滑动框架关闭闸板,再关闭风机;将培养箱拉出发酵室,并将另外以装填好培养料的培养箱送入发酵室,连续发酵;
3)装袋:启动斗轮将培养料送至自动装袋机中,使用自动装袋机将培养料装填入规格19X36cm聚丙烯培养袋中,每袋装填1.5kg培养料(湿料),并自动码放至培养筐中,每框均匀码放12袋;
4)灭菌:将培养筐送入灭菌柜,100℃抽真空至40Kpa三次,120℃杀菌100~120分钟,在洁净冷却间内冷冷却至18℃~22℃;
5)接种:使用自动接种机液体接种,每袋接种120mL液体菌种,接种机的接种头与培养筐中的培养袋数量一致,一次动作完成一培养筐的接种,接种后的培养筐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培养室;
6)发菌培养:培养室长9m,宽5m,高5m,设5排培养架,培养架宽度大于培养筐2cm,相邻两培养架之间的间距为80cm,培养架设置10层,层间距为60cm,每层的底部设满滑动滚轴;在培养架每层设有绳索及绞盘,绳索一端固定在入口处一侧,绳索饶该层一圈返回与入口处另一侧的绞盘相连。
培养室温度设定在20~25℃,湿度65~7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3000~3500ppm,避光培养60天,菌丝发满整袋后,搔菌处理,搔菌后提高湿度至80~85%,并补水15ml/袋;将完成搔菌处理后培养袋整框输送至出生育室;
7)催蕾:生育室长18m,8m,高6.5m;培养室中设有8排培养架,相邻两培养架之间的间距为80cm,培养架设置10层,层间距为60cm,每层的底部设满滑动滚轴,同样设置绳索及绞盘;
将生育室温度设定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设定为90~95%,光照强度400~500lux,每天照射时间6h ,培养6d后菇蕾形成;
输送装置通过液压缸调节高度与培养架对接,送来的培养筐上架后由其后上架的培养筐向前推送,培养筐在滑动滚轴上不断向前推进,直到培养架尽头;一层培养架上满后,调整输送装置高度,再上另一层培养架,直到该培养架全部上满,然后通过万向轮调节输送装置水平位置,与另一培养架对接,继续码放,直到生育室内所有培养架上框完毕;需要进行人工处理时,将输送装置对准该层启动绞盘,由绳索拉动培养框下架,再由输送装置送至操作间处理。
8)出菇:将生育室温度设定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设定为90~9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00ppm,光照强度保持在800~1000lux之间,每天照射时间12 h,明暗交替,约3~4天后菇柄长至6 cm~7cm时,光照强度增至400 lux,每天照射时间12 h,明暗交替;
9)采收:再经约4~5天后菇盖直径1.5~3cm、菇柄长度8~12cm时,经输送装置送至操作间用压缩气枪采收;
10)将采收完毕的培养筐传送至破袋机,破袋后将培养料送至废料中心处理,完成整套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
从培养料发酵至采收完成,前后历时75~80天,单袋平均产量0.51kg,每千克培养料产出0.34 kg鹿茸菇。
实施例3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料:按重量份将木屑55份、玉米芯15份、啤酒糟15份、米糠10份、麸皮20份、石灰2份、腐殖酸0.1份,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70%,pH值为6.5~7;
2)设施发酵:将长宽高为6×2.5×2.6m的无盖箱体制成培养箱并加装行走轮,底部均匀开设50个通风孔,没排5个共10排,通风孔直径25mm,在每个通风孔底部均设有闸板,所有闸板开合方向一致并固定连接在同一滑动框架上,每排通风孔连接一根风管,培养箱的一侧安装垂直升降的闸门;将培养料装入发酵箱,堆高2.5m,将发酵箱推入发酵室中,发酵室中设有地槽,地槽的长宽与发酵箱匹配,地槽底部为坡面,发酵箱送入发酵室由坡面滑入地槽中,并将地槽前、左、右三边完全覆盖,地槽入口处用挡板挡严,地槽内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风管连接,将风管与发酵室外的风机连接,关闭发酵室大门,先开启风机,再移动滑动框架,打开闸板,由风机产生的气流经管道由发酵箱底部通入,再由发酵室上部的管道排出或循环利用进行发酵;通过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保障培养料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和温度,发酵完成后即能使用;所述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是:第1天,控制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9:1;第2天,料堆温达到65℃后,调节循环风与新风体积比8:2;第3天,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7:3,使料温降到54~56℃之间维持体积比7:3的循环风与新风比例3天;第6天,调整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1:1,使料温降到40-42℃,完成发酵室发酵;先移动滑动框架关闭闸板,再关闭风机;将培养箱拉出发酵室,并将另外以装填好培养料的培养箱送入发酵室,连续发酵;
3)装袋:启动斗轮将培养料送至自动装袋机中,使用自动装袋机将培养料装填入规格19X36cm聚丙烯培养袋中,每袋装填1.5kg培养料(湿料),并自动码放至培养筐中,每框均匀码放12袋;
4)灭菌:将培养筐送入灭菌柜,100℃抽真空至40Kpa三次,120℃杀菌100~120分钟,在洁净冷却间内冷冷却至18℃~22℃;
5)接种:使用自动接种机液体接种,每袋接种110mL液体菌种,接种机的接种头与培养筐中的培养袋数量一致,一次动作完成一培养筐的接种,接种后的培养筐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培养室;
6)发菌培养:培养室长9m,宽5m,高5m,设5排培养架,培养架宽度大于培养筐2cm,相邻两培养架之间的间距为70cm,培养架设置10层,层间距为55cm,每层的底部设满滑动滚轴;在培养架每层设有绳索及绞盘,绳索一端固定在入口处一侧,绳索饶该层一圈返回与入口处另一侧的绞盘相连。
培养室温度设定在20~25℃,湿度65~7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800~3200ppm,避光培养60天,菌丝发满整袋后,搔菌处理,搔菌后提高湿度至80~85%,并补水12ml/袋;将完成搔菌处理后培养袋整框输送至出生育室;
7)催蕾:生育室长18m,8m,高6.5m;培养室中设有8排培养架,相邻两培养架之间的间距为70cm,培养架设置10层,层间距为55cm,每层的底部设满滑动滚轴,同样设置绳索及绞盘;
