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48275A -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48275A
CN115948275A CN202211099547.2A CN202211099547A CN115948275A CN 115948275 A CN115948275 A CN 115948275A CN 202211099547 A CN202211099547 A CN 202211099547A CN 115948275 A CN115948275 A CN 115948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
vhprobi
strain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prev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95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48275B (zh
Inventor
段治
郭超群
崔洪昌
吴松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VLAND BIOTECH Inc
Qingdao Vland Biotec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VLAND BIOTECH Inc
Qingdao Vland Biote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VLAND BIOTECH Inc, Qingdao Vland Biotec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VLAND BIOTECH Inc
Priority to CN20221109954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48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48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8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48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48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益生菌筛选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所述植物乳植杆菌分离自健康成年人粪便样品,已于2022年4月1日保藏于中国武汉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22360。该菌株的活菌和发酵上清液都具有抑制呼吸道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的生长、杀灭呼吸道致病微生物的用途,对于预防和治疗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益生菌筛选与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人的呼吸道,长期流通着含微生物的空气,分布在呼吸道内表面的黏膜不停过滤着空气中的微生物。因此,呼吸道不可避免地存在种类繁多的微生物。呼吸道的微生物,按照对宿主健康的影响分为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和益生菌三大类。引起呼吸道感染常见的革兰阳性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白喉棒杆菌菌等,致病革兰阴性细菌有卡他莫拉菌、流感嗜血杆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等。而定植于呼吸道黏膜的益生菌,能不断抑制致病菌、约束条件致病菌、平衡宿主呼吸道黏膜免疫,对维持呼吸道健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现有研究表明,呼吸道益生菌以乳酸菌为主,当呼吸道中益生菌水平因为环境空气污染、抗生素和消毒剂暴露等原因降低时,上述作用就会减弱,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呼吸道疾病。
目前,治疗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主要方法是服用消炎药物,也就是抗生素,但长时间服用抗生素会导致肝功能损害、菌群失调、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且对于部分抗生素过敏者也不适用。因此,开发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道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株新的植物乳植杆菌(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及其应用。该菌株分离自健康成年人粪便样品,其活菌和发酵上清液都具有抑制呼吸道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的生长、杀灭呼吸道致病微生物的用途,对于预防和治疗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乳植杆菌,命名为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VHProbi P32),已于2022年4月1日保藏于中国武汉 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22360。
所述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株,其16s rDNA序列SEQ ID NO:1。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株,其MALDI-TOF核糖体蛋白分子量图谱如图3所示;Riboprinter指纹图谱如图4所示;RAPD指纹图谱如图5所示;rep-PCR指纹图谱如图6所示。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株在制备益生菌制剂中的应用。
