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884939A - 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4939A
CN102884939A CN2011102063637A CN201110206363A CN102884939A CN 102884939 A CN102884939 A CN 102884939A CN 2011102063637 A CN2011102063637 A CN 2011102063637A CN 201110206363 A CN201110206363 A CN 201110206363A CN 102884939 A CN102884939 A CN 1028849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ltivation
mushroom
basket
true
culture bott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636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程继红
杨仁智
李金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INC BIO-TECH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INC BIO-TECH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INC BIO-TECH Inc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INC BIO-TECH Inc
Priority to CN20111020636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4939A/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49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49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ushroom Cultiv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包括装料、杀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催蕾,生育和采收步骤,所述装料步骤在栽培筐中的栽培瓶中装入原料,在所述栽培筐中装入25个栽培瓶,所述栽培瓶以5×5方式布局,所述栽培瓶的容积为500-700毫升。本发明通过缩小栽培瓶的容积体、增加相同栽培筐装载栽培瓶的数量的方式,在保证一个栽培筐的真姬菇产量基本相等的条件下,大幅度缩短栽培周期,节约了大量的投资建设面积及相应的资财,从而降低了真姬菇的栽培成本。而且在筐体大小基本相等的前提下,用本发明真姬菇栽培方法代替现有的栽培方式,还可以提高真姬菇培养阶段空间利用率。

Description

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瓶栽食用菌技术,更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食用菌工厂化瓶栽业务主要是指用塑料瓶子在空调设施内常年栽培,通过栽培的机械化和标准化, 来实现食用菌在工厂内常年稳定的生产。由于工厂内菇房环境不受季节影响,实现了食用菌的周年供应,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食用菌产品的需求。鉴于食用菌瓶栽技术的优势,目前诸如真姬菇、白灵菇、金针菇、杏鲍菇、滑子菇、茶树菇、猴头菇等的瓶栽生产已经在产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真姬菇,学名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又名玉蕈、斑玉蕈、海鲜菇、胶玉蘑、鸿喜菇、蟹味菇、假松茸等。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离褶菌族、玉蕈属,是北温带一种优良的食用菌。真姬菇味比平菇鲜,肉比滑菇厚,质比香菇韧,口感极佳,还具有独特的蟹香味,在日本有“香在松口蘑、味在玉蕈”之说。真姬菇的蛋白质中氨基酸种类齐全,包括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含量高于一般菇类。并且真姬菇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其味鲜美、性平、甘温,有利尿渗湿,健脾止渴之功能,清热平肝之效。口感极佳,常食可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真姬菇属中低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24℃,菇蕾分化的适宜温度为11℃-16℃,子实体成长的适宜温度是14℃-18℃。
现有的瓶栽真姬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采用每筐16瓶的种植方式,使用的栽培瓶容积多为850毫升或1100毫升。真姬菇栽培周期约为105-115天,瓶容量850cc,每瓶的目标采收量约为150-200克。现有的16瓶种植的方式,存在栽培周期长、栽培成本高以及培养阶段空间利用率低等缺陷。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真姬菇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真姬菇栽培方法,能够有效缩短真姬菇的栽培周期,降低栽培成本,而且还提高了真姬菇培养阶段空间利用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包括装料、杀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催蕾,生育和采收步骤,所述装料步骤在栽培筐中的栽培瓶中装入原料,在所述栽培筐中装入25个栽培瓶,所述栽培瓶以5×5方式布局,所述栽培瓶的容积为500-700毫升。
在所述催蕾步骤之后生育步骤之前,还包括一分离步骤,该分离步骤将栽培筐中的栽培瓶由一筐分成两筐,分筐后栽培筐中每两个相邻的栽培瓶之间有一栽培瓶空位。
所述真姬菇在完成催蕾后,将栽培筐中的25个栽培瓶分离成12瓶与13瓶的两筐,再移入有光照的房间完成整个生育过程。