将生育室温度设定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设定为90~95%,光照强度350~450lux,每天照射时间8h ,培养6d后菇蕾形成;
输送装置通过液压缸调节高度与培养架对接,送来的培养筐上架后由其后上架的培养筐向前推送,培养筐在滑动滚轴上不断向前推进,直到培养架尽头;一层培养架上满后,调整输送装置高度,再上另一层培养架,直到该培养架全部上满,然后通过万向轮调节输送装置水平位置,与另一培养架对接,继续码放,直到生育室内所有培养架上框完毕;需要进行人工处理时,将输送装置对准该层启动绞盘,由绳索拉动培养框下架,再由输送装置送至操作间处理。
8)出菇:将生育室温度设定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设定为90~9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00ppm,光照强度保持在500~800lux之间,每天照射时间12 h,明暗交替,约3~4天后菇柄长至6 cm~7cm时,光照强度增至400 lux,每天照射时间12 h,明暗交替;
9)采收:再经约4~5天后菇盖直径1.5~3cm、菇柄长度8~12cm时,经输送装置送至操作间用压缩气枪采收;
10)将采收完毕的培养筐传送至破袋机,破袋后将培养料送至废料中心处理,完成整套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
从培养料发酵至采收完成,前后历时75~80天,总转化率为90%,单袋产量0.53kg,每千克培养料产出0.35 kg鹿茸菇。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培养料不经发酵,直接装袋,然后经灭菌、接种固体菌种、发菌、催蕾、出菇工序。期间发菌过程需要80天左右,催蕾、出菇阶段需要10~12天,每千克培养料产出0.23 kg鹿茸菇;在培养料重量相同所需的培养室及生育室与实施例相同。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培养料不经发酵,直接装瓶,每瓶装500g培养料,然后经灭菌、接种液体菌种,在相同培养室中发菌、催蕾、出菇工序。期间发菌过程需要80天左右,催蕾、出菇阶段需要10~12天,每千克培养料产出0.24 kg鹿茸菇;在培养料重量相同所需的培养室及生育室需扩大3倍左右。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培养料不装袋,而是装瓶,每瓶装500g培养料,其余步骤方法一致,在相同时间内,每千克培养料产出0.33kg鹿茸菇,在培养料重量相同所需的培养室及生育室需扩大3倍左右。
本发明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定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培养料:按重量份将木屑50~60份、玉米芯10~20份、啤酒糟10~15份、米糠10~15份、麸皮15~20份、石灰0.5~2份、腐殖酸0.1~0.5份,加水搅拌,控制含水量66~68%,pH值为6.5~7;
2)设施发酵:将培养料装入发酵箱,堆高2~2.5m,将发酵箱送入发酵室中,关闭发酵室大门,由风机产生的气流经风管由发酵箱底部通入,再由发酵室上部的管道排出或循环利用进行发酵;通过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保障培养料发酵所需要的氧气和温度,发酵完成后即能使用;所述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比例是:第1天,控制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9:1;第2天,料堆温达到65℃后,调节循环风与新风体积比8:2;第3天,调节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7:3,使料温降到54~56℃之间维持体积比7:3的循环风与新风比例3天;第6天,调整循环风与新风的体积比为1:1,使料温降到40-42℃,即完成设施发酵;
3)装袋:将发酵箱送入装袋车间,发酵箱与自动装袋机的进料口对接,使用自动装袋机将培养料装填入聚丙烯培养袋中,每袋装填1.5kg培养料,并码放至培养筐中;
4)灭菌:将培养筐送入灭菌柜,100℃抽真空至40Kpa三次,120℃杀菌100分钟后,冷却至18℃~22℃备用;
5)接种:使用自动接种机液体接种,每袋接种30~40mL液体菌种,接种后的培养筐由输送装置输送至培养室;
6)发菌培养:培养室温度设定在20~25℃,湿度65~7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00~3500ppm,避光培养50~60天,菌丝发满整袋后,搔菌处理,搔菌后提高湿度至80~85%,并补水10-15ml/袋;
7)催蕾:将搔菌处理后的培养袋整框输送至出生育室栽培床架上,生育室温度设定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设定为90~95%,光照强度300~500lux,每天照射时间6~12h,培养6d后菇蕾形成;
8)出菇:将生育室温度设定为15~18℃,空气相对湿度设定为90~95%,二氧化碳浓度控制在≤2500ppm,光照强度保持在300~1000lux之间;
9)采收:菇盖直径1.5~3cm、菇柄长度8~12cm时即可采收;
10)处理培养料:将采收完毕的培养袋传送至破袋机,破袋后将培养料送至废料中心处理,完成整套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发酵箱为无盖箱体,长宽高为6×2.5×2.6m,发酵箱底部均匀设有若干通风孔,每个通风孔均设有闸板,所有闸板开合方向一致并固定连接在同一滑动框架上;发酵箱的一侧采用垂直升降的闸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室地面设有地槽,地槽的长宽与发酵箱匹配,地槽底部为坡面,发酵箱进入地槽后将地槽三边覆盖,地槽内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风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输送装置的末端能够调节高度和水平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室及生育室中设有若干培养架,培养架宽度大于培养筐2cm,相邻两培养架之间的间距为60~80cm,培养架设置8~10层,层间距为45~60cm,每层的底部设满滑动滚轴;在培养架每层设有绳索及绞盘,绳索一端固定在入口处一侧,绳索饶该层一圈返回与入口处另一侧的绞盘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8)中菇蕾生长阶段光照强度保持在300~400lux之间,每天照射时间6 ~12 h,明暗交替;菇柄长至6 cm~7cm时,光照强度增至400 ~1000 lux,明暗交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9)中采收采用压缩气枪采收,采收后将菇脚的杂质清除干净,并按要求分级和包装,放入15℃的恒温库房保鲜待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56791.5A CN113711840A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56791.5A CN113711840A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11840A true CN113711840A (zh) | 2021-11-30 |