所述益生菌制剂中包含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株的活菌菌体、死菌菌体、代谢产物或胞内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株在制备具有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疾病功能的制品中的应用。
所述制品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或药品。
所述的呼吸道疾病为鼻窦炎。
本发明所提供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株,能显著抑制呼吸道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的生长,抑菌圈直径达到18.05±0.09mm。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无细胞发酵上清液能显著抑制致病菌肺炎链球菌的生长,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抑制作用越强;当培养基中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添加量达到20%(v/v)时,肺炎链球菌几乎不生长。
所述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株,对鼻腔上皮细胞有较强的粘附作用,粘附量达到27.46±0.15 CFU/cell,为其在鼻腔中粘附和定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能够显著抑制鼻窦炎主要致病微生物肺炎链球菌的粘附,粘附抑制率高达83.72%。
所述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株,其菌体具有较强的凝集能力,为其在鼻腔环境中与其他微生物,尤其是致病微生物共凝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该菌株5h时自聚合率达到28%,与肺炎链球菌的共聚合率达到37%,凝集效果显著。
所述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株,对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呼吸道致病菌的生长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直径达到12.88-19.85mm。
本发明提供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株,对机体无毒害作用,安全性好,可以添加在功能性食品、保健品或药品中,用于预防呼吸道疾病或改善由细菌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症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P32菌株的菌落图及革兰氏染色图;其中A为菌落图,B为革兰氏染色图;
图2为P32菌株的API试验结果图;
图3为P32菌株的MALDI-TOF核糖体蛋白指纹图谱;
图4为P32菌株的Riboprinter指纹图谱;
图5为P32菌株的RAPD指纹图谱;
图6为P32菌株的rep-PCR指纹图谱;
图7为P32菌株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圈图;
图8为P32菌株与肺炎链球菌共凝集的宏观图片;
图9为P32菌株与肺炎链球菌共凝集的显微图片(油镜,100×放大);
图10为菌株P32的自凝聚率和与肺炎链球菌的交互凝聚率图;
图11为P32菌株对鼻咽癌细胞5-8F的细胞毒性图;
图12为P32菌株对鼻咽癌细胞5-8F的粘附图;
图13为P32菌株对肺炎链球菌对鼻咽癌细胞的粘附抑制图;
图14为P32菌株发酵上清液对肺炎链球菌的生长抑制作用图;
图15为P32菌株对其他鼻窦炎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筛选方法并不局限于实施例所述,已知的能够达到筛选目的的方法均可以,实施例的筛选说明只是对本发明的说明,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对本发明方法、步骤或条件所作的修改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 1菌株的分离筛选
1.1初筛
配制MRS琼脂培养基,调pH 6.2-6.5,121℃高压灭菌15 min。
取 1g 新鲜发酵樱菜样品,经无菌生理盐水稀释后放入无菌样品袋中,用匀浆仪拍打混匀;取100μL混匀液梯度稀释,涂布于MRS琼脂培养基后于37℃厌氧培养48h,待平板长出单菌落镜检。根据镜检结果,申请人共筛选出39株潜在乳酸杆菌,分别命名为P01、P02、……、P32、P33、P34、......、P38、P39。
2.2复筛
配制1L的MRS液体培养基,121℃高压灭菌15min,待培养基冷却后,加入3.2g猪粘膜胃蛋白酶,摇匀溶解,置37℃水浴摇床中水浴1h制成耐酸性培养基。将筛选得到的39株乳酸杆菌按6%接种量分别接种于上述耐酸性培养基中,37℃条件下厌氧静置培养48h,取发酵液进行菌量计数。
结果显示,初筛得到的39株乳酸杆菌中,P32菌株经耐酸性培养基复筛后活菌量最多,对数值高达9.51 Log CFU/mL,从而说明P32菌株的耐酸能力最高。
实施例2 菌株鉴定
2.1 菌落和菌体形态鉴定
将P32菌株接种于MRS琼脂培养基上,37℃厌氧培养24h后,可见P32菌株的单菌落呈乳白色,圆形,不透明,边缘整齐,表面隆起,光滑湿润,菌落直径在1~3mm左右;菌体在显微镜下呈短杆状,成单、成对或成链状排列,革兰氏染色阳性,不形成芽孢。
P32菌株的单菌落及光学显微镜下照片如图1所示。
2.2 碳源代谢试验
利用API 50CHL试剂验证P32菌株的碳源代谢性能。API 50CHL试剂可用来鉴定菌株在属或种水平上的差异。实验方法及结果分析具体参见API 50CHL试剂盒说明书。
分析结果显示,P32菌株与植物乳植杆菌的碳水化合物代谢活性基本相同,API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2.3分子生物学鉴定