所述栽培筐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底壁及侧壁围合成一上方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底壁在收容空间一侧对应栽培瓶相应形成有对应的栽培瓶固定装置。
所述栽培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由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的凸柱构成。
每个栽培瓶固定装置包括8个固定支架,相邻两个培瓶固定装置的固定支架部分共用。
在所述固定支架基部设置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为两个三角形支撑垫。
在每四个相邻的栽培瓶固定装置围成的区域中央形成有通气孔。
所述栽培筐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筐的外沿,所述外沿向下竖直延伸形成侧沿。
所述栽培瓶瓶口直径为50-5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缩小栽培瓶的容积体、增加相同栽培筐装载栽培瓶的数量的方式,在保证一个栽培筐的真姬菇产量基本相等的条件下,大幅度缩短栽培周期,节约了大量的投资建设面积及相应的资财,从而降低了真姬菇的栽培成本。而且在筐体大小基本相等的前提下,用本发明真姬菇栽培方法代替现有的16瓶栽培方式,还可以提高真姬菇培养阶段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真姬菇的栽培方法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真姬菇的栽培方法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栽培筐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部分栽培瓶放入栽培筐后从筐口方向进行正投影形成的示意图。
图4为栽培瓶放入栽培筐后从筐口方向进行正投影形成的示意图。
图5为分离步骤后原栽培筐中栽培瓶的分布示意图。
图6为分离步骤后另一栽培筐中栽培瓶的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真姬菇的栽培方法的关键在于通过对栽培瓶体积的缩小来缩短真姬菇的栽培周期,从而降低了栽培成本。具体来讲,将传统种植真姬菇栽培瓶的胴体部进行缩减,瓶口大小也同时缩减,栽培容积由原先的850毫升缩小至500-700毫升之间,瓶口直径缩小为50-56mm,在栽培筐大小基本等同的情形下,放置25个栽培瓶。
请参阅图1、图4、图5和图6所示,图4、图5和图6中的虚线圆形5示意性地表示栽培瓶。本发明一种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装料:在栽培筐中装载25个500-700毫升的栽培瓶,栽培瓶以5×5方式布局,使用全自动装瓶机,要求装瓶均匀,紧实度适中,装料300-450克,含水量65%-66%,瓶肩基本无空隙,打孔至瓶底。
(2)杀菌:采用高压灭菌锅,121℃灭菌80分钟。
(3)冷却:灭菌结束后,打开灭菌锅,灭菌车推至冷却室,冷却室温度20℃-22℃左右。
(4)接种:冷却后的瓶子通过自动接种机进行接种,每瓶栽培种表面接菌种10-15克,接种后通过输送带输送至培养室。
(5)培养:培养室温度设定为22℃-23℃,湿度60%-80%,二氧化碳浓度4000PPM以下,培养70-75天。
(6)搔菌:培养成熟后,进行搔菌处理并补充培养中丧失的水分。
(7)催蕾:搔菌后的栽培瓶移入催蕾室中进行发芽管理,温度15℃-16℃,湿度95%以上,二氧化碳浓度小于2000PPM,经过10-15日后移出催蕾室。
(8)生育采收:将催蕾后的栽培筐移至生育室中继续生长,温度15℃-16℃,湿度95%以上,二氧化碳浓度小于2000PPM,进行间隙式光照,500-1000LUX的光照每日需要10小时左右,10-15天后开始采收。
为了解决现有栽培过程中菇体交叉相连,采收作业者经常使子实体菌盖发生破裂、菌柄发生折断的问题,改善真姬菇的外观品质,还可以在催蕾步骤之后生育步骤之前增加一分离步骤,通过分离步骤将从催蕾室移出的栽培瓶移至分离室中进行栽培瓶的分离,将栽培筐中的栽培瓶分成两筐,分筐后栽培筐中的栽培瓶以在横向和纵向每两个相邻的栽培瓶之间有一栽培瓶空位的方式布局,分离后的栽培筐移至生育室中继续生长直至采收。
请一并参阅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为了进一步改善真姬菇的外观品质,保障每一瓶真姬菇生育空间的稳定性,对栽培过程中使用的栽培筐1进行了结构上的改进。改进后的栽培筐1,栽培筐的筐底大致呈正方形,包括底壁10以及由底壁10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11,所述底壁10及侧壁11围合成一上方开口的收容空间12,所述收容空间12用于容置真姬菇栽培瓶。所述底壁10在收容空间12一侧形成有25个相邻设置的真姬菇栽培瓶固定装置13,所述25个食用菌栽培瓶固定装置13以5横5纵模式布局。所述真姬菇栽培瓶固定装置13包括固定支架130,所述固定支架130由底壁10向上延伸形成的凸柱131构成。在所述固定支架基部132设置有支撑垫133,所述支撑垫133为两个三角形支撑垫。固定装置13的设置为真姬菇栽培瓶的稳定性提供了保障,确保了栽培后期分筐后每一个真姬菇栽培瓶拥有一致的生长发育空间。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栽培筐的筐体边长为420mm-440mm,栽培筐的筐体高度为80mm-90mm,固定支架的高度为30mm-60mm。每个真姬菇栽培瓶固定装置13包括8个固定支架130,相邻两个真姬菇培瓶固定装置13的固定支架130部分共用。在每四个相邻的真姬菇栽培瓶固定装置13围成的区域中央形成有通气孔14,在本实施例中通气孔14为一正方形透孔。在培养过程中,瓶筐叠加摆放后,通过通气孔14形成一个上下贯通的通风通道,使空气更便捷的输送到每一个真姬菇栽培瓶中,有效改善了培养阶段的通风换气效果,提升了栽培的均一度。所述真姬菇栽培筐1的侧壁11向外延伸形成栽培筐的外沿110,所述外沿110向下竖直延伸形成侧沿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沿长10 mm-20mm。通过设置侧沿111可以有效防止瓶筐运输过程中因相互挤压而产生的重叠,便于大规模机械手作业。
下面结合具体栽培实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实例1:
使用580毫升聚丙烯塑料瓶,每筐放置25瓶,以5横5纵模式布局。用固体菌种接种后,培养和后熟合计70日,之后进行搔菌作业,转移至催蕾室,10日后菇蕾发生,转移到分离室,将一筐25瓶,分成12瓶和13瓶的两筐,再转入生育室,继续发育15日后采收,使用机器或人工采收均可,每瓶收获100-120克,总共栽培周期为95日。
实例2:
使用650毫升聚丙烯塑料瓶,每筐放置25瓶,用固体菌种接种后,培养和后熟合计73日,之后进行搔菌作业,转移至催蕾室,10日后菇蕾发生,转移到分离室,将一筐25瓶,分成12瓶和13瓶的两筐,再转入生育室,继续发育15日后采收,使用机器或人工采收均可,每瓶收获130-150克,总共栽培周期为98日。
与传统的16瓶栽培方式栽培的105-115天的栽培周期相比,使用本发明真姬菇栽的培方法,整个栽培周期缩短为95-98天,整个培养周期缩短了10-15%,节约了大量的投资建设面积及相应的资财,从而降低了真姬菇的栽培成本。而且在筐体大小基本相等的前提下,用本发明真姬菇的栽培方法代替现有的16瓶栽培方式,还可以提高真姬菇培养阶段空间利用率。
以上描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谅能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对本发明的简单修改和替换皆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包括装料、杀菌,冷却,接种,培养,搔菌,催蕾,生育和采收步骤,所述装料步骤在栽培筐中的栽培瓶中装入原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栽培筐中装入25个栽培瓶,所述栽培瓶以5×5方式布局,所述栽培瓶的容积为500-700毫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催蕾步骤之后生育步骤之前,还包括一分离步骤,该分离步骤将栽培筐中的栽培瓶由一筐分成两筐,分筐后栽培筐中的栽培瓶以在横向和纵向每两个相邻的栽培瓶之间有一栽培瓶空位的方式布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真姬菇在完成催蕾后,将栽培筐中的25个栽培瓶分离成12瓶与13瓶的两筐,再移入有光照的房间完成整个生育过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筐包括底壁以及由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所述底壁及侧壁围合成一上方开口的收容空间,所述底壁在收容空间一侧对应栽培瓶相应形成有对应的栽培瓶固定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瓶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由底壁向上延伸形成的凸柱构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栽培瓶固定装置包括8个固定支架,相邻两个培瓶固定装置的固定支架部分共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支架基部设置有支撑垫,所述支撑垫为两个三角形支撑垫。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四个相邻的栽培瓶固定装置围成的区域中央形成有通气孔。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筐侧壁向外延伸形成筐的外沿,所述外沿向下竖直延伸形成侧沿。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姬菇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瓶瓶口直径为50-56mm。
CN2011102063637A 2011-07-22 2011-07-22 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28849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63637A CN102884939A (zh) 2011-07-22 2011-07-22 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63637A CN102884939A (zh) 2011-07-22 2011-07-22 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4939A true CN102884939A (zh) 2013-01-23

Family

ID=47528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63637A Pending CN102884939A (zh) 2011-07-22 2011-07-22 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4939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14788A (zh) * 2013-07-16 2013-09-25 龚涛 一种实用海鲜菇培养基及其配置方法
CN103477993A (zh) * 2013-01-25 2014-01-01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新菌株
CN103503779A (zh) * 2013-01-25 2014-01-15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新菌株
CN103503778A (zh) * 2013-01-25 2014-01-15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新菌株
CN103503780A (zh) * 2013-01-25 2014-01-15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新菌株
CN104429615A (zh) * 2014-12-19 2015-03-25 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白玉菇的培育方法
CN104770217A (zh) * 2015-03-24 2015-07-15 邬金飞 一种蟹味菇栽培方法
CN104782386A (zh) * 2015-03-24 2015-07-22 邬金飞 一种蟹味菇栽培方法