Family
ID=78676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56791.5A Pending CN113711840A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11840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71797A (zh) * | 2023-04-04 | 2023-05-30 | 福建恒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60168U (zh) * | 2009-10-23 | 2010-08-25 | 芜湖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隧道式食用菌培养基料发酵设施 |
CN104604523A (zh) * | 2015-02-03 | 2015-05-13 |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隧道发酵培养基的草菇栽培方法 |
CN204644355U (zh) * | 2015-05-21 | 2015-09-16 |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分体式固态通风发酵设备 |
CN105218197A (zh) * | 2015-11-02 | 2016-01-06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一种鹿茸菇栽培基质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37161A (zh) * | 2015-09-10 | 2016-01-13 | 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杜仲枝桠材鹿茸菇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CN205511207U (zh) * | 2016-04-17 | 2016-08-31 | 江西荣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食用菌培养发酵箱装置 |
CN109548561A (zh) * | 2018-12-25 | 2019-04-02 | 昆山青禾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鹿茸菇培育方法 |
CN110282320A (zh) * | 2019-06-11 | 2019-09-27 | 苏州荣世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双向菌筐上架系统 |
CN210314237U (zh) * | 2019-06-13 | 2020-04-14 | 广州市巨树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豆腐乳加工用的发酵装置 |
CN111279976A (zh) * | 2020-04-14 | 2020-06-16 | 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鹿茸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1296173A (zh) * | 2020-03-27 | 2020-06-19 |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
CN111512884A (zh) * | 2020-03-31 | 2020-08-11 | 黑龙江黑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鹿茸菇和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
CN111512885A (zh) * | 2020-04-28 | 2020-08-11 |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工厂化栽培鹿茸菇的制备工艺 |
CN211861321U (zh) * | 2020-03-20 | 2020-11-06 | 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 | 一种可调型食用菌培育架 |
CN112535070A (zh) * | 2020-12-30 | 2021-03-23 | 黄淮学院 | 一种多功能食用菌立体培养架 |
CN212862683U (zh) * | 2020-08-18 | 2021-04-02 | 安徽鹰封智能仓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上下料仓储货架 |
CN113261477A (zh) * | 2020-10-23 | 2021-08-17 | 连云港如意情食用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金针菇培养筐的自动化上架装置 |
-
2021
- 2021-08-19 CN CN202110956791.5A patent/CN113711840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560168U (zh) * | 2009-10-23 | 2010-08-25 | 芜湖东源新农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 隧道式食用菌培养基料发酵设施 |
CN104604523A (zh) * | 2015-02-03 | 2015-05-13 | 江苏江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隧道发酵培养基的草菇栽培方法 |
CN204644355U (zh) * | 2015-05-21 | 2015-09-16 | 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分体式固态通风发酵设备 |