2.3.1 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
1)基因组DNA提取
参照天根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目录号:DP302)操作。
2)16s rDNA基因扩增
引物序列:
27F:AGAGTTTGATCCTGGCTCA;
1492R:GGTTACCTTGTTACGACTT。
通过测序获得P32菌株的16s rDNA序列SEQ ID NO:1,并将该序列在 NCBI 数据库中进行比对,初步确定P32菌株为植物乳植杆菌。
2.3.2 MALDI-TOF-MS检测菌株核糖体蛋白表达
按照0.1%的接种量在MRS液体培养基中接种P32菌株的新鲜菌液,37℃,150rpm培养48h后,收集菌体,无菌水洗涤4次,晾干表面水分。然后取少量新鲜菌体以薄膜的形式均匀涂布于靶板上,加1μL裂解液覆盖样品,晾干后,再加1μL基质溶液覆盖样品,晾干后,将样品靶放入质谱仪进行鉴定。用激光照射样品与基质形成的共结晶薄膜,使样品中蛋白质电离,离子在10~20KV电场作用下加速飞过飞行管道,根据到达检测器的飞行时间不同检测蛋白质的分子量。利用Autofms 1000分析软件Autof Analyzer v1.0获取蛋白指纹图谱,P32菌株主要的离子峰为: m/z 3945.509、4748.880、5739.495、6876.317、7878.749、9498.048等。
鉴定结果显示,P32菌株为植物乳植杆菌,其蛋白指纹图谱如图3所示。
2.3.3 Riboprinter指纹图谱
用一根取菌棒从琼脂培养基平板上沾取已纯化好的单菌落,将其放入有缓冲液的样品管中,用手持搅拌器搅拌使其在缓冲液中悬浮,然后将样品架放入加热器中灭活后放入Riboprinter系统中,样品经过DNA制备、转膜、成像检测及数据处理后,得到细菌鉴定结果。
鉴定结果显示,P32菌株为植物乳植杆菌,其Riboprinter指纹图谱结果如图4所示。
2.3.4 RAPD和rep-PCR指纹图谱鉴定
2.3.4.1 RAPD指纹图谱鉴定
1)引物序列:M13(5’- GAGGGTGGCGGTTCT-3’) ;
2)RAPD反应体系
表1 RAPD反应体系
反应成分 体积
TaqDNA聚合酶(5U/μL) 0.2 μL
10×Buffer(含Mg<sup>2+</sup>) 2 μL
引物(10 uM) 1 μL
dNTPs(2.5 mM) 0.8 μL
DNA模板 2 μL
无菌双蒸水 14 μL
总体积 20 μL
3)电泳
制备1.5 %的琼脂糖凝胶板,DL2000 DNA Marker作为结果对照,稳压100V电泳80min,最后利用凝胶成像系统检测电泳图。菌株P32的RAPD指纹图谱如图5所示。
2.3.4.2 rep-PCR指纹图谱
1)引物序列:CTACGGCAAGGCGACGCTGACG。
2)rep-PCR的反应体系
表2 rep-PCR的反应体系
反应成分 体积
r TaqDNA聚合酶 0.2μL
10×Ex Taq   DNA Buffer 2μL
引物(10 uM) 1 μL
dNTPs(2.5 mM) 2μL
DNA模板 2μL
无菌双蒸水 12.8 μL
3)电泳
DL2000 DNA Marker作为结果对照。电压100 V,电泳时间80min检测扩增结果。P32菌株的的rep-PCR指纹图谱如图6所示。
2.3.5全基因组测序
取新鲜P32菌液按照1%的体积比例接种到500 mL MRS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0h,8000rpm离心10 min,收集菌体。菌体送到测序中心,得到该菌的全基因序列,基因序列上传至NCBI基因数据库,GenBank登录号为CP094954-CP094958。
综上,结合菌株的菌落形态、碳源代谢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结果,可以得出结论,P32菌株为一株新的植物乳植杆菌,将其命名为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VHProbi P32)。
实施例3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肺炎链球菌的抑制效果
3.1菌液制备
1、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液:将活化后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接种至MRS肉汤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24h。
2、肺炎链球菌ATCC49619菌液:取冷冻保藏的甘油管,按1%接种量接种至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含5%胎牛血清)中,置于37℃条件下,培养16~24h。
3.2抑菌试验
铺下层培养基,营养琼脂灭菌后倒入平板中,铺满平板即可。待琼脂凝固后,每个平板均匀放置3个无菌牛津杯。铺上层培养基,将肺炎链球菌菌液充分混匀后,取0.2%(v/v)加入脑心浸液半固体培养基(含5%胎牛血清)中,取适量均匀铺到下层培养基上。待上层培养基凝固后,取出牛津杯,并取混匀的100ul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液加入牛津杯孔中。37℃静置培养24h,观察并测量抑菌圈大小。
经测量,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液对肺炎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达到18.05±0.09mm,从而说明该菌株对肺炎链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果如图7所示。
实施例4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肺炎链球菌的凝集吸附效果
4.1 菌悬液制备
取适量活化好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和肺炎链球菌新鲜菌液,8000rpm离心4min;将沉淀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pH7.4)洗2次,并且调整至OD600=4,得菌悬液。
4.2 凝集试验