CN106069189A (zh) * 2016-06-21 2016-11-09 桐城市佳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海鲜菇的工厂化培养方法
CN109122025A (zh) * 2018-09-14 2019-01-04 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姬菇菌株及其培养方法
CN111480516A (zh) * 2020-05-08 2020-08-04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姬菇固体菌种生产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8786A (ja) * 2004-05-21 2005-12-02 Nagano Kida Kogyo Kk きのこ栽培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カバー及び差込ブロック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8786A (ja) * 2004-05-21 2005-12-02 Nagano Kida Kogyo Kk きのこ栽培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カバー及び差込ブロック

Cited B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03780B (zh) * 2013-01-25 2015-07-22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菌株
CN103503779B (zh) * 2013-01-25 2015-07-22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菌株
CN103503779A (zh) * 2013-01-25 2014-01-15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新菌株
CN103503778A (zh) * 2013-01-25 2014-01-15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新菌株
CN103503780A (zh) * 2013-01-25 2014-01-15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新菌株
CN103503778B (zh) * 2013-01-25 2015-07-22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菌株
CN103477993A (zh) * 2013-01-25 2014-01-01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纯白色真姬菇新菌株
CN103314788A (zh) * 2013-07-16 2013-09-25 龚涛 一种实用海鲜菇培养基及其配置方法
CN103314788B (zh) * 2013-07-16 2015-12-23 汪涛 一种实用海鲜菇培养基及其配置方法
CN104429615A (zh) * 2014-12-19 2015-03-25 苏州市经纬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白玉菇的培育方法
CN104782386A (zh) * 2015-03-24 2015-07-22 邬金飞 一种蟹味菇栽培方法
CN104770217A (zh) * 2015-03-24 2015-07-15 邬金飞 一种蟹味菇栽培方法
CN106069189A (zh) * 2016-06-21 2016-11-09 桐城市佳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海鲜菇的工厂化培养方法
CN109122025A (zh) * 2018-09-14 2019-01-04 江苏品品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真姬菇菌株及其培养方法
CN111480516A (zh) * 2020-05-08 2020-08-04 江苏华绿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真姬菇固体菌种生产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4939A (zh) 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CN103918475B (zh) 秀珍菇盆景式栽培的方法及用于栽培秀珍菇的培养基
CN102273378B (zh) 一种海鲜菇的瓶栽方法
CN101731097A (zh) 一种灰树花液体菌种及用其栽培灰树花的方法
CN105684733B (zh) 袋栽金针菇培育方法
CN105474995A (zh) 一种野生鸡枞菌的栽培驯化方法
CN106818207B (zh) 一种金针菇的袋栽直生法
CN103548564A (zh) 一种香菇的工厂化生产方法
CN105660191B (zh) 一种乌芝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CN102224792B (zh) 一种富硒猴头菇的水培方法
CN110226451A (zh) 一种豆秸秆制备的食用菌工厂化配方
CN103283608B (zh) 一种金针菇工厂化栽培菌种及其栽培方法
CN111713335B (zh) 一种绣球菌高效栽培方法
CN103960061A (zh) 一种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08782008A (zh) 一种利用食用菌栽培瓶培育食用菌的方法
CN110547142A (zh) 一种瓶栽中国美味蘑菇的方法
CN104303840A (zh) 一种盘装金针菇的栽培方法
CN110301293A (zh) 一种海鲜菇的培养料及培养方法
CN113475310A (zh) 一种控制工厂化袋栽白灵菇原基数目形成和原基分化发育的方法
CN106962015A (zh) 一种金针菇的培养工艺
CN105052549A (zh) 一种金针菇的高产栽培方法
CN102884940A (zh) 栽培筐
CN104620852B (zh) 菇类液化菌种培养法
CN104620848A (zh) 一种金针菇的快速高产栽培方法
CN102884941A (zh) 真姬菇的栽培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