CN105237161A (zh) * | 2015-09-10 | 2016-01-13 | 颍上县鸿涛菌业专业合作社 | 一种杜仲枝桠材鹿茸菇高效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 |
CN105218197A (zh) * | 2015-11-02 | 2016-01-06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 一种鹿茸菇栽培基质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
CN205511207U (zh) * | 2016-04-17 | 2016-08-31 | 江西荣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食用菌培养发酵箱装置 |
CN109548561A (zh) * | 2018-12-25 | 2019-04-02 | 昆山青禾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鹿茸菇培育方法 |
CN110282320A (zh) * | 2019-06-11 | 2019-09-27 | 苏州荣世吉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全自动双向菌筐上架系统 |
CN210314237U (zh) * | 2019-06-13 | 2020-04-14 | 广州市巨树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豆腐乳加工用的发酵装置 |
CN211861321U (zh) * | 2020-03-20 | 2020-11-06 | 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 | 一种可调型食用菌培育架 |
CN111296173A (zh) * | 2020-03-27 | 2020-06-19 |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鹿茸菇的工厂化栽培基质及栽培食用菌的方法 |
CN111512884A (zh) * | 2020-03-31 | 2020-08-11 | 黑龙江黑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蟹味菇、白玉菇、海鲜菇、鹿茸菇和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
CN111279976A (zh) * | 2020-04-14 | 2020-06-16 | 安远县天华现代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鹿茸菇培养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1512885A (zh) * | 2020-04-28 | 2020-08-11 |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工厂化栽培鹿茸菇的制备工艺 |
CN212862683U (zh) * | 2020-08-18 | 2021-04-02 | 安徽鹰封智能仓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行上下料仓储货架 |
CN113261477A (zh) * | 2020-10-23 | 2021-08-17 | 连云港如意情食用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金针菇培养筐的自动化上架装置 |
CN112535070A (zh) * | 2020-12-30 | 2021-03-23 | 黄淮学院 | 一种多功能食用菌立体培养架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荷叶离褶伞(鹿茸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江苏省地方标准》 * |
谭伟: "《香菇优质生产技术》", 30 June 2017,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71797A (zh) * | 2023-04-04 | 2023-05-30 | 福建恒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鹿茸菇的栽培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303982B (zh) | 一种芽苗菜工厂化生产系统 | |
CN109197381B (zh) | 一种固体菌种液化种植海鲜菇的方法 | |
CN102884939A (zh) | 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 |
CN104798602A (zh) | 杏鲍菇工厂化生产方法 | |
CN113711840A (zh) | 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 | |
CN1049793C (zh) | 平菇“丰八”菌种与其培养方法及栽培方法 | |
CN106856981A (zh) | 一种标准化繁育双孢菇菌种系统 | |
CN210418115U (zh) | 一种蔬菜自动种植系统 | |
CN113039998B (zh) | 一种鲍鱼菇工厂化高产栽培方法 | |
CN211861311U (zh) | 用于食用菌栽培料的发酵设备 | |
KR102250860B1 (ko) | 버섯 재배장치 | |
CN211997689U (zh) | 一种养菌上架机 | |
CN110583368A (zh) | 一种真姬菇栽培基质及其应用方法 | |
CN112772271A (zh) | 一种食用菌培育方法 | |
CN206481644U (zh) | 一种标准化繁育双孢菇菌种系统装置 | |
JP2000069845A (ja) | キノコの子実体を容器で栽培する方法 | |
CN107094495A (zh) | 一种一次成型菌坯的生产方法及装置 | |
CN217016763U (zh) | 一种有机肥粉碎装置用上料机构 | |
CN104663253B (zh) | 一种食用菌栽培方法 | |
CN105409578A (zh) | 一种白灵菇的栽培方法 | |
CN110959464A (zh) | 一体式食药用菌纯培养栽培装置及栽培方法 | |
CN115428769B (zh) | 自动化土元养殖装置及土元养殖方法 | |
CN117730734B (zh) | 一种蘑菇菌种培育装置 | |
KR101024436B1 (ko) | 양송이 재배용 접종 배지의 생산 및 입상방법 및 그 장치 | |
CN110282367B (zh) | 一种蔬菜自动种植系统及自动种植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