取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悬液300μL加入24孔板中,再加入300μL肺炎链球菌菌悬液作为实验组;另取等量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悬液和缓冲液混合作为对照组,每个对照及实验组设2个平行。将24孔板置于微孔板恒温振荡器,400rpm,室温,振荡孵育。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记录初始孔板状态及不同时间的孔板状态,观察是否有凝集现象出现。
宏观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和肺炎链球菌结合出现明显的凝集物,而对照组中无凝集现象,如图8所示;在油镜下100倍放大观察,可以看到实验组中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和肺炎链球菌的凝集结块,如图9所示。
上述结果表明,本发明所述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肺炎链球菌具有显著的凝集吸附效果,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5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的聚集性分析
5.1菌悬液的制备
分别将实施例4.1制备得到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悬液和肺炎链球菌菌悬液的浓度调至107~10CFU/mL,备用。
5.2 聚集性分析
分别将20mL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悬液、肺炎链球菌菌悬液以及两者的菌悬液等体积混合后,充分混匀,置于37℃恒温箱,分别取0h、2h、4h、5h时的菌悬液测其600nm处的吸光值,计算自聚合率和共聚合率。
自聚合率(%)=[1-AL/A0]×100%。
共聚合率(%)=[(AL+AH)/2-Amix]/[( AL+ AP)/2]×100%。
其中:
A0:P32菌株0h的吸光度值;
AL:P32菌株单独静置2h、4h、5h后的吸光度值;
AH:肺炎链球菌单独静置2h、4h、5h后的吸光度值;
Amix:P32菌株和肺炎链球菌混合静置2h、4h、5h后的吸光度值
结果如图10所示,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在5h时的自聚合率达到28%,与肺炎链球菌的共聚合率达到37%,效果显著。
实施例6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鼻咽癌细胞的细胞毒性测试
6.1 菌悬液的制备
将实施例4.1制备得到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悬液的浓度调至5×10CFU/mL(OD600吸光度值约为0.4),于70℃水浴中20min灭活备用。
6.2 细胞毒性试验
复苏鼻咽癌细胞5-8F,接种至含10%小牛血清细胞培养液的24孔培养板中,接种密度为2×10cells/孔,细胞培养24h。将灭活后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2按MOI(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感染复数)值为10的比例加入细胞中,并设置不加菌的空白对照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24h。在待检测的每个细胞培养孔中加入MTT溶液,终浓度为0.3mg/ml,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孵育3h。小心弃掉上清,在每个24孔板细胞培养孔中加入500ul的DMSO,37℃下孵育30min,使紫色结晶充分溶解。检测490nm下的吸光度值。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无细胞毒性,安全性良好。
实施例7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鼻咽癌细胞的粘附试验
7.1 菌悬液的制备
将实施例4.1制备得到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悬液的菌浓度调至1×10CFU/mL,备用。
7.2 鼻咽癌细胞培养
从液氮罐中取出鼻咽癌细胞5-8F,进行复苏、传代培养,培养细胞数量扩增至所需用量。将鼻咽癌细胞接种于内置细胞爬片的含10%小牛血清细胞培养液的六孔培养板中,每个孔的细胞铺板个数约为2×10cells,将6孔板置于二氧化碳培养箱中24h。
7.3 粘附试验
6孔板中已贴壁的单层鼻咽癌细胞,使用PBS缓冲液洗涤3次,加入上述制备好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悬液,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1h。将细胞爬片用PBS缓冲液反复洗涤3次,去除未粘附的细菌。用无水甲醇固定20分钟,取出细胞爬片晾干,进行革兰氏染色,于100倍油镜下镜检观察20个随机视野,共100个细胞上粘附的乳酸菌,计算平均每个细胞上粘附的乳酸菌的个数。
经统计分析可知,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鼻咽癌细胞的粘附量为27.46±0.15 CFU/cell,粘附结果如图12所示。从而说明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鼻咽癌细胞具有很强的粘附能力。
实施例8 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肺炎链球菌的粘附抑制实验
8.1 菌悬液的制备
将实施例4.1制备得到的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悬液和肺炎链球菌悬液的浓度调至1×10CFU/mL,备用。
8.2 鼻咽癌细胞的培养
操作同7.2。
8.3 对肺炎链球菌的粘附抑制试验
将6孔板中已贴壁的单层鼻咽癌细胞,用PBS缓冲液洗涤3次,分别加入1mL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悬液和肺炎链球菌菌悬液,以不加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悬液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2h。
将细胞爬片用PBS缓冲液反复洗涤3次,去除未粘附的细菌。用无水甲醇固定20min,取出细胞爬片晾干,进行革兰氏染色,于100倍油镜下镜检观察20个随机视野,共100个细胞,分别统计每个细胞上粘附的肺炎链球菌个数,取平均值。以对照组肺炎链球菌的粘附率计100%,计算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实验组肺炎链球菌的粘附抑制率。
粘附抑制率(%)=(对照组肺炎链球菌粘附量-实验组肺炎链球菌粘附量)/对照组肺炎链球菌粘附量×100%。
结果显示,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实验组肺炎链球菌的粘附抑制率高达83.72%,从而说明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能显著降低肺炎链球菌对细胞的粘附效果,结果见图13。
实施例9 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肺炎链球菌生长抑制试验
将肺炎链球菌ATCC49619接种至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中,37℃条件下培养16~24h。
将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按1%接种量接于MRS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16~24h;然后将发酵液在4℃、10000 r/min条件下离心30 min,收集上清液,并用0.22μm微孔滤膜过滤,得到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无细胞发酵上清液。
在96孔板中分别加入190ul添加了5%、10%、15%、20%(v/v)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P32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然后每孔加入10ul肺炎链球菌ATCC49619新鲜菌液,同时以不添加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作为对照,每组3个平行。每孔加入50ul无菌石蜡油以防止培养过程中水分蒸发。将96孔板置于37℃温控酶标仪24h,每隔5min测定OD600值,获得肺炎链球菌的生长曲线。
结果如图14所示,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无细胞发酵上清液能显著抑制致病菌肺炎链球菌的生长,且随着添加量的增大,抑制作用越强。当培养基中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无细胞发酵上清液的添加量达到20%(v/v)时,肺炎链球菌几乎不生长,取得了意料不到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10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其他鼻窦炎致病菌的抑制试验
本实例中选用4种鼻窦炎致病菌,包括:
β溶血性链球菌:CMCC(B)32210,使用脑心浸液肉汤培养基添加5%(v/v)胎牛血清,37℃培养16~24h;
化脓性链球菌:BNCC337110、BNCC185918,使用哥伦比亚肉汤培养基添加5%(v/v)胎牛血清,37℃培养16~24h;
大肠埃希氏菌:BNCC337304、BNCC133264、BNCC269342,使用营养肉汤培养基,37℃培养16~24h;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ATCC25923、ATCC6538,使用营养肉汤培养基,37℃培养16~24h。
将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按1%接种量接于MRS培养基中,37℃静置培养24h。
铺下层培养基,营养琼脂灭菌后倒入平板中,铺满平板即可。待琼脂凝固后,每个平板均匀放置3个无菌牛津杯。铺上层培养基,将培养的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2株菌等体积混合)、大肠埃希氏菌(3株菌等体积混合)、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菌等体积混合)充分混匀后,分别取0.2%(v/v)加入相应的半固体培养基中,取适量均匀铺到下层培养基上。待上层培养基凝固后,取出牛津杯,取混匀的100ul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菌液加入牛津杯孔中,37℃静置培养24h,观察并测量抑菌圈大小。具体结果见表3。
表3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4种鼻窦炎致病菌的抑菌能力
致病菌 抑菌圈直径/mm
β溶血性链球菌 14.57±0.11
化脓性链球菌 19.85±0.20
大肠埃希氏菌 14.71±0.13
金黄色葡萄球菌 12.88±0.06
从图15和表3的结果可知,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对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株新的植物乳植杆菌(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VHProbi P32株,其活菌和发酵上清液均具有抑制呼吸道主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的生长、杀灭呼吸道致病微生物的用途;该菌体具有较强的凝集能力,为其在呼吸道环境中与其他微生物,尤其致病微生物共凝集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对鼻腔上皮细胞有较强的粘附作用,为其在鼻腔中的粘附和定植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且能够显著抑制呼吸道主要致病微生物肺炎链球菌的粘附;对其他一些呼吸道致病微生物,如β溶血性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也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无细胞毒性,安全性好,应用前景广阔,可用作液态食品、固态食品、胶状食品、鼻腔清洁用品和呼吸道疾病治疗药品等的添加剂,并且对于预防呼吸道疾病及改善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症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Claims (8)

1.一种植物乳植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为植物乳植杆菌VHProbi P32(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VHProbi P32),已于2022年4月1日保藏于中国武汉 武汉大学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其保藏号为CCTCC NO:M202236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植杆菌的16s rDNA序列SEQ ID NO: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乳植杆菌的MALDI-TOF核糖体蛋白分子量图谱如图3所示;Riboprinter指纹图谱如图4所示;RAPD指纹图谱如图5所示;rep-PCR指纹图谱如图6所示。
4.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在制备益生菌制剂中的应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益生菌制剂中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植物乳植杆菌的活菌菌体、死菌菌体、代谢产物或胞内提取物中的至少一种。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乳植杆菌在制备具有预防或治疗呼吸道疾病功能的制品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品为功能性食品、保健品或药品。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呼吸道疾病为鼻窦炎。
CN202211099547.2A 2022-09-09 2022-09-09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Active CN115948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9547.2A CN115948275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9547.2A CN115948275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8275A true CN115948275A (zh) 2023-04-11
CN115948275B CN115948275B (zh) 2024-04-02

Family

ID=872957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9547.2A Active CN115948275B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482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132322A (zh) * 2015-09-02 2015-12-09 广州格拉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5189732A (zh) * 2012-12-17 2015-12-23 Urgo实验室 预防和/或治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化脓性链球菌、屎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脆弱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白色念珠菌和/或糠秕马拉色菌相关的感染、定植或疾病的方法
CN108486022A (zh) * 2018-07-02 2018-09-04 四川大学 一株抗龋病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US20200315953A1 (en) * 2011-02-04 2020-10-08 Joseph E. Kovarik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Sore Throat in Humans
KR102313770B1 (ko) * 2020-11-27 2021-10-18 한국식품연구원 제주산 양배추 절임식품에서 유래한 락토바실러스 플란타룸 WiKim0127 균주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성물 제조방법
CN114276951A (zh) * 2021-12-01 2022-04-05 江南大学 一株可产具有广谱抑菌活性抗菌肽的植物乳杆菌
CN114703106A (zh) * 2022-05-06 2022-07-05 梁天晓 益生菌GforU-12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315953A1 (en) * 2011-02-04 2020-10-08 Joseph E. Kovarik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venting Sore Throat in Humans
CN105189732A (zh) * 2012-12-17 2015-12-23 Urgo实验室 预防和/或治疗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化脓性链球菌、屎肠球菌、阴沟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脆弱拟杆菌、表皮葡萄球菌、痤疮丙酸杆菌、白色念珠菌和/或糠秕马拉色菌相关的感染、定植或疾病的方法
US20150366920A1 (en) * 2012-12-17 2015-12-24 Laboratoires Urgo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or treating infections, colonisations, or illnesses related to staphylococcus aureus, 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eptococcus pyogenes, enterococcus faecium, enterobacter cloacae, proteus mirabilis, bacteroides fragilis,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propionibacterium acnes, candida albicans and/or malassezia furfur
CN105132322A (zh) * 2015-09-02 2015-12-09 广州格拉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8486022A (zh) * 2018-07-02 2018-09-04 四川大学 一株抗龋病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KR102313770B1 (ko) * 2020-11-27 2021-10-18 한국식품연구원 제주산 양배추 절임식품에서 유래한 락토바실러스 플란타룸 WiKim0127 균주 및 이를 이용한 조성물 제조방법
CN114276951A (zh) * 2021-12-01 2022-04-05 江南大学 一株可产具有广谱抑菌活性抗菌肽的植物乳杆菌
CN114703106A (zh) * 2022-05-06 2022-07-05 梁天晓 益生菌GforU-12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ARK S TURNER等: "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novel LysM domain-containing surface protein Sep from Lactobacillus fermentum BR11 and its use as a peptide fusion partner in Lactobacillus and Lactococcus", 《APPL ENVIRON MICROBIOL》, 30 June 2004 (2004-06-30) *
张文晓等: "益生菌的生理功能及抑癌和抑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沈阳医学院学报》, 15 March 2022 (2022-03-1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48275B (zh) 2024-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80878B (zh) 一种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1849810B (zh) 拮抗幽门螺旋杆菌的乳酸菌zjuids03及其应用
CN111534447B (zh) 约氏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3249255B (zh) 一种防控禽肠炎的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2812999B (zh) 一株对阴沟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植物乳杆菌slb01及其衍生产品和应用
CN103911306B (zh) 加氏乳杆菌菌株及其用途
CN112195123B (zh) 一种植物乳杆菌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11019858B (zh) 一种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的饲用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1040959B (zh) 具有特定病原微生物拮抗能力的草鱼源乳酸菌及其应用
CN103911309B (zh) 加氏乳杆菌菌株及其用途
CN114752529A (zh) 植物乳杆菌hom3201菌株及其活菌制剂、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0141584A (zh) 一种开菲尔乳杆菌m11在抑菌及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药剂的活性成分的应用
CN115948275A (zh)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中的应用
CN112063566B (zh) 一株屎肠球菌及其应用
CN114085789A (zh) 戊糖片球菌ma.wtpqj01及其应用
CN116024120A (zh) 一株具有抑制呼吸道感染致病菌功效的鼠李糖乳酪杆菌及其应用
CN116064295A (zh) 一株具有抑制流感嗜血杆菌功能的副干酪乳酪杆菌及其应用
CN116254187A (zh) 一株植物乳植杆菌及其在抗肺炎链球菌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CN110141583A (zh) 一种开菲尔乳杆菌m3在抑菌及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药剂的活性成分的应用
CN114395514B (zh) 一株嗜酸乳杆菌、菌剂及其应用
Markova et al. Isolation of bacteria of the family Enterobacteriaceae from plant tissues
CN115181698B (zh) 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及应用
CN111154677B (zh) 嗜酸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6967630B (zh) 一种发酵乳杆菌及其应用
Sonwane et al.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l Culture From Curd And Pick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